2017-2018学年同步备课套餐之地理人教版选修6讲义: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的问题 章末整合 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17-2018高中地理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课件 选修6

2017-2018高中地理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课件 选修6



1.在现实生活中,通过媒体我们经常听到或见到各种地

关 震、海啸、火山喷发、旱涝、台风等对人类的生命活动、生产
活动甚至生存造成影响。另外,沙尘暴、水污染等也对我们构
成威胁,所有这些均属于环境问题。
教材详解区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教材详解区
2.例如,若确定的最重要的环境问题是全球气候变暖,
则其原因是:人类燃烧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放出大量
用一种道德态度来尊重自然。
教材详解区
(5)丹尼斯·梅多斯:目前世界的困境可以通过人口、工业
本 发展、污染、粮食生产、资源消耗等五种因素的联系和变动

栏 表现出来。如果世界人口、工业化、污染、粮食生产以及资

开 关
源消耗按现在的增长趋势继续不变,这个星球上的经济增长
就会在今后一百年内的某一个时期达到极限。人类不要盲目
环境伦理观不仅认为破坏环境从而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是不道德的而且还认为破坏环境从而危害物种生存和损害生命维持系统的行为也是不道德的即环境伦理观不仅表现在人类行为中人与人的利益关系上还表现在人类与自然的利益关系上
网络构建区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章末整合
教材详解区
第一节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教材 P4 “探索”

开 关
消耗,污染不断加重,但是人口增长、污染程度均没有超过
环境容量。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之间协调发展。第Ⅱ阶
段,人口、经济迅速增长,资源急剧消耗,污染迅速加重,
且人口、污染超过了环境容量。
教材详解区
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失调。第Ⅲ阶段,人口增
长变慢、资源消耗速度也变慢,污染程度减轻,而经济继续

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6:1.1我们周围的环境

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6:1.1我们周围的环境

目标导航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Z 知识梳理 Z重难聚焦
HISHISHULI
HONGNANJUJIAO
S随堂演练
UITANGYANLIA
知识点一
天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区别与联系
类型比较
天然环境 受人类影响较轻微,仍 受人类干预 保留着天然生态特点的 程度 环境 自人类出现后,天然环 境就成为人类赖以生存 变化趋势 和发展的主要条件,随 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 大,其范围日益缩小 原始森林、高山草甸、 举例 大漠盐湖、极地苔原
目标导航 一 二
Z 知识梳理 Z重难聚焦
HISHISHULI
HONGNANJUJIAO
S随堂演练
UITANGYANLIA
(3)人工环境指人类在天然环境基础上,经长期社会劳动所创造的、 须由人类介入才能维持的环境,例如城市建筑、工矿设施、农田水 利、畜群牧场等。此外,因人类活动不合理而遭到破坏的环境,也 应归在人工环境之中。 图表导读中心事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材图1.1) 读图时应把握:(1) 环境是指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中心事物不同, 与其相关的周围事物的含义也不相同。以地球为中心,地球周围的 相关事物就是地球的宇宙环境;以人类为中心,其他生物和非生命 物质就是人类生存的环境;以生物为中心,其他非生命物质就是生 物界的环境。(2)中心事物与周围事物之间存在着物质和能量的流 动及信息的交流。
目标导航 一 二
Z 知识梳理 Z重难聚焦
HISHISHULI
HONGNANJUJIAO
S随堂演练
UITANGYANLIA
阅读教材“案例1”,说明周口店的自然环境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遭 到破坏的,现在状况如何。你认为周口店应如何处理好人类与环境 的关系? 提示:从材料中可知,古人类与环境处于原始的平衡状态,具有低 水平协调的特点。原因是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对环境影响微弱。 但是从农业文明以来,由于农业生产,周口店的自然环境开始遭到 破坏,这时主要以生态破坏为主。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人地关系 日益紧张,除了生态破坏之外还出现了环境污染。要处理好当地人 类与环境的关系,一方面要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关停污染企业,处理 石化区废水;另一方面要治理好河流,造林绿化,同时保护好“北京人” 遗址,发展旅游业。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复习课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复习课件

主题二 人类与环境
活动与探究 材料:中广网北京 2011 年 4 月 30 日消息,受较强冷空气和蒙 古气旋影响,4 月 28~30 日,我国南疆盆地、西北地区东部、内蒙 古中西部、华北大部、东北地区西部相继出现沙尘天气,其中南疆 盆地、甘肃西部、内蒙古西部的局地发生沙尘暴或强沙尘暴。我国 沙尘暴日益严重,主要是土地不合理开发和不合理耕作所致。随着 人口的增加以及有关方面管理的不到位,西北、华北地区过度开 垦、过度放牧、人为破坏自然植被,形成了大量裸露、疏松土地, 为沙尘暴的发生提供了大量的沙尘源,一遇大风便形成影响社会、 危害人民健康的沙尘暴。
种需求无限增长的态势,而地球资源的总 资源
量是有限的,无限的需求和有限的供应的 短缺
矛盾,使当前世界普遍面临着资源短缺的
问题
近几十年来,随着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 环境 提高,人们弃置到环境中的废物越来越多,越来越 污染 复杂,而且有些废弃物在环境中几乎不能降解,造
成了较严重的环境污染 植被是生态系统的基础和核心,生态破坏主要是植 生态 被的破坏。植被破坏不仅损害一个地区的景观,而 破坏 且引起生物多样性受损害、环境质量下降、水土流 失、土壤肥力下降、土地荒漠化等
思维活动 1.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
如何区别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答案 环境污染是指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
质,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导致环境质量下降。生态 破坏是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退化,从而影 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污染会导致生态破坏,生态 破坏也会影响到环境污染的发生及其后果。
4.下列地理事物都属于天然环境的是( )。 A.沿海滩涂、名胜古迹 B.天然草场、畜群牧场 C.风景游览区、水产养殖场 D.极地、高山及荒漠区 解析:天然环境是指受人类影响较轻微,仍保留着天然生态特点的 环境。极地、高山及荒漠区受人类的影响较轻微,保留着天然生态 特点,属于天然环境。 答案:D

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第一节环境概述同步备课教学案湘教版选修6

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第一节环境概述同步备课教学案湘教版选修6

第一节环境概述[学习目标定位] 1.理解环境、环境因素的概念及分类。

2.学会分析某一地区的环境质量,理解各种环境因素的作用及对区域环境质量的影响。

一、环境的概念及分类1.概念:指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社会和物质条件的综合体。

2.分类(1)自然环境:指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切自然物质、能量、生存空间和自然现象的总和。

如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生物环境等。

(2)社会环境:指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经过人类长期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所创造出的人工环境。

如生产环境、交通环境、城市环境等。

二、环境因素1.概念:指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并且与环境整体发生相互作用的基本成分。

2.分类(1)自然环境因素:水、空气、生物、土壤、岩石、阳光等。

(2)社会环境因素:人口、工业、农业、交通、科学技术、民风民俗、宗教信仰等。

思考自然环境是否指不受人类影响的纯自然的环境?答案不是。

在当今的地球表面上,纯自然环境几乎是不存在的,但那些受人类影响轻微,仍保留着自然生态特点的环境仍可称为自然环境,如原始森林受酸雨影响而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但由于森林的生态功能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它仍然属于自然环境。

三、环境质量1.概念:指环境因素受污染影响的程度,是对环境状况的一种描述。

2.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人为原因更为重要。

3.分类:大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土壤环境质量等。

4.评价(1)环境质量评价:对环境污染程度的评价。

(2)环境质量指数:评价环境质量的指数。

探究点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区别与联系探究活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曾经有人提出过一个看似天方夜谭的设想,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再造一个“迷你地球”,探求人类在这个现代“南泥湾”之中自给自足,以及未来在月球或火星上建立生存空间的可能性。

从1984年到1991年,美国得克萨斯州的石油大王爱德华·巴斯出资2亿美元,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图森市以北的沙漠中建起了“生物圈2号”。

选修6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的表现、产生原因及特点(讲义)

选修6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的表现、产生原因及特点(讲义)

一、环境问题的表现1. 环境问题的概念所谓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与环境矛盾的激化状态,表现为矛盾双方趋于互相对抗、互相排斥、互相否定、互不适应,因而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甚至威胁人类生存,成为人类必须解决的问题。

2. 环境问题的表现不同的历史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环境问题的表现也不同。

近三百年来,人类经历了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工业化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严1. 自然原因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指火山爆发、地震、山崩、泥石流、台风、海啸、寒潮、水旱等自然界固有的自然灾害。

2. 人为原因(更重要)环境问题是伴随着人口、资源和人类发展而出现的,究其本质是发展问题,是发展方式不当造成的。

主要表现在:进入20世纪以来,人口的增长速度与人类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强度都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

与历史上的环境问题相比,当代的环境问题有以下特点:例题读中国主要贫困区分布和某地区的恶性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上面两图,完成下列填空。

若下图中的关联性发生在上图中的A处,则①表示________,②表示________;若下图中的关联性发生在上图中的C处,则①表示________,②表示________。

(2)分析图中B处生态破坏后很难恢复的原因。

(3)分析导致图中D处贫困人口较多的主要原因。

思路导航:第(1)题,A处位于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该地区气候湿润、地势起伏大,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容易导致水土流失;C处位于我国畜牧业区和农耕区的分界线,过度农垦和过度放牧容易导致土地荒漠化的发生。

第(2)题,B处位于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环境恶劣,生态脆弱,一旦破坏将很难恢复原貌。

第(3)题,D处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的横断山区,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均较差,当地经济发展十分困难。

答案:(1)水土流失毁林开荒土地退化(荒漠化)过度垦荒和过度放牧(2)气温低,植被稀少,生态脆弱。

(3)地理位置偏僻;生态环境脆弱;交通通讯设施落后;生产力水平低;自然灾害频发;经济发展落后。

2017-2018学年同步备课套餐之地理人教版选修6课件: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的问题 第三节

2017-2018学年同步备课套餐之地理人教版选修6课件: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的问题 第三节

的环境观才是科学世界观的一部分,环境观不仅决定人类对环境的态度, 而且制约着人类生产和生活的行为。
1 2 3 4 5
A.“只有一个地球”的公益广告
B.鼓励购买私家车,促进汽车工业发展
C.提倡使用塑料袋购物
D.提倡高消费,促进生产发展
解析 “只有一个地球”强调保护我们所生存的地球环境,是符合新的 环境观的;为了保护环境,应该提倡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应提倡适度
(1)概念:人类对其与赖以生存的环境相互关系的基本认识,也称为 自然观 ,
(2)功能:决定了人类对环境的态度 ,并制约着人类在 生产和生活 中的行为。
【思考】 新的环境观强调的关键是什么? 答案 新的环境观要求人们摆正人类与大自然的位置,在人与自然之
间建立一种新型的伦理关系,要由此前的凌驾于自然之上,变成与自 然和谐相处,要把尊重和爱护自然的意识融入到自己的行动中去,遵 守相应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则。
反思归纳 环境观
传统环境观与新的环境观的差异 传统的环境观 是一种人地对立的环境观, 新的环境观 人类只有保持同自然界(环境)的 平衡和协调,才能生存与发展
核心思想 人类试图成为自然界的主宰
者和征服者
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强 尊重环境发展的客观规律,认
行为表现 大,砍伐森林、开垦草原、 真研究、谨慎而合理地利用资 移山填海等 行为后果 病频发 源,保护环境 实现可持续发展
战略。
互动探究区
探究点一
环境观
探究活动 阅读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全球商业性捕鱼“简史”。
(1)该图展示了什么问题?
答案 本图形象地展示了海洋中渔业资源锐减的严峻现状。
答案
(2)该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第一节 我们周围的环境》_8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第一节 我们周围的环境》_8

第一节我们周围的环境教学目标:1、理解环境的概念2、理解人类与环境的关系3、培养学生在分析图文材料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热爱家园的情感教学重难点:1、理解人类与环境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教学方法:讲解法、图示分析法、归纳法、合作探究法等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引入:自2013年,“雾霾”成为年度关键词,到2017年李克强总理亲自将“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写入报告,我们与“雾霾”之间的战斗就从未停止,越来越严重的环境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人类想要在环境中求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处理好与环境的关系。

新课:一、什么是环境1、概念:环境是指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

说明:1、本书所说的环境与地理课中讲到的地理环境是同一概念,即指自然环境;2、正确理解图1.1,中心事物不同,与其相关的周围事物的含义也相应不同;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法》是把人类以外的生物要素和非生物要素都看作人类的环境。

目的:学生自己从课本中找出环境的定义,教师结合图1.1对学生进行点播,学生根据课本内容归纳出说明的三点知识,培养学生归纳图文材料的能力。

2、分类:天然环境与人工环境。

二、人类与环境:1、关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读图回答问题:(1)试分析上图①②③④所代表的含义。

(2)分别举例说出①②③④所体现的人类活动(一项即可)目的:人与环境的关系是比较抽象的概念,通过做题,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人与环境这种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2、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变化: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直至造成今天大规模生态破坏的后果。

周口店的环境变迁就证实了这个过程。

请大家阅读课本第三页“案例1”,分小组讨论读图思考的3个小题。

(1)在旧石器时代,周口店的居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有什么特点?原因是什么?(2)在农业文明以来,周口店的居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出现了什么问题?原因又是什么?(3)你是如何理解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的?目的:将学生分为3个小组,小组内相互讨论,确定主题和中心发言人,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和相互协作能力,增强集体荣誉感。

人教高中地理选修6《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第二节 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_13

人教高中地理选修6《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第二节 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_13

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一、考纲:1.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2.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3.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4.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以及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

5.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其形成的一般过程。

6.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

7.环境污染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

8.环境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

9.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

10.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的管理;个人在环境保护中的作为。

二、问题导学:1.“水华”产生的原因?有何危害?防止“水华”现象的措施?三、资料补充:1、赤潮对水生生物的影响①是大量赤潮生物集聚于鱼类的鳃部,使鱼类因缺氧而窒息死亡。

②是赤潮生物死亡后,藻体在分解过程中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导致鱼类及其它海洋生物因缺氧死亡,同时还会释放出大量有害气体和毒素,严重污染海洋环境,使海洋的正常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的破坏。

③是鱼类吞食大量有毒藻类。

④是有些藻类可分泌有毒物质使水体污染导致鱼类死亡。

赤潮发生后,除海水变成红色外,同时海水的pH值也会升高,粘稠度增加,非赤潮藻类的浮游生物会死亡、衰减;赤潮藻也因爆发性增殖、过度聚集而大量死亡。

2.固体废弃物的污染途径(1)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垃圾中的细微颗粒,随风飘浮,污染大气。

堆放垃圾,分解释放有害恶性气体;填埋垃圾,逸出沼气;焚烧垃圾,产生二次污染。

(2)对水环境的影响:直接倾倒,污染水体、危害生物、缩减水域面积,降低排洪能力;露天堆放和简单填埋,渗滤液污染地表水及地下水;垃圾倾倒海洋,造成海洋污染。

(3)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垃圾中的毒液体渗入土壤,杀害微生物,破坏土壤的腐解能力和土壤结构;有害废弃物成分残留在土壤中,并在动植物体内积蓄,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给人类健康带来极大危害。

3.土壤污染物大致可分为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两大类。

无机污染物主要包括酸、碱、重金属,盐类、放射性元素铯、锶的化合物、含砷、硒、氟的化合物等。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第一节 我们周围的环境》_2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第一节 我们周围的环境》_2

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第一节:我们周围的环境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的:1.通过对案例①“周口店这方水土”的分析,准确地理解“环境”的概念和人类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2.培养学生在分析事实资料的基础上发现问题、概括知识的能力教学重难点:理解人类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教具准备:有关挂图等、自制图表等教学方法:比较法、图示分析法、图示法等教学过程:导入:环境与环境问题是当代人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21世纪人类最大的困扰不仅是战争和经济问题,而且还有日趋严重并难以摆脱的环境问题。

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关心我们周围的环境以及它们的变化,行动起来,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

人类要在环境中求生存、求发展,就要对我们周围的环境有所了解,了解它的发展规律,正确处理好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一、环境的概念及分类1.概念:指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如图1.1)。

说明:⑴本书所说的“环境”与地理课经常讲到的“地理环境”是同一概念,又称自然环境。

⑵中心事物的选取不同,与其相关的周围事物的含义也不同。

如,以人或人类为中心事物,其他生物和非生命物质就是人类生存的环境。

以生物为中心事物,其他非生命物质就是生物界的环境。

⑶《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法》中把人类以外的生物要素和非生物要素都看作人类的环境。

2.分类(根据人类对其影响的程度)天然环境:受人类影响较轻微,仍保留着天然生态特点的环境,例如原始森林、高山草甸、大漠盐湖、极地苔原等。

①人类在天然环境基础上,经长期社会劳动所创造的、须由人类介入才能人工环境:维持的环境。

如城市建筑、工矿设施、农田水利、畜群牧场等。

②因人类活动不合理而遭到破坏的环境。

如,因水土流失而成的石山劣地、因过度放牧而成的荒漠流沙等。

二、人类与环境1.关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

人类活动影响了环境,反过来环境也会反作用于人类。

人教高中地理选修6《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第一节 我们周围的环境》_0

人教高中地理选修6《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第一节 我们周围的环境》_0
回归教材,引导学生读图,归纳总结
总结
思维导图板书总结:
聆听
总结
归纳所学知识,构建知识框架。
课后实验探究
1.观察实验现象。
2.思考多种污染的水来浇灌庄稼对我们的身体有何影响?
学生
交流
探讨
回归生活,学习身边的地理。
学生观察思考
使学生明白两大环境问题产生原因
环境问题
分布差异
视频播放:跟随记者回顾英国工业的发展之路。
探讨:1.对比英国今昔有何不同?
2.英国工业的发展经历了什么样的道路?
学生观看思考
课堂知识运用,突破重点难点。
学生活动2:环境问题的分布差异?
1.乡村与城市
2.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
展示核污染的图片
学生归纳总结
直面
环境

第一组:农民
第二组:矿主
第三组:厂长
让学生说出各自生产生活中的环境问题,列举出来。
在学案中尽可能多的把环境问题列举出来
通过列举交流,学生了解人类直面的环境问题有哪些?
教师ppt展示部分环境问题的图片。
看图片,感受环境问题的严重。
通过现实图片展示,让学生直观的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环境
问题
是怎
么产
生的

过渡:这些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我们需要了解人与环境之间有什么关系。
介绍简单的人地关系。
学生聆听思考
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的核心概念;理解人地关系是归纳环境问题的前提和依据。
直面
环境
问题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1.获取资源超过了资源再生能力,引发生态问题;
2.排放废弃物的速度超过了环境自净能力,造成环境污染。

人教高中地理选修6第1章第1节我们周围的环境

人教高中地理选修6第1章第1节我们周围的环境

境的变化哪些不是其直接造成的?( )
A.森林减少
B.生物多样性减少
C.水土流失加剧 D.土壤盐碱化严重
解析:第(1)题,原始社会中人地关系是一种严重的 依赖关系,到了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人类向自然的索取 多了起来,同时排放的废弃物也多了起来。第(2)题,丘 陵地区修建梯田,是破坏当地的植被后进行耕种,造成森 林减少、生物多样性锐减、水土流失加剧等生态环境问题。 而土壤盐碱化则是由于降水少,蒸发强烈,加之不合理灌 溉引起的,主要发生在华北和西北灌溉农业区。
(1)在旧石器时代,周口店的居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有什么特点?原因是什么?
(2)青藏铁路建设中预留野生动物通道体现了人类与 自然的什么关系?
答案:(1)旧石器时代,周口店的居民与环境和谐相
处。原因是当时生产力水平低、猿人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2)青藏铁路预留野生动物通道是从维护生态环境价
值出发的,体现了尊重与善待自然。
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 50 万年前,北京周口店的猿人们栖息在 一个能容纳上百人休憩的宽大溶洞里,过着渔猎采集、茹 毛饮血的生活。旧石器时代的祖先们生活虽然艰苦,却为 后人留下了青山绿水依旧的环境。 材料二 在青藏铁路建设中,我国首次引入了国外野 生动物通道的理念,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设计了 3 种基 本类型的野生动物通道。
知识点二 人类与环境 [情景导入]
2017 年 6 月 5 日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为“绿水青 山就是金山银山”。旨在动员引导社会各界牢固树立“绿 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 保护自然,自然践行绿色生活,共同建设美丽中国。
思考探究:你如何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这句话?它体现了人类与环境之间怎样的辩证关系?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第二节 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_8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第二节 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_8

§1.2 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教学目的:1、了解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2、认识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教学重难点: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比较法、案例分析法、图示法等教学过程:复习旧课 1、环境的概念;2、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新课导入:由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引入新课,如果人类对环境的作用超过环境的承载力,那么环境会发生那些变化呢?一、环境问题的表现1、环境问题的概念环境问题: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的影响问题。

当人类违反环境发展的客观规律,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或者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时,环境则把这种不良影响反作用于人类,就会出现影响人类的生存、生活和健康,甚至危及人类的生存的环境问题。

【备注: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并尝试完整的表述环境问题的形成机制】2、表现【备注】1、以有效的学习资料,培养学生读图、析图、归纳的能力;2、通过八大公害事件使学生对环境污染有进一步的认识。

事件污染致害原因玛纳斯大气污染河谷地形,逆温天气且有雾,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洛杉矶三面环山,静风,不利于空气流通;阳光充足,工业、汽车废气在紫外线作用下生成光化学烟雾多诺拉河谷形盆地,逆温和多雾天气,不利于污染物扩散伦敦逆温天气,不利于污染物稀释扩散;SO2在金属颗粒物催化下生成SO3、硫酸,附着在烟尘上吸入肺部四日重金属粉尘和SO2随煤尘进入肺部水俣海洋无机汞在海水中转化甲基汞,被鱼、贝类摄入,并在鱼体内富集,当地居民食用含甲基汞的鱼而中毒米糠油食品食用含多氯联苯的米糠油富山水体用河水灌溉稻米,使米中也含镉,变成镉米(3)生态破坏(主要是植被的破坏)生态破坏--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

①生态系统的基础与核心:植被②植被破坏不仅损害一个地区的景观,而且引起生物多样性受损害、环境质量下降、水土流失、土壤肥力降低、土地荒漠化等,使这些地区的居民丧失了起码的生存条件。

同步备课套餐之地理人教版选修6课件: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的问题 第一节

同步备课套餐之地理人教版选修6课件: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的问题 第一节

种群通过个体的发展过程,在生生 的统一
互转化 不息的繁衍中实现着与环境的相互
转化
课堂小结
我们周围的环境
环境的概念
分类
天然环境 人工环境
人类与环境的辩证关系
3
自我检测区
对点训练一 什么是环境
1.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是指
A.由各种自然要素组成的自然环境
B.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创造的人工环境
3.能促进人类与环境统一的生产活动是
A.山区毁林开荒
B.围湖造田
C.黄淮海平原上建造林网
D.过量抽取地下水
解析 能促进人类与环境统一的生产活动是利于环境向良性方向发展的 活动,黄淮海平原上建造林网有利于改善局地气候,利于农业生产,所 以能促进人类与环境统一。而山区毁林开荒、围湖造田、过量抽取地下 水使环境趋于恶化,会造成人类与环境的对立。
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1)中心事物不同,周围事物的含义是否相同?
答案 中心事物不同,与其相关的周围事物的含义也相应不同。
答案
(2)假设该图中的中心事物是人类,那么周围事物是指什么?
答案 周围事物是指其他生物和非生命物质。
答案
反思归纳 天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的区别和联系
(1)联系: ①二者都是人类环境的组成部分。 ②人工环境是在天然环境的基础上由人类施加影响而形成。 (2)区别:天然环境受人类影响轻微,人工环境由人类劳动形成,二者的 范围大小及其变化趋势不同。
•8、普通的教师告诉学生做什么,称职的教师向学生解释怎么做,出色的教师示范给学生,最优秀的教师激励学生。 2021/11/162021/11/162021/11/162021/11/16
二、人类与环境 1.关系: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是互相 影响 和互相 制约 的。 2.发展:最初人类与环境是互相协调的,随着生产力 的发展和_科__学__技__术__ 的进步,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直至造成今天大规模破坏生态环 境的后果。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第二节 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_1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第二节 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_1

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特点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主动关注身边的空气质量,掌握查询空气质量信息的方法。

2、通过观看《雾霾的危害》短片,进一步了解雾霾对人体的危害,并掌握一些自我防护的方法。

3、通过对雾霾成因的探讨,形成地理学科的时空观,锻炼分析问题的能力。

4、通过对缓解雾霾措施的探讨,形成人地协调观,能够从日常生活出发,践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1、人地协调观2、雾霾的成因及措施教学难点:雾霾的成因及措施教学过程:【新课导入】组图及弹幕:雾霾师:说到近些年的环境关键词,我想“雾霾”必是其中国之一。

人们常常谈霾色变。

我们今天上课的课题被也严重的雾霾遮住了,清除屏幕上的“雾霾”非常简单,只需轻轻一点,而想清除我们身边的雾霾,却是一件很艰难的事。

因此,我们今天以雾霾为例,来探讨一下我们身边的环境问题及对策。

【讲授新课】一、十面“霾”伏——什么是霾?活动1测一测:身处于十面霾伏的环境中,你对身边的它足够了解吗?快来测试一下吧。

学生利用pad做问卷进行测试。

师:分析测试数据:测试的结果发现,大多数同学的得分在5-6分,说明大家对雾霾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呢,希望大家能够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它。

看到大家的错误率集中在这样一些问题:1、AQI是什么,它的等级如何划分2、雾和霾的区别,知道有区别但不知道区别是什么3、雾霾的成因4、我们该怎么应对那这些就是我们这节课探讨的主要内容。

1、AQI师:首先是AQI,它是我们了解身边空气质量的窗口,我们经常听到的爆表指的就是AQI,它的前身是测量物为SO2、NO2和PM10,每天发布一次的API(空气污染指数),而根据全新空气质量标准来测定的API包含了对六项污染物的测定,其中就有我们现在非常关注的PM2.5发布时间也修改为每小时一次,因此其评价结果也更加接近公众的真实感受。

它分为六个等级。

2、雾霾的定义及危害师:下面谈到雾霾这个词语,虽然我们经常说,但它的出现实际上是一个美丽的误会,它的源头:中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的某一次播报。

2017-2018高中地理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课件 选修6-精品PPT

2017-2018高中地理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课件  选修6-精品PPT

3.报纸、电台、电视台、各级党政和环保部门网络、新闻
发布会、信息公告亭等。


4.环境质量越好,人们的生活质量越高,二者是呈正相关
题 栏
的关系。
目 开
教材 P4 活动思考

(1)(3)属于原生环境问题;(2பைடு நூலகம்(4)(5)属于次生环境问题。
教材 P14 活动探究 人类是自然环境的产物,人类依赖于自然界而生存和发展;
浓度下降 50%,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一氧化碳、二氧
化氮都比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创造 10 年来最好水
平。
教材详解区
章末整合
2.学校、机关、商业中心、公园等处的环境质量较好。因
为这些地方的大气、水等很少受到污染。而大型钢铁厂、化工厂、
采矿区、垃圾场附近的环境质量较差,水源和大气受污染较重。
人类可以改造环境,环境又反作用于人类。而这时人类与环境是
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对立统一关系。
谢谢聆听
2021/5/12
教材详解区
章末整合
教材 P3 活动思考

1.北京市在奥运期间临时减排措施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专 题
控制施工扬尘、控制燃煤污染、控制工业污染、控制机动车
栏 目
污染及有机废气排放。对空气、阳光、人口、工业、交通等
开 关
环境因素产生了重要影响。例如:2008 年 8 月份,北京各项
污染物浓度平均水平下降 45%,奥运会的 17 天中,污染物

人教版地理选修六同步课件第章环境与环境问题

人教版地理选修六同步课件第章环境与环境问题

第十一页,共40页。
第11页
一、选择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指出:“本法所称环境,是 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 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 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 和乡村等。”据此完成 1~4 题。
第一章 环境(huánjìng)与环境 (huánjìng)问题
第一页,共40页。
第1页
第一节 我们周围(zhōuwéi)的环境
第二页,共40页。
第2页
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
举例说明人类与环 结合案例“周口店这一方水
境的相互关系,形 土”,说明环境的概念、类型,
成正确的环境伦理 分析人类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
观能动性与 力求排斥环境中不合需要的方面;环
环境发展客 境则以客观属性排斥人类违背规律的
观规律的对 改造活动

人类与环境 的统一性
人类与环境 相互依存
人类与环境
人类的生存发展一刻也离不开环境;
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也离不开人类的 人 类活动主
建设与保护
观能动性与
人类个体通过新陈代谢与约的关系。
第三页,共40页。
第3页
基础知识导读
第四页,共40页。
第4页
一、什么是环境
第五页,共40页。
第5页
有人说天然环境是天然存在的、不受人类影响的 环境,你是否赞同,并说明理由。
【提示】 不赞同。天然环境并不是不受人类影响的环境;随 着科技不断发展,地球上的每一个地区几乎都留下了人类的痕迹; 受人类影响较轻微,仍保留着天然生态特点的环境都可称为天然环 境。例如,原始森林受酸雨影响而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但由于森 林的原始生态功能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它仍然属于天然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章末整合
第一节我们周围的环境
教材P3思考
1.旧石器时代,周口店的居民与环境的关系处于原始的平衡状态,具有低水平协调的特点。

原因是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微弱。

2.农业文明以来,周口店的居民与环境的关系日益紧张,造成了生态破坏、环境污染。

原因是人口过度增长,人类活动只顾短期经济效益。

3.可以结合教材案例,从对立统一的角度,分析人类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第二节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
教材P6思考
1.该漫画形象地刻画了庞大的人口数量给地球带来的巨大压力。

庞大的人口基数和较高的人口增长率,给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巨大压力。

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对物质资料的需求和消耗随之增多,最终会超出环境供给资源和降解废物的能力,进而出现种种资源和环境问题。

这幅漫画反映了世界人口数量急剧膨胀,从而导致了人类的需求的不断增长,进一步诱发了资源紧张、地区冲突及贫困等问题。

人类对物质和能源需求的增加往往会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

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关键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控制人口数量。

2.任选一题作答。

教材P7~8思考
1.矿厂投资商主要考虑开矿给自己和当地人带来的经济效益;环保局领导主要考虑开矿带来的环境问题;果农主要考虑自己受到的环境污染的危害;村长兼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2.矛盾的焦点在于如何使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得到兼顾。

3.对这场争论的看法,首先要建立在深入理解产生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的基础上,其次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即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应当兼顾环境保护,使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达到“双赢”。

第三节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
教材P10~11活动
这项活动的目的在于使同学们的环境观念提升到足以指导行动、形成行为习惯的水平,引导同学们对日常行为习惯的关注和思考,在环境保护中进入“从我做起”的境界。

进行活动时可采取多种形式,但要注重分析和讨论,最好能形成小论文。

教材P11图1.10我国古代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译文:
在阳春三月里,为使山上的草木与河湖中的鱼鳖得以生长,不允许携带工具登山砍伐和下河捕鱼。

用排干湖水的办法捕鱼,怎能捕不到鱼,但明年就无鱼可捕了;用烧荒的办法种田,怎能没有收成,但明年就无兽可猎了。

知道满足才不会受到屈辱,懂得适可而止才不会遭到危险,才会长久的平安。

草木茂盛生长期间,不许携带砍伐工具进入山林,是为了不断绝其生长;水生动物繁殖期间,不许携带捕捞工具进入河湖,也是为了不断绝其生长;由于不失时节地做了春耕、夏耘、秋收、冬藏这四件事,才使粮食生产不断,百姓有余粮;由于能按时节对河湖池沼认真地实行禁捕,才使百姓有吃用不完的优质水产;按时节采伐、养护,山林才没有变得光秃不毛,百姓才有用不完的木材。

教材P13思考
关注乡土环境问题,注意本地建设项目,是使正确观念见诸行动的主要办法,也有利于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1.通过实际调查进行统计。

2.运用所学的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评价得出结论。

3.意见书可从建设项目对环境的长远影响及可能产生的恶果方面进行综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