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美学视阈下的语文教改与创新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接受美学视阈下的语文教改与创新论
作者:田琼芳
来源:《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7年第31期
摘要:运用接受美学理论,关注语文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接受行为和接受效应,或许是优化语文教学创新的一个值得探讨的举措。借鉴接受美学理论,探讨语文教学的创新,指导语文教学的改革实践,将学生的期待作为语文教学的切入点,把学生的过往经验当作为语文教学的着力点,让师生共同参与成为语文教学的互动点,让学生的自我感知成为语文教学的反馈点,对于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接受美学语文教学改革创新
接受美学,是强调关注文学接受者的接受,主要以接受者的接受为依据来研究文学的文艺美学理论。运用接受美学理论,关注语文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接受行为和接受效应,或许是优化语文教学创新的一个值得探讨的举措。在现代语文教学的语境下,如果切实解决了学生的接受与理解的问题,也许会使语文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更进一步优化。因此,借鉴接受美学理论,探讨语文教学的创新,指导语文教学的改革实践,对于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应该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将学生的期待作为语文教学的切入点
接受美学认为,审美期待是指文学接受活动中,接受者通过原有经验、素养、理想、知识等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一种欣赏要求和欣赏水平,读者在具体阅读中,表现出的一种潜在的审美愿望。作为语文教学接受主体,基于个体的认知与思维等原因,学生心理上往往会有一个既定的结构图式。这个图式起着习惯性的定向期待和求新求异的创新期待的双重作用。它们决定着学生对语文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取向标准,决定学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选择取向,也决定学生对教学内容接受的基本态度和评价。
将接受美学的审美期待作为语文教学的切入点,它对语文教学的借鉴意义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作为接受者,学生对语文的了解与喜好等构成了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审美期待,从而将极大地影响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接受效应,学生就会按既定的期待视野去学习教学内容。二是审美期待作为学生学习经验的思维定向,具有差异性,而这些因素被激发和与教学内容相融合的程度也会不一样。学生的接受程度取决于一系列外部因素的刺激。也就是说,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的接受始终以个体的认知结构为基础。当语文知识与学生原有知识结构趋于一致时,学生就会把新的语文知识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而成为新知;反之,学生或是产生抗拒,或是对相关知识结构进行重组和整合,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因此,在语文教改过程中,教师应认真把握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引导学生把新旧知识衔接起来,实行合理整合,从而使其教学达到预期的最佳效果。
二、把学生的过往经验当作为语文教学的着力点
接受美学认为,审美经验是接受者在文学作品接受中积累起来的审美记忆、形象信息等构成的直接的、间接的、感性的和理性的经验。从语文教学的角度来看,学生也有一个“审美经验”,它是学生过去学习过程中,积淀的对审美对象的反映与择取、理解与认识的动态过程。学生的“审美经验”具有预置性和可衔接性,对语文教学内容起着评价与选择的作用,因而,“审美经验”对于学生接受教学内容有着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学生接受态度上,即“顺利接受”或“抵制接受”。当学生发现教学内容与自己的“审美经验’基本一致或相近时,就会顺利接受;反之,学生则会抵制接受。语文教学从中得到的启示是,要关注学生的“审美经验”,尤其应重视学生接受心理研究,尽量引导“顺利接受”,避免“抵制接受”现象发生。
因此,语文教学应坚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审美经验”和知识结构出发,重视语文知识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新旧知识的衔接与融合,同时也尊重学生在接受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强化综合性学习,让教师创造性地教,学生创造性地学。
三、让师生共同参与成为语文教学的互动点
接受美学倡导,让接受者参与到文学作品的再创作中去,充分发挥接受者的能动性。在接受美学看来,文学作品的价值随着接受者的参与,会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完善。依据接受美学的观点来看,师生双方都是语文教学的主体,语文教学过程应是师生双方相互作用的过程,它特别强调学生作为接受者的参与性的重要。
那么,如何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并形成互动?接受美理论认为,任何文学作品都具有未定性,都不是决定性或自足性的存在,而是一个多层面的来完成图式结构。文学作品有许多空白点,正是这些空白点,为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类似的“空白”体现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为学生多留下进一步思考和想象的空间。因为,学生对教材的接受程度,必须依靠学生自己去体验与感悟,用想象去“填写”“空白”。在此基础上,一方面,从时间上给学生充分的思考过程,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另一方面,从空间上允许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比较和质疑,并通过与文本的“对话”,使问题得到解答。语文是实践性极强的实践活动,应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知识的理解与逻辑思考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进行反复的训练。因而,语文教师应让学生更多地更直接接触社会实践,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积极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良好的听说能力、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从而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四、让学生的自我感知成为语文教学的反馈点
接受美学认为,未经阅读的文学文本是第一文本,经过阅读后的文本是第二文本;第二文本经过读者主观的加工润色,方可称为文学作品。可见,“第二文本”是建立在“第一文本”的基础上,读者以自己的审美期待视野为基础,对作品的文本符号进行的文本符号进行着富有个性
色彩的解读,对话与交流的再创造过程。从语文教学过程来看,教材是“第一文本”,而学生对教材进行消化、理解、想象、体验、感悟后形成的新认识应是“第二文本”。语文的效度,关键取决于学生形成的“第二文本”。由此可见,关注、研究学生的“第二文本”,把握学生对“第一文本”即对教材的理解与接受,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也是优化语文教学过程、创新语文教学方法、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接受美学还认为,文学作品的最终完成,必须依靠读者进行阅读体验,去“填空”,文学艺术精髓存在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之中。对于读者而言,同一作品作为“第一文本”是相同的,但作为“第二文本”,则会因人而异,与“第一文本”相比,“第二文本”必然是千差万别的异变产物。从语文教学接受的优化路径来看,如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还原教材作为“第一文本”的意义,应是语文教学必须关注的焦点之一。因此,在语文教学改革中,既要求教师准确把握“第一文本”的含义,引导学生对“第一文本”即语文教材进行正确解读;又要求对学生的“第二文本”,及时进行反馈总结,并加以正面引导。同时,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途径的权利。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第二文本”的作用,全面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