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北师大二年级上分糖果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分糖果》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分糖果》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分糖果》这一节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部分。
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学会用除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内容呈现方式是通过一个小朋友分糖果的故事,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地引入除法的概念,并掌握除法的计算方法。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糖果等物品有一定的认知。
他们在学习本节内容时,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但是,对于除法的计算方法,他们还是初次接触,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老师的引导,逐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知道除法是平均分的表示方法。
2.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除法的基本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学会用除法计算。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掌握除法的计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操作教学法和引导发现法。
通过设置分糖果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平均分的意义,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学生自主发现除法的计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糖果、纸、笔、黑板。
2.学具:每位学生准备一份糖果,用作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老师拿出一些糖果,问学生:“如果把这些糖果平均分给你的好朋友,每位好朋友能分到几颗?”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呈现(10分钟)老师展示分糖果的情境,让学生看图说话。
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糖果要平均分给好朋友,每位好朋友能分到几颗。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用糖果来平均分给好朋友。
每组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要用笔在纸上记录下每位好朋友分到的糖果数。
4.巩固(10分钟)老师选取几组学生的操作结果,让学生说出每位好朋友分到的糖果数,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什么是平均分。
5.拓展(10分钟)老师引导学生用除法来表示平均分。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分糖果》教案(精选15篇)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分糖果》教案(精选15篇)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分糖果》篇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36—37页教材分析:“分糖果”是第四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的第3课,也是第三次“分一分”的活动,分数量比较多的物体。
此前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对小数目物品进行平均分的经验。
“把20块糖果平均分5个小朋友”,是本节课承上启下的实践活动,通过具体操作及与同伴交流,进一步感受分的策略的多样性、合理性;还要“把你分的过程在表中记录下来”,为“把40根小棒平均分给小组的小朋友”提供分步完成的经验与策略。
教学目标:1.通过对大数目物品进行平均分的具体操作,感受分法的多样性与合理性。
2.体验用表格记录平均分的过程,获得“试商”的初步经验。
3.经历小组合作的实践活动,培养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具体操作,感受大数目物品平均分方法的多样化与合理性。
教学难点:如何组织有效的小组活动,在实践和交流中,培养优化策略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糖果一袋,糖果图片,小棒若干根,统计表若干根。
教学过程:一、猜一猜,复习平均分。
1、老师带来了8个糖果,分给两个小朋友,怎样分他俩都高兴?什么是平均分?2、猜猜我用20根小棒摆了几个正方形?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星期天,几位小朋友到乐乐家给乐乐过生日,乐乐拿出了一些糖果与大家分享。
可是遇到难题了,他们不知怎么分了,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这节课我们和乐乐一起分糖果。
(课件出示图片)师:仔细观察图片,从图中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学生观察,获取信息。
能够发现“有5个小朋友”和“20块糖果”。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学生提出问题,可能会提出“如果把20块糖果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块?”也可能是“分一样多,怎么分?”“够分吗?” “能正好分完吗?”等等。
教师接着学生说:“这正是乐乐遇到的难题,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
北师大版二年上册数学《分糖果》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上册数学《分糖果》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分糖果》这一节内容主要出现在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材中。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平均分的概念,能够将一定的糖果数量平均分给若干个小朋友,并且能够理解每个小朋友分到的糖果数量是相等的。
二. 学情分析考虑到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如简单的加减法和减法运算,但是对于平均分的概念可能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情境和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平均分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能够将一定的糖果数量平均分给若干个小朋友,并且能够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具体的情境和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公平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能够将一定的糖果数量平均分给若干个小朋友。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每个小朋友分到的糖果数量是相等的,能够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操作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具体的情境和操作,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公平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糖果、纸牌、计算器等。
2.教学环境:教室。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糖果,并提出问题:“如果把这些糖果平均分给你的好朋友,每个人可以分到几颗糖果呢?”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平均分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糖果,并提出问题:“如果把这些糖果平均分给你的3个好朋友,每个人可以分到几颗糖果呢?”让学生动手操作,尝试将糖果平均分给3个好朋友。
教师通过提问和观察学生的操作,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平均分的概念。
3.操练(10分钟)教师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有相同数量的糖果。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2024)二年级上册《分糖果》说课稿.doc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2024)二年级上册《分糖果》说课稿一、说教材教材地位与作用《分糖果》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的内容。
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简单的加减法运算,对数字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它是除法学习的起始课,通过分糖果这一生活场景,引导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为后续学习除法的意义、除法算式的读写等知识奠定基础。
教材内容分析教材通过分糖果的活动,让学生经历把一定数量的物体平均分的过程。
首先呈现了“分糖果”的情境图,图中有不同数量的糖果和不同数量的小朋友,引发学生思考如何公平地分糖果,从而引出平均分的概念。
教材中还通过多种分法的展示,如一个一个分、几个几个分等,让学生体会平均分的多样性,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说学情知识基础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能够进行简单的数字计算。
他们在生活中也有过一些分东西的经验,比如分水果、分玩具等,但这种分东西的经验是比较直观和感性的,还没有上升到数学概念的高度。
认知能力这个阶段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于抽象的数学概念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他们需要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如摆一摆、分一分等,来建立数学概念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同时,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学习习惯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养成了一定的课堂学习习惯,如倾听、举手发言等。
但在小组合作学习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比较依赖教师的引导,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弱。
三、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份分得同样多。
学生能通过不同的分法(如一个一个分、几个几个分)将一定数量的物体平均分,并能说出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分糖果的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经历平均分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分糖果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公平意识和合作精神。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七 分一分与除法 分糖果》_7
《分糖果》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糖果》是北师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第3课,教材62-63页内容。
教材分析:《分糖果》是北师版教材二年上册第四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的第3课。
这是第三次“分一分”的活动,此前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对小数目物品实行平均分的经验。
“把50块糖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是本节课承上启下的实践活动,通过具体操作及与同伴交流,进一步感受分的策略的多样性、合理性;还要“把你分的过程在表中记录下来”,为“把30根小棒平均分给小组的小朋友”提供分步完成的经验与策略。
实际上,从对大数目物品实行平均分的实践活动中要获得的是试商的经验。
学生分析:在知识方面,学生已经了解乘法的意义,会用2-5的口诀口算乘法。
并体验过小数目的平均分的意义和过程。
在生活经验方面,学生对大数目的平均分可能有过经历。
在年龄方面,二年级的学生更喜欢动手操作,直观体验。
在习惯上,已经有合作学习的经验,但需要教师的示范和组织。
教学目标:1.通过对大数目物品实行平均分的具体操作,感受分法的多样性与合理性。
2.理解有余数的平均分。
3.体验用表格记录平均分的过程,获得“试商”的初步经验。
4.经历小组合作的实践活动,培养合作的意识和水平。
教学重点:掌握将物体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将数目较多、不能一次分完的物体实行平均分,有余数的平均分。
学生准备:小棒(每人20根),圆片,每组一袋豆子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一、情境引入,提出问题。
1、前几天我们学习了平均分,你们谁知道,什么叫平均分?2、星期天,几位小朋友到乐乐家做客,乐乐拿出了一些糖果与大家分享。
不过遇到难题了,他们不知怎么分了,怎么你们愿意协助他们吗?二、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1.活动前想一想我们就用4个圆片代替4个小朋友,用50根小棒代替50块糖果。
先想想你准备怎样分?然后,动手分一分吧。
2.活动中分一分。
学生独立分一分,教师走入其中,协助操作有困难的孩子,了解到学生有的四次分完,也有的两次分完,还有的一次分完。
《分糖果》PPT课件
每班分到( )本,202还1 剩( )本。
9
谢谢
2021
11
分糖果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双港中心小学备课人双港中心小学审课人汪清50块糖果平均分给4个人我们可以画4个圆代表4个小朋友用50根小棒代表50块糖果请你分一分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分糖果
双港中心小学备课人
吴乐
双港中心小学审课人
汪清
2021
1
50块糖果平均 分给4个人
2021
2
2021
3
2021
4
2021
5
动手分一分
我们可以画4个圆代表4个小朋友, 用50根小棒代表50块糖果,请你分 一分。
பைடு நூலகம்
2021
6
2021
7
巩固练习
把30根小棒平均分给你们组的小朋友。
(1)说一说可以怎么分。 (2)分一分,把分的过程记录下来。
每人分到( )根,还2021剩( )根。
8
学校买来70本图书,平均分给二年级的3个班。 (1)说一说可以怎么分。 (2)分一分,把分的过程记录下来。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分糖果》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分糖果》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分糖果》是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简单的加法和减法》中的一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材通过分糖果这一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加减法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以内数的认识,对加减法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可能还存在着对加减法计算法则理解不深、运算速度慢、错误率较高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交流、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难点: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分组合作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学情,设计教学活动,准备教学道具。
2.学生准备:带好数学课本、练习本,准备好糖果等实物道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分糖果的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加减法的实际意义。
例如,教师拿出一些糖果,问学生:“如果我想把这些糖果分给几个同学,每个同学可以分到几颗糖果呢?”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者黑板,展示一些分糖果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其中的数学问题。
例如,展示一张图片,上有3个同学,每人都拿着2颗糖果,问学生:“如果再给他们每人多发一颗糖果,需要准备几颗糖果呢?”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分糖果》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分糖果》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分糖果》这一节的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中的一部分,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平均分的概念和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材中通过一个小故事引入,让学生了解到分配物品的平均性,然后通过具体的糖果分配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糖果平均分给小伙伴们。
教材还提供了丰富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他们能够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
但是,对于平均分的概念和方法,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用他们熟悉的事物引入新知识,让他们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平均分的概念和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学会用除法的方法解决平均分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身边数学的积极态度。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平均分的概念和方法,学会用除法解决平均分的问题。
2.教学难点:理解平均分的意义,能够灵活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授法、实践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同时,我会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糖果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小故事引入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了解到分配物品的平均性。
2.新课讲解:讲解平均分的概念和方法,让学生学会用除法解决平均分的问题。
3.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实践,用糖果进行平均分配,加深对平均分概念的理解。
4.练习巩固:提供丰富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平均分的重要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课件第七单元3.分糖果(共15张PPT)
数学文化
一家四口加起来的年龄是73岁。爸爸比 妈妈大3岁,姐姐比弟弟大2岁,四年前家 庭中所有成员的年龄和是58岁。现在弟弟 和姐姐各是多少岁?
根据4年前总岁数求,现在家庭成员年龄 和:58+4×4=74(岁)
现在实际的年龄和只有73岁,可知最小 的弟弟现在只有3岁;姐姐是3+2=5(岁)
课后作业
说一说,可以怎样分?
分了4次,每份是 12块,还剩下2块。
还可以先5块5 块的分,再2 块2块的分。
总数比较多时, 可以每次多分些。
也可以6块6块 的分。
你能看懂笑笑是怎么分的呢?
笑笑前2次每次分1块,后 5次每次分2块。7次分完, 每份12块,还剩下2块。
4个人各分12块, 还剩下2块。
你能看懂淘气是怎么分大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新课引入
上两节课,我们学习了 较小数的平均分,今天我们 接着来学习,较大数的平均 分。桌上有一些糖果,你能 帮助他们平均分吗?
例题讲授
50块糖平均分给 4个人?
把50块糖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多少。
说一说,可以怎样分?
可以1块1块地 分,也可以2 块2块地分。
学校买来70本图书,平 均分给二年级的3个班。 (1)说一说可以怎样分。 (2)分一分,把分的过 程记录下来。
班级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学校买来70本图书,平 均分给二年级的3个班。
分了3次,还剩1 本,每班分23本。
班级 1班 2班 3班
(1)说一说可以怎样分。 第1次 10 10 10
淘气前2次每次分5块,后1 次2块2块地分。3次分完。
4个人各分12块, 还剩下2块。 淘气的分法 比较简便。
北师大版二年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分糖果》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分糖果》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七单元分糖果》是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的一个单元,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并掌握平均分的概念。
教材通过分糖果这个实际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平均分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他们对糖果这类物品不陌生,能够理解分糖果的情境。
但是,他们对平均分的概念可能还没有完全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平均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能够将一定数量的糖果平均分给若干人。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数学,喜欢探究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能够将一定数量的糖果平均分给若干人。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如何将糖果平均分给若干人。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分糖果的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并掌握平均分的概念。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糖果、学具袋、计时器等。
2.教学环境:教室。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一颗糖果,提问“如果这时老师有10颗糖果,想分给5个小朋友,怎么分才公平呢?”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平均分。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10颗糖果,让学生尝试将糖果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平均分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组有10颗糖果,要求学生将糖果平均分给组内的成员。
教师巡回指导,并及时给予反馈。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分糖果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解决。
例如:“小明有12颗糖果,他想平均分给他的4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分到几颗糖果?”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解决问题。
5.拓展(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分糖果的变式问题,让学生解决。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分糖果》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分糖果》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分糖果》这一单元主要让学生掌握平均分的概念,学会用除法计算平均分。
通过分糖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基本运算,对数学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除法的概念和运用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逐步理解和掌握平均分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平均分的概念,学会用除法计算平均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糖果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平均分的概念,学会用除法计算平均分。
2.难点:理解平均分的意义,能灵活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分糖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分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糖果、纸牌、黑板、粉笔等。
2.学具:每人一份糖果、纸牌、练习本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猜谜语”游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出示谜语:“生活中离不开它,甜甜蜜蜜的就是它,小朋友们都爱它,是什么呢?”学生猜谜底,教师揭示答案:“糖果”。
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分糖果”。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一颗糖果,提问:“如果把这颗糖果分给两个小朋友,怎么分才公平呢?”引导学生思考并说出“平均分”的概念。
接着,教师展示分糖果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平均分的意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分糖果实践活动。
每组有一定数量的糖果,要求学生将这些糖果平均分给组内的每个成员。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分糖果》(教案)
《分糖果》教学设计课题分糖果单元第七单元学科数学年级二年级教材分析《分糖果》是新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第3节,也是第三次“分一分”的活动,分数量比较多的物体。
此前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对小数目物品进行平均分的经验。
“把20块糖果平均分5个小朋友”,是本节课承上启下的实践活动,通过具体操作及与同伴交流,进一步感受分的策略的多样性、合理性:还要“把你分的过程在表中记录下来”。
学习目标1.学习目标描述:通过对大数目物品进行平均分的具体操作,感受分法的多样性与合理性,体验有余数的平均分。
2.学习内容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平均分的基础上进行的。
这是第三次“分一分”的活动,分的数量比较多,一次分得一样多对学生来说是有困难的,需要通过几次来分步完成,这一活动也为学生学习除法打下基础。
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通过分一分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初步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
而且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的学习中,学会肯定自己和倾听他人的意见。
重点学会较大数量的平均分,体验分法多样性。
难点会用表格记录分数量较多物体的过程。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一、复习旧知1.填一填。
(1)一共有()个松果,平均分成()份,每份有()个。
(2)一共有()个松果,每()个装一盘,可以装()盘。
2.把8个桃子平均分成4份,每盘可以分到()个桃子。
(用线画一画)二、导入新课师:明天就是淘气的生日了,他的好朋友们买来了一些糖果准备送给淘气,可是糖果太多,他们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交流订正。
学生:愿通过复习旧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为后面学习新的知识奠定基础。
不知怎么分了。
聪明的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帮他们分一分吗?板书课题:分糖果意。
讲授新课一、说一说,可以怎样分课件出示:师:从图中你了解到了什么?师:这么多糖果可以怎样分?大家想到办法了吗?反馈:可以1块1块地分,也可以2块2块地分。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分糖果》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分糖果》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分糖果》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平均分的概念,学会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分糖果这个活动,让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糖果这个主题比较感兴趣。
但是,他们对除法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来帮助他们建立除法的概念。
此外,学生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也需要进一步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掌握平均分的概念。
2.培养学生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除法的意义,掌握平均分的概念。
2.难点: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理解除法与平均分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以分糖果这个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直观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活动来理解除法的意义。
3.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糖果道具,用于课堂操作。
2.准备PPT,用于展示教学内容。
3.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糖果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对糖果的认识。
然后提问:“如果把这些糖果平均分给你的好朋友,每个人会得到几个?”引发学生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演示如何平均分糖果,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分糖果的过程。
然后让学生自己尝试分糖果,并解释分的过程。
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分糖果的活动,每组选择不同的分配方案。
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用除法计算每组分糖果的结果,并说出计算的过程。
教师选取几组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和分析。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除了分糖果,还可以用除法解决哪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举例说明,并解释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7.3《分糖果》课堂笔记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7.3《分糖果》课堂笔记一、教学目标1. 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含义,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2. 使学生体会到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平均分的概念:将一定数量的物品平均分给若干个人,每个人分到的数量相等。
2. 平均分的方法:通过除法运算来实现。
3. 举例说明:分糖果问题。
三、课堂讲解1. 导入:教师展示一颗糖果,提问:“如果要将这颗糖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应该如何操作?”引导学生思考并动手操作。
2. 讲解平均分的概念:教师解释平均分的含义,即每个人分到的数量相等。
3. 讲解平均分的方法:教师演示如何通过除法运算来平均分糖果,例如将10颗糖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可以进行10÷2=5的操作,每人分到5颗糖果。
4. 举例说明:教师提出分糖果问题,如将12颗糖果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引导学生运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问题。
5. 练习:教师给出多个分糖果问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查答案。
四、课堂互动1. 小组讨论: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讨论如何将糖果平均分给不同数量的小朋友。
2. 分享成果:各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解题方法和答案。
3. 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解答进行点评,强调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五、课堂小结1. 学生总结平均分的概念和method。
2. 教师强调平均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课后作业1.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
七、教学反思1. 教师总结课堂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恰当。
2. 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为下次课堂做好准备。
八、教学评价1. 学生对平均分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学生运用平均分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3分糖果|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7.3 分糖果|北师大版作为一名资深的教师,我将以第一人称叙述这份教案,确保内容完整并符合教学需求。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二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七章第三节——“分糖果”。
这部分内容紧跟在加减法之后,旨在让学生通过具体情境理解平均分的概念。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册,本节课主要围绕“平均分”来设计。
内容涵盖了如何将糖果、饼干等物品平均分给同学们,让学生在具体操作中感受平均分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通过分糖果的活动,孩子们能够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并能够用除法来表示平均分的过程。
同时,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平均分就是每个人分到的数量一样多。
难点则是如何用除法来表示这个过程,并理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含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准备了一些实物糖果,以及每人一份的学具包,里面含有小卡片和彩笔,以便学生在课堂上记录和绘制。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会提出问题,“如果老师有12块糖果,要分给3个同学,每人可以分到几块?”让学生思考。
2. 分发糖果:我会实际拿出12块糖果,分给3个学生,每人4块,让学生直观感受平均分的过程。
3. 操作活动:学生分组进行操作,每组有不同数量的糖果,他们需要把糖果平均分给小组成员,并记录下每个人分到的数量。
4. 讨论交流:我会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分糖果的过程,以及每个人分到多少。
5. 除法练习:学生会用除法算式来表示平均分的过程,并理解除法中各部分的意义。
6. 应用拓展:通过变换不同数量的糖果和不同数量的学生,让学生多次练习平均分,并尝试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将清晰展示平均分的步骤,包括问题的提出、实际的糖果分配图示、除法算式的书写,以及答案的确认。
七、作业设计:作业将包括几个练习题,如:如果老师有15块糖果,分给4个同学,每人分到几块?还有绘制今天课堂活动的绘图记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学生对平均分的理解程度,以及他们在操作活动中遇到的困难。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3分糖果|北师大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3 分糖果|北师大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中的第七章第三节——分糖果。
一、教学内容我们将会使用北师大的教材,这一章节主要讲述的是平均分的基本概念和实际应用。
我们会通过分糖果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并学会如何将物品平均分给若干个人。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并能够将实际生活中的物品进行平均分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是如何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并能够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平均分的方法和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会准备一些糖果作为教具,以及一些练习题作为学具。
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我会设计一些板书,用图示和文字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平均分的过程和方法。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小明有10个糖果,他想把它们平均分给他的5个朋友,请问每个朋友可以分到几个糖果?答案:每个朋友可以分到2个糖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们是否已经掌握了平均分的概念和方法。
同时,我也会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延伸的学习材料,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平均分。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的教学设计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
一、实践情景的引入我选择了分糖果这个实例来进行实践情景的引入。
这是因为糖果是孩子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他们对于糖果都会有浓厚的兴趣。
通过分糖果的实例,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平均分的概念。
在引入实践情景时,我会尽量生动地描述糖果的分配过程,让孩子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平均分的重要性。
二、例题讲解在讲解例题时,我会以步骤分解的方式进行。
我会向学生们展示如何将10个糖果平均分给5个朋友。
我会用手中的糖果作为道具,进行实际的分配,让孩子们能够直观地看到每个朋友分到的糖果数量。
然后,我会引导学生们思考,如何通过计算来确定每个朋友分到的糖果数量。
在讲解过程中,我会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提出问题和解答。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7分糖果课件
►为你理想的人,否则,爱的只是你在他身上找到的你的影子。 ►冲冠一怒为红颜,英雄难过美人关。只愿博得美人笑,烽火戏侯弃江山 。宁负天下不负你,尽管世人唾千年。容颜迟暮仍为伴,倾尽温柔共缠绵 。 ►蜜蜂深深地迷恋着花儿,临走时留下定情之吻,啄木鸟暗恋起参天大树 ,转来转去想到主意,便经常给大树清理肌肤。你还在等待什么呢?真爱 是靠追的,不是等来的!
课件PPT
20个苹果平均分给3个人,可以 怎样分?
错解分析:
每人分得6个之后,应该还剩下2 个。
易错提醒
课件PPT
20个苹果平均分给3个人,可以怎样分?
生1 生2 生3 第1次 3 3 3 第2次 3 3 3 第3次 第4次 还剩下2个苹果。
学以致用
1.分一分,填一填。
课件PPT
提示:平均分完之后,看还剩下几根。
►1Our destiny offers not the cup of despair, but the chalice of opportunity. ►So let us seize it, not in fear, but in gladness. · 命运给予我们的不是失望之酒,而是机会之杯。 因此,让我们毫无畏惧,满心愉悦地把握命运
课件PPT
1.30朵花平均分给4个人,可以怎样分?
解答:
生1 生2 生3 生4
第1次 3 3 3 3
第2次 3 3 3 3
第3次 1 1 1 1
第4次
还剩下2朵。
易错提醒
课件PPT
20个苹果平均分给3个人,可以怎样分?
生1 生2 生3 第1次 3 3 3 第2次 3 3 3 第3次 第4次
易错提醒
典题精讲
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