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学年高中历史第1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6课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教师用书岳麓版必修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课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教材整理1近代前夜的发展

1.农耕经济高度发展

(1)时间:14-18世纪,明清两朝的鼎盛时期。

(2)表现

①耕地面积扩大和人口增长。

②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中国是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中心之一。

③综合国力在世界范围内仍大体保持领先地位。

2.资本主义萌芽

(1)含义:明中叶以后,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拥有资金、原料和机器的工场主雇佣具有自由身份的雇工,为市场的需要进行生产的新的工场手工业经营形式。

(2)表现

①苏州工匠分“匠有常主”和临时工两种,形成了劳动力市场。

②江西景德镇制瓷业出现分工协作、社会化程度和劳动效率较高的民营手工工场。

(3)发展概况:只是在江南等局部发达地区的一些生产部门中存在。

(4)阻碍因素

①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在全国范围内仍居主导地位。

②官府的沉重剥削,导致农民极端贫困、购买力极其低下。

③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如“海禁”、矿禁等。

④限制经营、强制摊派、低价征购等“重本抑末”政策的打压。

[误区警示]明清时期中国综合国力领先世界,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

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明清时期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上,但由于封建专制及重农抑商等政策的制约,并未能脱离封建经济发展的轨道而进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轨道。从历史发展趋势来看,中国已经开始在世界上落伍了。中国的强盛只是农耕文明的繁荣,而西方已开始向工业文明转变。

教材整理2近代前夜的危机

1.清朝——海禁政策

(1)背景

①西方殖民势力东来,东南沿海人民与西方人的私人海上贸易已很频繁。

②明清易代之后,东部沿海的抗清势力比较强大。

(2)影响:使中国逐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

2.西方——急剧发展

(1)政治:1640年,英国开始进行资产阶级革命。

(2)经济:西方主要国家相继完成向近代工业国家的转变。

(3)外交:西方国家疯狂地掠夺金钱,贩卖奴隶,开辟市场,建立殖民统治。

3.危机到来:中西国力兴衰的易位大体定局,到19世纪初,英国推行罪恶的鸦片贸易后,中国社会陷入深重的危机之中。

[图解示意] 几种经济政策关系示意图

探究点一资本主义萌芽的特点和发展缓慢的原因

(1)史料一反映了怎样的历史现象?

【提示】历史现象:机户出资经营手工工场,机匠受雇于机户,两者形成自由雇佣关系。

(2)史料二提及的人物从事的经济活动对明朝社会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

【提示】经营商业活动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同时从事封建地租剥削,则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3)史料三的观点对史料一所反映出的历史现象会产生什么作用?

【提示】“重农抑商”政策有利于自然经济的稳定,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史论拓展】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特点及阻碍其发展的因素

1.特点

(1)劳资关系:工场主出资雇佣具有自由身份的雇工。

(2)劳动分工:分工协作,社会化程度和劳动效率提高。

(3)经营形式:工场手工业,集中生产。

(4)生产目的:为市场需要进行生产。

2.阻碍因素

(1)根本原因: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的束缚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

(2)具体原因

①资金因素:重农抑商政策的推行,使得地主、商人把赚来的钱往往用在买房置地上,严重影响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

②市场因素:官府、地主的沉重剥削,农民贫困,购买力低;闭关政策很难形成海外市场;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在全国范围内仍居主导地位,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和顽固性造成国内市场狭窄。

③劳动力因素:小农经济下,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使手工业的发展缺少了自由劳动力。

④政策因素: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对商品征收重税,并严格限制手工业的生产规模,对外推行闭关政策,这都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⑤观念因素:传统的观念和习俗。建立在封建土地所有制基础上的陈旧落后的经济观念,使地主、商人、高利贷者在其构成的三位一体的剥削体系中互相转化,很少投资于手工业。

探究点二海禁政策

(1)根据史料一,分析统治者要求将海船改为平头船的原因是什么,有何目的?

【提示】 原因:沿海居民与外国贸易,甚至入海为寇。目的:平头船不适于海洋航行,限制中国居民出海贸易。

(2)根据史料二,分析乾隆皇帝在对外贸易问题上持什么看法,说明了什么?

【提示】

看法:中国物产丰富,不需要进行对外贸易,中国进行对外贸易是对外国的恩惠。说明:封建统治者以“天朝上国”自居,故步自封,盲目自大。

(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在史料三中黄遵宪为什么说“此事实大错”。此“大错”对我们有何启示?

【提示】 原因:自我封闭阻碍了中国先进生产方式的生长,阻碍了中国社会进步,造成中国近代的落伍。启示:海禁政策妨碍自身的发展,与世界隔绝;中国只有实行对外开放,才能发展进步。

【史论拓展】 海禁政策的影响

(1)积极影响:作为一种消极的防御手段,在一定时期内对西方殖民主义侵略起到过一定的民族自卫作用。

(2)消极影响

①它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②它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③它使封建自然经济长期延续,从而助长了封建统治者的故步自封、盲目自大。

有历史研究者认为,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

A .租佃制经营方式推广

B .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

C .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

D .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

【解题模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