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北京大传播学考研 考点 重点 笔记

合集下载

北京市考研新闻学复习资料新闻写作与传播学重要知识点整理

北京市考研新闻学复习资料新闻写作与传播学重要知识点整理

北京市考研新闻学复习资料新闻写作与传播学重要知识点整理北京市考研新闻学复习资料: 新闻写作与传播学重要知识点整理在北京市考研新闻学的复习资料中,新闻写作与传播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准备考研的同学们需要充分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以便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本文将对新闻写作与传播学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整理,帮助考生们更好地复习和准备考试。

一、新闻写作基础知识1. 倒金字塔结构新闻报道应该遵循倒金字塔结构,即通过在标题和首段中给出最重要的信息,然后逐渐向下递减重要性。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读者快速了解新闻核心内容,然后逐步展开细节。

2. 新闻标题新闻标题应该简明扼要地概括新闻内容,并能够吸引读者的兴趣。

同时,标题应该准确传达新闻的核心信息,避免使用模糊或夸张的词语。

3. 新闻导语新闻导语是新闻报道的开头,通常包含了新闻的最重要的信息。

导语应该精炼明了,能够吸引读者的兴趣,吸引读者进一步阅读全文。

4. 5W1H原则新闻报道应该回答以下问题:什么、谁、何时、何地、为什么、怎样。

这个原则能够帮助记者详尽准确地报道新闻,使读者完全了解被报道事件的背景和内容。

二、新闻传播学的重要概念1. 传播模型传播模型是描述信息传播过程的理论框架。

常见的传播模型有线性模型、交互模型和社交媒体模型等。

了解不同的传播模型有助于我们理解信息在传播中的流动方式和传播效果。

2. 新闻门户新闻门户是指汇集各种新闻信息的网站或平台。

新闻门户具有很高的访问量和影响力,是新闻传播的重要渠道之一。

3. 假设媒介效应假设媒介效应是媒体对个体或社会产生影响的假设。

常见的媒介效应有认知效应、情感效应和行为效应等。

了解媒介效应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媒体在社会中的角色和作用。

4. 公共关系公共关系是通过策划和执行各种传播活动来维护和塑造组织形象、促进组织与公众之间相互理解和合作的活动。

公共关系在新闻传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新闻写作与传播学的发展趋势1. 多媒体新闻写作随着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普及,多媒体新闻写作变得越来越重要。

2015年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真题传播学综合知识试题(学硕611)

2015年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真题传播学综合知识试题(学硕611)

2015年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真题传播学综合知识试题(学硕611)
一、名词解释:
1舆论场、2文化民工、3威廉斯、4斯科特、5危机传播和风险管理、6话语分析
二、简答
1.简述传播的传递观和仪式观
2.请说明播学的基本观点和理论挑战。

3.广电局两星一剧政策的效果和影响
4.凯文·凯利在《技术想要什么》中说,“技术是一种生命体”请说说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三、论述
1.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区别
2.从传播学角度研究医患关系,设计一项传播研究方案,并阐释。

2015年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真题大众传播试题(学硕834)
第一部分共同题
传统上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的型态划分,在新媒体环境下还有意义吗?请说明理由。

第二部分专业方向(大众传播方向)
∙简答
∙说明“七条底线”发内容并评论
∙简述目前我国视频网站面临的问题。

∙从QQ到人人、微博、微信、小冰,你预测未来还会出现什么样的社交媒体形态,并说明为什么。

1、请结合实例谈谈你对“传播即权力”的理解。

四、设计一项研究,说明研究问题、假设、分析框架、方法。

2015年北京大学传播学真题解析,复试笔记,考研真题,心得分享,考研笔记,考研经验

2015年北京大学传播学真题解析,复试笔记,考研真题,心得分享,考研笔记,考研经验

北大考研详解与指导最近一直有朋友问我一些北大传播学的复习方法,在漫长的考研结束之后,再回忆这些东西有一种提不起劲的感觉。

但是想了下我这两年的考研经历,也确实积累了一些所谓的经验,干脆趁现在没事,将它写出来,一者可能会惠及一些未来走向这条路的人,因为在各个坛子上或校内,还是有很多同学求经验若渴,一点有用的信息都不愿放过,复试那天,甚至有几个MM堵在新传门口,每走出一个复试同学就拉着问,我想,能为这些好学的同学提供一点信息也算是为社会做出一些贡献了吧;二者算是为两年考研画上一个句号,作一个纪念;三者,如果不用文字记录下这些东西的话,它们可能就会永远消失在历史的滚滚红尘之中,永不为人所知。

当前互联网时代信息泛滥,应该不在乎再多这么一点垃圾,至于它究竟是冗余还是负熵,不太好说,因为经验这是个人性较强的东西,一个人的经验未必适合于另一个人,别人的经验永远是咀嚼过的剩饭,只能作为参考,重要的还是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方法,本人的这篇东西,权当投石问路罢了。

自我介绍,本人两年考研,第一次进入复试被刷,第二年卧薪尝胆,总结得失,再度备战,终于成功。

我之所以写这篇帖子,是因为我还是有一点点资本的,专业课第一年114和119,第二年120和120,虽不如排名第一的大牛,但也能忝列前几名。

写到这里,有人可能开骂了:你丫别废话了,赶紧说正经的吧。

得嘞,马上进入正题。

一.复习时间安排及阅读书目。

现在进入四月份了,新一波考研人的复习应该已经开始一个月了了,如果还没开始的话,现在要上手了。

关于书目解析,北大新传考研传奇人物,也是我07年上辅导班时的“恩师”——逆转录猴子兄,列出了一个长长的书目,并且配有阅读指导,算是很经典的了,大家可以找来看看。

在这里我再补充几句。

如果以现在为基点的话,时间安排建议如下(仅指专业课):4——6月,基础阶段。

复习目标:进入传播学领域,掌握基本理论。

复习指导:该阶段是同学们的入门阶段,不要太急,还是以英语为复习重点,专业课只是初步涉猎一下即可,一定要将下面几本书过一遍,对于郭书,要尽量多读几遍,最少两遍。

【重点】传播学教程笔记(背诵版)

【重点】传播学教程笔记(背诵版)

传播学教程第一章1、信息的定义统全面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

在此意义上,一切反映事物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系的东西都是信息。

一。

2、传播的定义和特点的体现;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传播双方须有共通的意义空间;一种行为、过程、系统。

3、传播学的定义4、社会传播的类型5、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6、双重偶然性信息系统特有的属性,与它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有关。

其存在说明,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变量的系统,若变量处理不当,便会引起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7、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能是否正常。

之间在特定利益、价值、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方面的隔阂。

有无意的误解和有意的曲解之分。

在是必然的。

第二章1、人类传播经历的发展阶段—用手写字。

口语的产生大大加速了人类社会进化和发展进程,却受到时空限制只能在近距离、小规模的群体中传播;类利用体外化媒介系统的进程;刷媒介在社会变革社会生活和社会经济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人类体外化的声音和影像信息系统,使人类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文化传承的效率和质量有了新的飞跃。

电子技术推动了电脑诞生。

2、信息社会的定义和特点60年代末70年代初,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最早提出。

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

a.社会经济主体由制造业转向以高新科技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即信息和知识产业占据主导地位;b.劳动力主体不再是机械的操作者而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c.贸易不局限于国内,跨国贸易和全球贸易成为主流;d.交易结算不再主要依靠现金,而是信用。

3、哈特关于媒介系统的分类A.哈特,根据传播媒介的发展史分类:手段;摄影等;—人类传播的媒介手段日趋丰富,人体的信息功能日益向外扩展,体外化信息系统逐渐获得相对独立的过程。

4、《后工业化社会的到来》和《第三次浪潮》D.贝尔。

把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分为前“工业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生产商品的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以服务业为基础的社会)三大阶段。

北京大学传播学考研笔记整理方法

北京大学传播学考研笔记整理方法

北京大学传播学考研笔记整理方法本文系统介绍北京大学传播学考研难度,北京大学传播学考研就业,北京大学传播学考研学费,北京大学传播学考研辅导,北京大学传播学考研参考书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北京大学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

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北京大学考研机构!八、北京大学传播学考研复习方法解读(二)学习笔记的整理方法(1)第一遍学习教材的时候,做笔记主要是归纳主要内容,最好可以整理出知识框架记到笔记本上,同时记下重要知识点,如假设条件,公式,结论,缺陷等。

记笔记的过程可以强迫自己对所学内容进行整理,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有效地加深印象。

第一遍学习记笔记的工作量较大可能影响复习进度,但是切记第一遍学习要夯实基础,不能一味地追求速度。

第一遍要以稳、细为主,而记笔记能够帮助考生有效地达到以上两个要求。

并且在后期逐步脱离教材以后,笔记是一个很方便携带的知识宝典,可以方便随时查阅相关的知识点。

(2)第一遍的学习笔记和书本知识比较相近,且以基本知识点为主。

第二遍学习的时候可以结合第一遍的笔记查漏补缺,记下自己生疏的或者是任何觉得重要的知识点。

再到后期做题的时候注意记下典型题目和错题。

(3)做笔记要注意分类和编排,便于查询。

可以在不同的阶段使用大小合适的不同的笔记本。

也可以使用统一的笔记本但是要注意各项内容不要混杂在以前,不利于以后的查阅。

同时注意编好页码等序号。

另外注意每隔一定时间对于在此期间自己所做的笔记进行相应的复印备份,以防原件丢失。

统一的参考书书店可以买到,但是笔记是独一无二的,笔记是整个复习过程的心血所得,一定要好好保管。

(一)参考书的阅读方法(1)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

(2)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3)问题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都是很好的出题素材。

2015年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复试真题,考研笔记,复试流程,考研大纲,考研经验

2015年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复试真题,考研笔记,复试流程,考研大纲,考研经验

北大考研详解与指导京大学传播学复习重点概览一、传播学的基本概念传播: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信息: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

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它在物质运动中所起的作用是以质、能、波等形式表述事物的状态、结构、历史等。

双重偶然性:由德国人鲁曼提出,指传播的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通过传播所作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性。

双重偶然性是人类社会信息系统所特有的属性。

传播障碍:包括结构与功能障碍,如传播制度是否合理、传播渠道是否通畅、信息系统各部分功能是否正常等。

传播隔阂:由于社会信息系统的参与者都具有其特定的利益、价值、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因此会出现传播过程中的无意的误解和有意的曲解。

信息社会:指信息作为与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比之更加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

特点A社会经济的主体由制造业转向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即信息知识业占主导地位B劳动力主体不再是机械的操作者,而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C交易结算不再主要依靠现金,而是主要依靠信用D贸易不再主要局限于国内,跨国贸易和全球贸易将会成为主流。

符号: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

符号化:传播者将自己传播的讯息或意义转换为语言、音声、文字或其他符号的活动。

意义: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给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

传播情境:对特定的传播行为直接或间接产生影响的外部事物、条件或因素的总称。

象征行为:用具体的事物来表示某种抽象概念或思想感情的行为。

象征性社会互动理论(符号互动理论):人与人之间通过传递象征符和意义而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

文化:人类为了传达关于生活的知识和态度,使之得到传承和发展而使用的、以象征符形式来表现的继承性的观念体系。

讯息:由一组相互关联的有意义符号组成,能够表达某种完整意义的信息。

北大、人大、中传传播学考研复习重点,传播学教程考试重点

北大、人大、中传传播学考研复习重点,传播学教程考试重点

中国传媒大学考研攻略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笔记
第七章
这一章要重点掌握的几个问题:大众传播的定义,四种功能观,各种媒介的特性,拟态环境
第一节
111面很明确的定义了大众传播的定义,一定要熟背,而大众传播的特点也很好记,前三点是对定义的一个扩展,把定义背下了就好理解了,然后记主后三个内容关键词:两种属性,单向性,制度化。

再大概了解下内容,就基本PASS了。

113面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是个重点,首先,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要牢牢记住,这是其功能说最基本的内容。

其次,赖特的四功能说最重要的一个功能就是“提供娱乐”,而其余三点其实是对拉氏说的一个重复和对应。

同理,施拉姆的功能说主要注重它的“经济功能”,其余也是对拉氏说的一个重复和对应,而拉扎斯菲尔德的功能捉当然就是注重其“麻醉作用”。

这也要求倘若把功能出成一个大题,大家一定要抓住重点说,不要重复的展开同样的内容,显的累赘又繁杂又浪费时间。

第二节
的内容是泛泛而谈,比较散,只是在119面的中间强调一下电视的特性,要记住,而对报纸、广播、网络的特性一样要求牢牢记得,他们的优点缺点,相信学了新闻传播的人都应该知道,不知道我再写出来好了。

即使书上没有明确说,也是必须掌握的东西。

第三节
关于大众传播社会影响的两种观点大概了解一下就行了,如乐观主义观点主要阐述的是舆论和报刊的关系,怀疑否定的观点主要是从把大众传播作为舆论工具和“麻醉作用”的方面来考虑。

这节一个重点主要就是126面李普曼“拟态环境”的现象,其定义与影响都需要重点掌握,它本身就是个很有趣的理论,它和很多理论都有着联系,所以要结合来把握,这在后面会提到。

传播学考研笔记

传播学考研笔记

传播学考研笔记一、传播学基础概念1. 传播:传播是信息交流和分享的行为或过程,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的基础。

2. 传播学: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信息传播活动的科学,涉及人类社会的信息交流、传播方式、传播过程、传播效果等方面。

3. 媒介:媒介是信息传播的载体,包括书籍、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互联网等。

4. 受众:受众是信息的接受者,可以是个人或群体。

5. 内容:内容是指传播的信息,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

6. 渠道:渠道是指信息传播的途径,包括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

二、传播学理论1. 拉斯韦尔的5W模式:谁(Who)、说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To Whom)、取得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

2. 香农-韦弗模式:信息源产生信息,通过发射器发出信号,经过信道传输,到达接收器,最后由受众接收并处理信息。

3. 奥斯古德-施拉姆循环模式:编码、释码、译码、反馈四个环节的循环往复,强调了受众的反馈和传播者的主导作用。

4. 施拉姆的大众传播模式:信息源产生信息,大众媒介通过接收器接收信息,再通过发射器将信息传递给受众。

5. 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媒介即讯息,强调媒介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

6. 伊尼斯的媒介偏向论:强调媒介对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分为口头媒介和书面媒介两种偏向。

7. 莱文森的媒介进化论:强调媒介的自然选择和进化过程,认为媒介的发展是人性化、自然化的过程。

8. 霍夫兰的说服理论:研究说服效果的心理学理论,包括说服者、说服信息和说服对象三个要素。

9. 休眠效果理论:强调重复暴露在信息中可以提高说服效果的理论。

10. 框架理论:指人们在报道和解释新闻事件时所采用的认知框架,包括新闻报道的角度、立场和表达方式等。

11. 刻板印象:人们对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的固定看法或评价,可能存在偏见或歧视。

12. 议程设置理论:媒体通过选择报道和强调某些议题来影响公众对议题重要性的认知。

2015年北京师范大学传播学考研,复试真题,真题解析,考研真题,考研笔记,复试流程

2015年北京师范大学传播学考研,复试真题,真题解析,考研真题,考研笔记,复试流程

北师考研详解与指导745新闻与出版(仅供01、02方向参考)一.综合论述题:古典诗文在传统文化中的内涵?古典诗文的传播价值与传播方式?二.名词解释1.编辑方针2.反“客里空”运动3.《大清报律》4.《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5.“三社四边协定”三.简答题1.五四时期新闻事业的重大改革2.请你谈谈新闻活动的实质四.论述题:一段有关三联书店的材料,第一段说的是有很多人在晚上来到三联书店看书,第二段和第三段说的是国家对于书店的补助,第四段是书店负责人的一些言论,然后自选角度写不少于800字的评论938传播学概论一.名词解释1.消费文化2.霸权3.第二媒介时代4.“刺激——解释——反应”模式二.简答题1.简述帕洛阿尔托小组对于传播学的贡献2.简述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应用于媒介文本分析的读者主体模式和作者主体模式3.汉斯—乔治•伽达摩尔的文本阐释主要观点三.论述题:雷蒙•威廉斯在《文化分析》中提出的几种主要文化理论1、分数线出来了我该怎么办?A、高分上第一志愿→准备复试B、低分上第一志愿→准备复试/联系调剂学校C、未投上第一志愿→联系调剂/同时准备复试2、复试到底有哪些规定?每个学校根据教育部的规定,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本校复试相关规定。

附:考研网复试专题/fushi/3、复试的大致流程怎样?复试通知书(网上公布或电话通知)→准备复试的相关材料→到复试单位参加复试4、复试的具体流程怎样?报道→体检→专业笔试∕听力考试→专业面试∕英语口试→加试5、复试要带哪些材料?一定要仔细研读复试单位的相关规定。

学生证、准考证、身份证、本科成绩单(要有学校教务处公章)、毕业证、学历证、四六级证书等证书、大学期间获得的奖状或者工作期间取得的一些成果等这些一定要带。

(最好把这些资料都复印一份),另外,最好带上一寸免冠照片几张(体检要用)6、一定要带准考证吗?最好带上,有的学校虽然没有特别说明,但在必要的时候可能会用到,比如凭准考证进入复试考场(监考人不一定是老师,有可能是秘书或者研究生,到时候真不给进就麻烦了。

传播学概论重点知识点总结

传播学概论重点知识点总结

传播学概论重点知识点总结一、传播学的概念和范畴1.1 传播学的定义传播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中信息传递和观念传播的学科,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学科,涉及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文化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1.2 传播学的范畴传播学涵盖的范畴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传播理论、传播技术、传播媒介、传播效果、传播伦理、传播政策等内容。

二、传播学的发展历程2.1 传播学的发展阶段传播学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传统传播、现代传播和后现代传播。

传统传播强调口头传播和书面传播,现代传播强调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和影响,后现代传播强调传播的多样化和非线性特点。

2.2 传播学的流派和学派传播学发展出了多个流派和学派,主要包括传统传播、行为主义传播、符号学传播、建构主义传播等。

三、传播学的基本理论3.1 传播学的基本概念传播学的基本概念包括:信息、传播、媒介、受众、效果等。

3.2 传播学的基本理论传播学有多个基本理论,主要包括:传播模式理论、双向传播理论、传播效果理论、媒介理论等。

四、传播媒介与技术4.1 传播媒介的种类传播媒介包括:口头传播、书面传播、印刷媒介、广播媒介、电视媒介、互联网媒介等多种类型。

4.2 传播技术的发展传播技术的发展主要包括:印刷技术、电信技术、网络技术等。

这些技术的发展对信息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传播的受众与效果5.1 传播受众的特点和分类传播受众具有多样性和特定性,主要包括:个体受众、群体受众、大众受众、特殊受众等。

5.2 传播效果的研究传播效果的研究主要分为短期效果和长期效果两部分。

研究主要关注信息接收效果、态度改变效果等。

六、传播伦理与政策6.1 传播伦理的理论基础传播伦理主要受到道德哲学和伦理学的影响,主要包括:真实性、公平性、公共利益等原则。

6.2 传播政策的制定传播政策是政府和社会组织为了维护传播秩序和社会稳定而制定的政策。

主要包括:信息管理政策、版权保护政策、传媒监管政策等。

七、传播学的应用领域7.1 新闻传播新闻传播是传播学的一个重要领域,主要包括新闻报道、编辑发布、新闻写作等。

2015年北京大学613传播学综合知识(传播学理论与方法)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5年北京大学613传播学综合知识(传播学理论与方法)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5年北京大学613传播学综合知识(传播学理论与方法)考研真题及详解北京大学2015年传播学硕士考研真题科目一:传播学综合知识一、名解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舆论场2.文化民工3.雷蒙德·威廉斯4.曼纽尔·卡斯特5.危机传播和风险沟通6.话语分析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1.简述传播的传递观和仪式观。

2.请说明发展传播学的基本观点和理论挑战。

3.广电总局推出“一剧两星”新政,请分析其可能带来的影响。

4.凯文·凯利在《技术想要什么》中说,“技术是一种生命体”。

请说说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三、论述(每题30分,共60分)1.有学者认为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在方法论上,是不同的研究范式,请以此为基础说明它们的不同。

2.目前我国医患关系紧张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请就医患关系问题,设计一项传播研究并阐释。

参考答案:北京大学2015年传播学硕士考研真题科目一:传播学综合知识一、名解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舆论场答:舆论场是指新闻舆论所集中发生的地点。

舆论场的发生需要两个条件,一是有新闻媒体的聚集,二是有大量受众的关注。

新华社原总编辑南振中于1998年提出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两个“舆论场”:一个是老百姓的“民间舆论场”;一个是主流媒体着力营造的舆论场。

两个舆论场重叠的部分越大,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越强;两个舆论场重叠的部分越小,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就越弱。

如果两个舆论场根本不能重叠,主流媒体就有丧失舆论影响力的危险。

当下中国客观存在着两个舆论场,一个是以党报党刊党台、通讯社为主体的传统媒体舆论场,一个是都市报特别是互联网构成的民间舆论场。

要处理好这两个舆论场的关系,使之良性互动,正确引导舆论,发挥正能量。

2.文化民工答:文化民工是指以民工身份出现的,在媒体发表意见,具有一般意见领袖的文化名人。

文化民工的称谓没有官方认可的定义,一般是社会对部分知识分子的戏称。

在中国当前贫富差距日渐拉大的情况之下,一批具有高学历、高知识积累的低级劳动者因为网络、手机登媒体可以通过这些渠道发出自己的声音。

【盛世清北】北大传播学考研笔记-北大考研辅导培训班

【盛世清北】北大传播学考研笔记-北大考研辅导培训班

【盛世清北】北大传播学考研笔记-北大考研辅导培训班盛世清北分享: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虽然受到疫情的影响,北大考研复试推迟数日,但是丝毫不会阻止2021届考生备考北京大学考研的决心。

俗话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基础差的同学更该要早做准备,早规划。

为了帮助考生在北大考研中能成功上岸,盛世清北整理了北大各专业相关复习资料。

北大传播学考研考试科目: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 201 英语一③ 653 传播学综合知识④ 864 传播学理论与方法北大传播学考研参考书:《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传播学概论》许静,北京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出版社《传播学引论》增补版李彬(著)新华出版社《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美]罗杰斯(著)殷晓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传播学教程》(第二版) 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年《传播学概论》(第二版) 许静清华大学出版社和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3年《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赛佛林(美)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6年《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第三版) 巴兰,戴维斯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年《传播学史》罗杰斯(美)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8年《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刘海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年《传播学概论》(第二版) 威尔伯·施拉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年《传播学引论》(第三版) 李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年《大众传播研究方法导论》(第二版) 陈阳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5年《传播学简史》阿芒·马特拉(法)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年盛世清北建议参考书的阅读方法: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

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问题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都是很好的出题素材。

《传播学》重要必背知识点100条

《传播学》重要必背知识点100条

《传播学》重要必背知识点100条传播学是研究信息在人类社会中传播和影响的学科。

传播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包括媒体、技术、公众等。

传播学可以分为多个分支领域,如传媒学、公共关系学、广告学等。

传播学的理论基础主要有传统媒介理论、计算机媒介理论、社会认知理论等。

传播学研究的方法包括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实验研究等。

传播学研究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信息传播的规律和影响,促进社会和文化的发展。

传播学理论对于媒体行业、公共关系、政治宣传等领域的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传播学的研究范畴包括人们获取信息、传播信息、接受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过程。

传播学研究的主要视角包括发送者视角、媒介视角、接受者视角等。

传播学中的重要概念包括信息、传播、媒介、接受、反馈等。

传播学中的信息可以包括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形式的内容。

传播学中的传播可以分为单向传播和双向传播两种形式。

单向传播是指信息由发送者传到接收者,没有反馈的过程。

双向传播是指信息由发送者传到接收者,并且接收者也会产生反馈的过程。

传播学中的媒介包括传统媒介和新媒介两种形式。

传统媒介包括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传播渠道。

新媒介包括互联网、社交媒体、移动设备等新型传播渠道。

传播学中的接受可以分为主动接受和被动接受两种形式。

主动接受是指接收者主动寻求信息的过程。

被动接受是指接收者在无意识状态下接受信息的过程。

传播学中的反馈是指接收者对发送者的信息进行回应的过程。

反馈可以帮助发送者了解接收者的需求和反应,进而调整信息的传播策略。

传播学中的传播效果是指信息在传播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和效果。

传播效果可以包括认知效果、态度效果、行为效果等。

认知效果是指接收者对信息进行理解和记忆的过程。

态度效果是指信息对接收者的态度产生的影响,如态度变化、态度巩固等。

行为效果是指信息对接收者的行为产生的影响,如购买行为、参与行为等。

传播学中的传播者可以包括个人、组织、政府、媒体等多种形式。

传播者的角色包括信息源、信息编码者、信息传递者等。

2015北京大学新闻传播类考研真题

2015北京大学新闻传播类考研真题

2015北京大学新闻传播类考研真题
店铺考研专业频道讯:2015北京大学新闻传播类考研真题
2015北京大学新闻传播类考研真题
【北京大学传播学专业一】
一、名词解释:舆论场、文化民工、威廉斯、斯科特、危机传播和风险管理、话语分析
二、简答
1、简述传播的传递观和仪式观
2、发展传播学
3、广电局两星一剧政策的影响
三、论述
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区别
从传播学角度研究医患关系,设计研究方案
【北京大学334】(四选三)
1、结合微博与微信的传播方式,论述社会化媒体对于建构社会关系方面的异同;
2、谈谈对互联网治理的认识;
3、谈谈对互联网思维的理解;
4、大数据相关
【北京大学440】
一、简答:1、什么是用户体验?有哪些用户研究的方法?2、把关人理论在新媒体语境下的适用性与发展;3、什么是弱连接?谈谈弱连接对社会化媒体研究的最大贡献;4、配额抽样与分层抽样的区别于相同之处
二、论述:1、对媒介融合的认识;2、提出一个关于新媒体的研究议题
点击查看
推荐阅读:。

2011-2015年北京大学新闻传播硕士考研经验少干计划

2011-2015年北京大学新闻传播硕士考研经验少干计划

考研真题就业学费,参考书目考试科目,考研经验考研笔记,考试大纲招生简章,考研辅导复试真题,考研答题技巧考研模拟考试,考研调剂录取分数线,考研答题考研真题答案,考研资料考研专业课,考研参考书金融硕士,考研免费资料下载,考研公开课考研报名,考研预测考研押题,2016年2015年2014年,金融硕士,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光华管理学院,汇丰商学院,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夏令营,801经济学综合,802经济学综合,815经济学综合--育明教育姜老师整理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课复习建议北京大学的新闻与传播硕士的专业课共有两科,一是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二是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课分值高,拉分恐怖,最重要的还是新闻理论,这是最拉分的一项,需要深入挖掘。

这里重点讲讲专业课的学习和答题。

先谈谈这两门专业课怎么学。

首先,这种文科类型的东西,没别的方法,就是多记多背,反复背诵,没有捷径。

再说说背的东西从哪儿来,育明网站上罗列了两门专业课总共有16本参考书,但按照老师的指导学习,不要全面开花,那么大的量肯定看不完,必须选择重点,在拿到参考书后,大致浏览一下,然后按照育明老师发的两门专业课的考试大纲,老师会对照考试大纲将参考书中的内容都整理出来,每个知识点都要做得很详细,同时要考虑到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容易延展到的其他的知识点,大纲上没有的知识点育明老师会加以补充,同时形成系统性,这样会方便之后的背诵。

整个资料的整理工作最晚应该在9月开始之前完成。

整理完资料之后就要开始背诵了,育明老师建议从8月中旬开始背诵,8月中旬到9月底完成第一遍背诵,10月初到10月底完成第二遍背诵,11月初到11月20日前后完成第三遍背诵,在12月20前后又将所有内容背了两遍,因为越来越熟练,到最后不到一周就能将所有内容在脑海中滚动一遍。

在背诵过程中同样是先建立框架再往里面填充内容。

以中国新闻史为例,先将所有内容以时代为标准划分为大概8个章节,然后列出每个章节的报纸、报人和事件,再将每个报纸、报人、事件的内容填充进去,依次展开。

北京市考研新闻传播学复习资料传媒理论与新闻实务重点梳理

北京市考研新闻传播学复习资料传媒理论与新闻实务重点梳理

北京市考研新闻传播学复习资料传媒理论与新闻实务重点梳理一、传媒理论重点梳理1. 传媒理论的概念与分类传媒理论是对传媒现象进行思考和研究的理论体系。

传媒理论可以分为媒介理论、传播理论、媒体批评理论和媒体伦理学。

2. 媒介理论媒介理论研究媒体对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影响。

其中最重要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媒介理论、符号学和认知理论。

3. 传播理论传播理论研究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的传递、接受和反馈。

其中最重要的理论是传播模式理论、意识形态理论和社会认同理论。

4. 媒体批评理论媒体批评理论研究媒体的价值观、道德规范和社会责任。

其中最重要的理论是公共领域理论、媒体民主理论和媒体伦理学。

5. 媒体伦理学媒体伦理学研究媒体从业者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职业道德。

其中最重要的理论是公共权益理论、伦理权衡理论和社会责任理论。

二、新闻实务重点梳理1. 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包括真实性、客观性、公正性、权威性和时效性。

新闻报道应当真实、客观地报道事件,保持新闻的公正性和权威性,并在最短时间内发布。

2. 新闻报道的要素新闻报道的要素包括事件的基本事实、事件的背景和历史、事件的影响和意义、事件的相关人物和观点。

新闻报道应该全面地涵盖这些要素,以提供读者一个全面了解事件的机会。

3. 新闻采访的技巧和方法新闻采访的技巧和方法包括提前准备、专业素质、问答技巧和人际沟通。

记者需要提前准备好问题,了解采访对象的背景和相关信息,并具备良好的问答技巧和人际沟通能力。

4. 新闻报道的写作风格新闻报道的写作风格应该简洁明了、准确清晰。

记者需要避免使用太过复杂的词汇和句子,让读者能够迅速理解新闻内容。

5. 媒体新闻的组织与表达媒体新闻的组织与表达应该合理有序、结构清晰。

新闻报道应该按照事件的发展顺序进行组织,使用标题、副标题和段落来划分内容,让读者能够迅速了解新闻的核心信息。

结论通过对北京市考研新闻传播学复习资料的传媒理论与新闻实务进行重点梳理,可以帮助考生在备考过程中更加深入地理解传媒理论的重要性和新闻实务的关键要素。

传播学引论背诵笔记摘抄(3篇)

传播学引论背诵笔记摘抄(3篇)

第1篇一、传播学的定义1. 传播学的定义:传播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传播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它关注传播活动的过程、结构、功能以及影响因素。

2. 传播学的定义要素:- 传播者:指发起传播活动的人或组织。

- 受传者:指接受传播信息的人或组织。

- 传播内容:指传播者所传递的信息、观点、情感等。

- 传播媒介:指传播信息所依赖的渠道、平台或工具。

- 传播效果:指传播活动对受传者产生的影响。

二、传播学的研究对象1. 传播过程:研究传播活动从发起到完成的整个过程,包括传播者、受传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和传播效果等要素。

2. 传播结构:研究传播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如传播网络、传播渠道、传播媒介等。

3. 传播功能:研究传播活动在人类社会中的功能,如信息传递、社会整合、文化传承、政治宣传等。

4. 传播制度:研究传播活动的规范、政策、法规等,以及传播制度对传播活动的影响。

5. 传播效果:研究传播活动对受传者产生的影响,如认知、态度、行为等方面的变化。

三、传播学的研究方法1. 定性研究:通过对传播现象的观察、访谈、案例分析等方法,对传播现象进行描述和分析。

2. 定量研究:通过对传播现象的数据收集、统计分析等方法,对传播现象进行量化分析。

3. 案例研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传播案例,对案例进行深入分析,以揭示传播现象的规律。

4. 实验研究:通过人为控制变量,观察和测量传播活动对受传者产生的影响。

5. 计算机模拟:利用计算机技术模拟传播现象,以揭示传播规律的内在机制。

四、传播学的基本理论1. 传播者理论:研究传播者的角色、特点、行为以及传播者的传播效果。

2. 受传者理论:研究受传者的角色、特点、行为以及受传者的传播效果。

3. 传播内容理论:研究传播内容的类型、特点、传播效果以及传播内容的制约因素。

4. 传播媒介理论:研究传播媒介的构成、功能、传播效果以及媒介环境对传播活动的影响。

5. 传播效果理论:研究传播活动对受传者产生的影响,如认知、态度、行为等方面的变化。

传播学概论知识点笔记

传播学概论知识点笔记

传播学概论知识点笔记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传播学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能帮我们打开理解信息世界的大门。

今天,我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整理的传播学概论的知识点,咱们一块儿来瞧瞧这其中的奥秘。

先来说说传播的定义吧。

传播呀,简单说就是信息的传递和交流。

比如说,我跟您在这儿唠嗑,把我知道的事儿告诉您,这就是传播。

它可不仅仅局限于人与人之间,像电视节目、广告、网络文章,那都是在传播信息。

传播的类型那也是五花八门。

有人际传播,这就好比咱俩面对面聊天,能看到彼此的表情,听到语气,感觉特亲切。

还有群体传播,像一群朋友聚在一起讨论去哪儿玩,这就是群体在传播想法。

大众传播更是厉害啦,报纸、电视、广播,能把消息一下子传给好多好多人。

说到传播的模式,那可有不少经典的。

比如拉斯韦尔的“5W”模式,谁(Who)、说了啥(Says What)、通过啥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说(To Whom)、有啥效果(With What Effect)。

这就像一个清晰的路线图,让我们能明白传播的各个环节。

传播效果研究也是很有意思的。

就拿“魔弹论”来说,以前人们觉得传播的信息就像子弹一样,打到谁身上谁就会受到影响。

可后来发现,哪有那么简单呀!受众可不是傻傻地等着被影响,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和判断。

信息的编码和解码也是个关键。

比如说,我想跟您形容今天的天气特别好,我得用合适的词儿和语气,这就是编码。

您听了我这话,能明白我想表达的意思,这就是解码。

但有时候编码和解码会出岔子,闹出笑话。

传播中的媒介也很重要。

从古老的书信到现在的手机,媒介一直在变。

以前写信得等好久才能收到回复,现在发个微信,瞬间就能交流。

再讲讲传播中的噪音吧。

这可不是咱平常说的那种吵闹的声音,而是会干扰传播效果的各种因素。

比如说,信号不好,听不清对方说话;或者语言不通,理解不了意思。

在生活中,传播学的知识无处不在。

就拿我上次参加的一个活动来说吧。

那是一个公益讲座,主题是环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育明教育专注于北京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始于2006,八年辅导经验育明教育金牌咨询师徐老师赠言:你若盛开,清风自来!北京大学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专业目录(传播学)北京大学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专业目录招生专业:传播学 (050302) 人数:252015年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传播学考研参考书目一、考试书(必看、最核心书目)1、《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版这本书是每个人必备的最经典的基础读本。

这本书之所以经典是因为它深入浅出的涵盖了传播学的各个基本领域和基本知识,看透这本书就能考90分。

2、《传播学概论》许静北京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出版社这本书是考北大的必读书目。

几乎每一年这本书都有10分以上的题,出题导师许静老师。

3、《传播学引论》增补版李彬(著)新华出版社这是本入门级的书,但是实际上这本书有自己的重要性,难度不大。

4、《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刘海龙这本书兼具深度和广度,可读性也很强,需要细读。

5、《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美]罗杰斯(著)殷晓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几乎两三年甚至一两年就会考个范式演变的问题,学派发展的问题,这本书的思路是非常重要的。

14年考研就凸显了这本书的重要性。

专业一简答题二直接考了个“《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一书的基本观点与内容”。

6、《社会研究方法教程》袁方(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宏观微观大家都不能丢!!!7、《大众传播学研究方法导论》陈阳著 \\《传播学定性研究方法》李琨著这两本可以交叉看,李琨老师主要定性,但是陈阳老师定性定量都有,互相补充。

2014年专业二名解第一题考的扎根理论,袁方书上没有。

8、《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利萨.泰勒(著);吴靖、黄佩(译)北京大学出版社这本书是绝对要看的,大家可以好好注意一下名词解释。

9、《传媒批判理论》潘知常林玮著10、《网络传播理论与实践》谢新洲\\《网络传播概论》彭兰挑出重点进行记忆即可。

二、专业素养书(提升学科素养,较重要)(一)核心素养类育明教育虽然将这一部分书称之为素养类的,但是重要性也不比考试类的书稍差。

如果没有特意说明,希望大家多看几遍。

1、《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沃纳·赛佛林(著)郭镇之、孟颖(译)华夏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把知识点补充起来是最重要的。

特别是最后部分的那个用麦克莱恩模式整合所有理论的方法应该借鉴。

《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第三版)(美)巴兰(美)戴维斯著曹书乐(译)清华大学出版社这本书可以帮你构造传播学演进的历程,让你看清这条理论的河流是如何奔流而至的。

2、《人类传播理论》李特约翰规划在素养类里面的话是非常好的一本书。

建议好好读一下。

但是,对于考试来说性价比不是很高。

如果时间不足,可以不看。

3、《大众传播效果的里程碑》(美)洛厄里,德弗勒(著),刘海龙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如果实在没时间就不用看了。

看了之后会对每个理论的来源有个清楚的了解,但考研不会涉及得这么清楚。

这本书可以结合巴兰那本看。

4、《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麦奎尔(著)崔保国、李琨(译)清华大学出版社虽然这本放在核心里,但主要是因为麦奎尔的名气。

实际上如果时间格外多可以拿来翻翻,不建议深入。

5、《单向度超真实内爆》作/译者:石义彬著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这本书对批判学派有很详细而全面的论述。

对于大家了解批判学派那种批判精神,以及批判理论之间的关系还是有好处的。

(二)延伸素养类1、《众声喧哗》胡泳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不要太期望在这本书里找到什么现成的答案,本书提供了一种在公共领域问题上的分析视角。

很值得一看。

2、《全球化:起源、方法与影响》杨伯溆这本书有一定的思辨性,读起来不很枯燥。

2010年的谷歌退出中国,这本书就涉及到很多知识点,但最后考题没涉及。

全球化和本土化算是杨老师研究的最重要的领域。

3、学术专著类这一块可以包含很多书,只要是传播学经典书目都可以。

当然这一块初试并不太会涉及(为以防万一可以看个一两本,也不太占时间),主要是复试老师会问。

当然如果考试你能用上几句很著名的原话,你会加分很多的,毕竟考试就是展示自我,让老师知道你就是要找的人。

三、可选看或不看的书(我列的主要是被有些人推荐过的书目,这一方面要看自己观感,查缺补漏,不放心可以看)1、《新闻传播学考研复习重点热点难点50题透析》这本书跟经编不同,说的主要是热点问题,所以时间一过,时鲜性就不强了。

2、《传播学概论》吴文虎著挺搞笑一本书,不用看。

3、《传播学概论》周庆山著和其他的概论书重合太多了,也没什么代表性。

没时间的话不读。

4、《传播学简史》阿芒·马特拉翻译的一般,写的视角也主要是从批判出发,以罗杰斯的为主。

5、《社会学研究方法》风笑天著看前十章就可以了,和袁方、陈阳、李琨老师重合比较多。

不得不说,名字起的霸气让人记得住。

6、《现代市场研究》刘德寰著虽然这本书是刘老师写的,也是硕士生的教材。

但是考研的话如果时间不够就不用看了。

7、《文化研究导论》陆扬、王毅著重合的太多了,可以选读。

8、《传媒文化研究》陈龙著同上。

9、《手机媒体概论》匡文波著移动媒体是业界和学界研究的大潮流,但是不推荐这本书,太老了,同学们可以再去找一下别的,或者搜索一下相关论文来补充知识点。

10、《媒介分析——传播技术神话的解读》张咏华虽然技术学派也有可考得点但也没有考得特别多,但是这本书总体来说不是很必要,经编已经比较细致了,而且可以结合一些论文来补充。

可以适当关注,不用看太多遍。

11、《符号透视——传播内容的本体诠释》李彬著,复旦大学出版社这本书找不到可以找许静老师那本《传播研究导论:过程与符号》。

符号学这块估计不会考得太深,对基本知识掌握就可以了,主要还是看相关的批判理论。

12、《作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黄旦著,复旦大学出版社近几年考了公民记者什么的,难保不会出对比公民记者与新闻专业主义的题,或者探讨专业主义的演进历程。

但是这本书相对来说比较深,用不了那么多,选看即可。

四、期刊学术类的可以看一看,非学术类的不要太关注,比如《南风窗》和《新周刊》《南方周末》什么的,社会热点刷刷微博即可,业界热点关注一下北大新媒体微博,那是北大新媒体研究中心的官方微博,还有一些相关科技网站,例如36氪,胡泳老师也很关注。

1、《国际新闻界》月刊,人大新闻院出的鉴于北大和人大千丝万缕的关系,但是对于期刊来说抽出主要知识点就可以了,看得太细致了没什么用,太浪费时间。

2014年专业一论述题的第一题“大众传播学不同的发展阶段与代表理论”就可以在期刊上找到答案。

可能有人会说很多书上都有啊,但那上面演进的分期基本都是以研究重点为标志。

这本期刊上有一个是以研究方法为标志来介绍的。

这本期刊光看传播就可以了,新闻的不要关注。

2、《现代传播》双月刊,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这个比较偏重实务,太过于技术类的,新闻广告类的都可以不关注。

3、《新闻大学》季刊,复旦出的,比较好,但是要有侧重的看,觉得没什么重要性的可以排除掉。

五、读书原则1、不要贪多你要知道考试就是考试,你没有太多时间准备的,涉猎太多没什么好处。

毕竟有很多书是师兄师姐经过无数次总结推荐的,还是比较实用的。

有人说要多看一些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什么的书,在有限的时间里这些完全都是没有必要的。

2、不要求少这跟刚才说的又有点相反,要求同学们在空闲时间内在专业框架内多读一些专业经典,例如《娱乐至死》《网络社会的崛起》。

这些书一方面有点意思,另一方面能给你一个新的认识社会的视角。

老师是很讨厌只考试不求知的学生的。

3、从试题里看书好多书其实你想想也就不会考,那么难的理论,让你应用不是有点强人所难么?同时光看书也不够,有好多考题是从老师的论文上来的。

比如有一年的论述题问“网络民意和舆论是否等同?”。

这个题的来源就是刘德寰老师和喻国明老师在一个论坛上的辩论而来的(被整理成一篇论文了),后来专硕也考了这个。

4、思考比看书更重要做题盲目的追求“字数多”。

这样怎么能胜任北大的考试?所以要求同学们要理解知识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坚实的理论框架体系。

当然也要动脑子,只看书不思考是绝进不了北大的。

育明教育考研咨询QQ1559022430 徐老师对外传播,国家形象国家形象定义:国家形象是国际社会的民众对一国相对稳定的总体评价。

国家形象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媒体在国家形象建构中至关重要。

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是国家软实力最为核心的组成部分。

美国对其世界霸权的维护越来越依赖意识形态与文化手段等软实力,国际传播现状分析:葛兰西的“霸权”理论、福柯的“权力话语”、哈贝马斯的“合法化”理论。

框架,真实的社会建构,具有意识形态特征,乔姆斯基宣传模式,隐喻转喻,媒体成为美国巧实力的要素和国际博弈的手段。

新殖民主义,刻板印象。

少数强国垄断国际话语权,按照其自身利益操纵世界舆论,建立霸权。

通过文化商品的扩张推行消费主义意识形态。

文化帝国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渗透美国意识形态和价值观。

“好莱坞形象、麦当劳文化已经成为现世的文化景观。

影视、动漫产业在全球化背景下不可避免地受西方文化帝国主义的制约。

强势国家在文化商品中不断输出自身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对他国文化身份进行潜在的压制。

以《功夫熊猫》为例,可以发现文化帝国主义对他国文化身份的改写、转换以及不对等的叙述。

种族和性别是一种社会的建构,是隐喻性的,其背后隐藏的是欧洲中心主义和男性中心主义。

中国在全球传播中的他者再现,东方主义。

中国电影模仿好莱坞,借用商业娱乐元素争取票房利益。

如20世纪90年代初张艺谋的《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近几年的《英雄》、《卧虎藏龙》等,都自觉不自觉地在文化、艺术层面上也都试图与国际接轨,有意识地采取了东西方交叉的故事题材或者东方化的奇观策略,甚至采用英文的对白处理。

影响中国国家形象的因素:3.14、7.5、奥运火炬、毒奶粉事件中西方媒体的歪曲报道1、社会制度差异和意识形态因素。

西方媒体把反共意识形态作为新闻原则,歪曲中国形象。

2、语言、文化因素制约。

中国在一些国家开办孔子学院,推广中国语言与文化,被指责为“新殖民主义”或输出共产主义。

3、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实力不足,渠道不多,传播内容不能很好适应国外受众需求,传播策略有待改进。

我国对外传播的信息内容量少,时效性不足,一些突发公共事件没有第一时间发布信息,失去了舆论先机和主动权。

“外宣”模式甚至让国外受众产生逆反心理。

4、国际传播秩序的制约。

国际新闻报道的流通严重不平衡,大的国际传媒控制了话语权。

塑造和提升中国国家形象,增强国家软实力:1、加强公共外交。

2、发展文化软实力。

3、媒体增强采集能力,提高时效性,掌握重大信息传播的首发权、首播权,实施具有针对性的传播策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