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第二框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3)
高二政治人教版必修三课件:第四课 第一框 传统文化的继承
②影响: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 生活方式 和中国的社会
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二、传统文化在今天
1.传统文化的特点。 (1)继承性。 (2)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其 基本特征, 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 因时而变。 (3)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 精神 _纽__带__。
3.明确其作用。 (1)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 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就 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2)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 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 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 4.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既要认同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又要尊重 其他各民族的传统文化。 5.要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正确的态度 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传统思想
包括在长期历 史积淀中形成 的理论观点、 学术思想和道 德观念
对今天中国人 的价值观念、 生活方式和中 国的社会发展 具有深刻影响
传统习俗 传统建筑 传统文艺
传统思想
地 位
是传统文化 的基本形式 之一
是展现中 国传统文 化的重要 标志
是中华民族灿 已经成为中华文
烂文化的重要 化中一个非常重
D.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 解析:本题考查传统习俗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它是传统文化
的基本形式之一。A 项正确。
答案:A
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三字经》里的许多
做人道理对于我们现代人仍然适用。但“君则敬,臣则忠,当
师叙,勿违背”则与现代民主思想相背离。这启示我们,对待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第二框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教学课件
栏目 导引
思想政治 必修3 RJ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2)科学技术对文化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 改变着生产方式,改变着物质产品的文化内容;二是改变着人 类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促进人类的思想解放;三是改变着 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
栏目 导引
思想政治 必修3 RJ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问题探究| (1)材料一说明科技在文化发展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2)为什么要将传统节日文化元素引入校园生活? 提示:(1)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现 代科技的运用使收集、选择、传递、储存这些文化遗产的手段 和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 展。
栏目 导引
思想政治 必修3 RJ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2)这是由教育的特点和作用决定的。 ①特点: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 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 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将传统节日文化元素引入校园是充分利用 教育途径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唤起广大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热 爱。
思想政治 必修3 RJ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第二框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栏目 导引
思想政治 必修3 RJ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学习目标]
[学习指导]
1.全面认识、理解文化继承 1.围绕文化的发展,从文化继承与
与文化发展的关系。
文化发展的关系、影响文化发展的
2.理解掌握影响文化发展的 因素两个角度,整体把握本框内容。
儒商文化,我们既要看到它的积极作用,又要看到它的局限性,
我们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立足于社会实践加以创新,片面
第4课 第2框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2020-2021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3 讲义
第二框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学习任务核心素养1.描述与分类:文化继承、文化发展的含义。
2.解释与论证: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3.预测与选择: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4.辨析与评价:文化传承与文化继承是不是一回事。
1.政治认同: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
2.科学精神: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3.法治意识:依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
4.公共参与:通过参与教育活动,做好文化传承与发展,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一、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1.文化继承的含义:文化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文化,而是要有所淘汰、有所发扬,从而使文化得到发展。
2.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3.处理好文化继承与发展关系的要求: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想一想]图中传承国学“磕头拜师”对我们继承与发展文化有什么启示?[提示]①文化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文化,而是要有所淘汰、有所发扬,从而使文化得到发展。
②我们要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享用者。
二、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1.社会矛盾运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2.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
3.思想运动: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
4.教育(1)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地位: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①传递文化: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传道、授业、解惑”,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课件(共34张PPT)
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应当报以什么样的正确态度? 应当怎么样正确处理好继承和发展这一对重要关系?
2.4.1.3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对于传统文化, 不管是赞成还是反对, 谁也不能不面对它的影 响。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 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 才能兴旺发达;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能无视文化发展的外部以及内部诸要素的影 响,只有正视其影响力,才能推动文化不断进步,进而给予社会源 源不断前进的动力。那么,哪些因素会影响以及制约文化的发展?
从左到右分别是: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今 日 强 盛 之 中 国
改天换地----新中国的诞生
人工 智能、 自动 化和 现代 信息 技术
C
B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 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否 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这进一步佐证了: ①立足传统文化能够使文化永葆生命力 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源于传统文化 ③摒弃传统文化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 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传 统 建 筑
传
统
思
传统文艺
想
第4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2.4.1传统文化的继承 2.4.1.1传统文化面面观
传统文化从历史走来,面向未来,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人接续什么才能更好发扬光大?
传承
传统文化是 在长期历史 发展中形成 并保留在现 实生活中的、 具有相对稳 定性的文化。
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课件(共48张PPT)
易错易混
1.传统建筑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 )X
传统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传统文艺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传统文化是固定不变的。( )X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 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意义):
➢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 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国家、社会)
➢ 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才能使自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 新生活。(个人)
5.对待传统文化的辩证态度 (P43第一段)
传统文化中的精华:继承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传统文化继承性的表现
①传统习俗
②传统建筑
③传统文艺
④传统思想
含义
在一定社会群体 中约定俗成、世 代相传的风尚、 礼节和习惯
地位
是传统文化的 基本形式之一
中秋节赏月、端 例子 午节吃粽子、春
节放鞭炮吃饺子
建筑,是凝固的 艺术
以古典文学、传 统戏曲、传统绘 画为代表
是展现中国传统 文化的重要标志
是中华民族灿烂 文化的重要组成 部分
文化发展的含义:
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 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 代精神的新文化,即 “推陈出新,革故鼎 新”。
32
2 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
(1)区别
文化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文化发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2)联系 [P43-44]
①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 要求;
②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③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复习(共33张ppt)
(1)运用哲学与文化知识,谈谈你对“手稿依然有生命力”的理解(2022北京真题)
分析:本题为理解型主观题,侧重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可从文化的功能、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联系、 认识的发展等方面考虑
(2)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发明。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 化创新的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022山东真题)
法律保障
必修三 第三单元
知识结构
哲学与文化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1.时代精神的精华 (什么是哲学)
2.探究世界的本质 (唯物论-辩证的唯物主义) 3.把握世界的规律 (辩证法-唯物的辩证法)
综合探究: 坚持唯物辩证法 反对形而上学
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4.探索认识的奥秘 (认识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5.寻觅社会的真谛 (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历史观) 6.实现人生的价值 (历史唯物主义-人生价值观)
1.文化与文明的关系
内涵 内容 区 性质 别 作用
文明
人类进步和开化状态的标志 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 文明、生态文明、社会文明
文明都是积极向上的
促进
联 ①都是实践的产物,其创造主体都是人。 系 ②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化与 创新性发展
1、创造性转化的要求? 2、创新性发展的要求?
①标准: ②途径: ③目标:
弘扬民族精神
1.民族精神基本内涵及核心?集中体现/新时代内涵 2.为什么要弘扬民族精神(意义) 3.时代性特征(发展)4.抗疫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 4.如何弘扬培育(要求)
对待传统文化(中医药/习俗)-态度+外来+双创要求+实践+人民+科技+大众传媒+体制机制(针对性)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在继承中发展ppt课件(6)
2 影 响 文 化 发 展 的 重 要 因 素
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决 定一定社会文化的形成;
(1)社会制度的更替 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2)科学技术和思想 运动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科学技术和思 想本身就是文 化的重要内容。 科技的进步、 思想的发展就 是文化的发展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二
问题:P44虚框
你是如何看待这两种观点的? 我们对待传统文化,正确的态度; 在继承基础上加以发展。
文 化 在 继 承 中 发 展
1、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继承 发展) (1)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 的过程中继承 (2)文化发展的过程: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高中政治 文化生活 第四课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整体设计教材分析我们今天享有的文化,是世界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也是人类世世代代长期积累下来的。
认识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理解继承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才能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
本课由两框教学内容组成。
即“传统文化的继承”和“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第一框“传统文化的继承”下设三目,即“传统文化面面观”“传统文化在今天”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第一目是探究活动导入。
结合针灸、京剧、书法等传统文化的发展,引导学生分析传统文化的特点。
接着从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等方面引导学生体会到,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目“传统文化在今天”,主要阐述传统文化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具有相对稳定性,但是它又能够随着时代、实践的不断发展而获得新的内涵。
所以说,传统文化的稳定性是相对的。
一个民族的文化作为这个民族社会实践的反映,必然深深地打上该民族的烙印,传统文化还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第三目主要阐明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以及怎样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传统文化对人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因为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而对其全盘肯定,或者因为其存在消极影响而全面否定的思想和做法都是片面的。
正确的态度是辩证分析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第二框“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共设三目。
第一目“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主要讲述文化继承与发展之间的关系。
无论是应对世界各种文化相互激荡的挑战,还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应该把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辩证地统一起来。
文化的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前提,文化的发展是文化继承的必然要求。
二者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只有不断革除旧文化,推出新文化,才能保持传统文化的旺盛生命力,才能使我们的民族立于不败之地。
第二目“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教材从三个方面作了阐述。
从文化自身而言,思想运动是促进文化发展的助推器,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思想文化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课件(共18张PPT)
①满足人民大众需要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②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取决于传播手段和形式的创新 ③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A
④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甲骨文表情包、甲骨文日历、甲骨文书签、甲骨文明信片等文创产 品层出不穷,被年轻人奉为时尚,说明满足人民大众需要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 强大的生命力,我们要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传播手段和形式的创新是繁 荣文化的必由之路,但不能决定传统文化的生命力;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 泉和动力,④错误。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4.4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最新考纲
1.传统文化的表现、特 点和影响。 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 态度。 3.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 系。 4.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 因素。
核心素养
政治 认同
通过对传统文化继承的作用和态度的学习, 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践行 程度,坚定文化自信。
内容
与社会的关系
态度
精华:积极向 符合社会发展
传统 上的成分
要求
文化
糟粕:落后和 不符合社会发
腐朽的东西 展要求
继续保持和发 辩证认识传统
扬
文化在现实生
“移风易俗” 活中的作用,
,自觉地加以 要批判继承、
改造或剔除 古为今用
阅读材料:我国古代广为流传“二十四孝图”。“二十四孝图”讲述 了24个古人非同寻常的孝敬父母的故事,故事中的人物为了孝敬父母 ,都做出了常人所不能为的举动。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 髓,应该提倡;但“二十四孝图”中的“刻木事亲”“埋儿奉母”的 故事让人感到冷酷无情;“孝感动天”“卧冰求鲤’‘哭竹生笋”迷 信思想严重;这些具体做法是不可取的。“孝”中的一切听命于“一 家之长”的观念却使人们屈从于独断的权威或传统的家庭礼教,形成 了家庭关系中的不平等,如今倡导“新二十四孝”。
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4-2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3)教育因素:①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
能,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传道、授业、解惑”,把文化传递给 下一代。②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文化传承中发挥 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4)各种影响因素的比较
原 因 表 现 依 据
社会生产力和生产 生产力和 关系的矛盾运动, 生产关系 决定着社会制度的 的矛盾运 变化,社会政治经 动 济状况发生改变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 生产力,科学技术 进步推动社会政治 、经济的发展。② 科学技术本身属于 文化的范畴,大众 传媒促进文化的发 展
过程的两个方面,是密不可分的,两位一体的。
(2)为什么——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必要性。传统文化有精华与
糟粕之分。其中的精华部分,能够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
用;相反,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则会起阻碍社会进步、防碍人的 发展的消极作用。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如果能适应社会生活的 变迁,就能发挥其积极作用;如果一成不变,就会产生消极作 用。所以,必须对传统文化有所继承,更要有所发展。
教育是人类特有 的传承文化的能 教育 动性活动,具有 选择、传递、创 造文化的功能
人们在实践中 创造文化并享 用文化
2.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科学技术本身就属于文化,所以它的发展就是文
化本身的发展;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传媒技术的发 展,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从而促进了文化本身的发展。
科学的。
【典例1】 “实事求是”一词源自班固所著的《汉书》, 本意是一种治学态度和方法,毛泽东把它加以马克思主义的改 造,变成一个意义重大的哲学命题,赋予了新的境界。“实事 求是”一词源自《汉书》说明( )。
A.文化继承就是全部袭承
B.文化发展是文化继承的必要前提 C.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 D.我们要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高中政治必修一至必修四目录(人教版)
高中政治必修一至必修四目录(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至必修四目录(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在第一框中,我们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在第二框中,我们将了解信用工具和外汇。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在第一框中,我们将了解影响价格的因素。
在第二框中,我们将探究价格变动的影响。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在第一框中,我们将了解消费及其类型。
在第二框中,我们将探讨如何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在第一框中,我们将了解如何发展生产以满足消费需求。
在第二框中,我们将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在第一框中,我们将了解公司的经营。
在第二框中,我们将探讨新时代的劳动者。
第六课投资理财的选择在第一框中,我们将了解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在第二框中,我们将了解股票、债券和保险。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在第一框中,我们将了解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在第二框中,我们将探讨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第八课财政与税收在第一框中,我们将了解国家财政。
在第二框中,我们将了解征税和纳税。
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第一框中,我们将了解市场如何配置资源。
在第二框中,我们将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十课社会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在第一框中,我们将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在第二框中,我们将了解如何科学发展。
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在第一框中,我们将探讨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
在第二框中,我们将了解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必修二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在第一框中,我们将了解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在第二框中,我们将了解政治权利与义务,以及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
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在第一框中,我们将了解民主选举,如何投出理性的一票。
在第二框中,我们将了解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第三课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在第一框中,我们将了解政府的职能是管理和服务。
高中政治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案3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二必修3政
(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对待传统文化,历来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传统文化是财富,我们应全盘继承;另一种观点认为传统文化是包袱,应予以抛弃。
下面我们就围绕这两种观点展开辩论:
学生总结:以上两种观点是否是认识和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如果不是,正确的态度是什么?(结合学习过的哲学知识进行分析。视情况,教师可做适当总结。)
B、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始终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C、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始终起着积极的阻碍作用
D、传统文化必须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与时俱进,才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6、近年来,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等“洋节”备受我国年轻人的青睐,而我国的传统节日却日益受到冷落。为此,有些专家、人大代表建议将端午节和中秋节等定为国家法定假日,为传统节日立法。为传统节日立法()
通过对传统习俗和传统思想继承性的分析,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传统文化在今天依然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导入下一问题:
(二)传统文化在今天:
材料一:古语云:“君子和而不同”,“和实生物”、“和为贵”、“家和万事兴”、“事各顺其名,名各顺于天;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材料二、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指出:根据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某某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A、可以有效地抵制洋节日的入侵
B、能够弘扬民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
C、能够使青年人重视传统节日,不再过西洋节日
D、能够发挥文化对人影响的强制作用
新人教版政治必修3《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1
(2)从传统文化的内容的性质角度理解 ①传统文化中“精华”部分即符合社会发展要求
的、积极向上的内容——积极作用 ②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部分即不符合社会发展
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的内容——消极作用
“尊老爱幼” “孝顺父母” “三从四德” “重 男轻女”
体验高考
1.(2009年临沂模拟)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据说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
B 的忠臣屈原的,每到这一天,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这说明( ) ①这是对传统文艺的继承 ②传统文化具有自己的民族色彩
③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④传统习俗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 A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1)这幅漫画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2分)
答:漫画反映了社会上有些人热衷于对中国古典名 著进行影视翻拍的现象。
如何看待这种现象?(3分)
①中国古典名著蕴涵取之不尽的思想源泉,用影视 翻拍的方式对待中国古典名著,对它的普及有一定 的作用。(1分) ②但是,漫画更主要的是提醒人们不应仅仅从中国 古典名著中获得创作源泉,对待中国古典名著应有 正确的态度。(2分) (评分建议:考生只要从辩证两个方面评价,均可 酌情得分。)
体验高考
(广东卷20)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在本土 文化基础上产生了”新客家文化”。这体
现了( D)
A.新文化在发展中偏离了本土文化 B.文化在批判中继承 C.“新客家文化”已取代本土文化 D.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考点四诠释:
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
(1)决定性因素: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2)重要因素:
社会制度的更替、科学技术、思想运动
2、(江苏模拟)每当社会制度发生更替时,对文化而言意味着
文化与生活.doc第四课第二框
吴忠回民中学《文化生活》导学案高二政治备课组课题:文化的继承性和文化发展第二课时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2、能力目标:理解教育在文化发展中作用、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
3、情感目标:联系事例,说明应如何正确继承、发展传统文化;结合自己的体会,谈谈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理解继承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做自觉的文化传承者。
【教学重、难点】重点: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难点: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43-47,完成《与名师对话》P31-32相关内容,并将重点知识标注在书本上。
【知识点拨】教师梳理教学内容、学生课后细化知识点学点一正确认识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学点二全面理解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合作探究——思维拓展】孔子学院是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
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选择孔子作为汉语教学品牌是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标志。
孔子学院秉承孔子“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动中国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以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为宗旨。
自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成立以来,已有接近300家孔子学院遍布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美国及欧洲最多),成为推广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及国学的全球品牌和平台。
思考:结合材料说明教育在文化传承中有哪些作用?【经典例题——详解分析】例1.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国人开始关注自身的文化需求,从孔子热、庄子热到书画热、茶道热。
然而要正确对待当前国内外的孔子热、儒学热,就必须做到既不能全盘肯定,搞复古主义,也不能全盘否定,而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上述观点说明()A.对待传统文化要先继承再发展 B.对待传统文化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C.对待传统文化必须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D.在文化的传承中要充分发挥教育的特定功能例2.高铁时代的到来,人们可以“在广州喝早茶,到长沙听笑话,再到武汉赏樱花”;“上午在西安吃泡馍,下午到嵩山看少林”。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第四册精品课件 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第九课第二框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 (5)
4.改革开放以来,创作的包容化、内容的海量化和传播的便捷 化,使得传播和市场在文艺生活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我们 的文化生活正逐步走向大众化、民主化和消费化。这要求我 们的文化创作者( ) ①贴近生活,创作多种类型和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 ②顺应 时代,以实现经济价值最大化为创作的根本动力 ③博采众 长,通过市场运作包容各种各样的思想文化 ④立足实践,主 动担当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历史责任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课堂·重难突破
融通不同资源 实现综合创新 重难归纳 1.处理好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关系
2.处理好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1)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的原因。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是尊重文化多样性的体现。 ③在实践的基础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融合, 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2020年7月2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察 看黑土地实验样品和玉米优良品种展示,了解农业科技研发 利用、黑土地保护情况。他强调,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 技现代化。要加强农业与科技融合,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科研 人员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让农民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 粮食。要认真总结和推广梨树模式,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黑 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使之永远造福 人民。这一关于黑土地保护的重要指示再次表明,粮食安全 这根弦任何时候都不能松,保障粮食安全必须守好基本田。
3.人民是文化发展的主体 文化是在 人民群众 伟大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孕育和创造的。 人民的生活是一切文化产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创作源 泉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 创作导向 ,贴近人民的精 神生活,热情讴歌人民群众的 伟大实践 ,生动展示人民奋 发有为的 精神风貌 和创造历史的 辉煌业绩 。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9.2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共39张ppt)
电视剧《人世间》是一部反映我国上世 纪六十年代到传改递革出开在放党之的后领4导0多下年,的时代 剧。描绘了在人党民的不领断导奋下斗中,国追社求会美发生的 巨大变迁,从好周生家活三代的生活角度,展现 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文化大革命,粉碎 “四人帮”,拨乱反正,改革开放,东北 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等重大历史事件。吸 引了50后坚到定7共0后产与主电义视理剧想人信物念有,思以想马共克鸣 的群体,就连8思0后主、义9为0指后导也;加入了观看的 大军。是近年来荧屏少有的、收视率极高 的一部电视剧。
思考:结合材料,说说为什么这部电视 剧能受到大众的喜欢?
一、坚定理想信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一)总要求
1.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 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 ( 指 导 思 想 )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
发点和落脚点。 (二)具体要求
1.自信自立 ①原因:党的百年奋斗成功道路是党领导人民独立自主开辟出来的,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篇章是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自身力量实践出来的。 ②要求: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特的坚定信念,坚定四个 自信。 2.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发展依靠人民、为了人民
文艺工作者要始终把人民的冷暖、人民幸福 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 讴歌奋斗人生,刻画最美人物,坚定人们对美好生 活的憧憬和信心,让我们的文化服务于人民。
——习近平
语 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
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习近平
(3)从文化发展的目的看:
人民是文化成果的最终享有者和受益者(共享)。社会主 义文化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不断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 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是 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目的。(为民)(p11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P47 (1)①私塾是一种个别化教学,老师逐个向学生传播 知识,一个教师只能教几个至多个学生;无固定、统一教 材,教育质量主要取决于教师个人水平。②课堂教学是按 学生的年龄和知识水平编班,以班为单位实施教学,每班 人数固定,教师按课程表上课;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制订学习计划, 通过人机交互 等众多途径及时寻求教师的指导与帮助,实现个别化学 习。 (2)私塾这种教育方式依靠老师对学生的教授,将自 身知识传给学生,对文化传承有一定的作用,但规模小, 影响有限。课堂教学这种教育方式,
(2)观点二也是片面的。我国古代教育思想有许多合 理成分,但也有不少消极成分,正确的做法是批判吸收、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是全面回归古代教育思想。
3.P45 【提示】 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声音、图像、文字、活 动影像等多种方式,对文化资源进行收集、选择、传递、 存储,打破了时间、地域的限制,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 播、继承、交流与发展。
情景导入
一、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1.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内涵
原封不动 (1)发扬 是要有所淘汰、有所_____ ,从而使文化得到发展。
(2)文化发展要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 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 即“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子认为“道”是凌驾于天之上的天地万物的本 原,他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老子从“天道 自然无为”的思想出发,倡导政治上“无为而治”,以 “无事取天下”。老子哲学中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他指出,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矛盾双方 可以相互转化。
(3)墨子主张“兼爱”“非攻”, “兼爱”就是无等差的爱, 无论任何人,都不分轻重厚薄;“非攻”就是反对不义的兼并 战争,主张各国和平相处。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传播、______与发展。 3.____________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
思想运动
继承
[辨析] 科学技术是文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提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一定的文化是由一定的经 济、政治决定的。
三、教育在文化传承中 1.含义
传承文化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__________ 的能动性活动。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2.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必要前提 继 承 是 发 展 的 __________ ,发展是继承的 必然要求 同一个过程 __________ 。继承与发展,是___________ 的两个方面。
在这一过程中,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 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
[辨析] 传承文化,应先继承后发展。 提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 的两个方面,应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 承。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 化发展 第二框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学习目标 1.通过自主预习,识记 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 理解教育在文化发展中 的作用 2.通过互动探究,掌握 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 关系 很多地方开展小学生经 3.通过本课时的学习, 典诵读活动,对《四书》理解继承传统文化的现 《五经》等国学经典进 实意义,增强中华文化 行原汁原味的学习,你 的自豪感,做自觉的文 化传承者 怎么看待这一现象?
3.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文化传承
继承 的基础上发展,在 _____ 发展 的过 (1)怎样处理:在_____
程中继承;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 ,不断 _________ 、
革故鼎新 _________ 。
推陈出新
(2)意义: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 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我们就能够做出
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1 . __________________ 的 矛 盾 运 动 , 决 定 着 _________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科学技术 2._________ 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现 储存 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收集、选择、传递、______ 文化资 方式 源的手段和______ 发生了根本变革, 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 社会制度
课堂教学有统一和固定的教学内容, 按规定的教学计 划、 大纲(或课程标准)和教科书进行教学, 有固定的教师, 课堂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③网络是一个巨大的资源 库,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将整个学习活动,从教育者到受 教育者直至教学资源的使用,实现了真正的共享和社会 化,打破了时空界限,扩大了教育规模;
2.教育对文化传承的作用
教化与培育 (1)教育在人的____________ 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
色。
传递 (2)教育具有选择、______ 、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传道、授业、解惑 _________________”,把文化 传递给下一代。 (3)随着__________的不断变革,教育在文化传承 ________中 的影响越来越大。
教育方式
1.P43 【提示】 我们今天所说的 “实事求是” 是指在生活、 工作、学习中,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从客观实际出发, 从中引出其固有的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做到按客 观规律办事。由此可以看出,我们不能拘泥于传统文化, 而应创造性地加以发展。
2.P44 【提示】 (1)观点一是片面的。认为我国古代教育 思想有消极方面, 应予以摆脱这些消极方面的影响是正确 的。但我国古代教育思想中也有 “因材施教”“启发诱 导”“学思结合”的正确思想,对此我们应予以借鉴吸 收,不能全部抛弃。
4.P46 【提示】 (1)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和“礼” ,其主 要内容是“仁者爱人”和“克己复礼” 。孔子提出“仁”的学说, 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提倡广泛地理解、 体贴他人,以此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孔子讲的“克己 复礼” ,是说做人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