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第33讲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人教必修3)
必修3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第一轮复习讲义
必修3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1)维新思想(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2)新文化运动(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相关考点1.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2.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年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3.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启蒙运动)4.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美国共和制的确立)5.俄国十月革命6.康有为、梁启超的民主思想(选修2第六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了解19世纪后半叶“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基本主张,认识当时中国社会各阶层对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反应;简述康有为、梁启超关于民主的主要论述,比较其观点的异同。
)7.戊戌变法(选修1第九单元: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8.明治维新(选修1第八单元: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基本观点1.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既是对当时中国现实问题的思考,也是对西方挑战的回应。
2.近代中国思想革新的速度极快,各种思想在互相批判和取代的同时,也互相融合、互相渗透。
3.近代中国的先进文化是在中西方文化的矛盾冲突与不断融合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的中西交融的特点。
高考历史总复习学案练案一体化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人民版必修3
高考历史总复习学案练案一体化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人民版必修3一、洋务思想与林则徐、魏源等人的思想的关系洋务思想是对“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继承和发展,具体表现在(1)目的上,都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抵御外国的侵略,维护清朝专制统治和纲常礼教。
(2)方法和步骤上,都主张从西方引进先进军事技术,不同之处是林则徐等人的主张没有完全实行,只停留在“知夷”的层面上,而“中体西用”思想则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实践。
(3)结果上,都冲击了传统的保守观念,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但最终都失败了。
二、洋务派、早期维新派、维新派及革命派失败的根本原因1. 洋务派只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而不主张改革中国腐朽的封建制度,这是其失败的根本原因。
2. 早期维新派的主张之所以没有实施,是因为当时中国资产阶级刚刚产生,力量弱小,还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
3. 维新派所领导的戊戌变法之所以失败,根本原因在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导致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温馨提醒:19世纪至20世纪初中国主流思想主要有地主阶级“师夷长技以制夷”、地主阶级“中体西用”、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和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2009年9月,《中国图书商报》刊登了“新中国60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600本书”名单,容闳的《西学东渐记》位列其中。
中国近代史上出现的“西学东渐”现象最初的表现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振兴工商、君主立宪D.民主、共和、科学、自由解析:本题考查“西学东渐”的最初表现,考查对历史基本史实的再认再现能力。
“西学东渐”历经由浅入深的过程,最初表现是以林则徐、魏源思想为代表的新思潮,中国人开始了解西方世界。
“师夷长技以制夷”就是魏源提出的著名观点。
B、C、D三项分别是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的观点。
答案:A【能力迁移】康有为说:“既念民生艰难,天予我聪明才力拯救之,乃哀物悼世,以经营天下为志。
高三历史知识整合教案:第32讲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人民版必修3)
第32讲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考 纲] 1.维新思想。
2.新文化运动。
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课 标] 1.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2.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3.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一、地主阶级的探索——“睁眼看世界”1.背景(1)清朝国势日趋衰落,社会矛盾尖锐。
(2)读书人大多远离社会现实。
(3)统治者沉浸于“____________”的迷梦中。
2.表现(1)林则徐⎩⎨⎧ ①地位:近代中国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
②活动:收集西方国家的信息;编辑《四洲志》、《华事夷言》。
(2)魏源⎩⎨⎧ ①著作:《 》。
②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成为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口号。
3.影响(1)启发人们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探求强国御侮之策。
(2)洋务派进而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口号,形成“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运动指导思想。
思维升华 鸦片战争后出现新思想的特点(1)在西方坚船利炮的打击下萌生。
(2)以学习西方技术特别是军事技术为主要内容,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3)以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探索为主,启迪人们探索新知识和重新认识世界。
(4)这些先进思想和主张未能实施。
二、民族资产阶级的探索1.维新变法——维新派(1)背景⎩⎨⎧ 洋务运动的开展,民族资本主义兴起。
在学习西方的问题上突破了“器物”的限制。
19世纪90年代,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2)目的:挽救民族危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
(3)理论武器:进化论、西方社会政治学说。
(4)核心主张: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和纲常伦理,主张变法,建立________________制,发展工商业,走西方资本主义道路。
(5)主要人物及主张⎩⎪⎪⎪⎨⎪⎪⎪⎧①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初步形成维新变法纲 领。
【走向高考】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专题3 第32讲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课件 人民版必修3
丙:“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 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 任,而政府代之,故人君与千百万个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 不强?” 丁:“要拥护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 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 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 国粹和旧文学。”
并在政治上进行了实践,发动了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取得了反封建主义的初步胜利。但是由于资产 阶级的主张不符合中国的国情,并没能引领中国走向繁荣、 独立。所以实现中华民族独立的历史重担就落在无产阶级的 身上。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五四运动的 爆发,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开始了他们把马克思主 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的探索轮总复习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必修三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专题概览
本专题讲述的是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中国近代由 于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中华民族面临 生死抉择。面对民族危亡,中国近代的仁人志士代表不同的 阶级,从各自的阶级立场出发,提出挽救危机的思想主张。 地主阶级代表人物林则徐、魏源在鸦片战争后提出了“向西 方学习”的口号,开始了艰难的探索之路,形成了新思潮。 伴随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崛起,他们提出了 “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的思想,主张发 展资本主义,建立资本主义的国家,
[问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中甲、乙、丙、丁各 属哪一派别?各自的核心主张是什么? (2)对此,你有何认识?
[提示] (1)甲代表地主阶级顽固派,反对学习西学;乙代表地主 阶级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器物,但不学制度;丙代表资产 阶级维新派,不仅要学习西方技术,还要学习西方先进的政 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丁代表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 者,全盘肯定西方文化,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2)这体现出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 由表及里的过程,从“器物层次”到“制度层次”再到“文 化层次”。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学案 人民版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第1讲顺乎世界之潮流----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考点定位】【考点梳理】一、开眼看世界1.背景:(1)晚清中国封建统治危机四伏(2)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崛起,不断对外侵略扩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民族危机加深(3)鸦片战争使有识之士萌发向西方学习的思想2.代表人物及阶级:林则徐、魏源;地主阶级。
3.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4.评价:(1)对当时的知识界冲破封建思想的牢笼、解放思想、向西方学习起了重要作用。
(2)但他们的思想主张并没有真正实施。
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
(1)内忧:太平天国起义和捻军起义(2)外患:外国经济侵略的加剧和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如沙俄侵占中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2.代表人物及阶级:奕 、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地主阶级洋务派。
3.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
4.评价:(1)客观上促使了中国近代思想的解放。
(2)为西学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奠定基础。
(3)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使洋务派“自强”“求富”的迷梦彻底破灭,说明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行不通。
三.维新变法思想1.背景(1)自19世纪60年代起,随着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加深,中国资本主义和民族资产阶级产生、发展。
(2)19世纪60年代以后出现早期维新思想。
(3)到19世纪90年代初,随着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的侵略,中华民族危机加深。
(4)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维新思想也有了进一步发展。
2.代表人物及阶级: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资产阶级。
3.主张:(1)政治上: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2)文化上: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
(3)经济上: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4.评价:(1)维新派反对封建专制制度,抨击封建思想文化,主张兴民权,提倡新学,改革教育,起到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觉醒。
(2)客观上为后来的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创造了有利条件。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
3、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认识不断深化;
(3)19世纪90年代: 维新变法 1、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3、反思洋务运动,早期维新思想的发展。
思考:1、中国近代前期的思想解放潮流共同的方向和主题是什么?其发展过 程有何特点?
思考:2、直击高考。
41.(2012全国新课标1卷·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 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 19世纪中期 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 (见图)。
可避祸。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根据史料分析康有为的维新思想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
点?
特点: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
原因:1)民族资义经济发展不充分,导致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2)儒家思想仍居正统地位,可以减少变法阻力。
◆试题调研:
1 .(2015·全国新课标卷Ⅱ) 奕䜣力倡洋务,又因在兄弟中排行第六,
◆史料研究:
材料( 2013·山东高考节选)下表为1902~1904年近代中国译书统计简表。
译书类别国别
英
美
日
其他 总计 百分比
哲学宗教
10
2
23
2
37
7.0
文学艺术
8
3
4
11
26
4.9
史地
8
10
90
20
128
24.0
社会科学
13
3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人教版必修3)
2.体用之争 (1)时间:19 世纪 60~90 年代。 (2)表现 ①洋务派倡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主张在维护固有 制度和纲常礼教的前提下学习西方科技自强求富。 ②顽固派主张原封不动地维持既有的政治文化格局。 (3)评价 ①积极性:冲击了传统保守观念,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 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②局限性:争论仅限于要不要学习西方物质文化的层面。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最新考纲 新思想 的萌发 林则徐“开 眼看世界” 魏源的《海 国图志》 中体西用 维新思想 新文化运动 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 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课程标准 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 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 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二 新文化运动
多元思维
2.一种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是激进的破坏者,也有 人认为是新思想的助产士,你认为他们的依据分别 是什么? 提示:破坏者:彻底否定传统文化。 助产士:宣传民主科学、 否定封建思想,起到了思想 解放的作用。
1.历史背景 (1)经济:“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资产阶级 要求实行民主政治。 (2)政治:帝国主义加紧侵略,袁世凯复辟帝制。 (3)思想: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中国,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 逆流。 2.概况 (1)主要标志:1915 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2)代表人物:陈独秀、胡适、钱玄同、李大钊、鲁迅等。 (3)运动中心:蔡元培以“兼容并包”为办学宗旨,提倡“学术 思想自由”,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中心。 (4)阵营:形成以《新青年》杂志为核心的新文化阵营。
5.影响 (1)积极性 ①推动了文化的平民化,平民教育兴起。 ②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形成空前的思想解放。 ③沉重打击了专制主义,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④成为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促进了中国人民 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 ⑤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推动了五四运动 的发生。 (2)局限性:对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存在绝对否定和绝对肯定倾 向;未能发动广大人民群众。
高三年级历史总复习学案: 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人民版三)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1、学习西方、寻求变革了解魏源、林则徐、严复、康有为、梁启超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魏源:《海国图志》系统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林则徐:近代中国第一个睁睛看世界的人.严复:翻译出版《天演论》,认为人类社会同样受“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天演法则的支配,不能及时进步的民族会被别的民族灭绝。
他坚信“世道必进,后胜于今”,弱国只要肯发愤图强,奋起直追,就能够在种族一种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中由弱变强.康有为:《孔子改制考》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梁启超:指出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只有顺应时代潮流,才是中国出路.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戊戌维新是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一次爱国运动,也是资产阶级启蒙运动,开阔了知识分子的眼界,提高了他们参与政治的热情;维新派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客观上也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这次变法对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起了重要作用,同时它又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新文化运动了解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了解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前期:A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愚昧与专制;B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C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后期:宣传十月革命,传播马克思主义。
认识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A新文化运动反映了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已从器物、制度层次深入到思想文化层次;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民主科学思想得到弘扬,形成了思想解放潮流,也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并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B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唤起了人们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特别是青年学生,他们在启蒙思潮的影响下,民族觉悟和爱国热情空前高涨。
C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它在政治上给专制主义以空前沉重的打击,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是一场伟大的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教案 人民版必修3
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考点阐讲】1、鸦片战争后萌发的新思想的特点:(1)、核心内容是向西方学习;(2)、其出现是民族危机和封建统治日益腐败之时;(3)、林则徐、魏源等封建士大夫中的有识之士为寻求强国御侮之道,主张学习的科学技术,目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4)、《资政新篇》主张不仅要学习西方科技,而且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是为近代中国最早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反映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2、比较洋务派与维新派异同点同:(1).都主张学习西方;(2).都为了国家的强大;(3).他们自强的目的都不能实现;(4).对人民革命的态度相同;异:(1).阶级立场和成分不同(根本);(2).学习西方的内容不同;(3).所要实现的政治目的不同;(4).对外国侵略的态度不同(5).开展运动的方式不同3、评述康有为的维新思想:19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一批志士仁人从封建地主士大夫的营垒中分化出来,从旧的科举道路上醒悟过来,开始追求西方资产阶级的各种知识,并逐渐与封建主义的传统思想背离,奋起寻求救亡图存的新办法,形成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
康有为为实现其维新变法思想,一重视维新人才的培养;二重视维新变法的理论准备。
1891年在广州创办了一所政治教育的新型学馆—万木草堂。
康有为正是以自己的思想去影响和陶冶学生,引导他们肩负“匹夫之责”,跟着他去探索救国救民的道理,到1898年戊戌变法前后近十年间受康有为教诲的学生约有千人,形成了一个以康有为为首、以梁启超为代表的一个资产阶级维新的政治群体。
为冲破传统思想的束缚,奠定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康有为从90年代初起和他的弟子梁启超等一起撰写了为维新变法制造舆论的理论著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
康有为在这两本书里把自己从西方学来的种种东西都挂到了孔子的名下,而实际宣传的是资产阶级维新变革的理论。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知识详解-精选文档
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一、专题主干知识:中国近代前期的思想一个主题:挽救民族危机,向西方学习。
两个方向:向西方学习,向俄国学习。
三个阶段:器物技艺(经济)→社会制度(政治)→思想文化(思想)三个层次的依次递进。
特点:逐步深入,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具体过程:向西方学习地主阶级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器物)地主阶级洋务派:中体西用(器物)农民阶级:《资政新篇》(制度)资产阶级维新派:君主立宪(制度)资产阶级革命派:民主共和(制度)资产阶级激进派:民主科学(思想文化)向俄国学习无产阶级:马克思主义传播(思想文化)二、专题知识详解1.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2.维新派主要代表人物的主张和贡献:P503.新文化运动的兴起P53(1)兴起背景:①北洋军阀为复辟抵制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逆流;②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③新学堂的建立和留学风气盛行,使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队伍壮大。
(2)兴起过程:①标志:《青年杂志》(后更名为《新青年》的创办);②代表人物及各自独特贡献:陈独秀:创办《新青年》,发起新文化运动,提出民主与科学的口号;发表《文学革命论》李大钊:第一个举起社会主义大旗,宣传十月革命胡适:提倡新文学尤其白话文,反对旧文学鲁迅:写作白话文小说,批判封建礼教③前期指导思想:民主与科学思想④办学方针:“兼容并包,思想自由”。
⑤运动中心(活动基地):北京大学4.概述(前期)新文化运动主要内容:即四个提倡四个反对P54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即文学革命)。
其中:科学指自然科学和科学精神;民主指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人权思想;旧道德指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或儒家传统道德);新道德指以个人主义为核心、自由平等的的资产阶级道德观念;文学革命包括普及白话文,提倡写实文学、通俗文学、大众文学等5.探讨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P55(1)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在民主科学旗帜下对封建专制思想全面进攻,传统的权威被打倒,为新思想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高中历史专题3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知识整合导学案人民版必修3
高二人民版历史必修3导学案专题3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知
识整合
文明的传承、思想的发展总是与时俱进的,在鸦片战争中,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思想遇到西学的挑战,随着资本主义列强侵略的日益加深、民族危机日益严重,中国文化艰难地迈上近代化的历程。
以“师夷长技以制夷”、变法图强、追求民主共和、提倡民主和科学、传播马克思主义为标志,从学造器物、仿行制度到提倡思想解放,不断探索强国之路。
在长达百年的探索过程中,每前进一步,都会经历新旧激烈交锋,最终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奠定了西学的主流地位,但随着20世纪初十月革命的胜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最终代替西方思想成为思想演变的主流。
这个艰难曲折发展的历程,是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向俄学习的渐进过程,也是近代中国人思想不断解放的历程。
1。
【走向高考】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四单元 第33讲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3.思想 (1)提倡________,反对专制与愚昧。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出“________”的口号。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 论》,鲁迅写出《________》和《孔乙己》等小说。
4.影响 (1)猛烈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________,使人们的思想得 到空前的解放。 (2)为____________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梳理]一、1.师夷长技以制夷 2.(1)①资本主义 ②戊戌变法 ③君主立宪
西学为用
新式学堂 变法通议
(2)①维新变法
③思想启蒙 (2)民主制度 (3)自由 2.(1)青年杂 (3)狂人日记 2.(1)庶民
二、1.(1)资本主义 志 (2)新青年
3.(1)民主与科学 (2)马克思主义
打倒孔家店 三、1.十月革命 3.中国共产党
三、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1.背景 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俄国________的影响。 2.表现
3.影响 1921年建立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 ——______________。 [学法引领] 归纳新文化运动 一个中心:北京大学。 二大口号:民主、科学。 三大内容:三提倡、三反对。 四大人物:李大钊、胡适、钱玄同、鲁迅。
拨云见日 1.康有为宣传维新思想时,是披着儒学的外衣进行反封 建。 康有为发表《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借助经 学的外衣,否定君主专制统治,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 理性,其主要原因是资产阶级力量比较弱小。
2.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揭开了 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揭开新文化运动序幕的是《青年杂志》的创刊,而不是 《新青年》的发表。从第二卷起,《青年杂志》改名为《新 青年》。
3.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1)新文化运动反映了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已 从器物、制度层次深入到思想文化层次,动摇了封建思想的 统治地位,民主科学思想得到弘扬,形成了思想解放潮流。 (2)新文化运动为新思想发展开辟了道路,形成了百家争 鸣的局面,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唤起了人们特别是青年学生 的民族觉悟和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四单元 第33讲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2.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揭开了 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揭开新文化运动序幕的是《青年杂志》的创刊,而不是 《新青年》的发表。从第二卷起,《青年杂志》改名为《新 青年》。
3.康有为和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对待孔子的态度不 同,但他们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
在对待孔子及儒家思想的态度上,康有为借用孔子的权 威来宣传变法,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则喊出“打倒孔家 店”。但二者的本质都是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
(3)它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给专制主义以 空前沉重的打击,是一场伟大的民主主义思想启蒙和文化革 新运动,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
(4)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马 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4.从命运、原因、目的分析儒家思想在维新变法、新 文化运动中的不同
拨云见日 1.康有为宣传维新思想时,是披着儒学的外衣进行反封 建。 康有为发表《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借助经 学的外衣,否定君主专制统治,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 理性,其主要原因是资产阶级力量比较弱小。
3.思想 (1)提倡________,反对专制与愚昧。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出“________”的口号。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 论》,鲁迅写出《________》和《孔乙己》等小说。
4.影响 (1)猛烈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________,使人们的思想得 到空前的解放。 (2)为____________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梳理]一、1.师夷长技以制夷 西学为用 新式学堂 2.(1)①资本主义 ③君主立宪 (2)①维新变法 变法通议 ②戊戌变法 ③思想启蒙
二、1.(1)资本主义 (2)民主制度 (3)自由 2.(1)青年杂 志 (2)新青年 3.(1)民主与科学 打倒孔家店 (3)狂人日记 4.(1)统治地位 (2)马克思主义 三、1.十月革命 2.(1)庶民 的胜利 (2)工农群众 (1)新青年 3.中国共产党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3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学案 新人教版
第33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一、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1.“师夷长技”[拓展提升]“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内涵内涵:所谓中学,指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的纲常礼教;所谓西学,指西方文化,主要指西方近代科学技术。
“中学为体”强调把中国的纲常礼教作为决定国家、社会命运的根本;“西学为用”主张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学技术,效仿西方国家在教育、赋税、武器装备等方面的一些具体措施,实行洋务新政,来挽救江河日下的清朝统治。
2.维新变法思想(1)早期维新思想:①背景:洋务运动的开展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②代表:王韬、郑观应等。
③主张:经济上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文化上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政治上主张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④局限: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2)康梁维新思想:①思想:年,发动戊戌变法。
③意义: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巧学助记]“一、二、三、三”归纳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一个主流”即向西方学习。
“两个阶级”即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
“三个派别”即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和资产阶级维新派。
“三大口号”即“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和“变法维新、君主立宪”。
二、新文化运动1.背景(1)经济: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2)政治: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制度。
(3)思想:辛亥革命后,民主、自由、平等的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同时袁世凯掀起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
2.兴起(1)标志: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2)阵地:《新青年》成为主要阵地,北大成为主要活动基地。
3.思想(1)提出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愚昧。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鲁迅写出《狂人日记》和《孔乙己》等小说。
4.影响(1)猛烈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3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考纲] 1.维新思想。
2.新文化运动。
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课标] 1.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2.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3.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一、地主阶级向西方的学习1.“开眼看世界”(1)背景:当英国鸦片走私船开始频繁出没于中国东南海域时,清朝君臣对英国情况一无所知。
(2)概况⎩⎪⎨⎪⎧①林则徐:编译出《四洲志》《各国律例》等资料。
《》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
他成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②魏源:编撰出《》一书。
该书明确阐述了“”的思想,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启迪作用。
2.“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______________的形势。
(2)概况⎩⎪⎨⎪⎧①代表:、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
②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③活动:创办一批近代企业,开设一批新式学堂。
④影响:迈出了中国历程的第一步。
史论要旨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的萌发是近代中国人认识世界、走向世界的起点,启迪人们去探索救国之路。
但这只是起步,对西方的学习仅停留在器物层面,尤其是军事技术,新思潮的倡导者大多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其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
二、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想1.早期维新思想(1)产生背景:随着洋务运动的展开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出现了一批具有早期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
(2)代表人物:王韬、郑观应等。
(3)主要内容⎩⎪⎨⎪⎧①经济上——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 。
②文化上——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③政治上——主张革新,实行 制度。
(4)思想局限:早期维新派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也未付诸行动。
2.维新变法思想(1)代表人物及主张⎩⎪⎪⎨⎪⎪⎧①康有为:撰写《 》,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统治者恪守祖训、反对变法的理 论基础;撰写《 》,宣传变法的 必要性和合理性。
②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宣传伸民权、、变法图存的思想。
③严复:反对 ,主张国家属于 人民。
(2)实践:发动____________,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3)意义:起到了____________的作用,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易混易错 维新思想与洋务派思想——不同阶级属性思想的质变;早期维新思想与维新变法思想——同阶级属性思想的演进。
三、新文化运动 1.背景(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进一步传播。
(2)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
(3)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________制度。
(4)袁世凯梦想复辟帝制,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
2.兴起(1)标志:________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2)代表人物⎩⎪⎨⎪⎧①蔡元培: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 方针,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②李大钊、胡适、鲁迅等成为《新青年》的编辑和主要撰稿人。
3.内容(1)提倡________和________,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4.影响(1)冲击了____________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2)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易混易错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思想;而新文化运动中激进民主主义者把矛头直指孔教。
两次运动中的尊孔和倒孔实质上是一致的,都服务于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和发展资本主义之宗旨。
四、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1.传入:1918年,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文章,在中国率先举起了社会主义旗帜。
2.传播(1)1919年,____________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__________为《新青年》主编《马克思研究专号》,刊登了一批介绍马克思主义和俄国革命的文章。
(3)一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团出现。
3.实践(1)____________、毛泽东等人建立了一些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
(2)1921年,______________诞生。
“师夷长技”与中体西用主题1图解主题2“开眼看世界”思想的影响(1)积极影响:新思想的最主要功绩在于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使人们开始关注世界形势,探索救国之路,形成了社会思潮,成为中国近代思想的主流。
(2)消极影响: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提出学习西方的主张,体现了阶级局限性,不敢触及封建制度,其活动的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不可能使中国真正强盛起来。
主题3“中体西用”思想的反响史料时任驻英法公使的郭嵩焘多年出使外国,通过对西方发达国家的考察和学习曾尖锐批评“中体西用”是“治末而忘其本,穷委而昧其源。
”张树声则在给朝廷的奏折中明确提出:“采西人之体,以行其用。
”他还诘责洋务派:“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这则史料充分反映了“中体西用”思想在当时即遭到了一批有识之士的严厉批评。
它实在不是一条富国强兵之路。
主题4“中体西用”思想对“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继承和发展(1)目的上,都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抵御外国的侵略,根本目的都是维护清朝专制统治和纲常礼教。
(2)方法和步骤上,都主张从西方引进先进军事技术,不同之处是林则徐等人的主张没有完全实行,只停留在“知夷”的层面上,而“中体西用”思想则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实践。
(3)结果上,都冲击了传统的保守观念,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但最终都失败了。
维新思想主题1早期维新思想的主张史料“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此其体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
“……君民共主者权得其平……欲通下情,莫要于设议院。
”——郑观应《盛世危言》此史料反映了早期维新派在政治上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主题2康有为的政治主张及其理论根据史料“泰西近政论,皆言三权:有议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三权立,然后事体备。
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为政府,出纳王命……”——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史料表明康有为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其理论根据是三权分立学说。
主题3康有为宣传变法的特点史料“天哀大地生人之多艰,乃降圣人而极民患,为神明,为圣王,为万民作师,为万民作保,为大地教示。
……孔子作春秋而乱臣惧,作六经而大义明,传之其徒,行之天下,使人知君臣父子之纲,家知仁恕忠爱之道,不然则民如标枝,人如野鹿,贼心乱性,悍鸷狠愚。
……春秋,诗皆言君主,惟尧典特发民主义,自钦若昊天后,即舍嗣而巽位,或四岳共和,或师锡在下,格文祖而集明堂,辟四门以开议院,……故尧典为孔子之微言,素王之臣制,莫过于此。
”——康有为史料反映了康有为宣传维新变法的突出特点是托古喻今,借助经学外衣否定君主专制、传播西学,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2)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也没有付诸行动(2)与挽救民族危亡结合起来,迅速将其发展为救亡图存的政治运动联系(1)早期维新思想是康梁维新思想的基础,即康梁维新思想是对早期维新思想的继承和发展(2)都主张变法:经济上主张振兴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政治上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文化上主张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办新式学校(3)都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4)都是爱国和进步的前期新文化运动主题1图解主题2新文化运动前期各项内容之间的关系前期新文化运动的三项内容是提倡民主和科学、提倡新道德、提倡新文学。
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提倡民主以反对中国的封建专制思想,提倡科学以反对封建愚昧和迷信,用民主和科学同封建主义进行斗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提倡民主就是反对封建专制,而封建专制是建立在孔子儒学旧道德的基础之上的,所以反对封建礼教、反对旧道德就是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就是摧毁封建专制制度的根基,让民主共和思想更加深入。
主题3新文化运动的矛头所向史论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史料一“中国数千年来立国的根本在于道德,凡国家政治、家庭伦理、社会风俗,无一非先圣学说发展流衍。
”“本大总统程膺重任,日作夜思,以为政体虽革取新,而礼俗要当保守。
”——1914年袁世凯《祭孔会》此史料说明袁世凯的核心观点是尊孔复古,目的是为他复辟帝制制造舆论。
史料二“愚之非难孔子之动机,非因孔子之道之不适于今世,乃以今之委人强欲以不适今世之孔道,支配今世之社会国家,将为文明进化之大阻力也。
”——陈独秀《复辟与尊孔》此史料说明陈独秀认为孔教已不适于当时的社会。
近代前期中国近代化的全面启动1.全面启动和地位:(1)第一阶段:学习西方的经济技术。
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生产方式,创办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是中国大规模近代化运动的起步。
(2)第二阶段: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戊戌维新运动以建立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制度为目标,从此中国近代化历程由经济技术阶段进入政治制度阶段,是政治近代化的一次重要尝试。
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民主共和国的建立,是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中取得的伟大成果。
(3)第三阶段: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新文化运动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文化的近代化运动,运动中提出的民主和科学的口号,成为中国迈向思想文化近代化的重要标志。
2.未能真正实现的根源:中国身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再加上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使中国近代化屡遭挫折而没有真正实现。
例1 (2011·北京高考)“九州缩地凭挥翰,四海披图当泛槎(木筏)”。
这是近代诗人张维屏对一部著述的称赞。
这部著述是() A.《海国图志》B.《资政新篇》C.《变法通议》D.《孔子改制考》答案 A审题突破审题关键是材料中“九州”“四海”的概念反映了作品的主要属性。
从材料可以看出此著作摒弃了九州八荒、天圆地方、天朝中心的史地观念,树立了五大洲、四大洋的新的世界史地知识,拓宽了国人的视野,这与《海国图志》的特点一致。
例2 (2011·安徽高考)对中西学的态度是区分近代中国不同政治派别的依据之一。
下列言论属于维新派的是() A.“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B.“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C.“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D.“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答案 C审题突破审题关键在于提炼各则材料的含义。
A项体现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B项体现新文化运动的“以中济西”论;D 项体现新文化运动民主与科学的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