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17部编版)22《礼记》二则—《大道之行也 》课件(共33张PPT)
合集下载
第22课《礼记二则:大道之行也》课件(共21张PPT)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大家还记得《桃花源记》中人人安居乐业、生活 其乐融融的理想社会吗?在秦汉以前,我国的先哲们 就已经对这样的社会进行了论述,先哲们把这样的理 想社会命名为——大同。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礼记》 中的“大同”社会去看看。
大道之行也
《礼记》
学习目标
1. 积累重点文言词语,疏通文意并背诵课文。(重点)
2. 抓住文中关键词梳理文章思路。(难点) 3. 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
研读诗歌,理解大同特征
1.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层次,并思考文章在结 构上有什么特点?
提示:①找起承转合的标志性词语。 ②找到文章的结论句。 ③理清文章的层次,梳理论证过程。
研读诗歌,理解大同特征
1.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层次,并思考文章在结 构上有什么特点?
“故”“是故”承上作结,是文章起承转合的标志性词语
第一层: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 总领全文 第二层: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具体阐述 第三层:大同社会的理想景象。总结全文
研读诗歌,理解大同特征
2.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
政权属于社会的全体成员,而不属于任何个人 社会的管理者应由品德高尚和能干的人担任 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起良好的关系
能够发挥自己的才 能,为社会效力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
子女 有终老的保障
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
女子出嫁
矜,同“鳏”,老而无妻;寡,老而无 职分,职守
女有归。 夫;孤,幼而无父;独,老而无子;废
疾,有残疾而不能做事。者,……的人。
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要 使老年人有终老的保障,中年人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 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 幼而无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有残疾而不能做事的人都能 得到供养,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
大道之行也
《礼记》
学习目标
1. 积累重点文言词语,疏通文意并背诵课文。(重点)
2. 抓住文中关键词梳理文章思路。(难点) 3. 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
研读诗歌,理解大同特征
1.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层次,并思考文章在结 构上有什么特点?
提示:①找起承转合的标志性词语。 ②找到文章的结论句。 ③理清文章的层次,梳理论证过程。
研读诗歌,理解大同特征
1.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层次,并思考文章在结 构上有什么特点?
“故”“是故”承上作结,是文章起承转合的标志性词语
第一层: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 总领全文 第二层: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具体阐述 第三层:大同社会的理想景象。总结全文
研读诗歌,理解大同特征
2.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
政权属于社会的全体成员,而不属于任何个人 社会的管理者应由品德高尚和能干的人担任 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起良好的关系
能够发挥自己的才 能,为社会效力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
子女 有终老的保障
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
女子出嫁
矜,同“鳏”,老而无妻;寡,老而无 职分,职守
女有归。 夫;孤,幼而无父;独,老而无子;废
疾,有残疾而不能做事。者,……的人。
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要 使老年人有终老的保障,中年人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 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 幼而无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有残疾而不能做事的人都能 得到供养,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
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22课《礼记二则——大道之行也》课件(共24张PPT)
大部 编
道版 八
之年 级 语
行文 也
课文赏析 04 课文总结
第一部分
课前导读
课前导读
• 掌握《礼记》的基本知识。
学 习 目 标
• 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领悟“大同”社会的实质。
• 领悟古人所追求的理想社会的实质,培养以天下为己任的理 想情操。
课文赏析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大
人人受到关爱
道
之
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行
也
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谋乱不作
课文赏析
所终,终其天年,养老送终。 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2)在现在来说:激励人们,仍有意义。
1整、体大感道知指课什文么,?理大清同1文指、章什脉大么络?,道领指悟“什大同么”社?会的大实同质。指什么?
如今国家也提出先要领导人民实现“小康”水
平。
•
小康"一词,出自《礼记》,据传乃孔子所言。
其中《礼运》篇,描述西周初期的社会景象,表达了
孔子的社会理想。这一篇,孔子提出了两个相互关联
的概念,一个是"大同",一个是"小康"。比较起来,
"大同"理想里说的是"古人不独亲其亲,不独亲其子",
"亲"和"子"而又"不独",因此是全社会都要共同关心
领悟古人所追求的理想社会的实质,培养以天下为己任的理想情操。 用如动词,这里可以译为奉养、赡养。
文章中提出一个著名的关不于人独类美子好其社会子的:构想,并给它定名为“大同”。
借助工具书,疏通词句,粗知文意。 用如动词,这里可以译为奉养、赡养。
其中《礼运》篇,描子述西,周初意期动的社词会,景象以,…表达…了为孔子子的社。会这理想里。用如动词,
道版 八
之年 级 语
行文 也
课文赏析 04 课文总结
第一部分
课前导读
课前导读
• 掌握《礼记》的基本知识。
学 习 目 标
• 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领悟“大同”社会的实质。
• 领悟古人所追求的理想社会的实质,培养以天下为己任的理 想情操。
课文赏析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大
人人受到关爱
道
之
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行
也
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谋乱不作
课文赏析
所终,终其天年,养老送终。 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2)在现在来说:激励人们,仍有意义。
1整、体大感道知指课什文么,?理大清同1文指、章什脉大么络?,道领指悟“什大同么”社?会的大实同质。指什么?
如今国家也提出先要领导人民实现“小康”水
平。
•
小康"一词,出自《礼记》,据传乃孔子所言。
其中《礼运》篇,描述西周初期的社会景象,表达了
孔子的社会理想。这一篇,孔子提出了两个相互关联
的概念,一个是"大同",一个是"小康"。比较起来,
"大同"理想里说的是"古人不独亲其亲,不独亲其子",
"亲"和"子"而又"不独",因此是全社会都要共同关心
领悟古人所追求的理想社会的实质,培养以天下为己任的理想情操。 用如动词,这里可以译为奉养、赡养。
文章中提出一个著名的关不于人独类美子好其社会子的:构想,并给它定名为“大同”。
借助工具书,疏通词句,粗知文意。 用如动词,这里可以译为奉养、赡养。
其中《礼运》篇,描子述西,周初意期动的社词会,景象以,…表达…了为孔子子的社。会这理想里。用如动词,
第22课《礼记二则——大道之行也》课件(共23张PPT)
ǔ ) 讲信修睦( mù ) 矜寡孤独( guān )
大道之行 【礼记】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 /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 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 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 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道之行也》 ——《礼记》
从一段历史记载说起: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 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 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君子 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 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 焉。”
从上面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大 道之行”象征着美好的时代,但是孔子 未能遇见。因为对“大道之行”充满期 待。变乱纷争的春秋末期,人们也迫切 期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的社会。
呈现学习成果:
示例1: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这不正是当代人所要建设的小 康社会的理想嘛?“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 于身也,不必为己”,这不正是当代社会所提倡的社会公德嘛?
因而,我们当从自身,践行社会风尚的实践;我们当从 理想,不断丰富小康社会的内涵。让这个社会“使老有所终,壮 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 、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财物 厌恶
不一定
从
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因此
兴起
作乱害人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这 称之为;称得上
学习任务3:
本文写作尤为注重文采和表达, 读起来有气势,有意蕴。【请从 表达句式、运用修辞、使用词汇、 表现手法等角度,鉴赏写作特色】
鉴赏写作特色:
示例1:
从句式来看,多用整句,从而形成整齐、铺排的效果,增 强了文章的气势。如,“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 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等等。
大道之行 【礼记】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 /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 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 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 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道之行也》 ——《礼记》
从一段历史记载说起: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 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 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君子 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 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 焉。”
从上面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大 道之行”象征着美好的时代,但是孔子 未能遇见。因为对“大道之行”充满期 待。变乱纷争的春秋末期,人们也迫切 期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的社会。
呈现学习成果:
示例1: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这不正是当代人所要建设的小 康社会的理想嘛?“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 于身也,不必为己”,这不正是当代社会所提倡的社会公德嘛?
因而,我们当从自身,践行社会风尚的实践;我们当从 理想,不断丰富小康社会的内涵。让这个社会“使老有所终,壮 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 、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财物 厌恶
不一定
从
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因此
兴起
作乱害人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这 称之为;称得上
学习任务3:
本文写作尤为注重文采和表达, 读起来有气势,有意蕴。【请从 表达句式、运用修辞、使用词汇、 表现手法等角度,鉴赏写作特色】
鉴赏写作特色:
示例1:
从句式来看,多用整句,从而形成整齐、铺排的效果,增 强了文章的气势。如,“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 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等等。
第22课《礼记二则——大道之行也》课件(共33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2. 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 3.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4.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
1. “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 或失则止”
人们的学习,有的失误在贪多上,有的失误在过少上,有的失 误在轻视上,有的失误在停步不前上。
(强调要因材施教)
2.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句式特点:多用整句(包括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对偶和排比),造成整齐、
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铺排的效果,增强了文章的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气势。
还有: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
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
而不闭。是谓大同。
二、 理解大意 积累文言词语
是。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
培养。
信修睦。
同“举”。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公共的。选拔 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讲求信用, 培养和睦气氛。
形容词用作动词,以……为亲。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
矜( ɡuān )
讲信修睦( mù )
男有分( fèn )
朗读课文
同“举”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jǔ)能,讲信修睦。故人
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同“鳏”
职分、职守
矜(ɡuān)、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fèn),女
厌恶
厌恶
有归。货恶(wù)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wù)其不出于
1. “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 或失则止”
人们的学习,有的失误在贪多上,有的失误在过少上,有的失 误在轻视上,有的失误在停步不前上。
(强调要因材施教)
2.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句式特点:多用整句(包括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对偶和排比),造成整齐、
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铺排的效果,增强了文章的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气势。
还有: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
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
而不闭。是谓大同。
二、 理解大意 积累文言词语
是。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
培养。
信修睦。
同“举”。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公共的。选拔 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讲求信用, 培养和睦气氛。
形容词用作动词,以……为亲。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
矜( ɡuān )
讲信修睦( mù )
男有分( fèn )
朗读课文
同“举”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jǔ)能,讲信修睦。故人
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同“鳏”
职分、职守
矜(ɡuān)、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fèn),女
厌恶
厌恶
有归。货恶(wù)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wù)其不出于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2课《礼记二则——大道之行也》课件(共28张PPT) (1)
所以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 子女,使老年人有终老的保障,中年人能够发挥自己的才 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的成长。
3、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
无子的人、有残疾而不能做事的人都能得到供养。
4、男有分,女有归。 男的都有职务,女子都能有归宿。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一、背诵《虽有嘉肴》,说说这篇短文的中心论 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述的。 参考答案:
中心论点:教学相长。在论述时,先以“虽有 状元成才路
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作比,继而引入“虽有 至道,弗学,不知状元成其才路 善也”,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 方面加以分析论证,最后归结到“教学相长”这个 结论。
《礼记》
初读
• 读准字音 • 读准节奏
字词学习
选贤与能( jǔ ) 讲信修睦( mù ) 矜(ɡuān) 货恶其弃于地也( wù ) 幼有所长(zhǎnɡ) 男有分( fèn ) 谋闭而不兴(xīnɡ)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 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 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 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 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3.从“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中 ,你感受到了当时社会怎样的状况?
“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是 大同社会安定、和谐的状况的反映,其中 折射出现实社会的黑暗、阴险,这正是人 们迫切追求理想社会的原因。
主旨归纳
本文通过对理想中的社会 特征的描述,阐明了儒家理想 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表达了作者对这个理想社会的 向往,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古 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2课《礼记二则——大道之行也》课件(共41张PPT)
20
译文: 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
自己的子女,使老年人能安享晚年,使壮年人能为 社会效力,使孩子健康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 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有残 疾的人都有人供养,男子有职业,女子有归宿。财 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但并非出于自己想私 藏力气,恨它不出于自己,但愿意多出力并不是为 了自己的私利。
17
原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 睦。
注释: 大道: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 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为:是,表判断。 与:同“举”,推举。 修:培养。
18
译文: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公共的。选拔、推
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人人)讲求诚信,培养 和睦(气氛)。
8
(三)一词多义 1.修:讲信修睦(培养)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长) 2.为: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雕刻) 天下为公(是) 不必为己(为了) 3.能:选贤与能(才干出众的人) 能以径寸之木(能够)
9
4.分:男有分(职分,职守)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长度单位)
5.亲:不独亲其亲(以……为亲) 不独亲其亲(父母)
昔者仲尼与于蜡(祭祀名)宾,事毕,出游于观(读guàn,宫 门前两旁的建筑物)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 (即子游,孔子的学生)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 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孔子是因为生活在变乱纷呈的春秋末 期,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所以才有这番言论。
14
(七)名句积累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2.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 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 有所养。
译文: 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
自己的子女,使老年人能安享晚年,使壮年人能为 社会效力,使孩子健康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 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有残 疾的人都有人供养,男子有职业,女子有归宿。财 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但并非出于自己想私 藏力气,恨它不出于自己,但愿意多出力并不是为 了自己的私利。
17
原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 睦。
注释: 大道: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 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为:是,表判断。 与:同“举”,推举。 修:培养。
18
译文: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公共的。选拔、推
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人人)讲求诚信,培养 和睦(气氛)。
8
(三)一词多义 1.修:讲信修睦(培养)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长) 2.为: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雕刻) 天下为公(是) 不必为己(为了) 3.能:选贤与能(才干出众的人) 能以径寸之木(能够)
9
4.分:男有分(职分,职守)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长度单位)
5.亲:不独亲其亲(以……为亲) 不独亲其亲(父母)
昔者仲尼与于蜡(祭祀名)宾,事毕,出游于观(读guàn,宫 门前两旁的建筑物)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 (即子游,孔子的学生)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 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孔子是因为生活在变乱纷呈的春秋末 期,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所以才有这番言论。
14
(七)名句积累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2.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 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 有所养。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 下册 第六单元 22 《礼记》二则——大道之行也 课件(共31张PPT)
民 族 、 民 生 、 民 权 孙 中 山
——
天下为公wéi 选贤与能 jǔ 讲信和睦mù 矜 guān 男有分fèn 货恶其弃于地也wù 编纂zuǎn 门闩shuān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节奏和停顿。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 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 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 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 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名言欣赏:
语言不只是交流与思维的工具,更 是人的生存空间、生存条件与存在方式。 语文活动就是人的生命运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告诉我们一 个真理:实践出真知。这条真理被历代人所认可,它出现 在好多作品中,同样我们今天要学的《虽有嘉肴》也蕴含 有这样的道理。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 下册
22 《礼记》二则 ——大道之行也
1.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积累重点文言词语, 背诵课文。(重点)
2.体会两篇短文的句式特点,学习运用类比 论证的方法论述观点。(难点)
3.理解儒家“教学相长”的观念和“大同” 社会的理想,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素养)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 儒 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 《 仪 礼 》的文章选集,是一部 儒 家 思想的资料汇编。又 叫《 小戴礼记 》。与《 仪礼 》《周礼 》合称“三礼”。 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仪 , 解_释__仪__礼___, 记录 孔子和弟子 等的问答,记述 修身作人的准则 。
• 全文可分三层: 第一层(第一句话)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
第二层(第二至三句话)“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1 .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 2.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3.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17部编版)第22课礼记二则——大道之行也(共29张PPT)
“大同”社会的总特征(根本特征)是什么?文章是 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 ? “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天下为公”是说天下是大家的天下,不属于任何个人;
“选贤与能”是说选拔德才兼备的人担任社会职务;
“讲信修睦”说的是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良好的关系,讲求诚 信,远离欺诈,崇尚和睦,防止争斗。
憎恨
私藏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 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但并 非自己想私藏。 非自己想私藏。对于力气,人们憎恨它不出于自己,但 愿意多出力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因此 兴起 作乱害人 兴起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理想社会 因此奸诈之心闭塞而不会兴起, 因此奸诈之心闭塞而不会兴起,盗窃、作 乱害人的事不再兴起, 乱害人的事不再兴起,所以(家家户户的)大
大道之行也
导入新知
昔者仲尼与于蜡(zhà)宾,事毕,出游于观(guàn)之上 ,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君子何
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
,而有志焉。
从前,孔于参加过鲁国的蜡祭。祭祀结束后,他出
来在宗庙门外的楼台上游览,不觉感慨长叹。孔子的感
叹,大概是感叹鲁国的现状。言偃在他身边问道“老师 为什么叹息?”孔子回答说:‘大道实行的时代,以及
”社会的生活风貌。(“黄发垂髫,并 怡然自乐”可看出“桃源”中老人和孩 子因为受到全社会的关爱,生活幸福, 这就是“大同”社会中的“老有所终 陶渊明——世外桃源
《春秋 》 简称“诗”、“书”、“礼”、“易”、“春秋”。
反复朗读课文, 读准字音和节奏。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wéi)公,选贤/与( jǔ)能,
第22课《礼记二则------大道之行也》课件(共23张PPT)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 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 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 谓大同。
乱贼:作乱害人 作:兴起 大同:古人理想中的太平盛世
译文:财物,厌恶把它扔在地上,不是一定要 据为己有;力气,厌恶它不出于自己,但愿意 多出力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这样一来图谋 之心闭塞而不会兴起,盗窃、作乱害人(的事 )不会发生,于是(家家户户)都从外面带上 门而不从里面闩上。这就叫作“大同”社会。
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阐述儒家理想中的“大同” 社会的特征,表达了我国古代劳动人 民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对美好 生活的期待。
文本特色
层次清晰,结构严谨
本文先对“大同”社会进行了纲领性说明。接着阐述了“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人人都 能安居乐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最后运用对比手法展现了“大同”社会的未来图景,表达了对“大同”社会 的美好期待。全文按照“总一分一总”的结构详细描绘了“大同”社会的美好蓝图,层次清晰,结构严谨。
读清字音
选贤与能( jǔ ) 讲信修睦( mù ) 矜寡孤独( guān )
文意梳理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 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 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 用,幼有所长,矜、寡、 孤 、独、废疾者皆有所 养,男有分,女有归。
天下为公:天下是公共的 与:同“举” 修:培养 故人不独亲其亲:用作动词,以……为
积累文言词语
通假字
➢1.选贤与能 (“与”同“举”) ➢2.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矜”同“鳏”,老而无
妻)
一词多义
➢1.独 ➢故人不独亲其亲 只是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老而无子
➢ 2.为 ➢ 天下为公 读wéi,表示判断,相当于“是” ➢ 不必为己 读wèi,为了
22《礼记》二则之大道之行也-山东省武城县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共26张PPT)
1.积累一些重要文言词语。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2.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
• 第三级
• “第四大级 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 第五级
3.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尽快形成背诵思路,
提高诵读能力。
4.联系实际,探求未知,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
单击此字处词积编累辑母版标题样式
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zuò),故
/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单击此合作处探编究辑母版标题样式
1、文• 章单击开此头处“编天辑下母为版公文本“样选式贤与能”“讲信修睦”的理解及作用
• 第二级
这三句•起第总三领级 作用,对大同社会的概括说明,是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即 • 第四级
社会纲领。“天• 下第五为级 公”是说政权性质属于社会的全体成员,这也是大同 社会的根本特征。“选贤与能”是说用人准则,管理者应由德才兼备的人 担任,体现了古代的尚贤思想。“讲信修睦”说的是社会关系,成员之间 应当诚信和睦,不欺诈,唯有这样社会才会保持和平稳定。
对“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人实行生活保障。这句话点出了大同
社会第一个方面的特征:人人都能得到社会的关爱。在形式上运用了排比的
修辞,形成整齐划一的句式,增强了表达效果。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3.“有分”“有归”点出大同社会的什么特征?
“有分”就是有稳定的工作,“有归”就是男女婚配及时,有和乐的家
《礼 记》 二 则
-———《大道之行也》
单击此新处课导编入辑母版标题样马式克思 伟大的思想家,他曾提出社会
“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共式产主义的社会制度的基本概念。
• 第二级2.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
• 第三级
• “第四大级 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 第五级
3.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尽快形成背诵思路,
提高诵读能力。
4.联系实际,探求未知,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
单击此字处词积编累辑母版标题样式
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zuò),故
/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单击此合作处探编究辑母版标题样式
1、文• 章单击开此头处“编天辑下母为版公文本“样选式贤与能”“讲信修睦”的理解及作用
• 第二级
这三句•起第总三领级 作用,对大同社会的概括说明,是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即 • 第四级
社会纲领。“天• 下第五为级 公”是说政权性质属于社会的全体成员,这也是大同 社会的根本特征。“选贤与能”是说用人准则,管理者应由德才兼备的人 担任,体现了古代的尚贤思想。“讲信修睦”说的是社会关系,成员之间 应当诚信和睦,不欺诈,唯有这样社会才会保持和平稳定。
对“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人实行生活保障。这句话点出了大同
社会第一个方面的特征:人人都能得到社会的关爱。在形式上运用了排比的
修辞,形成整齐划一的句式,增强了表达效果。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3.“有分”“有归”点出大同社会的什么特征?
“有分”就是有稳定的工作,“有归”就是男女婚配及时,有和乐的家
《礼 记》 二 则
-———《大道之行也》
单击此新处课导编入辑母版标题样马式克思 伟大的思想家,他曾提出社会
“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共式产主义的社会制度的基本概念。
部编版八下语文22《礼记》二则《大道之行也》课件(共33张PPT)
这 叫做
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最高准则
是 谓 大同。
这叫做“大同”社会。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 人、才干出众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所 以人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要使 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 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 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 宿。财物,憎恨把它扔在地上,但并非出于自己想私藏;力 气,恨它不出于自己,但愿意多出力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 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 所以大门都不用关上了。这叫做理想社会。
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贤与(jǔ)能
讲信修睦(mù)
幼有所长(zhǎng) 矜(guān)寡孤独
男有分(fèn) 货恶(wù)其弃于地
疏通文意
上古时代的政
大道
治制度
取独 施行
是
之 行也,天下 为公。
选在大贤道施品尚行德的高人的时与候通,“天举”下,推是举人能们,所才 众共干 的出人有的讲。信修培睦养。
5、成语: 鳏寡孤独、夜不闭户
合作探究
1、将全文依据“总--分--总”的思路分为三个层次。 ㈠总领全文。㈡阐述大同社会基本特征。㈢总结全文 第一层:“大道之行也……讲信修睦。”这一层是对 “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 第二层:“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这一层 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第三层:“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这一层 是全文的总括语。
⑴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①选贤与能( 同“举”,推举) ) ②故人不独亲其亲( 以……为亲 ) ③男有分,女有归( 归宿 指女子出嫁 ) ④是故谋闭而不兴( 兴起 )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2课《礼记二则——大道之行也》课件(共25张PPT)
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guān
fèn
wù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
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
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读准断句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 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 /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 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
2.“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
天下为公
3.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吗?
人人受到关爱
(人不独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 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 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人人安居乐业
(男有分,女有归)
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 弃于地也,不必为己)
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 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 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 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 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 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 要有职业,女子有及时婚配。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 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 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 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讨论探究
学完本文,谈谈你对“大同”社会的看法。
示例:古代时的理想社会就是要求所有人无私心杂念, 做事出于公心,讲求诚信,与人为善,每个人的聪明才智都 得到发挥,所有人都能得到照顾,社会安定无犯罪现象,做 到“夜不闭户”,作为跨世纪的中学生应从自身做起,从小 树立“天下为公”的理想,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道德水平, 争做有文化、有良知、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第22课《礼记二则——大道之行也》课件(共36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自主学习
04 识文本
2.根据注释,疏通文意。
主谓间,去独
是
通“举”,推举,选举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举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
名意动,以……为儿子
亲,不独子其子。
名意动,以……为亲人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有贤德、有才 能的人选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
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搞阴谋,不会有人盗窃财物和兴兵作乱, (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
拓展延伸
积累文中的成语
鳏寡孤独: 泛指没有或丧失劳动力而又无依无靠的人。 例句:国家的社会保障政策一天天完善,使鳏寡孤独也有了自己幸福的生活。 物尽其用:各种东西的功用充分发挥出来。 例句:这家工厂大搞综合利用,做到了变废为宝,物尽其用。 夜不闭户: 夜间睡觉不用关门,形容社会安定,风气良好。 例句:全国解放后,社会秩序大大好转,许多地方夜不闭户,道不拾遗。
古义:代词“这” 今义:用于判断词, 与“非”相对
自主学习
04 识文本
3.文言基础知识梳理——词类活用
(1)选贤与能( 形容词用作名词,品德高尚的人 ) (2)故人不独亲其亲( 名词的意 动用法,以……为亲 ) (3)不独子其子( 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子 ) (4)使老有所终( 形容词作名词,老年人 ) (5)壮有所用( 形容词作名词,壮年人 ) (6)幼有所长( 形容词作名词,孩子 )
重点探究
2.理解文中“大道”与“大同”的含义。 大道: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
上古时代:文字记载出现以前的历史时代。在中国,上古时代一般指夏 以前的时代。(夏朝建立之前的历史时期,统称为“上古时代”,或称 “远古时代”“三皇五帝时代”“神话时代”。)
自主学习
04 识文本
2.根据注释,疏通文意。
主谓间,去独
是
通“举”,推举,选举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举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
名意动,以……为儿子
亲,不独子其子。
名意动,以……为亲人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有贤德、有才 能的人选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
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搞阴谋,不会有人盗窃财物和兴兵作乱, (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
拓展延伸
积累文中的成语
鳏寡孤独: 泛指没有或丧失劳动力而又无依无靠的人。 例句:国家的社会保障政策一天天完善,使鳏寡孤独也有了自己幸福的生活。 物尽其用:各种东西的功用充分发挥出来。 例句:这家工厂大搞综合利用,做到了变废为宝,物尽其用。 夜不闭户: 夜间睡觉不用关门,形容社会安定,风气良好。 例句:全国解放后,社会秩序大大好转,许多地方夜不闭户,道不拾遗。
古义:代词“这” 今义:用于判断词, 与“非”相对
自主学习
04 识文本
3.文言基础知识梳理——词类活用
(1)选贤与能( 形容词用作名词,品德高尚的人 ) (2)故人不独亲其亲( 名词的意 动用法,以……为亲 ) (3)不独子其子( 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子 ) (4)使老有所终( 形容词作名词,老年人 ) (5)壮有所用( 形容词作名词,壮年人 ) (6)幼有所长( 形容词作名词,孩子 )
重点探究
2.理解文中“大道”与“大同”的含义。 大道: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
上古时代:文字记载出现以前的历史时代。在中国,上古时代一般指夏 以前的时代。(夏朝建立之前的历史时期,统称为“上古时代”,或称 “远古时代”“三皇五帝时代”“神话时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频朗读
备注:音频播放需要先结束幻灯放映,然后 双击看提示,再击打开即可播放!
一、词语积累(音):
与(jǔ)通“举” 睦(mù )
矜(guān)通“鳏”
分(fè n) 1.通假字:
长(zhǎng)
恶(wù )
二、词语积累(意):
与:通“举”,推荐 矜:通“鳏”,老而无妻的人
2.词类活用: 亲:以……为亲; 子:以……为子(意动用法) 老、壮、幼、矜、寡、孤、独:(形容词作名词)
• 1、总领全文的语句是什么?照应此句的哪句话? • 2、提问:怎样实施“大道”,实现“大 同”(“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请找出相关语 句,并作讲解。 • 3、提问: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 社会的理想的? • 4、作者所描绘的大同社会的景象是什么?
男有分,女有归。
男子有职业,女子有归宿。
职业、职分
憎恶
扔
不一定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
能力,力量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因此
发生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因此奸邪之谋就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会发生。
教学目标
• 1.重点文言文词语的积累。 • 2.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 社会的基本特 • 3.学习古人敢于冲破现实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 智慧,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为人类造福,做一个真 正的社会人。 • 4.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孔子的社会理想实现了吗? 我们现在的社会是不是大同社会”这个问题。 • 教学重点: • 1.在理解的的基础上在反复的朗读中,读出韵味,读出 文意,最好当堂成诵。 • 2.引导学生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 教学难点: • 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孔子的社会理想实现了吗?我 们现在的社会是不是大同社会”这个问题。
作家作品简介
• 该书编定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戴 德选编的八十五篇本叫《大戴礼记》,在后来的 流传过程中若断若续,到唐代只剩下了三十九篇。 戴圣选编的四十九篇本叫《小戴礼记》,即我们 今天见到的《礼记》。这两种书各有侧重和取舍, 各有特色。东汉末年,著名学者郑玄为《小戴礼 记》作了出色的注解,后来这个本子便盛行不衰, 并由解说经文的著作逐渐成为经典,到唐代被列 为“九经”之一,到宋代被列入‘十三经”之中, 为士者必读之书。
导入新课
那个美丽富饶、祥和安乐、神秘难寻的“世 外桃源”大家还记得吧? • 谁都想过上这美好的生活!这只是世外桃源。 其实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国就有关于人类美 好社会的构想,并给它定名为“大同”。 今天, 我们将要学习的《大道之行也》,就给我们呈 现一个人类比较早的理想社会,不妨让我们一 同去感受感受。 •
造反
害人
兴起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门
这
是
理想社会
所以(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是“大同”社 会。
译文:
•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 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 养和睦(气氛)。所以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 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 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 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 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 有归宿。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 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 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奸邪之谋不会 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所以大门 都不用关上了,这叫做理想社会。
文章思路
• (1)提问:全文文字,共5句话,根据文意, 可以分为几层?
可分为三层
• 第一层“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概述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 • 第二层“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详述 “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 第三层“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总结 全文。
合作探究
•
孔子是一个心性特别高洁,志向 特别幽远,内心情怀特别丰富的人。一 天,他参加完鲁国年终的祭祀,有感于 鲁国的现状发出了感叹:“唉,大道实 行的时代以及夏、商、周三代英明君王 当政的时代,我没有赶上,但是我对它 们心向往之。”于是就有了文中这番对 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描绘。
作家作品简介
• 《礼记》是战国至秦 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 说明经书《仪礼》的 文章选集,是一部儒 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又叫《小戴礼记》。 与《周礼》.《仪礼》 合称“三礼”。 • 《礼记》的作者不止 一人,写作时间也有 先有后,其中多数篇 章可能是孔子的七十 二名高徒弟子及其学 生们的作品,还兼收 先秦的其它典籍。
自主学习 ——掌握文意
• 1.结合书下注释翻译课文 • 2.有疑问的地方可以进行讨论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
施行
通“举”,选举
是
天下为公,
天下是大家共同拥有的,
培养
选贤与能,
选举有贤德的、有 才能的人(给大家 办事)
讲信修睦。
(人人)讲求诚信, 培养和睦(气氛)
动词,以……为亲,
因此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赡养 青壮年 为社会效力 幼年人
奉养
动词,以……为子,抚 养
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
老年人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幼而无父的人
成长
使老年人有人赡养,青壮年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成长。
同“鳏”, 老而无妻的人
残疾人
矜、
寡、
孤、 独、 废疾者皆有所养,
归宿
老而无夫的人 老而无子的人 使老而无妻、老而无夫、幼而无父、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
整体感知
—的学生范读,其余学生循 声低和。
•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 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 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 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 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 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作家作品简介
•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 28日―公元前479年4月 11日) 子姓,孔氏, 名丘,字仲尼 ,春秋 末期鲁国陬邑人(今山 东曲阜),祖籍宋国栗 邑(今河南夏邑)。孔 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 家、教育家,他开创了 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 仁、义、礼、智、信, 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作家作品简介
备注:音频播放需要先结束幻灯放映,然后 双击看提示,再击打开即可播放!
一、词语积累(音):
与(jǔ)通“举” 睦(mù )
矜(guān)通“鳏”
分(fè n) 1.通假字:
长(zhǎng)
恶(wù )
二、词语积累(意):
与:通“举”,推荐 矜:通“鳏”,老而无妻的人
2.词类活用: 亲:以……为亲; 子:以……为子(意动用法) 老、壮、幼、矜、寡、孤、独:(形容词作名词)
• 1、总领全文的语句是什么?照应此句的哪句话? • 2、提问:怎样实施“大道”,实现“大 同”(“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请找出相关语 句,并作讲解。 • 3、提问: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 社会的理想的? • 4、作者所描绘的大同社会的景象是什么?
男有分,女有归。
男子有职业,女子有归宿。
职业、职分
憎恶
扔
不一定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
能力,力量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因此
发生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因此奸邪之谋就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会发生。
教学目标
• 1.重点文言文词语的积累。 • 2.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 社会的基本特 • 3.学习古人敢于冲破现实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 智慧,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为人类造福,做一个真 正的社会人。 • 4.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孔子的社会理想实现了吗? 我们现在的社会是不是大同社会”这个问题。 • 教学重点: • 1.在理解的的基础上在反复的朗读中,读出韵味,读出 文意,最好当堂成诵。 • 2.引导学生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 教学难点: • 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孔子的社会理想实现了吗?我 们现在的社会是不是大同社会”这个问题。
作家作品简介
• 该书编定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戴 德选编的八十五篇本叫《大戴礼记》,在后来的 流传过程中若断若续,到唐代只剩下了三十九篇。 戴圣选编的四十九篇本叫《小戴礼记》,即我们 今天见到的《礼记》。这两种书各有侧重和取舍, 各有特色。东汉末年,著名学者郑玄为《小戴礼 记》作了出色的注解,后来这个本子便盛行不衰, 并由解说经文的著作逐渐成为经典,到唐代被列 为“九经”之一,到宋代被列入‘十三经”之中, 为士者必读之书。
导入新课
那个美丽富饶、祥和安乐、神秘难寻的“世 外桃源”大家还记得吧? • 谁都想过上这美好的生活!这只是世外桃源。 其实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国就有关于人类美 好社会的构想,并给它定名为“大同”。 今天, 我们将要学习的《大道之行也》,就给我们呈 现一个人类比较早的理想社会,不妨让我们一 同去感受感受。 •
造反
害人
兴起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门
这
是
理想社会
所以(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是“大同”社 会。
译文:
•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 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 养和睦(气氛)。所以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 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 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 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 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 有归宿。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 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 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奸邪之谋不会 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所以大门 都不用关上了,这叫做理想社会。
文章思路
• (1)提问:全文文字,共5句话,根据文意, 可以分为几层?
可分为三层
• 第一层“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概述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 • 第二层“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详述 “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 第三层“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总结 全文。
合作探究
•
孔子是一个心性特别高洁,志向 特别幽远,内心情怀特别丰富的人。一 天,他参加完鲁国年终的祭祀,有感于 鲁国的现状发出了感叹:“唉,大道实 行的时代以及夏、商、周三代英明君王 当政的时代,我没有赶上,但是我对它 们心向往之。”于是就有了文中这番对 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描绘。
作家作品简介
• 《礼记》是战国至秦 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 说明经书《仪礼》的 文章选集,是一部儒 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又叫《小戴礼记》。 与《周礼》.《仪礼》 合称“三礼”。 • 《礼记》的作者不止 一人,写作时间也有 先有后,其中多数篇 章可能是孔子的七十 二名高徒弟子及其学 生们的作品,还兼收 先秦的其它典籍。
自主学习 ——掌握文意
• 1.结合书下注释翻译课文 • 2.有疑问的地方可以进行讨论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
施行
通“举”,选举
是
天下为公,
天下是大家共同拥有的,
培养
选贤与能,
选举有贤德的、有 才能的人(给大家 办事)
讲信修睦。
(人人)讲求诚信, 培养和睦(气氛)
动词,以……为亲,
因此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赡养 青壮年 为社会效力 幼年人
奉养
动词,以……为子,抚 养
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
老年人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幼而无父的人
成长
使老年人有人赡养,青壮年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成长。
同“鳏”, 老而无妻的人
残疾人
矜、
寡、
孤、 独、 废疾者皆有所养,
归宿
老而无夫的人 老而无子的人 使老而无妻、老而无夫、幼而无父、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
整体感知
—的学生范读,其余学生循 声低和。
•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 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 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 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 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 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作家作品简介
•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 28日―公元前479年4月 11日) 子姓,孔氏, 名丘,字仲尼 ,春秋 末期鲁国陬邑人(今山 东曲阜),祖籍宋国栗 邑(今河南夏邑)。孔 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 家、教育家,他开创了 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 仁、义、礼、智、信, 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作家作品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