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赤霉烯酮F2对种猪繁殖性能影响

合集下载

玉米赤霉烯酮对各种猪只的影响

玉米赤霉烯酮对各种猪只的影响

玉米赤霉烯酮对各种猪只的影响
玉米赤霉烯酮——母猪(经产、后备)
高雌激素症:

扰乱内分泌系统,影响动物的发情周期、排卵和胚胎定植;

不发情、假发情、提前发情、假妊娠;

低受精率、胚胎发育停止、死胎、流产;

繁殖系统发育失常,萎缩/过度庞大;

阴道炎、直肠脱垂、外阴脱垂
降低母猪繁殖力
玉米赤霉烯酮——仔猪

扰乱内分泌系统

性早熟,假发情,外阴红肿,乳头红肿

八字腿,站立不稳或不能站立,不能采食/吮奶

皮肤病,皮下出血

降低仔猪生长速度
仔猪体内的玉米赤霉烯酮来到源于:

母猪血液

母乳
玉米赤霉烯酮——公猪

雌性化,慕雄狂;

乳腺增大,睾丸萎缩;

精子活力降低(头部裂解,尾部蜷曲,死精);

精子数量减少,精液变稀,质量下降;

交配次数减少;

包皮肿胀。

玉米赤霉烯酮对猪的影响及防治

玉米赤霉烯酮对猪的影响及防治

植 物雌 激 素 ,分 子式 为 C 。 H毖 O ,相对 分 子 质 量 为 3 1 8 ,化学 名 为 6 一 ( 1 0 一 羚基 一 6 一 氧 基一 1 一 碳烯 基 ) 一 锁 酸 内酯 。不 溶 于 水 ,可 溶 于 碱 性 溶 液 、 乙醚 、
乙醇 、甲苯等 ,熔点为 1 6 4 — 1 6 5 ℃。其 甲醇溶液在 紫外光照射下呈现明亮 的蓝绿色荧光 。Z E N 具有热 不 稳 定性 ,在 1 2 5℃ 、p H 7 . 0时作 用 6 0 mi n 后2 3 %
霉菌毒素是霉菌生长过程 中产生 的次级代谢 产物 ,广泛存 在于谷物 和饲料 中。全球范 围 内 , 每年约有 2 5 %的谷物和饲料受到霉菌毒素污染 ,直 接经济损失达数千亿美元。玉米赤霉烯酮 ( Z E N ) 作 为霉菌毒素 的一种 ,是 由多种镰刀菌产生的类雌 激素样物质。Z E N 可以导致动物繁殖障碍 、生长发 育受 阻 、免疫抑制 、诱发肿瘤等 ,是霉菌毒素 中 污染较严重且对人和动物危害较大的一种毒素…。 1 玉米赤 霉烯 酮 的理 化 性质 很 多镰 刀菌 属 的真菌 都可 以产 生 Z E N,例 如禾 谷镰 刀菌 、黄色镰 刀菌 、囊球镰刀菌 、砖红镰刀 菌、三线镰刀菌等。Z E N主要污染玉米、大麦 、高 粱 、大米 和小米等 ,啤酒 、大豆及其制 品中也 可 以被检测 到 ,其 中 以玉米 的检 出率 和含量最 高 。 镰 刀菌在玉米 上繁殖一般需要 2 2 %~ 2 5 %的湿 度 , 般 在湿 度 4 5 % ,温度 在 2 4  ̄ 2 7℃,培养 7 d 时
章就玉米赤霉烯 酮对猪的影响及 防治进行综述。 关键 词:玉米赤霉烯酮 ;猪;影响 ;防治 中图分类号:¥ 5 1 3 ;¥ 8 2 8 文献标 志码 :A 文章编号:1 0 0 1 — 0 0 8 4 ( 2 0 1 4 ) 0 3 — 0 0 4 4 — 4 0

猪玉米赤霉烯酮中毒的流行特点临床表现与防治

猪玉米赤霉烯酮中毒的流行特点临床表现与防治

猪玉米赤霉烯酮中毒的流行特点临床表现与防治猪玉米赤霉烯酮中毒是一种常见的猪类疾病,其主要原因是猪食用了受到霉菌感染的玉米,而霉菌在玉米中产生的毒素造成了猪的中毒。

玉米赤霉烯酮中毒对猪的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威胁,它不仅会导致猪的生长发育受到阻碍,还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疾病。

本文将从流行特点、临床表现和防治措施等方面对猪玉米赤霉烯酮中毒进行详细介绍。

一、流行特点玉米赤霉烯酮是一种常见的玉米毒素,当玉米受到霉菌感染时,赤霉烯酮就会产生,并在玉米中积聚。

由于玉米是猪的主要食物之一,而且在猪场养殖中,为了提高猪的生长速度和肉质,通常会用含有大量玉米的饲料来喂养猪。

猪玉米赤霉烯酮中毒的发病率相当高。

在玉米赤霉烯酮中毒的流行过程中,季节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般来说,夏秋季节是玉米生长和收获的时期,也是玉米霉菌感染的高发期,因此猪在这个时候更容易受到玉米赤霉烯酮中毒的影响。

经常发生霉菌感染的地区也会有更高的中毒发病率。

二、临床表现猪玉米赤霉烯酮中毒的临床表现是多样化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生长发育受阻:受到玉米赤霉烯酮中毒的影响,猪的生长速度会受到明显的阻碍,甚至出现生长停滞的情况。

这会直接影响养猪户的经济效益,因为生长缓慢的猪需要更长的时间来达到出栏的标准重量。

2. 不良的生殖表现:受到玉米赤霉烯酮中毒的母猪可能会出现不孕、流产或产仔数减少的情况。

这不仅影响了养猪户的生产效率,还对整个猪场的后续繁殖计划产生了不利影响。

3. 免疫功能下降:猪受到玉米赤霉烯酮中毒后,其免疫功能会受到抑制,容易出现感染和疾病的情况。

这将使猪场的疾病防控工作异常困难。

4. 消化系统疾病:玉米赤霉烯酮中毒对猪的消化系统也会产生不良影响,导致猪出现食欲不振、腹泻、呕吐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

5. 皮肤病变:受到中毒影响的猪的皮肤可能会出现毛色不光泽、脱毛、皮炎等症状,影响了猪的外观和健康状态。

三、防治措施为了减少和控制猪玉米赤霉烯酮中毒的发生,养猪户和相关从业人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玉米赤霉烯酮对母猪生殖毒性研究进展

玉米赤霉烯酮对母猪生殖毒性研究进展
2 0 1 2) 。
E d w a r d s 等( 1 9 8 7 ) 研究, 给母 猪 饲 喂 ( Z E A含量 1 0毫 克/ 千克 ) 的 饲料 , 3 5天 就 会 出现 阴户 红 肿 的现 象 。赵 虎 等 ( 2 0 0 8 ) 研究指 出 仔猪采食 ( Z E A 含 量 3毫 克 / 千克 ) 的 日粮 , 第 3天便 有 一 头 仔 猪 阴户出现红肿现象 . 两 周 后 仔 猪 的 阴户 全 部 出现 红 肿 这些 研 究 结果说明 Z E A在 猪体 内不 仅 有 较 快 的 吸 收速 度 . 同 时对 机 体 生 殖 器 产 生 影 响 也 较 快 母 猪 在不 同 阶段 Z E A 中毒 临床 反 应 也 不 同: 后备母猪 Z E A 中毒 会 引 起 持 续 性 假 发 情 . 屡配不孕 : 怀 孕 母
毒素 。 主 要 影 响 动 物 生殖 机 能 。 本 文 通 过 玉 米 赤 霉 烯 酮 对 母 猪 的 生 殖 系统毒 性 的研 究 进 展 加 以综 述 . 为预 防 和 治 疗 该 毒 素 引 起
的母 猪 疾 病 提 供 理 论 依 据 。
期 5天 到 2 0天 , 饲喂Z E A含量分 别为 ( 4 O微 克 / 千克 、 2 0 0微 克/ 千克 、 4 0 0微 克 / 千克) ,结 果 发 现 发 情 间 隔 和 黄 体 维 持 的 时 间 都
Z E A 在 动 物 体 内 吸 收 速 率 较 快 .猪 采 食 Z E A后有 8 0 %的
Z E A会 被 吸 收 。据 R a i n e y等 ( 1 9 9 0 ) 研究 指出 , 饲喂 7 0 日龄 母 猪
( Z E A 含 量 2毫 克/ 千 克 )的 饲 料 。 7天 母 猪 阴 户 就 会 出现 红 肿 。

霉菌毒素对养猪生产有哪些影响

霉菌毒素对养猪生产有哪些影响

霉菌毒素对养猪生产有哪些影响?
目前饲料中的霉菌毒素有几十种,主要毒素有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T-2毒素(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等。

不同的毒素造成的危害不同。

除开霉菌毒素量过大引起中毒外,毒素还可引起其他的一些症状,如T-2毒素可引起呕吐、皮肤出现病变、流产、中枢神经失调、口腔中病灶、不吃等。

玉米赤霉烯酮引起小猪的阴户红肿、乳房和乳头肿大、阴道及直肠脱出、便秘、血便、受孕下降、年轻母猪假发情等。

赭曲霉毒素能引起增重缓慢、肝功能和肾功能受损,并能引起肾炎,出现尿血。

大部分霉菌毒素可引起免疫抑制,疫苗(猪瘟、细小等)免疫失败。

导致其他疾病的感染率增加。

严重的毒素感染,可使猪出现便秘、不食,后期出现尿血和便血,猪变僵。

生产中危害最大的是养殖户往往未意识到饲料中的毒素危害,到猪出现病变后才发现不对,但这时己晚。

因此,最好的方法是在饲料中添加质量好的霉菌毒素吸附剂。

种猪一定要使用最优质的饲料原料,霉菌毒素引起的疾病是无法治的!!!。

玉米赤霉烯酮F2对种猪繁殖性能影响

玉米赤霉烯酮F2对种猪繁殖性能影响

玉米赤霉烯酮F2对种猪繁殖性能影响一、前言早在公元前1世纪就有因食用霉变的谷物引起某些疾病,导致孕妇流产、畸形的记载。

霉变的饲料可使家畜的生长减缓,出现畸胎或死亡。

霉菌毒素(Mycotoxins)是霉菌(Fungi)所产生的代谢物质,它能导致人体、动物、植物或微生物引起自然性的、有毒害性的、生物学上的改变。

该毒素可存在于霉菌的孢子或叶状体内,也可以被分泌到霉菌所赖于生长的基质中。

如果这些基质是农作物、饲料、种子、谷粒或食物,那么动物食用这些基质后,将会有临床症状或潜伏性的非临床状况发生。

而且由于霉菌毒素的中毒会导致动物对传染病病原的易感性增加,甚至一些对健康动物不具有感染力的病原也会因霉菌毒素中毒而发病。

据王若军对中国饲料及饲料原料受霉菌毒素的调查可知,饲料霉菌毒素污染最严重的是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简称F-2、呕吐霉素(V omitoxin)和烟曲霉毒素(Aspergillux toxin)。

由于种猪对玉米赤霉烯酮特别敏感,这已成为现在猪场种猪繁殖障碍的隐形杀手。

本文就玉米赤霉烯酮的特性及其对种猪的影响加以说明与讨论。

二、危害玉米赤霉烯酮是由禾谷镰孢霉菌(Fusarium graminearum)产生,它是一种生长在玉米、高梁和小麦上的具有雌激素作用的霉菌毒素。

玉米赤霉烯酮是一种取代的2、4-二羟基苯甲酸内酯,其结构与牛用合成代谢剂玉米赤霉醇相似。

临床症状随接触剂量和猪年龄不同而异。

据实验,6周龄的小母猪每天喂给5mg 的F-2毒素,第5天和第7天便可见阴户、乳房和乳头肿大,阴道脱出,子宫明显胀大及卵巢显著萎缩和外八字腿。

而后备母猪对F-2毒素最为敏感。

在0.5~1.0ppm低含量下即可造成假发情和阴道脱垂或脱肛(Blaney 和Williams,1991)[1]。

卵巢发生机能性障碍,主要表现为卵巢发育不良及卵巢内分泌紊乱而导致配种年龄时不发情、屡配不上、不排卵、发情不明显和流产。

玉米赤霉烯酮及其降解酶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玉米赤霉烯酮及其降解酶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玉米赤霉烯酮及其降解酶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玉米赤霉烯酮及其降解酶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引言: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由于其易受到赤霉菌的感染,导致产生毒素赤霉烯酮。

赤霉烯酮是一种泛酮类毒素,对人和动物的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

母猪是猪场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其繁殖性能直接关系到猪场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研究了玉米赤霉烯酮及其降解酶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可能的机制。

1. 玉米赤霉烯酮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1.1 玉米赤霉烯酮对母猪生殖器官的影响赤霉烯酮可以通过食物链进入到母猪体内,并在其生殖器官中积累。

研究发现,赤霉烯酮可以引起母猪卵巢功能异常,导致卵泡发育受阻、排卵异常等问题,从而降低了母猪的生育能力。

1.2 玉米赤霉烯酮对母猪内分泌系统的影响赤霉烯酮可以干扰母猪的内分泌系统,破坏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平衡,导致母猪发情周期异常,影响受孕率和胎儿发育。

此外,赤霉烯酮还可以降低母猪体内雌激素的水平,从而进一步影响母猪的生殖功能。

2. 玉米赤霉烯酮降解酶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2.1 玉米赤霉烯酮降解酶的作用机制赤霉烯酮降解酶是一类可以降解赤霉烯酮的酶类物质。

研究表明,通过添加赤霉烯酮降解酶到母猪饲料中,可以有效地降低母猪体内赤霉烯酮的积累量,改善母猪的生殖功能。

2.2 赤霉烯酮降解酶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添加赤霉烯酮降解酶到母猪饲料中可以显著提高母猪的生殖性能。

研究发现,赤霉烯酮降解酶可以恢复母猪卵巢功能,促进卵泡发育和排卵,增加受孕率和产仔数。

此外,在降低母猪体内赤霉烯酮的同时,赤霉烯酮降解酶还可以正常调节母猪的内分泌系统,提高生育能力。

3. 结论和展望玉米赤霉烯酮对母猪的繁殖性能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会导致生殖器官功能异常和内分泌失调。

然而,通过添加赤霉烯酮降解酶到母猪饲料中,可以显著改善母猪的生殖功能,提高繁殖性能。

因此,在饲养母猪时,应注意防止赤霉烯酮的污染,同时加强赤霉烯酮降解酶的应用研究,为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提供有效的保障。

玉米赤霉烯酮的危害及防治

玉米赤霉烯酮的危害及防治

玉米赤霉烯酮的危害及防治玉米赤霉烯酮的危害及防治??2009-11-0109:04:56|??分类:饲料原料检测|??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玉米赤霉烯酮首先由赤霉病玉米中分离得出,是玉米赤霉菌的代谢产物,又称为F-2毒素。

自从1980年李季伦教授发现植物体内也存在玉米赤霉烯酮以来,立刻受到人们的关注。

玉米赤霉烯酮具有雌激素的作用,能引起动物流产、死胎、返情等生殖异常现象,近年来,我国南方不少猪场因使用霉变玉米造成种猪流产、返情现象时有发生,给猪场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本文对其生物学作用及对动物的危害做了综述。

玉米赤霉烯酮的来源及理化性质来源与种类玉米赤霉烯酮主要由禾谷镰刀菌产生,粉红镰刀菌、窜珠镰刀菌、三线镰刀菌等多种镰刀菌也能产生这种毒素。

李季伦1980年研究发现,许多农作物如小麦、大豆等植物中也存在玉米赤霉烯酮。

玉米赤霉烯酮有许多种衍生物,例如7-脱氢玉米赤霉烯酮、玉米赤霉烯酸、8-羟基玉米赤霉烯酮。

同时,植物中的玉米赤霉烯酮结构和对生物体的影响与霉菌产生的玉米赤霉烯酮作用是一致的,这也为我们预防玉米赤霉烯酮中毒提供了一条途径。

理化性质玉米赤霉烯酮是一种酚的二羟基苯酸的内酯结构,分子式为C18H22O50,它不溶于水、二硫化碳和四氧化碳,溶于碱性水溶液、乙醚、苯、氯仿、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和酸类,微溶于石油醚。

由于玉米赤霉烯酮是一种内酯的结构,因此在碱性环境的条件下可以将酯键打开,当碱的浓度下降时可将键恢复。

检测方法目前,一般都采取液相和气相色谱的方法进行测定。

测定的方法较为复杂,对仪器的要求也很高,但结果很准确。

还有的是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进行分析,测定的范围在5μg/毫升~100μg/毫升。

但目前也探索出一套可供实验室简易测定的方法。

称取10克样品,先用10毫升lmol/升的盐酸酸化,然后用100毫升氯仿苹取30分钟(可放在振荡器上振荡),静置后过滤。

取氯仿液20毫升,用lmol/升氢氧化钠50毫升进行反提取两次。

玉米赤霉烯酮的毒性作用及防治

玉米赤霉烯酮的毒性作用及防治

玉米赤霉烯酮的毒性作用及防治作者:樊彦敏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8年第10期摘要:温暖潮湿季节,玉米及其他饲料极易发霉变质并产生霉菌毒素,猪的玉米赤霉烯酮中毒(ZEN毒素)主要是由于猪采食感染了禾谷镰刀菌的玉米、小麦等饲料或饲料原料引起的。

临床可引起猪生长发育缓慢、繁殖性能下降以及饲料报酬降低,给养殖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霉菌毒素的污染不仅给动物带来危害,而且会通过食物链直接或间接传入人体,对人类健康造成了潜在的威胁。

通过对其致病机理、流行病学调查情况、临床症状的研究,提出治疗方法和防治措施。

关键词:玉米赤霉烯酮;中毒机理;临床症状;防治措施0引言霉菌毒素是某些霉菌产生的有毒次级代谢产物,普遍存在于粮食中,引起粮食腐败变质从而降低其营养价值,霉菌毒素可在谷物田间生长、收获、加工、仓储及运输过程产生。

据国际粮农组织(FAO)预测,全球约有25%的粮食作物会不同程度地受到霉菌产生的霉菌毒素的影响,从而降低或丧失其使用价值。

截止目前,已鉴定出来的霉菌毒素有300多种,受其危害程度的影响,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6种:黄曲霉毒素B1、赭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毒素、呕吐毒素、T-2毒素及伏马毒素。

玉米赤霉烯酮毒素(Zearalenone,以下简称ZEN)由于有类似雌激素的作用,从而其污染状况和对动物的危害程度备受国内外科研工作者的关注。

1玉米赤霉烯酮的定义及性质ZEN是由镰刀菌产生的一种类雌激素样霉菌毒素,通常由禾谷镰刀菌产生,三线镰刀菌、木贼镰刀菌、雪腐镰刀菌、粉红镰刀菌等真菌也能产生。

主要污染玉米、大麦、高粱、大米和小米等,大豆及其制品中也可以被检测到,但以玉米的检出率和含量最高。

纯ZEN是一种白色的结晶,不溶于水,能溶于碱性溶液、乙醚、乙醇、甲苯等,熔点为164~165℃。

耐热性较强,120℃下加热未见分解。

因此在对被污染的农产品进行进一步的加工过程中,很难随着加工工艺的改变而受到降解,从而会在动物和动物制品中一直存在下去。

规模化猪场玉米赤霉烯酮和黄曲霉毒素中毒的诊治

规模化猪场玉米赤霉烯酮和黄曲霉毒素中毒的诊治
5 诊 断
玉米赤霉烯酮 中毒 , 又称 F 2 素中毒 , 由禾谷镰 刀 一毒 是
取发霉玉米 , 放在盘内用 3 0 m波长的紫外灯光直接照 6n 射, 观察到发霉玉米胚芽发 出荧光 , 断为黄曲霉毒 素污染 , 诊
菌、 粉红镰刀菌 、 拟枝孢镰 刀菌 、 三隔镰刀菌 、 串珠镰刀菌 、 木
关键词 : 规模化猪场 ; 玉米 ; 霉 中毒 ; 治 诊
DOI . 9 9 . :0 3 6  ̄ I 1 SSN.6 1 0 72 1 0 0 5 1 7 -6 2 .0 8.7 2.
2 1 年 4月 3 02 0日,云南省临沧市某规模化养猪 场饲 喂 的猪陆续 发生以怀孕母猪不食呕 吐 、 流产 、 死胎 , 后备母猪外 阴部红肿 、部分阴道脱 出 ,0 g以下仔猪病 死率较高 为主要 3k
换喂经严格把关检验 的合格玉米。 62 药物治疗 分别混饲和饮水加入强力维他和多维葡萄糖 , . 强力维他 : 每吨饲料加 10 、 5 g饮水 10 0 L加入 5 g多维葡萄糖 : 0; 每吨饲料加 2 0 、 0 g饮水 IO OL加人 10 ; 0 g黄芪多糖和氟苯尼考注 射液 : 0 mL gb 按 . / ・w各肌 肉注射 , 次 /, 2 k 1 d连用 3 次。
养 猪
规模化 猪场玉米赤霉烯酮 和黄 曲霉毒素 中毒 的诊治
陈云明 禹崇琪 谭 , , 东 赵新艳 ,
( . 南省 临沧市 动物疫 病预 防控 制 中心 ;2临沧 市畜 牧技 术推广 站 ; 1云 .
3临 沧市动 物疫 病预 防控 制中心 ;4临沧 市动物 疫病预 防控 制 中心 。I . . 临沧 6 7 0 7 0 0)
该猪场存栏生猪 8 3头 , 中怀孕母猪 8 1 其 2头 、 后备母猪

饲料中常见霉菌毒素对猪的毒害作用及其毒性互作效应

饲料中常见霉菌毒素对猪的毒害作用及其毒性互作效应

China Swine Industry霉菌毒素是真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常见的霉菌包括曲霉菌、镰刀菌和青霉菌,它们可在农作物生长和收获期间以及加工后的作物上生长。

随着谷物原料国际贸易的增长,饲料中含有来源于不同地理区域的原料成分的几率大大增加,这就提高了猪霉菌毒素中毒的发病率。

这些来源于世界不同地理区域的饲料原料混合后,又增加了猪日粮中同时含有多种霉菌毒素的可能性。

实际生产条件下,猪生产性能下降和某些不可预期的中毒现象,可能是由于不同霉菌毒素之间的相互作用造成的。

霉菌毒素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改变中毒的临床症状,使得临床诊断变得困难,同时也强调了描绘霉菌毒素相互作用的具体内容的必要性。

现将饲料中常见霉菌毒素对猪的毒害作用及其毒性互作效应叙述如下。

1饲料中常见霉菌毒素对猪的毒害作用霉菌毒素对猪产生的毒害作用因在饲料中的含毒量、喂饲的时间、其它霉菌毒素存在与否,及动物本身的物种、年龄及健康状况而有所不同。

临床反应的变化可为急性中毒症状至慢性症状不等。

1.1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主要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的。

其他曲菌、青霉菌、镰孢霉菌和链霉菌属的放线菌也能产生黄曲霉毒素。

黄曲毒素是免疫功能的抑制剂,猪中毒后的第一个症状为采食量降低,通常约于开始饲喂后3~4天发生。

依污染的严重程度,黄曲毒素造成的损失包括饲料利用率下降、生长延迟、屠体品质不佳、死亡。

在低浓度时(20~200ppb ),黄曲霉毒素有使饲料摄入量减少、饲料利用率降低和免疫抑制等危害。

泌乳母猪的饲粮中出现500ppb 以上黄曲霉毒素时,则会因母猪乳汁中的黄曲霉毒素而造成仔猪发育迟缓和死亡。

即使离乳后不再饲喂含黄曲霉毒素饲粮,但是仔猪生长受阻,饲养效果下降的情况仍一直持续至上市。

而且低浓度的黄曲霉毒素还会造成微血管脆弱而容易引起皮下出血及挫伤等。

长期饲喂含有黄曲霉毒素的猪,其肝脏、免疫系统及造血功能都会受损。

黄曲霉毒素通过干扰肝脏中脂肪向其它组织的输送,使脂肪大量堆积在肝脏而产生斑点,同时还会干扰肝脏合成维生素和解毒等其他功能。

玉米赤霉烯酮对公猪精液的影响

玉米赤霉烯酮对公猪精液的影响

玉米赤霉烯酮对公猪精液的影响
霉菌毒素对种猪群有影响,最常与母猪群有关,但也会危害公猪的生殖性能。

最近,立陶宛动物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研究了霉菌毒素解毒剂及其对公猪精液的影响。

该饲料添加剂具有广谱活性,可降低霉菌毒素如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单端孢菌素(T-2毒素、TH-2毒素)、雪腐镰刀菌烯醇、双乙酸基晗草烯醇等的吸收和生物转化,从而降低它们的生物利用率。

在试验中,将体重150-155千克的10月龄立陶宛白公猪分为3组。

对照组喂给无霉菌毒素的饲料,正对照组给以含玉米赤霉烯酮0.57毫克/千克的饲料,第三种试验料则在饲料中按1千克/吨的比率添加解毒剂。

在试验前10天,对公猪饲喂优质的饲料并训练其接受人工采精,评估精液的质量和数量参数。

试验期间,各组公猪分别饲喂各自的饲料32天,每周采精一次。

最后21天为恢复期,所有公猪均只是饲喂优质饲料,再次采集精液。

试验结果表明,在饲喂污染了玉米赤霉烯酮的饲料之后3天,射精量比对照组减少了41%。

但是,公猪在饲喂无污染饲料1周后恢复。

喂以霉菌毒素解毒剂公猪的射精量与对照组的相近。

给以霉菌毒素的未处理公猪每次射精的精子数与对照组相比,在1周内即显著下降。

不过,喂给无污染的饲料时,公猪的精子数在1周内恢复。

另外,玉米赤霉烯酮对精子活力也有影响,但一旦停喂受污染饲料,精子活力在数天以内立即恢复。

饲喂解毒饲料的公猪的精子活力与对照组公猪的精子活力基
本相同。

可见,霉菌毒素对公猪精液有不良影响而解毒剂则可中和毒性的影响。

因此,应尽量避免使用受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饲喂公猪,必要时可在配制公猪日粮时添加适量的霉菌毒素解毒剂。

玉米赤霉烯酮对猪怀孕前后的影响

玉米赤霉烯酮对猪怀孕前后的影响

玉米赤霉烯酮对猪怀孕前后的影响一、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现况玉米是养猪业中使用最大宗原料之一,在收割、运送中保温不当、种植期间、久旱不雨或阴雨连绵期间,这样的环境提供玉米中霉菌滋长最佳时机。

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是一种引起假发情现象之霉菌毒素,由镰刀霉菌属(Fusarium)产生,在玉米种植期间就会感染并生成毒素,与新月毒素T2、呕吐毒素DON、伏马镰刀毒素FUM一样都是玉米收成前就已经存在。

其分子构造类似动情激素。

镰刀霉菌生长之条件和气候、湿度有关。

镰刀霉菌生长最好之条件为玉米含17%之水分以及存放在12~24℃下。

根据亚洲谷物中心表示:2007年至2009年收集来自中国、日本、马来西亚、菲律宾、南韩、台湾、泰国以及越南等国饲料,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检出率约35%,平均浓度为292 ppb,最高浓度为25 ppm。

在玉米、玉米酒粕、干草与青贮料中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的检出率约67%~100%。

完全混合日粮将近50%检出率,平均浓度为100 ppb;另外亚洲谷物中心也针对中国地区谷物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污染情形进行调查,在227件样品数中,发现含量0.1~0.2ppm占15%,高于0.2ppm则占30%。

这样高浓度加上长期喂饲下足够在猪体内引起雌激素的作用,显示在亚洲地区对玉米赤霉烯酮的控制是非常必须的。

二、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为类动情激素,直接影响繁殖系统,而在饲料换肉率方面只有些许的负面影响以及生长速率变缓,但并不会常出现死亡和淘汰之情形。

当猪只食入受污染的饲料,玉米赤霉烯酮经由肠道吸收进入全身血液循环系统中。

而这些类动情素足以伤害母猪繁殖器官、抑制公猪繁殖性能。

在日粮中玉米赤霉烯酮浓度低于1ppm时,会引起类似动情激素的作用及雌性化现象。

玉米赤霉烯酮霉菌毒素对规模化猪场饲料的危害

玉米赤霉烯酮霉菌毒素对规模化猪场饲料的危害

玉米赤霉烯酮霉菌毒素对规模化猪场饲料的危害■蓝荣庚(新希望六和股份重庆希望饲料有限公司,重庆401121)摘要:文章旨在阐述当今规模化猪场对饲料玉米赤霉烯酮的属性(生存环境)、母猪(青年母猪及经产母猪)食入不同剂量的影响表现(致病机理)、可视临诊表象(症状)、对猪的宏观损伤的认识作了综述。

关键词:规模化猪场;饲料霉菌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危害doi:10.13302/ki.fi.2015.Z2.003中图分类号:S5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991X(2015)Z2-0014-03Hazard of zearalenone on large-scale pig farmLan RonggengAbstract:This paper reviewed zearalenone situation in feed of large-scale pig farm,the effect and nosogen⁃esis of zearalenone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n sows(gilt and multipara),visible clinical symptoms and the macroscopical damage of zearalenone on pig.Key words:large-scale pig farm;feed mytoxins;zearalenone;hazard玉米赤霉烯酮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水中的溶解度低,但极易溶于有机溶剂。

这类霉菌可在多种谷物上滋生,特别是在温度中等、湿度较高的环境下。

低温环境下的温度波动可以导致毒素的大量产生。

此类霉菌最适的生长温度为25℃左右,当环境温度降低到10℃左右,湿度大于14%时,会激发霉菌发生一种次级代谢反应,这种次级代谢反应会导致玉米赤霉烯酮的产生。

毒素进入动物体内会发挥类似雌激素的作用。

哺乳母猪饲喂含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及其衍生物的饲料对仔猪的影响

哺乳母猪饲喂含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及其衍生物的饲料对仔猪的影响

35本研究通过检测母猪的乳汁以及母猪和仔猪的血清,来评估玉米赤霉烯酮(ZEN)和呕吐毒素(DON)及其衍生物在母猪妊娠最后1周和哺乳期间的体内存留情况,日粮中存在ZEN和DON 并不影响母猪和仔猪的生产性能。

然而,母猪在妊娠最后1周饲喂含300ppb ZEN的饲料后,背膘厚度下降,同时血清雌二醇和瘦素水平下降;母猪喂食含300ppb ZEN的饲料后,其仔猪没有表现出血清ZEN或其衍生物水平的升高,而是DON和De-DON水平的升高。

通过血清钙网蛋白水平的增加和抗炎指标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1)水平的下降反映出了这些仔猪出现了炎症反应。

饲喂含300ppb ZEN的日粮后的母猪,其仔猪血清雌二醇水平也降低了。

1 简介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是食品和饲料中最常见的霉菌毒素,特别是玉米和甜菜渣中更为常见。

众所周知,采食含高浓度的ZEN或DON的饲料会使得这些毒素传递到乳汁中。

在之前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在妊娠和哺乳期间饲喂含有不同水平的ZEN(200~1000ppb)的母猪日粮对仔猪卵巢功能的不利影响,从而导致仔猪卵巢功能受损。

然而,在实际生产中,以受污染的玉米为基础的日粮通常同时含有ZEN和DON两种霉菌毒素,即使遵循欧盟法规来控制这些霉菌毒素在饲料中的含量,也可能有通过母猪乳汁传递到仔猪的现象。

ZEN及其衍生物,如α-ZEL和β-ZEL,具有与雌二醇相似的结构,因此可以和雌激素受体结合,从而产生雌激素作用。

这表明了检测乳汁和血清中的ZEN衍生物和雌二醇水平的重要性。

除此之外,一些外来雌激素还会影响其他激素和蛋白质的合成。

例如,染料木黄酮(大豆中存在的一种植物雌激素)可以抑制瘦素的合成。

然而,尚不清楚ZEN是否会造成同样的影响。

瘦素主要由脂肪细胞分泌,具有多种调节功能,如保障正常乳腺发育、泌乳、免疫反应、食欲调节和能量平衡,瘦素还能刺激(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的释放。

GLP1是一种肠源性激素,在生理上有产生饱腹感作用。

玉米赤霉烯酮对家畜繁殖性能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玉米赤霉烯酮对家畜繁殖性能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玉米赤霉烯酮对家畜繁殖性能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单妹;许梓荣;冯建蕾
【期刊名称】《江西饲料》
【年(卷),期】2006(000)001
【摘要】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2002年资料。

世界上约有25%的谷物不同程度地受到霉菌毒素的污染。

而对饲料危害最严重的有:黄曲霉菌、镰刀菌和青霉菌三种。

其中黄曲霉菌产生的毒素主要侵害肝脏,而对家畜繁殖性能产生影响的主要是镰刀菌产生的玉米赤霉烯酮毒素。

【总页数】4页(P28-31)
【作者】单妹;许梓荣;冯建蕾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动物分子营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动物分子营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动物分子营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
【相关文献】
1.玉米赤霉烯酮对母猪繁殖性能和胎盘免疫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J], 王相生;孙亚宁;阮崇美;张全伟;张勇;胡骁飞
2.玉米赤霉烯酮降解酶在枯草芽孢杆菌中的表达及其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J], 王相生;孙亚宁;阮崇美;张全伟;张勇;胡骁飞
3.镰刀菌及玉米赤霉烯酮对家畜繁殖性能的影响及防制 [J], 张丁华;王艳丰
4.玉米赤霉烯酮对家畜繁殖性能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J], 单妹;许梓荣;冯建蕾
5.玉米赤霉烯酮对家畜繁殖性能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J], 单妹;许梓荣;冯建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玉米赤霉烯酮对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玉米赤霉烯酮对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玉米赤霉烯酮对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姜子鹏;姜琳
【期刊名称】《饲料博览》
【年(卷),期】2017(000)007
【摘要】玉米赤霉烯酮的毒性很强,在谷物和配合饲料中经常会出现,玉米赤霉烯酮中毒的畜禽往往会出现食欲降低、生长迟缓和免疫抑制等症状,长时间持续中毒就会对母畜的繁殖机能产生较大危害,公畜也会表现出“雌性化”的一些特征.文章简单综述了玉米赤霉烯酮对猪繁殖机能、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总页数】3页(P13-14,18)
【作者】姜子鹏;姜琳
【作者单位】东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哈尔滨150030;东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哈尔滨1500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28;R379
【相关文献】
1.日粮中添加玉米赤霉烯酮对仔猪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 [J], 赵虎;杨在宾;杨维仁;姜淑贞;张桂国;季方;陈家钟
2.玉米赤霉烯酮对仔猪生产性能和内脏器官发育影响的研究 [J], 赵虎;杨在宾;杨维仁;姜淑贞;张桂国;季方;陈家钟
3.玉米赤霉烯酮对断奶小母猪生产性能、r血清抗氧化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J], 杨立杰;王淑静;杨维仁;黄丽波;刘法孝;姜淑贞;杨在宾
4.玉米赤霉烯酮对猪生产的影响及其毒性吸附研究 [J], 陈继发;曲湘勇;彭灿阳;彭豫东
5.玉米赤霉烯酮及吸附剂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营养物质利用率和肌肉品质的影响[J], 姚宝强;杨在宾;杨维仁;姜淑贞;张桂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米赤霉烯酮F2对种猪繁殖性能影响
一、前言
早在公元前1世纪就有因食用霉变的谷物引起某些疾病,导致孕妇流产、畸形的记载。

霉变的饲料可使家畜的生长减缓,出现畸胎或死亡。

霉菌毒素(Mycotoxins)是霉菌(Fungi)所产生的代谢物质,它能导致人体、动物、植物或微生物引起自然性的、有毒害性的、生物学上的改变。

该毒素可存在于霉菌的孢子或叶状体内,也可以被分泌到霉菌所赖于生长的基质中。

如果这些基质是农作物、饲料、种子、谷粒或食物,那么动物食用这些基质后,将会有临床症状或潜伏性的非临床状况发生。

而且由于霉菌毒素的中毒会导致动物对传染病病原的易感性增加,甚至一些对健康动物不具有感染力的病原也会因霉菌毒素中毒而发病。

据王若军对中国饲料及饲料原料受霉菌毒素的调查可知,饲料霉菌毒素污染最严重的是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简称F-2、呕吐霉素(V omitoxin)和烟曲霉毒素(Aspergillux toxin)。

由于种猪对玉米赤霉烯酮特别敏感,这已成为现在猪场种猪繁殖障碍的隐形杀手。

本文就玉米赤霉烯酮的特性及其对种猪的影响加以说明与讨论。

二、危害
玉米赤霉烯酮是由禾谷镰孢霉菌(Fusarium graminearum)产生,它是一种生长在玉米、高梁和小麦上的具有雌激素作用的霉菌毒素。

玉米赤霉烯酮是一种取代的2、4-二羟基苯甲酸内酯,其结构与牛用合成代谢剂玉米赤霉醇相似。

临床症状随接触剂量和猪年龄不同而异。

据实验,6周龄的小母猪每天喂给5mg 的F-2毒素,第5天和第7天便可见阴户、乳房和乳头肿大,阴道脱出,子宫明显胀大及卵巢显著萎缩和外八字腿。

而后备母猪对F-2毒素最为敏感。

在0.5~1.0ppm低含量下即可造成假发情和阴道脱垂或脱肛(Blaney 和Williams,1991)[1]。

卵巢发生机能性障碍,主要表现为卵巢发育不良及卵巢内分泌紊乱而导致配种年龄时不发情、屡配不上、不排卵、发情不明显和流产。

含1~5ppm浓度的玉米赤霉烯酮的日粮可引起初情期前的后备母猪外阴道炎,其特征是外阴和阴道肿胀和水肿,早熟性乳房发育。

常发生里急后重,偶尔导致直肠脱垂(Carson,1986)[1]。

玉米赤霉烯酮对性成熟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与其对初情期前后备母猪的影响完全
不同。

与其他雌激素一样,玉米赤霉烯酮对猪具有促黄体作用,如果给处于发情中期的母猪饲喂含3~10ppm玉米赤霉烯酮的日粮,则可引发休情期。

在发情第6~10天或第11~15天,饲喂20ppm,其配种间隔延长。

但只要F-2毒素从饲料中除去,通常这些母猪在30天之内会恢复发情、再配种以及生产正常的仔猪。

饲喂高浓度玉米赤霉烯酮日粮的母猪,其每胎产仔量较少。

于交配后7~10天,给怀孕母猪饲喂1ppm玉米赤霉烯酮的饲料导致11天时囊胚轻度退化,13天时囊胚进一步退化,个别胚胎存活时间明显不超过21天。

饲喂含22.1ppm玉米赤霉烯酮日粮,引起种母猪黄体减少,卵巢重量减轻,存活胚胎减少,分娩死仔数和流产次数上升(Kordic 等,1992)[1],且饲料毒素引起的流产具有蓄积性(胎次越高,危害性越大),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

F-2毒素对胚胎发育的危害期是在配种后的7~10天,当早期怀孕母猪摄食F-2毒素饲粮后,由于胚胎的损失,不但繁殖效率会降低,而且这些母猪需要数月后才能再发情而再配上。

据姚礼辉实验,某猪场于2000年4 用20日至5月10日先后出现11头怀孕母猪在配种后18~30天流产,母猪在流产前食欲正常,体温也正常;同时在选留的后备母猪阴户流出灰白色脓样物(俗称阴道炎),且从2000年3月份开始,部分后备母猪屡配不孕。

对出现阴道炎的小母猪2头,屡配不孕的后备母猪2头进行屠宰,主要检查生殖泌尿系统。

发现如下的病理变化:①、泌尿系统出现异常,膀胱底黏膜积聚一层黄色有粗糙涩感的分泌物;同时阴道穹部位也有粗糙涩感的分泌物。

②、生殖系统发育不良,卵巢过小(只有3克,正常的为5-9克)或者出现卵巢囊肿。

引起此疾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母猪饲入被F-2毒素污染的饲料,经抽样检测,怀孕母猪料中的玉米赤霉烯酮毒素含量为50ppb。

摄入被玉米赤霉烯酮污染饲料的母猪所产仔猪的外生殖器和子宫肥大。

曾接触毒素的母猪奶中含有玉米赤霉烯酮,它们会对仔猪产生雌激素作用(Palyusik 等1980,Dacasto等,1995)[1]而且仔猪吸吮这些乳汁会导致生长缓慢,甚至于拒食而死。

未死而残存者,大约要到10~14天日龄才恢复正常。

猪哺乳初期雌激素分泌过多综合症包括受孕率降低,屡配不孕母猪增加,一窝仔数减少,死胎数增加。

在离乳前两周和离乳后63天母猪饲喂50~100ppb的F-2毒素饲粮,母猪会呈现持续性发情。

哺乳期最后14天母猪饲喂10ppm的F-2毒素饲粮,从离乳至再发情的配种间隔则呈现延后的现象。

表1. 母猪配种后3至34天饲喂污染F-2毒素对黄体及胎儿的影响[3]
饲料F-2的污染量(ppm)母猪头数平均黄体数平均胎儿数
0 7 38 8
4
4
11.0
9.8
10.8
6.6
5.2
2.2
公猪食入含玉米赤霉烯酮的饲料后包皮增大、水肿,青年公猪性欲降低,睾丸生精细胞上皮细胞的变性,最后形成精子发育不良和不孕,生精细管周围组织的炎症反应等。

而未成熟小公猪会造成体重下降。

三、中国饲料受F-2毒素污染的情况
饲料由于含有不同谷物及丰富的营养素,因此较易受霉菌污染及传播。

玉米赤霉烯酮的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0℃,其相对湿度为80~90%。

而且一般谷物极易在生产过程中,收成、加工、运输、储藏等条件下污染霉菌。

表2. 饲料和饲料原料被F-2毒素污染的情况[4]
项目玉米全价料蛋白饲料检测数目(份) 13 14 28
检出率(%)100 100 92.9 超标率30.8 21.4 35.7 毒素平均含量(ppb)104.99±35.69 83.96±16.26 110.00±23.24 最小值(ppb) 4.40 39.22 0.00
最大值(ppb)368.13 230.30 476.00
注:①根据中国国家有关规定,玉米赤霉烯酮最高限量为100ppb。

②欧洲规定玉米赤霉烯酮的标准是500 ppb,实际生产中的含量是50 ppb(因霉菌毒素之间会产生相乘作用)。

四、玉米赤霉烯酮的检验和吸附
有许多方法可分析饲料中的不同毒素。

但是这些方法不但昂贵而且费时,最普遍应用的检验方法是HPLC(高效液相层析法)和ELISA(酶联免疫法)。

HPLC被认为是最精确的方法,但其设备相当昂贵(约美金40,000元)且需有经验者操作。

ELISA之检测较便宜、快速、容易,但准确度较差。

许多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找出将已受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及原料解毒的方法,以确保安全饲料的继续供给。

目前,主要是采用生物处理和吸附法。

有些物质具有毒素结合力,其中最被广泛使用的是粘土矿物质(水合钠钙铝硅酸盐或HSCAS)。

Philips 等(1987)[5]报道了水合铝硅酸类物质的体内和体外实验中所表现的吸附性能。

他认为水合铝硅酸类物质是动物胃肠道的一种螯合剂,通过形成螯合物而吸附毒素。

但是一般水合钠钙铝硅酸盐对玉米赤霉烯酮的吸附效果极差,只有专业性的种用吸附剂,如
MYCO-AZ(霉可脱-AZ) 的吸附效果理想。

表3. 添加专业种用型吸附剂(霉可脱-AZ)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2]
断乳后天数母猪
类型
是否投喂
MYCO-AZ
发情比率(%) 比较结果
7天内S2
投喂87.7 霉可脱-AZ型可使经产母猪断奶后7天内的发
情比率提高20%
不投喂67.7
S1
投喂44.9 霉可脱-AZ型可使初产母猪断奶后7天内的发
情比率提高21.1%
不投喂23.8
注:饲料中霉菌毒素F-2的水平是100ppb。

霉可脱的添加剂量是0.5kg/T。

S1表首个泌乳期后的初产母猪2000头。

S2表2个以上(包括2个)泌乳期后的初产母猪2000头.
本实验结果表明,F-2毒素对母猪的繁殖性能存在着影响,而添加霉可脱-AZ之后能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

参考文献:
[1] B.E.斯特劳.猪病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0,753-763
[2] 美国动物特殊营养品公司提供的资料
[3] 吴继芳.现代养猪[J],2002,4(3):32-34.
[4] 王若军.饲料工业[J],2003,7:53-54.
[5] 国欢企业公司行销企划部.现代养猪[J],2003(6),151-153
[6] 姚礼辉.养猪[J],2003,(4):6
[7] 于炎湖.汪儆.饲料营养研究进展[C].成都:亚洲中医药杂志社,1998:124-130
[8] 朱钦龙译.江西饲料[J],1994(4):10-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