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近代中国的荒政及其近代化
近代前期中国的沉沦与转型
思想: 中国被迫与西方列强接触,向西方学习的思潮兴起,地主阶
级抵抗派 洋务派,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不断深入学习西方
社会生活: 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在生活中逐渐推广 世界: 中国经济逐步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船坚炮利 夺取市场和原料产
闭关锁国
性 殖民扩张 地加紧对外扩张
思想 闭目塞听、愚昧无知
经历两次思想解放运动
条约中哪一条最能体现英国发动 鸦片战争的本意?
⒈签订时间:1842年8月29日
①赔款2100万 开创了列强勒索赔款的 《中英南京
⒉ 银元
先例加重了中国人民的 条约》签订
负担
时间(1842)
主 要 内
C B《天津条约》
D.《辛丑条约》
清末,国史馆对大臣出任军机处、内阁、部院、疆吏
1860年中英、中法《北京条约》主要内容:
①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②增开 天津为商埠;③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 国;④准许英、法招募华工出国;⑤对英、 法两国赔款各增至 800 万两白银。
近代化概念和多种史观
请评价近代“通商口岸”的设置 从革命史观—— 它是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
出的基地,是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的 明显标记;
有人认为“如果没有林则徐的禁烟运动,英国就不会发动战 争”;对不对,为什么?(必然性和偶然性)
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扩大海外市场和殖民地
中国:封建制度腐朽和中国落后 ■ 知识 运用-- -侵华 史
国情
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英国
19世纪上半期中国
工 业
近代历史论文范文
近代历史论文范文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人民就走上了民族复兴的道路,其中有曲折也有成就。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近代历史论文范文,希望大家喜欢!近代历史论文范文篇一《晚清满汉政争与中国政治走向》摘要:清沿明制,清王朝入关后迅速把明朝时已比较完备的内阁六部九卿制化为己用,并且后来不断完善发展,“可是终清一朝,唯独两点不曾改变过其一是政府组织的满汉双轨制,其二是军事组织的八旗驻防。
”[1](p43)这主要的原因是清朝是少数民族的政权对汉人存在深深的不信任感,这点在我国历史上入主中原的各个少数民族政权中都存在,可是在清代却是把部族政治发挥到极致的,满洲人在国家权力的各个方面均处于主导地位,可同时入主中原之后八旗子弟的腐化速度却也够快,满人“强悍之气已失,蒙昧之性未改。
”[2](p76)以至于等到太平天国第二次鸦片战争时已不堪一击,清王朝不得不起用汉族官僚曾胡左李等人外攘蛮夷内平叛乱,自此汉族官僚势力迅速上升满汉矛盾也急剧上升,等到戊戌变法之后则已激化,待到清末立宪汉族士绅的数次请愿被拒绝后已经不可调和,而清王朝的末日也不远了··关键字:晚清满汉矛盾政治斗争引言:满洲以刚柔兼济利用和驯服汉人而盛,“然有清一代“满汉合作”始终缺乏互信和平等,汉人始终处于绝对的政治弱势,满汉畛域严密。
究其根源,在于内化于历代清帝心中的‘崇满抑汉、以满驭汉’之祖制,清廷对占人口绝对多数的数万万汉人始终加以猜忌和防范。
”[3](p3)一、太平天国战争之前的满汉关系八旗子弟以武力征服汉族入主中原过程中有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的无情,亦有圈地圈人并颁布逃人法的残酷,故清初的满汉矛盾十分尖锐,南方有天地会等汉族反清势力,台湾有郑氏家族的反清势力。
这种形势直到爱新觉罗玄烨即位推行一系列与民生息的仁政和消弭满汉矛盾的举措之后才缓和下来。
而康熙皇帝平三番时,八旗子弟已难堪大用了,主要就要靠汉人绿营兵了。
康雍乾三世多颁行弥合汉满的措施,可是汉满矛盾并未真正得到弥合,只是成为一种潜流,这是以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社会矛盾缓和为前提的,而清王朝恰好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期,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大发展的可能性极小,所以满汉矛盾的缓和不会持续太久的时间。
中国近代灾荒史理论探析
中国近代灾荒史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但主要以史料编辑和实证研究为主[1-11]。
相关研究的理论性也很强,但还没有从分支学科的角度对中国近代灾荒史的性质、归属、内涵、体系、研究方法等作一个初步的厘清。
本文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近代灾荒史研究的体系建构和若干理论问题,提出了看法和构想。
1 近代灾荒史的性质灾荒总是与人类的生产生活相联系,自从有了人类,灾荒也便产生了。
灾荒,使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时刻都面临着极大的威胁。
因此,每一代、每一时期的人们总是非常关注灾荒和注意对灾荒问题的研究。
中国灾荒史研究的历史同中国灾荒的历史差不多一样悠久。
从学科角度讲,灾荒史学是1980年代以来中国历史学界兴起的一门“显学”,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传统政治史、经济史、思想史研究的“穷途末路”,另一方面是史学新领域开拓的一种尝试和它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这样说来,灾荒史便逐渐成为社会史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社会史同政治史、经济史、军事史、思想史、文化史等,具有同等重要的学科地位,而灾荒史作为社会史的一分支,在整个历史学领域也有其重要一席。
而且,它与政治史、经济史、思想史、文化史的研究内容有交叉的地方,与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灾害学的研究方法有一致的地方,尤其是灾害学的理论与方法。
因为灾害体系结构的复杂性、演化的非线形,“就需要通过灾害历史的统计研究来探讨灾害发生的规律、运用条件类似的同类历史自然现象进行类比等研究方法被广泛地运用,成为灾害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原本就是灾害学研究重要方面的灾害史研究的地位进一步提高”[12]。
这种灾害史与灾害学的交叉,从历史学的角度讲,我们可称之为“灾害历史学”,它具有专门史学的特征;从灾害学的角度讲,我们可称之为“历史灾害学”,它具有专门灾害学的特征。
两者的关系密切,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
那么,究竟什么是灾荒史?学术界关于灾荒史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笔者认为,灾荒史是由于自然变异、人为因素或自然变异与人为因素相结合的原因所引发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以及人类生存发展环境造成破坏损失的现象和过程的历史。
甲午海战后中国社会的变革
甲午海战后中国社会的变革19世纪末,甲午海战爆发,中国海军在与日本的激战中惨败,这场战争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转折点,标志着中国社会的变革。
甲午海战后,中国社会经历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变化,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政治变革甲午海战后,清朝政府受到巨大的冲击,这次失败揭示了清朝政治体制的腐败和贪污。
从一开始的战略失误到军队糟糕的装备,都暴露了清政府的低效与腐败。
这次战败引发了对政治体制改革的呼声,推动了中国社会对政治变革的思考。
在政治方面,甲午海战后,中国开始进行自上而下的政府改革。
光绪皇帝下令成立神机营,试图对军队进行改革,引进西方的军事技术和战略思想,但这次改革的效果并不显著。
同时,中国开始出现了一批积极的改革派,如康有为、梁启超等,他们借鉴了日本和西方的经验,提出了一系列变革方案,试图推动清政府进行政治改革。
这些改革派在教育、宪政思想等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为后来的政治变革奠定了基础。
二、经济变革甲午海战的失败也揭示了中国经济的不发达和落后。
在这次战争中,中国军队的装备落后于日本,缺乏现代化的工业基础是导致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经济方面,甲午海战后,中国开始关注工业化和现代化。
清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经济改革政策,试图引进西方的工业技术和资本,希望通过发展工业来改善国家的经济状况。
此外,海战后,中国国内也涌现出了一批积极的商业资本家和实业家,他们开始积极投资和创办工厂,推动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
这些私人企业家的兴起为中国经济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三、文化变革甲午海战后,中国社会的文化氛围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革。
失败的经历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情感,同时也促使他们对传统文化进行反思和批判。
这一时期,中国出现了一批积极的文化改革者,如康有为、梁启超等。
他们通过发起新文化运动、倡导思想自由、提倡科学与民主等方式,试图推动中国文化的自觉和进步。
此外,甲午海战后,中国社会开始接触和吸收西方的文化,特别是在教育领域。
中国近代经济史若干问题的思考——沉沦观和近代化
中国近代经济史若干问题的思考——沉沦观和近代化近年来史学界有个关于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讨论,对于多年来以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为基本线索的“三次革命高潮”的体系提出了不同意见。
其中较著称的是以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辛亥革命为基本线索的“四个阶梯”的体系;这显然是一种重视资产阶级运动的看法。
而在最近一次中国近代史体系讨论会上,则迳提出应以近代化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
[1]①这个讨论势必涉及对中国近代经济史的看法。
在早期,根据鸦片战争后新式工业的发展,经济史学界原是以中国经济的近代化及其成败为研究的着眼点的,老一辈学者有不少论述中国工业化的著作。
[2]②三十年代,人们开始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角度来研究这个问题。
到四十年代,一种定型的看法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一个向下沉沦的社会,“九一八”以后变成殖民地、半殖民地,“七七”以后更是半个中国沦陷,国亡无日。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经济也是日益凋蔽,谈不上发展。
有发展的,如建立新式工厂、修筑铁路等,只是反映半殖民地化的加深;商业、银行的繁荣则是属于“畸形发展”;民族工业虽有初步发展和进一步发展,亦必迅即陷入“破产半破产”的境地。
直到七十年代,一些中国近代经济史的著述,大都给人以一片凄凉、每况愈下的感觉。
这种历史观,可称之为沉沦观。
国外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学者中也有类似的看法。
他们叫做“不发展的发展”(Development of underdevelopment),即中国的不发达的状况是日益加深了。
不过这些论著主要是分析中国经济不发达的原因,而不是写历史。
[3]①更多的西方和日本学者,是把近代中国看成是一个开始近代化(他们一般称“现代化”)的过程,尽管其道路艰险,以至是失败的。
近二三年,国内也兴起了用近代化理论或者发展经济学的理论来研究中国近代经济史的趋向,还专门召开过这方面的研讨会。
[4]②近代化与沉沦观,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历史观。
传统荒政在近代历史行程中的实践与变异
传统荒政在近代历史行程中的实践与变异——以清政府在“丁戊奇荒”中的应对政策为例二、政府主导与民间协济“官赈”作为传统社会唯一重要的渡荒形式,虽然发挥着重要的历史作用,但却远远不能解决人民的痛苦。
清政府鉴于财政捉襟见肘,也认识到民间力量对于救灾的重要性,于是多次下诏提倡和鼓励“商赈”,李鸿章就曾亲自到上海,在江浙一带的富商中间劝募。
同时还对各省的商人捐助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积极的引导,并积极派员带各地劝捐。
在政府的“劝捐”和“商赈”的感召之下,全国各地绅商民众纷纷捐助。
据灾后统计,除开户部直接拨付的公款以外,通过在各省设捐输局得到的捐银总数为一千零二十九万。
[2]599晋省“丁戊奇荒”救灾中,“除大部分粮食、银两是靠清政府调拨筹措外,全国除与山西同时遭灾的陕西、河南外几乎所有的省都为赈济山西灾区捐献了粮食、银两、棉衣和马匹。
在这次救灾过程中,山西共得省外捐粮5万余石,白银上千万两。
湖南、湖北、直隶等省还捐棉衣2.6万余件。
归化城商民捐马600匹,蒙古苏尼特郡王之母索隆特氏捐牛100头。
三、华侨捐赠与国际援助除了清政府的“官赈”与新式商人的“商赈”,面对整个华北的灾民,清政府还积极鼓励海外华侨积极参与到赈灾中来。
前福建巡抚丁日昌受李鸿章之托,派员前往香港、新加坡、小吕宋(今菲律宾)、逼罗(今泰国)、安南(今越南)等地竭诚劝募,得到了香港同胞和海外华侨的积极响应, 连巫来由( 即马来西亚) 国王也“捐银千圆, 以为华商之倡”。
[6]214西方传教士为了“争取信徒”[7]320,也积极参加了“丁戊奇荒”的赈灾,是为“教赈”。
华北大灾发生后,旅居上海的西方教会人士于1877年3月成立了“山东救灾委员会”[8],1878年1月西方教会又在此基础上成立了“中国赈灾基金委员会”[9]。
当山西旱灾严重的消息传到上海后,1877年该会委派李提摩太等人赴晋办理“教赈”。
据李提摩太回忆,其在晋亲施“教赈”银不少于12万两[10]。
近代中国历史中的社会变革与动荡
近代中国历史中的社会变革与动荡近代中国历史是一个充满社会变革与动荡的时期。
从晚清末年到新中国成立之间,中国经历了一系列重大的社会转变与动荡局面。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这些社会变革与动荡的原因、影响以及对中国历史的深远意义。
一、经济变革与开放在近代中国历史中,经济变革是社会变革与动荡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在晚清时期,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和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的传统经济体系受到了严重破坏,国家陷入了贫穷落后的境地。
为了摆脱困境,中国开始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与开放政策。
首先是洋务运动,该运动从19世纪中叶开始,推动了中国工业现代化的发展。
中国尝试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方式,兴办工厂和铁路,并改革传统的农业制度。
洋务运动虽然在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内外因素的制约,仍然没有消除中国的经济落后问题。
其次是五四运动后的新文化运动,这一运动以思想解放和文化创新为主要内容,为中国的社会现代化奠定了思想基础。
新文化运动推动了科学、民主、自由等现代价值观的传播,并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批判和转变。
这场运动使中国逐渐摒弃封建主义和思想保守主义,为中国社会变革打开了新的大门。
二、政治变革与反对运动近代中国历史中的社会变革与动荡还与政治变革与反对运动紧密相关。
旧中国的政治体制严重腐败,民众对封建专制制度的不满逐渐积聚,最终导致了一系列的反对运动。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一次革命。
它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的成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早的民主共和国之一,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然而,在革命胜利后,国内各种政治派别的争斗使得国家陷入动荡不安的局面。
此后,中国进入了北洋政府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不断发生政治变革与动荡。
军阀混战、政党斗争、内战等问题,使中国陷入长期的动荡与不稳定。
这段时期的政治动荡给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带来了巨大的障碍,许多社会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三、文化变革与思想启蒙近代中国历史中的社会变革与动荡还涉及到文化领域的变革与思想启蒙。
中国近代的屈辱、探索和现代的崛起
中国近代的屈辱、探索和现代的崛起
一、屈辱
1、“三次灾难性战争”(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变化的主线之一是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启迪:落后必然挨打;我国要大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才能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重演。
学习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
2,抗日战争(1931-1937-1945)
处,深化互利合作等,珍爱和平。
二、近代化的探索
中国近代化探索四部曲的内在比较: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是循序渐进式的。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学习工业技术) (学习政治制度) (学习思想)
三、近代后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
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四、中国的现代崛起(1949年至今)。
中国近代衰落原因之分析
中国近代衰落原因之分析中国近代的衰落原因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
下面是对中国近代衰落原因的一些分析:一、政治原因:1.封建思想束缚:清朝末年,中国社会始终被封建思想所束缚,封建统治集团追求其自身的私利,忽视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政治体制僵化,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导致政府无法有效地管理国家。
2.内外压力:中国近代面临来自外部列强的侵略,如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等,使中国丧失了国家主权和独立。
同时,内部封建势力也对政治变革产生了阻碍,造成社会动荡不安。
3.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滞后:中国在近代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相对滞后,科技水平和工业体系无法与其他国家媲美。
缺乏实力和能力,使中国难以在全球竞争中取得优势。
二、经济原因:1.不平等条约:中国在近代遭到西方列强的不平等条约限制,被迫开放市场,丧失经济自主权。
外资入侵,破坏了中国经济的独立性和自给自足的经济体系。
2.农业经济主导:中国在近代的经济结构中,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无法满足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需求。
同时,缺乏工业化进程和现代化的经济体系,导致经济发展的滞后。
3.财政困难和税收体制:清朝末年,国家财政困难,无法为国家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
税收体制不完善,使得负担集中在农民身上,加重了社会矛盾。
三、社会原因:1.社会不公和阶级矛盾:清朝末年,社会上存在着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社会阶级分化严重,贫富差距悬殊,造成社会不公平和社会矛盾。
各个民族和民众之间的矛盾也是造成社会动荡的原因之一2.文化观念保守:中国在近代一直被传统文化观念所影响,保守思想和顽固的封建思想束缚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守旧的文化观念对于现代化进程的抵制,对于社会发展造成了障碍。
四、外部环境原因:1.西方列强的挤压:近代中国受到西方列强的挤压和侵略,成为了其他国家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造成了中国国力的衰落和国家地位的下降。
2.社会进步的影响:近代中国面临着西方社会进步思潮的影响,社会变革的要求和压力日益增大,中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没有及时作出相应调整和。
近代中国的经济发展与政治变革
近代中国的经济发展与政治变革近代中国可以说是政治与经济两个方面的变革交织不断,是一个充满风云变幻的时期。
历史的沉淀使得中国在19世纪前期处于落后的经济状态,这也是列强的入侵与侵略的原因之一。
随着社会不断变迁,近代中国的经济发展逐渐呈现出来的一些趋势。
第一,商业逐渐壮大。
在清末时期,由于国家的财政拮据,玉石、茶叶、丝绸、烟草等传统商品贸易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在此背景之下,虽然中国的落后给予了列强充足的扶植空间,但是在一些本土特色小商品的发展上还是给予了广大市民获得了一定的商业利益。
这也可为中国经济日后的发展提供了一些雏形。
第二,银行与金融业的成立,随着商品交往与贸易的缩小,货币交往的增强导致了金融业的逐渐壮大,同时1904年的善后条约也给予了西方国家对于中国的直接控制权和金融主导权。
这也是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主要趋势,随着对于资金流的掌控,国家与同盟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和战争的变革也日趋变化。
第三,工业的发展。
在近代中国工业的发展被西方的走向所影响下,近代中国的工业也逐渐复苏,尤其是近年来一些东南沿海地区的工业化速度也逐渐加快。
当然,在抗日战争时期,1941年时的近代中国工业基础是非常薄弱的,这也为抗战时间的延长增加了难度。
2000年后中国在全球化、经济市场化、科技进步和社会变革等方面都大开大放,其中经济市场化推进的步伐是最明显的。
中国加强市场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现代化市场法律与制度,为经济增长创造了良好的商业环境,也带来了全球资本和外商巨大的市场机遇与发展前景。
当然,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影响也同样带来了一些困难与风险,中国需要更多的理性思考和良性竞争。
在经济发展实践过程中,近代中国的政治变革不可避免地会与经济变革发生互动影响。
19世纪初列强对中国的瓜分,也为中国的保守主义与各种保守思想以及统治的决策层提供了警示,强化了他们内部体制的认识和改革动向。
同时,近代中国的兴起也是经济活力和社会发展综合因素的和谐化成果,这包括中国不断推进社会制度改革和国家体制改革所产生的积极因素。
八年级历史上册近代中国的社会动荡与改革思潮
八年级历史上册近代中国的社会动荡与改革思潮近代中国是一个充满动荡和变革的时期,社会的动荡与改革思潮交织在一起,对中国的未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今天,我们将从民族危机、西方文明冲击和新思潮兴起三个方面来探讨八年级历史上册近代中国的社会动荡与改革思潮。
一、民族危机在近代中国,社会动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长期积累的民族危机。
晚清时期,清政府的腐败和内忧外患使得中国逐渐沦为列强的半殖民地,失去了国家的独立和尊严。
社会的民族危机促使了改革思潮的兴起,为中国的未来提供了方向。
二、西方文明冲击近代中国的社会动荡还受到了西方文明的冲击。
19世纪中期以后,随着列强的侵略,西方社会的思想、科学、技术、制度等一系列领域不断涌入中国,冲击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制度的桎梏。
西方文明的冲击引发了中国重建社会的思考和尝试,为社会变革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三、新思潮兴起近代中国的社会动荡还得益于新思潮的兴起。
新思潮涌现了一大批有志青年,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局限性和社会问题有着深刻的认识,并寻求中国的救国之道。
新思潮的兴起使得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深刻的反动阶段,不断呼唤改革的声音在全国范围内响起。
在近代中国的社会动荡与改革思潮中,许多重要事件和人物都值得我们关注。
例如,洋务运动是清政府为了抵御列强入侵而进行的一次现代化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种种原因最终以失败告终。
太平天国运动则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运动,反映了农民对于社会不公的不满和要求改革的迫切愿望。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最重要的一次政治变革,推翻了封建帝制,开创了中华民国的历史篇章。
还有一些优秀的改革思想家如康有为、梁启超等,他们提出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改革思想,对中国的社会变革产生了积极影响。
总之,近代中国的社会动荡与改革思潮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时期,民族危机、西方文明冲击和新思潮兴起互为因果,推动着中国社会向前发展。
面对历史的回眸,我们应当铭记这一段痛苦而辉煌的历史,从中汲取教训,为实现中国的现代化梦想而不懈努力。
初中历史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与思潮
初中历史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与思潮中国近代社会变革与思潮近代中国是一个经历了深刻社会变革与思潮涌动的时期。
这个时期,中国经历了数以百计的社会变革、政治动荡和思想觉醒,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本文将探讨其中一些重要的社会变革与思潮,并分析它们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一、近代中国社会变革1. 甲午战争与列强入侵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标志性的一次战争,它标志着中国一度的国家危机和社会变革的开始。
此次战争导致列强入侵中国,割地赔款,使中国深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泥淖。
2. 辛亥革命与民主运动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另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这次革命激发了中国人民对民主、自由和平等的追求,为中国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3. 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新文化运动是中国思想启蒙运动的重要阶段,它发生在20世纪初。
新文化运动倡导科学、民主、进步和自由的思想,拥护个人解放和社会变革。
这次运动启发了大量知识分子的觉醒,推动了中国思想的解放和进步。
4. 五四运动与爱国主义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独特而激烈的爱国主义运动,发生在1919年。
这次运动主要反对对中国的不公平待遇,特别是对巴黎和约的不满。
五四运动表达了中国民众的爱国情怀和对民主与科学的追求,成为中国现代化的标志之一。
二、近代中国思潮1. 维新思潮维新思潮是中国近代思潮中的一股主要力量。
这一思潮主要由康有为、梁启超等知识分子领导,他们主张学习西方文明,进行社会改良与政治改革。
维新思潮对中国社会变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 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清朝政府的一项改革措施,以引进西方技术来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然而,洋务运动的成果有限,未能实现真正的社会变革,但它为后来的维新运动铺平了道路。
3. 马克思主义的传入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对中国的革命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农民工人阶级的觉醒,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结果之一。
初中历史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和思潮兴起
初中历史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和思潮兴起近代中国是一个动荡的时期,社会变革和思潮的兴起对中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从晚清到民国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许多重大的变革和思潮的兴起,这些变革和思潮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推动。
一、政治变革和思潮在近代中国,政治变革和思潮的兴起是社会变革的重要方面。
晚清时期,中国面临着内忧外患,封建统治日益腐败。
维新思潮迅速兴起,思想家们提出了一系列变革的主张。
例如,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主张变法维新,倡导西方的科学、民主和宪政。
同时,戊戌变法的失败也使得一些人开始反思,其中就包括梁启超。
他提出“中国救亡图存的出路在于自己的力量”,唤起了民族意识的觉醒,为中国的政治变革奠定了思想基础。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政治变革之一。
在革命思潮的推动下,辛亥革命中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不仅在中国政治史上具有深远意义,也对后来的社会变革和思潮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辛亥革命使中国政治开始向民主制度转变,为后来的政治变革和思潮提供了契机。
二、经济变革和思潮近代中国的经济变革和思潮也是社会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晚清时期,洋务运动是一股掀起的新的潮流。
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改革了中国的军事、工业和交通运输等方面。
洋务运动的兴起不仅带来了大量的洋务知识和技术,也激发了一批爱国的思潮。
洋务运动虽然以失败告终,但为中国近代化的经济变革打下了基础。
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经济变革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提出了“民主主义、民族主义和民生主义”的思想,被广泛接受并推动了中国的社会变革。
在经济思潮方面,红色资本主义的兴起给中国带来了新的思考。
红色资本主义既具有市场经济的特征,又有着社会主义的色彩,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文化变革和思潮近代中国的文化变革和思潮对中国的社会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辛亥革命后,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成为一股冲击传统文化的思潮。
高中历史的归纳中国近现代社会变革与思潮
高中历史的归纳中国近现代社会变革与思潮中国近现代社会变革与思潮概述近现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这段时间内中国经历了巨大的社会变革与思潮的浪潮。
本文将对中国近现代社会变革与思潮进行归纳与分析。
I. 甲午战争与中国的社会变革甲午战争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变革的重要标志之一。
这场战争让中国彻底认识到自身的脆弱,以及与西方列强的差距。
中国自此走上了改革的道路,开始探索现代化的途径。
A. 对传统观念的反思和挑战甲午战争的失败触发了中国社会对传统观念的反思和挑战。
人们开始质疑封建制度的合理性,逐渐形成了推翻旧制度的思潮。
这一时期,一些思想家开始提倡科学、民主、自由的观念,并呼吁进行社会改革。
B. 推动教育改革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引进为了弥补与西方列强的差距,中国开始进行教育改革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引进。
学校的设立和课程的调整,为培养具有现代化思维的人才奠定了基础。
同时,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知识,推动了中国科技的发展。
II. 辛亥革命与中国的政治变革辛亥革命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变革的又一里程碑。
这场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为中国建立一个民主政治体制奠定了基础。
A. 推动政治体制的变革辛亥革命的成功使得中国走向了建立民主政治体制的道路。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开始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试图建立起一个符合现代化要求的政府机构。
这其中包括宪政运动、民主革命等。
B. 妇女解放运动的兴起随着辛亥革命的推动,妇女解放运动也逐渐兴起。
在这一时期,妇女开始争取平等的权利和地位,提出了许多改革妇女地位的主张。
这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III. 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现代的重要思潮之一。
这一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彻底的反思,倡导科学、民主和新文化的观念。
A. 反对封建文化的冲击新文化运动提出了批判封建文化的思想,呼吁摒弃陈旧观念,追求新的思潮和科学知识。
这场运动对中国社会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B. 推动思想解放和文化创新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中国思想解放和文化创新的进程。
中国近现代史论文-论中国近代革命
论近代中国革命[内容摘要]近代中国在几千年的封建主义思想的影响下,社会弊端积重难返,人民的思想严重落后于西方列强民众的思想,而且,我认为暴力革命对旧制度的打扫更为彻底。
近代中国想要得以进一步的发展,必须从根本上尽可能的排除旧制度的影响,所以,暴力革命对于中国更有利。
另外,如何评价革命和改良,是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一个值得注意和重视的问题,对于革命,改良的得与失,必须作实事求是的分析!关键词:近代中国;革命;改良;论战;民主革命;封建清王朝1905年至1907年间,围绕中国究竟是采取革命手段还是改良方式走资本主义道路,革命派与改良派分别以《民报》、《新民丛报》为主要阵地,展开了一场大论战。
革命派在论战中论述了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
这次论战涉及的范围很广,但主要有三个方面。
要不要“反满”和用暴力推翻清王朝,是这次论战的中心。
为了论证“反满”与暴力革命的必要,革命派揭露了满族贵族实行民族统治政策的罪行,旗帜鲜明地提出只有用暴力推翻这个反动卖国的政府,中国才能独立富强走向进步。
改良派争辩说,“反满”与政治变革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应当以政治变革为目标,而不应以“反满”为目标;并认为暴力革命势必引发内乱和招致帝国主义瓜分,最后导致亡国。
对此,革命派指出革命虽不免流血,但可“救人救世”;他们正确地宣布,推翻清王朝后将以民主原则对待满人;并强调民主革命是有纲领、有组织的运动,认为革命可以有秩序的进行,而不会发生内乱和招致瓜分。
政治革命的目标是君主立宪还是民主共和,是这次论战的又一重点。
改良派反对共和革命论,鼓吹“渐进论”,说封建专制必须经过君主立宪阶段才能实行民主共和;借口“民智未开”,诬蔑中国人民“既乏自治之习惯,又不识团体之公益”,根本没有享受民主权利、当“共和国民之资格”,宣扬这种资格只有在开明专制时代和君主立宪时代才能养成。
革命派进行了有力的驳斥,用“取法乎上”批判改良派的“循序渐进”,认为自由、平等是人的本性,一旦破除禁锢,就会沛然而出。
近代前期中国的沉沦与转型(上课用)
文化侵略
允许在通商口岸建教堂传教;军舰在通商口岸“巡查贸易”
《中法黄埔条约》
允许在通商口岸传教;永久居住。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原因:根本:英国需进一步打开占领中国市场
直接:修约被拒绝
参加国:英法元凶,美俄帮凶
结果:
影响:
《天津条约》(1858,清与英法美俄) 《北京条约》(1860,清与英法俄) 沙俄割占中国1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知识回顾
请在下面的时间轴回忆对应的政治、经济、思想 方面的具体史实 1840
鸦片战争
1851 1856
1860
1894
甲午中日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爱国官兵的反抗
自然经济瓦解 开眼看世界
洋务运动
中体西用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早期维新思想
根据本阶段的具体史实,谈谈你Βιβλιοθήκη 近代化的理解?论证探讨问题
第二讲: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师夷长 技到早期维新思想、社会生活变迁
(一):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一:自然经济解体 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是直接和主要原因
标志:手工棉纺织衰败,耕织分离 表现:❶农副产品商品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❷传统手工业受到沉重打击 ❸商业:买办出现和洋行大增 ❹贸易:中心由广州转向上海
中国人民的反抗
1.两次鸦片战争中的爱国官兵的反抗。 2.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鸦片战争期间中国人民 第一次自发反抗外敌入侵,表现不畏强暴,抵 御外敌的爱国精神) 3.太平天国运动。 4.左宗棠收复新疆。(1884,设新疆行省) 中国人民的反抗是列强未能把中国变成殖民 地的根本原因
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原因 根本原因:阶级矛盾激化 反封
导论之三:中国历史上的荒政指南共46页文档
35、不要以为自己成功一次就可以了 ,也不 要以为 过去的 光荣可 以被永 远肯定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导论之三:中国历史上的荒 政指南
31、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 穿。(名 言网) 32、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染。 我要尽 量避免 绝望, 辛勤耕 耘,忍 受苦楚 。我一 试再试 ,争取 每天的 成功, 避免以 失败收 常在别 人停滞 不前时 ,我继 续拼搏 。
艰难曲折的中国现代化之路
艰难曲折的中国近代化之路──读林家有《孙中山与辛亥革命革命史研究的新审视》感言杜国松中国的近代化实际上滥觞于最早“开眼看世界”的林则徐、魏源。
林则徐、魏源对中国的近代化的影响主要在思想上。
在林、魏之前,中国人沉溺于过去辉煌历史,盲目自大,闭目塞听,自诩为“天朝上国”、“中央之国”,鄙视外来文明,思想行为极为何守、守旧;此时的清朝极其腐败,政治一片黑暗,清朝就象沉疴不起的耋耄老人,对时局变化麻木不仁、漠不关心,龚自珍的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就是当时现实的写照;林则徐、魏源提出“开眼看世界”、“师夷之长技制夷”就神州大地的一声惊雷,对当时的中国人起了振聋发聩的作用,林则徐、魏源开了思想、风气之先,自此之后,中国人开始以诧异的眼光观察和了解中国之外的精彩世界。
林则徐不仅是近代民族英雄第一人,“开眼看世界”第一人,从思想、观念影响的角度来说,他也是中国近代化第一人。
最早将近代化付诸于实践的是洋务派。
震慑于二次鸦片战争两次惨败西方的船坚炮利,又直接感受用洋枪洋炮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好处,一部分官员从顽固不化的清朝官僚队伍中分离出来,成为清朝官员中的翅楚,这些洋务派官员的代表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堂、张之洞等,他们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师夷长技以求富”的口号,为创办洋务事业,可谓呕心沥血,苦心经营,他们的洋务事业也可谓硕果累累,创办一大批在当时亚洲屈指可数的军工企业、民用企业,创办当时在亚洲排名第一、世界排名第七的北洋舰队。
但是洋务运动的结局很悲惨,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宣告洋务派的近代化运动失败了。
孙中山明确指出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洋务运动引进西方技术没抓住根本,“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于船坚炮利、垒国兵经,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
”洋务派抱残守缺,死死抱住“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不放,这是他们失败的主要原因。
只学西方的先进技术,不改革政治制度和社会体制,这样的近代化只能以失败告终。
从变局危局残局看中国近代社会的变化
从“变局”、“危局”、“残局”看近代中国社会的变化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被迫打开国门,开启了近代化进程,从此,封建社会一统中国的局势如滚滚江水一去不返。
近代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无论从国家的社会性质、社会的阶级关系方面,还是从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来看。
近代中国不同阶级领导了不少次救亡图存运动,而有一点没有变化,中国人民始终处在水深火热、危难重重之中。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也注定了中国社会各方面的残缺不全。
一、变局(一)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质的变化。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中国封闭落后的国门打开,中国开始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
鸦片战争前,中国为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中国的社会阶级发生了变动。
随着中国逐步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社会阶级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旧的阶级关系已然发生改变,新的阶级关系也不断产生、发展、壮大。
封建地主阶级开始分化,一部分开明地主,开始认清了鸦片战争失利的部分原因,主张西化。
先有林则徐、魏源开眼看世界,再有洋务派兴办洋务,顽固守旧派仍然存在于社会,并占据很大市场。
买办势力和买办制度也在近代社会出现,游走于大资产阶级和贵族之间。
19世纪四五十年代,作为最革命的工人阶级也开始产生于西方创办的工厂,并在今后的100多年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五四运动以后。
当然在近代社会不可不谈的也是对近代社会的变化产生决定性作用的当然是具有两面性的资产阶级,他们也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
中国的社会阶层增多,阶级关系也日益复杂。
(三)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帝国主义通过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文化渗透控制中国社会广大领域,中国人民困苦不堪。
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勒索赔偿,抢掠金银;控制中国内政外交,镇压中国人民反抗,扶植代理人,内外相勾结,洋人的朝廷对洋人摇首乞怜,对国民残酷剥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715
71
110
213
9249
同光年间 (1861 - 1895) 8512
7334
594
644
194
17278
民国时期 (1912 - 1948) 7147
5145
2443
1563
400
16698
资料来源 :据夏明方《民国时期自然灾害与乡村社会》中华书局 2000 年版. P36 (表 1 - 4) 编撰而成 。 自清嘉道 、同光以迄民国 ,虽然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受灾县数在同光年间一度上升 ,至民国 时期有所下降 ,而华南 、西南 、东北三区受灾县数却持续攀升 ,依然保持着黄河流域 、长江中下游地区仍
总之 ,清政府对待灾荒的行为 ,随着嘉庆后国力的衰微以及封建制度的崩溃而走向了末路 。 (2) 北洋政府 (1912 - 1927) 的荒政措施 北洋政府继承了清代的救灾措施 ,最常用的有急赈和蠲缓 。1913 年 6 月 ,广西漓江 、郁江江水泛 溢 ,临桂 、灵川 、龙胜 、全县 、永福 、苍梧 、贺县 、恭城等县田禾荡没 ,庐舍为墟 ,遍地鸿嗷 。“由财政部先行 拨银五万元尅速汇交并由该督遴派妥员会同地方知事赶办急赈 ,毋任流离失所 。”[7] (P207) 北洋政府《堪报 灾歉条例》规定 :地方堪报灾伤 ,将灾户原纳正赋作 10 分计算 ,按灾请蠲 ,被灾 10 分者 ,蠲正赋 70 % ;被 灾 9 分者 ,蠲正赋 60 % ;被灾 8 分者 ,蠲正赋 40 % ;被灾 7 分者 ,蠲正赋 20 % ;被灾 6 分 、5 分者 ,蠲正赋 10 % ,蠲余钱粮 ,应分年代征 ,被灾 10 分 、9 分 、8 分者 ,分作 3 年带征 ;被灾 7 分 、6 分 、5 分者 ,分作 2 年 带征 。[8 ] (P503 - 506) 除上述最常用的两种救灾措施外 ,北洋政府的工赈 、移民就粟和植树造林三种救灾措施 最具有新的时代气息 。 工赈 ,即以工代赈 ,被视为消极救济中的一种积极救济方式 。清代也于灾后多有实施 ,但真正得到 重视且在灾后作为重要救灾措施则自北洋政府始 ,原因在于工赈可以使政府“籍灾民之佣作 ,以修筑堤 坊 ,灾民赖政府之救济 ,以维持生活 ,事关实惠 ,款不虚靡 ,防患恤灾 ,一举两得”[9 ] (P295 - 296) 。因而 ,工赈被 称之为“最科学原则及最适于实用之救灾办法”[10] (P29) , 成为民国救济思想变革的集中体现 ,并在实际中 经常实行 。 移民就粟 ,主要是伴随着近代交通事业的发展而兴起 。作为一种救灾措施 ,移民就粟需要政府当局 有一个统筹的规划 ,将灾民的外出逃荒由自发与无序转入疏导与有序 。1920 年 ,北京政府交通部为输 送直隶外出难民 ,就制定办法 “: 凡某县灾民赴外省谋生者 ,由县知事造具清册 ,载明某人赴某处派警备 交送至车站 ,由各站长加挂车辆运行 ,不收车费 ,以示嘉惠 。”[11] 希图调配全国经济资源 ,解决灾民的生 计问题 ,以达到安定社会的目的 。 植树造林 。由于近代人口激增而大量开垦荒地以及战争的毁坏 ,造成近代以来森林植被急剧下降 , 导致水土流失 ,江河泛滥 。北洋政府在治标救灾的同时 ,认识到植树造林是涵养植被水份 、防止水土流 失的有效办法 ,于 1914 年 11 月公布我国近代第一部森林法 ,1915 年 6 月又公布《造林奖励条例》对国有 林 、保安林 、公有林或私有林事宜 ,以及承领荒山地造林的奖励 、处罚作了具体规定 。[12] (P72) 在政府的倡 导下 ,各省 、县会 ,选择附近山地或原有林木区 ,种植树苗 。河南救灾分会从 1922 年起就在惠济河沿岸 , 雇用灾工种植大量树木 ,1925 年 12 月间又种植大批柳树 “, 统计前后所种不下二万九千余株”。[13] 北洋政府时期 ,正是国内军阀混战之时 ,军务费 、债务费占了财政支出的绝大部分 ,1913 —1925 年 间 ,用于军费 、债务支出费用占到岁出总费用的 70 % —80 %。[14 ] (P64 - 65)“政务之设施 ,每为财力所限 ,不能 依时兴办 、而军费出款又时有增加 ,多者几逾总额之半 ,少亦三分之一 ,军费既增 ,而他项政务遂不得不 力从撙节 。”[15] (P78) 在这种财政状况下 ,很难保证救灾工作的实际成效 ,有时政府虽有心救灾 ,但又因经 费不足而不了了之 。1921 年 7 月 29 日《申报》曾披露 :山东黄河决口 ,请求政府筹款 ,而当时内务总长 齐耀珊答“无款可筹 ,只好听其死者自死”云云 。[16] 这说明北洋政府的救灾制度带有很大的虚置性 ,实际 效能与理想之间有很大差距 。 2. 民间的救灾组织及其救灾活动 近代中国社会基本上处于秩序失范的格局 ,故救灾活动越来越依赖地方慈善团体以及商业力量 。
表 1 1840 - 1927 年间全国各省区受灾县数统计
灾型
水
旱
风
虫
震
其 它 分 计
地区
河 北
3397
895
128
6
12
82
4205
山 东
3835
1761
72
37
142
93
5226
收稿日期 :2005 - 03 - 20 作者简介 :鲁克亮 ,男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2004 级博士生 。 刘力 ,女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 ,助理研究员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2004 级博士生 。
施 ———借贷也由于财力所限难以开展 ,或者只是象征性的开展 ,如 1910 、1911 年安徽大水灾发生后 ,怀 远县按灾民大小户口放赈粮种 ,大口之家得四百文 ,小口之家得二百文 ,所买种子仅够种一亩地 。[6] (P14) 1911 年 ,上海华洋义赈会派往安徽调查灾情的传教士罗炳生在其灾情报告中称 “: 然饥民固有数百万 , 则以杯水救车薪之火 ,其无济于事也”“, 救此数百万无工作之饥民 ,安能不设法妥为赈济乎 ? 此在中国 政府 ,自当尽力拯救 。但今仅拨数万两之赈银 ,安能救此七千英里之灾区 ? ……有许多饿莩之百姓 ,说 今虽赈钱 ,但彼至今未得过分文 ,又有人说 ,曾到过放赈地方 ,但所得赈钱 , 即用于来去盘川亦尚不 够 。[ 6 ] ( P14 - 15)
—
—
—
赈济
38
1
9
175
27
借贷
15
—
—
—
—
其他
3
—
—
9
—
总计
79
12
21
219
29
平均
7. 2 次/ 年
1. 1 次/ 年
1. 6 次/ 年
6. 4 次/ 年
9. 7 次/ 年
说明 :此表是根据《中国历代自然灾害及历代盛世农业政策资料》《、中国农业自然灾害史 料集》与《清史稿》统计而得 ,因资料所限 ,难免有所缺漏 。 从上表中 ,我们可以看出 :其一 ,清政府对于灾害的救济工作的确花了大力气 ,其蠲免和赈济的次 数 ,从总体上看还是相当大的 ,每次蠲免 、赈济的县数都从几县到几十县 、几百县不等 , 1857 年 ,免直隶 、 山东 、江苏 、山西 、河南 、陕西 、湖南 、广西等二百三十五厅州县卫 ,广西四土县被灾额赋 ;[2] (P1209) 而且各省 因灾蠲免 、赈济的钱两 ,少则数万 ,多至数十万 ,从咸丰十年到光绪十三年 ,仅河南鹿邑一县在清延历次 蠲免令中被蠲免的民欠总计共有 287272 两 。[3 ] (P9) 其二 ,它说明清代的救灾能力与国力紧密相关 。道光中叶以后 ,由于内忧外患 ,财力拮据 ,此时的清 政府已经失去了其祖先遇灾蠲免或一而再 、再而三的普免 、通免天下钱漕的气魄 “, 对于人民灾祲 ,独采 取缓旧征新一例”,以致民国《夏津县志续编》讥其“知有国而不知有民”“, 已无恩恤可言”。[4] (P39) 但就缓 征措施实施而言 ,也如该志所云 “: 饥馑余生 ,何以堪此 。”最终清政府还是不得不下令将主要由此造成的 民欠予以蠲免 。光绪元年 ,上谕同治十二年至本年原缓节年旧欠尽行蠲免 ;咸丰十一年 ,上谕道光三十 年起至咸丰九年止 ,实在民欠地丁及漕南二米款项尽行蠲免 。[5] (P130 ) 这就是为何上表中咸 、同 、光三朝蠲 免次数诸多 ,而缓征较少的缘故 ,造成这种情况的另一个缘由是咸 、同朝因战争而蠲免次数上升 ,如咸丰 十年 (1860 年) 免直隶 、山东 、河南 、江西 、湖北 、湖南 、福建 、广西等省四百一州县卫被贼额赋有差 ;同治 三年 (1864 年) ,免江苏太仓等州厅县 、淮安等县被扰灾赋 。[2] (P1209) 而对于维护灾民灾后重建的重要措 ·26 ·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年第 6 期
略论近代中国的荒政及其近代化
鲁 克 亮1 刘 力2
(1. 四川大学 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 成都 610064 ;2. 重庆师范大学 学报编辑部 ,重庆 400047)
摘 要 :清末民初 (1840 —1927) ,被灾害学界称为除夏禹宇宙期 、两汉宇宙期 、明清宇宙期三个重大灾害群 发期外第四个灾害群发期 , 在此社会转型时期 ,社会经济 、政治发生极大变动 ,而中国荒政也处于大转折大发 展时期 ,本文拟对近代严重的自然灾害进行概括性的分析 ,同时对近代两种不同的荒政措施及其近代化作一初 步的探讨 。
1. 政府的荒政措施 (1) 晚清政府 (1840 - 1911) 的荒政措施 对于灾荒 ,清政府有一套完整 、固定的应对程序 ,地方遇灾 ,须报灾 、勘灾 、审户 ,最后是中央按成灾 分数进行蠲免和赈济 ,晚清政府亦是如此 。为了对晚清政府的荒政措施有一个大致了解 ,笔者根据有关 资料 ,对晚清政府的有关救灾措施情况编撰出如下统计表格 :
表 3 1840 - 1911 年清政府救灾措施表 (单位 :次)
措施
朝代
道光年间
咸丰年间
同治年间
光绪年间
宣统年间
(1840 - 1850) (1851 - 1861) (1862 - 1874) (1875 - 1908) (1909 - 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