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全套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生
公共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
内、外、妇、儿、中医、
传染、皮肤、口腔、影象、
检验、麻醉、功能、精神、
神经、流行病、卫生、预防
Baidu Nhomakorabea
专业课(临床课)
2、作用:
(1)生理学以公共基础课和形态课为基础,为 后续专业基础课和临床课做准备,起承上启 下的桥梁纽带作用。
(2)在医学本、专科、研究生教育、全国医师 资格考试、临床医师继续教育中都有举足轻 重的作用。
觉提高中枢兴奋的“张氏效应”。徐丰彦、吴襄、王志 均、
韩济生、阮长耿、杨雄里、姚泰等在循环、呼吸、针刺
镇痛痛觉与脑啡肽、消化、神经、血小板、视网膜等生
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
细胞与分子、器官与系统、整体
第二节 机体的内环境
1、内环境——细胞外液 2、稳态:维持内环境各项理化 因素保
持相对稳态的状态
第三节 生理功能的调节
生理学全套课件
判机体之美,析生命之理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三章 血液 第四章 血液循环 第五章 呼吸 第六章 消化和吸收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机体的内环境 生理功能的调节 体内的控制系统
第一节 生理学的任务
生理学(physiology):是以生物机体 的生命活动现象和机体各组成部分的功
和神经支配内分泌腺)
3、自身调节: ①概念: ②意义:
神经调节:效应快,准确,短暂 特点 体液调节:效应慢,广泛,持久
自身调节:幅度小,灵敏度低, 作用有限
第四节 体内的控制系统
一、非自动控制系统(开环系统) 二、前馈控制系统 三、自动控制系统(闭环系统)
1、反馈:由受控部分返回,对控制
部分的影响和作用。 2、正反馈:由受控部分返回,是进一
步加强控制部分功能的
反馈方式。
3、负反馈:由受控部分返回,是减弱 或纠正控制部分功能的 反馈方式。
生理意义:是维持稳态和许多生理 功能恒定的最重要调节 方式。
反馈控制系统(功能自动控制系统、闭 环系统、双向闭合回路系统)
前馈
干扰
控制信号
控制部分
受控部分
输出变量
反馈信号
前馈:控制部分经控制信号作用受控部分的同时, 又经另一快捷途径调控受控部分的控制方式。
能有关。
一、细胞的物质转运功能 ㈠单纯扩散:指脂溶性小分子物质由高
浓度侧跨膜向低浓度侧转 运的过程。 决定于:1、膜两侧该物质的电—化学 梯度。
2、膜的通透性:指某物质通过膜的 难易程度。
特点:不耗能,不需要膜蛋 白帮助,由高向低。
㈡易化扩散:指非脂溶性小分子物质, 在膜蛋白的协助下,由高 浓度侧跨膜向低浓度侧转 运的过程。不耗能,由高 向低。
两种类型及特点:
载体易化扩散:载体蛋白 1、 结构特异性
特点 2、 饱和现象 3、 竞争性抑制 1、化学门控通道
通道易化扩散 2、电压门控通道 3、机械门控通道
被动性转运:由于单纯扩散,易化扩 散,均顺着膜两侧的电—化学梯度进 行,均不耗能,故称为~。 (三)主动转运:指经膜特殊蛋白的耗能 做功过程,将物质的分子或离子由低 浓度跨膜向高浓度转运的过程。耗能 逆着电—化学梯度进行。 (四)继发性主动转运
成为现代生理学的鼻祖和奠基人。 4、19世纪末俄国著名生理学家谢切诺夫和巴甫洛夫研究中
枢神经、条件反射及脑的功能规律。 5、19世纪末法国生理学家Claude Bernard提出“机体内环境”
的概念,使医学有了革命性的认识。 6、20世纪初美国生理学家W.B.Cannon在内环境基础上提出
了“稳态”的概念。
(3)国家教育部、卫生部多次下文明确规定: 生理学是医学本科54门课程中10门主干课程 之一(考试课)。
3、生理学和医学的关系: 1) 是关于生命的科学 是关于疾病的科学
(正常人体功能机能) (异常人体结构和功能变化)
不了解正常人体,便无法认识理解、判定疾病。
因此生理学是学习和从事医学活动的重要理论基础。
2)人类自然科学进步的最高奖——诺贝尔奖6项中 ①物理学 ②化学 ③经济学 ④文学 ⑤和平奖 ⑥生理学或医学奖
由此亦可见生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
诺贝尔奖
生理学或医学
物理学 和平学 经济学 化学 文学
生理学的发展简史和三个研究水平: 1、公元前300~400年,《黄帝内经》中已记载。
2、西方和希腊16世纪医学书籍中也有生理学内容。 3、1628年英国医生William Harvey出版《心与血的运动》,
意义:前馈可避免负反馈出现的滞后与波动。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一节 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和跨膜 物质转运功能
第二节 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功能 第三节 细胞的跨膜电变化 第四节 肌细胞的收缩功能
第一节 细胞膜的结构和跨膜物质转运功能
细胞膜的分子结构在电镜下分三层:
脂质:磷脂70%,胆固醇30%, 鞘脂少量,磷酸酰肌醇跨 膜信号转导
性能:体温下是液态,有流动性
与细胞变形,运动,吞噬,抗 原,受体,跨膜物质转运和细胞信 号转导等功能有关。 蛋白质 表面蛋白质
镶嵌蛋白质 性能:细胞膜的很多功能决定于
膜蛋白质
与膜受体,抗原,载体,通道, 膜信号转导等功能有关。 糖类:
成分:寡糖,多糖 存在形式 : 糖脂 ,糖蛋白 性能:与膜抗原,膜受体等功
7、我国近代生理学的标志是: 1926年林可胜教授发起成立“中国生理科学会”。
(他 研究消化和内分泌生理,肠抑胃素 )。 蔡翘教授长期研究航空航天医学,发现脑内“蔡氏
区”, 在国内最早编写生理学教材(1935年)。张锡均 教授研究神经递质Ach,创立迷走N-垂体后叶反射理论。 冯德培研究神经肌肉生理的“冯氏效应”。张香桐研究 视
一、生理功能调节的三种形式: (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
1、神经调节:起主导作用 基本方式—反射
反射:指在中枢神经的参与下, 机体对刺激产生的规律性反应。
2、体液调节:激素(全身) 代谢产物(局部)
①全身性体液调节(远距分泌) ②局部性体液调节(旁分泌和
自分泌) ③神经—体液调节(神经分泌
能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
生理学的任务:研究构成人体各个系
统的器官和细胞的正常活动过程;功能 的内部机制;各部分的功能相互关系和 人体功能与环境变化的关系。
生理学在高等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1、地位 : 无机
大体
医用数、理、 化 有机 解 局解、组胚、生化、生理
语、英、计、生物
药理、病理 病解、诊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