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汤加减治疗盘肠气痛

合集下载

小肠疝气怎么办,老中医推荐几款偏方

小肠疝气怎么办,老中医推荐几款偏方

小肠疝气怎么办,老中医推荐几款偏方疝气,是指体腔内容物向外突出的病症,多伴有气痛症状。

疝气发生的部位很多,如肚脐、腹股沟、小肠等。

小肠疝气要如何治疗呢?中医推荐了几款疗效不错的食疗偏方。

★一: 当归茯苓汤治疝气1: 【功能主治】温经散寒,清热利湿,活血益气,补肾益肝。

主治疝气。

【偏方组成】当归、茯苓、枸杞各15克,肉桂、乌药、小茴香各10克,海沉香5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7日为1疗程。

★二: 苓白术桂枝汤治疝气1: 【功能主治】温经通脉,燥湿健脾。

主治小儿疝气。

【偏方组成】茯苓、白术、台乌药各9克,桂枝6克,炙甘草3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加减】伴咳嗽者,加桔梗、川贝母各6克;疝痛甚者,加木香、元胡各6克;体质虚者,加黄芪、当归各6克。

★三: 槟榔佛手汤治疝气1: 【功能主治】疏肝理气,散寒止痛。

主治疝气。

【偏方组成】槟榔、佛手各18克,吴茱萸、香附、荔枝核、黄芪各15克,小茴香、橘核各12克,干姜10克,肉桂、甘草各6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四: 其他中医偏方1: 1方[药物] 紫苏30克,艾20克,防风15克。

[制法] 上药煎滚。

[用法] 放脚盆内,先熏四面护紧,挨温洗之,重者两次根除。

用于小肠气、肾囊坚硬,小便不通者。

[出处] 《良方集腋》。

2: 2方[药物] 花椒30克,大葱7个,全瓜蒌1个,陈醋250毫升。

[制法] 将上药和匀,白布包好加水煎熬。

[用法] 熏洗患处,每天1次。

用于疝气偏坠。

[出处] 《中医外治法奇方妙药》。

3: 3方[药物] 苦椿树叶250克。

[制法] 煮滚放坛内。

[用法] 先熏后洗,每日数次,甚效,用于治疗疝气偏坠。

[出处] 《外治寿世方》。

4: 4方[药物] 鲜生姜汁1小杯。

[制法] 先用热水洗澡,待全身汗出时再将阴囊泡浸于杯中的生姜汁中,10多分钟后阴囊缩小如常。

用于小肠疝气。

[出处] 《中医外治奇方妙药》。

五: 中医认为,疝的发病多肝经有关,凡肝郁气滞,或寒滞肝脉,皆可致疝;亦有先天脏气薄弱,不能收摄而致疝者。

加减仙方活命饮治疗肛肠病术后118例

加减仙方活命饮治疗肛肠病术后118例

水谷之海 , 为多气多血之腑 , 主受纳腐熟水谷与脾共 司升清 降 浊 、 生 气 血 之 职 。 “ ” “ ” “ ” 化 虚 、 寒 、 瘀 是
该病 的 主要 病理 基础 , 正 虚 寒凝 络瘀 ” “ 是该 病发 病 的主要病 因病机 。 自拟温 中健 脾 化瘀 方 中黄芪 、 党
胶体 果胶铋 , 1次 10 g 1天 2次 ; 0m , 多潘 立酮 , 1次 1m , 天 3次 , 上两 药 均 为 餐 前 半小 时 口服 ; 0 g1 以 克
2 治 疗方 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 26 . 3 例均为住院患者 , 随机分
为治疗组 l8 男 6 l 例, 2例, 5 女 6例, 年龄 l 7 4— 9岁,
平均 4. 岁; O3 病程 03 2 . — 2年, 平均 1. ; 中混 15年 其 合痔 5 例, 6 肛裂2 例 , 2 4 肛瘘 O例, 肛乳头肥大 l 例。 8 对 照组 18例 , 6 , 5 , 龄 1 8 , 均 1 男 o例 女 8年 3— 0岁 平
浙江 中西 医结合杂志 2 1 00年第 2 O卷第 3期
Z e agJ C hj n I WM( o 2 o32 1 ) i T V 1 0N . 00 .
1 2 诊 断标 准 西 医 诊 断 参 照 《 用 中西 医结 合 . 实
32 结 . 见表 1 。

治疗 组疗 效 优 于对 照组 ( 0 0 ) P< .5 ,
诊断 治疗 学》 中慢 性 萎缩 性 胃炎 的诊 断标 准 。 中 …
医辨证参照《 实用 中西医结合诊 断治疗学》 中辨 …
证标 准 : 胃脘 疼痛 痞满 、 酸 、 杂 、 泛 嘈 纳呆 等 , 有上 或

二参一仙汤

二参一仙汤

神话传说 蟾蜍,古指“月精”。《太平御览》卷四引《春秋纬演孔图》:“蟾蜍,月精也。” 古时科举盛行,常以“蟾宫折桂 ”比喻考取状元等功名。学友、诗友之间也常用祝词“寒窗书剑十年苦,指望蟾宫折桂枝”来相互勉励。可见自古以
来,蟾蜍在百姓心中是吉祥的象征。 关于蟾蜍还有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传说很久以前,天上的王母娘娘做寿,喜开蟠桃盛会,邀请各路神仙
二参一仙汤
神药 锦黄峻下号将军, 蟾宫折桂登仙境, 灵芝不老合阴阳, 人参长吟岐道经。
《陈友芝医案》出版后,很多读者、患者询问:“书中二参一仙汤治疗顽疾屡建奇效,是由哪些药味组成的?”此 乃我祖传秘方,也是我多年来治疗癌症的基本方,其中药味的配伍必须临证而化,剂量亦随证加减,倘若用之失 法,则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反会误人性命。且兵关国之安危,药关人之生死,用药如用兵,临证处方要深谙药性 ,以期药症相契,效验如神。要问药味为何,有诗为证。
波折,2003 年 4 月 5 日,我在一位当记者的朋友陪伴下找到了原省卫生厅厅长张承烈,请他为我介绍一 位资深老中医,于是我有幸认识了我的救命恩人——陈友芝医生。经过一番仔细、精心地“望、闻、问、切”, 陈医生为我开了一张中药处方——秘方“二参一仙汤”,并配以白鹅血、癞蛤蟆,治疗 3 个多月,各方面都有 明显的好转,原先左下腹的疼痛也很少发生了,这燃起了我对中药治疗的信心。虽然中药味道是苦的,偶尔 还会有反胃、口唇发麻。但是在陈医生的鼓舞下,我还是坚持服用他的中药,到现在已经有 17 个月了,现在 的我,体重增加到 64 公斤,全身肌肉饱满,强健有力,脸上的黑斑隐退。从今年开始,我每次复诊都是自 己一个人开车从湖州赶到杭州,配好药,再自己一个人开回湖州。2004 年 8 月 13 日,我请原先住院时给 我做检查的那个医师给我复查,B 超报告提示下腹壁内小结节大小约 0.7 厘米×0.9 厘米,无明显变化,考 虑良性结节,腹腔内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及包块,腹水消退。想起当初化疗失败后这位医师曾对我说:“中草 药吃吃没有用的,要再做一次插管化疗可能还有点效果……”但是现在他看到我的复查结果后,惊讶地说:“中 药治疗效果蛮好嘛!以后我遇到类似病人也劝他们去吃中药。” 奇迹真的出现在我的身上,实在是做梦也想不到啊!用中药治疗真的有效!真的太神奇了!而且花钱少,效 果好,痛苦少。 一些朋友见我平时经常服用癞蛤蟆及鹅血,现在不但死里逃生,而且精神充沛,体重增加,面色红润,恢复 工作,都高兴地对我说:“人家都说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你可真是癞蛤蟆吃到了天鹅肉啊!”

名医经验|仙桔汤

名医经验|仙桔汤

名医经验|仙桔汤
仙鹤草30克,桔梗8克,白槿花、炒白术、炒白芍、乌梅炭各9克,广木香6克,炒槟榔、甘草各4克。

功能:健脾运中,渗化湿热。

适应证:慢性痢疾、慢性结肠炎。

症见面色不华,神疲乏力,肠鸣腹胀或腹痛隐隐,经常大便溏泄,日行数次,或大便中夹有粘液。

舌苔薄腻,脉细或濡。

方解:慢性痢疾、泄泻迭治不愈,缠绵难解者,其辨证往往既有脾虚气弱的一面,又有湿热逗留的存在,为虚实夹杂之证,故在治疗上既要补脾敛阴,又要清化湿热,方可取效。

方中仙鹤草止血而不留瘀,能活血治痢,且具强壮之功,桔梗排脓治痢,两药为主药,共奏活血排脓,强壮治痢之功。

方中白术、木香健脾调气;白芍、乌梅、甘草酸甘敛阴,治痢而缓腹痛;白槿花泄化湿热,活血排脓,能缓解下痢之重;槟榔用少量,善行气消胀。

全方健脾运中,渗化湿热,标本兼顾,不失为治疗慢性痢泄之佳方。

加减应用:凡泄泻日久,偏于脾虚气弱者,去槟榔,加炙黄芪15克,党参12克;湿热明显者,加地锦草30克、生地榆12克。

地榆凉血止血,清热解毒,善治下焦血分湿热,且具护膜疗疮之功,故对肠粘膜发炎、充血水肿或有溃疡者用之尤宜。

腹痛甚者,加重白芍、甘草之用量,白芍用15~30克,甘草用9~15克。

若用于治阿米巴痢疾,则宜加入鸦胆子14粒(去壳)分吞。

鸦胆子善治冷痢、久泻,能杀灭阿米巴原虫,凡阿米巴痢疾须加用之。

煎服法:先用冷水浸泡诸药约1小时,每剂药煎两次,每次取煎药液150~200毫升,日服两次,空腹服。

禁忌:忌受寒凉,忌食生冷、油腻物,忌郁怒气恼,忌过度劳累。

加减寿星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加减寿星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加减寿星汤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由于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大家吃的是越来越好,再加上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所以得病的人是越来越多了。

中医中的方剂治疗是一种十分温
由于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大家吃的是越来越好,再加上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所以得病的人是越来越多了。

中医中的方剂治疗是一种十分温和的方法,可以在对抗疾病的同时调理身体机能,滋润修复,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种:加减寿星汤。

【处方】南星120克(胆制)半夏60克防风30克荆芥21克天麻30克皂荚30克香附30克青皮30克猪苓30克泽泻30克赤茯苓30克白茯神30克白术30克细辛21克麦门冬30克
【制法】上药锉碎。

【功能主治】治痫证。

【用法用量】每剂30克,加生姜,水煎服。

【摘录】《古今医鉴》卷七
【处方】南星4两(胆制),半夏2两,防风1两,荆芥7钱,天麻1两,皂荚1两,香附1两,青皮1两,猪苓1两,泽泻1两,赤茯苓1两,白茯神1两,白术1两,细辛7钱,麦门冬1两。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痫症。

【用法用量】每剂1两,加生姜,水煎服。

【摘录】《古今医鉴》卷七引吴都堂方
像加减寿星汤之类的这些中药的方剂都是把几种中药材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后再经过反复的疗效验证其可行性后才会运用的,大家可以放心服用。

但如果出现什么不适,一定要即时就诊。

生活常识分享。

加减导气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加减导气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加减导气汤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你知道加减导气汤吗?日常生活中要如何利用加减导气汤治疗呢?加减导气汤的治疗效果怎么样呢?一起来简单的了解一下吧。

【处方】白芍药2钱
你知道加减导气汤吗?日常生活中要如何利用加减导气汤治疗呢?加减导气汤的治疗效果怎么样呢?一起来简单的了解一下吧。

【处方】白芍药2钱,大黄3钱(煎熟入)1钱半,黄连1钱半,厚朴(姜炒)1钱半,枳壳(面炒)1钱半,黄芩(炒)1钱,木香1钱,槟榔1钱,青皮7钱。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痢疾。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2钟,煎7分,食前热服。

【摘录】《扶寿精方》
通过上文对加减导气汤的介绍我们可以知道,养生方剂的种类有很多,不同的养生方剂主要的不同点就是配方的问题。

只要正确的掌握配方就可以体验到养生方剂带来的功效与作用了。

生活常识分享。

消臌至神汤的功效与作用

消臌至神汤的功效与作用

消臌至神汤的功效与作用
气温的变化不定让身体体质本来就弱的朋友更是感到各种不适,下面就介绍一种一应用非常广泛的中药方剂消臌至神汤,让大家都能健康起来。

【别名】
八宝串、消膨至神汤(《串雅内编》卷三)。

【处方】
茯苓30克人参21克雷丸9克甘草60克萝卜子21克白术15克大黄18克附子3克
【功能主治】
益气健脾,消积杀虫。

治气臌,血臌,食臌。

【用法用量】
用水2.5升、煎至500毫升,早服250毫升,必然腹内雷鸣,少顷必下恶物甚多,再服药250毫升,又大泻大下,至黄昏而止。

淡米饭汤饮之,不再泻。

【摘录】
《石室秘录》卷一
看完了本文为大家带来了关于消臌至神汤的食用方法之后,是不是觉得关于消臌至神汤的学问非常的多?那么喜欢养生的朋友就快快行动起来吧。

【新提醒】《汉方诊疗三十年》神效汤

【新提醒】《汉方诊疗三十年》神效汤

【新提醒】《汉方诊疗三十年》神效汤《汉方诊疗三十年》神效汤-防治肠粘连335 诊断为胸膜炎、类风湿、神经痛、腹膜炎等长年病痛的患者初诊于一九五三年二月三日,患者血色不佳,营养状态一般。

患者叙述如下∶下肢发冷,头面轰热感,轰热时如火烧般发烫。

便秘,腹胀难忍。

无食欲,特别是在早上,早饭只吃一口。

肩胛部强凝不适,右侧较甚。

从腰至下肢乏力,夜间睡眠欠佳,有时出现右侧胸痛。

有时痔疮出血,月经不调,经期易错后。

脉象沉弦,主诉腹部膨满,但腹诊时未触及明显膨满,仅脐左右两侧以下有压痛,右侧稍重。

听诊自右肩胛部至腋下呼吸音微弱,但X线胸片并无提示胸膜炎表现,体温37.3℃。

我考虑为腹膜炎引起的粘连、便秘。

于是,以头面轰热和便秘为指征,试用三黄泻心汤治疗。

服药后,头面轰热好转,但便秘无变化。

大黄的用量改为2.0克,服后仅有少量大便但不完全通畅,仍有腹满。

试改投大柴胡汤治疗后,反而腹胀,更加食不下。

于是改为温下法,投予桂枝加芍药大黄汤治疗,服药后身心感觉好。

但继续服药一个月左右,大便无论如何还是不通畅,仍有头面轰热感。

这次改用加味逍遥散治疗,服药后,大便完全不通,严重肩凝,情绪反而变差了。

真是束手无策,试用三和散,无效,麻子仁丸也无效。

即使每日大黄量用至6.0克也不见效果。

试投大建中汤治疗后,情绪好转,但连续服用十天后,便秘加重,很难受。

这种状况持续了一段时间,一天我不经意地翻阅《众方规矩》〔日本战国时期医家曲直濑道三(1507-1594)医著——译者注〕,疝气门中的神效汤映入眼帘。

《众方规矩》神效汤条云∶"治一切疝气。

多为热郁于中,寒束于外。

"在古人称为疝气的疾病中,也包括粘连引起的肠狭窄,于是决定试用该方。

治疗效果值得惊叹。

服该药后,患者身体感觉舒适的程度大大超过了以前服用过的任何药物,大便通畅,每天或隔日一次,食欲渐增,患者很高兴。

我们都期待着这次能够治愈,于是连续服用该方约十个月。

其间有时停药十天左右,会出现便秘。

肠粘连缓解汤_新急腹症学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肠粘连缓解汤_新急腹症学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肠粘连缓解汤_新急腹症学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肠粘连缓解汤_新急腹症学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1)1.原方 (2)1.1.组成:川朴3-5钱,木香3钱,乌药3钱,炒莱菔子3-5钱,桃仁3钱,赤芍3钱,芒消2钱(冲服),番泻叶3钱(泡服)。

(2)1.2.功效:轻型(气滞血瘀)粘连性或部分性肠梗阻;胃肠道术后调整胃肠功能。

21.3.来源:《新急腹症学》。

(2)1.4.以下方剂相似度只按组成计算,不计剂量。

(2)2.相似度50%:甘遂通结汤 (2)2.1.组成:甘遂末0.6-1g(冲服),桃仁9g,木香9g,生牛膝9g,川朴15g,赤芍15g,大黄10-24g。

(2)2.2.原方对照:川朴3-5钱,木香3钱,乌药3钱,炒莱菔子3-5钱,桃仁3钱,赤芍3钱,芒消2钱(冲服),番泻叶3钱(泡服)。

(2)2.3.加:甘遂末、生牛膝、大黄 (2)2.4.减:乌药、炒莱菔子、芒消、番泻叶 (2)2.5.功效:肠梗阻较重,腹胀疼痛,恶心呕吐,大便秘结,肠腔积液较多者。

32.6.来源:《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

(3)1.原方1.1.组成:川朴3-5钱,木香3钱,乌药3钱,炒莱菔子3-5钱,桃仁3钱,赤芍3钱,芒消2钱(冲服),番泻叶3钱(泡服)。

1.2.功效:轻型(气滞血瘀)粘连性或部分性肠梗阻;胃肠道术后调整胃肠功能。

1.3.来源:《新急腹症学》。

1.4.以下方剂相似度只按组成计算,不计剂量。

2.相似度50%:甘遂通结汤2.1.组成:甘遂末0.6-1g(冲服),桃仁9g,木香9g,生牛膝9g,川朴15g,赤芍15g,大黄10-24g。

2.2.原方对照:川朴3-5钱,木香3钱,乌药3钱,炒莱菔子3-5钱,桃仁3钱,赤芍3钱,芒消2钱(冲服),番泻叶3钱(泡服)。

2.3.加:甘遂末、生牛膝、大黄2.4.减:乌药、炒莱菔子、芒消、番泻叶2.5.功效:肠梗阻较重,腹胀疼痛,恶心呕吐,大便秘结,肠腔积液较多者。

2.6.来源:《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

神效汤治一切疝气

神效汤治一切疝气

神效汤治一切疝气
木香(另磨)吴茱萸(各七分)茴香(酒炒)玄胡索益智仁苍术(米泔浸)香附当归川乌(炮去皮减半)山栀(炒各一钱)砂仁(七分)甘草(三分)
上锉一剂,姜三片,灯芯一团,水磨广木香调服。

胀闷如痛加乳香、枳实;
有瘀血胀痛加桃仁、川芎,去益智、山栀;
肾气注上,心痛闷欲绝者,加沉香、枳实,去益智、山栀。


脉∶疝脉弦急,积聚所酿;察其何部,肝为本脏,心滑肺沉,风疝易荡;关浮而迟,风虚之恙;阳急为瘕,阴急疝状;沉迟浮涩,疝瘕寒痛;痛甚则伏,或细或动;牢急者生,弱急者丧。

疝气者疝本肝经,宜通勿塞,绝与肾经无干。

或无形有声,或有形如瓜,有声似蛙,是疝气病也。

始初湿热在经郁久,后感寒气外束,不得疏散,所以作痛。

不可执作寒论,须用寒热相兼,用神效汤加减,川乌以散寒气,山栀以清湿热,皆是下焦主药,其效速。

肠中走气作声,或痛者,是盘肠气也;
小肠阴囊,手按作响声痛者,是膀胱气也;
小肠脐旁一梗升上钓痛者,是小肠气也;
小腹下注,上奔心腹急痛者,是肾虚也;
阴子偏大偏小者,是偏坠也;
阴子虽硬,大而不痛者,是水肾气也。

一切疝气者,多因热郁于中而寒束于外也。

(以上俱宜后方)。

疝气疼痛胀满怎么办?一味中药搞定,与其他三味药一起配伍效果甚好

疝气疼痛胀满怎么办?一味中药搞定,与其他三味药一起配伍效果甚好

疝气疼痛胀满怎么办?一味中药搞定,与其他三味药一起配伍效果甚好大家好,我是中医人方叔,今天跟大家继续讲一讲中药川楝子川楠子独特的功用,就是它能够治疗疝气。

什么是疝气?就是腹股沟胀大或睾丸肿痛。

疝气的病机也有很多种。

川楝子治疗疝气是以治疗热疝为主,因为它是寒凉药,如果是属于寒性的疝气,睾丸或腹中痛,就要用一些暖肝寒药来配合川楝子,寒温并调。

有个男的,冬天受凉,睾丸痛得不可忍,给他用上导气汤,放了很多屁,就不痛了。

导气汤只有四味药,川楠子、吴茱萸、小茴香、木香。

它能够疏导下焦腹中生殖器周围的气结而痛,特别是因受寒引起的经脉堵塞,用之效如浮鼓。

为什么这些种子类的药,还有果核,善于入肾、入睾丸呢?原来古人在《药性总义》中提到,药物不同的形象部位提示它偏重于进入不同的经络脏腑。

就像连翘似心而入心,荔枝壳似睾丸入肾,藤类药似经脉而能疏通经脉,种子类药主生殖也能入肾,花类药有开放之性、能打开心胸郁闷之气,根薯类药能补益人体等。

我们看像荔枝核似睾丸而入肾这句话,为什么呢?大家想想,植物就像人体,都有生长收藏,一棵植物从哪里生发出来的?就像龙眼荔枝,那么好吃,其实它所有的气血都是从一棵种核生化出来的。

我们再看人,它周身五脏六腑、皮肤、血肉都从哪里来?从受精卵那里来,精子长生于哪里?产生于睾丸啊!所以人体的种核在睾丸,中医认为它归肾管,肾主生殖。

所以植物的种核大都能入到人体下焦来理顺气机。

中医把这叫作同气相求,你明白了这个道理,即使睾丸腹中痛,你也不着急了,为什么?方法太多了,除了我们前面讲的姜枣茶治寒性腹痛外,你还可以通过用种子的核,去理顺腹中气机。

我们前面讲花升子降,玫瑰花、月季花偏于理顺胸院气机。

而荔枝核、川楝子,还有橘核、小茴香,甚至山楂核,能够理顺腹中气机。

同样是理气药,你能够分清楚它们所走的部位。

所以知道一些这方面的常识,你吃个橘子都可以吃出学问来,吃完橘子后告诉你橘皮和橘核千万别丢掉。

橘皮能够走胸肺、脾胃,所以你如果生闷气,气伤自己,胃口不开,心胸憋闷。

延胡乌药汤治疗盘肠气痛

延胡乌药汤治疗盘肠气痛

方药应用中国民间疗法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J u l.2016,V o l 24N o 7㊀㊀延胡乌药汤治疗盘肠气痛冯文城(吉林省榆树市医院,130400)㊀㊀盘肠气痛是儿科常见病症,症状多表现为小儿阵发性哭闹,腹痛,甚或疼痛弯腰,不乳,面色青白,两眉蹙锁,大便泻青,额上汗出等.西医认为,本病是由于肠壁平滑肌阵发性强烈收缩而引起的阵发性腹痛,称为婴儿肠绞痛.笔者在临床实践中,运用延胡乌药汤治疗盘肠气痛,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本方系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主任医师㊁中西医结合儿科专家㊁长春市名老中医刘玉书教授的自拟方,刘玉书教授甚爱此方,取名为 神仙汤 .刘玉书教授从医40余载,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擅长治疗儿科疑难杂症,笔者有幸侍诊左右,得其真传,现将本病治疗经验总结如下,以飨读者.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5月 2015年5月我院儿科门诊收治的盘肠气痛患儿30例,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7~90d.诊断标准:①多发生于3个月以内婴儿.②阵发性哭闹:表现突然哭闹或烦躁不止,干哭无泪,弯腰弓背,可持续数分钟至十几分钟或更长时间,矢气或解大便后可缓解,发作无定时,一天可数次至十几次,与饥饿无关.③伴随症状:哭时拒乳,腹部饱满,腹部触诊无包块,叩诊鼓音,可伴随呕吐㊁面色苍白㊁出汗等症状,缓解后无异常.纳入标准:①符合盘肠气痛诊断标准.②病程1~4周.③年龄7~90d,性别不限.④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肠套叠等急腹症患者.②患严重其他系统疾病,如糖尿病㊁心脑血管疾病㊁肿瘤等.③受试者家属不愿意参加临床试验.脱落标准:①纳入之后发现不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②病情较治疗前明显恶化,或者医生认为此患者必须退出者.③受试者依从性差.④发生严重不良事件㊁发生并发症或特殊生理变化不适宜继续接受试验㊁自行退出者.治疗方法予延胡乌药汤加减治疗.药物组成:延胡索5g,乌药5g,木香3g,白芍5g,砂仁5g,白术7g,山柰5g,甘草3g.加减:惊悸加蝉蜕㊁钩藤;呕吐加生姜㊁半夏;稀便加茯苓.每日1剂,水煎分3次温服.3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治疗结果疗效标准.治愈:症状完全消失,3个月内未再复发;有效:症状完全消失,但之后有复发,3个月内发作次数不超过10次;无效:症状无改善.结果:本组30例中治愈20例(1个疗程治愈15例,2个疗程治愈5例),有效10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讨论盘肠气痛首载于«婴童百问»,多为寒邪风冷,搏于肠间所致.盘肠气痛又称 吊肠气痛 盘肠钓痛 盘肠内吊 ,是小儿急性腹痛中最常见的疾病,婴幼儿多见.临床上以突然发作的阵发性腹痛为特征.其病因西医学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属功能性改变,无器质性病变,可能与患儿体质或对某些食物过敏或腹部受凉刺激等因素有关.造成肠壁暂时性缺血或副交感神经兴奋过度引起肠平滑肌痉挛,从而引起腹痛并阵发性加剧.«幼幼集成»认为: 盘肠气者,幼科称内吊者是也.皆因胎气郁积,壅结荣卫,五脏六腑,无一舒畅.其气不能升降,筑隘肠胃之间,抵心而痛,其声辘辘,如猫吐恶,干啼口开,手足皆冷,易疏散通气. «活幼心书»认为: 有遇黄昏后至更尽时哭多睡少,有啼声不已直到天明,乃胎中受寒,遇夜则阴胜而阳微,故腰曲额汗,眼中无泪,面莹白而夹青,伏卧而啼,入盘肠内吊之证,名为寒疝,去宿冷,温下焦. 综上所知,盘肠气痛因初生婴儿脏腑娇嫩,寒暖不能自调,乳食不知自节,一旦调护失宜,则脐腹为风冷寒气所侵,邪气客于肠胃之间,寒邪搏结,气不得通,以至脏腑气机升降失常,经脉凝滞不畅,不通则痛.治当本着腹部乃六腑之居,而 六腑以通为用 与 通则不痛 的机制,治则以调畅气机㊁温通经脉为首务.延胡乌药汤中延胡索辛温,归心㊁肝㊁脾经,为活血行气止痛之要药,专治一身上下诸痛.乌药辛温,辛开温散,善于疏通气机,能顺气畅中,散寒止痛.配木香善治脘腹胀痛;配山柰散寒止痛.砂仁辛温归脾㊁胃经,行气温中,醒脾健胃;配木香行气除胀止痛;配白术益气健脾.白芍酸苦微寒,养血荣筋,缓急止痛,柔肝敛阴.甘草补中益气,泻火解毒,缓急止痛,缓和药性.白芍味酸,得木之气最纯;甘草味甘,得土之气最厚;二药伍用,共奏敛阴养血㊁缓急止痛之效.惊悸加蝉蜕㊁钩藤,凉肝熄风,定惊止痉;呕吐加生姜㊁半夏,降逆和胃止呕;稀便加茯苓,与白术合用健脾祛湿止泄,与木香合用治脾虚飧泻,滑痢不止.诸药合用,温中健脾㊁行气止痛,收效甚佳,值得推广.(收稿日期2015G09G21)85㊀中国民间疗法2016年7月第24卷第7期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玄参汤_圣济总录卷一○六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玄参汤_圣济总录卷一○六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玄参汤_圣济总录卷一○六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玄参汤_圣济总录卷一○六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1)1.原方 (2)1.1.组成:玄参2两,升麻1两,防风(去叉)1两,羖羊角(镑)1两半,秦艽(去苗土)1两半,紫菀(去苗土)1两半,赤芍药1两半,茯神(去木)2两。

(2)1.2.功效:风目痛赤碜涩。

(2)1.3.来源:《圣济总录》卷一○六。

(2)1.4.以下方剂相似度只按组成计算,不计剂量。

(2)2.相似度50%:犀角汤 (2)2.1.组成:犀角(镑)3分,甘菊花(择)3分,玄参3分,茯神(去木)1两半,石膏(研)1两半,防风(去叉)1两,升麻1两,葛根1两。

(2)2.2.原方对照:玄参2两,升麻1两,防风(去叉)1两,羖羊角(镑)1两半,秦艽(去苗土)1两半,紫菀(去苗土)1两半,赤芍药1两半,茯神(去木)2两。

(2)2.3.加:犀角、甘菊花、石膏、葛根 (3)2.4.减:羖羊角、秦艽、紫菀、赤芍药 (3)2.5.功效:风头眩,目痛。

(3)2.6.来源:《圣济总录》卷十六。

(3)3.相似度50%:枸杞汤 (3)3.1.组成:枸杞子(炒)半两,赤芍药1两半,山芋1两半,升麻1两半,蒺藜子(炒)2两,茯神(去木)2两,防风(去叉)1两。

(3)3.2.原方对照:玄参2两,升麻1两,防风(去叉)1两,羖羊角(镑)1两半,秦艽(去苗土)1两半,紫菀(去苗土)1两半,赤芍药1两半,茯神(去木)2两。

(3)3.3.加:枸杞子、山芋、蒺藜子 (3)3.4.减:玄参、羖羊角、秦艽、紫菀 (3)3.5.功效:风邪客于睑肤,令眼睑垂缓,甚则眼闭难开。

(3)3.6.来源:《圣济总录》卷—一○。

(3)1.原方1.1.组成:玄参2两,升麻1两,防风(去叉)1两,羖羊角(镑)1两半,秦艽(去苗土)1两半,紫菀(去苗土)1两半,赤芍药1两半,茯神(去木)2两。

1.2.功效:风目痛赤碜涩。

1.3.来源:《圣济总录》卷一○六。

神仙一块气_良朋汇集卷一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神仙一块气_良朋汇集卷一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神仙一块气_良朋汇集卷一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神仙一块气_良朋汇集卷一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1)1.原方 (2)1.1.组成:巴豆、莪术、杏仁、川椒、胡椒、官桂、青皮、陈皮、大茴香、干姜、良姜、川芎、牵牛各等分。

(2)1.2.功效:五积六聚,滞食滞水,心胸胀满,倒饱嘈杂,呕吐酸水,气闷不通,胃脘疼痛。

(2)1.3.来源:《良朋汇集》卷一。

(2)1.4.以下方剂相似度只按组成计算,不计剂量。

(2)2.相似度77%:一块气 (2)2.1.组成:杏仁1两,莪术1两,川椒1两,青皮1两,官桂1两,胡椒1两,良姜1两,干姜1两,川芎1两,陈皮1两,黑丑1两,巴豆霜4钱。

(2)2.2.原方对照:巴豆、莪术、杏仁、川椒、胡椒、官桂、青皮、陈皮、大茴香、干姜、良姜、川芎、牵牛各等分。

(2)2.3.加:黑丑、巴豆霜 (3)2.4.减:巴豆、大茴香、牵牛 (3)2.5.功效:气滞食积,噎塞痞满,胸胁刺痛,癥瘕积聚。

(3)2.6.来源:《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抚顺方)。

(3)3.相似度57%:妙灵丹 (3)3.1.组成:木香3钱,大茴香3钱,川乌3钱,草乌3钱,花椒3钱,胡椒3钱,肉桂3钱,良姜3钱,三棱3钱,杏仁3钱,干姜3钱,陈皮3钱,莪术3钱,巴豆3钱。

(3)3.2.原方对照:巴豆、莪术、杏仁、川椒、胡椒、官桂、青皮、陈皮、大茴香、干姜、良姜、川芎、牵牛各等分。

(3)3.3.加:木香、川乌、草乌、花椒、肉桂、三棱 (3)3.4.减:川椒、官桂、青皮、川芎、牵牛 (3)3.5.功效:痞病。

(3)3.6.来源:《摄生众妙方》卷六。

(3)1.原方1.1.组成:巴豆、莪术、杏仁、川椒、胡椒、官桂、青皮、陈皮、大茴香、干姜、良姜、川芎、牵牛各等分。

1.2.功效:五积六聚,滞食滞水,心胸胀满,倒饱嘈杂,呕吐酸水,气闷不通,胃脘疼痛。

1.3.来源:《良朋汇集》卷一。

1.4.以下方剂相似度只按组成计算,不计剂量。

中药二仙汤

中药二仙汤

.中药二仙汤,逍遥散加减效果比较好出汗本身是一种调节体温、散热的一种方式,比如劳动、运动、情绪激动、紧张之后出汗都是很正常的,因此出汗是一种很正常的表现。

中医认为出汗也是有他的道理的,比如《黄帝内经》中就有相关记载。

人与人之间是有个体差异的,比如胖一些的人汗液就会多一些,瘦一些的人出汗就会少一些,这都属于正常范畴。

出汗一定要分出来是生理性出汗还是病理性出汗,病理性出汗也就是多汗症的原因总体概括起来就是一种中枢神经功能失调的表现。

中医认为出汗是一种阴阳失调引起的.中医是怎样认为每个人出汗的情况 :医学对于出汗是有分类规定的,有自汗、盗汗、头汗、半身汗、手足心汗等,最常见的还是自汗和盗汗。

所谓自汗就是无缘无故、不自主地出汗,一般都是在白天并不炎热也没有运动的环境下。

盗汗医学上认为就是在夜间睡着了时候出汗,而睡醒了后汗就止了。

当然其它还有很多出汗的情况都有分类。

自汗和盗汗有一部分在医学上是病理性的,是合并在某一些疾病上的。

有时是由于体内中枢神经紊乱有关.自汗和很多疾病都有一定的关系,比如一些高热性的疾病如发烧、肺炎、风湿热等疾病。

另外还有一些内分泌紊乱的原因也是有的,如更年期综合征,还有一些代谢性疾病引起的如甲亢。

还有一些一般疾病的情况如糖尿病的低血糖状态或者冠心病疼痛缺氧状态。

其它还有药物引起的出汗如吃阿司匹林等。

因此自汗的原因还是很多的。

盗汗与疾病的关系:通常引起盗汗的原因有结核病,其它原因还有小孩缺钙(佝偻病),盗汗是要就诊的。

治疗方法 :可以用一些药如桂枝汤等。

总之还是建议你到正规医院去检查一下,听听医生怎么说吧!来源:《简易方》引《究原方》(录自《医方类聚》卷一五○)。

组成:防风30克黄耆(蜜炙)白术各60克用法:上药哎咀。

每服9克,用水300毫升,加大枣1枚,煎至200毫升,去滓,食后热服。

病机:表虚卫气不固,腠理疏松。

辩证要点:自汗恶风,面色白,舌淡脉虚。

配伍特点:补中寓散,散中有补。

固表而不留邪,祛邪而不伤正。

仙方活命饮加减治疗痔疮反复发作一则(杜子媚孟繁甦)

仙方活命饮加减治疗痔疮反复发作一则(杜子媚孟繁甦)

仙方活命饮加减治疗痔疮反复发作一则(杜子媚孟繁甦)李某,女,46岁,2021年6月14日首诊。

主诉:肛门灼热疼痛反复发作多年,加重一周。

症见:肛门灼热疼痛,大便粘腻,伴里急后重。

舌红苔薄,脉弦细。

中医诊断:痔证型:热毒蕴结治法:清热解毒,活血散结处方:仙方活命饮加减:白芷20克防风10克赤芍20克当归10克甘草片10克皂角刺10克天花粉10克醋没药10克金银花15克浙贝母10克川牛膝15克广海桐皮10克土茯苓40克紫草10克7剂,每天1剂,水煎服2021年7月20日二诊:药后诸症明显减轻。

原计划手术治疗,因症状好转,取消手术。

近日因饮食不节,原症再发。

舌红苔薄,脉沉细。

仍以前方加减治疗。

此后,8月3日,8月18日,9月18日先后三次复诊,均无明显不适,予上方加减。

随访未再考虑手术治疗。

临证体会:仙方活命饮出自明代著名医学家薛己的《校注妇人良方》,被前人称之为“疮疡之圣药,外科之首方”。

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的功效。

主要成份为:白芷、贝母、防风、赤芍药、当归尾、甘草、皂角刺、穿山甲、天花粉、乳香、没药、金银花、陈皮。

《校注妇人良方》卷24:“治一切疮疡,未成者即散,已者即溃,又止痛消毒之良剂也。

”仙方活命饮是治疗阳证疮疡之祖方,受到历代医家的推崇,方中金银花、甘草清热解毒,当归、赤芍、乳香、没药散瘀止痛,陈皮理气以助血行,防风、白芷疏风散结消肿,贝母、天花粉清热排脓,散结消肿,炮山甲、皂角刺穿透经络,溃坚排脓。

诸药合用,热清毒解,气行血畅,肿痛自消。

叶腾辉名老中医认为,凡有热毒瘀滞的一切疾病,无论有形无形,皆可使用仙方活命饮化裁治疗。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属“脏毒”的范畴,多因饮食不节,过食醇酒厚味和辛辣等刺激性食品而致,或因泄泻和痢疾等湿热之邪下注肛门,或因肠燥便秘,虫积骚扰,以致肛门受损,染毒而致。

其总的病机为大肠热结,气血壅滞,湿热下注肛门。

仙方活命饮加减,以清热利湿,解毒祛瘀,活血止痛,每获良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仙汤加减治疗盘肠气痛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神仙汤加减盘肠气痛
盘肠气痛首见于《婴童百问》,多为寒邪风冷搏于肠间所致。

盘肠气痛又称“吊肠气痛”、“盘肠钓痛”、“盘肠内吊”,是小儿急性腹痛中最常见的疾病,婴幼儿多见。

西医认为本病是由于肠壁平滑肌阵发性强烈收缩而引起的阵发性腹痛,称为婴儿肠绞痛。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12例均为2006年1~5月的门诊患儿;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7~90天。

1.2 诊断标准诊断标准包括:(1)多发生在3个月以内婴儿。

(2)阵发性啼哭:表现为突然哭闹不止,弯腰屈背,干哭无泪,可持续数分钟至十多分钟,矢气或解大便后可缓解,发作无定时,一天可数次至十多次,与饥饿无关。

(3)伴随表现:哭时拒乳,腹部饱满、叩之鼓音,腹部触诊无包块,可伴呕吐、面色苍白、出汗,缓解后无异常。

(4)排除肠套叠等急腹症。

1.3 治疗方法予以自拟神仙汤治疗。

药物组成:延胡索、乌药﹑木香﹑白芍﹑砂仁﹑白术﹑山柰﹑
甘草。

加减:惊悸加蝉蜕、钩藤,呕吐加姜夏,稀便加茯苓。

每日1剂,水煎分3次温服。

3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

1.4 疗效评定标准疗效评定标准为:(1)痊愈:症状完全消失,1年内未再复发;(2)好转:症状完全消失,但之后有复发,1年内发作次数不超过10次;(4)无效:症状无改善。

2 结果
本组12例中,治愈8例(1个疗程治愈5例,2个疗程治愈3例);有效4例;无效0例。

总有效率100%。

3 讨论盘肠气痛是新生儿常见病症之一。

临床上以突然发作的阵发性腹痛为特征。

其病因现代医学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属功能性改变,无器质性病变,可能与患儿体质或对某些食物过敏或腹部受凉刺激等因素有关。

造成肠壁暂时性缺血或副交感神经兴奋过度引起肠平滑肌痉挛,而引起腹痛并阵发性加剧。

《幼幼集成》认为:“盘肠气者,幼科称内吊者是也。

皆因胎气郁积,壅结荣卫,五脏六腑,无一舒畅。

其气不能升降,筑隘肠胃之间,抵心而痛,其声辘辘,如猫吐恶,干啼口开,手足皆冷,易疏散通气”。

《活幼心书》认为:“有遇黄昏后至更尽时哭多睡少,有啼声不已直到天明,乃胎中受寒,遇夜则阴胜而阳微,故腰曲额汗,眼中无泪,面莹白而夹青,付卧而啼,入盘肠内吊之证,去宿冷,温下焦”。

综上所知,盘肠气痛因初生婴儿脏腑娇嫩,寒暖不能自调,乳食不知自节,一旦调护失宜,则脐腹为风冷寒气所侵,邪气客于肠胃之间,寒邪搏结,气不得通,以至脏腑气机升降失常,经脉凝滞不畅,不通则痛。

治当本着腹部乃六腑之
居,而“六腑以通为用”与“通则不痛”的机制,治则以调畅气机,温通经脉为首务。

神仙汤中延胡索辛温归心肝脾经,为活血行气止痛之要药,专治一身上下诸痛。

乌药辛温,辛开温散,善于疏通气机,能顺气畅中,散寒止痛。

配木香善治脘腹胀痛,配山柰散寒止痛。

砂仁辛温归脾胃经,行气温中,醒脾健胃,配木香行气除胀止痛,配白术益气健脾。

白芍:酸苦微寒,养血荣筋,缓急止痛,柔肝敛阴。

甘草:补中益气,泻火解毒,缓急止痛,缓和药性。

白芍味酸,得木之气最纯;甘草味甘,得土之气最厚。

二药伍用,共奏敛阴养血,缓急止痛之效用。

惊悸加蝉蜕、钩藤凉肝息风、定惊止痉;呕吐加姜夏,降逆和胃止呕;稀便加茯苓,与白术合用有健脾祛湿止泻,与木香合用,治脾虚飧泻,滑痢不止。

诸药合用,温中健脾行气止痛,收效甚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