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二轮复习生物专版:专题专项检测卷(五) 生态 A卷——基础保分练 Word版含解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生物试题A卷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生物试题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有“绿色水库”之称的生态系统是()A.淡水生态系统B.农田生态系统C.森林生态系统D.湿地生态系统2 . 要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最有效的方法是()A.增加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B.减少分解者的数目C.改变环境中的湿度D.减少捕食者的数目3 . 在母鸡孵卵期间,如果将所孵的卵取走,它依然继续孵卵。
母鸡的孵卵行为属于()A.先天行为B.学习行为C.捕食行为D.社群行为4 . 下列四类物质中,属于光合作用产物的一项是()A.含磷的无机盐B.水C.二氧化碳D.淀粉等糖类5 . 下列属于骨骼是()A.锁骨B.尺骨C.胸廓D.股骨6 . 恩施州正在开展“六城同创”,提升“城市名片”,改善城市绿化。
今年入春以来在各乡镇的道路两旁移栽了一批桂花树,要求带冠移栽,为了提高大树成活率,下面是某同学对工人师傅提供的建议,其中不具可行性的是A.浇过多水B.用遮阳网遮阴C.带土移栽D.摘除部分叶片7 . 江西红色革命圣地井冈山林木茂盛,空气清新,降雨量大。
这主要是因为植物的()A.光合作用的呼吸作用B.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C.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D.呼吸作用8 . 下列关于胚的结构正确的是A.子叶、胚乳、胚根、胚芽B.子叶、胚轴、胚根、胚芽C.胚根、胚乳、胚轴、胚芽D.种皮、胚、胚芽果皮9 . 下列有关骨骼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骨骼肌通过肌腱附着在骨上B.一块骨骼肌由中间的肌腱和两端的肌腹两部分组成C.骨骼肌通过收缩在运动中起动力作用D.一块骨骼肌至少要与两块以上的骨相连10 . 幼儿时期,人体内生长激素分泌过少会患()A.呆小症B.侏儒症C.巨人症D.大脖子病11 . 如图为身高110厘米的广东男子与身高70厘米的“袖珍新娘”喜结连理的幸福画面.下列哪项是婚检医生的介绍?()A.他俩智力发育正常,有生殖能B.他俩智力有缺陷,无正常生殖能力力C.他俩现在可以用注射生长激素治D.他俩是由于幼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造成的疗12 . 下列对被子植物一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水分B.根尖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C.叶芽中的芽原基直接发育成叶D.种子的生命力比孢子强得多13 . 下列关于蒸腾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风速快,水分蒸腾就快B.气温高,能促进蒸腾作用C.日照强,水分蒸腾就快D.空气湿度大,能促进蒸腾作用14 . 下列有关植物生殖的描述,错误的是()A.将马铃薯切成带有芽眼的小块来种植,利用了植物无性生殖的特性B.桃树经过开花、传粉、受精并结出种子的繁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C.植物的无性生殖有利于加快繁殖速度和保持母体性状的稳定D.只有马铃薯能进行无性生殖,其它植物不能进行无性生殖15 . 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动物的行为同生活环境有密切关系B.动物的行为是生来就有的C.动物的行为对动物个体的生存颌种族的延续都有重要作用D.捕捉老鼠是动物的学习行为16 . 刚摘的黄瓜“顶花带刺”,黄瓜顶上生长的黄色小花为()A.雌花B.雄花C.两性花D.花序17 . 学习过动物行为的知识后,小明对妈妈说,我可以命令蚂蚁在地上排列成“我的中国梦”几个字,妈妈不相信。
专题5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选择题)——2025届高考生物学模块分练【新高考版】(含解析)
专题5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选择题)——2025届高考生物学模块考前抢分练【新高考版】一、单项选择题1.如图为某精原细胞(2n)不同细胞分裂时期的图像,a为精原细胞所处时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甲表示染色体,若进行减数分裂,其顺序为a→b→c→d→eB.仅通过a、c、d三个时期的变化无法判断该精原细胞的分裂方式C.b时期的细胞中会发生基因重组,此时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有2个D.b时期的细胞中都含有Y染色体2.取某雄性动物(2n=8)的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用红色荧光和绿色荧光分别标记其中两条染色体的着丝点,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两个荧光点随时间依次出现在细胞中①~④四个不同的位置(箭头表示移动路径),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细胞正在进行减数分裂B.被荧光标记的两条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C.荧光点从③向④移动过程中,细胞发生了着丝点分裂D.该细胞分裂后得到的两个子细胞中都有荧光点3.某兴趣小组在观察家犬(2n=78)的睾丸切片时,根据观察到的染色体数和染色单体数将细胞归纳为下表中的4种类型。
下列关于这4类细胞的分析推理,错误的是( )B.③是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的细胞C.②-④-①可反映一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数的变化D.①和②细胞中均含有39对同源染色体、2个染色体组4.图1为某基因型为EeFf的高等雄性动物体内某细胞的部分染色体组成示意图,其中①~⑥表示染色体,a~d表示染色单体。
图2为该动物体内某细胞某一时刻部分染色体行为示意图,其中E、e和F、f表示基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1中a、b互为姐妹染色单体,c、d也互为姐妹染色单体B.图2中等位基因E、e的分离仅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后期C.图1中有3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Ⅰ前期会出现3个四分体D.图2中的染色体互换也可发生在图1中②和③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5.某基因型为AaX D Y的二倍体雄性动物(2n=8),1个初级精母细胞的染色体发生片段交换,引起1个A和1个a发生互换。
江苏2019版高考生物专题专项检测卷(八)现代生物科技专题A卷——基础保分练(含解析)
基础保分练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只在获得目的基因时使用B.重组质粒的形成是在细胞内完成的C.目的基因必须整合到受体细胞的DNA中才能复制D.通过基因工程育种可以定向地改造生物的性状解析:选D 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用同种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重组质粒是在细胞外构建完后再导入受体细胞的;重组质粒上有复制原点,不整合到受体细胞的DNA中也可复制;由于目的基因是已知的基因,所以可以定向地改变生物的性状。
2.下列关于核酸分子杂交和抗原—抗体杂交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酸分子杂交是指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的杂交B.抗原—抗体杂交的原理为碱基互补配对原则C.核酸分子杂交可检测目的基因的存在和转录D.抗原—抗体杂交常以目的基因产物作为抗体解析:选C 核酸分子杂交可以是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的杂交,也可以是 DNA单链和RNA 单链的杂交;抗原—抗体杂交的原理是抗体能与对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核酸分子杂交可检测目的基因的存在和转录;抗原—抗体杂交中目的基因产物常作为抗原。
3.白菜、甘蓝均为二倍体,若将白菜和甘蓝两者的花粉细胞的原生质体进行融合得到杂种细胞,再经植物组织培养获得“白菜—甘蓝”杂种植株幼苗。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培育出的“白菜—甘蓝”植株不能结子B.该诱导融合过程一般使用灭活的病毒C.该培育过程中的变异为染色体变异D.该过程中需要向培养基中添加植物激素解析:选B 白菜、甘蓝的花粉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得到的“白菜—甘蓝”植株细胞内无同源染色体,不能产生正常生殖细胞,不能结子;灭活的病毒用于诱导动物细胞融合;植物细胞杂交的后代染色体数目与亲本不一致,为染色体数目变异;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需要向培养基中添加植物激素调节细胞的脱分化和再分化。
4.(2018·启东高级中学期末)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工程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培育脱毒苗,获得具有抗病毒的新品种B.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获得人工种子,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C.利用细胞培养技术获得紫草素,实现了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D.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萝卜—甘蓝”,克服不同生物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解析:选A 因为分生组织的病毒极少,甚至没有病毒,所以将分生组织(如根尖、茎尖)进行离体培养能获得脱毒植株,但不能获得抗病毒植株;经细胞培养技术产生的胚状体可直接制作“人工种子”,属于无性生殖,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组织培养技术除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外,还可广泛应用于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如利用细胞培养技术获得紫草素;白菜和甘蓝不属于同一物种,它们之间存在生殖隔离,因此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的“白菜—甘蓝”,能够克服不同生物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2019届二轮 必修三复习 专题卷(适用全国)
高中生物-必修三-高三第二轮复习一、单选题1.如图为小麦籽粒形成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的含量变化,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小麦籽粒成熟后赤霉素合成量较小B. 小麦籽粒形成初期细胞分裂素合成旺盛C. 小麦籽粒质量的增加主要取决于生长素的含量D. 小麦籽粒形成受多种植物激素平衡协调作用2.“猪--沼--茶”是华南山地丘陵地区常见的生态农业模式,由种植(茶树)、养殖(猪)、农户(人)和沼气生产(微生物)四个子系统构成。
该生态农业模式()A. 是由茶树、猪、人和微生物组成的生态系统B. 实现了物质和能量在系统中的多级循环利用C. 使整个生产过程进入了废物资源化的良性循环D. 注重系统内部的自身调节作用,不需要外部投入3.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在农业生产实践上的应用,不符合实际的是()A. 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处理黄麻、芦苇等植物,使植株增高B. 利用高浓度的2,4D作除草剂,可抑制农田中某些杂草的生长C. 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处理相同的扦插枝条,促进生根效果可能相同D. 春季水稻种子播种前,可用含脱落酸的温水浸泡种子4.无胸腺裸鼠是一种无毛变异小鼠,先天性无胸腺,常作为医学生物学研究中的实验动物。
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A. 无胸腺裸鼠具有正常的体液免疫功能B. 无胸腺裸鼠应饲养在无菌环境中C. 无胸腺裸鼠对异体组织无排斥反应D. 人类癌细胞可以在无胸腺裸鼠体内增殖5.下图表示与免疫有关的两种效应淋巴细胞,对其叙述不正确的是()A. ①为浆细胞,内质网发达B. ②与细胞免疫有关C. 两者在功能上是彼此独立的D. 从根本上讲,两种细胞的起源相同6.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人体的细胞外液即内环境B. 小肠壁的肌细胞可以不通过细胞外液从肠道直接吸收葡萄糖C. 细胞外液主要成分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D. 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中有葡萄糖、无机盐、激素、尿素等物质7.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 群落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B. 演替是生物群落的特征之一C. 群落中物种之间是相互联系的D. 群落是由空气、水和生物组成的8.狗会用它的尿液和粪便来标记领地和记住来往的路径;电鳗可输出电压高达300到800伏的电流把比它小的动物击死而获取猎物;蜜蜂发现蜜源后用不同的舞蹈动作告诉同伴蜜源的方向和远近.以上三个实例分别体现了生态系统的哪一类信息传递()A. 行为信息、化学信息物理信息B. 化学信息、行为信息、物理信息C. 化学信息、物理信息、行为信息D. 行为信息、物理信息、化学信息二、多选题9.如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④组成的B.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先进入③,再进入④C.②中含激素、血红蛋白、乳酸等物质D.血浆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是①→③→④10.人体产生的糖皮质激素可以作为免疫抑制剂,下图所代表的免疫细胞可直接接受神经和激素的调节.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 图中激素所作用的受体可能是甲状腺激素受体或促性腺激素受体B. 图中的信号分子作用可能引发如图所示的电位变化C. 如图中所示的载体蛋白异常,将影响氨基酸的运输D. 糖皮质激素可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移植器官的排斥反应11.下面是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请分析下列对“环境容量”的理解错误的是()A. 环境容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B. 随着生产的发展,环境容量在不断加大C. 人类可以局部地改造环境,从而使人口数量超越环境容量D. 生物圈的稳态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12.下列有关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 化学燃料的大量燃烧会导致温室效应、酸雨等环境问题B. 引入外来物种一定会增加当地的生物多样性C. 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大量开垦森林、草地等D. 保护森林就是将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和保护森林资源有机结合起来13.为探究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对绿豆发芽的影响,某实验小组用等量的蒸馏水、0.4mg•L ﹣l、0.7mg•L﹣l、1mg•L﹣l、1.3mg•L﹣l、1.6mg•L﹣l的2,4﹣D溶液分别浸泡绿豆种子12h,再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得到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分析错误的是()A. 0.4 mg•L﹣l的2,4﹣D溶液促进芽的生长、抑制根的生长B. 2,4﹣D溶液既能促进根的生长,也能抑制根的生长C. 1 mol•L﹣l的2,4﹣D溶液是培养无根豆芽的最适浓度D. 2,4﹣D溶液具有与生长素相似的生理功能14.下图是对甲状腺分泌活动的调节示意图。
2019版高考生物全国版二轮专题复习配套文档:第六单元 生命系统的生态基础 专题二 Word版含答案-
专题二生态系统及环境保护[考纲要求] 1.生态系统的结构(Ⅰ)。
2.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Ⅱ)。
3.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Ⅱ)。
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Ⅱ)。
5.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Ⅱ)。
6.全球性的环境问题(Ⅰ)。
7.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Ⅱ)。
状元笔记1.生态系统的成分≠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食物2.生态系统中三大功能类群的作用(1)生产者:自养生物,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2)消费者: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3)分解者:可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是物质循环的关键环节。
3.生态系统三大功能“关键词”(1)能量流动: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范围为食物链各营养级。
(2)物质循环:元素反复利用、循环流动,范围为生物圈。
(3)信息传递:往往具有双向性,范围为“生物与生物”及“生物与无机环境”。
4.理解生态系统的两层面“稳定性”抵抗力稳定性可理解为“抵抗干扰,保持原状”的能力;恢复力稳定性可理解为“遭到破坏,恢复原状”的能力。
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高,而恢复力的稳定性一般越低。
状元反思1.细菌一定是分解者吗?提示:不一定。
只有“腐生”型细菌才是分解者。
“寄生”型细菌为消费者,而化能合成型及光合型细菌(如红螺菌)则为生产者。
2.提高能量利用率等于提高能量传递效率吗?提示:不等于。
(1)能量传递效率:能量沿食物链流动,以“营养级”为单位,传递效率约为10%~20%。
(2)提高能量利用率强调“物质循环再生、能量多级利用”(即废物资源化如建沼气池、蘑菇房等)。
考点一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2018·全国课标卷Ⅲ,5)我国谚语中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食物链的原理。
若鹰迁入了蝉、螳螂和黄雀所在的树林中,捕食黄雀并栖息于林中。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鹰的迁入增加了该树林中蝉及其天敌的数量B.该生态系统中细菌产生的能量可流向生产者C.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D.鹰的迁入改变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解析鹰迁入后,形成了食物链:植物→蝉→螳螂→黄雀→鹰,据此可知,鹰的迁入会使该树林中黄雀的数量减少,这导致蝉的天敌(螳螂)的数量增加,进而导致蝉的数量减少,A错误;能量流动是沿着食物链进行的,细菌是分解者,不参与食物链的构成,即细菌的能量不能流向生产者,B错误;能量流动是沿着食物链进行的,鹰的迁入没有改变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D错误。
2019年高考生物二轮总复习【生态板块综合类】精练题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2018·赣州一模)在圣露西亚岛有两种植物靠一种蜂鸟传粉。
一种植物的花蕊蜜管直而短,另一种则弯而深。
雌鸟的长鸟喙适于在弯曲的长筒状花蕊蜜管中采蜜,雄鸟短鸟喙适于在短小笔直的花蕊蜜管中采蜜。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雌雄蜂鸟在不同植物上采蜜缓解了雌雄蜂鸟间的种内斗争B.花蕊蜜管形态与鸟喙长度相适应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C.两种植物花蕊蜜管形态的差异是因蜂鸟采蜜导致的变异D.蜂鸟的性别比例和种群密度会影响两种植物的种群密度解析:选C。
同种雌雄蜂鸟采蜜不同植物,食物来源不同,可缓解种内斗争;现存的生物之间的适应关系是共同进化的结果,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两种植物花蕊蜜管形态的差异是可遗传变异,蜂鸟采蜜只属于环境因素;蜂鸟采蜜的同时会帮助植物传粉,不同性别蜂鸟采蜜不同植物,所以蜂鸟的性别比例及其种群密度对于两种植物的种群密度会有影响。
2.(2018·山东泰安期末)某弃耕农田40年间植物种类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14152540草本28272693034灌木0341219乔木0001423总计2830305676A.上述群落演替类型为次生演替B.数据表明灌木和乔木的出现,可能为更多的阴生草本植物提供生存环境C.数据表明,弃耕农田在演替过程中的第一年该群落不可能具有垂直结构D.表中的数据大多是采用样方法获取的解析:选C。
由于该群落演替是从弃耕农田开始的,故群落演替的类型应为次生演替,A正确;数据表明灌木和乔木的出现,可以为阴生植物遮挡阳光,因此可能为更多的阴生草本植物提供生存环境,B正确;第一年,草本植物有28种,存在垂直结构,C错误;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采用样方法,D正确。
3.(2018·河南郑州模拟)某地土壤和水体中镉超标,镉进入生态系统后蓄积在动物肝、肾中引发“痛痛病”。
某生态系统有甲、乙、丙、丁四个营养级,在某一时间测得所含镉的相对浓度如图所示。
2025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大题优练5含解析新人教版
大题优练(五)1、近些年,探讨人员在雌性哺乳动物细胞减数分裂探讨中有一些新发觉,详细过程如图1所示(部分染色体未标出,“○”代表着丝点)。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1)图1中细胞②的名称为 __________________,此时细胞内同源染色体常常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常规”减数分裂相比,“逆反”减数分裂中染色体行为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过对大量样本的统计探讨,发觉了染色体的安排规律如图2所示,染色体的这种安排规律及其生物学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解析】(1)图1为雌性哺乳动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细胞②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因此细胞②的名称为初级卵母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细胞内同源染色体常常发生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
(2)由图1可知,“常规”减数分裂中染色体行为的主要特征是MⅠ同源染色体分别,MⅡ姐妹染色单体分开,但“逆反”减数分裂中染色体行为的主要特征是MⅠ姐妹染色单体分开,MⅡ同源染色体分别。
(3)由图2可知,雌性哺乳动物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卵细胞获得重组染色体的概率高,非重组染色体的概率低,通过受精作用,使得后代具有更多的变异性,能为进化供应更丰富的原材料。
[ 学+科+网]答案:(1)初级卵母细胞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 ](2)MⅠ姐妹染色单体分开,MⅡ同源染色体分别(3)卵细胞获得重组染色体的概率高,后代具有更多的变异性(具有更大的基因多样性),为进化供应了丰富的原材料(子代群体对环境有更大的适应性,有利于进化)2、科研人员将某一长期种植单一品种茶树的茶园一分为二,比照组只种植原有单一品种茶树,试验组匀称种植多种茶树品种,茶树密度与比照组相同。
2019年高考生物二轮检测“生态类”综合大题课后强训卷
检测(十四) “生态类”综合大题课后强训卷1.某森林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如图甲所示, 其中某种熊当年的种群数量 (N t )与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 t +1)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问题:(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甲未表示出的生态系统成分是。
要调查某绿色植物的种 群密度可用 _________ 法。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森林中所有的虫 (填“是”或“不是”)一个种群,原因是⑶在种群的数量特征中,能够直接决定蜘蛛种群数量变化的是(4)从种群的年龄组成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熊种群在曲线 cd 段属于型。
在我国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包括黑熊和棕熊在内的多种大型珍稀动物栖息于此,对于保护黑熊和棕 熊来说,这属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保护。
解析:(1)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图中 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缺少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常用样方法。
(2)图甲中的虫为一类生物,包含多个物种,为多个种群。
(3)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等, 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 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能够直接决定种群数量的变化。
(4)图乙曲线cd 段N t + i /N t > 1,种群数量持续增加,故此阶段该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对生物多样 性的保护有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两种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
答案:(1)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样方 (2) 不是虫是一类生物,包括多个物种(合理即可)(3)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4)增长 就地(直线M 表示N t = N t +1)。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专项检测卷一细胞A卷__基础保分练含解析20190420349
基础保分练一、选择题1. (2018 •南通考前卷)下列有关细胞内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中各种蛋白质的组成元素都有 C H O NB. 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两个阶段均需蛋白质参与C. 可以利用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检验组织中的蛋白质D. 细胞内的蛋白质都可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解析:选D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元素是C、H、ON四种;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转录需要化学本质为蛋白质的RNA聚合酶参与催化,翻译的场所是核糖体,核糖体主要由蛋白质和rRNA组成;斐林试剂的甲液和检测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A液都是0.1 g/mL NaOH溶液,斐林试剂的乙液为0.05 g/mL CuSO溶液,将其进行适当的稀释,使其浓度降为0.01 g/mL就变成检测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B液,因此可以利用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检验组织中的蛋白质;细胞内的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酶具有催化作用,但不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 (2019届高三•扬州四校联考)下图①〜④表示由不同化学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若①为某种酶的基本单位,则①最可能是氨基酸B. 若②为细胞中重要的储能物质,则②一定是脂肪④C. 若③为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则③一定是DNAD. 若④为依赖高尔基体合成的结构物质,则④可能是纤维素解析:选B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①的元素组成为C、H O N,则该酶是蛋白质,所以其基本单位是氨基酸;脂肪是细胞中良好的储能物质,淀粉和糖原也可作为细胞中的储能物质;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只能是DNA植物细胞壁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之一,纤维素的元素组成是C、H Q3. (2018 •泰州中学二模)下列关于细胞内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 蛋白质分子只有在细胞内才能发挥功能B. 核糖通过氧化分解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主要能量C. 脂肪分子中含氧比例小于糖类,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D. DNA空间结构为双螺旋结构,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解析:选C有的蛋白质分子可以在细胞外发挥作用,如蛋白酶可以在消化道发挥作用;脂肪分子核糖是五碳糖,是组成RNA的成分之一,不能通过氧化分解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中含氧比例小于糖类,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某些病毒以4•下列与真核生物中核酸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含有 DNA 分子B. 合成核酸的酶促反应过程中不消耗能量C. DNA 和RNA 分子中都含有磷酸二酯键D. 转录时有DNA 双链解开和恢复的过程解析:选B 合成核酸(如DNA 分子复制)的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ATP )。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五生态讲义含解析
生态[理清——知识联系][记清——主干术语]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调查植物和某种昆虫卵以及活动能力弱的动物的种群密度常用样方法。
调查动物的种群密度常用标志重捕法。
2.出生率和死亡率及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不直接决定种群密度,但前者能够预测、后者能够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
3.两种增长模型(1)“J”型增长曲线的形成条件: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
其特点是种群的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λ倍)增长(数学模型:N t=N0·λt)。
(2)“S”型增长曲线成因:资源和空间条件有限,随种群密度增大,种内斗争加剧,天敌数量增多,从而使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升高,直至平衡。
4.群落的两种结构(1)垂直结构:陆生群落中,决定植物分层的因素是阳光,决定动物分层的因素是栖息空间和食物;水生群落分层的决定因素是光、温度、氧气的垂直分布。
(2)水平结构:特点是斑块性和镶嵌性。
5.两种演替类型(1)初生演替:在从未有任何生物定居过的祼岩、沙丘和湖底开始的演替。
(2)次生演替:在原有植被遭破坏,但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进行的演替。
6.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把光能或化学能固定在它们制造的有机物中,被生物所利用,因此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7.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两个关键点(1)食物链的起点都是生产者,即第一营养级总是生产者,各种动物在不同的食物链中所处的营养级可能不同;食物链的末端都是最高营养级(消费者),中间不能间断,且一般不超过5个营养级。
(2)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
8.生产者所固定能量的四个去向: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一部分用于生产者自身生长发育、繁殖,储存于有机物中;一部分随残枝败叶被分解者分解;另一部分则被初级消费者摄入体内流入第二营养级。
2019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基础保分专题六变异与进化学案(含答案)
基础保分专题六变异与进化NO.1 学前自主测评[选择题—练明高频考点]考点一生物可遗传变异的类型1.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统称突变,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中碱基对增添、缺失或替换都会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B.基因突变与染色体变异都会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C.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会导致DNA中碱基序列的改变D.突变可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解析:选C 基因中碱基对增添、缺失或替换都会导致基因突变;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基因突变后转录出的mRNA碱基发生改变,但形成的蛋白质不一定改变,另外生物体如果发生隐性突变,生物性状也不会发生改变,染色体变异会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都会导致DNA中碱基序列的改变;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2.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染色体上部分基因缺失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属于基因突变B.若某基因缺失了单个碱基对,则该基因编码的肽链长度就会变短C.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产生不同于亲本类型的子代个体属于基因重组D.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均可使某染色体上出现不曾有过的基因解析:选D 染色体上部分基因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若某基因缺失了单个碱基对,则可能导致该基因转录出的mRNA中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或推后出现或位置不变,故该基因编码的肽链长度可能变短或变长或不变;在有性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产生不同于亲本类型的子代个体不属于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导致的基因重组、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均可使某染色体上出现不曾有过的基因。
3.(2019届高三·遵义评估)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病因的发现,是现代医学史上重要的事件。
假设正常血红蛋白由H基因控制,突变后的异常血红蛋白由h基因控制。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是( )A.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属于单基因遗传病,该病的症状可利用显微镜观察到B.造成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一个氨基酸发生了替换C.h基因与H基因中的嘌呤碱基和嘧啶碱基的比值不同D.利用光学显微镜可观测到基因H的长度较基因h长解析:选A 正常情况下红细胞呈中央微凹的圆饼状,而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红细胞变成了弯曲的镰刀状,可通过显微镜观察红细胞的形态判断是否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造成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控制血红蛋白分子中的基因的碱基对发生了替换,从而引起所编码的蛋白质的改变;h基因与H基因中的嘌呤碱基和嘧啶碱基的比值相同,其比值均等于1;基因在光学显微镜下是观察不到的,另外基因h是由碱基对的替换产生的,只改变了一个氨基酸,因此基因H和h长度相同。
2019新资料高三生物二轮专项练习50
2019新资料高三生物二轮专项练习50注意事项:认真阅读理解,结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考,多理解!无论是单选、多选还是论述题,最重要的就是看清题意。
在论述题中,问题大多具有委婉性,尤其是历年真题部分,在给考生较大发挥空间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考试难度。
考生要认真阅读题目中提供的有限材料,明确考察要点,最大限度的挖掘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建议考生答题时用笔将重点勾画出来,方便反复细读。
只有经过仔细推敲,揣摩命题老师的意图,积极联想知识点,分析答题角度,才能够将考点锁定,明确题意。
一、选择题1.如图为突触的结构,在a、d两点间连接一测量电位变化的灵敏电流计,以下分析中正确的选项是()A、兴奋可以在A、B两神经元之间和A、C两神经元之间传递B、C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只能接受B细胞产生的递质C、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的递质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假设ab=bd,那么兴奋在ab段和bd段的传导速度不等2.以下关于物种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物种是形态上类似的、彼此能交配的、要求类似环境条件的生物个体的总和B、物种是一个具有共同基因库的、与其他类群有生殖隔离的类群C、区分物种有多种依据,但最主要的是看有无生殖隔离D、不同物种的种群假设生活在同一地区,也会有基因交流3.燕麦颖色受两对基因控制。
用纯种黄颖与纯种黑颖杂交,F全为黑颖,F1自交产生的F21中,黑颖:黄颖:白颖=12:3:1。
黑颖(基因B)对黄颖(基因Y)为显性,只要基因B存在,植株就表现为黑颖。
那么两亲本的基因型为()A、bbYY×BbyyB、BBYY×bbyyC、bbYy×BbyyD、BbYy×bbyy4.如图是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关系简图,其中只发生在生产者体内、可发生在各种细胞内和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最多的过程依次是()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④⑤D、②③⑤5.如图表示的是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之间关系的曲线,该曲线是通过实测一片叶子在不同光照条件下CO 2吸收和释放的情况。
2019高考生物二轮练习精品资料配套习题专项二专项质量检测
2019高考生物二轮练习精品资料配套习题专项二专项质量检测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授课提示:对应专题质量检测(二)(时间:90分钟总分值:100分)第一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每题2.5分,共45分)1、(2017年高考安徽理综)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以下关于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分布在类囊体腔内B、H2O在光下分解为[H]和O2的过程发生在基质中C.CO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D.光合作用的产物——淀粉是在基质中合成的解析:考查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场所。
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分布在类囊体的薄膜上,而不是腔内。
水的光解发生在类囊体的薄膜上。
CO2的固定发生在暗反应阶段,反应生成淀粉,场所是叶绿体基质中。
答案:D2、(2017年高考广东卷)利用地窖贮藏种子、果蔬在我国历史悠久。
地窖中的CO2浓度较高,有利于()A、降低呼吸强度B、降低水分吸收C、促进果实成熟D、促进光合作用解析:考查呼吸作用在生活中的应用。
地窖中的CO2浓度较高,O2浓度相对低,因此可降低呼吸作用,从而减少呼吸消耗有机物,利于贮存种子和蔬菜等。
答案:A3、(2017年高考全国卷Ⅱ)以下关于细胞呼吸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细胞呼吸必须在酶的催化下进行B、人体硬骨组织细胞也进行呼吸C、酵母菌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D、叶肉细胞在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解析:考查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
细胞呼吸是生物的基本代谢活动,需要酶的催化;人体硬骨组织细胞是活细胞,也要进行细胞呼吸;酵母菌的代谢类型为兼性厌氧型,既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也可以进行无氧呼吸;叶肉细胞在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同时也进行呼吸作用,前者在叶绿体中进行,后者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进行。
答案:D4、1861年巴斯德发现,利用酵母菌酿酒的时候,如果发酵容器内存在氧气,会导致酒精产生停止,这就是所谓的“巴斯德效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卷——基础保分练一、选择题1.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B.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密度制约C.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D.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解析:选D当空间、资源有限时,种群呈S型增长;林场空间、资源有限,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由于密度增加而逐渐减慢;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由于鱼的大小不同等,单位水体中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由于环境阻力逐渐增大,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增强。
2.(2018·南通一模)下表是对不同栖息地中美洲大树莓种群数量调查统计结果(单位:株),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B.选取多个样方进行调查,有利于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C.美洲大树莓与森林中其他树种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D.调查结果表明美洲大树莓适宜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生长解析:选D调查美洲大树莓数量时,应该随机取样;取样时,应该选取足够多的样方,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美洲大树莓与森林中其他树种都属于生产者,它们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根据表格分析可知,美洲大树莓种群数量在森林边缘和小溪岸边较多,说明其适宜生存在阳光充足的地方。
3.下列关于生态学知识在生产中的应用,属于种群水平的是( )A.利用玉米螟天敌赤眼蜂防治虫害B.“稻—藕—鱼”立体种养,充分利用了稻田的有限空间C.依据年龄组成预测草原老鼠种群数量变化D.建立人工防护林时注意适当增加植物种类多样性解析:选C利用玉米螟天敌赤眼蜂防治虫害利用了种间的捕食关系,属于群落水平;“稻—藕—鱼”立体种养,充分利用了稻田的有限空间,属于群落的空间结构;年龄组成为种群的数量特征,属于种群水平;在人工生态林中适当增加植物的种类,能增加生物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属于生态系统水平。
4.下表是某河流干涸后,群落经历草本、灌木、乔木的演替过程中,部分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情况。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群落演替的类型为次生演替B.调查鼠的种群密度宜采用标志重捕法C.白杨林的出现会提高该群落的物种丰富度D.从第3年起,艾蒿种群密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鼠的增多解析:选D该演替具有土壤条件,因此该群落演替的类型为次生演替;鼠的活动能力较强,调查鼠的种群密度宜采用标志重捕法;白杨林的出现增加了物种的种类,提高了该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从第3年起,艾蒿种群密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灌木和乔木遮挡了照射艾蒿的阳光。
5.(2018·盐城模拟)近些年,中国北方地区经常受雾霾天气的笼罩,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雾霾中的颗粒物属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B.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分析,雾霾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丧失C.从生态系统的功能分析,雾霾可能降低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D.从生态系统的保护分析,雾霾是由人类生产和生活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引起的解析:选B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是雾霾的主要组成成分,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雾霾中的颗粒物属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从生态系统稳定性分析,雾霾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度;雾霾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从生态系统功能的角度分析,雾霾可能降低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雾霾的产生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6.江苏某水库现有沉水植物16种、浮游植物86种、浮游动物87种、底栖动物11种、鱼类43种。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水库拥有的多种生物构成了水库的生物多样性B.该水库物种丰富度指水库中所有生物个体的总和C.调查该水库中浮游动物种群密度可用标志重捕法D.不同动植物分布于不同水层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解析:选D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丰富度是指物种数目的多少,而不是生物个体的多少;调查该水库中浮游动物的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
7.如图表示生态系统、群落、种群和个体的从属关系。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乙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后不再发生变化C.丙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的D.丁多样性的形成受无机环境影响解析:选D甲表示个体、乙表示种群、丙表示群落、丁表示生态系统。
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在自然环境中种群往往呈“S”型增长,达到K值即环境容纳量后,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数量在K值附近呈现波动;生态系统中的群落根据功能划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态系统是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相互作用的统一整体,所以其多样性的形成受无机环境的影响。
8.下表是能量流经某种植食性动物时的情况,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B.该植食性动物同化的能量中有25%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掉C.表中四个量之间没有一定的数量关系D.流向第三营养级生物的能量最多为40 kJ解析:选D同化的能量=摄食量-粪便量=呼吸消耗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X为90 kJ;该植食性动物同化的能量中有90÷(530-330)×100%=45%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掉;该植食性动物同化的能量为200 kJ,则该植食性动物流向第三营养级的能量最多有200×20%=40 kJ。
9.下图为生态系统成分的模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的各成分之间均可以传递信息B.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传递可以调整种间关系C.无机环境发出的信息种类只能是物理信息D.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解析:选C从图中可以看出,生态系统的每种成分均能发出信息,也能接受信息,所以说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间均能进行;信息传递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调整种间关系;无机环境发出的信息可以是物理信息,也可以是一些营养物质发出的化学信息。
10.(2019届高三·南通调研)江苏地区弃耕的农田在演替过程中,一般不会发生( )A.群落的初生演替,速度很慢B.群落结构更加复杂,物种更加丰富C.某种群数量呈现“S”型增长D.演替最终发展到森林阶段解析:选A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在群落演替的过程中,一般会朝着群落结构更加复杂,物种更加丰富的方向进行;自然环境中由于存在环境阻力,所以种群数量一般呈“S”型增长;在气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从弃耕的农田可以演替出森林。
1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能量B.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的传递形式主要为CO2C.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只在群落内部双向传递D.抵抗力稳定性差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一定强解析:选A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的传递形式主要为含碳有机物;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既可以发生在生物与生物之间,也可以发生在生物与环境之间;一般来说,抵抗力稳定性差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强,但也有特殊的,如北极苔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较差。
12.(多选)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调查草地某种蜘蛛种群密度时,要选择草多的地方,否则结果偏低B.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强于三北防护林C.一只猛禽追逐另一只抓握着鼠的猛禽,这两只猛禽属于捕食关系D.一棵树上不同高度的喜鹊巢,不能反映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解析:选BD调查草地某种蜘蛛的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要注意随机取样,不能选择草多的地方;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高于三北防护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强;若两只猛禽是不同物种,则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着捕食关系,若这两只猛禽为同种生物,其中一只猛禽追赶的目的是争夺另一只猛禽抓握着的鼠,则两者之间为种内斗争关系;一棵树上不同高度的喜鹊巢是同一种生物搭建的,不能反映不同物种在垂直结构上的分布。
13.(2018·南京、盐城一模,多选)如图表示同一环境中物种甲与物种乙的数量变化关系,二者之间存在食物关系。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物种甲、乙的种间关系是竞争B.信息可在物种甲、乙之间双向传递C.物种甲是植食性动物D.物种甲、乙的数量变化是相互影响的解析:选BD由题图可知,甲物种与乙物种的相互关系是捕食关系,乙为被捕食者,甲为捕食者;物种甲与物种乙之间的信息传递是双向的;据图无法判断甲是植食性动物还是肉食性动物;被捕食者的数量受到捕食者的控制,但捕食者数量的变化也受被捕食者的影响,二者数量变化是相互影响的。
14.(多选)下表是某农田生态系统中田鼠种群摄食植物后能量流动情况,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B.田鼠粪便量属于其同化能量中流向分解者能量的一部分C.以田鼠为食的天敌最多可获得的能量为1.4×108 J·hm-2·a-1D.田鼠的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至少为7.0×1010 J·hm-2·a-1解析:选BD某一营养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摄食量-粪便量,粪便量属于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
所以田鼠同化的能量=7.0×109(J·hm-2·a-1)。
田鼠同化的能量一部分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一部分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储存在生物体的有机物中。
由于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所以以田鼠为食的天敌最多可获得的能量为7.0×109×20%=1.4×108(J·hm-2·a-1);田鼠的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至少为7.0×109÷20%=3.5×1010(J·hm-2·a-1)。
15.(2018·江苏六市二模,多选)为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科研人员对南通某地富营养化水体实施生态恢复,先后向水体引入以藻类为食的某些贝类,引种芦苇、香蒲等水生植物,以及放养植食性鱼类等。
经过一段时间,水体基本实现了“水清”、“景美”、“鱼肥”的治理目标。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治理前的水体不能实现自我净化说明该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强B.引种芦苇、香蒲既可吸收水中无机盐,又能遮光抑制藻类生长繁殖C.放养植食性鱼类可使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更好地流向人类D.这一成功案例说明调整生态系统的结构是生态恢复的重要手段解析:选BCD治理前的水体不能实现自我净化,说明该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弱;芦苇、香蒲属于挺水植物,其在与藻类植物竞争阳光、营养物质中处于优势,可吸收水中无机盐,又能遮光抑制藻类生长繁殖;放养植食性鱼类,其既可以食用藻类,而植食性鱼类又可以被人类食用,这样会使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更好地流向人类;据题意可知,这一案例基本实现了“水清”、“景美”、“鱼肥”的治理目标,说明调整生态系统的结构是生态恢复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