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栖爬行类资源调查.doc

合集下载

中国两栖爬行动物鉴定手册

中国两栖爬行动物鉴定手册

中国两栖爬行动物鉴定手册中国拥有丰富的两栖爬行动物资源,包括蛇类、蜥蜴类、青蛙及蟾蜍等各种物种。

这些动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对于这些动物的鉴定和认识,不仅有助于科学研究,也能够为野生动物保护提供帮助。

下面将就中国两栖爬行动物做一个简要的鉴定手册,以便广大爱好者更好地了解和保护这些动物。

蛇类中国境内的蛇类种类繁多,主要包括银环蛇、眼镜蛇、竹叶青等。

银环蛇体型较细长,通体黑色,腹部具有银白色环斑,头部呈三角形。

眼镜蛇以具有特殊的眼镜斑纹而得名,头部呈宽三角形,体型较为粗壮。

竹叶青则以其身体的竹叶状花纹而著名,头部呈椭圆形,体型较为修长。

蜥蜴类中国的蜥蜴种类也非常丰富,常见的有壁虎、腹足蜥、麝蜴等。

壁虎体型较小,通体灰棕色,头部扁平,具有粘附能力的趾盘。

腹足蜥体型较细长,通体呈灰绿色,头部呈三角形,尾巴较长。

麝蜴体型较厚实,通体黑褐色,头部较宽大,背部具有麝蜴特有的鼻鳞。

青蛙及蟾蜍中国境内的青蛙及蟾蜍也有多种物种,包括小雨蛙、虎纹蛙、黄钟蟾等。

小雨蛙体型较小,通体呈浅绿色,脸部具有黑色斑纹,头部较宽大。

虎纹蛙体型较为粗壮,通体具有虎纹状斑纹,头部呈宽大三角形。

黄钟蟾体型较小,通体呈淡黄色,背部具有黑色斑纹,头部呈圆形。

以上便是对中国两栖爬行动物的简要鉴定手册,希望可以为广大动物爱好者提供一些帮助。

同时,也希望大家在接触这些动物时要注意安全,避免触碰有毒或危险的物种,以免造成危害。

保护野生动物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共同呵护我们共有的自然资源。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拓展资源-爬行纲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拓展资源-爬行纲

爬行纲
爬行动物(或称爬行类、爬虫类)是一类脊椎动物,属于四足总纲的羊膜动物。

在分类上的层级为纲,传统双名法的名称是爬行纲,而根据亲缘分支分类法的命名是蜥形纲。

现存的爬行动物包含四个目。

脊椎动物亚门的1纲。

肺呼吸、混和型血液循环的变温动物,体表被鳞(蛇、蜥蜴)或骨板(龟、鳖),无毛、无羽,发育有羊膜出现。

现存的爬行纲动物分为2型、3亚纲、6目,即无窝型:龟鳖亚纲龟鳖目,有220种(中国有24种);双窝型:古蜥亚纲鳄形目,有21种(中国有1~3种);鳞蜥亚纲原蜥总目喙头目,有1种;有鳞总目蚓蜥目,约有100种,蜥蜴目约有3000种(中国约有120种),蛇目有2500种(中国约有180种)。

除极寒区域外,世界性分布,中国南方温热潮湿地带较多。

爬行纲是脊椎动物演化关键性的一环。

胚胎发育不必再回水域,鳃和侧线都已消失,呼吸用肺,初现外耳。

颈椎特化为寰椎、枢椎与颅底的枕骨髁合成活动关节使头部得以灵活转动。

胸部有胸肋与胸骨构成的胸廓,腹部也有腹膜肋,肋末互相联结,并连接剑胸骨或剑胸突,成为保护体腔内脏的框架。

爬行纲动物前承两栖纲、蜥螈的构型,后开鸟、兽两纲的发展,首次征服陆地,无论从体型构造、生理机能、胚胎发育,生态适应以及演化过程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

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和兽类资源调查

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和兽类资源调查

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和兽类资源调查邓可;陈清华;江帆;陈勤;赵龙辉;朱弼成;崔建国【摘要】2017年4月和10月,利用夹日法、样线法和访问记名对湛江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进行了2次野外调查,共安置鼠夹1330夹日,走样线60条次.结合文献资料确认该保护区现有两栖动物18种,隶属1目7科13属,全部为东洋界物种.爬行动物13种,隶属1目6科11属,全部为东洋界物种.兽类21种,隶属4目7科14属,其中有7种为古北界与东洋界共有物种,14种为东洋界物种,在动物地理区划上隶属于东洋界华南区.中国特有爬行动物1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2种(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各1种).针对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较为丰富的动物资源,提出了保护和管理对策.【期刊名称】《四川林业科技》【年(卷),期】2018(039)003【总页数】6页(P55-60)【关键词】广东省;动物区系;保护措施【作者】邓可;陈清华;江帆;陈勤;赵龙辉;朱弼成;崔建国【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广东广州510700;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58;S862湛江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90年,1997年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为目的,属自然生态系统类别中湿地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

湛江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呈带状散式分布在广东省西南部雷州半岛沿海滩涂,总面积20 278.8 hm2。

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9°41′20″~110°30′19″和北纬20°14′06″~21°34′15″之间,行政区域上跨徐闻县、雷州市、遂溪县、廉江市4县(市)以及麻章、坡头、东海、霞山4区。

四川美姑大风顶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

四川美姑大风顶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
s p e c i s,e e s p e da l l y El a p h e p e r l a c e a, a nd s o me s u g g st e i o n s re a g i v e n i n t h i s p a p e r .
D o n g Wa n g ,Z h a o - b i n S o n g ,B i — g o n g Y u e ,H u a Y d,S h a o - l o n g L i u
( 1 K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R e p r o d u c t i o n ,C o n s e r v a t i o n a n d He r e d i t y o f I mmi n e n t A n i ma l s o f S i c h u n a
系特征具有一定意义。
收稿 日 期: 2 0 0 4 —0 6 — 2 0 w a n d o n g @s o h u . t o m
* 通讯联系人
致谢 :中国科学 院成都生物 所吴贯夫研究员 、江耀 明研
究员帮助鉴定部分标本,赵尔宓院士、吴贯夫研究员对本文修改提出宝贵意见,在此向他们表示感谢。
属 4科 2亚 目 1目。区系特点为 :( 1 )物种组成较丰 富;( 2 )都属于东洋界 物种 ,没有古北 界的成分 ;( 3山区型和南中国型为主;( 4 )特有种所占比例高。( 5 )既古老又具年轻的特点。
美姑县新 纪录 6 种 ,大凉疣螈为 国家 Ⅱ 级重点 保护野生 动物 ,横 斑锦 蛇为 四川省重点 保护 野生 动物。美姑 大风 顶 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物种多样性 和生境 多样 性较高 ,对于 生物多样 性保护 和研究 横断 山脉两 栖爬 行动物

两栖爬行类资源调查.doc

两栖爬行类资源调查.doc

云南省洱源县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西南林业大学保护生物学学院张庆李明会2010.7目录关键词摘要1.研究区域 (2)2. 自然环境 (2)2.1 地形 (2)2.2 地质 (2)2.3 山脉 (3)2.4 河流 (3)2.5 气候 (3)2.6 农作物 (3)3.调查方法 (4)3.1 时间 (4)3.2 参加人员 (4)3.3 调查地点 (4)3.4 调查工具 (4)3.5 实地调查 (4)3.6 访问调查 (4)3.7 信息甑别 (4)4.调查结果 (5)4.1 物种组成 (5)4.2 区系及种类组成 (5)4.2.1 区系组成 (5)4.2.2 物种名录 (5)4.2.3 物种区系成分 (7)5 分析讨论 (8)5.1 资源现状及生态分布 (8)5.2当地动物减少的原因 (9)5.2.1 种植烤烟 (9)5.2.3 风俗习惯 (10)5.2.2 人为捕捉 (10)5.3 数量优势种及生理特点 (10)5.4 资源评估 (11)5.4.1生境方面 (12)5.4.2 食物方面 (12)5.4.3 种间关系 (12)5.4.4 外来物种 (12)6.保护建议 (12)7.参考文献 (13)标题摘要2001年7月中旬,对云南省洱源县进行了为期6天多的两栖爬行动物资源野外考察,县城内现已记录两栖类2目7科25种和爬行类3目9科37种。

本次调查的重点是针对洱源县境内的两栖爬行动物。

此次调查共统计到4目9科18种,采到标本共计164号,其中包括两栖纲中无尾目和有尾目的多疣狭口蛙(Kaloula verrucosa)、昭觉林蛙(Rana chaochiaoensis)、滇蛙(Rana pleudenra)、双团棘胸蛙(Rana yunnanensis)、华西雨蛙指名亚种(Hyla annectans gongshanensis)、华西蟾蜍(Bufo andrewsi Schmidt)、无指盘臭蛙(Rana grahami)、红瘰疣螈(Tylototriton verrucosus Anderson)等;爬行纲中有鳞目、蜥蜴亚目和蛇亚目的原尾蜥虎(Hemidactylus bowringii)、多线南蜥(Mabuya multifasciata)、八线腹链蛇(Amphiesma octolineata)、渔游蛇(Xenochrophis piscator)、斜鳞蛇(Pseudoxenodon macrops)、紫灰锦蛇(Elaphe porhyracea)、山烙铁头蛇(Ovophis monticola)等。

中国两栖爬行动物鉴定手册

中国两栖爬行动物鉴定手册

中国两栖爬行动物鉴定手册中国是世界上两栖爬行动物的多样性最高的国家之一,拥有众多珍稀物种。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保护中国的两栖爬行动物,本手册将为您介绍一些中国常见的两栖爬行动物,并提供它们的鉴定特征。

一、蛇类蛇类是中国爬行动物中最为丰富多样的群体之一。

以下是几个常见蛇类的鉴定特征:1. 红头蛇红头蛇身体细长,头部红色或鲜红色,背部通常呈黑色或暗褐色。

其身体具有很强的弹性,毒性较强。

2. 孔雀蛇孔雀蛇体态优美,体长较长。

身体背部呈暗绿色或蓝绿色,布满美丽的圆形斑点,宛如孔雀的羽毛。

3. 菱纹眼镜蛇菱纹眼镜蛇头部呈三角形,具有特征性的黄色或橙色眼镜纹。

体背具有黄色或浅棕色的菱形花纹,身体细长。

二、蜥蜴类蜥蜴类是中国两栖爬行动物中另一重要的群体,常见于各种栖息地。

以下是几个常见蜥蜴类的鉴定特征:1. 变色龙变色龙身体呈椭圆形,以绿色为主,腹部呈黄色或白色。

它们具有出色的变色能力,可根据环境的变化而改变体色。

2. 地龙地龙体型粗壮,尾巴较短。

身体背部布满块状鳞片,颜色多为暗褐色或黑褐色。

3. 黄头鬣蜥黄头鬣蜥头部大而宽阔,呈黄色或橙色。

背部和侧面具有鲜艳的蓝色或绿色斑点,身体底色为暗绿色或棕色。

三、蛙类蛙类是中国两栖爬行动物中最为常见的群体,拥有丰富的物种。

以下是几个常见蛙类的鉴定特征:1. 中华大蟾蜍中华大蟾蜍体型庞大,体长可达20厘米以上。

身体背部呈灰褐色或棕褐色,背部具有不规则的黑色斑点。

2. 林蛙林蛙身体较小,体长一般不超过10厘米。

身体背部呈绿色或褐色,具有深色斑点和条纹,腹部为白色或淡黄色。

3. 斑腿蛙斑腿蛙体型较小,体长约5厘米左右。

身体背部呈棕色或灰褐色,有明显的黑色斑点和条纹,腹部为浅黄色。

除了上述介绍的几个常见的两栖爬行动物,中国还有许多其他珍稀物种,如川蝾螈、华南钝口螈等。

这些物种在中国的各个地区都有分布,同时也面临着许多保护问题。

为了保护和管理中国的两栖爬行动物,我们需要加强对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监测工作。

江西齐云山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与区系分析

江西齐云山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与区系分析
基金项目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高级人才引进基金课题 (No. 10120284) ,委托项目《江西齐云山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综合科学考察》; 第一作者介绍 杨道德 , 男 , 教授 ;从事野生动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管理研究工作 ; E2mail : csfuyydd @126. com。 收稿日期 :2008204209 ,修回日期 :2008206224
1 自然概况
江西齐云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江西省崇义县 西北边缘的思顺乡和上堡乡境内 ,属罗霄山脉 南端的诸广山系 ,地理坐标为 113°55′~114°08′ E ,25°44′~25°54′N ,总面积为 18817 km2 。地势
为西高东低 ,东 、南面分别与该县思顺乡和上堡 乡相连 ;西依诸广山 ,与湖南省桂东县交界 ;北 与江西上犹县五指峰乡接壤 。区内群山叠起 , 有 17 座山峰的海拔超过1 200 m ,齐云山顶峰 海拔 2 09113 m ,为赣南最高峰 、江西省第二高 峰 。保护区气候属典型的亚热带湿润型季风气 候 ,常年温暖湿润 ,雨量充沛 。年均气温 17 ℃, 年均降雨量1 750 mm ,年均日照时数1 37418 h 。 保护区地质结构主要为加里东期花岗闪长岩及 燕山期花岗岩 ,并由此发育成山地黄红壤 、黄棕 壤土及高山草甸土 。齐云山地处省际边缘 ,交 通不便 ,人口稀少 ,加之受第四纪冰川的影响较 小 ,其自然环境幽静 ,保存有一批较原始 、珍稀 的野生动植物群落 ,且区内溪河纵横 ,水资源丰 富 ,有 13 条河流汇入赣江章水源头上犹江中 , 为两栖爬行动物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生境[16] 。
2 研究方法
211 调查时间及样带设置 调查时间为分别 为 2007 年 1 月 10~19 日、5 月 16~24 日 、7 月 26 日~8 月 8 日 。每天调查时间选在 8 : 00~ 11 :00 时 、15 :00~17 :30 时和 20 :00~22 :00 时 。 综合考虑保护区地形 、地貌 、植被 、两栖爬行动 物的生态习性 ,最终确定代表性高和可操作性 强的 21 条调查样带 ,其中包括 17 条夜间样带 (图 1) 。第三次调查重复第二次调查过的每一 条样带 。 212 调查方法 第一次调查时间在两栖爬行 动物的冬眠期 ,故以访问调查法为主 ,并广泛考 察生境 ,以确定今后的调查样带 ;后两次调查以 样带法为主 ,辅以样方法和专项调查法 (专门针 对某一物种或某一类群开展的调查) ,同时对保 护区管理人员 、当地社区猎人及部分居民进行

仁怀市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

仁怀市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

仁怀市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作者:陈浩冯朝波穆浪沈拓刘京李什泽来源:《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24年第01期摘要:為了解仁怀市两栖爬行动物资源现状,运用样线法于2022—2023年在仁怀市内开展了实地调查,共记录到两栖动物1目7科15属19种,爬行动物1目6科14属16种。

仁怀市两栖爬行动物区系特征明显,均以古北界东洋界广布种为主;两栖爬行动物分布集中于海拔550~950 m之间;濒危等级分析显示,仁怀市两栖动物受威胁种类较少,但爬行动物受威胁种类略多;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仁怀市两栖类的 F指数高于爬行类,分别为3.76和3.00,G指数略低于爬行类,分别为2.59和2.62; G-F指数分析结果揭示仁怀市两栖爬行动物多为单科单属型;平均动物区系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仁怀市两栖爬行动物区系相似性与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呈周缘关系,与赤水和习水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呈密切关系,这可能与河流对两栖爬行动物具有阻隔或促进交流的作用有关;最后本研究对仁怀市两栖爬行动物保护提出了相应意见。

本次调查更进一步掌握了仁怀市两栖爬行动物的资源现状,为开展两栖爬行动物资源保护与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仁怀市;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物种多样性中图分类号:Q-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457(2024)01—0055—09 国际 DOI编码:10.15958/j. cnki. sdnyswxb.2024.01.007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是指生物之间的多样化和变异性以及生境之间的生态复杂性,是地球上所有生命形式的总称,它涵盖了地球上的各类生命,如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还包括各类物种、生态系统以及它们的生态过程[1]。

通常可以划分为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3个层次[2]。

生物多样性是由其在漫长的演变历程中塑造出来的,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根本,同时也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3]。

域两栖类和爬行类多样性调查与评价技术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

域两栖类和爬行类多样性调查与评价技术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

5
(2) 每个网格每次调查样线 2~3 条, 重点网格增加样线数量。 对于海拔高差大于 500m 的重点工作网格,海拔每上升 500 m,在相 应的海拔段内增设一条调查样线。样线宽度 2~10 m。样线与样线之 间最少相隔 500 m。夜行性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应设置夜间样线。 7.4.1.3 样线长度 山区不少于 200 m,平原不少于 500 m。如果山区达不到 200 m 的最低样线长度,酌情增加样线条数。 7.4.1.4 样线编号方法 调查样线的编号采取 “县级行政区代码” + “调查对象类型代号” +“样线序号”的方式。县级行政区代码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 区划代码 GB/T 2260》 , 调查对象为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 (amphibians reptile) ,代号为“AMR” ,样线(route)序号以 R0001、R0002、 R0003……为序。如:汶川县境内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的第一条调查 样线记为“513221AMRR0001” 。 7.4.2 围栏陷阱法 7.4.2.1 调查次数与要求 每年 2~3 次,连续 10 天,建议每天检视(对于分布较远的陷 阱,可以隔天检查) 。对于水位变动较大的河湖周边的陷阱,建议随 水线距离,增补调查点,保持不同季节的陷阱距离水线位置一致。 在雨季防止雨水注满陷阱。 对于落入陷阱中的其他动物,如小型兽类等,在有鉴别能力的
3
植被、农林业以及当地的社会人文、经济状况和影响生物物种生存 的建筑设施等资料,编制调查与评估实施方案; (3)准备调查工具与设备; (4)组织调查队伍,开展调查与评估技术培训和野外考察安全 培训,调查人员应具有野外调查技能、掌握数据记录规范。 6.2 外业调查 (1)根据调查对象与调查内容,结合调查区域的地形、地貌、 海拔、生境等,确定调查方法,设置调查样线; (2)选择合适的时间开展调查,采集标本,做好相应的调查记 录,并拍摄生境及物种的照片。 6.3 内业工作 (1)对采集的标本和照片进行整理和鉴定,标本要鉴定到种, 鉴定后的标本应妥善保存、备查; (2)编制县域两栖类与爬行类物种名录; (3)编写调查与评估报告; (4)将调查数据与结果上报。 7 调查技术方法及要求 7.1 调查指标 (1)物种:种类,数量; (2)分布:物种分布点的经纬度与海拔; (3)生境状况:生境类型、土壤类型、地形、地貌等。生境分

朝阳凤凰山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类动物资源调查

朝阳凤凰山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类动物资源调查

农技服务资源环境·155·2017,34(22)朝阳凤凰山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类动物资源调查袁志华1 ,李常猛2*(1.辽宁朝阳县东五家子林场,辽宁 朝阳 122000;2.辽宁努鲁儿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辽宁 朝阳 122000)作者简介:袁志华(1976-),女,辽宁省朝阳市人,专科学历,副场长,中级职称,从事森林经营专业;*通讯作者:李常猛(1973-),男,辽宁省朝阳市人,硕士研究生,森林培育专业,从事森林资源科研工作。

[摘要]2014—2015年对朝阳凤凰山保护区两栖爬行类动物进行调查,保护区内有两栖动物5种,隶属于1目3科,有爬行动物11种,隶属于2目2科。

保护区分布的5种两栖动物中,有3种是典型的古北界成分,占两栖动物总数的60%,2种属于广布种,占两栖动物总数的40%。

保护区分布的11种爬行动物中,古北种7种,占爬行动物总数的63.63%;在古北界和东洋界均有分布的广布种共有4种,占爬行动物总数的36.36%。

[关键词]朝阳凤凰山;两栖爬行动物;资源朝阳凤凰山自然保护区属于“自然生态系统”类别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凤凰山动物种类繁多,保护区地理区划属蒙新动物地理区和华北动物地理区的交汇地带。

由于保护区森林茂盛,植物多样,水资源丰富,周围多低丘台地和平原,使凤凰山象一个孤岛耸立在朝阳市郊,为野生动物生息创造了良好条件,成为野生动物的避难所。

为了解凤凰山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的资源分布和物种多样性特征,于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对该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进行了实地考察。

1自然概况朝阳凤凰山自然保护区位于辽宁朝阳城市的东郊,大凌河东岸,地处松岭山脉中段,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20°27′20.098″~120°33′10.842″,北纬41°30′22.957″~41°35′21.374″之间。

凤凰山属松岭山脉中端,是辽西低山丘陵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类动物资源调查

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类动物资源调查

BMMfllBIBlW INVESTIGATION&INNOVATION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类动物资源调查图/见图说/红踱树蛙Rhacophorus摘要:两栖爬行类动物与其他野生动物相比,对环境更敏感,在地球生敏感,一直被作为生态环境监测的重要指示类群。

对自然保护区的动物种群数行类动物调查不仅可以了解自然保护区对两栖爬行类动物的保护管理现状,而且调态系统中能够衡量环境的量进行监测,为保护区保护查数据可以对自然保护区管优劣,是地球健康与否的生物指标。

由于两栖类动管理提供区内物种动态变化数据,是自然保护区管理急理成效提供评价依据,同时也为自然保护区调整管理策物对外界环境的变化极为需加强的工作。

开展两栖爬略提供科学依据。

4.调查区域基本情况位于高黎贡山生物走廊带赧亢站辖区的黑水塘附近,地理位置介于东经98°45'13"—关键词: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类动物、种类、调查24°51'05"之间,行政区划上跨越保山市的隆阳区、腾冲市、龙陵县。

整个生物走廊带北至朱佛寺,与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相连,东北面是怒江干热河谷,南到古城寺,西南面是龙陵小黑山省级保护区,植被类型主要为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最热月平均气温14-18摄氏度,最冷月平均气温2~7摄氏度,平均年气温9T3摄氏度,年降水量1700-2900毫米,属湿润区。

地势呈北高南低,最高海拔2687.5米,最低海拔220米,高差较小,加之受西南季风影响,干湿季节分明,每年11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5至10月为雨季。

2.调查的目的和任务2.1摸清辖区内本底资源的数量和分布状况,及时掌握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的分布现状和消长变化趋势;2.2提升保护区科技工作者的工作能力和科技水平;2.3建立生物多样性监测体系和数据库,及时掌握国家I、II级重点保护动植物的分布现状和变化趋势;2.4为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相应的科学依据,从而制定相应的保护管理措施和政策。

湖南通道县两栖爬行动物物种多样性调查及区系分析

湖南通道县两栖爬行动物物种多样性调查及区系分析

收稿日期:2023-02-18;修回日期:2023-04-08;网络首发日期:2023-05-08基金项目:通道侗族自治县生物多样性资源调查专项;全国第二次陆生脊椎动物资源调查项目—沅江流域地理单元(通道县)作者简介:李辉(1998—),男,安徽宣城人,硕士研究生;*通信作者:张志强(1981—),男,河北任丘人,博士,讲师,主要从事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研究,E-mail:***************;莫小阳(1971—),男,湖南常德人,博士,湖南师范大学教授,主要从事野生动物保育与利用研究,E-mail:********************.cn 。

DOI:10.16605/ki.1007-7847.2023.02.0124湖南通道县两栖爬行动物物种多样性调查及区系分析李辉1,朱乐强1,潘佳1,吴少武2,杨利勋2,林源2,张志强3*,莫小阳1*(1.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脊椎动物学实验室,中国湖南长沙410081;2.通道侗族自治县林业局,中国湖南怀化418500;3.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所,中国湖南长沙410004)摘要:为了解通道县两栖、爬行动物资源状况,于2022年5月、7月、9月在该县域内共设置80条样线开展实地调查。

调查共记录到两栖纲动物1目6科24种,爬行纲动物2目12科40种,分别占湖南省记录的27.59%和38.10%。

通道县两栖、爬行动物的区系特征明显,以东洋界种类为主(67.19%),广布种次之(32.81%),无古北界种。

生物多样性计算表明,通道县两栖爬行动物的Shannon-Wiener 指数和Simpson 指数分别为3.3146和0.9441,Pielou 指数为0.7970。

区系相似性结果显示,该县区系划分与湖南省动物地理区系划分相一致。

本次调查更进一步掌握了该县域两栖、爬行动物的资源现状,为开展两栖、爬行动物资源保护与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黄河滩中华鳖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调查

黄河滩中华鳖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调查

黄河滩中华鳖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调查作者:郭红伟,郗成军,赵虎,邓捷,张红星,孔飞来源:《河北渔业》 2018年第9期郭红伟1,郗成军1,赵虎2,邓捷2,张红星2,孔飞2(1.大荔县水产工作站,陕西大荔 715100;2.陕西省动物研究所,陕西西安 710032)摘要:为掌握黄河滩中华鳖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现状,我们于2011-2017年对该保护区进行了实地考察。

调查结果显示,在保护区共发现两栖爬行动物 27种,隶属于 4目 11科 27种。

其中两栖动物 1目 4科 9种,爬行动物 3目 7科 18种。

中华蟾蜍和中国林蛙为保护区两栖类中的优势种,丽斑麻蜥、堰蜓、王锦蛇、黑眉锦蛇等是保护区中爬行类的优势类群。

鉴于黄河滩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的丰富度,应加强对该地区两栖爬行动物的保护工作。

关键词:黄河滩保护区;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多样性基金项目:陕西省科技厅自然基金项目(2016JM3031);陕西省科学院科技计划项目(2017K-10)、(2015K-10);农业部黄河中上游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开放课题项目(2015STKF-04)。

作者简介:郭宏伟(1967- )男,主要从事渔业资源与水产相关领域管理工作。

E-mail:809048605 @。

黄河滩中华鳖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以下简称黄河滩保护区)设立于2010年9月,翌年9月经省水利厅批复晋升为省级保护区,2012年2月晋升为国家级保护区,保护区介于黄河龙门至潼关段内,此段渔业资源丰富,保护区主要以中华鳖为保护对象,同时保护乌鳢、鲇、芦苇、蒲草等及其生存的水生环境。

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环境污染、人类活动干扰和入侵物种的影响,黄河流域野生两栖爬行动物数量急剧下降,但保护区内的两爬动物资源的本底资料缺乏,因此,开展两栖爬行类动物资源调查研究,能够为该类动物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一定的基础数据,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深圳笔架山两栖爬行动物调查

深圳笔架山两栖爬行动物调查

深圳笔架山两栖爬行动物调查王勇军;黄汉泉;魏巧珍;周海旋【期刊名称】《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05(044)0z1【摘要】经2004年2~6月调查,笔架山有两栖类4科、5属、9种,全为无尾目.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种类1种.东洋界种类7种,约占种数的78%.广泛分布的种类2种,约占种数的22%.爬行类动物23种,隶属3目、10科、18属.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种类1种.18种是东洋界的种类,约占种数的78%.5种是广布种,约占种数22%.笔架山地处东洋界华南区闽广沿海亚区,两栖爬行动物区系组成在整体上是华南区与华中区成分的共有,这是本亚区两栖爬行动物区系组成的普遍现象,也是笔架山两栖爬行动物区系的重要特征.分析了两栖爬行类的种群分布,对其资源状况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保护管理的建议.【总页数】5页(P48-52)【作者】王勇军;黄汉泉;魏巧珍;周海旋【作者单位】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广东,深圳,518040;深圳市笔架山公园管理处,广东,深圳,518035;深圳市笔架山公园管理处,广东,深圳,518035;深圳市笔架山公园管理处,广东,深圳,51803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59.5;Q959.6【相关文献】1.深圳笔架山公园兽类资源调查 [J], 吴苑玲;黄汉泉;林海军;魏志诚;王勇军2.深圳笔架山公园管理及规划发展的问卷调查及分析 [J], 黄汉泉;康杰;昝启杰;姜光兴;廖文波3.深圳笔架山公园鸟类资源调查 [J], 刘忠宝;黄汉泉;曾小平;谢勋荣;王勇军4.深圳笔架山公园鸟类资源调查 [J], 刘忠宝;黄汉泉;曾小平;谢勋荣;王勇军5.深圳笔架山两栖爬行动物调查 [J], 王勇军;黄汉泉;魏巧珍;周海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江西武功山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及评价

江西武功山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及评价

江西武功山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及评价杨道德;黄文娟;陈武华【期刊名称】《四川动物》【年(卷),期】2006(25)2【摘要】2001年7月中旬~8月上旬,对江西武功山国家森林公园进行了20多天的野生动植物资源野外考察.公园内现已记录两栖类2目7科25种和爬行类3目9科37种,本次调查增加安福县爬行动物新记录7种:多疣壁虎、中国石龙子、黑背白环蛇、铅色水蛇、灰鼠蛇、乌梢蛇、银环蛇;增加武功山爬行动物新记录23种.动物地理区划属东洋界华中区东部丘陵平原亚区,动物区系组成以东洋界华中区与华南区共有种为主.两栖类东洋界种类占92.00%;生态类型以流水型9种和陆栖-静水型7种占优势.数量优势种为黑斑蛙、中华蟾蜍、黑斑肥螈、泽蛙、棘胸蛙、花臭蛙、华南湍蛙、三港树蟾、镇海林蛙和饰纹姬蛙.爬行类东洋界种类占75.68%,广布种占24.32%.数量优势种有石龙子、蓝尾石龙子、铜蜓蜥、赤链华游蛇、王锦蛇、虎斑颈槽蛇、赤链蛇、红点锦蛇、乌梢蛇、灰鼠蛇、尖吻蝮、竹叶青蛇等.公园内野生动物及其生境受人类干扰破坏大,当地群众保护意识有待增强,就此提出了保护对策.【总页数】5页(P289-293)【作者】杨道德;黄文娟;陈武华【作者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所,长沙,410004;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所,长沙,410004;江西省安福县林业局林业工作总站【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59.5;Q959.6【相关文献】1.武功山国家森林公园夏季鸟类资源调查 [J], 杨道德;马建章;黄文娟;陈武华2.广西地州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与评价 [J], 曾小飚;苏仕林3.江西南矶山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与评价 [J], 杨道德;熊建利4.江西武功山国家森林公园哺乳动物资源调查 [J], 陈武华;黄文娟;杨道德5.江西齐云山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与区系分析 [J], 杨道德;刘松;费冬波;喻兴雷;谷颖乐;卢何军;陈辉敏;朱家椿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贵州常见两栖爬行动物检索表

贵州常见两栖爬行动物检索表

贵州常见两栖爬行动物检索表遵义师范学院生物系普通生物实验教学中心专业基础实验室两栖动物蝾螈形目(有尾目)分科检索表1、无眼睑,犁骨齿一长列,与上颌齿平行或弧形,沿体侧有纵肤褶……………………隐鳃鲵科(大鲵科)具眼睑,犁骨齿列不成长弧形,沿体侧无纵肤褶 (2)2、犁骨齿或成两短列,或成“V”形………………………………………………………………………小鲵科犁骨齿成“八”形…………………………………………………………………………………………蝾螈科贵州小鲵科分属检索表犁骨齿列“V”形……………………………………………………………………………………………小鲵属犁骨齿左右两列,不成“V”形…………………………………………………………………………山溪鲵属贵州蝾螈科分属检索表1、头侧有棱脊,体背有瘰粒 (2)头侧无棱脊,皮肤光滑或偶有细痣粒 (3)2、头侧骨质棱脊明显,体侧疣密集…………………………………………………………………………疣螈属头侧有腺质棱脊,背面粒均匀,腹面有斑点……………………………………………………………瘰螈属3、全长为150毫米左右,体呈圆柱状,皮肤光滑,吻长于眼径,指、趾宽扁…………………………肥螈属全长不超过150毫米,皮肤或有细痣粒,吻长于眼径几等,指、趾细长……………………………蝾螈属两栖动物蛙形目(无尾目)分科检索表(略)贵州雨蛙科雨蛙属分种检索表1、体侧及股前后无黑色斑点..........................................................................................无斑雨蛙体侧及股前后有大小不等的黑色斑点 (2)2、颞褶较厚,上有细疣;颞部的背腹方没有到达肩部的黑细纹………………………………………华西雨蛙颞褶细,没有细疣;颞部、鼓膜的背腹方有黑细纹,在肩部不会合,成两条平行………………三港雨蛙贵州姬蛙科分属检索表1、上颌有齿,犁骨齿成长行;具肩胸骨、锁骨及胸骨………………………………………………小狭口蛙属头短小,呈三角形,上颌无齿及犁骨齿,也无锁骨 (2)2、皮肤薄而光滑;雄体腹面无厚腺体;无前喙骨及肩胸骨;前肢细弱,体长在40毫米以下………姬蛙属皮肤厚;胸体腹面有厚腺体;有前喙骨及肩胸骨但很小;前肢发达,体长多在40毫米以上…狭口蛙属贵州姬蛙属分种检索表1、趾端具吸盘,吸盘背面有纵沟 (2)趾端无吸盘,若有,背面亦无纵沟 (4)2、指端有吸盘及背面有纵沟 (3)指端无吸盘,若有,背面亦无纵沟……………………………………………………………………合征姬蛙3、背面皮肤粗糙,小疣排列成纵行;背部有不规则的褐花斑,镶有浅黄色细边……………………粗皮姬蛙背部皮肤光滑,小疣不显著;背部正中有一对深色小弧斑………………………………………小弧斑姬蛙4、背面有许多粗细线纹重叠相套的“Λ”形斑……………………………………………………………花姬蛙背面仅有少数“Λ”形斑,最前一个的主干始自眼间,斜向两侧…………………………………饰纹姬蛙贵州蛙科分属检索表1、指、趾端无吸盘,若有,则纵经长大于横径;蝌蚪口后无吸盘…………………………………………蛙属2、指、趾端有吸盘,吸盘纵径小于横径;蝌蚪口后有大吸盘……………………………………………湍蛙属贵州湍蛙属分种检索表鼓膜大于第三指吸盘,有背侧褶,背面无斑纹或不明显………………………………………………崇安湍蛙鼓膜小于第三指吸盘,无背侧褶,背面有斑纹…………………………………………………………华南湍蛙贵州树蛙科(仅树蛙属)树蛙属分种检索表1、背部有规则或不规则花斑 (2)背部绿色,有事有少量白色或黄色斑点 (4)2、背部具规则花纹 (3)背部为不规则的大花斑………………………………………………………………………………娥眉树蛙3、背部一般有6条深色纵纹;雄性无声囊……………………………………………………………无声囊树蛙背部有纵纹或X形斑;雄性有声囊…………………………………………………………………斑腿树蛙4、背部绿色,体侧及股前后有圆形或长形黑斑………………………………………………………黑点树蛙背部绿色,体侧及股前后无黑斑 (5)5、背部及体侧有少量分散的白色或黄色斑点,无细线纹………………………………………………大树蛙背部胡体侧无分散的斑点,上下颌缘、体侧、四肢外侧缘有乳黄色细线纹………………………经甫树蛙贵州蟾蜍科(仅蟾蜍属)蟾蜍属分种检索表1、头部无黑色角质棱 (2)头部有黑色角质棱……………………………………………………………………………………黑眶蟾蜍2、一般无跗褶,成体粒多而密…………………………………………………………大蟾蜍中华亚种有跗褶,成体粒少而稀;体侧及腹面常有土红色花斑………………………………大蟾蜍华西亚种蛙属Rana分种索1、趾末端不是吸盘状,略有膨大的,期间也没有横沟 (2)趾末端吸盘状,膨大不明显的,其间亦有横沟 (13)2、无背侧褶 (3)有背侧褶 (10)3、鼓膜明显;指、趾末端不膨大 (4)鼓膜大多不显;指、趾末端多膨大成圆球状 (6)4、趾间全蹼;上下唇缘无深色纵纹 (5)趾间蹼为1∕2~2∕3;上下唇缘有深浅相同的纵纹6~8条………………………………泽蛙R.limnocharis 5、皮肤光滑或后背有小疣,无肤褶状长疣;雄蛙胸腹部有许多分散的小白刺………无指盘臭蛙R.grahami背面皮肤粗糙,有很明显的疣或肤棱;雄蛙胸腹部无小白刺 (15)6、眼间距约与鼓膜等大,雄蛙腹面皮肤上有小黑刺,有外蹠突 (7)眼间距甚窄,小于鼓膜,腹部光滑无刺,无外蹠突…………………………………虎纹蛙R.tigrina ruglosa 7、雄蛙胸腹部均有棘…………………………………………………………………………棘腹蛙R.boulengeri雄蛙仅胸部有棘 (8)8、体侧疣刺极多,背面、体侧皮肤极为粗糙,背面长疣明显;体大者胸疣上有小黑刺3~8枚...............................................................................................................棘侧蛙R.shini 体侧全无刺疣,背面、体侧皮肤不粗糙,背面长疣不明显,一个胸疣上只有一枚小黑刺 (9)9、雄蛙胸部之棘分成左右两团,近胯部无眼点状斑…………………………………双团棘胸蛙R.phrynoides雄蛙胸部之棘不分成左右两团,整个胸部均有棘...................................................棘胸蛙R.spinosa 10、鼓膜部无三角形深色斑,雄蛙有声囊 (11)鼓膜部有三角形深色斑,雄蛙无声囊 (12)11、背侧褶间有长短不一的肤褶,或断或续;雄蛙体侧肩背方无扁平腺体,有一对颈侧外声囊……………………………………………………………………………………黑斑蛙R.nigromaculata 背侧褶间无肤褶;雄蛙体侧肩背方有扁平腺体,有一对咽侧下外声囊……………………滇蛙R.pleuraden 12、吻较长且尖;背侧褶细窄;蝌蚪唇式为Ⅰ:2­2∕Ⅱ:1­1……………日本林蛙指名亚种R.japonica japonica吻较短且钝圆;背侧褶略宽;蝌蚪唇式为Ⅰ:2­2∕Ⅲ:1­1............日本林蛙昭觉亚种R.j.chaochiaoensis 13、颞部无三角形黑斑;雄蛙体侧肩背方或肱前有腺体,有声囊 (14)颞部有三角形黑斑;雄蛙体侧肩背方或肱前无腺、无声囊…………………………威宁蛙R.weiningensis 14、雄蛙肱前有发达的肾形黑斑,体长在60毫米以上……………………………………………沼蛙R.guentheri雄蛙体侧肩背方有扁平的大肩腺,体长在60毫米以下.................................弹琴蛙R.adeno pleura 15.、背侧褶间无斑纹 (16)背侧褶间有斑纹 (17)16、体型小,四肢背面有深色纵纹;雄蛙无声囊……………………………………………台北蛙R.waipehensis体型大,体背绿色,四肢背面无深色纵纹;雄蛙有一对咽侧外声囊…………………………大绿蛙R.livida 17、上唇缘有锯齿状乳突………………………………………………………………………竹叶蛙R.versabilis上唇缘无锯齿状乳突 (18)18、背面斑纹不明显,体侧有明显的大斑块 (19)背面布满大斑纹 (22)19、趾蹼不发达;雄蛙体小,鼓膜显著大,有咽侧下外声囊……………………………安龙臭蛙R.anlungensis趾蹼发达,几为全蹼 (20)20、雄蛙有内声囊,胸部有“8”形白刺团;背面棕褐色,散有绿色斑点……………云南臭蛙R.andersonii雄蛙无声囊;背面绿色,散有棕色斑点 (21)21、背部有斑块,整个腹面均有大块斑纹……………………………………………务川臭蛙R.wuchuanensis背部无斑块,整个腹面均无大块斑纹;雄蛙胸部有“▽”形白刺团……………………绿臭蛙R.margaratae 22、鼓膜小,与第三指吸盘等大;上眼睑后半部、颞褶后背部以及后肢背面均有密集的小白刺;背面布满分散而清晰的斑点………………………………………………………………龙胜臭蛙R.lungshengensis 鼓膜大,为第三指吸盘的两倍;上眼睑、后肢背部及后背部均无小白刺;背面棕色斑纹与绿色斑纹相互交织……………………………………………………………………………………花臭蛙R.schmackeri贵州龟鳖目分科检索背腹甲被有角质盾片……………………………………………………………………………………………龟科背腹甲被有革质皮肤……………………………………………………………………………………………鳖科龟科分亚科检索腹甲与缘盾之间有下缘盾;头大、尾长,头尾不能缩入壳内………………………………………平胸龟亚科(本亚科仅一属一种,即平胸龟)腹甲与缘盾之间无下缘盾;头尾及四肢能缩入壳内……………………………………………………龟亚科龟亚科分数检索头顶后部光滑………………………………………………………………………水龟属(贵州仅斑眼水龟一种)头顶后部皮肤呈细粒状或细鳞状………………………………………………………乌龟属(贵州仅乌龟一种)贵州鳖科(仅鳖属一属两种)分种检索颈基部两侧及背甲前缘有粗大疣粒…………………………………………………………………………山瑞鳖颈基部两侧及背甲前缘无粗大疣粒………………………………………………………………………………鳖贵州蜥蜴目分科检索(略)贵州壁虎科分属检索指、趾下瓣单行,第一指、趾无爪…………………………………………………………………………壁虎属指、趾下瓣双行,第一指特别短小,无爪或爪甚小…………………………………………………半叶趾虎属贵州石龙子科分属检索1、下眼睑被小鳞.........................................................................................................石龙子属下眼睑不被小鳞 (2)2、额鳞长度约为吻端至顶鳞后缘距的二分之一,左右额顶鳞不相接或仅有一点相接,无大的肛前鳞………………………………………………………………………………光蜥属(我国仅1种,即光蜥)额鳞正常,左右额顶鳞大部分相接,有一对大的肛前鳞;如无肛前鳞,则跗部后面有一大鳞片………………………………………………………………………………蝘蜒属(贵州仅1种,即蝘蜒)贵州石龙子属分种(仅2种)检索后颏鳞1枚,有后鼻鳞,第二列下颞鳞不是楔形……………………………………………………蓝尾石龙子后颏鳞2枚,无后鼻鳞,第二列下颞鳞楔形………………………………………………………………石龙子贵州蜥蜴科分属检索指、趾末端伸直,最末节近端不侧扁………………………………………………………………………草蜥属指、趾末端略呈钩状,最末节近端侧扁……………………………………………………………………地蜥属地蜥属鼠蹊窝3——5对…………………………………………………………………………………………台湾地蜥鼠蹊窝2对…………………………………………………………………………………………………娥眉地蜥草蜥属体背有起棱大鳞4行,腹鳞大棱鳞10——12行…………………………………………………………南草蜥体背有起棱大鳞6行,腹鳞大棱鳞8行……………………………………………………………………北草蜥贵州蛇目分科检索(略)蟒科贵州仅蟒属蟒蛇一种蝰科贵州仅白头蝰属白头蝰一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省洱源县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西南林业大学保护生物学学院张庆李明会2010.7目录关键词摘要1.研究区域 (2)2. 自然环境 (2)2.1 地形 (2)2.2 地质 (2)2.3 山脉 (3)2.4 河流 (3)2.5 气候 (3)2.6 农作物 (3)3.调查方法 (4)3.1 时间 (4)3.2 参加人员 (4)3.3 调查地点 (4)3.4 调查工具 (4)3.5 实地调查 (4)3.6 访问调查 (4)3.7 信息甑别 (4)4.调查结果 (5)4.1 物种组成 (5)4.2 区系及种类组成 (5)4.2.1 区系组成 (5)4.2.2 物种名录 (5)4.2.3 物种区系成分 (7)5 分析讨论 (8)5.1 资源现状及生态分布 (8)5.2当地动物减少的原因 (9)5.2.1 种植烤烟 (9)5.2.3 风俗习惯 (10)5.2.2 人为捕捉 (10)5.3 数量优势种及生理特点 (10)5.4 资源评估 (11)5.4.1生境方面 (12)5.4.2 食物方面 (12)5.4.3 种间关系 (12)5.4.4 外来物种 (12)6.保护建议 (12)7.参考文献 (13)标题摘要2001年7月中旬,对云南省洱源县进行了为期6天多的两栖爬行动物资源野外考察,县城内现已记录两栖类2目7科25种和爬行类3目9科37种。

本次调查的重点是针对洱源县境内的两栖爬行动物。

此次调查共统计到4目9科18种,采到标本共计164号,其中包括两栖纲中无尾目和有尾目的多疣狭口蛙(Kaloula verrucosa)、昭觉林蛙(Rana chaochiaoensis)、滇蛙(Rana pleudenra)、双团棘胸蛙(Rana yunnanensis)、华西雨蛙指名亚种(Hyla annectans gongshanensis)、华西蟾蜍(Bufo andrewsi Schmidt)、无指盘臭蛙(Rana grahami)、红瘰疣螈(Tylototriton verrucosus Anderson)等;爬行纲中有鳞目、蜥蜴亚目和蛇亚目的原尾蜥虎(Hemidactylus bowringii)、多线南蜥(Mabuya multifasciata)、八线腹链蛇(Amphiesma octolineata)、渔游蛇(Xenochrophis piscator)、斜鳞蛇(Pseudoxenodon macrops)、紫灰锦蛇(Elaphe porhyracea)、山烙铁头蛇(Ovophis monticola)等。

中国陆地动物分属于世界陆栖动物区系的古北界和东洋界中国动物地理区划当中的分区,云南洱源的动物地理区划属东洋界西南区。

这一分区境内的横断山脉大都为南北走向,高山上凉润,谷地燥热。

植物的垂直分布很明显,动物的分布也以明显的垂直变化为特征。

本区产有丰富的高原和高山森林动物。

此次统计的两栖类占70.12%,蛙类占优势,有较少的蟾蜍;爬行类占29.88%。

这一地区内的野生动物及其生境受人类干扰破坏较大,当地群众保护意识有待增强,就此有待提出更加有效的保护对策。

关键词洱源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考察调查分析1.研究区域大理州洱源县凤羽镇、乔后镇、炼铁乡及县城周边。

2. 自然环境2.1 地形洱源县地处横断山脉与云贵高原交界地带,红河-洱海打断裂带北延部分由南东向北西斜穿腹地(洱海-花甸-凤羽-乔后)。

洱源境内位于昆区地槽强震区,可可西里构造强震带,中甸-下关构造强震线上。

按云南地震局1978年提供的地震烈度区划资料,洱源县以滇藏公路为中线,由外向内形成8~10°的环形地震烈度区。

中生代侏罗纪到白垩纪的燕山运动,初步形成了洱源县近似现代的地形地貌轮廓。

新生代新老第三纪,受喜马拉雅构造运动的影响,境内地形在原来基础上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隆起和相对沉降,断陷地带的盆地更加明朗。

加上新构造运动的逐步改造,逐步形成县内当今的地形地貌。

全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东北部南无山为全县的最高点,海拔3958.4米;东南部的金玉河下游为全县的最低点,海拔1550米。

经历次构造运动的作用及主次相间的诸河流切割、侵蚀并经多级夷平,境内的地貌类型可分为断陷湖滨盆地、高山峡谷、中山峡谷、低山峡谷、岩溶及山麓洪积扇六大地貌单元。

2.2 地质洱源县大地构造属几个构造体系的衔接、重接复合地带,即青藏川滇“歹”字形构造体系东支中断(北北西向);三江径向构造体系中断东侧(南北向);云南山字形构造体系西翼前缘(近东西转北西);龙门山-玉龙构造带西南段(北东向);南岭纬向构造体系西段(东西向)。

红河-洱源深大断裂斜穿腹地,控制着东西两侧古生代-中、新生代地层的分布和各断陷盆地及山川走向的轮廓。

沿断裂带两边,不同时期的地层和侵入岩,发生强烈挤压及片理化现象。

新构造运动的发生,使近代地壳产生间隙性和差异性升降,苍山、鹤林山、马鞍山等山脉隆起,南北向主山脉分水岭东西两侧,羽状山岭高耸(多东西向),山麓洪积扇发育。

元古生界前寒武系:主要分布在县境中部和南部,即罗坪山至点苍山一代。

是一套浅至中深的变质岩系,由千枚岩、绢云母片岩、微晶片岩、云英片岩、变粒岩、大理岩、片麻岩、镁质矽卡岩、结晶白云质灰岩等组成,与周围古生代地层为断层接触。

古生界奥陶系:出露于牛街乡西北华丛山、莲花山一带,由一套滨海-浅海相碎屑岩组成,岩性为白色砂岩及黄绿色页岩。

泥盆系:广泛分布于牛街、三营东西山,海西海至茈碧湖、哨横、上龙门附近,凤羽东南,邓川、沙坪周围及洱海东岸的长育、青山、双廊等区域。

主要有灰白色白云质灰岩、灰黑色石灰岩、灰至深灰色条带状较纯灰岩、角砾状灰岩、生物礁灰岩、灰黑色硅质岩、灰色砂质页岩含泥沙岩等组成。

石炭纪:出露于牛街太平、三营西侧、哨横等地,岩性为灰色至深灰色较纯灰岩夹生物灰岩。

三叠纪:分布在茈碧湖东山、下山口至应山铺北的三营,玉湖、右所两乡镇接壤地段,凤羽乡东山右所东西两侧山地及江尾、双廊乡境内。

中生界新生界2.3 山脉西罗坪、罗坪山、马鞍山三大主山脉,分别自剑川县老君山及丽江玉龙雪山延伸而来,由北自南纵贯全境。

三支主山脉两侧派生出很多东西向的岗岭,山地面积占全县的85.7%,层峦叠嶂,是一个多山的县。

2.4 河流洱源县群山连绵起伏,山溪河流密布。

高山深谷区域及盆地周围,常年性的溪流众多,属山地型河流。

几个坝子出口狭窄,中间低洼,边缘出露的泉水较多,地下水位高,形成河湖交错的水网地带。

全县河流随山势分为三大水系及洱海区,分属澜沧江、金沙江两大流域。

2.5 气候洱源县气候属北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

由于处在低纬度高海拔地带,因而阳光充足,四季温差悬殊不大,冬春干旱,夏秋多雨,雨旱两季分明。

5~10月为雨季,受孟加拉湾暖湿气流影响,雨天多,降雨量大且集中。

11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被南支西风干暖环流所控制,天气晴朗干燥,雨量稀少。

一些年份受北支西风波动,和南纬西风波动迭加,北部冷空气沿横断山脉进入境内,形成较大范围的降雪,低温和霜冻突出。

县内地形复杂,立体气候和区域性小气候特点非常明显。

从水平分布看:西北冷,中部凉,东南暖;从垂直看客分为4个层次:海拔1550~1990米为温热层,海拔2000~2400米为温凉层,海拔2400~2800米为冷凉层,海拔2800~3958米为高寒层。

一般规律是海拔每上升100公尺,温度下降0.65℃,降雨量增加50~62毫米,海拔下降则相反。

纯旱、低温和霜冻,是境内主要的灾害性气候。

2.6 农作物洱源县境内的土壤受地质、地形、气候、生物、人类活动等诸多因素的长期作用,类型多种多样,垂直分布明显。

境内种植粮食作物分大小春两季,夏季收获称小春,秋季收获称大春。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历来占总播种面积的90%以上。

大春粮食作物有水稻、玉米、大豆(黄豆)、苦荞、洋芋、稗子等十多个品种。

水稻、包谷占大春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85%以上,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64~69%。

80年代,烤烟、大白芸豆等经济作物播种面积逐年增加,包谷播种面积逐渐减少,但由于推广良种,产量仍逐年上升。

小春粮食作物有蚕豆、小麦、大麦、洋芋、豌豆、鸡眼豆、燕麦等。

其中以蚕豆、小麦为主,常年播种面积14多万亩,占小春播种面积的86%,历年产量约占小春粮食总产量的90%[1]。

3.调查方法3.1 调查时间2010.7.11-2010.7.153.2 参加人员此次洱源县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的主要参与人员为张庆和李明会,协助参与的人员为洱源县的当地居民。

3.3 调查地点此次调查中,就大理州洱源县境内的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进行详细的定点统计。

两栖动物生存在有水环境的周边,爬行动物生存在郊外的树林及草丛中。

针对两栖爬行动物的这一大致生境,我们确定了本次调查的详细区域。

在大范围的调查走访过程中,其中重点调查的区域为凤羽镇、乔后镇、炼铁乡及县城周边。

3.4 调查工具GPS,海拔仪,相机,昆虫网,温度计,pH试纸,数据用表,签字笔,笔记本等。

3.5 实地调查(样方、样带)根据地形图和交通图,确定了4条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路线。

如洱源县城周边、凤羽镇、乔后镇和炼铁镇各村分别选取1㎞的路线,做路线调查并获取相应的两栖爬行动物的数量情况。

其间,采用目视遇测法(Visual encounter surveys)和鸣声计数法(Call surveys),对每条样线在不同时间重复统计2次并适当采集标本。

同时,在各个样线周围10 ㎡的大样方中取1×1 m的小样方进行数量统计。

在做样带和样方的同时,记录下当地的经纬度、海拔、时间、地点等,并用专业的相机对动物,特别是两栖爬行动物拍照。

3.6 访问调查在这次的访问调查中,主要采用的是半访谈式的方式。

在做实地调查的同时,一边做实地考察,一边走访当地居民,向其了解当地的生活劳动情况;问询他们平时在自己家周边看到、听到的关于动物的活动信息以及近些年动物数量的变化情况。

同时也拿出图鉴,逐个翻阅并询问相关的信息,将了解到的实际情况及时记录下来。

在这一系列的调查之后,可以大致对洱源县的两栖爬行动物资源有一个总体认识。

本次调查主要通过野外观察和标本采集,以及访问调查,对洱源县的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进行调查,调查生境主要为农田、山林、湖泊、沼泽、河流等,兼顾山区和坝子。

从各种生境出发,兼顾各类生境和不同海拔,比较全面的对这一地区的两栖爬行动物进行了调查。

3.7 信息甑别依据专业书籍的信息进行物种鉴别,其依据的专业书籍的顺序为《中国动物志》、《地方动物志》和《图鉴》。

根据标本的各种特征(主要是形态特征)判断及确认标本的种名;依据当地居民提供的访谈记录确定一些两栖爬行动物在洱源县的分布情况,以及本次调查是否能采用这些访谈的内容。

在对此次调查过程中确认洱源县有分布的物种的保护情况进行鉴别的时候,其依据为《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汪松、解焱)收录的保护等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