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教育学强化班中外教育史讲义(完善版)

合集下载

中外教育史讲义

中外教育史讲义

中教育史讲义第III第一部中国教育史第一章文教政策与教育宗旨(方针)第一节古代文教政策一、汉代:“独尊儒术”汉武帝即位后,在教育上转而采用儒家的主张,重新肯定了教育在育才和化民两方面的作用,把教育作为巩固专制统治的重要工具。

“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经典表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

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独尊儒术”的影响:第一,确立了教育为治国之本的地位。

第二,儒家经学成为教育的主体内容。

第三,形成了群士归宗攻读儒经的社会风尚。

二、隋唐时期:重振儒术、兼容佛道重振儒术:第一,尊孔。

孔子在唐代的地位很显赫,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唐代各帝对孔子大加封赠。

二是唐代各帝经常亲临国学观释奠礼。

第二,整理、统一儒经。

孔颖达、颜师古等人负责编撰的《五经正义》。

唐文宗开成二年(837 年)的《开成石经》。

第三,提高儒士的地位。

唐代统治者总结了汉代以来儒学发展的曲折历程,对于儒、佛、道三学,分别主次轻重地作为维护其封建统治的工具。

因此这一时期既是儒学教育的复兴阶段,又是儒学教育与佛道思想相结合的阶段,为宋代理学教育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唐代文教政策的特点是什么?(1)重振儒术:尊孔、统一儒经、提高儒士的地位。

(2)兼容佛道。

(3)与汉代儒术独尊不同,既是儒学的复兴,又是儒学与佛道思想的结合。

三、宋代:“兴文教”政策与理学教育思想的形成宋王朝鉴于唐末五代藩镇割据争霸称雄的教训,宋初各帝均采取“重文轻武”的方针,实行以文制军的策略,把尊孔崇儒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同时支持佛、道二教,使儒、佛、道三派融合起来,互相补充,相互为用。

由于统治者的积极提倡,为“理学”——宋明时期的“新儒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四、明清:1、尊经崇儒2、推崇程朱理学3、实行文化专制:一是文字狱。

二是改编、销毁书籍。

中国教育史(考研强化班辅导课)2

中国教育史(考研强化班辅导课)2

第三章 近代教育体制的改革
(4)改革教学体制
在学科设置上,他将文、理、法、商、工等
多科,改为文、理、法三科。 1919年,废科设系,共11个系,要求文理兼 习,学文科的兼习理科,学理兼习文科。 实行选科制(学分制)。 其目的在于文理渗透与交叉。
第三章 近代教育体制的改革
总结蔡元培的大学改革实践与思想: 经过蔡元培的整顿,北大改变了以前沉闷和腐败的
第三章 近代教育体制的改革
(2)整顿教师队伍,广招人才(思想自由,兼容并包)(07年、09年


选择题) 蔡元培主张学术自由、言论自由、思想自由。 他认为大学的宗旨是研究高深学问,但不是研究某一家某一派的学问, 更不是研究被某些人指定的学问。他说:“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 众家’之学府也。”他声明在学术上“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 包主义。”这是蔡元培办理北京大学的指导思想。 因此,他在延聘新教员时,只问学识不问派别、资格、年龄、国籍。他 认为学术上的派别是相对的,每一种派别,只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故, 就应让他们并存。 经过蔡元培的整顿,北大教师队伍焕然一新。 评述:学术自由、兼容并包思想为资产阶级新文化的发展争得了地盘, 正是由于这一主张,使北大成为新文化的阵地,并使北大完成了从封建 旧式大学堂向资产阶级现代大学的转化。同时,这一主张也为马克思主 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第二章 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
六、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重点掌握) 1、“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的颁布(07年选择题) 1902年《钦定学堂章程》,称“壬寅学制”,1904年《奏
定学堂章程》,称“癸卯学制”。前者颁布(未实施),后 者颁行(颁布且实施)。癸卯学制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 个比较完整的、并经法令正式公布在全国实行的学校体系。 学制仿自支系列(实业类与师范类 学堂) 主系列(普通教育)三段七级: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 教育

中国教育史(考研强化班辅导课)1

中国教育史(考研强化班辅导课)1

“循循善诱”与“教学相长”;
“尊师爱生”和“宽严结合”。
第二章 私人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 基(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
10、历史影响(总结孔子的教育实践与思想) 孔子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和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毕



生从事教育事业,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教育学说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 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教育实践与教育对象:创立私学,实行“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扩大 教育对象的范围,促进文化学术的下移; 教育作用:提出教育在人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重视教育; 教育目的:提倡“学而优则仕”,为封建官僚的政治体制准备了条件; 教育内容与教材建设: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和整理,进行了教材建设, 奠定了后世儒家经籍教育体系的基础; 教学方法:总结了教育实践经验,对教育教学方法有新的创造,启发式 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原则等都揭示了许多教育教学规律; 道德教育(内容与原则):重视道德教育,提出道德修养应该遵循的立 志乐道、克己自省、改过迁善、身体力行等原则方法; 教师观:要求教师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倡导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 身作则、尊师爱生,树立了作为一个理想教师的典型形象。
2、私学的特点
与奴隶制官学相比,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具
有以下特点: 第一,政教分离,自由办学; 第二,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结合; 第三,没有固定的教育场所; 第四,学生自由就学,来去自由。
第二章 私人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 基(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
3、私学兴起的意义 第一,私学自由讲学之风冲破了“学在官府”的旧
第二章 私人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 基(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
三、孔丘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重中之重)

中外教育史讲义

中外教育史讲义

专题1 从非形式化教育向形式化教育的转变一、远古时期非形式化教育概况一教育起源的几种假说1、劳动起源说——是恩格斯“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命题的延伸;2、生物起源说——是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的流变;3、儿童模仿说心理起源说——美国教育家孟禄提出4、需要起源说5、教育起源于人类参与社会生活和自身发展的需要——我国教育家杨贤江提出6、其他种说法如:前身起源说、交往起源说、家庭起源说、社会化影响说、超生物经验的传递和交流、人科系统进化过程中的早产现象与教育的起源有着必然的联系说等等;研究教育起源的目的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教育为什么会存在教育产生于人类的需要;人的本质决定了人的需要不仅仅是先天的,更重要是后天的、人属的,它使人不再是动物;教育正在于养成并为了这些需要;2、教育存在的条件是什么劳动、意识、语言、学习模仿、交往;3、教育的原型是什么教育的原型是动物的本能授受活动; 4、教育的未来是什么教育与人类社会共始终;二远古时期非形式化教育的实施1、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①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②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容,包容多种方面;③教育活动在生产生活中进行;④教育的手段局限于言传身教;⑤男女教育有区别,根源在于分工;⑥教育还没有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2、原始社会教育的内容①生存技能的教育人的行为有四种基本功能:获取食物、安全防卫、生殖和传递信息;a.婚姻家庭制度及其教育血缘群婚氏族群婚即普那路亚婚对偶婚b.生活习惯和生活能力的教育饮食习惯、穿戴习惯、居住习惯、交通工具使用②生产劳动的教育人工取火活动及其教育工具制造及其教育采集狩猎技术及其教育农业、畜牧业及其教育③原始宗教与教育祭祀活动内容自然崇拜、农作物崇拜、动物崇拜、图腾崇拜;④艺术与教育音乐艺术及其教育绘画艺术及其教育二、世界早期学校的出现一学校产生的条件1、经济基础社会中要有一定的劳动剩余产品及劳动力,促使社会出现大而细的社会化大分工,人口数量要有所发展,私有制已逐步形成;2、政治条件出现阶级和阶级压迫;统治者必然要垄断文化科学知识,垄断教育,以利于培养为他们统治服务的大大小小的公职人员和官吏,使教育成为巩固他们特权地位的重要工具;3、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化;当社会物质生产丰富到足以使一部分人可以从物质产生的母体中分化出来,专门从事文化教育活动,如巫、祝、卜、史等;出现了单纯的体力劳动者与管理、经营或治理国事,以及从事科学文化、宗教艺术等特权分子之间的大分工;随着这场分工的日益扩大,培养少数特权分子的社会需求也与日俱增,必然需要产生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机构;4、文字的出现当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社会中的科学文化知识要丰富到非文字不能较好传承的程度,文字就产生了;5、专职教师出现文字出现后,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必需依靠专职教师来完成;当上述所有的条件全部具备后,学校就产生了;二奴隶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1、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门的教师;2、教育具有阶级性;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4、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分离;奴隶社会教育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较之原始社会的教育,是一种历史的进步;此后,教育被赋予更广泛的意义,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愈加息息相关,也越来越受到人类的重视;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是古代埃及、印度、巴比伦和中国;三古代东方国家的教育概况1、古代东方社会与文化最早建立奴隶制国家,是当时经济最繁荣的地区,创立了最早的文字,出现了最早的文化繁荣景象;2、古代东方教育的性质——奴隶制3、家庭教育——古代东方国家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4、学校教育①宫廷学校②僧侣学校③文士学校④古儒学校5、古代东方国家教育的特点①人类的教育以东方国家为先②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③十分重视道德教育④教育带有浓厚的宗教性⑤形成了相对完备的学校教育体系⑥教育内容丰富,教育方法多样,家庭教育占较大的比重⑦尊师重道是古代东方国家教育的优良传统第一章中国教育的起源第一节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起源第二节中国教育的起源根据考古发现,约从200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开始在华夏大地繁衍生息;有人类便有教育,这就是中国教育史的开端;第三节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萌芽“学校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学校的产生必须具备四个条件:1、生产力的较大发展2、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明显分工3、科学文化的较大进步文字的产生4、阶级的形成教育的分化一、汉字的产生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主要标志之一,也是教育活动的主要工具;汉字的发生与发展仓颉音洁造字是中国最早关于文字的传说,它是黄帝时代的贡献,距今约五千年,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正式以此为计算起点;距今约七千年的仰韶遗址,就发现长方形骨板的刻画,并被认作是“图形文字的萌芽”;甲骨文已是较成熟的文字;二、中国古代学校的传说关于中国古代学校的萌芽,在古籍中记载颇多,而且众说纷纭;①明堂——宗教祠堂祭祀的场所②成均之学——习乐的地方③虞庠之学——社会教化④序——习箭的地方⑤校——养马之地——练兵之地这里主要介绍两种:1、成均最早见于周礼:“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而合国之子弟焉;”西汉时期的董仲舒认为:“成均,均为五帝之学;”东汉时期的郑玄解释说:“均,调也;乐师主调其音;” 即“成均”是古代乐师作乐的地方;“成均”以音乐教育为主;2、虞庠礼记称:“米廪,有虞氏之庠也;” 郑玄解释说:米廪“藏养人之物”,即粮仓;说文指出:庠“从广羊声”,即食羊者所居之地,养老敬老的地方;孟子说:“庠者,养也;” 即把有道德、有经验的老者养在那里,专门从事教育儿童的工作;礼记曰:“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 虞庠以德教孝的教育为主;此外,相传神农氏始设“明堂”施行社会教育,周礼有“六厩成校”的说法;第二章中国古代教育的创建夏~春秋战国第一节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初步建立一、夏的教育夏朝已进入有文字记载的文明时代;文字是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学校教育产生的重要条件;教育是国家的重要社会活动,它由奴隶主贵族控制,由政务官之一的司徒主管;“教育分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一种社会进步”;夏的教育除了沿袭“虞舜”时期的“庠”之外,还有“序”和“校”两种学校;1、“序”“序”是在国都设立的学校;礼记·王制曰:“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古今图书集成·学校部曰:“夏后氏设东序为大学,西序为小学;”关于“序”的内容,孟子·滕文公上说:“序者,射也;”即“序”是习射的场所;除具有教育的职能之外,“序”后来发展为奴隶主贵族议政、祭祀和养老的场所;2、“校”“校”是在地方设立的学校;孟子·滕文公上:“夏曰校”,“校者,教也”说文:“校,从木,交声;” “校”是乡学;史记:“乡里有教,夏曰校;”同“序”一样,“校”也是一种以习武为主的军事训练场所;总之,教育是重要的社会活动,教育为政治服务;夏朝教育目的是为奴隶主贵族培养能征善战的武士;教育内容注重军事训练、宗教教育和人伦道德教育;孟子·滕文公上说:“皆所以明人伦也;”,后来朱熹解释说:“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人之大伦也;庠序学校,皆所以明此而已;”二、商代的教育商代的教育史料主要来源于甲骨文的发掘;根据甲骨文的记载,商代的教育已出现“大学”、“瞽宗”、“庠”、“序”、“学” 等名称;礼记·明唐位说:“殷人设右学为大学,左学为小学,而作乐于瞽宗;”礼记·王制曰:“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东汉时期的郑玄解释说:“右学,大学,在西郊;左学,小学,在国中王宫之东;”右学和瞽宗属于大学性质,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机构;殷人尚右尚西,将大学设在西郊,故称右学;右学和瞽宗以乐教为主,是奴隶主贵族子弟学习礼乐的场所;右学和瞽宗设立在王都;商代在地方上也设有学校;孟子·滕文公上:“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朱熹解释说:“庠以养老为义,校以教民为义,序以习射为义,皆乡学也;”商代的“庠”“序”也是从前代承袭下来的,其中“庠”以养老为主,同时对年青一代进行教化;“序”是习射和习礼相结合的教育机构;商代的教育内容1思想教育;一是敬事鬼神,崇拜祖先,把祖先看作主宰自然界和人间祸福的神,事无大小都要占卜,乞求神的旨意;二是“孝”的教育,“尽孝”是一种社会准则,这点从甲骨文中“教”字的写法可以看出;孔子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2政治教育;学习先王的治国经验,巩固统治地位;3军事教育;主要包括射箭和驾御车马,诗·鲁颂中说:上古“车兵之法,左人持弓,右人持矛,中人御;”4礼乐教育;在祭祀活动中要伴有相应的礼仪和音乐,包括歌诗、奏乐和舞蹈等;5书数教育;即读写算教育;以上教育内容为西周时期“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教育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总之,到殷商时教育逐步发展,出现了教育史料典籍、教育手段文字、教育阶段大学、小学、教育内容“六艺”;第二节西周的教育一、西周王朝西周是奴隶制社会发展的全盛时期;主要特征是:在政治上采用分封制,周王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各诸侯,建立了71个诸侯国;诸侯又把它分封给卿、大夫,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在经济上实行井田制,在此基础上又推行宗法世袭制;为对付奴隶和平民的反抗,西周还制定了严酷的刑法“刑不上大夫”;在思想意识上,除了利用宗教迷信愚弄民众之外,还强调遵守礼制,不同的等级有相应的礼制,贵族的礼制不用于奴隶“礼不下庶人”;在文化教育上的特征是“学在官府”或称“学术官守”,即在宫廷设立学校,用典章作教材,聘官吏为教师即“官师合一”;二、西周的教育制度西周的教育制度就是适应上述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统治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西周的官学分为两类,即国学和乡学;①国学中央官学“国学”分小学和大学,并且建立了一定的升级关系;国学小学的学生主要来源为贵胄子弟,也招收从地方层层选拔上来的优秀者;国学大学分等级尊卑、分学科、分层次教学;②乡学地方官学即“乡学”指设在王都外乡一级行政区中的官学;初等教育性质;1、国学设在王都为奴隶主贵族阶级开设,按学生年龄和程度分为小学和大学;国学由负责宗教祭祀和国家典礼的大司乐兼管即“官师合一”;小学教育:贵族子弟经过家庭教育后进入小学,入学年龄有所不同,王室和诸侯子弟8岁入学,卿和大夫子弟10或13岁入学,部分平民子弟15岁入学;学习年限是7年;小学一般设在王宫东南郊,由担任王宫守卫队长的师氏和保氏兼任教师,教育内容是德、行、艺技能、仪礼仪等方面;大学教育:只有少数符合条件的贵族子弟和平民中经过选拔的优秀人才能进入大学;大学分为两种:“辟雍”和“泮pan宫”,也称学宫;“辟雍”设在天子的都城,“泮宫”设在诸侯的国都;礼记·王制曰:“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 辟雍有东学、西学、南学、北学“四学”之称;东学是习舞的场所,由乐师主持西学是习礼的场所,由礼官主持南学是习乐的场所,由大司乐主持北学是习书之所, 由诏书者主持辟雍还是习射的场所,故又称射宫;泮宫规模简单,只有一学;大学实行分科教学,以礼乐为主,射御次之;礼记·文王世子:“凡三王教世子,必以礼乐;”礼记·王制:“乐正崇四术,立四教,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礼记·射义:“古者,天子以射选诸侯、卿大夫、士;射者,男子之事也,因而饰以礼乐;”大学教学开始有计划性,有固定的内容、时间、场所和人员;2、乡学设在地方地方乡学有四学:塾、庠、序、校 ;礼记·学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州字之误有序,国有学;”乡学由管理民政的大司徒兼管教育,教育内容包括德、行、艺三方面;周礼·地官司徒:“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一曰六德,知、仁、圣、义、忠、和;二曰六行,孝、友、睦、姻、任、恤;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西周官学对学生实行考核和奖励制度,对不合格的学生采取告戒和流放的措施;对合格的学生给予官职、爵位和俸禄等奖励;西周的教育机构和行政机关不分开,如辟雍也是祭祀、召开军事会议、召见诸侯、献俘庆功、大射选士、养老尊贤的场所;庠、序、校也是乡官议政、乡饮酒礼、乡射之礼的场所;这种政治和教育紧密相连的现象称为“政教合一”;三、西周的教育内容“六艺”:西周官学的基本学科,它起源于夏代,商代有所发展,到西周日益完善;其内容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礼的内容包括政治、伦理、道德、礼仪等;乐的内容包括诗歌、音乐、舞蹈等;礼乐是六艺教育的中心,主要培养年轻一代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射御是贵族子弟必不可少的军事训练项目,射指射箭的技术,御指驾御马车的技术;书数是指基本的文化知识技能训练,包括文字和算法;六艺教育包含多方面的教育因素,如注重思想道德、文化知识、传统文化、实用技能、文事武备、内心修养、礼仪规范等等;它在历史上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也有许多借鉴之处;第三节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变革背景:经济上:由于铁制工具和牛耕犁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力;经济形势的变化打破了奴隶制生产关系,加速了封建生产关系的孕育成熟;政治上:新兴地主阶级为保护自己的利益,积极要求参与社会政治生活,进行政治改革;这种经济下移和政治下移是私学产生与发展的先决条件;文化上: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公元前474年是社会急剧动荡时代,官学衰废,奴隶主贵族子弟享有世袭特权,不需学习也能成为统治者,这样原来的官学失去了存在的阶级基础,官学名存实亡;西周时期的礼乐典章制度根本不能适应“礼崩乐坏”的形势,孔子称春秋是“天下无道”时期;各国统治者急需“贤人”辅政;此外,战乱与官学的废弛使得文化典籍和文化职官流落民间,原来西周时“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变成“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原来由贵族垄断的文化学术开始向社会下层扩散,下移于民间,这种历史现象称为“文化下移”;民间学者开始出现,他们在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立了各种新学说,推动了私学的兴起;即社会动荡——王权衰落——官学衰废——学术下移——私学兴起二、诸子百家私学的发展1、士阶层的兴起春秋时期是私学的兴起阶段,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前221年是私学的繁荣阶段;私学的兴起与士阶层的崛起有关;“士”作为一个社会阶层,处于贵族的下层和平民的上层;它本来只是奴隶主贵族中的低级官吏,即“公卿大夫士”中的士,又是四民之首,即“士农工商”的士;“士”有文士和武士之分;在社会剧烈变动时期,文士的队伍不断扩大,成为有影响的阶层;春秋时期人们大多把社会上一批不狩不猎、不农不工、不贾不商,脱离生产劳动的人称为“士”;士阶层中有许多有才能的人,他们大多能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或有一技之长,他们四处游说,积极投靠有权势的人,寻求进身之阶,成为社会上非常活跃的一股势力;2、私学的兴起在诸侯争霸,七国称雄的战国时代,各国诸侯和公卿大夫为了壮大势力,扩大影响,都争相养士,于是不管王室还是私门养士之风盛行;当时的王公大人和卿大夫都能“礼贤下士”,实行“尊贤”的政策;采用“选士”和“养士”的办法搜罗人才;由于各国统治者竞相养士,使得“士”成为一种受人青睐的职业,人们纷纷学习做士成为当时的社会风气;但“士”需要经过一定的学习和训练才能造就,因此人们需要拜师求学,这就成为私学大发展的重要力量;3、百家争鸣养士之风盛行促进了私学的发展和思想学术上的百家争鸣,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使文化知识传播于民间;私学的自由讲学、自由传授也直接推动了各种学派的形成;代表各个阶级、各个阶层不同利益的学派,相互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因此出现了诸子蜂起,学派纷呈,百家争鸣的学术空前繁荣局面;百家争鸣发轫于春秋战国之际的儒墨之争,到战国时期形成了蔚为壮观的诸子纷争局面;“百家”是虚指,形容学派之多;诸子百家通常指“九流十家”,包括儒、道、阴阳、名、法、墨、纵横、杂、农、小说家;其中影响最大并与教育关系密切的是儒、墨、道、法诸家;各学派之间、同一学派不同流派之间既相互斗争又相互影响,它们在众多知识领域内都提出了不少问题和见解,不断深化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水平;后来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实际上已经在百家争鸣中提出或萌芽了;战国时期各学派都创办了私学,但对教育发展影响最大的是儒、墨、道、法四家私学;儒家私学;代表保守势力,注重孝悌、名分、宗法、井田、仁义等,其创始人是孔子,内分八派,其中子思、孟氏和乐正氏三派合称思孟学派,该派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对我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墨家私学;代表劳动人民和手工业者,创始人是墨翟,提倡贵俭、兼爱、舍己为人、抑强扶弱,注重传授生产和科学技术知识,在劳作中学习;它还是一个带有宗教色彩的政治团体,组织严密、纪律严明,弟子必须绝对服从首领称为“钜ju子”,如有违背,必依法处罚;该派在自然科学如数学、光学、力学和逻辑学方面取得了较高的学术成就;道家私学;代表没落贵族阶级,创始人是老聃和庄周合称老庄,提倡消极隐遁的人生观,反对学习知识,对当时的统治者抱有反感;老庄以独特的思维方式分析社会和教育问题,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法家私学;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创始人有李悝、吴起、商鞅、慎到、申不害、韩非、李斯,提倡变法、耕战、积极进取、实行法治;以上各学派代表不同的阶级和阶层利益,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治国方案,并从理论上进行了多方面探讨,各学派之间既相互渗透,又展开激烈争论,促进了学术的繁荣;三、稷下学宫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所着名高等学府,因齐国君主在都城的稷门附近设立学宫而得名;稷下学宫历史悠久,它创办于公元前4世纪中叶,至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历时150年;稷下学宫是战国时代养士之风走向制度化的产物,也是各学派展开思想论战的园地;它由官方主办,私家主持,是一所集自由讲学、着书立说、培养人才、咨政议政的高等学府;稷下学宫的最大特色是学术自由,其办学方针是“来者不拒,包容百家”,各家各派均可在这里设坛讲学,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稷下学宫集中了各家学者,各学派的学术地位平等,它们之间相互吸收、融合,兼收并蓄,政治的多元化使得学术争鸣成为时尚;稷下学宫的学者享有优厚的待遇,“不治而议论”是齐国君主给予他们的政治待遇,在物质上则享受上大夫的俸禄;稷下学宫对我国古代学术、文化和教育发展均产生过重大影响;在教育上,它所独创的官方兴办、私家主持的办学形式,集讲学、着述、育才和咨政为一体的模式,自由游学和自由讲学的教学方式,学术自由和鼓励争鸣的方针,以及尊重知识分子的政策等,都为当时树立了一个教育典范,对后世官学和私学的发展也有启发意义;第四节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创建一、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又名孔丘,字仲尼,鲁国人,生于公元前551年,死于公元前479年;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首创私学的拓荒者;孔子对我国历史文化乃至整个东方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由他的弟子汇编而成一书中;1. 教育作用2. 教育对象3. 教育目的4. 教育内容5. 教学方法6. 道德教育7. 为师之道8. 简评1. 教育作用关于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论语·子路记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孔子认识到国家发展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庶”:即充足的劳动力;二是“富”: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因为“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三是“教”:使人民受到政治伦理教育,安分守纪;“富而不教则如禽兽矣”;孔子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论述教育与经济关系的教育家;关于教育在个人身心发展中的作用,孔子提出了“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着名论断;这一理论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天生就比平民聪明、高贵、优越的思想,成为人人都可受教育的理论依据;但在论语里,孔子把人的智力分成四个等级“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在这里他把人性分成三等:上智、中人和下愚;又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说明孔子在认识论上存在先天决定论的错误,是其人性论的一个缺陷;2. 教育对象提倡“有教无类”“有教无类”是孔子私学的办学方针,意思是指不分贫富、贵贱、种族,人人都可以受教育;他说:“自行束修一束干肉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只要本人有学习的愿望,主动奉送10条干肉作为师生见面礼,就可以成为弟子;据史籍记载,孔子的弟子来自不同国籍,出身于不同的社会阶层;“有教无类”打破了贵贱、贫富和种族的界限,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阶层,满足了平民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力地推动了春秋以来的学术下移运动,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有教无类”与奴隶制社会“学在官府”、“礼不下庶人”的教育等级制有本质的区别,是一种划时代的进步;3. 教育目的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孔子的学生子夏提出“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比较准确地概括了孔子关于教育目的的主张;“优”是指有余力或优秀的意思;这句话的含义是:为官从政尽职尽责,在尚有余力的情况下应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业务水平;有了丰富的知识,在学有余力情况下应将所学知识服务于社会,即出仕为官;孔子认为只有经过教育和学习才能取得官职俸禄,即“学也禄在其中矣”;“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必担心没有官做,要担心有无做官所需要的知识本领;孔子培养的弟子大多参与了政治活动,他们“散游诸侯,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但孔子提倡“学而优则仕”是有条件的,他告戒学生“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现,无道则隐;”教育学生只有在国家有道时才能从政,邦无道,不能行道时,要退而隐其身;“学而优则仕”口号的提出在教育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为平民从政开辟了道路,成为推动当时人们积极学习的巨大力量;同时,也是对奴隶制世袭制的巨大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一部分中国教育史 (1)第一章中国古代教育 (1)第一节官学制度的确立与“六艺”教育形成 (1)第二节私人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奠基 (2)第三节儒学独尊与读经做官模式的初步形成 (6)第四节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善 (9)第五节理学教育思想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11)第六节理学教育思想的批判与反思 (15)第二章中国近代教育 (17)第一节近代教育的起步 (17)第二节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 (19)第三节近代教育体制的变革 (21)第三章中国现代教育 (25)第一节南京国民政府的教育建设 (25)第二节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教育 (27)第三节现代教育家的教育理论与实践 (29)第二部分外国教育史 (32)第一章外国古代教育 (32)第一节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32)第二节古希腊教育 (33)第三节古罗马的教育 (35)第四节西欧中世纪教育 (36)第五节拜占庭的教育与阿拉伯教育 (38)第三章外国近代教育 (40)第一节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40)第二节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近代教育 (44)第三节西欧近代教育思想 (51)第四章外国现代教育 (56)第一节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期欧美教育思潮和教育实验 (56)第二节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现代教育制度 (60)第三节现代欧美教育思潮 (74)2010考研教育学强化班中外教育史讲义第一部分中国教育史第一章中国古代教育第一节官学制度的确立与“六艺”教育形成一、古代学校萌芽的传说(一)教育的起源1.教育的生物学起源论2、教育的心理起源论3、教育的劳动起源论4、教育的需要起源论(二)关于学校的传说(三)学校类型1.《礼记》《周礼》记载中的五帝时代的大学,即“成均”2.虞舜时代的“庠”,《礼记·王制》记载:“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3.夏代的“序”,《礼记·王制》记载:“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4.商代的“学”、“瞽宗’,《礼记·王制》记载:“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礼记·明堂位》记载:“瞽宗,殷学也”。

(四)评价我国从原始社会末期到奴隶制社会初期已经逐渐建立起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但是学校的教育内容仍然与当时的政治、军事、宗教等活动结合在一起。

二、西周的教育制度(一)学在官府西周教育制度的显著特点,其表现有二:一是官师合一,二是政教合一,原因:1.政教合一、而民无权。

2.唯官有书,而民无书。

3.唯官有器,而民无器。

4.唯官有学,而民无学。

(二)大学与小学西周的国学分为大学与小学二级,专为奴隶主阶级的子弟而设立。

据《礼记·王制》记载:“天子命之教,然后为学,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

1.小学2.大学天子设立的大学叫辟雍(四周环水),其规模大,分为五学,A 辟雍居中,成为太学B 成均居南,学习乐德、乐语、乐舞C 上庠居北,学习典书、诏书突破学习极限文都引领未来D 东胶居东,学习射箭、武工E 西雍居西,学习学习礼仪诸侯大学设立的大学叫泮宫(半边环水),规模小,比较简单,只有一学3.教育内容: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

大学以诗书礼乐为重点,小学以礼乐书数为重点。

(三)国学与乡学西周已有国学与乡学两大教育系统。

国学是专门为奴隶主贵族子弟设立的,西周都城称为国,成外围称为郊,郊之外的广大地区称为野。

设在王都的小学、大学统称为国学。

郊外六乡行政区中的地方学校统称为乡学。

乡学为一般奴隶主子弟和部分庶族子弟开设,规模简单,只有小学一级。

乡学设立于闾的叫“塾”,设立于党的叫“庠”,设立于州的叫“序”,设立于乡的叫“校”。

(四)家庭教育1.重视“胎教”西周贵族重视胎教。

传说“周妃后妊成王于身,立而不跛,坐而不差,笑而不喧,独处不倨,虽怒不骂,胎教之谓也。

”2.家庭教育内容既重视知识教育、也重视品德与日常行为习惯的教育,而且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

3.教育机构——家庭七岁后实行男女分开教育,其中女子的教育一直局限在家庭教育。

三、“六艺”教育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第二节私人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奠基一、私学的兴起与诸子百家私学的发展(一)私人讲学的兴起1、官学衰落的原因(1)世袭制度造成贵族不重视教育。

(2)贵族统治力量的衰落。

(3)王室、诸侯忙于战争,社会动乱,无暇顾及学校教育。

2、私学兴起的原因(1)官学衰落——前提(2)学术扩散与下移——供(3)士阶层的兴起——求3、私学产生的意义(1)冲破了“学在官府”的垄断局面,使学校从王宫官府中冲出来,完成了学校教育的独立化。

(2)打破了“官吏合一”的旧传统,都是不再是官吏,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化。

(3)私学扩大了教育对象。

孔子提倡“有教无类”,并在私学中付诸实践,成为当时各家私学遵循的原则。

(4)教育内容与方式得到了发展。

在教育内容上突破了“六艺”的范围,加入了各学派的政治、道德观点和新知识、新技能;教学方式灵活,没有固定的教学场所。

2010考研教育学强化班中外教育史讲义(5)有利于教育经验的积累与形成,造就了一大批有建树的教育思想家。

私学的发展在教育理论和教育经验方面有光辉的成就,在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二)百家私学的发展1、春秋时期百家争鸣的出现(1)私学的兴起(2)养士之风盛行(3)各诸侯对“士”采取宽容政策2、百家争鸣发展发端于春秋战国时期之交的儒墨多争,到战国时纷争局面已经形成。

(1)九流十家,即:阴阳、儒、墨、名、法、道六家,加上“纵横、杂、农家”合称“九流”,再加上“小说家”,统称“十家”,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墨、法、道。

(2)与教育关系密切的“四家”:儒、墨、道、法3、百家争鸣的结束汉代:独尊儒术。

二、齐国的稷下学宫(一)、何谓“稷下学宫”春秋时,齐国经济繁荣,齐国统治者一方面实行富国强兵政策,壮大自己势力,一方面在文化上采取开放政策,广揽天下之士,稷下学宫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产生的,并为齐统治服务,先后经桓公、威王、宣王、湣王、襄王、王健六代,时历约150年左右,距今约2300左右,创建之早,持续时间之长,在当时世界首屈一指。

(二)“稷下学宫”产生的历史条件1、时代发展的产物、政治发展的需要2、齐国有相应的经济条件3、养士之风的产物(三)“稷下学宫”的性质1.“稷下学宫”是一所由官家举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

2.是一所集讲学、著述、育才于一体的兼有咨议作用的高等学府。

(四)稷下学宫的办学特色1.学术自由、兼容并包:不治而议2.尊重教师、待遇优厚3.学无常师4.管理规范在学生管理上,稷下学宫制定了历史上第一个学生守则——《弟子规》,从尊敬师长到敬德修业,从饮食起居到衣着打扮,从课堂授课到课后复习均有严格规定。

(五)、稷下学宫的历史贡献1.促进了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的发展。

(稷下学宫促成了诸子百家的发展、融合和分化。

)2.显示了古代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

3.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

三、孔丘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一)创办私学与编订“六经”(二)“庶、富、教”、“性相近,习相远也”与教育的作用与地位(三)“有教无类”与教育对象孔子扩大了教育对象。

突破学习极限文都引领未来(四)“学而优则仕”与教育目的(五)教学内容“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

尤重诗、礼、乐,“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

(六)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行并重由博返约(七)道德教育(八)论教师(九)历史影响孔子是全世界公认的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政治上保守,但教育思想倾向于革新。

他毕生从事教育实践活动,其学说为中国三代教育理论奠定了基础,成了中国2000多年教育思想的渊源。

当然也存在一些消极因素。

四、孟轲的教育思想(一)思孟学派孔子的思想学说经由曾参传给子思,子思授徒讲学,其门人再传孔学至孟子。

后人将子思、孟子的学说并称为“思孟学派”。

思孟学派继承了孔子仁学思想,提出了充分肯定的人主观能动性的思想,在教育理论与实践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

(二)“性善论”与教育的作用(三)“明人伦”与教育目的(四)“大丈夫”的人格理想(五)“深造自得”的教学思想五、荀子的教育思想(一)荀况与“六经”的传授(二)“性恶论”与教育的作用(三)以“大儒”为培养目标(四)以儒经为教学内容(五)“闻见知行”结合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六)论教师六、墨家的教育思想(一)“农与工肆之人的代表”墨翟,世称墨子,出身卑贱,自称“鄙人”或“贱人”。

他曾是个精于制造车、械的手工艺人。

生活俭朴,为了老百姓利益可以不辞辛苦。

“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庄子•天下》),从思想倾向看,代表着“农与工肆之人的”利益。

(二)“素丝说”与教育作用(三)培养“兼士”的教育目的(四)以科技和思维训练为主要教育内容故”。

(五)主动、创造的教育方法2010考研教育学强化班中外教育史讲义七、道家的教育思想(一)“人法自然”与教育作用(二)逍遥的人格理想(三)提出怀疑的学习方法八、法家的教育实践与思想(一)人性利己说与教育作用(二)禁诗书与“以法为教”(三)禁私学与“以吏为师”九、战国后期的教育论著(一)《大学》《大学》是《礼记》中的一篇,后成为四书之一。

它提出了儒家对于大学教育目的、任务和途径的总结性论断,提出一个完整而概括的政治、道德教育的纲领和程序。

1、教育目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朱熹:“三纲领”)2、教育程序: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二)《中庸》1、性与教“天命之为性,率性之为道,修道之为教。

”2、中庸孔子认为是最高的道德准则。

既无过,也无不及,不偏不倚。

3、自诚明与自明诚,尊德性与道学问4、学习过程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

(三)《学记》《礼记》中的一篇,使中国教育史上和世界教育史上一部最早的、最完整的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

对教育学基本问题都有论述,被认为是“教育学的雏形”。

1、教育作用:“建国君民”,“化民成俗”2、从地方到中央的理想学制系统学校系统:“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痒,术有序,国有学”。

考查与时限安排:九年两段,即“小成”与“大成”。

“比年入学,中年考校。

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

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返,谓之大成。

”3、教学原则教学相长藏息相辅启发诱导预时孙摩长善救失以学定教尊师重道突破学习极限文都引领未来4、教学方法A 问答B 讲解C 练习D 类比5、师生关系6、学校管理、视学和考试(四)《乐记》《礼记》中一篇,是先秦儒家专门记述乐教的论著,论述了官乐起源和作用问题,表明儒家学者对于乐教的重视。

儒家乐教主要是教授音乐,教授诗、曲、歌舞、演奏,乐理和如何评价认识乐的作用,尤其懂得把乐作为行教化、理邦的手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