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东北地区省际间人口迁移的人力资本考察
中国的人口结构变化与就业前景
中国的人口结构变化与就业前景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一般认为,中国经济发展中最具有比较优势的生产要素就是相对价格较低的劳动力要素。
丰富的人力资源来源于庞大的人口总量,因此21世纪中国经济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人口转变背景下的人力资源利用水平。
然而,由于信息的不完备和失真、以户籍制度为特征的劳动力市场制度性分割和转型时期就业政策滞后效应等客观因素,中国人力资源配置中存在着大量的扭曲现象,人力资源利用水平和就业效率低下。
此外,一方面中国总体人力资本投资严重不足,而另一方面在少数行业和局部地区却出现了“教育深化”的现象,造成稀缺资源的浪费。
本文从人口转变的背景出发,对中国人力资源、劳动力供给状况及就业效率进行了简略分析,对未来如何提高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效率进行了探索性的思考。
一人口转变的历史与现状1世界人口转变状况及其主要特征发达国家(这里主要是指西欧各国以及主要由欧洲移民定居而逐渐形成的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的人口转变最早始于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的西欧,但主要发生在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70年代,即在上述各国先后进入工业革命时代的过程之中完成。
工业革命的浪潮有力地推动了西方各国改善营养状况,改进社会医疗卫生设施和相关条件,使历史上长期威胁人类社会的高死亡率显著下降,而出生率则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在某些时期内甚至得以提高。
这样,原先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之间的自然平衡被打破,二者之间的“生死距差”(demographicgap)不断扩大,从而使这些国家由过去的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增长率的人口变动的第一阶段,过渡到以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日益加速的人口增长率为特征的人口转变的第二阶段早期。
1870年以后,欧洲各国中的生育决策发生了较大转变,生育率迅速下降。
与此同时,死亡率继续下降,出生率和死亡率间的生死距差逐渐缩小,西方各国进入了低出生率、继续下降的死亡率和逐渐减速的增长率为特征的人口转变第二阶段晚期。
辽宁省人口迁移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建议
制定更加灵活的人口政策,引导人口合 理流动,促进城市群和中心城市的发展
。
优化区域发展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全省经济发展。
加强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 地区公共服务水平,吸引人才回流,推 动农村地区发展。
土地制度
02
03
税收政策
土地制度的改革和城市化进程的 加快,使得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 。
税收政策的优惠和减免,也影响 了人口的迁移,税收政策优惠的 城市对人口的吸引力更大。
04
结论与建议
结论
辽宁省人口迁移呈现明显的时空演变特征,主要表现为人口向城市群和中心城市集聚,同时部分地区 出现人口流失。
人口迁移受到经济发展、政策导向、自然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经济发展和政策导向是主要因素 。
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提高自然环 境的承载能力,为人口迁移提供更好的 生态环境。
05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1
李某, 王某. (2018). 辽宁省人口迁移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 因素分析. 中国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研究, 20(3), 123-134.
01
参考文献2
张某, 刘某. (2017). 基于GIS的辽宁省人 口迁移时空演变特征研究. 地理信息科 学, 19(5), 67-73.
充。
02
辽宁省人口迁移时空演变 特征
演变过程
01
02
03
1990-2000年
2000-2010年
2010-2020年
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辽宁省人 口迁移量逐渐增加。
统筹区域发展
统筹区域发展区域经济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经济活动。
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
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相对以前,经济都有较快发展并取得显著效果,但地区差异也在不断扩大。
东中西三个地区经济发展错在巨大差距,各自存在其经济发展问题。
1、东部地区部分发达城市的膨胀问题随着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长,城市的土地面积扩张相对增长缓慢,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人口继续由农村向城市迁移,形成大规模的人口流动,给大城市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压力。
到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东部沿海的一些特大城市出现了城区人口急剧膨胀、住房短缺、房价高速上涨、就业竞争激烈、公共交通设施略显不足、环境污染的现象。
东部沿海地区特大城市的膨胀问题初露端倪。
东部地区部分发达城市的膨胀问题集中体现在人口总量膨胀,人口密度过大;工业运营成本偏高,企业运营环境质量下降;房价节节攀升,城市住房紧张;交通体系不堪重负,交通问题亟待解决;生态环境恶化等方面。
东部地区部分发达城市膨胀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日益尖锐的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二元的城乡管理体制以及历史发展因素等方面。
2、中部六省的经济地位相对下滑问题在东部继续领先发展、西部大开发以及东北振兴的态势下,中部地区的经济地位相对下滑已经成为了学术界、社会和政府的共识。
而中部六省如何寻求发展空间,增强经济发展动力也就成为了各界人士共同关心的问题。
中部六省是指山西、安徽、河南、湖南和湖北6个省份,涉及102.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0.7%)和3.6亿人口(占全国的28.1%),其在2004年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了32088.31亿元,占全国的23.5%。
中部六省的区域问题主要表现在: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经济总量较大,但人均值低,且与全国和东部地区的相对值比较低,并呈现出逐年下滑的态势;二元经济结构比较突出,农业人口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庞大,人口转移压力巨大;中部六省的经济开放程度不高,市场化水平比较低。
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米咏梅【摘要】摘要:人口迁移是一个地区的户籍人口转移到另外一个地区工作,逐渐成为另一个地区的常住人口。
我国人口迁移具有逐年增加,较高学历、落后地区迁入发达地区等特点。
人口迁移能够促进我国地区间经济逐步趋于平衡。
建议经济落后地区通过吸引迁出人口回迁和留住常住人口的政策措施,放大人口迁移的积极作用,逐步解决区域间发展不均衡问题。
【期刊名称】北方经贸【年(卷),期】2017(000)005【总页数】2【关键词】人口迁移;特点;影响分析;政策建议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大量人口迁移始于改革开放以后。
1984年起户籍管制逐步松动,人口跨省市流动日益增加,尤其大批农民涌向北上广以及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进行务工。
农民工的工资报酬处于最低水平,凭借这些丰裕且廉价的劳动力,沿海地区的产业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同期,沿海与内陆落后地区的经济差距日益加大,中国“东高西低”的非均衡区域格局逐渐形成。
人口迁移是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的收敛,还是加大了地区发展水平的差距?不同的回答,将产生迥然相异的政策涵义。
一、人口迁移的特点(一)改革开放以来逐年增加改革开放后,我国人口迁移的规模在持续增长,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从1982年的657万人增长到2010年的2.2亿人。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2年全国流动人口约为2.36亿人,比上年末增加669万人。
占全国总人口的近五分之一,创历史新高。
(二)农村人口移向城市2010年全国迁移人口中约有1.5亿人来自农村,占全国人口迁移总数的68%,跨省流动人口中则有近82%来自农村。
从农村流动到城市的人口以年轻劳动力为主,老人和孩子继续留在农村,产生了大量的留守儿童。
(三)从中西部移向东部中国人口流动的主要趋势一直是从中西部向东部和东南沿海一带流动,珠三角和长三角是吸纳人口迁移的主要地区。
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前期,珠三角地区吸引了全国大量劳动力流入,广东省的流入人口规模至今仍在全国居首位。
高一地理必修二综合题专项练习(含答案)
高一地理必修二综合题专项练习1.阅读下面两段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8分)材料一 读下面柱状图 (资料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
材料二 下表为1997年各大洲及不同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数据。
(1)近几十年来,上海市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在全国各省市中是最低的。
目前上海人口自 然增长属于 ( )A .原始型 B. 传统型 C. 现代型 D.过渡型(2)与全国相比,在人口年龄构成方面,上海面临的人口问题是:人口 更严重;该人口问题给上海带来的突出社会问题主要是: 。
(3)上海市过去十年中人口增长幅度 全国平均增长幅度,其主要原因是 。
(4)根据材料二表中数据,人口自然增长率仅次于非洲的是 洲。
(5)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的死亡率 ,原因是 。
地区 出生率 死亡率(%) 非洲 3.6 1.4 北美 1.5 0.9 拉丁美洲 2.5 0.7 亚洲 2.2 0.8 欧洲1.0 1.2 大洋洲1.90.82.读“某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回答以下各题。
(12分)(1)该城市的空间结构模式是。
(2)在①②③三处住宅区中,最有可能属于高级住宅区是,理由是。
(3)⑤处是该城市传统工业区,其主导工业部门最有可能是,吸引工业在⑤处集聚的主要条件有。
这样集聚的意义是。
(4)④处布局高科技产业园的主要条件有。
3.读我国东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0分)(1)比较A、B两地区的农业生产,完成下表。
(6分)A地区B地区耕地类型水田为主农业地域类型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农业发展的不利自然条件热量不足(2)试分析乙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
(4分)4.读下列有关中国、印度的人口资料,回答问题(12分)。
人口数(亿)年平均增长率(%)2000年2010年中国12.6 14 0.57印度10.0 12.1 1.64中、印人口年龄结构比较表(2000年)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中国22.89% 70.15% 6.96%印度33.30% 61.70% 5.00%(1)中、印两国每年净增人口数量大,其共同原因是____________;两国中净增人口数量更大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 ___(3分)(2)表中显示中国15~64岁人口比例高于印度,但是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却低于印度,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题设计论证参考模板
课题名称:教育发展地区差距研究课题设计论证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及选题的价值(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1、中国发展的地区差距问题,胡鞍钢、王绍光、林毅夫、Tsui 、Rsui 、Raiser 、 Long 等学者以及世界银行机构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1)研究者度量并分解中国发展的地区差距。
例如Tsui(1999) 发现省际差距在 20 世纪 80 年代的前半期下降,之后差距不断扩大, 90 年代人均 GDP趋异加速,他们还通过分解地区差距,发现中国发展的区域内差距下降,而区域间差距上升。
(2)分析中国地区差距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胡鞍钢等(1995) 认为市场失效自发促进地区差距扩大,而政府失效加剧地区间经济差距扩大,政府政策向发达地区倾斜加剧了经济资源不平衡的格局,并指出地区差距过大会带来严重的经济问题、政治问题和社会正义问题,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国家分裂;林毅夫、蔡昉和李周 (1998) 通过对各省人均 GDP和人均收入差异的考察,认为地区差距越来越表现在利用市场和发展机会的差距上。
2.随着研究的进展,地区差距的研究不再限于经济方面,而是包括社会发展和知识发展指标等。
世界银行 (1995) 把中国划分为 7 类地区,除经济指标以外,还对人口、婴儿死亡率、教育水平、保健能力等进行了比较;胡鞍钢、邹平 (2000) 研究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地区差距;胡鞍钢、熊义志 (2000) 对中国各地区知识发展差距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知识因素是解释各国和各地区间经济增长差异性的重要因素,并采用10 个指标经加权构成综合知识发展指标,分析各地区知识发展水平知识发展的地区差距;世界银行(2000) 认为在教育和卫生保健等人力资本投入方面的不平等非常严重,对穷人的人力资本进行投资,增加他们的资产,是减小贫富差距、消除贫困的有效途径;李春波(2001) 对中国各地区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差距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对建国以来全国及各地区人力资本状况进行了估算,发现尽管人力资本积累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总体水平仍然不高,且存在显著的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和性别差距,地区差距方面,尽管人力资本积累的区域内部差距都在缩小,但区域之间的差距从20 世纪 90年代以来却有所扩大。
人口迁移理论综述及研究进展
人口迁移理论综述及研究进展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研究所朱杰摘要:人口迁移,这一自人类产生以来即存在的社会现象,伴随着人类的繁衍不息从未间断。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这一纷扰复杂的社会过程进一步带来了人口、资本等生产要素的快速流动,以及土地资源和城市空间的不断重组和异化。
本文介绍了人口迁移的经典理论,并以此为框架就人口迁移的空间格局、影响机制以及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的关系等国内外研究热点进行了追踪,最后针对人口迁移的各研究领域做出了研究述评。
关键词:人口迁移理论综述研究进展一、概念辨析所谓“人口迁移”,是指人口分布在空间位置上的变动。
由于各自研究角度的不同,学术界对人口迁移的概念存在多种界定。
联合国《多种语言人口学辞典》给人口迁移下了一个为人们普遍接受的定义,即:“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地理流动或者空间流动(spatial mobility),这种流动通常会涉及到永久性居住地(permanent residence)由迁出地(place of origin, place of departure)到迁入地(place of arrival, place of destination)的变化。
这种迁移被称为永久性迁移,它不同于其它形式的、不涉及永久性居住地变化的人口移动。
”(United Nations, 1982)这一概念引申出人口迁移的两个重要属性:(1)人口迁移的时间属性。
即只有那些居住地发生“永久性”变化的运动才能称为人口迁移,而日常通勤活动造成的居住地暂时变动则排除在外。
(2)人口迁移的空间属性。
即人口迁移必须迁出原居住地一定距离,一般以跨越行政界线为依据,从而排除了在同一行政区域内改变居住地的人口。
二、相关理论综述和人口迁移研究的其它领域相比,人口迁移的理论研究显得相对薄弱和不完善。
拉文斯坦的“人口迁移法则(Law of migration)”是公认最早的人口迁移理论,此后,西方学者从人口地理学、政治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诸多学科出发,提出了一系列相应的理论。
区域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区域经济学》试题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
从( )研究经济现象,正是区域经济学区别于其它经济学学科的根本所在。
A.时间角度B.空间角度C。
结构角度D。
环境角度2。
区域规划的主体是( )。
A。
政府B。
企业C。
个人D。
政府与企业3.区位选择的标准包括().A.成本最低B。
地区形象最佳C.市场份额最大D。
聚集效应4。
影响交易成本的区域性原因包括().A。
经济发达程度B.区域垄断及其竞争C。
区域集团形成及其竞争D.区域间地方政府及其竞争5.根据区域经济合作双方提供生产要素水平的不同,区域经济合作可以划分为().A。
水平合作B.国际经济合作C。
垂直合作D。
一国范围内不同地区间的区际经济合作6。
下列关于人力资源的理解准确有().A。
人力资源是指某种范围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B.人力资源又被称为“劳动力资源”或者“劳动资源”C。
人力资源包括体质、智力、知识和技能四个部分D。
人力资源具有非再生性7。
区域间的直接投资合作的形式包括()。
A.信贷B。
独资C。
证券D。
合资8。
下列选项中,被称为二次能源的有( )。
A.固体能源B。
液体能源C.气体能源D。
电力9.在区域经济发展中,选择支柱产业应当遵循的条件包括()。
A。
应当有很低的区位商B。
在地区工业总产值中占很大的比重C。
要有比较大的产业关联度D。
要有较高的产业规模经济10.制定区域规划的原则包括().A。
统一原则B。
发挥优势原则C。
兼顾全局原则D。
效益原则11。
区域基础设施包括( ).A。
区域交通系统B.公用事业系统C。
文化教育系统D。
医疗卫生系统12.区域经济政策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A。
市场经济在区域发展与运行方面存在功能失灵B.区域经济具有要素分布的空间上的均等性C。
区域经济具有要素分布的空间上的不均等性D.不平等的区域竞争使区域差异扩大不可避免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1.区域:2.配第-克拉克定律:3.垂直区域经济合作:4.投资:三、判定分析题(先判断对错,再说明理由,每小题5分,共15分)1.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生产能力或企业个数,相互采取聚集联合化与专业化方式,形成分工协作,达到效益最优,在区域内相互联系的生产聚集被称为非功能聚集。
高一第一章人口数量及变化测试题2含答案
1.右图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 )A.①B.②C.③D.④4.下列人口空间移动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A.游牧民的迁移B.有两处或多处居住地的人在不同居住地之间流动C. 日本人去美国定居D.中国人去欧洲旅游6.有关影响人口迁移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自然因素历来就不是影响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B.社会经济发展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C.交通和通信的发展,加强了人类地域联系,减少了人口迁移数量D.文化教育越落后,人口自发迁移量越多2.下列不属于人口增长模式指标的是( d )A.人口出生率B.人口死亡率C.人口自然增长率D.人口生育率3.下列关于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变化的总趋势是不断增长的B.不同历史时期,人口数量增长特点相同C .19 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的快速时期D.世界人口增长在地区上是平衡的8.下列关于人口增长模式及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口增长模式中,“原始型”人口增长速度最快B.总的来说,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属于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C.美国人口世代更替缓慢,人口年龄结构呈老年型,自然增长率为负值D.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已经进入现代型9.若某城市人口出生率1.02%,死亡率0.62%,自然增长率是0.4%,其人口增长模式是( c )A.原始型B.传统型C.现代型D.以上都不是11.下列属于人口迁移现象的是( )A.山东的大学生毕业后由长沙到北京工作B.中国的学者到美国进行学习访问C.华裔科学家回国探亲D.国庆节到外地休假7.过去一段时间,我国到国外去留学的学生有很大一部分学成后不归国,这种现象对我国的影响是 ( )A.可减轻人口的压力B.可缓解就业的压力C.造成优秀人才的流失D.有利于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8.近年来,我国出现“民工潮”的主要原因是 ( )①城市和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②东南部气候等自然条件优越③我国农村人口密度大④我国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9.人口增长模式变化过程的排序,正确的是 ( )①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②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③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①③D.②③①13、M、N两国属于 ()A.M发达国家、 N发达国家B.M发达国家、 N发展中国家C.M发展中国家、 N发达国家D.M发展中国家、 N发展中国家14.判断关于两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A .M、N两国人口增长模式同步变化B .M国比N国人口增长模式改变的年代早C .M国人口模式转变后,国内人口迁移以农村迁往城市为主D .N国人口模式的转变过程中,城市普遍出现了逆城市化18.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 ()A.更高的社会地位B.更多的休闲时间C.更高的收入D.更优的自然环境下表是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江苏省某市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表”,据此回答19~20 题。
书目
专题一:生育行为与社会发展尹忠海,潘光旦眼里的《生育制度》,中国图书评论:2007-10张俊良,人口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再探讨,人口学刊:2007-4苗国,中印生育率变动的历史、现状、趋势及启示,江苏社会科学:2007-1王仲,群众生育意愿的性别研究,妇女研究论丛:2007-5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人口研究:2007-1穆光宗,中国人口转变的风险前瞻,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1张羽,走向低生育率—欧洲国家低生育率问题研究,江苏社会科学:2007-1杨玉华,低生育水平下我国生育政策的“逆向选择”及其政策思考,宏观经济研究:2007-7 陈胜利、丁玺鸣,论生育关怀行动与构建社会公平机制,人口研究:2007-1王克钧,可持续发展视野下的中国人口控制目标,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8姬雄华、冯飞,我国农村生育率对家庭人力资本的影响与对策,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7 王胜今、于潇,以人的全面发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人口学刊:2007-5马瀛通,人口红利与日俱增是21世纪中国跨越式发展的动力,中国人口科学2007-1陈功、宋新明、秦蕴石、黄成礼、印童、郑晓瑛‘降低出生缺陷危害的行动措施和对策建议,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7-5王保平、吴士勇,中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投入的导向调整一一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思考,人口与经济:2007-1张静,我国人口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对策研究,改革与战略:2006-10杨菊华,人口转变与老年贫困问题的理论思考,中国人口科学:2007-5金小桃、周海炜,治理理论视角下的新时期人口问题综合治理,人口学刊:2007-3陈功、庞丽华、郑晓瑛,中国人工流产的水平趋势及影口向因素,中国人口科学:2007-5 田遇春、刘玲琪,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障机制研究,人口学刊:2007-1刘广新、张娟、吕慎亮,论计划生育村民自治,人口研究:2007-5徐斌,计划生育管理的社会学视角——河南省周口市黄寨镇调研报告,人口与经济:2007-5 郑卫东,二十世纪村落家庭结构、家长权威与生育的变动—山东东村调查,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杨文庄、苏杨、包凤云、杨蕊,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政策协调问题—以计划生育为例,人口研究:2007-5俞萍,从计划生育行为的社会价值看计生政策和社保政策相衔接的必要性—来自西部农村的调查分析,社会科学研究:2007-3齐险峰、郭震威,“四二一”家庭微观仿真模型与应用,人口研究:2007-3专题二:人口性别结构与生育文化明艳,我国性别偏好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人口学刊:2002-1杨军昌、张幸福,综合治理出生人日性别比失调的法治因素论析,贵州社会科学:2007-10 石海龙,婚育文明的理论研究及其意义_上,人口与计划生育:2007-12冯玉丽,人口生育政策的社会性别分析,甘肃社会科学:2007-3吴业苗、黄润龙,乡村生育中男性偏好的社会学解释,人口学刊:2007-1徐睿,宗教与性别社会化—毕摩教在凉山彝族女性生命转折点中的作用,云南社会科学:2007-3张晓辉,全球视角下的文化因素对人口进程的决定作用,社会科学战线:2007-4江立华、熊凤水,农民生育中的生男偏好:价值合理性行动---基于皖南H村的实证调查,江淮论坛:2007-6陆群,苗族生育神话的建构,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潘金洪,出生性别比失调对中国未来男性婚姻挤压的影响,人口学刊:2007-2陈友华,出生性别比偏高的治理对策研究——以广东省为例,人口与经济,2007-2周长洪,出生性别比偏高的特征与原因分析—对湖北省麻城、广水、安陆三市的调查,人口与经济,2007-2穆光宗、余利明、杨越忠,出生人口性别比问题治理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7-3刘晓梅,论生育文明与新农村建设,人口学刊:2006-5郭曼东,论生育文化和生育文明,人口学刊:2007-3邓飞,将制度创新纳入治理出生性别比失衡的政策视角——“治理出生性别比失衡与制度创新”研讨会综述,妇女研究论丛:2007-4专题三:性别社会化研究王黎芳,制度视域中单位的性别选择机制,思想战线:2007-1张莹、李树茁,育龄妇女身份的探索研究---基于社会性别公平视角对DQ县的调查,妇女研究论丛:2007-4李玲玲,私营企业中的性别歧视,中南民族人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6王彩芳,农村妇女的婚姻家庭地位与权利意识,中国农村观察:2007-4吕洪艳,美国女性单亲家庭研究中的几个热点问题概述,社会科学战线:2007-3官玉琴,论配偶的身份利益,东南学术:2007-3李军峰,就业质量的性别比较分析,市场与人口分析:2003-6郑丹丹,身体的社会形塑与性别象征——对阿文的疾病现象学分析及性别解读,社会学研究:2007-2陈彩云,从“平等”、“社会性别”到“公民资格”—西方女性主义的理论转向,妇女研究论丛:2002-4佟新,社会结构与历史事件的契合——中国女工的历史命运,社会学研究:2003-5王小波,网络化与社会性别结构,天津社会科学:2005-1李慧英,中国妇女参政十年回顾与评估,妇女研究论丛:2005-6李冬莉,儒家文化和性别偏好:一个分析框架,妇女研究论丛:2000-4陈友华,吴凯,人口现代化对人口结构的影响分析,人口学刊:2007-2尹豪,金永花,侯建明,中国与韩国出生性别比问题比较研究,人口学刊:2007-4陈卫、宋健,中国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人口研究: 2006-2张宛丽,现阶段中国社会分化与性别分层,浙江学刊:2004-6郑湘萍,生态女性主义视野中的女性与自然,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李洪涛,社会性别视角的解析_单亲母亲现状研究,妇女研究论丛:2000-4郭秀云,女性就业对平等地位获得的影响,宁夏社会科学:2005-4王红芳,劳动力市场职业性别隔离行为分析,求实:2005-10罗志发,“男主女从”:必须扬弃的等级观—《布洛陀经诗》的性别哲学研究之三,广西民族研究:2007-4贺桂梅,“延安道路”中的性别问题—阶级与性别议题的历史思考,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胡传荣,冲突、张力与有关合作的期待—女性主义与国际关系学三大主流学说,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12林勇、邓曼姿,公司治理中的性别差异研究—基于广东省发达地区的问卷调查,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专题四:死亡模式转变下的人口问题黄荣清,人口死亡研究的展开,人口学刊:2002-3黄荣清,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各民族人口的死亡水平,人口与经济:2005-4任强、游允中、郑晓瑛、宋新明、陈功,20世犯80年代心来中国人口死亡的水平、模式众区域差异,中国人口科学:2004-3张晓磊,2000年以来中国人口死亡水平分死因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7-2任强,近50年来世界人口期望寿命的演变轨迹,人口研究:2007-5黄荣清、庄亚儿,人口死亡水平的国际比较,人口学刊:2004-6富晓星、张有春,人类学视野中的临终关怀,社会科学:2007-9包路芳,蒙古族的死亡观与临终关怀,社会科学:2007-9临终关怀与安乐死,中国软科学,1994-7侯佳伟、翟振武,重提“安乐死”立法,人口研究:2004-3张震,家庭代际支持对中国高龄老人死亡率的影响研究,人口研究:2002-5翟振武明艳侯佳伟顾荣,中国知识分子:短命还是长寿?———中国知识分子健康研究报告之一,人口研究:2005-5宋桂香、杨青,降低外来人口婴儿死亡率刻不容缓,人口研究:1999-6苏俐、马和平,内蒙古人口死亡率的地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人口学刊:2003-5 纪颖,中国育龄期女性死因分析,人口学刊:2007-5专题五:人口老龄化与养老模式研究李兵杜鹏,老龄社会学理论:研究现状和政策意义,人口研究: 2005-9吕林、王建忠、王则兴、谢红志。
中国人口学会第六届理事会
贺英勤 吉林省人口生命科研院
16 城乡协调推进“三结合”开展“五关爱” 郭曼东 吉林省人口计生委
活动的分析与思考
17 21 世纪“国家生态环境安全”问题人口因 李辉 吉 林 大 学 东 北 亚 研 究 中
素分析与对策选择
心
18 唐朝至清朝东北地区人口迁移
李雨潼 吉 林 大 学 东 北 亚 研 究 中 王咏 心
31 人口快速迁移流动条件下的我国国防人 丁学洲 全 军 人 口 计 生 管 理 干 部
口安全
培训中心
32 “双独政策”影响下北京市人口生育水平 马小红 北京市人口研究所 变动分析
33 迁移理论的基础:“理解人口学”的分析 李 兵 等 北京人口研究所
框架
5人
34 北京市流动老年人口特征及成因分析
孟向京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
经济增长的影响
动经济研究所
14 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问题亟待完 江中三 湖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
善相关立法
员会
15 贫困地区不同性别子女对家庭价值差 谭克俭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人口研
别现状研究——基于山西省吕梁山区
究中心
农村的调查
16 中国高龄老人长期护理问题的思考
桂世勋 华东师范大学人口所
17 让就业有利可图:完善上海城市最低生 黄 晨 熹 华东师范大学人口所
框架与理性思考
43 571 例出生病残儿童的多因素调查分析 王太晗 山东济宁市人口计生委
44 山西省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女性人口迁 刘宁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 移
45 构建综合治理工作体系的理论思考
舒正清 湖 北 省 荆 门 市 人 口 计 生
刘之仑 委
46 构建和谐农村:建立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 周红 杭 州 市 人 口 和 计 划 生 育
中国省际迁移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差异对经济增长及地区差距的影响分析
生产 率存 在差 异 ,由于要 素边 际收益 并不 总是 递减 的 ,必然 吸 引劳 动力 由边 际收益 较低 的地 区 向较高 的地 区流 动 ,而 各 地 区之 间 强 烈 的 “ 资 本 追 逐 劳 动” 现象 也最 终将 带动 更 多的资 本从 边 际收益 较 低 的地 区向更 高 的地 区流动 ,这两 种要 素流 动 的结 果 将导 致新 古典 意 义上 的要 素报酬 均 等化 的趋势 不
然而也 有 一 部分 学 者 得 出 了 相 反 的结 论 。他 们 认
为 ,由 于 中国劳 动力迁 移规模 宏 大 ,一旦不 同地 区
济增 长 的贡献率 始终保 持 在较 高的水平 上 ,但是 这 种贡 献可 能也会 因边 际产 出水 平下 降而 降低 ,因此
中国劳 动力 的迁 移并 不 会 缩 小地 区差 距 _ 1 0 ] % ’ 。沈
第1 3 卷第 3 期
2 0 1 3年 5月
中 国地 质 大 学 学 报 ( 社会科学版 )
J o u r n a l o f Ch i n a Un i v e r s i t y o f Ge o s c i e n c e s(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Ed i t i o n )
三 大 地 带 间 的差 距 就 会 越 大 ,整 体 的地 区差 距也 会 越 大 。
关 键 词 :迁 移 人 口; 受教 育 程 度 ;人 力 资 本 ;经 济 增 长 ;地 区差 距 基 金 项 目 :2 0 1 3年 度 教 育 部 人 文 社 会 科 学研 究基 金 项 目 “ 中 国省 际 间 迁 移 人 口素 质 差 异 对 地 区 差 距 的影 响
V o1 .1 3 No .3
中国当代人口迁移政策演变考察
中国当代人口迁移政策演变考察2013-11-27 14:43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作者:王跃生中国当代人口迁移政策演变考察——立足于20世纪50—90年代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王跃生【摘要】中国当代人口迁移政策的变动表现为:20世纪50年代初期自由迁徙制度得到了基本落实,特别是农村人口因就业或投亲靠友向城镇迁移没有或较少限制。
1955年自由迁徙开始转变为限制农村劳动力在非招工、招生前提下迁往城市。
1958年全面控制农村人口迁往城镇政策产生,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形成。
由于50年代至80年代初期,中国粮食短缺问题一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控制农村劳动力到城镇就业或转变为吃商品粮人口成为政府迁移限制政策的重点。
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夫妇团聚型迁移和直系关系成员投亲型迁移逐渐放松;80年代中期农村劳动力进集镇务工型迁移政策启动,"农转非"人口逐渐成为小城镇居民的主体。
更多还原【关键词】中国人口迁移;迁移政策;自由迁徙;控制迁移;新中国成立后的人口迁移深受制度的影响,政府所制定的与迁移有关的政策主导着民众的迁移行为、迁移方式和迁移规模。
但也需看到,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中国的人口迁移制度和政策经历了多次变动,形成独特的变动轨迹。
大体上可分为三个时期,即20世纪50年代中期前的自由迁徙,5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期的控制迁移和80年代中后期至当代自由流动与适当控制迁移的制度。
本文将对不同时期迁移政策的形成背景、主要内容、落实方式和特征进行探讨。
一、自由迁徙制度及其短暂实行这里我们首先要明确何谓迁徙自由?对这一概念的解释甚多。
一般来说,它是指一国宪法和法律赋予和保障本国公民在国内自由迁徙和定居的权利以及出国、移居国外的权利。
1949年9月29日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五条规定:人民有迁徙的自由。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九十条进一步重申和完善了这一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居住和迁徙的自由。
对东北人才流失的分析
对东北人才流失的分析作者:刘新荣来源:《新长征》 2012年第2期由于东北三省人力资本比较优势凸显,而劳动报酬低下,与产业结构不相匹配,使得东北地区成为人才净流出地区,人才储备不足,人才流失严重,制约了东北三省经济的复兴和腾飞。
一、东北地区的人力资源禀赋特征1、劳动力成本较低。
由我国东北地区三次产业工人平均工资排名可以看出,除辽宁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工资水平相对较高外,东北地区的工资水平在全国范围内处于较低水平。
吉林省三次产业工人平均工资分别排名第26、26、28;黑龙江省为29、27、21;辽宁省第一产业工人平均工资最低,排名第31。
东北地区劳动力成本较低,构成了东北人迁移到工资较高地区的主要推动力。
2、劳动力教育水平较高。
根据2009 年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东北三省大专以上学历人口数占抽样人口比重的10.65%。
其中辽宁省受教育程度最高,大专以上学历人口占抽样人口的比重达11.83%,吉林省、黑龙江省为8.32%和6.55%。
从全国排名来看,吉林省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数处于中等水平,黑龙江省则落后于吉林省,辽宁省则相对名次较高,为东北地区人力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
这种受教育程度高的状况,构成了东北地区人口外流的客观优势。
二、东北三省人口迁移概况建国后的经济恢复期及“一五”和“二五”时期,东北成为国家重点投资建设地区,随之人口大规模向东北移动。
如1953 年时,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3‰ ,辽宁、吉林和黑龙江分别为30.0‰,、30.9‰、32.2‰,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大批专家学者、科技教育和医疗卫生人才、技能工人为东北工业基地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东北地区由人口净迁入区变为净迁出地区。
1981 年至2008 年,全国的人口发展速度快于东北地区,虽然辽宁省为净迁入地区,但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的迁出人口数量远远大于辽宁省的迁入人口数,表现为东北地区总体人口净迁移率为负,其中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的科技教育人才和产业工人大量外流,人才流失已经成为了制约东北地区经济良性发展和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瓶颈。
劳动力区际流动及其人力资本再分配效应——基于技能互补性假说的理论与实..
收稿日期:2006-12-11;修订日期:2006-12-29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471036)作者简介:敖荣军(1974-),男,博士,讲师,从事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研究,已发表论文15篇。
E-m a il :ron g j un8600!y "M atsu y a m a[5]指出,当两个现象(或两个行为、两个活动)相互加强时,互补性就发生了。
互补性导致经济系统中的许多循环,这样的循环对系统的稳定性具有深刻含意。
如果一个外生冲击引发某项活动的变化,这就导致互补活动的相似变化,并且引发一个相互作用的累积过程,在该过程中,一个活动的变化持续地被其他活动的反应以循环方式所支持。
劳动力区际流动及其人力资本再分配效应———基于技能互补性假说的理论与实证分析敖荣军(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9)摘要:由于劳动力的异质性,不同技能劳动力之间的合作和互补可以获得递增收益。
客观存在的技能互补性导致技能劳动力迁入与迁入地技能劳动力需求之间的正反馈关系,从而引发了劳动力区际流动与人力资本地区集中之间的累积循环。
该文基于G iannetti 提出的技能互补性假说,从一个新的角度对劳动力区际流动的动因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并揭示该假说的区域经济学含义。
关键词:技能互补性;劳动力区际流动;技能劳动力中图分类号:F 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504(2007)01-0059-05大量研究揭示了受教育水平与个人迁移可能性的正相关关系[1-4],对于其中的原因,相关研究基本上从迁移者的个体特征出发,采用迁移选择性假说进行解释。
认为技能劳动力更具流动性的根本原因在于受较高教育水平的个体特征,接受较高的教育往往意味着该个体不仅对其技能水平有明确的认识,而且能够更清楚地认识到收益机会,也能以更快的速度响应区域的不利冲击[2]。
如果当前居住区域支付的报酬与其自身技能水平不相配,而其他区域能支付其更高的技能报酬,他就可能迁往其他区域[1]。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
DOI:10.19995/10-1617/F7.2024.01.059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赵紫彤 周漫 高松 邓洋阳 叶爱山(通讯作者)(南通理工学院商学院 江苏南通 226002)摘 要:本文基于电子商务发展理论内涵,构建了适合省际层面评价体系并运用熵权法进行测度分析,随后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对电子商务发展影响因素进行检验。
研究发现:研究期内我国省份间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差异显著,地区间呈现“东部-中部-西部-东北”依次递减的阶梯式分布格局。
经济发展、资本存量均能显著促进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提升,而人力资本却表现出负向作用,这主要归源于技能需求不匹配等原因。
据此,文章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促进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提升。
关键词: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空间差异;影响因素;产业集聚本文索引:赵紫彤,周漫,高松,等.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J].商展经济,2024(01):059-062.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标识码:A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全球经济的变化,电子商务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为一种以信息技术为基础,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易和商务活动的新型商业模式,电子商务不仅极大改变了传统商业模式,也促进了实体市场和虚拟市场的融合,对国家经济结构和商业竞争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1-2]。
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呈现出较快的发展态势。
根据商务部电子商务司公布的数据,我国电商交易金额逐年稳步增长,其中2022年全国网上零售额达到13.79万亿元,同比增长4%。
与东部和西部相比,东北和中部的增速更快,网络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3.2%和8.7%。
由此可见,目前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存在区域发展不均衡的问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整体电子商务的长期发展[3-4]。
一些发达地区的电商产业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而一些地区的电商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
因此,深入探究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对于促进电子商务的均衡发展、优化我国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5-6]。
中国劳动力流动的经济学分析
中国劳动力流动的经济学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劳动力流动不仅速度在加快,而且其流向也呈现纷繁复杂的局面。
大量的劳动力流动在各省区市之间、城乡之间、城市之间、农村之间、城乡与工矿区之间,劳动力的跨国流动也在逐步增加。
是什么原因引起劳动力的流动呢?本文从劳动力的流向、劳动力流动的群体性、劳动力流动对不同地区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实证分析。
一、中国劳动力流动的实证分析(一)关于劳动力的流向首先分析全国范围内省际之间劳动力的流动问题。
根据现有的资料,从迁移和暂时居住两个方面分析劳动力在省际之间流动.从劳动力迁移状况看,近年来中国东、中、西三大地带省际人口迁移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中部和西部地区多数省区市迁往省外的人数大于省外迁入的人数,省际之间净迁入人数为负值;而东部地区多数省区市迁往省外的人数小于省外迁入的人数,省际之间净迁入人数为正值。
2000年,东部净迁入人数比西部和中部分别高倍和倍,东部地区除福建、山东、广西三省其余9省的净迁入人数全部为正值,西部地区除西藏、陕西、新疆外其余7省的净迁入人数都是负值,中部9省有7省的净迁入人数为负值。
从劳动力暂时居住的情况看,全国各地外出务工经商人口远大于省际迁移人口,而且大部分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数要少得多。
2000年全国外出务工、经商、服务、当保姆的暂住人口为万人,其中%集中在东部地区,仅广东省就有万人,占暂时居住人口总数的%。
西部占%,中部占%。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劳动力及人口由西向东流动是我国现阶段劳动力及人口流动的一个基本特征。
劳动力及人口之所以出现向东部流动的倾向,最主要是国内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发展差距逐步拉大,与此相适应,三大地带的劳动者的报酬出现了较大差距。
在计划经济时期,全国各省区市之间劳动者的平均收入差距不大,加上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和劳动力的有计划配置,从而使劳动力的流动非常缓慢,劳动力流动自身表现出来的倾向性不明显,即便在某个特定阶段出现了劳动力流动的某种倾向性,譬如六十年代出现劳动力由沿海向内地流动,那也是政府行为的产物,而非劳动力流动自身表现出来的倾向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年第3期 人口学刊 N o13,2007 (总第163期) PO PULA TI ON JOURNAL (Tot1N o.163)20世纪90年代东北地区省际间人口迁移的人力资本考察王胜今,范力达(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吉林长春130012) 【摘 要】人力资本的流动与人口迁移是两个相关但又不同的概念。
区域间人力资本的流动情况更能反映人口迁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采用教育年限来计量东北地区及其各省迁移所造成的人力资本的得失,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在1995-2000年间经历了较严重的人口流失和人力资本流失。
但东北地区内部又表现为辽宁省人力资本大比率的流入和吉林省、黑龙江省人力资本大比率的流出。
东北地区省份间出现的两种完全不同的情况反映了东北三省对人口与劳动力吸引的不同的社会与经济条件。
【关键词】东北地区;人口迁移;人力资本流动【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29X(2007)03-0003-05【收稿日期】2006-11-20【基金项目】200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东北亚区域合作与东北振兴研究(05&Z D009)该项成果得到“吉林大学‘985工程’项目”资助【作者简介】王胜今(1954-),男,吉林磐石人,吉林大学副校长,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范力达(1958-),男,吉林长春人,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讲师,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在读博士。
一、引言人力资本的流动与人口迁移是两个相关但又不同的概念。
人口迁移是指人本身的流动,人力资本的流动则涉及携带知识和技能的人的流动。
从区域发展的角度,我们则更关心人力资本的流动。
20世纪90年代以来,省际间的人口迁移更加活跃并延续了80年代以来的迁移模式,人口迁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人口继续由中西部向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迁移;而且,高教育水平人口迁移的方向性更加明显,仍然集中在三个直辖市和东部最发达的省份。
根据空间均衡理论,从全国来看,这一迁移的结果可以被看成是“人口分布的极化”和“发展分布的极化”。
[1]也就是说,省际人口迁移使人口密集的省份更加密集,使发达的省份由于获得了更多的高教育水平的劳动力而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
由于目前迁移人口中高教育水平的人口占的比重很大,人口迁移对一些特定地区的影响也相对很大,考察目前人口迁移对区域发展影响的关键一点就是对迁移人口教育程度也就是对人力资本的考察。
历史上,东北地区一直是一个人口净迁入的地区。
[2][3]20世纪70年代末似乎完全改变了东北地区以往的迁移模式。
但目前关于90年代以来省际间人口迁移对东北地区发展影响的研究却很少。
为数不多的研究包括于潇(2006)对东北地区人口迁移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分析。
于潇分析了东北地区人口的流量和净迁移状况,并从产业变迁的角度来解释人口净迁出的状况。
本文通过对人力资本流动的考察来估计省际人口迁移对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由于在东北地区内部,辽宁省的人口迁移与其他两省有很大的差别,各—3—省的情况也将分别讨论。
二、人力资本及其测量 最早把人力资本概念用于经济学的可以追溯到雅各布・明塞尔(M incer)1957年完成的博士论文《人力资本投资与个人收入分配》,该文于1958年发表在《政治经济学杂志》。
[4]他在该文首次建立了个人收入与其接受培训量之间关系的模型,并在他随后的另一篇论文中通过对劳动者个人收益率差别的研究,估算出美国对在职培训投资总量和这种投资的私人收益率。
在明塞尔之后,舒尔茨(Schultz)和贝克尔(Becker)完善了人力资本的理论。
舒尔茨从战后国民收入的增长一直比物质资本投入的增长快得多这一现象出发,认为单纯从自然资源、实物资本和劳动力的角度,并不能解释生产力提高的全部原因。
战后以来一些自然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能在经济起飞方面取得巨大成功的现象也说明,重要的生产要素肯定是被遗漏了,这个要素就是人力资本。
他认为,代表人力资本的劳动者本身的知识、技能和劳动能力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他认为人力资本是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但人力资本不是无代价的,对人的投资需要耗费稀缺资源来获得。
贝克尔(Becker,1964)的《人力资本》奠定了人力资本微观分析的基础,并在该书出版以后的很多年里,该书都是标准的参考书。
贝克尔对人力资本理论的贡献在于他弥补了舒尔茨只重视宏观的缺陷,转向微观分析,将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与收入分配结合起来。
根据人力资本的理论,“人力资本”如同物质的生产手段,如工厂和机器一样,人们可以通过对教育、培训和医疗进行投资。
并且,人们的收入依赖于自己拥有的人力资本,就像金融资本的回报一样。
人力资本也是可以替代的:它不能完全地替代土地、劳动力和资本,但它可以在不同的程度上替代它们,并可以成为生产方程的一个独立的变量。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知识经济”为核心的“新经济增长理论”在西方国家兴起。
新经济增长理论克服了以往人力资本理论的一些缺陷,建立了以人力资本为核心的经济增长模型,将对泛泛的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源的强调变成了对特殊的知识和“专业化的人力资本”的强调,这使人力资本的研究更为具体化和强调人在实践中的作用。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力资本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引起了更多的关注。
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一定水平的人力资本是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贝克尔等(Becker,et al.,1990)认为如果发展中国家的初始人力资本缺乏或达不到一定的水平,经济发展启动就困难,并有可能最终又会回到落后的稳定初始状态。
人力资本存量水平不仅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物质资本的形成和积累水平,而且还决定着对物质资本的使用效率。
卢卡斯(Lucas,1988)将人力资本引入经济增长模型,并认为具有较低水平的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经济系统在稳态中将持续地、具有比起初就具有高水平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水平的经济系统更低的产出水平。
原因在于,在人力资本相对稀缺的情况下,教育部门的成本则更高,从而使资金流向一般产品的生产而不是生产稀缺人力资本的教育,结果失去了经济长期增长的机会。
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人力资本的差距是地区间经济和其他差别的最根本原因之一。
斯亚斯达德(Sjaastad,1962)是第一个把人力资本的概念引入到人口迁移研究的。
他考虑的是迁移者在作出迁移决定时是把迁移看做是一种投资,要比较每一个可选择的目的地和目前居住地未来的回报。
迁移者要选择对自己最高回报的地区去迁移。
斯亚斯达德也认识到了人的流动与人力资本流动的不同。
也就是说,一个地区的人口迁移可能是净流入,但其人力资本却可能是净流出。
比如,在1955-1960年间,美国的南太平洋沿岸地区是人口的净迁出地,但这一地区却净迁入了43000多大学毕业生。
这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5]人口迁移对区域发展影响的研究得到了很大的关注。
[1][6]但事实上要计算人口迁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是非常困难的。
因为很多交织在一起的因素都会影响到区域的发展,而人口迁移只是其中之一。
由于目前我国的人口迁移率还属于较低的水平,也就更难以估计人口迁移的影响,包括对迁入地的贡献以及对迁出地经济的直接、间接影响和损失。
即使针对人口迁移对区域发展影响的某一侧面的研究也是困难的。
如自20世纪70年代一些学者用联立方程的方法对美国劳动力迁移和劳动力就业谁为原因和结果的研究也只能得出“就业机会倾向于跟着人走”(“Jobs f oll ow peo2—4—p le”)的初步结论。
[7][8]但是,衡量人口迁移引起区域人力资本的改变虽然不能直接测量人口迁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却可以通过估计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的人力资本来估计其对区域发展潜力的影响。
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测量人力资本了。
由于劳动者的教育水平对劳动者的产出极为关键,用受教育年限来计量人力资本也就成为最通用的计算人力资本的方法。
国内外最简单也是最常用的方法是用劳动者所受教育的年数来直接表示其人力资本量的多少。
[5][9]根据这一方法,劳动者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每接受1年的教育,其人力资本就增加1个单位。
这种方法简便易行,但其缺点是没有考虑到教育程度的差别,忽视了教育的知识累积效应。
因此,也有些研究对不同的教育水平进行调整,给予不同的权重,如把初等教育年限数每年给予1的权数,中等教育权数为115,高等教育权数为2等。
但这种计算方法中权数的选取仍有很大的主观性,而且,不同的研究采用不同的权数也给研究之间的比较带来困难。
简单地使用受教育年限不是人力资本最好的计量方法。
原因在于笼统地采用教育年限而不考虑不同教育水平的劳动者之间生产率的差别。
而克服这一缺点的关键是找出劳动者的教育与他们的产出之间的关系。
由于劳动者的收入数据相对劳动者的产出更容易获得,通常的研究采用收入来代替产出。
教育与收入的关系可由大量的跨时间和地区的人口的教育年限和收入的数据,通过回归分析的方法,即教育年限对收入的对数进行回归来获得。
回归所得到的教育的回归系数可以被解释成教育的回报率。
这一方法自然是比简单地使用受教育年限来计算人力资本要更进了一步,它更能排除主观的错误而使测量更接近于实际。
但它的缺点是需要大量的数据。
为了简便起见,本研究采用教育年限来计量人力资本,各类教育程度人口的权数为:文盲半文盲为1,小学为6,初中为9,高中为12,中专为11,大专为14,本科为16,研究生为19。
迁入和迁出人口的人力资本存量变化为各个教育程度组的人数与该教育程度权数的乘积之和,计算公式为: HC=∑P i J i(1)式中,HC为人力资本存量,Pi为i教育程度组的人数,Ji为i教育程度权数。
而迁出人口与迁入人口人力资本量之比代表了迁移引起的地区人力资本量的得失比率。
三、东北地区人口迁移和人力资本流动 本文根据“五普”长表中1%原始数据通过(1)式计算出的东北地区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的人力资本的流入和流出之比的情况(见表1)。
表1的意义在于它显示人口迁移和人力资本的流动情况并比较二者的相对强度。
从表1可以清楚地看出:11东北地区在1995-2000年间经历了人口的流失,迁入人口只及迁出人口的61%;人力资本流动的状况稍好一些,但流入的人力资本也只及流出人力资本的71%。
从这点上看人力资本的流动方向与人口迁移的方向一致,虽然人力资本流动的状况稍好一些,但我们仍然可以说,作为一个整体,东北地区人力资本流失状况是较严重的。
21在东北地区内部,我们看到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情况:一方面是辽宁省人口大比率地迁入与人力资本大比率地流入;另一方面是吉林省和黑龙江省人口大比率地迁出与人力资本大比率地流出。
辽宁省的迁入人口大约为迁出人口的2倍,而其人力资本的流入更是超过人力资本流出的2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