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葛兆光
语言形式角度下鉴赏古典诗歌的新路径——读《汉字的魔方》札记
M文史纵横丨W语言形式角度下鉴赏古典诗歌的新路径——读《汉字的魔方》札记王 敏(兰州大学文学院 甘肃兰州 730000) 【摘 要】 葛兆光先生的《汉字的魔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学的札记》尝试从诗歌语言形式的角度重新解释古典诗歌,“建立新的诗歌阅读规范”,以弥补通常“把印象与感受当作诗歌分析和解释的唯一途径”的不足。
他通过对诗歌中常见的几种特殊语词:典故(名词)、诗眼(动词)、虚词进行语言学上的分析,推翻了很多诗歌赏析的惯性思维,实际上这才是真正进入古典诗歌鉴赏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 古典诗歌;鉴赏;典故;诗眼;虚词自古以来研究中国古典诗歌以试图揭示其中奥秘的代不乏人,但旧的诗歌批评或描画背景、或臧否人格,把印象与感受当作诗歌分析和解释的唯一途径,这种过于“意识形态化”的鉴赏虽然有其合理之处,但也会在某种程度上损害读者最敏锐、最细微的“感性”经验。
葛兆光先生的《汉字的魔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学的札记》的论述却是从一个最基本也最易让人最易忽略的事实出发的—中国诗是由中国字写成的。
“汉字”不同于西方更注重“表音”的字母,而是将“音、义、形”三者集为一体的立体存在。
在实际的语言世界里,看似扁平的一个书面符号就由它的象形性直接引发人的视觉感官进而创造出一个具有完足品格的独特意象。
葛兆光先生在书中反省了传统诗歌批评的弊端并且提出了一个值得令人深思的难题,即“诗歌语言批评具体怎样操作?”[1]作者以谈具有继承性的“背景与意义”,“语言与印象”开始,一一步步进入到具体的文本内容,从意脉与语序、格律、典故、虚字、诗眼等方面对诗歌分析与欣赏中的常用方法与难题进行解释分析,换句话说,葛兆光先生从古典诗歌语汇的分类研究向大家做了示范,涉及的知人论世的背景分析方法,主观印象式的诗歌阐释途径,以及诗歌对偶、句型、语音的演进,典故、炼字等,这种不走常规路线的解读方法,打开了一条新的鉴赏之路,令读者耳目一新。
一、特殊名词的用法——典故名词是所有词类中最能反映社会现象、社会生活、思想意识和时代文化的一类词。
最熟悉的陌生人——读葛兆光先生《想象异域——读李朝朝鲜汉文燕
遭遇衍生出一出蛮夷乱华的悲剧,几代朝鲜士人 前仆后继、感同身受地为季文兰赋诗喊冤。但据 《想象异域》 ,朝鲜男性士人,总希望这个季文兰 以一死而全其名节,成全他们的守节观念和对满 洲人的鄙夷。于是,朝鲜使者在评完季文兰诗句 后,残忍地加了一句: “可怜,书完只欠一条罗 巾。 ”他们需要的,远不止一个异域悲情,更是一 个刚烈节妇,一个殉道楷模! “每一种他者形象的形成同时伴随着自我形 象的形成。 ” 对于朝鲜文化而言,清初的中国形象 已然成为异己世界的象征,是朝鲜士人集体梦幻 投射自身焦虑与渴望、自卑与自满的“他者” 。他 们作汉诗、写游记,用充斥着浓郁情感的语言诠 释清朝中国,与其说是完成了有吸引力的历史记 录,不如说是更好地展现了他们想象中的永久真 实,同时也昭显了他们自身的文化抱负和道德制 高点。燕行文献,道出了李朝朝鲜两班士人的悲 情与固执,也体现出他们自诩的政治正确外加文 化上的优越感。在目睹了清国礼崩乐坏的一幕幕 之后,李朝朝鲜开始以“中华文化”之正脉标榜, 宣称“今天下中华制度,独存于我国” 。 而在对 清国的指摘之外,他们开始建立自己国家的独立 文化和认同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燕行文里中 国形象的功能不仅仅是反映或认识中国的现实, 还是朝鲜士人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欲求按照他们文 化中的模式、程序对中国的重组和重写;李欧梵 也指出, “对异国认知的变化有时反映的不过是认 知者自己需要和抱负的变化” 。
心中“中正无偏,真是孔孟正脉”的朱子之学在 清朝中国遵行者也越来越少。此番精神颓丧直接 的后果就是男女贵贱没有秩序,官员和文人不耻 从商逐利,举国上下皆信佛重鬼、不再尊儒。除 此之外,汉人剃发胡服对朝鲜人造成的视觉和心 理冲击也是史无前例的。朝觐清朝皇帝时,朝鲜 使团仍然依照明制, “束发垂后,戴乌纱帽,被阔 袖红袍,拖饰金玳瑁带,穿黑皮靴” ,但此等汉人 装束唯有在娱乐舞台的戏曲服装和汉族女性的日 常穿着上方可觅得。 “中国”不存,呜呼哀哉! 对燕行文献做跨时代、跨文化的反观,不仅 能看到彼时“中国”的倒退与沦丧,还会发现朝 鲜两班士人对清朝的偏见和傲慢,皆是狭隘与偏 激。他们只看到清军的“入侵” ,却不曾面对明朝 统治的腐败与被动;他们将迫使自己签下城下之 盟的满族人视为蛮人、禽兽无可厚非,但对满族 在军事方面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却鲜有反省;他 们不解汉族在清朝的“遵时”与“从俗”皆因惨 烈、漫长的血腥斗争,汉族知识分子日趋保守皆 因文字狱的重压。两个例子可以让我们更透彻地 看清朝鲜两班士人如此种种的真正意图:一、他 们改写了正月初一清晨清朝皇帝的祭堂子。朝鲜 士人不清楚或是不愿意清楚这是满人传统的祭天, 反而固执地去相信这是满人祭祀明代邓将军以祈 求前朝汉人将军鬼魂的宽恕;二、汉女季文兰的
读葛兆光之《中国思想史》有感
读葛兆光之《中国思想史》有感作者:张凯张哲汇来源:《智富时代》2018年第01期读了《中国思想史》,我深感古时候王朝的更替不仅需要强大的武力更加需要的是对民心的征服。
但我发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探讨点,那就是王朝的更替正义与否,那么正义这个极具道德标签的词是否能跟冰冷残酷的王朝更替搭得上关系呢?说实话,这两者间的关系用具物代入的方法很容易判别,二者并无实际联系,甚至硬要把二者扯上关系的话甚至是有些荒谬的。
因为本身王朝更替就是一个纯粹的利益角逐,那又谈何正义呢?难道前朝的坐天下就是理所当然,就是正义的?那岂不是说前前朝的更正义?那这个时候似乎就出现一个悖论了,那就是永远是“非正义”似乎永远会战胜“正义”,由此可见用正义作为标杆去衡量王朝更替其实是非常荒谬的。
但现实告诉我们“世间万物各种形态皆有,并没有规定负面的事物是不容于世的,因为这负面与否不也是人类赋予它的定义吗?而人类本身都只是万物之一,又怎么能够去定论一件事物存在的价值呢?”,而这为了我们眼中的谬论赋予了存在的可能性,而在王朝更替阶段的正义定论的存在又是其存在的实证,所以此时再去对其荒谬与否定性已经毫无意义了,因为该种评价完全不影响其客观存在。
纵观历史,我们不难发现,王朝初立时总是会存在一些民怨或者反对的声音的,这其中就不乏有因为对该王朝更替的非正义认定的原因存在。
为什么会有这种定性式的评论出现呢?以我一个法学生的视角来分析:江山未定时本是无主物,只有当某人将其置于自身可控领域时构成类同于民事领域的“先占i”时,其自然也也被推定为“物主”了,这种因先占而被推定为主人的传统已经传习了几千年了,一个已被先占的“物”被人明目张胆地“抢劫”,这就是不正义的来源了,所以当一个王朝被另一个王朝取代的时候,总会被冠以乱臣贼子的罪名。
在中国古时的封建社会中,“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思想ii根深蒂固,而在明朝之前,中国人甚至不知道其他六大洲的存在,所以几乎可以这样说,在秦朝大一统之至明朝这段期间,皇帝基本认为其登基即意味着全世界的拥有,而这简直是一个人生不可逾越的巅峰,所以其所携带的诱惑也是无比巨大的,诱惑导致的群雄并起意味着没有强大的武力是没有资格来逐鹿天下的。
中国思想史读书笔记
中国思想史读书笔记【篇一:《中国思想史》读书笔记】古代中国知识、思想与信仰和外来文明的融合及碰撞——读中国思想史有感在葛兆光老先生所著的中国思想史一书中,上卷主要阐述了从上古时代开始中国知识、思想与信仰的形成与逐步构建,其中主要从礼和秩序的构建来叙述君主如何确立自己权威的统治地位,以及如何利用话语权来垄断和控制人们的思想。
知识文化在经历了百家争鸣的繁盛时代随着国家一统的趋势而逐渐融合归一。
最终,儒家通过不断吸收各种知识,完善自身体系使得自身的知识话语能够符合国家统治的需要,确立了自己国学的身份。
而四世纪初,佛教的传入为中国带来了不一样的信仰世界,对中国自有的道教形成了一定冲击。
在下卷中,从隋代开始,由于国家专制主义集权的逐渐强化,对知识思想的控制也日趋加强,统一的国家往往倾向于形成统一的思想与文化,而知识在统一束缚下缺乏批判力趋于平庸,且旧的知识系统伦理道德很难解释和运用于一些实际问题,人们开始对以往的知识文化质疑不断。
到了宋代,面临内忧外患,国家统治不断遭到质疑,重建国家权威和秩序变得棘手,进而对思想秩序的构建也提出了不一样的要求。
到了唐朝随着外来文明的不断涌进,世人传统的的思想观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不同文明之间既有融合也有对抗。
(一)佛教征服中国?大概在东汉时期,佛教开始传入中国,一开始在人们心目中只是类似于道教的一种宗教,佛教的故事、仪式以及观念主要是通过一些很世俗的方式在下层人民当中渗透,其之所以能够在民众中迅速流传是因为他们信仰背后隐含的对现实生活、自身命运、家庭前程的关心,促使他们通过遵循佛教的道德与伦理规范来为自己和家人甚至是国家祈福。
到了四世纪初,佛教开始进入上层社会,虽然看上去是佛教征服中国,但实际上是由于佛教教义理论的传播使得老庄思想中某些精神凸显,而经过提炼的老庄玄学初步具备了一种形而上的哲理系统,它的内容最接近佛教所以成了最初理解佛教的语境。
人们借助老庄对佛教进行解释,使佛教在不断翻译解释中加入了中国的玄思系统,在这个意义上,中国也征服了佛教。
简评葛兆光先生《中国思想史》
简评葛兆光先生《中国思想史》一从上世纪二十年代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起——更恰当地说是从新中国建立起,马克思主义就在中国迅速一统天下,给中国的任何一个领域都带来巨大的影响。
之前存在的哲学观念、思维方式被一起仍进了历史的垃圾堆,或者成了民间的隐匿者。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扎根,推动了一批新的学术成果的产生,对中国每个方面都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数不胜数。
但是我没有要去历数这些成果的意思,本文要谈到葛兆光先生的巨著《中国思想史》,所以就不得不从学术的一统化说起。
马克思主义思想一统天下,学术界当然是莫能例外。
因而,在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之下,在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方法上就放弃了以前的进化论,转而使用马克思主义方法作为指导思想,其主要意旨是:历史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因此,历史也是有着某种目的和方向,在历史中的一切都在不断地发展,后一个时代必然优于前一个时代。
照此类推,后一个时代的思想也必然优于前一代的思想。
于是学者们不论是写什么的历史,其方法的后面都隐藏着这样的一个结论:社会是在向前发展,今天的现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因此,就在这种单一的方法的指导下所得到的研究成果不但是结论相差无几,几乎没有创新可言,而且造成学科内部的资源浪费,学科重复建设也就在所难免。
在这样的方法成了包治百病而又在推动学科发展的过程中走入死胡同的情势下,葛兆光先生的《中国思想史》1 (以下简称《中》)在大陆出版,自然受到普遍的关注。
这一部书共分两卷,第一卷于1997年出版,而第二卷则于2001年完成出版。
还是在第一版面世的时候,就引起了众多的关注和强烈的争论,但是葛先生无意于这些争论中的孰是孰非,而只是想在各种意见中得到一些更好的启发。
葛先生在该书《后记》中写到:“我想,一部学术性的著作,作为一个文本产生以后,它就是公众评头论足的对象,作者没有权力对这些批评说三道四,特别是人文学科中的各种见仁见智,并不像是老吏断狱下判决书,更像是一种表达智慧和洞见的写作,而如今有引起书评的写作习惯,也不像是对被评的书发表针对性具体意见,而更像是借题发挥表示另一种高明的写法。
《古代中国文化讲义》札记
《古代中国文化讲义》札记【摘要】中华民族拥有辉煌灿烂,源远流长的文化,她哺育着中华民族的世代子孙。
古代中国文化传统在现代社会是延续发展的,《古代中国文化讲义》一书在讨论古代中国文化知识的同时,也与现代中国文化建设的思考联系在一起。
通过对全书的阅读,对古代中国文化知识有了一定的把握,正所谓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了解古代中国文化就可以更深入懂得现代中国社会,理解当下中国的文化世界。
【关键词】古代中国;文化;信仰1、关于葛兆光老师善于吸纳前人的研究成果,在博览群书中及时掌握中外研究动态,是葛兆光老师思想活跃的关键所在。
他突破了以往描述观念的历史嬗变的思想史写法,试图从知识、思想与信仰三者的经纬交错中、从精英与世俗之间观念的互动中揭示中国文明构成及发展的复杂底蕴。
所以,翻开葛兆光老师的任何一本书,都不能不令你在其独到的见解中有所感悟。
2、接触《古代中国文化讲义》提起古代中国文化,有人认为指的就是几本古书,或者是几座庙宇和寺观,这样的理解未免过于狭隘。
文化犹如空气一般,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已经深深地扎根于每个人的心中,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无不渗透着文化的影子。
它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之所以选择《古代中国文化讲义》这本书,不仅由于葛兆光老师的个人魅力,他从中国古代文化的庞大体系中抽绎出了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特色的点,然后层层展开,更为重要的是此书以一种讲稿的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内容丰富,通俗易懂,文字虽浅,但是思想极深,尽管是在谈古代文化,但总感觉与我们现代的生活息息相关,让人在顺畅的阅读中获得启迪。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古代中国人对世界的认知、儒家对家庭和社会的特别看法和做法、佛教道教以及它们关于今生和来世的信仰和技术、阴阳五行观念及由它而产生的种种知识等。
这些内容对我来说是未知而又神秘的,阅读完此书,不仅多了几分对古代中国文化的认识和了解,更多了几分对现代中国文化的憧憬和期盼。
3、对书中一些问题的认识和理解3.1 古代的中西对比首先,书中提到了古代中国对世界的理解,那时人们的眼中只有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天下”,“天下”就是天底下的那个“世界”,并且始终相信自己是世界的中心。
葛兆光:言辞犀利,振聋发聩
4倾听是一种艺术,是心灵碰撞、灵魂交融的过程。
葛兆光是知名历史学者。
他曾任清华大学教授,现为上海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及历史系特聘资深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中国宗教、思想和文化史。
在几十年的学术生涯中,他身体力行,书写了一位文史大家和人生导师的风范。
对于社会现实,葛兆光始终秉持着一位人文学者的批评立场,总是强调学术的现实关怀。
他的话语犀利,切中肯綮,不乏振聋发聩之效。
历史与现实、学术与社会无法完全切割有人问葛兆光:“在专业研究与现实关怀之间,到底怎样才是一种理想状态?”葛兆光说:“在中国,历史与现实、学术与社会无法完全切割。
其实,我们都想在一个安静的学术环境里,做纯粹的学院式的学问。
以前傅斯年认为,做学问应该‘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把史学看成是史料学,而史料学才可以成为客观的科学。
这当然很理想,因为这样做学问很明确,就像有人说的,破译一个字,就像做一部文化史;考证出一段史事,就好像在门捷列夫元素表上添了一个元素;发掘出一些历史,就像通过望远镜发现一颗星星。
但遗憾的是,中国的人文学术始终没法那么纯粹、冷静而客观,不光是百年来的社会状况,迫使人文学术不能不承担着启蒙的责任,而且现代的人文学术,它的思考方向、问题意识、解读路径,也始终受到现实社会环境的影响。
”葛兆光立足现实,思维纵横,语言精妙。
他首先表明中国的人文学术与社会现实无法完全切割,接着,他又展开思维,引用傅斯年的话,并通过精妙的比喻和排比句,畅谈设想纯粹的职业和学术带给人的惊喜。
但是,他同时也强调中国的人文学术始终没法那么纯粹、冷静而客观,始终受现实社会环境的影响。
葛兆光从中国现实出发,思维贯通今古,体现了一位知识分子对现实的人文关怀和责任意识。
打铁还要身板儿硬当葛兆光看到大学的人文学科在渐渐衰落时,他大声疾呼:“有句老话说,‘打铁还要身板儿硬’。
所以,首先要回过头来看看自己学科的状况。
如今,不仅我们的学科内容变得如此空洞无力,而且我们在大学的教学也渐次犹如浮云。
“思想”的一般形式及其演进——读葛兆光《中国思想史》
宇宙是中国古代思想世界的意义和价值来源,古人对宇宙的理解构成了作为秩序象征的礼仪的广阔而深厚的背景。
商周时期的人们认为宇宙规范而有秩序,他们把这种自然秩序通过礼仪、仪式转化为人间社会秩序,于是,社会秩序有了终极依据和价值本源,它教导人们遵循宇宙、社会、人类一体同构的格局处理现象世界。
人们对宇宙的观察、体验和理解通过仪式特别是祭祀的等级、形式加以确认和表现,进而为秩序的合理性确定依据。
仪式与人的血缘、亲情、感情结合在一起,构成一种“差序格局”,社会阶层之间的等级秩序是这种血缘亲情差序的扩大化。
仪式成为权威之后,个人的情感和认知渐渐服从和服务于这种规则——礼,而不再追问其合理性何在。
仪式把天道与人情结合在一起,确认了等级差序的合理性,于是,仪式就显得十分重要,它的规则化形式——礼也就成为人们具有了神圣性、庄严性和不可抗拒性。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象征形成了一套复杂而有序的系统,起到一种维系宇宙秩序、社会秩序和支撑知识体系、心理平衡的作用,尽管它本来只是一种符号、暗示和隐喻,并非事实本身。
因为在象征的符号和被象征的事实之间存在某种神秘的感应,象征通过这种感应整理宇宙和社会秩序。
仪式中的各种器具、动作、标志等象征着秩序的存在和神圣,象征的地位也就越发地崇高、隆重,而掌握这些象征的巫、祝、史、宗等人拥有了沟通神和人、天和人的权力,象征对事实世界的解释、说明和使用就成为一种“思想”。
象征的反复使用就逐渐使得象征抽象化、概念化为一些神秘的、固定的数字。
后世的巫法、占卜,阴阳二分都源于古人对奇、偶两类数的奇妙运用。
仪式、象征和数字化概念三者相辅相成,一起构成了古代思想世界展开的背景。
思想也具有了坚实而深厚的知识背景——人们对天地、宇宙、社会和人类的观察、体验、想象及其相互联系、自成系统的发挥。
但这些思想或知识还只是属于少数人的,它们与权力密切结合在一起。
人类长时间的演化历史实现了人类自身的进化,但并未自然表现出人类如何演化、进步;人类在同自然界的相处过程中逐渐积累了知识,当人类在进入社会状态后,为了协调社会秩序,就必须寻找到某种稳定秩序的依据,而人们此前由对自然界认识而积累的知识就成为解释、说明合理秩序的依据。
读葛兆光先生的《汉字的魔方》
读葛兆光先生的《汉字的魔方》《汉字的魔方》是葛兆光先生从语言的角度来审视中国古典诗歌而写成的一本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学札记。
为什么用魔方这个词语?他这样说:“用匈牙利人发明的'魔方’来比你中国古典诗歌实在是出于无奈,不过,我确实找不到合适的比喻了。
一个由二十七块小方块组成的大方块,可以任意组合,变幻出种种不可思议的形状,但有总是保持着它3*3*3的立方体。
这与中国古典诗歌特别是近体诗歌的语言形式太想了,单音节,具有数据行,意象自足性的若干个汉字,在一定的框架中千变万化,组合了多少令人着迷,充满魅力的诗歌。
”之所以,记住了他说的这段话,是因为在这本书中,我看到我们的从古至今的诗人在汉字中间来来回回,表达自我也好,表达情理也好,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组成诗的都是汉字。
“汉诗是用汉字写成的。
”我们平常看到的是诗人组合好的文字,就像看着演员华丽丽地在舞台中表演。
这本书却带着我走到幕后,看见幕后堆着的那些道具。
中国古典诗歌背后都有哪些呢?语言和印象堆积在一起互相缠绕;意脉与语序分分合合;格律最好为人心与天道同律;典故运用表达意义传递感受为佳;虚字作用不可小觑;诗眼从无到有直至消解;宋朝除了词,还有诗,且宋诗对白话诗影响很大。
突然想到在一次培训上,老师建议我们“追寻每一个教学行为背后的学理”。
这样听葛兆光先生分析蕴涵在古典诗歌字里行间的语言的秘密,我觉得也有追寻背后的“学理”的意味。
也才明白,为什么我拿到一首诗歌,感觉解读不了文本。
没有解读的路径,何以解读?之前的解读就是看看诗人写这首诗的背景,推测诗人当时的想法,对于诗句语言蕴涵的精妙从未做过推敲,因为不知道如何去推敲。
想必在接下来的解读中应该能够有所提升吧!这本书写得浅显易懂,举的诗句实例都是出现频率高的,读起来的困难不大。
消化起来,可能需要一些时日,而且是要自己就着诗歌去琢磨。
他的书稿完成于1989 年6月,1989年3月,海子卧轨自杀。
我也不知为什么要将这本书和海子联系起来?可能是因为80年代,是现代诗歌的黄金时代吧!(知识浅薄,完全是凭着感觉写下的这句话。
...读葛兆光《汉字的魔方》1997年版,2007修订版张新强语文...2323.ppt
.ok
4
• 第七章 论诗眼——中国古典诗歌特殊语词的分析之三 一、从无眼到有眼:“诗眼”的形成过程 二、诗眼的意义:给物理运动情状以情感色彩 三、诗眼消解与篇法、句法与字法
• 第八章 从宋诗到白话诗——诗歌语言的再度演变 一、以文为诗:从唐诗到宋诗 二、以白话为诗:本世纪初的诗体革命 三、宋诗与白话诗:一种共同的诗歌观念导致的语言革命 四、巧思与机智:走向精致化的白话诗
• 唐近体诗格律的逐步形成后,将诗歌语言从日常用语及散 文体式中分离出来,正是诗歌陌生化的成果。
.ok
11
• 陌生化的方式首先是省略,如主语“我”、“汝” 等,介词、连词、虚词等等,在省略的过程中, 时空位置模糊了,直线的过程变成了平列的组合, 韵律更整齐了,意蕴更丰富了,诗境更富于变化 了。
• 其次是词序的变化,省略使得诗句中词语的结构 关系松散了,就可以互相移位,词序的错综使得 本来就朦胧的诗境更加曲折多变,耐人寻味了。
• 沈括:鹦鹉啄余(之)香稻粒,凤凰栖老(于)碧梧枝。 • 赵次公:香稻(则)鹦鹉啄余(之)粒,
碧梧(乃)凤凰栖老(之)枝。
.ok
15
• 王维:“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 诗歌的意象凸显, • 主体情感热烈, • 画面极富动感, • 诗歌更具表现力和张力. • 真实地表现出生活的原貌,先闻竹喧而知浣女归,
见莲动而知渔舟下,富有生活气息。
.ok
14
中国诗:意脉--语序
• 杜甫《秋兴八首》第八首额联:
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 第五章 论典故——中国古典诗歌特殊语词的分析之一 一、密码破译:作者与读者的文化对应关系 二、典故与诗的视境:中断与连续 三、用典方式:表达意义与传递感受 四、典故注释:对“动机史”的阐释
葛兆光《中国经典十种·序言》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有人说到“经”,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于“经典”,而提起“中国经典”,就转换成“儒家经典”,这种观念有些偏狭。
中国经典绝不是儒家一家经典可以独占的,也应当包括其他经典,就像中国传统是“复数的”传统一样。
首先,中国经典应当包括佛教经典,也应当包括道教经典。
要知道,“三教合一”实在是东方的中国与西方的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不同的地方之一,也是古代中国政治世界的一大特色。
即使是古代中国的皇帝,不仅知道“王霸道杂之”,也知道要“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绝不只用一种武器。
因此,回顾中国文化传统时,仅仅关注儒家的思想和经典,恐怕是过于狭窄了。
即使是儒家,也包含了相当复杂的内容,有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有重视宇宙天地秩序的早期儒家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
应当说,在古代中国,关注政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关注超越世界和精神救赎的佛教,关注生命永恒和幸福健康的道教,分到承担着传统中国的不同责任,共同构成中国复数的文化。
其次,中国经典不必限于圣贤、宗教和学派的思想著作,它是否可以包括得更广泛些?比如历史著作《史记》《资治通鉴》,比如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甚至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那些名著佳篇。
经典并非天然就是经典,它们都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变成神圣经典的过程,这在学术史上叫“经典化”。
没有哪部著作是事先照着经典的尺寸和样式量身定做的,只是因为它写的好,被引用得多,被人觉着充满真理,又被反复解释,有的还被“钦定”为必读书,于是,就在历史中渐渐成了被尊崇、被仰视的经典。
因此,如今我们重新阅读经典,又需要把它放回产生它的时代里面,重新去理解。
经典的价值和意义,也是层层积累的,对那些经典里传达的思想,原则甚至知识,未必需要亦步亦趋“照办不走样”,倒是要审时度势“活学活用”,要进行“创造性的转化”。
阅读经典可以使人们了解从古至今“人类究竟面临哪些重大问题”,但古代经典并不是不可违逆的圣经,毕竟历史已经翻过了几千年。
学问的好玩儿葛兆光读后感
学问的好玩儿葛兆光读后感葛兆光老师说学问好玩儿,这可有点颠覆咱平常对学问那种高深莫测、枯燥乏味的印象呢。
读这篇文章的时候,就感觉像是一个特有趣的前辈在拉着你唠嗑,讲他在学问世界里发现的那些小惊喜。
以前我觉得学问嘛,那就是书呆子才会一头扎进去的东西,满脑子都是些艰深的理论、冗长的论述。
可是葛老师这么一说,就像给学问这扇大门刷上了一层彩虹色的漆。
而且呀,学问里的好玩儿还体现在思想的碰撞上。
就像不同门派的武林高手过招一样,学者们各有各的观点,各有各的研究成果,大家凑在一起辩论、交流,那场面就像是一场知识的烟火秀。
火花四溅中,新的想法就冒出来了。
这种知识的互动不像我们平常吵架,争个面红耳赤就为了争口气,学者们可是为了让知识更加完善,让真理更加明晰。
这就好比大家一起搭积木,每个人都拿着自己独特的一块,凑在一起就能搭出一个超级壮观的思想大厦。
从葛老师的文章里,我还感觉到学问的好玩儿在于它的无限性。
这世界上的知识就像宇宙一样,没有边界。
今天你以为你掌握了一个领域的很多东西,明天就可能出现新的研究、新的发现,把你之前的认知又给拓宽了。
这就像是你在一个永远走不完的迷宫里,每转一个弯都有新的风景,永远都不会觉得腻味。
不过呢,这学问的好玩儿背后也藏着不少的辛苦。
就像葛老师肯定也是在无数个日夜苦读、思考、研究才得出学问好玩的结论的。
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复杂的逻辑关系,要想玩得转可不容易。
这就好比你想玩一个超级炫酷的游戏,可是这个游戏的入门教程就有好几百页,你得耐着性子慢慢学。
但是一旦你跨过了那些门槛,就能享受到学问带来的超级乐趣啦。
总的来说,葛兆光老师的这篇文章让我对学问有了新的看法。
学问不再是那个高高在上、让人望而生畏的东西,而是一个充满趣味、值得探索的大乐园。
我也想试着走进这个乐园,去发现那些隐藏在知识深处的好玩儿之处呢。
唐诗选注葛兆光读后感
唐诗选注葛兆光读后感一直以来,我对中国的古典文学都有一种偏爱,尤其是唐诗宋词更甚。
多少个寂静的夜晚,捧一册唐诗或宋词,在古典的意境里独享“兴于诗,成于乐”之悠然,从中获得丰饶的精神财富和一种生生不息的力量。
仔细想来,我们的童年几乎是从吟诵唐诗开始的,唐诗几乎成了生活或生命中一种不可或缺的东西。
葛兆光先生的《唐诗选注》,一种质朴而又有历史感的气息,再次把我们带入唐诗的殿堂。
一个盛大的唐诗世界,在这里像─幅缓慢展开的画卷,呈现出应接不暇的壮阔与胜景。
—、对诗人的体恤与关照,是葛兆光先生选注唐诗的客观态度回到书名的后缀,“选注”最直接无非是两种含义,一是选的眼光,二是评的说法。
这是能否出彩的根本,也是我们判断其好坏与否的标准。
读一本诗词注本,自然先要看它的选文。
很多选本或过于迎合读者,把选文当成了“流行歌曲”的“精品集”,或过于偏执,有点莫名其妙的感觉。
一本好的选注本,应从诗歌本身出发,还原一个真实的唐诗。
葛兆光先生的《唐诗选注》对选文的把握很是精到,既入选了很多众人熟知的杰出诗作,又在细微处体现了选者的匠心,“按照诗史的轨迹与诗人的特色挑选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可以隐约察觉其个人的偏爱和对唐诗文本的独特领悟。
可以说,对诗人的体恤与关照,是葛兆光先生选注唐诗的客观态度。
惟有抱以如此的情怀,才能得以入乎其内,体会诗人在此时此景的真实感受。
与此同时,尽可能地贴近诗史,始能出乎其外,认识到诗人在今天意义上的价值。
在诗人的小传中,葛兆光先生像一位历史学者,非常注重史学的真实性,与一般选本的切入角度有所不同,参考了以《唐才子传》为主的诸多史料文献,重点突出了诗人在古体诗向近体诗演进及在近体诗不断深化、延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以及他们在文学史中的地位。
而且,葛兆光先生还兼顾了人性的关怀,使小传既有史学的真实,又入情入味,展现了诗人有血有肉的内在形急。
比如之前的初唐四杰,闻一多在《唐诗人研究》中试图为之辩护,四人离经叛道的言行都被刻意淡化了,明显让人感觉是在为其掩饰和美化,而葛兆光先生则是立足于文献、史料中真实的一面,做出人性化的解释和处理:“恰恰是他们这种富于个性的气质、不平则鸣的性格加上一肚子牢骚与悲凉,使他们摆脱了初唐诗坛上那种百无聊赖地搬弄辞藻的慵懒和平庸,使诗歌多了一种刚健、悲凉而饱满的情绪,恰恰是他们这种坎坷而丰富的生活经历,使他们的诗比起千人一面的应制、酬和、同咏、奉题少了些许无聊与空洞,多了—些生机勃勃的主题与内涵。
学问的好玩儿葛兆光读后感
学问的好玩儿葛兆光读后感以前吧,一提到学问,我就觉得那是那些戴着厚厚眼镜,整天埋在故纸堆里的人干的事儿,离咱们的生活可远了。
但是葛兆光这一讲,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
他就像个魔法师,把学问背后那些有趣的东西都变了出来。
你看啊,他讲做学问的过程,不是那种正儿八经地说什么研究方法、理论框架啥的。
而是说在寻找学问的道路上,就像在一个神秘的大森林里探险。
有时候你以为你找到了宝藏的线索,兴高采烈地顺着走下去,结果发现是个死胡同;有时候呢,不经意间在一个小角落里,却发现了一颗闪闪发光的智慧宝石。
这就跟我们玩寻宝游戏似的,充满了惊喜和意外。
再说说那些学问里的故事。
葛兆光把历史上的学者们写得像一群有血有肉的伙伴。
他们不是那种刻板的、只会在书上留下几句名言的符号,而是一个个有脾气、有爱好、会犯错的人。
比如说,有的学者为了一个观点,能和朋友争得面红耳赤,就像我们和朋友争论哪个球队更强一样。
这种画面感一下子就拉近了我和那些古人的距离,感觉他们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大神”,而是可以一起喝酒聊天,互相吐槽学问的难与易的朋友。
而且啊,这篇文章还让我觉得学问不是死的,不是说你背下多少知识就叫有学问了。
学问是活的,是像一条流动的河,不断有新的东西注入进来。
就像现在的学问,要跟现代的生活、现代的科技结合起来。
不是说古人怎么做学问,我们就照抄照搬,而是要在古人的智慧基础上,玩出新花样来。
这就好比我们玩游戏,一代又一代的游戏在原来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变得越来越好玩儿。
学问也应该这样,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
读完这篇文章,我都有点跃跃欲试想要去探究那些学问的小秘密了。
感觉学问就像一个巨大的游乐场,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游乐设施,就等着我去玩个痛快呢。
总之啊,这篇文章让我对学问彻底改变了看法,原来学问这么好玩儿!。
《古代中国文化讲义》读书笔记
《古代中国文化讲义》读书笔记这次我读的是葛兆光老师编写的在《古代中国文化讲义》,这本书详细的介绍了古代中国的礼仪制度,宗教信仰,以及古代中国在思想、文化等领域的发展。
下面我将先对整本书的大致内容进行概括,然后再阐述我对这本书的认识和读后的感悟。
一、对全书的概括这本书主要分为十二回讲义和最后的结语这两大部分。
前面十二回主要是对古代中国文化、政治等方面进行介绍,最后的结语是作者对古代中国文化从不从层面进行的总节。
本书前十二节主要介绍了中国文化的特点,接下来我将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概括,所讲顺序可能与作者的写作顺序不一致。
本书第一回主要讲了古代中国人的天下观,由于古代中国科学技术,航海技术不发达,人们对世界的观念就包含着许多的想象成分。
比如说人们认为天是圆的,像个斗笠一样,覆盖在大地上,中心是北极和北斗星的位置,大地是方的,就想棋盘一样,中心是洛阳地带。
他们这样认为是因为这和他们关于“天”的视觉经验、关于“地”的想象一致。
因此人们对这种世界观深信不疑,即使有人反驳道;“如果天是圆的,像个罩子一样把方形的大地盖住,那岂不是要么大地的四角裸露在外,要么有些地方只有天没有地?”而且古人一致认为中国是天下的中心,中国无论在文化还是在经济等方面均优于其他各国,这一观念直到西方列强入侵中国才被人们所摈弃。
第二回主要讲古代中国的婚礼丧仪制度和森严的等级制度。
中国古代家族之内等级分明,父党和母党有着明显的等级差别。
在内外这个原则基础上,各种亲属被严格地区分出远近亲疏来。
依靠男女有别和长幼有序的原则,建立起家族的内在秩序。
中国人的婚礼丧仪制度则冗长而繁琐复杂。
古代人结婚要讲究门当户对,因此有人称之为“合两姓之好”。
从双方相互认识到结婚大概可分为六个阶段,依次为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古代的丧礼制度也是繁琐复杂。
丧礼制度中衣服不仅仅是衣服,更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
婚礼里面有所谓的“五服制”依次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腮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思想史
读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导论》的读后感
姓名;杨婷婷
专业;历史学
学院;社会与历史学院
班级;历史六班
读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导论》的读后感
我通读了一下葛兆光先生的《中国思想史.导论》部分,颇有一些感触。
作为后辈或者应该说是不同时代的人,我不认为自己有资格来品评他的作品的好坏,但我愿意浅谈一下自己的拙见与大家分享。
葛兆光先生的《中国思想史.导论》部分,给我耳目一新的感觉,不是说自己有读懂多少,而是他为读者营造了一种氛围,好像与读者一起商榷如何能够写好“思想史”,带领大家见证了一场“思想史”的历程。
葛兆光先生的《中国思想史.导论》部分,感觉好官腔,以下简称《导论》吧!在《导论》一书的内容提要中,我觉得它已经阐明了《导论》存在的必然性和《导论》存在的重要性。
在内容提要中有交代《导论》分上下,原来分别放置在第一卷与第二卷前面,题为《思想史的写法》和《续思想史的写法》,目的是交代和说明研究角度.资料取舍.写作思路,现在重印,才把他们和在一卷,统称为《导论.思想史的写法》。
我认为《导论》这个部分可以称之为完整而独立的存在。
列宁曾指出;“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是否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
”我觉得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历史著述。
现在就让我来阐发自己的读后感想。
我觉得在《导论》中就已经出现了一些问题,内容涉及领域过
宽,书中专业术语过多,思想内涵过深。
总之,应了那句老话,内行看的是门道,外行看的是热闹。
当然这我也能够理解,葛兆光先生的《中国思想史》属于高屋建瓴,属于“阳春白雪”,但是从文化下移这个角度来讲,我并不是非常喜欢。
我觉得这种专业性.指向性非常强的著述,大多数人读不来也读不懂。
当然我是非常认可葛兆光先生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和他所做出的卓越贡献。
我觉得《导论》部分主要论述的是;思想史应当如何思考精英与经典思想世界和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即扫开“经典话语系统”的霸权,顾及一般知识思想信仰系统,这个思想史的基盘或底线;知识史与思想史之间应当如何互相说明,比如思想史的知识源头与背景无可争辩是思想得以产生与更新的理由;古代中国思想的终极依据或基本预设是什么,比如“道”,中国文化里两个词语“天经地义”与“天崩地裂”反应的正是终极依据的存在与覆灭;思想史应当如何改变传统的以人为纲的写法和教科书式的章节结构,以追寻思想史真正的脉络和精神,换句话说,是一种个人性的气韵流荡的写作颠覆传统的砖块磊墙;思想史是否应当描述所谓“无思想”的年代,在无画处看出画来,这正是葛兆光先生的思想史的最紧要精粹之处;对于历史记忆的传统知识的重新诠释嬗生新的思想资源而承接思想史的连续性;考古发现与文物资料也是思想史必须看待的信息资源;最后,对后现代历史学理论中“历史即叙述”给予了警戒性肯定。
《导论》并不是正文的提纲,而是关于书写思想史的重大理论和研究方法。
我甚至认为是《导论》部分“指导”了作者的具体书写,
然后被作者再说出来。
除了书写之外,这个题目《中国思想史》也值得一说.拿"思想史"与"哲学史"作个比较,“思想史”最适合与“中国”二字连在一起,因为“哲学”一词是西洋的东西,用“中国哲学史”的名称来编篡中国的学问,是用西洋的概念、术语和逻辑来书写中国学术,并非是中国本土的衣服和帽子,甚至精神。
但面对西风东渐强劲猛吹的近代,大量的中国哲学史掩盖了中国思想史的数量,而其势不止。
那是一个西方学术话语笼罩的时代。
但中国古代的知识和思想是否能够被“哲学史”描述,实在很成问题。
唐君毅先生曾经在《略论中国哲学史应持之态度及分期》里说过,“哲学之名,本中土所未有,如昔说谓道术、理学、心学、玄学之名,与西方所谓哲学意义均不同”。
那么,用“思想史”概括中国历史上各种学问显得更从容与适当,因为“思想”这个词比“哲学”富有包孕性质。
虽然这种“包孕”会造成无所不包的漫无边际,但在学科的自觉构建上,至少是最接近中国回归学术的举措。
葛兆光先生的《中国思想史.导论》部分的意义在于扫开几代人的积习书写,“重写”或“刷新”以往的中国思想史,给予个性化的阐释与书写。
正如一位专家评论道“原来思想史也可以这么写啊”。
给予了学者和后人敢于挑战,敢于质疑的气魄,拓宽了学者书写中国思想史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