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教案 新人教版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教学设计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7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内容为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的第七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本课主要讲述了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发生以及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的过程。
这一时期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灾难,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本课内容包括八国联军侵华的背景、过程和影响,以及《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危害。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甲午中日战争和义和团运动等历史事件。
但对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的相关知识,可能还存在一定的陌生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已有知识,理解和掌握本课内容。
同时,本课内容较为沉重,学生可能对战争的残酷性和中国的弱势地位产生负面情绪,需要在教学中注重情感态度的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掌握《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危害。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和平的情感,认识近代中国遭受外来侵略的历史教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过程和影响,《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危害。
2.教学难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背景,《辛丑条约》签订的历史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再现历史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提炼关键信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情感教学法:注重引导学生体验战争的残酷性和中国的弱势地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2.课件:制作与本课内容相关的PPT课件。
3.资料:收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的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料。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上册 第7课.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的签订教案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7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的签订
—陈旭麓《中国近代史》
思考:帝国主义对义和团的态度是怎样的?
过渡:(“剿灭”:1900年6月,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英、美、俄、法、德、意、奥八国组织联军2000多人,在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的率领下。
从天津向北京进犯。
同时,各国联合舰队攻占大沽炮台,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大沽炮台失陷的消息传到北京,再加上接到了列强要慈禧归政给光绪皇帝的谎报,气急败坏的慈禧太后遂对外宣战。
)
二、抗击八国联军
北京:围攻西什库教堂和东交民巷使馆区;
天津:天津保卫战中,聂士成殉国,天津失陷;
1900年8月14日,联军攻陷北京,帝后出逃。
思考:帝后出逃的路程中对于义和团的态度又发生了怎样的转变呢?
(剿灭义和团)
思考: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客观:中外势力的联合绞杀;主观:义和团自身的局限性)
过渡: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采取了报复性的屠杀、劫掠,充分暴露了侵略者的凶。
第7课 八国联军侵扰中国与《辛丑条约》教案
第7课八国联军侵扰中国与《辛丑条约》
教案
目标:
本教案的目标是通过研究关于八国联军侵扰中国和《辛丑条约》的内容,使学生了解这一重要历史事件,并能分析其对中国历史和
国际关系的影响。
教学步骤:
1. 引入:通过图片、视频或简短描述,让学生了解八国联军侵
扰中国的背景和事件的主要发生时间。
2. 基础知识:讲解八国联军由哪些国家组成,他们为什么侵略
中国,以及他们对中国造成的破坏和混乱。
3. 辛丑条约:介绍《辛丑条约》的内容,包括割地赔款、削弱
中国主权和限制中国对外交往的条款。
4. 影响分析:让学生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的影响,包括经济、政治和社会方面的影响,并引导讨论这些影响对中国的长期发
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5. 总结:对课堂研究进行总结,强调八国联军侵扰中国与《辛
丑条约》的重要性,以及对中国历史和国际关系的深远影响。
听课建议:
- 在引入部分使用多媒体资料,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
们的兴趣。
- 提供相关资源和材料供学生进一步阅读和研究,以加深他们
对该历史事件的理解。
-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辩论,以促进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
分析能力。
-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以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
团队合作精神。
扩展研究:
-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模拟八国联军和中国代表进
行谈判,以加深对《辛丑条约》的理解。
- 邀请相关专家或学者来讲解八国联军侵扰中国和《辛丑条约》的更深层次的历史和政治背景。
备注:
请注意,此教案的内容仅为参考,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生的
特点进行适当调整和扩展。
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教学设计
第7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本《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知道义和团运动和抗击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本课是第二单元的最后一课,中国的主权和国家尊严再一次遭到破坏。
《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陷入苦难的深渊。
但处于弱势的中国人民是不畏强暴的,义和团英勇抗击八国联军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侵略者不得不承认中国“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体现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不屈的抗争精神。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等历史事件,知道了历史事件包括的基本要素,为学习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义和团运动是一场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这点学生很好理解,但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的签订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对义和团运动该怎样评价?对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三、教学目标1.了解义和团运动兴起和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时空观念、史料实证)2.理解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口号的反帝斗争性和落后性;通过学习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史实,认识理解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前仆后继、反抗外辱的优良传统。
(唯物史观、家国情怀)3.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认识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史料实证、家国情怀、唯物史观)四、教学重难点重点:义和团运动和抗击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
难点:《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课前采访:自鸦片战争后,顽强的中华儿女为救亡图存进行了哪些不懈的抗争与探索呢?(参考答案: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教案3.通过补充史料,点拨两大问题。
(1)清政府对义和团运动的态度有什么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结论:①态度变化:以招抚代替剿灭,并承认其合法地位。
②变化原因:利用义和团(抵抗洋人)。
(2)如何正确评价义和团提出的“扶清灭洋”口号?①“扶清灭洋”:表明了当时民族矛盾已经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体现了朴素的爱国主义意识。
②“扶清”:反映出义和团民对清政府抱有幻想,有利于争取官军,却容易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
③“灭洋”:鲜明地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却带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
4.拓展: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审视义和团的“热血”?结论:理性,让爱国更有深度!理性爱国,从我做起!板块二八国联军侵华1.通过图片史料等,进行拓展,让学生认识到义和团运动给外国侵略势力带来的打击。
(1)图片展示:(2)讲解:在朝廷的鼓励下,义和团的反帝爱国运动进行的轰轰烈烈。
1900年夏天,义和团的势力已经发展到京津地区。
京津地区作为清政府和帝国主义势力的统治核心地带,义和团运动引起了外国侵略者的密切关注。
2.展示八国联军侵华的原因和概况:3.请同学们把八国联军侵华过程中主要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
①②③④⑤⑥⑦4.展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形势图,引导学生归纳抗击八国联军的相关知识及义和团运动的最终结局。
5.展示八国联军在北京的暴行,组织学生观看圆明园相关视频,认识到列强的残暴本质。
6.组织学生分析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原因?结论:①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②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7.分析义和团运动的影响?结论: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侵略者不得不承认中国“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
”板块三《辛丑条约》的签订1.展示《辛丑条约》签订的概况。
结论:1901年,清政府(李鸿章,庆亲王奕劻)同11个国家(英、俄、德、法、美、日、意、奥,另外还有比利时、西班牙、荷兰)签订《辛丑条约》。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7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7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是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的一课。
教材主要内容包括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以及《辛丑条约》的签订。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历史背景和过程,掌握《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甲午战争和义和团运动等历史事件。
但他们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以及《辛丑条约》的签订可能还不太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史料分析,了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背景和过程,掌握《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掌握《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史料分析,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国家历史事件的关注和热爱,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难点:《辛丑条约》的签订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史料教学法:通过提供相关的历史史料,引导学生了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讨论教学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深入了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的签订。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2.历史史料: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相关的史料。
3.课件:制作与本课相关的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短片,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相关的史料,引导学生了解战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7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教案
义和团运动具有强烈的反帝爱国倾向,由于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义和团运动无法阻止中国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渊。但它展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坚强意志和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沉重打击了敌人,使侵略者不得不承认中国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
《辛丑条约》的签订
1.教师引导: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识记主干知识。(时间、签订国、内容)
2.【探究】《辛丑条约》的影响。
学生讨论后回答:
内容
影响
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担保
是列强对中国空前规模的勒索,西方列强完全控制着中国的经济命脉,人民生活更加贫苦。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束缚了中国人民的手脚,使清政府成为列强侵略中国的帮凶
二、导学引领 自主学习
1.义和团是由哪些组织发展起来的?义和团提出的口号是什么?
2.如何认识“扶清灭洋”的口号?清政府对议和团的态度有什么转变?
3.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原因、时间、过程和结果?
4.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犯下哪些罪行?
5.义和团运动的结果?
6.《辛丑条约》的内容、危害和影响?
根据导学提纲中的问题自主阅读教材。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7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教案
教学内容
第7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课型
新授课
核心素养教学目标
时空观念: 学生通过理清义和团运动兴起和发展,抗击八国联军史实的时间线索,通过观察战争形势图,学会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历史事件进行观察、分析,从而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唯物史观。
3.教师结论:《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从此,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辛丑条约》是列强强加给中国的空前严重的不平等条约,给中国带来了严重危害。列强勒索的巨额赔款,加剧了中国的贫困和经济衰败;外国军队长期驻扎在中国的战略要地,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和国防安全;设置使馆区,以武力为后盾的公使团,开始凌驾于清政府之上;改变清政府外交机构的地位,更加强了列强向中国勒索、发号施令的权利;禁止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的“工具”。《辛丑条约》的订立,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7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7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八年级上册第7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是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本课主要讲述了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的相关史实。
课文内容丰富,结构清晰,通过讲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经过和《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其影响,使学生了解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灾难和中国人民的抗争精神。
二. 学情分析根据我所教的历史八年级上册的学生情况来看,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人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的具体内容和影响,学生可能了解不多,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掌握。
同时,学生对于战争的残酷性和中国人民的抗争精神可能缺乏深刻的认识,这也是本节课需要重点引导学生思考的问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原因、经过和结果,掌握《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其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战争的残酷性,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经过,《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其影响。
2.教学难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原因,《辛丑条约》签订的历史背景。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讲授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地图等教学辅助材料,生动形象地展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的相关史实。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战争的残酷性和中国人民的抗争精神。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3.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其影响,分享讨论成果。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7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说课稿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7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第7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是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讲述了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发生以及随后签订的《辛丑条约》。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文字和数据,展示了八国联军侵华的残酷性和对中国主权的破坏,以及《辛丑条约》对中国的严重压迫。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近代中国遭受帝国主义侵略的痛苦历史,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等近代中国遭受侵略的历史事件。
但对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的具体情况,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以及《辛丑条约》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影响。
同时,学生对于帝国主义侵略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增强他们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怀。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掌握《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怀,培养他们热爱祖国、奋发向前的品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影响。
2.教学难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历史背景,《辛丑条约》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教师讲解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文字和数据等,生动展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的相关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导入新课。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影响。
部编八上历史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例》签订教案
部编八上历史第7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例》签订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背景和原因。
2. 掌握《辛丑条例》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3. 培养学生的历史研究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八国联军侵华的过程和结果。
2. 《辛丑条例》对中国的影响。
三、教学内容1. 八国联军侵华的背景和原因- 八国联军的组成和目的- 中国内外的政治局势- 外国列强对华利益的争夺2. 八国联军侵华的过程和结果- 八国联军的进攻行动- 北洋政府的无力抵抗- 八国联军的胜利和签订《辛丑条例》3. 《辛丑条例》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条例的内容要点- 条例对中国的损害- 条例对中国国际地位的影响四、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复原历史情景来让学生深入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过程。
2.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辛丑条例》对中国的影响。
3.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使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来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八国联军侵华的图片,激发学生对该事件的兴趣,并提出以下问题引导思考:- 你知道八国联军侵华的原因吗?- 八国联军侵华的结果对中国有什么影响?2. 研究活动:- 情景教学:通过模拟八国联军进攻的情景,让学生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过程。
-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辛丑条例》对中国的影响,并展示他们的结论。
- 多媒体辅助:使用多媒体素材展示《辛丑条例》的内容要点和图片,深化学生对条例的理解。
3. 总结归纳:师生共同总结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例》的主要内容和影响,并强调学生需要保护国家的利益,珍惜和平环境。
4. 练作业:- 要求学生写一篇短文,分析《辛丑条例》对中国的损害和中国政府应对的措施。
-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相关课外阅读,扩展对历史事件的了解。
六、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情景教学中的参与度,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以及对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反应。
2. 成果性评价:评阅学生写的短文,评估学生对《辛丑条例》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八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一课,主要讲述了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发生以及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的过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原因、经过和结果,理解《辛丑条约》对中国的影响,从而加深对近代中国遭受列强侵略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近代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有所了解。
但是,对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的具体内容,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史料分析,深入了解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果,以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原因、经过和结果,掌握《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史料分析,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原因、经过和结果,以及《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影响。
2.难点:《辛丑条约》的签订过程及其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史料教学法:通过史料引导学生了解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果,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2.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史料准备:收集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相关的史料,如文字、图片、视频等。
2.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3.学生活动准备:分组讨论、展示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事件的发生。
同时,提出问题:“为什么八国联军会侵华?”,激发学生的思考。
2.呈现(15分钟)介绍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原因、经过和结果,以及《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教案
第7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义和团运动;抗击八国联军教学难点:《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影响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纪录片《大国崛起》中提到:中国人是带着屈辱进入20世纪的,这其中的缘由是什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7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义和团运动(一)义和团运动2.教师提问:义和团兴起的概况(时间、地点、背景,学生阅读教材进行讨论)提示:义和团由山东直隶一带的义和拳、民间秘密结社和练拳习武的组织发展而来。
初期斗争矛头:腐败的清朝政府。
3.教师讲解:19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和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义和团转变为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组织。
清政府为利用义和团抵抗侵略者,承认其合法地位。
(二)“扶清灭洋”口号1.学生发言:阅读教材,谈谈对“扶清灭洋”口号的认识?社会主要矛盾,表现了义和团具有朴素的爱国意识,但是其带有迷信色彩,这些落后的因素为清政府控制、利用和镇压义和团提供了条件。
目标导学二:抗击八国联军1.教师讲述:1900年6月,为镇压义和团运动,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组织联军2000多人,在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的率领下,从天津向北京进犯。
这也是中国近代史上参与国家最多的一次侵华战争。
2.教师提问:八国联军侵华期间,义和团战士和部分清军爱国官兵进行了哪些英勇抵抗?提示:破坏铁路线、义和团的廊坊阻击战、围攻教堂和使馆区、老龙头火车站争夺战等。
3.问题思考: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带着光绪帝仓皇逃往西安的途中,为什么会下令剿杀义和团?4.教师小结:讨好帝国主义,以求得帝国主义列强对自己的“宽恕”。
最终,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下,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失败了。
5.视频链接:多媒体链接视频——八国联军的侵华暴行目标导学三:《辛丑条约》的签订1.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归纳《辛丑条约》的内容以及产生的危害。
手,好几分钟没有放开。
第7课 八国联军侵犯中华与《辛丑条约》教案
第7课八国联军侵犯中华与《辛丑条约》教案一、引言本教案旨在介绍八国联军侵犯中华及《辛丑条约》的历史背景、原因、影响和教学内容。
二、历史背景1. 时间背景:该事件发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
2. 地理背景:由英、美、法、德、日、俄、奥、意八个国家组成的八国联军侵略中国。
三、事件原因1. 国际問題:八国联军的入侵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政策和欲望有关。
2. 內憂外患:此时的清朝政府腐败不堪,国力衰退且进行了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引起了民众的强烈反抗。
四、事件经过1. 起因:义和团的崛起和活动激发了八国联军的入侵行动。
2. 战争过程:八国联军先后攻陷了天津、北京等城市,迫使清朝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
3. 条约内容:《辛丑条约》迫使清朝政府无条件割让领土,并进行了赔款和开放通商口岸等不平等要求。
五、事件影响1. 领土割让:《辛丑条约》导致了中国领土的丧失,加剧了国家的弱势地位。
2. 民族觉醒:八国联军的侵略激起了中国民众的爱国情感,引发了更强烈的民族觉醒。
3. 文化思潮:辛亥革命的推动,激发了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和革命思潮。
六、教学内容1. 课件展示:通过多媒体展示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的历史照片和地图。
2. 主题讲解:详细介绍八国联军的侵略行为,辛丑条约的签订以及对中国的影响。
3. 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就该事件对中国的影响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4. 案例分析:由学生分组进行个别研究,分析该事件对当时中国社会、政治和经济的深远影响。
七、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了解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的历史背景、原因、经过和影响。
2. 思维目标: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分析能力。
3. 情感目标:唤起学生的民族觉醒和爱国情感。
八、教学评估1. 课堂测试:通过小测验测试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2. 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该事件影响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九、教学资源1.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历史照片和地图等教学资源。
2. 课堂讨论材料:准备与辛丑条约相关的材料,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设计:第7课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签订
设计意图和
关注的学生
一、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1、义和团为什么迅速在山东兴起?为什么会不到三月就“遍地红”?义和团运动发展到京津地区的原因是什么?
(1)根本原因:19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导致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直接原因:洋教势力的猖獗。
统领: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
展示八国联军从大沽口登陆侵华的情景。
2、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3、义和团运动的失败
展示材料:
“中国群众……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
“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
讨论:读了这段话你有何感受?(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4、八国联军的侵华罪行
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采取了报复性的屠杀、劫掠,充分暴露了侵略者的凶恶本质。
展示图片,充分体现侵略者的罪恶。
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列表归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讨论:《辛丑条约》签订以后,有人指出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这种说法是否有道理,为什么?
教师总结:通过《辛丑条约》,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了又一次骇人听闻的经济掠夺,并使清朝的都城置于帝国主义列强的武装控制之下,最终确立了清政府为帝国主义列强忠实走狗的地位。 所以说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
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设计
课题
第7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教学
目标
1.了解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发展、口号及抗击八国联军的有关史实
2.理解“扶清灭洋”、义和团失败的原因
3.理解《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其影响
教学
重点
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辛丑条约》。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2017年新编)《第7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2017年新编)《第7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主要讲述了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的签订。
教材从历史背景、战争过程和条约内容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让学生了解近代中国遭受帝国主义侵略的屈辱历史,认识《辛丑条约》对中国的严重危害,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近代史的了解也有一定的深度。
但对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的具体内容,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历史资料和图片,深入了解战争和条约的来龙去脉,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掌握《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讨论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史实分析和综合运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近代中国遭受帝国主义侵略的屈辱历史,增强爱国主义情感,认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过程和《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
2.难点:《辛丑条约》对中国的危害和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战争背景、过程和条约内容。
2.讨论法:分组讨论战争和条约的影响,分享讨论成果。
3.案例分析法: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的具体危害。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2.资料: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相关图片、文献资料。
3.课件:制作战争和条约的课件,用于课堂演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战争对中国的危害,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2.呈现(10分钟)讲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背景、过程,让学生了解战争的来龙去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战争的影响,分享讨论成果,加深对战争的了解。
4.巩固(5分钟)讲解《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让学生掌握条约的基本信息。
5.拓展(10分钟)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的危害和影响,引导学生认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教学设计
第 单元 第 课时 总第 课时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课程标准 知道义和团运动和抗击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素养目标 时空观念:学生通过理清义和团运动兴起和发展,抗击八国联军史实的时间线索通过观察战争形势图,学会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历史事件进行观察分析,从而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唯物史观史料实证:能够区分史料的类型,在解答历史问题时,能够尝试从多角度获取与该问题相关的史料,理解史料是通向历史认识的桥梁,培养论从史出的实证意识唯物史观:通过分析扶清灭洋“口号的进步性与局眼性,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历史解释:通过对史料的排析,尝试分析义和团扶清灭洋的进步性和局限性,《辛丑条约》各条款对中国政治、经济、外交等各方面的影响。
家围情怀:通过了解义和团和清军爱国官兵抗击八国联军的史实,体会中国人民不屈不拔的斗争精神,增强对国家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教材内容分析本课是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的最后一课。
主要强调的是民族危机的全面加深。
近代化的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深是互相交叉的,贯穿了整个中国近代史。
本课的《辛丑条约》实际上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也就是说中国的半殖民地化是一个演变的过程,通过条约不断加深,直到《辛丑条约》的签订完成。
为了能够体现出半殖民地化的演变过程,需要把《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进行对比,感知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历史学习之后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了一定的了解。
能够大概叙述出半殖民地化的过程。
能够说出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几个关键条约。
而本课的《辛丑条约》所造成的影响是最后一步。
本课需要让学生知道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
通过几个不平等的条约进行对比,让学生感受《辛丑条约》给中国带来严重的民族危机,民族危机则是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7课 八国联军侵犯中国与《辛丑条约》教案
第7课八国联军侵犯中国与《辛丑条约》
教案
介绍:
本教案旨在向学生介绍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及《辛丑条约》的背景、影响和教训。
本课程将涉及以下主题:八国联军入侵的原因、
经过和结果;《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影响;中国所遭受的外国侵略
的教训。
目标:
1. 了解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的历史背景和原因。
2. 理解《辛丑条约》对中国的影响和后果。
3. 探讨中国所遭受的外国侵略的教训以及对未来的启示。
教学内容:
1. 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的背景和原因
- 展示中国在19世纪末的政治和经济脆弱性。
- 解释列强对中国的不公平贸易政策和领地控制欲望。
- 分析导致八国联军入侵的导火索事件。
2. 八国联军入侵的经过和结果
- 描述八国联军多国联军入侵中国的进程。
- 介绍战争中的一些重要战役和事件。
- 讨论《辛丑条约》的签订和其对中国的影响。
3. 《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 解释《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和限制。
- 分析条约对中国领土、关税和政治独立的影响。
4. 外国侵略的教训和启示
- 总结中国在八国联军入侵中所吸取的教训。
- 探讨这些教训如何影响中国的未来发展和对外政策。
评估和延伸:
1. 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讨论《辛丑条约》对中国的影响和教训。
2. 要求学生以写作形式表达他们对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的看法。
3. 鼓励学生深入研究其他与中国历史和外国侵略相关的话题。
学术词汇:
1. 八国联军
2. 辛丑条约
3. 外国侵略
4. 政治脆弱性
5. 不公平贸易政策。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的签订
时间 1900年
侵略国 英、法、美、德、意、奥、日、俄
中国军民抗击八国联军:
(1)义和团的反帝斗争(廊坊阻击战): 1900年6月,西摩尔率领八国联军,从天津向北京进犯北京。义
和团破坏沿线铁路,并在廊坊一带阻击敌人。八国联军死伤多人,被 迫撤回天津。
天津
西摩尔率八国联军乘火车
北京
在廊坊一带遭到义和团阻击,狼
【划】划允国人许定居北各住京国东派交兵民驻巷守为,使不馆准界中,“列强国侵中华之大国本”营,。成为
【改】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 方便西方列强侵略中国
六部之首
清 政 府 成 为 “ 洋 人 的 朝 廷 ”
影响:
《辛丑条约》是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 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清朝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 中国的工具,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本P32---P35页的内容,在 课本上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8分钟后进行提问。
义和团运动
1.兴起
性质: 反帝爱国运动
19世纪末
山东、直隶一带的 义和拳、民间习武 组织
原因:
帝国主义侵 略加剧
外国传教士 活动猖獗
广泛群众 性的反帝 斗争组织
发展壮大: 阅读教材,从中找出义和团发展壮大的相关信息
发展 1900年夏,义和团已经控制了京津地区
义
和
①沿途张贴文告,揭露帝国主义的
团 侵略罪行
的
反
②通过捣毁教堂、拆毁铁路、砍断
帝 电线等方式,表达对外国侵略者的愤怒
活
动
口号: “扶清灭洋”
“扶清灭洋”的口号,反映了当时帝国主义 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已经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表 现了义和团民具有朴素的爱国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义和团运动兴起的概况;了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爆发、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基本史实;掌握《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通过分析“扶清灭洋”口号的进步性与局限性,培养学生用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收集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及八国联军在北京烧杀抢掠的资料,掌握收集、处理信息的方法。
结合《辛丑条约》内容,逐条分析它对中国政治、经济、外交各方面的影响,掌握分析具体史实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义和团战士和清军爱国官兵英勇抗击八国联军侵略的史实,体会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教学重点:义和团运动;抗击八国联军
教学难点:“扶清灭洋”口号的理解;《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19世纪晚期,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西方列强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中华民族到了亡国灭种的关头。
中国社会各个阶层都起来进行救亡图存,我们今天将要学到的义和团运动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义和团运动
(一)义和团运动
1.教师讲述:西方列强在侵略中国时,主要用了三种手段:鸦片、枪炮、十字架。
自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帝国主义国家依靠不平等条约和大炮的保护,先后向中国派遣传教士,到19世纪末已达三千三百多人。
他们在中国建立教堂,网罗教徒,收集情报,干涉词讼,挑拨民族关系,进行文化侵略,并为本国政府出谋划策,掠夺中国利权,起到了侵略者的大炮所不能起到的作用。
中国人民对此极其痛恨,不断进行反抗。
作为较早被传教的山东遭到的外来文化宗教侵略更为严重,因此,山东人民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榨下,首先爆发了义和团运动。
2.教师提问:义和团是由哪些组织发展起来的?最初的斗争矛头指向谁?(学生讨论) 提示:义和团由山东直隶一带的义和拳、民间秘密结社和练拳习武的组织发展而来。
初期斗争矛头:腐败的清朝政府。
3.教师讲解:19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和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义和团转变为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组织。
清政府为利用义和团抵抗侵略者,承认其合法地位。
(二)“扶清灭洋”口号
1.学生发言:阅读教材,谈谈对“扶清灭洋”口号的认识?
提示:
2.教师强调:“扶清灭洋”的口号,反映了当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已经成为社会主要矛盾,表现了义和团具有朴素的爱国意识。
但是其带有迷信色彩,这些落后的因素为清政府控制、利用和镇压义和团提供了条件。
目标导学二:抗击八国联军
1.教师讲述:1900年6月,为镇压义和团运动,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组织联军2000多人,在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的率领下,从天津向北京进犯。
这也是中国近代史上参与国家最多的一次侵华战争。
2.视频链接:多媒体链接视频——八国联军入侵中国
3.教师提问:八国联军侵华期间,义和团战士和部分清军爱国官兵进行了哪些英勇抵抗?
提示:破坏铁路线、义和团的廊坊阻击战、围攻教堂和使馆区、老龙头火车站争夺战等。
4.问题思考: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带着光绪帝仓皇逃往西安的途中,为什么会下令剿杀义和团?
5.教师小结:讨好帝国主义,以求得帝国主义列强对自己的“宽恕”。
最终,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下,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失败了。
6.视频链接:多媒体链接视频——八国联军的侵华暴行
目标导学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1.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归纳《辛丑条约》的内容以及产生的危害。
提示:
2.材料引入:夫人们退到接待室,慈禧太后进屋一把抓住康格夫人(美国公使馆夫人)的手,好几分钟没有放开。
她浑身颤抖、抽泣哽咽地说进攻使馆区是极大错误,她后悔莫及。
3.史料解读:试图通过义和团的力量来和外国对抗,结果被迫再次逃离北京,这种颠沛流离的经历给她带来极大的震撼,从此她彻底放下天朝上国的威仪,向外国人俯首称臣。
4.对比分析:回顾近代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对比《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项目《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签订国家中英中日
中与英俄德法美日意
奥比荷西11国
赔款2100万银元2亿两白银4.5亿两白银,本息
共计9.8亿两
土地割香港岛割台、澎、辽划北京东交民巷为使
馆界
其他五口通商通商;设厂严禁反帝活动;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列强派兵进驻沿线要地
影响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
大大加深了半殖民地
化程度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
约》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今天我们所学习的《辛丑条约》的签订,即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三、课堂总结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参与国家最多的一次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国的失败和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进一步暴露出清政府的腐朽无能。
一些本来对清政府还抱有幻想的人彻底清醒过来,同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一起,决心以武力推翻清朝的腐朽统治,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革命风暴即将来临。
3 板书设计
4 教学反思
本节课讲述的是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史,要突出“抗击”二字,以展现中国人民在面对外敌侵略时的不屈抗争精神。
通过启发式教学,让学生了解义和团运动的抗争历程,辩证地认识“扶清灭洋”的局限性和进步性。
同时,要清楚《辛丑条约》的影响,以及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以凸显历史的先后联系性和关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