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牵伸工艺配置(后区)

合集下载

《现代纺纱技术》教学大纲.doc

《现代纺纱技术》教学大纲.doc

《现代纺纱技术》教学大纲课程代码:A1102总学时:96 学分6适用专业:现代纺织技术课程负责人:某某修订日期2008. 1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课程性质《现代纺纱技术》是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主干专业课。

本课程前导课程是《纺织纤维与产品》,后续课程是《纺织工艺设计与质量控制》、《岗位综合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

本课程紧紧围绕学生毕业后从事纺纱原料选配、生产工艺设计、设备维护、运转与操作管理、生产调度、质量检验等职业岗位技能的要求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专业知识的联系,着重培养学生原料选配、纺纱设备实际运用、纺纱工艺分析与配置、质量控制等基本技能,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良好的综合职业素质。

♦教学目标1.能根据纱线产品选配原料。

2.能进行纺纱工艺分析、计算和配置。

3.能进行半制品、成品的质量检测和分析,提出工艺改进措施。

4.具有灵活处理好产量、质量及消耗等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5•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综合职业素质。

二、课程要求达到的专业技能(表1)表1《现代纺纱技术》要求达到的专业技术能力三、课程内容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表2)本课程内容由九个项目组成,每个项目包含若干个教学模块,职业技能训练采用“模拟职业岗位角色”。

各项目工作任务和相应模块的教学内容见表2。

表2课程内容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3)《棉纺工艺学(第二版)》顾菊英主编中国纺织出版社1998(4)《棉纺手册》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五、考核标准与方法K考核内容: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与应用2、考核形式:过程性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

3、成绩评定方法:采用百分制,过程性考核占50%,期末考试占50%,课程成绩评定依据见表5。

4、过程性考核内容及评定标准(1 )职业道德:占20%考核内容:包括尊敬师长,遵纪守时,学习态度认真,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作业。

平时积极主动,勤奋踏实,注意团结协作等。

(2)课堂交流讨论:占20%考核内容:包括语言表达、思路是否清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3)任务完成报告:占30%考核内容:根据提交的任务完成报告的质量,考核报告内容是否完整、规范;概念是否清晰、获取信息以及归纳整理的能力。

细纱机纺纯涤纶纱后区牵伸工艺的优化

细纱机纺纯涤纶纱后区牵伸工艺的优化
伸采 取 传 统 的 紧 隔 距 、 加 压 、 集 束 的 成熟 工 艺配 重 强
注] 水平 顺 序 是 由抽 签 决 定 , 丰观 安排 ,
置; 在对 影 响后 区牵 伸 因 素 方 面 , 如何 选 择 粗 纱 捻 度 、 细纱 后 区牵 伸倍 数 及 后 l 伸 隔距 二 个 : 参 数 , l I牵 【 艺 用 正 交因子 法 , 过 实验 研 究 , 出 了改 善成 纱 质 量 的最 通 得
佳 工艺 优化 参数 。
3 数 据 分 析
3 1 乌斯 特条 干 不匀 率 . 按 照 所设 计方 案 进行 试验 , 干 分析 如表 4 条 。
表 4 条 干分 析 与 极 差 计 算
试 验 索 弓 L .
l 2 3

CI%
l 7 4 5 l.2 4 8 l.2 4O
表 1的 选 择
表 1
I I I II I


1 3 2

1.6 4 5
l 7 5 9 l 9 44 I 6 4 8
l 49 5
B 4 4 3 9 4 0 4 6 4 3 5. 0 1 81
L 4 8 5. 5 4 7 3 5 4 0 3 2 8 7
维普资讯
1 一 8
=上 海 纺 织 科 技 = 一
纱 线 生 产 一 一…一
20 0 2年 8月 ・ 3 第 O卷 ・第 4期
细 纱 机 纺 纯 涤 纶 纱 后 区牵 伸 工 艺 的优 化
李志 பைடு நூலகம்
摘 要 分 析 了 F 5 2型 细 纱 机 的 , A0
l 前 言
成 纱 条 干 不 匀 和 粗 细 节 的 产 生 主 要 由 两 个 原 因 造

纺纱学(2)考点

纺纱学(2)考点

名词解释握持力:罗拉钳口对须条的摩擦力。

牵伸力:牵伸区内前钳口握持的快速纤维从慢速纤维中抽引出来时所需克服摩擦阻力的总和称牵伸力。

控制力:以后罗拉速度运动的慢速纤维作用于牵伸区内某一根浮游纤维整个长度上的力称控制力。

引导力:以前罗拉速度运动的快速纤维作用于牵伸区内某一根浮游纤维整个长度上的力称为引导力。

摩擦力界:在牵伸区内,纤维与纤维之间,纤维与牵伸装部件之间的摩擦力所作用的空间称为摩擦力界。

管导:粗纱机采用锭翼加捻,依靠筒管与锭翼之间的转速差异而实现卷绕。

筒管的转速大于锭翼转速时称管导。

翼导:粗纱机采用锭翼加捻,依靠筒管与锭翼之间的转速差异而实现卷绕。

锭翼的转速大于筒管转速时称翼导。

捻回重分布现象:当张力和截面粗细改变时,捻回重新发生转移,称为捻回重分布现象。

粗纱伸长率:以同一时间内,筒管上卷绕的实测长度与前罗拉输出,计算长度之差对前罗拉输出的计算长度之比。

L1——前罗拉输出的计算长度。

L2——同一时间内筒管上卷绕的实际长度.胶辊滑溜率:胶辊与下罗拉表面速度产生的差异,用滑溜率ξ(%)表示:Vb ——罗拉线速,Vt ——胶辊线速粗纱张力:一般筒管的卷绕速度略大于前罗拉的输出速度,这样能保证粗纱有一定的张力,而使粗纱成形良好,这个张力称粗纱张力。

捻度:纱条相邻截面间相对回转一周称为一个捻回,单位长度纱条上的捻回数称为捻度。

当线密度(细度)用Tex 时,捻度单位为:捻回数/10cm 。

用Tt 表示。

假捻:当纱条两端被握持,中间加捻时,纱条的两端所加捻回相等而方向相反,当加捻的外力除去后,纱条上的捻回即相互抵消。

这种暂时存在的捻回称为假捻。

捻幅:单位长度纱线加捻时,截面上任意一点在该截面上相对转动的幅长。

简答题 ☆1、并合工序的任务 答:并合:改善条子的长,中片段均匀度,使熟条的重量不匀率降到1%以下。

牵伸:提高纤维的伸直度和分离度。

混和:保证条子的混棉成分。

尤其是混纺纱线,通过并合的方法,使纤维充分混和,避免了染色的“色差”。

纺纱学(2)思考题答案2011

纺纱学(2)思考题答案2011

棉纺部分第八章细纱1、细纱工序的作用。

牵伸:将粗纱均匀地抽长拉细到所需要的线密度。

加捻:给牵伸后的须条加上适当的捻度,赋予成纱以一定的强度、弹性和光泽等物理机械性能。

卷绕:将细纱按一定要求卷绕成形,便于运输、贮存和后道加工。

★2、画出环锭细纱牵伸、加捻工艺简图,并标出牵伸、加捻工艺参数。

何谓细纱后区两大一小?后隔距工艺参数:(1)总牵伸倍数(2)前牵伸区工艺:①浮游区长度②皮圈钳口隔距(3)后区牵伸工艺(4)罗拉加压两大一小:粗纱捻系数大,细纱后区隔距大,细纱后区牵伸倍数小3、紧密纺纱的原理及纱线特点?在紧密纺纱过程中,由于在牵伸部位和纱线形成部位之间加了一个中间区(即凝聚装置),通过利用气流等对牵伸过的须条进行横向凝聚,这种凝聚工艺的作用使纺纱三角区的纤维结构变成非常狭窄。

在紧密纺纱过程中,纤维的喂入宽度和纺纱三角区宽度相等时,即消除了纺纱三角区,使从前罗拉引出的须条立即受到凝聚气流及相应机构的控制,使纺出的成纱毛羽减少,纱体光滑紧密坚固。

4、V型牵伸的原理?画出其摩擦力界分喂入须条从后罗拉钳口起有一段包围弧,使须条紧贴在罗拉表面,形成从后罗拉钳口向前逐渐减弱的附加摩擦力界,以有效地控制纤维运动,须条受引导力的作用压成扁平带状而不易翻滚和捻度传递,但当脱离CD弧后,由于捻回的重分布,捻度迅速向B处传递集中,从而使牵伸纱条不仅不扩散,反而向中罗拉钳口处逐渐收缩,形成狭长的V字形。

使须条结构紧密,伸直均匀地喂入前区,发挥前区的牵伸能力。

即使较高的牵伸倍数,成纱质量仍较好。

V型牵伸在较小的罗拉中心距条件下具有较大钳口握持距和较短浮游区长度,以提高后区牵伸倍数来增加总牵伸。

5、画出环锭细纱加捻模拟图。

用捻度稳定定理计算各段捻度。

根据捻度稳定定理:BC段:气圈段:n t-T BC V Rλ2=0 T BC=n t/V Rλ2AB段:纺纱段:T AB=n tη2/V Rλ2CD段:卷绕段:T BC V Rλ2-T CD V R=0 T CD=n t/V R6、细纱断头的原因?在纺纱过程中,当纱线某断面处瞬时强力小于作用在该处的张力时,就发生断头,因此断头的根本原因是强力与张力的矛盾。

纺纱原理与设备的细沙工序(三).

纺纱原理与设备的细沙工序(三).

1. 细纱的加捻
纱线张力拖动钢丝圈沿 钢领回转,钢丝圈沿钢领 转一转纱条就获得一个捻 回。
• 加捻元件:钢丝圈
• 加捻三角区:oab
导纱钩
钢丝圈
纱管
钢领
导纱钩
2. 细纱的卷绕
钢丝圈转速小于纱管的转速。
• 卷绕元件:锭子+钢丝圈
钢丝圈
• 绕纱速度等于前罗拉输出须条速度(不考虑捻
缩) :
v f dx (ns nt )
握持力要大于牵伸力。
影响握持力的因素:罗拉加压、钳口下须条粗细和几何形状、皮辊 弹性等。增加握持力的措施:
– 增加罗拉压力
– 牵伸区放集合器:增加前钳口处须条厚度
– 加大胶辊的直径:增加须条的握持长度
– 改善胶辊的质量:弹性↑,握持弧面大,握持稳定(前胶辊较软,后 胶辊较硬)
细纱机前区常采用“小浮游区长度、小钳口隔距和小罗拉中心距” 的工艺。(三小工艺)
皮圈的中凹现象
措施:下销上托(FA506),上销下压(如K2销、 S销)。
曲面阶梯下销上托
上销下压
(2)采用弹性钳口 下销固定,上销可上下摆动;下皮圈前端低洼(8mm长),形成
弹性面;弹性钳口原始隔距较小,且钳口压力的波动也较小。
1-上罗拉; 2-皮圈; 3-片簧;4-上销; 5-尼龙隔距块;6-盖
(二)后区牵伸工艺(后区牵伸与纱条不匀) 后区牵伸型式有简单罗拉牵伸、依纳V型牵伸、
压力棒弹性上销。
简单罗拉牵伸
特点: (1)后罗拉中心抬高 (2)后上皮辊沿后下罗拉表面后移 (3)后下罗拉前移,中、后下罗拉中心水平距缩短
后罗拉钳口和中罗拉钳口的纱条为狭长V的字形。
依纳V型牵伸
依纳V型牵伸

棉纺工艺设计表

棉纺工艺设计表
10 103
4 13 若太大,应调整 12 10 一般取6.8
57 (1 58 ) 100
108.5× <57> 参考《棉纺手册》及相关资料
制单人:某某某
班级:纺织071
审核人:易洪雷
第3页,总计11页 设计日期:2012-11-8
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纺纱学》课程设计用表
60
m/s
mm m/10m % g/10m 号(tex) 倍 齿 齿 倍 齿 倍 % 倍 mm
<70>/<71> 查说明书找与<72>的接近值 查说明书中的有关表格
捻/10cm 捻/10cm 齿
制单人:某某某
班级:纺织071
审核人:易洪雷
第2页,总计11页 设计日期:2012-11-8
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纺纱学》课程设计用表
<75> <76> <77> <78> <79> 末 道 粗 纱 A 4 5 6 C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57> <58> <59> <60> <61> 捻度阶段变换牙(上铁炮牙) 捻系数 皮圈架长度 纤维品质长度 前罗拉直径 中罗拉直径 后罗拉直径 前罗拉隔距 后罗拉隔距 前皮辊位置 中皮辊位置 皮圈钳口隔距 前集合器开口 前罗拉加压 中罗拉速度 后罗拉加压 锭速 电机轮节经 主轴轮节经 前罗拉转速 粗纱理论产量 计算轴向卷绕密度 轴向卷绕密度 升降变换牙 升降阶段变换牙 升降阶段变换牙 卷绕变换牙(下铁炮牙) 计算径向卷绕密度 径向卷绕密度 成形阶段变换牙 成形变换牙(张力牙) 锥轮皮带每次移动量 每层粗纱平均厚度 干定量 设计回潮率 湿定量 粗纱号数 总机械牵伸 Z4 Z5 Z11 Z3 Dm Do Z2 查说明书中的有关表格 <71>× <73> 34mm棉纺 有配棉提供此数据 28mm 25mm 28mm <77〉-11(不得小于22.5mm) <78>-9(不得小于23.5mm) 前冲2~6mm 一般后移2mm 查说明书中的有关表格 查说明书并结合实际 18-22-26Kg(可调) 14Kg(固定) 14Kg(固定) 查说明书并结合实际 查说明书中的有关表格 查说明书中的有关表格 mm mm mm mm mm mm mm mm mm mm mm Kg/双锭 Kg/双锭 Kg/双锭 r/min mm mm r/min Kg/台时 圈/10cm 圈/10cm 齿 齿 齿 齿 层/10cm 层/10cm 齿 齿 mm mm g/10m % g/10m 号(tex) 倍 齿

现代棉纺细纱机后区牵伸变换原理的研讨

现代棉纺细纱机后区牵伸变换原理的研讨

【 18 】 ·18·
纺织器材 Textile Accessories
第 29 卷 第 1 期 2002 年 1 月 Vol. 29 No. 1 Jan. ,2002
!!!!!!!!!!!!!!!!!!!!!!!!!!!!!!!!!!!!!!!!!!!!!!!!!!!!!!!!!!!!!!!
在 ZB 齿数或后区罗拉中心距 L b 变化后,可调整 ZB 与另一齿轮的啮合状态,保证准确啮合。
合理的结构安排,有宽松的空间范围,适应齿轮 大小变化和中后罗拉中心距 L b 变化后,仍能保持 齿轮副的正确啮合和简便易行地进行对牵伸变换齿 轮的装拆操作。
2 后区牵伸变换的调控位置
后区牵伸变换的调控位置是指后区牵伸变换齿 轮 ZB 的位置,ZB 是位于后区牵伸传动路线上的一 只可调 齿 轮,一 般 是 圆 柱 齿 轮;原 来 多 用 直 齿(如 A512 上),现在都用传动平稳的斜齿。由于实践中 对 后区牵伸变换要求的多样性,就应该合理选择后
单位为齿
a)HP 型
b)SKF 型
c)INA-V 型
d)R2 P 型
图 1 4 种国际先进的棉纺细纱牵伸
装置上 !B 位置 2 . 2 后区牵伸变换齿轮的位置选择
在常用的 3 种牵伸传动路线上[2][7],后区牵伸
变换齿轮 ZB 的选择位置主要有: a)在“前罗拉-中罗拉-后罗拉”传动路线上,由
于只有一条总牵伸传动路线,后区牵伸传动路线是
伸传动路线上,才能实现改变后区牵伸而不影响总牵伸,方便调整工艺。最后介绍了 A513W 型
细纱机上后区牵伸变换齿轮位置的改造实践。
关 键 词:棉纺细纱机;后区牵伸变换;后区牵伸倍数;研讨
中图分类号:TS103 . 11 + 4

棉纺工艺参数的选用原则

棉纺工艺参数的选用原则

工艺参数的选用原则粗纱机一、粗纱定量在公定回潮率下,粗纱单位长度的重量称为定量,在干革命燥状态下称为干定量。

粗纱定量应根据并条熟条定量、与细纱牵伸能纺纱品种、产品质量要生间供应平衡以及粗纱设备性能等因素综合确定。

二、锭速锭速与纺纱品粗纱定量捻系数锭翼形式和粗纱机设备性能等因素有关。

化纤纯纺或混纺,由1.总牵伸应根据所纺细纱线密度、熟条定量、粗纱机的牵伸效能、并结合细纱机的牵伸能力,在保证提高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合理配置粗纱部分牵伸分配应根据牵伸形式不同,此外,还应考虑喂入品的质量及总牵伸倍数等相关因素。

粗纱机的后区多数属于简单罗拉牵伸,控制能力较差,偏小掌握则能使结构紧密的纱条喂入主牵伸区,有利于改善条干。

一般给纤混纺、纯纺包括中长纤维的后区牵伸配置与纯棉相同,如后区隔距较小时,后区牵伸配置可略大于纯棉纺。

四、罗拉握持距及胶圈钳口隔距粗纱机罗拉握持距主在根据纤维长纤维品种、粗纱定量和不同牵伸形式适当配置,同时应结合总牵伸倍数大小、加压轻重等各项因素全面考虑,如总牵伸倍数较大时、加压较重,罗拉握持距应适当改小;反之放大。

粗纱前上胶辊前移量:三罗拉为3,四罗拉为2。

前上胶辊前移的目的是为了减少纱条的弱捻区,降低粗纱断头,还可促使上胶辊与前下罗拉平行。

但在前下罗拉或前下胶辊上会产生一包围弧,对牵伸不利。

从工艺上要求包围弧最好小一点,等于0最好。

为减小上下胶圈打滑,上胶圈罗拉一般后移2下下销之间的原始隔距称为钳口隔距,由隔距块维持,确保统一、准确。

随纱条定量、纤维性质、罗拉中心距等诸因素进行调整影响因素五、罗拉加压配置除因牵伸形式外,还应考虑罗拉隔距、喂入定量、粗纱定量及加工纤维品种等因素,应确保罗拉足够的握持力。

六、捻系数1. 计算公式t tex t T T =α;式中分别为粗纱捻系数、10厘米长度上的捻回数、粗纱线密度。

2. 纯棉粗纱捻系数的经验公式xm at TtL C 1=αx L C m a 分别是捻系统经验常数(一般在4600~5000之间)、纤维主体长度、指数(一般在10~14之间3. 捻系数的调整范围的控制纤维长度变化时、粗纱定量不变时,捻系数可按下式计算:1221L L =αα 分别为改前改后粗纱捻系数、纤维主体长度。

第六章 粗纱

第六章 粗纱

第二节 粗纱机的喂入牵伸机构与牵伸工艺
(1)化纤混纺时,一般以主体成分(百分比 大的成分)的纤维长度为基础,适当考虑混和 纤维的加权平均长度。棉型化纤与棉混纺时, 化纤长度(38mm)长于棉纤维,为减少纤维损 伤,应主要考虑化纤长度。 (2)纺化纤时牵伸力大,罗拉握持距大于纤 维长度的数值也应较纺棉时适当放大。
第三节 粗纱机加捻的原理
1、竖锭式加捻机构(A453B型、A456C型、A454型 粗纱机) (1)结构 圆柱形长杆,直径19~22mm,长度700~1000mm。 锭子下端插在固定龙筋的锭脚油杯内(下部支撑); 中部靠锭管上部的一段内壁支撑(中部支承);顶端 有凹槽,锭翼销嵌入其中。为使锭翼易于插上和拔下, 凹槽部分外圆有锥度,与锭翼套管内壁吻合。
第一节 概述
2、粗纱伸长率 粗纱伸长率 (1)定义 定义 同一时间内,筒管上卷绕的实测长度与前罗拉输出的 计算长度之差对前罗拉输出的计算长度之比的百分率。
式中:
l1 − l2 ε= × 100% l2
ε
——粗纱伸长率(%); L1——筒管上卷绕的实测长度; L2——前罗拉同一时间内输出的计算长度。
第二节 粗纱机的喂入牵伸机构与牵伸工艺 (五)集合器口径 集合器口径 要求前区集合器口径与输出定量相适应,后区集合器 口径与喂入定量相适应。
前区集合器口径
粗纱定量 /g.(10mm)-1 2.0~2.4 4.0~5.0 (6~7) ×(3~4) 5.0~6.0 (7~8) ×(4~5) 6.0~8.0 (8~9) ×(4~5) 9.0~10.0 (9~10) ×(4~5)
第二节 粗纱机的喂入牵伸机构与牵伸工艺
(4)牵伸分配 牵伸分配 前牵伸区有双胶圈及弹性钳口,对纤维的运动 控制好,故牵伸倍数主要由前区承担,后区为 简单罗拉牵伸,其牵伸倍数不宜过大,一般为 1.12~1.48倍。

现代纺纱技术课程教案——细纱

现代纺纱技术课程教案——细纱

编码:01 制订日期:2007.8项目七细纱模块一细纱概述一、细纱工序的任务1、牵伸2、加捻3、卷绕成形二、细纱机工艺流程模块二细纱机机构一、喂入机构与作用1、喂入部分机构粗纱架、粗纱支持器(托锭式、吊锭式)、导纱杆、横动装置2、喂入作用分析喂入机构的作用:粗纱顺利退绕并均匀地、在一定宽度范围内喂入细纱机牵伸装置。

二、牵伸机构与作用1、牵伸部分的机构与特点(1)组成元件牵伸罗拉、罗拉轴承、皮辊(胶辊)、皮辊轴承、皮圈、皮圈销、集合器、加压机构、吸棉装置等。

2、细纱机牵伸装置的形式(1)三罗拉长短皮圈普通牵伸(2)三罗拉长短皮圈V形牵伸三、加捻卷绕机构与作用(一)细纱的加捻过程须条一端被前罗拉握持,另一端通过钢丝圈的回转而加上捻回,钢丝圈回转一转,加上一个捻回。

(二) 加捻卷绕元件1、锭子:由锭杆、锭盘、锭胆、锭脚和锭钩组成。

实用锭速为12000~18000r/min左右.2、筒管:有经纱管、纬纱管之分。

(1)经纱管长度:根据钢领板升降全程和纺纱线密度决定的,一般比钢领板升降全程大12%左右。

(2)直径:一般为钢领直径的40%~50%;(3)纬纱管用于纺直接纬纱,其长度和直径取决于梭子内腔长度和宽度。

3、钢领:平面钢领和锥面钢领两种①平面钢领PG2(边宽4.0mm) 适纺粗特纱(普通钢领)PG1(边宽3.2mm) 适纺中特纱(高速钢领)PG1/2(边宽2.6mm) 适纺中特纱(高速钢领)规格代号:PG×-×× ××例:PG1-42511-边宽3.2mm;42—内径42mm;51—底外径51mm②锥面钢领:HZ7系列;ZM系列(ZM-6,ZM-20)4、钢丝圈(1)钢丝圈的作用:与钢领、锭子配合完成细纱的加捻、卷绕。

生产上通过调整钢丝圈型号(几何形状)、号数(重量)来控制纺纱张力、稳定气圈形态,达到卷绕成形良好、降低细纱断头的目的。

(2)钢丝圈的工艺要求钢丝圈的几何形状与钢领跑道截面的几何形状要正确配合,钢丝圈的重心要低,使其回转稳定。

纺纱(细纱)工艺单

纺纱(细纱)工艺单

细纱工艺表一、细纱工艺设计的相关知识 1.细纱定量【参照GB/T398—2008】———棉纱 100m 纱线的标准干燥质量:85.1010%)5.81(t t TT G =⨯+=细纱2。

牵伸工艺设计(1) 总牵伸倍数表1-1 细纱机总牵伸倍数参考范围注:纺精梳纱,牵伸倍数可偏上限选用,固定钳口式牵伸的牵伸倍数偏下限选用表1—2 纺纱条件对总牵伸倍数的影响(2) 后牵伸区工艺表1-3 后牵伸区工艺参数3。

捻系数表1—4 影响捻系数的因素表1-5 常用细纱品种捻系数参考范围%100-(%)⨯=前罗拉输出须条长度加捻成纱长度前罗拉须条输出长度捻缩率表1—6 捻缩率与捻系数的关系比例4。

锭速表1-7 不同纺纱特数的参考范围5.卷绕圈距△△是指卷绕层的圈距,一般△为细纱直径的4倍;δtT d 03568.0=当纱条单位体积质量为0。

8g/cm 3时,纱线直径为:t T d 04.0≈△ =t T 16.0 6。

钢领板级升距)2/sin(1202γρtT m =式中:ρ—--管纱卷绕密度,在一般卷绕张力条件下为0。

55g/cm 3 2/γ—-—成形半锥角有关卷绕的其他参数如图所示,参考值见下表: 表1—8 细纱机卷绕部分其他参数7。

纲领与钢丝圈(1)平面纲领与钢丝圈型号的选配表1-9(2)锥面纲领与钢丝圈型号的选配表1-10(3)钢丝圈号数的选择表1-11 纯棉纱钢丝圈号数选用范围(4)钢丝圈轻重的掌握表1-128.罗拉中心距(1)前区罗拉中心距表1-13 前牵伸区罗拉中心距与浮游区长度(2)后区罗拉中心距表1-14后牵伸区罗拉中心距的参考范围9。

胶圈钳口隔距表1—15 胶圈钳口隔距参考范围注:在条件许可下,采用较小的上下销钳口隔距,有利于改善成纱质量. 表1-16纺纱条件对胶圈钳口隔距的影响10。

罗拉加压表1-17 罗拉加压参考范围11。

前区集合器表1-18产品:cJ9。

8T 二、任务实施1. 计算细纱定量及牵伸倍数 (1) 计算细纱定量根据所纺细纱的线密度9.8tex ,公定回潮率为8.5%,实际回潮率为6.3%(在实际生产中,细纱的回潮率控制在6。

纺纱工艺设计综合试卷4答案

纺纱工艺设计综合试卷4答案

《纺纱工艺设计》综合试卷4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牵伸装置中相邻罗拉间的距离有中心距、表面距、握持距三种表示方法。

2、粗纱定量大,皮圈钳口隔距应该大。

3、细纱平面钢领主要有PG2、PG1、PG1/2三种类型,其中PG2适合纺粗特纱,PG1适合纺中特纱,PG1/2适合纺细特纱。

4、钢丝圈的型号主要根据钢领型号选配,钢丝圈的号数主要根据纺纱线密度和纺纱品种选用。

5.选择细纱机锭速时,当细纱特数较小锭速宜高,当纤维较长时锭速成宜高,径较大时锭速宜低,纺涤棉纱时锭速成可比同特纯棉纱高些。

6.精梳准备工艺有预并条机→条卷机、条卷机→并卷机、并卷机→条并卷联合机三种工艺流程。

7.梳棉机的“四锋一准”中的“四锋”是指锡林、刺辊、盖板、道夫四个主要部件的针齿要锋利。

8.纱线线密度越大,钢丝圈重量应该越重。

纺化纤时钢丝圈重量应比纺棉时重。

9.纺化纤时的粗纱捻系数应比纺棉时的粗纱捻系数小。

10.清棉机纺化纤时打手与尘棒间隔距应比纺棉时大,尘棒间隔距应比纺棉时小。

11. 粗纱机纺化纤时锭速应比纺棉时低。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织布用的纬纱要求强力高,故捻系数偏大掌握。

(×)2、纺化纤时粗纱捻系数应比纺棉时大。

(√)3、梳棉机的盖板速度纺棉时应比纺化纤时快。

(√)4、纱线线密度越大,钢丝圈重量越重。

(×)5、每一个纱线品种都是由同一个批号的原棉纺成的。

(×)6、罗拉握持距主要根据纤维的手扯长度确定。

(×)7、新钢领上机,钢丝圈的重量应该偏重掌握。

(√)8、同特数纱线,纺化纤时钢丝圈重量应该比纺棉时重。

(√)9、加工化纤时,并条机的出条速度应该慢些。

(×)10.梳棉机的分梳工艺长度短,分梳效果差。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棉卷定量的长度单位是( A )。

A 1mB 5mC 10mD 100m2.若细纱的捻系数为400,细纱线密度为16tex,则细纱的特数制捻度为( A )。

棉纺纱并条机的牵伸工艺设置和常见质量问题的解决办法

棉纺纱并条机的牵伸工艺设置和常见质量问题的解决办法

棉纺纱并条机的牵伸工艺设置和常见质量问题的解决办法并条机有两个重要的作用,一是实现条子的并合作用,由并合促进混合,二是实现对条子的清洁作用。

条子的并合作用实现了条子内部纤维的均匀分布,提高了纤维的伸直平行度,同时并条机吸风装置可以减少条子中的杂质和短绒。

因而日常使用及维护保养过程中,必须保证并条这两个方面作用的充分发挥。

1、并条机的牵伸工艺设置原则(1)头并合根数宜少不宜多,总牵伸倍数宜小不宜大、预并的后区牵伸宜大不宜小,预并并合在5根时,建议后区牵伸控制在1.5倍——2.0倍,质量指标较为理想。

(2)预并后区握持距宜大不宜小,建议在纤维品质长度上适当增加罗拉握持距10mm——12mm,有利于并条纤维伸直平行效果。

(3)末并后区牵伸宜小不宜大,前区牵伸倍数宜大不宜小。

前区牵伸倍数越大,后弯钩伸直效果越好。

一般后区牵伸设在1.15倍——1.25倍,以便集中前区一次牵伸。

使用带自调匀整并条机,采用6根并合时,建议后区牵伸控制在1.25倍以内为宜。

2、并条常见质量管理问题2.1 并条机自调匀整参数设置不合理,或者参数设置不一致问题,导致自调匀整达不到预期效果。

某企业使用立达RSB-D22C型并条机,同品种自调匀整工艺参数不一致,甚至同机台两眼工艺参数匀整点竟然相差12mm,并条机出现匀整效果不佳甚至报警。

建议在生产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

(1)自调匀整位移传感器/凹凸罗拉基准电压值必须保证准确一致。

(2)自调匀整并条机匀整长度、匀整强度、低速匀整设置合理并尽量保持相对一致,并建议每2周进行一次校准,保证以上参数能够满足原料,温湿度变化的要求。

(3)A%(并条重量偏差报警)、CV%(并条条干报警)以及粗节报警值设置合理,建议根据实验室测试结果与并条机监控结果结合进行设置,根据生产效率和质量监控综合考虑,对于精梳纯棉。

第六章 粗纱(4-5)

第六章  粗纱(4-5)
根据粗纱特数计算轴向卷绕密度 确定升降变换轮齿数:Z9、Z10、Z11、Z13
23
4、径向卷绕密度 也称层密度。 径向卷绕密度(层/cm) =一落纱总绕纱层数/(满管半径-空管半径) =一落纱皮带移动总次数/绕纱厚度 =一落纱皮带移动总量/(每次移动量×绕纱厚度) 工艺设计步骤: 由特数计算相应的径向卷绕密度,然后确定张力齿 轮比Z5/Z4。
24
第六节
粗纱张力与伸长率的控制
一、粗纱张力和粗纱伸长率
(一)粗纱张力 指作用在纱条轴向的拉力,其表现形式为纱条的 紧张程度。 (二)粗纱伸长率
l1 l2 100% l2
l1 ——筒管卷绕的实测长度(m); l2——前罗拉输 出的计算长度(m)。
25
(三)粗纱张力与伸长率的关系 粗纱张力可通过目测观察纺纱段来确定,纱条张 紧,则张力大,纱条松弛,则张力小。目测观察仅 可定性分析而不能定量分析 ,故生产中可以用伸长 率来间接地反映粗纱张力的大小。


粗纱机差动机构的作用及类型
粗纱机中的变换齿轮及其作用
31
18
牵伸齿轮z6-z8
差 动 装 置
捻 度 齿 轮 z1
z3
卷绕齿轮Z13 主电机
升降减减Z12
张力齿 轮Z4,Z5
升降齿 轮z9-z11
19
(二)变换齿轮的作用 1、捻度齿轮(中心牙):调节前罗拉速度,改变粗纱 捻度。 2、牵伸齿轮(轻重牙):调节前、后罗拉速比,即改 变E,获得所需粗纱的特数。 3、卷绕齿轮:决定空管时粗纱的卷绕速度是否正确, 一般不调整。仅当空管直径、粗纱定量改变较大, 锥轮皮带始纺位置调整不能满足时,才调节。
16
(3)成形装置 每当粗纱卷绕至筒管两端时,成形装置应同时完 成下列三项动作: ① 移动铁炮皮带:由大头向小头移动一段,以降低 卷绕速度和龙筋的升降速度 ② 拨动换向齿轮:改变龙筋运动方向 ③ 缩短龙筋升降动程

现代纺纱技术课程教案——粗纱

现代纺纱技术课程教案——粗纱

编码:01 制订日期:2007.8项目六粗纱模块一粗纱概述一、粗纱工序的任务1、牵伸将熟条抽长拉细5~12倍,并使纤维进一步伸直平行。

2、加捻将牵伸后的须条加上适当的捻度,使粗纱具有一定的强力来满足粗纱生产和细纱退绕的要求。

3、卷绕成形将加捻后的粗纱卷绕在粗纱筒管上,以便搬运、储存及细纱机的喂入。

二、粗纱机工艺流程三、粗纱机的种类(一)竖锭式粗纱机(A454、A456)(二)悬锭式粗纱机(FA401、FA421、FA423、FA425、FA458、FA481、FA491、FA492、FA493/FA494、HY493 )模块二粗纱机的机构一、喂入部分的机构和作用1、喂入方式:三列或五列导条、高架喂入。

2、喂入机构:分条器、导条辊、导条喇叭组成。

3、作用: ①从棉条筒中引出棉条。

②有规则地送到牵伸装置。

③防止或尽可能减少意外牵伸。

二、粗纱机牵伸机构1、牵伸元件:罗拉、胶辊、胶圈与上、下销、加压机构。

2、集合器:具有增加纱条密度、收拢边纤维、减少毛羽和飞花的作用。

3、牵伸区划分:①前区:主牵伸区(皮圈牵伸区)②后区:预牵伸区(简单罗拉牵伸区)4、牵伸型式:三罗拉双皮圈牵伸;四罗拉双皮圈牵伸(1)三罗拉双皮圈牵伸特点:①柔和又有一定压力的皮圈钳口[弹性钳口]。

②弹簧上销可自由摆动,钳口压力有一定自调作用。

③曲面下销中部上托,减少皮圈回转时凹。

(2)四罗拉双皮圈牵伸特点四罗拉双短皮圈(D型牵伸)牵伸装置,整理区的牵伸倍数为1.05。

将主牵伸区的集合器移到整理区,使牵伸与集束分开,使得牵伸区不集束,集束区不牵伸。

由于集合器前置,缩小了浮游区长度,为提高粗纱条干创造了条件。

三、加捻机构1、加捻机构与加捻过程(1)加捻元件:锭子、锭翼、假捻器等(2)锭翼的设置:①悬锭式(吊锭)、②竖锭式(竖锭)③封闭式。

(3)加捻过程⏹ 粗纱机的加捻过程①前罗拉输出并握持纱条。

②纱条穿过锭翼顶孔,从侧孔引出。

③锭翼回转时,顶孔至侧孔的一段纱条则随锭翼回转一周便加上一个捻回。

太原理工大学轻纺美院纺织服装系第三节 并条机牵伸型式

太原理工大学轻纺美院纺织服装系第三节   并条机牵伸型式

• 棉纺用并条机牵伸型式经历过程:
• 渐增牵伸→双区牵伸→曲线牵伸→新型曲线牵伸
• (一)渐增牵伸(连续牵伸)及双区牵伸 P1 P2 P3 P4 V1 ↖ V3 V4 ↖ E3 R3
V2 ↖ E1 R1

E2 R2
• 1、简单罗拉牵伸(直线牵伸)---四上四下简单 罗拉连续牵伸 • 特点: • (1)机构简单。 • (2)牵伸分配是逐渐增大的,E1>E2>E3。 • (3)第二、第三皮辊的滑溜率大。 • 2、双区牵伸 • 特点:中区牵伸E=1,牵伸主要由第一和第三 牵伸区承担E1>E3,第二、第三罗拉分担了 上述第二罗拉的作用,滑溜率减小。
• 2、闭环式(长) • (1)检测在输出处,控制在输入处。检测点在 牵伸机构前方,反馈调节,无针对性; • (2)对长片段不匀有匀整效果; • (3)对本机产生的不匀也能匀整; • (4)依靠反馈调节,不需要延迟机构。
• 梳棉机自调匀整(长片段、闭环式)示意图:
• 3、混合环式 • 是开、闭的混合形式,快“开”慢“闭”有机结 合,控制机构上叠加两方面检测到的讯号,取长 补短,使输出产品短中长均匀度改善。混合环式 兼有开环和闭环的特性,兼有两者的优点,但机 构复杂,维修保养成本高。
• (二)纱条的附加不匀 • 1、机械波(周期性不匀) • 牵伸部件或传动齿轮状态不良引起的周 期性不匀。 • 2、牵伸波(非周期性不匀) • 牵伸过程中牵伸装置不稳定,工艺不合 理,引起纱条沿其方向形成的粗细不匀。 • 3、其它例:工人操作不当
• 五、纱条不匀的波谱分析 • 1、基本概念 • 把纱条不匀波型分解成无数个波长、波 幅不等的正弦波再绘出的曲线。 • 2、意义 • 通过波谱图分析,能较快、有效简易地 测定和判断各种不匀率值和不匀率的结 构,确定不匀的性质和来源,进而推算 出不匀发生的部位和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务1:粗纱捻回在细纱牵伸中的问题与作用? 任务 :粗纱捻回在细纱牵伸中的问题与作用?
粗纱捻回的利用 后区:多为简单罗拉牵伸, 后区:多为简单罗拉牵伸,可利用粗纱捻回产生的附加摩擦力界控制纤维 运动。在后区牵伸倍数不大于1.5倍的情况下 倍的情况下, 运动。在后区牵伸倍数不大于 倍的情况下,牵伸倍数大时要适当 增大粗纱捻回,使纱条紧密度提高,摩擦力界强度加强, 增大粗纱捻回,使纱条紧密度提高,摩擦力界强度加强,纤维变速 点靠前、稳定。 点靠前、稳定。 前区:经后区牵伸后纱条上仍保留部分残余捻回进入前区。 前区:经后区牵伸后纱条上仍保留部分残余捻回进入前区。此时纱条结构 较紧密,纱条在皮圈间不发生翻转,能增强皮圈中部摩擦力界强度, 较紧密,纱条在皮圈间不发生翻转,能增强皮圈中部摩擦力界强度, 纤维变速点靠前和稳定,有利于成纱条干均匀度。 纤维变速点靠前和稳定,有利于成纱条干均匀度。 前提:不发生捻回重分布现象。 前提:不发生捻回重分布现象。
V形牵伸: 形牵伸: 形牵伸 应用曲线牵伸原理加强后区牵伸过程中对纤维的控制, 应用曲线牵伸原理加强后区牵伸过程中对纤维的控制,改善了进入前 牵伸区须条的结构及均匀度,充分发挥了前区的牵伸能力, 牵伸区须条的结构及均匀度,充分发挥了前区的牵伸能力,提高了细纱机 总牵伸倍数。 总牵伸倍数。 特点: 特点: 后罗拉中心的高度相对于前罗拉中心抬高,且后罗拉前移, 后罗拉中心的高度相对于前罗拉中心抬高,且后罗拉前移,同时将后 胶辊后移。使后区有较长的罗拉握持距 较短的非控制区长度, 较长的罗拉握持距和 胶辊后移。使后区有较长的罗拉握持距和较短的非控制区长度,同时使喂 入须条在下罗拉表面有一段包围弧, 入须条在下罗拉表面有一段包围弧,从而加强了后区牵伸对纤维运动的控 制及对纤维长度的适应性。 制及对纤维长度的适应性。
捻回重分布:牵伸过程中,捻回从粗片段向细片段转移,前钳口附近细的 捻回重分布:牵伸过程中,捻回从粗片段向细片段转移, 纱条上集中大量捻回的现象。 纱条上集中大量捻回的现象。 发生的条件:后区牵伸过大,一般超过1.5; 发生的条件:后区牵伸过大,一般超过 ; 喂入粗纱捻回过多。 喂入粗纱捻回过多。 造成的影响:严重的捻回重分布,使后区纱条中部摩擦力界强度突然下降, 造成的影响:严重的捻回重分布,使后区纱条中部摩擦力界强度突然下降, 纱条结构松弛,甚至发生翻转,纤维提早变速,恶化条干。 纱条结构松弛,甚至发生翻转,纤维提早变速,恶化条干。
2.牵伸工艺控制重点 牵伸工艺控制重点
牵伸倍数-------两种工艺 两种工艺 牵伸倍数 罗拉握持距------影响纤维变速点的分布 罗拉握持距 影响纤维变速点的分布 粗纱捻系数------产生附加摩擦力界 粗纱捻系数 产生附加摩擦力界
牵伸倍数(关键词 偏小 偏小) 牵伸倍数(关键词—偏小)
要求:避开细纱后区的临界牵伸倍数。 要求:避开细纱后区的临界牵伸倍数。
关键词----充分利用 充分利用、 粗纱捻系数(关键词 充分利用、 防止捻回重分布) 防止捻回重分布)
要求:利用粗纱捻回产生的附加摩擦力界控制纤维运动。 要求:利用粗纱捻回产生的附加摩擦力界控制纤维运动。 主要问题: 主要问题:捻回重分布 措施:合理控制后区牵伸倍数、后区隔距。 措施:合理控制后区牵伸倍数、后区隔距。
任务2:当粗纱“重定量、大捻度” 任务 :当粗纱“重定量、大捻度”时,细纱后区工艺应作何调整?为什么? 细纱后区工艺应作何调整?为什么?
目前粗纱多采用“重定量、大捻度”以增加粗纱生产过程中的强力, 目前粗纱多采用“重定量、大捻度”以增加粗纱生产过程中的强力,减 少粗纱断头。这样的粗纱对细纱后区牵伸工艺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少粗纱断头。这样的粗纱对细纱后区牵伸工艺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在工艺 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牵伸型式 牵伸型式-----V形牵伸,增强后区对纤维运动的控制能力。 形牵伸, 牵伸型式 形牵伸 增强后区对纤维运动的控制能力。 2.罗拉隔距 罗拉隔距-----适当加大。重定量使牵伸力增大。 适当加大。 罗拉隔距 适当加大 重定量使牵伸力增大。 3.后区牵伸倍数 后区牵伸倍数-----在防止粗纱捻回重分布的前提下,适当增大 。 在防止粗纱捻回重分布的前提下, 后区牵伸倍数 在防止粗纱捻回重分布的前提下 V形牵伸可比普通牵伸略大; 形牵伸可比普通牵伸略大; 形牵伸可比普通牵伸略大 后区带压力棒可比普通牵伸略大。 后区带压力棒可比普通牵伸略大。
课后小论文:谈谈对牵伸的理解和关键词。 课后小论文:谈谈对牵伸的理解和关键词。设想一种提高牵伸装置牵 伸能力方法。 伸能力方法。
二. 后区牵 伸工准备。使喂入前区的纱条具有均匀的结构和一定的紧密度, 为前区牵伸作准备。使喂入前区的纱条具有均匀的结构和一定的紧密度, 使之与前区摩擦力界相配合而形成稳定的前区摩擦力界分布, 使之与前区摩擦力界相配合而形成稳定的前区摩擦力界分布,以充分发挥 皮圈控制纤维的作用,从而减少粗、细节,提高条干均匀度。 皮圈控制纤维的作用,从而减少粗、细节,提高条干均匀度。
一般偏小掌握。 一般偏小掌握。 机织纱1.25—1.5 机织纱 V形牵伸 形牵伸1.3—2.0 形牵伸 针织纱1.02—1.15 针织纱
临界牵伸倍数:牵伸力最大值时的牵伸倍数。 临界牵伸倍数:牵伸力最大值时的牵伸倍数。
掌握“二大二小”工艺(针织纱工艺): 掌握“二大二小”工艺(针织纱工艺): 二大:适当小的粗纱总牵伸倍数,适当大的粗纱捻系数; 二大:适当小的粗纱总牵伸倍数,适当大的粗纱捻系数; 二小:适当小的细纱机后区牵伸倍数,适当大的细纱机后区隔距。 二小:适当小的细纱机后区牵伸倍数,适当大的细纱机后区隔距。 其宗旨:稳定粗纱意外伸长率,降低粗纱捻度重分布。 其宗旨:稳定粗纱意外伸长率,降低粗纱捻度重分布。 两种工艺: 两种工艺: 第一类工艺(机织纱工艺) 第一类工艺(机织纱工艺) Eb=1.25—1.5 隔距 隔距R=45—50mm
牵伸工艺
学习目标 掌握细纱牵伸后区工艺控制要 点 掌握细纱牵伸后区主要牵伸工 艺
任务1:粗纱捻回在细纱牵伸中的问题与作用? 任务 :粗纱捻回在细纱牵伸中的问题与作用?
任务2:当粗纱“重定量、大捻度” 任务 :当粗纱“重定量、大捻度”时,细纱后区工艺应作何调整?为什么? 细纱后区工艺应作何调整?为什么?
α=95—105(粗纱捻系数) (粗纱捻系数)
第二类工艺(针织纱工艺) 第二类工艺(针织纱工艺) Eb=1.02—1.15 隔距 隔距R=48—55mm
α=105—114 (粗纱捻系数) 粗纱捻系数)
关键词----紧 罗拉握持距(关键词 紧)
要求:使纤维变速点的分布靠前、集中、稳定; 要求:使纤维变速点的分布靠前、集中、稳定; 另外通过握持距的调整,使握持力与牵伸力相匹配。 另外通过握持距的调整,使握持力与牵伸力相匹配。 确定依据:粗纱定量、纤维长度、粗纱捻系数、 确定依据:粗纱定量、纤维长度、粗纱捻系数、温湿度等 措施:如果紧隔距、 措施:如果紧隔距、必须重加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