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不是人的本性的哲学证明
关于自私利己主 义的名言论据
关于自私利己主义的名言论据《关于自私利己主义的名言论据》自私利己主义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只关注自身利益,忽视甚至损害他人利益的思想和行为倾向。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许多智者和思想家都对自私利己主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反思,留下了众多发人深省的名言。
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曾说:“把自己的利益置于众人利益之上的人,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这句话直白地指出了自私利己者最终的结局往往是不好的。
因为当一个人只考虑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及他人和社会的整体利益时,必然会引起他人的反感和抵制,最终导致自己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无论个人还是国家,如果只考虑自身的利益,其结果往往是既损害了别人,又损害了自己。
”这表明了自私利己主义不仅对他人有害,对自身也并无益处。
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团体与团体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如果每个人或每个团体都只为自己着想,那么必然会破坏这种依存关系,导致整个社会的混乱和无序,而身处其中的个体也难以独善其身。
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说:“衡量一个人的真正品格,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发觉的时候做些什么。
”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自私利己主义往往隐藏在人们不易察觉的地方。
一个真正有品格的人,即使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会坚守道德和正义,不会为了一己私利而做出违背良心的事情。
而自私利己者则可能在这种时候暴露出其本性,为了追求个人利益不择手段。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私欲之中,天理所寓。
”这句话看似在为私欲辩护,实则是在提醒人们,私欲如果不加以约束和规范,就会偏离天理,走向极端。
人的欲望是无穷的,如果任由私欲膨胀,就会沦为自私利己的奴隶,失去对是非善恶的判断,最终损害的不仅是他人的利益,更是自己的灵魂。
中国古代思想家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这句话虽然本意是在强调积累的重要性,但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理解为,自私利己的行为看似微不足道,但如果日积月累,就会形成一种不良的风气和习惯,最终影响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人都是自私的经典话
人都是自私的经典话
“人都是自私的”这句话源于英国哲学家伏尔泰的一句名言,他说:“处事不顾别人,仅凭自己的利益考虑,这就是所有人共有的本性。
”在这句话中,伏尔泰指出人性中最主要的特征就是自私。
伏尔泰指出,自私是人类行为的一种本能。
我们都想要获得更大的利益,我们也认为自己的利益比别人的重要。
伏尔泰的观点被认为是自爱的自私论的始作俑者,他的观点被称为“自私原则”,即“以自爱为前提,以他爱为终极目标”。
伏尔泰的这句话引起了后人的热烈讨论,人们对此有各种不同的看法。
有人认为,人类的行为本质上并不是自私的;有些人则认为,所有人都有某种程度的自私。
尽管如此,自私却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行为,无论是何种角度,都可以看出人之间的竞争和自私。
当今社会,自私的精神几乎无处不在。
人们拼命地攀登社会阶梯,只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而将其他人的利益抛之脑后。
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生活中,人们不仅只考虑自己的利益,还会加强对他人的排挤和排斥。
自私,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不恰当的行为,它会使人们失去尊重,也会损害他人的利益。
人们把自己的利益放
在第一位,只关心自己,甚至不考虑他人的感受,而这种做法会给社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自私的行为是无可避免的,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人们更容易沉迷于自私的行为。
因此,我们应该教育人们不要太过自私,要学会尊重他人,学会尊重他人,了解他人,并在社会中展示出自己的真正价值。
自私的美德书籍
自私的美德书籍
摘要:
1.自私的美德书籍概述
2.书中关于自私的观点
3.评论和争议
4.总结与反思
正文:
1.自私的美德书籍概述
《自私的美德》是一本由安·兰德(Ayn Rand)所著的哲学小说,书中主张理性利己主义,提倡人们追求自我利益,并认为这是一种美德。
兰德将她的哲学体系称为“客观主义”,主张人们应该摒弃传统的道德观念,从理性的角度去思考和行动。
2.书中关于自私的观点
在《自私的美德》一书中,兰德认为自私并不等同于恶,而是一种美德。
她认为,追求自我利益是人的天性,人们应该正视这一事实,而不是去逃避它。
书中的主人公洛克,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追求个人利益,最终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兰德通过这一故事向读者传达了一个观点:自私并不可怕,而是一种促使人不断进步的力量。
3.评论和争议
《自私的美德》自出版以来,就引起了广泛的评论和争议。
有人认为,兰德的观点具有启发性,可以帮助人们摆脱传统的道德束缚,追求真正的幸福。
然而,也有人认为兰德的观点过于极端,忽略了人类社会的复杂性。
在我国,这本书也引起了一定的关注和讨论,有人认为兰德的观点具有参考价值,但也有人认为她的观点过于偏激,不能全盘接受。
4.总结与反思
总的来说,《自私的美德》是一本引发人们深思的书。
书中关于自私的观点,虽然具有一定的启发性,但也不能盲目接受。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兼顾他人的利益,保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来批判“人性自私”的错误的观点
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来批判“人性自私”的错误的观点。
根据本学期目前学到的内容,我明白了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很多知识。
人性自私”的命题从本质上说,是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为了论证资本、利润和生存竞争的天然合理性而提出来的。
由于历史与现实的诸种原因,这个问题却在当今中国又变得时髦起来。
因此,我们在这里必须针对现时代的人生实践所面临的一些新问题进行理论上的再思考。
在关于马克思哲学上我们对于人的本质的理解有几点:1.人的本质是现实的、具体的。
2.人的本质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
首先,第一点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关于人性的本质的学说,有一个共同的根本性错误在于离开人所生存的具体的历史条件和特定的社会关系谈论人性和人的本质问题。
马克思从分析费尔巴哈入手,批判了历史唯心主义的抽象人性论,彻底否定了抹杀人的社会性、阶级性和历史性,并从这种抽象的、一般的、孤立的单个人出发,将人的本质归结为“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的观点。
马克思并不完全否认人类具有某些共同性,而是反对将这一共同性抽象化,反对脱离具体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考察人的本质。
第二点,人的本质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
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集中体现为阶级关系的,所以,阶级社会里,人的本质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每个人一生下来置身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否则,一旦脱离社会关系,丧失社会属性,就会和徒具人形的“狼孩”一样,无论先天有多么发达的大和健全的躯体,都不可能具备人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性本质的学说,从某种层面上论证了人性自私的错误观点. 人性的发展不外乎先天与后天二者. 先天对讲, 对于每个新生命体, 因为没有价值观念,所以不存在孰是孰非. 所以说,"人之初,如玉璞”.初生的生命体,如同一块未打磨的玉一般,并不存在社会上所各种品质. 从这一论点出发,"人性自私"已经算是不成立了. 你会说一个刚出生的小孩子是坏蛋吗? 不能, 你说,他将来会是坏蛋,但是后天的环境却是决定性因素, 在温馨的环境下生长,他就是一个好孩子; 在不好的环境下,他很可能就会变坏. 你还可能说,他的爸爸是坏蛋,所以他会跟着变坏? 有一定的道理,但是,问题并不在此, 爸爸是坏人,孩子跟着变坏,只能说明也是后天孩子在爸爸的环境下,被影响变坏了.如果,爸爸是坏人,但是孩子却并不在爸爸身边,或者在妈妈身边,那么结果可能就有很大的差别。
亚当斯密的道德哲学
亚当斯密的道德哲学1.引言1.1 概述亚当斯密是18世纪苏格兰的一位著名哲学家和经济学家,他对道德哲学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
他的道德哲学理论以《道德情操论》为代表,被视为道德哲学的经典之作。
亚当斯密的道德哲学主要基于他的人类本性理论,他认为人类天生具备一种同理心,即能够体会他人的感受和情感。
基于这一理论,亚当斯密认为道德行为应该从同理心出发,而不是从自私或功利的动机中产生。
他追求人类的道德行为应该基于对他人的同情和关怀,以实现人类的幸福和社会的稳定。
亚当斯密的道德观点强调道德规范的内在性和客观性。
他主张道德标准不仅仅是个人主观意愿的体现,而是建立在普遍人类感受的基础上。
他认为,道德规范的制定应该以人们的共同利益和幸福为出发点,而不是个人的私利。
因此,亚当斯密认为道德行为应该符合普遍的道德准则,而不是以个人的冲动或欲望为依据。
亚当斯密的道德哲学对后来的伦理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理论强调道德行为应该基于人类的共同利益和同理心,这对于社会和谐、道德发展以及人类幸福的推动都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亚当斯密的理论启发了后来的伦理学者对道德观察和道德哲学的研究,使得道德领域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关注和深入的思考。
总而言之,亚当斯密的道德哲学是一种强调同理心和共同利益的伦理观点,它对人类道德行为的指引提供了有价值的思考。
他的道德理论在道德哲学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今天我们理解和探索道德的本质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本文主要探讨亚当斯密的道德哲学。
文章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对本文的主题进行概述,并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正文部分将详细探讨亚当斯密的道德理论和道德观点。
2.1 亚当斯密的道德理论部分将介绍亚当斯密的核心道德理论,包括他对道德的起源和根源的看法。
2.2 亚当斯密的道德观点部分将探讨亚当斯密对道德行为和道德判断的观点,包括他的道德感情理论和利己主义伦理观。
结论部分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对亚当斯密的道德哲学进行概括,并对其进行评价。
荀子思想浅析
荀子思想浅析1000字荀子(约公元前313年—约公元前238年),姓荀氏,名轲,字文若,山东薛国人,是中国战国时期的著名哲学家、散文家、政治家。
荀子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中的重要分支,其基本思想可以概括为人性本恶,教化成性,政治积极,天人合一等,以下从几个方面进行浅析。
一、人性本恶荀子认为,天生人性是不善的,人的本能是贪婪、自私和欲望无止境,是偏离了道德规范的。
他强调“性恶论”,认为人性里包含着斗争、冲突和破坏,人的欲望往往超越了实际的需要,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和动荡。
荀子之所以认为人性本恶是有根据的。
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受到外界环境和教育的影响而改变的。
如果人没有教育和约束,便会变得更加的自私和残忍。
他举出了许多人类存在但野蛮状态下的行为、如食人、抢劫、杀戮等等,来证明人性本恶的必要性。
二、教化成性荀子提出的“教化成性”是针对人性本恶所做出的改变。
他认为,教育和礼仪制度是人类文化和道德的基础,通过教育和礼仪制度的进一步熏陶,人们的恶习可以得到有效的克制和消解。
荀子认为教育与礼仪的目的是要塑造好的习惯和品质,促进人的道德进步。
他说,“人性难改,但习惯可以使之改变,畜饲之禽,习养之,为人所驱策,则可为人驱策矣。
”荀子的教化成性思想认为,人在教育模式的约束下,可以有效的克制自己的恶行。
三、政治积极荀子在政治上的思想,把虚、无为的政治思想置之不理。
相反,他提倡积极主义,主张“尽道治翕,纠奸卫权”,强调在政治活动中要有正确的道德理念和高尚的品格修养,具有一定控制能力和领导能力的人才能够担任政治领导者。
荀子认为,政治领袖应当具有“德治”和“汉武帝之治”的特点,即既有高尚的品德,又有刚强的意志和清醒的理智,是反腐败、反专制和提高公正行政的标志。
四、天人合一荀子的天人合一思想,可以说是他哲学思想的核心之一。
他认为,宇宙是有规律可循的,自然界中有一定的秩序和规律,而人的行为和思维也都围绕着一定的公德和秩序展开。
他提出了天、地、人三者的“三纲五常”和道德方面的“标准”,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自己的哲学体系。
人的本质是自私的
人的自私性不能也无法被消灭, 但是可以被引导和约束,一个社会制 度的进步与否,最基本的标准应该看 其能否科学地引导和合理约束人的自 私性,即能否使社会最绝大多数的人 自觉通过自己的诚实劳动而不是巧取 甚至公然掠夺他人财富来满足自己的 需求,好的社会制度就是能够最广泛, 最有效的把人引进诚实,自立,友善。 人是社会的人,任何人都无法摆 脱社会而单独生存,因此,任何人都 有权利和义务为建立和完善一个能够 最广泛,最有效的将人引向诚实,自 立。友善的社会制度而努力!
5、敏感。自私的人由于过分关注自己的利益,使得他对外界的反应尤其是那些 涉及到或涉及不到他自己的事情他都会十分敏感,因为他害怕吃亏,害怕别人占 有他本应或不应得到的利益,他的心态极其脆弱,长此以往,自私的人都或多或 少具备一些神经质的特征(这和焦躁的人有些类似)。
6、多疑。和妒忌的人类似,自私的人多疑的秉性展示得相当完美,在极端个人 主义阴影的笼罩下,他们怀疑社会、怀疑他人、怀疑世界,他们认为这个世界上 所有的人都在算计他,因此他必须也费心的算计别人,也只有这样他们才不会吃 亏,才能在他们营造的所谓自私的世界里获得“胜利”。
所谓自私,是指把自己放在第一位,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利益 和感受 自私自利是个人主义的道德境界,是私有制的产物,有各种不 同的程度和表现形式,有的人极端自私自利,公开露骨地损人 利己,也有一些人设法寻找一种既满足自己的私利,又能照顾 别人利益的处世哲学,宣称: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但就 其本质里说,利己是核心,是推动他们活动的根本动力。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就 是说,人的本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生 活实践中形成的。并通过各种关系交织在一起的。 人的一切行为不可避免地要与周围所有的人发生各 种各样的关系,如生产关系、亲属关系、同事关系 等等。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人,必然是生活在一定 社会关系中的人。这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就决定了人 的本质,形成了人的社会属性。
读书笔记 - 自我认知好书《自私的基因》读后感
《自私的基因》读后感《自私的基因》是英国进化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于1976年出版的一本书。
它主要是关于进化的。
它的理论基于乔治·威廉姆斯的书《适应和自然选择》。
道金斯用“自私的基因”来表达基因中心的进化论观点。
这种观点不同于基于物种或生物体的进化论,可以解释生物体之间的各种利他行为。
两种生物的基因联系越紧密,它们就越有可能无私。
在自然界中有很多的自私现象,自私不仅仅只是人的特性。
就拿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空气来说: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氮气也是最不活泼的气体。
也正是因为氮气不够活泼,不会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所以氮气分子最大程度上保留了自己的氮原子,他的数量也是最多的。
像那些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比如氧气,氧原子很容易与其他物质结合组成新的物质,所以氧气的含量并没有氮气那么多。
初次看到《自私的基因》这个书名时,让我有些疑惑,基因也会像人一样拥有自私的性质吗?基因也会懂得为自己谋福利吗?阅读之后,我对于基因的复制和遗传的现象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基因,也叫做DNA,学名脱氧核糖核酸,是生物体的基本构成。
基因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自我复制,当生物所提供的能量充足时,基因的复制就会不停歇的进行。
与其说生物具有利己的特性,倒不如说生物的各种利己行为是利基因的,所有有助于基因的自我复制以及基因的数量增加的活动都会优先去完成,归根结底,基因的利他行为和自私行为就是为了自身遗传信息的延续。
在这本书中,利他主义本质上只是利己主义的一种隐藏形式。
它源于群体,源于亲人和后代的牺牲,归根到底是出于自己的责任。
作者认为,适者生存是一个竞争的问题。
自然选择的生存法则允许自私的基因存在于基因中,并代代相传,优胜劣汰让自私的基因得以生存和延续。
在我看来,自私并不是完全的贬义。
无论我们是自利的,亲人、朋友,还是社会中人际关系的维系,这些都是自利的,但这是我们生存在这个世界上所必需的。
道金斯相信,为了生存,基因会做任何事情。
人性本恶的论据
人性本恶的论据概述人性本恶是一种哲学观点,认为人在本质上是邪恶的,善待他人是出于外在的约束和利益的考虑。
这一观点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受到许多思想家的关注和探讨。
本文将探讨人性本恶的论据,以及相关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辩论论据1. 人性自私人性本恶的一个重要论据是,人类天生自私。
从生存的本能出发,人们追求个人利益和满足自己的欲望。
即使在帮助他人的情况下,也往往是出于某种期望回报的动机。
这种自私的本性在各个领域中都有体现,如政治、经济和个人关系等。
2. 暴力和侵略的倾向人性本恶的另一个论据是人类具有暴力和侵略的倾向。
历史上的战争和冲突就是一个例证,无数的暴力事件和战争表明了人们追求权力、领土、资源和荣誉的欲望。
即使在现代社会,暴力和侵略的倾向依然存在,尽管受到法律和道德的制约。
3. 道德败坏人性本恶的论据还包括人类道德败坏的观点。
根据这一观点,人们普遍存在道德沦丧、贪婪、欺骗和不公平的行为。
各种形式的腐败、贿赂和欺诈等现象都可以证明人性的本恶。
即使是在高度发达的社会中,道德败坏的问题依然存在。
4. 自我保护和争斗人性本恶的另一个论据是人类具有自我保护和争斗的本能。
从生存的角度来看,人们常常为了保护自己和自己的利益而进行争斗。
在竞争激烈和资源有限的环境中,人们往往会采取各种手段来争夺和保护资源。
理论和实证研究人性本恶的观点在哲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中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研究。
虽然这一观点在某种程度上对人性的本质进行了悲观和悲观的描述,但也引出了一些重要的问题和讨论。
虽然有一些理论和实证研究支持人性本恶的观点,但也有一些研究结果与之相悖。
一些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天生具有合作和同情的本能,能够产生善良和互助的行为。
社会心理学家也研究了道德发展和道德行为的因素,发现人们在道德决策中也会受到道德的制约。
另外,社会环境和教育也对人性的塑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些人认为,人性的恶并非是天生的,而是在社会环境中培养出来的。
荀子的哲学思想
荀子的哲学思想荀子是中国战国时期的一位重要哲学家,他跟孔子、孟子一样,被认为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思想虽然跟孟子有些不同,但都跟孔子的思想有着很大的关联,主张人性本恶,唯有通过教育来调整人的行为和情感,提高人的德行和智慧,进而达到人性重建的目的。
本文将就荀子的哲学思想进行深入探究。
一、人性本恶荀子主张人性本恶,他认为人天生就有自私、贪婪、暴力等负面倾向,如果没有外在的约束和教育,人就会放纵自己的欲望,追求个人利益,不顾及他人的感受和利益。
他说:“人皆有七情六欲,发一于其中者也,便不可止”。
所以,如果想纠正人性的缺陷,就必须要依靠教育的力量。
二、教育重要荀子认为,“道不远人,人之所以迷也,教之不以良则迷也。
”道理是不难理解的,但是要落实到行为上就很难,很多人往往被自己的欲望和情感所牵引,无法自拔。
这时候,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只有通过教育,才能让人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适度的培养和提高,弥补人性的缺陷,走向正确的道路。
荀子提出了“性、情、欲、信”的四个要素,认为这四个要素的调和是教育的核心目标。
性是指人的天性和基本特征;情是指人的感情和情感;欲是指人的欲望和追求;信是指人的道德准则和信仰。
教育应该从这四个方面入手,帮助人调整情感和欲望,建立正确的信仰观念,提高人的道德素质和智慧水平。
三、义利观矛盾荀子对“义利观”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
他认为,义和利之间存在矛盾,如果完全追求利益,就会牺牲义务和道德;反之,如果完全追求义务和道德,就会导致实际利益的损失。
因此,他主张要在义和利之间找到适当的平衡点,既追求实际利益,也坚守道德原则。
荀子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利益网络,个人的利益必须通过社会利益来实现,而社会利益往往需要个人的奉献和贡献。
他说:“得天下者鲜矣,为之而不忘其本者众矣。
”这表明了荀子对于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之间的矛盾关系的看法,他认为只有将个人的成功与社会的利益结合起来,才能实现真正的美好。
关于“人本质自私论”的辨析
关于“人本质自私论”的辨析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经典论述在理论上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承认。
然而,如何真正用马克思主义的这个理论来问答关于人性的困惑,如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利益冲突与矛盾,还有许多问题或者认识上的误区,比如所谓“人性自私”、“人在本质上是自私的”,就是这样一种似是而非的观念。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的观点,解释“人本质上是自私”这一错误论调的误区所在,为今后帮助大学生更加客观、真实、全面地认识人的本质,提供参考和借鉴。
标签:本质自私误区一、前言人生在世,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每个人的思考和选择实际上都不可能离开现实的社会关系及发展而孤立存在,对于这样一个事实似乎没有人会在理性上给予否定。
所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经典论述在理论上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承认。
然而,如何真正用马克思主义的这个理论来问答关于人性的困惑,如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利益冲突与矛盾,还有许多问题或者认识上的误区,比如所谓“人性自私”、“人在本质上是自私的”,就是这样一种似是而非的观念。
这在大学生中也常常引发争论,有的人赞同,有的人反对。
为了深刻地把握人的本质,我们应该对这个“流行”观念作一些理论上的分析。
文章接下来的内容,将运用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的观点,解释“人本质上是自私”这一错误论调的误区所在,为今后帮助大学生更加客观、真实、全面地认识人的本质,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对于“人本质上是自私”的认识误区1.这是对人性的割裂看待,没有认识到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人类生命活动的存在在于生命体的延续和发展,由此就有了饮食男女的自然属性,这无疑是人性的一方面的体现。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自然属性的存在是要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实现,男女饮食生理活动的完成是在一定社会活动中实现的,而这恰恰又却取决于人的社会属性。
所以,完成的看待人性,应该是融合了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与一体的。
我们不可置否的是,人作为自然界的一份子是永远不能摆脱兽性的,在其发展中必然会受到生物本能的影响。
人性本恶(辩论)
人性本恶(辩论)人性本恶(辩论)人性本质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有一种观点认为,人性本恶,即人在天生的状态下具有恶的特性。
然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人性本善,即人天性本善,但由外界环境或其他因素所影响。
人性本恶观点人性本恶的理论认为,人在本质上就具有自私、贪婪、残忍和不道德的特性。
人类天生就带有自私的本能,追求自身的利益,甚至不择手段地利用他人。
这种观点认为,如果给予人类绝对的自由,他们会无法无天地伤害他人,甚至引发一系列的恶行。
人性本善观点相对于人性本恶的观点,人性本善的理论认为,人天性本善。
人类在出生时并没有带有恶的本性,而是随着成长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逐渐形成了各种行为模式。
这种观点强调人类具有道德感、同理心和合作意识,能够自我约束和追求共同利益。
即使时常出现错误和恶行,这是人性被外界因素扭曲所致。
辩论与结论对于人性本恶与人性本善这一争议话题,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讨。
每个人的观点都可能受到个人经历、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等因素的影响。
然而,在实践中,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
从一定程度上说,人性是复杂多变的,在特定环境下人的行为可能偏向于善,而在其他环境下则可能偏向于恶。
因此,我们应该不断努力改善社会环境,引导人们朝着善的方向发展。
在这个辩论中,没有一个简单的答案,而是需要我们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思考。
唯有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人性,并为建立和谐、公正的社会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1. 张欣,李凯.(2017).人性本恶——关于伦理观念的辩论.哲学研究,(33),59-64.2. 郭伟.(2013).人性本恶与人性本善的哲学思考.当代文化研究,(22),192-193.。
人性本恶是谁提出的
人性本恶是谁提出的人性本恶是谁提出的?人性本恶这一观念是由中国古代哲学家孟子提出的。
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被尊称为“亚圣”。
他是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之一,也是孔子的学生。
孟子认为,人性本恶是指人天生具有自私自利、好斗好夺的本性。
人类在出生时,并不拥有一种高尚而善良的本性,相反,他们具有强烈的自我保护欲望。
这种本性使得人们注重自身的利益,而忽视他人的利益。
孟子认为,这是人性本质中的一部分,与其他一些哲学家的观点不同。
孟子对人性的理解可以追溯到他与墨子之间的辩论。
墨子是中国古代的一位机械工程师兼哲学家,他提出了一种称为“人性本善”的观点,认为人类的天性是善良和慈善的。
孟子与墨子的辩论让他意识到了人性的复杂性,并坚持认为,人天生具有自私自利的本性,需要通过教育和道德修养来约束和改善。
关于人性的本质,孟子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即“性相近也,习相远”。
他认为,人类的本性本来是相似的,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但因为环境和教育的差异,个体之间表现出的道德行为和品德发展却有所不同。
这是孟子对于人性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点的理解。
孟子提出的人性本恶观点,与儒家学说的核心价值观相矛盾。
儒家主张仁爱、孝顺、友善等美好的品德与行为,追求和谐社会和个人的道德完善。
然而,孟子的观点强调人性的自私本质,暗示人们与生俱来的欲望是无法彻底改变的。
这引起了一些哲学家、道德家、思想者和教育家之间的争论。
尽管有争议,孟子的人性本恶观点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
他的观点提醒人们,人性的本性不仅仅是一种固定不变的属性,而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和道德教育的力量进行改善。
他强调,通过教育和培养,人类可以限制和减弱自己内在的恶劣和自私倾向,培养出更高尚的品德和道德行为。
孟子的观点与西方哲学中的一些思想相似。
例如,英国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曾提出“人性本恶”的观点,认为人类在自然状态下是自私、好战的。
而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则持有人性本善的观点,认为人性是温和而善良的。
人之初性本善恶辩词
正方辩词“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这是三字经里面的话。
说人刚出生的时候本来是善良的。
他(她)们后来的不同和巨大差异,是后天形成的。
没有哪个坏人是天生的,只是因图一时享乐,经不住诱惑而迷失了方向。
一般而言,对人性的哲学分歧主要有6种:(1)人之初,性本善(孔子)(2)人之初,性本恶(荀子)(3)人的本性是自私的(接近本恶说)(4)人的本性是趋利避害(5)人的本质属性是理性思维(6)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但是,以笼统的分类应该只有本善说和本恶说,都似乎很有道理,在西方本恶说占上风,因为,西方人没有儒家思想的固有框架,而东方特别是东亚,儒家思想的强势让多数东方特别是中国人无法接受本恶说,主要就是因为这句人之初,性本善(孔子)但是这个“性”应该有多种含义,也就是说应该是广义的。
性质,性情,性格,性别,性欲……都是从“性”开始的。
也说明了它的广义性。
实际上人之初“性”本“色”,这也是毫无疑义的。
因为孔子也说过:“食色,性也!”就是说它本来就是和吃饭一样是人的一种本能。
所以性本来就是天生的。
他后天形成的只是在发展它利用它和操作它。
法国学者Raymond Around在〈知识分子的鸦片〉一书中说:我并不否认一场会议里的桌子两边的人有其一定程度的对立,我只是认为,你不可以因为他们有某些观念和见解,就把他们一分为二,说一个阵营是善的化身,属于未来,代表理性,一个阵营是恶的化身,属于过去,代表迷信。
孔子说人之初,性本善,而荀子则说“人之初,性本恶”我认为首先要界定善与恶的界限,然而,这才是不可探讨的,因为,随着时代和人类的发展,每个时期善和恶的标准都很模糊,正是因为这样的模糊,才导致这个问题的不可考!比如,把人逼迫到极端(比如饥荒),人就会表现出动物性,残暴,极端自私,当人们饿到一定程度,就算是同类又有什么不可食用的?英国著名的探险队在18世纪在北极探险的时候,最后全军覆灭,到最后这些被当作英国英雄的人自相残食,而几十年后当人们发现他们的尸骨的时候,人们发现他们尸骨上都有用刀砍割的痕迹,经过权威法医的鉴定认为是互相残割食用的痕迹。
外铄论的概括和定义
外铄论的概括和定义
外铄论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提出的一种思想观点,其概括和定义如下:
1、概括:外铄论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人天生具有自私自利的本能,容易受到欲望的驱使,追求个人利益。
然而,通过外在的教育和道德规范的引导,人可以通过修养和教化来抑制自己的恶性本能,培养出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行为。
外铄论强调了教育和道德规范在人类道德修养中的重要作用,提倡通过外在的力量来塑造人的品德和道德行为。
2、定义:外铄论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即人天生具有自私自利的本能。
人类的欲望和私欲往往会导致社会的混乱和道德的败坏。
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可以被教化和修养的,而这种修养和教化需要依靠外在的教育和道德规范的引导。
通过正确的教育和道德引导,人们能够克服自己的欲望,追求公共利益和道德价值,从而培养出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行为。
荀子认为,个人的道德修养不仅是个人的责任,也是社会的责任。
因此,社会应当建立起完善的教育体系和道德规范,通过外在的力量来塑造人的品德和道德行为,以维护社会秩序和道德伦理。
外铄论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外在的教育和道德规范的引导来抑制人的恶性本能,培养出道德良善的个体。
总结起来,外铄论强调了人性的恶和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认为通过外在的教育和道德规范的引导,可以抑制人的恶性本能,培养出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行为,从而维护社会秩序和道德伦理。
这一观点对于个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的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人皆有不仁人之心的论证方法及作用
人皆有不仁人之心的论证方法及作用引言: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一直以来都是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在这个问题上,有一种观点认为,每个人都有不仁人之心,即潜藏在人性深处的自私、贪婪和残忍的一面。
本文将探讨以人皆有不仁人之心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一、历史观察法通过观察历史上的种种罪恶行为,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的不仁之心在各个时代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从战争到屠杀,从奴役到压迫,人类的不仁行为无处不在。
例如,二战期间的纳粹大屠杀,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种族歧视和仇恨所引发的灭绝行动,这充分证明了人性中的不仁之心。
二、心理学实验法心理学实验是研究人类心理行为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心理学家们揭示了人类的自私和不合作的一面。
例如,著名的“囚徒困境实验”中,研究者发现大部分人更倾向于追求个人利益而不考虑合作,这反映了人们内心深处的自私心理。
这些实验结果进一步支持了以人皆有不仁人之心的观点。
三、文学作品法文学作品是反映人类内心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可以看到许多角色身上所展现出的不仁之心。
例如,莎士比亚的《麦克白》中,主人公的野心和贪婪最终导致了他的灭亡,这揭示了人性中的贪婪和不仁心理。
文学作品通过深入描绘人类内心,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人性中存在着不仁之心。
四、现实观察法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也反映出人类的不仁之心。
例如,社会上普遍存在的腐败现象,政府官员的贪污行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争斗和竞争,都显示出人性中的自私和不仁心理。
现实观察法使我们能够从日常生活中找到人性中的不仁之心的证据。
以人皆有不仁人之心的论证方法的作用:1. 提醒人们保持警惕:通过论证人性中的不仁之心,可以使人们意识到自己内心的潜在负面情绪,从而提醒人们保持警惕,避免受到不仁之心的驱使。
2. 增强人们的自省能力:认识到人性中的不仁之心可以促使人们更加深入地反思自己的行为动机和内心想法,从而增强人们的自省能力,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
性善论的名词解释
性善论的名词解释性善论是一种哲学观点,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和正直的。
这一观点认为,人生来就具有道德感和善良的倾向,他们天生就倾向于行善和帮助他人。
性善论在历史上有着悠久的传统,被众多思想家和哲学家引用和讨论。
性善论的核心思想是人的本性是良善的,而不是邪恶的。
它认为,人天生就具有同情心、饶恕心和慈善心,其本质是纯洁的。
性善论认为,人不是出于自私的欲望行动,而是为了维护公平和正义。
人们内心深处,并不追求破坏和恶行,而是追求和平与友善。
性善论尤其关注人类道德行为的起源和发展。
它认为,人类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并非来自外界的教育或奖惩,而是在个体内部通过自我反省和思考形成的。
人们可以通过观察和感受到外界的痛苦和苦难,从而体会到同情和怜悯,进而产生为他人着想和帮助他人的欲望。
性善论的支持者认为,人类之所以会出现邪恶行为,是因为外界环境和个体经历的影响。
他们认为,恶行是基于恶劣环境或者个体受到了不良的影响所造成的,并非人本质所具备的特质。
他们相信,通过提供良好的环境和积极的教育,人们的善良天性可以得到培养和发展。
性善论还强调了人之间的互助和团结。
它认为,人性的本质使得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和互相信任。
人们通过共同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来建立联系,并形成社会群体。
通过互助和支持,个体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和幸福。
然而,性善论也面临着一些批评和挑战。
其中最主要的是,性善论是否能够对所有人适用。
一些批评者认为,人的本性并非完全善良,而是存在复杂性。
他们认为,人在特定的情况下可能会采取邪恶的行为,甚至出于自私的动机去伤害他人。
另外,性善论是否能够解释并理解人类历史上发生的邪恶行为也是一个问题。
一些批评者认为,性善论对历史上的暴力和战争不能给出令人满意的解释。
他们认为,人类历史上的邪恶行为无法仅用环境和个体经历来解释,也需要考虑到人的意志和自由选择。
尽管面临这些批评,性善论仍然在当代哲学和心理学领域中具有重要价值。
它提醒人们,善良和道德行为是人类社会的基石,也是每个人追求幸福的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私不是人的本性的哲学证明
张瑞甫
自私是人的本性的观点(简称性私论)。
在中外思想史上由来已久,几千年来,它随着社会的发展,演进不断变幻着自身的形态。
“性私论”的基本观点是:自私是人的本性。
其理论根据主要有四条:其一,“人天生是自私的“,人生下来就懂得吃喝、自保等,人的自私性与生俱来,与死俱去,伴随人生的始终。
其二,人是最高级的社会动物,而“动物都是自私的”,人自然也不例外,“人也是自私的”。
其三,人体“基因自私”,因为一些人带有一条多余的y染色体;此外,人的大脑中有一处“自我区”专门思考自我。
其四,无论任何人任何阶级“都是自私的”,世界上从来不存在“大公无私”的个人或集团。
在“性私论”看来,人的利他行为不过是“曲线利己”,是为了冠冕堂皇地更有效在谋求个人私利,“爱别人”不过是爱那些使“自己幸福的手段”。
人总是趋利避害,“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
所谓“害之中取小”实属迫不得已,其实质乃是“取利”。
同情心只是担心同样的不幸降临自身的“条件反射”。
宗教徒的施舍不过是为了换取来生来世的天国幸福。
自杀是为了彻底摆脱个人的现实苦难,寻求永久安宁。
吃小亏是为了赚大便宜。
献身社会是为了“追求物质享受或精神利益”。
集体主义不过是扩大化膨胀了的利己主义。
统治阶级的克己利他宣传是为了推行“愚民政策”,反动阶级剥削压迫人民是为了自身利益,是自私,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的革命也是为了谋取“自身利益”,也难免自私嫌疑,因为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无产阶级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而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性私论”似乎全面深刻,有理有据,其实不然,只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以及当代科学研究成果,结合人类生活实践予以分析论证,就会发现,它的所有理论根据都是站不住脚的。
首先,人天生是自私的观点不能成立。
人生下来在其主观上谈不上利己或自私,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皮亚杰也认为,新生儿是没有自我意识的,其饮食、自保等只是出于无意识的本能。
他指出:一个婴儿看起来好像是面向周围世界的,但他丝毫也不知道自己是一个独立存在的实体。
他甚至认为,自己的身体也是在他之外的一个事物。
婴儿有时就象看别的东西一样看着自己的身体。
人的自我意识、自私行为都是在人生后天的实践中逐步建立形成的,它受着社会存在的决定和制约,随社会的发展而变化。
其次,动物都是自私的观点缺乏科学依据。
经验证明,动物并不总是利己的,它也具有利他的一面。
群居动物尤其如此。
雁雷的站岗放哨、蜜蜂的集体主义精神、蚂蚁的协同动作以及其它动物的结队猎食、自卫等,都表现出明显的利他性。
达尔文在《人类的由来》一书中归结道:社会性动物彼此间可以互相提供服务。
“马会彼此轻轻的啃(痒处),牛会彼此互舐,猴子会彼此搜捉体毛丛中的外寄生虫”;“斯坦斯伯瑞上尉在犹他的一个咸水湖上发现一只老而完全失明的鹈鹕很肥胖”;“勃莱恩先生告诉我,他在印度看到乌鸦喂两三只瞎眼的同伴吃东西;而我自己也听说到过一只公鸡的与此可以类比的情况。
”(《人类的由来》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52页、155页)这些瞎了眼失去独立生活能力的鹈鹕、公鸡所以能够生存下来并吃得膘肥体壮,势必受益于同类的利他性。
不仅如此,不同种类的动物之间,如报警鸟与其他动物,家养狗、猴子、大象、马与主人等,均存在着相互协助的情形。
至于野生动物对人类施舍恩惠的事例亦不胜枚举。
且不说世人所熟知的狼孩、豹孩、熊孩、羚羊孩、海豹孩等人类后裔是怎样在野兽的照料下奇迹般地生存下来,仅以一般野生动物对成人的关照而言就颇能说明问题。
动物的利他性丰富多彩,生物学家曾将它们分为互利型、寄居型、寄生型三大种类。
诚然,动物界亦有弱肉强食的自私行为,但这并非所有动物的共性,它至多是食肉动物
属性的一个方面,同时这类情形也不能与人类作简单的类比,因为人类毕竟不同于一般动物,人类有自身特殊的规定性。
正如恩格斯所说:“动物最多是搜集,而人则能从事生产。
仅仅由于这个唯一的然而是基本的区别,就不可能把动物社会的规律直接搬到人类社会中来。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第163页)
再次,“基因自私论”和大脑“自我区”理论亦不能自圆其说。
“基因自私论”一方面在肯定基因自私的同时又承认存在“利他性基因的可能性很大”,“每一个自私的基因却同时须忠于不同的个体”。
(R·道金斯:《自私的基因》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31页、120页)这就导致二律背反,前后自相矛盾。
另一方面,“基因自私论”无法解释为什么没有多余y染色体的人,也有会利己和自私的行为、即携带Xy,或XXy或XXyy染色体的人,也有会有利己和自私的行为。
再一方面,“基因自私论”看不到基因是利己和利他的对立统一,更不了解世界上所有事物,包括自然界的排斥和吸引都是“利己“和”利他”的对立统一。
列宁说得好:“在生活中,在运动中,一切的一切总是既‘自在’,又在对他物的关系上‘为他’,从一种状态转化为另一种状态。
”(列宁:《哲学笔记》第110页)可以说时空无限的宇宙之中,起源于物质的万事万物都是“利己”和“利他”的对立统一体,它们都既具有自己运动、自我发展的“利己”属性,又具有作为他物联系“中介”和存在条件的“利他”属性,否则,事物就会分崩离析,不复存在,或断绝任何联系,变成绝对孤立绝对封闭的东西。
然而这两种状态都是不可思议。
与此同时,大脑“自我区”理论也难以令人信服。
人的大脑既然存在一个狭小的“自我区”,那么,剩下的绝大部分必定是“客体意识区”,不然,人便无法认识他人,认识世界。
而“客体意识区”本身不可避免地带有利他性。
人的大脑意识也是利己和利他的对立统一。
第四,任何人任何阶级都自私的观点亦不正确,其根本错误就在于这种观点把个人利益即利己同自私不加区别地等同起来。
毋庸置疑,利己(这里泛指个人利益)同自私之间存在着一定联系,但是,它们却是含义不同的两个概念。
利己中含有自私但外延又远远超出自私,自私从属于利己但在范围上又远远小于利己。
利己大致可以分为四种类型:一种是生理上的利己,如饮食男女、自我保护;一种是无害也无利于他人和社会的利己,如业余闲暇料理家务、从事家庭副业;一种是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利己,如加班加点挣奖金、埋头苦干求名利;一种是有害于他人和社会的利己,如偷盗行凶、贪污腐败、以权谋私、损公肥私、损人利己等等。
只有有害于他人和社会的利己才真正称得上自私,其他三种形式的利己均与自私有着严格的分界。
生理上的利己在阶级社会和现实生活中仅仅为人的行善作恶提供了生命基础,它本身无所谓自私与否;无害也无利于他人和社会的利己以及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利己,则不仅对他人和社会无害,甚至还有一定的益处。
三者均顺乎情理,无可非议。
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早已把利己同自私自觉不自觉地区分开来了。
人们从来不把衣食住行、正当的婚配、领取劳动报酬、维护和行使自身的合法权益等利己形式指责为自私,而仅仅把那些危害他人和社会的利己指责为自私。
尤其是无产阶级为本阶级乃至全人类的利益而斗争,它不仅不与自私联系,相反,还是合乎人类整体利益的进步举动,应充分肯定,大加褒扬。
应当指出,“性私论”把人的本性同人的本能、人的本质有意无意地混为一谈,这本身是不科学的。
人的本性与人的本能、人的本质是三个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不同概念。
人的本能指的是人与生俱来的全部先天性能,如饮食男女、自我保护,以及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所有先天机能等等;人的本性则是人本来具有的根本属性,即人的自然特性,它主要包括人的由生理心理条件决定的语言思维能力、劳动创造能力、社会生活能力等等;人的本质则是人的本性的社会化,是社会化了的人的本性。
它是人的自然特性和社会特性的统一,“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5页)人的本能和人的本性作
为人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前提,它在任何社会都谈不上自私,在阶级社会和现实生活中它仅仅为人的行善作恶提供了自然基础,而自私归根结底属于社会历史范畴,它受着生产力和社会制度的制约,是剥削阶级思想意识的反应,在原始社会和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它都不可能存在。
对此,不能以偏概全,也不应把眼光仅仅停留在阶级社会和现实生活上面,要全面看问题,要面向未来。
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由于物质产品极大丰富,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相互一致,“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共产党宣言》),人的思想觉悟极大提高,自私因素将彻底消除,因而在这个意义上,无论人的本能、人的本性,还是人的本质,都将表现出通体的善性。
如果马克思恩格斯所预见的那样:“关于人性本善……等等的唯物主义学说,同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66页)
由此可见,“性私论”是极其荒谬的,它为祸甚烈,不足为取,更不能把它作为论证和宣扬个人主义、自私自利、私有制度必然性、合理性的理论依据。
“性私论”也是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人生观(诸如拜金主义人生观、享乐主义人生观等等)的理论依据。
在进行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人生观教育时,必须对其加以批判。
(1990年11月12日《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