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民汉合班”地理专业教学问题研究

合集下载

浅谈民汉合校

浅谈民汉合校

---------------------------------------------------------------范文最新推荐------------------------------------------------------浅谈民汉合校浅谈民汉合校新疆,这个美丽而富饶的地方有维吾尔、汉、蒙古、哈萨克、柯尔克孜等多民族聚居,各民族生活地域基本上是大杂居、小聚居的形态,南疆的少数民族呈片状分布,北疆则多呈点状分布。

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教育质量连上新台阶,但是与汉族教育相比,少数民族教育质量仍然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中央和新疆政府为了新疆长远发展,推进新疆少数民族基础教育水平的提高,大力调整校点布局力度,推进民汉合校。

一、民汉合校的概述及演变过程所谓民汉合校,是指在同一所学校既有民语班也有汉语班,同时使用民语和汉语开展教学的学校管理模式。

也就是说民汉合校以后,民汉学生、民汉教师在一起互相交流,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特别是推进双语教学,既创造了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语言的一个环境,又利于少数民族教师提高双语授课的能力。

当然,合校后的民汉学生在同一所学校学习、生活,必将较之于非民汉合校学生面临的问题复杂。

1949 年以前,新疆各地已出现了许多用少数民族语言授课或汉语言授课的学校,一些兼收各族学生的学校则主要以汉语文授课为主。

在同一学校中对不同民族的学生分开编班,并采用不同的语言授课的学校(如同我们今日的民汉合校)并不多,如 1942 年博乐县第一中心学校初小的6 个班中汉、蒙、哈各2 个班,分别学习各自民族的课本。

建国后,由于不同的历史时期教育发展的阶段不同,对民汉分校与合校的认识又存在一定的差异,出现了民族学校与汉语授1 / 10课学校的先合后分,分后又合的曲折演变过程。

1.50 年代民汉合校为过渡形式 50 年代初期由于少数民族教育极其薄弱,为解决人口数量较少的民族孩子的上学问题,有一部分民汉合校,多为过渡性的,其合校方式为:在汉族人口较多的地区多为民语授课班附设于汉语授课学校内;在汉族人口较少的地区多为汉族授课班附设于民族学校之内。

[汉语,新疆,少数民族]新疆少数民族高校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究

[汉语,新疆,少数民族]新疆少数民族高校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究

新疆少数民族高校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究根据有关数据显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口数为1963.11万,少数民族人口有1182.86万,占全区人口的60.25%。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以及新疆自治区人民积极发展民族教育事业,把汉语教学作为发展新疆教育教学的关键突破口,针对自身问题实行了一系列工作措施,并出台了相关政策,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汉语教学以及双语教学的重要性。

现阶段新疆各大高校的首要问题就是针对自身的问题制定有效的发展战略。

一、新疆少数民族高校汉语教学的现状就现阶段的我国国情看来,新疆少数民族的高校中虽然都开设有汉语类的专门课程与选修课程,但是仍旧存在着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汉语认知不足,对汉语文化了解不够的情况。

这些问题都极大地影响着我国新疆地区的汉语教学效果与整体教学效率,需要得到高校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

因此,新疆少数民族各大高校汉语教学面临的第一要务就是培养高校学生汉语言文学的文化底蕴,即通过对其整体文化感知的培养提高其语言理解与应用能力。

教育是关系到国家发展、地区文化的大事,就提高新疆少数民族的整体汉语素质,改善高校汉语教学的工作来看,这项教育任务不仅需要广大少数民族学子自身的努力,还需要一系列客观条件的支持。

首先,新疆位于我国西北部,经济相比于我国东南部较为落后,地形地势带来一系列交通上的不便,使得新疆地区相对闭塞,与外界交流的不频繁,更加不利于汉语的传播,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汉语学习环境。

而语言教学十分需要环境的熏陶,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对汉语的具体感知十分微弱,对汉语学习也提不起兴趣。

其次,汉语作为我国的母语是在我国通用的语言工具,高校大学生学好汉语对以后的求职以及工作都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这也是高校大学生毕业后必备的素质,近几年来由于国家的重视,新疆高校在汉语教学中投入的师资力量比较雄厚,都是具备专业素质的高学历教师,因此,在现阶段的汉语教学中更大程度上是对汉语学习者也就是高校学生的更高要求。

浅析新疆高校民、汉学生合住模式

浅析新疆高校民、汉学生合住模式

浅析新疆高校民、汉学生合住模式摘要:新疆高校中存在着多个民族共同住宿的情况,有些高校是采取单一民族住宿的形式,有的高校采取民、汉学生混合住宿的形式,如何做好民、汉学生合住就成了新疆高校面临的一个共同课题。

本文就新疆高校民、汉学生合住的模式做了简要的分析,对民、汉学生合住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思考。

关键词:新疆高校;民、汉学生;合住;模式一、新疆高校民、汉学生住宿概述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聚居区,世代居住的民族有13个,目前全疆有55个民族共同生活在这166.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新疆高等教育在新疆的发展历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在新疆高校中,由于民族众多就有了多民族合住的宿舍,这些宿舍在学校社区的安全稳定中、和谐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新疆共有高等院校61所,本次对10所具有代表性的学校进行了问卷调查,根据问卷调查情况,有70%的新疆高校在施行民、汉学生合住,在这些施行民、汉学生合住的高校中,民、汉学生合住宿舍的比例在30%¬——55%之间。

二、新疆高校民、汉学生合住模式分析新疆各高校民、汉学生合住的模式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模式:一是在入学期间就采取同年级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一起住宿;二是从民族学生预科结束后开始和同专业的汉族学生合住;三是自愿结合的形式。

在以上的三种合住模式中,根据调研问卷约40%的民、汉合住宿舍比例在1:1左右。

民、汉合住的第一种模式是在各大高校中较为普遍的,在大学新生入校后,一般采取按照学院、班级进行分配宿舍,部分高校对民、汉学生合住比较重视,如新疆师范大学在2010年出台了“新疆师范大学民、汉学生合住宿舍实施方案”,实施以后,全校新生基本上已经实现了全面的民、汉学生合住。

第二种模式主要是针对需要预科一年结束的学生,预科结束之后要分别到不同的学院进行专业课学习,根据自愿的原则进入民、汉合住宿舍。

这些学生将与刚入校的大一汉族学生进行合住。

西部高校民汉混合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新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为例

西部高校民汉混合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新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为例

a n d u n i v e r s i t i e s i n x i n j i a n g t o p r o v i d e r e f e en r c e a n d r e f e r e n c e . K e y wo r d s : C o l e g e s nd a u n i v e r s i i t e s i n X i n j i ng a ; he T p e o p l e h a n h y b i r d s or p t s t e ch a i n g ; P r o b l e m; C o u n t e r me a s u r e s
新疆作为一个特殊的多民族 聚居 区, 在各种特色民族文 化的指 引下正以快速 的方向向前发展 。 少数 民族作为新疆的 主体 民族 , 其教育 问题成 为人们 关注的热点 。 尤其 以高等教 育最为突出。 新疆在现今特殊 的政治形势下 , 各个民族 、 各类 人群就业 问题对新疆 的稳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 在近期的
c l a s s r o o m ma n a g e me n t p r o b l e ms s u c h a s d i f i c u l t 。 l a n g u a g e c o mmu n i c a i t o n o b s t a c l e s , u p d a t e t e a c h i n g i d e a s , e n i r c h t h e t e a c h i n g me ho t d i s p u t f o r w a r d , t h e r e c o n s t r u c i t o n m ̄ 1 1 g u l ' e 8 nd a me ho t d s o f e v a l u a t i o n s y s t e m, S O s a t o p r o mo t e t h e e d u c a t i o n t e a c h i n g q u a l i t y i n c o l l e g e s

新疆高校民汉一体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新疆高校民汉一体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新 疆是 一个多 语种 少数 民族 聚居 区 , 其中 6 0 . 4 % 为 少数 民族人 别 占 6 9 %和 7 7 %。在 教 学 当中 , 最 困扰 民族 学 生 的并 不 是与 教 师 口, 提高 少数 民族 高等教 育一 直是 新疆 教育 发展 的重 中之 重 ” 。民 同学 之 间的汉 语交 流问题 , 而 是对 于专 业知 识 的理解与 掌 握 。实际 汉一体 化教 学 , 意指 通过将 各 民族学 生统一 编 班 、 统 一培 养方案 、 统 教学 当中 , 我们 也发 现少 数 民族学 生在课 堂 问答 中很少 可 以准确 的 教 学大纲 、 统 一考 核标准 和统 一毕 业标 准进 行培养 的一 种教 学管 使 用专 业术 语 。在 大学 高等 教 育 中 , 面 对难 度 更 深 , 范围 更广 的 专 理模 式 】 。民汉一 体化 教学 模式 的 出现 , 在 于过 去少 数 民族大 学生 业 知识 , 由 于基 础知 识 底 子较 差 , 民族 学 生在 面对 新 知识 时 常常 表 仅在 汉语 课 上学 习汉语 , 普 遍存 在 汉语 水 平提 高慢 , 汉 语学 习效率 现 出犹 豫与 迟 疑 , 接 受 和 掌握 新信 息 的能 力 有限 , 很 难提 高 自身 素
体化 教学 也 往往 流 于形 式 。在 实际 教 学中 , 可 以明 显 的发 现 , 无
论 是课 堂讲授 还是 课堂 讨论 , 学生 们都 喜欢与 自己本 民族 的同 学抱 团 形成小 集体 , 民汉学 生之 间缺乏 相互 沟通 、 相 互触合 , 非 常不 利于
教 师统筹 兼顾 。另外 , 民汉学 生在 学习 方法上 存在 很大 的 差异 。与
革, 提 高民族 学生专业汉语 水平; 加强 中小学 民族教师师 资队伍 建设 , 提 高基 础教 育质量 ; 培养 民族 学生好 的学习方法和 习惯 , 真正 实现 民汉 教 学互融 ; 提升 高校教 师队伍综合素质 , 保证 民汉一体化教 学质量。 【 关键词】 高校; 民汉一体化教 学; 存在 问题 ; 对策建议

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学的现存问题及对策

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学的现存问题及对策

少数民族学校教学中现存的问题及对策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已经认识到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并进行实施。

但现在新疆许多地方实行民汉合校,学校中学生由多民族组成,部分学生在语言上存在障碍,还有教师自身素质的诸多问题,影响有效教学实施,现就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及对策进行论述。

一,存在的问题(一)教学效益低。

在许多学校都存在着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但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教学效低。

其原因是学生由多个民族组成。

据2010年3月春季开学,据统计我校全校2300多人,民族学生就有1600多名,汉族学生只有700多名,民族学生比例已占到全校学生人数的百分之六十九点多。

这里面有些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成绩也很优异。

但最突出的是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没有语言环境,不能完整的进行汉语会话及理解语句的意思。

在去年一年级入学开始中,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简单的测试,有些孩子连老师说的:“你今年几岁?你叫什么名字?”这样的问题听不懂,而且有些少数民族学生的家长是属于牧民,他们不懂汉语,在上山放牧把孩子寄宿在亲戚家。

但根据义务教育法适龄儿童必须要让他们入学,这样老师在进行教学时就会对这些孩子感到困难。

为这些孩子单独付出许多精力,他们学习状况不一定会有改变。

学生学习学的很吃力,感到学习是一件不愉快的事。

(二)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

在课标中确定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观念。

教师都认识到教学离开了学生的主动、积极、自主参与,学生就只成了装知识的“仓库”、“容器”;必须把学生的自主学习放在首位。

但在实际操作中,有些教师们还是走上了以往的教学模式,进行满堂灌,不管孩子的接受能力,不管孩子的认知水平,也想不到发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生怕孩子们听不懂,教师讲得少了。

翻来覆去,喋喋不休的讲个没完没了。

特别是有些教师只是看近期的考试成绩,就认为还是以前的方法好,走应试教育的路。

新课程理念在课堂上只是一句口号,老师们走的还是以往旧的教学的路。

新疆高校民汉一体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新疆高校民汉一体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新疆高校民汉一体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本文针对新疆高校民汉一体化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有效推行民汉一体化教学的对策与建议。

要加强汉语教学改革,提高民族学生专业汉语水平;加强中小学民族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培养民族学生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真正实现民汉教学互融;提升高校教师队伍综合素质,保证民汉一体化教学质量。

标签:高校;民汉一体化教学;存在问题;对策建议新疆是一个多语种少数民族聚居区,其中60.4%为少数民族人口,提高少数民族高等教育一直是新疆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1]。

民汉一体化教学,意指通过将各民族学生统一编班、统一培养方案、统一教学大纲、统一考核标准和统一毕业标准进行培养的一种教学管理模式[2]。

民汉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出现,在于过去少数民族大学生仅在汉语课上学习汉语,普遍存在汉语水平提高慢,汉语学习效率低,大学毕业后用汉语开展工作困难等问题[3]。

随着新疆义务教育阶段“双语教学”模式的广泛推广,民汉一体化教学已成为新疆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普遍模式,其根本目的是提高边疆地区少数民族教学质量,培养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

在新疆经济文化高速发展,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这种教学模式的改革,无疑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也为少数民族高科技人才的培养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但在看到改革成果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的认识到,由于基础教育、学习习惯、教学考核及教师素质等方面的原因,民汉一体化教学的真正实现和深入推行仍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结合自身实践教学经验,对新疆高校民汉一体化教学进行了调查与分析,讨论民汉一体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高校民汉一体化教学中的几个突出问题1、民族学生专业汉语水平过低目前,新疆高校民族生源主要有“民考汉”、“民考民”和“双语生”三种,随着新疆地区大力发展“双语教学”和“预科培养”模式,大部分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较之从前已经有了较明显的提高,相当一部分的民族学生也通过自身努力通过了学校要求的汉语水平资格考试。

改进新疆高校少数民族班《自然地理学》教学效果的一些建议

改进新疆高校少数民族班《自然地理学》教学效果的一些建议

改进新疆高校少数民族班《自然地理学》教学效果的一些建议《自然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的自然景观及其组成要素和自然现象在空间上相互依存与相互作用机理的一门学科,具有基础性、综合性、系统性的特点[1],是全国高等院校地理学各专业必须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2],也是地理学各专业的本科生在学习部门自然地理课程之前开设的一门专业入门课和先行课,具有进行学科整体鸟瞰和树立并巩固专业思想的双重功能[3]。

因此,学生对该课程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关系到对后续相关课程的认识、理解和掌握的程度与深度[4]。

新疆位于我国西部干旱大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其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为当地学生学习自然地理相关知识提供了优越的先天条件。

新疆又是一个包括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等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少数民族学生在整个学生群体中占到较大的比重。

民族学生相对于汉族学生而言,具有汉语基础水平差,动手实践能力强等特点,且在思维方式上民汉同学也存在较大差异。

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应该进行具体的区别对待。

尤其是对待民族学生,应充分考虑其特点,发挥其优势,使其能在学习中有效的接受知识,提高能力。

目前,新疆区内大部分高校对民族学生的《自然地理学》授课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以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为例,对民语言学生有关课堂授课的几个相关问题做一讨论。

一、现状1.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学科内容不连续。

目前新疆区内大部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普遍存在入学门槛低,学生基础知识相对薄弱的情况,新疆大学亦不例外。

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民班学生均属于“民考民”,即学生从上学开始一直是在民校上课,高考大部分也是用民语答卷,因此汉语水平相对较差。

虽然部分民族学生正式进入专业课学习阶段之前在预科班接受了为期一年的汉语及基础课的学习,但是汉语水平依然很弱,对于汉语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在学习中会出现听不懂和不理解的现象。

我校《自然地理学》教授对象为地理科学专业、自然地理与资源应用专业、人文地理专业、生态学专业、环境科学专业、地理信息系统专业、遥感专业等相关专业学生,高中均为理科生。

关于提高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汉语学习水平的对策研究

关于提高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汉语学习水平的对策研究

关于提高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汉语学习水平的对策研究作者:李晓娟来源:《新课程·上旬》2014年第06期摘要:通过对影响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汉语学习水平提高的因素的分析,并从语境、教学、学生、文化几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来进一步提高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汉语学习水平。

关键词: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汉语学习“语言”,就是人所说的话的总称。

汉语也好,英语也好,都是语言。

目前,世界上已知的语言大约有5000多种。

汉语是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一种语言,使用人数大约有11亿以上。

学好汉语,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专业学习以及今后的社交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有必要进一步研究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汉语学习水平的对策。

一、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汉语学习水平提高的影响因素1.语境因素有研究表明,语境化输入对第二语言的习得有重要影响,交流语境是一种重要的语境类型。

(1)社会环境这里的社会环境主要指校外语言环境,汉语是国语,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日常生活、未来职业生活中的通用语言。

校外使用汉语的环境非常广泛,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而言,也是练习汉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情境。

但是,调查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于校外语言环境的利用并不充分。

(2)学校环境①课堂环境课堂教学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一环,也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汉语的主要环境。

新疆大部分高校同时招收汉族和少数民族学生,只是大多把专业班分为民族班和汉族班,授课语言主要采用汉语。

其中,民族班又分为民考民和民考汉,出于生源地不同,在民族班内部,民考汉的班级中,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相对来说较高,而在民考民的班级中,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总体偏低。

通过观察发现,教师除了在上课时间要求学生用汉语表达以外,课下时间少数民族同学之间交流用语多为母语,使用汉语的频率非常低。

②宿舍环境宿舍是学生除教室外主要的活动空间,也是学生之间语言交流的重要环境。

在新疆高校,大部分学校的学生住宿安排是按照班级、专业划分的,同时,还考虑少数民族学生的风俗习惯、生活习惯。

试论新疆少数民族中等师范学校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究

试论新疆少数民族中等师范学校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究

当前新疆少数民族中等师范学校纷纷开设汉语教学课程,旨在培养地方未来人才的双语水平,帮助他们提高汉语的听、说、读、写能力。

像汉语教研室、标准化MHK考试(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等等都能够引导学生进行专业汉语学习。

但同时也必须明白,当前像新疆少数民族中等师范学校在汉语教学中还是存在诸多客观现实问题的,需要及时指出。

一、新疆少数民族中等师范学校汉语教学所存在的问题考虑到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应用语言的不同,在新疆许多中等师范学校中学生的汉语水平并不高,汉语整体普及率偏低,包括字词、阅读、语法、写作、听力和口语表达等多个环节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习及应用困难。

具体讲以下指出3点。

(一)学生的汉语拼音声调把握不准确许多新疆当地的少数民族学生在基本掌握了汉语的拼音拼写规则以后,虽然能够正确拼写,但在读音声调的掌控上却远远不到位。

受到区域母语言的发音规则影响,往往许多学生在汉语发音声调上无法准确掌握,平上去入的汉语声调更是无法做到准确识读。

所以说当前正音正字已经成为新疆少数民族中等师范学校汉语教学中的最基本也是最难点环节之一。

(二)学生的汉语阅读能力不强正是因为学生对汉语拼音声调语调把握的不准确,才进一步影响了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许多学生不能正确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句,导致他们在整篇文章的理解方面出现偏差,这对他们的汉语阅读水平提升极为不利。

(三)学生的汉语写作水平不高新疆少数民族地区中等师范学校的学生在汉语书写、写作方面无法展示太高水平,这是因为他们虽然有独立完善的思想,但由于汉语水平的低下导致他们在词汇语句组织方面的不利,往往可以用三言两语来总结的内容在他们看来却需要复杂的表达方式,特别是对汉语成语的使用状况欠佳,写作创作量也无法令人满意。

从总体来看,少数民族中等师范学校学生在汉语写作方面表现出了较低的水准,亟待调整。

总体而言,如果从学生主体层面来看,新疆少数民族中等师范学校学生在学习能力上也存在较大差别,这也导致了他们在汉语表现能力水平方面的参差不齐。

新疆高校民汉合班基础课程教学现状及应对

新疆高校民汉合班基础课程教学现状及应对

2018年第:/_总第79。

期)大放f_新疆高校民汉合班基础课程教学现状及应对姚兆群(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3)摘要:本文主要针对新疆高校民汉合班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汉语能力较差、基础知识差异化程度较高、教师教学 水平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仍有不足等问题进行了论述,为增强高校民汉合班教学效果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双语教育新疆高校基础课程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 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是新疆工作的总目标[1]。

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中的新兴政治力量,具有影响未 来政治稳定与发展的能力。

在维护政治统一的前提下保持 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增强民族凝聚力,学校教育在其中承担 着重要的角色。

从2011年开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开始 推动民 工作,目前 [2]。

本文新疆高校民 程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进论述。

1.新疆高校民汉合班教学面临的问题1.1部分学生汉语言能力较差。

民汉合班中少数民族学生主要来源于“民考汉”、“双 语班”和“民民”。

学生的 能力在大区别(1.%民考汉”学生拥有本民族语言和文字,2.%双语班”学生 文 为,开民族程,3.%民民”学生 文 为,开 民族 飞果程,但是因经济、多 影响,还有 民族的学生[3]。

%民考汉”和“双语班”学生的汉语水平较 高,具有 进 的能力;“民民”学生在进 有 力,上过。

1.2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差异化程度高。

民中的学生有一半是 生,这部分学生高高,;其的学生是民族学生,学生 ,与 学生有 。

2017年新疆 二次生为333分、民生为303 、生321 、民生仅为270分;一次生为437 、民_生为383 、双语班考生374分、民语言考生仅为325分[4]。

从 出来 生的化程 高,上1/3来自 的考生,学生的 大。

2017 护 学生为例,从期中高等数学和 化学 统计结果我们发现两极化明显。

1.3授课班级人数多,教学方式单一。

一直以来,高校的 程都是几个班级甚至几个不的学生一起 ,人 则70人左右,多则超过100人;上“民”中有当一学生的 ,程难度又大。

新疆哈汉地理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新疆哈汉地理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新疆哈汉地理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乌云其美克•努尔兰别克陆亦农/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蝝园语XIAOYIIANXINYI J —;1摘要:通过新疆阿勒泰、伊犁、博州、 塔城、乌鲁木中学班学生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访谈法、文献分析法、 研究法等方法阐述了哈汉地理双语中 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了哈汉双语教学 目前短缺双语师资、双语教材、教学环 境以及学生接受地理双语教学障碍。

理论提出加强新疆哈汉地理双语教学 的对策、重视双语教学工作、积极推进 地理新课改革。

调查结果表明:(1)教 师对地理双语教学目标认识不够,哈语 地理教材太少,学生学习地理科学知识 存在难处。

(2)学生学习中因汉语水平理课的掌握。

(3)教师资源不够,学校需要加强地理双语教师 队伍。

关键词:哈汉地理双语教学新疆 问 及对 !哈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集地区,多民 、多语言、多化的环境[1]。

随着科 的不断发展进步 民族之间的交不断地深入,人们 到双语教学和培养双语人才的。

目前,新疆全双语[2],疆的双语教学对提高少数民 质量有很大的:作用,但时也存在着一[3]。

双语在培养少数民生“民汉兼通”的双语双文化的能力[4]。

疆中学的哈汉地理双语 分析,分析了地理双语中存在的,双语 的实少数民族质量提高有作用,的进步。

一、调查结果与分析(一)地理双语教师及其教学情况次调查 阿勒泰、伊犁、博、塔。

乌木 校,规比较,地理双语教师也比较多,因此通过 查 ,跟地理教师进行了师及其,查师中大部分教师都是女教师,女师比例男教 师的两倍,大部分是师范毕业的地理专 业的青年和中年教师,另一少部分也是 师范毕业的经验丰富的非地理专业教师,有5年上 验,查师学 历大多数都 ,少数 士,汉语 都级甲等级以上,都学历292高,汉语 高,职结构都是 中教二级职称,上基本合理,队基本稳定,能够胜任双语并有一定发展的可信赖的教师队伍。

教师们对地理双语 开展 很有 ,表明很开展地理双语的,都希望学校继续推广地理双语,说明师们 校未来的双语 充满期。

民族地区高校民汉合宿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以新疆工程学院为例

民族地区高校民汉合宿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以新疆工程学院为例

校园专区民族地区高校民汉合宿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以新疆工程学院为例王俊智 刘永腾【摘 要】本文通过了解民汉合宿的现状,分析民汉合宿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高校更好地推行民汉合宿工作提供相关依据。

【关键词】民族地区高校 民汉合宿 对策在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同时,学生宿舍的管理与教育的地位日益凸显,学生在课堂内学习专业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1];走出课堂,学生的素质教育更加重要,而高校大学生在时间分配上,自由支配的时间大于课堂学习的时间[2]。

与此同时,高校学生大多数自由支配时间在宿舍内度过,因此如何更好地利用宿舍资源来提高学生课后的第二课堂日益重要。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共有47个民族成分,13个世居少数民族,新疆高校承担着少数民族人才培养的重任,为了更好地发扬少数民族的优良传统,新疆工程学院从2015年开始全面实行民汉合宿制度,通过民汉合宿充分的发挥不同民族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努力、相互进步,让各民族同学在民汉合宿的过程中,学习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

但在全面实施民汉合宿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因而针对这些思想问题,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更加重要。

一、新疆工程学院民汉合宿的现状(一)民汉合宿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在新疆工程学院全面推行民汉合宿以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工作座谈会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在全校推行民汉合宿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2013年少数民族与汉族学生混合住宿宿舍共有125间。

2014年少数民族与汉族学生混合住宿宿舍共有158间。

2015年少数民族与汉族学生混合住宿宿舍达到812间,占全院宿舍的38.5%。

2016年少数民族与汉族学生混合住宿宿舍达到1519间,占全院宿舍的68.5%民汉合宿工作取得较大突破。

(二)民汉合宿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通过民汉合宿优秀故事、优秀合住宿舍宣传、举行民汉团结公寓文化活动,促进各民族同学之间的彼此了解、增强各民族同学之间的民族自豪感,宣传不同民族之间的优良传统。

新疆高校民汉合住研究

新疆高校民汉合住研究

新疆高校民汉合住研究宿舍是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之一。

在新疆各高校中,民汉合住已成为促进各民族大学生相互学习、交流、交往增进团结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总结了民汉合住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积极作用,并从宿舍文化、大学生自身、家长、校方、宿舍氛围等方面提出促进民汉合住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标签:民汉合住;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策建议一、前言宿舍是大学生最主要的生活空间之一,良好的宿舍环境和文化无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会对大学生产生积极作用。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共有13个世代居住的民族,目前全疆共有55个民族共同生活在新疆这片热土上。

新疆的高等教育为了促进各民族大学生的相互学习、交流,增进各民族间的团结友爱精神,推行了民汉合住的措施。

二、民汉合住对少数民族大学生产生的积极作用1.有助于各民族学生进行双语学习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多来自较偏僻的农牧山区,大多数汉语水平较低,这些学生进入大学后,较长时间内汉语过不了关,汉语授课学习比较困难,阅读汉文图书资料具有难度,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毕业时还不能用汉语自如交流,普通话不标准,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而汉族学生在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的同时,可以进行少数民族语言的学习,提高新疆大学生双语水平。

通过民汉合住,可为民汉学生的交往、了解提供很好的平台,增加民汉学生间交往的机会和频次。

在宿舍内民汉学生之间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交流与沟通,语言水平在交流中得到强化,潜移默化中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和汉语水平。

2.有助于提高各民族学生的交际能力少数民族大学生一般都生性豪爽耿直、热情真诚,乐于同汉族学生交往,但汉族学生比较含蓄内秀,易造成民汉学生间的隔阂。

通过民汉合住,揭开民汉学生间的面纱,为民汉学生搭建起心与心交流的平台,使他们之间敞开心扉,互相接纳。

少数民族大学生通过同宿舍的汉族同学交流学习,能够结识更多的新朋友,在朋友的交流、沟通中,提高了自身的交际能力。

3.有助于提高各民族学生的文化修养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多来自较偏僻的农牧山区,而农牧山区大多自然条件较差、文化底蕴不同。

新疆高校民汉合堂合班合宿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影响的研究

新疆高校民汉合堂合班合宿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影响的研究

新疆高校民汉合堂合班合宿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影响的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新疆高校民汉合堂合班合宿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的影响。

通过对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的影响进行分析,发现民汉合堂可以促进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增强政治认同;合班和合宿则有利于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提高文化认同。

结论显示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密不可分,合作促进了认同感的形成。

通过研究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民汉合堂合班合宿的环境中更容易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认同感,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培养具有启示意义。

不过,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未来可深入探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情况,为进一步完善教育政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疆高校、民汉合堂、合班、合宿、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认同、文化认同、研究、影响、关系、启示、局限性、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新疆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之一,拥有丰富多元的民族文化和传统。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新疆高校中各民族学生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日益频繁,民汉合堂、合班、合宿成为常见现象。

这种民汉合堂合班合宿的方式,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提供了更多与汉族学生接触、交流的机会,加深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和认同。

在这一过程中,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

研究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民汉合堂合班合宿的环境下,对于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的形成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民汉合堂可以促进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政治认同意识,增强他们对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的认同感;合班和合宿则提供了更多深入交流的机会,有助于加强学生对彼此文化传统和价值观的认同。

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新疆高校民汉合堂合班合宿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的影响,以促进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和谐共处和文化交流。

1.2 研究意义新疆高校民汉合堂合班合宿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的影响一直备受关注,这对于推动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农牧团场学校民汉合班教育教学之思考

农牧团场学校民汉合班教育教学之思考

农牧团场学校民汉合班教育教学之思考农牧团场学校是在农牧团场为农民子女提供教育机会的一种特殊的学校形式。

在这样的学校中,民汉合班教育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模式。

民汉合班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促进少数民族和汉族学生的交流和合作,同时也为师生们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和了解的机会。

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农牧团场学校面临着一些困境和挑战。

由于农牧团场地理位置的限制,学校的资源与城市学校相比相对匮乏。

学校缺乏先进的教育设施和教学资源,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农牧团场学校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

由于地理位置的偏远和工作条件的艰苦,很少有优秀的教育人才愿意到农牧团场学校执教。

这导致了学校的师资力量相对较弱,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思考如何优化农牧团场学校的民汉合班教育教学。

政府可以加大对农牧团场学校的支持力度,投入更多的资金和资源,改善学校的基础设施和教学资源。

这样可以为学校提供更好的条件,提高教学质量。

可以加强农牧团场学校与城市学校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通过定期组织教师互访、学生交流等活动,促进双方的合作与交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能力。

农牧团场学校可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引进优秀的教育人才。

通过组织各种教师培训班、教育讲座等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可以通过引进优秀的教育人才到农牧团场学校执教,提高师资力量,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农牧团场学校可以加强与家庭的合作,形成家校合作的良好氛围。

通过开展家长学校、家长讲座等活动,加强家校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促进学生在家庭、学校和社区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农牧团场学校民汉合班教育教学面临一些困境和挑战,但通过加强政府的支持、优化教育资源、加强师资力量和家校合作,我们可以为农牧团场学校的发展和教育教学的提升做出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和发展空间。

新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民汉合班”地理专业教学问题研究

新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民汉合班”地理专业教学问题研究

新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民汉合班”地理专业教学问题研究作者:杨余辉来源:《大学教育》2014年第17期[摘要]鉴于高校地理双语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针对目前新疆中小学双语教育的三种培养模式,高校地理双语教育因采取多样化培养模式和方案,因材施教,提高高校少数民族生源的地理专业水平。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双语教育地理专业[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17-0057-02教学语言,是教育过程中知识传递的载体。

在任何一个多民族、多种语言的国家,使用什么样的教学语言,都是教育发展的一个基础和核心的问题。

[1]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多语种地区,少数民族占全区总人口的62%,因而新疆教育事业的重点是民族教育。

经过不断摸索,从解放至今,新疆少数民族的授课语言也从过去的民族语言授课体系,发展到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的双语教学授课体系。

应该说民族语言授课体系对新疆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对新疆的繁荣、稳定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是也应看到,“建立从小学到大学一套用民族语言授课的教育体系,其结果,将会导致本民族的自我封闭,在该教育系统中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将因无法跨越语言障碍顺利进入现代化社会,无法获得更大发展”。

[2]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民汉合校”在新疆悄然重起,成为新的教育热点,从过去的仅是大学“民汉合校”,发展到中小学“民汉合校”,建立起完整、立体的双语教学体系。

近几年,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以及新疆跨越式发展的需求,加大对新疆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新疆正推动对少数民族学生使用汉语授课,逐步从双语授课体系向汉语授课体系过渡。

为了适应这一发展要求,国家及自治区建立若干发展、配套措施,通过“双语培训”项目培养中小学少数民族教师的汉语使用及专业授课能力。

从2011年开始,自治区高校也开始进一步推动“民汉合班”,从过去仅是少数优秀的少数民族学生选入汉族班,到现在的民汉各一半——真正的“民汉合班”,采用汉语言授课。

新疆少数民族高校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究

新疆少数民族高校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究

新疆少数民族高校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究
武秀芹;温碧华
【期刊名称】《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
【年(卷),期】2016(032)007
【摘要】少数民族是我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语言也是多种多样的,所以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成为了我们国家教育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新疆作为其中一个多民族地区,汉语教学在新疆普及必然会有显著的效果,汉语教学体系作为我国教育教学体系的一部分,也需要在新疆地区不断深入,不断规范化、多元化,形成更适合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汉语教育教学体系.本文就针对现阶段新疆少数民族高校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究.
【总页数】3页(P102-104)
【作者】武秀芹;温碧华
【作者单位】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新疆阿拉尔 843300;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新疆阿拉尔 843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93
【相关文献】
1.试论新疆少数民族中等师范学校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究 [J], 木合塔尔·米尔扎哈力;
2.新疆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J], 梁云
3.新疆少数民族高中双语班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J], 买买提吐尔逊·阿布都拉
4.新疆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J], 蒲晓华;
5.新疆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J], 蒲晓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疆地域文化下高职院校民汉合班调研分析及思考

新疆地域文化下高职院校民汉合班调研分析及思考

1引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新疆位于中国西北边陲,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是以维吾尔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共有47个民族成分,其中主要民族有维吾尔、汉、哈萨克、回、柯尔克孜、蒙古、锡伯、塔吉克、满、乌孜别克、俄罗斯、达斡尔、塔塔尔族等13个民族。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新疆首所、全国首批国家28所示范性院校,具有典型代表性。

目前在校本、专科学生1500余人,少数民族占56%,民汉合班是必然趋势。

由于南北疆的社会环境、教育水平、文化差异,造成民汉学生在多元文化交叉背景下在文化认知、思维方法等方面差异较大,在语言交流、班级管理、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育教学、文化融合与认同等方面是一个重大课题,本文将从少数民族在校学生中抽取50名,10个专业学生为样本展开调研分析。

2调研情况调研对象的基本情况,我们通过对2016级、2017级50名在校大学生问卷调研情况进行分析:调研学生样本基本覆盖了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少数民族学生涉及最多的10个专业和比例。

软件技术12%、广告设计8%、数字媒体18%、生物制药10%、畜牧兽医10%、园艺技术10%、工程造价8%、民政管理8%、旅游英语8%、预科8%。

基本体现了在校大学生各类指标比例,具有新疆高职院校典型现状。

新疆地域文化下高职院校民汉合班调研分析及思考———以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对象Research and Analysis on the Joint Class of Minority and Han Nationality in Higher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Regional Culture of Xinjiang———Taking the Xinjiang Agricultural Vocational College as the Object 关超雄,华光明(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分院,新疆昌吉831100)GUAN Chao-xiong,HUA Guang-ming(InformationTechnologyBranchofXinjiangAgricultural VocationalCollege,Changji 831100,China)【摘要】在新疆多民族大聚居,多元文化交融共存的环境下,高职院校民汉合班对少数民族学生存在哪些影响,在语言交流、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生活习惯、民族文化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现实因素下又存在哪些困难?面对诸多问题,推行民汉合班,在日常管理、教育教学等方面我们又有哪些思考?对此,论文进行了探讨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 语言 , 是教育过程 中知识传递 的载体 。在任何 个多民族 、 多种语言的 国家 , 使用什 么样 的教学语言 ,
却产生 了问题 。因为教 师均用汉语授课 , 而汉语 又非少
数 民族学生 的本 民族语 言 , 他 们的汉语水平还未 达到接
都 是教育发展的一个基础和核心 的问题 。【 l 】 新 疆是一个 多 民族 、 多语种地 区, 少数 民族 占全 区总人 口的 6 2 %, 因 而新疆 教育事业的重点是 民族教育 。经过不 断摸索 , 从 解 放至今 , 新疆少数 民族 的授课语言也从过去 的 民族语
言授 课体 系 , 发展到从 2 0世纪 9 0年代末开始 的双语教 学 授课体 系。 应该说 民族语言授课体 系对新疆少数 民族 人 才的培养 , 对新疆的繁荣 、 稳定起到 了很大作 用 , 但是 也 应看到 , “ 建立从 小学到 大学一套 用 民族 语言授课 的
教 育体 系 , 其结果 , 将会导致本 民族 的 自我封 闭 , 在该教 育 系统 中培养 出来 的学生也 将 因无 法跨越 语言 障碍顺
个班上课 , 和汉族学生 同班 , 全部采用汉语授课 , 这对
教师教学是个极大 的挑 战。按 照大学的教学进度 , 少 数
民族学生无法掌握教学 内容 ; 按照少数 民族学生 的知识
基础进行 教学 , 则 教学进 度完不成 , 而汉 族学 生得不 到
年, 为了适 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以及新疆跨越式发展 的需 求, 加大对新疆 少数 民族 人才 的培养 , 新 疆 正推动对 少
彦 素
通过对少数 民族学 生听课情 况调查 ,我们发 现 , 大 部分学生 汉语 基础较差 , 尽管大多数学 生( 8 0 %) 都 能基 生正常学 习科学知识 的质量 。如模 式一 中提 出 , 数 理化
用汉语授课 , 有调查发现 , 有 的学校平 行班 中, 母语授 课 班级数学及格率在 7 0 %左右 , 用汉语教数 学的班级数学 及格率 只有 3 0 %左右 。[ 6 1 调研 发现 , 高校存 在类似 的 问
题 已经显现 。

_ 1 I I l l 一 _
. .








“ 民汉合班” 教 学体 系存在的 问题
通过 “ 民汉合班 ” 、 “ 民汉合宿 ” , 少数 民族学生 和汉 族学生一起学 习生活 , 对少数 民族学 生的汉 语水平提 高
1 O l I 一 _ I I_I 一
受专业知识培养的水平 。 两个班的少数 民族学 生 8 0 %存
在不同程度的挂科 , 有3 位学生甚至不及格科 目超 过 1 0
门, 超过 了年总科 目的 5 0 %( 见图 1 ) 。少数 民族 学生来 自全疆各个地 区 , 由于历史原因新疆各地 区双语 教育发 展极不平衡 。在新疆 , 双语教 育分为三种模式 : 模式 一 ,
本 听懂 教师授课 语言 ,但 对教 师讲述 内容 不能及 时反 应, 仅有 2 0 %的学 生能跟得上 教师教 学进度 ; 而教 师授
. , ,

2 0 1 4 年
1 1月
Un i v e r s i t y Ed u c a t i o n
No v e mb e r 2 01 4

新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 民汉合班” 地理专业教学问题研究
杨余辉
( 新疆 师 范大 学 地 理科 学与旅 游学 院 , 新疆 乌 鲁木 齐 8 3 0 0 5 4 )
部分 课程 ( 理科 各 科 ) 用汉 语授 课 , 其他 学 科用 民语 授
课; 模式二 , 民语文 、 音 乐等涉及少数 民族文化 的内容 用 民语授课 , 其他课程用汉语授 课 ; 模式三 , 全部课程 用汉 语授课 , 开设 民语 文课程 和英语课 程 , 课 程设 置方案 同 汉语授课学校。 网 不 同教育水平 的学生进入高校后 , 在 同

利进入现代化社会 , 无法获得更大发展” 。 圆 从2 0 世纪 9 0 年 代末开始 , “ 民汉 合校” 在新疆 悄然 重起 , 成 为新 的教
育 热点 , 从 过去 的仅是 大学 “ 民汉合 校” , 发 展到 中小 学 “ 民汉合校 ” , 建 立起完 整 、 立体 的双语 教学 体系 。近几
数 民族学 生使用 汉语授 课 , 逐步从双语授课体 系向汉语 授课体 系过 渡。为了适 应这一 发展要求 , 国家及 自治 区 建立若 干发展 、 配套措施 , 通过 “ 双语培 训” 专业授课能力 。 从2 0 1 1
年开始 , 自治 区高校也开 始进一 步推动 “ 民汉 合班 ” , 从 过去仅是少数优 秀的少 数民族 学生选人汉族班 , 到现 在 的民汉各一 半——真正 的 “ 民汉 合 班” , 采 用汉语 言 授 课 。笔者所在学校学 院于 2 0 1 1 年招 收的地理科学师 范 专业两个班 , 均是 “ 民汉合班 ” , 经过一 年的运行 , 一些 问
[ 摘 要] 鉴 于高校地理双语教育 目 前存在的 问题 , 针对目 前新 疆中小学双语教 育U. z - 种培 养模 式, 高校地理双语教育 因采取 多样化培养模式和方案, 因材施教 , 提 高高校 少数 民族生源的地理 专业水平。
[ 关键词 】 少数民族地 区 高校双语教 育 地理专业 [ 中图分类号 ] G 4 2 0 [ 文献标 识码 ] A [ 文章 编号 ] 2 0 9 5 — 3 4 3 7 ( 2 0 1 4 ) 1 7 — 0 0 5 7 — 0 2
图1 民汉合班 少数 民族学生挂科情况统计
无疑有重要 的推动作用 。 但对少数民族 学生的专业培养
[ 收稿时间 ] 2 0 1 4 — 0 5 — 1 5 [ 作者简介 ] 杨余辉( 1 9 8 0 一 ) , 男, 四川人 , 博士 , 讲师 , 研 究方向 : 双语教 学研 究。 5 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