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化学综合实验专题复习
2013年高考化学实验题备考策略与复习建议
2013年高考化学实验题备考策略与复习建议【摘要】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的高考化学试题,不难发现试题中涉及化学实验内容的题目和分值与历年相比有增无减,全国卷与各地自主命题卷各有特色。
命题者通过多视角选材,不断创新精心设计试题,全面考查学生应具备的综合实验能力。
因此,研究新形势下的高考实验命题和考察方向,对于广大师生来说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充分做好实验复习,也是高考复习过程的重要一环。
【关键词】高考化学策略【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3)02(b)-0005-011 化学实验备考策略纵观新课程下高考化学实验试题的特点,可以发现题目难度并没有增加,但加强了对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基本操作、实验数据分析和推理、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注意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通过对新课程下高考化学实验试题的特点的分析,得出以下几点启示。
1.1 熟悉常见的实验基本操作,力求实验基础知识网络化(基础知识的掌握)由于条件所限,对于重要仪器的使用要做到给学生简单展示和演示,对于试剂的保存,物质的检验,分离除杂,气体的制备等基础知识以学生自主的形式归类分解复习,自主总结规律。
(重点:不常见知识,及相似知识间的辨析)1.2 阅读思考分析推理迁移应用是保障(知识与题目的衔接:做题能力的提高)高考实验试题在命题设计上注重对学生阅读分析推理迁移应用能力的全面考察,这也是新课标的指导思想,即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加强对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在实验复习过程应注重通过相关实验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和完成实验能力。
要让学生“动手”做实验,让学生自主设计和探究实验、改进和创新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训练学生用实验解决化学问题,明确实验的目的和原理,使学生的实验能力真正得到提高。
2013高考理综化学(北京卷)附答案
综合实验专题复习素材28.(15分)(2013北京高考)某学生对SO2与漂粉精的反应进行实验探究:(1)C12和Ca(OH)2制取漂粉精的化学方程是。
(2)pH试纸颜色的变化说明漂粉精溶液具有的性质是。
(3)向水中持续通入SO2,未观察到白雾。
推测现象i的白雾由HC1小液滴形成,进行如下实验:a.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检验白雾,无变化;b.用酸化的AgNO3溶液检验白雾,产生白色沉淀。
① 实验a目的是。
②由实验a、b不能判断白雾中含有HC1,理由是。
(4)现象ii中溶液变为黄绿色的可能原因:随溶液酸性的增强,漂粉精的有效成分和C1-发生反应。
通过进一步实验确认了这种可能性,其实验方案是。
(5)将A瓶中混合物过滤、洗涤,得到沉淀X①向沉淀X中加入稀HC1,无明显变化。
取上层清液,加入BaC1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则沉淀X中含有的物质是。
②用离子方程式解释现象iii中黄绿色褪去的原因:。
明确实验目的....,确定实验原理....,预测实验现象....实验目的:是贯穿整个实验问题的主线,只有时刻明确实验目的才能从宏观上把控住实验问题。
实验目的可分为整体目的与阶段目的,整体目的是指题目本身所提出的核心任务。
阶段目的:是指为达成整体目的而分解出的对单一问题的研究,往往是针对所提猜想(或假设)合理性(或可能性)的确认实验原理:是指实验目的中所涉及到的物质间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
高考试题(北京卷)实验现象:是指对应实验原理所涉及到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产生的正常现象....(与实际实.....验操作时发生的异常现象对比而言)。
27.(15分)(2012北京高考)有文献记载:在强碱条件下,加热银氨溶液可能析出银镜。
某同学进行如下验证和对比实验。
该同学欲分析实验Ⅰ和实验Ⅱ的差异,查阅资料: a .b .AgOH 不稳定,极易分解为黑色Ag 2O(I)配制银氨溶液所需的药品是 。
(2)经检验,实验Ⅰ的气体中有NH 3,黑色物质中有Ag 2O.①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NH 3产生的现象是 。
2013年全国各地高考化学试题知识点归类化学实验(Word版,19页含答案)
2013年全国各地高考化学试题知识点归类:化学实验(2013大纲卷)10、下列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选项目的操作A. 配制100 mL 1.0 mol/L CuSO4溶液将25 g CuSO4·5H20溶于100 mL蒸馏水中B. 除去KNO3中少量NaCl 将混合物制成热的饱和溶液,冷却结晶,过滤C. 在溶液中将MnO4-完全转化为Mn2+向酸性KMnO4溶液中滴加H2O2溶液至紫色消失D. 确定NaCl溶液中是否混有Na2CO3 取少量溶液滴加CaCl2溶液,观察是否出现白色浑浊【答案】A(2013福建卷)10.下列有关试验的做法不正确的是A.分液时,分液漏斗的上层液体应由上口倒出B.用加热分解的方法区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固体C.配置0.1000 mol·L-1氢氧化钠溶液时,将液体转移到容量瓶中需用玻璃棒引流D.检验NH4+时,往试样中加入NaOH溶液,微热,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逸出的气体【答案】D(2013江苏卷)5.用固体样品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经过称量、溶解、转移溶液、定容等操作。
下列图示对应的操作规范的是A.称量B.溶解C.转移D.定容【参考答案】B(2013江苏卷)13.下列依据相关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该溶液一定是碳酸盐溶液B.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该溶液一定是钠盐溶液C.将某气体通入溴水中,溴水颜色褪去,该气体一定是乙烯D.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 溶液,溶液不变色,滴加氯水后溶液显红色,该溶液中一定含Fe2+【参考答案】D(2013海南卷)6.下图所示仪器可用于实验室制备少量无水FeCl3,仪器连接顺序正确的是A.a-b-c-d-e-e-f-g-h B.a-e-d-c-b-h-i-gC.a-d-e-c-b-h-i-g D.a-c-b-d-e-h-i-f[答案]B(2013海南卷)7.下列鉴别方法不可行的是A.用水鉴别乙醇、甲苯和溴苯B.用燃烧法鉴别乙醇、苯和四氯化碳C.用碳酸钠溶液鉴别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D.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苯、环已烯和环已烷[答案]D(2013海南卷)11.下列关于仪器使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滴定管装滴定液时应先用滴定液润洗B.锥形瓶用作反应容器时一定不能加热C.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可以高于蒸馏瓶支管口D.振荡分液漏斗时应关闭其玻璃塞和活塞[答案]AD[2013高考∙重庆卷∙4]按以下实验方案可从海洋动物柄海鞘中提取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天然产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步骤(1)需要过滤装置B.步骤(2)需要用到分液漏斗C.步骤(3)需要用到坩埚D.步骤(4)需要蒸馏装置答案:C(2013上海卷)14.为测定镀锌铁皮锌镀层的厚度,将镀锌皮与足量盐酸反应,待产生的气泡明显减少时取出,洗涤,烘干,称重。
2013高考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专题复习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一、题型解读化学实验设计与评价,能根据提供的药品、仪器依据实验原理、实验目的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明确科学探究的要素;会对实验方案进行评价。
实验设计与评价是中考的重、难点题型,也是热点题型。
侧重于考查同学们是否理解基本的实验原理,是否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
(一)实验方案的设计(1)一个比较完整的化学实验设计方案,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内容:①实验目的②实验原理;③实验用品(包括仪器和药品等)及规格④实验装置、实验步骤;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⑤实验现象及结论。
(2)对于给出实验目的,要求设计实验方案的题一般可以按以下思维程序进行:1根据实验目的,确定实验原理(或假设);②根据实验原理(或假设),选择需要的仪器和药品(或实验装置图);③写出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④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得出正确结论。
(3)实验设计要科学合理,安全可靠,操作简便、现象明显、结论可信、绿色环保。
(二)实验方案的评价(1)对于给出的实验方案设计,要求评价方案的合理性,推断实验中的现象和分析。
归纳出结论(或规律)的题,可结合有关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从实验的原理、实验仪器和药品、实验操作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考虑方案的合理性,描述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的结论。
(2)对实验方案的评价要全方位综合评价。
如看方案是否科学合理、具有严密性,操作是否安全简单易行;是否节约试剂、成本,保证产品质量;是否有利于保护环境等。
此外解题时要仔细审题,针对题意,运用评价的各个标准逐步逐项进行全面的分析评价。
二、中考典例1.以物质的制取、性质实验为背景的实验设计例1.某兴趣小组同学将CO2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
(1)写出上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
(2)为探究CO2和NaOH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王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A、B实验,验证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
实验现象为:A中试管内液面上升;B中气球胀大。
2013届高考化学单元考点综合复习课件3
二、实验学习方法 1 .牢记认真落实课本实验,挖掘课本实 验的原则 在高考实验复习中只要把握好重视课本的 原则,就不会在题海和各类模拟考中迷失方向, 而在高考中丢掉占实验一半以上的基础分。浏 览近年广东高考化学实验试题不难发现实验的 考查知识点大多源于课本,几乎每一道试题都 能在课本相应的地方找到出处。而且,有些试 题所涉及的实验直接取材于课本中的演示实验 或学生实验。
3.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实验设计或处理 近年来,实验题中新情境试题不断增多,这 类试题的特点是将基本的实验操作设计置于新的 情境中 ( 主要是中学课本没有的新反应或新装置或 是能使中学生理解的最新科技知识、简化的改进 的装置等 ) ,结合学生原有的知识和能力,来进行 仪器组装、现象描述、数据分析、考虑安全和防 污等,用来考查考生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分析 综合及评价的能力。
第三,将化学实验与化学相关知识、其他学科 ( 如物理、生物等 ) 的相关知识与方法融合在一起来 进行综合考查。 (2)强调创新 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化、课程改革的进一步 深入以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呼声的加强,高考化学 实验的考查角度在不断地创新。认真分析近年高考 化学实验试题的走向,高考化学实验题命题中的创 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正确运用实验原理和正确认识实验装
置
这类试题通常是给出限定的实验装置、 反应条件、实验现象和有关数据,要求考生 根据实验原理及试题中所给予的信息,结合 元素化合物知识,选用仪器药品,正确认识、 选择装置,说明装置中某些仪器的作用,描 述实验现象,写有关化方程式,进行数据分 析,指出实验中必须注 ( 包含所用试剂、仪 器、反应原理和收集原理); (4)物质的分离、提纯和检验等; (5)化学实验的记录和处理方法; (6)运用化学知识设计或评价实验方案。
2013年广东省高考化学专题复习课件:第十四专题化学实验综合应用
取步骤1中的溶液于烧杯中, pH明显大于9.6,该试
用pH计测定其pH
剂中含有Ba(OH)2
(3)①搅拌溶解 250 mL 容量瓶 ②0.1980
③250×0.129×802×5.0100×-3×w 315×V×100% (4)不能
3.(2010 年广东高考)碳酸锂广泛应用于陶瓷和医药等领 域。已知β-锂辉石(主要成分为Li2O·Al2O3·4SiO2)为原材料制 备Li2CO3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Fe3+、Al3+、Fe2+和Mg2+以氢氧化物形式完全沉淀 时,溶液的 pH 分别为 3.2、5.2、9.7 和 12.4;Li2SO4、LiOH和 Li2CO3 在 303 K 下的溶解度分别为 34.2 g、12.7 g 和 1.3 g。
(1)步骤Ⅰ前,β-锂辉石要粉碎成细颗粒的目的是___增__加_ 接__触__面__积__使__反__应__充__分__,__同__时__加__快__反__应__速__率___。
学查得 Ba(OH)2·8H2O 在 283 K、293 K 和 303 K 时的溶解度 (g/100 g H2O)分别为 2.5、3.9 和 5.6。
(1)烧杯中未溶物可能仅为 BaCO3,理由是____________。 (2)假设试剂由大量 Ba(OH)2·8H2O和少量BaCO3 组成,设 计实验方案,进行成分检验,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
答案:(1)由于 Ba(OH)2·8H2O 与空气中 CO2 反应,所取试 剂大部分已变质为 BaCO3,未变质的Ba(OH)2·8H2O 在配制溶液 时能全部溶解
(2)
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
试剂中有Ba2+存在
滴加稀盐酸,连接带塞导 气管,将产生的气体导入
澄清石灰水中
2013年高考化学实验题集锦
2013年高考化学实验题集锦全国13.下列实验中,所采取的分离方法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是26.(13分)合成反应:在a 中加入20 g 环己醇和2小片碎瓷片,冷却搅动下慢慢加入1 mL 浓硫酸。
b 中通入冷却水后,开始缓慢加热a ,控制馏出物的温度不超过90℃。
分离提纯:反应粗产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5%碳酸钠溶液和水洗涤,分离后加入无水氯化钙颗粒,静置一段时间后弃去氯化钙。
最终通过蒸馏得到纯净环己烯l0 g 。
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b 的名称是 。
(2)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 ;如果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瓷片,应该采取的正确操作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
A .立即补加B .冷却后补加C .不需补加D .重新配料 (3)本实验中最容易产生的副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
(4)分液漏斗在使用前须清洗干净并 ;在本实验分离过程中,产物应该从分液漏斗的 (填“上口倒出”或“下口放出”)。
(5)分离提纯过程中加入无水氯化钙的目的是 。
(6)在环己烯粗产物蒸馏过程中,不可能用到的仪器有 (填正确答案标号)。
A .圆底烧瓶 B .温度计 C .吸滤瓶 D .球形冷凝管 E .接收器 (7)本实验所得到的环已烯产率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
A .41% B .50% C .61% D .70%26.(13分) (1)直形冷凝管 (2)防止暴沸 B (3)(4)检漏 上口倒出 (5)干燥(或除水除醇) (6)CO (7)COHc36.[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15分)草酸(乙二酸)可作还原剂和沉淀剂,用于金属除锈、织物漂白和稀土生产。
一种制备草酸(含2个结晶水)回答下列问题:(1)CO 和NaOH 在一定条件下合成甲酸钠、甲酸钠加热脱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分别为 、 。
(2)该制备工艺中有两次过滤操作,过滤操作①的滤液是 ,滤渣是 ;过滤操作 ②的滤液是 和 ,滤渣是 。
(3)工艺过程中③和④的目的是 。
(4)有人建议甲酸钠脱氢后直接用硫酸酸化制备草酸。
2013年高考化学总复习专题3第2讲.pdf
第2讲 钠、镁及其化合物(二) [考纲要求] 1.了解Na2CO3和NaHCO3的性质。
2.能正确鉴别Na2CO3和NaHCO3,并能用实验的方法实现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
3.从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理解ⅠA族元素(单质、化合物)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4.了解碱金属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及其应用。
5.了解碱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典型计算。
6.记住Na、K等重要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
考点一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比较 名称碳酸钠(Na2CO3)碳酸氢钠(NaHCO3)俗名物理性质色态白色晶体细小白色晶体水溶性易溶于水,溶液呈____易溶于水(但比Na2CO3溶解度____),溶液呈碱性稳定性____,但结晶碳酸钠(Na2CO3·10H2O)易____不稳定,受热易分解,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 学 性 质与H+反应与碱反应[Ca(OH)2]与OH-不反应,但Ca2++CO===Ca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碱过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碱不足)与盐 反应CaCl2不反应硫酸铝3HCO+Al3+===Al(OH)3↓+3CO2↑主要用途玻璃、造纸、制皂、洗涤发酵、医药、灭火器相互转化Na2CO3NaHCO3 1.将CO2气体通入到饱和Na2CO3溶液中有何现象?原因是什么? 2.Na2CO3固体粉末中混有少量NaHCO3,用什么方法除杂?Na2CO3溶液中混有少量NaHCO3,用什么方法除杂?NaHCO3溶液中混有少量Na2CO3,用什么方法除杂? 3.如何鉴别Na2CO3和NaHCO3? 某校化学课外小组为了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白色固体,用不同的方法做了以下实验,如图Ⅰ~Ⅳ所示。
只根据图Ⅰ、Ⅱ所示实验,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装置序号)。
2013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考点研习训练 1-5-2综合实验
2013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考点研习训练:1-5-2综合实验1.(2012年高考北京卷)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实验结果与预测的现象不一致的是( )[2I 2变蓝色,A 错;浓盐酸也具有很强的挥发性,但酚酞遇到HCl 仍呈无色,B 正确;浓氨水中挥发出NH 3,NH 3与AlCl 3溶液反应生成Al(OH)3白色沉淀,C 正确;饱和氯水中逸出Cl 2,Cl 2遇到湿润红纸条,生成HClO ,使红纸条褪色,D 正确。
答案:A2.(2012年北京东城二模)下列事实可以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 A .漂白粉和明矾都常用于自来水的处理 B .乙烯可使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 .铁片和铝片置于冷的浓硫酸中均无明显现象 D .苯酚和氢氧化钠溶液在空气中久置均会变质解析:A 项,漂白粉中的Ca(ClO)2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杀死细菌;明矾中的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氢氧化铝胶体能够吸附水中的杂质。
B 项,乙烯可以和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乙烯中的碳碳双键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 项,铁片和铝片在冷的浓硫酸中均发生钝化从而阻止反应的进行。
D 项,苯酚在空气中易被氧化而变质;氢氧化钠溶液在空气中易吸收二氧化碳而变质。
答案:C3.下述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333答案:C4.(2011年高考广东卷)下列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 )A.实验Ⅰ:振荡后静置,上层溶液颜色保持不变B.实验Ⅱ:酸性KMnO溶液中出现气泡,且颜色逐渐褪去4片刻,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广口瓶内始终保持无色C.实验Ⅲ:微热稀HNO3D.实验Ⅳ:继续煮沸溶液至红褐色,停止加热,当光束通过体系时可产生丁达尔效应解析:A项苯层中的溴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而褪色;B项中浓硫酸使蔗糖碳化,浓硫酸被还原生成二氧化硫气体,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其褪色;C项中的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在广口瓶中与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D项生成了氢氧化铁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2013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详细解析(十三个专题)
专题一:金属及其化合物
1.(2013江苏卷)6.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甲、乙、丙均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它们之间具有如下转化关系: 。下列有关物质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A.若甲为焦炭,则丁可能是O2
B.若甲为SO2,则丁可能是氨水
C.若甲为Fe,则丁可能是盐酸
D.若甲为NaOH溶液,则丁可能是CO2
(7)电解池中H+在阴极放电产生H2,阳极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综合分析实验II的两个反应,可知该实验有两个显著优点:
①H2S的原子利用率100%;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甲的化学式是_________;乙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
(2)甲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气体丙与金属镁反应的产物是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4)乙在加热条件下与CuO反应可生成Cu和气体丙,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a.甲、乙受热分解:2AlH3 2Al+3H2↑2NH4H N2↑+5H2↑
b.甲与水反应:2AlH3+6H2O==2Al(OH)3+6H2↑
c.2NH4H+5CuO 5Cu+ N2↑+5H2O
d.化合物甲和乙的组成中都含-1价H,—1价H还原性很强,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H2,即
化合物甲与乙可能发生的反应:2AlH3+ 2NH4H 2Al+N2↑+8H2↑。
2013年高三化学实验复习——钠的性质和焰色反应
2013年高三化学实验复习——钠的性质和焰色反应 实验目的 掌握金属钠的物理性质,理解钠的化学性质药品仪器仪器:酒精灯、镊子、滤纸、小刀、石棉网、三脚支架、集气瓶、烧杯.药品:金属钠、氯气、酚酞、铁丝、蒸馏水、酚酞、硫酸铜溶液。
实验步骤实验1观察瓶中的钠,了解钠的保存方法。
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用小刀切去钠一端的表层,观察表面的颜色和光泽;将其放置在空气中,观察表面颜色的变化。
实验2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
观察现象。
实验3在集气瓶中放置一团玻璃棉,将两三粒金属钠放在玻璃棉上,向集气瓶内通入氯气。
观察现象。
实验4将一小块钠投入盛有蒸馏水的小烧杯中。
反应完毕后滴几滴酚酞,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实验1 在切开的截面可以观察到钠是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的金属,放置在空气中表面变暗。
实验2 钠会燃烧,发出黄色火焰。
实验3金属钠在瓶内剧烈燃烧,产生黄色火焰,同时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实验4 钠浮在水面上,熔化成小球,四处游动,并伴有嘶嘶声,反应后溶液变成红色。
实验结论1.钠的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质软,有延展性,导电,导热,熔、沸点低,密度小2.化学性质(1)与氧气反应 常温:4Na + O 2 = 2Na 2O (白色)点燃:2O 2 (淡黄色)(2)与氯气、硫反应2S(3)与水反应现象:“浮”、 “熔”、 “游”、 “声”、 “红”2Na + 2H 2O = 2NaOH + H 2↑(4)与盐溶液的反应2Na + 2H 2O = 2NaOH + H 2↑CuSO 4 + 2NaOH = Na 2SO 4 + Cu(OH)2↓探究讨论1.钠为什么应保存在煤油中?为何能保存在煤油中?1. 因为钠要与水、氧气等物质反应变质。
放在煤油中能隔绝水和氧气等物质。
2.金属钠暴露在空气中,为什么颜色和光泽会发生变化?2.因为钠被氧气氧化,生成了白色氧化钠,而原来的金属钠的银白色的!3.金属钠与水反应时产生的气体是什么?用什么方法或装置可以检验该气体?3. 氢气。
2013高考化学实验五大专题真题归纳
2013高考化学实验五大专题真题归纳高考化学实验专题【说明】化学实验约占高考总分的20%,分析历年高考试题,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考查:一、化学实验基本方法;二、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三、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四、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实验大题已经成为高考理综试卷唯一固定的题型。
实验题多考查无机实验,但从2012年开始,又大胆的采用有机化学实验的命题方式,有机实验或将成为实验大题命题趋势。
实验专题一化学实验基本方法1.[2012·浙江理综,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镀锌铁皮锌镀层厚度的测定”实验中,将镀锌铁皮放入稀硫酸,待产生氢气的速率突然减小,可以判断锌镀层已反应完全B.在“火柴头中氯元素的检验”实验中,摘下几根未燃过的火柴头,将其浸于水中,稍后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后,即可判断氯元素的存在C.在“硫酸亚铁铵的制备”实验中,为了得到硫酸亚铁铵晶体,应小火加热蒸发皿,直到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D.受强酸或强碱腐蚀致伤时,应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2%醋酸溶液或饱和硼酸溶液洗,最后用水冲洗,并视情况作进一步处理2.[2012·天津理综,4]完成下列实验所选择的装置或仪器(夹持装置已略去)正确的是( )3.[2012·山东理综,1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中和滴定实验时,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B.盛放NaOH溶液时,使用带玻璃塞的磨口瓶C.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时,将溴的苯溶液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D.NaCl溶液蒸发结晶时,蒸发皿中有晶体析出并剩余少量液体即停止加热4.[2012·福建理综,6]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易燃试剂与强氧化性试剂分开放置并远离火源B.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C.在50 mL量筒中配制0.1000 mol·L-1碳酸钠溶液D.金属钠着火时,用细沙覆盖灭火5.[2012·安徽理综,10]仅用下表提供的玻璃仪器(非玻璃仪器任选)就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6.[2012·重庆理综,8]对实验:①中和滴定、②中和热的测定、③实验室制备乙烯、④乙酸乙酯的制取,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④必须加热 B.②③必须隔热C.①②必须用指示剂 D.③④必须用催化剂实验专题二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1.[2012·广东理综,9]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溴水鉴别苯和正己烷 B.用BaCl2溶液鉴别C.用浓HNO3与Cu反应制备NO2D.将混有HCl的Cl2通入饱和NaHCO3溶液中除去HCl2.[2012·浙江理综,13]水溶液X中只可能溶有K+、Mg2+、Al3+、中的若干种离子。
高考化学必考题型——综合实验复习方法
的创 造性 思维 。如 2 0 1 1 年安徽卷 第 2 8 题将 元素及化 合物知
识、 化学实验 、 化学反应 速率 等相关知识放 在一 块进 行了考查 , 验证实验设计 , 整个过程既有定量分析( 坐标 图的应 用 ) 和定性 分析 , 又有创新设计 。
对实验创新能力 的培养 。 如2 0 1 1 年全 国卷第 2 8题模 拟登 山运 动员所需 的能源提供剂氢化钙 的合成 , 先后考查 了考生识别典
中, 教师既要抓好学生基本知识 和技能的训练 , 又要组织学生积 极开展实验设计和评价 的讨论 , 逐步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一
师提 问学生 : “ 洗气装置除了洗气外 , 还有 哪些用途 ? ” 如此复 习
能使学生对简单的仪器倍感兴趣 , 思维得到活化 。
2 在 常规实验操 作中探 究
方案二 : 将S O 气体依 次有过 N a HC O , ( 或N a : C O , ) 溶液 、 酸
性K Mn O 溶液 、 品红溶 液 、 澄清石 灰水 , 品红溶液 不褪色且 澄
清石灰水变浑浊 , 证明 H 2 S O 酸 眭强于 H 2 C 0 。
方案 三 : 将C O 气体依次有过 N a H S O , ( 或N a 2 S O , ) 溶液 、 品 红溶 液 , 品红溶液不褪色 , 证明 H 2 S O , 酸性强 于 H C O 。 学生还可 以思考有没有新的方案 ,在平时的练习过程中 , 应该 多提 出几个 “ 假如 ” , 多问几个“ 为什 么” , 创新 的思路 自然 会被激活 。
小于后者 , 证明 H : S O , 酸性强于 H C O , 。
不加 热装 置。 气体 的净化与干燥过程 , 使用 的装置有洗气瓶 、 干 燥管 、 硬质大试 管等 , 收集的装置 和方法要根据气 体 的密 度和
高考化学实验专题复习
高考化学实验专题复习(一)一.化学实验的主要基本操作 (一).常见仪器 1.搅拌仪器:玻璃棒2.能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 U 型管 蒸发皿 坩埚 硬质玻璃管 3.需垫石棉网加热的仪器:烧杯 烧瓶 蒸馏烧瓶4.分离物质的仪器:分普通漏斗 分液漏斗5. 计量仪器(l )托盘天平(读数到0.1g ) 量筒(读数到0.1mL ) 容量瓶 滴定管(读数到0.01mL ) (2)量气装置6.气体发生装置(1)固+固气 (2)固+液气 (3)水浴加热(3)固+液气(4)启普发生器及其简易装置启普发生器 简易装置① 简易装置② 简易装置③7.净化(干燥/除杂)装置△△量气管水洗气瓶 洗气试管 双球洗气管 干燥管 U 型管8.冷却装置冰水冷却 冷凝管9. 集气装置(1)向上排空气法 (2)向下排空气法 (3)排水法 10. 尾气吸收装置11.其他仪器(二)气体的制备和检验1.气体制备实验装置的设计(1)装置顺序:气体发生装置→净化装置→反应或收集装置→除尾气装置 (2)安装顺序:由下向上,由左向右(3)操作顺序:装配仪器→检验气密性→加入药品→实验→实验结束(拆的顺序) 2. 气体净化与干燥注意事项冰水一般情况下,若采用溶液作除杂试剂,则是先除杂后干燥;若采用加热除去杂质,则是先干燥后加热。
(1)气体的净化剂的选择①易溶于水的气体杂质可用水来吸收;②酸性杂质可用碱性物质吸收;③碱性杂质可用酸性物质吸收;④水分可用干燥剂来吸收;⑤能与杂质反应生成沉淀(或可溶物)的物质也可作为吸收剂。
(2)气体干燥剂的类型及选择①浓硫酸:可干燥CO2、SO2、NO2、HCI、H2、Cl2、O2、CH4等气体,不能干燥NH3、H2S、HBr、HI等。
②生石灰、碱石灰、固体NaOH:可干燥NH3、H2、O2、CH4等气体,不能干燥酸性气体。
③无水氯化钙:不能干燥NH3。
3.尾气处理对于有毒、有害的气体尾气必须用适当的溶液加以吸收(或点燃),使它们变为无毒、无害、无污染的物质。
2013年高考化学总复习专题12.pdf
[考纲要求] 1.化学实验基础:(1)认识化学实验在学习和研究化学中的作用。
(2)了解化学实验的绿色化和安全性要求,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
(3)了解常见物质的制备和合成方法。
(4)能应用过滤、蒸发、萃取、蒸馏、层析等方法分离和提纯常见的物质。
(5)了解常见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的检测方法,了解质谱仪、核磁共振仪、红外光谱仪等现代仪器在测定物质组成和结构中的应用(相关仪器的工作原理等不作要求)。
(6)初步掌握天平、酸碱滴定管等仪器的使用方法。
(7)了解对物质进行定性研究和定量分析的基本方法。
(8)了解反应条件控制在化学实验中的意义,初步掌握控制反应条件的方法。
2.化学实验探究:(1)了解化学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
(2)能发现生产、生活和化学实验研究中有意义的化学问题。
(3)能根据具体情况设计解决化学问题的实验方案,并能对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分析、比较、优化和改进。
(4)能通过化学实验收集有关数据和事实,并运用科学方法加以处理。
(5)能对实验事实做出合理的解释,运用比较、归纳、分析、综合等方法形成实验探究结论。
(6)能对实验探究过程进行评价和反思,并应用探究结果解决相关的化学问题。
1.(2010·江苏,21B)对硝基甲苯是医药、染料等工业的一种重要有机中间体,它常以浓硝酸为硝化剂,浓硫酸为催化剂,通过甲苯的硝化反应制备。
一种新的制备对硝基甲苯的实验方法是以发烟硝酸为硝化剂,固体NaHSO4为催化剂(可循环使用),在CCl4溶液中加入乙酸酐(有脱水作用), 45 ℃下反应1 h。
反应结束后,过滤,滤液分别用5%NaHCO3溶液、水洗至中性,再经分离提纯得到对硝基甲苯。
(1)上述实验中过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滤液在分液漏斗中洗涤静置后,有机层处于__________层(填“上”或“下”);放液时,若发现液体流不下来,其可能原因除分液漏斗活塞堵塞外,还有________。
2013高考理综化学备考之化学实验知识模块
2013高考理综化学备考之"化学实验"知识模块"化学实验"知识模块1.银氨溶液、氢氧化铜悬浊液、氢硫酸等试剂不宜长期存放,应现配现用正确,银氨溶液久制易生成Ag3N极为易爆2.实验室制取氧气完毕后,应先取出集气瓶,再取出导管,后停止加热正确3.品红试纸、醋酸铅试纸、pH试纸、石蕊试纸在使用前必须先用蒸馏水润湿错误,PH试纸不润湿4.用标准盐酸滴定未知NaOH溶液时,所用锥形瓶不能用未知NaOH溶液润洗正确5.为防止挥发,浓氨水、氢氟酸、漂白粉、液溴、汽油、乙酸乙酯等均需密封保存错误,漂白粉不易挥发但易变质,所以需要密封保存6.浓H2SO4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水冲洗,再用干燥布擦净,最后涂上NaHCO3溶液错误,先用干燥布擦净,再用水冲洗,最后涂上NaHCO3溶液7.一支25mL的滴定管中,液面所在刻度为12.00,则其中所盛液体体积大于13.00mL正确8.准确量取25.00mL的KMnO4溶液,可用50mL碱式滴定管错误,应用酸式滴定管9.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正确10.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
分析下列实验温度计水银球位置。
(测定溶解度、制乙烯、硝基苯、苯磺酸、酚醛树脂、乙酸乙酯制备与水解、糖水解)测定溶解度(溶液)、制乙烯(反应液)、硝基苯(水浴)、苯磺酸(水浴)、酚醛树脂(沸水浴)、乙酸乙酯制备(直接加热)、水解(水浴)、糖水解(水浴)11.滴定时,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右手握持锥形瓶,边滴边振荡,眼睛注视滴定管中的液面下降的速度错误,眼睛注视锥形瓶中指示剂颜色变化12.称量时,称量物放在称量纸上,置于托盘天平的右盘,砝码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中错误,左物右码13.试管中注入某无色溶液密封,加热试管,溶液变红色,冷却后又变无色。
确定溶液成分应为SO2+品红溶液14.只用一种试剂可以鉴别甲苯、氯仿、己烯、酒精、苯酚水溶液、纯碱溶液正确,浓溴水15.氢氧化钠溶液滴定醋酸时,通常选择甲基橙作指示剂,终点颜色由橙变黄错误,通常选择酚酞作指示剂16.除去蛋白质溶液中的可溶性盐可通过盐析的方法错误,应该使用渗析17.配制硫酸亚铁溶液所用的蒸馏水应预先煮沸,以除去溶解在水中的氧气正确18.试管、蒸发皿、坩埚、锥形瓶等仪器均可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错误,锥形瓶应当隔石棉网微热19.所谓硅胶,即硅酸胶体。
2013年高考化学总复习知识点巩固课件专题12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题型示例·能力提升
①NaHSO4 催化制备对硝基甲苯时,催化剂与甲苯的最佳物 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 ②由甲苯硝化得到的各种产物的含量可知,甲苯硝化反应的 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与浓硫酸催化甲苯硝化相比, NaHSO4 催化甲苯硝化的优 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图1
图2
专题集训·能力提升
步骤 2:FeSO4 溶液的制备。将处理好的铁屑放入锥形瓶,加 入过量的 3 mol· L-1H2SO4 溶液,加热至充分反应为止。趁热 过滤(如图 2 所示),收集滤液和洗涤液。 步骤 3:硫酸亚铁铵的制备。向所得 FeSO4 溶液中加入饱和 (NH4)2SO4 溶液,经过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乙醇洗涤 后得到硫酸亚铁铵晶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题型示例·能力提升
考查意图
(1) 利用碘使淀粉变蓝色的性质检验淀粉是否水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解完全。 (2)根据所给反应可知,硝酸可将 C6H12O6 和 H2C2O4 氧化,则
草酸的产率下降。
(3)等体积的 NO2、NO 与 NaOH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亚硝 酸钠。 (4)淀粉水解后的溶液中含有大量的硝酸,因此用其吸收尾气 可以提高硝酸的利用率,但是氮的氧化物不能被吸收完全。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专题集训·能力提升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1)步骤 3 中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 2 中已经制得了溴,还要进行步骤 3 和步骤 4 的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步骤 5 中萃取和分液所需要的主要玻璃仪器为_________。 (4)用如上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精制粗溴。 ①反应过程中需要对 A 容器加热, 加热的方法是__________。 图中冷却水应从 B 的________(填“a”或“b”)口进入。 ②c 中加冰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3年高考化学总复习专题9第1讲.pdf
第1讲 化学实验基础 [考纲要求] 1.知道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2.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能识别药品安全使用标识。
3.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考点一 常见的化学实验仪器及其使用方法 1.加热仪器——酒精灯 (1)加热时用外焰加热; (2)酒精灯中的酒精量不超过容积的____,不少于1/4; (3)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 (4)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5)用完酒精灯,必须用____盖灭,不可用嘴去吹。
2.可加热仪器 垫石棉网加热仪器—— 3.计量仪器 ③左盘放__________,右盘放________,即______物______码;④精确度:______ g。
(6)仪器F的名称:__________。
①测反应混合物的温度时:应将温度计插入__________,温度计的水银球不能接触容器内壁,如测定物质的溶解度、实验室中制乙烯及中和热的测定;②测蒸气的温度时,水银球应在液面以上;测馏分温度时,水银球应略低于蒸馏烧瓶__________。
1.下图是几种常见的加热装置。
(1)A、B、C、D四装置都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E、F装置加热时需垫 。
其中F装置中对试管的加热方式是 。
采用这种加热方式的目的是 。
(2)H2还原CuO可选用 装置。
(3)NH4Cl与Ca(OH)2混合制NH3可选用 装置。
(4)胆矾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可选用 装置。
(5)乙酸乙酯的制备可选用 装置。
(6)MnO2与浓盐酸混合制氯气可选用 装置。
若该装置只加热液体时,容器内必须放 。
2.下列仪器中,在灼烧固体物质时必须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名称) 3.如图所示,读数时同样是仰视,引起的读数误差相同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高考化学实验复习专题一:真题热身1.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方法和结论都正确的是()A.向饱和FeCl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可制取Fe(OH)3胶体B.取少量溶液X,向其中加入适量新制的氯水,再加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X溶液中一定含有Fe2+C.室温下向苯和少量苯酚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适量NaOH溶液,振荡、静置后分液,可除去苯中的少量苯酚D.已知I-3≒I2+I-,向盛有KI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适量CCl4,振荡静置后CCl4层显紫色,说明KI3在CCl4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2、固态化合物A由两种短周期元素组成,可与水发生复分解反应。
甲组同学用下图装置(夹持装置略)对其进行探究实验。
(1)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
(2)实验中,Ⅱ中的试纸变蓝,Ⅳ中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并有M生成,则Ⅲ中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Ⅴ中的试剂为________;Ⅳ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3)乙组同学进行同样实验,但装置连接顺序为Ⅰ—Ⅲ—Ⅳ—Ⅱ—Ⅴ—Ⅵ,此时Ⅱ中现象为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经上述反应,2.5g化合物A理论上可得0.56L(标准状况)M,则A的化学式为________。
二、实验题目命题规律取材于教材、注重创新是近年高考化学试题的一大特点。
近年高考综合实验试题往往是在教材实验、演示实验或考生已有实验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创设新情镜,提出新问题,考查考生的创新意识。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题干给予的新信息,预测实验现象等。
(2)药品使用创新、仪器功能拓展、实验操作改变创新和实验操作新途径开辟等。
(3)面对新情境,能够正确提取并处理信息(准确提炼规律、严密推理分析、做出合理解释等)。
(4)面对新问题,能够全面深入思考,合理优化结构,准确深刻评价等。
从近三年高考命题形势看气体检验、离子检验类实验、无机化工类实验、探究性实验等是实验设计的热点。
考点1 物质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要求学生能将教材实验某些装置分为具有一定实验功能的、简单的实验组合或片段,如制气、除杂、物质检验、物质性质实验、气体收集、尾气处理等装置,要求按照题目要求,依据实验原理,从中选出一些装置进行科学组合、合理连接,以完成某一具体实验。
具体做法为列出可能的几种制备方法和途径,然后进行分析和比较,从中选取最佳的实验方法。
在制定具体的实验方案时,还应注意对实验条件进行严格、有效的控制。
[例1]碘化钠是实验室中常见分析试剂,常用于医疗和照相业。
工业上用铁屑还原法来制备,工艺流程如下:(1)碘元素属于第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族;反应②中的氧化剂是(写化学式)________。
(2)判断反应①中的碘已完全转化的具体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①、③两反应的化学方程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滤液浓缩、冷却、分离、干燥和包装过程中,都需要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特别是在浓缩、冷却时最好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归纳总结:1.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①条件合适,操作方便;②原理正确,步骤简单;③原料丰富,价格低廉;④产物纯净,污染物少。
即从多种路线中选出一种最佳的制备途径,合理地选择化学仪器与药品,设计合理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步骤。
2.性质探索性实验的设计:主要是从物质的结构特点或从所属类型的典型代表物去推测物质可能具有的一系列性质,而后据此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方案,去探索它所可能具有的性质。
3.性质验证实验的设计:主要是求证物质具备的性质,关键是设计出简捷的实验方案,要求操作简单,简便易行,现象明显,且安全可行性质实验方案的基本流程为:研究物质结构―→预测可能性质―→设计实验方案(方法、步骤、仪器、药品、操作要点、现象及分析、结论等)―→实施实验―→结论。
考点2 物质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要按照课程内容的要求,积极开展实验探究活动。
通过探究活动“发现学习和生产、生活中有意义的化学问题,并进行实验探究;能根据具体情况设计解决化学问题的实验方案,并予以评价和优化;能通过化学实验收集有关数据,并科学地加以处理;能对实验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运用比较、归纳、分析、综合等方法初步揭示化学变化的规律”。
1.探索性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分析物质的结构特点或从所属类型的典型代表物去推测物质可能具有的一系列性质,而后据此设计合理实验方案,探索可能具有的性质。
2.验证性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对物质具备的性质进行求证,关键是设计出简捷的实验,操作简单安全,实验现象明显。
[例2]某小组同学欲研究SO2的性质。
(1)将相关的含硫物质分为如下表所示的3组,第2组中物质X的化学式是________。
第1组第2组第3组S(单质) SO2、X、Na2SO3、NaHSO3SO3、H2SO4、Na2SO4、NaHSO4(2)利用下图所示的装置研究SO2的性质:(熔点:SO2-76.1 ℃,SO3 16.8 ℃;沸点:SO2-10 ℃,SO3 45℃)①装置Ⅰ模拟工业生产中SO2催化氧化的反应,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②甲同学按Ⅰ、Ⅱ、Ⅲ、Ⅳ的顺序连接装置,装置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Ⅲ中溶液逐渐褪色,生成Mn2+,同时pH降低,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
③乙同学按Ⅰ、Ⅱ、Ⅳ的顺序连接装置,若装置Ⅳ中有40mL 0.25mol·L-1NaOH溶液,反应后增重4.8g,则装置Ⅳ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总结:化学物质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涉及中学化学各方面知识,多为填空题,依据实验原理及相关知识作出全面分析,以解决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并进行讨论、质疑,对不同方案作出评价,因此要掌握一些装置和仪器药品的使用方法,力求使实验仪器简单、操作便捷、现象明显、安全无污染等。
考点3 探究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方案的设计及评价要求能将教材中的实验仪器进行改装,但实验原理、反应机理不发生改变。
像苯酚与醋酸、碳酸、碳酸氢根、苯甲酸等的酸性比较,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室气体制备及性质检验等。
1.结合实验方案的设计基本思路2.完整的化学实验方案(1)实验名称; (2)实验目的; ( 3)实验原理; (4)实验用品(仪器、药品及规格); (5)实验步骤(包括实验仪器装配和操作); (6)实验现象记录及结果处理; (7)问题和讨论。
3.实验方案的评价(1)可行性评价:①实验原理是否正确、可行;②实验操作是否安全、合理;③实验步骤是否简单、方便;④实验效果是否明显。
(2)绿色化学评价:①原材料是否易得、安全、无毒;②反应是否节能、速率是否较快;③原料的利用率、产率是否较高;④反应是否造成环境污染。
[例3](2010·福建理综,25)工业上常用铁质容器盛装冷浓硫酸。
为研究铁质材料与热浓硫酸的反应,某学习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探究一】(1)将已去除表面氧化物的铁钉(碳素钢)放入冷浓硫酸中,10分钟后移入硫酸铜溶液中,片刻后取出观察,铁钉表面无明显变化,其原因是________。
(2)另称取铁钉6.0g 放入15.0mL 浓硫酸中,加热,充分反应后得到溶液X 并收集到气体Y 。
①甲同学认为X 中除Fe 3+外还可能含有Fe 2+。
若要确认其中的Fe 2+,应选用________(选填序号)。
a .KSCN 溶液和氯水b .铁粉和KSCN 溶液c .浓氨水d .酸性KMnO 4溶液②乙同学取336mL(标准状况)气体Y 通入足量溴水中,发生反应:SO 2+Br 2+2H 2O===2HBr +H 2SO 4‘然后加入足量BaCl 2溶液,经适当操作后得干燥固体2.33g 。
由此推知气体Y 中SO 2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
【探究二】分析上述实验中SO 2体积分数的结果,丙同学认为气体Y 中还可能含有H 2和Q 气体。
为此设计了下列探究实验装置(图中夹持仪器省略)。
(3)装置B 中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
(4)认为气体Y 中还含有Q 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为确认Q 的存在,需在装置中添加M 于________(选填序号)。
a .A 之前b .A -B 间c .B -C 间d .C -D 间(6)如果气体Y 中含有H 2,预计实验现象应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若要测定限定体积气体Y 中H 2的含量(标准状况下约有28mLH 2),除可用测量H 2体积的方法外,可否选用质量称量的方法?做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总结:实验操作的设计与注意的问题1.仪器接口的连接:总体上遵循装置的排列顺序,但对于吸收装置应“长”进“短”出(或“深”入“浅”出);量气装置应“短”进“长”出;洗气装置应“长”进“短”出,干燥管应“大”进“小”出。
2.实验操作的顺序:装置选择与连接→气密性检验→装固体药品→加液体药品→开始实验(按程序)→拆卸仪器→其他处理等。
3.加热操作注意事项主体实验加热前一般应先用原料气赶走空气后,再点燃酒精灯,其目的一是防止爆炸,如H2还原CuO、CO还原Fe2O3;二是保证产品纯度,如制备Mg3N2、CuCl2等。
反应结束时,应先熄灭酒精灯,继续通原料气直到冷却为止。
4.尾气处理有毒气体常采用溶液(或固体)吸收或将之点燃,无毒气体直接排放。
5.注意(1)制取在空气中易水解的物质(如Al2S3、AlCl3、Mg3N2等)及易受潮的物质时,往往在装置末端再接一个干燥装置,以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
(2)用碱石灰吸收测定实验中生成CO2的质量时,前面要干燥,末端要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和CO2进入。
易错点悟(1)巧审题,明确实验的目的和原理。
实验原理是解答实验题的核心,是实验设计的依据和起点。
实验原理可从题给的化学情景(或题首所给实验目的)并结合元素化合物等有关知识获取。
在此基础上,遵循可靠性、简捷性、安全性的原则,确定符合实验目的、要求的方案。
(2)想过程,理清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
根据实验原理所确定的实验方案中的实验过程,确定实验操作的方法步骤,把握各步实验操作的要点,理清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
(3)看准图,分析各项实验装置的作用。
有许多综合实验题图文结合,思考容量大。
在分析解答过程中,要认真细致地分析图中所示的各项装置,并结合实验目的和原理,确定它们在该实验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