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导学案

合集下载

2024-2025学年沪粤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六章第一节怎样认识力导学案

2024-2025学年沪粤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六章第一节怎样认识力导学案

20242025学年沪粤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六章第一节怎样认识力导学案在设计本节课“怎样认识力”的导学案时,我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为目标,力求通过各种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力、理解力,感受力的存在和作用。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生活实例,感受力的存在,理解力的概念。

2. 让学生掌握力的基本性质,了解力的计量单位。

3. 培养学生运用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力的概念、力的计量单位。

2. 教学重点:力的作用效果、力的基本性质。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力的演示仪、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导学案、力的小实验器材。

四、活动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如推门、提书包等,让学生感受到力的存在,引发学生对力的好奇心。

2. 探究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力的概念,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力。

3. 知识讲解:讲解力的定义、力的计量单位,并通过力的演示仪进行直观展示。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力的小实验,如拉弹簧、抛物体等,观察力的作用效果。

5. 讨论交流:让学生分享实验心得,讨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关系。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力的小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活动重难点1. 活动重点: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感受力的存在,理解力的概念。

2. 活动难点:力的计量单位、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关系。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力的作用,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通过本节课的导学案设计,我希望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力的概念,感受到力的存在,学会运用力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力的概念和计量单位力的概念是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它描述了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程度。

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于力的概念往往停留在字面上,难以理解力是一种可以量化的物理量。

因此,我在教学中特别强调了力的计量单位——牛顿(N)。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导学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导学案

本章知识点一、透镜1、凸透镜和凹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

主轴:通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透镜的主光轴。

光心:薄透镜的中心点叫做透镜的光心。

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2、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

通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平行于凹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形成发散光,这些发散光的反向延长线会聚一点,这点叫做凹透镜的虚焦点,虚焦点到凹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凹透镜的焦距。

焦距越小的透镜,会聚(或发散)作用越明显。

3、透镜的分辨方法(1)手摸法:中间厚边缘薄的为凸透镜。

(2)聚焦法:用太阳光对着透镜照能得到细小亮斑的是凸透镜。

(3)放大法:看书上的字放大的是凸透镜。

二、凸透镜成像1、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

2、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像距等于2倍焦距。

3、当物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大于2倍焦距。

4、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距大于1倍焦距。

5、放大镜的使用: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像同侧。

使用时应使物体尽量远离透镜,但物距不得超过一倍焦距。

三、生活中的透镜1、幻灯机与投影仪:幻灯片或投影片到凸透镜的距离为物距,镜头到屏幕的距离为像距。

原理:当物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大于物距。

屏幕上要成正立的像,幻灯片必须倒放。

要使屏幕上得到的像更大,应当使凸透镜与幻灯片或投影片八年级物理导学案第 1 页。

第六章第三节第一课时导学案等效电路

第六章第三节第一课时导学案等效电路
1.步骤
2.分析思路
3.注意事项
4.如右图示,R1=20Ω,当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0.3A,当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求电阻R2的阻值。
[及时练习3] 1.上图中,若已知R2=30Ω,当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0.3A,当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求电阻R1的阻值。
2.如果只有一只电流表、一只定值电阻R0、电源,若干导线,两只开关,没有电压表,如何测量出未知电阻RX的值?画出电路图,说出你的办法来,并推导出RX的表达式。
由此可以得出实验结论,公式表示为。
2.推论一: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R1串联起来,其等效电阻为R=。
推论二:几个电阻串联后的等效电阻,比串联的每个电阻的阻值(填“大”、“小”),原因是电阻串联起来后,相当于。
3.串联电路等效电阻的理论推导。(根据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电流、电压特点推导)
[及时练习1] 12Ω与18Ω的两个电阻串联起来,其等效电阻为,5个6Ω的电阻串联起来总电阻为,个12Ω的电阻串联起来,总电阻为60Ω。
一、复习回顾
1.在右边空白处画出两个电阻串联电路的电路图,
并标出相关的物理量。
2.串联电路电流的特点是,公式表示为;
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是,公式表示为;
3.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是,在
右面空白处画出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图。
4.如果一个力与另外两个力一起作用的,这个力就叫做另外两个力的合力,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叫做。
二、串联电路规律整理
电流:,公式;
电压:,公式;
电阻:,公式;
分压:;公式。
[及时练习2]如图所示,R1=10Ω,将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置于右端,这时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10V、0.2A。

第六章第三节 弹力和弹簧测力计导学案

第六章第三节 弹力和弹簧测力计导学案

第六章、第三节、弹力与弹簧测力计导学案、班级姓名一、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弹力,认识弹力的特点。

2、认识测量力的常用工具-----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受的拉力成正比)。

3、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包括校零、测量范围、最小分度值、拉力方向与弹簧伸长方向要一致)。

4.锻炼动手操作能力。

二、知识点:1、力的作用效果可使物体发生形变,物体在发生弹性形变时会产生一个力,这种因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

例:手拉橡皮筋,橡皮筋伸长了对手产生一个拉力,这个力就是弹力,同时手指也发生了形变,手对橡皮筋的拉力也是弹力。

包括推、拉、提、压只要发生弹性形变就产生弹力。

2、测量力的工具---弹簧测力计、拉力计、握力计P109页图6-15、6-163、弹簧测力计的测力原理: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

4、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方法:P109页下方(1)、(2)、(3)、(4)。

5、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

三、学习引导:1、结合导学案预习课本,初步了解本节课要学习的主要知识。

2、预习的过程中找出自己不懂的知识点,放在课堂上探讨、询问。

3、遇到不懂的问题主动向老师询问或者与同学讨论。

4、及时向老师反馈自己的课堂学习效果。

四、巩固训练:1、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就是根据弹簧的这个特性来测出力的大小的。

2、一根弹簧受3N的拉力时,弹簧伸长2cm,受6N的拉力弹簧总长10cm,弹簧不受拉力时(原长)多少厘米?3、图1中甲弹簧测力计能直接测力的大小吗。

若不能如何调节?乙弹簧测力计的测力范围是()N,最小分度值为()N,指针所示的读数为()N. 图2中弹簧测力计对铜块的拉力是()N图2五、课堂反馈:请将本堂课不懂的内容写出来。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第6章《一元一次方程》全章导学案(26页) (2)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第6章《一元一次方程》全章导学案(26页) (2)

学校班级小组姓名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第六章一元一次方程第一课时从实际问题到方程【学习目标】1、掌握方程及方程的解的概念,会判断和检验一个数是否为方程的解。

2、学会从实际出发,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用方程进行表示。

3、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感受方程作为刻画现实世界有效模型的意义。

【学习重难点】1、会用方程进行描述具体问题的数量关系。

检验方程的解的方法。

【学法指导】1、回顾小学学过的有关方程、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等知识:的等式叫方程;叫方程的解;的过程,叫解方程。

2、列出下列代数式(1)一本笔记本1.2元,x本需要_______元。

(2)一支铅笔a元,一支钢笔b元,小强买2支铅笔和3支钢笔一共需要____________元。

(3)长方形的宽为a,长比宽长3,则该长方形的面积为___________.(4)x辆44座的汽车加上2辆32座的汽车最多可以乘坐________人。

3、回顾小学学习的列方程解应用题一本笔记本1.2元,小红有6元钱,那么她最多能买到几本这样的笔记本?【自学互助】1、某校七年级师生共328人,乘车外出旅游,已有2辆校车可乘坐64人,如果租用客车,每辆可乘44人,那么还要租多少辆客车?分析:设需租用客车辆,共可乘坐人,加上乘坐校车的64人,就是全体328人.可得你会解这个方程吗?试一试2、在2.课外活动中,数学老师发现同学们的年龄大多是13岁.就问同学:“我今年45岁,几年以后你们的年龄是我年龄的三分之一?”设x年后同学的年龄是老师年龄的,而x年后同学的年龄是岁,老师的年龄是(45+x)岁,可得.3、如何求方程②的解.)45(3113x x +=+ ②可以用尝试、检验的方法找出方程②的解,即只要将x =1,2,3,4,5, …代入方程②的左右两边,看哪个数能使两边的值相等.这样得到 x = 是方程的解.例1 检验下列各数是不是方程2x-3=5x-15的解: (1)x=6 (2) x=4解: (1)把x=6分别代入方程的左边和右边, 得左边=2×6-3=9,右边=5×6-15=15 ∵ 左边≠右边 ∴ x=6不是方程2x-3=5x-15的解(2)把x=4分别代入 , 得左边= ,右边= , ∵ , ∴【展示互导】温馨提示:大胆地展示自己和伙伴们的想法,再听听别的同学不同的看法,取长补短。

第六章第二节怎样描述力导学案

第六章第二节怎样描述力导学案

第六章、第二节怎样描述力导学案班级姓名一、学习目标:1、知道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主要因素--------力的三要素。

2、知道力的单位:牛顿(牛),符号:N3、会画力的示意图。

4、学会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

二、知识点1、力可使物体形状发生改变(发生形变),力还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影响力的这两个作用效果的因素是: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这三点称为力的三要素。

2、力的单位:牛(N)100g的一袋方便面放在手中对手的压力约IN3、力的示意图:在受力物体上严厉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并标出力的作用点,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上受力了,这种表示力的方式叫力的示意图(有事在箭头附近标出力的大小),这样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就将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直观表现出来。

三、学习引导:1、先预习导学案,结合课本内容初步了解本节课要学习的主要知识点2、预习过程中注意找出不懂之处方便课堂上探讨和询问。

3、遇到不懂的问题积极与同学讨论,或向老师询问,及时反馈你的课堂学习效果四、巩固练习:1、力的()()()称为力的三要素2、大人能将一根弹簧拉得很长,小儿童只能将同一根弹簧拉得较短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有关;操场上的足球你向右踢,它向右运动,向左踢它向左运动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还跟力的()有关;一把大扫帚握住把子的末端,用竖直向上的力,很难水平提起来,而握住扫帚把的前端,用竖直向上的力,就容易水平提起来,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还跟力的()有关。

3、放在课桌上的书受到桌面对它施加的一个6N的竖直向上的支持力,请画出这个力的示意图(显示出力的三要素)4、人向墙上按图钉时,手对图钉帽的压力是50N 画出手对图钉帽的压力的示意图及图钉帽对手的反作用力的示意图(均要显示出力的三要素)。

3、题的图作在下面5、如图绳子对球的拉力为5N在图上画出绳子对小球拉力的示意图。

五、课堂反馈:请将不懂之处写下来。

第六章 物质的物理属性导学案

第六章 物质的物理属性导学案

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复习)学习目标:1、认识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能估测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质量。

2、会正确使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并能判断测量过程中测量结果的偏差及微小质量的测量。

3、理解密度的概念及应用,了解密度的公式、单位及单位间的换算,能进行有关的计算。

4、知道两桶和量杯的用途,会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或固体的密度。

5、知道密度、硬度、弹性、导电性、磁性等都是物质的物理属性。

学习重、难点:1、物体质量的测量及托盘天平的使用。

2、密度知识的计算及应用。

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一、物体的质量及测量1、质量的概念:叫做物体的质量,质量是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的改变而改变。

2、质量的单位:质量的国际单位是,常用单位还有、、等。

1t= kg 1g= kg 1mg= kg3、质量的测量:⑴实验室常用测量物体的质量,生活中测量质量的工具还有、、等。

⑵托盘天平的构造:分度盘、、托盘、、横梁、、、底座、砝码等。

⑶托盘天平的使用: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工作台上;调节天平时,应将游码移至标尺端的,再调节横梁上的,使指针对准;测量物体质量时,应将物体放在天平的盘,用向盘加减砝码,并在标尺上移动,使横梁恢复水平,此时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

二、物质的密度1、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的一种特性。

2、密度的计算公式是。

密度的国际单位是,1g/cm3= kg/m3。

3、水的密度是,其物理意义是。

三、密度的测量密度的测量:原理,质量可用测量,体积可用___ 测量。

四 、密度的应用五、物质的物理属性物质的物理属性包括:密度、 、 、 、 、 、 等。

二、 例题解析例 1 [2013·盐城] 小明用托盘天平测量石块的质量时,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应移到标尺 处.若指针位置如图8-1甲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节,使天平平衡.测量中,当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平衡,则该石块的质量为________g.例 2、如果我们到商店买1000只小钉子,售货员一般只是用 天平称一定质量M 总 的钉子给我们,请你确定钉子大致数量的方法。

第六章第一节导学案

第六章第一节导学案

第六章第一节《电压》导学案设计人:黄春菊学校:东高初中电话3821217学习目标:1、初步掌握电压的单位、常见的电压值,初步掌握电压表的连接方法、读数方法及实验操作中的技能技巧。

2、掌握电压表的一般使用方法。

3、在教学活动中,尤其注意培养学生参与、交流、合作的意识。

重点:电压表的使用方法难点:电压表的连接、读数方法。

一、课前预习:1、自学课本p4第一段,结合自己的生活,你还知道哪些电源电压?写在下面空白处:2、阅读课本第4页第二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1)要在一段电路中产生电流,它的两端就要有( ) 。

电源的作用:( )(2)电压用字母( ) 表示,单位是( ) ,符号是( ) 。

常用的单位还有:( )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用自己的话总结出来。

3、阅读课本小资料,记住常见生活中的一些电压值:(1)、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 ( ) V;(2)、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值是( ) V;(3)、对人体安全的电压是( ) V。

4、阅读课本p6电压表说明书,回答出下列问题:(1)、电压表与被测电路( ) 联(2)、电压表连接到电路中时,应该让电流从电压表“”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

(3)、观察课本电压表图,它的量程有( ) 和 ( ) 两个,被测电路的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4)、以小组为单位总结使用电压表的注意问题:我的疑问:通过自主学习,你认为这部分知识的疑点、难点有哪些?未能解决的问题有哪些?请记录下来上课时小组内一起解决,比比看谁找出的问题最多。

二、课内探究<一>导入新课实验探究:每个小组利用干电池、一只灯泡、开关、导线连接简单电路,使灯泡发光,并画出电路图。

问题:小灯泡为什么能发光?没有了电源电路中还有电流吗?引入新课:为什么电路里必须有电源才会有电流?电流是怎样形成的?<二>学习过程:[学点一]认识电压1、出示抽水机实物图想一想:(先独立思考,不明白的小组交流)(1)、打开阀门,水轮机会转动吗?若拿走抽水机,,当两边水位相平时,水轮机还会转动吗?(2)、怎样可以让水轮机持续转动起来?(3)、你认为抽水机的作用是使管的左右两端存在什么?(提示:水位差也叫水压)总结:使管内的水定向流动形成水流,从而使水轮机持续转动。

《第六章力和运动二》导学案

《第六章力和运动二》导学案
《第六章力和运动二》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重力及方向 2.知道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3.认识摩擦的利与弊以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教学重点】知道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教学难点】认识摩擦的利与弊以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课时安排】1 课时 【学习过程】
学案
【模块一】 一、 《基础知识梳理》——学生自主学习并完成以下内容: 1.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相互吸引的力, 这就是 。 2.重力 ⑴重力的定义: 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 地球上的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⑵重力大小的计算公式 其中 g=9.8N/kg 它表示 。 可 取 g=10N/Kg ⑶重力的方向: ,其应用是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 和 面是否水平。 ⑷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 何中心上。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 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假如失去重力 将会出现的 现象: ( 只要求写出 两种生活中 可能发生 的) 。 ☆降低重心可增加稳定性(机器底座笨重,滑雪时要下蹲) 二、 《基础知识展示》——小组交流、展示,并提出疑惑。 三《典型例题精解一》 1.重力 【典型例题 1】地球上不同地方的苹果都可以向“下” 落, 但从地球外面看, 几个苹果下落的地方显然不同。 那么我们所指的“下”指的是什么方向? 答: 。 【典型例题 2】建筑工人在砌砖时常常利用悬挂重物的细线 来检查所砌的墙是否竖直,如图 6-7 所示. (1)说明它所利用的物理知识. (2)说明它的工作原理. 四《巩固提高一》 1.目前我国正在实施"登月工程",月球表面没有空气,没有磁场,引力为地 球的六分之一.宇航员登上月球,( )用指南针辨别方向, ( )轻而易 举地举起 150kg 的物体, ( )用手机通话.(均填“能”或“不能”) 2.如果没有重力,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河水不能流动 B.人一跳起就离开地球 C.物体没有质量” D.茶杯中的水无法进入嘴里

《第六章 力和运动一》导学案

《第六章 力和运动一》导学案

《第六章力和运动一》导学案【学习目标】
1、理解什么是力、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力的示意图
2、了解弹力和弹簧测力计原理
3、了解生活中各种与力有关的现象
【教学重点】理解什么是力、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力的示意图。

【教学难点】了解弹力和弹簧测力计原理。

【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过程】
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小球运动状态是否发生改变?为什么?
下列事例中,不是应用弹力工作的是(
.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时,发现指针在零刻度线以上,用这个测力计测
③用力握小皮球,球变瘪了;
④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
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球受到的力
3)车向前加速运动,悬 4)静止在墙角的球板书设计:。

第六章第一节 力 导学案

第六章第一节  力 导学案

第六章、第一节力班级姓名一、学习目标:1、从大量的有力作用的事实中体会什么是力?2、分清有力的作用时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3、理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知道力的作用效果。

二、知识点:1、能从实际的生产、生活中指出用力的现象。

常见力有推力、拉力、体力、压力、支持力、引力、斥力、(弹力),摩擦力、重力、等等2、能概括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用符号F表示3、有力作用时,施加这个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承受这个力的物体叫受力物体。

4、自然界中,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加力时,乙物体对甲物体也施加力。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又称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F=F′5、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形变),也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三、学习引导:1、结合导学案预习课本初步了解这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

2、预习的过程中找出不懂的知识点,以便课堂上探讨、询问。

3、课堂上积极参与交流、讨论,遇到不懂的问题解决不了的,及时举手询问。

4、及时向老师反馈你的课堂学习效果。

四、巩固练习:1、从日常生活中举出二个有力作用的实例,并指出这个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例:桌面上的书本对桌面有压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书本,受力物体是桌面<1>:<2>:2、游泳时人向后划水,人给水一个向后的力作用,同时水也给人一个向前的力作用。

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请你从实际生活中再举出一个实例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例:3、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例:坐在沙发上沙发被压出个凹坑说明压力使沙发发生形变请你从实际生活中再举一个实例说明力可使物体发生形变:<2>力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例:打乒乓球时球拍可将飞来的球子打回去,说明力可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请你从实际生活中再举一个实例说明力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4、你来到学校拿起扫帚扫地过程中,产生了哪些力的作用请写出4个,选出一个力写出它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指出哪两个力是相互作用力。

第六章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第四节 植物的呼吸作用导学案

第六章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第四节 植物的呼吸作用导学案
项目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进行部位
光照条件
有无光都能进行
气体交换
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有机物变化
能量变化
贮存能量
(三)课内达标,小组内讨论呼吸作用的意义。
(四)拓展延伸
1、下图表示叶的平面结构和叶在夏季一天中进行物质转化的两种生命活动情况,请分析回答:
(1)图中曲线a表示的生命活动是,该生命活动进行的场所主要在图中[ ]和[ ]。
一、课前准备:预习内容
二、课内探究
(一)自主学习
1、呼吸作用的实质是:。
2、呼吸作用是通过细胞中的,将体内的分解,产生了和。并释放出。
3、呼吸作用的意义:分解有机物,释放出有机物中的能量供利用。
(二)合作探究,小组讨论完成《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实验
目的:
器材:
过程:
现象:
结论
4、请完成下表
内容
五、课后反思
(修正栏)
丁沟中学七年级生物科目导学案(总:)
课题
第六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第五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张东山
审核人
张东山
上课时间
2013年12月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说出二氧化碳能免使农作物增产;温度和氧气能影响植物的生长和果蔬保鲜
2.能力目标:举例说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2)在瓜苗长齐后,瓜农采取了“间苗、定苗”措施,使瓜苗疏密合理。这样做的意义是。
(3)在西瓜开花期间,瓜农老王把一些雄花的花蕊取下来去触碰雌花的花蕊;瓜农老李则在瓜田里放养了大量蜜蜂。他们的这些做法都有利于花的,提高结果率。其中瓜农老王的做法实际上是在进行。

第六章 电压 电阻 电阻复习导学案2

第六章 电压 电阻 电阻复习导学案2

凤州初级中学八年级物理导学案备课组成员:主备人:班级:组名: 姓名:【课题】第六章:电压电阻复习学案(1)【学习目标】:1、电路初探知识归纳及复习电流特点。

2、会正确使用电压表测电压,能准确读出电压表的示数。

3、会判断电压表测哪个用电器,或哪段电路的电压。

4、会用电压表检测电路故障。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同学们,请大家仔细阅读以下知识点,给大家10分钟时间,进行记忆,完成后各组进行竞赛,看哪个组的同学记忆效果好。

)(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一)电路初探知识归纳1.电源: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

2.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3.有持续电流的条件:必须有电源和电路闭合。

4.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

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等。

5.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如: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

6.电路组成: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

7.电路有三种状态:(1)通路:接通的电路叫通路;(2)断路:断开的电路叫开路;(3)短路: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两极上的电路叫短路(全电路短路)、直接把导线接在某用电器两端(部分电路短路)。

8.电路图: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

9.串联: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叫串联。

(电路中任意一处断开,电路中都没有电流流过)10.并联:把电路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并联。

(并联电路中各个支路是互不影响的)(二)电流知识归纳1.电流的大小用电流(简称电流)表示。

2.电流I的单位是:国际单位是:安培(A);常用单位是:毫安(mA)、微安(µA)。

1安培=103毫安=106微安。

3.测量电流的仪表是:电流表,它的使用规则是: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使电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第六章力和运动三》导学案

《第六章力和运动三》导学案

《第六章力和运动三》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物体的惯性。

理解物体的惯性。

能表述牛顿第一定律。

2.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

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物体的惯性。

理解物体的惯性。

能表述牛顿第一定律。

【教学难点】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

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

【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过程】
④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
速度减小得越。

⑤推理:如果物体不受力,它将
所示的现象是在小车突然停止或在运动中突然加速时发生所示的现象是在小车突然停止或在运动中突然减速时发生。

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1课时《算术平方根》导学案

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1课时《算术平方根》导学案

6.1(1)算术平方根学习目标:1、掌握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及意义;2、能够用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求一些特殊的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

学习重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会求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

学习难点:利用平方和开平方互为逆运算的关系求一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并明白负数为什么没有算术平方根。

学习过程:一、学习准备:1、口算下列各题:①求1~20的整数的平方。

2、课前预习P40~P41,并完成下列问题:①小欧想裁出一个面积是25dm ²的正方形布块,它的边长应该是多少?为什么? ②完成下列表格:二、解读教材:1、完成填空:①( )²=1;②( )²=4;③( )²=0;④( )²=0.04;⑤( )²=121;⑥( )²=3649。

【括号内填非负数】 2、上面式子的共同特点:都是知道一个数的平方的结果,求 。

3、如果一个数x 的 等于a ,即 ,那么这个 叫做a 的 。

概念对应:例如:5²=25,∴ 是 的算术平方根; 仿上边的例子再举一例:4、算术平方根的表示方法:a 的算术平方根记作: ,读作: ,其中的a 叫作 数。

即兴对位,例:25的算术平方根记作: ,读作: ;8的算术平方根记作: ,读作: ;反过来:169表示的意义是 ,它的值是 。

为什么? 规定:0的算术平方根是 。

5、思考:负数有算术平方根吗?为啥?三、挖掘教材:1、说出下列式子的意义:3: ;-3: 。

2、如何求(-4)²的算术平方根?3、猜想:20这个数介于哪两个整数之间?4、4的算术平方根是: 。

四、例题解析:1、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①100; ②6449; ③0.0001; ④(-3)4;注意:解题格式2、求下列各式的值: ①23-)(; ②432; ③0.0001的算术平方根;④猜想42的值及意义;五、达标练习: 1、填空:①( )²=64;②( )²=121;③( )²=256169; 2、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①64; ②169; ③256169; ④0.0025; ⑤3²; ⑥13、求下列各式的值: ①259; ②-22; ③25-)(4、比较下列各数的大小:1,3,2,0.01,-5。

2023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感觉可能性》导学案

2023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感觉可能性》导学案

专注:心无旁骛,万事可破1 / 1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感觉可能性》导学案课 题§6.1 感觉可能性课 时1课 型自学+展示学 生 活 动(自主参与、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学习目标 通过对生活中各种事件的判断,归纳出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对有关事件做出准确判断。

探究2:小伟掷一个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骰子的六个面上分别刻有1至6的点数。

请考虑以下问题,掷一次骰子,观察骰子向上的一面: (1)出现的点数是7,可能吗?这是什么事件? (2)出现的点数大于0,可能吗?这是什么事件? (3)出现的点数是4,可能吗?这是什么事件?思考:1、怎样的事件称为随机事件?2、随机事件与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的区别是什么?探究3:袋中装有4个黑球,2个白球,这些球的形状、大小、质地等完全相同,在看不到球的条件下,随机地从袋子中摸出一个球。

我们把“摸到白球”记为事件A ,把“摸到黑球”记为事件B 。

事件A 和事件B 是随机事件吗?哪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归纳:一般地,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三、巩固提升1、下列事件:A 、袋中有5个红球,能摸到红球;B 、袋中有4个红球,1个白球,能摸到红球;C 、袋中有5个白球,能摸到红球;D 、袋中有2个红球,3个白球,能摸到红球;E 、打靶命中靶心;F 、掷一次骰子,向上一面是3点;G 、抛出的篮球会下落;H 、经过有信号灯的十字路口,遇见红灯。

其中: 是必然事件, 是随机事件, 是不可能事件。

2、从一副扑克牌中任意抽出一张,则下列事件中可能性最大的是( ) A 、抽出一张红心;B 、抽出一张红色老K ;C 、抽出一张梅花J ;D 、抽出一张不是Q 的牌。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重 难 点1、随机事件的特点;2、对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定性分析。

学 生 活 动(自主参与、合作探究、展示交流)一、知识回顾1、在一定条件下一定发生的事件,叫做 ;在一定条件下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叫做 ; 和 统称为确定事件。

第六单元导学案

第六单元导学案
2、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索的意识和与他人团结协作的精神。
学习重点
能对简单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描述
学习难点
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索的意识和与他人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过程安排
创设情境
揭示本课练习内容,板书课题。
第六章《可能性》导学案
课时
1
总课时数
35
上课时间
年月日
教学内容
可能性(64—67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的实例,初步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能列举出简单随机事件中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能正确判断简单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和交流等具体活动中,初步感受简单随机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能应用有关可能性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或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形成初步的随机意识。
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通过玩一些游戏,来研究游戏中隐藏着的数学知识。
出示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的实例,初步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能列举出简单随机事件中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能正确判断简单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2、初步感受简单随机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能应用有关可能性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或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形成初步的随机意识。
出示学习目标
1、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列举出简单随机事件中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
2、能正确判断简单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程十第5—9题。
1.第5题。
先让学生看图说说转动每个转盘,指针落在红色区域的可能性分别是怎样的,再逐一回答书上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章学案§6.1 不等关系和不等式 (1)学习目标:1.通过具体情境,感受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等关系.2.了解不等式的意义,使学生经历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的分析和抽象过程,感受不等式和等式都是刻画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的工具,发展学生的符号感.学习重点:不等式的概念学习难点:不等关系的表示学习过程:一、自主探究:学生自主阅读课本第162页,你能利用不等号分别表示出上述3个问题中的不等关系吗?与同学交流一下。

相关知识链接:某中学八年级(1)班50名学生在上体育课,老师说了这样一句话:我拿来了一些篮球,如果每5名同学玩一个篮球,有些同学没有篮球玩,如果每6名同学玩一个篮球,就会有一个篮球玩的人数少于6人,请同学们回答下面的问题:(1)你能把老师的这句话用三个式子表示出来吗?(2)你列出的式子与我们以前学过的等式有什么不同?二学习新知:1.不等式的概念:叫做不等式。

并举例说明,阅读课本第162页的“加油站”.2.例题讲解:判断下列式子哪些是不等式?哪些不是?①3>-1;②3x≤-1;③2x- 1;④s=vt;⑤2m< 8-m;⑥5x-3=2x+1;⑦a+b≥c;⑧1+1≠2规律总结:一个式子是不是不等式,关键是看它是否含有常用的五中不等号其中的一种或几种,若有则是不等式;否则便不是.二、强化练习:1.设a<b,用“<”或“>”填空。

⑴a+1 b+1⑵a-3 b-3⑶-a -b⑷-4a-5 -4a-32.用不等式表示:⑴.a与b的和不是负数: .⑵.x的2倍与3的差大于4: .⑶.8与y的2倍的和是负数:三、课堂小结:我学会了:不明白的地方:四达标测试:基础把握:1.在数学表达式①-2<0 ②3x-k>0 ③x=1 ④x≠2 ⑤x+2>x-1 中是不等式的有()A.2个 B.3个 C.4个 D.5个2.若a>b,那么仍能成立的不等式是()A.ac>bc B. ac<bc C.a+1>b+2 D.a-c>b-c3.用不等式表示下列数量关系:①x的相反数大于x的倒数②a的平方的相反数不是正数.§6.1 不等关系和不等式(2)学习目标:1.经历不等式三条基本性质的探索过程.2.能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对不等式进行简单的变形.学习重点: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类比发现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学习难点:不等式基本性质3的理解和运用。

学习过程:一、自学探究:1.学生自学课本163—164页的内容.与同学们交流一下。

2.总结:①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用代数式表示为:若a>b,则。

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 :;用代数式表示为:若a>b,且c>0, 则。

③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 :;用代数式表示为:若a>b,且c<0, 则。

二、学习新知:例1.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把下列不等式化成x>a或x<a的形式:⑴X-7>2 ⑵-x<1 ⑶4x-5<5x三针对性训练:1.已知a<b,用“>”或“<”填空:①a+7 b+7; ②a÷7=b÷7; ③a-3 b-3; ④2a a+b; ⑤-a-3 -b-32.用“>”或“<”填空:①如果a-c>b-c,那么a b②如果ac>bc, 那么a b③如果<, c<0, 那么a b④如果>,c 0 ,那么a<b四课堂小结:你对本节课的收获是什么?还有什么疑惑?五布置作业:达标检测一、选择题:1〉如果-a<2,那么下列各式正确的是()A .a<-2 B.a>2 C.-a+1<3 D.-a-1>12〉若a>b,则下列不等式中正确的是()A.-3a>-3bB.->-C.3-a>3-bD.a-3>b-3二、填空题:若a>b, 用“>”或“<”填空:①2a+1 2b+1 ②3a-6 3b-6 ③1- 1-§6.2 一元一次不等式⑴学习目标:1.通过分析实际问题中数量之间的不等关系,抽象出不等式.2.能在数轴上表示出不等式的解集.学习重点:不等式的解集学习难点:正确地在数轴上表示出不等式的解集学习过程:一.自主探究:1.学生自学课本167 168页的内容。

与同学们交流.2.总结不等式的解: .举例说明: .不等式的解集: .举例说明: .二.学习新知:例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①、5是不等式x+2>6的解;②、3是不等式y-1>2的解;③、所有小于1的整数都是不等式x+1<2的解。

例2.你能说出不等式x+2>8的一些解吗?你能说出它的解集吗?交流:解与解集的关系例3.将下列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①x>3 ②x+1≥3 ③x≤5的非负整数解。

规律总结:三.跟踪训练:教材168页练习1、 2、 3、四.课堂小结:五.达标检测1、填空:⑴不等式-1<x<2的整数解为。

⑵若x>0, 则.2、选择题:⑶用不等式表示如图所示的解集,正确的是()A x>1B x≥1C x<1D x≤1( 4) 如图所示,在数轴上表示x< -2的解集,正确的是()§6.2 一元一次不等式(2)学习目标:1.知道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2.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学习重、难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学习过程:一、学前准备:观察下列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它们有什么共同点?(1)x>-2 (2)3y+1.25<5(3) ≤与同学们交流一下。

二、学习新知: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

例题讲解:例1 解不等式3x+26<8,并把它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例2 解不等式≤-1,并把它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规律总结小组讨论想一想,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有哪些类似的地方?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时,哪些步骤可能用到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这时要注意什么问题?三、跟踪练习:解下列不等式:①3(x+4) <2(x-1) ②≤-1四、课堂小结:五.达标检测1.选择题:①不等式+1<的负整数解有()A 1个B 2个C 3个D 4个②若ax<1的解集是x>,则a一定是()A 非负数B 非正数C 负数D 正数2.填空题:①当k 时,关于x的方程2x+3=k的解为正数。

②若不等式(a-1)x>a-1的解集是x<1,则a的值满足。

3.解下列不等式:≥§6.2 一元一次不等式 (3)学习目标:利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学习重点: 不等式的应用学习难点:不等式的应用探索学习过程:一、课前准备:小组讨论:①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 .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是 .总结:列不等式解应用题的基本步骤与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类似。

二、学习新知:例1:1999年,新疆喀什市一位70岁的维吾尔族老人为参加新中国成立50周年庆祝活动,只身从家乡骑自行车前往北京。

他家到北京约5000千米,他于5月20日出发,计划9月15日前到达。

他先走了1400千米,于6月17日到达乌鲁木齐。

此后,他平均每天至少要行多少千米才能按计划到北京?例2:某商店实行打折销售。

一种电子琴每台进价1800元,如果按标价的八折出售,所得利润仍低于实际售价的10%,那么电子琴的标价应在什么范围内?三挑战自我:每一位学生自己编制一道有关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实际问题。

与同学们交流一下。

四挑战中考:(2009.临沂) 小华家距学校2.4千米。

某一天小华从家中去上学恰好行走到一半的路程时,发现离到校时间只有12分钟了。

如果小华按时赶到学校,那么他行走剩下的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至少要达到多少?五、课堂小结:你对本节课的收获有哪些?六、达标检测1.某人要到相距3.3千米的A地去办事,他行走的速度是每分钟90米,跑步的速度是每分钟210米,若他必须在30分钟之内到达A地,他跑步的时间不能少于多少分钟?2.育英中学学生准备组织去泰山参加夏令营活动,车站提出两种车票价格的优惠方案供学校选择。

第一种方案是教师按原价付款,学生按原价的78%付款;第二种方案是师生都按80%付款,该校有5名教师参加这项活动,是根据夏令营学生人数选择购票的最佳方案。

七、布置作业:教材第172页 6 、 7§6.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学习目标:1.经历由实际问题分析、抽象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过程,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解集的意义,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区别与联系.2.会用数轴确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学习重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学习难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及确定解集的方法学习过程:一、设置情境,探究发现:1.如果设该宾馆能聘用x名服务员,那么由上面的不等关系能得到怎样的不等关系?学生思考交流。

2.未知数x与这两个不等关系有什么关系?3.上面得到的式子有什么特点?4.你会解上面不等式组中的两个不等式吗?你会求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吗?二.学习新知: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②解不等式组为:。

③总结: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方法步骤是什么?学生思考,小组讨论。

三应用拓展:例1.解不等式组例2.解不等式组四.练习与巩固:解下列不等式组,并把它们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五.达标测试1.选择题:④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2m-2,则m的取值范围是()A m≤2 B m=2 C m>2 D m<2⑤解集如图所示的不等式组为()2.填空题:⑥不等式组的整数解为。

⑦代数式1-m的值大于-1,且大于3,则m的取值范围是。

§6.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2)学习目标:1.能根据简单的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求解。

2.感受数列结合思想的作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事实问题。

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相关知识链接:小宝和爸爸、妈妈三人在操场上玩跷跷板,爸爸体重为72千克,坐在跷跷板的一端;体重只有妈妈一半的小宝和妈妈同坐在跷跷板的另一端,这时,爸爸的一端仍着地,后来小宝宝借来一个重量为6千克的哑铃,加在他和妈妈坐在的一端,结果,爸爸被跷起来,猜猜小宝宝的体重范围。

学生小组讨论,共同探讨。

二.学习新知:例、软件公司的产品经过升级换代,平均每月多创利润10元,从而8个月内利润超过200万元。

后来,进行了第二次升级换代,平均每月利润又增加了9万元,这样只用6个月就超过了前8个月的利润,这个公司原来每个月利润的范围是怎样?三.小组活动:为了美化校园环境,建设绿色校园,某中学准备对校园中30亩地进行绿化,绿化采用种植草皮与种植树木两种方式,要求种植草皮与种植树木的面积都不少于10亩,并且种植草皮面积不少于种植树木面积的32,已知种植草皮与种植树木每亩的费用分别为8000元与12000元。

⑴种植草皮的最小面积是多少?⑵种植草皮的面积为多少时绿化总费用最低?最低费用是多少?四.课堂小结:你对本节课的收获有哪些?五.达标检测1.把一批铅笔分给几个小朋友,每人分5支还余2支;每人分6支那么最后一个小朋友分得铅笔少于2支,求小朋友人数和铅笔支数?2.某工厂现有甲种原料360㎏,乙种原料290㎏,计划利用这两种原料生产A、B两种产品共50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