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湘西民族文化旅游模式的构建

合集下载

试论大湘西民族文化旅游带构建的应用价值

试论大湘西民族文化旅游带构建的应用价值

化带 由 “ 干”变 成 “ ” 单 合股 ,具有不 可估 量的发展 速度 和巨大潜能。
[ 关键词 ]大湘西 ;民族文化旅游带 ;应用 价值 【 中图分类 号】 5 2 7 F 9 .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 号]1 7 — 5 5 2 0 )5 0 1 — 5 6 3 83 (0 8 0 — 0 1 0
Ab ta t Th al u t r l c l g c l n io me t e u r st es san b e d v l p n f u t r l o r m n we tr n n sr c : e f i c lu a o o ia v r n n q i u ti a l e eo me t lu a u s i se n Hu a r e e r e h o c t i
[ 摘
道县
4 50 ) 2 30
要 】大湘西地 区文化生态环 境脆弱 ,文化旅游 的发展必须走可持续 发展 的道路 。构建大湘 西民族文 化旅游带 ,
不论是从 文化人类学 、宗教学 的角度 来考察 ,还是从戏剧发生学 、舞蹈发生学甚至 民族 民间文学 的角度来考察 ,都有其独
特的文化 价值 ,有 利于保护 和抢救 中华 民族民间文化遗产 。旅游业作为一种综合型产业 ,关联性大 ,带动性强 。大湘西 民 族文化旅 游带的构建 ,能增强文化合 力 ,促进 经济 的发展 。同时 ,社 会发展战略意义重大 ,三市 ( )通过大湘西 旅游文 州
o e n u t e .T e e o e h o sr c i n o h a o a u tr o rs i se n Hu a o n y sr n t e s t e c l r l h t ri d s i s h r f r ,t e c n tu t ft e n t n l c l e t u m n we tr n n n to l te g n h u t a r o i u i h u

湘西州民族文化旅游及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探讨

湘西州民族文化旅游及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探讨
收稿 日期 :070—5 20-70
基金 项 目 : 湖南省教育厅课题(6 68 0 c7 )
米酒拦住 门, 将农事或家事编成苗歌后向客人提
问, 客人 答 对 并 喝下 拦 门酒 , 表 示 客 人 看 得 起 则
苗家人 , 可入寨并被待为最尊贵的客人。这些 方
作 者简 介 : 刘艳芳(94)女, 1 一, 土家族, 6 湖南张家界人, 吉首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 ; 刘於清( 8一, 湖南安化人, 1 4)男, 9 吉
好 客 的苗 家 人 在 寨 门 口端 着 自酿 的包 谷 烧 酒 或
容, 形成 了湘西 民族文化 多元一体 的格局 , 使湘 西文化打上 了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 性的深 深印 记 。可以说 , 文化的多样性是湘西 民族文化资源 化。 . 乡村文化又称村野文化 , 它是先 人建立 了稳定 的居住地——村落 之后创造 的一 种文化形态 , 它是与朝廷文化相 区别 、 与市井文
是 以表现土家先 民原始农耕生 活为主要 内容 的 大型 民间娱乐活动 , 男女老少 皆宜 , 受游客欢 极 迎; 后者则被称 为中国戏剧 的“ 活化石 ”主要表 , 现土家先民的原始捕猎活动 ,不仅艺术价值高 ,
化 中心 , 至今保存完好 ; 吉首 的乾州古城 、 永顺王 村古镇等都很具历史特色。 4节 日 . 文化。 传统 的节 日 文化是湘西 民族文
民族 长 期 大杂 居 、 聚居 , 此 宽大 为 怀 、 小 彼 互相 兼
湘西 乡村文化积淀 丰厚 , 传承久远 , 为奇 极 特 。 以凤 凰 为例 , 多 苗寨 几 乎全 部用 石 块 垒 砌 许
而 成 , 现 了浓厚 的 战争功 能 , 特 色各 异 , 不 体 且 决
重复和雷 同, 可称为 “ 石头村” 石头寨” 或“ 。苗族 同胞 的苗 族 服装 和 首饰 , 及少 男 少女 们谈 情 说 爱 的“ 边边场”这些都是物态的村野文化 。苗族同 ,

湘西民俗文化传承与发展探析

湘西民俗文化传承与发展探析

湘西民俗文化传承与发展探析湘西地区位于湖南省西部,是一个充满着浓厚民族风情和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地方。

在这片土地上,一直以来都保留着丰富的民俗文化,这些传统文化不仅丰富了湘西地区的文化底蕴,也成为了当地人民的精神财富。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和社会变迁,湘西地区的民俗文化面临着许多挑战,传承保护工作亟需加强。

本文将探析湘西民俗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湘西民俗文化的主要特点1. 多样性湘西地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有土家、苗族、汉族等多个民族居住在这里。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包括节日庆典、歌舞表演、宗教仪式等。

由于不同民族之间相互影响,湘西的民俗文化呈现出多样性和多元性的特点。

2. 浓厚的宗教氛围在湘西地区,宗教信仰对当地人民有着深远的影响。

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体系,这些信仰体系贯穿着他们的生活和文化活动。

宗教仪式、祭祀活动等传统文化在当地仍然保留着,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当地人民的生活习俗。

3. 乡土风情湘西地区的民俗文化具有浓厚的乡土风情,这主要体现在饮食习俗、民间艺术、民间节庆等方面。

土家族的美食文化、苗家的服饰表演、汉族的传统工艺等,都展现出湘西地区独特的民俗文化魅力。

尽管湘西地区的民俗文化源远流长,但在当代社会,受到了诸多挑战,传承保护工作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

1. 传承人口减少随着城乡建设的不断发展,许多当地的传统手工艺人和民间艺术家逐渐减少,传承人口不断流失。

这些传统手工艺和民间艺术的失传,直接导致了湘西地区民俗文化传承的问题。

2. 城乡差异在湘西地区,城市和乡村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发展差异。

城市化进程加快,许多传统的民俗文化活动在城市里渐行渐远,而乡村的传统文化得到了更好的保护。

这种城乡差异对湘西地区民俗文化的传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3. 现代娱乐文化的冲击现代娱乐文化的冲击对湘西地区的传统民俗文化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一些传统的民俗文化活动在当代社会已经不再具有吸引力,许多年轻人更倾向于接受现代化的文化娱乐方式,这也影响了湘西地区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湘西自治州民俗旅游开发思路探讨

湘西自治州民俗旅游开发思路探讨

好的开发, 存在开发投入不足, 开发层次较浅、 民俗旅游活
动 单调 、 民族歌舞乱演乱唱、 民俗风情乱编乱造等一 系列的 问题 。 现根据湘西 自治州的地域 和资源特 点, 对其 民俗 旅游 的开发提出以下思路: 2 1确定湘西 自治卅I . 民俗旅游 的战略重点 湘西 自治州民俗旅游发展 的战略重点应该确定为特色民 俗 旅游 产品的开发 。民俗旅游不仅仅湘西 自治州有,云南、 贵州、 广西也都有, 而且那 些地方 的民俗 旅游开发 比湘西 自 治州早 , 在游客心 目中已形成了先人为主的形象,要 同这些 地 方竞 争, 就得拿出具有湘西 自治州特色的旅游产 品。 而且 发展有特 色的湘西 自治州 民俗旅游, 也是确保基于可持续发 展 的民俗旅游的 关键 。 在开发民俗旅游资源时 , 要把对少数 民族的文化差异与地域差异的认识结合起来, 准确地把握少 数 民族在价值观上的特色,而且在这 种特 色上做 足文章 , 形 成“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色旅游产 品。例如在婚姻 习 俗 ., 虽然每个 民族都有 自已独到的一面, 但喜庆是 其主要 的基调 。 唯有土家族的婚礼习俗十分 独特 , 用哭声来庆 贺欢
如湘西自治州地处湖南、 重庆、 l 贵卅等人口火省交界接壤的
地 区, 客源有保证 ;紧邻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 园, 同张家界 已 联成一体 , 以借助于张家界的市场优势 。2具有一定的交 可 () 通条件, 距贵州省铜仁市较近, 可以利用正在必建的铜仁机 场 I;临近铁路交通枢纽怀 化市 ;2 9 l l 0 国道和省道交叉通过, 已构成 r民航、 铁路 、 公路 皆可 便捷 到达 的 良好的交通环境 。 当然, 这些 条件虽然不是绝对的, 但往往决定着一个区域旅 游投资开 发的事 半功倍或 者是事倍功半 。 13 湘西 自治州具有 民俗 旅游开 发的资源优势 。 . 湘西 自 冶州的土家族、 苗族历经数千年历 史 -传统持续沉淀形成 了 b 丰厚 的文化底蕴 和多彩的生活情趣 。 其民族美食 、 民族节 庆、 民族手 工 艺品、 民族 文化艺术等方面展示 出独特的魅力, 对 追求异地风味、异域情调的国内外游客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目前,全I 有 4 J I 【 个乡镇被国家命名为民俗文化县乡,即 “ 1 土 家族铺子之乡”龙山县靛 房乡、“ 土家族摆手舞之乡”龙山 县农车 乡、 苗族花鼓之 乡” 丈县默戎镇 、 苗族刺绣织锦 “ 古 “ 之 县” 花垣 有 5 个乡镇 被命名为省级 民俗 文化乡,即 “L :

论民俗文化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论民俗文化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论民俗文化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_以大湘西为例发布时间:2011-8-3信息来源:《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作者:刘景慧?刘冰清????转贴自:湖南社会学网?民俗作为一种活着的潜文化,?是一定地域民众社会生活的真实而直观的写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现代生活方式的趋同走势不可逆转,?差异性的民俗旅游产品越来越吸引众多的旅游者,?民俗文化旅游日益成为当前旅游界的一大热点,?也成为民俗文化深厚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增长点,?但在民俗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所凸现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受到普遍的关注。

民俗文化旅游指根据本地域、民族的特点,?尤其是少数民族的特点而设置的旨在引导旅游者对民族文化特点进行审美观光的旅游市场和旅游活动。

它的构成条件首先必须是民族特点,?应该具有与旅游者的民族身份不同的异质文化特色;?其次具有本土民族特色,?这不仅仅是说具有民族地域特色,?而且应具有不同地域的不同民族特色;?再次应具有民族文化内涵和底蕴,?从民族文化中还可透视出民族的历史发展的文化积淀和现实的历史文化价值,?甚至有的还带原始文化价值从而使其具有民族学、人类学的意义;?最后还必须具有一定的审美观赏价值,?也就是说除具有特点外,?还要有优势,?还必须提供出本土民族的最优秀的文化遗产和最优美的文化艺术。

具备这些条件才能构成民俗文化旅游的基础,?也构成设置民族文化旅游区的基础。

[1]本文以大湘西为例,?对民俗文化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的发展进行论述。

一?大湘西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优势其一,?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

大湘西主要是指湖南西部的张家界市、湘西州和怀化市等地。

这三个市州25?个县市区,?国土面积53196?平方千米,?人口880多万,居住着土家、苗、侗、瑶、白等30?多个少数民族。

这里不只是有绝美如画的自然风光,?而且有异彩纷呈、内容极为丰富的民俗文化:?充分体现民族创造力和特色的公共建筑,?如有侗族的风雨桥、鼓楼。

论大湘西民族文化旅游模式的构建

论大湘西民族文化旅游模式的构建
( r l l g ,Js uU nv riy,Js u41 0 0,H u a No ma l e iho iest Co e iho 6 0 n n,Chia n)
Ab t a t Th a g i rac n it o h n j j ,X a g i o n ya d Hu i u h c i l lc t ih b a t o a , sr c : eXi x a e o s s fZ a gi i n s a e in x C u t n a ai w i many o ae n a i n s f n h n h t h
Ke y wor ds; a g ia e ;n to a u t r Xi n x r a a i n lc l u e;t u d l o r p a e;n to a u t r o r cr、 o r mo e ;t u l c a i n l lu e t u ic c h
t j ,mi n o g n t n l i .T e ae i o r m rs u c s u n n i n n lme t ,c lu a d p s s ui a a a d d n ai ai e o o t s h r ai r h i t u i e o re ,h ma e e vr me tee ns u t rl e o i s c n s o t
On t e M o lCo s r c i n o to l Cu t e To im n Xi ng iAr a h de n t u to f Na i na lur urs i a x e
LI Ya f ng,ZHOU on h U n—a Zh g— ua
然 资 源 开 发 较 好 , 文 资 源 开 发 较 弱 ; 化 内 涵 挖 掘 人 文 不 够 , 机 综 合 特 色 不 明 显 ; 化 包 装 不 够 , 体 形 象 有 文 总

湖南湘西乡村旅游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湖南湘西乡村旅游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湖南湘西乡村旅游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一、现状问题分析1.基础设施不完善湘西地区的山地较多,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许多乡村旅游景点的基础设施不完善,导致游客出行不便。

道路狭窄、交通不便、住宿餐饮设施简陋等问题屡见不鲜,给游客的出游体验带来了不便。

2.环境保护需加强乡村旅游的发展往往会给当地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一些地方为了快速发展旅游业,对环境保护放松了警惕,导致环境污染问题较为严重。

景区内垃圾处理不当、乱建乱搭等现象频发,严重破坏了景区的自然生态环境。

3.旅游服务水平不高湘西地区的旅游服务水平相对较低,导致游客的满意度不高。

一些地方的导游素质较差,服务态度不好,给游客带来了不良的游览体验。

一些旅游设施的卫生条件也不够理想,给游客带来了困扰。

二、对策建议1.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为了解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问题,可以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快交通建设步伐,改善乡村旅游的运输条件。

还可以通过吸引外来资金和技术支持,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技术设备,提高旅游设施的档次和水平。

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是促进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可以加大对景区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加强对景区环境的监测和管理,制定更为严格的环保政策和法规,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确保景区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要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可以加大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提升他们的服务水平和素质。

还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旅游服务管理体系,加强对旅游服务质量的监督和检查,确保游客的体验质量。

还可以加强对旅游设施的管理,加强对卫生和安全的管理和监督,确保旅游设施的正常运行。

三、总结湖南湘西乡村旅游的发展前景广阔,但是也面临一些问题。

为了促进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问题,采取有力的对策。

只有这样,才能让乡村旅游更加吸引人、更有吸引力。

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湘西乡村旅游一定会迎来更加璀璨的明天。

湘西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

湘西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

一.引言文化旅游是游客为了满足自身的文化需求,通过参与相关的旅游活动,享受精神上的愉悦的过程。

把文化融入到旅游地中,是文化与旅游相结合,在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的同时也为本地的旅游增添了“内在”的竞争力。

湘西历史悠久, 少数民族众多,文化资源丰富, 具有良好的民族文化旅游开发条件。

(一)优势分析1.资源丰富湘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历史悠久,少数民族众多,长期以来,湘西各族人民都保持自己本民族的特色的文化,并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与湘西整个的文化体系和人民的生活习俗互相吸收,互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

2.发展迅速湘西文化旅游产业起步晚,但发展迅速。

近5年来,湘西州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收入年均增幅保持20%以上。

到2010年,湘西州接待游客达125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3亿元,分别增长18.4%和25.3%,旅游收入相当于全州经济总量的20.25%,旅游带动就业近20万人。

从此可见,湘西文化旅游发展速度快,发展势头强劲。

3.政策扶持(二)劣势分析1.形象模糊,发展不平衡从湘西地区整个文化旅游产业来看,缺乏统一的旅游文化整体形象,宣传口号及标识系统,文化旅游产业整体形象模糊。

从景区开发和游客人数来看来看,凤凰古城,芙蓉镇等几个景区明显优先于其他景区,其他景区相对滞后;从行业上看,各地均重视景区建设,而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服务业重视不够,尤其是对旅游中介服务业管理不够,软环境明显不足。

产业化多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抑制了旅游业的发展。

2.产品整体开发不足,产业链条短湘西文化旅游开发的整体性欠缺,且产业链条短,缺少配套产业以及设施。

旅游景区周边饮食住宿条件较差,旅游娱乐活动方面尚处于初级阶段,缺乏参与性和趣味性,品种单一,很难与旅游者融为一体,缺乏吸引力,完整系统的旅游产业链还需完善。

3.文化旅游策划人才匮乏湘西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但过于分散,需要具备独特创新理念和丰富市场运作经验的策划人员对其进行整合、包装和推广。

打造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思考

打造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思考
要加快旅游项目建设,多层面开发完善特色旅游产品,创建4家5A级和30家3A级以上景区。挖掘地区特色文化内涵,深化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打造一批旅游演艺节目。加强交通设施建设,开展无障碍旅游,着力提升区内与外界的交通通达性。进一步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打造一批大型游客服务中心,率先开展智慧旅游城市、智慧旅游景区建设,提高旅游景区和城市旅游接待能力。建立大湘西营销联盟,推出政府主导型的“联合推介,捆绑营销”模式,统一宣传口号、统一旅游标识、统一宣传资料、统一营销活动、统一旅游网站、统一营销网站,实现大湘西旅游整体形象高频次、高密度覆盖,产生集群效应。重点办好“大湘西国际生态文化旅游节”和“大湘西国际生态文化旅游论坛”,打造一批知名旅游节会品牌。
旅游是朝阳产业,据国家旅游局预测,全国旅游人次将由2010年的20亿增加到2020年的50亿,旅游业发展空间巨大,前景十分广阔。大湘西地区旅游业发展不仅面临着良好的宏观环境,而且面临国家新十年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国家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合作机遇、国家扶贫开发集中连片扶持机遇、张家界国家旅游城市综合改革试点机遇和全省湘西地区新一轮开发政策机遇五大历史性机遇。尤其是大湘西占据武陵山经济协作区中半壁江山,属于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区域,有条件整体融入并成为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的核心先导区和改革试验区。去年11月召开了全省湘西地区开发工作会议,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入实施湘西地区开发战略的意见》,提出打造湘西地区生态文化旅游圈,出台了新的优惠政策,为大湘西旅游业发展带来了重大历史机遇。
二、打造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要完善理念,明确目标
根据国内外旅游发展形势,要加快推进旅游产业与大湘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高度融合,积极发展服务型经济、开放型经济、生态型经济,形成以旅游业为龙头、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特色经济结构。要以市场为导向、资源为基础、文化为灵魂、品牌为旗帜、产品为核心、交通为骨架、线路为纽带、城市为依托、项目为支撑、区域合作为保障,着力提高旅游业发展质量,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推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打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旅游产业体系,全面建设与提升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带动圈内外地区旅游业转型升级,促进圈内外经济、社会、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逐步将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成为生态环境更加优美、文化魅力更加独特、社会文明更加凸显的开放之圈、绿色之圈、文明之圈、和谐之圈。

湘西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现状与对策研究

湘西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现状与对策研究
宏观管理 / 3 3
湘西民 族文化旅游开发现状与 研究 对策
罗 金 花
摘 要 : 文 在 对 湘 西 自治 州 民 族 文 化 旅 游 开发 现 状 调 查 的基 本 对 受 外 界 影 响 较少 , 多 方 面 得 以较 完 整 的保 留 。因 而 , 西 民 许 湘 础 上 , 旅 游 学 的 角度 对 湘 西 民 族 文 化 旅 游 开发 中存 在 的 问题 从
展 湘 西 旅 游 产 业 一 个 十 分 重 要 的 课 题 , 决 定 着 湘 西 能 否 创 造 这 出真 正 具 有 国 际 竞 争 力 的 旅 游 精 品 。

模 较 小 、 次 也 较 低 ,0 6年 “ 一 ” 金 当 地 仅 接 待 2 0 档 20 五 黄 0 0余 人 、0 40多 辆 汽 车 , 感 到 远 远 超 过 了可 能 的 承 受 力 。 已
( ) 域 旅 游 要 素 整 合 不足 , 品 线 路 不 够 , 乏 联 动 开 发 二 区 精 缺
和整体竞争力 。

民族 文化 旅游 开发现 状分 析

方 面 , 游 资 源 、 力 资 源 、 通 、 务 等 方 面 的 整 合 度 都 旅 人 交 服
湘 西 的 民族 文化 旅 游 起 步较 晚 , 发 展 势 头 较 快 , 但 目前 已 形 成四个主要旅游 区, 即凤 凰 古 城 旅 游 区 、 洞 河 旅 游 区 、 首旅 猛 吉
距 长 沙 市 6 0多 公 里 , 0 只有 一 条 山 丘 公 路 连 接 县 城 ; 游 接 待 规 旅
托 的 重 要 资 源 。 湘西 自治 州 作 为 土 家 族 和 苗 族 的 聚 居 地 , 有 具 古 朴 浓郁 的 民俗 风情 、 奇 独 特 的 古 迹 遗 存 、 淀 了深 厚 的 民族 神 积 文 化 和 独具 魅 力 的 民 俗 艺 术 形 式 。近 年 来 , 民 族 文 化 旅 游 开 在 发 大潮 中 , 西 民族 文 化 资 源 也得 到 了 不 同 程 度 的 开 发 , 成 了 湘 形

民族文化·艺术展演·旅游产业——《魅力湘西》的文化创意理论与实践

民族文化·艺术展演·旅游产业——《魅力湘西》的文化创意理论与实践

那么 ,是 不是作为 文化旅游 演艺 的 《 魅力湘西》
是一场湘西 民族文化的大拼盘?如果不是 , 《 魅力湘 是 出于以艺术展演 的方式力 图向游客呈现湘西 山水背 西》 中的湘西魅力到底何在?如何 实现湘 西文化资源 后 的文化 印象 的深远 目标 ,让游客获得一个生动立体
深厚 向文化旅游价值优势 的跃进?这一系列问题 ,在 的湘西文化感 观 , 睦 力湘 在艺术展演 的路径 上 《 魅力 湘西》 的文化整合 中得 到一步步 超越 。所 谓文 可谓下足 了功夫 。
化整合 .既是既有文化资源 的萃选 ,也是文化核心 主
题 的精炼 。 相对于不断涌人湘西 的外来旅游者 ,湘西文化 的 异质性景 观应该重新展示 。 畦力湘。 西》 实际上是在 走一个 “ 大湘西”的建构模式 。
毫无 疑问 ,基 于一种独特 又丰富 的民族 文化 资源
的考量 ,原生态表演成为 《 魅力湘西》 音乐舞蹈呈现
是以差异化的自然景观、生活体验 、文化形式等为基 程 ,实际上就是旅游地输出文化符号、旅游者收集文
础 的 。正 如张 家界 黄 石寨 、天 子 山 、天 门山 的山水 化符 号的双向过程。只有通过创意过程 ,将文化资源 是无 可复制 的绝版 风光一样 ,张 家界要作 文化旅 游 , 存量 的价值 因子上升为具有典型性和不可复制性 的文 同样要 完 成一 种精 神 层 面上无 可 复制 的文 化样 态 的 化符 号 ,其文化旅游 价值方可显 现出来 。原来 的 2 0 0
的首选语 符 。无论从 演 员 的衣 装 服饰 、舞 台实景 道 具 、还是背后 巨型 L E D屏幕 的背景 图像 ,还是被 着
意突 出的层次分 明的文化主题 ,都直抵湘 西少数 民族

谈湘西凤凰古城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商业开发模式

谈湘西凤凰古城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商业开发模式

谈湘西凤凰古城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商业开发模式湘西凤凰古城是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一片民族文化宝地,凭借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景观,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

如何将湘西凤凰古城的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相结合,开发出一种创意的商业模式,成为了当地政府和旅游从业者们关注的焦点。

一、湘西凤凰古城的民族文化资源湘西凤凰古城是中国传统土家族苗族聚居地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这里的建筑、街道、民居等保存完好,能够完美展示出土家族的建筑特色和生活习俗。

此外,凤凰古城还有许多重要的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如黄丝岩、古城墙、沱江风情带、壶陡风景区等,都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二、商业开发主题的确定在开发湘西凤凰古城的商业模式时,首先需要确定一个主题,以便在整体规划与市场定位上具有明确的方向。

考虑到凤凰古城的土家族苗族特色,可以将主题定为“探索土家苗族文化的神秘之旅”。

三、景点的商业化利用在湘西凤凰古城的景点商业化利用中,可以通过开设特色农家乐、手工艺品店、民族文化体验馆等形式,充分展示土家苗族的传统文化和风情。

游客可以在农家乐品尝地道的湘西特色美食,体验土家苗族的民俗节日,感受浓厚的少数民族风情。

手工艺品店则可以售卖当地手工艺品,如土家族的蜡染、苗族的银饰等,既能让游客购买到具有地方特色的纪念品,也能为当地手工艺人提供创收的机会。

而民族文化体验馆则可以设立各类展览,介绍土家苗族的历史、文化、传统习俗等内容,让游客更深入地了解湘西凤凰古城的民族文化。

四、主题活动的策划与推广为了吸引更多游客,可以策划各种与土家苗族文化相关的主题活动。

比如,举办土家苗族传统婚礼表演、土家苗族传统音乐演奏会、苗族歌舞表演等。

这些活动不仅能够给游客带来欢乐和震撼,也将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促使他们推荐给更多的亲朋好友。

此外,还可以在当地建设土家苗族文化艺术培训中心,组织各类专业培训和展览活动,为当地的文化艺术创作者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论大湘西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策略

论大湘西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策略
发较弱 的缺陷; 化内涵挖掘不够 。 文 有机综合特 色不 明
且 资源 等级 高 , 自然风光 , 史文化 , 融 历 民族 文化 为一
体。 主要有 1 国家历史文 化名城 。 个 国家级 自然保 个 2 护 区 , 个 国家森林公 园 ,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 位 ,1 3 4个 1 个 省级风景 名胜 区 。8 省级文 物保护 单位 。文化 内 2个 涵 丰厚 , 特色 明显 , 民族 文化旅 游资 源的 富集 区域 。 是 也 是发展生 态旅游 、 险旅 游 、 学旅 游 、 探 修 科学 考察旅 游、 古村镇 文化旅游 、 湘西 民族风情旅游 和综合性旅游
的极 佳区域 ,在国际 国内的文化旅游 市场上具有极大 发展潜力 。
显; 文化包装不 够 , 总体形 象不鲜 明; 没有组 成在 空问 上相互联 系的网络形 式 ,更没 有内部 的各深层 次的区 域合作 ,这就使得大湘西 民族 文化旅 游资源处 于闲置 无序状态 , 民族特色丧失 , 民族文化 同化现象严重 , 开发 各 自为政 , 重复开发 , 具有 大湘西 民族 文化特色 的旅 游 商品更是凤毛麟角 , 而导致 旅游商 品收入低 。 响大 从 影 湘西旅游业 的可持续发展 。 所以在 大湘西 民族文化旅游 资源的开发 中, 应确立 “ 大旅游 ” 的思想 , 大资源 的观点
收稿 日期 :0 8 5 1 2 0— — 4
基 金项 目 : 南省教 育厅 课 题 ( 号 :6 6 8 湖 编 0C 7 )
含龙 山 、 永顺 、 桑植 、 四县; 慈利 中部苗族文化旅 游圈是 以吉首 为 中心 , 含凤 凰 、 垣 、 丈 、 靖 、 溪 、 包 花 古 保 泸 沅
陵、 阳、 麻 辰溪 、 溆浦九县; 南部侗族 文化旅游 圈是 以怀

文化自信视域下的湘西北特色文旅资源开发——以常德乡村为例

文化自信视域下的湘西北特色文旅资源开发——以常德乡村为例

2021·01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文创和旅游是当今社会的热点,如何在文化自信前提下做好乡村振兴,推动乡村产业、文化及生态全面发展,实现从贫困到美丽乡村的完美蜕变,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不仅仅在国内,英国、美国、法国等都在大力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在国内,浙江省安吉县美丽乡村建设改善了农村的生态与景观,并打造出一批知名的农产品品牌,带动了农村生态游、体验游的发展。

全国许多地方受安吉县的影响后,都加快推进“美丽乡村”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利用文化打造特色乡村,用创意活化传统村落品牌成为当前城镇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功课。

常德地处长江中游洞庭湖水系、沅江下游和澧水中下游以及武陵山脉、雪峰山脉东北端,地域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不同决定了村民们的生活方式及乡村的景观。

正是地域文化根基的不同,使得乡村间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景观具有差异。

随着消费结构的升级以及人们需求的多样性和个性化,文创赋能乡村已经成为乡村文化振兴的一个重要方式,涉及村民精神和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目前,常德鼎城区十美堂镇、周家店镇、石板滩镇的花木之乡、花岩溪镇、黄土店镇、双桥坪镇,乡村旅游每年客流量达到数十万;桃源县依托桃花源知名度的影响在乡村游方面也在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总体来看,国内乡村旅游大部分都还处在较低的水平,大多以“农家乐”为主,结合地域文化特征进行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深度不够,乡土文化的衰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一旦蕴藏着悠久历史的乡土文化开始凋亡,会造成不可挽回的遗憾。

因此,将文化创意引入村落,用精神引领物质文化建设,发掘与开发乡村的历史传统、建筑形制、传统产业文化等资源,打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乡土文创产品,既可以保护传统文化形式,推动乡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又能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文化支撑。

在打造常德乡村特色文创产品过程中,怎样留住乡愁,延续文脉,使乡村发展有成为具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乡村;怎样深度开发乡村文创和旅游产业,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创之路来赋能乡村振兴,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湘西凤凰古城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

湘西凤凰古城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

湘西凤凰古城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总6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湘西凤凰古城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摘要:当前,文化旅游产业逐渐成为湘西经济建设中的支柱产业。

湘西地区山川锦绣,人文灿烂,凤凰古城历史悠久,是一座着名的集自然、人文、民俗景观于一体的历史文化名城。

本文从凤凰古城的历史由来、凤凰古城的文化资源、凤凰古城的发展现状、凤凰古城的存在问题出发,分析了凤凰古城文化旅游发展的基本概况,并对凤凰古城文化旅游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主要从完善基础设施、打造旅游品牌、重点开发民俗旅游资源、深度开发手工艺品和纪念品、寓教于游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文化旅游凤凰古城对策近年来,文化旅游热在国内逐渐升温。

从战略层面上来看,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是我国发展繁荣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战略要求,是国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必然要求,是顺应当前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大趋势;从经济层面上看,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能延伸旅游业的发展出路,提高旅游路线的品质,对内可以扩大消费,提高当地居民收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从文化层面上看,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文化与旅游结合既有利于放大旅游的载体作用,也有利于拓展文化的传播渠道,对内可以提升国民素质,传承中华文化,对外可以塑造国家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

由此看来,文化旅游逐渐成为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业都不可或缺的课题。

凤凰古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曾被新西兰着名作家路易艾黎称赞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

作为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凤凰的风景将自然的、人文的特质有机融合到一处,对于游客来说有着无穷的魅力。

一凤凰古城的历史由来相传天方国(古印度)神鸟“菲尼克司”满五百岁后,集香木自焚。

复从死灰中复生,鲜美异常,从此不再死亡,此鸟即中国百鸟之王凤凰也。

凤凰西南有一山酷似展翅而飞的凤凰,故以此而得名。

浅议我国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策略(湘西凤凰古城为例)

浅议我国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策略(湘西凤凰古城为例)

浅议我国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策略(湘西凤凰古城为例)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支柱行业之一。

其中,旅游民俗文化的开发和利用,可以为旅游业增加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更多的游客。

湘西凤凰古城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具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下面就对其开发和利用进行一些浅析。

一、整合资源,丰富产品凤凰古城的民俗文化遗产丰富,如凤凰古城的风雨桥、靖德古巷、凤凰山、天后宫等。

根据这些旅游资源的特点,可以开发出以文化为主题的旅游产品。

可以推出一些主要的旅游线路,如“凤凰民俗文化游”、“清静大自然之美—凤凰山慢行”等,丰富旅游产品,吸引更多的游客。

二、独特表演,增添活力民俗表演是凤凰古城的一大特色。

夜间的“十二巷惊魂节”、“沈万三庙会”等民俗活动很受欢迎。

可以根据不同的时间段,设计不同的民俗表演,比如推出集体婚礼、传统婚礼、传统乐器表演等等,来增添旅游的互动性和活力。

三、差异化服务,提高体验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游客对旅游体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凤凰古城可以通过提供差异化的旅游服务和旅游体验来增加它的竞争力,如推出体验式民俗宴、传统非遗手工艺品制作等等,来为游客提供与众不同的旅游体验。

四、节庆活动,营造节日氛围节日是旅游市场上的一个重要资源,可以通过节日来增加游客的数量。

可以通过推出“龙船水炮节”、“农历正月十五元宵夜”等具有浓郁民俗文化特色的节庆活动,营造出浓郁的节日氛围,为游客提供一种全新的旅游体验。

总之,凤凰古城的民俗文化资源是其不可或缺的优势,如何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实现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文化传承,需要相关部门和企业探索出更加有效的策略和方法,提高凤凰古城的竞争力和知名度,打造出更加独特和具有吸引力的旅游品牌。

试论大湘西民族文化旅游带构建的应用价值

试论大湘西民族文化旅游带构建的应用价值

试 论 大 湘 西 民族 文 化 旅 游 带 构 建 的 应 用 价 值
刘艳芳
刘 於 清
【 摘
要】大湘西地 区文化生态环境脆弱 ,文化旅游的发展 必须走可持续发展 的道路 ,构建大湘
西民族文化旅游带 ,有其独特的文化价值 ,有利于保护和抢救 中国民族民问文化遗产 。旅游业作 为一 个综合 型 的经 济产 业 ,关联 性 大 ,带动性 强 ,大湘 西民族 文化旅 游 带的构 建 ,能增 强文化 合 力 ,促 进 经济 的发展 。 同时 ,社 会发展 战略 意 义重 大 ,三 市 州通过 大 湘西旅 游 文化 带 由 “ 干” 单
6 3
第 1卷 第 5 7 期
康定 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 年 1 月 08 O
是 从 戏 剧 发 生 学 、舞 蹈 发 生 学 甚 至 民族 民 间 文 学 的 角 度 来 考 察 ,都 有 其 独 特 的文 化 价 值 ,有 利 于 保 护 和抢 救 中 国 民族 民 间 文 化 遗 产 。大 湘 西 地 区 民族 文 化 丰 富 ,三 个 民 族 文 化 旅 游 圈 各 具 有 特 色 ,为 民 族
大 湘 西 民 族 文 化 旅 游 带 的构 建 ,文 化 价 值 重 大 ,不 论 是 从 文 化 人 类 学 、宗 教 学 的 角 度 来 考 察 ,还
作者简介 :刘艳芳 (9 4一)女 ,湖南张家界人 ,吉首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 。( 16 湖南张家界 ,邮编 :4 60 ) 10 0 刘於 清 ( 94一) 男,湖南省安化县人 ,湖 南省道县第二 中学政治教师。( 18 湖南安化 ,邮编 :4 3 o ) 15 o
康定 民族 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学报
J OURNALOF K ANGDI NG NATONALIY I T

《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新闻发布稿

《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新闻发布稿

打造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提升大湘西旅游国际竞争力湖南省人民政府、湖南省旅游局《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新闻发布会大湘西位于湖南省西部,是武陵山经济协作区主体区域和中部地区唯一享受西部大开发配套政策的地区,也是湖南省生态文化旅游资源赋存最高的区域,湖南建设“旅游强省”的三大支撑板块之一,旅游业的地位举足轻重。

在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和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引下,湖南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造“一带一圈”(“一带”是指湘江旅游经济带,“一圈”是指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战略新构想,希望充分发挥好大湘西的生态、文化和资源优势,通过打造“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提升大湘西地区的旅游产业竞争力,打造有国际竞争力的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带动湖南西部区域整体实现跨越式发展。

同时,把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成为湖南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科学试点区,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示范区,保护民族地区文化生态的最佳实践区。

一、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发展背景1、优越的资源禀赋是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的良好基础这是一方有着奇山秀水的旅游胜地,这是一块有着浓郁民族风情的神秘土地,这里是湖南省武陵、雪峰两大山脉和沅水、澧水两大水系的汇聚之地。

大湘西,一个美不胜收让人心驰神往的地方,曾经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到犹抱琵琶半遮面,如今借着国家武陵山片区整体开发和湖南省深入实施湘西地区开发战略,迎来了新一轮旅游开发热潮,展示了无穷的魅力和诱人的前景,吸引着广大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

打开一张湖南地图,大湘西地区(包括湘西自治州、怀化市、张家界市、邵阳市、常德市五个市州以及永州市江华、江永两县)国土面积占湖南省的45.5%,达9.64万平方公里;人口占全省的1/3强,达2219.85万人。

大湘西地区是湖南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极,可以说没有大湘西的后发赶超就难以实现湖南的富民强省的宏伟目标。

湖南大湘西区域发展规划与旅游研究进展

湖南大湘西区域发展规划与旅游研究进展

湖南大湘西区域发展规划与旅游研究进展【摘要】湖南大湘西地区是中国内陆地区的一个重要旅游目的地,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

本文通过对该地区的概况、旅游资源、发展规划和研究进展进行分析,探讨了其区域发展规划与旅游研究的最新进展。

研究发现,大湘西面临着发展挑战和机遇并存的局面,需要在保护环境和促进旅游业发展之间取得平衡。

未来,应该加强区域规划与管理,推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建议政府和企业加大投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提高大湘西地区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湖南大湘西区域、发展规划、旅游资源、研究进展、未来展望、发展挑战、发展机遇、建议。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湖南大湘西地区位于湖南省西部,是湖南省最具特色的地域之一。

这一地区因其独特的自然风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文化传统而备受关注。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湖南大湘西地区正逐渐成为国内外游客争相前往的热门目的地。

尽管湖南大湘西地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在规划和发展方面仍存在一些挑战。

为了更好地挖掘和利用这些宝贵资源,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并持续开展相关研究工作。

本文将重点探讨湖南大湘西地区的区域概况、旅游资源分析、发展规划、研究进展以及未来展望,旨在为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结合当前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我们将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推动湖南大湘西地区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1.2 研究意义湖南大湘西地区是中国西南部的一个独特而美丽的地区,因其独特的自然风光、丰富的人文历史而备受游客青睐。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大湘西地区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对于该地区的旅游发展规划及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研究湖南大湘西地区的旅游发展规划和进展,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该地区的潜力和资源优势,为地方政府制定长远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研究旅游资源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可以为地方政府和旅游企业提供策略性建议,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卷 第4期中 南 林 业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Vo l.2 N o.4 2008年07月JOURNA L OF CENT RAL SOUT H UNIVERSITY OF F OREST RY &T ECHNOL OGY (Social Sci ences )Jul .2008 论大湘西民族文化旅游模式的构建X刘艳芳,周忠华(吉首大学师范学院,湖南吉首416000) [摘 要] 大湘西包括张家界、湘西州和怀化三州市,同在湖南省的西部,是一个以汉族、土家族、苗族、侗族为主的多民族杂居区。

该区域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人文环境浓郁,文化底蕴深厚,民族文化旅游态势强烈。

但当前在旅游开发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如何依据资源特色和市场需求指向,综合考虑民族文化旅游内涵,构建大湘西民族文化旅游新的模式,是值得理论和实际工作者认真研究的。

[关键词] 大湘西;民族文化;旅游模式;民族文化旅游带;民族文化旅游圈 [中图分类号] F 59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272(2008)04-0044-04On the Model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Culture Tourism in Xiangxi AreaLIU Yan-fang ,ZHOU Zho ng -hua(Normal College,Jis hou University,J ishou 416000,Hunan,Ch ina)Abstract :T he Xian gxi area cons ists of Zhangjiajie,Xiangx i Coun ty and Hu aihu a in w h ich mainly locate inhabitants of h an,tujia,miao and dong nationalities.T he area is rich in tour ism resources ,humane environment elements,cultural deposits and n ational cultur e tour ism.In light of the problems in touris m d evelopmen t in this area,th e paper proposes to comp rehensively consider the connotations of th e n ational cu lture tou rism and construct a new model for Xiangx i national cu lture touris m in accor dance w ith th e res ource character and market demands .Key words :Xiangxi area;nation al culture;tour model;tour place;national cultu re tour circle 大湘西包括张家界、湘西州和怀化三州市,同在湖南省的西部,是一个以汉族、土家族、苗族、侗族为主的多民族杂居区。

该区域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人文环境浓郁,文化底蕴深厚,民族文化旅游态势强烈,但就现状而言,分区开发较好,整体开发较弱;自然资源开发较好,人文资源开发较弱;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有机综合特色不明显;文化包装不够,总体形象不鲜明;没有组成在空间上相互联系的网络形式,更没有内部的各深层次的区域合作。

这使得大湘西多数文化旅游项目仍处于一流的旅游资源,二流的旅游设施,三流的旅游服务状况[1]。

所以大湘西民族文化旅游应确定“大旅游”的思想,大资源的观点和大区域的意识,树立新的资源观,开发观和市场观,强化生态意识,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依据资源特色和市场需求指向,综合考虑民族文化旅游内涵,构建大湘西民族文化旅游新的模式,以保护大湘西民族文化多元化的文化生态,实现大湘西民族文化的和谐共存、人文生态平衡,从而为大湘西旅游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一、大湘西民族文化旅游模式的选择当代中国旅游发展模式主要有四种:一是“集群产业型”旅游发展模式——产业结构创新;二是“绿色循环型”旅游发展模式——生产方式创新;三是“知识经济型”旅游发展模式——发展内涵创新;四是“情感交流型”旅游发展模式——投资内容创新[2]。

这四种模式都不能很好调适大湘西民族文化旅游,原因是:第一,文化具有民族性,因此大湘西民族文化旅游模式必将大湘西境内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依据内在的文化规律,通过一定的文化策略配置,实施一种新的选择。

此选择是一个集政治、经济、文化、民族色44X[收稿日期]2008-03-23[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课题:大湘西民族文化旅游带的构建及其应用研究(编号:06C 678)。

[作者简介]刘艳芳(1964-),女,土家族,湖南张家界市人,吉首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旅游文化。

彩十分浓厚的系统工程,它不同于其它模式,也不能简单照搬别的模式,必须按照其内在规律进行构建。

第二,大湘西旅游业所存在着的问题不是上述四种模式所能解决的,任何问题都必须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目前大湘西旅游业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地方主义浓厚,整体观点不强;对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不力,致使民族文化衰退和变异;生态环境保护不力,致使生态失衡;旅游投资存在许多误区;旅游管理机制存在不少问题[3]。

而当前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也存在着九大误区:家底不清;缺乏规划;市场运作不力;伪包装;伪民俗;掠夺性开发;扶贫性开发;干涉性开发以及理不顺开发和保护的关系,不能全面科学真实的把握民族文化旅游的深层内涵。

明确“为什么要构建新模式”这一问题,事实上还引申着另外两问题:一是,新的选择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模式?二是,构建新模式是否可能?我们认为,大湘西民族文化旅游模式的选择应该是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它也是一种区域的旅游合作模式。

区域旅游合作模式的选择,一方面是由区域内各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另一方面,不同的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也规定着旅游合作的程度、方向和具体领域,影响着区域旅游合作途径和方式的选择[4]。

但最终决定大湘西民族文化旅游模式的选择,是大湘西境内各民族文化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对于构建新模式何以可能?我们认为其可能性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区位的优势度。

大湘西位于湘、鄂、渝、黔、桂五地交界处,是湖南省的后花园,地理区位独特,承东启西,南联北进,战略地位重要;焦柳铁路、209国道贯穿南北,湘黔铁路、319国道和320国道跨越东西,交通区位明显;境内民族构成复杂多样,居住着土家族、苗族、侗族等30多个少族民族,拥有一个少族民族自治州和14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数的60%左右。

二是,地域的组合度。

大湘西包括张家界、自治州和怀化三州市,地处武陵山区和雪峰山区,地理位置相联,区域集中,属于同一地区,地域的关联度组合度强。

三是,政策的倾向度。

国家实施西部开发的战略构想,湘西州成为“西部旅游开发的桥头堡”,2000年6月9日,国务院西部开发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明确湘西州进入国家西部开发范围,可以享受一系列优惠政策支持。

湖南省委把湘西州作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省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决定》,把湖南旅游分为长株潭、环洞庭湖、湘西、湘南和湘中五大旅游圈。

湖南省要想实现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强省的过渡,必须关注大湘西的民族文化旅游。

2003年湘西州旅游文化产业研讨会上,提出旅游产业兴州战略,五年建成支柱产业(5%),十年形成主导产业(30%)。

四是,资源的特质度。

大湘西旅游资源是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主要包括土家族、苗族和侗族文化旅游资源,使之成为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

它是一种以土著(土家、苗、侗)文化为底流,以楚文化为主流,以巴文化为干流,以汉文化为显流的多元一体的地域文化[5]。

这种多元文化在大湘西土家族、苗族、侗族等民族中互相渗透,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文化趋同。

所以大湘西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差异性和相似性成为资源的一种特质度。

五是,品牌的效应度。

“张家界”旅游品牌已成为湖南旅游业的极品;“凤凰古城”、“南方长城”、“德夯”、“猛洞河漂流”、“王村”等一系例旅游产品也深入人心,市场旅游态势强劲;“大湘西”的旅游品牌正在逐渐的被市场认可,它能形成湖南旅游业的据点,带动周边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并在湖南省旅游业发展中起引爆作用。

六是,经济的发展度。

大湘西处于我国不同梯度经济地带的临界点,山地农业经济、粗加工矿业经济、旅游经济、交通运输经济及农产品加工经济相互交杂,呈现多元化的经济态势,但从整体来看,大湘西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原生态保护较好,这就为民族文化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二、大湘西民族文化旅游模式的构建既然我们明确了构建大湘西民族文化旅游模式的可能性,作为其实践延伸的技术性问题“怎样构建大湘西民族文化旅游模式”,以及作为实践技术性问题延伸的问题“具体模式展现形式是什么”。

依据大湘西境内各民族文化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我们认为大湘西民族文化旅游模式是将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按照一定的空间层序体系,通过轴、点、线、圈的有机结合,形成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整体布局。

因此,大湘西民族文化旅游带构建格局是一种“以民族的核心分布区和一级旅游中心城市及王牌景区景点为依托,以交通干线为引导”的空间架构体系,是区域旅游合作发展模式的具体体现。

其整体布局是以张家界为龙头,以吉首为中心,以怀化为次中心,以名山、名水、名人、名城、名镇、名寨等为结点,采取点轴模式,形成由点带线,由线成圈的构建格局。

它主要包括北、中、南三个民族文化旅游圈,北部土家族文化旅游圈是以张家界市为中心,包含龙山、永顺、桑植、慈利四县;中部苗族文化旅游圈是以吉首为中心,包含凤凰、花垣、古丈、保靖、沪溪、沅陵、麻阳、辰溪、溆浦九县;南部侗族文化旅游圈是以怀化市为中心,包含新晃、芷江、洪江、会同、靖州、通道六县市,形成点——轴——圈——带的层序性框架,由此构成“丰”字形的大湘西民族文化旅游格局。

首先,它打破了行政区划界线的限制。

虽然张家界、湘西州和怀化三地区都是独立的行政区域,但在土家族、苗族和侗族文化三个民族文化旅游圈内遭遇到同类文化形态并不从属于同一个行政区域,所以行45政区划不是旅游分区的惟一标准。

行政区划是以行政实际管理的范围为描述依据,而民族的实际分布并不以行政归属为转移,即行政疆界和民族分布之间并不存在内在的对应关系,行政疆界取决于政治管理的需要,而民族的分布是一种文化现象[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