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整理和复习 一课时(1)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2.11《整理和复习》教案1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2.11《整理和复习》教案1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2.11《整理和复习》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教学内容为整理和复习相关知识点。

二、教学目标
1.理解整理和复习的重要性。

2.能够整理和复习课上学习的知识。

三、教学重点
整理和复习相关知识点。

四、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独立整理和复习能力。

五、教学准备
1.课本
2.黑板、粉笔
3.教学案例
六、教学过程
A. 情境导入
1.教师向学生介绍整理和复习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整理和复习的重要性。

B. 教学展开
1.整理:教师指导学生将学习资料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整理,包括知识点的归类、笔记的整理等。

2.复习:学生独立复习前几节课的内容,通过练习题检验自己的学习情况。

C. 拓展训练
1.教师布置相关拓展题目,练习新学知识。

2.学生独立完成拓展训练,巩固所学知识。

D. 课堂总结
1.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进行总结,并强调整理和复习的重要性。

2.学生对整理和复习的理解进行回顾。

七、课后作业
1.完成课堂布置的拓展训练题目。

2.复习本节课和前几节课的知识点,做好笔记整理工作。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整理和复习环节是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如何有效地整理和复习,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以上就是本节课《整理和复习》的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老师们更好地教授这
一知识点。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整理和复习(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整理和复习(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

《整理和复习(一)》教学设计年级:三年级科目:数学版本:人教版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巩固和掌握本册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内容:1. 本册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数学思维水平的提升。

教学重点:1. 整理和复习本册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知识的整合和应用。

2. 数学思维水平的提升。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册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同学们,我们这学期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你们能说出来吗?二、整理和复习1. 教师引导学生按照章节顺序,逐一整理和复习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整理和复习的任务。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三、解决问题1. 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总结和评价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2. 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整理和复习,让学生对本册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和鼓励学生,让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习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对于教学过程这一部分,我们需要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学生的学习效果能否达到预期。

以下是对教学过程的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导入在导入环节,教师需要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回顾本册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问题的设计要具有启发性和针对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

整理与复习一(第一课时)

整理与复习一(第一课时)

学科数学主备人项秀兰执教人
课题
整理与复习一
(第一课时)备课时间2016.10.12
上课
时间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
能力
通过复习,使学生系统掌握圆、分数混合运算与百分数的
知识,能熟练计算分数的混合运算,系统复习百分数问题。

过程与
方法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
度价值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设想重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法学法指导:引导、体验、交流、感受、练习
教学内容修改与补充
教学过程:
一、学生分组对学到的知识进行简单地整理,并进行记录。

二、把整理的内容在班内交流,根据学到的知识,提出数学问题,尝试解决,并与同学交流。

三、练一练
1. 巩固圆的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巩固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分别根据半径、直径和周长,求圆的面积。

第4、5题复习观察物体的有关内容。

第6题复习百分数的知识,第7题画图表示百分数的意义。

四、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评价。

学生谈自己的收获。

2021秋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整理与复习第1课时数的世界一教学课件苏教版

2021秋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整理与复习第1课时数的世界一教学课件苏教版
12 5 5 5
1 1 12 3
1 36
典题精讲
解答(二):根据乘法分配律。 解: 5 1 4 12
12 5 5 5 5 1 4 5
12 5 5 12 5 (1 4)
12 5 5 5
12
学以致用
1.用简便方法计算。
6 16
5 65
我是这样想的。
原式可以改为:
6 1 1 6 5 65
我是这样想的。 根据题意可知:六年级 学生160人,达标120人
注:比或百分比都表 示比值,没有单位。
得出未达标人数:
160-120=40(人)
未达标:达标=40 :120
而达标率是达标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学以致用
2.六年级有学生160人,已达到《国家体育锻炼 标准》( 儿童组 )的有120人。未达标人数与达 标人数的比是多少?六年级学生的达标率呢?
课堂小结
大家想一想, 什么叫百分数?
分数四则混 合运算顺序?
化简比与求比 值的区别?
怎样用简便方 法计算?
谢 谢 观 看!
解: 160-120=40( 人 )
用百分数表示。
40 :120=1 : 3
120 160=0.75=75%
答:未达标人数与达标人数的比是1:3。 六年级学生的达标率是75%。
பைடு நூலகம் 学以致用
3.一个三角形的面积 3平方米,底边长是 2 米,
高多少米?
8
5
我是这样想的。
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确保单位一致。
三角形面积=底 高 2
第七单元 整理与复习
第1课时 数的世界 (一)
学习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 义,进一步巩固分数乘、除法的计算, 熟练地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整理与复习(第1课时)》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整理与复习(第1课时)》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整理与复习(第1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整理与复习(第1课时)》主要是对第一单元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内容包括加减法的运算规则、100以内数的认识、比较大小、序数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加减法的运算规则,进一步认识100以内的数,能够比较大小,并用序数表示。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对100以内的数有所认识,但部分学生对加减法的运算规则运用不够熟练,对比较大小和序数的理解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些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加减法的运算规则,进一步认识100以内的数。

2.培养学生能够比较大小,并用序数表示。

3.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加减法的运算规则,100以内数的认识,比较大小,序数的表示。

2.教学难点:加减法的运算规则的灵活运用,比较大小和序数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通过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中思考,在交流中提高。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2.教学道具(如小卡片、小动物图片等)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加减法游戏,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例如,老师出示一张小卡片,上面有一个数字,学生需要说出一个数字,使得这两个数字相加的结果是一个特定的数。

例如,老师出示数字3,学生需要说出数字4,使得3+4=7。

2.呈现(10分钟)老师通过PPT呈现100以内的数,让学生认识这些数,并能够比较大小。

例如,呈现数字23和35,让学生判断哪个数字更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小组内的加减法运算和比较大小练习。

例如,每个小组发放一些小卡片,上面有不同的数字,小组成员需要进行加减法运算,并比较结果的大小。

三年级数学上册1生活中的大数第7课时整理与复习教案冀教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1生活中的大数第7课时整理与复习教案冀教版

第七课时整理与复习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14~15页,整理与复习。

教学提示本课时围绕万以内数的相关知识,设计了3道复习题,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尝试着独立完成练习题,然后组织学生展开交流,还可以根据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适当的增加一些练习。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进一步掌握本单元的所学知识,形成相关技能。

过程与方法:经历系统复习整理单元知识,巩固教育的全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回顾总结的习惯,获得学习的成功体验。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进一步巩固本单元所学知识。

教学难点:系统复习整理本单元所学知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 复习热身。

师:同学们,这个单元的知识我们已经学完了,兔博士要考考大家了哦,你能说说这个单元我们都学了哪些知识吗?生1:我们认识了万以内的数,会读、写万以内的数。

生2:我们认识了一万,知道一万有多少。

生3:我们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

生4:我们会用近似数进行加减法的估算。

生5:我们可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记录)2. 导入新课。

师:这节课,我们将通过一些练习,来整理和复习本单元的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自然过渡到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上来,而且整个复习的过程完全由学生主导,教师只在一旁引导,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练习巩固,指导复习。

1. 呈现整理与复习第1题。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下面的数位表,和同桌说一说数位表中反映的数学信息。

师:谁来说一说,你从表中读出了什么数学信息?生1:10000读作:一万,是一个五位数,最高位是万位……生2:1084读作:一千零八十四,千位上是1,表示1个一千……生3:3207由3个千,2个百,7个一组成的,读作:三千二百零七。

师:读数时,应该注意什么?生:读四位数时,要注意依次读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和计数单位,每一级的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中间不管有几个零,只读一个零。

整理与复习(一)第1课时

整理与复习(一)第1课时

整理与复习(一)第 1 课时:小数[教学目标]1、对第一、三单元的内容进行复习和整理。

2、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说一说:1、“你学到了什么?”可以让学生翻阅课本中的第一、二、三单元的内容。

2、小组讨论与交流,以表格、网络图或者列举的方法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类整理。

3、小组间互相交流学习。

展示小组的作品,介绍整理的方法,以培养学生进行反思和整理的能力。

二、想一想:1、“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可以让学生根据第一、二、三单元的内容,提出自己认为重要的、较难的或自己还不会的问题。

2、小组讨论与交流,尝试解决这些问题。

3、全班交流学习。

展示小组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介绍解题方法,并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类。

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50页“巩固应用”第1题。

提出要求:(1)学生独立完成。

(2)汇报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完成教材第50页“巩固应用”第3题。

学生独立计算后,说说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有什么关系。

3.完成教材第50页“巩固应用”第4题。

以7<□<8为例,明确解题思路和方法:大于7且小于8的小数的整数部分是几?这个小数是几?4. 完成教材第51页“巩固应用”第5题。

教师帮助学生看懂题意。

让学生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5. 完成教材第52页“巩固应用”第9题。

学生独立解答,教师要求能简便计算的要简便计算。

6. 完成教材第52页“巩固应用”第10题。

引导学生理解学生计算往返交通费用时,小红的往返费用相当于一个成人的单程费用,不必求出儿童半价是多少元,直接用24.5×5就可以了。

四、作业。

做第51页“巩固应用”第6题。

五、课堂小结。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与复习第1课时 整理与复习(1)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与复习第1课时 整理与复习(1)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与复习第1课时整理与复习(1)一、教学目标1.记忆并掌握六年级上学期的数学知识点;2.建立学生数学思维的框架,并培养其数学逻辑思维,形成自己的解题方式;3.激发兴趣,培养对数学的热爱,并能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整理与复习六年级上学期的数学知识点。

三、教学方法1.授课讲解:对各个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2.互动交流:通过对学生的提问,激发学生兴趣,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3.经验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题经验,共同探讨。

四、教学重难点整个教学过程中,围绕六年级上学期的数学知识点展开。

在教学中,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1.思维逻辑能力的训练;2.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步骤第一步:复习——整理知识点在之前老师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六年级上学期的所有知识点。

现在,老师将让学生精细布置知识板块,并对已经掌握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并对已经掌握得不太好的知识点重新学习。

老师负责解答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疑惑。

第二步:应用——解决实际问题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老师将分别以数学知识点为对象进行课堂练习。

通过认真分析,学生们可以将课堂学习应用到生活实践中。

第三步:反思——课后练习课堂上,学生们必将会提出各种班级中遇到的数学问题,老师需注意及时纠正和指导。

学生们在课后回顾,并针对自己不擅长的知识点进行补充巩固。

六、教学评估教学评价要持续进行,以确保学生们掌握了知识点,使用数学技巧解决问题,并能够应用数学于生活实践中。

评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课堂练习: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2.作业分析:通过作业检测学生的巩固情况,及时反馈;3.总结:总结学习过程,检测教育教学目标是否已经达成。

七、教学反思整合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打好基础,是目前教育制度的发展方向。

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出题,挖掘学生优点,并为其扫清障碍。

在保持趣味性的同时,要注重思维缜密性及完备性,营造高效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享受到数学的美妙。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9单元《整理与复习》(第1课时)说课稿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9单元《整理与复习》(第1课时)说课稿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9单元《整理与复习》(第1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9单元《整理与复习》(第1课时)的主要内容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四则混合运算、几何图形、测量和方程等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复习和整理已学过的知识,使学生对四年级上册的数学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

教材中安排了丰富多样的练习题,旨在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准确性和灵活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在四年级上册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大量的数学知识,具备了一定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一些概念的理解、运算的准确性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等方面仍存在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复习和整理,使学生对四年级上册的数学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准确性和灵活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教师引导,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和魅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复习和整理,使学生对四年级上册的数学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

2.教学难点:对于一些概念的理解、运算的准确性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等方面的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教师引导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复习和整理的过程中,自主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练习题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的回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复习:学生自主梳理四年级上册的数学知识,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整理与复习》教案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整理与复习》教案

第一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第7课时整理与复习一、教学内容教材第23、24页内容。

二、教学目标(一)通过复习,巩固0~5各数的认识,熟练掌握数的大小比较和5以内数的加减法。

(二)梳理单元知识点,沟通知识内在联系,形成整体的知识结构。

三、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复习巩固本单元的各知识点。

难点:梳理单元的知识点,沟通知识内在联系,形成整体的知识结构。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受整理师:(创设凌乱的讲台情景)讲台有些乱,会影响老师上课,怎么办呢?大家帮老师想想办法吧。

师:整理就是将东西有条理地存放,这样会更方便我们使用。

其实学知识也一样,到了一定时间就需要整理一下,让它更有条理。

今天我们就一起对第一单元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板书课题:整理与复习)(二)师生互动,合作探讨1.回忆整理。

师:这单元学过哪些知识,请大家看书回顾一下。

师:这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谁来说一说?教师板书主要的小标题,形成知识结构图:2.复习巩固,内化认识。

(1)复习数的认识。

师:本单元我们主要认识了0~5这几个数字娃娃,现在来检查一下你学得怎样。

请看教材第23页,“整理与复习”第1题:看一看是哪些数字娃娃,并给树叶涂色来表示这些数字。

师追问:数字1该怎样涂色表示,数字0又该怎样涂色表示?师小结:每一个数字娃娃表示的含义是不一样的,大家要仔细数数,把它们数清楚。

师:伸出小手,我们一起来比一比1~5各数。

师:看教材第23页第3题,填一填。

(2)复习比较。

①“练习三”第1题。

师:读题,按要求画一画。

师:(1)小题为什么画5个○,你是怎样想的?师:(2)小题画几个△,为什么?②“整理与复习”第2题。

师:读题,独立完成,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复习加减法。

①“练习三”第6题。

师:看图数一数,列出算式。

师:一幅图可以写出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读一读四个算式,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师:算式中都有1、4、5这几个数,说说每个数各表示什么意思。

一年级《整理与复习》教案

一年级《整理与复习》教案

一年级《整理与复习》教案一年级《整理与复习》教案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8~3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蓖ü对本单元内容进行与复习,进一步理解本单元所学知识。

2惫低识的前后联系,帮助学生形成整体认知结构。

3.让学生掌握一些知识的方法,养成及时所学知识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本单元所学知识。

教学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一、回顾本单元知识教师:同学们,第一单元的内容我们已经全部学完了,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一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引导学生说出本单元学习的内容:数数和数的组成、写数和读数、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认识人民币。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本单元所学习的内容。

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部分一部分地对本单元所学的这些知识进行与复习。

板书课题:与复习二、复习数数和数的组成教师:我们先来复习数数和数的组成,请同学们数出27根小棒。

学生独立数小棒。

教师:你们是怎样数的?要求学生回答:先数出2个10根小棒,再数出7根。

教师:其他同学赞成吗?谁能归纳出我们数数的方法?要求学生说出:数数的时候我们应该把一十一十地数和一个一个地数结合起来数。

教师:那么27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要求学生回答:27是由2个十和7个一组成。

教师:对了,一个数的十位上是几就说明这个数是由几个十组成,一个数的个位上是几就说明这个数是由几个一组成。

教师:请同学们完成书上28页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以后,抽学生汇报。

三、复习写数和读数教师:下面我们来复习写数和读数。

读数和写数都要到数位,能说一说我们学习过哪些数位吗?引导学生回答学习过百位、十位和个位。

教师:这些数位是怎样排列的呢?引导学生说出从右面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在黑板上贴上算珠图(如右图)教师:你们所说的数位上的十位和个位是这样排列的吗?教师:这幅算珠图上的算珠分别表示什么?合起来是多少呢?引导学生回答:十位上有2颗算珠,表示2个十,个位上有3颗算珠,表示3个一,合起来就是23。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整理与复习(一)》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整理与复习(一)》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再想一想:3+7,你可以想到什么?9-1能解决什么问题?
小红有3个苹果,小丽有7个苹果,它们一共有10个苹果。3+7=10……
妈妈买来9个本子,用掉了1个,还剩8个。9-1=8……
三、说一说,你的成长足迹你的收获:
你最满意的一次课堂作业……
你上课的时候……
你学会了……
先跟小组同学交流一下,再汇报。
你能把自己的成长说给爸爸妈妈听吗?
四、作业想一想:还有哪些问题有疑问,记录下来。存入问题银行。
五、让同学们谈谈这节课的感受。
教师札记
板书设计
整理与复习(一)
作比较 > = <
一共有多少? +
还剩下多少? -
0表示:一个也没有起点基准
教学反思
重点
在对实际问题进行数量分析的基础上,选用恰当的数学方法计算。
难点
在比较两类物体个数、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活动中,具有初步的对应思想和用数学语言、数学符号描述关系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数
1
教学过程
一、经历整理过程
出示主题图:这是我们前一段时间学习的内容,你对哪一点记忆深刻?
比较:
比较数的大小(一一对应)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课题
整理与复习(一)
主备人
使用人
教学目标
1、在比较两类物体个数、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活动中,具有初步的对应思想和用数学语言、数学符号描述关系的能力。
2、在对实际问题进行数量分析的基础上,选用恰当的数学方法计算。
3、在数学活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知道数学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集体反馈交流。
共有6只小兔,椅子有5个,椅子不够6>5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整理与复习》第1课时复习练习题及答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整理与复习》第1课时复习练习题及答案

10 整理与复习第1课时 复 习 (1)不夯实基础,难建成高楼。

1. 填一填。

(1)张师傅上午加工a 个零件,比下午多加工b 个,下午加工( )个零件。

(2)食堂原有500千克大米,吃掉a 袋,每袋50千克,还剩( )千克大米。

(3)王老师买钢笔和圆珠笔各x 枝,圆珠笔每枝1.5元,钢笔每枝5.6元。

王老师一共用了( )元,买钢笔的钱比买圆珠笔的钱多( )元。

(4)小明今年x 岁,爸爸的年龄比他的年龄的3倍还大2岁,爸爸今年( )岁。

(5)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39厘米,它的底边长10厘米,则一条腰长是( )厘米。

(6)小刚和小强在400米的环形跑道上,从同一地点相背出发。

小刚每秒跑4.5米,小强每秒跑5.5米,出发后( )秒两人第一次相遇。

(7)若8x +8=24,则4x +3等于( )。

2. 解下列方程。

2x +0.82=0.82 4x ÷35=41534x -15x =1112 34×⎝ ⎛⎭⎪⎫x -13=02x +40%x =7.2 45-2x =10+153. 列方程解决问题。

(1)庆丰村到2011年底有106户装了电话,比20XX 年底装电话户数的13倍还多2户,20XX 年底有多少户装了电话?(2)一个比赛用足球的价格比一个训练用足球的价格贵76元。

已知比赛用足球的价格是训练用足球的价格的3倍,求这两种足球的价格。

重点难点,一网打尽。

4. 列方程求解。

(1)比一个数的80%多9的数是13,求这个数。

(2)一个数的1.8倍比它的2倍少1.96,求这个数。

(3)一个数的56比它的89少10,这个数是多少?5. 看图列方程并求解。

6.甲、乙两船由相距384千米的两个码头同时相向而行,甲船每小时行21千米,乙船每小时行27千米。

几小时后两船相遇?7.花店里有玫瑰花560枝,比郁金香的5倍多20枝。

郁金香有多少枝?8、北京颐和园占地290公顷,水面面积大约是陆地面积的3倍。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整理与复习(一)》2课时表格式导学教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整理与复习(一)》2课时表格式导学教案
导学反思
年级

学科
数学
课型
复习
授课
教师
设计时间
2015.1.18-2.8
总课时
26
授课
时间
学习内容
整理与复习1(一)
学习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形成知识网络,对前面学习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
2、通过复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达到熟练程度。
3、发散学生的思维。
学习重点
提高计算能力
学习难点
理解图意能力
学习准备
口算卡片
小男孩做了25朵,知道小女孩至少做26朵才能超过他。




3.第九题
首先引导学生根据情境中的信息,理解“起点”“终点”,再引导学生画出简单的示意图来理解题意。
汇报点评:
小组交流并汇报
巩固练习
说一说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一)
离起点20米,离终点80米,这条路有多长?
集体备课
二度备课




自主尝试:
说一说自己学到了什么知识,然后提出问题,并在小组内交流。
合作探究:
一、练一练(第一题)
先让学生观察图意,收集题中的数学信息,再让学生自己选择正确答案。
二、第二题
让学生仔细观察,说一说图意,然后独立完成。
三、第三题
按要求独立画出指定的图形。




四、第四题
用竖式计算。
五、第五题
比较大小,可以计算出结果进行较,也可以通过观察式子特征、估算等方式进行判断。做完后交流,并鼓励后一种方法。
汇报点评:
小组交流并汇报
巩固练习
与同伴说说你最满意的一次数学作业?你知道了测量时应注意什么?测量长度的单位是什么?

小学三年级教案-第七课时:整理与复习 精品

小学三年级教案-第七课时:整理与复习 精品

第七课时:整理与复习
教学目标:
能自己整理这一阶段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能对这一阶段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合理的评价;进一步理解周长的意义,解决与周长相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巩固除法是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的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难点:整理知识
教学过程:
活动一:看图说一说,你学到了什么?
第一幅图:
整理关于年、月、日的一些知识,包括大月和小月、平年和闰年、季度、24时计时法等内容。

第二幅图:
回忆周长的知识,说一说你学到了有关周长的哪些知识?
活动二:我的成长足迹。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1、我学会了什么?
2、我是怎样学的?
3、我解决了一个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4、我读了一本有趣的数学读物?
5、我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积累了什么经验?
活动三:巩固练习。

1、第一题:
先让学生算一算,在互相说一说计算的方法。

2、第二题:
引导学生认真审题,明确图意。

学生尝试练习,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算法。

3、第三题:
先让学生练习,再反馈。

组织学生讨论:在总人数不变的情况下,每组人数与组数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活动四:数学万花筒。

引导学生读一读,了解二进制,介绍二进制在现代技术中的广泛应用。

板书设计
整理与复习。

六年级上数学一课一练整理与复习第1课时北师大版(含答案)

六年级上数学一课一练整理与复习第1课时北师大版(含答案)

六年级上数学一课一练整理与复习第1课时北师大版(含答案)1.看图填空。

(1)(2)圆的半径是( ) cm圆的直径是( ) cm 圆的半径是( ) cm圆的直径是( ) cm(3)(4)圆的半径是( ) cm圆的直径是( ) cm 圆的半径是( ) cm圆的直径是( ) cm2.下面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能画出几条对称轴?3.依据下面的条件,求各圆的面积。

(1)r=2 cm(2)d=2.4 dm(3)C=18.84 cm4.用小正方体搭成一个平面图形,画出从正面、下面、左面看到的外形。

5.(易错题)一辆公交车从摄影师面前开过,摄影师依次拍摄了以下三幅图片。

请你用序号①②③标出摄影师的拍摄顺序。

6.求阴影局部的面积。

(单位:cm)7.(创新素养应战题)公园里有一个圆形大花坛,它的周长是56.52 m,公园管理处计划绕花坛一周铺上宽2 m的草坪,铺草坪的面积至少是多少平方米?第1课时整理与温习(1)1.(1)2.4 4.8 (2)4 8 (3)1.5 3(4)4 82.都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区分为4条、1条、1条、有数条。

3.(1)S圆=πr2=3.14×22=12.56(cm2)(2)S圆=π·(12d)2=3.14×(2.42)2=4.5216(dm2)(3)18.84=3.14×2×r r=3S圆=πr2=3.14×32=28.26(cm2)4.5.③①②6.12×3.14×(62)2-12×3.14×(42)2=7.85(cm2)3.14×(42)2=12.56(cm2)7.56.52÷3.14÷2=9(m)9+2=11(m) 3.14×(112-92)=125.6(m2)。

整理与复习(一)1课时

整理与复习(一)1课时
x=1.4
(6)12x-9x=8.7
(12-9)x=8.7
3x÷3=8.7÷ 3
x=2.9
归纳整理, 形成体系
复习用字 母表示数
复习简简易方程
(1)如果3x-8=16,那么4x+3=( 35 )。 (2)如果x=8是方程4x-3b=5的解,则b=( 9 )。 (3)要使下面方程的解是x=5, ( )里应填?
1.要写解字 2.等号对齐 3.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 解题或者运用各部分的
关系解题
=6
=方程右边
所以,x=2是方程的解。
归纳整理, 形成体系
复习用字 母表示数
复习简 易方程
小结
作业
三、复习简易方程 完成教科书P83第一题,第5题验算
(1)x+4.8=7.2
x+4.8-4.8=7.2-4.8 x=2.4
归纳整理, 形成体系
复习用字 母表示数
复习简 易方程
小结
作业
整理与复习(一)
1课时
归纳整理, 形成体系
复习用字 母表示数
复习简 易方程
小结
作业
一、归纳整理,形成体系
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什么? 插入学生课前预习情况
归纳整理, 形成体系
复习用字 母表示数
复习简 易方程
小结
作业
一、归纳整理, 形成体系
1.表示运算定律 如:a+b=b+a
2.表示图形面积,周长计算公式 如:
4x-12=( 8 ) 6x+( 18.3)=48.3 8x+( 2.4 ) ×x=52
思考? 5.4a÷2.7a+0.8a=2+0.8a
2
归纳整理, 形成体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理和复习
教材第65、第66页。

1.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区分比和比例,能正确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进行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

2.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归纳整理的能力。

重点:对本单元内容的归纳和整理。

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件。

师:同学们,关于“比例”的学习就要结束了,还记得这一单元,我们都学过哪些内容吗?
生1:我们学习了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生2:学习了正比例和反比例。

生3:我们还学会了比例的应用。

师:这一单元涉及的内容比较多,知识点也比较多,我们在进行整理和复习的时候要注意条理,不能丢落。

【设计意图:先引导学生回忆本单元包含的内容,提醒学生整理和复习中要注意条理,为下面的教学做准备】
1. 知识点的整理和复习。

师:同学们先以小组为单位,把本单元的知识点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整理,然后我们再进行交流汇报。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师生共同完成本单元的知识结构图:
整理和复习
2. 巩固练习。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用比例知识解决的问题是很多的,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下面的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第66页第4*题)
学生尝试独立解决问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

师:对于这些问题,你是怎样想的?把你的方法跟大家说说。

学生可能会说:
•由“所有服装都打同样的折扣销售”这句话,我们知道这道题中的折扣是一定的,关系式为=折扣(一定),比值一定,说明服装的现价与原价成正比例关系,所以第(1)题可以用正比例关
系解答。

解:设现价是x元。

150∶250=x∶180
250x=150×180
x=108
答:现价是108元。

•第(1)题还可以看作是百分数问题进行解答。

因为“所有的服装都打同样的折扣销售”,所以说折扣是一定的,我们可以根据李阿姨买的上衣“原价250元,现价150元”算出是打几折销售,150÷250=60%,然后再计算原价180元的裤子打六折销售现价是多少钱,即180×60%=108(元)。

•第(2)小题也可以看作是百分数问题进行解答。

已知所有服装都是打六折销售的,所以原价是200元一件的夹克衫,现价只需要200×60%=120(元);而买现价90元一件的衬衫4件需要的钱数是90×4=360(元),这样360元就可以买120元一件的夹克衫3件。

•第(2)小题用比例知识也可以解答。

因为题中张伯伯的总钱数是一定的,且单价×数量=总钱数(一定),所以可以用反比例关系解答。

解:设能买x件。

200×(150÷250)x=90×4
120x=360
x=3
答:能买3件。

•第(3)小题其实就是考查折扣的知识点,我们已经知道现价÷原价=折扣,只不过换成用字母表示,所以如果用x表示原价,y表示现价,y和x的关系式为=折扣。

【设计意图:在对本单元知识点进行系统整理和复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解决具有一定开放性的习题,提高学生思维灵活性的同时,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师: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交流各自的收获、体会。

整理和复习
A类
填空。

(1)如果a=(b≠0),那么当()一定时,()和()成正比例。

当()一定时,()和()成反比例关系。

(2)小圆的半径是2厘米,大圆的半径是3厘米。

大圆和小圆的周长比是()。

(3)甲、乙两数的比是5∶3,乙数是60,甲数是()。

(4)若A×=B×,则A∶B=()∶()。

(5)9∶3=36∶12,如果第三项减去12,左侧不变,那么,第四项应减去()。

(考查知识点:比例;能力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B类
1. 在比例尺是1∶2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个城市之间公路的距离是5.5cm。

在比例尺是1∶5000000的地图上,这条公路的图上距离是多少?
2. 学校举行团体操表演,如果每列25人,要排24列。

如果每列20人,要排多少列?
(考查知识点:比例;能力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1)a c b c a b(2)3∶2(3)100(4)65(5)4
B类:
1. 2.2cm2. 30列
教材习题
第65页“整理和复习”
1.比表示两个数相除。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联系:比例是由比值相等的两个比组成的。

区别:比有两项,表示的是两个数的相除关系;比例有四项,是一个等式。

2.解比例的依据是比例的基本性质。

x=4.8x=x=6.25x=8
3.(1)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关系。

(2)体积与底面积成正比例关系。

(3)圆的面积与圆的半径不成比例关系;圆的面积与圆的半径的平方成正比例关系。

4.(1)解:设甲乙两地相距x km。

100∶2=x∶3x=150
(2)解:设返回时用了x小时。

50×3=60x x=2.5
第66页“练习十二”
1.(1)1∶300000
(2)5∶35∶325∶9
(3)135
2.(1)比例尺一定,两地的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成正比例关系。

(2)积一定,一个因数和另一个因数成反比例关系。

(3)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不变,梯形的面积和高成正比例关系。

(4)如果y=5x,那么y和x成正比例关系。

3. 5.5×2000000÷5000000=2.2(cm)
4*. (1)150÷250=60%180×60%=108(元)(2)90×4÷(200×60%)=3(件)
(3)=折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