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1《孟子》二章《富贵不能淫》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 阅读 21 《孟子》二章 富贵不能淫》优质课教案_0

新人教版(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  阅读  21 《孟子》二章  富贵不能淫》优质课教案_0

《富贵不能淫》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大致读懂课文,了解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观点和思路。

2、通过反复诵读,体会孟子善用比喻、类比手法和对举、排比句式说理的特点。

3、背诵课文,积累并运用课文中的名言警句。

4、感受孟子的智慧和胸襟,提升自己的精神品格。

教学重点: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大致读懂课文,了解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观点和思路。

2、通过反复诵读,体会孟子善用比喻、类比手法和对举、排比句式说理的特点。

教学难点:1、通过反复诵读,体会孟子善用比喻、类比手法和对举、排比句式说理的特点。

2、感受孟子的智慧和胸襟,提升自己的精神品格。

教学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人们经常说“大丈夫说到做到”、“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那么是不是只要是男人就可以是“大丈夫”呢?“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孟子流传千古的名言,句句闪耀着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曾经激励了千百年来的仁人志士奋发有为,成为了他们不畏强暴、坚持正义的座右铭。

那么我们现在一起来看看亚圣孟子对“大丈夫”的阐释。

二、出示学习目标请大家齐读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带着学习目标进行这节课的学习活动。

三、展示自学成果同学们,课前你自主学会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疑问呢?现在,请大家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示你们的自主学习成果吧!一个小组展示一个知识点,其他小组根据展示情况进行补充或纠正。

教师点拨下面重点知识:1、简介作者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

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与孔子并称“孔孟”。

他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为“仁政”思想,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被称为“亚圣”。

游历于齐、宋、滕、魏、鲁等诸国,效法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前后历时二十多年,而没有得到实行。

2、文学常识《孟子》一书七篇,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与其他各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

新人教版(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 阅读 21 《孟子》二章 富贵不能淫》优质课教案_4

新人教版(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  阅读  21 《孟子》二章  富贵不能淫》优质课教案_4

《富贵不能淫》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用准确的语气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节奏。

2.把握文章观点和论述思路,反复诵读,力求熟读成诵。

3. 理解“大丈夫”的标准。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俗语常说“大丈夫说到做到”、“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那到底哪样的人是大丈夫呢?我们伟大的思想家孟子也谈了自己的观点。

今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他的看法。

我们一起进入到21课《孟子二章》的学习。

过渡:学习本文之前首先要明确今天的学习目标,请同学们齐读学习目标。

板书课题过渡:“知人论世”是阅读古代作品的重要方法,而这一主张就是孟子提出的:“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也?”因此,学习本文,我们首先要了解孟子的生平和基本观念。

同学们已经预习了作者及时代背景,请一位同学帮我们介绍一下作者。

(其他同学补充)二、介绍孟子相关常识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

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代表人物。

著有《孟子》一书。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主张“仁、义、礼、智”,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时代:战国时期,大国间冲突加剧,外交活动也更为频繁,出现了合纵和连横的斗争。

当时的最著名的纵横家有苏秦、张仪、公孙衍。

过渡:了解了作者及所处的时代和他的基本观点,我们进入文本的学习,学习文言文要反复朗读,第一遍读要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通读顺。

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通读顺“诚”“焉”评价:通过纠正,现在大家已经读得很好了。

过渡:熟读文言文,有助于我们读懂文意,请同学再读文章,疏通文意。

四、再读课文,疏通文意1、小组代表展示。

(形式:以学生为主解答,老师适时更正)2、老师提出重点字词句,要求学生作答。

3、学生结合所讲再次翻译文章。

师小结:文中还有对举的句子和排比句,请同学们找出来。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孟子的文章,长于修辞,气势磅礴,非反复诵读不能有会于心的原因。

新人教版(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 阅读 21 《孟子》二章 富贵不能淫》优质课教案_9

新人教版(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  阅读  21 《孟子》二章  富贵不能淫》优质课教案_9

《富贵不能淫》教学设计授课人:一、教学目标1、熟读文本,背诵精彩片段。

2识记重点字词并翻译文章3小组互助学习,理解本文意思,感受大丈夫的英雄气度。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识记重点字词并翻译文章难点:感受大丈夫的英雄气度三、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目标导学(二)了解作者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

战国时期邹国人。

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著有《孟子》一书。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三)你读我读,疏通文意1、诵读本文。

(自由读课文,推荐读得好的同学,班级展示,点评)2、疏通文意。

(先对照课文自主学习,小组交流疑难,教师点拨)(四)你思我想,理解精髓1景春眼中的“大丈夫”是怎样的?2 孟子为什么否定了他的观点?3孟子眼中的大丈夫又是怎样的标准?(五)你讲我讲,感受英雄思考: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自己大丈夫的标准,肯定珍藏着许多大丈夫的名字,谈谈你所了解的大丈夫形象?请举例说明。

(六)写作特色1.语言含蓄幽默,讽刺深刻尖锐。

2.运用排比,增强文章气势和感染力(七)教师寄语愿大丈夫的高尚情操永远流淌在你我心间,让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做一个德才兼备的大丈夫。

(七)板书设计景春:位高权重大丈夫孟子:1.仁、礼、义/ 2.有原则/3.不为外因所动。

富贵不能淫教学设计(优秀8篇)

富贵不能淫教学设计(优秀8篇)

富贵不能淫教学设计(优秀8篇)《富贵不能淫》教学反思篇一本篇课文教学在文意的理解上花费时间较少,课下注释非常全面,教学中有效的利用课本资源。

为避免文言文教学枯燥乏味,本节课从诵读入手,引导学生反复读,在读中明确作者观点,在读中明确作品论证思路,在读中感受作品的思想内涵。

拓展延伸部分补充朱自清对公孙衍、张仪的评价,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本节课主要用到的读的方法有:自由读,齐读两种,如果形式能再多样一些,学生读的兴趣会更高,更利于熟读成诵。

本节课结束时由课内到课外迁移部分如果能让学生以孟子的标准选出具有大丈夫品格的古今名人,本节课的生成会更加具体。

《富贵不能淫》教学反思篇二《富贵不能淫》是《孟子二章》中的第一篇,这一章主要探讨“何谓大丈夫”的观点,景春提出观点,孟子反驳,有破有立。

首先景春对于公孙衍、张仪是歆羡甚至崇拜的,然而孟子针锋相对,用了一个反问句来表明自己的观点,并且用“妾妇之道”作比,指出了公孙衍、张仪的本质,他们只不过是顺从君王的意志,就像当时出嫁的女子完全顺从丈夫的意志一样,他们没有独立的人格,也没有独立判断善恶是非的标准,他们所做的一切无非是在迎合君王的喜好,然后,孟子提出了自己心目中的大丈夫的标准: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这节课的思路比较简单,难度不大,重难点不多,学生又刚刚从家里回来,有点疲惫,如果直接讲授的话,可能效果不是很好。

然后,在早读的时候,我就安排了任务,分小组分解任务,从字词、注释、翻译、文言现象、问题探究、一词多义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划分,然后课堂上按照一定的顺序由学生来讲解。

学生的讲解非常棒,提前板演了文中出现的生字词,然后在过关检查的环节,专门检查有可能出现错误的学生,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读正确。

后面的学生则把需要掌握的知识点用卡片的方式整理好,然后又用投影的方式给同学们讲解、检查。

【推荐精选】2017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1《孟子》二章《富贵不能淫》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推荐精选】2017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1《孟子》二章《富贵不能淫》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富贵不能淫》是儒家的经典之作。

其文章气势充沛,说理畅达,并长于论辩。

《富贵不能淫》选自《孟子》一书,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这段名言,句句闪耀着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在历史上曾鼓励了不少志士仁人,成为他们不畏强暴, 坚持正义的座右铭。

【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文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默读、品味、批注等多种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种方式来理解作品的内涵及作者的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文义。

【教学难点】理解本文意思,感受大丈夫的英雄气度。

多媒体。

一、导入新课:人们经常说“大丈夫说到做到”“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我们一起来看看“亚圣”孟子对“大丈夫”的阐释。

二、教学新课:(一)了解作者,感知背景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人,距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

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他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为“仁政”思想,被称为“亚圣”。

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

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

但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政治主张未被采纳。

2、解释下列的词。

(1)移:使······改变。

(2)威武:威胁暴力。

(3)屈:使...屈服。

3、翻译课文。

先对照课文及工具书自主学习,疑难之处做标记,然后组内交流,还有不明白的地方班内交流,互助学习。

(二)合作探究,分析内容1、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

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孙衍、张仪那样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

2、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21《孟子》二章:富贵不能淫》优质课教案_1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21《孟子》二章:富贵不能淫》优质课教案_1

《孟子》二章之富贵不能淫【教学目标】1、理解“大丈夫”的含义,学习“大丈夫”精神。

2、理清孟子的论证思路。

3、指导学生读出文章的情味。

【教学重点】理解“大丈夫”的含义,学习“大丈夫”精神。

【教学难点】理清孟子的论证思路。

【教学课时】一课时【学情分析】初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文言文学习的基础和能力,在了解文章主要内容之后,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情态,直至熟读成诵的问题应该不大。

但是学生对孟子的生活时代不了解,对孟子为什么鄙视公孙衍、张仪可能会产生疑问,需要借助背景资料加以了解。

从学生现有的人生经验看,要让他们从孟子对“大丈夫”的定义中了解孟子的精神追求,从而受到孟子精神的感染比较困难,需要老师花大力气引导。

还有一个难点在于学生对议论文的知识不熟悉,对孟子的文章特点也不熟悉,需要在老师带领下通过反复诵读,加以体会。

【课前准备】布置预习作业:1、课前搜集关于孟子、公孙衍、张仪等人的生平资料,了解人物的生活时代。

2、印发关于“仁”“义”“礼”的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儒家的一些基本思想。

3、通读课文,了解大意。

【教学流程】一、读文明义(一)导入课文在距今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有一位夫子继孔子之后,高举儒家“仁政”大旗,辗转奔波于各诸侯国之间,大力宣扬自己“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虽历经千难万苦而不悔,虽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他被后世尊称为“亚圣”,他就是伟大的孟子。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孟子,去聆听孟子的教诲。

(二)朗读课文请同学们大声朗读一遍课文。

(学生读完,老师简要评价,指导朗读。

)(三)整体感知提问:本文讨论了一个什么核心问题?关于什么样的人是“大丈夫”的问题。

追问:你是从文中哪里看出来的?文中三处提到了“大丈夫”。

方法点津:用“关键词法”读文章可以迅速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是在文中反复出现的词。

什么是“大丈夫”呢?我们先用追本溯源法,探究一下这个词的本义。

大的甲骨文,篆文造字本义:顶天立地的成年人。

新人教版(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 阅读 21 《孟子》二章 富贵不能淫》优质课教案_13

新人教版(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  阅读  21 《孟子》二章  富贵不能淫》优质课教案_13

《富贵不能淫》教学设计一.课标分析:为了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我制定了如下目标。

1.用准确的语调有节奏的朗读课文,正确辨析课文中的疑难字、词、句的含义;及实词和虚词。

2.体会孟子善于运用比喻、类比,排比进行说理特点,理解本文意思,感受大丈夫的英雄气概。

3.以客观的眼光看待经典,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二.教材分析:今天我主讲的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1课《孟子》二章中的第一篇:《富贵不能淫》本文选自《孟子滕文公下》,孟子处在策士纵横的时代,本文中的孟子现提出景春的谬论,然后通过比喻论证,反驳景春的观点,而后对大丈夫的标准具体的阐述和论证,并指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大丈夫,不仅使文章语气有气势,而且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三.学情分析:初中二年级的学生,这个班的学生,平时语文学习的兴趣浓厚,课堂气势活跃,思维灵活,语言表达能力很强,课堂上总会出现一些精妙的回答,文言文对他们来说不会感到陌生。

所以本文的教学应重在放手让学生运用已有的方法,如“借助注释,读懂文言文,在读懂的基础上让学生琢磨出,学好文言文的方法”。

让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有学习兴趣,达到思维兴奋点,是组织教学的关键,因此在“备教材的同时,也要被学生”。

四.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了解作者,扫清字词的障碍。

2、识记重点字词并翻译文章。

3.小组互助学习,理解本文意思,感受大丈夫的英雄气概。

学习重点:1掌握文言实词,能够理解文言中的使动、被动用法。

2.理解文章内容,理清论证层次。

学习难点:理解本文意思,感受大丈夫的英雄气概。

以客观的眼光看待经典,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教学用具:多媒体(二).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人们经常说“大丈夫说到做到”、“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那么是不是只要是男人就可以是“大丈夫”呢?今天,让我们师生一起走进亚圣孟子的文学殿堂《富贵不能淫》,(板书)领略一下他对“大丈夫”与众不同的阐释。

新人教版(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 阅读 21 《孟子》二章 富贵不能淫》优质课教案_15

新人教版(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  阅读  21 《孟子》二章  富贵不能淫》优质课教案_15

《富贵不能淫》教案一、三维目标(一)知识能力:1、熟读文本,读准断句。

2、识记重点字词并翻译重点句。

3、理解大丈夫的含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过程方法:3、小组互助学习,感受大丈夫的英雄气度。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大丈夫的英雄气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1、熟读文本,背诵精彩片段。

2、识记重点字词并翻译文章。

3、感受大丈夫的英雄气度。

三、教学用具:希沃一体机四、教学课时: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俗语常说“大丈夫说到做到”、“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那到底哪样的人是大丈夫呢?我们伟大的思想家孟子也谈了自己的观点。

今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他的看法。

我们一起进入到21课《孟子二章》——《富贵不能淫》的学习。

请学生介绍孟子及《孟子》相关常识1、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

他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大师,被推尊为“亚圣”。

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呼吁各国重视人民的作用;宣扬“仁政”“王道”,并将这一希望寄托在统治阶级发“仁心”上。

2、《孟子》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是孟子和他的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合著的,记录了其治国思想、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属儒家经典著作,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二、出示学习目标三、书声琅琅品情韵1、对照朗读和注释扫除语音障碍。

(注意: 正音)2、听读课文,听准读音、断句(注意:断句)3、三读:读出气势、情感,品味景春和孟子语气的异同。

(注意:情感、气势)四、重点词语过关(游戏环节)五、课文分析1、景春对公孙衍、张仪持什么态度?理由是什么。

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孙衍、张仪那样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

补白:纵横家出现于战国至秦汉之际的策辩之士,中国五千年来最早最特殊的外交政治家。

他们凭辩才进行政治外交活动为主的一派,是战国时诸子百家之一。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1《孟子》二章《富贵不能淫》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1《孟子》二章《富贵不能淫》教学设计

《富贵不能淫》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孟子相关的文学常识和公孙衍、张仪所处的时代背景。

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大致读懂课文,积累课文中常见文言词语和名言警句。

3.通过反复诵读,领悟“妾妇之道”的讽喻意义,体会景春和孟子对待公孙衍、张仪的不同情感态度。

深入体会“大丈夫”含义,学习“大丈夫”的优秀品质,感受孟子的精神品格,提升自己的精神品质。

4.学习孟子善用比喻、类比手法说理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1.通过反复诵读,领悟“妾妇之道”的讽喻意义,体会景春和孟子对待公孙衍、张仪的不同情感态度。

深入体会“大丈夫”含义,学习“大丈夫”的优秀品质,感受孟子的精神品格,提升自己的精神品质。

2.学习孟子善用比喻、类比手法说理的方法。

三、教学课时: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测,读准字音和停顿。

出示没有标点的文段,检查学生的预习。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1)请一位学生读,其他同学认真听,有不对之处(字音与停顿),指出并纠正。

(2)总结:A、字音强调:公孙衍.()丈夫之冠.()往之女.家()B、停顿古文一般不加标点,因此需要‘明句读’,如果不懂句读,往往会造成误读、误解原意。

一般来说我们是根据文意的理解来明确停顿与标点的,那么除了文意理解,你还发现了哪些停顿的词语标志?例如:对话的标志:曰,景春曰、孟子曰句末语气词:哉、乎、也人称代词及名词:子、母、父句式:者……也(3)出示有标点的文段,齐读。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新人教版(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 阅读 21 《孟子》二章 富贵不能淫》优质课教案_7

新人教版(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  阅读  21 《孟子》二章  富贵不能淫》优质课教案_7

《富贵不能淫》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小组互助学习,理解本文意思2、感受大丈夫的英雄气度。

3、以客观的眼光看待经典,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学习重点:1、小组互助学习,理解本文意思2、感受大丈夫的英雄气度。

学习难点:以客观的眼光看待经典,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人们经常说“大丈夫说到做到”、“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那么什么样的人才可以称作“大丈夫”呢?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看看亚圣孟子对“大丈夫”的阐释。

二、检查预习(一)你能流利朗读课文吗?(二)说说你了解的孟子(生活时代、身份、思想、故事、名言等)三、你读我读,疏通文意先对照课文注释及手头工具书自主学习,疑难之处做标记,然后组内交流,不明白的地方班内交流,互助学习。

四、当堂检测解释词语:1、往之女家丈夫之冠也2、安居而天下熄。

居天下之广居3、往送之门往之女家4、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翻译句子: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2、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五、你思我想,理解精髓1、文中景春的观点是什么?用陈述句表达。

支撑这个观点的理由是什么?你认为景春评判大丈夫的标准是什么?2、孟子对景春的观点持什么态度?从哪些话语可以感受出来?3、孟子对大丈夫的阐释,哪三句话能概括其精髓?你觉得孟子评判大丈夫的标准是什么?六、你说我说,畅所欲言1、你心目中的大丈夫是什么样的?联系历史或现实说一段话。

(可以和孟子的观点保持一致,也可以有自己的见解。

)2、在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中,也隐藏着某些封建主义的糟粕,本文也不例外,请把这样的地方找出来,谈谈你的看法。

3、时代发展到今天,试想,在你的成人礼上,你的父母会对你说什么?七、结束语:愿大丈夫的铿锵音韵永远萦绕在你我耳畔,愿大丈夫的高尚情操永远流淌在你我心间。

新人教版(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 阅读 21 《孟子》二章 富贵不能淫》优质课教案_9

新人教版(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  阅读  21 《孟子》二章  富贵不能淫》优质课教案_9

《富贵不能淫》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孟子》一书主要记录了孟子的语言和政治观点,是儒家经典之一。

其文章气势充沛,说理畅达,并长于论辩。

《富贵不能淫》是孟子关于“大丈夫”的经典论述,句句闪耀着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在历史上曾鼓励不少仁人志士,成为他们不畏强暴、坚持正义的座右铭。

学情分析:本单元是本册的第二个古诗文单元,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古文学习经验,积累了一定的古文学习方法,能通过抓关键词句理解语段,赏析能力有了初步的提升,但结合写作背景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有待进一步加强。

本文是文言文中的经典议论文,而且部分语言比较晦涩,学生首次接触此类文章,对于文体理解上必然存在困难,且初中生对孟子的思想不可能把握得很透彻,因此在学习过程中结合教材和学生特点在第一节课熟读和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指导把握文本情感,指导朗读进而明确作者的观点及思想,体悟作者的主张和情怀。

此外引导学生探究文本结构,分析文章思路,了解论证方法,为九年级的议论文学习夯实基础。

教学目标:(1)指导诵读,明确大丈夫的标准。

(2)把握本文的论证思路及方法。

(3)增强对孟子思想核心——仁、礼、义的理解。

教学重点:通过对文本内容的深入分析,引导学生美读课文,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从而理解文本。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孟子的大丈夫观点,增强对孟子思想的理解。

教学方法:讲述法、朗读法、指导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屠洪刚《精忠报国》音乐视频)这是一首慷慨激昂的爱国歌曲,取材于北宋名将岳父抗击匈奴精忠报国的故事。

岳飞一生征战无数,以至于精锐剽悍的匈奴兵对他闻风丧胆。

他率领的岳家军打出了民族的尊严与雄风。

他是“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英雄;是“仰天长啸,壮怀激烈,精忠报国”的典范,更是将功名视作尘土的大丈夫。

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大丈夫呢?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孟子的《富贵不能淫》,看看孟子心中的标准。

二:新课(一)交代目标(1)指导诵读,明确大丈夫的标准。

富贵不能淫说课稿(5篇范例)

富贵不能淫说课稿(5篇范例)

富贵不能淫说课稿(5篇范例)第一篇:富贵不能淫说课稿《富贵不能淫》第二课时说课稿FF 今天我主讲的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1课《孟子》二章中的第一篇《富贵不能淫》的第二课时。

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

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本课文言实虚词的意义用法以及文意,本课时的教学重点在于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因此,我将本节课目标定位为“四读”:译读课文,梳理行文思路;分角色课文,挖掘大丈夫内涵;分层读文,分析写作特色;诵读课文,感悟情怀。

教学过程以“读”为主线,采用板块化的教学模式,重点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尤其重视培养学生读的能力,重视学生语感的培养,每一读方式不同,重点各异,教学内容设计由浅入深,关注学情。

导入选用有关“大丈夫”名言警句,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和知识的积累。

活动一译读课文,采用“独学—展示—评价”的方式,学生理清了行文思路,明析了文章写作内容。

活动二采用分角色朗读,围绕“大丈夫”设置了三个问题,“举人物实例阐释大丈夫”“列举诗文阐释”“大丈夫之道的现实意义”,设计的三个问题突出了教学重点,且内容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利于学生知识系统化,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鉴赏能力。

此环节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在交流合作过程中,不仅对大丈夫的内涵理解深刻,且感受合作的快乐,有助于学生树立合作意识,掌握学习重点,巩固学习内容,也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教学效率。

活动三分层读文,分析写作特色,利于学生语感的培养和鉴赏能力的提高。

活动过程中,教师适时点拨,学生思维更活跃,理解更透彻,课堂更高效。

活动四诵读课文,指导背诵技巧,感悟大丈夫情怀。

此为本节课的难点,因此,设置选择题,让学生读文后,完成选择题目“大丈夫应该具备()的情怀”,巧妙地将难度降低,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板书设计为人形的思维导图,既凸显教学重点—“大丈夫”内涵,也是学生思维过程的再现,并且将各个教学板块融为一体,设计比较新颖别致,利于激趣。

新人教版(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 阅读 21 《孟子》二章 富贵不能淫》优质课教案_6

新人教版(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  阅读  21 《孟子》二章  富贵不能淫》优质课教案_6

《富贵不能淫》教学设计1、检查预习情况。

教师课前要布置预习任务,上课时要检查落实情况。

就本课而言,学生在预习中应该对孟子其人其书、战国时代的特点、纵横家的情况等有一定的了解,大体了解课文的意思。

2、诵读课文,读对字音,把握节奏。

可以采取全班齐读、小组读、个人读等多种形式,诵读过程中,教师务必加强指导,除了字音要准确无误之外,对于停顿、重音、语气要特别留意,因为这些都能体现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3、反复诵读,疏通文意。

疏通文意要与诵读紧密结合。

在预习时,已经要求学生“借助注释,通读课文”,此时要重点解决诵读中反映出的理解不到位的地方。

这一环节可以设计如下问题:(1)从景春的话中,可以看出他对公孙衍、张仪持什么态度?是如何看出来的?这两句话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敬仰、崇拜、羡慕。

从反问句式、副词“诚”以及对他们能力的夸张性描述上可以看出。

应该以一种肯定、赞叹并试图得到听话人认可的语气来读。

)(2)孟子并不认同景春的观点,他的反驳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分别应该以什么样的语气来读?(两个层次。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至“妾妇之道也”为第一层,反驳景春的观点,认为公孙衍、张仪所行不过是迎合主上的“妾妇之道”,称不上大丈夫;“居天下之广居”至“此之谓大丈夫乎”为第二层,正面提出何为大丈夫。

前一个层次应该读出不屑、轻蔑和鄙视,后一个层次应该读得慷慨激昂、掷地有声。

)4、理解课文,随堂背诵。

本文篇幅不长,层次清晰,在熟读、理解的基础上完全可以随堂背诵。

教师对背诵也要加强指导,针对学生背诵中存在或可能存在的难点(如漏句、颠倒等),可以设计如下问题:孟子提出的可以称为大丈夫的三个条件,位置能否颠倒?为什么?(不能。

“居天下之广居”三句是作为大丈夫应该坚持的根本原则,是核心,是基础,所以必须放在最前面说;接下来“得志”“不得志”是分两种情况讨论,是对根本原则的一种补充;“富贵”“贫贱”“威武”是三种极端情况,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又是进一步的补充,因此置于最后。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六单元第21课《孟子二章-富贵不能淫》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六单元第21课《孟子二章-富贵不能淫》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孟子思想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正确看待富贵和道德。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富贵不能淫”和“仁义礼智信”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对比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富贵和道德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角色扮演活动。这个活动将演示在面对富贵时,如何坚守道德原则。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角色扮演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实践孟子的富贵观”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突破方法:通过逐句翻译、对照注释、小组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逐步理解文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b.孟子思想与当代价值观的结合:如何将孟子的道德观念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形成符合当代社会的价值观,是学生理解的难点。
-突破方法:通过案例讨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将孟子思想与现实生活中的情境联系起来,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c.古今异义词的识别:文言文中的某些词汇在古今用法上存在差异,容易造成学生的理解困惑。
-举例:如“淫”字在古代文言中表示沉溺、迷惑,而在现代汉语中多指放纵、不正当的性行为,需向学生明确指出。
-突破方法:通过对比分析、词义辨析等方法,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古今异义词。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然而,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理解文言文和孟子思想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的需求,采用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如加强个别辅导、组织课外阅读等,帮助他们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对孟子思想的理解。

教育部审定版本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1《孟子》二章《富贵不能淫》教学设计.

教育部审定版本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1《孟子》二章《富贵不能淫》教学设计.

《富贵不能淫》畅达,并长于论辩。

《富贵不能淫》选自《孟子》一书,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这段名言,句句闪耀着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在历史上曾鼓励了不少志士仁人,成为他们不畏强暴, 坚持正义的座右铭。

【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文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默读、品味、批注等多种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种方式来理解作品的内涵及作者的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文义。

【教学难点】理解本文意思,感受大丈夫的英雄气度。

多媒体。

一、导入新课:人们经常说“大丈夫说到做到”“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我们一起来看看“亚圣”孟子对“大丈夫”的阐释。

二、教学新课:(一)了解作者,感知背景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人,距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

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他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为“仁政”思想,被称为“亚圣”。

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

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

但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政治主张未被采纳。

2、解释下列的词。

(1)移:使······改变。

(2)威武:威胁暴力。

(3)屈:使...屈服。

3、翻译课文。

先对照课文及工具书自主学习,疑难之处做标记,然后组内交流,还有不明白的地方班内交流,互助学习。

(二)合作探究,分析内容1、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

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孙衍、张仪那样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

2、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富贵不能淫》
是儒家的经典之作。

其文章气势充沛,说理畅达,并长于论辩。

《富贵不能淫》选自《孟子》一书,孟子关于"大丈夫
"的这段名言,句句闪耀着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在历史上曾鼓励了不少志士仁人,成为他们不畏强暴, 坚持正义的座右铭。

【知识与能力目标】
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文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朗读、默读、品味、批注等多种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种方式来理解作品的内涵及作者的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文义。

【教学难点】
理解本文意思,感受大丈夫的英雄气度。

多媒体。

一、导入新课:
人们经常说“大丈夫说到做到”“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我们一起来看看“亚圣”孟子对“大丈夫”的阐释。

二、教学新课:
(一)了解作者,感知背景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人,距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

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他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为“仁政”思想,被称为“亚圣”。

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

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

但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政治主张未被采纳。

2、解释下列的词。

(1)移:使······改变。

(2)威武:威胁暴力。

(3)屈:使...屈服。

3、翻译课文。

先对照课文及工具书自主学习,疑难之处做标记,然后组内交流,还有不明白的地方班内交流,互助学习。

(二)合作探究,分析内容
1、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

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孙衍、张仪那样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

2、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力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意思;“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一如儒家所倡导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3、孟子否定景春的理由是什么?举例说明你对“大丈夫”的理解。

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的意思往上爬,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因此,不过是小人、女人,奉行的是“妾妇之道”,哪里谈得上是“大丈夫”呢?(或“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可列举文天祥、鲁迅、项羽等典型例子。

4、说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现实意义。

这句话出自《孟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行为准则。

在现实生活中,面对金钱利益的诱惑,不乱其心;在危及国家民族利益的时刻,我们要敢于挺身
而出,不怕牺牲,做一个真正的大丈夫。

三、板书设计:
富贵不能淫妾妇之道: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大丈夫之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