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术前讨论制度实施细则
术前病例讨论制度
术前病例讨论制度术前讨论是外科系统对即将接受手术治疗病例的一种会诊形式,执行术前讨论制度的目的是保证医疗质量,降低手术风险,保障患者手术安全。
通过对某个病例的诊断分析、手术适应症、禁忌症、术式、术中可能遇到的特殊情况或术式的改变、手术并发症等进行讨论,实现个性化治疗。
同时,通过讨论可以完善病历内容,积累疑难复杂病例的治疗经验,提高诊疗水平。
一、术前讨论的形式所有在院接受择期手术治疗的患者一般都要经过术前讨论会诊。
术前讨论分科内术前讨论会诊、院内术前讨论会诊。
(一)科内术前讨论(会诊)是指由主管医师提出,由科主任、或副主任主持。
病例选择:1.甲、乙级手术,危重、疑难、致残、病情较复杂、重要器官摘除、截肢、预计术后出现并发症风险较高的手术及70岁以上患者。
2.属于本科室开展的新型手术项目,或开展较少,预后难以确定的手术;3.未确定病变性质的探查手术或术中可能改变术式的手术;4.患者一般状况差,或涉及多个脏器疾病的手术;5.确定需要院内专家组或全院会诊、外请专家的手术;6.属于本科室少见病种或罕见病种的手术;7.有教学、科研意义的手术;8.部分特殊患者,因社会需要或特殊原因提请术前讨论的手术。
有以上情况的必须进行术前讨论。
(二)院内术前讨论是指需2个或2个以上学科共同参与完成手术治疗的病例,医务科派人参加,由科主任召集相关学科副主任医师以上医师进行术前会诊,确定手术方案。
二、术前讨论完成的时限(一)科内的术前讨论至少应于患者手术前1天完成(急症手术除外),具体时间由科室自定,一般多在晨会后进行。
(二)院内术前讨论一般应于术前2天进行。
三、术前讨论程序(一)科内术前讨论1.参加人员:科内所有医师、护士长和专科护士,特殊病例请麻醉科医师参加。
2.经治医师准备资料、汇报病历,做到准确、简练,需要查体的需提前通知患者,查体手法需轻柔、准确,步骤清晰、明了。
3.经治医师指出本例手术的难点所在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4.讨论内容包括:进一步明确诊断、手术适应症、术式、麻醉方法、术中可能发生的危险、意外及相应的预防处理措施、术后并发症、处理要点及其他注意事项等。
术前讨论制度
医院术前讨论制度
一、术前讨论由科主任或副主任医师主持,对拟进行的危重、疑难、致残、新开展手术及70岁以上患者进行讨论。
二、术前讨论前填写“术前小结及审批表”,由术者签字。
三、术前讨论时,主管医师应准备好必要的检查资料,有重点地介绍病情,并提出自己或专业小组的诊断及治疗方案,必要时检索相关资料。
在上级医师主持下对术前准备情况、手术指征、手术方案、可能出现的意外及防范措施逐一进行研究讨论。
四、各级医师可充分发言,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见解。
五、科主任最后指导制定、完善治疗方案。
六、各级医师必须遵守、落实讨论制定的诊疗方案。
并将讨论结果记录与记录本及病历中。
如术中须改变手术方式或扩大手术范围,必须请示上级医师,并告知患者及家属,签字同意后方可进行。
七、术前谈话应有术者或本院高年资医师参加,医师应当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诉患者本人或家属,及时解答患者的咨询,并由患者及家属签署相关的知情同意书。
术前讨论制度
术前讨论制度一、目的为了规范医院的术前讨论工作,提高手术质量和安全性,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院所有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
三、术前讨论的定义术前讨论是指在手术前,由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护士长、相关专业科室主任或代表等组成的讨论小组,对手术方案、手术风险、患者情况等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确定最佳的手术方案和预防措施,并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充分沟通和告知的过程。
四、术前讨论的原则1.以患者为中心,尊重患者的意愿和选择,保护患者的隐私和尊严。
以科学为依据,遵循医学规范和伦理原则,确保手术的必要性、适应性和有效性。
3.以团队为单位,充分发挥各专业科室的优势和协作,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质量。
4.以文件为凭证,完整记录讨论过程和结果,签署相关文书,便于监督和评价。
五、术前讨论的内容1.手术方案:包括手术名称、手术方式、手术步骤、手术时间、手术地点、手术人员等。
2.手术风险:包括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出血量、感染率、死亡率等,并给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方案。
患者情况: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既往史、过敏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并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和配合程度。
4.患者告知:包括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手术方案、手术风险、手术费用等,并征得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和签字。
六、术前讨论的程序1.手术医师在确定手术方案后,应及时向麻醉科申请麻醉评估,并将患者资料提交给护士长。
2.护士长根据手术类型和难度,安排讨论小组成员,并确定讨论时间和地点。
3.讨论小组成员在规定时间和地点集合,由护士长主持讨论会议,并指定一名记录员记录会议内容。
手术医师首先介绍患者情况和手术方案,然后由麻醉医师介绍麻醉方案和风险,最后由其他专业科室代表提出意见和建议。
5.讨论小组成员对手术方案进行讨论和评估,达成一致意见或多数意见,并由护士长总结会议结果。
6.记录员将会议内容和结果填写在《术前讨论记录表》上,并由讨论小组成员签字确认。
关于修订术前讨论制度实施细则的通知
关于修订术前讨论制度实施细则的通知各科室:为进一步加强各项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规范我院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充分保障患者的医疗安全,按照《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国家卫计委令第10号)、《关于印发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的通知》(国卫医发〔2018〕8号)等文件要求,结合国家、省、市卫健委相关制度及规范更新,现对我院《术前讨论制度实施细则》进行修订,请各科室认真组织学习、执行和落实。
太和皖北医院附件:术前讨论制度(一)定义指以降低手术风险、保障手术安全为目的,在患者手术实施前,医师必须对拟实施手术的手术指征、手术方式、预期效果、手术风险和处置预案等进行讨论的制度。
(二)基本要求1.除以紧急抢救生命为目的的急诊手术外,所有住院患者手术必须实施术前讨论,术者必须参加。
2.术前讨论的范围包括手术组讨论、医师团队讨论、病区内讨论和全科讨论。
临床科室应当明确本科室开展的各级手术术前讨论的范围并经医疗管理部门审定。
全科讨论应当由科主任或其授权的副主任主持,必要时邀请医疗管理部门和相关科室参加。
患者手术涉及多学科或存在可能影响手术的合并症的,应当邀请相关科室参与讨论,或事先完成相关学科的会诊。
3.术前讨论完成后,方可开具手术医嘱,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4.术前讨论的结论应当记入病历。
(三)实施细则1.除以紧急抢救生命为目的的急诊手术外,所有住院手术病例均应进行术前讨论,特殊病例应报医务科备案或医务科派人参加讨论。
2.我院建立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及手术分级管理目录。
根据临床科室技术能力、手术级别、手术难度及患者病情将术前讨论的范围划分为手术组讨论、医师团队讨论、病区内讨论、全科讨论及多学科讨论等。
临床科室应当明确本科室开展的各级手术术前讨论的范围并经医务科审定、备案。
3.二级及以下级别手术的术前讨论一般由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三级或二级医师组织手术组、医师团队或病区内讨论;患者病情较重、三级及以上级别手术,应由三级医师及以上人员组织在病区内、全科或多学科范围内讨论。
术前讨论制度实施细则
术前讨论制度实施细则
(一)除以紧急抢救生命为目的的急诊手术外,所有住院患者手术必须实施术前讨论。
日间手术,在医学影像下的介入诊疗、内镜下的手术等高危有创操作或手术应包括在住院患者的术前讨论范围内。
(二)术前讨论的范围包括手术组讨论、医师团队讨论、病区内讨论和全科讨论等。
(三)医疗机构临床科室应当明确本科室开展的各级手术术前讨论的范围,并经医疗管理部门审定。
全科讨论应当由主管医师提出,由行政科主任或其授权的负责人主持,必要时邀请医疗管理部门和相关科室参加。
患者手术涉及多学科或存在可能影响手术的合并症的,应当邀请相关科室参与讨论,或事先完成相关学科的会诊。
(四)临床科室应根据本科室手术分级目录、科室人员(医疗团队)配置、技术水平、既往手术效果等情况,确定各种住院患者手术前的术前讨论参加人员的范围,并交医疗管理部门审批后实施,术者必须参加讨论。
(五)术前讨论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患者术前病情及承受能力评估、临床诊断和诊断依据、手术指征与禁忌症、拟行术式及替代治疗方案、手术风险评估、术中和术后注意事项、术前准备情况等。
(六)术前讨论结论应经术者审阅签字后及时归入病历。
(七)术前讨论完成后,方可开具手术医嘱,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术前讨论制度
术前讨论制度一、目的为了提高手术质量和安全性,规范手术流程,保障患者权益,根据《医疗机构手术管理规范》等相关法规和标准,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院所有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
三、术前讨论的定义术前讨论是指在手术前,由主治医师或以上职称的医师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对手术方案、风险评估、备血计划、麻醉方式等进行综合分析和讨论,以达成共识并形成书面记录的过程。
四、术前讨论的内容●患者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诊断依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手术指征:明确手术的必要性、紧急程度、预期效果等;●手术方案: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方法、步骤、器械等;●风险评估:评估手术的可能并发症、风险因素、预防措施等;●备血计划:根据患者的血型、血液指标、预期出血量等,制定合理的备血计划;●麻醉方式:根据患者的心肺功能、全身情况、手术部位等,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其他事项:根据患者的特殊情况或需求,讨论其他相关事项。
五、术前讨论的时间术前讨论应在手术前一天或当天进行,紧急手术可在手术前进行。
六、术前讨论的参与人员●手术医师:负责介绍患者情况和手术方案;●麻醉医师:负责介绍麻醉方式和注意事项;●护士长或护士:负责介绍备血计划和护理措施;●放射科医师:负责介绍影像学检查结果和意见;●病理科医师:负责介绍病理学检查结果和意见;●其他相关专业人员:根据需要邀请其他相关专业人员参与讨论。
七、术前讨论的记录术前讨论应形成书面记录,并由参与人员签字确认。
记录内容应包括:●讨论时间、地点和参与人员;●讨论内容和结论;●讨论过程中的异议和处理;●讨论后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术前讨论记录应保存在患者的病历中,作为手术的重要依据和参考。
八、术前讨论的监督和评价本院设立术前讨论管理委员会,负责对术前讨论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定期进行审核和反馈,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促进术前讨论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九、术前讨论的效果●手术成功率:手术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手术并发症率:手术是否发生预防或控制的并发症;●手术满意度:患者对手术过程和结果的满意程度;●手术合理性:手术是否符合诊疗规范和循证医学原则。
术前讨论制度
术前讨论制度一、目的为了规范医院的术前讨论工作,提高手术质量和安全性,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根据《医疗机构手术管理规范》等相关文件,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院所有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
三、术前讨论的定义术前讨论是指手术医师在手术前与相关专业人员进行的关于手术方案、风险评估、预防措施等方面的交流和沟通,以达成共识,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一种专业活动。
四、术前讨论的内容(一)手术指征和禁忌证手术医师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诊断、检查结果等,明确手术指征和禁忌证,评估手术必要性和可行性,避免不必要或不适宜的手术。
(二)手术方案和备选方案手术医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佳的手术方案,并提出备选方案,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意外或并发症。
手术方案应包括手术方式、切口、器械、材料、步骤等。
备选方案应包括转换或终止手术的条件、方法等。
(三)手术风险和并发症手术医师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合并症、药物过敏史等,评估手术风险和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如出血、感染、神经损伤、器官损伤等,并制定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四)麻醉方式和注意事项手术医师应与麻醉医师协商确定最适合患者的麻醉方式,如全身麻醉、局部麻醉、神经阻滞等,并告知患者相关的注意事项,如禁食、禁水、停药等。
(五)围手术期管理手术医师应与护理人员沟通确定围手术期管理措施,如皮肤准备、抗生素预防、输液输血、止痛镇静等,并告知患者相关的注意事项,如活动范围、体位变换、排尿排便等。
(六)其他需要讨论的问题根据不同类型和难度的手术,还可以讨论其他需要讨论的问题,如是否需要多学科协作、是否需要特殊器械或设备、是否需要特殊技能或经验等。
五、术前讨论的形式和时间(一)形式本院实行书面和口头相结合的术前讨论形式,即手术医师应填写《术前讨论记录表》,并在手术前与相关专业人员进行口头讨论。
(二)时间术前讨论应在手术前一天或当天进行,一般在手术前半小时至一小时内完成。
对于紧急手术,应在手术前尽快进行。
术前讨论制度
术前讨论制度.docx前言术前讨论是医疗活动中的重要环节,旨在确保手术安全、提高手术质量、预防医疗差错。
本制度规定了术前讨论的流程、参与人员、内容和记录等方面的要求。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明确术前讨论的目的,即确保患者安全,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第二条:适用范围规定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需要进行手术的患者。
第三条:基本原则确立术前讨论的基本原则,包括患者利益优先、团队合作、信息共享等。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术前讨论小组成立术前讨论小组,明确小组的组成和领导。
第五条:职责详细规定主治医师、麻醉医师、手术室护士、其他参与人员等的职责。
第三章:术前讨论流程第六条:讨论时机规定术前讨论的时机,如手术前多少天或小时。
第七条:讨论地点明确术前讨论的地点,通常在手术室或指定会议室。
第八条:讨论内容详细列出术前讨论的内容,包括患者病情、手术方案、风险评估等。
第四章:参与人员第九条:主治医师主治医师负责主持术前讨论,确保讨论的全面性和深入性。
第十条:麻醉医师麻醉医师负责评估患者的麻醉风险,提出麻醉方案。
第十一条:手术室护士手术室护士负责手术准备,参与讨论手术流程和护理要点。
第十二条:其他专业人员根据手术需要,可能需要其他专业人员参与讨论。
第五章:术前讨论内容第十三条:患者病情讨论患者的病史、诊断、检查结果等。
第十四条:手术方案讨论手术指征、手术方法、预期效果等。
第十五条:风险评估评估手术风险,包括术中风险和术后并发症。
第十六条:应急预案制定手术中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的应对预案。
第六章:术前讨论记录第十七条:记录要求规定术前讨论的记录要求,包括记录内容、格式、保存期限等。
第十八条:记录内容详细列出需要记录的内容,如参与人员、讨论时间、讨论要点等。
第十九条:记录管理明确术前讨论记录的管理责任和查阅权限。
第七章:术前讨论的监督与改进第二十条:监督机制建立术前讨论的监督机制,确保制度的执行。
第二十一条:持续改进根据术前讨论的实施情况,不断改进和完善制度。
术前讨论制度
术前讨论制度一、目的为了保证手术的安全和质量,规范手术医师的行为,提高手术团队的协作能力,建立术前讨论制度,明确术前讨论的内容、流程、责任和记录。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院所有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
三、术前讨论的内容1.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住院号、诊断、合并症等。
2.手术方案,包括手术名称、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手术地点、手术医师、麻醉方式、麻醉医师等。
3.手术风险评估,包括手术指征、禁忌症、预期效果、可能并发症、预防措施等。
4.手术准备工作,包括患者的知情同意、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心电图等。
5. 手术注意事项,包括患者的饮食禁忌、药物禁忌、过敏史等。
6. 其他相关问题,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讨论。
四、术前讨论的流程1.术前讨论应在手术前一天或当天进行,由主刀医师发起,邀请相关专业的医师参加。
2.术前讨论应在专门的会议室或安静的地方进行,避免干扰和打断。
3.术前讨论应按照上述内容进行有序和充分的交流,听取各方意见,达成共识。
4.术前讨论应由一名指定的记录员记录下来,形成书面的会议纪要,并由主刀医师和参会医师签字确认。
5. 会议纪要应归档保存,并在手术前交给麻醉科和手术室。
五、术前讨论的责任1.主刀医师负责发起和组织术前讨论,提供患者的相关资料,提出手术方案,听取各方意见,做出最终决定。
2.参会医师负责积极参与术前讨论,提供专业的建议和意见,尊重主刀医师的决定,配合手术团队的工作。
3.记录员负责准确和完整地记录下术前讨论的过程和结果,并及时整理和归档。
六、附件本文档所涉及附件如下:1. 《患者知情同意书》2. 《手术风险评估表》3. 《会议纪要》七、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文档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如下:2.禁忌症:指手术治疗的危险性和不适应性,即手术可能导致患者的病情恶化或死亡,或者患者有严重的全身或局部疾病,不能承受手术创伤。
3.并发症:指手术治疗过程中或之后出现的意外或不良的结果,如出血、感染、神经损伤等。
术前讨论制度
术前讨论制度一、目的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权益,规范医疗行为,提高手术质量,建立术前讨论制度,明确术前讨论的内容、程序、责任和记录等要求。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院所有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
三、术前讨论的定义术前讨论是指在手术治疗前,由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护士长、相关专科医师等组成的讨论小组,对患者的病情、诊断、手术方案、麻醉方式、手术风险等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达成一致意见,并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充分沟通和告知的过程。
四、术前讨论的内容●患者的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患者的主要病史、既往史、过敏史等;●患者的相关检查结果,如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患者的诊断依据和诊断结果;●患者的手术指征和禁忌证;●患者的手术方案和预期效果;●患者的麻醉方式和麻醉风险;●患者的手术风险和可能并发症;●患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准备;●患者及其家属的意见和建议。
五、术前讨论的程序●手术医师在确定手术方案后,应及时向护士长申请安排术前讨论,并提供患者的相关资料;●护士长根据手术类型和难度,确定讨论小组的成员,并通知各方参加讨论;●讨论小组在规定时间和地点进行术前讨论,由手术医师主持,其他成员按顺序发言,充分交流意见,形成共识;●讨论小组应制作术前讨论记录,并由所有成员签字确认;●讨论小组应将讨论结果及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并征得其同意或签署知情同意书;●讨论小组应将术前讨论记录归档,并在手术当日再次复核确认。
六、术前讨论的责任●手术医师负责提出手术方案,主持术前讨论,解释手术风险,征求患者同意;●麻醉医师负责评估麻醉方式和风险,参与术前讨论,解释麻醉风险,征求患者同意;●护士长负责组织和协调术前讨论,监督讨论过程,记录讨论结果,归档讨论记录;●相关专科医师负责提供专业意见,参与术前讨论,协术医师和麻醉医师;●患者及其家属负责配合术前讨论,了解手术和麻醉的利弊,表达自己的意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七、术前讨论的记录●讨论时间、地点、主持人和参与人员;●讨论内容的摘要和结论;●讨论小组成员的签名和日期;●患者及其家属的签名或知情同意书。
第六节、术前讨论制度
第六节、术前讨论制度1. 对三级以上手术、新开展的手术及有严重并发症的手术,必须进行术前讨论。
2. 三级手术术前讨论由医疗组长或科主任主持,本医疗组医护人员参加,特殊情况应提交科室讨论。
四级以上、有严重并发症的手术及新开展手术的术前讨论应由科主任或由科主任委托副主任医师以上(含副主任医师)的医师主持,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本科室医师、护士长、责任护士及有关人员参加,并根据病情邀请相关专家参加。
特殊病例需有医院职能部门人员或院领导参加讨论。
3. 术前讨论应取得麻醉医师会诊意见或邀请麻醉医师参加。
4. 术前讨论时,主管医师应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负责在讨论中汇报病情,提供有关材料,包括化验、造影、CT等。
有重点的介绍病情,并提出自己或专业小组的诊断及治疗方案,必要时检索有关资料。
参加人员应对患者术前病情评估的重点范围,手术指征、拟施行的手术方式、麻醉方式,手术风险与利弊及防范措施、术前准备、术后观察和护理要求、术后注意事项、是否需要分次完成手术等提出针对性意见和建议,充分进行讨论并做好讨论记录。
最后由主持人总结并确定手术方案。
5. 首次讨论难以确定合适的治疗方案者应进行多次讨论。
讨论情况由主管医生记录,经整理报科主任审改后归入病案。
6. 根据临床诊断、病情评估与术前讨论的结果,为每位手术患者制订手术治疗计划,并记录于病历中,包括术前诊断、拟施行的手术名称、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对策等。
根据手术治疗计划或方案进行手术前的各项准备。
7. 术前讨论在术前准备基本完成时进行,也是对术前准备工作的最后一次检查。
术前讨论应在术前12小时内完成。
8. 急诊手术时间不允许可以不进行术前讨论,中型(二级)手术由主治医师以上确定手术方案,大型(三级)及以上手术由副主任医师以上或科主任确定手术方案。
术前讨论制度
术前讨论制度术前讨论制度一、概述术前讨论是医疗机构内部的重要制度,旨在为手术前的相关决策提供依据,确保医疗行为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详细介绍了术前讨论的执行流程、参与人员、内容要求等方面的规定。
二、执行流程1. 拟定讨论计划:手术前负责医生应根据患者病情、手术性质等因素制定讨论计划,并通知参与讨论的医护人员。
2. 参与人员:参与术前讨论的人员包括主治医师、副主任医生、主任医师、手术室护士长等相关医护人员。
3. 讨论内容:术前讨论的内容应涵盖以下方面:- 患者的病情、病史、体检结果等详细情况;- 手术的适应证、禁忌证、风险评估等方面的讨论;- 手术操作的具体步骤、技术要点等方面的讨论;- 手术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及应对措施的讨论;- 麻醉方面的讨论,如麻醉方法选择、麻醉药物使用等;- 手术后的处理、注意事项等方面的讨论。
4. 讨论记录:术前讨论应有专门的记录人员进行记录,记录应准确详细,并由参与讨论的医护人员签字确认。
5. 决策与通知:术前讨论后,主治医生应根据讨论结果做出决策,并及时通知患者及其家属,解释手术目的、风险、注意事项等。
三、附件所涉及的附件如下:附件1:术前讨论记录表格附件2:术前讨论参与人员名单四、法律名词及注释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如下:1. 术前讨论:指医疗机构在进行手术前,对相关医护人员进行集体研讨、讨论,以确定手术相关事宜的过程。
2. 主治医师:负责具体患者治疗方案和手术决策的医师。
3. 副主任医生:医疗机构中具有副主任职务的医生。
4. 主任医师:医疗机构中具有主任职务的医生。
5. 手术室护士长:负责手术室工作和指导的护士长。
五、可能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办法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可能遇到以下困难:1. 时间安排不合理导致讨论无法充分展开:可合理安排讨论时间,确保足够的时间用于讨论。
2. 参与人员的缺席或不积极参与讨论:可加强对参与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讨论的参与度。
3. 讨论内容不规范或不全面:可制定详细的讨论指南,提醒参与人员注意讨论的重点及细节。
术前讨论制度
术前讨论制度【术前讨论制度】1. 引言旨在规范医疗机构术前讨论的流程,确保医疗团队充分讨论患者的情况和手术方案,以提高手术安全和治疗效果。
2. 术前讨论流程2.1 术前讨论会议召集2.1.1 主治医生应在手术前合理时间内召集术前讨论会议。
2.1.2 参会人员应包括主治医生、副主治医生、手术室医生、麻醉科医生等相关医务人员。
2.2 患者资料准备2.2.1 主治医生负责收集和整理患者的病史、体检资料等相关资料。
2.2.2 麻醉科医生负责收集和整理患者的麻醉相关资料。
2.3 讨论议题2.3.1 主治医生首先介绍患者的病情和手术需求,包括但不限于病史、诊断、检查结果等。
2.3.2 医疗团队依次发表意见,讨论和评估手术的可行性、风险、预后等。
2.3.3 针对讨论中提出的问题,医疗团队应提出解决方案,并对手术方案进行修订。
2.4 记录和归档2.4.1 会议记录员应记录讨论的内容、结论和决策,并将其归档保存。
2.4.2 会议记录应包括参会人员名单、会议时间、讨论过程、决策结果等要素。
3. 附件附件1:术前讨论会议召集通知附件2:术前讨论会议记录表【所涉及附件如下】:附件1:术前讨论会议召集通知附件2:术前讨论会议记录表【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法律名词1:主治医生 - 参与并负责患者的治疗计划和决策的医生。
法律名词2:副主治医生 - 协助主治医生进行患者的治疗计划和决策的医生。
法律名词3:手术室医生 - 在手术室负责执行手术的医生。
法律名词4:麻醉科医生 - 负责患者的麻醉和术后镇痛等工作的医生。
【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办法】:困难1:参会医务人员的日程安排冲突。
解决办法:提前合理安排会议时间,并与医务人员进行沟通协调。
困难2:患者资料准备不完整或不及时。
解决办法:主治医生应提前催促相关医务人员准备好患者资料,并定期跟进进展情况。
困难3:讨论过程中意见分歧较大。
解决办法:鼓励医疗团队进行充分讨论,并通过专业分析和评估找到最佳方案。
术前讨论制度
术前讨论制度
术前讨论为手术前在科医师或主任(副)医师主持下,有关人员对手术相关工作所作的讨论。
患者手术之前,均要进行术前讨论。
一、讨论内容:包括术前诊断、手术指征、有无手术禁忌、术前患者状况、术前准备、拟实施手术方式、手术方案、麻醉方式、特殊用药和医疗器械设备、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意外、并发症及预防应对措施、术后观察要点、注意事项、确定手术时间、手术医师及助手等。
并确定是否为特殊手术,若为特殊手术向医疗部报告并审批。
二、参加人员:根据病情需要,可组织医师、护士、麻醉医师、医技人员、临床药师、营养师等进行讨论,必要时医院领导和患方人员参加。
三、讨论程序:由经治医师汇报病情,临床医师从低年资到高年资讨论发言,相关科室人员发言,主持人归纳总结。
四、讨论记录:讨论时由经治医师负责记录,讨论完毕整理、书写成术前讨论记录。
要如实、具体记录每一位医师的发言内容及主持人和参加讨论者的姓名、专业技术职务、讨论日期等,最后由主持人审阅修改后签名。
术前病例讨论记录的内容格式应符合《山东省医疗护理文书书写规范》的要求,归入病历。
五、术前病例讨论一般在术前l~3天内完成(急症手术应随时进行)。
讨论记录必须在手术前完成。
如手术关系到其他学科,必须通过医疗部请相关科室医师一起参加。
对重大、疑难、新开展等特殊手术,讨论后报医疗部批准、备案。
医院术前讨论制度
医院术前讨论制度第一篇:医院术前讨论制度医院术前讨论制度1、根据手术分级制度规定,二级以上手术均应开展手术术前讨论并书写术前讨论记录,医院术前讨论制度。
2、每周2、5为全科术前讨论时间。
术前讨论由科主任或主(副主)任医师主持,对将要进行的二级以上手术、有严重并发症的手术、疑难手术进行讨论。
3、除提交全科讨论的手术外,其他手术应在各病区或小组进行,由小组主治医师主持。
4、术前讨论前填写术前讨论单,由术者签字。
5、术前讨论时经治医师应做到对术前讨论患者准备必要、充足的材料,包括化验、造影、ct等,管理制度《医院术前讨论制度》。
有重点的介绍病情,并提出自己或专业小组的诊断及治疗方案。
必要时检索有关资料。
6、术前讨论的内容包括:诊断、手术适应症、术中术后并发症、意外以及防范处理预案、术前准备、麻醉方式等。
7、各级医师充分发言,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见解。
8、科主任最后指导、完善制定出的治疗方案。
首次讨论难以确定合适的治疗方案者应进行多次讨论。
9、各级医师必须遵守、落实科主任制定的诊疗方案。
并将讨论结果记录于记录本及病历中。
10、术前谈话和签署《手术同意书》依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要求进行。
11、术前1天由各病区经治医师填写手术通知单并送交手术室统一安排手术。
手术通知单由专业组主治医师或科主任签署。
第二篇:医院术前讨论制度医院术前讨论制度1、根据手术分级制度规定,二级以上手术均应开展手术术前讨论并书写术前讨论记录。
2、每周2、5为全科术前讨论时间。
术前讨论由科主任或主(副主)任医师主持,对将要进行的二级以上手术、有严重并发症的手术、疑难手术进行讨论。
3、除提交全科讨论的手术外,其他手术应在各病区或小组进行,由小组主治医师主持。
4、术前讨论前填写术前讨论单,由术者签字。
5、术前讨论时经治医师应做到对术前讨论患者准备必要、充足的材料,包括化验、造影、ct等。
有重点的介绍病情,并提出自己或专业小组的诊断及治疗方案。
必要时检索有关资料。
术前讨论制度
术前讨论制度一、目的为了保证手术的安全和质量,规范手术医师的行为,提高手术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院所有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及其手术医师。
三、基本要求1.手术医师在决定进行手术治疗前,应当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诊断依据、预后评估等相关信息,评估手术的必要性、可行性、风险性和效益性。
2.手术医师应当与患者或其法定代理人进行充分的沟通,告知患者或其法定代理人手术的目的、方法、步骤、可能发生的并发症、预防措施、预后情况等,征得患者或其法定代理人的知情同意,并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手术医师应当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时间、地点、器械、药物等,制定详细的手术计划,并填写《手术申请单》。
4.手术医师应当在手术前一天或当天,与麻醉医师、护士长、器械护士等相关人员进行术前讨论,交流手术计划,确定手术流程,分配职责,协调资源,解决问题,达成共识。
5.术前讨论应当记录在《术前讨论记录表》中,并由参与讨论的所有人员签字确认。
●讨论内容应当客观、真实、完整、准确,不得隐瞒、歪曲、遗漏、虚构事实。
●讨论过程应当尊重、平等、民主、协作,不得争吵、指责、妥协、随意。
●讨论结果应当明确、合理、可行、有效,不得模糊、歧义、冲突、无效。
四、工作流程手术医师在决定进行手术治疗后,与患者或其法定代理人进行沟通,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填写《手术申请单》,并将相关资料提交给护士长。
2.护士长在收到《手术申请单》后,根据手术安排表,安排手术时间和地点,并通知相关人员。
3.手术医师在手术前一天或当天,在指定的地点和时间,与麻醉医师、护士长、器械护士等相关人员进行术前讨论,填写《术前讨论记录表》,并由所有参与讨论的人员签字确认。
4.术前讨论结束后,手术医师将《术前讨论记录表》交给护士长,护士长将其归档并备份。
5. 手术医师按照术前讨论的结果,进行手术治疗。
五、责任分配1.手术医师负责决定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可行性、风险性和效益性,与患者或其法定代理人进行沟通,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填写《手术申请单》,制定手术计划,参与术前讨论,执行手术治疗。
术前讨论制度
术前讨论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确保手术患者生命健康和安全,医院严格落实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术前讨论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所有科室。
第二章管理要求
第三条一般性手术:由病区主治医师决定,主管医师认真做好术前准备,完成术前小结,请患者本人或委托人签字,主治医师审核批准即可。
第四条二级及以上手术:需进行术前讨论,术前讨论由科主任或副主任及副主任以上医师主持,病区或科室全体医师参加,重大、疑难及新开展的手术必要时请麻醉医师、护士及有关科室参加。
第五条术前讨论由主管医师报告病历,对拟实施的手术方式和手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进行讨论、记录,内容包括:术前准备情况、手术指征、手术方案、可能出现的意外及防范措施。
第六条术前讨论要详细记录,内容包括:参加人员姓名、专业技术职称、讨论时间、发言详细内容、主持人总结发言、记录者签名。
第七条讨论后要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及防范措施,请其签字后方可施行。
第三章附则
第八条本制度由医务处责解释。
第九条本制度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黔江民族医院普外科
术前讨论制度
1、对三级及以上、重大、疑难、致残、重要器官摘除、新开展的手术须进行术前讨论。
2、术前讨论由科主任主持,科内所有医师、护士长、责任护士参加。
对手术和麻醉风险较大的手术应邀请麻醉医师参加。
3、讨论内容包括:诊断及依据、手术适应症与禁忌症、术前准备情况、手术方式、手术目的、手术要点及注意事项、手术风险与利弊、麻醉方式、手术室的配合要求、手术风险评估、术后处理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术中是否输血、抗菌药物的选择及应用。
4、术前须做好医患沟通,将手术方式、手术目的、手术预期效果、手术风险、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术中可能输血或血制品、预计医疗费用等告知患者及家属,并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输血或血制品同意书(必要时)。
5、对疑难、复杂、重大、特殊、新开展的手术,需提前1~2天邀请麻醉科及有关科室会诊或申请全院会诊,并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
同时报医教部审批或备案。
6、讨论情况由主管医师及时记入病程记录,必要时同时记入《术前讨论记录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