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材基本上采用通史体裁编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历史教材基本上采用通史体裁编写,每一历史阶段分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进行叙述,这些内容构成了教材的专题内容。专题内容不同,讲授方法也应有别。

一、历史人物的讲授方法

1、讲授历史人物的方法

讲授历史人物一般都用讲述法,讲述历史人物的生活年代、身份地位、主要事迹,简要评价等。讲述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以人传事和以事带人两种。

以人传事,是以历史人物为中心,讲述其一生的主要事迹和与他有关的历史史实。

以事带人,是以历史事件为主线,把历史人物置于历史事件的过程中去讲述。

在运用上述方法讲述历史人物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叙述与描述像结合。

(2)充分运用各种直观材料,如:历史人物画像、历史情景图象等。

(3)适当引用历史人物的原话、史料原文,增强感染力。

2、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有两种:点评和专评。

点评又分为穿插点评和述后点评。穿插点评是指在讲述历史人物的过程中,就历史人物的某一行为或语言加以评价。述后点评是指在讲述完历史人物的事迹后,加以点评。

专评是指在讲述完历史人物一生的主要事迹、活动后,把其事迹、活动归纳起来,加以全面评价。

二、经济史内容的讲述方法

它包括生产力的进步,生产关系的演变,以及各个时期、各个国家、各个部门生产发展的基本情况等方面的内容。其内容概念较多,宜用讲解法来揭示经济发展的线索和规律。讲解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1、因果相联

(1)讲授经济史内容,要揭示生产力发展与生产关系变革之间的因果联系。如:井田制的瓦解:铁器、牛耕的使用→私田的出现→初税亩的实行→新的剥削方式的产生→井田制的瓦解。

(2)要揭示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之间的因果联系。

(3)要揭示阶级斗争与统治阶级实行的经济措施的因果联系,即政治对经济的反作用。

2、点面结合

将各个部门、各个方面、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面)与其中主要部门、主要方面、主要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点)有机地结合起来讲述。其具体要求是:

第一、在讲授各个部门的经济发展时,要突出其中一两主要部门。

第二、在讲述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时,要突出其中一两个主要地区。

第三、在讲述一个部门各个方面的经济发展时,要突出其中一两个个主要方面。

3、串联理线

把不同时期某一国家的同一方面的经济史知识一个接一个地连

接起来,整理出基本线索。串联理线,在复习课中教师可以集中时间帮助学生整理完成,即新旧知识不断联系,以此顺延,终至完成。

4、具体形象

即把空洞的内容具体化,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进行具体形象的讲述,主要有补充典型材料、运用细致描述、穿插短小故事、引用诗词佳句等方法。此外,还可以运用纵向和横向的比较方法。

三、政治史内容的讲授方法

政治史内容大体包括政治制度、政治措施和政治改革、政治文献和政党,也包括了民族关系、国际关系、各类战争等。

政治史内容一般用讲解法、阐述法为主,进行分析与综合。讲授政治史要做到以下几点:

1、政治经济有机结合

其具体要求是:

第一、必须说明经济决定政治。如:美国南北战争是两种经济制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又如:资本主义世界的每一次经济危机的爆发,不可避免地要引起政治危机,导致革命的发生。因此,舍去经济的发展,就不可能使学生认识政治发展的根本原因。

第二、必须说明政治对经济的反作用。如:统治者在政治上实行较清明的政策,就会推动经济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因此,舍去政治对经济的反作用,也不可能使学生认识政治发展给予经济发展的巨大影响。

2、一分为二正确评价

任何一个政治人物、每项政治措施和政治制度都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因此,对它们的评价也只能从当时的历史条件出发,用一分为二的辨证法的观点来分析利弊,不能绝对的肯定或否定。如:每朝每代都要加强中央集权,这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3、讲清线索揭示联系

讲清有关内容发展变化的基本线索,揭示教材的前后内在联系。如: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全过程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经过这些战争,使中国封建社会由独立的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沦为—进一步加深—大大加深—完全沦为)。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理清线索,才能使学生掌握完整的历史概念和历史知识。

四、文化史内容的讲授方法

中学教材中的文化史内容,包括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科学技术等内容。文化史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讲解时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1、讲清因由

即要讲清文化产生、发展的历史原因,结合教材说明三个问题。

第一、要讲清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是文化产生的基础。如:原始宗教的产生,就是人们在生产实践活动中对自然现象无法理解而将其神化产生的。又如:原始音乐起源于原始人在劳动中发出的有节奏的喊声。

第二、要讲清一定的文化总是与其所处的时代相联系。如:文艺复兴运动,我国的新文化运动等,都是当时历史时代的产物,都带有浓郁的时代色彩。

第三、要讲清一定的政治往往给文化的发展以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如:唐诗、宋词的繁荣跟当时统治阶级的统治政策有极大的关系。而清朝大兴“文字狱”阻碍了文化的发展。再如:秦汉时期,在文化上实行专制统治,才会有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前后相承

讲授文化史内容,应讲清有关文化渊源相承的关系。

3、联系对照

即把中外文化史上的同类知识加以联系和比较。

联系对照的作用在于将中国文化置于世界文化发展之中,使讲授在空间上更广阔,内容上更丰富;寓爱国主义教育于文化史基本知识教学中,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和奋发向上、振兴中华的献身精神。

4、重视文化史人物的讲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