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材基本上采用通史体裁编写
新课标高中历史教科书体裁与体例辨析
新课标高中历史教科书体裁与体例辨析作者:李玉龙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中》2014年第05期【摘要】中学历史教科书的体裁、体例问题,向来存在争议,而且对体裁和体例之间的界限不是太清楚。
新课标高中历史教科书从体裁方面讲,实际上仍属于“章节体”,从体例方面来看则是“专题”体例。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科书体裁体例章节体专题形式【基金项目】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阶段成果批准号:GS(2010)G0988.【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036-01就一般历史书籍而言,体裁、体例都有比较明确的界定。
体裁,是“史书在表述上的形式”[1],是“就各类史书之间之不同的表现形式说的” [2]。
我国传统的史书体裁有编年体、纪传体、典制体、记事本末体、学案体、表、图、评论等。
到了近代,历史书籍大多采用章节体。
体例,是“关于一书内部的组织结构和表述形式” [3]。
涉及到断限、标目、编次、记事、记地、记人、载言、载文、征引、议论、注释等。
中学历史教科书的体裁、体例问题,向来存在争议,而且对体裁和体例之间的界限不是太清楚。
到目前为止,对中学历史教科书的体裁和体例的叫法有,“新的通史体裁”“通史章节体裁”“章节体”“历史教科书体”“通史体裁”“专题形式”。
这些叫法,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
首先,“通史”从严格意义上不能称之为一种体裁形式。
《辞海》解释“通史”是:“贯通古今的书”。
《中国历史大辞典·史学史卷》解释“通史”为:“贯通古今,并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作叙述的史书”。
当代历史学家刘家和先生认为,“通史作为传统,既是中国史学体例的一种表现也是史学精神的一种展现” [4],通史体例主要是指要做到“时贯古今”,通史精神是指要能够“通古今之变”。
关于“通史体例”,刘家和先生还强调“古今历时性纵向之通”和“空间里的共时性的横向之通” [5]。
新课程高三历史结合-医药卫生
新课程高三历史结合-医药卫生新课程高三历史结合“通史”的复习方法与思考随着2011年高考在即,认真研究高考试题,反思这三年来首届新课程高中历史摸索教学,尤其高三历史的复习教学,思索着哪些是最有效的教与学?哪些是走了弯路?该如何驾驭和把握课标、教材和高考《考试说明》?深感最有效,收益最大的是把握好高三的三轮复习中的“通史”复习方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出版的各种中学历史教科书,基本是按照章节体通史的形式编写的。
西方发达国家的中学历史教材,也是基本采取通史体系的。
通史教材的特点是时序性和整体性较强,中外历史教学的实践表明,通史体系是比较适应中学历史教学实际的,“一般来说,专题学习或断代史研究到了大学或研究生阶段才可以进行,在高中应该以通史形式学习为主。
”(1)现在的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按照新课标要求,对历史知识体系进行了重新整合,按政1/ 6治、经济、思想与文化等不同专题编写,采取了中外混编的专题史形式,展示了浓郁的时代性和创新性。
但在教学实践中,在经历了高一、高二的教学,对首届新课程的师生而言,这种专题式的模块体系对老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教师的感觉是“累”学生感到“茫”和“乱”,总觉得所建立的体系似乎是空中楼阁,没有根基,缺乏清晰的线索与方向。
师生戏称都是新课程惹得“惑”然而高中新课程实施如同“军号已吹响”,开弓没有回头箭,不管有多大的艰难与困惑,只有迎难而上,坦然面对,去应对,去求寻突破,反思总结高一、高二的教学经验,确定在高三的三轮复习中结合“通史”进行复习,让学生形成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扎实根基,以适应新课程的高考复习。
“政治、经济、文化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对于很多问题,只有历史的、多角度地观察,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
考试测量的试题不可能局限于模块和专题来命制。
……因此,从考试测量的实际出发,需要对新课标的模块和专题加以整合,构2/ 6建学科体系。
”(2)一第一轮复习:小专题通史╋ 阶段通史从理论上讲,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历史课应该是开放的、是多元化的,它允许教学素材、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多元化、教学功能、教学评价多元化。
(习题)中学历史教学教法
《中学历史教学教法》思考题一、填空:1、20世纪20年代,我国才真正系统完整地开设历史教学法课程。
标志:1926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美国人亨利﹒约翰生著:《历史教学法》(何炳松译)我国中学历史学科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基本上是按照苏联教学法专家——普希金来华介绍的苏联的历史教学要求来做的。
我国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了统一的要求。
赞科夫的这种教育与发展的教学理论、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育理论和德国的范例教学理论被称为当代的三大教学流派。
课程问题是学校教育的核心问题。
4、1950年8月,教育部颁发了《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个教学计划,奠定了新中国中学历史教育的基础1956年6月,教育部颁布了一套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包括初中和高中的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教学大纲,这是建国以来的第一套完整的中国历史教学大纲。
5、必修课程:是指同一年级的所有学生都必须学习的课程。
一般由国家或地区的教育行政部门进行统一的规定,是对各阶段学生发展的共同的、基本的要求。
选修课程:是根据中学生不同的特点及兴趣,向学生提供的选学课程,允许学和进行选择。
直线式与螺旋式课程:直线式:是指将课程的内容按照前后相连的、严密的逻辑顺序来组织,前后内容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基本上不重复,宛如一条不断的直线,一拉到底。
螺旋式:也称为圆周式课程,是指同一课程的内容在不同阶段上重复出现,在初高中两个阶段分别进行,但不是简单地重复,而是逐渐提升高度和加强深度。
我国从2001年开始,启动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的改革。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基础教育改革,涉及面广,持续时间长,尤其是在课程的设置、教材编写、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的革新,产生了深刻的变化。
8、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我国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
9、新课程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目标,对中学历史教育的任务进行了全新的阐释。
教师资格证考试怎么把历史课堂活跃起来
历史课堂一向被认为是“催眠课”,难以走出照本宣科的怪圈,无法真正引发学生的兴趣。
中学历史教学分初中和高中两个学段,初中历史教材按照通史的体例编写,注重史实;高中历史教材按照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模块编写,注重史识。
想要真正改变历史课堂,就必须从改变教学方法入手,俗语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现在简单就中学历史的教学方法谈一点自己的认识。
一、历史课的语文教学法在历史课中引入语文教学方法,是完全可行的。
自古文史相通,历史与文学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把一些语文教学方法运用到历史课之中,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例如:指导学生围绕历史教材的章、节、标题来抓中心,划段落,分层次,归纳大意,写出提纲和要点,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讲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运用记叙文和小说的表现手法,按照时间、地点、场景和情节等要素,或叙述,或议论,或描绘,或抒情,再现历史的过去,生动活泼,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
讲述历史原因、结果,分析历史观点,介绍历史场景及历史文物,则采用议论文、说明文的方法,摆事实、讲道理,做到观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严密,逻辑性强。
二、历史课的知识串联法所谓知识串联法,就是抓住历史线索。
历史知识一般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几个基本要素构成,上历史课必须把这些基本要素讲清楚,这是历史课与其他课程的最大区别。
这些要素又可演化成为历史的基本线索,并以这些基本线索把相关历史知识串联起来,好像用线串珠子一样。
比如,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列出大事年表;以空间的转移为线索,按一定的地点、区域或国别范围来讲授历史;以人物的活动为线索,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无论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往往贯穿了整个时代,中国民主革命史与孙中山、毛泽东的名字几乎密不可分;以历史事件的发展为线索,讲清起因、经过和结果,就可以知道每一种历史现象的兴衰过程。
一切历史事件都是由一定的社会矛盾引发的,而历史事件又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都必须同一定的社会矛盾联系起来,如评价历史事件的性质要看其主要方面,评价历史人物的作用要一分为二。
统编高中历史教材编写的特点及面临的挑战——以《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为例
2021年第!期(总第884期)丈按%'科统编高中历史教材编写的特点及面临的挑战----以《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为例高强黄莉婷(宝鸡文理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陕西宝鸡721013)摘要:随着《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出台,教育部遵循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将历史课程结构的构建与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紧密结合,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与内容,精心设计与之相匹配的高中历史统编版教材。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由为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类课程构成,承载着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
本文以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为例,分析编写体例的特点,阐释统编版教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困难与挑战,理清教材的基本体例和结构,以便创造性地使用该教材。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统编版教材编写特点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编写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为依据,体现了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明确了历史教材要为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教育方面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服务。
2019年9月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在北京、上海、浙江等6个省市开始使用,其他还未进行高考省份改革的省份最迟于2022年秋季开始使用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
一、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概述2017年8月,由北大、北师大、首师大等高校及中央党史文、、人教育版高中教师的统编高中历史教材编写组开始工作。
2019年6月6日,国家教材委员会召开会议,对该统编教材进行最-准,年9月开始在北京、上海、浙江等6个省市试行,其他省于2022年秋季全面使用。
统编高中历史教材为、课程,采用通史史的方(课程用通史方,为《中外历史要》上下,上中国通史,下通史,中国历史历史的本程,在中历史(课程课程史体编(课程为三个,《国家会》《会》《文》。
各个模块由,在下的具体容依照时序编排,呈现中外历史多方面的重要内容。
与高中历史人教版,教材最大的是《会生活》,了与社会的,“食会”“”“”等。
课程的课程,在课程上,为《史门》《史料读》个,校可:选用、改编新编,通史学的本理论、知识与技能,增强深历史的能力,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2016年湖北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历史)真题试卷
2016年湖北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历史)真题试卷(总分:56.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他十分重视地方吏治,曾将新选任的二百多名县令召到京城亲自面试。
史书称他“贞观之风,一时复振”。
“他”是( )。
A.唐高祖B.唐太宗C.唐高宗D.唐玄宗√解析:解析:由重视地方吏治,“贞观之风,一时复振”可知此人为应为唐太宗之后的皇帝。
唐高宗在位亲掌政事时间短暂,武则天擅权,所以推知应是唐玄宗。
故选D项。
2.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欧洲近代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替宗教改革开路,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的是( )。
A.火药与指南针B.造纸术与火药C.印刷术与造纸术√D.指南针与印刷术解析:解析:造纸术传入欧洲,取代了欧洲长期使用的羊皮和小牛皮,促进了欧洲教育文化的发展;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战胜骑士阶层;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促使地理大发现时代的到来;印刷术大大推动了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因此选C。
3.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这场战争是指( )。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解析:解析:通过题干可知战争爆发时间为1839年,结合“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可知指的是鸦片战争的影响。
4.孙中山说:“将来民族革命实行以后,现在恶劣政治,固然可以一扫而去,却是还有那恶劣政治的根本,不可不去……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恶劣政治的根本”是( )。
A.君主专制√B.满族统治C.军阀混战D.外国侵略解析:解析:孙中山说的恶劣政治指的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其根本是君主专制。
第5章中学历史教材的编写及其配套使用
历史教材的编写依据及其编写原则
●历史教材编写的主要依据
• 可见,我国初高中历史教材是以中学历史 课程标准为主要依据编写的。课标中的课 程目标、课程内容(内容标准)、教材编 写建议等规定,都是教材编写的重要依据
历史教材的编写依据及其编写原则
●历史教材编写的主要依据
• 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界定了课程的价值和任务,是课程
• 文字印刷教材,是指以文字印刷材料为特 征的历史教材
• 电子音像教材,亦称视听教材,是指现代 化视听媒体所承载的教学材料
• 实物教材是指历史文物、历史遗址遗迹、 历史模型、历史仿制品等以实物形式呈现 的教学材料
历史教材的定义、类型及作用
●历史教材的作用
• 历史教科书是学生学会学习的一种范例 • 历史教科书是形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催
第五章 中学历史教材的编写及其配套使用
第一节 课标历史教材的编写
历史教材的定义、类型及作用
●历史教材的定义
• 教材是指教学活动中所利用的一切素材和 手段,即教学的材料。
• 历史教材是历史基本知识的载体,是教师 进行教学的基本凭借,学生学习历史的主 要工具。历史教科书是学校历史教学中最 主要、最基本和最常用的一种历史教材。
将课程内容转化为教学材料的过程就是“教 材化”的过程。
历史教材的编写依据及其编写原则
●历史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
• 仅有课标中课程内容的“教材化”是不够的, 教材内容的编写还必须完成“教学化”的过程
• 这就要求历史教材的编写者遵循学生的心理发 展规律,充分考虑到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 和认知水平,通过对历史教材多种形式的设计 ,形成历史教材的体系和逻辑,使所编写的教 材具有“可教学性”。
三个维度提出了每一个板块(专题)学习的具 体目标,要求教材编写者对每一板块(专题) 的知识体系、教学内容和组织方式等有一个整 体安排和布局,以落实相关课程目标的要求。
初高中历史教材整体化
初高中历史教材整体化作者:李伟科来源:《历史教学》2001年第05期在高中阶段开设历史课始于1992年,教材是彭明先生编著的《中国近代现代史讲座》。
此前只在初中开设历史课,高中没有历史课。
后来,高中历史课逐渐形成在高一开设中国近代现代史必修,高二、高三开设世界近代现代史和中国古代史选修的格局。
在初中和高中分别开设历史课,就有了初中与高中如何衔接、如何分工、如何区别和如何形成整体的问题。
一、现行教材的作法--两个循环。
现行的初中和高中历史教材都是通史体例,即按时间顺序叙述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现代史和世界史。
这样,就形成了两个循环:初中讲一遍中国通史,高中再讲一遍中国通史。
两者的区别是初中教材偏重历史事件的过程,偏重感性描写,偏重具体生动,内容比较浅显;高中则偏重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和意义影响,偏重理性分析,有一定深度。
这种教材编写方法也可以区分出初中、高中的不同层次和对初中、高中学生的不同要求,使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可以循序渐进,比较扎实。
但它也有其不可克服的缺陷:1、重复过多,事倍功半。
无论初中还是高中历史教材,知识内容都选择那些古今中外最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所以高中历史教材不能完全避开初中历史教材中已有的知识点,从而造成绝大多数知识内容的重叠。
这一点,翻开初中历史教材和高中历史教材的目录比较一下,就一目了然了。
以鸦片战争和五四运动为例,林则徐禁烟和虎门销烟、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巴黎和会中国的外交失败、五四运动的爆发、五四运动的口号、五四运动的初步胜利、五四运动的意义等,这些知识小学社会课教材里就有,初中、高中历史教材无一例外也都有,大学历史系还会再学一遍。
虽然有深浅、难易层次的不同,但大面积知识内容的重叠必然导致教学效果的少慢差费。
高中把通史内容再重复一遍,却不能就某些历史问题作深入探究,进一步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是一种教育浪费。
2、降低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
高三历史复习高中统编历史教材的取向
初中教材的体例采用“点—线”结合的方 式。“点”是指重要的史事,而“线”是 指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以“线”穿“点”, 以“点”连“线”,使教材内容依据人类
历史发展的阶段和顺序,循序渐进地展开。
高中历史必修教材,采用的是通 史框架下专题的方式,按照历史 时序,依次展现不同历史阶段的 主要内容及一些重要的历史问题。
问 题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历 世界史
史
教
材 中
古代世界的多元发展
重
世界近代化的历程
要
当代国际格局的演变
的 历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史
问
题
对这些历史问题,统编历史教材注重从 历史的事实出发,选取重要的、基本的、 典型的史事,反映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和总体趋势,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揭示 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实事求是地对历 史进行评述,将国家、民族对历史的记 忆和认知,以及正确的历史意识和价值 判断融入到对历史的叙述中,以中国特 色的话语体系,力求讲好“中国故事”。
例如:唯物史观
● 按照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 规律编排史事内容
● 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角度阐释历 史的发展变化
● 揭示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 动作用
● 显示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 作用
● 实事求是地评价历史人物
又如:史料实证
● 课文叙述建立在对史料研究的基础上 ● 提供多种类型的历史材料 ● 提供的史料与课文内容相呼应 ● 设置基于史料的探究问题
在统编历史教材的编写和审查过程中, 涉及到教材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在处 理这些问题的表述时,既要符合历史 的实际,史事要准确;更要符合国家 的主流意识形态,观点要正确。对这 重要问题的阐释,要考虑到政治思想 导向的问题,要对学生有正面的教育 意义,充分发挥历史课程的教育功能。
建国以来我国中学历史教材的变革
第一节建国以来我国中学历史教材的变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学历史教学经历了复杂、曲折的发展过程,历史教材的建设也经历了几次重大变化,留下一条曲折的发展轨迹。
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四个发展阶段。
一、奠基和在曲折中前进阶段(1949-1965)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由于来不及编写新的历史教材,为了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历史课程除了采用部分改编的老解放区教材外,还选用了一些原国民党统治区的教材,世界史则以苏联教材为蓝本。
新中国教材编写走向正轨,实际上是在1953年以后。
1953年5月,毛泽东在党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指示:“所谓教学改革,就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因此,应该改编教材,编辑教学法。
”“必须抽调大批干部编写教材。
”根据这个指示,教育部责成人民教育出版社着手准备十二年制的中小学教学大纲、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的编写工作。
1954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开始筹备十二年制中小学历史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编写工作。
经过三年时间,这套历史教材于1956年秋编成,并在全国中小学系统使用。
这是新中国第一套较好的历史教材。
此套教材的编者及时地采用了历史科学的新的研究成果,突出地表现在对中国近代经济情况的叙述上。
过去,我国历史学界对中国近代经济史的研究成果是比较少的,因而在普通课本中对这方面的叙述也很少。
现在,历史学界对中国近代经济史的研究也刚才开始,研究成果还不多,编者也尽可能地采用到课本中来。
把中国近代经济史部分系统地叙述在课本中,给予了比过去中学中国近代史课本更多的篇幅。
至于有些具体材料不可能全罗列在课本中,也经过精心地选择写在了课本的“教学参考书”中。
1961年初,十年制学校中学历史教材初稿完成。
1963年秋,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出的历史教科书。
这套教科书的编写是在摈弃了1958―1959年史学界“左”的思想影响后编成的。
根据著名史学家范文澜、吴晗等的意见,重新恢复了教科书中的马克思主义观点。
可惜的是,这套教材只在北京、天津等部分学校试教。
高中历史教科书通史体裁的优缺点。
高中历史教科书通史体裁的优缺点。
优点:1.系统性强:通史体裁的教科书能够全面系统地呈现历史的发展脉络和主要事件,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的历史框架,帮助他们理解历史的整体。
2.有序性强:通史体裁的教科书按时间顺序编排,可以让学生明确各个历史时期的先后顺序,比较各个历史时期的差异和联系。
3.知识面广:通史体裁的教科书可以覆盖较长的历史时间跨度,涉及到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内容,能够让学生对历史的方方面面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
4.语言简练:通史体裁的教科书一般采用较为简练的语言,去掉了一些过于繁复的叙事和修辞手法,使得内容更易于理解。
缺点:1.脉络冗长:通史体裁的教科书为了保持系统性和有序性,往往需要详尽地叙述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和背景,导致内容显得冗长,增加了学生的阅读负担。
2.细节缺失:通史体裁的教科书为了覆盖广泛的历史内容,可能对某些重要历史事件的细节和细微之处不够深入,并且可能会忽略一些次要但有趣或有启发性的历史事件。
3.缺乏个别历史人物的深入剖析:通史体裁的教科书侧重宏观的历史发展,可能无法深入剖析某些重要历史人物的思想、行动和对历史的影响,缺乏全景式的历史人物故事。
4.不够灵活:通史体裁的教科书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对于对历史感兴趣的学生来说,可能觉得内容缺乏深度;对于对历史兴趣不大的学生来说,可能觉得内容过于繁琐。
综上所述,通史体裁的高中历史教科书具有系统性强、有序性强、知识面广、语言简练等优点,但也存在着脉络冗长、细节缺失、缺乏个别历史人物的深入剖析、不够灵活等缺点。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在编写教科书时兼顾系统性和细节性,加入个别历史人物的深入剖析,提供多样化的阅读和学习资源,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使得教科书既有全景式的历史概览,又有深入剖析的历史细节。
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其他教学资源和课堂讨论来拓宽学生的历史知识和视野。
高中历史课本编排情况汇报
高中历史课本编排情况汇报在高中历史课本的编排中,我们遵循了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历史教材编写规范》,以及学校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力求将历史知识系统、科学、生动地呈现给学生,帮助他们全面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
首先,我们对历史课本的编排进行了整体规划。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我们将历史内容分为古代史、近代史和现代史三个部分,每个部分按照时间顺序编排,使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历史发展的脉络和演变过程。
同时,我们还根据历史事件的重要性和影响程度进行了层层分解和组织,确保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历史知识。
其次,我们注重历史课本的内容编写。
在编写历史课本内容时,我们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案例,以及丰富多彩的图片和图表,使历史知识更加生动有趣,易于理解和记忆。
同时,我们还注重历史课本内容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尽量避免主观臆断和片面性观点的引入,让学生能够客观地认识历史。
另外,我们还注重历史课本的知识点设置和扩展。
在历史课本的编排中,我们不仅涵盖了必修的历史知识点,还适当设置了一些拓展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拓展历史视野,培养他们的历史兴趣和学习能力。
同时,我们还特别关注历史课本内容与当今社会的联系,引导学生认识历史与现实的关系,激发他们对历史的思考和探索。
最后,我们还对历史课本的编排进行了反复修改和完善。
在历史课本编写的过程中,我们充分借鉴了国内外优秀历史教材的经验和教训,不断进行反思和调整,确保历史课本的内容和形式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要求。
同时,我们还邀请了专业历史教育专家和教师对历史课本进行了审读和评估,及时修正和改进历史课本的不足之处,保证历史课本的质量和水平。
综上所述,我们在高中历史课本的编排中,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要求,力求将历史知识系统、科学、生动地呈现给学生,帮助他们全面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
同时,我们还不断进行反思和调整,确保历史课本的内容和形式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要求。
中学历史教材基本上采用通史体裁编写
中学历史教材基本上采用通史体裁编写,每一历史阶段分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进行叙述,这些内容构成了教材的专题内容。
专题内容不同,讲授方法也应有别。
一、历史人物的讲授方法1、讲授历史人物的方法讲授历史人物一般都用讲述法,讲述历史人物的生活年代、身份地位、主要事迹,简要评价等。
讲述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以人传事和以事带人两种。
以人传事,是以历史人物为中心,讲述其一生的主要事迹和与他有关的历史史实。
以事带人,是以历史事件为主线,把历史人物置于历史事件的过程中去讲述。
在运用上述方法讲述历史人物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叙述与描述像结合。
(2)充分运用各种直观材料,如:历史人物画像、历史情景图象等。
(3)适当引用历史人物的原话、史料原文,增强感染力。
2、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有两种:点评和专评。
点评又分为穿插点评和述后点评。
穿插点评是指在讲述历史人物的过程中,就历史人物的某一行为或语言加以评价。
述后点评是指在讲述完历史人物的事迹后,加以点评。
专评是指在讲述完历史人物一生的主要事迹、活动后,把其事迹、活动归纳起来,加以全面评价。
二、经济史内容的讲述方法它包括生产力的进步,生产关系的演变,以及各个时期、各个国家、各个部门生产发展的基本情况等方面的内容。
其内容概念较多,宜用讲解法来揭示经济发展的线索和规律。
讲解时要做到以下几点:1、因果相联(1)讲授经济史内容,要揭示生产力发展与生产关系变革之间的因果联系。
如:井田制的瓦解:铁器、牛耕的使用→私田的出现→初税亩的实行→新的剥削方式的产生→井田制的瓦解。
(2)要揭示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之间的因果联系。
(3)要揭示阶级斗争与统治阶级实行的经济措施的因果联系,即政治对经济的反作用。
2、点面结合将各个部门、各个方面、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面)与其中主要部门、主要方面、主要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点)有机地结合起来讲述。
其具体要求是:第一、在讲授各个部门的经济发展时,要突出其中一两主要部门。
教科书体例发展概况
教科书的体例发展概况张华前述:体例和结构是教科书的组织形式,教科书中的教学内容精选出来以后,教科书编写的最关键的问题就是确定体例和结构。
历史教科书的体例和结构是在史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史书的编纂体例是一种构架,是历史内容的组织形式。
历史主要叙述的是史学家对历史认识,了解和研究的成果,而要将这些对历史知识的认知更好的转化为全社会的知识财富,就必须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实现历史知识自身的实用价值、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
历史撰述的体例结构是多种多样、逐步发展、不断完善的,例如我国的史书体例就经过了一个从单一到多样,由不太完善发展到一个较为完善的过程。
1《汉书·艺文志》上叙述:“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举必书。
……左史记言,右史记事”由此可得出,“记言”和“记事”是中国历史编纂的两种最早也是最基本的形式。
两种形式相互结合,不断变化发展,衍变出各种不同的教科1朱煜,《历史教材学概论》,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82-83页。
书体例。
总的来说,中国史书的编纂体例,主要经历了编年体、纪传体和纪事本末体等三个历史发展阶段。
编年体的主要特点是以时间为主线组织相关的历史史事,即“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
它能都使“中国外夷,同年共生,莫不备载其事,形于目前”,让人们可以看到在同一时间内发生的相关历史事件的横向关系,也对这一时期的历史有一整体全面的认识,《左传》、《春秋》、《汉纪》、《国榷》、《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通鉴纲目》等皆为编年体史书。
纪传体大约开创于司马迁的《史记》,其中包括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大部分,实为多种体例综合而成。
其中的“世家”、“列传”主要以人物为中心,基本上是一人一传或者数人和传的形式组织历史的相关内容,主要为了突出人物活动,比编年体有更大的容量。
“本纪”或简称“纪”,是东亚纪传体史书中帝王传记的专用词,主要是以帝王为中心,以天子、国君的事迹作为纲领,采用编年的形式,反映朝代的变迁和时代的大势。
新课标初中历史教科书体例结构的比较与思考
历史教学问题!""#年第$期!新教科书实验探索新课标初中历史教科书体例结构的比较与思考安徽省当涂县黄池中学戴昌保本文要讨论的中学历史教科书结构是指历史教科书在一定的体裁形式下所采用的组织规则和方法!中学历史教科书的结构主要由两大部分构成!一部分是课文系统部分"另一部分是课文辅助系统!前者承载了历史教学的基本知识"后者提供了掌握和运用历史知识的基本方式!这两者的有机结合"使各结构因素的功能既能完全体现又能互相配合"才能使历史教科书在教育教学上的总体功能得以充分发挥!%&’()*&$#+本文选取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以下简称人教版#北师版和华师版,"进行比较研究"探讨新课标历史教科书的体例结构及其功能的发展与教育教学意义!三版本教科书采取的是主题式体例"每一册确定若干学习主题"每一学习主题为一单元"每一学习单元下设若干课!在课文结构上既有继承又有创新!每课由主干系统和辅助系统两部分组成!在主干系统上继承了人教版旧教科书的优良传统&主干系统由课题#宋体字正文和楷体字阅读文构成!新教科书的辅助系统在旧教科书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努力创新!一!新课标教科书的体例以往的历史教科书编写体例主要有两种’章节体#课题体!章节体着眼于历史学科体系"结构繁复严谨"适用于历史学术专著#大学历史教科书!但这种体例较少考虑教育对象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不重视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课题体结构简单"形式灵活"便于把教法和学法容纳进去"编写中学历史教科书很适用!当然"这种体例也有缺点"那就是课与课之间联系性不强"不容易鲜明地表现历史发展的阶段性"不便于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历史学科体系!新教科书在课程主体结构方面做出重大变动"采用主题式体例"以(单元)(课)及(子目)三级标题为基本结构"在传统的课文排列之上增加(单元)一级的层次"一个单元就是一个学习主题&同时"突显那个时段时代特征!显著的特点是"历史发展脉络清晰#学习重点突出!使用学习主题的呈现方式"可以兼顾历史发展的时序性与学习内容的内在联系"主题设计既便于分门别类"又便于对某一主题进行纵向叙述与横向剖析!但是"如果处理不好"也易于给人造成肢解历史整体的有机性或割裂历史内在因果关系的印象!二!新课标教科书的结构(一,课文系统的结构新课标初中历史教科书的课文结构由不同类型的课文组成!就课文的外部系统而言"主要由常规课文与活动和探究性课文两种类型组成’就课文的内部结构而言"主要分为基本文(正文,和补充文(阅读课文,两种!&-常规课课文结构常规课课文(有的称基本课课文或教学课课文,由基本文(正文,和补充文(阅读课文,两部分组成!基本文是教科书的核心"它担负着传授历史基本知识#培养历史思维等多方面能力"以及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全面任务!如果说教科书的其他诸项结构中的某一种结构"在全面完成教学任务方面主要肩负起某一种功能"那么"基本文就具有完成教学任务的多种功能!虽然教科书的编写体裁有多种"是可以灵活采用的"但是历史教科书的课文则一般是采用逻辑式的组织方式来编写的"因为课文的结构是由学科的原理#概念#事实等要素构成的"而这些要素必须用学科的逻辑方式来组织!%&’()-&$.,有人认为课文是教科书最基本和最稳定的部分"就是因为课文的结构是经过严密的逻辑组织而成的!就连国外的学者也承认’(结构是影响课文学习的一个因素!结构是指以逻辑组织的形式把一些观念联结在一起的方式)%!’)-/0,!所以"教科书的课文在编写时"要精选本学科中的基本的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要对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阶段有比较完整的叙述"要对历史发展的主要线索进行比较系统的概括"要尽可能地揭示出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这一切要符合历史学科的原则和特点"具有历史的逻辑体系!而且"课文的叙述必须简要而明确"文字分量要适中"以便学生的学习和掌握!总之"由于教科书的课文直接体现了学科教学主体内容"所以组织编写好课文是非常重要的"国外的研究表明’(组织得较好的课文"以及在读者看来组织是清楚的课文"可以增加读者对所学课文的理解#记忆和运用信息的可能性)!%!’*)-/0,本文以中国近代史的编写为例"对新教科书课文的结构的变化作简要说明!注意内容的完整性"又不刻意追求完整!以往历史研究领域盛行一种线形史观"重视(阶级斗争史)取向"把中国近代史单纯理解成(斗争)史#(事件)史!近些年"由于时代发展"学术界克服了这种单一#单向思维的&"0历史教学问题!""#年第$期定式的局限!采用多维的辨证综合的复合性思维!认定历史变化不只是某种线形的发展!而实际上表现为社会结构性的演变!从而对历史的考察和认识更为全面"我们高兴地看到!#历史课程标准$确定分七个单元编写中国近代史!用四个单元概括列强侵略%中国人民反抗和革命的基本内容!又用三个单元概括近代化起步%经济和社会生活%科学与思想文化的代表性史实!在表现中国近代史结构方面做得比过去完整"%&’()*!+,同时教科书在历史事件的叙述中!采用在一般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和典型的写法!又不刻意追求完整的具体表现"纵向贯通!横向联系!总体把握历史发展路向和轨迹!清晰地显现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和主要线索"以华师版的编写为例!课本围绕近代中国反帝反封建和争取独立富强的主题!努力勾勒出中国近代百年变革的进程!鲜明地体现中华民族与时俱进的精神"力图展现这些变革及其各个环节之间继承%扬弃%发展的内在联系"在叙述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的过程中!一方面力求以清晰准确的语言描述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轨迹!另一方面力求又尽可能言简意赅地交代诸多历史事件的因果联系"如!两次鸦片战争与&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潮% &洋务运动’兴起的联系!甲午战败与变法改良%共和革命兴起的联系!辛亥革命后出现的历史曲折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出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联系!以及抗日战争与战后反对蒋介石独裁统治%赢得解放战争胜利的联系等等(同时!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近代中国不断探索%不断前进的时代精神!并从中体会&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这一历史真理)透过历史的通感!也让学生从近代中国演变发展的脉络中深切体会&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是中国社会变革的正确历史选择"!!活动与探究性课文结构将&活动与探究性课’直接引入教科书体系和课堂学习过程之中!是对传统教科书的重大改革"三版&活动与探究性课文’的基本结构由活动目标%活动建议%活动过程%活动说明等部分组成"而人教版的&实例’%&选题参考’%&活动延伸’和各版&活动与探究性课文’中的插图!进一步完善了此类课文的结构"&活动与探究性课文’设置在某个单元以后!学生对该单元所涉及的历史时段及其历史特征有了一定了解!学生历史知识的支撑相对较多!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活动范围延伸到课外!有利于改变目前学生过分依赖教材的状况!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学习与探究问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也能达到培养学生想像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团结合作的精神的目的"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活动与探究性课文集中体现了新的时代精神和教育理念!它符合现代教育理论中*以活动促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即通过在教学活动中构建具有教育性,创造性%体验性%自主性的学生主体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以期引导学生在历史活动中体验!在历史活动中发展)’%-’-).//$,一本好的教科书要既是教师的教本!更是学生的学本)历史教科书要改变过去过分强调接受性学习%机械训练的倾向!要向有利于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方向转变!有利于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努力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创造条件)活动与探究性课文可以说在这方面做了很好的尝试)-二.课文辅助系统的结构课文辅助系统部分!从历史科学的角度看属于历史学方面的内容!但从教学论的角度看则属于认知策略的范畴)因此课文辅助系统部分又可称为教学方法体系部分)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当前历史教学陈旧的教学方法之所以难于废止!新的教学方法之所以难于施行!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受传统教科书的结构形式所限制)只有设计新的教科书认知策略!改革旧的结构形式!使教科书便于学生自学!便于独立地阅读,思考,探索和讨论!才能改变消极被动,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以达到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的要求’)%$’0).!#12新教科书跟旧教科书比较!总起来看!课文辅助系统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力度增大!变化显著)/!组织编排课文内容的课文辅助系统!包括编撰说明,前言,目录,附录,后记等)一个很重要的变化是教科书后的附录部分提供了&好书推荐’,&历史学习网站’等形式!丰富和拓展了学生历史学习的课程资源及学习方式)!!常规课课文辅助系统-/.课前提要人教版导入框/由生动的故事,传说,诗歌,民谣,图片或文物,名胜古迹等开篇!然后提出问题!导入新课!起到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发他们学习兴趣的作用)华师版导言/设置在每单元开头!配以能反映每一历史时段特征的巨幅文物图片!有的插图甚至跨页设置!气势磅礴!与历史知识的博大精深的特点交相辉映)导言内容言简意赅!重在揭示该单元所在历史时期的发展脉络!勾勒出历史演进的大局大势!并点明这一历史时期的主要特征及其在中国历史,世界历史上的地位!对教学内容起到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教材内容中的点,线,面形成有机联系!对学生建立全面,准确的历史认识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北师版导语/有单元前的导语和课文前的导语)单元前的导语概述该单元所处历史时期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线索!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分导语还简介了该单元所处历史时期的世界历史的背景或特征!使学生能够建立起中外历史的联系)课文前的导语以设问的形式对本课内容进行提示!旨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根据课文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导语的处理有两种基本的写作方式!一种是用演绎的方法!高度概括单元的内容3提供理性的知识0另一种是归纳的方法!或设置学习情景!或以图片,漫画等起到渲染的作用!提供具体感知的形象性素材)人教版属于后者!北师版属于前者!而华师版则是把两种方式结合起来/"+历史教学问题!""#年第$期加以运用!在历史学科中千篇一律地提倡遵循美国现代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的分化原则"过分强调演绎性教学"即在提纲或导语中先给学生一个历史时期的概况"再让学生分别认识具体历史的教学方式"是不甚妥当的"现代学习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概念的掌握有两种基本的形式"即概念的形成与概念的同化!前者的心理过程一般包括感觉#辨别$知觉的分析%#抽象#提出和检验假设以至概括!在历史学习中表现为在形成历史表象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综合#概括#形成历史概念!由具体到一般"运用归纳推理进行!后者"运用演绎的方法"从旧有的概念到新概念的掌握"其前提条件是学生必须在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已具备同化新概念的适当观念!另外"历史知识的具体性与规律性相结合的特点告诉我们"在历史知识中含有丰富的感性材料"学生能获得充分的直观感受"所以学生一般由具体到抽象"运用归纳法形成历史概念!同时"由于中学生知识经验都有限"尤其在低年级"在一般场合下$指学习内容中含有具体的感性素材%概念同化对他们学习历史不甚适宜!因此"提纲或导语"可以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也可以设置一个学习情景&可以是演绎性的写法"也可以是归纳法!总之"应以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历史内容的特点为依据"采取灵活多样的处理方式!$!%课文图片新教科书在图片的设计上"有很大的变化&数量大增"’图文并茂(&形式种类繁多&反映的内容丰富"尤其是有关经济#文化艺术类插图数量大增)版面布局安排错落有致)绘制精美清晰#色彩鲜艳!图片的使用范围从常规课文中延伸到活动与探究性课文"从常规课的课文延伸到课文目录#课前提要#课后练习!更重要的是开发了图片新的功能&以文配图"充分挖掘图片的内涵"配以一定量的文字说明"以图叙史"改变为图而图的局面)加强对图片进行问题设计!$%%课文插入语新教科书课文插入语主要有专栏文献资料#注释和插入性思考问题几部分!文献资料&内容简明易懂"与课文内容配合使用!选材尽可能多样"如史料#歌谣#民谚#对联#诗词等!其目的在于"一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感&二是起’证史(的作用&三是弥补课文表述方式的不足!人教版动脑筋&插在课文中间"每课&*%个"以增强教材的启发性和探究性"便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发展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华师版在七年级教科书中"文中随机出现各类练习"无固定格式#类型!第一次在文中出现上网这样的练习形式!北师版思考题&插在课文中间"每课&!!个"有时没有!用’想一想(’试一试(等形式"引发学生的思考!这种思考题含有相对较高的思维含量"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主动探索问题训练历史思维能力!$’%课后练习及资料人教版课文后设有’练一练(#’活动与探究(#’自由阅读卡(!练一练&练习题形式多数是一道单项选择题#有时是一道问答题"使学生检验自己对本课核心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活动与探究&有小讨论#小游戏#故事会#小制作#看图分析#动动手等二十多种活动形式"每课有&!!项"可任选!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与其他学科交叉#与现实生活联系的能力!也有一些能起到巩固所学内容的作用!自由阅读卡&设在活动与探究之后"图文结合"内容以介绍与课文同一时期的物质文明#社会生活等为主"同时结合现实生活中涉及的一些问题!北师版课文后设有学习栏&包括’每课一得(#’材料阅读(#’自我测评(和’活动建议(四个部分"旨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每课一得&列于每课课文之后"配合课文"选取的是有助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或学生感兴趣的历史知识!材料阅读&选取与本课教学内容相关的材料"供学生自行阅读"以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并为其获取更好的学业成绩创造条件!自我测评&题型多样"包括选择#问答#填图#列表等"问题设计梯度推进"考查知识和考查能力并重"适当侧重考查能力!编排的题目难度适中"以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自我测评题(是学生进行自我考评的手段之一"也是对’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的渗透!活动建议&为学生结合课文开展活动提供了形式和内容多样化的活动建议"有画图#列表#讨论#讲故事等"把课堂教学与课后活动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活动中增长知识与技能"也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华师版课文后练习题#思考题&每节课设置的练习题与思考题的数量适中"都是三个"设计简洁!与人教版和北师版练习形式固定的特点不同"华师版设置的练习题与思考题形式富有变化#灵活多样"由于每节课文的教学内容不尽相同"教与学的方式也会随之变化"其侧重点或了解领会"或探索思考"或感受欣赏"习题的设计能切合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实际需要"未采用固定的模式来设置题型"确定题数"避免削足适履之弊!在每节课文后设置了多种形式的练习题与思考题"诸如’阅读与思考(#’现象分析(#’讨论(#’课外学史(#’参观访问(#’读图(#’欣赏(#’判断(#’辨析(#’历史追踪(#’身边的历史(#’课外情趣(等多种形式"不拘一格"因需而设"编排上自由奔放"对减轻学生负担"增强趣味性#启发性"激发发散性#创造性思维活动大有帮助!其中课文后设置的’身边的历史(很有特色&将历史与现实社会#与学生的自身相结合"突出了历史教材的时代性"让学生通过身边的事物去追寻历史#体验历史"激发历史思维!&&"历史教学问题!""#年第$期参考文献!%&’于友西!叶小兵!赵亚夫(历史学科教育学%)’(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安布鲁斯特和安德森!教科书分析%*’!阿里奇#利维!国际课程百科全书%+’!牛津"牛津大学出版社!&,,&!%-’刘学照!应注意内容的完整性!又不刻意追求完整%*’!编好中学历史教学课本.笔谈/%0’!历史教学!!""-!$!%(%1’聂幼犁!历史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白月桥!历史教学问题探讨%)’!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新教科书课后栏目的设计及其材料的选择可谓匠心独运!它们将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而习题的设计大部分具有开放性!旨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创新意识和求异思维能力&设问方式也有创新!引入了趣味性浓’挑战性强的提问方式!如用(能不能)’(会不会)’(是否能)等词汇提问和建议!代替了原来的祈求式’命令式的提问&但也存在着某些思考题偏难’有些建议开展的活动不易操作和实施等问题&总体来说!教材编写者对历史教科书体例结构及其历史教育功能认识都有所提高和发展!从总的发展趋势来看!教科书结构的发展呈现多样化趋势&其结构的设置能够落实*课标+的精神!渗透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的探究式学习’有利于教科书从,教本)向,学本)的转变&值得探讨的几个问题"-&%教科书体例结构的继承与发展关系对传统体例也要加以借鉴!取长补短&目前己投入使用的各版新课标教科书体例都是主题式体例!并未出现*历史课程标准+所建议的多样化体例&这有待教科书编辑者去探索’尝试&-!%教科书结构形式怎样才是适当的有人认为教科书的结构不能过于复杂!版面结构应简洁明快!生动紧凑&现有教科书经过多次改革!版面结构越来越丰富!篇幅也愈来愈长&每课通常包括"图标-课题左上角的图案%’新课引入框!正文资料-小字部分%’地图’表格’实物图’人物图像’人物介绍’引言’思考题’注解’课后练习等十几个部分!篇幅最多达,页!一般篇幅都在$页以上&学生不加思考从头至尾阅读一遍要花-"多分钟的时间&编者的目的也许是想激发学生的兴趣!加强直观性!拓宽视野!增长知识!但却忽略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存在&版面结构过于繁杂!既不利于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理解!也不利于学生集中精力!掌握重点&版面结构的简洁明快!生动紧凑!有利于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符合初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因而更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历史教科书的中心是什么是课文所呈现的知识内容!还是由各类资料而展开的探究活动设计.目前西方一些国家的历史教科书就把中心定位在后者&例如德国学者指出!对教科书的分析研究,己不再是仅仅强调内容的问题!而是对所提供的内容的方式越来越重视&近几十年来!教科书的观点和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不同的认识和阐释采取更为宽容的方式!并促使学生的活动&在许多国家!历史已不再被认为是/一堆固定了的知识0!历史书也不再强调作者根据权威人士的叙述!而是提供史料’统计数字’图解’目击者的说法!这些能使学生发展他们自己的判断)&%&’.3(&145这个问题是值得认真研究&以课文为中心的编排!容易使教师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对课文的阐释上!使学生的学习侧重于对课文的识记&而把教科书的课文作为一种依托!在此基础上围绕历史问题组织系列的材料!为教学活动提供素材和条件!使得知识的学习与方法的运用’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这样更可使教科书具有学习的意义&&&&。
初中历史统编
初中历史统编
初中历史统编是指在初中历史教育中,采用了同一版本的教材,即《初中历史统编》。
这套教材是由国家教育部组织编写的,选取了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涵盖了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内容,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历史教育。
初中历史统编的教材内容丰富,文字简练易懂,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和分析能力。
其中,历史事件的分析和解读,不但帮助学生了解历史的发展,也十分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历史意识。
除了教材内容,初中历史统编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方法论和历史思维方式,让学生能够有自主的历史学习和思考能力。
这种教材的使用方式能够促进学生的理性思考和学习独立性,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综上所述,初中历史统编是一套优质的教材,对于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历史思维和历史文化价值观的养成有着重要的作用。
中华书局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下册》介绍
中华书局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下册》介绍一、课时安排依据课程标准,中国古代史在初中一年级开设,每周2个课时,共70个课时。
上、下册分别用一个学期,各有35个课时可供使用。
实际上,我们中华书局版上册只编写了19课,下册编写了21课,每课教学时间为1个课时,分别需要19个课时和21个课时。
其余课时由各地、各校教师灵活掌握,包括组织3个活动课、讲授乡土史教材或学校自己编写的教材等。
二、教科书内容安排及其与课程标准的关系中华版教科书根据课程标准,采用时间顺序和主题相结合的体系,也就是根据中国古代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顺序,从古到今地讲述历史;同时根据每一时段的突出特征,按主题呈现的方式进行叙述。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与其他文明古国最大的不同,在于中国古代文明源远流长、从未断绝。
自大禹建立夏朝以来,王朝体系清晰地勾勒了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同时在这个时间框架内,中国古代文明连续发展,这就是我们的一个基本国情。
由于初中学生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线索了解不多,不易把握纵向脉络,因此,中华版教科书采取了以王朝的兴衰更替反映时间顺序的办法,来讲述历史事件。
同时,我国还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围绕着国家的出现、中央集权的创立和巩固,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每个时段又表现出其鲜明的特征,这就是每个时段的主题。
这个主题,准确明了地概括这一时期人们的主要活动,为学生理解、掌握这一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提供了评判依据。
中华版教科书的编写指导思想、体例、结构等,在这一套教科书的介绍中,已有详细说明,本文恕不赘述。
以下仅就《中国历史》七年级上、下册内容安排及其与课程标准的对应与不对应情况作一简略说明。
中华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叙述的是从我国出现的最早人类到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历史,计4个单元、19个正课和3个活动课,供七年级上学期使用;下册,叙述的是隋朝以后的中国古代历史,计3个单元、22个正课和4个活动课,供七年级下学期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历史教材基本上采用通史体裁编写,每一历史阶段分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进行叙述,这些内容构成了教材的专题内容。
专题内容不同,讲授方法也应有别。
一、历史人物的讲授方法1、讲授历史人物的方法讲授历史人物一般都用讲述法,讲述历史人物的生活年代、身份地位、主要事迹,简要评价等。
讲述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以人传事和以事带人两种。
以人传事,是以历史人物为中心,讲述其一生的主要事迹和与他有关的历史史实。
以事带人,是以历史事件为主线,把历史人物置于历史事件的过程中去讲述。
在运用上述方法讲述历史人物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叙述与描述像结合。
(2)充分运用各种直观材料,如:历史人物画像、历史情景图象等。
(3)适当引用历史人物的原话、史料原文,增强感染力。
2、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有两种:点评和专评。
点评又分为穿插点评和述后点评。
穿插点评是指在讲述历史人物的过程中,就历史人物的某一行为或语言加以评价。
述后点评是指在讲述完历史人物的事迹后,加以点评。
专评是指在讲述完历史人物一生的主要事迹、活动后,把其事迹、活动归纳起来,加以全面评价。
二、经济史内容的讲述方法它包括生产力的进步,生产关系的演变,以及各个时期、各个国家、各个部门生产发展的基本情况等方面的内容。
其内容概念较多,宜用讲解法来揭示经济发展的线索和规律。
讲解时要做到以下几点:1、因果相联(1)讲授经济史内容,要揭示生产力发展与生产关系变革之间的因果联系。
如:井田制的瓦解:铁器、牛耕的使用→私田的出现→初税亩的实行→新的剥削方式的产生→井田制的瓦解。
(2)要揭示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之间的因果联系。
(3)要揭示阶级斗争与统治阶级实行的经济措施的因果联系,即政治对经济的反作用。
2、点面结合将各个部门、各个方面、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面)与其中主要部门、主要方面、主要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点)有机地结合起来讲述。
其具体要求是:第一、在讲授各个部门的经济发展时,要突出其中一两主要部门。
第二、在讲述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时,要突出其中一两个主要地区。
第三、在讲述一个部门各个方面的经济发展时,要突出其中一两个个主要方面。
3、串联理线把不同时期某一国家的同一方面的经济史知识一个接一个地连接起来,整理出基本线索。
串联理线,在复习课中教师可以集中时间帮助学生整理完成,即新旧知识不断联系,以此顺延,终至完成。
4、具体形象即把空洞的内容具体化,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
进行具体形象的讲述,主要有补充典型材料、运用细致描述、穿插短小故事、引用诗词佳句等方法。
此外,还可以运用纵向和横向的比较方法。
三、政治史内容的讲授方法政治史内容大体包括政治制度、政治措施和政治改革、政治文献和政党,也包括了民族关系、国际关系、各类战争等。
政治史内容一般用讲解法、阐述法为主,进行分析与综合。
讲授政治史要做到以下几点:1、政治经济有机结合其具体要求是:第一、必须说明经济决定政治。
如:美国南北战争是两种经济制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又如:资本主义世界的每一次经济危机的爆发,不可避免地要引起政治危机,导致革命的发生。
因此,舍去经济的发展,就不可能使学生认识政治发展的根本原因。
第二、必须说明政治对经济的反作用。
如:统治者在政治上实行较清明的政策,就会推动经济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经济的发展。
因此,舍去政治对经济的反作用,也不可能使学生认识政治发展给予经济发展的巨大影响。
2、一分为二正确评价任何一个政治人物、每项政治措施和政治制度都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因此,对它们的评价也只能从当时的历史条件出发,用一分为二的辨证法的观点来分析利弊,不能绝对的肯定或否定。
如:每朝每代都要加强中央集权,这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3、讲清线索揭示联系讲清有关内容发展变化的基本线索,揭示教材的前后内在联系。
如: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全过程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经过这些战争,使中国封建社会由独立的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沦为—进一步加深—大大加深—完全沦为)。
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理清线索,才能使学生掌握完整的历史概念和历史知识。
四、文化史内容的讲授方法中学教材中的文化史内容,包括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科学技术等内容。
文化史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讲解时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1、讲清因由即要讲清文化产生、发展的历史原因,结合教材说明三个问题。
第一、要讲清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是文化产生的基础。
如:原始宗教的产生,就是人们在生产实践活动中对自然现象无法理解而将其神化产生的。
又如:原始音乐起源于原始人在劳动中发出的有节奏的喊声。
第二、要讲清一定的文化总是与其所处的时代相联系。
如:文艺复兴运动,我国的新文化运动等,都是当时历史时代的产物,都带有浓郁的时代色彩。
第三、要讲清一定的政治往往给文化的发展以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
如:唐诗、宋词的繁荣跟当时统治阶级的统治政策有极大的关系。
而清朝大兴“文字狱”阻碍了文化的发展。
再如:秦汉时期,在文化上实行专制统治,才会有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前后相承讲授文化史内容,应讲清有关文化渊源相承的关系。
3、联系对照即把中外文化史上的同类知识加以联系和比较。
联系对照的作用在于将中国文化置于世界文化发展之中,使讲授在空间上更广阔,内容上更丰富;寓爱国主义教育于文化史基本知识教学中,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和奋发向上、振兴中华的献身精神。
4、重视文化史人物的讲授文化史人物的讲授,一般宜用以人带事的方法。
应注意描述人物画像,介绍典型事迹,突出主要成就,引用名人名言,进行恰当的评价。
评价文化史人物,应当主要看他们对人类文化的发展所做贡献的大小,而不能简单地以他们的阶级出身、政治态度以及世界观来肯定或否定他们在文化发展史上的功绩。
讲授文化史还应注意说明各民族、各国家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有两个方面:一是国际范围的,表现为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说明这种交流与融合,可以使学生认识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总要同其他民族、其他国家的文化相互交流与融合。
二是本国范围内,表现为汉族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五、战争史内容的讲授方法在人类历史上爆发了无数次的战争,这些战争如果按交战双方来划分,有阶级间的战争,如:明末农民战争、斯巴达克起义等;有民族间的战争,如:北宋与辽的战争、元与南宋的战争等;有国家间的战争,如:中日甲午战争、俄土战争等。
如按战争性质来划分,有正义战争与非正义战争。
讲授战争史必须讲清战争的起因、过程、结局。
1、分析战争的起因战争的起因一般有两个基本方面:一是诱发事件,二为根本原因,即引起战争爆发的深刻的内在因素(政治、经济或其它因素)。
诱发事件与根本原因是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本质通过一定的现象表现出来,而现象又都是从某一特定的方面表现出事物的本质。
如:印度民族大起义,从现象上看,涂油子弹事件是起义的起因,但实际上,英国殖民者对印度殖民地的压榨、掠夺、控制,才是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
总之,战争的根本原因都是通过一定的诱发事件表现出来,而诱发事件又都从其特定的方面反映出战争的根本原因。
2、叙述战争过程战争过程一般宜用叙述法、讲述法。
常见的叙述方法有两种:一是按阶段叙述,即按战争过程的阶段来叙述。
如:希波战争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来叙述:第一阶段(公元前492年——公元前479年),第二阶段(公元前479年——公元前449年)。
二是按战场来叙述,即依据战争过程的地域性来叙述。
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可按三个战场来叙述,即欧洲战场、北非战场和太平洋战场。
3、突出重大战役战役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讲述战争离不开对战役的描述,突出对重大战役的描述与点评,是讲好战争史的有效方法。
4、分析战争性质战争的正义性与非正义性是一个矛盾统一体的两个方面。
正义性与非正义性总是相对而言的。
战争的正义性与非正义性有时又有主次之分,主要方面处于领导、决定的地位,次要方面处于服从、从属地位。
说明战争性质,既要坚持正义性与非正义性的观点,不能是非不分,又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
5、讲解战争的意义或影响。
六、民族史内容的讲授方法民族史内容主要包括:民族的兴起、发展和民族统一政权的建立;主要王朝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措施;民族间的战争;民族间的交往和融合等。
民族史可采用多种讲授方法。
但无论哪种方法讲授,都须注意以下几点。
1、我国是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统一国家,这是讲授中国民族史必须反复强调的一个重要观点,因此,必须把握以下三个基本点:(1)多民族性。
(2)汉族的主体性,即汉族的主导地位,具体表现在:在各个历史时期,汉族人口均占总人口的90%以上;历史上的统一王朝大多数是汉族建立的(除元、清外);汉族先进的生产方式和先进的经济文化,始终上一中华民族经济文化发展的主流,一直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经济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平,这是汉族主体性的最重要的标志。
(3)统一的长期性。
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是长期统一的。
2、各族人民在共同缔造祖国历史中都作出了贡献。
这是讲授中国民族史的一个基本观点。
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共同开发祖国的边疆。
历史上汉族主居中原,少数民族多居边疆。
中原地区开发较早,边疆地区的开发,少数民族的贡献最大。
(2)共同开发祖国的经济文化。
(3)共同维护祖国的统一。
如:郑成功收复台湾,得到了高山族人民的大力支持。
3、正确反映了民族之间的战争。
关于民族战争应说明以下三个问题:(1)说明战争的发动者是各民族统治者,而不是各族人民,即把挑起战争者与卷入战争者区分开来。
(2)要说明战争的正义性与非正义性。
(3)要正确评价民族战争的结果。
一方面要说明民主战争的巨大破坏性以及给各族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另一方面要说明民族战争客观上又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和社会的进步。
4、注意讲清少数民族历史发展演变的来龙去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