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项混凝土外观质量及防治措施

合集下载

混凝土外观缺陷及治理措施

混凝土外观缺陷及治理措施

03
混凝土蜂窝、麻面、错台、露筋
蜂窝、麻面、错台、露筋的成因及危害
01
02
03
04
蜂窝
麻面
错台
露筋
蜂窝、麻面、错台、露筋的治理措施
蜂窝治理措施
麻面治理措施
错台治理措施
露筋治理措施
04
混凝土色泽不均
色泽不均的成因及危害
02
01
03
色泽不均的成因 混凝土搅拌不均匀,导致内部材料颜色不均。 模板表面污染,导致混凝土表面附着有色物质。
致混凝土表面出现缺陷。
对缺陷进行修补
03
对于已经出现的混凝土外观缺陷,应采取适当的修补措施进行
修复,如使用修补剂、磨光机等工具进行修补。
THANK YOU
感谢聆听
控制粗骨料的级配
粗骨料的级配对混凝土的外观质量有重要影响,应控制粗骨料的级 配使其符合规范要求。
加强施工管理
1 2 3
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建立健全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控制施工过 程中的各个环节,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发现并解决混 凝土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避免形成质量隐患 。
耐久性降低
外观缺陷往往导致水分和有害物质的渗透,加速混 凝土的腐蚀和老化,降低其耐久性。
外观美观度受损
混凝土外观缺陷会影响建筑的整体美观度和使用价 值。
混凝土外观缺陷产生的原因
80%
材料问题
如水泥、骨料、外加剂等材料的 质量不稳定或使用不当,可能导 致混凝土外观缺陷。
100%
施工问题
如搅拌不充分、运输过程中离析 、浇筑过程中振捣不足等施工问 题,也可能导致混凝土外观缺陷 。
03
整体修复
对于大面积的保护层破坏,需要对整个结构进行修复。可以采用拆除重

八大常见混泥土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八大常见混泥土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八大常见混泥土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混凝土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的材料,其质量问题对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以下是八大常见混凝土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1.压缩强度不达标压缩强度是评价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常见的原因包括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材料质量不达标、施工过程中控制不严格等。

防治措施包括合理设计配合比、采用优质原材料、加强现场施工管理等。

2.开裂混凝土开裂是常见的问题,主要原因包括温度变化、变形不均匀、收缩应力等。

防治措施可从设计上考虑收缩、热变形等因素,采用伸缩缝、抗开裂剂等材料,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等。

3.不均匀性混凝土的不均匀性表现为浇筑和养护后出现明显的色差、孔洞、裂缝等现象,主要原因包括原材料的不均匀性、施工中搅拌不均匀等。

防治措施包括采用优质原材料、加强搅拌过程的控制和检验等。

4.粘结力不强混凝土的粘结力是测量其与钢筋或其他材料之间的黏结程度的指标。

常见的原因包括原材料的质量不合格、施工过程中对粘结力的控制不严格等。

防治措施可从原材料的选择和检验入手,加强施工工艺控制等。

5.气孔气孔是指混凝土中存在的排气孔或气泡,其存在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抗渗性能。

常见的原因包括不适当的原材料、掺加剂等。

防治措施包括采用合适的混凝土配合比、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抹光、振捣等。

6.钢筋锈蚀钢筋锈蚀是由于混凝土中存在的氯离子、硫酸盐等导致钢筋腐蚀而产生的问题。

防治措施包括采用具有良好抗腐蚀性能的钢筋、控制混凝土中氯化物含量、采用外加碱氧化物防腐涂层等。

7.暗沉混凝土表面的暗沉是由于混凝土中含有较多的机械杂质、有机杂质、水泥分散剂等导致的。

防治措施包括增加水泥用量、加强拌制过程的控制、采用外加剂改善混凝土工艺等。

8.凝结时间过长混凝土凝结时间过长会导致施工过程中的延误和不便。

常见的原因包括材料中用水量过大、气候条件不佳等。

防治措施包括优化配合比、控制施工环境温度和湿度等。

综上所述,八大常见混凝土质量通病可以通过适当的设计和施工措施进行防治。

混凝土结构常见8个外观质量缺陷防治

混凝土结构常见8个外观质量缺陷防治

混凝土结构常见8个外观质量缺陷防治现浇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缺陷,轻则影响观感,重则影响到使用功能、结构性能及工程的使用寿命,因此必须进行有效防治。

本文是总结现浇混凝土结构常见的8个外观质量缺陷,分析原因并给出预防及处理措施,可供参考!1. 蜂窝蜂窝主要表现是混凝土局部疏松,砂浆少,碎石多,碎石之间出现空隙,形成蜂窝状的孔洞。

成因分析· 混凝土坍落度偏小,配合比不当或是原材料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以及振捣时间不够或漏振捣。

· 混凝土搅拌不充分,匀质性差。

· 自由倾落高度超过规定,混凝土离析、石子赶堆。

· 模板漏浆或是振捣过度。

· 振捣时间不充分,气泡未排除。

预防措施· 严格控制配合比,严格计量,经常检查。

· 混凝土搅拌要充分、均匀。

· 下料高度超过2m要用串筒或溜槽。

· 分层下料、分层捣固、防止漏振。

· 堵严模板缝隙,浇筑中随时检查纠正漏浆情况。

处理措施· 对小蜂窝,洗刷干净后1:2水泥砂浆抹平压实。

· 较大蜂窝,凿去薄弱松散颗粒,洗净后支模,用高一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

· 较深蜂窝可在其内部埋压浆管和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浇筑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

2. 麻面麻面主要表现是混凝土浇筑后空气排除不干净,或是由于混凝土浆液渗漏造成混凝土的表面有凹陷的小坑和表面不光滑、不平整的现象。

结构构件表面呈现无数的小凹点且无钢筋暴露的现象。

成因分析· 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干净,拆模板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

· 模板末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

· 模板隔离剂涂刷不匀,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

· 模板拼缝不严密,局部漏浆。

· 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排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

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及治理措施

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及治理措施

裂缝
总结词
混凝土结构的裂缝包括收缩裂缝、沉降裂缝、温度裂缝等。
详细描述
裂缝的产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混凝土配合比、水泥用量、骨料品种和含量、外掺剂、浇注顺序、浇注量和施工 缝处理等。此外,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风速等也会影响混凝土的收缩和开裂。
02
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产生原因
材料原因
01
02
03
水泥质量不达标
和强度增长。
拆模时间过早
03
拆模时间过早,混凝土尚未达到足够的强度,导致表面出现裂
缝、掉角等问题。
设计原因
01
结构构造不合理
结构设计时未充分考虑混凝土的 受力特点,导致结构出现裂缝、 变形等问题。
02
钢筋配置不当
03
预埋件设计不合理
钢筋配置数量不足或间距过大, 影响混凝土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
预埋件的位置、数量和固定方式 不合理,导致混凝土浇筑时出现 空洞、错位等问题。
案例二:某住宅楼混凝土裂缝治理
总结词
该案例主要介绍了某住宅楼混凝土裂缝的治理过程,包括裂缝类型、产生原因、治理措 施和效果评估。
详细描述
该住宅楼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混凝土裂缝,经过调查分析,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收缩、温 度变化等原因所致。为了治理这些裂缝,采取了注浆、表面封闭等措施,最终有效地控
制了裂缝的发展,提高了结构的耐久性。
孔洞是指混凝土内部存在的空洞,通 常是由于混凝土浇筑时没有充满模板 或振捣不充分等原因引起的。
VS
治理措施包括:对孔洞进行钻孔、清 理和高压注浆,注浆材料可选用单组 分聚氨酯浆材或双液浆。同时,需要 加强混凝土浇筑时的控制,确保混凝 土充分密实,防止类似问题的再次出 现。

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与防治

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与防治

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与防治本文对混凝土的外观缺陷进行分析,并对外观缺陷的处理措施进行说明。

标签:混凝土;外观缺陷;处理措施混凝土的外观质量是混凝土质量的直观体现,在现场施工中,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砼外观出现一些缺陷,从而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损失,因此搞好混凝土的外观质量对混凝土工程有其重要意义。

下面对混凝土表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一分析。

一、表面粗糙或麻面拆除模板时,砼表面出现局部缺浆粗糙,或有较多的坑凹麻面。

〔原因分析〕1.模板表面粗糙,或清理未净,粘有干硬水泥浆等杂质,拆模时砼表面粘结模板。

2.砼塌落度偏小,流动性低或振捣不足及漏浆。

3.砼中气泡未充分排出,部分气泡留在模板表面,形成比较集中的麻点。

4.新拌混凝土浇注入模后,停留时间过长,振捣时已有部分凝固。

〔处理措施〕1.模板安装前要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质。

2.模板表面涂刷脱模剂,并涂刷均匀,不得漏刷。

3.调整塌落度,增加流动性,控制好水灰比。

4.振捣遵循紧插慢拔的原则,振动棒插入到拔出的时间控制在20s为佳,分层振动密实,插入下层50~100mm,振捣至砼表面平坦泛浆、不冒气泡、不显著下沉为止。

5.对麻面部分用水冲刷干净后湿润条件下以砂浆抹平。

二、蜂窝、空鼓砼表面因缺少砂浆,石子外露,石子之间出现空隙,形成蜂窝状孔洞,砼内部局部出现的空气夹层即空鼓。

〔原因分析〕1.砼配合比不当,砂率过小或砂、石、水泥材料计量差错,造成砂浆用量过少,石子之间的空隙不能被砂浆充分填补,外表面形成蜂窝,在砼内部形成空鼓。

2.砼混合物不均匀,石子过于集中;砼和易性差,难以密实,宜成蜂窝。

3.模板接缝不密,漏浆严重,漏浆处形成蜂窝状。

〔处理措施〕1.合理设计配合比,并严格控制拌和时间,经常检查和校准称量装置,保证计量准确.2.砼搅拌时间要充分,拌和均匀;选用级配好的砂、石料,无特殊限制时,适当掺加粉煤灰,提高砼的和易性。

3.对于小蜂窝可先用水冲洗湿润并将松浮部分刷净后,再用高一级的细石砼捣实抹平。

混凝土外观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混凝土外观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混凝土外观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引言混凝土作为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其外观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美观程度和使用寿命。

然而,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外观常常会出现一些通病,如裂缝、麻面和色差等问题。

本文将介绍其中常见的混凝土外观质量通病,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一、裂缝混凝土裂缝是常见的外观质量问题之一。

裂缝的出现可能是由于混凝土的收缩、温度变化或荷载等原因引起的。

为了防止裂缝的产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避免过量的水分使混凝土过于湿润;- 加入适量的抗裂剂,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合理安排施工过程,避免过快或过慢的养护导致混凝土内部应力的失衡。

二、麻面麻面是指混凝土表面出现的较小麻点状空洞。

麻面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内部的气体无法完全排除,导致表面出现空洞。

要防止麻面的出现,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控制混凝土的配比,确保混凝土的流动性,促进气体的排除;- 使用适当的振捣设备和施工工艺,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 加强养护工作,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防止空气干燥导致麻面的形成。

三、色差混凝土色差是指同一构件或相邻构件的颜色不一致。

色差可能是由于材料的差异、施工过程中的差错或养护不当等原因引起的。

为了避免混凝土色差问题,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选择具有相同原材料配比和品牌的混凝土材料;- 严格控制施工工艺,确保每一道工序的操作一致性;- 加强施工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对养护要求的理解和执行能力。

结论混凝土外观质量通病的防治是建筑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控制水灰比、加入抗裂剂、提高密实性、加强养护工作和优化施工工艺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解决混凝土外观质量问题,提高建筑物的美观程度和使用寿命。

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

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

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是指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表面的外观质量进行监控和控制,确保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光洁度、色泽等符合设计要求。

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是建造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直接关系到建造物的美观程度和使用寿命。

一、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的目标和要求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的目标是确保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光洁度和色泽符合设计要求,达到美观、耐久、安全的要求。

具体要求如下:1. 平整度:混凝土表面应平整,不得浮现凹凸不平、波浪状等缺陷。

2. 光洁度:混凝土表面应光滑,不得有明显的孔洞、裂缝、空鼓等缺陷。

3. 色泽:混凝土表面的颜色应均匀,不得浮现色差、斑点等缺陷。

二、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措施为确保混凝土外观质量,需要采取以下方法和措施:1. 原材料选择:选择优质的水泥、骨料和外加剂,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根据工程要求和施工条件,合理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确保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坍落度,减少表面缺陷的产生。

3. 施工工艺控制: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要求进行施工,保证混凝土浇筑的均匀性和连续性,避免浮现冷缝、夹渣等问题。

4. 混凝土表面处理:在混凝土初凝后,采取适当的表面处理方法,如抹光、喷砂等,提高混凝土表面的光洁度和平整度。

5. 混凝土保护措施: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采取保护措施,如覆盖防水薄膜、喷水养护等,防止混凝土表面过早干燥和开裂。

三、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的检测方法和标准为确保混凝土外观质量符合设计要求,需要进行相关的检测和评估。

常用的检测方法和标准如下:1. 平整度检测:采用直尺或者平整度仪测量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根据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进行评估。

2. 光洁度检测:采用目视检查或者触摸检查的方法,评估混凝土表面的光洁度,不得有明显的孔洞、裂缝、空鼓等缺陷。

3. 色泽检测:采用色差仪或者人眼观察的方法,评估混凝土表面的颜色均匀性,不得有色差、斑点等缺陷。

混凝土外观质量易出现的问题及防治措施

混凝土外观质量易出现的问题及防治措施

混凝土外观质量易出现的问题及防治措施- 工程事故分析混凝土外观质量易出现的问题及防治措施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观念的更新,人们对混凝土工程外观质量要求愈来愈高。

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一些外观质量缺陷,这既影响美观,还可能会影响到结构的安全。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结构物外观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很多工程已经将混凝土外观质量作为质量评定的重要指标。

因此找出混凝土工程表面外观缺陷对其成因进行分析,提出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外观缺陷,产生原因,防治措施一、混凝土结构常见的外观缺陷1、麻面,即大面平整度差,表现为结构表面凹凸不平;2、露筋,即表面露筋和钢筋保护层不足,表现为钢筋外露或在混凝土表面有明显的钢筋印痕,使混凝土与钢筋不能有效握裹或易钢筋锈蚀,并导致结构不安全;3、蜂窝,结构表面有蜂窝、麻面和气泡,表现为蜂窝状的孔洞、表面粗糙不光滑,有许多小坑并有粗骨料外露;4、孔洞和混凝土表面裂缝等比较常见的外观质量缺陷。

二、混凝土常见外观质量缺陷产生的原因混凝土外观质量出现缺陷总的来说是由原材料选取不当,施工工艺不符合要求造成的。

蜂窝是指混凝土构件中,粗骨料颗粒之间砂浆没有填满而存在的空隙,主要是由混凝土浇注中缺乏应有的捣固;分层浇注违反操作规程,运输时混凝土出现离析;模板缝隙不严,水泥浆流失;施工时采用的骨料太大,坍落度过小而造成的。

麻面是由施工时采用模板表面不光滑,模板湿润又不够,致使构件表面混凝土内的水分被吸走而造成的。

层印、层隙是由混凝土中处理不当的施工缝、温度缝和收缩缝以及混凝土内外来杂物而造成的。

混凝土边线不整齐,表面不平整是由模板走型、连接处不牢固造成的。

表面裂缝是由水泥剂量大、水量小以及养生不到位造成的。

露筋是由浇注时保护层垫块位移、钢筋紧贴模板、保护层处混凝土漏振或振捣不实造成的。

孔洞是由钢筋布置过密、施工时混凝土被卡住又未充分振捣就继续浇注混凝土造成的。

混凝土外观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混凝土外观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混凝土外观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一、蜂窝(1)配合比计量不准,砂石级配不好;(2)搅拌不匀;(3)模板漏浆;(4)振捣不够或漏振;(5)一次浇捣混土太厚,分层不清,混凝土交接不清,振捣质量无法掌握;(6)自由倾落高度超过规定,混凝土离析、石子赶堆;(7)振捣器损坏,或监时断电造成漏振;(8)振捣时间不充分,气泡未排除。

二、麻面(1)同“蜂窝”原因;(2)模板清理不净,或拆模过早,模板粘连;(3)脱模剂涂刷不匀或漏刷;(4)木模未浇水湿润,混凝土表面脱水,起粉;(5)浇注时间过长,模板上挂灰过多不及时清理,造成面层不密实;(6)振捣时间不充分,气泡未排除。

三、孔洞(1)同蜂窝原因;(2)钢筋太密,混凝土骨料太粗,不易下灰,不易振捣;(3)混凝土塌落度过小,内有气囊。

四、露筋(1)同“蜂窝”原因;(2)钢筋骨架加工不准,顶贴模板;(3)缺保护层垫块;(4)钢筋过密;(5)无钢筋定位措施、钢筋位移贴模。

五、烂根(1)模板根部缝隙堵塞不严漏浆;(2)浇注前未下同混凝土配合比成份相同的无石子砂浆;(3)混凝土和易性差,水灰比过大石子沉底;(4)浇注高度过高,混凝土集中一处下料,混凝土高析或石子赶堆;(5)振捣不实;(6)模内清理不净、湿润不好。

六、缺棱掉角(1)模板设计未考虑防止拆模掉角因素;(2)木模未提前湿润,浇注后木模膨胀造成混凝土角拉裂;(3)模板缝不严,漏浆;(4)模板未涂刷隔离剂或涂刷不佳,造成拆模粘连;(5)拆模过早过猛,拆模方法及程序不当;(6)养护不好。

七、错台(1)放线误差过大;(2)模板位移变形,支模时无须直找正措施;(3)下层模板顶部倾斜或涨模,上层模板纠正复位形成错台;八、裂缝(1)水灰比过大,表面产生气孔,龟裂;(2)水泥用量过大,收缩裂纹;(3)养护不好或不及时,表面脱水,干缩裂纹;(4)坍落度太大,浇筑过高过厚,素浆上浮表面龟裂;(5)拆模过早,用力不当将混凝土撬裂;(6)混凝土表面抹压不实;(7)钢筋保护层太薄,顺筋而裂;(8)缺箍筋、温度筋使混凝土开裂;(9)大体积混凝土无降低内外温差措施;(10)洞口拐角等应用集中处无加强钢筋。

混凝土外观质量保证措施

混凝土外观质量保证措施

混凝土外观质量保证措施混凝土外观质量是评判混凝土工程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为了保证混凝土外观质量,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预防和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外观质量保证措施的细化内容。

密实性措施混凝土的密实性是保证其外观质量的基本要求之一。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密实性措施: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合理的配合比设计是保证混凝土密实性的基础。

通过根据工程要求确定水灰比、石料的粒径分布以及胶凝材料的种类和用量等参数,来确保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坍落度合适,从而减少空隙和孔隙的存在。

2.混凝土搅拌过程控制:在混凝土搅拌的过程中,需要控制充分搅拌的时间和速度,以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一致性。

搅拌时间过短会导致混凝土的成分不均匀,搅拌时间过长则会影响混凝土的坍落度。

3.震捣操作:在混凝土浇筑后需要进行震捣,通过震动来排除混凝土内部的气泡和空隙,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

震捣操作需要根据混凝土的坍落度和工程要求来确定合适的震捣时间和力度。

4.浇筑方式控制:混凝土的浇筑方式也会影响其密实性。

需要采用适当的浇筑方式,同时控制浇筑速度和高度,避免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产生分层或过度振实的情况。

表面平整度措施混凝土的表面平整度是其外观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表面平整度措施:1.模板安装和调整:在混凝土浇筑之前,需要安装好模板,并进行适当的调整。

模板的安装和调整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以确保混凝土的表面平整度。

2.浇筑过程控制: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控制浇筑速度和厚度,避免出现过快或过厚的情况,以防止混凝土出现塌陷和凹凸不平的情况。

3.养护措施:混凝土浇筑后需要进行养护,以保持混凝土的水分和温度稳定。

养护期间需要避免外界因素对混凝土表面的影响,如风、雨、阳光等,以防止出现开裂和变形。

4.表面修整:在混凝土养护期结束后,需要进行表面修整。

修整工作可以采用机械研磨、手工平整等方法,使混凝土表面达到设计要求的平整度。

色泽一致性措施混凝土的色泽一致性是其外观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

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

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一、引言混凝土外观质量是指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色泽、均匀性等方面的表现。

它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美观度和持久性。

因此,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外观质量进行严格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二、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的目标1. 确保混凝土表面平整度符合设计要求,避免出现凹凸不平、裂缝等缺陷。

2. 确保混凝土表面色泽均匀,没有明显的色差。

3. 确保混凝土表面没有明显的气孔、麻面、蜂窝等缺陷。

4. 确保混凝土表面没有明显的污渍、油污等污染。

5. 确保混凝土表面没有明显的脱层、剥落等现象。

三、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措施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应根据工程要求和施工条件,合理选择水灰比、砂率、石粉掺量等参数,以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流动性,从而提高混凝土外观质量。

2. 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和质量控制选择优质的水泥、骨料和外加剂,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和控制,避免因原材料质量问题导致混凝土外观质量不达标。

3. 施工工艺控制(1)模板安装和调整:确保模板的平整度和牢固性,避免模板变形或移位对混凝土外观质量造成影响。

(2)浇筑和振捣:控制浇筑速度和振捣时间,避免混凝土流动性不足或过度导致的表面不平整或气孔等问题。

(3)养护措施:采取适当的养护措施,如覆盖保湿膜、喷水养护等,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避免干燥过快导致的龟裂和剥落。

4. 施工现场管理(1)施工人员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掌握混凝土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要点。

(2)现场巡检:设立专门的质量检查岗位,定期对混凝土施工现场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记录和整理: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节点进行记录,包括浇筑时间、振捣时间、养护措施等,以便后期分析和总结经验。

四、混凝土外观质量的检测方法1. 视觉检测:通过肉眼观察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色泽、均匀性等方面的表现,判断混凝土外观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2. 钢丝刷检测:使用钢丝刷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刷洗,观察是否有松动的颗粒或脱层现象。

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及治理措施

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及治理措施

•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概述•混凝土裂缝•混凝土蜂窝麻面•混凝土色泽不均目•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治理措施•工程实例录01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是指混凝土结构或构件在施工过程中或施工完成后出现的外在缺陷,如表面不平整、裂缝、蜂窝、麻面、孔洞等。

按照缺陷的程度和影响范围,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可分为轻微缺陷、一般缺陷和严重缺陷三类。

定义与分类轻微缺陷一般缺陷严重缺陷030201常见外观质量缺陷外观质量缺陷的原因02荷载裂缝由于外部荷载引起的裂缝。

温度裂缝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

沉降裂缝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而引起的裂缝。

干缩裂缝由于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过快塑性收缩裂缝在混凝土凝结前,表面因失水较快而产生的裂缝。

裂缝类型干缩裂缝产生原因混凝土养护不到位,暴露时间过长,水分蒸发过快。

混凝土搅拌不均匀,水灰比过大,模板吸水性差。

地基处理不当,模板支撑不牢固。

温度变化大,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

过早拆模,承受过大荷载。

塑性收缩裂缝产生原因温度裂缝产生原因荷载裂缝产生原因沉降裂缝产生原因裂缝产生原因破坏结构的整体性影响外观和使用功能影响结构承载力和安全性裂缝的危害03表面型蜂窝深度型蜂窝露筋型蜂窝蜂窝麻面类型蜂窝麻面产生原因蜂窝麻面对混凝土外观质量产生直接影响,使构件表面不光滑、颜色不均匀,影响美观。

影响外观质量降低结构强度诱发钢筋腐蚀影响使用功能深度型和露筋型蜂窝麻面会削弱构件截面面积,降低结构强度,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

露筋型蜂窝麻面容易使钢筋暴露在空气中,导致钢筋腐蚀生锈,降低结构性能。

对于有防水要求的构件,蜂窝麻面会降低防水性能,影响使用功能。

蜂窝麻面的危害04表面颜色偏淡混凝土表面颜色出现斑点、色差等现象,影响美观度。

表面颜色不一致表面出现黑斑色泽不均类型原材料差异配合比不当搅拌不均匀养护不当色泽不均产生原因降低耐久性色泽不均往往伴随着其他质量缺陷,如干缩裂缝、空鼓等,这些缺陷会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

影响外观质量色泽不均会影响混凝土的外观质量,使建筑物或构件的外观形象受到损害。

混凝土外观质量问题处理措施

混凝土外观质量问题处理措施

混凝土外观质量问题处理措施混凝土作为建筑材料中的重要一员,在建筑中的使用广泛,不仅广泛运用于房屋结构中,还应用于路面、桥梁、隧道、水利工程等方面。

而其中的外观质量问题则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美观度和安全性,因此,在施工中遇到混凝土外观质量问题时,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以确保建筑物的外观和品质都得到充分保证。

一、影响混凝土外观质量的因素在建造过程中,混凝土表面出现的病变、开裂、斑点等问题是外观质量不良的表现,导致混凝土外观质量问题的因素多种多样,总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1 原材料质量问题混凝土中的配合材料以及水泥等原材料质量的问题,可能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外观质量,出现病变、空鼓、开裂等问题。

1.2 施工工艺质量问题混凝土施工工艺的差异,也可能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损伤、开裂、渗漏等问题,影响混凝土的外观。

1.3 设计方案不当设计方案不合理,包括用材及工艺的选择与不当调配等,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外观质量。

二、混凝土外观质量问题的处理措施对于混凝土外观质量问题的处理措施,应当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确保其处理措施的有效实施。

处理方法应逐一思考,为了更好地解决混凝土外观质量问题,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处理措施:2.1 修补处理若混凝土表面出现病变、开裂、渗漏等问题,可以采用修补处理的方法,选用合适的涂料和材料对混凝土表面进行修补。

修补完毕后,需要保证修补部位与周围混凝土表面的颜色、纹理、质感等指标都有较高的一致性,以防止修补部位的不协调。

2.2 彻底重做如果混凝土外观质量问题比较严重,修补后效果不佳,则应该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彻底地重做,以恢复原来的规格和美观度。

其中,需要注意混凝土表面重新制作时,要对原有的地基或基础进行振实处理,防止出现变形和渗水的现象。

2.3 处理四周周边对于混凝土表面的一些零散小瑕疵,可以采用处理周边的方法。

及时对周边的砖石等进行翻新、更换,以达到提升混凝土表面综合美观度的效果。

2.4 防止问题再次发生对于处理完毕的混凝土表面,为了防止问题再次发生,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来加强防护:•在混凝土表面喷洒耐候涂料,以提高混凝土表面的防水性能和容折性;•确保混凝土表面有良好的排水系统,避免水在混凝土表面滞留和渗透;•定期对混凝土表面进行保养和维护,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处理。

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及预防措施

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及预防措施

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及预防措施摘要: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取得迅速发展,人们对建筑工程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混凝土作为建筑应用最多的施工材料,其质量对工程整体质量具有直接的影响,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

本文对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从而达到保证工程质量的目标。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缺陷;预防措施混凝土因其价格低、性能好,在建筑工程中因其独特优势得到广泛应用。

但是在实际施工中,混凝土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出现诸如麻面、蜂窝、孔洞、露筋、裂缝、缝隙及夹层等外部质量缺陷,进而对结构造成损害。

如果能够从影响缺陷因素加以控制,就能够有效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1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的原因1.1混凝土表面蜂窝、麻面混凝土施工中,拆模后发现表面无数像绿豆大小的不规则小凹点、直径通常不大于5mm的麻面现象。

根据经验分析,其实质是骨料间存在空隙。

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蜂窝、麻面的原因通常有有限:第一,模板表面粗糙且没有洒水湿润或湿润不足,浇筑时混凝土与模板接触面,混凝土水分被模板吸取,接触部分混凝土中水泥浆流变性能下降而聚集空气无法排出。

第二,混凝土振捣不充分,空气没有排出。

第三,模板拼接漏浆,留下的石子间就存在空隙。

第四,新拌混凝土入模后,停留时间过长,振捣已过初凝混凝土就不能密实。

第四,混凝土离析后入模,造成表面缺陷。

1.2混凝土开裂混凝土裂缝是建筑施工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出现裂缝不仅影响结构外观,而且还埋下了质量隐患,影响其结构的使用功能。

导致混凝土开裂的原因通常有:第一,配合比设计不合理,水胶比太大、胶集比过大、用水量过大的原因,这样设计的混凝土本身收缩应变就大。

收缩应变越大开裂的几率越大。

第二,混凝土养护不及时,入模的混凝土受风吹日晒表面失水过快会出现塑性收缩裂缝。

第三,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温差过大,会出现温度裂缝。

第四,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提前荷载或施工扰动产生的裂缝。

第五,地基不均匀沉降或结构设计存在缺陷会产生更严重的裂缝。

砼外观质量控制措施

砼外观质量控制措施

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措施一、防胀模、跑模措施①模板设计除满足强度要求外,主要应考虑刚度的影响,以变形控制设计。

支架搭设应牢固、稳定,项目工程部应对设计好的模板、支架进行刚度检算,模板要求全部采用钢模板,严禁砼外露面使用木模。

②模板设置对拉螺栓或圆箍时,应保证螺丝的丝扣不短于7cm,并用双螺栓拧紧。

③严格保证模板安装质量,新模板运至现场后,先进行试拼装,拼装后检查模板的几何尺寸、平整度以及模板接缝情况,发现不合格应通知厂家进行整修,模板使用再次安装前,应将混凝土灰浆铲除干净,对变形部位打磨平整。

④模板安装时,施工班长对模板进行逐块检查,检查模板的完好情况以及脱模剂是否涂刷均匀,经检查合格的模板方可安装;模板拆除时应小心轻放,严禁抛掷,以防模板表面形成坑窝或变形扭曲。

模板每次使用完后应涂油保护,并堆码整齐。

⑤模板的拼缝应严密,模板缝可采用双面胶海绵条压紧,防止漏浆。

⑥混凝土不能搅拌运输时间过长,防止混凝土坍落度的损失,造成混凝土离析。

若运输至工地的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较大,粘稠不易卸出时,严禁施工人员向混凝土加水,出现这种情况,应报告工地的试验工程师进行妥善处理。

⑦技术人员就浇注顺序和方法向捣固人员进行交底,混凝土结构的边角处应捣固到位,捣固应先内侧后外侧,防止漏振,靠模板一侧的混凝土,严禁捣固棒接触模板。

二、防砼干缩裂纹与表面裂缝的措施①为减少砼的表面干缩裂纹,必须控制拌合用水量,粗、细骨料应洁净。

混凝土浇注12个小时内,严禁拆除模板,过早拆除模板易造成混凝土表面的干缩裂纹的出现。

②为减少砼的表面干缩裂纹,还应注意混凝土的浇筑时间,夏季浇筑砼宜在早、晚时间进行,若中午气温高时,应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避免内外温差过大。

③材料采购人员和试验人员对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严格把关,原材料进场后,材设部门通知试验人员现场取样,对粗骨料的级配、压碎值、最大粒径、针片状含量、含泥量进行试验检测,尤其是对含泥量应严格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不得超标。

混凝土外观质量问题处理措施

混凝土外观质量问题处理措施

混凝土外观质量问题处理措施一、混凝土表面漏筋1、原因分析:(1)浇注砼时,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移,或垫块太少甚至漏放,致使钢筋下坠或外移紧贴模板面外露;(2)砼保护层太小或保护层处混凝土漏振,或振捣棒撞击钢筋或踩踏钢筋,使钢筋位移,造成漏筋;(3)木模板未浇水湿润,吸水粘结或脱模过早,拆模时缺棱、掉角,导致漏筋。

2、预防措施:(1)严格按钢筋保护层要求加设垫块,并固定牢固,合完模板后应检查钢筋是否位移,发现位移及时调整;(2)浇筑砼,应保证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正确,打灰时,钢筋工人应加强检查,发现偏差时,及时纠正;(3)打灰前,应将木模板充分湿润并认真堵好缝隙;(4)混凝土振捣严禁撞击钢筋,在钢筋密集处,可采用直径较小或带刀片的振捣棒进行振捣;保护层处砼要仔细振捣密实;避免踩踏钢筋,如有踩踏或脱扣等应及时调直纠正;(5)拆模时间应根据试块试压结果正确掌握,严格按项目部要求进行拆模,防止过早拆模,损坏棱角;3、处理措施:(1)对表面漏筋,刷洗干净后,用1:2.5原场水泥配制的水泥砂浆将漏筋部位抹平压实,并认真养护;(2)漏筋较深的部位,应将薄弱混凝土和突出的颗粒凿去,洗刷干净后,用比原来高一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塞压实,并认真养护。

二、蜂窝麻面1、原因分析:(1)混凝土下料不当,一次下料过多或过高,未设串筒,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与沙浆离析;(2)混凝土振捣不密实。

(3)混凝土未分段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靠近模板处漏振,或使用干硬性混凝土,振捣时间不够;或下料与振捣未很好配合,未及时振捣就下料,因漏振而造成蜂窝。

(4)模板缝隙未堵严,振捣时水泥浆大量流失;或模板未支牢,振捣混凝土时模板松动或位移,或振捣过度造成严重漏浆。

(5)结构构件截面小,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混凝土被卡住,造成振捣不实。

2、预防措施(1)认真设计并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加强检查,保证材料计量准确。

(2)混凝土下料高度如超过2m,应设串筒或溜槽。

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整改措施

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整改措施

1.概述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缺陷主要项目包括结构物外部尺寸偏差、表面平整度、表面蜂窝、麻面、错台等,是混凝土施工中最易发生、最常见的质量缺陷或施工工艺引起的过程缺陷。

除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预防外,对已经出现的外表质量缺陷和过程缺陷必须按规定的步骤和方法认真进行处理,以使混凝土外观达到设计要求和基本的美观。

2.施工程序为保证混凝土外观最终符合规范要求,项目部将成立专门缺陷修补作业队对混凝土表面缺陷修补。

项目部质量保证部专门负责混凝土质量缺陷的调查、原因分析、缺陷台帐记录、缺陷处理过程控制以及质量验收。

混凝土拆模后,各作业队应在第一时间通知质检部门对混凝土外观进行检查、鉴定,发现质量缺陷后,及时登记并组织工程管理部及作业队对缺陷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按照外观质量缺陷判断标准对缺陷进行分类评定、提出混凝土施工工艺控制和过程控制整改意见,督促施工队完善工艺措施。

混凝土外观质量修补前,由质检部门对混凝土表面拍照并及时通知驻地监理工程师,取得监理工程师同意后,展开外观质量缺陷修补,外观质量缺陷修补完成后,通知驻地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并拍照备查。

混凝土结构外部尺寸检验由项目部测量队配合质检科检测备案。

表1 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缺陷判别标准表2 混凝土结构裂缝检查判别标准表3 混凝土结构止水缺陷检查判别标准3.缺陷修补材料质量控制标准1.预缩砂浆水泥:P042.5R硅酸盐水泥;砂 :河砂和人工砂,细度模数1.8-2.0;水 :符合拌制混凝土要求;抗压强度:≥45MPa;抗拉强度:≥2.0 MPa;粘结强度:≥1.5 MPa.2.抹面抗裂砂浆抗压强度:≥30MPa;粘结强度:≥2.0 MPa.3.细水泥砂浆(气泡修补)抗压强度:≥30MPa;粘结强度:≥1.5 MPa.4.缺陷修补方法4.1.气泡修补气孔直径小于5mm采用毛刷沾水清除孔内滞留物后,直接用毛刷沾细水泥砂浆,在有气泡的混凝土表面反复挤压,直到混凝土表面见不到气孔的痕迹后停止挤压。

论混凝土外观质量及防治措施

论混凝土外观质量及防治措施

论混凝土外观质量及防治措施第一篇:论混凝土外观质量及防治措施论混凝土外观质量及防治措施摘要:伴随着建筑业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混凝土构件的广泛应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求混凝土工作性能好、强度指标高、耐久性好,而且还要求混凝土结构有光洁如镜的外观,尤其是清水混凝土结构(即不再加外装饰的结构,比如说隧道的二次衬砌)要求更为严格,施工中往往会产生蜂窝、麻面、孔洞,甚至严重的露筋现象。

怎样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及处理措施,值得我们探讨,为此给我们必须提高施工质量并在在实施过程中达到相关的规范、设计要求。

1、名词解释 1.1、蜂窝指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

1.2、麻面指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粗糙面,但无钢筋外露现象。

1.3、孔洞指混凝土结构内部有尺寸较大的空隙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特别大,钢筋局部或全部裸露。

1.4、露筋指混凝土内部主筋、架立筋、箍筋局部裸露在结构构件表面。

2、产生原因分析2.1、混凝土结构表面蜂窝麻面形成的原因 2.1.1、外部原因a、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使石子集中,捣不出水泥浆,造成石子、砂浆离析。

在混凝土浇筑和输送过程中,GB/T10-95《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6.3.4中规定“混凝土浇注分层厚度,宜为300~500mm”,但是在实际施工时,往往浇注厚度都偏高(防水混凝土浇筑时自由下落高度不得大于1.5米,其他混凝土不应超过2米,而隧道的二次衬砌从拱部下落混凝土),由于气泡行程过长,即使振捣的时间达到规程要求,气泡也不能完全排出,这样会给硬化混凝土结构表面造成蜂窝麻面。

b、不合理使用脱模剂是造成硬化混凝土结构表面蜂窝麻面的原因之一,还有模板隔离剂涂刷不匀,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也会造成麻面。

目前脱模剂常见以下几大类:1)矿物油类,例如机油、柴油、煤油、机油加柴油、机油加煤油、机油加变压器油等轻质油。

就矿物油类脱模剂而言,不同标号的机油粘度也不尽相同,即使是同标号的机油,由于环境温度不同粘度也不相同,气温高时粘度低,气温低时粘度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项混凝土外观质量及防治措施现浇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缺陷,轻则影响观感,重则影响到使用功能、结构性能及工程的使用寿命,因此必须进行有效防治。

本文是总结现浇混凝土结构常见的8个外观质量缺陷,分析原因并给出预防及处理措施,可供参考!一,蜂窝;蜂窝主要表现是混凝土局部疏松,砂浆少,碎石多,碎石之间出现空隙,形成蜂窝状的孔洞。

1,成因分析;1.1混凝土坍落度偏小,配合比不当或是原材料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以及振捣时间不够或漏振捣。

1.2混凝土搅拌不充分,匀质性差。

1.3自由倾落高度超过规定,混凝土离析、石子赶堆。

1.4模板漏浆或是振捣过度。

1.5振捣时间不充分,气泡未排除。

2,预防措施;2.1严格控制配合比,严格计量,经常检查。

2.2混凝土搅拌要充分、均匀。

2.3下料高度超过2m要用串筒或溜槽。

2.4分层下料、分层捣固、防止漏振。

2.5堵严模板缝隙,浇筑中随时检查纠正漏浆情况。

3,处理措施;3.1对小蜂窝,洗刷干净后1:2水泥砂浆抹平压实。

3.2较大蜂窝,凿去薄弱松散颗粒,洗净后支模,用高一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

3.3较深蜂窝可在其内部埋压浆管和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浇筑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

二,麻面;麻面主要表现是混凝土浇筑后空气排除不干净,或是由于混凝土浆液渗漏造成混凝土的表面有凹陷的小坑和表面不光滑、不平整的现象。

结构构件表面呈现无数的小凹点且无钢筋暴露的现象。

1,成因分析;1.1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干净,拆模板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

1.2模板末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

1.3模板隔离剂涂刷不匀,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

1.4模板拼缝不严密,局部漏浆。

1.5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排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

2,预防措施;2.1模板表面要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

2.2浇灌混凝土前,模板缝应浇水充分湿润。

2.3模板隔离剂应涂刷均匀,不得漏刷。

2.4模板缝隙应用包装胶带纸或腻子等堵严。

2.5混凝土分层均匀振捣密实,并用木锤敲打模板外侧使气泡排出为止。

3,处理措施;表面作粉刷的可不处理,表面无粉刷的就在麻面局部浇水充分湿润后,用原混凝土配合比去石子砂浆,将麻面抹平压光。

三,孔洞;孔洞是指混凝土结构内部有尺寸较大的空隙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特别大,钢筋局部或全部裸露。

1,成因分析;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留洞和埋设件处,混凝土下料不畅通,末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

混凝土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严重跑浆,又未进行振捣。

混凝土内掉入工具、木块、泥块等杂物,混凝土被卡住。

2,预防措施;2.1在钢筋密集处采用高一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认真分层捣固或配以人工插捣。

2.2有预留孔洞处应从其两侧同时下料,认真振捣。

2.3及时清除落入混凝土中的杂物。

3,处理措施;3.1将孔洞周围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模凿除,用压力水冲洗,支设带托盒的模板,洒水充分湿润后用高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内掺8%膨胀剂浇灌捣实。

3.2混凝土表面处理剔除浮动石子,检查凿除后砼表面是否密实,有无明显空隙,如有空隙也应凿除,并用水冲洗干净,然后在新旧混凝土接触面处涂刷一层水泥浆,以便更好的加强新旧混凝土面粘结。

3.3支模。

根据补强面的深度而定,当补强面深度不超过5㎝,且形状成V开外大内小,或者只有主筋以外的表面有麻面现象时,就不需支模。

当补强深度超过5㎝,且内外宽度相同,不支设模板时很难保证其密实度,必须支模,支模时应在顶部开设一个洞口,洞口宽度不小于5㎝,以便混凝土流淌顺畅,振动棒容易插入。

3.4灌混凝土。

查看补强部位混凝土的设计强度,补强时用比该部位设计强度高一等级的混凝土掺一定量膨胀剂进行补强,混凝土振捣密实。

当深度小于5㎝时,采用高一等级的细石混凝土内掺8%膨胀剂进行补强,当深度大于5㎝时,采用高一等级的混凝土内掺8%膨胀剂进行补强,当表面只有麻面、没有露筋现象(因拆模过早表面局部有麻面现象时),用1:2.5水泥砂浆内掺8%膨胀剂进行补强。

因以上部位深度不大小于5㎝,用高一等级的细石混凝土内掺8%膨胀剂进行补强,局部因拆模过早表面有麻面,用1:2.5水泥砂浆内掺8%膨胀剂进行补强。

3.5养护。

表面强度12小时后,对该部位进行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四,露筋;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振捣不到位,保护层垫块没有设置或者固定不牢固,混凝土坍落度小、拆模过早、硬化前受外力受到破坏,成型后钢筋外露的现象。

1,成因分析;1.1灌筑混凝土时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移,或垫块太少或漏放,致使钢筋紧贴模板外露。

1.2结构构件截面小,钢筋过密,石子卡在钢筋上,使水泥砂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造成露筋。

1.3混凝土配合比不当,产生离折,靠模板部位缺浆或模板漏浆。

混凝土保护层太小或保护处混漏振或振捣不实,或振捣棒撞击钢1.4筋或踩踏钢筋,使钢筋位移造成露筋。

1.5木模板末浇水湿润,吸水粘结或脱模过早,拆模时缺棱、掉角,导致露筋。

2,预防措施;2.1浇灌混凝土时,应保证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正确。

2.2加强检查;钢筋密集时,应选用适当粒径的石子,保证混凝土配合比准确和良好的和易性;浇灌高度超过2m,应用串筒或溜槽进行下料,以防止离折。

2.3模板应充分湿润并认真堵好缝隙;混凝土振捣严禁撞击钢筋,在钢筋密集处,可采用刀片或振捣棒进行振捣。

2.4操作时,避免踩踏钢筋,如有踩弯或脱扣等及时调直修正;保护层混凝土要振捣密实;正确掌握脱模时间,防止过早拆模,碰坏棱角。

3,处理措施;表面露筋可洗净后在表面抹1:2水泥砂浆,露筋较深应处理好界面后用高一级细石混凝土填塞压实。

五,烂根;主要是由于模板拼缝不严密、接缝处止浆不好,振捣时混凝土表面失浆造成。

1,成因分析;1.1模板根部缝隙堵塞不严,漏浆。

1.2浇注前未下混凝土配合比和成份相同的无石子砂浆。

1.3混凝土和易性差,水灰比过大,石子沉底。

1.4浇筑高度过高,混凝土集中一处下料,混凝土离析或石子赶堆。

1.5振捣不实。

1.6模内清理不净、湿润不好。

2,预防措施;2.1所有竖向结构模内均铺同混凝土配合比的水泥砂浆。

2.2严格分层浇筑,模板拼缝严密,钢筋保护层垫块布置均匀。

2.3合模前将模板清理干净,混凝土坍落度要严格控制,防止离析。

2.4吊放材料应分散进行吊放。

2.4及时对混凝土进行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两周。

3,处理措施;采取灌浆法修补,材料使用混凝土灌浆料,施工流程为:旧混凝土凿毛→用清水冲洗饱和→灌注、涂抹灌注浆体→养护。

六,错台;错台是指混凝土分缝处上下层错开一定的距离形成台阶。

1,成因分析;1.1放线误差过大。

1.2模板位移变形,支模时无找正措施。

1.3下层模板顶部倾斜或涨模,上层模板纠正复位形成错台。

2,预防措施;2.1模板要有足够的刚度且边缘平整,对已经使用过的模板,安装前要进行校正。

2.2模板安装时,须保证模板间拼接紧密、支撑牢固,整体刚度足够,特别需加强模板与老混凝土之间的紧固。

2.3如浇筑高度大,最好在上一仓拆模时保留最上一块模板,与新浇筑仓模板拼接。

2.4注意混凝土浇筑过程的跟进工作,对模板受力后的变形实时监测,对变形模板及时调整。

2.4当混凝土浇至1/3、1/2高度时,需对模板支撑件各紧固一次,待浇筑完成时再紧固一次。

3,处理措施;3.1对于凸凹错台、外形走样质量缺陷尽可能采用凿除、打磨等方法进行处理。

3.2用凿成斜面、形成逐步过渡的形式,一般选用扁平凿和手砂轮作为工具,斜面的坡度一般大于1:20——1:30,最大不应大于1:10。

3.3如果凹陷较严重,凿除、打磨方法不能满足要求,则对凹陷部位表面进行凿毛,并用一级配细石混凝土或砂浆填补,处理方法与麻面处理基本相同。

七,裂缝;混凝土裂缝是由于混凝土结构由于内外因素的作用而产生的物理结构变化,而裂缝是混凝土结构物承载能力、耐久性及防水性降低的主要原因。

1,成因分析;1.1水灰比过大,表面产生气孔,龟裂。

1.2水泥用量过大,收缩裂纹。

1.3养护不好或不及时,表面脱水,干缩裂纹。

1.4坍落度太大,浇筑过高过厚,素浆上浮表面龟裂。

1.5拆模过早,用力不当将混凝土撬裂。

1.6混凝土表面抹压不实。

1.7钢筋保护层太薄,顺筋而裂。

1.8缺箍筋、温度筋使混凝土开裂。

1.9大体积混凝土无降低内外温差措施。

1.10洞口拐角等应用集中处无加强钢筋。

2,预防措施;2.1浇筑完混凝土6小时后开始养护,养护龄期为7天,前24小时内每2小时养护一次,24小时后按每4小时养护一次,顶面用湿麻袋覆盖,避免曝晒。

2.2振捣密实不离析,对板面进行二次抹压,以减少收缩量。

3,处理措施;3.1对于细微裂缝,向裂缝灌入纯水泥浆,嵌实再覆盖养护,将裂缝加以清洗,干燥后涂刷两遍环氧胶泥或加贴环氧玻璃布进行表面封闭。

3.2对于较深的或贯穿的裂缝,应用环氧树脂灌浆后表面再加刷环氧树脂胶泥封闭。

八,缺棱掉角;现象:梁、柱、板、墙和洞口直角处砼局部掉落,不规整,棱角有缺陷。

1,成因分析;1.1水灰比过大,表面产生气孔,龟裂。

1.2水泥用量过大,收缩裂纹。

1.3养护不好或不及时,表面脱水,干缩裂纹。

1.4坍落度太大,浇筑过高过厚,素浆上浮表面龟裂。

1.5拆模过早,用力不当将混凝土撬裂。

1.6混凝土表面抹压不实。

1.7钢筋保护层太薄,顺筋而裂。

1.8缺箍筋、温度筋使混凝土开裂。

1.9大体积混凝土无降低内外温差措施。

1.10洞口拐角等应用集中处无加强钢筋。

2,预防措施;2.1浇筑混凝土前模板要充分湿润或涂刷隔离剂。

2.2按规定做好混凝土养护工作。

2.3按规定时间拆模并做好成品保护工作。

3,处理措施;3.1缺棱掉角较小时,将该处用钢丝刷刷净,清水冲洗充分湿润后,用1:2或1:2.5的水泥砂浆补齐。

3.2缺棱掉角较大时,将不实的混凝土和突出的骨料颗粒凿除,用水冲刷干净湿透,然后支模用比原混凝土高一级的豆石混凝土补好,并认真养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