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优秀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优秀教学设计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优秀教学设计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优秀教学设计《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优秀教学设计第一教时一、教学目标:⒈理解生字新词。

⒉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⒊引导学生初步思考“预习”与“思考.练习”,使孩子对本篇文章的学习重点做到心中有数。

⒋读通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能在较短时间内以一定的速度读通课文。

三、教学准备:⒈投影片A、B⒉投影片(课文插图)四、教学过程:㈠自读:(第一轮)⒈明确自学要求:[出示投影(小黑板)A]⑴默读:①标出小节;②用横线划出生字新词,并通过查字典将解释注在课文相应的词条旁。

⑵轻读:①读时能听见自己的发音;②先通读,读不顺的地方再反复读,直到通顺(达到“三不”)为止。

⒉学生自学。

㈡交流:⒈校对小节数:计11小节。

⒉读写生字词。

(试读与范读结合;板演、书空与范写结合。

)⒊解释词语:(以思考.练习4的词语为主)步骤:⑴读出词语所在的句子。

⑵解释(能联系上下文最好,但绝不强求。

)推荐:推举,介绍。

秘诀:秘密的窍门、办法。

删掉:(演示)颠倒:(举例)典雅:优美不粗俗。

融洽:彼此感情好。

(谈得投机)和蔼: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蕴含:包含。

受益匪浅:匪,不、非。

受益不浅。

平易近人:态度和气,使人容易接近。

身临其境:自己亲身经历。

堪称楷模:堪,可以,值得。

楷模,榜样,模范。

可以称为模范,是值得学习的榜样。

隔岸观火:形容和自己关系不大,采取旁观的态度。

⒋通读:每生读一小节,师适当点拨。

达到不添、不漏、不错。

㈢自读:(第二轮)[出示投影(小黑板)B]⒈明确自学要求:⑴审题质疑(自问自答与自问他答结合)⑵初步思考解答“预习”题:①在文中划出作者的姓名;②划出作者描写爬山虎的句子,读一读。

③结尾句说明了什么?⑶思考.练习:①完成第一题。

②在文中划出第二题的句子,并读一读。

⒉学生自学。

㈣交流。

⒈补充:文中哪句话点明了题目?(同时,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⒉引导分段:爬山虎的主人是谁?写了主人的几件事?⑴简介叶圣陶(1894─1988),是我国著名的作家,教育家。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以作者对自己家的爬山虎的观察和感悟为线索,描写了爬山虎生长过程中的美丽景象,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本文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寓意深刻,适合四年级学生阅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课文中描述的自然景象,并对文中表达的情感有所感悟。

但学生在理解爬山虎的生长过程和寓意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了解爬山虎的生长特点;通过讨论,理解课文的寓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观察力,增强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

2.爬山虎的生长过程和寓意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爬山虎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课文描述的自然景象。

2.讨论法: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寓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使学生感受课文语言的优美和情感的丰富。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爬山虎的图片和视频,用于展示和讨论。

2.准备课文中的生字词,以便于学生学习和巩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展示爬山虎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激发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见过爬山虎吗?它是什么样子的?”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模仿文中描述的自然景象。

教师点评,指导学生朗读技巧。

4.巩固(10分钟)学生展示对课文生字词的掌握,教师点评并讲解生字词。

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教师引导学生理解爬山虎的生长过程。

5.拓展(10分钟)分组讨论课文的寓意,学生分享讨论成果。

教师引导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moral of the story and think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humans and nature.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对自然的态度和观察力的重要性。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一等奖质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一等奖质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一等奖质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行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当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一等奖篇一从课题的“那片”一词就示意了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文章,睹物思人,感人致深。

课前,我在教学上润于了写作训练。

“以物思人”的文题,比如“一张照片”“月夜”“还是那片绿叶”“那片火红的枫叶”等。

同学题材新奇,内容详细,事例典型,我并支配同学足够的时间修改,同时并出示修改作文的最基本方法与修改符号。

1、把用词不精确的地方改精确。

2、把不通顺的句子改通顺。

3、把长句断成短句。

4、删去重复嗦的词句。

5、增加一些词句,使表达的意思更清晰,更完整。

6、改正错别字和使用不当的标点符号。

针对我班同学,修改作文不是难点,通过同学亲临实践,很自然地引进了新授内容,看看叶老先生是怎样批改作文的。

出示资料袋“一张画像”让同学先读原文,再读修改后的文章,然后谈谈自己的体会。

也就是从叶老先生修改的作文中,能体会到叶老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

借机出示课题,引导同学反复朗读课文,在同学熟读的基础上,我出示了课文第九自然段,让同学反复地读,并要求背诵仿写。

本自然段就三句话。

第一句“融洽”;其次句“亲切、质朴、溶化”;第三句“绿得沉郁”。

这样不但有利于背诵理解,而且有利于仿写。

第10自然段最终一句“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这句话与题目呼应,含蓄地写出了15岁时那个夏日午后的事情始终留在脑海中,叶圣陶先生的音容笑貌始终激励着前进,像这样的句子文中有,让同学多读几遍课文,然后鼓舞同学相互沟通写作文和修改作文方面的体会。

这个环节同学表现还是不错,有的说,我知道了写作文要写得真实,要有感情。

也有的说,无论批改作文还是写作文,也要像叶老那样认真仔细,一丝不苟。

还有同学说,读了这篇课文,我觉得我们的语文老师就是这样……这是从同学对文章的整体感知而获得的信息,从语文基础上,同学也不错,究竟四班级了,知道怎样去预习新课,怎样清扫字词障碍,同学会用工具书,大多数同学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8篇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8篇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8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一):一、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作家肖复兴在1992年为了纪念叶圣陶先生写的回忆,回忆了1963年叶圣陶先生给“我”批改作文,并请“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浅的成长经历,表现了叶圣陶先生对文一丝不苟、对人平易真诚,堪称楷模的文品和人品。

这篇课文的篇幅较长,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比较多。

这样的对刚刚升入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很有难度。

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往往停留在文字表面,对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不容易理解,对文中所表现的叶老关爱下一代的精神也缺少深刻的感受。

基于此,我想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和感受叶老认真的态度,以及对下一代的关爱就是教学难点。

感受叶老的人品和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就是教学重点。

教学中力图透过多种形式的读,不同资料的比较,补充课外资料,自主练习修改句子中的问题等方法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二、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推荐、眼帘、删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客厅”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资料,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4.初步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培养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懂得学作文应先学做人。

5.透过学习课文,感受叶老对文一丝不苟,对人平易真诚的文品和人品。

三、教学准备学生练习朗读、背诵第6课《爬山虎的脚》,了解有关爬山虎的知识以及叶圣陶的生平。

教师准备自制多媒体及字词卡片,《一张画像》的修改稿,搜集有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读出“推荐、删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客厅、曲线、春风拂面、映入眼帘”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清课文思路,理解“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这个含义深刻的句子。

4.初步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感受叶老的认真、平和。

教学重点理解“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精选多篇)目录第一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第二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第三篇: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第四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第五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及反思更多相关范文正文第一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品味人品感受作品——《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教材解读】《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组“成长的故事”专题中的一篇课文。

是作家肖复兴在1992年为了纪念叶圣陶先生写的回忆文章,回忆了1963年叶圣陶先生给“我”批改作文,并请“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浅的成长经历,表现了叶圣陶先生对文一丝不苟、对人平易真诚,堪称楷模的文品和人品。

课文借抒情景,感人至深,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教育性。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

2.感受叶老堪称楷模的人品和作品,培养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

3.学习结合上文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难点】了解叶圣陶先生的人品与文品,感受作者对叶老的思念、敬重与感激之情。

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

结合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准备】课前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搜集叶老和肖复兴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认识叶圣陶,导入新课1、出示叶圣陶照片,简介。

1988年,叶老先生在北京去世,作家肖复兴为纪念他,写下了这篇文章。

2、指导学生读好题目。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出示叶老照片,介绍叶老及肖复兴写这篇文章的背景,叶老的慈祥的面容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拉近学生与叶老的距离。

】二、出示重点语句,概括主要内容1、这篇文章在选作课文时做了改动。

课前大家也已经预习了课文,谁能来试着说一下在文中肖复兴回忆了他和叶老先生的哪两件往事?2、指名读课文最后一段。

(1)读准“堪称楷模”,理解意思。

(2)那么,在肖复兴的眼中,叶老先生是一位怎样的大作家呢?(板书:人品作品堪称楷模)【设计意图: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抓住课文的中心句,直奔主题,引领学生学习全文。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设计(通用15篇)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设计(通用15篇)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设计(通用15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设计篇1学习目标:1、从叶圣陶先生修改中学生作文的这件事中,感受到老一辈对青少年一代的热情关怀,培养写后要一丝不苟地认真修改自己作文的好习惯。

2、从叶圣陶先生对《一张画像》的修改中,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

学习重点:从叶老对中学生作文的修改中,感受叶老对青少年一代的热情关怀,并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

课件准备:1、《一张画像》修改的原文。

2、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

二、读全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思:课文写了什么有关叶老的什么事?2、指名交流三、自读自悟,学习修改方法,感受老作家人品。

1、自读1-4自然段,思:课文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深的感受,画出句子,并在句中空白处写下自己的感受。

2、指名交流。

预设:(1)句子:题目《一张画像》改成《一幅画像》,我立刻感到用字的准确性。

类似这样的修改很多,长句子断成短句的地方也不少。

有一处,我记得十分清楚:“怎么你把包几何课本的书皮去掉了呢?”叶老先生改成:“怎么你把几何课本的包书纸去掉了呢?”删掉原句中“包”这个动词,使得句子干净了,也规范了。

而“书皮” 改成“包书纸”更确切,因为书皮可以认为是书的封面。

学生可能感受到:作文修改方法、叶老修改的很认真、我们也要修改作文等。

(2)句子: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

我从中感受到叶老修改得非常认真。

学生可能感受到:叶老修改的非常认真。

教师趁机拿出修改稿原稿,学生看在让学生谈感受。

(3)句子:这不仅使我看到自己作文的种种毛病,也使我认识到文学事业的艰巨:不下大力气,不一丝不苟,是难成大气候的。

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学生可能感受到:文学事业的艰巨,要认真,要一丝不苟,叶老对文学事业的认真,对我的平和、温暖。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优秀15篇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优秀15篇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优秀15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会用“受益匪浅”、“身临其境”造句。

2、理解课文内容,从中学习叶圣陶优秀的做人品质。

3、从文中学习修改作文以及借景抒情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阅读课文,整体感知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2、给课文划分段落。

3、自学生字新词。

4、找出不懂的问题。

二、细读课文,突破重点1、划出有关叶老修改作文的语句。

2、叶老是用什么方法,从哪些方面进行修改作文的?3、归纳总结出叶老修改作文的方法。

4、引导学生体会出叶老的良好品质。

三、再读课文,体会感受1、学生自读叶老的话。

2、利用重点的词语体会字句中含着的思想感情。

3、联系上下文,进一步理解“作家就是这样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这样写的”这个句子,体会叶老的.人品、作品,体会从叶老身上得到的启示和教育。

4、朗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品味并体验作者的感受。

四、整体升华,学习方法修改作文的方法。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2学习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推荐、眼帘、删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客厅、莫名其妙”等词语。

2、能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3、感受叶老的认真、质朴,懂得学作文应先学作人。

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培养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难点: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课前准备:1、搜集叶圣陶和肖复兴的资料。

2、推荐阅读《爬山虎的脚》生字生词卡片。

生字课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师生交流搜集的有关叶圣陶和肖复兴的资料。

2、两位作家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让我们通过读课文来了解。

3、板书课题: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4、看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二、试读课文,自学生宇新词1、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顺的句子多读几遍。

2、指名分段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语文优秀教案优秀教案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语文优秀教案优秀教案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语文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爬山虎的喜爱之情。

2.学习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主旨。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爬山虎的喜爱之情。

2.学习课文中的描写方法。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

2.学会观察和描绘身边的景物。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教师出示爬山虎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特点。

2.学生分享对爬山虎的印象和了解。

二、课文阅读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内容。

2.教师检查学生阅读情况,解答疑惑。

三、课堂讨论1.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2.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如“绿绿的爬山虎”“秋天里的爬山虎”等。

3.学生讨论作者为什么喜爱爬山虎,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四、学习方法指导1.教师讲解比喻和拟人手法。

2.学生举例说明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学生回顾课文内容,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二、课堂讨论1.学生讨论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如对比、排比等。

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验,尝试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

三、写作训练1.教师出示写作题目:“我的家乡的景物”。

2.学生根据题目,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进行写作练习。

3.教师选取优秀作文进行展示和点评。

四、课堂小结2.教师强调观察和描绘身边景物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1.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使学生感受到了作者对爬山虎的喜爱之情,学习了课文中的描写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和描绘身边景物,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同时,通过课堂讨论和写作训练,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学生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七、教学拓展1.学生课后收集关于爬山虎的资料,了解其生长环境、特点等。

2.学生观察身边的植物,尝试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进行描绘。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通用13篇)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通用13篇)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通用13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文档、教学教案、企业文案、求职面试、实习范文、法律文书、演讲发言、范文模板、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experiences, job reports, work reports, resignation reports, contract templates, speeches, lesson plan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通用13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通用13篇)作为一名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的教案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的教案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学生对爬山虎的兴趣。

(2)运用多媒体展示爬山虎的生长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2. 教学难点:(1)爬山虎的生长过程及其生活习性。

(2)如何运用课文中的句子进行表达和描绘。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爬山虎图片及生长过程视频。

(3)生字词卡片。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观察周围的植物,对爬山虎有一定的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爬山虎图片,引导学生关注。

(2)邀请学生分享对爬山虎的了解。

(3)简要介绍爬山虎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朗读。

(3)分析课文结构,概括每个自然段的主题。

3. 探讨爬山虎的生长过程:(1)观看爬山虎生长过程视频。

(2)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爬山虎的生长特点。

(3)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实践演练:(1)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句子,描绘自己身边的植物。

(2)学生上台展示,互相评价,教师指导。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观察身边的植物,记录其生长过程及特点。

2. 拓展作业:(1)收集有关爬山虎的资料,进行阅读分享。

(2)参观植物馆,深入了解不同种类的植物。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团队合作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公开课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公开课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1、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公开课教学设计一等奖一、教材解读1课文简说。

这篇课文是作家肖复兴在1992年为了纪念叶圣陶先生写的回忆文章,回忆1963年叶圣陶先生给我批改作文,并请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浅的成长经历,表现了叶圣陶先生对文一丝不苟、对人平易真诚,堪称楷模的文品和人品。

课文先写叶圣陶先生给我修改作文的事:我看到了叶老对作文的修改,阅读了叶老的简短评语,对叶老的人品产生了初步印象,也树立了写作的信心。

然后写我到叶老家里做客,两次具体描写了叶老家院子里满墙的爬山虎:下午刚进院时见到的阳光照耀下的爬山虎和黄昏时落日余辉映照下的爬山虎,作者通过写爬山虎表达了自己当时的心情。

最后写这件事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作者说: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与题目呼应,含蓄地写出了15岁那个夏天的事情一直留在作者的脑海中,叶圣陶先生的音容笑貌、亲切教诲一直激励着他前进。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作家肖复兴的成长故事,体会学作文应先学做人的道理,学习通过描写景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同时感悟如何修改作文。

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是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并从叶老对《一张画像》的修改中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

2词句解析。

(1)使得句子干净了也规范了。

干净,在这里指句子简洁明白,不啰嗦。

规范,指语言标准、典范。

(2)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拂,轻轻擦过,春风拂面指像春风一样从脸上轻轻擦过,形容使人感到非常愉快、舒服。

作者运用这个比喻,更形象地表达出自己对叶老的感受。

二、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推荐、眼帘、删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客厅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4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培养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懂得学作文应先学做人。

三、教学建议1课前可以布置学生查找有关叶圣陶和肖复兴的.资料,阅读他们的作品。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学习教案一等奖3篇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学习教案一等奖3篇

1、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学习教案一等奖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学习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要求】1、从叶圣陶先生修改中学生作文这件事中受到启发,培养一丝不苟地认真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

2、从叶圣陶先生对《一张画像》的修改中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

3、学习本课生字,理解词句,练习用“受益匪浅”“堪称楷模”造句。

【教学重点】1、从本文作者的切身感受中体会修改作文的重要性。

2、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复习旧课二、检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的预习情况1、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从课文中能看出来吗?2、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事?三、初步理解课文内容1、提出自学要求:在上一组,我们学习了“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这篇课文比较长,同学们用五分钟时间,把课文很快地看一遍,想一想,怎样把课文分成两个部分,再现再把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画出来。

2、学生按要求自学。

3、讨论交流:⑴讨论:课文可以分为哪两个部分?⑵交流:你画出了哪些含义深刻的句子?四、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1、提出自学要求:认真学习课文第一部分,想一想,叶圣陶先生是怎样修改《一张画像》这篇作文的`。

2、学生按要求自学。

3、讨论:课文中是怎样讲叶圣陶先生修改作文的?五、布置作业看看这一课的生字,想想怎样记住这些字。

第二课时一、复习旧课1、开火车读课文第一部分,每个人读一个自然段。

要求读得准确、流利。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是怎样修改作文的。

二、学习叶圣陶先生是怎样修改作文的1、谈话,激发兴趣:在课文中,作者举了几个例子,说明叶圣陶先生是怎样改肖复兴的作文的,我们看了已经很受启发。

2、小结修改作文的几点方法。

三、布置作业1、抄写词语:一丝不苟、受益不浅、隔岸观火、身临其境。

四年级语文上册《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优秀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优秀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优秀教案四年级语文上册《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优秀教案《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芙蓉区育才小学黄慧荣一导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7课,请齐读课题(生读)。

对照课题与文章内容,你会产生什么疑问吗?(指名说,课文主要是写叶老批改“我”的作文和“我”到叶老家做客的事,那为什么要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点击鼠标,突出课题为题呢?)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

二新授1看,这就是爬山虎出示课件1—爬山虎的录像。

看到这满墙的爬山虎,你有什么感受?(生自由回答:很绿、很美、富有生机和活力••)那作者眼中的爬山虎又是怎样的呢?请大家默读课文,找一找,划一划:“我”在哪里见到了爬山虎?课文哪些地方描写了爬山虎?(学生自由读书、划记,师巡堂了解读书情况。

)2 学生汇报交流。

(“我”在叶老家的院子里见到了爬山虎,课文有两处对爬山虎的描写。

)哪两处呢?分别请两名同学读一读。

出示课件2Δ刚进里院,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使得夏日的燥热一下子减少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

Δ我一眼又望见院里那一墙爬山虎,黄昏中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

3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两段话,比较一下:它们分别是写什么时候的爬山虎?(指名说,第一处是下午刚进院时见到阳光照耀下的爬山虎——点击鼠标,突出“夏日”;第二处是黄昏时落日余晖映照下的爬山虎——点击鼠标,突出“黄昏”)。

4 从作者对爬山虎的描写中,你能感受到什么呢?首先,请两位同学读一读这两段话,其他同学注意比较其中写爬山虎的重点词语。

a你认为这里描写爬山虎的重点词语有哪些?请同学们对照课本,在书上圈划出重点词句。

(学生自由读书,师巡堂。

)汇报交流:第一处描写中的重点词句有“绿葱葱”“温柔的小精灵”“跳跃”“闪烁”“迷离的光点”等,第二处的重点词句有“沉郁”“浓浓的湖水”“摇曳”“虎虎有生气”等;点击鼠标——突出词句b接下来,请同学们欣赏两段录像,比较一下:前后两处中爬山虎的特点有什么不同?出示课件3、4——两种场景(第二处描写到的爬山虎比第一处显得更加深沉、更加有力;)c从作者对爬山虎的两段描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从这两段描写中,我感受到了一种美、生机与活力、作者对叶老的敬佩••)5 能有感情地读好这两段话,出示课件5——课件2中的两段文字配上课件3、4中的场景,读出一种美感,读得富有生机和活力吗?首先请同学们自由练读(生读);谁来试试?(指名读);请听——点击鼠标,出现声音文件,即范读;谁再来试试?(再指名读);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好吗?(齐读)。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近义词反义词词语解释9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近义词反义词词语解释9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近义词反义词词语解释9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近义词反义词词语解释 1一、导入激疑:1、复习引入: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6课,请齐读课题(生读)。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课文主要是写叶老批改“我”的作文和“我”到叶老家做客的事)师:通过这两件事,作者认识了一位怎样的作家,能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吗?(我非常庆幸,自己第一次见到作家,竟是这样一位人品和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

)2、出示句子,读读。

师:同学们,叶圣陶老爷爷,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也是蜚声国内外文坛的大文学家,一生写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他的作品堪称楷模。

3、激疑:既然是写这么一位人品和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那课文又为什么要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呢?二、品读悟情:请大家再来看看文中几次写到绿绿的爬山虎?划出来,读读看,从中你体会到什么?1、学生自读课文,在课文上圈划2、交流,出示相关句子,生谈体会①“刚进四合院,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

夏日的燥热仿佛一下子减去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

”(引导学生将阳光和爬山虎与叶圣陶先生和“我”进行对比思考。

(把“阳光”照在绿叶上“闪烁着迷离的光点”比作“小精灵”,表面上写有了阳光,爬山虎才能生机勃勃,熠熠生辉,实际上表现出“我”受到叶老鼓励,充满了从事文学事业的信心——已“拥有”那份“心思”。

)a、从作者对爬山虎的描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我感受到了一种美、生机与活力、作者对叶老的敬佩······)b、师:谁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读出一种美感,读得富有生机和活力吗(指生朗读、齐读)c、师小结:确实是一种美的景色,一幅幅美的画面,也可以说,作者在这儿营造着一种美的意境。

这美的意境是不是单单由自然景色的美、爬山虎那绿绿的美构成的呢?(生齐答:不是)师追问:更重要的是因为有什么?(叶老人格的美)对!这美的境界是美的景色与美的人格的完美融合!你能从课文中哪些句子体会到叶老的人格美?重点引导理解:δ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15篇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15篇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15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1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从叶圣陶先生修改中学生作文这件事中受到启发,培养一丝不苟、认真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

2.从叶圣陶先生对《一张画像》的修改中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

3.学习本课生字,理解词句,练习用“受益匪浅”、“堪称楷模”造句。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本课生字、词,让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三)练习用“受益匪浅”、“堪称楷模”造句。

二、教学重点、难点(一)学习本课生字、词,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二)练习用“受益匪浅”、“堪称楷模”造句。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启发谈话。

同学们,我们学习过叶圣陶先生写的《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

课文写到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正是叶老先生家院墙上的爬山虎。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是发生在叶老先生家里的一件事,这件事虽然已经过去几十年了,但是给作者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印象。

为什么这件事对作者的影响这么大呢?下面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让学生初读课文,并画出生字、词。

(三)教师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检查学生初读课文的情况,并注意纠正读音。

1.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本课生字较多,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读准这些生字在课文中的读音。

)“删”:sh1n是翘舌音,不要读成s1n。

“篇”、“荐”、“颠”、“蕴”、“堪”都是前鼻音,要注意读准。

2.指导学生分析字形结构。

本课共有12个生字。

教师可引导学生用填表法作分析字形结构的练习。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优秀教案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优秀教案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优秀教案《《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优秀教案》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那一、课前导入: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6课,齐读课题“那片()爬山虎”(板书),什么样的爬山虎?(绿绿的)。

这篇文章是作者44岁时为了表达对叶老的思念、敬重与感激而写的。

将近30年过去了,虽然叶老已经离开了,可是这片绿色却永远留在了作者心中。

让我们继续走进肖复兴的成长故事,随着肖复兴一起去经历15岁那年改变他命运的那一天。

二、回忆内容,深入理解1、这篇课文主要写了谁和谁之间的故事?生:叶老爷爷和肖复兴之间的故事。

(板书)2、上节课我们讲了课文的第一部分,谁来说说这部分写了什么?生:叶老爷爷帮肖复兴批改作文。

板书:批改作文3、肖复兴的这篇文章有一千五百字,叶老修改了一百多处。

面对如此细致的修改,肖复兴的内心不再平静,他从心底发出什么感叹?生:“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语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师:叶老先生不但帮我修改作文还写了评语,叶老写的评语对我有没有产生什么影响?生:“树立了我写作的自信。

”师:看来,虽然肖复兴和叶老爷爷素未谋面,但是叶老爷爷为他修改作文一事,的确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三、深入学习“邀请做客”过渡:我们和肖复兴都以为,故事就这样结束了,但是,没有想到,那年暑假的一天,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引生回答:叶老先生邀请15岁的肖复兴到他家做客!)板书:邀请做客。

作者听到这个消息时,第一个感觉是什么?生:感到意外。

师:从哪里看出来?找出有关句子。

生:“像叶圣陶那样的大作家,居然要见一个初中生!”(换词:竟然、没想到)师:如果你是肖复兴,即将见到闻名中外的大文学家,你会是怎样的心情?生:意外、兴奋、紧张…师:看来大家都能体会到作者的心情,也很羡慕作者能够有这样的机遇,不如,我们就把自己想象成肖复兴,一起走进叶老爷爷的家吧!学习要求:我会学1、自由读7-10自然段2、边读边画①用“——”画出描写肖复兴和叶老家做客时见面和交谈的句子。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流利的朗读课文,读懂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叙述顺序,能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2、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细致、有序的观察习惯。

3、背诵3、4自然段。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的特点写好片段的。

教学难点:图文结合教学,了解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1)爬山虎的脚爬墙示意图。

(2)一堵墙上的爬山虎。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境导入,激发学习兴趣1、谜语:(1)上搭架,下搭架,条条青龙藤上挂。

(丝瓜)(2)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挂。

(葡萄)我们要是种丝瓜和葡萄,首先要做一项什么工作?(搭架子。

不搭架子,丝瓜和葡萄就不能往高处生长。

)2、导语:同学们知道了,葡萄和丝瓜都是靠搭架子才能往高处攀援的植物。

爬山虎呢,也是一种攀援植物,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处爬。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它有脚。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6课《爬山虎的脚》。

二、理解课题,了解文章背景①、本文的作者是谁?(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

中国现代文学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

江苏省苏州市人。

选入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除《爬山虎的脚》外,还有《记金华的双龙洞》《小青石》等。

)②、读课题,想一想,这个课题的题眼是什么?读了课题你想说点什么?③、叶圣陶爷爷写了爬山虎的哪些方面呢?让我们走进课文。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1、学生自由读文。

(注意这样两个问题:(1)圈出课文的生字新词。

(2)课文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爬山虎的什么?)2、检查交流。

(1)请学生自愿当小老师,领读词语。

嫩绿舒服均匀重叠空隙漾起拂过叶柄蜗牛紧贴蛟龙枯萎逐渐牢固(2)指导生字写法。

叠 (下面是“且”);逐(“半包围”);虎( 第三笔“﹁”等) (3)掌握多音字。

(4)你读懂了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第一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生长得很茂盛。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优秀教学设计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优秀教学设计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优秀教学设计(2)(总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优秀教学设计(2)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优秀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优秀教学设计预设二:“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1)、春风拂面是一种怎样的感觉你体会到了什么(一个中学生的作文能得到叶老如此认真细致的批改,使“我”感到如春风拂面搬地舒服、愉快。

)(2)、如春风拂面般地朗读这句话。

预设三:“这一篇作文写的全是具体事实,从具体事实中透露出对王老师的敬爱。

肖复兴同学如果没有在这几件有关画画的事上深受感动,就不能写得这样亲切友自然。

”(1)、如果你就是当年的肖复兴,读着这样的评语,你会有怎样的感受?(这则短短的评语,是那样亲切,使我树立发写作的信心,致使我走上了写作的道路。

)(2)、肖复兴读了这则评语树立了写作的信心,你读了这则评语又有何感想呢?小结:教师引读:叶老修改得多么认真仔细,简直把我经愣住了,叶老如此认真的修改,让一个从未见过面的“我”,却叶老的那一则简短的评语让“我”树立了写作的信心。

同学们,也让我们读懂了叶老对写作是那样(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四、拓展阅读:《叶圣陶谈作文》“动笔之前要定一个简要的提纲,写在纸上也好,写在脑子里也好,这是一种好习惯。

”“写完了,从头到尾看一遍,马上自己审核,自己修改,这也是种好习惯。

”“语言就好象一幢房子,词好像砖和木头房子是砖头盖起来的,用词要恰当,不要用那些模糊的词,更不能自己造词,这就像自己造钞票,是犯法的。

”“句子越自然越好,不要装腔作势,摆出一副架子,新鲜的说法如果滥用了,反而讨厌。

就像吃东西,山珍海味吃多了,就觉得腻了,不像青菜豆腐不太会吃厌。

所以写文章要跟平常说话一样,一定要自然。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精选多篇)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以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引导学生展开与文本、教师和同伴的对话,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鼓励每一个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通过自主学习,以读促悟的学习方式,研读文本,体悟情感,领会文章的表达特点,在读中感悟,并在教学中充分体现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有机统一,在学生得到充分的情感体验的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认真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

二、教材分析:这篇课文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这一单元以“成长的故事”为专题,体验成长的快乐。

四年级的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很多问题,但他们中却很少有人去思考这些问题,更不会意识到这些问题在自我成长道路中所起的作用,而这篇课文是当今文坛著名作家肖复兴在1992年为了纪念叶圣陶先生写的回忆文章。

回忆了1963年叶圣陶先生给“我”批改作文,并请“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浅的成长经历,赞颂了叶圣陶先生对文一丝不苟的文品和对人平易真诚的人品。

文章的篇幅较长,其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比较多,适合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达到以读促情、以读促悟的教学目标。

另一方面,文章中叶圣陶先生批改了“我”的作文,所以还可以学习如何修改作文的。

三、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合作探究的能力和文本鉴赏力,还有一定量的词汇积累,他们能够自主学习字词,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并能在交流和讨论中,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但是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往往只停留于文字表面,对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还不容易理解,对文中所表现的叶老关爱下一代的精神也缺少深刻的感受。

基于此,我想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和感受叶老认真的态度,以及对下一代的关爱就是教学难点。

感受叶老的人品和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就是教学重点。

四、教学目标:1、学习叶圣陶先生伟大的人品与文品,懂得学习作文首先应学会作人的道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课文段落的自主感悟和个性解读,了解叶老一丝不苟的写作态度和平易近人的人品。

2、通过比较诵读,感受课文通过爬山虎的描写所反映的作者不同的心情,初步了解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3、链接作者的文学之路,品味重点句子和课题的深刻内涵,感受课文表达的感激与怀念之情。

4、补充阅读,初步学习读懂借景抒情的段落。

【教学理念】
学生的阅读是一种自主的个性化行为。

在阅读对话活动中,提供必要的语言依托和补充材料,给学生搭建起自主阅读的脚手架,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多层解读文本,完成对学习内容的意义建构,获得语言的发展和精神成长的营养。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诵读,初读课文
1、四十多年前,著名作家叶圣陶曾在《爬山虎的脚》中描写过自家院落里那一墙绿绿的爬山虎(本册课文第6课),哪些句子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向大家背诵几句。

2、揭题,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些什么。

3、交流初读感受,梳理课文中的人与事。

二、多层解读,深悟课文
叶老帮“我”修改作文以及那天下午的谈话,使我对叶老的做事与为人有了一些了解。

1、自主读悟,表层解读:
默读课文,联系课文中语句具体说说你的感受。

出示:
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

他跟我的谈话,让我()。

(引导学生联系文中几处具体描写读懂“认真、平和、质朴”等。


2、资料帮助,个性解读:
一个初中生,习作得到了大作家的修改,并受邀到作家家做客,请你也像作者一样从这修改中、交谈中去感受一番,你从中有什么感受与收获。

出示文后补充的“资料袋”材料──被修改的作文稿子,补充阅读原文中对谈话内容的记叙。

(附:那一下午,叶老先生没谈我那篇获奖的作文,也没谈写作。

他没有向我传授什么文学创作的秘诀、要素之类。

相反,他几次问我各科学习成绩怎么样。

我说我连续几年获得优良奖章,文科理科学习成绩都还不错。

他说道:“这样好!爱好文学的人不要只读文科的书,一定要多读各科的书。

”他又让我背背中国历史朝代,我没有背全,有的朝代顺序还背颠倒了。

他又说:“我们中国人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历史,搞文学的人不搞清楚我们的历史更不行。

”)
3、难点感悟,诗意解读:
⑴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他的批改却如“春风拂面”;我受邀做客,他的话语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

看着这两个词语,让你想起了哪些诗句,哪些景象?
(交流点拨:“吹面不寒杨柳风”,春风拂面是一种怎样的感觉?看着这样的修改,仅仅是脸上的感觉吗?冬天的冰融化后,和以前大不一样了,变成淙淙的春水。

那么,我小小的心融化了,让你想到了什么?)
⑵指导有感情朗读,引读课文中直接抒发作者感受的句子。

4、比较阅读,写法解读:
课文在第二件事的记叙中两次描写了院中那一墙爬山虎,我们能从中感受到什么呢?
⑴找出描写爬山虎的句子读一读。

去掉这些描写是否通顺?有何不同?
⑵联系作者两次看到爬山虎时的心情,想想两次对爬山虎的描写有什么不一样?
⑶作者借景抒情,那一片绿里跳跃着、闪烁着他的那份高兴,那份激动,一份沉甸甸的收获,一种难以表达的憧憬。

让我们用心去体会,去诵读。

(师生合作,有感情配乐诵读。


三、悟读课题,升华情感
1、补充阅读,感受“非凡”:
叶老的批改,如春风拂面,叶老的话语,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心里充满无限的憧憬与期待。

那15岁的那个夏天意义非凡。

那个夏天以后会发生什么事?让我们看看肖复兴的文学之路吧。

你对这“意义非凡”是否有更多的理解。

(附:肖复兴,现任《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

已出版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报告文学集、散文随笔集和理论集80余部。

近著有《音乐笔记》、《日子的回忆》、《纸的生命》、《父亲手记》、《总有一处让你感动》等。

曾获全国及北京上海优秀文学奖多种,《音乐笔记》获首届冰心散文奖。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向往奥运》、《荔枝》、《银色的心愿》、《寻找贝多芬》等篇入选大中小学课本。

)2、深情回忆,诵读课题:
⑴课文结尾写道,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你现在知道为什么总是那么绿着?是仅仅在眼前吗?
⑵1988年,著名作家叶圣陶逝世。

1992年,时年45岁的肖复兴提笔写下这篇文章,回忆发生于30年前少年时代的故事。

同学们,在肖复兴心里,忘不了的是什么?
(联系全文抒发情感。


忘不了(),忘不了(),忘不了()!
⑶师恩难忘这是所有学生的心声。

多年过去了,肖复兴没有忘记叶圣陶先生对他的教诲,没有忘记叶老曾经写过的爬山虎。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绿在他的生命中。

那一份情浓缩成一声深情的感激,浓缩成一份永远抹不去的回忆──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带着感情读课题)。

四、读物推荐,课外拓展
同学们,有许多作家都写过感激、怀念老师的作品,著名诗人舒婷也用相似的命题描写发生在中学时代的故事,表达了对老师的一片深情。

这里呈现的只是文章的结尾,如果有兴趣,就请同学们课外去阅读这一篇《在那颗星子下》。

……
还是那条林荫道,老师纤细的手沉甸甸地搁在我瘦小的肩上。

她送我到公园那个拐弯处,我不禁回头深深望了她一眼。

星子正从她的身后川流成为夜空。

最后她自己也成为一颗最亮的星星,在我记忆的银河中,我的老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