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中国古代自然审美观念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自然观的内涵

中国古代自然观的内涵

中国古代自然观的内涵
中国古代自然观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和谐统一的观念:中国古代自然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人与自然被视为一个整体,人应该与自然相互交流和平衡,而不是征服和控制自然。

这种观念在《易经》中表现得很明显,提倡顺应自然、符合天道。

2. 阴阳五行的理论:中国古代自然观还包括阴阳五行的理论。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两个对立但又相互依赖的概念,代表着事物的阴阳两面性。

五行(金、木、水、火、土)则代表了自然界万物的基本属性和互相制约的关系。

这种观念在中国古代医学、天文学、农学等领域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3. 自然崇拜和神话传说:中国古代还存在着对自然力量的崇拜和神话传说。

人们相信大自然中存在着神灵、神仙和各种神奇的生物,他们能够影响人类的命运和自然的运行。

例如,《山海经》中记载了许多神话传说与自然景观相关的故事,反映了人们对自然力量的景仰和想象。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自然观的内涵集中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阴阳五行的理论认识以及对自然力量的崇拜和神话传说。

这种观念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哲学、医学、农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且在现代仍然有一定的传承和影响。

自然辩证法-古代朴素自然观

自然辩证法-古代朴素自然观

04
CHAPTER
古代朴素自然观的影响与启 示
对哲学思想的影响
古代朴素自然观强调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统一性,认为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后来的哲 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代朴素自然观强调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相互作用,认为人类应该顺应自然规律,而不是过度干预和破 坏自然环境。这种思想对后来的环境保护主义和可持续发展思想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对自然规律的片面认识
古代朴素自然观往往只关注直观可见的自然现象,忽视了隐藏在背后的复 杂机制和规律。
受限于当时的认知水平和科学局限性,古代人对自然规律的解释往往带有 主观臆断和迷信色彩。
古代朴素自然观对自然规律的描述过于简单化,未能全面、深入地揭示自 然现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无法解释复杂自然现象
机械论自然观认为自然界的变化是机械运动的结果,没有生命的存在,人类应当通过科学和技术来控制和改造自 然。
详细描述
机械论自然观认为自然界的变化是机械运动的结果,没有生命的存在,人类应当通过科学和技术来控制和改造自 然。这种观点在近代科学中占据主导地位,如牛顿的经典力学等。机械论自然观对现代科技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推动了人类对自然的探索和开发。
指导思想
古代朴素自然观为现代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思想,如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 相处等理念。
实践应用
在现代科学研究中,古代朴素自然观的应用广泛,如生态保护、环境治理等领域。
价值意义
朴素自然观的价值意义在于它为人类认识自然界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方法,有助于人类 更好地把握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特点
以直观观察和经验积累为基础,缺乏 科学实验和理论分析,对自然界的解 释带有主观性和猜测性。

中国自然景观的审美观念

中国自然景观的审美观念

中国自然景观的审美观念
中国自然景观的审美观念强调自然与人的和谐统一,即所谓的“天人合一”。

这种审美观念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和尊重,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和保护。

在中国,自然景观的审美价值不仅仅在于其外在的美学特征,更在于其所蕴含的内在意义和哲学思想。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自然景观常常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如山、水、竹、梅等元素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寓意和象征意义。

此外,中国的自然景观审美也强调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顺应。

例如,在园林设计中,设计师会根据地势、气候等自然条件来安排景观布局,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和尊重自然。

同时,在欣赏自然景观时,人们也会注重观察和研究其自然规律和生态特征,从而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

总之,中国自然景观的审美观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尊重自然规律和生态特征,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和谐,以及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和保护。

这种审美观念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也为我们今天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指导。

中国古代对自然美的认识与体验

中国古代对自然美的认识与体验

中国古代对自然美的认识与体验
中国古代对自然美的认识与体验
在中国古代,自然被视为天地的神灵,是人类生活的基础和源头,因
此人们对自然美的认识与体验非常深刻。

1. 自然与哲学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自然是十分重要的,被誉为“天人合一”的基础。

透过观察自然界,人们认识到一种“道”的存在,一种超越人类的宇宙
法则。

2. 自然与艺术
中国古代的文人雅士善于将自然美融入到诗词、绘画、书法等艺术表
现中。

他们赞美大自然的神奇、壮丽和恢宏,将自然中的花草鸟兽、
山水云霞等形象融入到他们的作品中。

3. 自然与建筑
中国建筑注重环境和谐,尤其是与自然的联系,建筑师、园林设计师
将自然元素如山石、水面、花草、树木等自然景观融入到建筑设计中,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式园林和住宅建筑。

4. 自然与医学
在中国的传统医学中,自然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人们也深刻
认识到自然的奇妙和重要性。

医学家们通过对自然界的认识,研究出
很多能够治病强身的偏方,尤其是中药的开发,使得人们能够更好地
保护身体健康。

5. 自然与宗教
在中国古代的宗教信仰中,自然是神灵的化身,是人类与神灵相互沟
通的桥梁。

例如,道教之中的自然信仰以及佛教中的“四大元素”思想,都强调了自然的重要性,并将其视为宗教信仰的重要部分。

总之,中国古代对自然美的认识和体验是非常深入的。

人们不仅仅是
欣赏和赞美自然的美丽和神奇,更是将其视为生命的源泉和一种精神
的追求。

中国古代朴素的自然观

中国古代朴素的自然观

中国古代朴素的自然观一、引论在中国古代长期的科学认识活动中,古人形成了一种感应论自然观,认为自然界许多事物的运动变化都是由相互感应引起的。

自然感应论是在古代元气本体论基础形成的一种朴素自然观,对古代科学认识活动有着广泛而持久的重要影响。

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古人已初步认识到,自然界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尚书·泰誓》指出:“天有显道”。

《左传》认为:“天事恒象”。

庄子告诫人们:“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荀子则大声疾唿:“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此处的天即指包括天体在内的自然界。

通过古代哲人这类关于自然界运动变化规律性的肯定性论述,再结合当时的天文观测,日月食预报,以及与生活实践密切相关的其他一些科学认识活动,即可看出我国古人对事物运动变化的一些简单规律已有相当的认识。

古人也把事物的基本规律称为“常性”。

《逸周书·常训》指出:“天有常性,人有常顺。

顺在不变,性在不改,不改可因。

”正因事物的常性不改,人类才能认识它,顺应它。

《吕氏春秋·不苟论》指出:“性者,万物之本也,不可长,不可短,因其固然而然之。

此天地之数也。

”因此,只要认识了事物的基本属性,即可把握其变化规律,指导认识实践。

自然感应论即是古人所形成的关于事物普遍属性的认识。

经过对大量经验事实的反复观察和分析比较,古人形成了一种观念:许多同类事物之间存在相互感应作用。

先秦典籍中,有关这种认识的论述很多。

如《周易·文言》:“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庄子·渔父》:“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之理也。

”《吕氏春秋·召类》:“类同相召,气同则合,声比则应。

”“相从”、“相应”、“相求”、“相召”均指事物间的感应现象。

《说文》:“感,动人心也;”“应,当也。

”在古代文献中,“感”表示能使事物产生内在变化的一种作用,如《周易·咸卦》之“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周易·系辞》之“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应”表示事物对外界作用的反应,即受外界影响后产生的变化,如《周易·大有卦》之“应乎天而时行”等。

中国古代的自然观及其特点

中国古代的自然观及其特点

中国古代的自然观及其特点
中国古代的自然观念根植于中国古代人民对自然世界的直观观察与思考,形成了独特的自然观。

中国古代的自然观具有以下特点:
1.和谐统一:中国古代人认为自然界的万物都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宇宙、人类和自然三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和谐的统一关系。

人与自
然的关系是共生的,而不是对抗的。

这种观念透过中国古代的文化和
哲学思想贯穿其中。

2.天人合一:中国古代人相信宇宙是一个整体,人与天地万物是相通的。

天象、自然现象和人的行为都被认为互相影响和相互联系。

中国
古代人将自身与自然相融合,追求与自然的和谐。

3.尊重自然:中国古代人对自然抱有敬畏之心。

他们认为自然界的力
量和规律是无法改变的,并且深知人类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

因此,
他们尊重并接受自然的支配和因果律。

4.观察和天文学:中国古代人注重观察自然现象,特别是天文学方面。

他们运用观测、记录和计算的方法,逐渐形成了丰富的天文学知识和
天文历法。

中国古代的天文学成就在世界范围内具有重要地位。

5.五行学说:中国古代人通过一种称为“五行”的观念来解释自然现
象和事物之间的关系。

即金、木、水、火和土。

这一观念成为了中国
古代哲学、医学和自然科学的基础之一,也反映了中国人对自然界的
独特理解。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的自然观念注重和谐统一、尊重自然、观察和天
文学,这种观念受到中国古代哲学和文化的深远影响,也为后世中国人对自然的认知提供了宝贵的思考和借鉴。

中国古代自然审美观的演变

中国古代自然审美观的演变

中国古代自然审美观的演变
中国古代自然审美观的演变是一个在漫长历史中逐步形成、变迁和发展的过程。

它蕴含了古代中国人对自然的理解、认知和感悟,同时也受到历史、文化、哲学等多方面的影响。

1.古代自然审美观的起源:在中国古代,自然被视为神圣、神秘和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存在。

自然景观被视为天地造化,具有超越人类尘世的美和力量。

例如,在古代诗歌、绘画和文学作品中,常常描绘山水、花鸟、季节变化等自然元素,展现出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

2.自然与人的融合:古代中国人认为人与自然应当和谐相处,自然的美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

儒家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提倡顺应自然、尊重自然的观念。

3.审美观的变迁:随着时间推移和社会变迁,中国古代自然审美观也发生了变化。

不同朝代的政治、文化和哲学思潮都对自然审美观产生了影响。

比如唐代的山水诗画追求意境和写意,宋代则更注重精致和细腻,明清时期则强调山水画的写实与工笔。

4.影响与传承:中国古代自然审美观的演变也受到其他文化的影响,比如儒家、道家、佛家等不同思想流派的观念,以及外来文化的渗透。

然而,自然审美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保持着独特的特色和传承。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自然审美观是一个多元、深远而丰富的主题。

它代表了古代人们对自然的敬畏、赞美和感悟,也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自然美的追求和理解。

1/ 1。

古代朴素的自然观

古代朴素的自然观

古代朴素自然观中的尊重自然、顺应 自然、敬畏自然的观念为生态文明建 设提供了思想基础。在生态文明建设 中,需要注重生态保护和修复,推动 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
古代朴素自然观中的一些思想也可以 应用于社会治理领域。例如,“以德 治国”的理念可以引导政府在治理过 程中注重道德教化和社会风气建设; “以法治国”的理念可以引导政府在 治理过程中注重法治建设和公正司法 。这些思想可以为现代社会治理提供 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预防为主
古代医学认为预防疾病比治疗疾病更重要。因此,注重通 过饮食调理、运动锻炼等方式增强身体免疫力,预防疾病 的发生。
建筑艺术中的朴素自然观
仿生设计
古代建筑艺术中,人们注重仿生设计,将建筑物的造型和结构与自然界的生物形态相结合 ,如中国古代的木结构建筑中的斗拱和悬山屋顶等。
生态环保
古代建筑艺术中,人们注重生态环保,如采用天然材料建造房屋、设置庭院绿化等,以营 造宜人的居住环境。
尊重自然
古代建筑艺术中,人们尊重自然规律和生态环境,避免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同时注重建 筑物的功能性和实用性,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04
古代朴素自然直观性和表面性
古代朴素自然观主要基于直观的观察和经验,对自然界的认知停留在表面现象上 ,缺乏深入的科学探究。
缺乏科学实验验证
古代科学技术的局限性
缺乏科学认知
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较低, 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主要基于 经验和直观感受,缺乏科学的认
知和解释。
缺乏实验验证
古代科学实验的方法和技术较为 简单,缺乏对自然现象的深入研 究和实验验证,人们对自然规律
的认识存在局限性。
受宗教和迷信影响
在古代,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往往 受到宗教和迷信的影响,人们对 自然现象的解释往往带有神秘色

中国古代审美观

中国古代审美观

中国古代审美观中国古代的审美观念源远流长,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标准和价值观。

古代中国人注重内在的美与外在的和谐,追求自然与人文的统一,体现了中国古代审美观的独特魅力。

古代中国人对美的追求主要体现在艺术、文化、建筑等方面。

在绘画艺术中,中国古代审美观注重意境和笔墨的表现。

古代画家追求以简约的笔墨勾勒出富有情感和内涵的艺术形象,通过画面的布局和构图来传达自己的审美观。

中国古代绘画崇尚“意境”,强调画面的形神兼备,追求“以形写神”的艺术效果。

古代文人画以山水、花鸟等为题材,借物言志,通过意象的抒发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审美观。

这种审美观念在中国古代绘画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发展。

古代中国人对建筑的审美观念也十分独特。

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注重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中国古代建筑注重形式的简洁和比例的协调,追求建筑与自然景观的融合。

例如,中国古代园林建筑以园林景观的布局和设计为主,追求“山水意境”的完美呈现,体现了中国古代人对自然美和人文美的追求。

古代建筑中的细节装饰和雕刻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审美观的独特之处。

中国古代建筑注重“以形写神”,通过装饰和雕刻来表达寓意和审美情趣,使建筑更加精致和美观。

古代中国人还注重礼仪和服饰的审美观念。

中国古代礼仪之邦,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秩序的维护。

古代中国人通过礼仪来表达尊重和敬意,追求和谐的人际关系。

在服饰方面,古代中国人注重色彩的搭配和服饰的款式,追求穿着的整洁和得体。

中国古代的服饰注重精细的纺织工艺和细致的刺绣,体现了中国古代审美观的独特之处。

中国古代的审美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

古代中国人追求自然、简约、和谐的审美标准,注重内在的美与外在的和谐。

这种审美观念深深影响着中国古代艺术、文化、建筑等方面,也对后世的审美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代审美观念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观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代人对美的追求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为后世的审美观念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古代文人对自然的审美追求与境界揭示

古代文人对自然的审美追求与境界揭示

古代文人对自然的审美追求与境界揭示古代文人对自然的审美追求和境界揭示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古代中国,文人士大夫们常常通过诗、画、随笔等形式表达他们对自然世界的热爱和赞美。

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古代文人高尚的审美情操,还反映了他们深入思考和感悟自然之道的境界。

1. 古代文人的自然观念与审美观点古代中国文人认为自然是包容万物的伟大存在,崇尚天人合一的思想。

他们借助于才情和艺术创作,将内心深处对自然之美的理解转化为文字和画作。

古代文人秉持“格物致知”的原则,通过观察自然现象、体验四时变迁以及参悟宇宙间蕴含的道理来提升个人修养。

2. 诗歌中的自然描写与意境表达在古代文学中,自然被广泛应用于诗歌创作中。

古诗中常有描绘山水、花鸟、天空、四季等自然元素的表达方式。

通过诗歌中细腻的描绘,文人将自然景色与内心世界相融合,营造出独特的意境。

而这些诗经常通过隐喻和象征手法,传达出广阔的情感和思想抒发。

3. 画作中的自然之美古代文人不仅擅长写诗,还精于山水画。

他们通过画笔勾勒着宏伟壮丽的山川河流,展示了对自然景色的崇敬之情。

在古代山水画中,文人倡导“有形无迹”,注重表现自然风光背后隐含的精神境界。

他们以笔触轻重疏密来表现山水气势与神韵,进而引发观者内心深处对大自然之美的回响。

4. 随笔中的自然思考与哲学追求除了诗歌和画作,古代文人还通过随笔、笺注等形式表达对自然世界深入思考和探索。

随笔通常记载文人游历所见所闻,并结合个人感悟加以评论。

文人借助随笔的形式,从纷繁复杂的自然现象中提取出深刻的哲理,并通过文字传递给读者,引导他们进一步思考和探索自然之道。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综合表达,可以看出古代文人对自然之美的审美追求和境界揭示。

他们不仅将视觉、听觉、嗅觉等感官体验融入作品中,还在情感层面传递着对自然的敬畏与赞美。

这种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和理解,不仅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化,也为后世留下了重要的艺术遗产。

中国古代自然审美观

中国古代自然审美观

中国古代自然审美观
中国古代自然审美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天人合一”: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本质上是相互关联、彼此渗透的,宇宙中万物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这种思想认为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存,而不是对抗或征服自然。

2.“道法自然”:在中国古代哲学中,“道”代表的就是自然的规律,“法”则是人与自然互动的方式和原则。

中国古代人们认为,人类应该遵循自然的规律,与自然和谐共生,而不是过度开发或破坏自然。

3.尊重自然:中国古代文化中有很多关于尊重自然的理念,例如“山水有情”、“天人合一”等。

人们认为自然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应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

4.审美体验:中国古代的自然审美观也是一种审美体验。

人们通过欣赏自然的美景,体验到自然的力量和美感,从而与自然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

这种审美体验可以通过诗歌、绘画等方式来表达。

5.意境之美: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自然景观常常被赋予深刻的寓意和象征意义,成为人们表达情感和思想的重要手段。

例如,山水画中常常表现出一种深远、宁静、清新的意境,让人感受到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存。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的自然审美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以及通过审美体验和意境之美来表达对自然的赞美和敬畏。

这种观念对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自然美范畴

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自然美范畴

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自然美范畴
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自然美范畴包括天然美、意境美和道。

1. 天然美:这是中国古典美学的基石,强调人的内在天性之美,追求自然、纯真、朴实和和谐。

天然美不仅关注个体的内在品质,还强调人际关系和社会伦理的和谐,体现了中国古典美学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理解。

2. 意境美: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概念,强调艺术作品中所表现出的诗情画意、含蓄韵味和哲理思考。

追求意境美的目的在于揭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内在联系,以达到审美体验的高度。

3. 道:这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灵魂,源于道家哲学,强调天人合一、顺应自然。

总之,中国古典美学中的自然美范畴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欣赏的。

中国古代文学的审美观念

中国古代文学的审美观念

中国古代文学的审美观念中国古代文学的审美观念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哲学、伦理和文化内涵。

学生在学习中国古代文学时,需要了解以下几个方面的审美观念:1.道法自然:中国古代文学强调顺应自然、遵循自然规律的审美观念。

道法自然体现在文学创作中,就是追求自然、朴实、恬淡、清新、脱俗的风格。

2.情志合一:中国古代文学强调作品要表达作者的情感和志趣,情志合一的审美观念要求文学作品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体现作者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3.意境深远:意境是中国古代文学审美观念的核心,要求作品具有丰富的想象空间和深远的哲理内涵。

意境深远的作品能引人深思,激发读者的想象力。

4.韵味悠长:中国古代文学追求作品韵味悠长的审美效果,通过音韵、对仗、排比等手法,使作品具有音乐美、节奏感和韵律美。

5.文采飞扬:中国古代文学注重作品的语言表达,要求文采飞扬、辞藻华丽,但又不能过分堆砌,要恰到好处。

6.寓教于乐:中国古代文学强调作品在审美享受的同时,要有教育意义,传递正能量,引导读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7.人物塑造:中国古代文学重视人物形象的塑造,要求作品中的人物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典型的代表性,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反映社会现实和时代特点。

8.历史题材:中国古代文学喜欢运用历史题材,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绘和分析,展现作者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思考。

9.神话传说:中国古代文学中汲取了丰富的神话传说资源,将这些神话传说融入文学作品,丰富了作品的想象力和文化内涵。

10.寓意象征:中国古代文学善于运用寓意和象征手法,通过作品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追求。

11.文学流派:中国古代文学形成了多个文学流派,如山水田园派、边塞诗派、婉约派、豪放派等,各个流派都有独特的审美特点和代表人物。

12.文学批评: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注重审美鉴赏,提出了诸如“文以载道”、“诗言志”等审美标准,对后世文学创作和审美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

通过了解和掌握这些中国古代文学的审美观念,学生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中国古代自然诗中的自然美学

中国古代自然诗中的自然美学

中国古代自然诗中的自然美学
中国古代自然诗是中国文学宝库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不仅表现了自然的美丽和神奇,也折射出中国古代自然美学的思想和理念。

自然美学是人们对自然的审美体验和深入思考,是一种观察自然、尊重自然、崇拜自然的态度。

在中国古代自然诗中,自然美学的思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然是高尚的
中国古代自然诗中常常赞美自然的高尚,如《登高》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就表达出人类的短暂与自然的永恒相比,自然更为高尚。

二、自然是美好的
古人在自然之中寻找美,如《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就表现了草原景色的美丽和生命力的顽强。

三、自然是神秘的
中国古代诗人也对自然中神秘的力量充满了敬畏和好奇,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中的茱萸是一种神秘的植物,因为它只在重阳节才开花,寓意着兄弟间的感情。

四、自然是自由的
中国古代自然诗也表现了自然的自由和无拘无束,如《送元二使安西》中“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扇底龙媒去不回,车
轮滚滚空自回”中的草木、花卉和车轮都有着自由自在的状态。

总之,中国古代自然诗中蕴含着深刻的自然美学思想,它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理念。

中国古代的自然观

中国古代的自然观

中国古代的自然观自古以来,中国人民追求人和自然的统一。

中国古代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是相当丰富的,最具广泛影响的自然观是适应自然,认为人与自然可以相感相通,和谐相处。

古代最有代表性的天人关系学说就是“天人合一”,强调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的相通、相类和统一。

天人合一思想源于战国时子思、孟子的学说,到宋代有了比较明确的理论意义。

天人合一的思想包括以下几个命题:①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②自然界有普遍规律,人也服从这一普遍规律;③人性即是天道,道德原则与自然规律是一致的;④人生的理想是天人的协调与和谐。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张世英作者简介:1921年生,湖北武汉人。

1946年毕业于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哲学系,1946—1952年在南开大学、武汉大学任教。

1952年至今,历任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研究所讲师、副教授、教授,所学术委员会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

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

兼任《黑格尔全集》中文版(人民出版社)主编、中西哲学与文化研究会会长。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了解“天人合一”思想的内涵及其发展演变,对于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都是有意义的。

今天我谈谈这个思想,并分析一下这个思想的现代意义。

先秦的“天人合一”思想从历史上看,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先秦、西汉初年和宋明时期。

“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史上长期占主导地位的思想,虽然中国古代也有“天人相分”的观念,但远不及“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深远。

“天人合一”的思想可以溯源于商代的占卜。

《礼记·表记》中说:“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

”殷人把有意志的神(“帝”或“天帝”)看成是天地万物的主宰,万事求卜,凡遇征战、田猎、疾病、行止等等,都要求卜于神,以测吉凶祸福。

这种天人关系实际上是神人关系,由于殷人心目中的神的道德属性并不明显,所以殷人与神之间基本上采取了一种无所作为、盲目屈从于神的形式。

第四讲+中国古代自然审美观念

第四讲+中国古代自然审美观念

天人合一哲学思想
老庄哲学--天不是人格神,而是“自然”、“宇宙精 神”、“天地精神”,侧重从遵循自然规律以获得精神自 由的角度加以阐述。
“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 庄子,“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齐物论》 “与天地精神相往来”。 《庄子·外物》 ------强调顺乎自然人生应当是始于“天地与我并生”,终于’‘万物与找 为一而要达到这“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无需通过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只 须通过主观精神上的‘’心斋,和“坐忘” (《大宗师》)

“玄道在于妙悟,妙悟在于即真。即真则有无齐观,齐观则彼己莫 二。所以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东晋,僧肇)
•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惹埃。”“我心即佛, “佛即我心”,客观世界的一切色相变幻,完全是主观心灵变化的产 物 • 提倡“即心即佛”,“顿悟见性”,主张“心净则佛土净”,入世即 出世,所谓“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景德传 灯录》。
中国古代自然审美思想
评价 • 忽略自然山水形象美和形式美,山水成为人伦道德的比附, 而失去了独立的审美价值。 • 侧重审美主体的本体地位,还没有达到对自然山水审美的 超然境地,无法达到更深的审美体验。
中国古代自然审美思想
道家“天然”说或“物我两忘”说
• ------推崇不假雕琢的自然之美。认为天地之美是客观存在 的,它们按照自己的自然本性表现自己,人们应该顺应它, 不要以外力去强行干预、改变它。 •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 •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 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圣人无为, 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庄子·知北游》
借自然山水以愉悦精神,侧重审美主体的审美心境,通过 人与自然建立的精神关系,来达到对自然山水审美的超然 境地。 将审美视野由社会伦理引向自然山水,从自然美中获得精 神的超越,来摆脱那种樊笼似的人事羁绊。 晋宗炳:“老病俱至,名山恐难遍睹,惟当澄怀观道,卧以 游之。”凡所游履,皆图之于室,谓人曰:‘抚琴动操,欲 令众山皆响!’

中国古代如何欣赏自然美

中国古代如何欣赏自然美

中国古代如何欣赏自然美中国古代如何欣赏自然美——从四个文人欣赏自然美的角度来看自然美,顾名思义就是自然事物所呈现出来的美感。

谈到自然美,我们不由得就会想起日月星云、山水花鸟、草木虫鱼、园林四野等等。

然而意识到这些美丽的存在并不是从现在才开始的,而是从古至今,这些美丽的印象就已经在每代人的脑海里,不论从各朝各代,还是到现世今朝,自然美都成为许多文人、艺术家等笔下、眼中的素材。

老师上课曾以《诗经》里面在描写社会百态时所体现的自然美,和自古文人爱“梅兰竹菊”这“花中四君子”为例,讲述了中国古代一部分是怎样欣赏自然美的。

我这篇论文也将主要来探讨在诗词争鸣,歌赋风行的时代,从四个不同的文人角度来看古代中国是如何欣赏自然美的。

屈原:比德,借自然物抒情屈原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诗人,也是世界文化名人,应该说屈原才是第一位全面发现自然美的中国人。

他写了一篇著名的诗——《橘颂》。

在这篇诗歌中,他描绘了橘树的美丽:“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绿色的叶子,洁白的花,那是多么的可爱啊)“曾枝剡棘,圆果抟兮;更赞美橘树的品德:“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根深蒂固难以迁移,意志坚定从不改变)“精色内白,类可任兮。

”(外表精莹,内心洁白,类似可以担负重任啊)屈原实际上是用橘子来比喻坚定的道德操守,橘树是君子人格的象征。

中国人欣赏自然美,有一个重要的传统,就是用自然物来比喻品德。

屈原的这首咏橘是真正的“比德”。

“比德”后来成为中国人欣赏自然美的一个重要传统。

在中国的文人画中.松、竹、梅、兰、菊成为表现君子人格的重要题材。

屈原不仅是比德说的发明者。

更是借自然物抒情的大师。

屈原的诗中,大量地借自然物抒情,比如,《九辩》中,他借秋风表达悲伤之情: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惊傈兮若在远行。

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这里的秋天景象肃杀萧瑟恰与诗人内心的悲伤相一致。

然而秋天也不都是萧条的,在《湘夫子》中,那秋天就很美: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中国古代自然观

中国古代自然观

1.气是天地之本,万物之原气概念在我国起源很早。

上古先民观察飘荡的云烟和弥漫的雾霭,创造了象形文字“气”。

【l3随着认识的发展,后来古人认为自然界存在多种属性的气,它们的运动变化,决定自然万物的演化发展,如西周太史伯阳父用“天地之气”的运行失序解释地震现象,春秋时期医和用阴、阳、风、雨、晦、明六气的运动说明气候的变化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在这种朴素的气化自然观基础上,战国时期古人开始把气看作构成自然万物的基本材料。

《管子·内业》认为,气“下生五谷,上为列星。

”《庄子·知北游》认为,“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苟子·王制》认为,水火草木禽兽和人均由气所构成。

在他们看来,从地上五谷到天上列星,从无机界到有机界,都是由气生成的。

在这种认识基础上,当战国后期的学者以思辨的方式追溯宇宙演化的源头时,进一步提出了“元气”概念。

“元者,万物之本。

””o古人用“元气”表示宇宙演化的原始物质,即万物的本原。

《鹃冠子·泰录》说:“天地成于元气,万物乘于天地,”其中“元气”所表达的即是这种意思。

关于元气说提出的时间,学术界一直存有争议。

不过至迟到汉代,元气本体论思想已相当流行。

《太平御览》引成书于西汉的《河图》说:“元气无形,汹汹蒙蒙,堰者为地,伏者为天也;”该书叉引《礼统》说:“天地者元气之所生,万物之所自焉。

”西汉杨雄微灵赋》也明确认为:“自今推古,至于元气始化。

”汉代《易纬·孝经钩命诀》也认为,“元气”是太初之时宇宙【收稿日期)2001年2月24日[作者筒介]胡化凯(19s4~)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教授。

77万方数据最早的物质存在状态,由它逐渐演化出有彤有像的万事万物。

在前人认识的基础I:,东汉王充在《论衡》中充分沦述了元气本体论思想。

他明确提出:“万物之生,皆禀元气。

”大量资料表明,中国汉代已普遍用元气概念说明宇宙演化的过程,将元气看作世界万物的本原。

浅谈中国古代自然观

浅谈中国古代自然观

浅谈中国古代自然观中国古代主要是指旧石器晚期到中国近代史开始之前的漫长历史。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是辉煌的,四大发明,圆周率的计算都是领先世界很多年的。

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的认识,是人们对整个世界认识的基础。

中国古代,人们把自然界看作是一个普遍联系、不断运动的整体,由此形成朴素的自然观,如“阴阳说”、“五行说”、“元气说”等。

古代自然观是一种有机论自然观,强调整体和联系,注重事物的变化发展,注重解释事物与现象的关系,注重的是辨证统一。

第二,古代的自然观具有浓郁的思辨性质,不注重实验方法和逻辑推理。

第三,它是一种经验性、实用性的自然观,讲究直观的经验的积累和服务于农业生产实际。

中国古代自然观主要有:(1)阴阳五行说阳字本是指日光,阴字本是指没有日光。

到后来,阴、阳发展成为指两种宇宙势力或原理,也就是阴阳之道。

阳代表阳性,主动、热、明、干、刚等等;阴代表阴性,被动、冷、暗、湿、柔等等。

阴阳二道互相作用,产生宇宙一切现象。

阴阳家认为,五行按照一定的顺序,相生相克四季的顺序,与五行相生的顺序是一致的。

木盛于春,木生火,火盛于夏,火生土,土盛于中央;土生金,金盛于秋;金生水,水盛于冬;水又生木,木盛于春。

五行学说解释了宇宙的结构。

阴阳五行学说中的科学方面,由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事物对立统一的客观面貌,并能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有效的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从而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得以保存和延续下来,并不断得到细致化和丰富化。

在这种理论中,很少有意志论和目的论的主观臆测,而更多的是具有机械论和决定论的倾向。

我国古代医学家,在长期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将阴阳五行学说广泛地运用于医学领域,用以说明人类生命起源,生理现象,病理变化,指导着临床的诊断和防治,成为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极为深刻的影响。

阴阳学说是以自然界运动变化的现象和规律来探讨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的变化,从而说明人体的机能活动、组织结构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自然审美思想
儒家“比德说”或“情志合一”说 • 以山水比喻道德、品质的说法,把自然物的某些特征与人 们伦理道德的某种品质相比拟,通过自然人格化,来寻求 人与自然山水间内在精神的契合。 • 孔子:‘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知者乐, 仁者寿。”《论语·雍也》 •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天人一哲学思想
老庄哲学--天不是人格神,而是“自然”、“宇宙精 神”、“天地精神”,侧重从遵循自然规律以获得精神自 由的角度加以阐述。
“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 庄子,“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齐物论》 “与天地精神相往来”。 《庄子·外物》 ------强调顺乎自然人生应当是始于“天地与我并生”,终于’‘万物与找 为一而要达到这“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无需通过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只 须通过主观精神上的‘’心斋,和“坐忘” (《大宗师》)
中国古代自然审美思想
评价 • 忽略自然山水形象美和形式美,山水成为人伦道德的比附, 而失去了独立的审美价值。 • 侧重审美主体的本体地位,还没有达到对自然山水审美的 超然境地,无法达到更深的审美体验。
中国古代自然审美思想
道家“天然”说或“物我两忘”说
• ------推崇不假雕琢的自然之美。认为天地之美是客观存在 的,它们按照自己的自然本性表现自己,人们应该顺应它, 不要以外力去强行干预、改变它。 •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 •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 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圣人无为, 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庄子·知北游》
•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辛弃疾《贺新 郎》) •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 • “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苏轼《点绛唇》)

“玄道在于妙悟,妙悟在于即真。即真则有无齐观,齐观则彼己莫 二。所以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东晋,僧肇)
•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惹埃。”“我心即佛, “佛即我心”,客观世界的一切色相变幻,完全是主观心灵变化的产 物 • 提倡“即心即佛”,“顿悟见性”,主张“心净则佛土净”,入世即 出世,所谓“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景德传 灯录》。
古代自然审美的最高境界
审美境界---心与物游、物我两忘
• 心与物之间相交相游,自然与人之间浑然一体的“天人合 一”审美境界。 • 审美主体全身心地去体验感应自然,既不拘泥于自然山水 的外在形态,也不受囿于伦理道德的理性制约,把心完全 融化为物,物也完全融化为心,从而达到物我融为一体的 相谐相忘。
古代自然审美的最高境界
天人合一哲学思想
儒家哲学--将天视为具有一切美好品质的具有人格意义 的主宰,侧重从伦理道德角度阐释
孔子:“知天命”(《论语·为政》),“畏天命”(《论语·季氏》), “天生德于予”(《论语·述而》) 孟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孟子·告子》), “宇宙万物皆备于我”,‘’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孟子·尽心》 · 董仲舒:“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天亦有喜怒 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 宋明代理学--认为“天道”与“人道”是相通的,“天由道而生, 地由道而成,物由道而形,人由道而行;天地人物则异矣,其于道, 一也。’,
中国古代自然审美观念
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唯物主义--元气论,把整个宇宙视为气化流行,人即在 其中谋求与天地气化流行成为和谐之整体。
唯心主义,或以‘天’为一超时空的大秩序,而人是依此 超时空之大秩序而行事、‘体道,以求宇宙之和谐; 或以‘天为‘心’,认为道理俱于一心之中,充分发挥 ‘本心,之作用即可‘与天同体”
中国古代自然审美思想
评价-- • 在矫正了先秦儒家忽略大自然形象美、形式美的弊端。 • 高度肯定天地之美的客观存在和崇高价值,自然山水就成 为人们的审美对象,而不仅仅是伦理道德的附庸。 • 奠定了中国自然和艺术审美推崇天然之美的美学基调,对 后世的美学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 拉开了中国古代社会文人名士畅神山林、游历自然山水的 序幕,倡导了古人追寻自然之美的风气。自然景观中的素 朴、淡雅的景致特别受到古人的赏识。
借自然山水以愉悦精神,侧重审美主体的审美心境,通过 人与自然建立的精神关系,来达到对自然山水审美的超然 境地。 将审美视野由社会伦理引向自然山水,从自然美中获得精 神的超越,来摆脱那种樊笼似的人事羁绊。 晋宗炳:“老病俱至,名山恐难遍睹,惟当澄怀观道,卧以 游之。”凡所游履,皆图之于室,谓人曰:‘抚琴动操,欲 令众山皆响!’
古代自然审美的观照方式
静观默察, 澄怀味象
源于老庄哲学的“虚静”说 •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老子》)--排除主观的功 利欲念,返照内心清明虚静的本性。 • 庄子提出“心斋”、“坐忘”、“物化”的审美命题。 • ”心斋”,即摒弃功名欲念,保持虚静空明的心境。要达 此心境,还必须通过“坐忘”的方式。通过“心斋”、 “坐忘”,排除知性干扰,就会使主客体完全融合,达到 “物化”的境界。
----老庄的自然天道观,强调的是存在于天地之中的一种自然而然的宇宙精 神,主张从自然之道出发,“无为”以顺应自然,从而达到一种超功利的自 由的精神境界。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禅宗-印度佛教与中国本土道家哲学及魏晋玄学融合的 产物。信奉“梵我合一”的世界观,追求一种超越是非、 有无、生灭、得失的自由境界。
中国古代自然审美思想
宗炳 “澄怀味象” 审美说-
宗炳, 《画山水序》 • “澄怀”,即保持庄子所说“心斋”、“坐忘”那样一种 虚静空明的心境,这是对自然山水进行审美观照的心理条 件。 • “味象”,即对客观的自然山水进行审美的品味,获得一 种“凝气怡身”、“万趣融于神思”的“畅神”的精神愉 悦。
中国古代自然审美思想
中国古代自然审美思想
评价
• 摆脱了原始自然崇拜观中对自然山水的恐惧心理,开始以一种人与自 然平等相处的亲和态度,借自然物来赞颂人格美、精神美。 • “比德说”强调人和自然的互相交流,把自然美和人的精神道德联系 在一起,对自然美的欣赏没有停留在仅供感官享受的程度,在对大自 然的领悟、借鉴和学习中起到了陶冶情操的作用。 • 对大自然精神意义的发掘和推崇,有助于人们在欣赏自然山水时越过 表面现象去寻找万物内在的精神品质之美,为后代的美学家、艺术家 从更高的层次探索山水之美开辟了道路。 • 形成了中国古代自然审美中一种独特的精神倾向,即注重自然山水审 美的人伦精神和人文精神,进而使中国的自然景观得到了“人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