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诊断
常见心电图诊断【111页】
病理性传导障碍
室内阻滞:束支及分支
捷径传导:预激综合征
房室传导阻滞 atrioventricular block,AVB
阻滞在心房到心室之间(希氏束以上)的传导系统 1、I 度房室传导阻滞 2、Ⅱ度房室传导阻滞
• Ⅱ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莫氏I型) • 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莫氏Ⅱ型)
3、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心房扑动(呈2∶1下传)
心房颤动
快速房颤
室颤
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与分类
窦性心律失常:过速、过缓、不齐、停搏
激动起
早搏:房性、室性、房室交界性
源异常
主动性 心动过速:室上性、室性
心 律 失
异位心律
扑动和颤动:房性、室性
被动性:逸搏与逸搏心律
激动起源与传导异常:室性并行心律
常
生理性传导障碍 房室阻滞:分3度
激动起源与传导异常:室性并行心律
常
生理性传导障碍 房室阻滞:分3度
激动传 导异常
病理性传导障碍
室内阻滞:束支及分支
捷径传导:预激综合征
窦性心律失常
正常窦性心律
1. 窦性P波:I、II、aVF↑, aVR↓
2. 频率:60~100次/分钟 3. P-R间期:0.12~0.20s 4. P-P间距相差<0.12s
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与分类
窦性心律失常:过速、过缓、不齐、停搏
激动起
早搏:房性、室性、房室交界性
源异常
主动性 心动过速:室上性、室性
心 律 失
异位心律
扑动和颤动:房性、室性
被动性:逸搏与逸搏心律
激动起源与传导异常:室性并行心律
常
生理性传导障碍 房室阻滞:分3度
心电图报告诊断模板
1、窦性心律P波:Ⅱ直立,avR倒置,P-R间期≥0.12秒。
2、正常心电图QRS波:无异常。
ST段:无异常。
T波:无异常。
U波:无异常。
3、窦性心动过缓P波:Ⅱ、avF直立,avR倒置,R-R规则,频率<60bpm。
4、窦性心动过速P波:Ⅱ、avF直立,avR倒置,R-R规则,频率>100bpm。
5、窦性心律不齐P波:Ⅱ、avF 直立,avR倒置,P-P间期互差≥0.12秒6、窦性心律不齐P波:窦性节律中出现较长的间歇,其间无P波,长间歇不是基本节律PP间期的整数倍,PP间期>2.5秒7、左心室高电压QRS波:Rv5 = mV ,R v5+Sv1= mV8、偶发室性早搏QRS波:提前出现宽大畸形QRS波群,QRS≥0.12秒,伴继发性ST-T改变,宽大畸形QRS波群之前没有相关的P波,<6个/分钟(或1份心电图<6个)9、偶发多源室性早搏提前出现宽大畸形QRS波群,QRS≥0.12秒,伴继发性ST-T改变,宽大畸形QRS波群之前没有相关的P波,<6个/分钟(或1份心电图<6个),同一导联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形态,联律间期不一致。
10、频发多源室性早搏提前出现宽大畸形QRS波群,QRS≥0.12秒,伴继发性ST-T改变,宽大畸形QRS波群之前没有相关的P波,≥6个/分钟(或1份心电图≥6个),同一导联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形态,联律间期不一致。
11、频发多源室性早搏,部分连发提前出现宽大畸形QRS波群,QRS≥0.12秒,伴继发性ST-T改变,宽大畸形QRS波群之前没有相关的P波,≥6个/分钟(或1份心电图≥6个),同一导联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形态,联律间期不一致,部分室早连续两个出现12、频发多源室性早搏,个别连发提前出现宽大畸形QRS波群,QRS≥0.12秒,伴继发性ST-T改变,宽大畸形QRS波群之前没有相关的P波,≥6个/分钟(或1份心电图≥6个),同一导联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形态,联律间期不一致,个别室早连续两个出现13、频发多源室性早搏,个别呈间位性提前出现宽大畸形QRS波群,QRS≥0.12秒,伴继发性ST-T改变,宽大畸形QRS波群之前没有相关的P波,≥6个/分钟(或1份心电图≥6个),同一导联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形态,联律间期不一致,个别室早在两个窦性搏动间发生14、频发多源室性早搏,部分呈二联律提前出现宽大畸形QRS波群,QRS≥0.12秒,伴继发性ST-T改变,宽大畸形QRS波群之前没有相关的P波,≥6个/分钟(或1份心电图≥6个),同一导联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形态,联律间期不一致,1个正常心搏后出现1个室早,连续出现3组15、频发多源室性早搏,部分呈三联律提前出现宽大畸形QRS波群,QRS≥0.12秒,伴继发性ST-T改变,宽大畸形QRS波群之前没有相关的P波,≥6个/分钟(或1份心电图≥6个),同一导联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形态,联律间期不一致,2个正常心搏后出现1个室早,连续出现3组16、频发多源室性早搏,部分呈二、三联律提前出现宽大畸形QRS波群,QRS≥0.12秒,伴继发性ST-T改变,宽大畸形QRS波群之前没有相关的P波,≥6个/分钟(或1份心电图≥6个),同一导联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形态,联律间期不一致,1个正常心搏后出现1个室早,连续出现3组,2个正常心搏后出现1个室早,连续出现3组17、频发多源室性早搏,部分连发,伴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提前出现宽大畸形QRS波群,QRS≥0.12秒,伴继发性ST-T改变,宽大畸形QRS波群之前没有相关的P波,≥6个/分钟(或1份心电图≥6个),同一导联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形态,联律间期不一致,部分室早连续两个出现,部分室早连续3个出现18、频发多源室性早搏,部分呈二、三联律,伴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提前出现宽大畸形QRS波群,QRS≥0.12秒,伴继发性ST-T改变,宽大畸形QRS波群之前没有相关的P波,≥6个/分钟(或1份心电图≥6个),同一导联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形态,联律间期不一致,1个正常心搏后出现1个室早,连续出现3组,2个正常心搏后出现1个室早,连续出现3组,部分室早连续3个出现19、室性逸搏长的RR间期之后出现宽大的QRS波群,无与其相关的P波20、室性逸搏性心律长的RR间期之后连续出现宽大畸形QRS波群21、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连续出现QRS波群宽大畸形,窦性P波与室性心律形成干扰性房室脱节22、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连续出现QRS波群宽大畸形,窦性P波与室性心律形成干扰性房室脱节23、心室扑动各导联无P波,QRS-T波群无法分辨,代之以正弦型的大扑动波24、尖端扭转型室速QRS波群振幅与波峰周期性改变25、心室颤动振幅波形极不规则,无法识别QRS,ST-T。
动态心电图诊断标准
动态心电图诊断标准动态心电图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心电图检查方法,它可以在24小时内记录患者的心电活动,帮助医生对心脏疾病进行更加准确的诊断。
动态心电图的诊断标准对于医生来说非常重要,只有准确的诊断标准,才能确保对患者病情的准确判断。
本文将重点介绍动态心电图的诊断标准,希望能够帮助医生更好地进行临床诊断。
首先,动态心电图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心律失常、缺血性心脏病、心肌梗死等。
对于心律失常的诊断,需要根据动态心电图上的心率、心律、P波、QRS波、T波等指标进行分析,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病史,进行综合判断。
而对于缺血性心脏病和心肌梗死的诊断,则需要关注动态心电图上的ST段改变、T波倒置、Q波出现等特征,以及心肌酶学检查和心肌超声等辅助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其次,动态心电图的诊断标准还需要考虑到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等因素。
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在动态心电图上的表现可能会有所不同,比如老年患者更容易出现心律失常,而年轻患者更容易出现缺血性心脏病的表现。
性别因素也需要考虑,女性患者在动态心电图上的表现可能会有所不同于男性。
此外,患者的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也会对动态心电图的表现产生影响,需要在诊断时进行综合考虑。
最后,动态心电图的诊断标准还需要考虑到动态心电图的技术特点和局限性。
动态心电图是在患者正常生活和活动状态下进行监测的,因此在分析时需要考虑到患者的活动状态、情绪状态等因素对心电图的影响。
此外,动态心电图的监测时间有限,可能无法记录到患者发作的所有心电活动,因此在诊断时需要注意到这一局限性。
综上所述,动态心电图的诊断标准是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医生在进行动态心电图分析时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临床情况、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等因素,结合动态心电图的技术特点和局限性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做出准确的诊断。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动态心电图诊断标准能够对临床医生有所帮助,提高对心脏疾病的诊断水平。
心电图的诊断名词解释
心电图的诊断名词解释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简称ECG)是一种常见的非侵入性诊断方法,用于评估心脏的电活动,并帮助医生诊断心脏疾病。
心电图记录了来自心脏的电信号在时间上的变化,通过分析这些波形、间期和幅度,医生可以了解心脏的状态,检测异常情况并进行诊断。
本文将对心电图中常见的一些诊断名词进行解释。
一、心率(Heart Rate)心率是指心脏在一分钟内跳动的次数,通常以“次/分钟”计算。
正常成人的心率范围为60-100次/分钟。
心率的增加可能表示心脏过度负担、应激、药物影响或体温升高等,而心率过缓可能说明心脏传导系统异常或者某些药物的副作用。
二、心律(Rhythm)心律指的是心脏跳动的规律程度和节奏。
正常情况下,心脏应当以一定的规律间歇性地跳动。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跳动异常,可以表现为心跳过快(心动过速)或心跳过慢(心动过缓),甚至出现心脏骤停等情况。
心律的正常节律是由心脏传导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共同完成的。
三、波形解读1. P波(P wave)P波是心电图中的一个波形,代表心房的收缩。
通常情况下,P波的形态应当是尖锐、均匀的。
如果P波的形态发生改变,可能表明心房存在异常电活动。
2. QRS波群(QRS complex)QRS波群是心电图中的另一个波形,代表心室的收缩。
QRS波群包含了Q波、R波和S波三个波峰,正常情况下,QRS波群的时间应当在0.06-0.1秒之间。
如果QRS波群宽度增加,可能表明心室传导存在异常。
3. ST段(ST segment)ST段是QRS波群之后的一个时间段,正常情况下应当是等电位线(平直)。
ST段的改变经常与心肌缺血、心肌损伤等疾病相关。
若ST段抬高或压低,可能提示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等情况。
4. T波(T wave)T波是心电图中的最后一个波形,代表心室的复极过程。
正常情况下,T波为正向波,且高度适度。
若出现T波倒置、增高或降低,可能表示心室除极异常。
典型心电图诊断
THANKS
感谢观看
标准心电图导联包括12个导联,包括 6个肢体导联(Ⅰ、Ⅱ、Ⅲ、aVR、 aVL、aVF)和6个胸导联(V₁至V₆) 。
02
正常心电图
P波
总结词
正常心电图的P波代表心房的除极过程,形态一般较小,且不 易辨认。
详细描述
P波出现在心电图的开始部分,是心房肌细胞除极产生的电位 变化。正常P波的形态较小,时限一般不超过0.12秒,且在Ⅰ 、Ⅱ、aVF、V4-V6导联上应直立,而在aVR导联上应倒置。
房性心律失常
房性期前收缩
详细描述房性期前收缩的发生机制、 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
心房颤动
详细描述心房颤动的发生机制、临床 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
室性心律失常
室性期前收缩
详细描述室性期前收缩的发生机制、 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
室性心动过速
详细描述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机制、 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
心电图的组成
心电图由P波、QRS波群、T波和U波 等组成,每个波都有特定的形态和意 义。
P波代表心房的兴奋过程,QRS波群代 表心室的兴奋过程,T波代表心室的复 极化过程,U波则是心室的电位变化 。
心电图的导联
心电图的导联是指心电图记录时所用 的电极位置和连接方式。
通过导联的组合可以获得不同部位的 心电信号,从而对心脏进行全面的监 测和分析。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心包积液时,心包腔内液体异常积聚,导致心脏电信号传 导受阻。心电图上表现为P波和QRS波群电压降低,这是 心包积液的典型表现之一。同时,心包积液还可能引起其 他心电图异常表现,如ST段和T波改变等。对于心包积液 的诊断,心电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确诊仍需结合其 他检查手段如超声心动图等。
图解常见心电图诊断专家讲座
0.13s 。符合分支型室速。(男,23岁)
图解常见心电图诊断
第23页
交界性早搏: 提前出现QRS-T波群, QRS为室上性(偶伴差传), 可见其前后无P
波( 心房与心室同时除极) ,也可前后有逆行性P-波, P-波在QRS前时, P- -R
间期< 0.12s, P-波在QRS后R- P- < 0.16s ,代偿间歇多完全。
第13页
短阵房性心动过速2: 1传导: 本图见两阵频率为205次/分连续P`波,每 2个P`波有1个下传心室,即呈2: 1下传。前1个P`波因为落在T波顶 峰之前(前1心动周期绝对不应期上),故不能下传。(此图房性P波 在III导联清楚)
图解常见心电图诊断
第14页
短阵多源性房性早搏、短阵房性心动过速: II长条统计心
房性早搏: 提前 出现P`-QRS波 群,P`波与窦性 P波不一样,P`R大于0.12s, QRS为室上性, 偶见宽大畸形 (差传),代偿 间歇不完全(配 对时间+代偿间 歇<2P-P)。本 图可见2个提前 P`-QRS-T波群, 前一个QRS为室 上性,后一个宽 大畸形(伴室内 差异传导)。提 前出现P`波为主 要判别点。
第6页
窦房结内游走心律。 P-P显著不整, P-R间期大于0.12s, P-P短时P波
稍高, P-P长时P波稍矮小, 同导联P波仅有电压差异, P波极性未发生
显著改变。
图解常见心电图诊断
第7页
窦房结至心房游走心律。 P-P不整, P-R大于0.12s, III导联 P波由正
向逐步转到正负向, aVL导联由负正双向转为正向, P波极性发生了
2、加速性交界性逸搏心律。 3.逆钟向转位。 (大于交界 性自主心率时称加速性交界 性自主心律或加速性交界性 逸搏心律)。
心电图的正常图形解读与异常判读
心电图的正常图形解读与异常判读一、什么是心电图?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简称ECG)是利用心脏肌肉在工作时产生的电活动记录下来的一种检查方法。
通过测量心脏在一定时间内产生的电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特定的波形图形,可以了解心脏是否存在异常。
二、正常心电图的特征1. P波:P波代表房室结激动传导,通常应该是呈正向并尖锐而对称的波峰。
2. QRS波群:QRS波群代表室性激动传导过程,通常包括一个或多个波峰和凹陷,其中R峰为最高点。
3. T波:T波代表室性肌肉复极化过程,应该是倾斜向上并光滑的。
三、常见异常心电图1. 心率失常心房颤动:心房颤动时,P波消失且心房未能同步收缩。
房室传导阻滞:QRS间期延长或QRS波形变异。
室性早搏:提前出现一个宽大畸形的QRS波群。
2. 心室肥厚左心室肥厚:R波振幅增高、胸前导联的S波深度增加。
右心室肥厚:右胸导联V1中,R波增高或者S波减低。
3. 心脏缺血缺血性ST段改变:ST段抬高或压低超过0.1mV。
心肌梗死:出现持续性ST段抬高和Q波。
4. 心律失常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率加快,P波形态正常。
室性心动过速:心率加快,QRS波形畸形。
5. 其他异常电解质紊乱:如低钾、低钙、低镁等可以引起T波改变。
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如洋地黄类)可引起心电图异常。
四、专业判读与建议对于一份心电图的判断需要由专业医生进行,以下是一般的建议:1. 结合临床情况综合分析。
2. 判断是否存在临床症状和体征。
3. 检查患者的基础资料,如年龄、疾病史等。
4. 结合其他辅助检查结果,如心肌酶谱、心脏超声等。
五、心电图的应用心电图不仅可以用于判断患者的疾病情况,还可以应用于其他方面:1. 心电监测:可以实时监测患者的心电活动,对病情进行及时评估。
2. 心律失常诊断与治疗:通过心电图的分析,确定异常节律类型,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3. 评估药物疗效:观察药物对心脏电活动的影响,调整治疗方案。
心电图诊断
第四步:是否出现QRS波群提前激动
一)房性早搏及房速: 房早:可见提前出现P’-QRS-T波群,P’与窦性
P波形态不同,三个和三个以上房早同时出现则 为房速。 二)交界性早搏及室上速 交界性早搏:可见提前出现P’-QRS-T波群,P’ 在II、III倒置,avR直立,P’-R<0.12s。 阵发性室上速:P波消失或出现逆行P波,RR间期 绝对相等,心室率在150--250次/分。 三)室早和室速: 可见提前出现宽大畸形QRS-T波群。
振幅:正常肢体导联振幅绝对值总和≥0.5mv,胸导联 ≥1.0mV,若低于正常值则为低电压;
1)左室高电压:主要为RI>1.5mV或RV5>2.5mV;
2)右室高电压:主要RV1>1.0mV。
注:胸导联正常情况由R/S<1逐渐变为R/S>1,V5 导联R波为最高,若V5导联R/S<1,则为顺钟向 转位。
电轴:电轴的测量方法是看I导联及III导联QRS波正 负向小格数想加,再查表。口诀:尖对尖,向右 偏;口对口,向左走。
注:当电轴左偏>-45°时,I、aVL呈qR型,II、III呈 rS型,r波很小,则为左前分支阻滞。
三)T波
时限:主要和QRS结合在一起测量QT间期,正常值 为0.36s--0.44s,若大于0.44s,则为QTc延长。
II度II型窦房阻滞:PP间期恒定,脱落一组P-QRS-T波群,最长PP 间期=2倍PP间期。
aVR无倒置P波时,怎么判断心律
一)aVR出现直立P波时:aVR出现直立P波,II、 III、V5、V6出现倒置P波,PR间期>0.12s,则为 房性心律,一般心率40--70次/分,70--100次/ 分为加速性,100次/分以上为房性心动过速。
心电图诊断
0.04s
2、心电图波的测量方法
心电图诊断
正常心电图
一、心电图测量
3、心率的计算
60 =心率 R-R间期(S)
60 =75次/min 如: 0.80S
心电图诊断
正常心电图
二、正常心电图波形与正常值
(一)P波 1、形态: Ⅰ、Ⅱ、aVF↑,aVR↓ 2、振幅:<0.25mv 3、时限:<0.11s (二)P-R间期:0.12-0.20s (三)QRS波 1、R波振幅:RⅠ<1.5mv,RavL<1.2mv,RavF<2.0mv RavR<0.5mv,RV1<1.0mv,RV5<2.5mv;RV5+SV1:男< 4.0mv,女<3.5mv;RV1+SV5<1.05mv。标准导联、肢 体导联正负波绝对值<0.5mv称低电压。
qRs
qRLeabharlann RsQrQS
rS
rsR’
心电图形成原理
五.T波与QRS波的关系
R
T P Q S
T波与QRS主波方向一致,其原 因有二 1、温度差: 外膜>内膜 2、压力差: 内膜>外膜
- -
心电图形成原理
五.T波与QRS波的关系
R
若T波与QRS主波方向不一致, 即提示外膜心肌缺血
T
P Q S - +
+
-
心电图形成原理
三.心电图导联
(一)导联的连接 2、肢体导联: avR导联-右手连接正极, 左手和左脚通 过中心电端连 接负极
+ -
心电图形成原理
三.心电图导联
(一)导联的连接 2、肢体导联: avL导联-左手连接正极, 右手和左脚通 过中心电端连 接负极
+ -
心电图形成原理
三.心电图导联
心电图的基本解读和临床意义
心电图的基本解读和临床意义一、心电图(ECG)的基本解读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简称ECG)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检查工具,通过记录心脏在一个周期内产生的电活动,反映出心脏的构造和功能。
下面将介绍心电图的基本解读方法,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ECG结果。
1. P波:P波代表心房收缩(atrial depolarization),通常为正向波峰,代表着正常的窦性激动;若P波消失或异常,则可能存在房颤、传导阻滞等异常情况。
2. QRS波群:QRS波群反映了心室肌收缩(ventricular depolarization)过程。
其中Q波表示左室前壁或右室侧壁异常;R波是一个正向极大值,代表正常左室除极;S波则代表对应区域离开针对测导联方向作左偏运动的未除极区域。
3. ST段:ST段位于QRS波群结束和T波开始之间,在ECG中揭示了部分复极化过程。
ST段可提供关于心肌缺血或损伤的重要信息。
当ST段呈现抬高、压低或呈水平线时,可能提示心肌供血不足。
4. T波:T波代表心室肌复极(ventricular repolarization)的过程。
在正常情况下,T波应与QRS电位呈相反的方向。
若T波倒置或异常高尖,则可能存在电解质紊乱、缺血等异常现象。
二、心电图的临床意义心电图可以帮助医生判断心脏病变和评估患者的心脏健康状况。
以下是心电图在临床上的一些常见应用:1. 诊断冠状动脉疾病:冠状动脉疾病是导致心绞痛、心肌梗死等重要原因之一。
ST段抬高或压低、T波倒置等改变可以提示患者是否存在相关冠状动脉血液供应不足或缺血情况。
2. 监测药物治疗效果:某些药物对心电图有特定影响,如抗心律失常药物对QT间期延长有影响。
通过监测ECG,可以及时调整药物剂量以保证治疗效果。
3. 评估心脏肥厚病变:心电图可以显示左室肥厚、右室肥厚、心室壁运动异常等情况。
这对于疑似患有心脏肥厚的患者进行初步筛查具有重要意义。
4. 分析心律失常:ECG可以帮助医生分析和诊断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动过缓、房颤、室上性心动过速等。
心电图诊断(超级经典)
心电图检查
是临床诊断疾病的方法之一,是临床医师 必须掌握的诊断技能。 1. 对心律失常的诊断分析具有肯定的价值。 2.特征性的心电图改变和演变规律是诊断心肌 梗死可靠而实用的方法。 3.可协助临床诊断对房、室肥大、心肌受损、 供血不足、心包疾病、药物影响作用及电解质 紊乱等做出正确的诊断。
正常QRS及T环
二、心电图各波段组成和命名
正常的电激动起始于窦房结以后先后有序的传播产生电位 变化,使心电图上形成相应的波段。
临床心电学对这些波段规定了统一的名称: P波、P-R段、P-R间期、QRS波群、ST段、QT间期
心肌局部的电激动通过心脏的特殊传 导系统按一定的顺序扩展到整个心脏, 产生除极、复极过程,随着每个心动周 期而产生周期性的电位变化。因此心脏 传导系统与每一心动周期出现的电位变 化顺序有密切关系。 传导系统包括:
掌握:心电向量与心电图的关系。
心电图波形
正常心电图
一、心肌的除极与复极
1. 静息电位:Resting member potential 2. 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
心肌细胞电激动的产生
心肌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外带正电荷,细胞膜内带负电 荷,使细胞内外保持平衡的极化状态——极化状态。
至终末部内缘。
心电图的测量
心电图的测量
平均心电轴的检测
指QRS平均电轴,是心室除极过程中各瞬间向量的综合 (平均QRS向量)。 正常指向左下方略向后。 规定I导联正侧端为O°,负(右)侧端为180°循顺钟 向的角度为正,逆钟向为负。
平均QRS向量与额面最大向量的方向
平均心电轴方向
额面QRS最大向量方向
除极过程—— 除极处心肌细胞膜外正电荷消失 (电 穴),其前面未除极心肌细胞膜外仍然带正电和(电 源),形成一对电偶(电源在前、电穴在后),产生 电流电源→电穴,并一定的方向扩展到整个心肌除极 完毕
《心电图诊断》课件
介绍冠心病的心电图表现,如ST段 压低、T波倒置等,以及其在诊断中 的应用价值。
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诊断
阐述各种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征,如 房颤、室性早搏等,以及其诊断标准 和治疗方法。
心肌病的心电图诊断
分析各种心肌病(如扩张型、肥厚型 心肌病)的心电图表现,以及其在诊 断中的意义。
其他心脏疾病的心电图诊断
远程心电监测
远程心电监测技术能够实现患者在家中或其他场所进行心电监测,并将数据实时传输给医生进行远程诊 断。这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减少患者往返医院的次数和时间成本。
05 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
心电图的采集与记录规范
心电图采集
确保心电图机处于良好 状态,选择适当的导联 ,按照标准操作流程进 行电极安放和信号采集 。
导联系统的意义
通过导联系统可以记录心脏不同部位的电活 动,从而反映心脏的功能状态。
心电图的波形与意义
P波
代表左右心房的除极过程,正常形态两肢不对称,顶端尖锐。
QRS波群
代表左右心室肌的除极过程,肌的复极过程,正常形态两肢对称,顶端圆钝。
02 心电图的解读与诊断
如心包炎、心脏瓣膜病等的心电图特 征和诊断方法。
03 心电图的临床应用
心电图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结词
有助于早期发现和诊断心血管疾病
详细描述
心电图能够检测心脏的电活动,对于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早期 发现和诊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心电图的异常表现,医生可以及时发现并采取 相应的治疗措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正常心电图的解读
01
正常心电图波形
包括P波、QRS波群、T波和U波 ,以及PR间期、QT间期等指标 的正常范围和意义。
心电图诊断报告规范制度
心电图诊断报告规范制度背景介绍心电图为一种常见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用于评估心脏健康状况,并可以作为疾病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等的重要依据。
由于心电图结果通常为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决策的基础,因此规范制定心电图诊断报告制度对于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本制度旨在规范心电图诊断报告的格式和内容,保证心电图诊断报告的准确性和可读性,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精细的医疗服务,强化医疗机构管理。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医疗机构的心电图检查和报告,包括临床、急诊、门诊、健康体检、社区卫生等各类医疗机构。
要求1. 报告格式心电图诊断报告应包含以下内容:•患者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等;•检测时间、心电图记录仪型号和记录方式;•心电图采集情况,包括导联连接情况、小波段滤波情况、干扰情况等;•心电图图像,应清晰、准确、正确显示,并标明导联、心率、标准化;•心电图分析结果,应根据心电图图像结果进行分析,包括心率、心律、心室肥大、传导阻滞、房室传导比例、波形特征等;•诊断结论,应根据心电图分析结果进行诊断,如窦性心律、房颤、房室传导阻滞、心肌缺血等;•医师签名和日期。
2. 报告内容心电图诊断报告应保证以下要求:•准确性:报告内容应真实准确地反映患者的心电图检查结果,不得有任何虚假信息。
•可读性:报告应具有良好的可读性,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过于专业化和冷僻的术语,确保医生、患者和其他读者可以清晰地理解报告内容。
•专业性:报告内容应严格遵循医学规范,确保准确、专业。
3. 报告质量心电图诊断报告应保证以下质量:•完整性:报告应具有清晰、准确的内容,必要时应加以补充说明。
•及时性:报告应在完成检查后尽快制定完善,确保及时反馈检查结果。
•统一性:报告应按照本制度规范进行编写,保证医疗机构内部质量的统一和管理。
实施医疗机构应制定心电图诊断报告规范制度,明确责任和要求。
同时,医疗机构应开展相应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医生、技术人员的诊断和报告编写水平,确保报告制度的严格执行和有效落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窦性心律不齐诊断要点
1.窦性心律
2.PP间期互差>0.12秒,也有人以互差>0.16秒作 为诊断标准。 (1)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P间期的改变与呼吸有关, 吸气时PP间期逐渐缩短,呼气时PP间期逐渐延长, 屏住呼吸时,PP间期变为匀齐。 (2)非时相性窦性心律不齐P间期的改变与呼吸无关, PP间期逐渐缩短与PP间期逐渐延长也是交替出现, 但其变化的周期较长。 (3)心室时相性窦性心律不齐:见于高度或完全性房 室传导阻滞的患者,包含QRS波群的PP间期短于不 包QRS波群的PP间期,PP间期的互差一般<0.12 秒。
5.代偿期多不完全性。
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诊断要点
1.房性早搏连续出现在三次以上,P波形态与窦 性P波不同,偶可呈逆行型;
2.P波频率160~220次/分,节律规整;儿童超 过180次/分,婴幼儿 超过230次/分;
3.P波与R波之比例可为1:1,也可能为2:1, 3:!等,有时可呈文氏型传导阻滞;
心律失常 交界性心律失常 室性心律失常 房室传导阻滞 束支传导阻滞 预激综合征 心肌梗塞 电解质紊乱 其它
一、正常窦性心律和窦性心律失常
正常窦性心律诊断要点
P波的方向:呈直立型,PⅡ直立,PaVR倒置, PⅢ、aVF一般也是直立的。
(二)Ⅱ型(莫氏型)第二度窦房传导阻滞 1.在长的PP间期之前,无PP间期逐渐缩短的趋向; 2.长的PP间期为短PP间期的整数倍。
窦性早搏诊断要点
1.提早出现的P波形态与窦性P波完全一 致,其后继以QRS波群形态也与窦性心 搏相同;
2.常无固定的配对时间(偶联间期); 3.无代偿期,早搏后的PP间期等于基本
态正常; 5.多见于冠心病与肺心病患者,罕见于健康
人。
心房颤动诊断要点
1.各导联P波消失,而代之以f波;
2.f波大小不一,形态不同、间隔不整,f波的频率450~600次/ 分;
3.RR间期绝对不整;
4.心室率一般增快,但通常<160次/分,应用洋地黄之后或慢 性心房纤颤,心室率可变慢;
5.长期的房颤,因心房肌肌肉纤维数量减少,f波可变得纤细面 不易辨认;
PR间期:在每个P波之后都继有QRS波群,PR间 期0.12~20秒,而且在每个心搏是恒定的。小儿 PR间期随心率和年龄的不同而不同,不小于正常 的低限或大于正常高限。
PP间期:并不绝对匀齐,但PP间期的互差<0.12 秒。
心房频率:60~100次/分。小儿不超过正常相应 年龄组心率95%或不低于正常相应年龄组的5%。
心律的PP间期。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1.持续性窦性心动过缓,在发热、运动之后心率 亦无明显增加,注射阿托品后心率不能增至90次 /分,并伴有窦性停搏及/或窦房阻滞等;
2.心房应激性增加,出现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 如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或纤颤等;
3.上述的心动过缓与心动过速可交替出现。 4.伴有或不伴有交界性逸搏。当房室交界组织同
时受累时不会出现交界性逸搏,称为双结病变。
二、房性心律失常
房性逸搏与房性逸搏心律诊断要点
1.长的RR间期之后出现一个与P波形态不同的 P’波,起源于心房下部的P‘波也可呈逆行型性;
2.P‘波后的QRS波群时间、形态正常,PR间 期>0.12秒;
3.P’的形态可能一致,也可能呈多形性,这取 决于心房异位节律点是单源性抑或多源性;
窦性心动过缓诊断要点
P波的方向:呈直立型,PⅡ直立,PaVR倒置, PⅢ、aVF一般也是直立的。
PR间期:在每个P波之后都继有QRS波群,PR 间期0.12~20秒,而且在每个心搏是恒定的。 小儿PR间期随心率和年龄的不同而不同,不 小于正常的低限或大于正常高限。
P波频率<60次/分,但很少<40次/分。小儿 心率低于下列范围:1岁以内超过100次/分, 1~6岁超过80次/分,6岁以上超过60次/分。
窦性停搏诊断要点
1.窦性心律中出现较长的间歇,其间无P波; 2.长间歇不是基本心律PP间期的整数倍。
3.间歇过长时可能出现交界性逸搏、室性 逸搏,但很少出现房性逸搏,因为心房与 窦房结可以同时受到同一种病变的抑制。
窦房阻滞诊断要点
(一)Ⅰ型(文氏型)第二度窦房传导阻滞 1.在长的PP间期之前,出现PP间期逐渐缩短; 2.长的PP间期<两个短PP间期之和。
4.当房性逸搏连续出现即形成房性逸搏心律, 心率在50次/分左右。
房性早搏诊断要点
1.提早出现的P‘波,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偶 可呈逆行型;
2.P‘R间期一般正常,也可延长(房室干扰现 象),偶可短于0.12秒;
3.早期的P‘波有时下传受阻,P’波后无QRS波 群,称为受阻型的房性早搏;
4.早期的P‘波后继的QRS波群时间、形态正常, 或呈室内差异性传导;
4.PR间期>0.12秒时间.形态正常,或呈室内差 异性传导;
5.有突然发作与突然停止的历史; 6.既可见于心脏病患者,也可见于健康人。 7.压迫颈动脉窦可能使发作停止或无效。
多源性房性心动过速诊断要点
1.P波形态不一,与窦性P波明显不同; 2.PP间期不整,PR间期变不一致; 3.P波频率一般>100次/分; 4.每一个P波之后都继有QRS波群,时间、形
可能伴有窦性心律不齐,结性逸搏等;
窦性心动过速诊断要点
1.P波的方向:呈直立型,PⅡ直立,PaVR倒置, PⅢ、aVF一般也是直立的。 2.PR间期:在每个P波之后都继有QRS波群,PR 间期0.12~20秒,而且在每个心搏是恒定的。小 儿PR间期随心率和年龄的不同而不同,不小于正常 的低限或大于正常高限。 3.P波频率100~160次/分,但甲亢的成人患者, P波频率可大于180次/分。小儿心率超过下列范围: 1岁以内超过140次/分,1~6岁超过120次/分, 6岁以上超过100次/分。 4.心动过速时由于P电轴下移,P波的形态可发生某 种程度的改变,心率过快时可与T波重叠,PR段及 ST段可下降,T波平坦甚至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