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的病理变化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1卷第6期吉林医药学院学报V01.31N o.6—338—2010年12月Jour nal of Ji li n M e di cal C ol l eg e D e c.2010
相比,干预组出现黄疸的时间、出现黄疸的例数及出现黄疸的最高数值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

表l两组黄疸出现情况比较
组别黄疸例数黄疸出现时间(d)黄疸最高值(m g/dL)‘与对照组比较:P<O.05
2讨论
实践中发现,早期干预可以减少黄疸数值增加过高,甚至减少了病理性黄疸的发生率,而且抚触满足了婴儿生理、心理及情感的需要,又提高了婴儿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并帮助其获得安全感、减少哭闹等。

在人文关怀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减少了蓝光照射治疗造成的过度治疗的浪费,值得临床推广。

但因为新生儿黄疸形成为多因素的共同结果,临床还应因人而异,实施个体治疗。

参考文献:
早期喂养可使胆汁分泌增多,胆红素分泌增多,n3雷曩言湍思至j纛耋饿篇嚣肠道正常菌群建立,减少肝肠循环,同时也能刺激肠[23朱建幸,王德芬,沈月华,等.不同抚触方法对新生儿生蠕动利于胎粪排出H’。

早期喂养可刺激胃肠道的G长发育的影响一多中心临床研究[J].实用儿科杂志,细胞释放促胃液素,促胃液素不仅能促进胃酸、胃蛋2000,15(4):192.194.
白酶和胰酶的分泌,还可促进胃蠕动和胃黏膜的生[3]李先林,赵新霞,刘燹,等.人工排便法预防新生儿黄长[51。

抚触的效果是国内外已得到医学专家的广泛疸[J].护理学杂志:综合版,2006,21(15):27-28.
认可,同时也作为一种新型的服务模式在我国积极推[4]袁丽珊,林淡珠,吴丽早期喂养和腹部按摩对早产儿广。

资料表明,抚触可促进婴儿体重的增长及应激能黄疸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06,5(2):6-8.
力的提高吲。

接受抚触的婴儿,能增加迷走神经紧[51要.吕胃肠生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警壁,其,泌至翼胰岛素坌泌增加,摄人奶兰增押,同[6]黄水清,黄晓睿.婴儿抚触对促进婴儿生长发育的作用时抚触减少婴儿焦虑及恐惧不安,减少哭闹,增加睡‘。

[J].中苗妇幼保健,2000,15(9):568_569.
眠的时间。

体温表玻璃棒端插入肛门可以刺激直肠[7]沈秀兰,朱琴华.开塞露诱导排尿29椤|J EJ].护理学杂壁的感受器,经传人神经到达低级中枢,即2—4骶志:综合版,2004,19(21):78.
髓,最后到达高级中枢(大脑皮层),再经传出神经到
达效应器(腹压),产生排便反射,加速胎便排出‘7|。

(收稿日期:2010-08-30)
文章编号:1673-2995(2010)06-0338-02经验交流
颈椎病的病理变化探讨
李红光,孙世毅,朱晓彦(吉林市中心医院,吉林吉林132000)
关键词:脊椎病;退变;压迫
中图分类号:R681.5文献标识码:B
颈椎病过去属于中老年常见病、多发病,近些年则有向低龄化发展趋势,尤以知识分子、青年学生居多,这与长期伏案工作及不正确的学习姿势有着密切的关系。

五年来,到吉林市中心医院就诊的年轻患者,有的是长时间一个姿势盯着电脑,有的是总低着
作者简介:李红光(1968一),女(汉族),主治医师,本科.头趴着学习,加之平时活动量少,使颈部总是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中,没有调节的机会,造成颈部负担过重、疲劳过度,久之形成颈椎病。

有些人并不是真正的颈椎,只是肌肉劳损,但如不立即纠正体位及姿势,则会发展成真正颈椎病。

结合五年来吉林市中心医院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颈椎病的病理变化总结如下。

第6期李红光,等.颈椎病的病理变化探讨———339-——
1颈椎退行性病理变化
颈椎骨骼较小,而负担的头颅则体积和重量较大,同时颈椎具有伸屈等较大幅度的运动范围,因而在力学上形成了不稳定的骨骼结构。

在生理情况下,它们借脊椎坚强的韧带、关节囊和肌肉等软组织维持其解剖结构和功能活动,使骨骼和软组织得以保持平衡。

到成年期,人们的体力劳动强度增加,头颈部运动时,尤其在受到较大加速或减速性动力时,颈椎容易受到损伤。

颈、肩背部有较多深浅肌肉组织,部分肌肉如斜方肌、肩胛提肌等直接和颈椎或颅骨相连,劳动时无论上肢持物或肩抬重物等动作,上肢或肩部所受到的应力大部分通过肌肉牵张而作用于颈椎或颅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颈椎。

姿势不良容易导致劲肩部软组织发生纤维组织炎,这些颈肩部动力肌和韧带等组织的劳损或挤压,常为颈椎及其周围软组织发病的重要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颈椎有关的问盘、关节突、关节囊以及韧带等组织相继退行性病理改变。

1.1颈椎椎间盘退变
颈椎受到劳损或外伤,椎间盘组织可发生退行性改变,临床上多发现于成年期。

退变常在Lusc hka关节部开始,进而累及椎间盘中央部。

脊椎间盘受到压迫性外力,变性的纤维环向四周膨出,使附着于椎体缘的骨膜及韧带组织掀起、出血,逐渐形成椎体缘唇样增生。

颈椎前纵韧带为单层的纤维束和椎体前缘紧密相联,较松弛地附着于椎体,因而临床上椎体前缘骨质增生较为多见,L usc hka关节缘为骨赘的好发部位。

颈椎屈伸运动时,C。

一”c,一。

部受到的应力较大,因而骨质增生多见于下颈椎部位、颈椎每个间盘及其相邻的运动椎体。

关节突为一个运动单位,颈部脊柱需由各个颈椎共同完成伸屈或旋转等运动,因而任何运动单位发生病变,都可影响相邻的运动单位,这说明颈椎的退变常是多发性。

脊柱间盘退变后由于厚度减小,相应的关节突、关节软骨受到的压力增加,常引起关节软骨水平关节滑膜增厚等病变,颈椎关节突关节面由前上斜向后下滑移,导致椎管前后径及椎间孔纵、横径减小,椎管前后径减小,在一定条件下位于椎管中的颈髓容易受压。

椎间孔减小,脊神经根常受累。

1.2I_nschka关节退变
L usc hka关节部覆有关节软骨及关节囊,但纤维环并不延伸到L uschka关节部,该关节面覆有玻璃软骨和少量纤维软骨等组织。

在青少年时期,L usc hka 关节软骨面开始发生断裂,随年龄的增加而加重,成年后由于局部受到损伤,纤维环可发生断纹。

L usc hka关节较早期即开始退变.这是由于该关节位于椎间边缘部,两侧的钩状突起呈倾斜面,局部椎间隙较窄,颈椎活动所产生的压力和剪刀常集中于这一部分。

Lus chka关节部骨赘主要刺激和压迫神经根和椎动脉。

在椎管较窄的病例由于减小了椎管的前后径,椎体后缘增生的骨赘,尤其是后缘中部的骨赘,可使颈髓受压而出现脊髓症状。

1.3关节突关节炎,关节囊及韧带等组织退变椎间盘由于退变而变薄,患椎失去正常活动度,相应的关节突关节受到异应力,可引起关节软骨软化、骨质增生,关节滑膜肿胀或肥厚,关节囊内可发生积液。

上一颈椎的下关节突向后下移位后,颈椎作后伸运动时,下关节突抵于下一颈椎关节突背侧,以致活动受限;颈椎的上关节突突向椎间孑L,可刺激或压迫椎动脉。

随着椎间盘、关节突关节发生退行性改变后,位于椎弓间的黄韧带可呈现纤维变陛或增生,当颈椎后伸时,颈椎稍变粗,由于椎弓间距缩短,退变的黄韧带可突向椎管,使脊髓受到压迫性损伤,颈椎的周围韧带因间盘等组织变性而松弛,加重了患椎的失稳程度。

颈椎横突周围的韧带,受到牵拉性伤力可引起骨质增生,横突孔周围的骨赘可压迫或刺激椎动脉痉挛,影响脑干部供血。

2颈椎失衡对临床病变的影响
患椎退变到一定程度,作用于颈椎部的两侧部分肌力多不均匀,导致患椎失衡而发生移动。

通常,一处或多处患椎可呈不同方向的移动,沿纵轴可呈左右旋转移动,沿额轴呈前倾、后仰或向前、向后方向移动。

一个患椎也同时呈两个以上的方向的移位。

临床上,患椎在向-$r j呈旋转性移位后,移向患侧的患椎上关节突与上一椎体下关节突所组成的椎问孑L的横、纵径均减小;患椎旋转移位后改变了相邻横突孔的对位;如果患椎向后移动则减小了椎管前后径及其容积。

总之,颈椎椎间盘及关节、韧带退行性病变是引起颈椎病的病理基础;患椎损伤、骨质增生及失稳是引起临床各病变的重要因素。

(收稿日期:2010—10—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