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1《曹刿论战》(第2课时)课件(新版)
合集下载
九年级语文下册新人教版第21课《曹刿论战》 (2)ppt课件(精选)
(2)
公将鼓之
故克之
其乡人曰 下视其辙 公问其故 望其旗靡
2.解释下列词语,并说说与它们现 在的常用义有什么不同: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编后语
• 常常可见到这样的同学,他们在下课前几分钟就开始看表、收拾课本文具,下课铃一响,就迫不及待地“逃离”教室。实际上,每节课刚下课时的几分 钟是我们对上课内容查漏补缺的好时机。善于学习的同学往往懂得抓好课后的“黄金两分钟”。那么,课后的“黄金时间”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遍自己写的笔记,既可以起到复习的作用,又可以检查笔记中的遗漏和错误。遗漏之处要补全,错别字要纠正,过于潦草的字要写清楚。同时,将自己 对讲课内容的理解、自己的收获和感想,用自己的话写在笔记本的空白处。这样,可以使笔记变的更加完整、充实。 • 三、课后“静思2分钟”大有学问 • 我们还要注意课后的及时思考。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心中快速把刚才上课时刚讲过的一些关键思路理一遍,把老师讲解的题目从题意到解答整个过 程详细审视一遍,这样,不仅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一些关键的解题技巧。所以,2分钟的课后静思等于同一学科知识的 课后复习30分钟。
鲁庄公十年,齐国派军队来攻打我们鲁国。鲁 即将迎战。曹刿请求庄公接见。他的同乡说:“当 人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为何要参与进去呢?”曹 “当官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就入 见。
(二)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 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 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 战。战则请从。”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曹刿论战》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x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 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请让我 凭
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 我即使不能明察详审,一定依据实 情处理。”(曹刿)说:“这是尽 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以凭这个条 件打一仗。打仗时,请允许我跟 从。”
17
难句翻译: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忠之属也,可以(此)一战。 • (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
11
春秋地图
请你找出齐国和鲁国的位置
12
说文解字:间
• 最早写做“閒”——从门缝中能 看到月亮,表示“门缝”。
• 引申为“缝隙”、“空儿”。 • 有缝便可插入东西,引申为插入、
参与。 “又何间焉”的“间”即 参与之意。
13
小知识: 春秋时代的战争1
春秋时代大多没有常备军,有战 事时,国君亲任统帅,贵族任各级军 官,而士兵则临时从奴隶中征集。曹 刿说的“民弗从也”就是针对这种征 集工作来说。
14
同“遍” 个人
普遍注释不 专有 凭 把
回答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 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曹刿)问:“您凭什么应战?”庄 公说:“衣服、食品这些养生的东西,我 不敢独自专有,一定要把它分给臣子。” (曹刿)回答说:“这是小恩小惠,没有 遍及百姓,百姓是不会听从的。”
《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2 ”
小知识:春秋三传:
公羊传 作者公羊高
春秋 三传
谷梁传 作者谷梁赤
左传 作者左丘明
其中成就最高的是《左传》
3
关于历史散文体例
历史散文也称史传文,它有国别、编年、纪传三体.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21课《曹刿论战》课件 新人教版
2020
精品课件
46
文章内容理解 四、人物形象分析
曹刿: 以国事为重,深谋远虑, 有卓越的军事才能。
庄公: 政治上平庸,不懂军事, 但善于纳谏,能用贤。
写作手法:
对比 衬托
2020/1/2
精品课件
47
与“小大之狱”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是:
A、肉食者谋之
B B、忠之属也 C、公与之乘 D、公将鼓之
请用原文填空
1、曹刿“请见”的原因是: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020/1/2
精品课件
50
2、本文作者的观点与哪篇文章 的观点有相似之处?
取信于民= 人和
2020/1/2
2020/1/2
精品课件
19
难句翻译: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忠之属也,可以(此)一战。 (这是)尽了自己本分的一类事情,
可以凭(这个条件)打一仗。 注意 “可以”是两个词:
可,可以。 以,凭。
2020/1/2
精品课件
20
击鼓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 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 矣。”
2020/1/2
精品课件
18
实情
竭力做好 案件 即使 本分的事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 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凭
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我即使不能明察详 审,但一定跟据实情慎重处理。”曹刿回答说: “这是尽了自己本分的一类事情。可以凭这个条件 打一仗了。打仗时,请允许我跟从。”
古义: 名词,祭祀用的猪、
牛、羊等牲畜
今义: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21课.《曹刿论战》课件(共32张PPT)
曹刿论战
《左传》
解题:《左传》: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是 春秋末年左丘明解说《春秋》的一部著作。其中记载着 春秋时代各国的内政、外交、军事等方面的活动。原书 名为《左氏春秋》,汉以后称为《春秋左氏传》,简称 《左传》。这部书既是一部比较完整的历史著作,也是 一部相当精彩的散文著作。 背景:齐襄公在国内做了一些坏事,他的弟弟公子小白 和公子纠恐怕被连累,离开齐国避祸。公元前685年齐 国发生内乱,国君被杀,住在鲁国的公子纠和住在莒国 的公子小白都抢着先赶回齐国,想做国君。鲁庄公派兵 护送公子纠回去,哪知公子小白抢先赶回了齐国,做了 国君,就是齐桓公。齐桓公派兵攻鲁。当时齐强鲁弱, 鲁军大败,齐桓公胁迫鲁庄公杀了公子纠。从此两国结 下深仇大恨。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再次兴兵攻鲁,战 于长勺。
自由展
我的解释、翻译、质疑
(1)十年: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 (2)齐师:齐国 的军队。齐,在今山东省中部。我,指鲁国。鲁,在今山东西南 部。《左传》传为鲁国史官而作,故称鲁国为“我”。 (3) 公:鲁庄公。 (4)曹刿(guì 贵):鲁国人。 (5)肉食 者:吃肉的人,指居高位,得厚禄的人。间(jiàn件):参 与。 (6)何以战:即“以何战”,凭什么作战。 (7)衣食 所安: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 (8)专:独自亨有。 (9)人: 这里指一些臣子。 (10)徧:同“遍”,遍及,普遍。 (11) 牺牲玉帛:古代祭祀用的祭品。牺牲,指猪、牛、羊等。玉帛, 玉石、丝织品。加:虚夸,这里是说以少报多。 (12)孚(f ú浮):诚信感人。 (13)福:作动词,赐福,保佑。 (14) 狱:诉讼案件。 (15)长勺:鲁国地名,在今山东曲阜县北。 (16)鼓:作动词,击鼓进军。 (17)驰:驱车(追赶)。 (18)辙(zhé哲):车轮滚过地面留下的痕迹。 (19)轼: 古代车厢前边的横木,供乘车人扶手用。 (20)盈:充沛,旺 盛。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第21课《曹刿论战》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第十五页,共27页。
一、积累与运用 1.解释下列加点字。
(1)又何间焉 参与 (2)肉食者鄙 目光短浅 (3)小大之狱 案件 (4)牺牲(xīshēng祭)玉祀帛用的猪、牛、羊等 (5)登轼而望之 车前横木(hénɡ mù) (6)公将驰之 驱车追赶
第十六页,共27页。
2.下面是对句子停顿(tíngdùn)的分析,正确的一项C是( )
5.乙文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承前省略的主语是
;
甲文中“可以一战”的“以”后省略的内容是“
古仁人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
6.甲文中鲁庄公第一次回答“衣食(yīshí)所安,弗敢专也,必以
分人”,这里的“人”指官的吏是和贵族(guìzú) ;乙文中“或异二
上文中一悲一喜的人
者之为”的“二者”指的
A.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B.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C.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第十七页,共27页。
3.选出与例句中加点字意思D相同的一项。
(1)例:战于长勺 ( ) A.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B.苛政猛于虎也 C.故天将降大任于是(yúshì)人也 D.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第一页,共27页。
文言 (wényán) 知识
1.字音字形(zì xínɡ) 曹刿( guì ) 又何间焉( jiàn ) 小惠未徧( bià)n
玉帛( bó ) 小信未孚( fú)
下视其辙( zh)é
望其旗靡( mǐ ) 轼( shì )
夫战( fú)
遂( suì )
第二页,共27页。
文言 (wényán) 知2.识通假字
第二十五页,共27页。
一、积累与运用 1.解释下列加点字。
(1)又何间焉 参与 (2)肉食者鄙 目光短浅 (3)小大之狱 案件 (4)牺牲(xīshēng祭)玉祀帛用的猪、牛、羊等 (5)登轼而望之 车前横木(hénɡ mù) (6)公将驰之 驱车追赶
第十六页,共27页。
2.下面是对句子停顿(tíngdùn)的分析,正确的一项C是( )
5.乙文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承前省略的主语是
;
甲文中“可以一战”的“以”后省略的内容是“
古仁人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
6.甲文中鲁庄公第一次回答“衣食(yīshí)所安,弗敢专也,必以
分人”,这里的“人”指官的吏是和贵族(guìzú) ;乙文中“或异二
上文中一悲一喜的人
者之为”的“二者”指的
A.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B.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C.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第十七页,共27页。
3.选出与例句中加点字意思D相同的一项。
(1)例:战于长勺 ( ) A.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B.苛政猛于虎也 C.故天将降大任于是(yúshì)人也 D.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第一页,共27页。
文言 (wényán) 知识
1.字音字形(zì xínɡ) 曹刿( guì ) 又何间焉( jiàn ) 小惠未徧( bià)n
玉帛( bó ) 小信未孚( fú)
下视其辙( zh)é
望其旗靡( mǐ ) 轼( shì )
夫战( fú)
遂( suì )
第二页,共27页。
文言 (wényán) 知2.识通假字
第二十五页,共27页。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1课曹刿论战》(2)PPT课件
倒下
埋伏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 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齐国是大国,难以预测,怕有伏 兵在那里。我看见他们的车辙混乱, 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所以追击他 们。”
⒈古今异义词
伐 齐师伐我 古义: 攻打、讨伐。 今义: 砍伐。 间 又何间焉 古义: 参与。 今义:中间。
鄙 肉食者鄙
古义: 鄙陋,目光短浅。 今义: 卑鄙。 牺牲 牺牲玉帛
已经 战胜 振作 缘故
发语词 无实义
充满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
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第二次
尽
已经战胜了齐军,庄公问这样做的原因。 (曹刿)回答:“作战,靠的是勇气。第一次 击鼓振作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就衰落,第三 次击鼓勇气就消失了。他们的勇气消失了,我 军的勇气正旺盛,所以战胜了他们。
古义: 指猪、牛、羊等祭品。 今义: 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
的生命或利益。
加 弗敢加也 古义:虚夸,以少报多。 今义:增加。 信 必以信 古义:实情 今义:书信。
狱 小大之狱 古义:案件。 今义:监狱。 虽 虽不能察 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再 再而衰 古义:第二次 今义:表示事情或行为重复 忠 忠之属也 古义:尽力做本分的事 今义: 忠诚
背景
齐襄公在国内做了一些坏事,他的弟弟 公子小白和公子纠恐怕被连累,离开齐国避 祸。公元前685年齐国发生内乱,国君被杀, 公子纠和公子小白都抢着先赶回齐国,想做 国君。鲁庄公派兵护送公子纠回去,哪知公 子小白抢先赶回了齐国,做了国君,就是齐 桓公。齐桓公起兵攻鲁。当时齐强鲁弱,鲁 军大败,齐桓公胁迫鲁庄公杀了公子纠。从 此两国结下深仇大恨。鲁庄公十年的春天, 齐再次兴兵攻鲁,战于长勺。
九年级语文下册新人教版21曹刿论战 (2)ppt课件
接见
间 何必
他的
参与
乡人曰:“肉食者 谋
居高位,享厚禄的 人
反问语 气
谋划
这件事
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鄙陋。 指目光 短浅
深谋远虑
于是,就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 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庄公接见。 他的同乡说:“大官们会谋划这件事的, 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大官们眼 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进宫廷去 见庄公。
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庄 公(一上阵)就要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 行。”齐军擂过三通战鼓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 军啦。”齐军大败。庄公正要下令追击,曹刿说: “还不行。”(说完就)下车去察看齐军的车印,又 登上车前横木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 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
曹 刿 论 战
作家作品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记载春 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 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史记》和《汉书》都认为它是孔子 的同代人鲁国史官左丘明而作。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 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54年)。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 史料,文字简练生动,尤其善于描写战争及复杂事件,又善 于通过对话和行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对后代散文的发展 有很大影响。《左传》分年记事,没有篇名。
公与之乘。战 于长勺。公将 鼓
曹刿 坐车 在 就要 击鼓进军
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音节助词 三次击鼓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
大败 驱车(追赶) 下车 于是 追赶、追 击
辙,登
车轮轧出的 痕迹
轼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第六单元21课《曹刿论战》公开课教学课件共48张PPT(共48张PPT)
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
①可/ 以 一 战 ②一 鼓/ 作 气,再 /而 衰,三 / 而 竭。 ③吾/ 视 其 辙 乱,望 其 旗 靡, 故 /逐 之。
听录音:
翻译课文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
十年春: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
伐: 攻打。 师: 军队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 攻打我(鲁)国。庄公将要迎战。
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 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驰: 驱车追赶
望: 瞭望。
视: 察看。
庄公准备驱车追赶。曹刿说:“还不行。” 他下车查看了齐军战车留下的痕迹,又登上车 前的横木眺望敌情,然后说:“可以追赶了。” (庄公)就(命令鲁军)追击齐军。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
既: 已经
夫: 发语词
已经战胜,庄公问曹刿(那样指挥军 队)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 (是 靠)敢作敢为毫不畏惧的气概。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 竭我盈,故克之。 衰: 减弱。 竭: 消失。
彼: 那,指敌方。 盈: 旺盛。
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作起来 ,第二次击鼓 的时候,他们的士气衰减了,到第三次击鼓时 他们的士气耗尽了。敌人士气耗尽而我军士气 高涨,因此战胜了他们。
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庄公说: “穿得吃得这样一些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 享用,一定把它分给别人(臣子)。”曹刿 应答说:“这种小恩小惠并没有普及到全体 百姓身上,他们不会跟从(您去拼命作战 的)。”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 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牺牲: 牛羊等祭祀品 福: 赐福
⒊通假字 小惠未徧。
“徧”同“遍”,遍及,普遍。
梳理总结
伐 齐师伐我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1课《曹刿论战》课件(共29张)
小大之狱,虽不能 察,必以情
取信于民
2、从两人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庄公把战胜 的希望寄托在什么上面?
把战争寄托在近臣和神灵身上
3.“忠之属也”指的是哪一类事情? 表现了曹刿什么样的战略思想?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取信于民
4、根据第一段课文说说庄公和曹刿 分别是什么样的人?
目光短浅,勇于纳谏
热爱国家、深谋远虑、重视人民的 力量
解题:曹刿是什么人物? 他“论”的是什么“战”?
• 也叫曹沫,春秋时代鲁国大夫。 • 他“论” 的是 春秋时以弱胜强的
战役之一 —— 齐鲁长勺之战。
• 要求: 1、读准字音,声音响亮; 2、把握朗读节奏和停顿; 3、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
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 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多诵 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庄公: 政治上平庸,不懂军事, 衬托
但善于纳谏,能用贤。
请以“我喜欢曹刿_______,因为______”, “我喜欢(不喜欢)鲁庄公______,因为 ________”,作出评价。
2、本文作者的观点与哪篇文章 的观点有类似之处?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取信于民= 人和
达标检测
作业
搜集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 名战役,并讲给大家听。
难句翻译:
夫战,勇气也。 1. 作战,要靠勇气。 2. 打仗,是靠勇气的。 3. 打仗,靠的是勇气。
注意归纳:
说出下列词的古今异义
古义
今义
间
参与
隔开,不连接(中间)
可以 可以凭借
能够,表示可能、许可
牺牲 祭祀用的猪牛 为正义事业舍生,引
羊等祭品
申为丢弃某种利益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曹刿论战》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2)
• (将战——备战——胜战——评战); 人物活动的线索
• (请见——请问——参战——释疑)。
3.研读第一部分(第1段)
(1)“齐师伐我”的“伐”是什么意思? “伐”是兴兵攻打的意思,由“伐”字知道齐国发 动的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鲁国是正义的卫国战争。 “伐”应译为“侵犯”。
(2)“何以战”这三个字唤起下文分析战争 的条件,突出了曹刿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
•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4)为什么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 • 因为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 这就突出表现了曹刿重视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
反馈训练 1.完成《课时夺冠》P72~73第1~8题。 2.背诵课文第一段
1.完成
据,提出要选择“彼竭我盈”的时机,以逸待劳发动反 攻,回答了为什么等待“齐人三鼓”而后“鼓”的问题; 第二层(从“夫大国”到段末)以“夫大国,难测也,惧 有伏焉”为根据,提出作战中必须时刻注意判断敌方意 图,知己知彼,说明了他“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之 后才认为可以追击的原因。
2.速读课文理线索,这篇课文有几条线索? 事件发展的线索
三、写法探究 1.本文详写了什么?略写了什么?作者为什 么要这样安排?
• 本文以曹刿为中心,详细写了他在战前、 战中、战后的表现;对于战争双方的对峙、 交锋等则略写。这样安排,突出了曹刿的 “远谋”。
2.读第二段,说说辽阔的万里战场,作者为 什么写得如此简略。
• 第二段叙述的是曹刿指挥作战的情况,作 战的过程写得非常简略,突出写了曹刿 “远谋”的作用,为下文“论战”埋下伏 笔。曹刿临阵从容,胸有成竹,善于掌握时机, 所以才击败敌人,获得战争胜利。
3.曹刿对战争能获胜的原因分析,可以用哪 几个成语来概括?
• (请见——请问——参战——释疑)。
3.研读第一部分(第1段)
(1)“齐师伐我”的“伐”是什么意思? “伐”是兴兵攻打的意思,由“伐”字知道齐国发 动的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鲁国是正义的卫国战争。 “伐”应译为“侵犯”。
(2)“何以战”这三个字唤起下文分析战争 的条件,突出了曹刿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
•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4)为什么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 • 因为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 这就突出表现了曹刿重视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
反馈训练 1.完成《课时夺冠》P72~73第1~8题。 2.背诵课文第一段
1.完成
据,提出要选择“彼竭我盈”的时机,以逸待劳发动反 攻,回答了为什么等待“齐人三鼓”而后“鼓”的问题; 第二层(从“夫大国”到段末)以“夫大国,难测也,惧 有伏焉”为根据,提出作战中必须时刻注意判断敌方意 图,知己知彼,说明了他“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之 后才认为可以追击的原因。
2.速读课文理线索,这篇课文有几条线索? 事件发展的线索
三、写法探究 1.本文详写了什么?略写了什么?作者为什 么要这样安排?
• 本文以曹刿为中心,详细写了他在战前、 战中、战后的表现;对于战争双方的对峙、 交锋等则略写。这样安排,突出了曹刿的 “远谋”。
2.读第二段,说说辽阔的万里战场,作者为 什么写得如此简略。
• 第二段叙述的是曹刿指挥作战的情况,作 战的过程写得非常简略,突出写了曹刿 “远谋”的作用,为下文“论战”埋下伏 笔。曹刿临阵从容,胸有成竹,善于掌握时机, 所以才击败敌人,获得战争胜利。
3.曹刿对战争能获胜的原因分析,可以用哪 几个成语来概括?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曹刿论战》课件2新人教版
⒌虚词
以
何以战。 凭 必以分人。 把 之
肉食者谋之。 代词,指这件事。
小大之狱。
公与之乘。
助词“的” 代词他,指曹刿。
⒍句式 ⑴判断句 夫战,勇气也。作战(是靠)勇气的。
⑵省略句
再而衰。第二次(击鼓进军)(士气) 衰弱了。 ⑶倒装句
何以战? 凭借什么作战?
小测: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徧同“遍”, 遍及、普遍。 2、辨析句中变色词语
曹刿的性格特征:
曹刿的活动
曹刿请见
曹刿的性格
爱国热情(有德)
论何以战
从战指挥 论何以胜
政治远见(有识)
军事才能(有才) 谋略过人(有学问)
总结曹刿的形象特征:
曹刿: 政治上深谋远虑,军事上有 卓越的指挥才能。
分析鲁庄公的性格特征:
故事内容
三问三答 公将战 公将鼓之 公将驰之 公问其故
庄公性格
政治上无能
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运用对比手法,把鲁庄公的“鄙” 与曹刿的“远谋”进行对比,突出曹 刿政治上的远见卓识与军事上的卓越
才能。
拓展 长勺之战是历史上“以弱胜 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请你再举出历史上其他“以少胜 多”的战例,并说一说取胜的原 因.
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
⒈古今词义
伐
齐师伐我
他的 讨伐 将要
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
这 件 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 事 呢 参与 目光短浅 请求 拜见(庄公) 谋划
能远谋。” 乃入见。
深谋远虑 于是 入朝、进宫
十年春,齐师伐我。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 鲁国。 公将战。鲁庄公将要迎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十一课 曹刿论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分析曹刿和庄公的形象。 • 2.善于从多角度、多侧面分析问题,学会用辨证的角度关照问题。 • 3.学习本文以“论战”为中心时间先后为顺序, 记录了曹刿与鲁庄公在战前、战中、战后 有关战争问题的讨论。这节课,同学们要 充分利用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合作探究, 分析曹刿和鲁庄公的形象、了解文章的写 作特点以及学会辩证地评价历史人物。
二、教授新课
• 4.谈感悟,做总结 • 《左转》记录的齐鲁长勺之战,是齐鲁之 间发生的第二次战争,结合相关史料我们 不难发现,相对于鲁国而言,这是一场自 卫战争;面对强齐的入侵,鲁最终能够力 克之,同学们能从中得到了哪些有益的启 示呢?
课堂小结
• 本文以齐鲁长勺之战为背景,论述了必须 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 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生动地刻画了曹刿 作为卓越的军事家富有远谋的特点,语言 简练,情节详略得当,是《左传》中的名 篇。
布置作业
• •
1、完成课后题一至四题。 2、总结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 知识点。
谢谢下载
一、诵文忆文
•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历史上一次以少胜 多的战役,是什么战役?指名同学复述文 章内容。 • 学生独立回忆、思考
二、教授新课
• 1、理线索,忆内容。 • 学生齐背课文,要求字正腔圆,声音洪亮, 背出合理的语气,背出流畅的情状。 • 设疑一:刚才我们一齐将文章背诵了一遍, 结合上节课我们对文章的品读,同学们发 现了这篇文章有几条线索?
二、教授新课
• 2、品语言,析人物。 • 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再次进入文本,培 养学生搜集与整理文本信息的能力。 • 设疑二:从本文记录的曹刿在齐鲁“长勺 之战”中的言行来看,组内一起探究一下, 大家认为你眼中的曹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二、教授新课
• 教师设疑三: 从鲁庄公在文中的表现来看来看,你认 为鲁庄公又是个什么样的人? 学生小组讨论后组内中心发言人总结回 答,教师点拨:
二、教授新课
• 3.析特色,学写作 • 一般学者评价《左转》一书在写作上的特 色主要有:“文字简练生动,尤其善于描 写战争和复杂事件,又善于通过对话和行 动表示人物的性格特点,对后代 文为例子,验证学者对《左转》一书的这 些评价。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分析曹刿和庄公的形象。 • 2.善于从多角度、多侧面分析问题,学会用辨证的角度关照问题。 • 3.学习本文以“论战”为中心时间先后为顺序, 记录了曹刿与鲁庄公在战前、战中、战后 有关战争问题的讨论。这节课,同学们要 充分利用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合作探究, 分析曹刿和鲁庄公的形象、了解文章的写 作特点以及学会辩证地评价历史人物。
二、教授新课
• 4.谈感悟,做总结 • 《左转》记录的齐鲁长勺之战,是齐鲁之 间发生的第二次战争,结合相关史料我们 不难发现,相对于鲁国而言,这是一场自 卫战争;面对强齐的入侵,鲁最终能够力 克之,同学们能从中得到了哪些有益的启 示呢?
课堂小结
• 本文以齐鲁长勺之战为背景,论述了必须 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 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生动地刻画了曹刿 作为卓越的军事家富有远谋的特点,语言 简练,情节详略得当,是《左传》中的名 篇。
布置作业
• •
1、完成课后题一至四题。 2、总结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 知识点。
谢谢下载
一、诵文忆文
•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历史上一次以少胜 多的战役,是什么战役?指名同学复述文 章内容。 • 学生独立回忆、思考
二、教授新课
• 1、理线索,忆内容。 • 学生齐背课文,要求字正腔圆,声音洪亮, 背出合理的语气,背出流畅的情状。 • 设疑一:刚才我们一齐将文章背诵了一遍, 结合上节课我们对文章的品读,同学们发 现了这篇文章有几条线索?
二、教授新课
• 2、品语言,析人物。 • 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再次进入文本,培 养学生搜集与整理文本信息的能力。 • 设疑二:从本文记录的曹刿在齐鲁“长勺 之战”中的言行来看,组内一起探究一下, 大家认为你眼中的曹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二、教授新课
• 教师设疑三: 从鲁庄公在文中的表现来看来看,你认 为鲁庄公又是个什么样的人? 学生小组讨论后组内中心发言人总结回 答,教师点拨:
二、教授新课
• 3.析特色,学写作 • 一般学者评价《左转》一书在写作上的特 色主要有:“文字简练生动,尤其善于描 写战争和复杂事件,又善于通过对话和行 动表示人物的性格特点,对后代 文为例子,验证学者对《左转》一书的这 些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