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科学第一章知识点归纳总结

合集下载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科学第一章知识点总结1.科学就是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相应答案的一门学科。

2.学习科学的方法:观察和实验3.常用的实验仪器有:试管、试管夹、天平和砝码、酒精灯、显微镜、电压表、电流表、停表、玻璃棒、烧杯、量筒、量杯、刻度尺、胶头滴管等等4.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是实验,在科学实验中,常常用一些测量工具来对物体进行测量,同时还要借助各种仪器来扩大观察的范围,5.长度的国际标准单位是“米”,用“m”表示 1千米=_____米1米=_____分米=_____厘米=_____毫米1毫米=_____微米=_____纳米6.初中主要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7.近来被人们津津乐道的一种以长度单位为名称的技术叫做纳米技术。

8.认识刻度尺,就是认识刻度尺的零刻线是否磨损,量程以及分度值。

9.体积: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固体体积的常用单位是立方米,用m3表示,液体体10.积的常用单位升(L)11.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06立方厘米12.1升=1立方分米1毫升=1立方厘米13.形状规则的固体体积测量用刻度尺,形状不规则固体体积测量用量筒,采用排水法。

14.长方形的体积=长╳宽╳高圆的体积=底面积╳高15.液体体积的测量工具:量筒或量杯,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凹面中央最低处相平。

16.读数时如果仰视使读数比实际值偏小,俯视使读数比实际值偏大。

17.教学大楼的一间教室的体积大约是200米318.怎样用普通的刻度尺测量一张纸的厚度?先测出一百张纸的厚度,然后除以一百,(注意两页为一张纸)19.如何用刻度尺测量一根长而细的金属直径?把细金属紧紧的在钢笔上绕20圈,用刻度尺量出长度,除以20。

20.刻度尺的最小刻度由数值的倒数第二位决定。

2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工具是温度计。

22.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有酒精温度计、水银温度计、煤油温度计,23.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是℃,摄氏温度的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摄氏度,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摄氏度,在0摄氏度和100摄氏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分为1℃,如人的体温(口腔温)是“37℃”读作“37摄氏度”北京一月份平均气温“-4.7 ℃”读作“零下4.7摄氏度”或“负 4.7摄氏度”24.0℃的水与0℃的冰冷热程度相同(温度相同)25.温度计正确使用方法⑴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碰容器底、壁。

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全册)

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全册)

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
结(全册)
本文档总结了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

第一章:物质的组成和变化
1. 物质的种类和分类
2. 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 物质的基本性质和变化
第二章:生物多样性
1. 生物的分类与鉴别方法
2. 生态系统及其构成要素
3. 物种的多样性与保护
第三章:光的传播与视觉
1. 光的传播的基本规律
2. 光的反射与折射
3. 视觉的原理与保护
第四章:机械运动
1. 速度与加速度的计算
2. 物体的等加速度运动
3. 弹簧的拉伸与压缩
第五章:细胞和人体组织
1. 细胞的组成和结构
2. 细胞的功能与分类
3. 人体组织与器官
第六章:电和磁
1. 电流的产生与电路的连接
2. 简单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3. 磁场及其作用
第七章:水和溶液
1. 水的特性和溶解能力
2. 溶液的组成和分类
3. 溶液的浓度和稀释
第八章:生物种间关系
1. 捕食与被捕食关系
2. 共生与寄生关系
3. 竞争与合作关系
第九章:能量的来源和利用
1. 能量的来源和转化
2. 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3. 节约能源与环保
以上是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课程的主要知识点总结。

更详细的内容可以参考教材。

七年级科学_第一章_星空巡礼知识点总结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科学_第一章_星空巡礼知识点总结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科学_第一章_星空巡礼知识点总结试题及答案星空巡礼1.星空的变化一天中,星空自东向西旋转(以北极星为中心逆时针旋转原因:地球的自转。

一年中,随着季节的更替而变化,形成了四季星空。

原因:地球的公转北极星的位置不发生变化,始终指向正北方向。

原因:北极星位于地轴的正上方。

2.恒星和行星恒星是自己能够发光发热的星体.行星是本身不能发光靠反射恒星的光而发亮的星体.恒星在夜空中的相对位置变化不明显.行星在夜空中的相对位置变化明显.用肉眼可以看见5颗行星: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3.根据恒星在天空中的位置绘制成的图叫星图.星图上的方位是:上北下南,左东右西.现代天文学家把天空分成88个区域,即88个星座.4.需要知道的星座及恒星:大熊座(北斗七星)、小熊座(北极星)、天琴座(织女星)、天鹰座(牛郎星)、牧夫座、仙后座、天鹅座5.根据北斗七星斗柄的指向判断季节:斗柄指向东、南、西、北,对应的季节为春、夏、秋、冬。

6.寻找北极星:先找到北斗七星,然后将斗前二星连线,并朝斗口方向延长约5倍距离,即可以找到北极星.7.在夜空中,人们用肉眼可以看到6000多颗星星,为了看到更多的星星,需要借助于天文望远镜.我国最大的天文望远镜安装在北京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有很多古代的天文仪器.8.有些恒星一年四季都可以看到,有些恒星永远也看不到,在__赤道___处可以看到全天的星空.银河系9.银河系的组成:千百亿(1500亿~2000亿)颗恒星、大量的气体和尘埃物质。

10、银河系的形状:从正面看,像是一个庞大的车轮状的漩涡系统,从核心伸出4条旋臂;从侧面看像一个中间凸起的大透镜。

11、银河系内绝大多数恒星和星际物质都密集在银河系的中心平面附近。

12、光的传播速度为300000千米/秒,光在一年内走过的距离为1光年。

1光年=9.46×1012km13、银河系的直径为8万光年,总质量为太阳质量的1400亿倍,年龄已经长达100亿年。

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知识要点

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知识要点

第一章科学入门知识要点一、1. 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他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的学科。

在学习科学时应该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

2. 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也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3. 借助各种仪器的目的:使观察的范围更广,使判断更准确4. 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5.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提出问题、提出猜测和假设、设计研究方法、实施方案(获取分析证据)、检验假设、得出结论、报告与交流。

二、实验室常用仪器: 1、试管:是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试管加热时, 要用试管夹(长柄向内,短柄向外,手握长柄), 试管内的液体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 试管夹应夹在距离试管口1/3处。

加热时试管要 倾斜45度。

,并先均匀预热,再在液体集中部位 加热。

热的试管不能骤冷,以免试管爆裂。

2、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酒精灯的加热温度 400—500℃,适用于温度不需太高的实验,实验室 的主要热源。

酒精灯由灯体、灯芯管和灯帽组成。

正常使用的酒精灯火焰应分为焰心、内焰和外焰三部分。

研究表明:酒精灯火焰温度的高低顺序为:外焰>内焰>焰心。

使用时用它的外焰加热。

使用注意事项:(1)酒精灯的灯芯要平整,如以烧焦或不平整,要用剪刀修正。

(2)添加酒精时,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酒精不少于l/4。

(3)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

(4)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

(5)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

(6)不要碰倒酒精灯,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 应立即用湿布或沙子扑盖。

(7)请勿将酒精灯的外焰受到侧风,一旦外焰进入灯内,将会爆炸3、胶头滴管:又称胶帽滴管,它是用于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试剂的一种仪器。

胶头滴管由胶帽和玻璃组成。

注意事项1)握持方法是用中指和无名指夹住玻璃部分以保持稳定,用拇指和食指挤压胶头以控制试剂的吸入或滴加量。

浙教《科学》七年级上(第一章)的知识点整理

浙教《科学》七年级上(第一章)的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科学入门1.1 科学并不神秘1.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2.科学研究是从疑问开始的。

科学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思维方式。

3.我们要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运用科学方法和知识,推动社会的进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1.2 走进科学实验室1.实验室取用药品三原则:(1)“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拿药品;不能用鼻孔凑近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节约原则:严格按实验规定用量取用药品。

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最少量,液体 1ml~2ml,固体只要盖满试管的底部。

(3)处理原则:实验时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

2.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中,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

有些块状固体应用镊子取。

用过的药匙或镊子要立刻用干净的纸擦拭干净以备下次再用。

3.酒精灯的使用:用火柴点燃,用灯帽盖灭,禁止燃烧时添加酒精。

4.量筒、集气瓶、水槽、漏斗不能加热;坩埚、蒸发皿、试管、燃烧匙能直接放在火焰上加热;烧杯、烧瓶要放在石棉网上加热。

5.试管:加热时用试管夹夹在中上部;加热液体时,液体不超过容积的 1/3;加热液体时试管外不能有水,不能骤冷,防止炸裂;加热液体时试管口向上成 45 度,加热固体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加热时,先预热后集中加热。

6.蒸发皿:加热液体时,不超过容积的 2/3。

7.烧杯:用作反应时液体不超过容积的 2/3,加热时液体不超过容积1/2。

烧瓶中液体加热时不超过 1/2。

8.广口瓶用于盛放固体药品,细口瓶用于液体药品。

容易见光分解的物质用棕色瓶。

碱性液体用橡胶塞,酸性液体用玻璃塞。

9.酒精灯失火要立即用湿布盖灭。

割伤要用 3%双氧水清洗,再贴上止血贴。

烫伤用大量冷水冲洗伤处,并在伤处涂上烫伤膏。

被化学试剂灼伤要先用湿抹布拭去皮肤上的化学药品,再用缓缓流水冲洗 1 分钟以上。

10.胶头滴管:加液体时不能伸入容器,更不能接触容器,垂直悬空于容器上方 0.5cm 处。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知识要点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知识要点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知识要点1、人的感受器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痛觉、触觉、冷觉和热觉,其中冷觉和热觉又可统称为温度觉或冷热觉。

2、人的感觉器官有:眼、耳朵、鼻、舌、皮肤等。

3、对热觉最敏感的部位是手背,对触觉最敏感的部位是指尖。

4、气味通过鼻腔,刺激嗅觉神经末梢,嗅觉神经将信息传到大脑,形成嗅觉。

5、舌头表面的每个味蕾上都有味觉细胞和味觉神经,能感受各种不同物质的刺激。

当食物进入口腔,其中一些物质溶于唾液中,刺激味觉细胞,再通过味觉神经传到大脑形成味觉。

7、进行P5的活动时,在每吸入一种溶液前都用清水漱口,以排除上一次实验的影响(或干扰)。

8、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

9、声音发生的条件:振动;声音传播的条件:需要介质;声音传播的方式:声波。

10、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11、在15℃的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40米/秒。

12、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听小骨;内耳包括耳蜗、前庭和半规管。

13、耳的结构:P10 图1-1814、听觉产生过程:耳廓→外耳道→鼓膜→鼓室内的听小骨→耳蜗→听神经→大脑。

15、遇到巨大的响声时,迅速张嘴,捂紧双耳是使鼓膜内外气压保持平衡,避免鼓膜被震破。

16、乐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和音色。

17、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单位是赫兹(Hz)。

18、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19、人的发声频率大约在65赫兹到1100赫兹之间;听觉频率大约在10赫兹到20000赫兹之间。

20、高于20000赫兹的声音叫做超声,低于20赫兹的声音叫做次声。

21、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叫做超声波,低于20赫兹的声波叫做次声波。

22、同一声源发出的声音,其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跟人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23、发声体的性质、形状、发声的方法能影响音色。

24、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如太阳、燃烧着的蜡烛、开着的电视的屏幕、萤火虫等。

25、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七年级科学上册知识总结

七年级科学上册知识总结

七年级科学上册知识总结
一、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1. 物质的组成
物质是构成世界的基本实体,由微观粒子组成,包括分子、原
子和离子。

2. 分子、原子和离子的关系
分子是由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的,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分子。

二、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1. 物质的性质
物质的性质可以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状态、密度等,化学性质包括可燃性、氧化性等。

2. 物质的变化
物质的变化包括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如融化、沸腾,化学变化如燃烧、腐烂。

三、生物与环境
1. 生物的特征
生物具有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废物、能对外界
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等特征。

2.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生物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

环境包括生物因素
和非生物因素,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

四、简单机械与能量
1. 简单机械
简单机械包括杠杆、滑轮、斜面等,它们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和
大小。

2. 能量
能量是物体做功的能力,包括机械能、热能、电能等。

五、地球与宇宙
1. 地球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它有固体表面、大气层和磁场。

2. 宇宙
宇宙是包括所有物质和能量的空间,由无数星系、恒星、行星等组成。

以上就是七年级科学上册的知识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第一章科学知识点

七年级第一章科学知识点

七年级第一章科学知识点在七年级学习的第一章中,我们将学习许多关于科学的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学。

在这个章节中,我们将会介绍其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并通过实验和例子来更好地了解它们。

第一节:物理第一节我们将关注物理学。

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现象的科学,例如运动、力和能量等。

以下是一些我们将学习的基本物理知识点:1. 运动:运动是物体沿直线或曲线的移动。

物体运动的速度可以通过计算距离和时间的比率来确定。

2. 力: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当一个物体施加力于另一个物体时,会引起另一个物体的运动。

力的大小可以通过计算物体的质量和加速度来确定。

3. 能量:能量是物体所具有的产生运动或产生任务所需的能力。

例如,重物具有更多的能量,因为它需要更大的力才能停下。

4. 热力学:热力学是研究温度和热量的科学。

温度是物体热量的度量,在摄氏度或华氏度中表示。

第二节:化学第二节我们将学习化学。

化学是研究物质性质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

以下是一些我们将学习的重要化学知识点:1. 元素:元素是由一种类型的原子构成的物质。

元素由它们的原子数来识别,例如氢(H)、氧(O)和铁(Fe)。

2. 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两种或更多种不同的元素组合而成的物质。

例如,水(H2O)是由氢和氧组合而成的化合物。

3. 分子:分子是化合物中的最小粒子。

分子由原子组成并通过共享原子来结合。

4. 化学反应:当两种或更多种物质结合或分离时,发生化学反应。

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性质通常会改变。

第三节:生物学第三节我们将关注生物学。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的科学,例如生命进化、生态学和分子生物学。

以下是一些我们将学习的基本生物学知识点:1. 细胞:细胞是所有生命的基本单位。

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由无数种类型的细胞构成。

2. 遗传:遗传是指生物通过遗传物质,包括基因和染色体,获得的特征和性状。

这些特征往往是由父母遗传给他们的。

3. 种群:种群是相同生态类型的物种在同一地区内的群体。

最全面人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

最全面人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

最全面人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针对人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本文档总结了各章节的重点知识点,供同学们参考研究。

第一章科学的开端1. 人类在进行什么样的活动时开始进行科学实践?人类在观察自然现象和抽象思考时开始进行科学实践。

2. 历史上哪些人做出了重要的科学贡献?历史上有古希腊自然哲学家、伽利略、牛顿等人做出了重要的科学贡献。

3. 对照试验与连续试验的区别是什么?对照试验是在相同条件下只改变一个变量进行的实验,连续试验则是在逐步改变变量的条件下进行的实验。

第二章生命的奥秘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是什么?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之间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2. 生物分类学的目的是什么?生物分类学的目的是对生物进行分类和命名,研究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及其演化变化。

3. 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是什么?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是脂质。

第三章物质的组成1. 什么是分子?分子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成的。

2. 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是如何排列的?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按照原子序数从小到大进行排列。

3. 酸与碱的共同特征是什么?酸与碱的共同特征是在水中能够释放出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

第四章微观世界1. 伏马普洛波夫定理是什么?伏马普洛波夫定理是描述光电效应的一个公式。

2. 单位质量物质内所包含的粒子数被称为什么?单位质量物质内所包含的粒子数被称为摩尔数。

3. 制冷剂是如何实现制冷的?制冷剂利用物质在相变时放热吸热的特性实现制冷。

第五章物质的变化1. 化学反应条件有哪些?化学反应的条件有温度、压力、浓度、催化剂等。

2. 什么是红外线?红外线是电磁波的一种,具有较高的穿透能力。

3. 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影响是什么?催化剂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降低反应能量,但自身不参与化学反应。

第六章能量的转换1. 能量是什么?能够做功的物质所具有的属性被称为能量。

2. 能量与功有什么关系?能量是物体所具有的属性,功是物体发生运动的表现形式。

七年级科学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科学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科学第一章知识点总结科学是一门观察、探究和解释自然现象的学科,它有着无穷尽的奥妙和无限的可能性。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科知识,我们需要分类整理各种信息,形成概念和模型,建立思维框架。

在七年级科学的第一章中,我们学习了很多基础知识,下面就让我们来回顾和总结一下。

一、物质的性质和变化1.物质的分类通常情况下,我们将物质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

纯物质包括单质和化合物,而混合物则是不同物质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物质。

2.物质的性质物质有许多性质,比如密度、颜色、硬度、可燃性、溶解度等等,这些性质反映了物质的本质特征。

3.物质的变化物质可以发生许多变化,比如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指的是没有改变物质本质的变化,而化学变化则是指改变了物质本质的变化。

二、水的性质和变化1.水的性质水是一种无色、透明、无臭的液体,它有着许多特殊的性质,比如流动性、渗透性、溶解性等等。

2.水的变化水也有着许多变化,比如水的沸腾、冷凝、蒸发等等。

这些变化是由于不同温度、压强和湿度等因素导致的。

三、空气的组成和性质1.空气的组成空气是由氮气、氧气、水蒸气、二氧化碳、氩气等多种气体组成的,其中氮气和氧气是占比最高的。

2.空气的性质空气有着许多性质,比如质量、压强、稳定性等等。

这些性质反映了空气的组成和特点。

四、盐和碳酸盐的性质和变化1.盐和碳酸盐的性质盐和碳酸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它们有着许多特殊的性质,比如溶解性、热稳定性等等。

2.盐和碳酸盐的变化盐和碳酸盐同样也可以发生多种变化,比如加热、分解、溶解等等。

这些变化反映了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五、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变化1.金属的性质金属是一种有着特殊物理化学性质的物质,它们一般具有高导电性、高热导性、良好的延展性和韧性等等。

2.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变化金属及其化合物可以发生多种变化,比如金属的氧化、腐蚀、电离等等。

这些变化反映了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构成和特性。

总之,七年级科学的第一章中,我们学习了很多基础知识,这些知识将在以后的学习中发挥重要作用,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自然科学。

七上科学--第一章--科学入门--知识点总结

七上科学--第一章--科学入门--知识点总结

七上科学第一章科学入门知识点总结第一节科学并不神秘一、科学并不神秘1.自然现象是相对于由人类引发的社会现象而言的,是指自然界中由于大自然的运作规律自发形成的某种状况,其完全不受人为主观能动性因素的影响。

主要有物理现象、地理现象、化学现象、生物现象等。

2.科学研究的对象: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的学科。

学习科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解释和预测各种事物、现象及其变化。

3.学习科学的方法:科学研究是从疑问开始的。

一个小小的疑问都有可能引发科学的发现。

只要留心观察,从发现周围的问题招手,我们都可以进入科学的世界,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如牛顿好奇于苹果落地而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好奇于水沸腾后顶起壶盖而改进了蒸汽机。

二、科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1.科学技术的重要性(1)科学的发展改变人们对自然界各种事物的认识,人类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逐渐提高。

工业化时代------电器时代------信息时代。

(2)科学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3)科学技术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法。

2.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科学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但是如果使用不当,也会给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如汽车尾气污染空气。

3.学习科学知识的目的我们要学会科学的思考方法,正确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为人类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我们要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运用科学方法和知识,推动社会的进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三、注意几个名词1.科学研究是要通过不断地观察、实验、思考等活动找到科学答案或总结出自然规律。

2.科学问题是关于科学知识或科学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实验加以研究。

3.科学发现切科学活动的直接目标,重要事实或理论的发现也是科学进步的主要标志。

4.科学探究的目的是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活动凹陷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乒乓球会恢复球形,因为球内气体遇热膨胀。

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第3节:科学观察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他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第4节:科学测量定义: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要测量物体的长度,先要规定长度的标准即长度单位,然后选用合适的工具测量。

长度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为:米(m ).长度的常用单位:千米(km )、分米(dm)、 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 )、纳米。

长度单位的换算:10 千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10 微米=10 纳米测量工具:刻度尺是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

测量方法:首先选择合适的刻度尺,用零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尺垂直。

数据记录:记录时,应准确值+估读值+单位。

定义: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容积:能容纳物体的体积。

体积单位:基本单位:立方米(m ³),常用单位: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单位换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厘米=10 立方厘米 测量工具:量筒、量杯使用方法:首先要看清它的测量范围(最大刻度)和分度值(最小刻度),选择合适的量筒或量杯, 读数时,视线要与凹形液面的中央最低处平行。

定义:温度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常用单位:摄氏度,符号℃。

原理:温度计是根据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实验室中常用的温度计是: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等液体温度计的使用:首先观察它的量程,测量时,要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 充分接触,如是测量液体的温度,就与液体充分接触,但不要 碰到容器壁和底部,读数时,温度计不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视 线要与液面平行,记录时,数字和单位写完整。

第5节 科学探究-3 6 9 6 科学测量 体积的测量 长度的测量 温度的测量 观察结果的 记录和整理 (1)观察要有序;(2)观察要有目的;(3)观察要进行比较;(4)观察要启发想象。

观察除了用感官进行,还需要借助于一些仪器和工具。

观察是最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也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在任何一个观察活动中,都要及时记录和整理观察到的现象与数据,这是科学研究中十分重要的基础材料。

(完整版)七年级上册科学Unit1知识点归纳总结

(完整版)七年级上册科学Unit1知识点归纳总结

(完整版)七年级上册科学Unit1知识点归
纳总结
七年级上册科学 Unit1 知识点归纳总结
本文档将对七年级上册科学 Unit1 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以下是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1. 科学方法
1.1 观察和积累事实
- 进行观察和记录结果
- 积累事实和数据
1.2 提出问题
- 根据观察和积累的事实提出问题
1.3 做实验
- 设计和进行实验来验证问题的答案- 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1.4 得出结论
- 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 结论应基于观察和实验的可靠数据2. 物质的组成与变化
2.1 物质的三态
- 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征和区别
2.2 物质的变化
-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概念和区别- 物质的熔化、凝固、汽化和凝华过程
2.3 纯净物质和混合物
- 纯净物质和混合物的定义和区别
- 纯净物质和混合物的分类和特点3. 观察和测量
3.1 观察与描述
- 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的方法和应用- 观察结果的描述和记录
3.2 测量和测量工具
- 长度、质量和体积的测量方法和工具- 温度的测量方法和工具
3.3 对象的形状和大小
- 固体对象的形状和大小的描述
- 测量物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
4. 总结
本文档对七年级上册科学 Unit1 的知识点进行了归纳总结。

通过研究本单元的内容,学生将了解科学方法的基本步骤,物质的组成与变化以及观察和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请学生们在课后进行复习,并进行相关习题的练习,以加深对本单元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七年级科学第一章知识点

七年级科学第一章知识点

第一章科学入门第一节科学并不神秘1、在学习科学的时候,我们应该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准备随时运用科学方法和知识,为人类创造美好的生活。

2、只要留心观察,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如牛顿好奇于苹果落地而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好奇于水沸腾后顶起壶盖而改进了蒸汽机。

第二节观察和实验1、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2、将鸡蛋放入清水中会下沉,向清水中加入食盐后,鸡蛋将上浮,最后漂浮在水面上。

在溶解食盐时,要用到玻璃棒搅拌,搅拌的目的是:加快溶解速度。

第三节长度和体积的测量一、长度的测量:1、测量工具:刻度尺(注意最大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2、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等。

国际单位是米。

3、单位换算:1千米== 1000米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

4、感受长度的大小:感受1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

5、特殊长度单位:纳米、光年。

6、一些特殊长度的测量方法:如测纸张的厚度,金属丝的直径,一段路程的测量等。

二、体积的测量1、体积的单位:国际单位是米3(1)固体体积:米3、分米3、厘米3等m3 ---------- dm3 ----------- cm3(2)液体体积:升、毫升。

1升= 1000毫升1米3 = 1000升1毫升= 1厘米32、体积的测量:(1)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测量:采用排水法。

如测小石块的体积。

所用器材:小石块、量筒、细线等。

步骤:〈1〉在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读出读数V1〈2〉用细线系住小石块,轻轻放入量筒中,读出读数V2。

〈3〉计算:小石块的体积V2—V1规则固体体积的测量:用刻度尺量,然后用公式法计算。

(2)液体体积的测量:测量工具——量筒或量杯(注意最大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量筒的使用方法:(1)选择量程适当的量筒。

(2)测量前,量筒必须平放在桌面上。

七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科学入门第一节:科学在我们身边1、科学是研究各种,并寻找它们的学问。

如牛顿发现了瓦特发明了。

而这些都源于对身边和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探究,所以从身边的问题着手就能进入科学世界。

2、科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改变着人们对环境的认识,使人们改造和利用环境的能力不断提高。

3、科学技术使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便利,但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4、学习科学的方法是:。

5、重要的实验:鱼和气球的浮沉、“喷泉”实验。

第二节:实验与观察1、是科学探究最重要的环节;实验前要了解实验的步骤,熟悉实验的仪器。

实验时,我们要遵守实验室的操作规程,注意安全;仔细观察实验过程,及时记录实验现象,尊重实验事实,不得捏造实验事实,更改实验数据。

2、请填出下列仪器的用途:(1)试管架:(2)试管:(3)停表:(4)酒精灯:(5)显微镜:(6)天平:(7)量筒:(8)刻度尺:3、在很多情况下凭我们的感觉器官对事物作出判断是不可靠的,为了准确的判断,实验时我们要借助一些和。

4、测量工具:天平、量筒、刻度尺、停表;观察工具:显微镜、放大镜、望远镜、雷达5、人们直接用感官器官的观察叫:,借助仪器工具的观察叫:。

6、重要的实验:鸡蛋浮沉实验。

第三节:长度和体积的测量1、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进行比较的过程。

2、长度的主单位是。

较大的还有,较小的还有。

3、长度单位的换算:1千米= 厘米、1米= 微米= 纳米1米= 分米= 厘米= 毫米、1纳米= 米4、雷达、激光、声纳等可测长度。

是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正确使用该工具的方法是:(1)放正确:刻度线紧靠被测物体。

(2)看正确:视线与尺垂直。

(3)读正确:先读准确值,再读一位估计值。

(4)记正确:数值一定要有单位。

使用时还要注意零刻度线、测量范围及最小刻度。

5、一些特殊的长度测量方法:(1)累积取平均值法:得用积少成多,测多求和的方法间接测量。

例:测纸厚、细铁丝的直径、一枚邮票的质量。

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本文档总结了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的重要知识点。

以下是这些知识点的概要:1. 科学研究的过程:科学研究的过程通常包括观察、提出问题、做实验、收集数据和得出结论等步骤。

科学研究的过程:科学研究的过程通常包括观察、提出问题、做实验、收集数据和得出结论等步骤。

2. 万物皆有属性:物质有许多属性,例如颜色、形状、质地等。

可以通过观察和实验来了解物质的属性。

万物皆有属性:物质有许多属性,例如颜色、形状、质地等。

可以通过观察和实验来了解物质的属性。

3. 物质的分类:物质可以根据其性质和组成进行分类。

常见的分类方法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分类,以及元素和化合物的分类。

物质的分类:物质可以根据其性质和组成进行分类。

常见的分类方法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分类,以及元素和化合物的分类。

4. 物质的变化:物质可以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是指物质的状态改变,而化学变化是指物质的组成发生改变。

物质的变化:物质可以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是指物质的状态改变,而化学变化是指物质的组成发生改变。

5. 能量的转化:能量可以在物质之间转化。

例如,物体的温度升高可以表示能量的转化。

能量的转化:能量可以在物质之间转化。

例如,物体的温度升高可以表示能量的转化。

6. 机械能与能量守恒: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在转化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

机械能与能量守恒: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在转化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

请注意,以上是对第一章知识点的简要总结,具体内容和细节可参考教材。

如有任何疑问,请随时咨询。

七年级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

七年级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

七年级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
一、科学入门
1.科学就是研究各种现象,并寻找它们答案的学问。

2.科学工作者把观察和实验当做收集科学事实、探索科学道理的方法。

3.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的发展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二、观察和实验
1.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

2.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要有计划、要耐心;要积极思考,及时记录;要交流看法、进行讨论。

3.实验时要明确实验目的,确定实验要验证的问题;学会控制实验条件;尝试分析失败的原因;理解仪器的作用;尝试自己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能制定比较简单的实验方案并加以实施。

三、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有: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

2.长度的测量工具有:刻度尺。

3.长度的测量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累积法。

4.体积的概念: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作物体的体积。

5.体积的单位有:立方米(m³)、立方分米(dm³)、立方厘米(cm³)、立方毫米(mm³)、立方微米(um³)、立方纳米(nm³)。

6.体积的测量工具有:量筒或量杯。

7.单位换算:1m³=1000dm³,1dm³=1000cm³,1cm³=10mm³,1mm³=1000um³。

8.单位转换的方法:除以进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浙教版初一《科学》复习
第一章科学入门
1.科学技术在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负面影响。

2.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

观察是重要的研究方法。

①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陶瓷等,烧杯加热必须垫石棉网。

②试管加热固体物质,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产生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流到试管底
部,使试管受热不均爆裂。

③试管加热液体,不应超过试管体积的1/3,试管口略上向上倾斜,试管夹从试管底
部往上套,夹在距离试管口1/3处。

加热时试管要倾斜45度,切不可将试管口朝向自己。

并先均匀预热,再在液体集中部位加热。

热的试管不能骤冷,以免试管破裂。

④取少量溶液用胶头滴管,使用时,胶头在上,管口在下,滴管口放在容器的正上方,
不可伸入试管,滴管使用后必须立即冲洗干净。

⑤酒精灯内的液体不少于1/3,不超过2/3;
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用灯冒盖灭;
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加热用外焰;
⑥从试剂瓶内倾倒液体时,应把瓶盖倒放在桌面上,手握试剂瓶时标签应向着手心,试
剂瓶口应紧靠承接的容器口.
停表:用来测量时间; 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电流表:测定电流的大小; 电压表:测定电压的大小。

显微镜:用来观察细胞等肉眼无法观察的微观世界的物质及变化。

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实验室的主要热源。

使用时用它的外焰加热。

烧杯:能用于较多试剂的反应容器,并能配制、稀释溶液等。

不能用于直接加热,要垫湿棉网。

药匙:用来取用少量固体粉末或小颗粒固体;
镊子:用来取块状药品;
玻璃棒:主要用于搅拌、引流、转移固体药品。

试管:是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液体不能超过试管的2/3.
3.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4.长度的单位是米,用“m”表示,测量长度的工具:刻度尺。

5. ①1米=103毫米=106微米=109纳米
②1千米=1公里=1000米
③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6.测量步骤:测量前:首先要看刻度尺的量程和最小刻度。

测量时:
①放正确: 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 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
②看正确:视线与刻度尺垂直,不能斜视.
③读正确, 记正确:测量值+估计值+单位.
注:判断题:
0刻度磨损的尺子依然可以使用。

(正确)
7.长度特殊测量法:
⑴测量纸张,硬币等太薄的物体,要用累积法;
如:测出200页纸的厚度为L,则每张纸厚度为L/100;
测出10枚硬币的厚度是L,则每枚硬币的厚度为L/10.
⑵测铜丝等太细的物体,也用累积累法;
①将铜丝紧密的缠绕在粗细均匀的圆柱笔上N圈;
②刻度尺测出长度为L;
③则铜丝的直径为L/N.
(3) 化曲为直法:测量一段较短曲线的长,可用一根没有弹性或弹性不大的柔
软棉线一端放在曲线的一端处,逐步沿着曲线放置,让它与曲线完全重合,在棉
线上做出终点记号。

用刻度尺量出两点间的距离,即为曲线的长度。

举例:如何测量一个圆形空口碗边缘的长度?
取一条没有弹性的细软棉线,绕碗口一周,用刻度尺测出这段棉线的长度,即为碗口边缘的长度.
(4) ) 滚轮法:测较长曲线的长度时,可先测出一个轮子的周长。

当轮子沿着曲线从
一端滚到另一端时,记下轮子滚动的圈数。

长度=周长×圈数。

举例:如何用自行车测量学校操场跑道的长度?
①测量自行车车轮的周长, 为L .
②推着自行车绕操场跑道一整圈,数出自行车车轮转过的圈数为N.
③计算:跑道的长度=L×N .
8. 测量时尺拉的太紧,测量值比真实值小;
测量时尺太松弛,测量值比真实值大;
冬天,尺子受冷收缩,测量值比真实值大;
夏天,尺子受热膨胀,测量值比真实值小;
9.长度估计:
①成年人指甲宽度约为1厘米。

②初中生手臂伸开的长度和身高差不多,平均约为1.5米。

③书本纸张厚度约为100微米,即0.1毫米。

④一层楼的高度是3米,则一楼到三楼是6米。

10 .体积是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

固体体积的常用单位是立方米。

1立方米=1000升1升=1000毫升1毫升=1立方厘米1升=1立方分米
11 .使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时,首先要看清它的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

测量前,量筒必须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大多数液体在静止时,液面在量筒内呈凹形。

读数时,视线要与凹形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

俯视读数时,测量值比真实值大,真实值比测量值小;
仰视读数时,测量值比真实值小,真实值比测量值大;
12.测规则物体的体积,用刻度尺;测液体体积或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可用量筒或量杯.
测不规则小石块的体积可用排水法.
13.体积特殊测量法:
⑴测不规则石块的体积:
①在量筒内装入适量的水,读出体积为V1
②用细线系住小石块,放入量筒内,使小石块浸没在水中,读书体积为V2
③小石块的体积为V=V2–V1
(2)测不规则石蜡的体积
①在量筒内装入适量的水。

②用细线系住小石块,放入量筒内,使小石块浸没在水中,读书体积为V1
③拿出小石块,将石蜡和石块一起用细线系住,放入量筒内,使小石块和石蜡一起
浸没在水中,读书体积为V2。

④石蜡的体积为:V=V2–V1
⑶测墨水瓶的容积
①在量筒内装入适量的水,读出体积为V1。

②将量筒内的水倒入墨水瓶内,直至到满,读出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为V2。

③墨水瓶的容积为V= V1-V2
⑷给你一个量筒,烧杯,一支彩色笔和足够的水,如何去测一只鸡蛋的体积(量
筒口较小,鸡蛋放不进去)?
①在烧杯内放入适量的水,并用彩色笔做记号为A。

②把鸡蛋放入烧杯中,并使鸡蛋完全浸没,用彩色笔做上记号B,把鸡蛋从烧杯中
拿出。

③在量筒里倒入足量的水,测得体积为V1,然后把水慢慢倒入拿出鸡蛋的烧杯中,
水面刚到记号B时停止,记录此时量筒中剩余的水的体积为V2。

④鸡蛋的体积为:V=V1–V2
14.面积特殊测量:方格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面积:
1)测出每一方格的长和宽,并利用长和宽求出每一方格的面积。

2)数出不规则物体所占的方格数:占半格以上的算1格,不到半格的舍去。

3)面积=每一方格的面积×总的方格数。

15、温度的测量
①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来表示。

温度的常用单位是摄氏度,单位符号是℃。

②人为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

在O℃
和100℃之间分成100小格,则每一小格为l℃。

③测量温度的仪器是温度计.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在使用液体温度计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测量前,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切勿超过它的量程。

2)测量时,手握在温度计的上方。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但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

温度计的玻璃泡浸人被测液体后,不能立即读数,待液柱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液体中取出。

视线应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

4)记录时,数据后面要写上单位。

16.体温计的测量范围:35℃~42℃,最小刻度为0.1℃。

体温计可以精确的0.1℃的原因:玻璃泡较大,玻璃管很细;
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书的原因:玻璃管靠近玻璃泡处有一弯曲。

用体温计测体温前,要先消毒,用酒精消毒。

用体温计测量体温时要先甩几下,将水银甩下去。

17.科学探究的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实验方案计划---收集事实与证据---检验假设----合作与交流
18.体积估计:
一次献血:200ml ; 一瓶矿泉水的容积:595ml ; 教室体积为:200立方米;
热水壶容量:2升; 饮水机上的矿泉水桶的容积:18.9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