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丧干预

合集下载

地震后灾民的心理重建问题之灾后救济需要心理干预

地震后灾民的心理重建问题之灾后救济需要心理干预

地震后灾民的心理重建问题之灾后救济需要心理干预没有亲身经历过灾难事件的人可能很难想象灾难、尤其是像大地震这样的强破坏性事件对幸存者的心理影响之深、持续时间之久。

首先,灾难事件由于相应的物理刺激强度通常都很大,它会立即在当事人的大脑中留下深深的“印记”,而且这个印记这辈子再也不会消失。

之后当类似的情境再次出现时,大脑就会立即唤起这个印记,并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

比如,某人被地震的废墟掩埋一段时间后获救,那么今后任何时候只要他再处于狭小的、黑暗的空间里,他在废墟里的“印记”就会被唤醒,从而出现惊恐、呼吸困难、绝望、逃离现场等强烈的应激反应。

其次,灾难的强破坏力往往在短时间内带来生命、财产的大量损失,从而导致人们的无力感、挫败感和脆弱感。

尤其强烈地震,房屋夷为平地,否认(不相信眼前的事实)、脆弱(人是多么不堪一击)等各种情绪反应将会出现。

第三种最常见的情绪是负疚感。

我曾看过一部反映空难之后幸存者心理历程的美国电影,女主角因为孩子的死而整日责怪自己,总以为如果当时她抱得更紧些,她的孩子就会安然无恙。

男主角为了帮助她摆脱自责,让她紧紧抱着一个背包,然后冒险将汽车撞到墙上。

撞墙的一瞬间,背包从玻璃窗飞出车外。

在这样一个铁的事实面前,女主角终于认识到当时她无论抱得多紧,她都无法挽救孩子的性命。

意识到这一点,女主角一下子释然了。

理论上说,卷入灾难事件的所有人都会留下心理阴影,区别只是在于程度的轻重。

这就要求整个社会形成一个能让幸存者把负面情绪顺利宣泄、释放、接纳的氛围。

我们中国人在情绪表达方面本来就比较压抑、委婉,我们平时劝人时也爱说“别哭、别哭”。

恰恰相反,我们应该让幸存者把悲伤、痛苦、甚至是攻击情绪发泄出来,告诉他们这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绝对不是软弱、不坚强的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创伤后应激障碍”还会以躯体不适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出现呼吸困难、失眠、疲倦、喉咙及胸部梗塞感等。

相比而言,灾难事件对孩子造成的心理创伤更为严重,不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他们今后出现强恐惧症、焦虑症等各种心理问题的概率会很高。

国外常用的危机干预方法

国外常用的危机干预方法

资料国外常用的危机干预方法方法一目前国外常用的危机干预模式有三种类型:平衡模式、认知模式和心理转变模式。

这三种模式为许多不同的危机干预策略和方法提供了根底。

1, 平衡模式认为,危机状态下的当事者通常都处于一种心理情绪失衡状态,他们原有的应对机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能满足他们当前的需要。

因此危机干预的工作重点应该放在稳定受害者的情绪,使他们重新获得危机前的平衡状态。

这种模式在处理危机的早期干预时特别适合。

2, 认知模式认为,危机导致心理伤害的主要原因在于,当事者对危机事件和围绕事件的境遇进展了错误思维,而不在于事件本身或与事件有关的事实。

该模式要求危机干预工作者帮助当事者认识到存在于自己认知中的非理性和自我否认成分,重新获得思维中的理性和自我肯定的成份,从而使其能够实现对生活危机的控制。

这种模式较适合于那些心理危机状态根本稳定下来、逐渐接近危机前心理平衡状态的受害者。

3, 心理社会转变模式认为分析当事者的危机状态,应该从内、外两个方面着手,除了考虑当事者个人的心理资源和应对能力外,还要了解其同伴、家庭、职业、宗教和社区的影响。

危机干预的目的在于将个体内部适当的应付方式,与社会支持和环境资源充分地结合起来,从而使当事者能够有更多的问题解决方式的选择时机。

危机干预主要应用三类技术:沟通技术、心理支持技术和干预技术。

一沟通技术危机干预技术应用首先要借助沟通技术建立良好关系,如果不能与危机当事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干预技术那么较难执行和贯彻,从而就不会取得干预的最正确效果。

因此,建立和保持医患双方的良好沟通和相互信任,有利于当事者恢复自信和减少对生活的绝望感,保持心理稳定和有条不紊的生活,以及改善人际关系。

影响人际沟通的因素有许多,一般来说,危机干预工作人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 消除内部的干扰以免影响双方诚恳沟通,提高表达能力;2 防止双重和矛盾的信息交流,如工作人员口头上对当事者表示关切和理解,但在态度和举止上却并不给予专心的注意或体贴;3 防止给予过多的保证,因为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4 防止应用专业性或技术性难懂的语言,多用通俗易懂的言语交谈;5 具备必要的自信,利用可能的时机改善病人的自我内省和感知。

个案:居丧危机的箱庭治疗 - 副本

个案:居丧危机的箱庭治疗 - 副本

对居丧者的箱庭治疗时间:2016年5月27日来访者:谢XX咨询师:本人(静默见证者)一、个体箱庭:内容、指导语和程序感受沙子“请把手放在沙子上,去感觉沙子带给你的感觉。

”制作作品治疗者不给予任何指导,由来访者自由创作。

“请用这些玩具在沙箱里做个什么,想做什么都可以。

”体验作品“这是你自己的世界,你能体验并告诉我你的感受吗?。

”对话交流就作品对话,了解作品主题、内容和来访者心理状态;在互动中,通过支持、解释、整合、疏通、启发帮助来访者澄清制作的作品所代表的意思和表现的主题,达到对来访者的共感理解。

“这是什么呢,能说明一下吗”、“这是什么,这个是什么意思”拆除作品对箱庭作品进行拍照存档后,请来访者拆除。

二、作品分析框架:箱庭作品的空间配置、沙的使用、玩具使用及象征(意义)、主题、自我像。

三、对作品的表现及分析规则1、整合性:整体感受。

包括作品的均衡性、丰富程度、细致程度、流动性、生命力等。

即整个作品中分散的、支离破碎的、杂乱无章的、贫乏的、机械的、固定的成分少。

2、空间配置:沙箱空间的左右配置、玩具摆设状况。

沙箱左侧可以看成是人的内在世界、潜意识世界,右侧可以看成是外部世界、意识世界。

一般来讲,山丘、森林、佛像、神像、寺庙、教堂、神社等表示人的无意识部分的东西,配置在左侧的倾向较强。

车船、飞机、动物、人物和河流等若是朝向一个方向,朝向左侧意识着退行,朝向左侧则意味着进行。

在沙箱作品完成之后,又将玩具摆放在沙箱之外,可能说明其存在模糊感或有点模糊,对自己来讲,有点难以接受、容忍。

如果移到沙箱外玩,往往反映了来访者自我界限尚不确定,或者可能有一种超越自我去表现自己的冒险性。

来访者5月27日制作的沙箱作品,在沙箱中间留下一块空地,没摆放任何玩具,只在周围摆放转起来的积木玩具,可能反映其对表现自我有一种恐惧和不安。

3、主题:有时是单一作品表现主题,有时是一连串作品表现主题,本案例属于后者,其主题的中心,一般表现为来访者无意识的自我心象,即意象。

生命科学--死亡学之居丧反应

生命科学--死亡学之居丧反应

再比如,人们总是把受害者家属当成弱者,要他们减少活动,多休息。其实越是这样的时候,当事人越需要通过不停的活动来“占住”心神,分散注意力。
如果能够让广大公众知道一些死亡学知识,正确对待死者家庭,那么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文章来源:网络
死亡学不是要去研究生理上的死亡,而是研究死亡这个现象对危重病人、死者亲朋好友以及全社会的心理影响。它是心理学中一门应用性质很强的学科。
现代社会在大大降低死亡率的同时,也把“死亡”藏了起来。没几个人能看到兄弟姐妹死在妈妈的怀里,大街上不可能见到饿桴,不再有“掩骨会”这样的慈善组织掩埋随处可见的无主尸体。在今天,人们几乎都会死在封闭的医院里,死时的情形只被其近亲属看到。媒体报导灾难事故时,要小心翼翼地删去,或者模糊有尸体和血迹的照片。学校里没有死亡教育,家长们更是忌讳向朝气蓬勃的孩子提到死亡。
正因为死亡对人生如此重要,死亡学也不仅是一门纯粹的学术,更已经演化出各种实际工作,象“临终关怀”(又称安宁疗护),或者“危机心理干预”,都有死亡学家的贡献。
*****死亡学的领域很多,限于篇幅,这里只介绍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居丧反应
居丧反应:一个人去世后,或者在他濒临死亡之际,他的亲朋好友便会产生一系列心理反应,统称为居丧反应。
***** 什么是死亡学?
1912年,美国学者罗斯威尔?帕克首次提出“死亡学”的概念。但是直到1959年,菲费尔出版了《死亡的含义》后,它才开始成为一门系统的学科。从那以后,西方国家出版了大量专著,记录并分析人类濒死、死亡与哀悼等方面的心理活动。
导致死亡的既有缓慢发展的疾病,也有突然降临的灾难。对于病死者的亲属来说,他们有较长时间为亲人的死亡做准备,甚至已经准备好在失去这位亲人后该怎么生活。而突然降临的死亡灾难对亲属们冲击要大得多,更需要人们去关注。

居丧障碍

居丧障碍
持续的焦虑 易激惹 失眠 注意力下降
案例
女 60岁 退休干部
主诉:近三年来睡眠不好,入睡困难,夜间老醒,梦 多.白天没精打采,乏力,没味口,心慌心悸,胸闷 气短,不能出门, ,不能做家务.
精神检查:意识清,接触好面带愁容,在讯问下说 出:三年前丈夫因心梗突然去逝,从此不愿见熟 人,不能提起那个医院,说到就会全身不适,恨那 个医院,枪救她丈夫时要什么没什么,内疚、自 责,怨丈夫一句话没有说就把她一个人丢 下。。。。。。她没有去参加遗体告别,三年 来也从未去过八宝山
符合抑郁性障碍标准的人更易出现社会适应不良, 更常到医院就诊或滥用酒精。
注意迟钝症状和自尊的全面丧失现象(比自责更 严重),因为这些表现极少见于那些单纯的悲恸 者(Clayton等,1974;Jacobs等1989)。
居丧反应强烈者可能出现自杀观念。丧亲者的自 杀率通常在亲人去世后一年内增高。
什么都无兴趣 恶梦失眠 恢复期 不再做恶梦 开始适应新生活
对居丧者干预的目的---
在于帮助他们渡过正常的悲哀反应过程, 使他们能正视痛苦, 表达对死者的感情, 找到新的生活目标。
居丧干预的策略
一 支持与帮助 二 鼓励居丧者用言语表达内心感
受及对死者的回忆 三.干预的原则及注意事项 四.支持居丧者应付悲哀反应过程 五.适应丧失,并逐渐投身新的生活
受灾程度重、但灾后得到救援和支持较好 的村PTSD发病率低。
震 后 9 个 月 时 两 村 PTSD 发 病 率 分 别 为 19.8%和30.3%。
(一)术语
丧亲、居丧以及悲恸几个词交替着使用,但它 们各有不同的含义,它们的意义也有所区别:
◆丧亲(bereavement)是因所爱的人死亡而造 成的丧失。

老年人的居丧反应

老年人的居丧反应
,
.
第 一 阶 段 可 持 续数 小 时到数 天
冷淡# 的 亲人
,
此 阶段 的 丧亲 者 有 否 认 反应

,
表 现 为缺 乏 相 应 的 情绪 反应
,
麻木

常 常还 伴 有非 现 实感
注 意力 不 集 中

,
不 能 完 全接 受 亲 人 己 逝 的事 实
,
丧 亲 者 可 能 无法 安静
,
就 像 在寻 找 死 去

5Β Χ
Δ
%) ≅
& 3等 1
5Ε5 #

可能
出 现 自杀

自伤 行 为
∀ # 延 长 的悲 伤
悲伤 超过 : 个 月 就 可 以 认 为 是延 长
症状 可 能持 续

或慢 性 # 的

与正 常发展 过 程 不 同的 是
,
,
第 一 阶 段 与第 二 阶 段 的
对 正 常 悲伤 的恢 复很 难 设 立 明 确 的 时 间限 制
日常 活 动 也 可 恢 复 不过
, ,

丧 亲者 逐 渐 接 受 亲人 已 逝 的 现 实
,
并通 过 回


在 死者 的 周 年 忌 日丧 亲者 的 症 状 可 能 会 暂 时 再 现
,
尽 管这
些 阶 段 的 划分 对 悲伤 的治 疗 有 指 导 作 用
但 反 应 因 人而异
,
不 是人 人 共有 的

难 以真 正 接 受 亲人 去世 的事



后 期有 发 生 抑 郁

社会 性 退 缩

5 例中老年丧偶者居丧期的护理

5 例中老年丧偶者居丧期的护理

5 例中老年丧偶者居丧期的护理摘要】目的关注中老年丧偶者居丧期的护理。

方法心理疏导、家庭访视和电话咨询等。

结论社区内开展居丧期护理干预有利于缩短居丧者的悲伤期和恢复身心健康。

【关键词】中老年丧偶者居丧期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8-0202-02在我国中老年人分段标准为45-59 岁,又称老年前期。

此阶段夫妻经过二、三十年的风雨人生,本该相携步入幸福的晚年时光,却痛失相依为命的伴侣,这对中老年人无疑是最沉重的打击。

他们承受痛苦的时间比患者还长,因为多数情况下是配偶首先得知病情,其痛苦在患者去逝后相当的一段时间都持续存在。

这种悲伤的过程对其身心健康、生活、工作均有很大的影响。

居丧期护理干预可帮助中年丧偶者接受配偶死亡事实,有效应对失去,顺利渡过悲伤期,最大限度地降低由于恶性悲伤反应所带来的负性生理和心理后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11 年2 月-2013 年1 月,对5 例社区内丧偶者居丧期进行护理干预,女3 例,男2 例,平均年龄57 岁。

夫妻感情和睦。

配偶发病前身体均健康,平均年龄58 岁,死亡原因,猝死2 例,恶性肿瘤(发病至死亡平均3 个月)3 例。

1.2 护理方法:主要采用心理疏导、家庭访问、电话咨询指导和邀请参加社区活动。

2 影响悲伤心理的因素居丧期是指患者死亡后6-12 个月的时间。

丧偶者居丧期可能需要经历两年或更长的时间。

导致此期较长的主要心理因素是悲伤,悲伤是在一个人可能失去对自己有意义有价值的人或事物以及失去之后的心理反应。

影响5 例中老年丧偶者居丧期悲伤心理主要因素为:(1)丧偶者对逝者经济上、生活上、情感上的依赖强,原有的关系亲密,悲伤程度高。

(2)患者死亡突然或病程较短,丧偶者心理毫无准备,受到的打击很大,易产生自责、内疚等心理。

(3)逝者与丧偶者年龄相仿,丧偶者又处在更年期,易产生较多的生理、心理问题。

梅陇镇社区 20 例丧亲者哀伤辅导工作探讨

梅陇镇社区 20 例丧亲者哀伤辅导工作探讨

梅陇镇社区 20 例丧亲者哀伤辅导工作探讨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每年全国死亡人口大约890万人,2018年全国死亡人数是993万人,按照每个逝者10个亲属计算,我国去年一年就产生990多万个丧亲家庭和约10000万个丧亲遗属。

关键字:丧亲哀伤辅导丧亲是一种重大的压力源,给居丧者带来的经验和内心体验异常痛苦,常常引发居丧者产生神经内分泌紊乱、睡眠障碍、焦虑恐慌综合征等身心症状。

[1]大多数居丧者能够有效应对这些急性悲伤症状的困扰,不需要临床干预。

但也有多达40%的居丧者显示有延迟应对的迹象,[2]如果不及时进行临床干预,急性悲伤可以发展成为一种慢性衰弱,[3]导致其社会功能受损,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基于如何帮助梅陇镇地区居丧群体度过哀伤所做的课题,给予社区哀伤辅导工作提出一定的建议。

哀伤辅导,就是协助人们在合理的时间内,引发正常的悲伤,并健康地完成悲伤任务,以增进重新开始正常生活的能力。

[4]1、哀伤辅导现状国外哀伤辅导始于20世纪60年代,主要是对死亡者家属的护理,而随着哀伤护理的发展及病人需求的变化,哀伤辅导已逐步由单一的死亡者家属的护理拓展成为针对一切情绪不良病人的情感支持。

[5]在西方国家和中国台湾地区哀伤辅导很普遍。

而中国大陆对家属的哀伤辅导的研究开始较晚,大多数医疗系统没有全面提供死亡教育、哀伤辅导等服务,而社区的哀伤辅导则是空白。

2、哀伤辅导个案辅导的操作流程2.1、评估个案评估就是采集和收集各种信息、分析信息和得出结论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有观察、访谈、沟通、调查等方法。

2.2、计划完成了初步的资料收集,经整理和分析,结合个案的具体问题和相关个人资料的分析和综合,判断其主要解决的生理或心理等问题特征或性质、原因等,根据问题,安排相应的辅导人员。

2.3、评价对实施操作效果进行评价,反馈效果,旨在了解个案对哀伤的理性对待。

3、丧亲辅导产生的主要问题和辅导技巧:3.1、自我缺失感明显,导致悲伤情绪强烈;我们的辅导技巧大多数时间是陪伴和倾听,第一次个案们都不喜欢我们去她们家里,我们通过居委协调沟通后方才进入,后面几次还算顺利,但也有一部分个案无法入驻家庭,所以造成失访。

针对丧亲群众的哀伤辅导技术PPT课件

针对丧亲群众的哀伤辅导技术PPT课件

失败案例反思与改进
01
02
03
04
案例一:张先生拒绝哀伤辅导
张先生在面对丧亲的悲痛时, 拒绝接受哀伤辅导,导致情绪 问题持续存在,影响了生活和
工作。
案例二:赵女士在辅导过程中 的不配合
赵女士在辅导过程中,不积极 参与,未能充分利用辅导资源
,导致效果不佳。
05 总结与展望
总结丧亲哀伤辅导技术的要点与注意事项
总结词
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通过调整思维方式 和行为习惯来改变不良情绪的心理治疗 方法。
VS
详细描述
认知行为疗法可以帮助丧亲群众认识到自 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可能对情绪产生 负面影响。通过调整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可以改变不良情绪的产生和持续。在治 疗过程中,可以采用认知重构和行为暴露 等技术,帮助丧亲群众逐渐适应丧亲的现 实,减少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的产生。
总结词
情绪疏导是帮助丧亲群众调节情绪,支持则是给予他们力量和信心。
详细描述
在哀伤辅导过程中,要关注丧亲群众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他们的情绪问题。通过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和处 理负面情绪,帮助他们恢复心理平衡。同时,给予丧亲群众支持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关怀和温暖,增强他们面 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果,制定个性化的辅 导计划。
成功案例分享
王先生在妻子去世后,情绪低落、焦虑,通过 心理疏导和支持,逐渐走出哀伤,重新投入工
作和生活。
李女士在失去孩子后,陷入自责和内疚,通过认知行 为疗法,纠正了不合理的思维模式,逐渐恢复心理健
康。
案例一:王先生丧偶后心理疏导 案例二:李女士失去孩子后的认知行为疗法
总结要点 强调丧亲哀伤辅导的重要性
概述哀伤辅导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浅谈我国居丧护理需求及其医疗机构实施居丧护理的方式

浅谈我国居丧护理需求及其医疗机构实施居丧护理的方式

Akr Akb ys e2 0 ) 不 间断 地 为 居 丧 家 属 提 供 全 面 支 i a aah ( O2年 把 a 持 纳 入 研 究并 实施 姑 息 护理 ( 终 关 怀 ) 临 的范 畴 [ 。我 国 台 湾 学 4 ]
者提出了“ 人照护” 全 的新 概 念 , 对 临 终 病 人 实 施 “ 、 、 ” 指 身 心 灵 的 全 面 护 理 , 使 用 各 种 沟 通 技 巧对 家属 进 行 心理 辅 导 , 除 各 并 消 种 不 良 的情 绪 ; 香 港 , 专 门机 构 对 居 丧 家 属 提 供 社 会 支 持 , 在 有 使 心 灵 得 到 安 抚 , 当于 一 种 心 理 干 预 , 心 理 缓 冲措 施 , 面 相 即 全
关键 词 : 亲 ; 院 ; 丧 护理 丧 医 居
中 图 分类 号 : 4 R7
文 献 标 识 码 : A
d i 1. 9 9ji n 10 — 4 32 1. 5 0 2 o : 0 3 6 / s .0 9 6 9 .0 0 2 . 0 .s
文 章 编 号 :0 9 6 9 (O O 9 2 6 — 2 10 — 4 3 2 L) A一 24 0
进 行 对 比, 我 国 实施 居 丧 护 理 对 的 现 实需 求 进 行 分 析 , 对 医 疗 并 机 构 实施 居 丧 护理 的 方 式谈 了 自
己 的d c r u t nc s o r a e n n sng c r e we n i sr c t c m a e ic ms a e f be e v me t ur i a e b t e n a o d a d i i .I na ie he r a iy ne ds f r c r y ng o t be e v me br a n n Ch na ta l d t e l e o a r i u r a e nt z t n sng c r n Ch na t p or r o e v e n m o e f me ia ns iu— ur i a e i i ,I ut f wa d s m i ws o d s o d c li tt ton a r i utbe e v m e r i g c r . i s c r yng o r a e ntnu sn a e Ke r be e v me t ho pia ; r a e ntnu s n a e y wo ds r a e n ; s t l be e v me r i g c r

沙盘疗法化解居丧危机

沙盘疗法化解居丧危机

沙盘疗法化解居丧危机作者:吴伊娜来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年第04期〔摘要〕本文是一例哀伤辅导的案例报告。

来访者是一名三年级的学生,一年前左右自从父亲因事故身亡后,他开始敏感多疑,注意力难以集中,情绪波动极大。

咨询师使用沙盘疗法,配合空椅技术处理居丧危机,对来访者压抑许久的哀伤情绪进行疏导。

通过五次咨询,来访者的行为问题有了明显改善,压抑的哀伤情绪得到了疏导,能更好地接纳逝者的离去,调整自己的生活。

〔关键词〕哀伤;辅导;居丧危机;沙盘疗法〔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04-0061-04一、一般资料小博(化名),男,9岁,北京某公立小学三年级学生,家中独子。

七岁前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父亲在一年前因事故亡故,后由母亲单独抚养。

母亲是私营企业者,家庭经济情况良好。

来访者从小和父母生活在一起。

父亲经常带孩子去各地游玩。

母亲对来访者的要求相对比较严格,为他安排了较多课外兴趣班。

刚入学时,来访者学习优秀,在校表现得到了老师的一致认可。

步入二年级后,性情开始有了极大的转变。

开始变得敏感多疑,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时不时就搓弄橡皮泥或做其他一些无关学习的事,有时逗弄周围的同学。

班主任发现来访者不对劲后,联系其母。

母亲称与这段时间家里的一些情况有关,但不愿透露是何情况变故。

一学期过后,来访者的问题愈发严重。

此时母亲方和学校坦言来访者的父亲在半年前因事故去世,全家人都十分悲伤。

母亲平日里很忌讳提及丈夫的事件。

丈夫死亡后,禁止来访者谈论任何和父亲相关的事情,对来访者的要求一向很严格。

二、案例描述(一)个人陈述情绪极易波动,课堂多动症状明显,伴随过激行为,持续近一年。

(二)班主任陈述半年来,该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越来越突出。

老师喊起立时,该生不听,或索性趴到地上不再起来。

课堂不认真听讲,自己玩橡皮泥、撕纸等游戏,或者打扰周围的其他同学,有时甚至出手打同学。

情绪波动很大,常因为一些小事就生气。

殡葬文化学——国家对殡葬的干预及其意义

殡葬文化学——国家对殡葬的干预及其意义

第二十四章国家对殡葬的干预及其意义目的要求:1、了解国家干预殡葬的历史渊源及意义;2、掌握中国古代国家对殡葬的价值导向;教学重点:1、中国古代国家对殡葬的价值导向;2、国家干预殡葬的意义;教学难点:国家干预殡葬的忠文化和孝文化导向;授课方法:理论讲授法和研讨法相结合;(要求学生谈谈对中国古代忠文化和孝文化的看法)教学过程:一、国家干预殡葬的概述首先对国家须作两个说明:其一,既然国家是社会不可或缺的调控机构,那么对国家的考察便可以延伸到更为久远的原始时期。

其二,对历代国家的合理性应持理性主义的眼光,而不宜取盲目的敌视态度,诸如斥为“剥削”、“压迫”人民的“反动机器”之类,它会妨碍我们正确地认识历史及现实。

国家对殡葬的干预历代都存在,从距今7000年前后仰韶文化那些排列得整齐有序的氏族墓葬以及普遍流行的仰身直肢葬的葬姿中,我们便看到了“国家”对社会殡葬干预的影子。

如前述,进入文明时期,政治性国家的出现,殡葬愈来愈地多受到国家的直接干预。

这一现象取决于社会的这一变化:社会愈发展,财富愈丰富(它的分配必然是不平衡的),人口增长,地域扩大,参入社会运行的“因素”就愈多,社会成员之间也越来越多地只能通过“间接”方式相联系,这给社会治理带来了困难。

或说,国家越庞大越发达就越难治理,国家对社会的干预就会越深入而持久,因为社会相互衔接、相互关联的因素太多了。

殡葬干预就属于国家干预社会的一部分,其意义在于通过民俗的“一致化”而促进社会的统一。

而从前氏族成员大体是每个人与每个人直接相联系的。

(参见第十章第五、六节)可以说,古代各民族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干预过殡葬,纯自发的社会殡葬是不存在的。

如古埃及的金字塔,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等宗教经典中都有关于殡葬礼仪的诸规定。

所谓习俗,也大都通过了国家的调整和认可,或直接就是国家引导的结果。

如前述,由于中国古代历史的特殊性(第十一、十二章),中国古代国家对殡葬的干预是世界任何其它国家所不能比拟的,这些在前面各章尤其是下卷中已有了相当的讨论。

古代居丧期间的具体要求

古代居丧期间的具体要求

古代居丧期间的具体要求古代居丧期间的具体要求1.容体居丧期间,儒家特别强调身体外在的一种哀戚之态,这就是所谓的“哀之发于容体者也”。

那么,什么样的容体算是符合哀戚之态的呢?《礼记》说,斩衰服者像苴麻之色,而且人之所以服苴麻,原因就在于这两种颜色极其相近。

但事实上这是一种附会,原因就在于,大悲戚之人必然脸上无光甚至面色深黑,更何况家里有直系亲属去世而无法过正常人的生活,包括饮食、居处、衣饰都不正常,人的脸色能不深黑吗?但是,哀发于容体是有一定的度的,那就是“毁瘠不形,视听不衰”,意思是你非常弱瘦,但不骨露见形,并导致看不见,听不清。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怎么办? 头有创则沐,身有疡则浴,有疾则饮酒食肉。

大意是说,如果影响到身体健康,则可以洗澡,可以饮酒吃肉。

因此,在早期的礼制规定中,实际上还是挺有人情味,只不过后来在腐儒的极端式推行下,才出现大量身体不胜丧而死亡的事。

2.哀哭居丧要哭,这是人之常情,发之肺腑的事。

然而,礼制化的规定,则将哀哭变成了一种仪式。

比如什么样的丧,必须进行怎么样的哭,完全成了一种机械的表演。

《礼记•间传》曰:“斩衰之哭,若往而不反;齐衰之哭,若往而反大功之哭,三曲而偯,小功缌麻,哀容可也。

此哀之发于声音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斩衰服者的哭声,要像去而不返、一举哭得气绝回不了声一样;齐衰服者则哭绝又能返回声来,大功服者则一唱三叹有余音,偯(音,)哭的余声。

至于小功和缌麻服者,则只要表现出哀哀之情即可。

关于哀哭,懾家是特别强调的,在《曲礼》一章讲到治丧时的哭,就要求男女都要捶胸顿足,放声号啕大哭的。

同时,在有人前来祭奠和吊丧时,则要求不时之哭。

如果哭是发之内心对失去亲人的由衷感伤,本来无可厚非,但如果成了一种仪式表演,则是绝对不应该提倡和沿袭的。

3.言语居丧时期,生活方式有别于常时,说话也要有别于常时,这就是居丧的言语规范。

但事实上,礼制要求在居丧期间尽量少说话,甚至不说话,所谓“三年之丧,言而不语,对而不问”。

六招治愈“居丧综合征”

六招治愈“居丧综合征”

六招治愈“居丧综合征”俗话说:“少年夫妻老来伴。

”对于老年夫妻来讲,哪个不希望能相濡以沫走到老?然而,现实生活往往不遂人愿,一方先于一方而去的现象比比皆是。

风雨同舟几十年的老伴,一方突然去世,注定会给另一方带来创伤,使之产生抑郁、痛苦、焦虑等情绪,医学上将这种现象称为“居丧综合征”。

“居丧综合征”不仅会使老人沉默寡言、神情淡漠、注意力不集中、对周围事物不感兴趣等,而且还会直接导致老人食欲不振、夜不能眠、反应迟钝,甚至产生厌世心理而自杀。

那么,该如何帮助丧偶老人走出阴影,全面治愈“居丧综合征”呢?正视现实。

心病还需心药治。

首先,要正视丧偶的现状:生老病死乃人生之常态,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所以悲伤过后,还须面对现实、接受现实,开启全新的生活。

其次,子女和亲友要通过心理疏导,帮助丧偶老人从痛苦中走出来,“无论如何,生活还是要继续”。

有时,别人的劝慰和疏导,要比老人自己心理疗伤显效得多。

再次,要想方设法让丧偶老人明白:老伴虽然去世了,但她(他)一定不希望活着的另一方在痛苦中度过余生,所以从“完成老伴心愿”的角度出发,活着的一方也应该调整心态,好好地活下去,以安慰逝者。

转换空间。

为使丧偶老人尽快走出阴影,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不妨给老人换个生活环境,免得老人仍生活在旧环境中,沉浸在思念中不能自拔。

如果条件不允许,至少要将老人的居住房间重新打理一番,将逝者的遗物移走或暂时收藏起来,免得老人睹物思人,整日沉湎于追思之中,加重精神上的痛苦和感情上的煎熬。

亲情抚慰。

丧偶老人最需要亲人的体贴和关心。

作为子女和亲人,要多陪老人聊天、进餐等。

这种“亲情疗法”既包括物质赡养,亦包括精神抚慰。

如果可能,最好能与老人一起居住,让老人在享受天伦之乐中,转移情绪,从而拥有轻松、开心的心境,尽快摆脱丧偶的阴影。

友情填补。

老人丧偶后,应主动“走出去”,常与老友走动、往来,通过拜访旧友、勤于联谊来转移情绪,调整心境。

作为丧偶老人的朋友,此时也应多与老人联谊,不要让他们误认为自己是“孤家寡人”,“没人搭理”。

居丧干预

居丧干预

第二阶段常持续几周到6个月,有时可能更长。 此阶段的丧亲者可能感到极端悲哀、哭泣、孤
独,心中充满了对亡亲的思念。 焦虑症状也很常见,他们显得焦灼不安、睡眠
不好、缺乏食欲,有的还可出现惊恐发作。 许多丧亲者因为觉得自己为死者做得太少而深
感内疚 还有的丧亲者感到愤怒(内疚感的投射),责
怪医生或其他人员未能为病人提供最好的照料。
(一)术语
丧亲、居丧以及悲恸几个词交替着使用,但它 们各有不同的含义,它们的意义也有所区别:
◆丧亲(bereavement)是因所爱的人死亡而造 成的丧失。
◆悲恸(grief)是因丧亲而不由自主产生的情绪 或行为反应。
◆居丧(moruning)是指自愿的行为表达和仪 式,是被社会认可的对丧亲的反应,其在不同 的社会和不同的宗教团体中有不同的形式或持 续时间。
应使居丧者懂得悲哀将影响到生 活的各个方面,了解这一点能使居 丧有所准备。例如,一对夫妇在孩 子去世后关系日益紧张,对此认识 以后,会把它看作是悲哀反应的症 状,而不会轻易认为彼此的感情发 生了变化。
干预的原则及注意事项
“此时此地此人”,从居丧者的独特立场 出发认识问题。
抱现实的态度,治疗者无回天之力,但我 们存在的本身就是对居丧者的一种给予。
鼓励表达感情 安慰关心,实际的接触与具体的 帮助
安排亲友暂时接替居丧者的日常事务
鼓励居丧者用言语表达内心感受及 对死者的回忆
帮助居丧者认识、面对、接受丧失的事实,这是成 功干预的第一步。
治疗者不加评价的倾听有利于居丧者表达出各种想 法。
帮助居丧者发现、接受和表达悲哀过程中的各种复 杂情感是十分关键的。
人在痛苦时哭泣是一种很自然的情感表现,而不是 软弱。
必须允许并鼓励居丧者反复地哭泣、诉说、 回忆。用日记等其它方式也有利于情感的表 达。

居丧干预常识ABC

居丧干预常识ABC

居丧干预常识ABC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前天还是个满心欢喜等待父母给自己买药归来的幸福男生,昨天竟成了父母双亡的孤儿。

直到今日的葬礼上,男孩还是无法相信,大雪中的一场车祸,怎么就让自己最爱的父母走上了不归路?在白发苍苍的爷爷奶奶面前,自己的痛苦到底有多重?……连续的几个未接电话,拨通后才知道,同学们要询问的居然是同样的话题:“如何才能够给痛失双亲的同学最有效的帮助?”“今日上课时,有同学忍不住哭了,一下子引得大家都跟着哭了起来,也是这几天同学情绪本来压抑的缘故吧,刚刚从邻班同学跳楼事件的阴影中走出来,自己同学又遭遇了如此不幸,人生中怎么会有这么多的意外与灾难?”“这两天我们班男生两人一组轮流陪伴在他身边呢,失去亲人本应是非常痛苦的事情,但我们看到的他是坚强的、冷静的,老师同学来了他还能主动招呼。

这正常吗?”“下周一若他能回来上学的话,我们同学该怎样做才更合适?”……电话那端,同学在哭泣,显然已深陷于同学失去亲人的苦痛中,还有不知该如何帮助居丧同学顺利度过心理危机的茫然和焦虑。

其实,在如此突然的巨大丧失中,局外人所能做的,唯有静静地陪伴,在当事人有需要的时候,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帮助!而其他如何的说教或试图淡化当事人痛苦的说法和做法,都无济于事,闹不好,还可能给当事人造成更多的困扰和烦乱。

撂下电话,心理其实同样感受到了特别的情绪,为痛失双亲的男孩,其实也是勾起了自己失去亲人时的一些特别的回忆——居丧者的心理危机干预确实是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仔细地搜罗了一些相关信息,贴在这里,也算是一次深入的学习吧,希望能给孩子们一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痛失亲人是人生的重大丧失,可能引起情绪、思维、行为等各方面的改变,也包括人际关系和社会功能方面的改变,有时还迁延成慢性状态,给个体及其家庭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早期的适当干预能帮助居丧者顺利渡过悲哀过程,早日适应新的生活。

居丧干预的原则1.个体化原则,针对"此时此地此人",从居丧者的独特立场出发认识问题;2.现实的态度,治疗者无回天之力,但我们存在的本身就是对居丧者的一种给予和帮助;3. 治疗者自己会有无能为力的感觉,但是不要使它影响治疗。

老年人丧偶“鳏寡效应”的个案危机干预中的问题和策略_行政管理

老年人丧偶“鳏寡效应”的个案危机干预中的问题和策略_行政管理

老年人丧偶“鳏寡效应”的个案危机干预中的问题和策略_行政管理关于《老年人丧偶“鳏寡效应”的个案危机干预中的问题和策略_行政管理》,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研究缘起:“鳏寡效应”出现及实务介入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不断加速推进,有关权威机构预测,2030年中国的老龄人口占比将会超越日本,成为世界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1]。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礼记·礼运》的《大道之行也》中有这么几句话,“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同‘鰥’)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2]当进一步研究人口老化现象问题时,可以发现丧偶老人所占比例越来越高,但是大部分人都没有关注老年人遭遇丧偶这一重大生命事件后出现的各种反应。

丧偶对老年人心理的影响是严重而剧烈的。

丧偶后最大的痛苦是孤寂,这往往会引发连锁效应,伴随悲伤所引发的外显症状有慢性病、失能或非自愿性的迁移等等。

对于资源相对缺乏的老年丧偶者来说,很容易在丧偶期间出现无法克服的心理困难,导致暂时丧失控制自身行为能力、精神崩溃、陷入危机甚至自杀。

因此,身为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必须将丧偶视为家庭的危机事件,以危机干预理论为基础提供社会工作服务,以即时和积极主动的原则来帮助丧偶老年人度过此危机事件。

国外有关社会养老和社会组织参与服务研究主要有三种观点。

第一种是改善现状论,是指使老年人的问题得到更好的改善而不是如何解决此类问题。

卡恩和罗维指出如果老年人能感觉到在生活中有更多的控制感、能从事有价值的活动、能在生活中找到意义、不再感到自己是家庭的负担,这些老年人更有可能对他们的生活感到满意。

[3]第二种是社会政策和社会支持建构论。

现代化解构了传统社区的丧偶老年人抚慰机制,决定了丧偶老年人不可能享有传统社区的精神抚慰。

因此,必须建构相应的社会政策和社会支持来承担这种社会功能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

两晋南北朝官吏居丧违礼与清议处罚

两晋南北朝官吏居丧违礼与清议处罚

月, 诏州郡诸有士庶经行修敏,文思遒逸,才长吏治,堪于政事者,以时发遣 [8](卷七 高祖纪下 )。

但是到北魏后期,随着鲜卑贵族与汉族士族日益合流,皇帝征召的次数也越来越少了,有时还带有明显的强制性色彩。

如节闵帝普泰元年(531年)三月, 诏天下有德孝仁贤忠义志信者,可以礼召赴阙,不应召者以不敬论 [8](卷十一 前废帝纪 )。

这种强制性的作法,说明北魏末年政局动荡,制度紊乱,故皇帝礼贤聘士已是徒具形式,不为时人所重。

东魏、北齐和西魏、北周时期,皇帝征召之制犹存,其时被征召者多是儒术该明、名重当时的耆学硕儒。

如东魏高欢辅政,大兴儒学, 征东山张雕、渤海李铉、刁柔、中山石曜等递为诸子师友。

及天保、大宁、武平之朝,亦引进名儒,授皇太子诸王经术 [9](卷四十四 儒林传序 )。

又沈重为一代儒宗,名重江左,萧梁时为五经博士。

及北周平江陵,沈重留事梁主萧詧。

周武帝 以重经明行修,乃遣宣纳上士柳裘至梁征之 ,并致书曰: 知卿学冠儒宗,行标士则 爰致束帛之聘,命翘车之招。

又敕 襄州总管、卫公直敦喻遣之,在途供给,务从优厚。

保定末,重至京师 [10](卷四十五 沈重传 )。

授露门博士。

熊安生博通 五经 ,尤明 三礼 ,北齐时为国子博士。

及周武帝平定北齐,入邺,乃亲幸其第, 又诏所司给安车驷马,随驾入朝,并敕所在供给 [10](卷四十五 熊安生传 )。

至京,授露门博士。

故 周书 儒林传序 称: 世宗(周武帝)纂历,敦尚学艺 其后命輶轩以致玉帛,征沈重于南荆。

及定山东,降至尊而劳万乘,待熊生以殊礼。

是以天下慕响,文教远覃。

可见周武帝征召沈重、熊安生,对北周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综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皇帝征召,虽系承袭汉制而来,却也因时因事屡有变化,以致被征聘的对象时有不同。

大体言之,魏晋南朝时,由于政局不稳,隐逸风盛,被征召者多是草野遗贤或隐逸高士,故南朝皇帝诏书中常见 举贤聘逸,弘化所基 , 虚轮伫帛,俟闻嘉荐 之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丧亲后的死亡率
一些研究(见Stroebe与Stroebe的综述,1993) 表明,在配偶或其他近亲死亡后一段时间,丧亲者 的死亡率会增高,尤其在头6个月。
大多数研究报道他们心脏病的死亡率增高,其他原 因包括癌症、硬化、自杀以及意外事故等。
这些相关性的原因尚不肯定,可能得具体情况具体 分析。
(3)延迟悲恸
延迟悲恸是指在亲人去世后2周左右丧亲者才 出现第一阶段的表现,
更常见于突然、外伤性或意外的亲人亡故的 丧亲者(Jacobs,1993)。 例:“你们给我看两个木偶干什么?” 有的表现还和死去的亲人说话等。
(4)抑制或扭曲
抑制性悲恸指缺乏正常表现的悲恸, 而扭曲的悲恸指表现(抑郁症状除外)的异常,
周后还没有出现。 (4)抑制或扭曲
(1)异常强烈的悲恸
抑郁症状是正常悲恸的常见组成部分, 35%的丧亲者在一定时间内可符合抑郁性 障碍的诊断标准。
大部分丧亲者在6个月内悲恸缓解,但约 20% 的 人 可 持 续 更 长 时 间 ( Jacobs, 1993)。
符合抑郁性障碍标准的人更易出现社会适 应不良,更常到医院就诊或滥用酒精。
有报道称,丧亲者的自杀率增高了 (Bunch,1972)。
(四)悲恸的处理
悲恸是一种正常的反应,大多数人可通过家人、 朋友、精神顾问以及服丧仪式等恢复过来。
某些人没有宗教信仰,服丧仪式也有限,家人 可能不在身边。家庭医生对丧亲者的帮助就更 为重要。精神病医生也会参与到对异常悲恸者 的帮助中。
尽管丧亲者存在一些共同的问题,不过他们也 会有一些个人的问题需要帮助。
居丧反应强烈者可能出现自杀观念。丧亲 者的自杀率通常在亲人去世后一年内增高。
(2)延长悲恸
悲恸超过6个月就是延长(或慢性)的。 与正常发展过程不同的是,第一阶段与 第二阶段的症状可能持续。
对正常悲恸的恢复很难设立明确的时间 限制,因此,延长悲恸完全恢复可能得 花更长的时间。
延长悲恸可能与抑郁性障碍有关,但也 可能单独出现。
丧亲反应指所有由亲人离丧而引起的反应。 无论这些反应是正常的还是不正常的。
正常的反应被称作悲恸 异常的反应包括异常(或病理)的悲恸和
精神障碍。
(二)悲恸
悲恸为一连续的过程,但为了便于描述, 其可分为3个阶段
正常的悲恸反应 阶段I:数小时到数天 否认、怀疑 “麻木” 阶段II:数周到6个月 悲哀、哭泣、阵阵的悲恸 焦虑的躯体表现 不安 睡眠差 食欲减退 内疚、埋怨他人 死者仍存在的体验
(一)术语
丧亲、居丧以及悲恸几个词交替着使用,但它 们各有不同的含义,它们的意义也有所区别:
◆丧亲(bereavement)是因所爱的人死亡而造 成的丧失。
◆悲恸(grief)是因丧亲而不由自主产生的情绪 或行为反应。
◆居丧(moruning)是指自愿的行为表达和仪 式,是被社会认可的对丧亲的反应,其在不同 的社会和不同的宗教团体中有不同的形式或持 续时间。
不过,在死者的周年忌日丧亲者的症状 会暂时再现。
尽管这些阶段的划分对悲恸的治疗有 指导作用,但反应因人而异,不是人人 共有的。
1. 异常或病理性悲恸
如果悲恸过分强烈、持续时间长、有延迟, 或者是抑制或扭曲,就被认为是异常的。
(1)异常强烈的悲恸--达到抑郁性障碍的诊断标准; (2)延长悲恸---时间超过6个月 (3)延迟悲恸--第一阶段的悲恸反应在亲人去世2
例如,带着幼小孩子的年轻孀妇的很多问题,就与 那些子女均已成年且能够给予支持的老妇不同,
在制定治疗计划时,不仅要考虑共同的原则, 也要留意那些个人的特殊问题。
常见的精神卫生问题
急性应激障碍(ASD) 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 抑郁 焦虑 酒精 药物滥用 自伤 自杀
PTSD
ASD
自杀 抑
酒药依赖 郁
焦虑
亚健康状态
受灾人群
心理危机干预技术 —居伤干预
每个人在生命中某些时刻,几乎都会遭遇到 改变我们自己或对世界看法的重大事件,每 个人都会因此产生心理反应——这是重大压 力下正常人的反应。许多人会在家人或亲友 互相陪伴下,数周或数月内逐渐复原,然而 也有少数人难以复原并衍生更多严重的相关 问题,此时便需专业人员的帮助。
居丧者常会出现逝人存在的鲜明体验,约有 10%的人出现短时的幻觉(Clayton, 1979)。
居丧者常常浸入到对逝者的回忆之中,有时 是以映像闯入的形式。
许多居丧者会与原来的社交圈疏离。躯体不 适症状也很常见。
第三阶段的上述症状可逐渐缓解,日常 活动也可恢复。
丧亲者逐渐接受亲人已逝的现实,并通 过回忆去与其相处时的美好时光来缅怀 死者。
这些异常或者体现在程度上,如有明显的敌意、过 度活动或极端的社会退缩;
或者表现在类型上,如出现死者所患疾病的躯体症 状表现等。
病人对与死者有关的场景或任何其他提示物的 回避,在上述各种类型的悲恸中均很常见。
2. 病理性悲恸的原因
异常的悲恸通常更常见于以下情况: ◆死亡突然发生,出乎预料; ◆丧亲者与死者之间存在非常密切、或依赖性、 或矛盾的情感联系; ◆幸存者生活无保障、在表达感受上存在困难 或以往罹患精神疾患; ◆幸存者需要照料孩子而不能随意地显示自己 的悲恸之情。
第二阶段常持续几周到6个月,有时可能更长。 此阶段的丧亲者可能感到极端悲哀、哭泣、孤
独,心中充满了对亡亲的思念。 焦虑症状也很常见,他们显得焦灼不安、睡眠
不好、缺乏食欲,有的还可出现惊恐发作。 许多丧亲者因为觉得自己为死者做得太少而深
感内疚 还有的丧亲者感到愤怒(内疚感的投射),责
怪医生或其他人员未能为病人提供最好的照料。
错觉或鲜明的映像 听到死者讲话的幻觉 有关死者记忆的先占观念 社会性退缩
阶段III:数周到数月 症状缓解 社会活动恢复 怀念过去的好时光 (症状可能在周年忌日复发)
第一阶段可持续数小时到数天,此阶段 的丧亲者有否认反应,表现为缺乏相应 的情绪反应(麻木),常常还伴有非现 实感,不能完全接受亲人已逝的事实。 丧亲者可能无法安静,就像在寻找死去 的亲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