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劳动不现成的出发点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二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二

一、辨析题:1、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矛盾的根本属性。

答:错误,矛盾的根本属性是普遍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矛盾的普遍性是事物的共性,是无条件的即绝对的,矛盾的特殊性是事物的个性,它的存在是有条件的及相对的,共性比个性深刻,个性比共性丰富。

2、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是两种不同的劳动。

答:种说法不全面,商品之所以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属性,是由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属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具体劳动是指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体现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抽象劳动:抽象劳动是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一般人类劳动,抽象劳动形成商品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是价值实体,体现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之间存在着矛盾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另一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又存在差别和矛盾.二、简答题: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答第一,马克思主义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分.上述说法是指狭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广义上的马克思主义不仅是指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还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第二,从本质上看,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第三,马克思主义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划分.首先,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其次,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再次,从它的研究对象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此外,从它的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的是什么?答: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直接性是其突出的特点,其是生动的、形象的,为深入事物本质的;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具有抽象性、间接性的特点,它以反映事物的本质为内容,因而是深刻的.两者关系:首先,理性认识必须依赖于感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认识论的唯物论);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认识论的辩证法);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该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3、为什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答: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首先,从真理的本性来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既不能是思想理论本身,也不能是客观事物,而只能是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社会实践.其次,从实践的特点来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是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依据,使它成为最公正的审判官,具有最高的权威.论述题:一、辨析题:1、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矛盾的根本属性。

政治理论考试题

政治理论考试题

政治理论考试题一、概念解释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商品:商品是用来进行等价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的统一体。

3、抽象劳动:抽象劳动是撇开各种具体形态的无差别的人类一般劳动,其内容就是人类脑力和体力的一定支出。

4、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以价值为基础进行交换的客观必然性。

5、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

6、可变资本:是指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要生产过程中由劳动力的使用创造出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使预付资本价值量发生了变化。

7、实践:是形成了社会群体的生物所进行的以物质生产为中心目的改造自然的活动。

8、人民内部矛盾:同敌“我矛盾”相对。

一般来说,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的基础上的矛盾。

它在不同的国家和各个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

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包括工人阶级内部,工农两个阶级之间,知识分子之间,农民阶级之间,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之间的矛盾”。

9、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三大优良作风是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作风、与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

10、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

11、感性认识:认识过程的初级阶段和初级形式,是由感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片面的认识。

12、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重要阶段,以事物的本质规律为认识对象,是对事物的内在联系的认识,具有抽象性、间接性、普遍性。

13、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的任何阶段上,必有而且只有一种矛盾居于支配的地位,起着规定或影响其他矛盾的作用。

这种矛盾就是主要矛盾。

其他矛盾则是非主要矛盾。

马克思抽象劳动的概念及内涵

马克思抽象劳动的概念及内涵

马克思抽象劳动的概念及内涵曹伟东5131309016 序号34 劳动二重性的发现是马克思对人类的巨大贡献,它揭示了资本运作的基本建制工人的活劳动与自身相剥离的过程就是具体劳动的抽象化过程,或者说它正是抽象劳动的实质人类劳动的大部分被归结为抽象劳动是资本社会特有的现象。

抽象劳动是指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抽象劳动没有质的差别,只有量的差别。

抽象劳动是价值的源泉,但抽象劳动不等于价值,抽象劳动只有凝结到商品中才能形成价值。

劳动是自然界与人之间本质性的统一过程这个统一不是概念的综合,而是实践生活中人与自然的交往这是一种感性交往和感性联系因此,劳动是人的基本生存条件,它以一定的社会结构为前提,同时也生成着这个前提,这就是劳动的历史性;马克思认为劳动这种社会历史性存在在资本主义社会表现为一种无个性的均质化的抽象劳动这种抽象劳动或劳动一般是古典经济学家没有看到的在古典经济学家的视野里,劳动是财富的唯一源泉,然而他们却不知道这个判断对工人意味着什么意义,会造成一种怎样的损害。

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社会最简单的社会现象出发却用抽象力刺破了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幻相商品生产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主导,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应该有其经济学因素之外的特定的社会历史内容如此这般,马克思追溯到劳动的二重性即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由于这一关键的区分,原来看似自然合理的资本主义生产被还原到它的对立性矛盾性之中资本剥削这个秘密现在已经成为人们的常识,但常识的僵化又掩盖了源头的批判性本质与重要的理论展望比如,要想理解当代人的现时性的生存困境,可能还要重新探究马克思抽象劳动学说的真实涵义。

马克思深刻地揭示了商品的二重性来源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论述了形成价值的是抽象劳动而不是别的劳动。

他指出 “一切劳动,从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 作为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价值。

一切劳动,从另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 作为具体的有用劳动,它生产使用价值。

马原判断题辨析题题简答题

马原判断题辨析题题简答题

绪论三、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1、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要完全、彻底地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贯彻下去,不容许一丝一毫的修改。

2、马克思主义具有阶级性,所以不是科学的。

四、判断题:(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的打“×”)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好它我们就能永不犯错误。

2、马克思恩格斯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立者,与他们个人的主观条件是分不开的。

3、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因此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已经过时了。

4、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体系,因此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总是一帆风顺的。

五、材料分析题:(阅读材料,分析并回答问题)材料1:马克思恩格斯在1872年为《共产党宣言》所写的序言中指出: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

特别是公社的经验已经证明:“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95年版)材料2:恩格斯在1895年时指出:历史表明我们也曾经错了,暴露出我们当时的看法只是一个幻想。

历史走得更远:它不仅打破了我们当时的错误看法,并且还完全改变了无产阶级借以进行斗争的条件。

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过时了,这一点值得在这里比较仔细地加以探讨。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1995年版)材料3:“决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

列宁同样也不能承担为他去世以后五十年、一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答案的任务。

真正的马克思列宁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试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试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试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是( )A.资本家靠自身勤劳致富,兴办资本主义企业B.劳动者自愿脱离土地到城市做工,为资本家进行积累C.资本家用经济手段诱使农民脱离土地成为雇佣劳动者D.通过暴力手段迫使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分离,把大量财富集中在资本家手中2.商品经济是( )A.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B.为他人而生产的经济形式C.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D.存在于一切社会的经济形式3.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是( )A.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私有制B.社会分工以及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C.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公有制D.自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4.商品的二因素是( )A.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B.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C.生产和消费D.使用价值和价值5.下述关于使用价值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B.使用价值即劳动产品的有用性C.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D.使用价值反映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6.商品诸因素中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因素是( )A.使用价值B.价值C.私人劳动D.社会劳动7.“我们从小麦的滋味中根本无法判断它是封建农民生产的,还是资本主义制度下农业工人生产的。

”这说明( )A.同一种物品的使用价值会随生产关系的变化而变化B.使用价值是个历史范畴C.一种物品具有的使用价值并不反映生产关系的性质D.有使用价值一定是劳动产品8.商品的本质因素是( )A.使用价值B.价值C.交换价值D.价格9.马克思说:“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

”这句话表明( )A.只要物有使用价值也就有价值B.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C.使用价值与价值是不可分离的D.价值是由使用价值决定的10.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A.在时间上是相互分离的B.在空间上是相互分离的C.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D.是先后进行的两次劳动11.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中,创造商品使用价值的是( )A.具体劳动B.抽象劳动C.简单劳动D.复杂劳动12.生产商品的劳动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其中具体劳动的作用是( )A.创造新价值B.创造剩余价值C.创造必要价值D.创造使用价值13.在商品经济中,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的支出必须借助于( )A.具体劳动B.剩余劳动C.商品的生产形式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14.对“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句话的正确解释是( )A.劳动和土地都是价值的源泉C.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外部条件,土地是价值的真正源泉B.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土地形成价值D.劳动必须和自然物相结合才能创造出物质财富15.正确认识价值创造和财富生产的关系,关键是运用( )A.劳动二重性学说B.资本有机构成学说C.剩余价值学说D.平均利润学说16.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的量的比例相交换,其原因在于它们( )A.有不同的使用价值B.可以满足人们不同的需要C.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D.都凝结了一般人类劳动17.两种商品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就是商品的( )A.使用价值B.交换价值C.价值D.价格18.商品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和价值的关系是( )A.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B.交换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使用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C.使用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基础D.使用价值是价值的基础,价值是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19(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

研究现状商品的价值与劳动生产力的反比关系

研究现状商品的价值与劳动生产力的反比关系

研究现状商品的价值与劳动生产力的反比关系一、如何明白得劳动价值规律的二重性任何劳动生产率差不多上双重性的:一方而是具体的,是属于某个具体的个人、企业或部门,另一方面又是社会化的,每个企业的劳动效率差不多上构成部门、一国或世界市场的一部分。

在世界市场上,这四个层次的生产率相互阻碍,前一个始终是后一个的构成因素,因而个别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必定使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进而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和国际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第一表达在个别劳动生产率上,较多的个人或个别企业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才会使生产同类产品的该部门的平均劳动生产率提高,较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才会使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提高,较多国家的劳动生产率提高才会使国际劳动生产率提高。

因此,部门内的个别劳动生产率、社会内的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和国际范畴内的个别国家的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都能够使其拥有者获得较多的超额剩余价值。

知识产品价格畸高,并不是耗费劳动的结果,而是复杂劳动形成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与商品供求关系所引起的价格偏离价值的结果。

当这种提高被普及,就使超额剩余价值转化为相对剩余价值,社会必要劳动时刻缩短,商品价格降低,这确实是当前电子产品价格不断下降的缘故。

------- 胡仪元论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决定经济纵横2006年第6期专门明显,这种理论(指“新一元价值论”)从全然上曲解了马克思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关于价值规律本质的思想。

价值规律作为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差不多规律,其内涵通常被明白得为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刻来决定,但不能由此推定,价值规律只是单纯地揭示了商品价值与社会必要劳动时刻的关系。

马克思的价值理论不同于古典经济学的全然点就在于:马克思是从劳动二重性原理动身建构自己的价值理论,对价值规律内涵的认识只能依据劳动二重性原理。

况且,马克思也完全确信李嘉图提出并论证的商品价值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活劳动时刻决定的观点,商品价值是凝聚在商品使用价值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刻,商品的价值量由商品使用价值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刻来计量。

马克思与劳动崇拜兼评当代西方学界关于马克思劳动概念的两种代表性观点

马克思与劳动崇拜兼评当代西方学界关于马克思劳动概念的两种代表性观点

劳动概念的两种代表!哲 学 研 究"!"#$%& !#$’(#’! $( (%()$(* (+,+ %-. ,!##*马克思与“劳动崇拜”———兼评当代西方学界关于马克思 性观点唐正东(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哲学系教授、博士南京 !"##$%)摘要:对马克思劳动概念的误读,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当代西方的不少学者对整个马克思哲学观的误读。

针对鲍德里亚、德里达以及阿伦特等人在马克思劳动概念问题上所提出的两种代表性观点,本文指出,马克思 既不崇拜经济行为意义上的劳动,也不崇拜以资本主义现代性为基础的劳动,而是把劳动概念科学地置放在 历史性的社会关系之基础上,从而实现了对以劳动为基础的解放逻辑的建构。

关键词:马克思;劳动崇拜;鲍德里亚;阿伦特 二# # 五 年 第 四 期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 ’!)(% !##*)#+ ( ###" (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劳动概念在马克思哲学 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意义,这是与马克思所 坚持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路径分不开的。

自亚当· 斯密把经济学的劳动概念提升到社会思想的层面 上加以肯定性的解读之后,这一概念的内涵与理论 角色便不断地被刷新与修改。

黑格尔被斯密等英 国古典经济学家的思想所鼓舞,敏锐地看到了劳动 过程以及这一过程背后的需求体系正是主体与客 体相统一、精神与自然相协调的场所,因而摒弃了 德国古典哲学的二元论,走向了以绝对精神的“劳 动”过程为主线的哲学体系。

如果说在斯密那里, 社会思想被沉降到了经济学的层面上加以解读,那 么,在黑格尔那里,经济过程是被提升到政治的层 面上来加以实现的。

沿着这一线索,我 们要问的 是:经济学的劳动概念在马克思那里又是放在什么 样的层面上来加以理解的呢?按照传统教科书体 系的解释,似乎马克思的哲学是被拉回到经济学的 层面上来加以实现的,因为它把马克思哲学所蕴含 的人文意蕴以及社会发展的内涵都简约到了经济 万方数据理解既不符合马克思思想的真谛,同时也被当今学界的很多学者所放弃了。

马克思抽象劳动的概念及内涵

马克思抽象劳动的概念及内涵

马克思抽象劳动的概念及内涵曹伟东5131309016 序号34 劳动二重性的发现是马克思对人类的巨大贡献,它揭示了资本运作的基本建制工人的活劳动与自身相剥离的过程就是具体劳动的抽象化过程,或者说它正是抽象劳动的实质人类劳动的大部分被归结为抽象劳动是资本社会特有的现象。

抽象劳动是指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抽象劳动没有质的差别,只有量的差别。

抽象劳动是价值的源泉,但抽象劳动不等于价值,抽象劳动只有凝结到商品中才能形成价值。

劳动是自然界与人之间本质性的统一过程这个统一不是概念的综合,而是实践生活中人与自然的交往这是一种感性交往和感性联系因此,劳动是人的基本生存条件,它以一定的社会结构为前提,同时也生成着这个前提,这就是劳动的历史性;马克思认为劳动这种社会历史性存在在资本主义社会表现为一种无个性的均质化的抽象劳动这种抽象劳动或劳动一般是古典经济学家没有看到的在古典经济学家的视野里,劳动是财富的唯一源泉,然而他们却不知道这个判断对工人意味着什么意义,会造成一种怎样的损害。

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社会最简单的社会现象出发却用抽象力刺破了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幻相商品生产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主导,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应该有其经济学因素之外的特定的社会历史内容如此这般,马克思追溯到劳动的二重性即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由于这一关键的区分,原来看似自然合理的资本主义生产被还原到它的对立性矛盾性之中资本剥削这个秘密现在已经成为人们的常识,但常识的僵化又掩盖了源头的批判性本质与重要的理论展望比如,要想理解当代人的现时性的生存困境,可能还要重新探究马克思抽象劳动学说的真实涵义。

马克思深刻地揭示了商品的二重性来源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论述了形成价值的是抽象劳动而不是别的劳动。

他指出 “一切劳动,从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 作为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价值。

一切劳动,从另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 作为具体的有用劳动,它生产使用价值。

抽象劳动不是现成的出发点-最新文档资料

抽象劳动不是现成的出发点-最新文档资料

抽象劳动不是现成的出发点马克思说:“劳动就它表现为价值而论,也不再具有它作为使用价值的创造者所具有的那些特征。

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这种二重性,……。

这一点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①。

人们普遍认同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但是对于劳动二重性的理解,特别是对于抽象劳动的实际理解与应用,在众多的马克思的信徒之中也是五彩缤纷的。

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旷日持久争论,不少马克思的信徒都发出了人们为什么总是误解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慨叹?!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于他们自己首先片面误解了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学说及抽象劳动概念的几个要点,把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解释成了是生产领域中的耗费劳动价值论,把抽象劳动看成是生产领域中的现成的出发点……②。

一、两种本质不同的劳动价值论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配第,从一开始就用需要等量劳动来生产的贵金属和谷物具有同一价值的例子来说明价值量。

斯密也说:获取各种物品所需要的劳动量之间的比例,似乎是各种物品相互交换的唯一标准。

……。

这些都是仅仅从生产领域中的作为出发点的个人劳动来说明商品价值的。

它计较的是劳动者在生产中的纯主观的个人劳动付出,并不考虑这种劳动付出的质量不同及其所产生的客观社会效果――经过社会评价后的满足社会需要的有效用的劳动(即转化为社会劳动)的含量。

这就是生产领域中的耗费劳动即价值的耗费劳动价值论的始祖。

对于作为出发点的个人劳动,用[劳动]耗加以标记。

而马克思则声明:“我不是从‘概念’出发,因而也不是从‘价值概念’出发,……。

我的出发点是劳动产品在现代社会所表现的最简单的社会形式,这就是‘商品’。

”③所谓商品是指已经实现了交换的劳动产品和服务(劳动产品由于各种原因也可以没有实现交换)。

马克思是从分析已经实现的商品交换1夸特小麦=a担铁出发,指出在1夸特小麦和a担铁里面,有一等量共同的东西,马克思把它名之为商品价值。

马克思经过详尽分析后把这种共同的东西认定为是抽象人类劳动,并着重指出了包含在商品中的劳动按不同情况表现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劳动二重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第四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第四章1.商品经济的出发点是商品,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出发点是商品2.商品是:1、用来交换劳动产品2、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两种不同的商品可以按照一定的比例互相交换,原因在于他们在生产中都耗费了无差别的一般人类活动。

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商品最本质的因素是商品。

2.什么是商品经济,它存在和产生的条件是么?答:商品经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称①商品经济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就是商品经济。

②商品经济存在和产生的基本经济条件:1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存在2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3.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4.为什么说商品价值体现了商品生产者的经济关系答①商品价值的概念:"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②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属性,在商品交换中,一般人类劳动才形成价值。

因为,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不同的所有者,交换的双方各有自己的物质利益,因此在相互交换产品时,需要计算生产时耗费的劳动量,而且要等价交换③抽象劳动是指撇开各种劳动具体形式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的价值,是劳动的社会属性,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5.创造具有使用价值的是:具体劳动-(劳动的自然属性)6.在价值形成过程中创造新的价值:抽象劳动:-(劳动的社会属性)7.价值的唯一源泉是活劳动:即活的抽象劳动形成商品价值的抽象劳动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价值叫做商品的社会价值,取决于生产部门的平均劳动生产率8.(多选)商品的价值量是怎样决定的: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b与生产该产品的部门劳动率成反比c复杂劳动换算为简单劳动的计量9.(多选考3次)单位商品的价值量:①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②与生产该产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③取决于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货币的本质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的等价物的商品。

马克思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

马克思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

马克思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

答案:根据马克思的文本,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有三个界定, 即:劳动是人的本质,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

这三个界定不是彼此孤立、互不相干的, 而是有其内在联系的。

只有从这三个界定及其内在联系上考察人的本质, 才能全面深刻地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

马克思对人的本质问题作了深入的研究和全面的揭示与论述, 先后给人的本质作了三个界定。

第一个界定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作出的。

马克思说:“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生活本身对人说来不过是满足他的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手段。

而生产生活本来就是类生活。

这是产生生命的生活。

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 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

”这里说的人的类特性即人的本质, 这里说的自由的自觉的活动即劳动。

可见, 这里是说劳动是人的本质或人的本质是劳动。

第二个界定是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作出的。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简单地说, 就是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第三个界定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作出的。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任何情况下, 个人总是‘从自己出发的’, 但由于从他们彼此不需要发生任何联系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不是唯一的, 由于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 以及他们求得满足的方式, 把他们联系起来(两性关系、交换、分工) , 所以他们必然要发生相互关系。

”简单地说, 就是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本性) 。

下面我们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 对这三个界定分别加以论述。

一、劳动是人的本质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中, 提出人的本质的两个层次的观点。

他在批判边沁等人的效用原则时说:“假如我们想知道什么东西对狗有用, 我们就必须探究狗的本性。

这种本性本身是不能从‘效用原则’中虚构出来的。

如果我们想把这一原则运用到人身上来, 想根据效用原则来评价人的一切行为、运动和关系等等, 就首先要研究人的一般本性, 然后要研究在每个时代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人的本性。

抽象劳动不是现成的出发点

抽象劳动不是现成的出发点

种 形 式 。商 品 价 值 量 的 大 小 就 是 由 其 所 包 含 ( 凝 结 )的 抽 象 人 类 劳 动 量 的 大 小 来 说 明 的 。 当 然 ,
中 图 分 类 号 :F 4 O1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 1 0 — 5 X( 0 7) 2 0 2 - 5 0 3 84 20 0— 0 70
马克思说 : “ 动 就它 表现为价 值而论 , 劳 也 不 再 具 有 它 作 为 使 用 价 值 的 创 造 者 所 具 有 的 那 些 特 征 。商 品 中 包 含 的 劳 动 的这 种 二 重 性 ,
… …

这 一 点 是 理 解 政 治 经 济 学 的 枢 纽 ” ①。 人
们 普 遍 认 同 马 克思 的 劳 动 二重 性 学 说 是 理 解 政 治经 济 学 的枢 纽 。但 是 x 于劳 动 二重 性 的理解 , J , 特 别 是 对 于 抽 象 劳 动 的 实 际 理 解 与 应 用 ,在 众
劳动 只是 劳动在 交换领 域 中表 现为商 品价 值 的一


两 种 本 质 不 同的 劳 动 价 值 论
英 国 古 典 政 治 经 济 学 创 始 人 配 第 ,从 一 开 始 就 用 需 要 等 量 劳 动 来 生 产 的 贵 金 属 和 谷 物 具 有 同一 价 值 的例 子 来 说 明价 值 量 。 斯 密 也 说 : 获 取 各 种 物 品 所 需 要 的 劳 动 量 之 间 的 比 例 ,似 乎 是 各 种 物 品相 互 交 换 的 唯 一标 准 。 … … 。这 些 都 是 仅 仅 从 生 产 领 域 中 的作 为 出发 点 的个 人 劳 动 来 说 明商 品 价 值 的 。它 计 较 的是 劳 动 者 在 生 产 中的 纯 主 观 的个 人 劳 动 付 出 ,并 不 考 虑 这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预习讲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预习讲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预习讲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2012年经济师考试常见知识点考试内容:熟悉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

商品之所以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属性,是由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

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属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体现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抽象劳动是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一般人类劳动。

抽象劳动形成商品价值,体现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之间存在着矛盾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

另一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又存在差别和矛盾:(1)具体劳动是从劳动的有用效果来看的劳动,抽象劳动是抽取了劳动的有用性的一般人类劳动;(2)具体劳动在质上不同,在量上不能比较,抽象劳动在质上相同,只有量的差别;(3)具体劳动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经济特有的历史范畴;(4)具体劳动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但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抽象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唯一源泉。

「例题1.单选题」(2008年)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属性,是由()所决定的。

A.劳动的二重性B.劳动的差异性C.生产和交换D.生产和消费[答案]A「例题2.单选题」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

A.具体劳动B.抽象劳动C.私人劳动D.社会劳动[答案]B「例题3.多选题」抽象劳动是()。

A.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B.形成商品的价值C.反映人们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D.劳动的自然属性E.商品经济特有的范畴[答案]ABCE。

马克思“抽象劳动”概念探析

马克思“抽象劳动”概念探析

马克思“抽象劳动”概念探析[摘要]由于马克思并没有明确界定抽象劳动概念的适用范围,致使人们对作为商品价值实体的抽象劳动的误读或质疑一直没有停止过。

明确区分生理学意义上的抽象劳动与经济学意义上的抽象劳动,是准确把握抽象劳动概念的经济学本质的一种积极理论尝试,并使商品经济中的商品二重性与未来产品经济中的产品二重性获得一种新的理论解析,这对于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乃至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都不无裨益。

[关键词]抽象劳动;生理学意义;经济学意义;商品二重性;产品二重性[中图分类号]17031.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674(2009)08-00264)5众所周知,劳动二重性理论是马克思实现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批判并使之发生革命变革的关键,也是理解整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但一直以来,对抽象劳动概念的曲解或质疑就没有停止过。

之所以如此,或许与马克思本人对抽象劳动的解释有着直接关系。

比如,马克思认为,抽象劳动是用“人的脑、肌肉、神经、手等等”的生理耗费来衡量的,这种生理耗费显然与具体劳动很难加以区分。

同时,马克思又认为:“在商品体的价值对象中连一个自然物质原子也没有”。

这些看似“自相矛盾”的说法,恰恰为曲解或质疑劳动价值论的学者们提供了“口实”。

可见,厘清马克思对抽象劳动概念的相关论述并阐明其经济学本质,既是深化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与劳动价值论的时代要求,也为澄清学术界对价值本质理解上的分歧提供一个新的理论视角。

一、马克思“抽象劳动”概念的文本考察马克思在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对商品、价值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克服了斯密、李嘉图等人只是简单地把价值归结为劳动,把价值量归结为劳动量,而没有研究价值“实体”本身或价值的“质”的方面的缺陷,第一次批判地证明了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二重性质,揭示了商品生产与交换的本质,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性和暂时性,从而实现了整个政治经济学的理论革命。

简单劳动是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一个出发点

简单劳动是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一个出发点

《晋阳学刊》1997年第2期简单劳动是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一个出发点郑恰然马克思论证了体现在商品生产中的劳动二重性后,提出了价值的“质”的学说,指出形成价值的实体是抽象的人类劳动。

紧接着,马克思在解决抽象劳动的计量问题时,又提出了以简单劳动作为尺度单位来计量抽象劳动量的思想。

各种具体劳动通过商品交换的社会过程,都可以还原为不同比例的简单劳动。

一个商品可能是最复杂的劳动产品,但是它的价值使它与简单劳动的产品相通,因而本身只表示一定量的简单劳动。

但是,在理论上如何把各种不同质的具体劳动转化为同质的抽象劳动,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可操作的方法。

马克思为了理论上研究简便起见,在《资本论》中总是假定把各种劳动力直接当作简单劳动力,工人从事的是简单的社会平均劳动。

这样,马克思在论述中说到社会平均劳动时,指的就是各种简单劳动力的劳动平均,其结果还是简单劳动。

马克思的简单劳动概念具有社会平均劳动而且是简单的社会平均劳动的性质,已经不存在各个劳动者的技术水平,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等等之间的差异了。

这也就是说,马克思事先已将各种劳动当作无差别的、同样的、简单的劳动,简言之,即化为质上相同因而只有量的差别的劳动。

这样就可以克服劳动二重性所带来的简化与换算的麻烦。

这是马克思进行研究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出发点。

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于这个极其重要的出发点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因而在理解马克思所论述的某些原理时,就产生出许多分歧意见,难以取得共识。

其实,只要牢记马克思理论的出发点——把各种劳动力直接当作简单劳动力,就不难理解马克思所论述的某些原理。

下面以马克思的有关论述来说明上述观点。

我们知道,马克思曾经指出:“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

”[1]但是,根据马克思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可以认为马克思是把劳动生产力中最主要的能动因素——劳动者,暂时不作为变量列入研究范围,而是把它固定为不变的简单劳动力,并且从事的是简单的社会平均劳动。

抽象劳动指的是什么

抽象劳动指的是什么

抽象劳动指的是什么抽象劳动是从一般构造转向特殊构造的经济规定,即特殊形态的社会劳动规定,那么你对抽象劳动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什么是抽象劳动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抽象劳动的释义抽象劳动:是指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抽象劳动没有质的差别,只有量的差别。

抽象劳动是价值的源泉,但抽象劳动不等于价值,抽象劳动只有凝结到商品中才能形成价值。

具体劳动(又称为有用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是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一般劳动。

抽象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

在价值中不包括任何一个自然物质的原子。

抽象劳动没有质的差别,只有量的差别。

需要注意的是抽象劳动是价值的源泉,但抽象劳动不等于价值,抽象劳动只有凝结到商品中才能形成价值。

具体劳动虽然是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但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具体劳动和自然物质共同构成使用价值的源泉。

正象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此处的“财富”实际上是指使用价值,泛指所有的自然物)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而不是两种或两次劳动。

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在时间上、空间上都是不可分割的。

性质不同的具体劳动,生产性质不同的使用价值,它表明怎样劳动,什么劳动的问题;性质相同的抽象劳动,形成性质相同的价值,它表明劳动多少,劳动时间多长的问题。

劳动价值论的发展以科学劳动概念为逻辑基础,以抽象劳动的历史假说为理论支撑。

通过考察劳动力与劳动的概念关系,可以说明由劳动过程的本身给出劳动概念是根本科学的,也是对劳动力规定的总揽。

进而说明:就实质而言,一定形态的劳动意识不过是一定形态的劳动主体(劳动力)的目的论设定的结果,是被意识到了的目的论设定的劳动存在。

因此,劳动力的劳动概念是对"劳动过程的劳动概念"内涵规定的进一步确认。

通过理论史考察,可以发掘“ 抽象劳动假说体系”(历史抽象法或者说历史的科学抽象法)的深度内涵:唯物史观与劳动价值论(规定)的相互放入。

什么是抽象劳动

什么是抽象劳动

什么是抽象劳动什么是抽象劳动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指生产商品的劳动所具有的二重属性,前者是人类特殊的、具体的劳动,它创造使用价值;后者是一般的抽象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的价值.这是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即劳动的二重性,是商品二重性的根源.具体劳动任何一种商品都是满足人们需要的一种特殊的使用价值.要生产某一种商品,人们就要进行一种特定种类的生产活动.例如,人们为了生产衣服,就需要进行剪裁、缝制这种特定种类的生产活动,这种裁缝或成衣工人所从事的特殊的生产活动是由它的目的、操作方式、对象、手段和结果所决定的.人们在制作衣服这种具体形式上进行的劳动就是具体劳动,它是生产出某种特殊的使用价值的有用劳动.各种不同质的特殊的具体劳动,创造出不同质的使用价值.如成衣工人的具体劳动,生产出五彩缤纷的服装,面包工人的具体劳动,生产出各式各样的面包.正是由于不同质的具体劳动创造出不同质的使用价值,才产生了交换的必要.如果人们生产出来的都是同质的使用价值,就无法进行交换.在各个社会形态下,使用价值都是多种多样的,因为人们从事的具体劳动是多种多样的.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生产各种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逐渐分离开来和独立化,从而形成社会分工.人类为了生存,总是需要有各种物质财富,这些物质财富除天然存在的以外,都必须通过具体劳动创造出来.因此,劳动作为使用价值的创造者,作为有用劳动,是不以社会形态为转移的人类生存条件,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即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物质财富即使用价值除了包含人类劳动以外,还有不依赖人类劳动而存在的自然物质要素.人类劳动只能改变物质的形状、结构、性质等,使它变成适合人们需要的使用价值.具体劳动只有同自然物质相结合才能生产出使用价值.因此,具体劳动不是形成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抽象劳动生产使用价值的各种具体劳动,是有用性质各不相同的劳动.如果把生产活动的特定性质撇开,生产活动就只剩下一点:它是人类劳动力的耕费.比如:尽管缝和织是不同质的生产活动,但二者都是人的脑、肌肉、神经、手等等的生产耗费,从这个意义上说,二者都是人类一般劳动,即抽象劳动.作为价值所体现的,就是这种相同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从使用价值的形式看,它们是有一定目的的生产活动和自然物质相结合的产物,由于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在质上不同,因此就它生产使用价值这一方面看,总是从质的方面去进行考察,即考察怎样劳动、什么劳动的问题.从价值的形成看,它们不过是同种劳动即抽象劳动的凝结,由于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在质上是相同的,因此就它形成价值这一方面看,总是从量的方面去进行考察,即考察劳动多少,劳动时间多长的问题.K.马克思指出:“一切劳动,从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作为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价值.一切劳动,从另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作为具体的有用劳动,它生产使用价值”(《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60页).抽象劳动是形成价值的相同的人类劳动,是价值的实体,而价值所体现的又是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不论社会的经济形态如何,也不论劳动的具体形式如何,人的劳动总是人的脑、肌肉、神经、手等的耗费.这种生理学意义上的人类劳动力的耗费,就是一般人类劳动或抽象劳动.但抽象劳动不仅仅是生理学意义上的一般劳动力的支出,它同时还是通过商品交换而表现其社会性的一般人类劳动,是形成商品价值的一般人类劳动.抽象劳动之所以成为这样的一般人类劳动,是由商品的交换过程所决定的.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的劳动是作为私人劳动表现出来的;但是由于社会分工,各种私人劳动都是社会总劳动的组成部分,因此也具有社会性.这种私人劳动所特有的社会性质在生产过程中始终是隐蔽的,由于生产者只有通过交换他们的劳动产品才发生社会联系,因此,他们的私人劳动的特殊社会性质也只有在交换中才表现出来.在交换过程中,各种具体劳动由于质的不同无法进行量的比较,必须把劳动的特殊形式抽去,还原为共同的一般人类劳动,才能互相比较、互相交换,实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联系.正是由于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各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虽然都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但它们并不能在具体的有用的形式上直接成为社会劳动.这种劳动要通过它采取与自身直接对立的形式,即抽象一般性的形式,才变成社会劳动.“这种劳动只有在交换过程中扬弃了自己原有性质后才证明为一般社会劳动”(同前,第13卷,第34页).可见,一般人类劳动、抽象劳动是商品生产者私人劳动借以表现为社会劳动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形式,它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什么是抽象劳动]。

《综合素质》必看考点《政治经济学》(2020年含答案)

《综合素质》必看考点《政治经济学》(2020年含答案)

《综合素质》必看考点《政治经济学》(2021年含答案)事业单位考试题库考点高频试题:1、多选题下列关于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表述,正确的是_____。

A: 具体劳动是永恒的范畴,抽象劳动是历史范畴B: 不同的具体劳动有质的不同,抽象劳动没有质的差别C: 具体劳动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抽象劳动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D: 具体劳动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参考答案: ABCD本题解释:【答案】ABCD。

解析:具体劳动是生产不同商品的不同性质和不同形式的劳动;抽象劳动是撇开了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的人类劳动。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其统一性表现在它们不是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而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或两重属性;任何生产商品的劳动都兼有二者。

其矛盾性表现在,具体劳动是劳动的自然属性,反映着人与自然的关系;抽象劳动是劳动的社会属性,反映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

世界上的事物(使用价值)除了人造物(劳动成果)之外还有自然物,所以使用价值不仅来源于具体劳动,而且也源于自2、单选题一台洗衣机在商店里出售,标价1200元。

这个“元”是_____。

A: 价值标准B: 价格标准C: 交换价值的标准D: 销售标签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

解析:货币的计量单位,如人民币的元、角、分等,就是价格标准。

它通常由国家规定。

3、单选题商品的二因素是由_____。

A: 商品的自然属性决定的B: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C: 生产资料私有制决定的D: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决定的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

解析:商品之所以具有二重性或者二因素: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因为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是生产不同商品的不同性质和不同形式的劳动;抽象劳动是撇开了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的人类劳动。

4、单选题货币流通规律的基本要求是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抽象劳动不是现成的出发点口郑怡然(福建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福州350003)摘要:人们普遍认同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但是,不少人对劳动二重性的实际理解与应用存在误区。

最主要的误解是把抽象劳动看成是生产领域中“创造”商品价值的一种独立的劳动形态,是一种作为出发点的劳动;与此同时,只关注抽象劳动的质而忽视了量的问题。

其实抽象劳动只是劳动在交换领域中表现为商品价值的一种形式,其质与量都是作为出发点的个人劳动转化变成的结果,它并不是生产领域中的独立形态的出发点的劳动。

关键词:劳动二重性;个人劳动;具体劳动;抽象劳动;自然尺度时间;经济尺度时间中图分类号:F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07)02-0027-05马克思说:“劳动就它表现为价值而论,也不再具有它作为使用价值的创造者所具有的那些特征。

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这种二重性,……。

这一点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1]。

人们普遍认同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但是对于劳动二重性的理解,特别是对于抽象劳动的实际理解与应用,在众多的马克思的信徒之中也是五彩缤纷的。

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旷日持久争论,不少的马克思的信徒都发出了人们为什么总是误解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慨叹?!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于他们自己首先片面误解了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学说及抽象劳动概念的几个要点,把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解释成了是生产领域中的耗费劳动价值论,把抽象劳动看成是生产领域中的现成的出发点……[2]。

一、两种本质不同的劳动价值论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配第,从一开始就用需要等量劳动来生产的贵金属和谷物具有同一价值的例子来说明价值量。

斯密也说:获取各种物品所需要的劳动量之间的比例,似乎是各种物品相互交换的唯一标准。

……。

这些都是仅仅从生产领域中的作为出发点的个人劳动来说明商品价值的。

它计较的是劳动者在生产中的纯主观的个人劳动付出,并不考虑这种劳动付出的质量不同及其所产生的客观社会效果——经过社会评价后的满足社会需要的有效用的劳动(即转化为社会劳动)的含量。

这就是生产领域中的耗费劳动即价值的耗费劳动价值论的始祖。

对于作为出发点的个人劳动,用[劳动]耗加以标记。

而马克思则声明:“我不是从‘概念’出发,因而也不是从‘价值概念’出发,……。

我的出发点是劳动产品在现代社会所表现的最简单的社会形式,这就是‘商品’。

”[3]所谓商品是指已经实现了交换的劳动产品和服务(劳动产品由于各种原因也可以没有实现交换)。

马克思是从分析已经实现的商品交换1夸特小麦=a担铁出发,指出在1夸特小麦和a担铁里面,有一等量共同的东西,马克思把它名之为商品价值。

马克思经过详尽分析后把这种共同的东西认定为是抽象人类劳动,并着重指出了包含在商品中的劳动按不同情况表现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劳动二重性。

这是从交换领域中实际的商品交换(劳动交换)的结果反过来认定交换双方的商品之间存在着比较的共同基础是抽象人类劳动,这是和古典劳动价值论完全不同的出发点。

抽象劳动只是劳动在交换领域中表现为商品价值的一种形式。

商品价值量的大小就是由其所包含(凝结)的抽象人类劳动量的大小来说明的。

当然,包含在商品中的劳动是来源于生产领域中的个人劳动。

但关键的是这商品所包含(凝结)的抽象人类劳动并不是在生产领域中就作为现成的出发点出现的,而只是劳动者的作为出发点的个人劳动在商品交换关系中经过社会评价后转化变成的结果。

它表现了不同劳动者在生产中的不同质量的纯主观个人劳动所产生的客观社会效果——经过社会评价后的满足社会需要的有效用劳动(即转化为社会劳动)的含量。

这一点马克思说得很明白:“商品要成为价值,首先必须是效用。

同样,劳动要被看作抽象意义上的人的力量,人类劳动耗费,首先必须是有用劳动。

”[4]即抽象劳动首先必须是有用劳动。

因此,商品价值是社会对作为出发点的个人劳动在商品交换关系中的有效用程度的一种评价,或者说是社会对个人劳动的社会贡献大小的评价。

从个人劳动到抽象劳动的凝结有一个转化的客观的社会过程,但它不是人类大脑中进行逻辑思维的抽象过程,这是马克思的有效劳动价值论的精髓。

对于作为出发点的个人劳动转化变成结果的抽象劳动的凝结用[劳动]凝加以标记。

在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中,商品中所包含(凝结)的抽象人类劳动是已经转化变成的社会劳动(即对社会有效用的劳动),而不再是私人劳动(即个别劳动者的个人劳动)。

它和配第、斯密等人所说的生产领域中的劳动者的作为出发点的个人劳动,或者如传统流行观点所说的各个别劳动者个人劳动的(加权)平均值,在质和量两方面都是有区别的,即[劳动]耗与[劳动]凝在质和量两方面都是有区别的。

[劳动]凝是[劳动]耗在交换领域中转化变成的结果,即马克思的抽象劳动绝不是生产领域中的现成的出发点的劳动。

二、抽象劳动独有的两个特征马克思的抽象劳动概念有其独有的两个特征:(1)它是社会劳动而不是个人劳动。

它不是生产领域中的现成的出发点的劳动,它是生产领域中的劳动者的作为出发点的个人劳动转化变成的结果;(2)抽象劳动不是在人类大脑的逻辑思维中抽象出来,而是在客观商品交换的经济过程中抽象出来的。

为了强调这两个被传统流行观点忽视的独有的特征,下面不厌其烦地引用马克思的有关论述作为论据(马克思在其《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曾指出,《资本论》第一卷是《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续篇,“……前书已经详细阐述的论点,这里只略略提到。

”[5]因此,《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中关于抽象劳动的一些论述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表现在交换价值中的劳动是以分散的个人劳动为前提的。

这种劳动要通过它采取与自身直接对立的形式,即抽象一般性的形式,才变成社会劳动。

”[6]“作为交换价值,商品总是仅仅从结果的观点上被考察。

”[7]“要按商品所包含的劳动时间来衡量商品的交换价值,就必须把不同的劳动化为无差别的、同样的、简单的劳动,简言之,即化为质上相同因而只有量的差别的劳动。

”[8]“从交换价值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生产交换价值的劳动的条件是劳动的社会规定,或者说,是社会劳动的规定,……。

这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性。

首先,劳动的无差别的简单性是不同个人的劳动的相同性,是他们的劳动彼此作为相同的劳动的相互关系,当然,这是通过事实上把一切劳动化为同种劳动。

……”[9]“各种劳动化为当作它们的计量单位的简单劳动的不同比例,是在生产者背后由社会过程决定的”[10],“就使用价值说,有意义的只是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质,就价值量说,有意义的只是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量,不过这种劳动已经化为没有质的区别的人类劳动。

”[11]“只有不同种商品的等价表现才……实际上是把不同种商品所包含的不同种劳动化为它们的共同东西,化为一般人类劳动。

”[12]“完全不同的劳动所以能够相等,只是因为它们的实际差别已被抽去,它们已被化为它们作为人类劳动力的耗费、作为抽象的人类劳动所具有的共同性质。

”[13]“劳动的纯粹量的差别是以它们的质的统一或等同为前提的,因而是以它们化为抽象人类劳动为前提的。

”[14]上述引文表明,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是指包含在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

在生产领域中的作为出发点的个人劳动都有“化为”抽象人类劳动的过程。

“这种简化看来是一个抽象,然而这是社会生产过程中每天都在进行的抽象。

”[15]即这个抽象绝不是人类大脑中进行逻辑思维的抽象。

因此,抽象劳动绝不是生产领域中的现成的出发点的劳动。

商品价值仅仅是指“凝结”在某种使用价值中的抽象劳动。

马克思在多处阐明“凝结”这一思想。

例如,马克思说了:“作为价值的上衣和麻布,不过是同种劳动的凝结。

”[16]“商品作为价值只是人类劳动的凝结。

”[17]“这个价值本身才真正表现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

”[18]“当我们把商品看作价值时,我们是只把它们看作体现了的、凝固了的或所谓结晶了的社会劳动。

”[19]可见,马克思在谈到商品价值时,总是强调它是商品所包含的[劳动]凝,而绝不涉及生产商品时的[劳动]耗。

问题是传统流行观点对[劳动]耗怎样转化凝结为[劳动]凝并没有引起足够注意。

流行的观点总是把[劳动]耗和[劳动]凝混为一谈,进而把抽象劳动看成是生产领域中的现成的出发点的劳动,而且似乎这种认识表面上也能在马克思的叙述中找到根据。

到底问题出在哪里?下面从两种劳动时间谈起[20]。

三、两种劳动时间主张劳动“创造”价值的政治经济学家们都一致认为,可以用劳动持续时间来计量劳动的量并作为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尺度。

不过,应该着重指出,自从马克思创立了劳动二重性学说之后,在政治经济学中实际上就出现了两种不同内涵的劳动时间:一种是以时钟计量的自然尺度的劳动时间(以后简称为自然尺度时间),它用以计量生产领域中作为出发点的不同质的个人劳动的劳动付出,它只和使用价值的数量有关;另一种是以简单劳动为计量单位的经济尺度的劳动时间(以后简称为经济尺度时间),它用以计量交换领域中表现为同质的抽象劳动的劳动量,这是生产领域中作为出发点的个人劳动转化变成结果的经济尺度时间,它才是和说明商品价值量的多与少有关的劳动时间,它计量的是经济关系。

严格的说,经济尺度时间已经不具有自然尺度时间的那些内涵与特性,它只不过是一种计量抽象劳动量的计量方法。

经济尺度时间同样不是生产领域中的现成的出发点,而是自然尺度时间转化变成的结果。

在质的方面,自然尺度时间计量的是生产领域中的私人劳动;经济尺度时间计量的则是交换领域中的社会劳动。

那末,在量的方面,同一个个人劳动,在生产领域中作为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所耗费的自然尺度时间,和在交换领域中同时作为表现为商品价值的抽象劳动所包含的经济尺度时间,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它们是怎样转化的呢?在现实中,在数值上我们只能直观地知道在生产领域中个人劳动所耗费的自然尺度时间,而且生产领域中个人劳动所耗费的自然尺度时间的数值又是随着劳动生产力而变化的。

劳动生产力的变化又决定于“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

”[21]这种由多种复杂因素影响的生产领域中的自然尺度时间,它在数值上又应该如何转化为交换领域中表现为抽象劳动的经济尺度时间呢?在实践中,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各种劳动化为当作它们的计量单位的简单劳动的不同比例,是在生产者背后由社会过程决定的”。

也就是说只能通过商品生产者之间在千百万人次的商品交换中逐步地形成。

这就是说,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经济尺度时间是不能直接用其本身在生产中个人劳动所耗费的自然尺度时间的长短来表现的,也是不能事先通过简单的数学计算来决定的,这是要点。

尽管马克思说过:“把一切商品化为劳动时间同把一切有机体化为气体相比,并不是更大的抽象,同时也不是更不现实的抽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