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胶质瘤细胞甲酰化肽受体表达及其活化后促瘤细胞增殖和血管生成因子产生的作用
C-Met
c-met是一种由c-met原癌基因编码的蛋白产物,为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与多种癌基因产物和调节蛋白相关,参与细胞信息传导、细胞骨架重排的调控,是细胞增殖、分化和运动的重要因素。
目前认为,c-met与多种癌的发生和转移密切相关,研究表明,许多肿瘤病人在其肿瘤的发生和转移过程中均有c-met过度表达和基因扩增。
本文就c-met在大肠肿瘤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1 c-met基因的结构和功能1984年Cooper在研究人骨肉瘤Hos细胞系时,克隆出了一个具有转化活性的片段,定名为c-met [1]。
c-met位于人类7号染色体长臂(7q31)。
c-met基因大小约110kb,包括21个外显子。
启动子区域有许多调控序列,如IL-6和HGF等[2]。
在不同组织和细胞系中c-met的转录产物有多种。
如9.0、7.0、6.0、5和3.5的mRNA,这可能是由于转录的启始位点及剪切的方式不同造成的。
各种转录产物的功能尚不清楚,但某些转录产物只在特定的癌组织中出现,因此,这些转录产物可能与特定组织的癌变有关。
9.0kb转录产物较普遍存在,是编码正常膜受体的转录产物。
其前体蛋白分子量为140KD,经糖基化作用产生170KD的糖蛋白。
进而切割成5 0KD的α亚基和145kD的β亚基,两个亚基以二硫键相连形成190kD的成熟受体蛋白。
成熟的受体蛋白位于细胞膜上。
β亚基有胞外区、跨膜区和胞内区。
α亚基只有胞外部分,借助于二硫键附于β亚基上。
α亚基和β亚基的胞外区是配体识别部位,而胞内部分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
c-met受体的配体是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也称为离散因子(scatter facˉtor)。
由于c-met在不同细胞、不同分化阶段作用的底物不同,使其在特定的条件下表现出多种功能:(1)促进肝细胞、内皮细胞和黑色素细胞的分裂;(2)引起上皮细胞的分散,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控制细胞的移动;(3)诱导细胞形态变化[3]。
肿瘤高甲基化基因1在恶性肿瘤中的调控
肿瘤高甲基化基因1在恶性肿瘤中的调控李旭【摘要】恶性肿瘤中DNA高甲基化已经被广泛地研究,肿瘤高甲基化基因1(HIC1)是目前研究较多的特异性转录抑制因子,它广泛存在于正常组织中,而在肿瘤组织中HIC1靶基因与细胞增殖、肿瘤生长、血管发生和侵袭等有关.在恶性肿瘤中,HIC1启动子高甲基化,而在肿瘤微环境中,肿瘤细胞通过HIC1的高甲基化使其表达抑制,从而使肿瘤细胞能够持续生长.近年来,人们通过研究对HIC1与恶性肿瘤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和更深入的了解.【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4(020)013【总页数】3页(P2369-2371)【关键词】高甲基化;肿瘤;基因【作者】李旭【作者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六科,哈尔滨1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R44.2肿瘤高甲基化基因1(hypermethylated in cancer 1,HIC1)定位于染色体部17p13.3位点、肿瘤抑制基因p53远端。
这个基因可以编码一个转录抑制因子,并且广泛存在于正常组织中,但是在不同的肿瘤组织中,由于其高甲基化而低表达。
染色体区域的高甲基化导致HIC1的继发性失活,继而在肿瘤形成时期促进信号通路或相关转录因子以及肿瘤细胞的活力。
体外研究证实,HIC1的功能主要是特异的转录抑制因子,可被组蛋白脱乙酰基酶依赖或非依赖辅阻遏物复合物失活[1]。
此外,HIC1在肿瘤发展中的作用已经被HIC1缺陷小鼠模型和p53、Ptch1异性结合体模型所证实[2]。
肿瘤微环境中提取的潜在因子可能通过后天修饰来调整HIC1的表达,从而引导肿瘤的生成。
1 HIC1基因结构和功能区1.1 HIC1基因结构目前,研究发现人和鼠HIC1基因外显子-内含子结构十分相似[3]。
人HIC1转录可以开始于P0、P1和P2三个启动区,可以引发三个交替的第一外显子1a、1b和1c,随后的是第二编码外显子,包括3′末翻译区。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在胶质瘤血管生成及侵袭中的作用
【 摘要】 管 内皮 生长 因子是 与胶 质 瘤血 管 生 成过 程 关 系最 密切 的生 长 因子 , 文就 其 特 异性 受体 的生 物学 特点 、 血 本 在血 管发 生 中的作 用 、 与肿 瘤 生长浸 润 的关 系及针 对 Ⅶ GF及其 受体 为靶 点 的抗 肿瘤 治疗前 景进 行探 讨 。 【 词】 管 内皮 生长 因子 ; 关键 血 血管 内皮 生长 因子 受体 ; 质瘤 胶 【 中图分 类号】 R 3 70 【 标识码 】A 文献 【 编号】 1 7 - 2 0 2 0 )1c 1 - 3 文章 6 3 7 1 (0 8 0 (卜0 8 0
介 导 的 肿 瘤 的 血 管 生 成 和 生 长 . 以 认 为 Fk 1K R在 肿 瘤 所 l一 / D
『 1 R sn a m T R sn a m C 7 0 e b a 1 o e b u ,Win r U e .o g t m c l r d n e , L n -e ut e a t r u n
c aa tr ain o h ma n u ib h ce z t f u n e mf mma— e v d c wa n e s .J r i o d r e S h n cl i
V G E F是 血 小 板 源性 生 长 因子 家 族 的 一 个 成 员 。 人 的 要作 用 。NF 病 因非 常复 杂 , 年来 在 神经纤 维 瘤 发育 和 细 1 近 胞 基础 研究方 面取 得 了重大 进展 。n uo bo i 白在 生 长 e rf rm n蛋 i 调控及 发育 中的作 用将 成为 神经 纤维瘤 未来 研究 的 重点 。 【 考文 献】 参
1 . 2VE GF的 受 体
目前克 隆 出 V G E F受 体 主 要 有 Ft 1 G R一 ) Fk i ( 一 VE F 1和 i 一 1 R( E F 一 ) 种 , 属 酪氨 酸 激 酶 受 体 , / KD V G R 2 两 均 由含 7个 免 疫 球 蛋 白样结 构 的细 胞外 区 、 1个单 链 跨膜 区及 酪氨 酸激 酶 区组 成 。另 外 , 研 究 发现 了 V G — D特 异性 受 体 Ft4 有 E F C, i一 ( G R一 ) VE F 3 ,并 认 为它 是原 发和继 发恶 性肿 瘤 淋 巴 内皮 细 胞 的特 异性 标 志物嘲 。V G R 1 V G R一 E F 一 、 E F 2基 因分别 位 于染 色 体 1 q 2和 4 2 。 l一 / R与 内皮细 胞 的分化 和增生 相 31 q 1 Fk 1 KD 关 , 血 管形 成 和血 管 生成 中的主要 调 节者1。 Fk 1与血 是 7 而 l一 1 管 的 装 配 有 关阎。 于 单独 阻 止 Fk 1 DR即 可 控 制 V G 由 l一 / K E F
C-Met
c-met是一种由c-met原癌基因编码的蛋白产物,为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与多种癌基因产物和调节蛋白相关,参与细胞信息传导、细胞骨架重排的调控,是细胞增殖、分化和运动的重要因素。
目前认为,c-met与多种癌的发生和转移密切相关,研究表明,许多肿瘤病人在其肿瘤的发生和转移过程中均有c-met过度表达和基因扩增。
本文就c-met在大肠肿瘤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1 c-met基因的结构和功能1984年Cooper在研究人骨肉瘤Hos细胞系时,克隆出了一个具有转化活性的片段,定名为c-met [1]。
c-met位于人类7号染色体长臂(7q31)。
c-met基因大小约110kb,包括21个外显子。
启动子区域有许多调控序列,如IL-6和HGF等[2]。
在不同组织和细胞系中c-met的转录产物有多种。
如9.0、7.0、6.0、5和3.5的mRNA,这可能是由于转录的启始位点及剪切的方式不同造成的。
各种转录产物的功能尚不清楚,但某些转录产物只在特定的癌组织中出现,因此,这些转录产物可能与特定组织的癌变有关。
9.0kb转录产物较普遍存在,是编码正常膜受体的转录产物。
其前体蛋白分子量为140KD,经糖基化作用产生170KD的糖蛋白。
进而切割成5 0KD的α亚基和145kD的β亚基,两个亚基以二硫键相连形成190kD的成熟受体蛋白。
成熟的受体蛋白位于细胞膜上。
β亚基有胞外区、跨膜区和胞内区。
α亚基只有胞外部分,借助于二硫键附于β亚基上。
α亚基和β亚基的胞外区是配体识别部位,而胞内部分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
c-met受体的配体是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也称为离散因子(scatter facˉtor)。
由于c-met在不同细胞、不同分化阶段作用的底物不同,使其在特定的条件下表现出多种功能:(1)促进肝细胞、内皮细胞和黑色素细胞的分裂;(2)引起上皮细胞的分散,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控制细胞的移动;(3)诱导细胞形态变化[3]。
CDC25A与肿瘤的研究进展
CDC25A与肿瘤的研究进展唐艳萍;曹骥【摘要】细胞分裂周期因子25A(CDC25A)作为CDC25家族中的重要成员,具有双特异性磷酸酶活性,可以催化激活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CDK),在细胞周期各期转换及有丝分裂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是细胞周期的重要调控因子.CDC25A的编码基因定位于染色体3p21上,具有癌基因功能,编码酪氨酸磷酸酶,过量的CDC25A 可导致细胞生长失控从而引起细胞恶性转化及肿瘤生长.目前在多种恶性肿瘤中观察到CDC25A呈高表达状态,并与患者不良预后密切相关.近年的研究还发现CDC25A在细胞凋亡、细胞代谢、肿瘤细胞转移中发挥着关键作用.CDC25A在肿瘤中过表达的调控机制可归结于转录、转录后和翻译后水平的调控紊乱.肿瘤中异常表达的CDC25A表现出的原癌基因特性,使其逐渐成为抗癌药物研发中一个极具价值的分子靶标.CDC25A抑制剂的运用有望成为肿瘤治疗的有效途径.本文就CDC25A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期刊名称】《癌症进展》【年(卷),期】2018(016)015【总页数】6页(P1815-1819,1844)【关键词】细胞分裂周期因子25A;磷酸酶;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细胞代谢;肿瘤;CDC25A抑制剂【作者】唐艳萍;曹骥【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实验研究部,广西南宁 5300210;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实验研究部,广西南宁 53002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0.2细胞分裂周期因子25(cell division cycle 25,CDC25)于1986年被Russell 等[1]在裂殖酵母过程中分离出来,因其可以启动有丝分裂而得名。
CDC25是一种双特异性磷酸酶,可以通过催化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cyc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s,CDK)分子中的抑制性磷酸化位点去磷酸化从而激活CDK,并调控应对DNA损伤,推动细胞周期运行。
抗肿瘤血管药物治疗肿瘤
肿瘤血管生成与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治疗肿瘤摘要:肿瘤(Tumor)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
学界一般将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
其中恶性肿瘤对人体危害极大,它具有侵袭性,浸润性生长的特点,可以通过侵袭性生长侵害人体正常器官,造成多个系统的疾病。
绝大多数肿瘤患者最终死于转移瘤的生长和毒副作用, 因此对肿瘤侵袭和转移的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是恶性肿瘤治疗取得成功的关键。
【1】恶性肿瘤侵袭性生长和转移是一个依赖于血管的过程, 当肿瘤体积大于2mm3时, 维持其继续生长依赖于新生血管的生成, 新生血管把肿瘤细胞和循环系统直接联系起来, 使得供肿瘤生长的物质交换得以进行, 同时新生血管还可以作为肿瘤转移的通道。
因而研究肿瘤血管的生成以及针对肿瘤血管的生成进行治疗对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已成为研究的热点。
【2】肿瘤血管的生成是肿瘤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通过旁分泌和自分泌的不同形式诱发体内多种细胞因子参与产生一系列级联反应的过程。
【3】肿瘤血管的生成是有一系列级联反应所致, 这种反应能否发生取决于血管生成促进因子和血管生成抑制因子二者之间的平衡状态。
当二者间的平衡状态被打破, 血管生成促进因子表达或产生高于血管生成抑制因子时, 肿瘤血管便开始形成。
【2】血管生成促进因子包括:1.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 它是内皮细胞的特异性有丝分裂原, 是促血管生成活性最强并在新生血管中对血管内皮细胞具有抗凋亡作用的一种因子,2.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 bFGF在体内分布广泛参与了胚胎发育、血管生成、肿瘤生长等多项生理及病理过程。
bFGF可促进内皮细胞有丝分裂、刺激内皮细胞分泌胶原酶和u- PA ( 尿激酶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因子) 、诱导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3.基质细胞衍生因子( SDF- 1)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 srtom al- der ived factor- 1, SDF - 1) 又名CXCL12, 可以促进肿瘤血管新生。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研究现状与胶质瘤血管生成的关系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研究现状与胶质瘤血管生成的关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一种细胞因子,它被认为是促进血管新生和血管再生的重要因素。
在生物学中,VEGF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胶质瘤血管生成的过程中。
该过程被认为是导致胶质瘤发展和复发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了解VEGF对血管生成的影响对于控制胶质瘤生长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的研究表明,VEGF通过与其相关的受体结合来刺激内皮细胞生长和增殖,这导致了更多的血管形成。
VEGF有助于在正常生理和病理情况下刺激血管生成和再生。
在某些类型的肿瘤中,VEGF水平显着增加,这有助于增加其血供,从而使肿瘤细胞获得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
胶质瘤是一种嗜恶性的颅内肿瘤,经常侵袭正常胶质组织,并在体内不断复发。
研究表明,VEGF也在胶质瘤的生物学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胶质瘤血管生成过程是复杂的,并且涉及到多种细胞因子和信号途径。
VEGF与细胞凋亡、血管内皮细胞信号转导、炎症反应和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等因素紧密相连。
VEGF通过激活血管内皮细胞表达其受体,从而导致了新的血管生成。
具体来说,VEGF作为生长因子,通过在内皮细胞表面上结合其受体,进而导致它们增殖和分化。
在胶质瘤中,VEGF是一种强力的自动分泌刺激因子。
这种刺激作用可以加速血管生成,因此在治疗中,VEGF与单克隆抗体联合使用已被证明能够显著降低胶质瘤的发生率和复发率。
此外,研究中发现,联合使用VEGF和单克隆抗体治疗胶质瘤的同时,也可能导致一系列不良反应。
如:头痛、高血压、口干、口腔疼痛、呕吐,对于这些不良反应的处理也是治疗过程中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总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胶质瘤血管生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了解其控制血管生成的机制和VEGF在胶质瘤病理生物学中的作用,对于防止和治疗胶质瘤可能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尽管联合使用VEGF和单克隆抗体治疗胶质瘤存在一定的风险,但它仍然是一种有希望的治疗方法。
黄连素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黄连素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付红星;张志敏;彭文苗;刘兰【摘要】黄连素属于季铵型异喹啉类生物碱,临床上用于治疗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胃肠道疾病.近年来,其抗肿瘤作用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黄连素对多种常见癌症如肺癌、乳腺癌、结肠癌、肝癌、胃癌、白血病、卵巢癌等皆有显著的防治效果.黄连素抗肿瘤的机制主要有:调节自噬、增敏增效、逆转耐药、抑制肿瘤细胞侵袭及转移、抗血管生成、调控细胞周期、抑制细胞增殖、清除自由基等.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黄连素抗肿瘤活性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黄连素的进一步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思路.【期刊名称】《重庆医学》【年(卷),期】2018(047)029【总页数】4页(P3804-3806,3809)【关键词】黄连素;肿瘤;自噬;细胞凋亡【作者】付红星;张志敏;彭文苗;刘兰【作者单位】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肿瘤科,武汉430070;湖北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武汉430065;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肿瘤科,武汉430070;湖北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武汉430065;湖北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武汉43006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0.5肿瘤是机体的正常细胞在不同的始动因子与促进因子长期作用下所产生的增生与异常分化所形成的新生物。
中医认为肿瘤的形成是由于内外因素联合作用机体导致脏腑失调、气血阴阳亏虚、痰湿或邪毒淤积,发生局部气滞血瘀、痰湿凝滞、邪毒内蕴等一系列变化。
《诸病源候论》指出:“积聚者,乃阴阳不和,脏腑虚弱,受于风邪,搏于脏之气所为也。
”黄连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
而黄连素是黄连中抗肿瘤活性较高的组分。
大量研究表明黄连素具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可参与肝癌、肺癌、结肠癌、食管癌、膀胱癌、脑部肿瘤、白血病等多种恶性肿瘤的抗肿瘤过程。
现将近年来黄连素的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综述如下。
1 调节自噬自噬在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适度有效的自噬能够清除肿瘤细胞,维持机体稳态。
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二》考点:抗肿瘤药
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二》考点:抗肿瘤药2017年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二》考点:抗肿瘤药导语:在2017年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二》中,抗肿瘤药的相关内容是什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节直接影响DNA结构和功能的抗肿瘤药第一亚类破坏DNA的烷化剂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烷化剂——最早问世的细胞毒类药——广谱抗癌。
通过与细胞中DNA发生共价结合,使其丧失活性;或使DNA分子断裂,导致肿瘤细胞死亡。
对细胞有直接毒性作用——细胞毒类药物。
可损害任何细胞增殖周期的DNA ,因此属于细胞增殖周期非特异性抑制剂:对M期和G1期细胞杀伤作用较强,小剂量抑制细胞由S期进入M期;大剂量杀伤各期细胞。
(一)作用特点1.氮芥——最早应用。
用于:A.恶性淋巴瘤B.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小细胞肺癌所致的上腔静脉综合征2.环磷酰胺——恶性淋巴瘤——疗效显著 ;【适应证】恶性淋巴瘤、淋巴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乳腺癌、睾丸肿瘤、卵巢癌、肺癌、头颈部鳞癌、鼻咽癌、神经母细胞瘤、横纹肌肉瘤及骨肉瘤。
3.塞替派——癌,灌注。
【适应证】乳腺癌、卵巢癌、癌性体腔积液的腔内注射、膀胱癌局部灌注、胃肠道肿瘤。
局部刺激性小,可采取多种给药方式。
4.卡莫司汀——脑瘤。
——脂溶性大,能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
用于:原发性脑瘤、脑转移瘤、脑膜白血病。
(二)典型不良反应1.最常见——骨髓抑制: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下降(例外:长春新碱和博来霉素 )。
2.恶心呕吐。
3.脱发。
4.口腔黏膜反应——咽炎、口腔溃疡、口腔黏膜炎(口腔上皮是人体新陈代谢和生长最快的细胞)。
5.出血性膀胱炎——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
6.塞替派、白消安——高尿酸血症(预防:别嘌醇) 。
7.心肌炎、肺纤维化及中毒性肝炎。
8.致畸——妊娠及哺乳期禁用。
小结1——烷化剂不良反应TANG呕吐致畸伤骨髓,口腔溃疡头发没。
膀胱出血尿酸高,肝脏中毒害心肺。
二、用药监护(一)骨髓抑制治疗前必须检査血象,如骨髓功能尚未恢复,应减少剂量或推迟治疗时间。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在胶质瘤血管生成及侵袭中的作用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在胶质瘤血管生成及侵袭中的作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与胶质瘤血管生成过程关系最密切的生长因子,本文就其特异性受体的生物学特点、在血管发生中的作用、与肿瘤生长浸润的关系及针对VEGF及其受体为靶点的抗肿瘤治疗前景进行探讨。
标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胶质瘤实体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依赖持续性的血管生成,当实体肿瘤大于0.4 mm3时,其用于获取营养的弥散方式已不能满足肿瘤的生长,需要依靠自身生成的血管系统提供营养,并加速其生长[1]。
肿瘤的血管生成(angiogenesis)是指肿瘤和(或)其周围出芽生出新的毛细血管过程,是由肿瘤细胞、内皮细胞和巨噬细胞释放的生长因子与抑制因子间失衡引发的。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目前发现作用最强、特异性最高的促进肿瘤血管生成的生长因子,是一种低氧性诱导的内皮细胞特异的有丝分裂原。
VEGF由正常或肿瘤细胞产生的分子量为34~45 kDa的高度糖基化的碱性蛋白,分子构成为17~22 kDa的同源双聚体[2],通过与内皮细胞上其对应受体相互作用发挥影响。
VEGF在胶质瘤中呈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和分级相关,并且是很多肿瘤因子调节血管生成的共同通路[3]。
1 VEGF及其受体1.1 VEGF的分子结构及特点VEGF是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家族的一个成员。
人的VEGF基因位于染色体6p21.3,全长14 Kb,由8个外显子,7个内含子组成,有四种不同的编码框架。
VEGF基因经转录水平的剪切,可产生5种变异体,根据氨基酸的长短命名为:VEGF121,VEGF145,VEGF165,VEGF189,VEGF206。
其中多数组织以VEGF165表达为主[4],三者基因表达调控有明显的差别,这表明尽管VEGF-B和VEGF-C 在体内与VEGF有功能上的重叠,但是在VEGF家族中三者是相互独立存在的[5]。
胶质瘤免疫组化指标解读 -回复
胶质瘤免疫组化指标解读-回复胶质瘤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通常源自于胶质细胞,可以分为不同的亚型,如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和室管膜瘤等。
为了更好地了解胶质瘤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人们常常使用免疫组化指标来进行分析和解读。
本文将一步一步回答关于胶质瘤免疫组化指标的问题。
第一步:什么是免疫组化指标?免疫组化是一种通过增强组织学标本中特定分子的检测而实现的特殊染色技术。
该技术使用抗体与标本中的相应抗原结合,从而可以定位和定量特定抗原的分布和表达情况。
在胶质瘤的研究中,通过免疫组化技术,可以检测和定量化不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帮助我们了解肿瘤细胞的特征和功能。
第二步:常见的胶质瘤免疫组化指标有哪些?胶质瘤免疫组化指标常常包括一系列的标记抗体,主要用于检测和定量化与细胞增殖、细胞凋亡、血管生成等相关的分子。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胶质瘤免疫组化指标:1. Ki-67:Ki-67是一种标志细胞增殖活性的核蛋白。
它在细胞周期的S、G2和M期表达,可以通过免疫组化检测来评估细胞增殖指数(PI)。
高Ki-67指数通常与胶质瘤复发和恶化有关。
2. p53:p53是一种抑癌蛋白,被称为“基因保护者”。
它在细胞受到DNA 损伤时发挥作用,通过阻止细胞周期的进展和启动DNA修复来维持基因组的稳定性。
异常的p53表达与胶质瘤的发生和转移相关。
3. IDH1:同工酶1异构体(IDH1)是一种关键的代谢酶,参与细胞内能量代谢。
在胶质瘤中,IDH1突变是常见的分子标志物,具有重要的诊断和预后价值。
突变型IDH1在蛋白质水平上的表达水平可以通过免疫组化检测来确定。
4. MGMT: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是一种DNA修复酶,负责修复DNA中的损伤。
胶质瘤中MGMT的表达水平与放疗和化疗的敏感性相关。
以上是胶质瘤中常见的免疫组化指标,通过对这些指标的检测和解读,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胶质瘤的生物学特征和预后。
第三步:如何解读胶质瘤免疫组化指标?解读胶质瘤免疫组化指标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CREB在血管新生、抗凋亡以及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CREB在血管新生、抗凋亡以及肺癌中的研究进展刘肖;段勇;张艳亮【摘要】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作为一种转录因子在长期记忆形成和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及治疗领域已被广泛研究,本文就CREB基因在血管新生、细胞增殖及抗凋亡、与尼古丁致癌过程的关联以及在肿瘤(尤其是肺癌)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CREB家族蛋白的研究提供参考.【期刊名称】《天津医药》【年(卷),期】2019(047)004【总页数】5页(P431-435)【关键词】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质;新生血管化,病理性;细胞凋亡;尼古丁;肺肿瘤;癌【作者】刘肖;段勇;张艳亮【作者单位】云南省检验医学重点实验室,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检验科,云南省实验诊断研究所 650032;云南省检验医学重点实验室,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检验科,云南省实验诊断研究所 650032;云南省检验医学重点实验室,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检验科,云南省实验诊断研究所 65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0cAMP 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AMP-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是一种含有341 个氨基酸残基的基因转录调节蛋白,分子质量为43 ku,属于转录因子bZIP 家族。
cAMP 反应元件(cAMPresponse element,CRE)是一段由30 bp 左右的DNA片段构成的cAMP 应答序列,此序列含有高度保守的8 碱基回文结构(5′-TGACGTCA-3′),可存在于基因的启动子和增强子上。
CREB的C-末端具有富含大量碱性氨基酸的亮氨酸拉链基序,该基序可形成二聚体结合至CRE 来介导基因转录,故CREB 又被称作转录增强因子。
蛋白激酶A(Protein kinase A,PKA)被cAMP 激活后进入细胞核,进而磷酸化CREB中含有多个磷酸化位点的N-末端激酶诱导域(KID),其中第133位的丝氨酸残基(Ser133)作为KID区重要的磷酸化位点之一,对CREB 的转录活性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ARE——基因表达转录后调控的重要元件之一
基于 mRNA 的 3'-UTR AUUUA 的数量和比例, 可 将 AREs 分 为 3 类 。Ⅰ 类 AREs 位 于 富 含 U 区
收稿日期: 2010 - 04 - 16 修回日期: 2010 - 06 - 30 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973 计划) ( 2009CB521906)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BK2009037) * 通信作者( corresponding author) : xuyun20042001@ yahoo. com. cn
金佳丽,徐 运* ,张伟云
( 南京大学 医学院 鼓楼医院 神经科,江苏 南京 210008)
摘要: 位于一些基因 3'端非翻译区的富含 A、U 元件( AREs) 是目前公认的能够在转录后水平调节 mRNA 稳定性的
元素之一。它兼具介导相关因子 mRNA 衰变及增强某些 mRNA 稳定性的作用,ARE 结合蛋白及 P38 MAPK 信号传 导通路在此过程中作用关键,miRNA 与其也有密切联系。
AREs 作为 mRNA 3'-UTR 的一段顺 式 作 用 元 件,其调节 mRNA 稳定性功能的实现需要 ARE-BPs 的参与。一些含有 ARE 的 mRNAs 都能够结合多种 已知的 ARE-BPs,而且多种 ARE-BPs 能结合于多个 mRNAs[2]。目前已有多种 ARE-BPs 被鉴定,某些可 加速 ARE-mRNA 衰变; 某些可提高相应 mRNA 的稳 定性; 还有一些兼具上述两种功能。
TTP 是目前研究较多的一种 ARE-BP,主要通 过加速靶基因 mRNA 的降解发挥调节作用[5]。它 一般与Ⅱ类 AREs 相结合,与多种炎性反应因子的 表达相关。 除 了 影 响 炎 性 反 应 因 子 的 表 达 外,TTP 还是调 控 趋 化 因 子 mRNA 稳 定 性 的 主 要 因 素 之 一[6]。
趋化因子及其受体与肿瘤血管生成
趋化因子及其受体与肿瘤血管生成胡珊珊;钱家鸣【期刊名称】《协和医学杂志》【年(卷),期】2016(007)002【总页数】5页(P123-127)【关键词】趋化因子;受体;肿瘤血管生成【作者】胡珊珊;钱家鸣【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北京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北京1007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0.3肿瘤血管生成与肿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1],当肿瘤大小超过1~2 mm3时,其继续生长依赖于血管新生。
新生血管生成是不同血管生长形式的统称,包括毛细胞生成 (capillary angiogenesis,已有毛细血管建立的毛细血管网络)、动脉生成 (anteriogenesis,已有动脉血管直径加粗)和毛细血管丛生成(casculogenesis,内皮前体细胞形成毛细血管丛)[2]。
趋化因子 (chemokines)是一类目前已知最大的细胞因子超家族,至今已经发现50余种趋化因子及20余种趋化因子受体[3]。
趋化因子通过与受体结合,参与新生血管生成[4],进一步影响肿瘤生成和转移[5],不同结构的趋化因子在血管生成中起不同作用[6],可以作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7-8]。
本文主要对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以及在肿瘤治疗中的意义作一综述。
趋化因子也称化学趋化性细胞因子[9],是一类由组织细胞和炎性细胞分泌的小分子生物活性肽,相对分子质量为8000~10 000,根据其末端半胱氨酸保守序列位置不同分为 4类:CXC(α)、CC(β)、C (γ)和CX3C(δ)[10]。
趋化因子受体是一类介导趋化因子发挥功能的GTP蛋白偶联的跨膜受体,通常表达于免疫细胞、内皮细胞和肿瘤细胞等细胞膜上,由330个氨基酸组成,含有7个跨膜区,根据所结合的配体将趋化因子受体分为4类:CXC类受体 (CXCR)、CC类受体 (CCR)、C类受体 (XCR1)和CX3C类受体 (CX3CR)[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