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诗词中的示现手法
诗歌鉴赏的表现手法
诗歌鉴赏的表现手法包括以下几种:
1.直接抒情:作者在文中把内心强烈的感情不加掩饰地直接叙述出来,让强烈的感情激流直接倾泻而出。
2.借景抒情:通过对实景的描写来抒写作者的感情。
3.托物言志: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于对某种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表达出来。
4.情景交融:在景物描写中融入了作者的主管感情,使诗歌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
5.动静结合:通过动态和静态的结合,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
6.比喻:通过两类不同事物的相似点来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
7.拟人:通过想象把物人格化,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情感,描绘生动形象,使外物与人同喜同悲,表意更加丰富。
8.夸张:故意夸大或缩小表达对象的某种特征或品格,强烈地表现作者对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的感情态度,引发人们的联想与想象,激起读者强烈的共鸣。
以上都是诗歌鉴赏中常用的表现手法,通过这些手法,诗人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使诗歌更加生动、深刻地反映生活和人性。
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鉴赏
在 的实 象 、实事 、实境 。如 《 念 奴
( 2 ) 暗用典故 表面上看用典处似乎与上下文句
融合为一,不细察则不知为用典 ,这 是暗用典故 。如 伍 城子・ 密州 出猎》 的末句是: “ 会挽雕弓如满 月,西北 望 ,射天狼 。 ”表面看来好 像是写 猎 人弯弓射狼 的情况 ,其实暗用了 《 楚 辞・ 东君》 “ 举长矢兮 射天狼 ”的典
3 . 虚实
象征是通过特定 的 、 容易引起联 想的具体形象 ,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 特点 的概 念 、思 想 和感情 。李 德裕 《 登崖州城作》 : “ 青 山似欲 留人住 , 百匝千遭绕郡 城。 ”描写 郡城正在严 密封锁 , 重重阻隔之中 , 象征 自己被 政敌迫害的景况 。
经经历 过或 历史 上 曾经发 生过 的景 象, 但是却不在眼前。如苏轼 的 《 念 故。 奴娇 ・ 赤壁 怀古》 中云 : “ 谈 笑 间 , ( 3 ) 正用典故 樯 橹灰飞烟灭 。 ”再现 了火烧 赤壁这 李 白的 《 宣 州谢 胱楼饯别 校书叔 云 》 中有 “ 蓬莱文章建安骨 ,中间小 史实,故是虚景。 3 . 设想 的未 来之境 。这类虚境是 谢又清发 。 ”上句称赞李 云文章得建 安风骨 , 清新刚健 ;下旬谓 自己的诗 还没有发生的 ,它表现 的情将一直延 歌应像谢眺那样清新隽永。与典故 所 伸到未来而不断绝。故写愁 ,将倍增 其愁; 写乐将倍增其乐 。 述之人事一致 ,这就是正用典故。
娇・ 赤壁怀古》 中上阙的 “ 乱石穿空 , 惊 涛拍 岸 ,卷起千 堆雪” ,写赤 壁险 峻 的形势 。 诗歌中的 “ 虚”包括三类 : 1 . 神仙鬼怪世 界和梦境。诗人往 往借助这类虚无 的境 界来反衬现 实。 如 《 梦游天姥吟留别》 中的仙境就是 个虚象 ,描绘的美好 图景反衬出现
解析诗歌表现手法
解析诗歌表现手法诗歌是一种具有独特美感和表达方式的文学形式。
为了传达作者的情感、思想和意义,诗歌使用了许多不同的表现手法。
本文将解析一些常见的诗歌表现手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作品。
1. 比喻和象征比喻和象征是诗歌中常用的表现手法。
比喻通过将事物与其他事物进行类比,以强调相似之处,使读者产生更强烈的感受和联想。
例如,"你的眼睛如同星辰闪烁"中的比喻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眼睛的明亮和闪耀。
象征是一种使用具体事物来代表抽象概念的手法。
例如,"蔚蓝的天空"代表自由和宽广无边的意境。
通过比喻和象征,诗歌能够在有限的语言表达中传递更深层次的含义。
2. 感官描写感官描写是用诗歌表达感觉和观察的方式。
通过诗歌的语言和修辞手法,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所描绘的事物的味道、声音、触感、颜色和气味等。
例如,"微风轻拂,花香弥漫"中的描写使读者可以想象出优美的氛围和芬芳的香气。
感官描写常常借助于形容词、动词和修辞手法,通过细腻的描绘来激发读者的感官体验和想象力。
3. 对比和矛盾对比和矛盾是诗歌中常用的表现手法,通过对事物之间的对照来产生强烈的冲突和张力。
对比可以是形象的,也可以是意义上的。
例如,"黑夜中的一束阳光"中的对比使读者感受到黑夜和阳光之间的强烈对照。
矛盾则是指诗歌中表达的观点、情感或意义之间相互冲突或矛盾,从而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通过对比和矛盾,诗歌能够传递更为复杂和深刻的情感和思想。
4. 押韵和节奏押韵和节奏是诗歌中常用的语言技巧。
押韵是指诗句中音韵相同或相似的词汇,通过音韵的重复来产生韵律美感。
节奏是指诗句的长度和音节的重复或变化,通过音节的起伏和变化来产生节奏感。
押韵和节奏可以使诗歌更加优美、流畅,同时也增加了诗歌的记忆性和声音感。
通过押韵和节奏,诗歌能够在声音层面上给读者带来愉悦和享受。
5. 社会批判和思考诗歌不仅仅是用来表达美感和情感的手段,也可以用来批判社会现象和思考人生意义。
诗歌表现手法及举例
诗歌表现手法及举例诗歌的表现手法多种多样,具体如下:1.象征:通过特定的、具体的形象来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
例如,在“红玫瑰象征着热烈的爱情”中,红玫瑰就是爱情的一种象征。
2.比喻:通过将一种事物与另一种事物相比较,以突出其特征或情感。
例如,“她像一朵盛开的花朵”,这里用花朵比喻她美丽的容颜。
3.拟人:赋予非人的事物以人的形态和情感,使其具有人的特点。
例如,“石头在哭泣”,这里将石头拟人化,赋予其哭泣的能力。
4.对比:通过对比两个相反的事物或概念,来突出其差异或强调其相似之处。
例如,“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这里通过对比黑夜和光明,强调了眼睛的特殊功能。
5.夸张:通过夸大或缩小事物的尺寸、数量、程度等,来强调其特征或情感。
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这里夸张地描述了瀑布的高度。
6.借景抒情:通过描绘景物来表达情感或思想。
例如,“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这里通过描绘春天的江潮和明月,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7.设问: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例如,“是谁在唱歌?是鸟儿在唱歌。
”8.对偶:将意义相近或相反的词、短语放在一起,形成对仗的句式,以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9.反复:通过重复相同的词语或句子,来强调某种情感或思想。
例如,“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10.反语:用反话来表达本意,以达到讽刺、幽默的效果。
例如,“你真是个天才!”这句话实际上是在讽刺对方的能力不足。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诗歌表现手法,它们在诗歌创作中常常被综合运用,以创造出独特的艺术效果和情感体验。
诗歌的表现手法总结
诗歌的表现手法总结一.抒情手法1. 描写自然景物:通过描绘大自然中美丽壮观的风景,来引发读者内心深处对于美好事物的共鸣。
2. 表达个人感受:以第一人称角度展示作者真实而独特的情感体验,让读者能够与之产生共鸣和思考。
二.比喻与象征1. 比喻手法:将两种不同或相似但本质上无关联的事物进行类比,并借用其中一个事物来形容另一个。
常见例子有“花儿像笑脸”、“月亮如银盘”等。
2. 象征手法:运用具有普遍意义和符号性代表作用的形象,在诗歌中隐含着更加深刻复杂多样化层面上所要传递出去信息。
三.修辞技巧1. 对偶与排比: 通过在语言组织方面使用反差明显并呈现平衡效果, 来强调某些概念或增强文学艺术效果.2.拟人: 将非生命存在赋予动态行为及其他仅限于活跃主体才可具备的特征, 以增强作品表现力.3.夸张: 对事物进行过分放大或缩小处理,使之更加生动有趣,并引起读者共鸣。
4. 比较与对照:通过将两个不同对象进行比较和对照来突出某种感觉、形象或意义。
四.节奏与音乐性1. 韵脚手法:使用相似的尾韵字母在诗句中重复出现,营造一定的声音美感。
如押韵方式可以是平仄交替(例如ABAB)等。
2. 篇章结构安排:合理运用断句标点符号及段落划分,在语言层面上体现出旋律变化和情绪跌宕。
五.写景描写技巧1.色彩描写: 运用丰富多样而准确地描述颜色概念, 增强视觉效果并带给人们直接真实印象.2.光影描绘: 刻画自然界各类灯火明暗状态所产生环境氛围及其他相关信息.附件:- 《中国文学名家选集》电子版.pdf注释:- 抒情手法指作者倾泻内心真挚情感时所采用的手法。
- 比喻是通过对两个事物之间相似性或联系进行类比来表达某种意义,象征则指代一种具有普遍共识和符号化特点的形象、动作等。
诗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
诗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
特 征
例句及分析
1.托物 言志
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托作者的心志。是作者借助物的象征义来表达个人胸怀心志的一种艺术手法。
例如:“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墨梅》)此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抒发了作者要像梅花那样的高洁、淡雅,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
如赵师秀的《约客》中以“家家雨”“处处蛙”渲染一种气氛,衬托夜的深和夜的静。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胄》中的“微雨”“暮钟”“漠漠”“冥冥”“浦树远含滋”都是在渲染一种离别时伤感的气氛。
4.反衬
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用另外一些相反或相对的事物放在一起进行对照。常见的反衬有“以乐景写哀情”“以动衬静”“以静衬动”等。
例如:《琵琶行》中“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以乐景写哀情;又如,王维的《鸟鸣涧》中以动衬静,用“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来衬托山中的宁静。又如,欧阳修《踏莎行》:“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以散发芳香的青草与和暖的春风这种乐景反衬词人无穷的离愁别绪。
5.抑扬
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
7.以小 见大
以局部见全体、以有限见无限,通过典型和象征,借助于人们的生活体验,达到以小见大的效果。
古诗词的十大表现手法及作用
古诗词的十大表现手法是指在古代诗歌创作中常用的十种艺术手法,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表达效果和审美功能。
以下是这些表现手法及其作用的简要概述:1. 直接抒情:诗人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不借助其他事物或修辞手段。
作用是使读者直接感受到诗人的情绪,增强诗歌的感染力。
2. 间接抒情:通过描写景物、叙述故事或描绘人物行为来表达情感。
作用是使情感表达更加含蓄、深刻,增加诗歌的层次和深度。
3. 借景抒情:利用自然景物来表达诗人的情感。
作用是使诗歌意境深远,情感与景物相互映衬,增强艺术效果。
4. 融情于景:诗人的情感与所描绘的景物紧密结合,使情感在景物中自然流露。
作用是使诗歌具有更强的画面感和情感共鸣。
5. 因情造景:诗人根据自己的情感需要,创造出一种超越现实的艺术境界。
作用是使诗歌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想象力。
6. 虚实相生:在诗歌中巧妙地运用虚写和实写,相互映衬,增强诗歌的艺术效果。
作用是使诗歌更具立体感和深远意境。
7. 夸张:对事物进行夸大或缩小的处理,以强化诗歌的情感表达。
作用是使诗歌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情感色彩。
8. 象征:通过具体的事物来代表抽象的思想或情感。
作用是使诗歌具有更深层次的含义和象征意义。
9. 用典:在诗歌中引用历史故事、成语或古代诗句,以丰富诗歌的内容和表达。
作用是使诗歌具有文化底蕴和深邃的内涵。
10. 对比:将两种或多种事物进行对比,以突出它们的特点和诗人的情感态度。
作用是使诗歌具有强烈的对比效果和深刻的主题思想。
这些表现手法在古诗词创作中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古代诗歌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力。
中国古代诗歌表达技巧之表现手法
中国古代诗歌表达技巧之表现手法(高三备课资料)一、表现手法:用典、衬托、联想、想象、抑扬、比兴、象征、照应、对比、白描等1、用典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
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
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用典使语言精炼,内容丰富,如不了解典故往往会影响对诗的理解。
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是个擅用典故的人。
些诗中连用了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宋文帝、佛狸、廉颇),都是京口这地方的历史掌故,典故的思想与这首诗的思想性紧密相连。
姜夔《扬州慢》中“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即化用杜牧“春风十里扬州路”的诗句。
此处化用,使扬州城昔日繁华与眼前萧条形成鲜明对比,伤今怀古更深一层。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锦瑟》用了“庄周梦蝶”和“望帝啼鹃”的典故。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三国赤壁之战,如果没有火烧赤壁没有成功,放火船的时候连风也不帮忙的话,那么在大乔小乔的命运就是被曹操俘获,安置在铜雀台里了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绝句》2、衬托衬托就是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表现手法。
它可以使被陪衬事物显得更加突出、形象。
衬托有正衬、反衬两类。
利用事物的相似条件来衬托的是正衬;利用事物的相反条件来衬托的是反衬。
(1)正衬是指从正面映衬,就是利用与主体事物相类似的事物(陪衬体)作陪衬。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古诗词中常见的表现手法介绍
古诗词中常见的表现手法介绍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分析一篇作品,具体地可以由点到面地来抓它的特殊表现方式。
(一)虚实结合概念:虚实结合就是把抽象的述说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或者是把眼前现实生活的描写与回忆、想象结合起来。
诗歌理论的虚与实,通常包括四种内涵:1、实,指诗人描写刻画的实体形象;虚,指实体形象所暗示出来的空白形象。
2、实,指客观有形的物象;虚,指主观的无形活动。
3、实,指具体描绘;虚,指抽象的议论。
4、实,指眼底景象;虚,指意中景物。
总之,眼见为实,心想为虚;已然为实,未然为虚;身临其境,仰观俯察为实,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为虚。
重要作用(1)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
(2)虚实结合能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从而突出诗歌的中心。
(3)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有时能形成渲染烘托的作用,从而突出诗歌的中心。
虚实结合的类型(1)虚幻世界和梦境。
例如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中梦中胜利的虚幻之景与醒来时的白发现实形成鲜明的对比,让读者体味出诗人空有大志,报国无门的悲哀。
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也是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的虚幻之景。
(2)想象和回忆。
例如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通。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中前两句属虚写,表明西湖六月的风光自有特色。
后两句属实写,具体描写了满西湖荷叶荷花在朝阳的映照下,无边无际的碧绿和艳红和和谐的搭配着。
(3)设想之境。
例如柳永的《雨霖玲》一词,上片除“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外,写的都是眼前实景实事实情,写此词人和心爱的人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别的心情,是实写;下片写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着意描绘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
虚实结合,淋漓尽致地写出了离别的依依不舍。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和表达技巧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和表达技巧
诗歌的鉴赏需要关注其表现手法和表达技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技巧:
1.象征手法:通过使用具象或抽象的符号、形象、意象等来代
表或暗示更深层次的意义。
例如,用春天来象征希望和新生。
2.比喻手法:通过将两个事物进行直接或间接的比较来突显它
们的共同之处或特点。
例如,将心比作苍穹,形容心情广阔。
3.拟人手法: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类的特性和行为,以增强
表达的形象感。
例如,用“秋风”“呼啸”来描述风的声音。
4.排比手法:通过使用并列结构的句子,以强调同等重要的事
物或概念。
例如,"冰冷的风,寒冷的雨,无情的黑夜"。
5.对仗手法:通过对诗句中的词语、句子进行音、韵、意义上
的对应,以增强韵律和美感。
例如,“山隅隐隐”中的“隐隐”与“山隅”产生对仗。
6.修辞手法:包括诗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问、设问、夸张、反复、倒装等,以增强表达力和形象感。
7.节奏感和韵律感:诗歌通常具有独特的节奏感和韵律感,通
过对诗句的音调、音节、重复等进行处理,使得整篇诗歌具有一种鲜明的韵律感。
8.意象和意境的营造:通过运用具体而生动的修辞手法,使得
诗歌中的意象更加鲜活,以及透过意象的串联和延展,使得整篇诗歌中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情感和氛围。
这些表现手法和表达技巧常常与主题、情感、氛围等紧密结合,共同构成了一首优秀诗歌的魅力。
同时也需要根据诗歌的风格、文化背景等因素进行综合鉴赏。
【古诗文阅读】诗歌中常见的10种表现手法及案例解析
【古诗文阅读】诗歌中常见的10种表现手法及案例解析歌中常见的10种表现手法1.衬托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技法,它用水墨或色彩渲染和衬托物象的轮廓,使物象明显突出。
对于艺术创作而言,它指的是作为陪衬的有意的侧面描述。
李白的《致王伦》:“当李白准备乘船时,突然听到上岸的声音。
桃花池有几千英尺深,没有王伦对我的爱那么深。
”3、这四句话生动地衬托了王伦对诗人真挚而纯洁的深厚感情。
2、渲染本是一种国画技法,一般是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使画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为突出。
用于艺术创作,就是从正面着意描写。
赵师秀的《约客》中以“家家雨”“处处蛙”渲染一种气氛,衬托夜的深和夜的静。
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胄》中的“微雨”“暮钟”“漠漠”“冥冥”“浦树远含滋”都是在渲染一种离别时伤感的气氛。
3.对比为了突出事物的特点,把其他相反或相反的事物放在一起进行比较。
常见的对比包括“用音乐写悲伤”、“动静衬”、“动静衬”等。
在白居易的琵琶诗句中,“春江百花,秋月夜,常饮独倚”,用音乐抒发悲伤。
另一个例子是王伟的《鸟鸣溪》,它用动作来衬托山中的寂静,用“月亮惊动山鸟,当它们在春水中歌唱”。
另一个例子是欧阳修的《走在沙滩上》:“草香,风暖,缰绳摇,离别的悲伤越走越远。
”甜蜜的青草和温暖的春风,衬托出诗人无尽的离愁。
4、抑扬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
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
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高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这首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少妇“不知愁”,后面才说她“悔”,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
5.支撑物言志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托作者的心志,是作者借助物的象征义来表达个人胸怀心志的一种艺术手法。
王冕《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古诗词表现手法
古诗词表现手法1、直接抒情,又叫直抒胸臆即作者在文中把内心强烈的感情不加掩饰地直接叙述出来,让强烈的感情激流直接倾泻而出。
如:李清照的《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将作者的生死观与英雄观充分表达出来,铿锵有力,尤其具有震撼力。
2、借景抒情又叫寓情于景诗人通过实景描写来表达和抒发自己的感情,使诗歌达到“物我不分,分不清哪是情,哪是景”的境界,让情有依托,景有个性。
比如李白《月下独酌》“我歌月徘徊,我舞月凌乱”将作者孤独的心情寄托在花月之中。
还有曹操的《观沧海》也将博大的情怀孕育在“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的秦皇岛风景中。
3、借景说理,在写景中寄托深刻的人生哲理。
王之涣《登鹳雀楼》在当时鹳雀楼诗会征稿中脱颖而出就是在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而孤篇压全唐的《春江花月夜》则因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的宇宙生命意识而超脱于众多的诗歌中。
4、托物言志属间接抒情的一种,托物言志就是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于对某种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表达出来。
咏物诗几乎都是这样,最著名的是屈原的《橘颂》作者写橘子表达他独立不迁的高洁个性。
唐代张九龄的“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也是与屈原一脉相承。
而明朝于谦《咏石灰》更用石灰来表达他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志向。
5、借古喻今咏史诗都是这样,借历史事件来讽喻今天的现实,让读者以史为鉴。
如:台城六代竞奢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刘禹锡《台城》)全诗以台城这一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为题,描写了六朝纵情作乐的荒淫生活,和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把严肃的历史教训化作了触目惊心的具体形象,寄托了吊古伤今的无限感慨。
6、对比(对照)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两者对比揭露残酷的社会现实。
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今昔对比,抒发物是人非的沧桑变化之感。
诗歌赏析的15种表现手法
诗歌赏析的15种表现手法诗歌赏析的15种表现手法很多同学会问诗歌鉴赏的表现手法,本文就给大家总结了一下常见的一些表现手法,希望大家能牢牢记住,在考试时遇到这类问题时不至于不知道答什么。
1、直接抒情即作者在文中把内心强烈的感情不加掩饰地直接叙述出来,让强烈的感情激流直接倾泻而出。
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全诗以慷慨悲凉的基调,通过等幽州台直接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
2、借景抒情(杜牧《泊秦淮》)属间接抒情的一种,通过对实景的描写来抒写作者的感情。
如: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诗歌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所写景并非晴朗的月夜、万里无云的碧空,而是迷蒙的烟月,笼罩着寒水白沙。
景色是那么黯淡,氛围是那么冷寂,这就给后两句写作者的忧虑情绪增添了气氛,加浓了色泽,两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3、托物言志属间接抒情的一种,托物言志就是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于对某种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表达出来。
如: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虞世南《咏蝉》)诗歌中所描写的蝉的形象是:蝉垂着触须在枝头吸饮清洁的露水,阵阵的蝉声从稀疏的梧桐上传出来。
身居高处,叫声自然传的很远,并非依靠风的力量。
而在诗歌中作者真正所要抒发的人生感怀是:凡是品格高尚的人,总是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地提高自身修养,因而美好的.声名自可远扬,不需要依靠其他人的吹嘘。
由此可见,写蝉是依据,而抒怀言志才是真正目的的。
4、情景交融在景物描写中融入了作者的主管感情,使诗歌达到“物我合一”分不清哪是“景”,哪是“情”的境界。
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诗句表面上是写景,而实际上则隐寓着诗人的一种超脱尘世、热爱自然、远离官场的感情境界。
5、动静结合指对人、事、景处于动态或相对静态时的描写。
15种诗歌的表现手法
15种诗歌的表现手法15种诗歌的表现手法诗歌是一种用语言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文学形式,而表现手法是诗歌创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诗歌表现手法中,表现的方式和手法不同,可以创造出不同的诗歌风格和氛围。
以下是15种常见的诗歌表现手法:1. 比喻比喻是一种将两个看似不相干,但实际上有共同特征的事物进行类比的表现手法。
通过比喻,诗人可以创造出深刻的形象,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
2. 拟人拟人是一种将非人类的事物赋予人性特征的表现手法。
通过拟人,诗人可以让事物拥有自己的思想、意识以及行为。
这种表现手法常常被用于诗歌中,以增强诗歌的思想性和生动性。
3. 借景借景是一种将诗人所见所闻的景物作为诗歌表现内容的表现手法。
通过借景,诗人可以将自然界中独特的景色、特征和情感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创造出独一无二的诗歌韵味。
4. 抒情抒情是一种将个人情感和思想表达出来的表现手法。
通过抒情手法,诗人可以将自己的感受、思想、情感表达出来,使读者更加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
5. 借代借代是一种将一种事物代表另一种事物的表现手法。
借代手法常常被用于诗歌中,以达到比喻、拟人等效果。
6. 对比对比是一种通过事物的对比,来突出其不同特征的表现手法。
通过对比,诗人可以更加深刻地表达出诗歌中所要表达的观点。
7. 换喻换喻是一种将原本已经存在的词汇换成另一种新的词汇的表现手法。
通过换喻手法,诗人可以创造出更具有诗意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8. 反复反复是一种将同样的词汇或者表述反复出现在诗歌中的表现手法。
通过反复,诗人可以让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诗歌中所要表达的内容。
9. 拟声拟声是一种将声音通过语言表现出来的表现手法。
通过拟声,诗人可以为诗歌注入生动、形象的力量,使诗歌更加有感染力。
10. 借鉴借鉴是一种将其他文学作品中的表现手法、思想和语言等作为诗歌创作的参考来源的表现手法。
通过借鉴,诗人可以在自己的创作中汲取灵感和能量,创造出更有独特韵味的诗歌。
11. 押韵押韵是一种诗歌表现手法,即将两个或多个词汇的末尾音节相同的称为韵。
《诗经》示现手法探析
作者简介:李延静ꎬ硕士ꎬ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ꎮ文章编号:2096-3874(2018)08-0139-05«诗经»示现手法探析李延静(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ꎬ陕西西安710119)摘㊀要:示现修辞格是诗人为表达丰富的情思ꎬ将不在眼前的场景描写得栩栩如生的修辞手法ꎮ«诗经»示现手法分为追述示现㊁预言示现㊁悬想示现㊁综合运用四类ꎮ示现在«诗经»中运用较广泛ꎬ有助作者将情感表达得细腻委婉ꎬ亦能激发读者共鸣ꎬ开阔诗歌时空ꎮ由«诗经»开创的示现修辞格对后世诗文创作影响深远ꎬ是后世缀文者学习的楷模ꎮ关键词:«诗经»ꎻ示现ꎻ分类ꎻ作用ꎻ影响中图分类号:I207.222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ꎬ其艺术形象㊁语言技巧㊁修辞手法等ꎬ都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ꎬ充分体现先民的智慧和创作力ꎮ«诗经»在表达情思时ꎬ采用多种修辞手法ꎮ仔细研读文本ꎬ发现«诗经»或怀人从对面设笔ꎬ或歌功从祖先颂起ꎬ善将往昔㊁现在和对未来的向往浓缩在一起ꎬ从而使场景逼真㊁情感浓郁ꎬ这种修辞格就是示现ꎮ陈望道如此定义示现手法: 示现是把实际上不见不闻的事物ꎬ说得如见如闻的辞格ꎮ [1]124正因为示现有如此独特的修辞效果ꎬ所以它在«诗经»中得到较广泛的运用ꎮ一㊁示现的类型陈先生认为 示现可以大别为追述的ꎬ预言的ꎬ悬想的三类 ꎬ并且 以上三类方法不一定单独使用ꎬ如有必要ꎬ也可连在一起用 [1]124-126ꎮ根据陈先生的观点ꎬ本文将从追述示现㊁预言示现㊁悬想示现和综合运用四个方面阐释«诗经»示现手法ꎮ1.追述示现追述示现是回忆往昔ꎬ但它并非机械再现过去事物ꎬ 而是在充满创造性想象的基础上有意的表现令人难忘或留恋的经历 [1]125ꎮ诗人在表达忧思或歌颂功业时ꎬ通过描绘已逝的人事场景ꎬ表达情感ꎮ«卫风 竹竿» 卫女嫁于诸侯ꎬ思归宁而不可得ꎬ故作此诗ꎮ [2]50ꎮ卫女见异国悠悠淇水ꎬ兴起思归深情ꎮ诗人通过追忆出阁前垂钓之乐和嫁途所见ꎬ表现思归之情ꎮ往昔回忆愈快乐ꎬ愈衬托今日悲苦ꎬ读者在卫女感叹中亦产生无限怅惘之情ꎮ«诗经»多歌功颂德之作ꎬ它们善于采用追述示现法ꎮ«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五篇ꎬ周人追述民族发展史ꎬ歌颂先君先王德业ꎮ在追述过程中ꎬ运用示现手法将细节描写得生动鲜明ꎬ如«绵»中追述古公亶父率众人迁至岐山脚下ꎬ兴宫作室ꎬ 捄之陾陾ꎬ度之薨薨ꎮ筑之登登ꎬ削屡冯冯ꎮ百堵皆兴ꎬ鼛鼓弗胜 [3]758ꎬ连用四个动作性动词和拟声词描绘建筑宫室忙碌的场面ꎮ而 鼛鼓弗胜 更是点睛之笔ꎬ场面之热闹ꎬ百姓之欢欣ꎬ可见一斑ꎮ2.预言示现预言示现是主人公幻想未来ꎬ表达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和追求ꎮ«诗经»爱情诗多用此法ꎮ«小雅 隰桑»中采桑女采桑时ꎬ起怀人之思ꎬ 既见君子ꎬ其乐如何 既见君子ꎬ云何不乐 既见君子ꎬ德音孔胶 [3]726ꎬ女子沉浸在与情人相见的幻想中ꎬ如痴如醉ꎮ接着她幻想向心上人示爱ꎬ并鼓励931 第18卷㊀第8期2018年8月㊀㊀㊀㊀㊀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JOURNALOFHEILONGJIANGUNIVERSITYOFTECHNOLOGY㊀㊀㊀㊀㊀㊀Vol.18㊀No.8Aug.2018自己: 心乎爱矣ꎬ遐不谓矣ꎬ中心藏之ꎬ何日忘之 ꎮ诗中浓烈真挚的爱意正表现在女子甜美的幻想中ꎬ读者为其深情而感动ꎮ«周南 关雎»君子求淑女不得ꎬ在 悠哉悠哉ꎬ辗转反侧 的思念中ꎬ幻想和淑女欢聚ꎮ 窈窕淑女ꎬ琴瑟友之 窈窕淑女ꎬ钟鼓乐之 [3]2ꎮ幻想越美好ꎬ越表达君子对淑女的深刻思恋ꎮ«周南 汉广»男子砍柴作炬㊁秣马亲迎的场面ꎬ也是男子钟情而不得的幻想ꎮ美好的理想和苦闷的现实所造成的巨大反差ꎬ表现了主人公无以解脱的惆怅ꎮ3.悬想示现日僧遍照金刚所著«文镜秘府论»云: 心朝落句势者ꎬ心有所期是也 [4]45ꎬ他说的就是悬想示现ꎮ«修辞通鉴»对悬想示现的解释如下: 不管过去是否有过ꎬ也不管未来是否发生ꎬ都将所想象的描绘出来ꎬ使之如在眼前ꎬ确有其人其事一样ꎮ它与追述的示现和预言的示现都依靠想象ꎬ都占有空间ꎬ但是它打破了追述的示现所受的时间限制ꎬ其中有些是在特定环境下产生而又无法实现的ꎬ仅仅表现人们某一时刻的某种主观意念或心理状态ꎮ悬想的示现的感情较为强烈ꎬ想象丰富奇特㊁展现自然ꎮ有的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ꎬ给人以新奇㊁玄妙的感觉ꎮ [5]«诗经»中的悬想示现手法ꎬ可分两类ꎮ(1)对面落笔«诗经»在表达思念时ꎬ喜用对面落笔的写法ꎬ作者不直接或不仅仅直接抒发思念之情ꎬ而是从对方着笔ꎬ给人诗从对面飞来之感ꎮ«周南 卷耳»表现女子对服役丈夫的思念之情ꎬ但除第一章实写女主人公的情况和思念ꎬ二㊁三㊁四章都着力描写丈夫在行军途中艰苦的旅程ꎮ男子的行军情况显然出于女子的幻想而非实见ꎬ但女子的怀念担忧ꎬ全都体现在她对男子生活细致入微的想象中ꎮ«魏风 陟岵»也擅长从对方写起ꎮ 孝子行役ꎬ不忘其亲 [2]83ꎬ诗并未直抒思乡ꎬ而是写父母兄长殷切叮嘱ꎬ 父曰:嗟!予子行役ꎬ夙夜无已ꎮ上慎旃哉!犹来无止ꎮ母曰:嗟!予季行役ꎬ夙夜无寐ꎮ上慎旃哉!犹来无弃ꎮ兄曰:嗟!予弟行役ꎬ夙夜必偕ꎮ上慎旃哉!犹来无死 [3]296ꎮ沈德潜评曰: «陟岵»ꎬ孝子之思亲也ꎮ三段中ꎬ但念父母兄之思己ꎬ而不言己之思父母与兄ꎬ盖一说出ꎬ情便浅也ꎮ情到极深ꎬ每说不出ꎮ [6]35虽曰亲人思己ꎬ但己思人之情却更加丰满而深切ꎮ且诗人借父母兄弟口吻曲折地将自己对行役久长ꎬ夙夜无寐ꎬ生命无法保证ꎬ国家征役之重的埋怨都表达出来ꎬ韵味无穷ꎬ值得后人反复咏赏品读ꎮ此种写法在«诗经»中运用较广泛ꎬ如«秦风 小戎»«豳风 东山»等ꎬ此不一一赘述ꎮ(2)奇想无边悬想示现有一类较特殊ꎬ它表现的是生活中不存在情况ꎬ想象大胆ꎮ如«小雅 巷伯»ꎬ前四章刻画造谣者摇唇鼓舌的丑恶面目ꎬ诗人对他们极表愤慨并提出警告ꎮ第五章诗人突发奇想ꎬ 取彼谮人ꎬ投畀豺虎ꎮ豺虎不食ꎬ投畀有北ꎮ有北不受ꎬ投畀有昊 [3]618ꎮ诗人通过这种奇特的悬想ꎬ把对暗箭伤人的小人的愤怒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ꎮ«豳风 鸱鸮»更是全篇用悬想之法ꎬ想象一只母鸟ꎬ诉说猫头鹰抓其子女ꎬ毁其室家ꎬ而它不辞辛苦ꎬ重筑家室ꎬ但所筑之室在暴风雨里不堪一击ꎬ最后在风雨中悲痛控诉ꎮ这首诗借设想的有悲惨经历的鸟ꎬ象征着长久以来饱受天灾人祸ꎬ饱受欺凌压迫百姓的不尽悲愤ꎮ文虽短ꎬ言虽浅ꎬ但寄托的旨意却深远隽永ꎮ«诗经»中运用奇想无边的悬想手法的作品数量不多见ꎬ但是其意义不容忽视ꎬ它突破«诗经»现实主义写法ꎬ具有浪漫主义特色ꎮ屈原«离骚»由现实中对小人的批判而至四处求女的幻境ꎬ和«小雅 巷伯»有异曲同工之妙ꎬ而后世的禽言诗如汉乐府«枯鱼过河泣»«乌生»则是对«豳风 鸱鸮»写法的继承和发展ꎮ4.综合运用«诗经»中有些篇章综合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示现手法ꎮ«唐风 葛生»ꎬ闻一多«风诗类钞»以 悼亡 释其主旨ꎮ诗人在墓地怀念已逝的丈夫ꎬ 予美亡此ꎬ谁与?独息! 予美亡此ꎬ谁与?独旦 [3]328ꎬ想象丈夫孤独地躺在冰冷的地下ꎬ度过漫漫长夜ꎬ这属悬想示现ꎮ 夏之日ꎬ冬之夜ꎮ百岁之后ꎬ归於其居!冬之夜ꎬ夏之日ꎮ百岁之后ꎬ归於其室 ꎬ是对未来的想象ꎬ这是诗人思念痛苦到极点的感情延伸ꎬ属预言示现ꎮ诗人综合运用041第8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18年两种示现手法ꎬ将感情推至高潮ꎮ«邶风 泉水»交错运用追述示现和预言示现ꎮ首章直抒胸臆ꎬ 有怀于卫ꎬ靡日不思 ꎬ表达对卫国深刻的思念ꎮ第二章忆往昔出嫁前与家人饮饯诀别的场景ꎬ第三章幻想来日自己驾车归乡之快意ꎬ 出宿于干ꎬ饮饯于言ꎮ载脂载舝ꎬ还车言迈ꎮ遄臻于卫ꎬ不瑕有害 ꎮ想象中归家车速之快ꎬ正是卫女思归迫切之表现ꎮ这两章皆凭空虚构ꎬ并非实境ꎬ但卫女的心思却通过追来日㊁想未来的虚境跃然纸上ꎬ诗歌也因此更显曲折起伏ꎬ情韵隽永ꎮ二、示现作用据上文分析ꎬ我们可以初步体会示现手法在«诗经»中所用之广㊁作用之大ꎮ示现手法不仅使诗之描写活灵活现ꎬ使读者如历其境ꎬ而且有助表达情感ꎬ它还有助开拓诗歌时空ꎬ使诗歌韵味更悠长ꎮ1.激发共鸣示现能把眼前并不存在之景象ꎬ描绘得栩栩如生ꎬ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ꎬ从而激发读者共鸣ꎬ使读者被诗中情感㊁人物命运打动ꎬ悦诗人所悦ꎬ悲诗人所悲ꎮ«大雅 皇矣»叙周民族开国历史ꎬ写太王开辟岐山时ꎬ用示现手法描绘生动的开荒场面ꎮ 作之屏之ꎬ其菑其翳ꎮ修之平之ꎬ其灌其栵ꎮ启之辟之ꎬ其柽其椐ꎮ攘之剔之ꎬ其檿其柘 ꎬ连用多个动词描绘开荒虽不易ꎬ但工程推进迅速的场面ꎮ读者感受到人民劳动的欢乐ꎬ也体悟到岐山开荒决策得到了百姓的支持ꎬ读者自然而然感受到诗人对太王的英明神武赞颂之情ꎮ«小雅 采薇»乃士卒返乡之作ꎮ采薇怀乡ꎬ兵将皆威的场面是士卒之回忆ꎬ通过生动鲜活的回忆ꎬ读者仿若随诗人一起他乡采薇㊁战场杀敌ꎬ也就更能理解诗人个人怀乡愁绪和保家卫国的责任感之间的冲突所带来的矛盾心理ꎮ前文所提«唐风 葛生»ꎬ陈澧评曰: 此诗甚悲ꎬ读之使人泪下ꎮ2.笔曲情深示现通过生动的画面传情ꎬ将深情隐藏在画面之中ꎬ而非直抒胸臆ꎬ倾诉衷情ꎮ它通过侧面描写ꎬ烘托诗人的喜怒哀乐ꎬ品读这类诗作ꎬ常常给人曲折有致㊁情韵悠长之感ꎮ示现中落笔对面的写法最能取得这种效果ꎮ把对方的相思写得真切感人ꎬ也就反映了自己思念的刻骨铭心ꎮ«小雅 采绿»为思妇盼望征人之诗ꎬ诗的后两章为虚写ꎬ用示现手法描绘女子想象陪伴男子打猎钓鱼ꎬ一派和乐甜蜜之景ꎮ诗人并未说她如何思念对方ꎬ甚至读者会被相聚的场面感染ꎬ但读者仔细揣摩诗意ꎬ才觉这空幻之景背后的痛苦之情ꎮ前述«魏风 陟岵»«周南 卷耳»都是极好的例证ꎮ预言示现的情韵绵绵之感也十分明显ꎮ«小雅 隰桑»«小雅 绵蛮»皆以幻想中圆满结局为诗歌结尾ꎬ然而诗之外的现实却与幻想南辕北辙ꎬ想象越美好ꎬ现实越悲惨ꎬ读者的落差感越大ꎬ越为主人公的命运悲痛ꎮ3.开阔诗之时空示现修辞格包括三种基本类型:追述示现㊁预言示现和悬想示现ꎬ有些作品杂糅两种或三种类型ꎬ故而这些诗至少包含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时空ꎬ开阔了诗人的抒情空间ꎬ从而使感情更加饱满丰盈ꎮ 在同一地点ꎬ不仅写到昔与今ꎬ乃至追思 来者 ꎬ引起读者时间上的悠远联想ꎬ达到 以片言明百意ꎬ于坐驰役万景 的境界ꎮ [7]10-11«豳风 东山»[3]402 我徂东山ꎬ慆慆不归 ꎬ属追忆示现ꎬ言其行役久且归家无望ꎻ再叙此刻归途艰难 我来自东ꎬ零雨其濛ꎮ我东曰归ꎬ我心西悲ꎮ制彼裳衣ꎬ勿士行枚ꎮ蜎蜎者蠋ꎬ烝在桑野ꎻ敦彼独宿ꎬ亦在车下 ꎮ第二章想象归家所见破败之景ꎬ 果臝之实ꎬ亦施于宇ꎻ伊威在室ꎬ蟏蛸在户ꎻ町疃鹿场ꎬ熠燿宵行 属预言示现ꎬ然而即使家乡如此破败ꎬ但诗人仍感叹 不可畏也ꎬ伊可怀也 ꎬ足见对家乡热爱之深ꎮ第三章从妻子设笔ꎬ 鹳鸣于垤ꎬ妇叹于室ꎮ洒扫穹窒ꎬ我征聿至ꎮ有敦瓜苦ꎬ烝在栗薪ꎮ自我不见ꎬ于今三年 ꎬ妻子日日洒扫庭院ꎬ期盼自己早日归去ꎮ明写妻子思己ꎬ实写己思念妻子ꎬ属对面设笔ꎮ最后一章诗人追忆结婚时的喜乐之景ꎬ 仓庚于飞ꎬ熠耀其羽ꎮ之子于归ꎬ皇驳其马ꎮ亲结其缡ꎬ九十其仪 既追忆昔日美好ꎬ又对即将的相见忐忑不安ꎬ且昔日新婚的欢乐也反衬今日形单影只的凄凉ꎮ本篇由过去写到此刻ꎬ由现在预想未来ꎬ再由未来追忆过去ꎬ将士兵归乡时近乡情更切和近乡情更怯的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ꎮ主人公的过去㊁现在和未来在想象中沟141㊀第8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诗经»示现手法探析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18年㊀通了ꎬ曲折往复的时间空间与跌宕起伏的感情变化水乳交融ꎬ不仅丰富了作品的内容ꎬ也让作品的情感更深厚蕴藉ꎮ三、示现手法影响简论«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ꎬ但它对后世的意义不仅局限于一部诗歌总集ꎬ它还具有文学范本的性质ꎬ 奠定了我国诗歌的优良传统ꎬ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诗人ꎬ我国诗歌艺术的民族特色由此肇端而形成 [8]65ꎬ因此在«诗经»中广泛运用的示现修辞格也被后世文人模仿借鉴ꎮ1.追述示现和预言示现追述示现和预言示现在后世文学作品中运用得十分普遍ꎬ如屈原«哀郢»中运用追述示现ꎬ追述其被襄㊁顷王流放的过程ꎬ使读者感同身受ꎮ苏轼«沁园春 密州早行马上记子由» 当时共客长安ꎬ似二陆初来俱少年ꎮ有笔头千字ꎬ胸中万卷ꎻ致君尧舜ꎬ此事何难 ①ꎬ追忆年少时他和子由踌躇满志的精神状态ꎮ柳永«雨霖铃» 杨柳岸ꎬ晓风残月ꎮ此去经年ꎬ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②是对别后凄清之境的设想ꎮ回忆往昔ꎬ设想未来ꎬ往往是诗人为表情达意不自觉的联想ꎮ假设一首离别诗ꎬ只抒发当下相思之情ꎬ总略显单调ꎬ不如追述往事ꎬ设想他日相聚有感染力ꎬ所以追述示现和预言示现在后世诗文中极为常见ꎮ2.悬想示现«诗经»示现手法中最被后人称赞的是落笔对面的写法ꎮ不写自己如何思人ꎬ而从思念对象入手ꎬ从而使怀人思归之情表现得更具体充实㊁意蕴深远ꎮ我们仔细考察«诗经»中设笔对面的写法ꎬ发现它有两种表现形态:纯写对方境况和写对方思我情切ꎮ«周南 卷耳»«秦风 小戎»属于纯写对方之景况ꎬ«周南 卷耳»思妇在采卷耳之际全部设想的是男子艰苦的行军旅程ꎬ是想象之景ꎬ女子并未设想其夫是否为思念她而叹息ꎮ«秦风 小戎»中女子思念从军之夫ꎬ彻夜难眠ꎬ最后在脑海中幻想了一幅行军图ꎬ自豪之情油然而生ꎮ这种纯写对方的境况ꎬ被后世继承并发展ꎮ«陌上桑»罗敷夸夫即为这种写法ꎮ罗敷之夫并不在眼前ꎬ罗敷却盛赞其夫ꎬ运用设笔对面的写法淋漓尽致地表现夫婿威仪赫赫㊁仕途显达ꎮ杜甫«梦李白其二»中 告归常局促ꎬ苦道来不易ꎮ江湖多风波ꎬ舟楫恐失坠 ③ꎬ选取梦中与李白临别片段ꎬ虽然描写的是李白枯槁惨淡之情状ꎬ但诗中李白乃杜甫之李白ꎬ寄托了诗人对其无限的关怀思念ꎮ杜甫«月夜»ꎬ李白«寄东鲁二稚子»ꎬ姜夔«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十首»皆采用纯写对方情状ꎬ实际上寄托自己深情的写法ꎮ至清代纳兰性德«荷叶杯 帘卷落花如雪»仍沿用这一修辞手法创作ꎮ«魏风 陟岵»全篇㊁«豳风 东山»中 鹳鸣于垤ꎬ妇叹于室 一章ꎬ属于不言思对方ꎬ而言对方思己的写法ꎮ后世借鉴这种写法ꎬ付诸于创作实践并且取得巨大成功的诗人代不乏人ꎮ南北朝庾信«寄徐陵»一诗云: 故人倘思我ꎬ及此平生时ꎮ莫待山阳路ꎬ空闻吹笛悲ꎮ ④将笔墨集中于友人ꎬ别开生面ꎬ简洁隽永ꎮ柳永«八声甘州»更是此种写法的翘楚ꎬ 想佳人妆楼顒望ꎬ误几回㊁天际识归舟 ⑤ꎬ词人登楼望远ꎬ极目天涯ꎬ却偏落笔故园佳人ꎬ想其凭栏眺望ꎬ盼远行之人归来ꎬ化实为虚ꎬ曲尽其妙ꎮ后世诗词大家不仅继承诗经中对面落笔的两种方式ꎬ且有创新发展ꎮ有些诗篇设想双方相聚ꎬ在或温馨动人ꎬ或感概良多的相聚场景中表达自己此刻离情别绪ꎮ如李商隐«夜雨寄北»㊁苏轼«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等ꎬ可见«诗经»设笔对面的写法对后世影响之深远ꎮ总之ꎬ示现修辞格在«诗经»中运用较普遍ꎬ虽有些诗篇示现手法较粗糙ꎬ但«豳风 东山»«周南 卷耳»«魏风 陟岵»等篇章已经能十分纯熟地运用示现手法ꎬ不逊色于唐诗宋词佳作ꎮ由于示现手法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ꎬ因而成为后世诗文学习模仿的对象ꎬ大大地丰富了我国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ꎬ影响深远ꎮ注释①苏轼撰ꎬ薛瑞生笺证:«东坡词编年笺证»ꎬ三秦出版社1998年版ꎬ第424页ꎮ②柳永著ꎬ薛瑞生校注:«乐章集校注»ꎬ中华书局2012年版ꎬ第18页ꎮ③杜甫著ꎬ谢思炜校注:«杜甫集校注»ꎬ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版ꎬ第424页ꎮ④庾信撰ꎬ倪璠注ꎬ许逸民校点:«庾子山集注»ꎬ中华241第8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18年书局1980年版ꎬ第367页ꎮ⑤柳永著ꎬ薛瑞生校注:«乐章集校注»ꎬ中华书局2012年版ꎬ第101页ꎮ参考文献[1]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ꎬ1979.[2]朱熹ꎬ注.赵长征ꎬ点校.诗集传[M].北京:中华书局ꎬ2011.[3]陈俊英ꎬ蒋见元.诗经注析[M].北京:中华书局ꎬ1991.[4]周维德ꎬ校点.文镜秘府论[Z].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ꎬ1980.[5]成伟钧ꎬ唐仲扬ꎬ向宏业.修辞通鉴[Z].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ꎬ1991.[6]叶燮ꎬ沈德潜.原诗说诗晬语[M].南京:凤凰出版社ꎬ2010.[7]倪素平.古代抒情诗中示现手法的运用[J].阴山学刊ꎬ2002(03).[8]袁行霈.中国文学史(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ꎬ2005.AnalysisofPresentationalFigureofSpeechUsedintheBookofSongsLiYanjing(SchoolofLiteratureꎬShaanxiNormalUniversityꎬXi anꎬShaanxi710119ꎬChina)Abstract:Presentationisarhetoricmethodwhichcanhelppeopletoexpresstheirrichsentimentsandmakealifelikecircumstances.TheapproachcanbedividedintofourcategoriestheyareRecountingꎬPredictingꎬI ̄maginingpresentationinwhichcanbefoundinTheBookofSongs.Presentationalfigureofspeechhasapro ̄foundeffectonthefuturedevelopmentofpoetrywriting.Keywords:theBookofSongsꎻpresentationꎻclassificationꎻeffectꎻinfluenceClassNo.:I207.222㊀㊀㊀㊀㊀㊀㊀DocumentMark:A(责任编辑:宋瑞斌)341㊀第8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诗经»示现手法探析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18年㊀。
诗歌创作的表现手法
诗歌创作的表现手法诗歌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通过对言语和节奏的巧妙运用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诗歌创作的表现手法是诗人使用的工具和技巧,用以丰富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本文将探讨几种常见的诗歌表现手法。
一、比喻手法比喻是诗歌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它通过明示或暗示的方式将一个事物和另一个事物进行直观而巧妙的联系。
比喻手法可以使诗歌更加形象生动,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和艺术性。
比如中国古代诗人杜甫在《月夜忆舍弟》中写道:“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这里,杜甫借助“月”和“故乡”的比喻,表达了思乡之情。
二、意象手法意象是诗歌中常用的形象描绘手法。
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意象选择,诗人可以使作品更具感染力和思想深度。
例如,西班牙诗人费德里科·加西亚·洛尔卡在《罗曼泊夫与月亮》中写道:“月亮碎了两次,我睡醒了两次。
”这里,洛尔卡通过“碎了两次”和“睡醒了两次”这个意象,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奈。
三、抒情手法抒情是诗歌表现手法中最常见的一种。
通过借助作者自身的情感和感受,诗人可以直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产生共鸣和感染读者。
例如,英国诗人威廉·华兹华斯在《我把彩虹捕了》中写道:“我把彩虹捕了,红、橙、黄、绿、蓝、紫。
在我的怀里它们变成了一块暖暖的光泽。
”这里,威廉·华兹华斯通过抒发内心的喜悦和敬畏之情,展示了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四、节奏手法诗歌的节奏是一种表现手法,通过音韵与格律的运用,诗人可以使作品在听觉上产生韵律感和回味感。
例如,古希腊诗人荷马在《伊利亚特》中运用了英雄史诗的韵律格律,使作品在诵读和欣赏时具有一种流畅和动感。
这种节奏手法不仅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性,也使读者更易于进入诗歌的世界。
五、对偶手法对偶是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通过将两个相对的词语、短语或句子进行呼应和对比,诗人可以使作品更加丰富和复杂。
例如,中国唐代诗人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道:“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例谈“示现”修辞手法在诗歌中的三种形式
例谈“示现”修辞手法在诗歌中的三种形式傅望华诗歌非常讲究意境。
意境是文学作品中描绘的生活图景与作者思想感情融合达到的艺术境界。
意境包涵着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一是境,就是作品中活灵活现的生活画面;一是意,就是作者在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情感。
修辞手法示现是绘境创意的一个妙法。
示现是凭借想象将实际上没有看到的或听到的事物描绘得栩栩如生,让人仿佛历历在目的一种修辞手法。
示现在诗歌中的运用通常有三种形式——追想式、预感式和悬想式。
一、追想式——再现已逝的图景就是将过去的图景描绘得历历在目,借往昔之境表今日之意。
比如,杜牧的《阿房宫赋》就极为出色地运用了“追想示现”,将1000多年前已被“楚人一炬,化为焦土”的阿房宫再现于读者眼前——“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勾心斗角。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这一让人如临其境的画面,与诗人指出的“后人”如不知借鉴必将重蹈历史覆辙的思想内容组成了一个震撼人心的艺术境界。
杜牧对阿房宫的示现的确是石破天惊,令人慨叹不已,所写的景更是和作者的情浑然一体,构成了深远的意境,具有了感人的力量!再如,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用“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描述了800多年前“赤壁之战”中的周瑜,再现了年少有为、风流倜傥、足智多谋的周都督将80万曹军打得落花流水的情景。
诗中,“追想示现”的景与诗人抒发的对古代英雄人物的向往和自己未能为国建功立业的感慨之情高度融合:当年波澜壮阔的“赤壁之战”与风华正茂的周郎运筹帷幄的情景,场面壮阔,气势恢宏,映衬出了大诗人苏东坡憧憬为国效力与建立英雄业绩的心情,“景中见情,情从景生,景与情融”,创设了极为豪迈壮阔的意境。
二、预感式——描绘未来的图景就是将未来的事情描述得如同出现在眼前一般,即是把理想和现实统一起来,创设出一个十分美好的意境。
诗词的修辞手法(四)
诗词的修辞手法(四)19、呼告呼告又称“顿呼”、“突呼”,就是在说话或写文章的过程中,叙述某人或某物时,由于感情过于激动,突然撇开听众或者读者,而直接和所涉及的人或物说话的一种修辞格。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诗经·硕鼠》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李白《蜀道难》20、示现示现是一种修辞方法,就是把实际不见不闻的事物,说得如见如闻,活灵活现。
示现分为:追想式示现、预感式示现、悬想式示现。
追想式示现:即把过去的事情说得历历在目。
预感式示现:即把未来的的事情说得如同出现在眼前。
悬想式示现:即把想象中的情景,说得如同真情实景一般。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1、复迭复迭即把同一字词接二连三用在一起的修辞方式。
复迭分迭字和迭词两种形式。
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陶渊明《归园田居》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迢迢牵牛星》22、跳脱跳脱是一种因为特殊的情境,例如语意的含蓄,心思的急转,事象的突出等等,有时故意中途断了语路的修辞方法。
它又分为急收、遮断和突接三种。
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
——温庭筠《更漏子》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
——刘辰翁《柳梢青·春感》23、对比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
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李绅《悯农》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诸葛亮《出师表》24、映衬映衬,是利用客观事物之间相类或相反的关系,以次要形象映照衬托主要形象的写作技法。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诗词中的示现手法
作者:陈少平
来源:《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15年第06期
示现,是一种修辞格,又叫想见格。
所谓示现,就是把想象中的过去、现在、将来的景象活灵活现地刻画、描绘出来,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使人仿佛身临其景。
示现作为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在文艺作品中用得比较广泛。
示现辞格,可以分为过去的示现、现在的示现、未来的示现三种,下面从诗歌中选几个例子说说示现辞格的特点和作用。
一、过去的示现。
即回顾历史,对已经逝去的人和事,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细致刻画,使其历历在目。
如: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就是属于这种类型。
其中词里写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出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作者极力对周公瑾作如此形象的描绘,把他的风度、神情,以及指挥作战时帷幄运筹,指挥落定,稳操胜券的英雄形象写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二、现在的示现。
这种示现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想象中的事物活现在眼前。
如杜甫《月夜》:
今夜鹿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环湿,清挥玉臂寒。
何时倚虚镑,双明泪痕干。
天宝十五年,杜甫因兵乱困居长安,诗人于月夜悬想自己在鄜州的妻子正在望月怀人,进而又悬想到自己年幼的儿女,还不懂想念在长安的父亲。
通过悬想,表达了对离乱中的妻子儿女的深切思念,从而寄托两地相思之情。
诗人的悬想,情深意切,合情合理,比直接写自己如何看月忆人,要鲜明生动得多。
又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李白在壮年时期由于仕途坎坷,受到当权大官的排挤,他经世济民的愿望同当时的社会现实发生了矛盾,被迫离开了京城。
为了向友人倾诉自己抑郁的心情,他在离东鲁南下吴越时,写下了《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在这一部分里,作者以示现的手法,写梦里游天姥山的境界,奇奇怪怪,变化万千,形象逼真,使人读了像闯进神化世界里一样。
作者之所以要把梦境写得这样绚丽动人,正是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发生矛盾而无法解脱的体现,一方面固然反映诗人对自由光明的渴望和追求,同时亦表露了他脱离凡尘,以求得个人解脱的消极思想。
这是当时作者心情的流露,也是作者如何借示现手法极力渲染梦境的原因。
三、未来的示现。
把未来的事写得活灵活现,使其如在眼前,栩栩如生,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诗》: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桑竹垂馀荫,菽稷随时艺。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荒路暖交通,鸡犬呜吠。
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
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谐.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
虽无经历志,四时自成岁。
怡丝有余乐,于何劳智慧!
“世外桃源”乃是现实中所没有的,但作者对桃花源中的人或事物都写得栩栩如生,犹如亲临目见一样,用的就是未来示现以表现某种特殊的感情。
又如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
更立西江石壁,
截断巫山云雨,
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
当惊世界殊。
这是预言的示现。
毛泽东在这首词里,不但勾画了当时正在修建中的武汉长江大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还为长江的未来描绘了宏伟蓝图。
把对长江未来的设想,写得如在眼前,让人感觉就像能看得见听得见一样。
应该注意的是:
(一)示现是通过描绘进行的,但它不同于一般的描绘,它所描绘的是想象中的东西。
如“虎鼓瑟兮鸾回东,仙人之兮列如麻。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描绘的是梦幻中见到的情景,用的是示现的手法。
而“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
滚滚来。
”(杜甫《登高》)是杜甫寄寓夔州时,在重阳节独自到孤城江边登高望所见,诗中对江边秋景,作了形象生动的描绘,写的全是眼前实景,非想象中物,故用的不是示现手法。
同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塞上》)是作者出塞途中目见而作,描绘的虽是奇景,却非想象,也不属于示现。
(二)示现要依靠想象,但又同一般的联想不同,它必须把想象到的东西描绘得如见如闻。
如“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白居易《长恨歌》)写的是海上仙山的情景,作者是凭想象去写的,描绘得如见如闻,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用的是示现手法。
而“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把经霜的枫叶与二月里的红花作对比,只是一般的联想,是诗歌中把想象的东西描绘得如见如闻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不作示现手法看。
示现辞格,带有较浓的浪漫主义色彩,它通过对想象中的东西作大胆、奇妙、生动、形象的描绘,为读者创造或悲、或喜、或壮丽、或惊恐的奇妙境界,丰富多彩,寓意深远。
(陈少平 ;福建南安侨光中学 ;362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