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教育的三次重大价值转型评述

合集下载

教育转型升级提升教育生命力

教育转型升级提升教育生命力

教育转型升级提升教育生命力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培养未来人才的关键环节。

在当前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教育转型升级已经成为提高教育生命力的必经之路。

本文将从提高教育质量、加强教育创新和优化教育资源三个方面探讨教育转型升级的策略。

首先,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转型升级的核心。

为了满足个体发展需求和社会发展需求,教育质量必须得到大幅度提升。

一方面,要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培养和激励,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

建立健全科学的师资培养体系,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和考核力度,鼓励教师参与教学研究和教育实践,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能力。

另一方面,要建立全面的质量评估制度,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为核心,推动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成果、综合素质和学习态度等方面进行评价,引导学校和教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打破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其次,加强教育创新是教育转型升级的关键。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成为了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因此,教育也需要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变为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过程。

一方面,要推动课程创新,将创新、实践和问题解决能力纳入课程内容和教学设计。

引入项目驱动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另一方面,要鼓励教育科技创新,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构建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环境。

通过利用新技术、新媒体和人工智能等手段,提供更加丰富、灵活和个性化的学习资源,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学习需求。

最后,优化教育资源是教育转型升级的重要保障。

教育生命力的提升需要有优质的教育资源支撑。

一方面,要加大对教育经费的投入,确保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

政府应当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提高教育经费占国民经济投入的比例,保障教育资源的充足供给。

同时,要优化学校布局,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倾斜,缩小教育资源的差距。

另一方面,要加强教育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机制。

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发展及其变革

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发展及其变革

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发展及其变革中国的教育历史可追溯至古代,而近现代的教育发展与变革则更为显著。

从传统文化到现代化的转变,从教育政策到教育体制的改革,中国教育的发展和变革具有多方面的影响和意义。

一、教育传统与现代化转型在中国教育发展的历史中,儒家思想占据了主导地位。

传统文化重视儒家教育的实践,教育模式以考试、挑选优秀人才为主,这种教育模式也随着西方现代化的进程逐渐彻底地改变了。

1819年,万历四十七年生父母离世,他由姥爷接到另一所家塾中读书,如同他的父母一样把百千卷书都读遍了。

然而,万历最终选择了继续深造西方科学技术,1839年入英国伦敦大学学习。

19世纪中期,中国遭遇了两次鸦片战争,一系列的军事、政治和文化冲击引发了对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重新思考。

同时,北洋政府实行了一系列教育现代化政策,构建了一套强制性、普及性、参与性的教育体系,并利用现代化技术建设各种学校和大学。

新式教育模式以技术教育、思想启蒙、自主学习为核心,深受国内外儒家学者的批评。

这标志着中国教育模式逐渐与儒家传统分离,向现代教育体系的发展转变。

二、近现代教育政策的变革从清朝到民国,中国的教育政策经历了多次转变。

清朝封建思想的残余导致教育多由家庭、家塾、私塾和寺院为主,而官方实行了非学制教育、科举制度、官学教育、军校教育等,旨在维护封建统治。

1911年辛亥革命后,民主政治的倡导者推动了教育政策的改善,世界性大变局的冲击使得中国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反对旧制度的斗争,不仅对中华文化及教育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开始形成了新的民族教育方向。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一大批民族教育机构崛起,为中国教育发展奠定了最基本的文化基础。

1992年以后,教育体制改革迎来了新机遇。

改革以完善并更新“9+3”学制等为主要内容,进一步补充了孩子们的科学基础知识的体验,加大了对创新素养的培养,此后将培养真正有用的人才作为建设国家的首要任务,文化课、特长课、兴趣课的培养协调发展,门类更加丰富多样。

中国现代化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征文

中国现代化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征文

中国现代化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征文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几十年里,中国的教育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早期的教育体制主要以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内容为基础,注重学生的记忆和应试能力。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教育目标的重新审视,中国开始了现代化教育的改革和创新。

一、教育目标的变革过去,中国的教育主要以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应试能力为目标。

这导致了教育对于考试成绩的过度依赖,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然而,现代化教育的改革意味着中国教育的目标需要转变。

现代化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时代新人。

这包括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这种改革,中国的教育体系有助于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人才。

二、教学方法的改进在过去,中国的教育普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教师面对学生进行单向的知识传授。

这种方法注重教师的权威性和学生的记忆能力,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主动学习能力。

因此,为了促进中国教育的现代化,教学方法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改进。

现代化教育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

教师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激励者。

这种教学方法鼓励学生思考、讨论和实践,帮助他们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课程内容的改革中国的教育改革还包括对课程内容的重新审视和改进。

过去,中国的课程主要注重传统学科的学习,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然而,现代化教育要求课程内容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需求。

近年来,中国的教育改革加强了对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视。

学校在课程中引入了更多的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社会、发展实践能力和培养社会责任感。

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在不同领域中自由选择课程,以满足个人发展和兴趣的需求。

总之,中国现代化教育的改革和创新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通过重新审视教育目标、改进教学方法和改革课程内容,中国的教育体系正在向着更加符合时代需求的方向发展。

我国历史上几次大的教育改革

我国历史上几次大的教育改革

我国历史上几次大的教育改革我国历史上几次大的教育改革:我国历史上发生过几次重大的教育改革,其中包括四次教育改革和一次社会主义教育改革。

这些改革都对我国的教育体系和教育政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我国第一次教育改革发生在20世纪初。

这次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化的教育体系,提高国民素质。

改革中,我国引入了西方的教育理念和经验,发展了新式学校和教育机构,优化了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

此次改革促进了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并为后来的教育改革奠定了基础。

2. 第二次教育改革发生在1950年代。

这次改革是新中国成立后的重大举措之一,旨在推进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

改革中,我国采取了义务教育普及和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建立了教育管理体制,加强了师资培养和教育研究。

此次改革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后来的改革提供了经验和启示。

3. 第三次教育改革发生在1980年代。

这次改革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改革中,我国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教育理念和教育技术,推动了学校体制改革,实施了高等教育的大规模扩张,加强了高等教育质量的控制和保障。

这次改革对我国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政策进行了全面调整,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动力和机遇。

4. 第四次教育改革发生在21世纪初。

这次改革是对过去教育改革中存在问题的纠正和完善。

改革中,我国提出了促进教育公平和质量的目标,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加强了教育评价和考试制度的改革,推进了教师培养和教育科研的发展。

这次改革强调了个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重要性,为我国的教育事业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综上所述,我国历史上发生过几次大的教育改革,每次改革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教育体系和教育政策进行了调整和完善。

这些改革对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和推动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三次理论论争述评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三次理论论争述评

第9期2019年9月现代教育科学ModernEducationScienceNo 9Step 2019[收稿日期]2019-06-03[作者简介]李苹(1994-),女,四川广安人,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在读硕士生;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学原理。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三次理论论争述评李 苹(西华师范大学,四川南充637009) [摘 要]目前,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主要有三次理论论争:第一次是新课程改革是否存在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第二次是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什么;第三次是新课程改革应该走向何方。

三次理论论争有其积极意义,也存在一些不足,但总体是推动教育改革与实践不断向前发展的。

因此,我们要把握课程改革的总体趋向、保持理性的改革态度、立足本国的教育实践、坚定改革的正确方向,为新一轮课程改革后续工作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理论论争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9)09-0148-04 [DOI]10 13980/j cnki xdjykx 2019 09 027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进行了18年之久,其中关于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矛盾日益凸显,争论经久不息。

同一时期不同争论者对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各抒己见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尤其是这三次具有代表性的论争观点将新课程改革推入新的实践高潮。

一、新课程改革的三次理论论争(一)第一次理论论争1.论争焦点:新课程改革是否存在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

2004年新课程改革之初,教育界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关于是否存在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之争。

这次争论首先由北京师范大学王策三教授发起。

王策三教授认为“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提法与课程改革中反对知识本位的说法反映了一股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1]。

他认为这种“转轨”未能把握个人发展的社会机制和认识机制,是对教育改革的错误解读。

现代教育的发展历程

现代教育的发展历程

现代教育的发展历程第一阶段:普及义务教育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期,各国开始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并且实施了普及义务教育的政策。

这一政策的目标是确保所有儿童都能接受基本的教育。

在这一阶段,学校普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强调记忆和重复,而且重视课本知识的传授。

第二阶段:进步教育运动20世纪初到中期,启蒙和进步教育思想开始影响教育实践。

这一时期,教育家们开始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和全面教育。

他们提倡发展学生的潜能和创造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一些新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如弗罗贝尔和蒙台梭利,对教育的方法和目标进行了重要的创新。

第三阶段:社会变革引领的教育20世纪60年代至今,教育开始与社会变革相互影响,并呼应着社会的需求。

这一阶段,社会对教育的需求发生了显著变化,传统的学科知识已经不再能够满足当代社会对学生的要求。

因此,教育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包括批判思维、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等。

此外,信息技术和全球化的到来也对现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信息技术的普及使得教育可以更加个性化和灵活,学生可以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和虚拟教室获取知识。

全球化的到来也促使教育走向国际化,学生学习多元文化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变得尤为重要。

此外,近年来,现代教育还面临一些新挑战,如教育不平等问题、评估体系的、教师培训和职业发展等。

因此,现代教育需要与时俱进,不断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变化,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学生。

总之,现代教育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普及义务教育到进步教育运动,再到社会变革引领的教育的不同阶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教育也不断发展和创新,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和全面素养的培养。

此外,信息技术和全球化也对现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现代教育还面临一些挑战,需要教育家和政策制定者共同努力以推动教育的进步和发展。

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

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

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和不断的改革创新。

从古代的私塾教育到现代的普及教育,中国教育经历了许多重要的阶段和变革。

以下是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的详细描述:1. 古代教育(公元前2000年-公元1840年)古代中国的教育主要由私塾教育和官方教育组成。

私塾教育是由有学问的人在家中或庙宇中传授知识,主要培养士人阶层。

官方教育则由政府设立的学校进行,培养官员和士人。

这个时期的教育注重经典的学习,以儒家思想为主导。

2. 近代教育(1840年-1949年)近代中国的教育发生了重大变革,西方的教育理念和制度开始传入中国。

在清朝末年,中国开始设立学堂和学校,引进西方教育体系,培养专业人才和士兵。

1905年,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北京大学成立,标志着中国现代教育的开始。

此后,中国各地相继建立了许多大学和学院。

3. 新中国教育(1949年至今)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教育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提出了“教育为人民、全民教育”的宗旨。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平衡,主要集中在城市和发达地区。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措施,推动教育的普及和均衡发展。

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启动了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教育改革的重点是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

中国实施了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基本的教育。

此外,中国还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建立了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研究机构。

近年来,中国教育进一步发展,注重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也不断提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学生来华留学。

同时,中国还积极推动教育信息化,利用互联网和新技术改变教学方式,提升教育质量和效益。

总结起来,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经历了私塾教育、近代教育和新中国教育三个阶段。

从古代的经典学习到现代的普及教育,中国教育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前,中国教育正朝着更高质量、更公平、更创新的方向发展,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做出贡献。

我国教育现代化研究述评

我国教育现代化研究述评

出 ,教育 现代化 至少具 有三个层 面的涵义 :一是教育 在数
量 、规 模 上 的发 展 以及 在 办 学 条 件 如 校 舍 、设 备 、技 术 手 段 、教 育 经 费 等 方 面 的 先 进 程 度 ;二 是 教 育 在 制 度 层 面 的
二 、关于教 育现代 化 的特征 的研 究
教育现代 化作 为一 种发展过 程和水平 状态 ,必然会 表 现 出其不 同以往 的特征 ,这些 特征既有现实性又有预测性 。 对此 ,学者们作 了不尽 相同的论述 。顾 明远从静 态 的角度 出发 ,认 为教 育现代化具 有九个 主要 特征 和标 准 :一 是教 育 的民主性 和平 等性 ;二是教育 的个性 ;三 是教育 的终身
性 ;四 是 教 育 的 多 样 性 ;五 是 教 育 的 开 放 性 ;六 是 教 育 的
现代化 ;三是教 育价值 、教育思想 、教育观 念等方 面的现 代化 。【 2 冯增俊从 比较的角度提 出了广义论 和狭 义论 ,认 为 : “ 育现代 化是从适 应宗法社 会的封建 社会 的旧教育 教 转 向适 应大工业 民主社 会的现代教 育 的历史 过程 ,是大工 业运 动和科技革命 的产 物 ,是一切 有关进行 现代教育 的改 革和 发展的总 称。在狭 义上教育 现代化 主要 是指第 二次世
上 述 研 究 者 尽 管 从 不 同角 度 表 述 教 育 现 代 化 的 内 涵 ,
但我们 如果提取 关于教育 现代化 的共 同要素 即教育 的转型
与 发 展 ,那 么 就 可 以这 样 表 述 :教 育 现 代 化 实 质 是 从 传 统
教育 向现代教育 转型 的过程 ,并在器 物 、制度 、观念 、功 能等层面发展出现代性特征 。
次 ,教 育供给和需 求是决定 一个 国家 和地区教 育发展 水平 的直接因素 ;第三 ,在教育 资源供 给与需求 的均衡过程 中, 教育质 量与公平是 教育走 向现代化必然 要解决 的至关 重要 的两个 问题 。这个 指标体 系分教育供 给 、教育需 求 、入学 和参与 、教育 内部效率 、教育产 出五个部 分 2 项指标 。③ 1 世界 银行 的教 育指标体 系 。世界 银行 的 《 界发 展报 告》 世

我国历史上几次大的教育改革

我国历史上几次大的教育改革

我国历史上几次大的教育改革我国历史上经历了多次重大的教育改革,这些改革对于我国的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回顾我国历史上几次大的教育改革,并探讨其背后的动因、目标以及取得的成果。

一、近代教育改革近代以来,我国经历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旨在摒弃旧有封建教育体制,推进现代教育的兴起。

19世纪末,我国迎来了全面的新文化运动,这也促使了教育体制的变革。

清朝末年,康有为、梁启超等提出了教育改革的观念,主张借鉴西方教育经验,开展新式教育。

这一观念在中国孕育了新教育运动,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积极倡导科学、民主、实用的教育理念。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全面启动了以新文化教育为主导的大规模教育改革。

改革的重点在于普及教育和提高教育质量。

同时,也尝试了取消科举制度,统一中小学教育课程等一系列措施。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教育改革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教育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针对旧中国教育中存在的普及率低、教育资源不均等问题,新中国制定了一系列教育政策,推动了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

1950年代至1970年代,我国进行了一次受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影响的教育改革。

毛泽东提出了“教育要面向劳动、面向农村、面向工厂”的口号,鼓励实施农村教育、职工教育和青年教育。

这一时期,我国实行了义务教育制度,推行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大大提高了教育的普及率。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198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了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到本世纪末全面实现基本教育现代化,到2020年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

在此背景下,我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包括高考制度的改革、高等教育的扩招等,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当代教育改革新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显著提升,我国教育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在于提高教育质量和公平性。

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中国教育改革的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

中国教育改革的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

中国教育改革的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第一章:中国教育改革的历史回顾自1949年成立以来,中国一直致力于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和国际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改革经历了几个重要的阶段。

1.1 第一个阶段:解放初期(1949-1952年)这一阶段,中国着力于建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新型教育体系。

教育体系的主要特点是强调群众教育和劳动教育,同时推广广泛的素质教育并增加农村教育的投资和关注。

1.2 第二个阶段:文化大革命和恢复期(1966-1978年)这一阶段,中国的教育体系遭受了巨大的破坏。

数百万人受害并进入农村,学校和大学被关闭。

但到了恢复时期,中国教育再次在社会中恢复了地位,并在这一时期开设了多个知名大学和学院。

1.3 第三个阶段:改革开放初期(1979-1992年)这一时期,中国加强了普及和发展教育机会的努力。

多种形式的教育被推广,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和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

学校和大学也开始改革和现代化,以使其适应新的环境。

1.4 第四个阶段:改革开放后期(1992年至今)自1992年起,中国教育开始重点关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

选择高等教育制度改革作为义务教育的重大转型之一的方案之一。

中国的教育改革还着重于积极探索多种教学方法和使用最先进的教育技术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二章:中国教育改革的现状分析中国教育改革进入了全新的阶段,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尤其明显。

2.1 教育资源的不平等分配在中国,教育资源的不平等现象比较普遍。

城市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充足,而许多农村地区的学校资源相对不足。

此外,贫困地区的学校可能经济困难以及缺乏师资力量等问题。

2.2 学生学习压力的增加中国是一个非常注重教育的国家。

由于竞争激烈,许多中国学生在学校里有很大的学习压力。

为了准备普通高考,学生经常要进行长时间的课外补习和考试冲刺。

2.3 教育体制和课程的改革中国的教育体制和课程方面面临诸多挑战。

许多专家建议对现有体制进行根本性的改革,以更好地适应当代的教育需求。

建国以来的七次教育改革

建国以来的七次教育改革

建国以来的七次教育改革中国建国以来的七次教育改革新中国成立之初,教育改革便成为国家发展的紧迫任务之一。

自那时起,中国开始了一系列重大的教育改革,这些改革在不断地推动着中国教育的发展。

本文将介绍中国建国以来的七次教育改革,这些改革对中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一次教育改革(1952年-1953年)这是中国建国后的第一次教育改革,其目的在于消除旧的势力,建立新的教育体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实现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做好准备。

这次改革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重新组织和调整教育机构;制定教育计划和课程;实施教育改革政策。

第二次教育改革(1958年-1961年)这是一次大规模的教育改革,被称为“大跃进”时期的教育改革。

这次改革的目的在于推进教育事业,发展生产力,提高教育质量。

这次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教育规模;加强教育科学研究;发展新课程。

第三次教育改革(1966年-1976年)这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教育改革,被称为“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教育改革。

这次改革的目的在于推行革命教育,培养造反派,打破旧的教育结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建立起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型教育体系。

这次改革主要包括:大规模清洗旧砖头,废除旧的教育制度和公共卫生制度;推进知识革命;建立新的教材、教学方法和教育机构。

第四次教育改革(1978年-1985年)这是改革开放之后的第一次教育改革,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教育体系。

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推行素质教育,改革招生制度,统一文凭,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提高教育质量,发展职业教育。

第五次教育改革(1993年-2002年)这是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的一次转折点,是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型的重要阶段,被称为“教育大革命”。

这次教育改革的目标是:发展适应市场需求的教育体系、提高教育质量、发展艺术和技术教育、培养多才多艺的人才。

第六次教育改革(2003年-2006年)这一次教育改革的目的在于推进教育现代化、提高民族素质、深化教育改革、基础教育入世议程等。

我国教育体系的发展变化

我国教育体系的发展变化

我国教育体系的发展变化中国的教育体系是经历了数十年的变革和改革,一步步成长和壮大的。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教育一直被列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

中国的教育改革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教育改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的教育处于一种很落后的状况。

毛泽东发表过“要分享知识,让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名言,并推行了国家化、社会化、现代化的教育改革方针。

当时的教育主要包括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

第二步:教育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从1958年到1966年的间隔,中国的教育进入了一个比较黑暗的历史时期,这段时间以教育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为主要特征。

教育大跃进是指把教育工作吹上天的时期,提倡快速发展教育,向农村推广教育。

文化大革命则是以破四旧为主要内容的运动,导致高等教育十分萧条,许多著名的大学被迫关闭。

第三步:改革开放与教育改革的重启改革开放,使得中国自身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社会进一步的开放。

同样的,在这个时期,教育也发生了很多的改变。

1985年教育部颁布的《全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标志着中国教育改革的第二个阶段的全面开始。

第四步:高等教育迅速发展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也迅速发展。

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体制经历了从“大学只办大学生教育”、“本科攀高峰”的阶段,到“聚焦服务产业需要”、“稳步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学位与质量并举”等阶段的发展。

综上所述,教育体系的发展变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代表了国家文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

目前,中国的教育体系已基本建立和健全,但是还面临许多的挑战和问题。

例如,教育的公平性和教育的素质问题,这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教育改革,广大师生要扎实地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断努力。

中国现代教育的三次重大价值转型评述

中国现代教育的三次重大价值转型评述

杜 威 的 民主 主 义 教 育 理 论 一 传 人 中 国 , 就 对 当 时 民 国
教育 的发 展产生 了广 泛 、深广 的辐射力 ,使教育 教学 的关
11 99年 5月 初 ,在 胡 适 、陶 行 知 等 第 一 批 有 留学 背 景
注点从 “ 教法”转 向 “ 学法” ,使学生从 消极 的教学受体转 向主动 的学习主体 ,从 传统 的器皿式被 动者转 向现代 的 自
以 教 科 书 为 中 心 、 以 教 师 为 中 心 的 负 面 倾 向作 了 矫 正 。 这
北洋政 府教育部公 布 《 学校 系统改革 案》并在全 国正式 实 施。 《 学校系统改 革案》首 列标准特 别强调要适 应社会 进 化之需要 ,发挥平 民教育精神 ,谋个性之发展等 ; 且要求 [ 3
未 有 实 质 性 变 化 ,杜 威 等 西 方 民 主 主 义 、 儿 童 中心 主 义 教 育 理 念 在 中 国各 种 教 育 思 潮 中 占据 着 主 导 地位 。
达先生 ,于四十年代就首次 冲破 以 “ 阴风昧生” ( fr — i oma n tn i )为 中心 的教育 之迷信 ,强调现代教育是 “ 学生如何 o 使
又 为 新 百 年 教 育 的 可 持续 发 展 提供 了 足堪 品 味 的深 沉 意 蕴 。
依 照儿童长 进的程序 ,使他能逐 渐发展他 的本能 ,直到他
能 自己教 育 自己 为 止 。 [ ”2 这就 是 杜 威 所 引 以为 自豪 的教 育 革命 。



杜 威 教育 思想 与 中国现代 教 育的 生成
( 关键 词 )杜 威 现代教 育 凯洛夫 指 令 型课 程 后现代课程观 新 课 程
r'

三生教育简介

三生教育简介

三生教育简介2008年,云南省创造性的提出了“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教育理念,简称“三生教育”,并在云南的大中小学校广泛展开,从应试教育回归现代教育的本质。

“三生教育”一经提出,就受到了国内外各界人士、特别是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和参与,至今已经在中国24个省市的有关地区和学校展开,取得了显著成效。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等中央领导对云南省实施“三生教育”作出重要批示,给予充分肯定。

2009年6月,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三生”教育的调研报告上批示:“开展热爱生命、学会生存、了解生活的三生教育,对提高学生素质,激励学生实现生命价值,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很有意义,特别是对独生子女有必要,应列入素质教育的内容”。

2010年7月29日正式公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战略主题中明确提出了要“学会生存生活”,要“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

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体现了教育的本质,破解教育的核心命题。

她的目标是:使人认识生命的价值,增长生存的智慧,培养生活的信仰;使人称其为“人”,使人成长为有价值的人,使人成为幸福的人。

云南省教育厅厅长罗崇敏表示,“三生教育”表达了以人为本,教真育爱、民主科学、公平正义、和谐开放、自由幸福等现代教育思想。

它调整和完善人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人与自然、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的关系,建设人类的共同精神家园。

“三生教育”的实施必将促进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转变,推进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以考试为中心的教育评价体制的改变。

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对云南省的“三生教育”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经过多年的摸索,云南“三生教育”已经形成了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来寻找切入点的良好经验,注重学生学习、生活、成长的真实体验,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和公益意识,并利用各种资源以提高教育效率。

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意义和价值

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意义和价值

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意义和价值
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意义和价值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也愈发显得至关重要,中国教育
现代化对其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下面分步骤阐述。

1. 促进教育公平
中国教育现代化可以促进教育的公平,这是因为在中国,由于地域、财富和其他因素的影响,教育资源和质量存在差异。

现代化可以
改善这种情况,从根本上提高全国人民的受教育程度,这样每个人都
有同等的机会,提高了教育的公平性。

2. 加强人才培养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才培养愈发重要。

中国教育现
代化可以为国家提供大批的优秀人才,这些人才可以适应发展的需要,创造良好的经济和社会环境。

加强人才培养,可以增强中国自主创新
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

3. 促进经济发展
教育和经济是相辅相成的,教育现代化可以为经济的发展起到重
要作用。

现代化可以培养更多具备创造力、创新性、实践能力的人才,能够不断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4. 提高国际地位
在全球化的时代,一国的教育现代化程度是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
竞争力体现。

中国教育现代化可以在教育方面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提
高其国际形象和竞争力。

教育的现代化可以建设具全球视野和国际化
的人才体系,为中国在国际上更好地发挥作用提供人才支持。

总之,中国教育现代化对中国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唯有不断推动教育现代化,提高受教育群众的综合素质和解决教育资
源不均问题,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挑战,实现中国的梦想。

我国历史上几次大的教育改革

我国历史上几次大的教育改革

我国历史上几次大的教育改革我国历史上经历了几次大的教育改革,这些改革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对我国教育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些改革旨在提高教育质量,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推动国家整体素质的提升。

本文将重点介绍我国历史上几次重要的教育改革,包括普及教育、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教育革命、新中国成立后的教育改革以及改革开放后的教育改革。

首先,普及教育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规模教育改革。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时期,中国的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为了摆脱封建制度束缚,推动社会进步和现代化发展,晚清政府和维新派开始大力倡导普及教育运动。

这一运动以军事教育为核心,倡导以兴学校、创新课程和提高教师素质为主要目标。

这些努力为中国教育的现代化改革奠定了基础。

第二次重要的教育改革发生在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时期。

新文化运动提出了“救亡图存”的口号,呼吁彻底改变传统的封建文化和教育体制。

在这一背景下,教育革命成为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新文化运动倡导普及教育,提倡以科学思想为导向,并主张批判性思维和自由主义的教育理念。

这使得中国的教育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对中国教育制度的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教育系统面临了巨大的挑战。

为了迅速提高国民素质,新中国政府开展了一系列重要的教育改革。

其中最重要的改革是1952年实施的《关于统一全国中小学教育计划的报告》,这一报告倡导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推行社会主义教育改革。

这一改革的核心是全面推行义务教育,普及九年制教育,以及加强职业教育,为国家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持。

此外,这一改革还重视提高教师素质,推动教育科研和教育管理的现代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体系再次迎来了深刻的转变和发展。

在经济改革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下,我国开始扩大教育规模,提高教育质量,并积极引进和吸收国际先进教育经验。

改革开放初期,政府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将教育与国民经济发展相结合。

随着国家实力的增强和对教育资源的不断投入,我国教育逐渐实现了从普及教育到优质教育的转变。

中国现代教育改革的历史回顾与展望

中国现代教育改革的历史回顾与展望

中国现代教育改革的历史回顾与展望中国教育改革自20世纪以来经历了长足的进步与变革。

本文将对中国现代教育改革的历史进行回顾,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历史回顾1. 科举制的废除与新教育的兴起在20世纪初,中国废除了千年以来的科举制度,迈出了现代教育改革的第一步。

新教育的兴起为广大民众提供了接受教育的机会,打破了旧有教育体制的束缚。

2. 初等教育普及与义务教育实施20世纪30年代,中国开始实施初等教育普及与义务教育制度。

这使得更多的儿童得以接受教育,并为未来的教育改革奠定了基础。

3. 新中国成立与教育体制改革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中国教育改革注入了新的动力。

毛泽东提出了“以工农兵劳动为基础”的方针,推动了教育体制的彻底改革,并建立了以社会主义为基础的教育制度。

4. 高等教育改革与开放政策的实施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这对高等教育的改革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高等教育的规模得到扩大,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现状分析1. 教育经费投入的不断增加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教育经费的投入不断增加。

政府加大了教育投入力度,教育资源的配置与优化得到了改善,为教育改革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

2. 教育体制的日益完善中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各级教育部门的职责与权力明确,师资队伍的建设得到了重视,教学质量的提升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

3. 创新教育模式的推广与实践为了适应现代化社会的需求,中国推广了多种创新教育模式。

例如STEM教育、素质教育、终身教育等,这些新的教育模式引领着教育改革的方向,并培养出更具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学生。

三、展望未来1. 促进教育公平未来,中国教育改革将继续致力于促进教育的公平。

通过落实义务教育政策,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资源的投入,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以便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平等享受到优质的教育。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教育改革的中坚力量,未来需要加强教师培训与评价机制,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三教改革案例

三教改革案例

三教改革案例
摘要:
1.背景介绍:三教改革的提出
2.三教改革的核心内容
3.改革过程中的挑战与应对
4.改革的成果与影响
5.总结与展望
正文:
1.背景介绍:三教改革的提出
在我国教育发展的历程中,三教改革是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教育改革。

所谓三教改革,是指对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三个领域进行的综合性改革。

这一改革的提出,旨在优化我国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以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2.三教改革的核心内容
三教改革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高等教育改革:主要目标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优化学科布局,调整专业设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对创新创业的扶持。

(2)职业教育改革:主要目标是强化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高职业教育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3)继续教育改革:主要目标是拓展继续教育渠道,提高继续教育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3.改革过程中的挑战与应对
三教改革在推进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挑战,如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育观念滞后、改革措施落地难等。

针对这些挑战,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大投入、深化体制改革、强化政策引导等,以推动改革的顺利进行。

4.改革的成果与影响
三教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如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增强,继续教育体系的完善等。

这些成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

5.总结与展望
三教改革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为我国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现代教育的三次重大价值转型评述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提要:本文以西方教育思潮对中国现代教育的影响为宏观背景,评述了中国现代教育的三次重大价值转型,并期待中国教育在本土化与后现代的交融中获得更好的生长态势。

关键词:杜威现代教育凯洛夫指令型课程后现代课程观新课程自废弃科举制度后的现代新式学校教育在中国实行百年以来,中国现代教育在东西方文化大交融的时代背景下,受到诸多外国教育思潮的深刻影响,发生了三次教育价值的重大转型;这几次教育转型折射出近百年的历史沧桑,又为新百年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足堪品味的深沉意蕴。

一、杜威教育思想与中国现代教育的生成1919年5月初,在胡适、陶行知等第一批有留学背景的新派人士的促成下,以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和民主主义教育理论而著称的杜威来华,先后发表讲演达200多场次。

杜威的教育思想对当时的中国教育影响深广,甚至在以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成为影响中国教育的主导学说。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经由其弟子胡适等人的竭力弘扬,“占了一时代的上风”。

杜威的民主主义教育理论,对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的传统教育构成了彻底、鲜明的反叛,也对清末盛行的赫尔巴特教育学说中以课堂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负面倾向作了矫正。

这表现在杜威下述具体观点上:第一,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Growh)”。

由于“生长是生活的特征,所以教育就是不断生长;在它自身以外,没有别的目的”。

进而,杜威提出衡量学校教育的价值,“就看它创造继续生长的愿望到什么程度,看它为实现这种愿望提供方法到什么程度”。

值得特别玩味的是,在这里,学生个体自身的生活和生长被奉为教育的唯一目的,不存在“人”之外的其他所谓教育宗旨。

第二,杜威认为整个教育应围绕着儿童这个“太阳”转,即儿童中心主义。

这是由上述教育目的自然演绎出来的。

他推导说,教育改革的方法只是把教育的中心搬一个家:“从学科上面搬到儿童上面。

依照儿童长进的程序,使他能逐渐发展他的本能,直到他能自己教育自己为止。

”这就是杜威所引以为自豪的教育革命。

杜威的民主主义教育理论一传入中国,就对当时民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深广的辐射力,使教育教学的关注点从“教法”转向“学法”,使学生从消极的教学受体转向主动的学习主体,从传统的器皿式被动者转向现代的自主型发展者,从而在百年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确立起学生本位的价值取向。

此后,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带有显著的美式色彩。

新学制及其课程纲要的研制就是这种影响的产物。

1921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公布《学校系统改革案》并在全国正式实施。

《学校系统改革案》首列标准特别强调要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发挥平民教育精神,谋个性之发展等;且要求高等及中等教育之编课,采用选科制,初等教育之升级采用弹性制。

这充分体现了学制以儿童为中心,培养和发展学生个性及智能的特点。

新学制实施以后,新学制课程标准起草委员会即着手研制中初等教育各学科的课程纲要。

其内容充分体现出新学制的弹性要求,给学生留出可供自己选择的课程空间(选修制);其课程目标更体现出人本化倾向,即以造就学生健康人格为主要指向。

而1924年2月由北洋政府教育部颁布的《国立大学条例》,也仿照美国,规定采用董事会、评议会、教授会、选科制和学位制等。

总之,新学制及其课程纲要等对当时中国学校教育的实践活动具有直接的指导性,后由国民政府教育部重新编订并颁行,赋予其教育法规的性质。

直到1949年为止,中国现代教育(包括学制、课程范式等)所烙下的美式色彩未有实质性变化,杜威等西方民主主义、儿童中心主义教育理念在中国各种教育思潮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在教育理论探讨方面,一些杜威的嫡传弟子或受其思想深刻影响的中国学者,纷纷倡导甚至身体力行杜威的教育学说。

被誉为“中国现代的孔子”和“万世师表”(宋庆龄语)的陶行知先生,其著名的教育思想诸如“生活即教育”、“社会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等,就是源自杜威教育思想而又赋予其新的内涵和品质的。

陶行知指出:“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

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这体现了现代教育向学习者本体生活回归的新理念。

他又倡导师生合作互助、教学相长的现代教学观:“教师和学生基本上是在集体生活中共享,不但是学生受先生的教育,教师也受学生的教育。

”如此辩证地看待施教者与受教者的互补关系,从更深层面上涉及学生也是一种教学资源这个课程理论问题,这比杜威的儿童中心主义更深入一步。

陶行知还从方法论层面上首次提出了“教学合一”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

”力主将传统的“教授法”改为“教学法”,将学生从消极的教学受体转变为积极主动的学习主体,从而有力地突破了传统教育的思想藩篱。

后来,陶行知又将“教学合一”发展为“教学做合一”,对以教师为本位的灌输式教授法作了更具实质性的突破,把“施教、求学、实践”诸环节联成一体,以使现代教育臻至“行动是老子,思想是儿子,创造是孙子”这样的理想境界。

至于他大力推崇的创造教育以及从自身创造教育实践中提炼出来的一系列原则和方法,诸如“六大解放”、因材施教、设疑解难和以学定教等等,更是开启了中国当代创新教育之先河,意义深远。

“陶学”是西方先进教育理论中国化的现代样板。

同属杜威弟子的现代著名教育家胡适先生,自觉地将杜威的教育哲学精神渗透进他参与起草的“新学制”中,如“儿童个性的发展,在创立学制时,应予以特别注意。

嗣后,中等和高等学校,必须实行选科制。

所有的小学,编级与升级必须实行弹性制”。

胡适曾写了《杜威先生与中国》等专著,全面高度评价了杜威教育思想在中国现代教育生长期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有留美背景、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教育部副部长的林汉达先生,于四十年代就首次冲破以“阴风昧生”(information)为中心的教育之迷信,强调现代教育是“使学生如何思想(How to think)”,“教育所重的是创造”这标志着中国现代教育界对学生学习方式重要性的一次深有意义的自觉。

如果说此前教育界意识到现代教育要从“重教”刮“重学”这种价值转向,那么此时已发展到从“学什么”到“怎么学”这种更深层次上的价值转向了。

现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早在二十年代就反对以特殊的群性抹杀受教育者的个性,反对以狭隘的近功来取代“百年树人”的远效。

他明确指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个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人去应用。

”为此,他尤其强调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并视之为新旧教育之间的本质差异所在。

由于蔡元培先生在民国历史的几个关键时期均担任教育要职,故其教育思想对民国政府的教育大政方针和宏观布局均有重要影响。

他与陶行知、胡适等人一起体现了中国现代教育界对理想境界的锐意追求。

综上所述,在以杜威为代表的美国民主主义教育思潮的深刻影响下,中国教育界已经初步确立起具有鲜明民主化特色、以人本发展为价值取向的现代教育理念,并直接或间接指导着学校教育的实践。

可以说,从“五四”到1949年,这是中国教育从封建专制主义禁锢下的传统模式向在民主和科学理念引领下的现代生本教育进行本质转型的时期,这种转型是在外来民主主义教育思潮的强劲冲击下实现的,与整个中国社会从古代向现代过渡的宏观历史进程保持了和谐的同步。

二、凯洛夫教育思想与指令型课程范式的形成1949年以后,伴随着整个社会政治和经济体制的巨大变革,中国教育的基本范式亦发生新的转折,它在回旋冲突中苦苦寻觅着自己的定位。

回顾从1949年到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中国现代教育曲折演进的发展史,无疑成了一段“创伤记忆”。

建国之初,在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召开的全国第一次教育工作会议总结报告中,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钱俊瑞明确指出:“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苏联经验,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

”这一方针清楚地限定了大陆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突出了新中国教育的发展以前苏联为借鉴对象的基本特点。

教育部机关刊物《人民教育》在其创刊词指出:该刊以学习政策、学习苏联教育经验、总结解放区教育经验、展开教育学术思想的批判为主要任务,就行政部门的初衷而言,这时期的治教方针有其合理的历史成份,但此后随着中国社会政治形势的逐渐“左倾化”,从教育理论到教育实践自然难免被“全盘苏化”的时代思潮所裹挟而逐渐偏离了正常的发展道路。

从战争中诞生而又主要忙于政治和经济建设的新中国,来不及构建自身独特的、适合本土实践、富于民族特色的教育理论体系,因而照搬前苏联教育理沦家凯洛夫的学说就成为一种必然的结果。

作为前苏联所谓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代表,伊·阿·凯洛夫的教育学说在整个五十年代对中国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的提议下,凯洛夫著的《教育学》(上下册)及其主编的《教育学》相继翻译出版。

应该说,它对填补新中国教育学的理论真空、稳定建国初期中国学校教育秩序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但作为一种教育理论体系,它对中国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产生了长远的负面影响。

在宏观方面,凯洛夫过度强调教育的阶级性,认为教育是统治阶级为了自己的政治目的而用来巩固自身阶级统治的一种工具,具体到教学实践,他要求“在学校的一切教学工作中,绝对保证教师的领导作用”,视教师为教学中“最重要的、有决定作用的因素”,其单向的“讲授起主导作用”;认为教科书内容只能选择确定不移、颠扑不破的原理,而不是在科学上尚无定论或正在争论的问题。

凯洛夫忽视学生作为独立生命的主体性功能,也排斥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

由于视教科书为神圣不可挪移的法典,这就在客观上也必然导致忽视教师在教学中作为独立主体的存在,使教师沦为教科书的附属者。

以凯洛夫教育学说为理论指导的这种指令型课程范式,是前苏联高度集中的行政管理体制和一统化的计划经济的必然产物。

它在中国全面苏化的年代直接导致“三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中心)课程实施模式的产生。

其中又掺和了极左政治思潮及应试教育的负面因素,于是逐渐演化为以国家教育意志为本位的中国式指令型课程范式。

指令型课程范式中的国家教育意志,首先表现在当时对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的表述上。

1958年颁布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明确提出:教育工作的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等等。

以上表述体现了中国式社会主义教育的价值取向,十分强调个人服从和服务于社会之需求,有学者称之为“适应论”。

然而,如何更好地处理尊重学生个体的自我选择、发展个人特长与适应社会需求之间的辩证关系,教育如何既发展有活力的个体又塑造规格化的群体,使“适应”现实社会与“超越”当下需求之间获得动态的平衡,这确乎是理论和实践双重意义上的世纪难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