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合集下载

高二政治人教版必修三课件:第四课 第一框 传统文化的继承

高二政治人教版必修三课件:第四课 第一框 传统文化的继承
道德观念等。
②影响: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 生活方式 和中国的社会
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二、传统文化在今天
1.传统文化的特点。 (1)继承性。 (2)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其 基本特征, 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 因时而变。 (3)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 精神 _纽__带__。
3.明确其作用。 (1)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 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就 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2)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 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 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 4.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既要认同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又要尊重 其他各民族的传统文化。 5.要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正确的态度 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传统思想
包括在长期历 史积淀中形成 的理论观点、 学术思想和道 德观念
对今天中国人 的价值观念、 生活方式和中 国的社会发展 具有深刻影响
传统习俗 传统建筑 传统文艺
传统思想
地 位
是传统文化 的基本形式 之一
是展现中 国传统文 化的重要 标志
是中华民族灿 已经成为中华文
烂文化的重要 化中一个非常重
D.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 解析:本题考查传统习俗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它是传统文化
的基本形式之一。A 项正确。
答案:A
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三字经》里的许多
做人道理对于我们现代人仍然适用。但“君则敬,臣则忠,当
师叙,勿违背”则与现代民主思想相背离。这启示我们,对待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第四课第一框传统文化的继承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主笔:审核:高二备课组班级:________ 组别: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一、学习目标1、说出传统文化的含义;解释传统文化继承性的表现2、举例说明传统文化的特点3、结合实例,说明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说明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二、教学重点与难点说明传统文化的特点;说明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三、学习过程(一)知识填空,熟悉课本一、传统文化的特点与影响1、传统文化面面观:(1)传统文化是在形成并保留在,具有的文化。

2、传统文化的特征:(1)从、、、、等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延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文化的性。

(2)传统文化中的“贵和”思想和传统文化崇尚的“浩然正气”,说明传统文化具有性。

这种性既指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同时,它的具体内涵能够。

(3)“每逢佳节倍思亲”体现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性,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和,是维系精神纽带。

3、传统文化的作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如果能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传统文化也会起、的消极作用。

4、对待传统文化的辩证态度(1)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克服,才能兴旺发达;每个人只有,才能,更好地创造新生活。

(2)对待传统文化的辩证态度应是:。

具体解释为,对于,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必须自觉加以改造或剔除。

(二)合作探究,理解知识(高考经典例题)看漫画,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这幅漫画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如何看待这种现象?(2)结合漫画,分析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三)自我检测,运用知识1、2011年6月11日上午,北京市中轴线申遗文物工程启动暨2011年文化遗产日主会场活动在永定门南广场举办。

……中轴线现存的主要文物建筑包括永定门(复建)、燕墩、天坛、先农坛、正阳门、太庙、社稷坛、天安门、故宫、景山、北海、皇城墙(地安门内大街)、普度寺、万宁桥、火神庙、鼓楼、钟楼等,从《文化生活》方面,正确的理解是()A、中轴线文物建筑具有很好的考古价值B、中轴线文物建筑是传承传统文化的载体,是东西方文化的凝结C、中轴线文物建筑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

高三一轮复习 文化生活4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高三一轮复习 文化生活4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才 ——诸葛亮 高密五中2012级政治复习课教学案 必修三 文化生活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No.4 128 125C .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D .教育是文化交流融合的主要途径8.过年放鞭炮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它承载着亲人团聚的幸福。

是“中国年”年年必不可缺少的元素。

但2013年1月由于多地雾霾天气的出现,许多地方出台政策禁止或减少燃放烟花炮竹,这就使年味淡了一些,于是很多人在“要民俗要年味”还是“要蓝天要健康”上产生了纠结心理。

结合材料,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谈谈你对中国人过年纠结心里的认识?(14分)9.中华民族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

“五岳独尊”的泰山、“水墨落纸如雨入沙”的宣纸、“功深熔琢,气无烟火”的昆曲……许许多多的文化遗产带着历史的体温成为我们的文化基因,使我们成为我们,让我们懂得未来的方向。

文化遗产可以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开发。

但有些地方开发方式单一,缺乏特色;有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打着“保护”的旗号过度开发,使其在“保护”中慢慢失去体温,失去未来。

运用文化传承的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中“使我们成为我们,让我们懂得未来的方向”的理解。

(8分)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第4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编写:赵长荣 审核:田运成 课时:2课时 使用时间:----自习案---1.大约用35分钟的时间进一步巩固第一课内容,重要问题动笔写写。

2.用大约15分钟的时间,结合课本和学案课堂案部分巩固如下问题: (1)文化继承性的表现是什么?(2)如何认识传统文化的作用,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3)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有哪些?---课堂案---【考点梳理】考点一 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和作用1.传统文化的含义: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2.传统文化继承性的表现: (1)传统习俗 (2)传统建筑 (3)传统文艺 (4)传统建筑【特别提示】历史上存在的文化就是传统文化? 3.传统文化的特点 (1) (2)4.如何正确认识传统文化的影响/作用【特别提示】传统文化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对现实社会与人的发展的作用具有双重性,必须具体分析。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第二框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教学课件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第二框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教学课件

栏目 导引
思想政治 必修3 RJ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2)科学技术对文化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 改变着生产方式,改变着物质产品的文化内容;二是改变着人 类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促进人类的思想解放;三是改变着 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
栏目 导引
思想政治 必修3 RJ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问题探究| (1)材料一说明科技在文化发展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2)为什么要将传统节日文化元素引入校园生活? 提示:(1)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现 代科技的运用使收集、选择、传递、储存这些文化遗产的手段 和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 展。
栏目 导引
思想政治 必修3 RJ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2)这是由教育的特点和作用决定的。 ①特点: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 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 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将传统节日文化元素引入校园是充分利用 教育途径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唤起广大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热 爱。
思想政治 必修3 RJ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第二框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栏目 导引
思想政治 必修3 RJ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学习目标]
[学习指导]
1.全面认识、理解文化继承 1.围绕文化的发展,从文化继承与
与文化发展的关系。
文化发展的关系、影响文化发展的
2.理解掌握影响文化发展的 因素两个角度,整体把握本框内容。
儒商文化,我们既要看到它的积极作用,又要看到它的局限性,
我们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立足于社会实践加以创新,片面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一、【考点解析】考点一: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影响。

【知识梳理】(1)含义:传统文化指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2)特点:①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

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

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有些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被赋予新的内涵。

③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存在差异,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特点。

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对形成本民族的性格、心理、道德等特征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维系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3)影响: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能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

传统文化的影响作用是双重的,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阻碍社会进步、妨碍人的发展,起消极作用。

(4)表现:①传统习俗(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②传统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③传统文艺(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④传统思想(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易错易混点】1、传统文化具有稳定性,因此是一成不变的(注意:这里的“稳定”是“相对稳定”而非“永恒不变”,一定要把握传统文化其“变的绝对性”与“不变的相对性”的关系。

)2、统建筑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

(注意:传统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传统文艺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典型例题】于2013年10月在山东举办的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为发挥山东文化资源富集优势、继承传统文化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十艺节”之所以强调重视继承传统文化是因为传统文化( )①是民族精神的结晶②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生发展③因时而进能够促进社会进步④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A.①②B.③④C.②③ D.①④答案:B解析:①表述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关系,错误;②说法错误,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生发展,而落后的传统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文化生活第四课_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文化生活第四课_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对人们的物质 生活和精神生 活产生持久影 响
在世界建筑 史上写下了 光辉的一页
有悠久的历 史,蕴藏了 丰富的文化 内涵
包括在长期历史 积淀中形成的理 论观点、学术思 想和道德观念 对今天中国人的 价值观念、生活 方式和中国的发 展道路,具有深 刻的影响
传统文化的基本 展示中国传统文 中华民族灿 中华文化中一
❖ 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重庆市教育工作委等部 门将15000套含有《记忆.我爱你中国》,《信念》等内容 的“红色光碟”下发到全市所有学校。一股“信念”与“ 记忆”的热潮在全市学生中掀起。该活动的主要目的是
❖ A.奏响主旋律,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准
❖ B.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文艺素养
2、为什么——我们对待传统文化采取这种态度的 原因
❖ (1)从民族、国家、社会的角度来看:一个民 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
❖ (2)从个人角度来看: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 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自由全面发展,更好 地创造新生活。
考点二、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3、怎么办——具体要求
❖ 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 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
❖ A.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 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
❖ B.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 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 以改造或剔除。
❖ (2012届济南三模)中国自古就有“无酒不成席”、“酒 逢知己千杯少”的传统观念,然而今天众多酒驾惨案却不 得不让人们反思我们的传统文化。可见
必修3 《文化生活》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 与文化发展
考点考向概览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课件(共34张PPT)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课件(共34张PPT)
反之,如果一成不变, 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 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应当报以什么样的正确态度? 应当怎么样正确处理好继承和发展这一对重要关系?
2.4.1.3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对于传统文化, 不管是赞成还是反对, 谁也不能不面对它的影 响。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 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 才能兴旺发达;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能无视文化发展的外部以及内部诸要素的影 响,只有正视其影响力,才能推动文化不断进步,进而给予社会源 源不断前进的动力。那么,哪些因素会影响以及制约文化的发展?
从左到右分别是: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今 日 强 盛 之 中 国
改天换地----新中国的诞生
人工 智能、 自动 化和 现代 信息 技术
C
B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 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否 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这进一步佐证了: ①立足传统文化能够使文化永葆生命力 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源于传统文化 ③摒弃传统文化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 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传 统 建 筑



传统文艺

第4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2.4.1传统文化的继承 2.4.1.1传统文化面面观
传统文化从历史走来,面向未来,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人接续什么才能更好发扬光大?
传承
传统文化是 在长期历史 发展中形成 并保留在现 实生活中的、 具有相对稳 定性的文化。
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课件(共48张PPT)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课件(共48张PPT)

易错易混
1.传统建筑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 )X
传统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传统文艺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传统文化是固定不变的。( )X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 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意义):
➢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 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国家、社会)
➢ 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才能使自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 新生活。(个人)
5.对待传统文化的辩证态度 (P43第一段)
传统文化中的精华:继承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传统文化继承性的表现
①传统习俗
②传统建筑
③传统文艺
④传统思想
含义
在一定社会群体 中约定俗成、世 代相传的风尚、 礼节和习惯
地位
是传统文化的 基本形式之一
中秋节赏月、端 例子 午节吃粽子、春
节放鞭炮吃饺子
建筑,是凝固的 艺术
以古典文学、传 统戏曲、传统绘 画为代表
是展现中国传统 文化的重要标志
是中华民族灿烂 文化的重要组成 部分
文化发展的含义:
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 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 代精神的新文化,即 “推陈出新,革故鼎 新”。
32
2 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
(1)区别
文化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文化发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2)联系 [P43-44]
①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 要求;
②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③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

2015年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 文化生活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2015年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  文化生活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考点突破 精讲考点
考点透析
1.传统文化的特点 历史 继承 性 鲜明 的 民族 性 相对 稳定 性
典题例练
考点一 传统文化的特点、影响及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产生于过去,打上了历史的烙印;渗透于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对 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产生深刻的影响 形成于一个民族的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另一个民族的重要特征 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其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 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前后相 继的一个过程
4.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 继承 原 因 态 度 传统文化具有积极的、健康的内容,同时具有 消极的、落后的成分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 做 法 析其精华和糟粕。对于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 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承;对于不符合社会 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要改造和 剔除 关 系 发展 随着生产力、经济、政治的 变化,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 也应随着社会生活而变化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 展过程中继承,不断革除陈 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 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考 纲 展 示 文化 的继 承与 发展 1.从 考查 内容 上看 2.从 考查 形式 上看 (1)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及其影响; (2)对 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3)影响文化发展的 重要因素;(4)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近几年本课的高频考点主要集中在对待传统 文化的正确态度、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及其影响以及影响文 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等多以选择题形式考查;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文化继承与发展 的关系多以非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4.0: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4.0: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温馨寄语: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朱熹)高二《文化生活》学案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预习导航一、传统文化的含义1、含义2.如何理解?二、文化的继承性1.文化继承的重要性。

2.传统文化继承的表现(1)传统习俗的继承①传统习俗的含义:②传统习俗的地位:③传统习俗的的意义:我国的传统习俗丰富多彩,保存有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的精华,在维系中华民族成员间相互理解与信任、促进民族聚合力,以及形成本民族的性格、心理、道德等特征方面,都曾起过重要的历史作用,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2)传统建筑的继承①我国的建筑分成宫廷建筑、民用建筑、宗教建筑、桥梁建筑、园林建筑利城市建筑几大部分,这些建筑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演变,都表现出自身的特色或特点,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传统建筑的地位:(3)传统文艺的继承①文学艺术,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

它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

②中国传统文艺的地位:(4)传统思想的继承①传统思想的内容:②传统思想的地位:三、传统文化在今天1.传统文化的特点(1)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理解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要注意两点: 一是要把握文化的继承性,弄清传统文化为什么会具有相对稳定性; 二是理解相对稳定性并不等同于固定不变,稳定性是相对的。

【教材拓展】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一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延续力。

纵观世界上各个主要的吉老文明,大都发生过中断和衰落,唯独中国文化既未中断过,也未停止过,它一脉相承直到今天。

二是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农业型的文化。

这种形态文化,不仅在意识形态上使得中国农民形成了重农、尚农的思想,而且在社会心理和行为方式上也产生了深刻影响。

三是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开放型文化。

它总是能够积极地吸纳和融合异己文化,而不是盲目地排斥或应付。

四是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和”文化。

这种“和”主要包括自我身心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三方面的内容。

高中政治高考总复习 3.4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高中政治高考总复习 3.4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考向一 传统文化的特点、表现 典例 1 我国杂技历史悠久,因表演技巧高超而深受观众喜爱。在 现代,我国杂技融入音乐、舞蹈等元素,利用声、光、电效果,配以 情景故事,既惊险刺激又妙趣横生,许多节目蜚声海内外。我国现在 杂技艺术蜚声海内外,主要得益于( ) ①现代传媒超越时空的传播功能 ②用现代流行艺术元素取代传统 艺术元素 ③在继承传统基础上满足了现在观众的审美需求 ④以现 代艺术手段展现我国杂技的民族特色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为文化发展提供技 术支撑
思想运动
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 促进文化发展
不断解放思想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
教育
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3.全面认识教育的作用
பைடு நூலகம்
角度
教育的作用
文化与经 济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大力发展教育事业能够为经济建设培养各 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 力支持
考点分布
影响文化发展 的主要因素
2017·Ⅰ卷T19
2020·Ⅱ卷T20、
文化继承与发 展的关系
2019·Ⅰ卷T40、 2018·Ⅱ卷T20、 2017·Ⅰ卷T40、
2017·Ⅱ卷T20
命题风向
考情分析: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高 考命题的重点。一般结合具体材料,考 查对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传统文 化继承与发展的理解。 关注焦点问题:传统文化的传承、全面 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
答案:B
解析:材料体现了“礼”在世代相传中保留其基本特征,其具体内涵又能够因 时而变,这是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特征,A、C、D都不符合题意。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课件(共18张PPT)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课件(共18张PPT)

①满足人民大众需要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②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取决于传播手段和形式的创新 ③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A
④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甲骨文表情包、甲骨文日历、甲骨文书签、甲骨文明信片等文创产 品层出不穷,被年轻人奉为时尚,说明满足人民大众需要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 强大的生命力,我们要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传播手段和形式的创新是繁 荣文化的必由之路,但不能决定传统文化的生命力;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 泉和动力,④错误。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4.4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最新考纲
1.传统文化的表现、特 点和影响。 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 态度。 3.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 系。 4.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 因素。
核心素养
政治 认同
通过对传统文化继承的作用和态度的学习, 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践行 程度,坚定文化自信。
内容
与社会的关系
态度
精华:积极向 符合社会发展
传统 上的成分
要求
文化
糟粕:落后和 不符合社会发
腐朽的东西 展要求
继续保持和发 辩证认识传统

文化在现实生
“移风易俗” 活中的作用,
,自觉地加以 要批判继承、
改造或剔除 古为今用
阅读材料:我国古代广为流传“二十四孝图”。“二十四孝图”讲述 了24个古人非同寻常的孝敬父母的故事,故事中的人物为了孝敬父母 ,都做出了常人所不能为的举动。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 髓,应该提倡;但“二十四孝图”中的“刻木事亲”“埋儿奉母”的 故事让人感到冷酷无情;“孝感动天”“卧冰求鲤’‘哭竹生笋”迷 信思想严重;这些具体做法是不可取的。“孝”中的一切听命于“一 家之长”的观念却使人们屈从于独断的权威或传统的家庭礼教,形成 了家庭关系中的不平等,如今倡导“新二十四孝”。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设计人:楚希梅审核人:高三政治组2013.9.24Ⅰ·课前延伸案一、高考考点1.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和影响★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3.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4.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二、考点梳理1.熟读课本P39-472.完成《自主学习指导课程》P138—142“考点梳理”部分,阅读P139“疑难解析”部分。

3.熟记重点(1)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表现及其各自的作用是什么?(2)传统文化的在今天的特点是什么?(3)传统文化在今天有什么作用?(4)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5)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如何处理好二者关系?(6)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7)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Ⅱ·课内探究案一、成果展示资源共享请你判断并说明下列问题:(1)传统思想,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2)传统思想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影响。

(3)传统建筑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

(4)传统文化就是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文化。

(5)对于传统文化就要继承。

(6)传统文化中对今天社会和人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二、合作探究深化提升1.情景感悟见《自主学习指导课程》P140 3.2013年高考山东卷2.见《自主学习指导课程》P140“关注生活”三、体验典例1.完成《自主学习指导课程》P139-140“体验高考”。

2.完成《创新方案》P132--134“典例训练”。

四、我的困惑同学们,这一课复习完了,你还有哪些疑问?请提出来。

(1)(2)Ⅲ·课后拓展案完成《自主学习指导课程》“自我检测”。

政治——高三一轮复习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第四课

政治——高三一轮复习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第四课
到新型抗疟药物,中国政府启动了研制治疗疟疾药物的“523项目”,中医研究院成
立以屠继呦承呦优为组秀长传的统科研文组化参加研究工作。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屠呦呦小组与全国
7个省市、30多个单位的科研人员协同合作,经过数百次试验、无数次失败,并从 《肘后备急方》等传统中草药文献中获得灵感、汲取智慧,最终使用乙醚从青蒿中提
(2)在世界各国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为什么要 坚定中华文化自信?请列举两条理由。(4分)
①中华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 要源泉,坚定文化自信,是提升文化软实力。 ②建设文化强国的必要条件,坚定文化自信,才 能以我为主,在国际交流中借鉴吸收各国文化的 优秀成果。 ③坚定文化自信,才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 理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1)继承 (1)“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要辩证地认识传统文 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 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 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 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2)发展 在继承与发展过程中,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 精神的新文化,这就是“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是我们一代代科研工作者的责任。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挖掘传统文化的价值
(1)结合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屠呦呦团队的发现对于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的启示。(10分)
答案:
①立足于实践,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 ②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发掘其当代价值; ③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增强其 世界影响力。
取了疗效高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新方法,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世界卫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中华民族灿 中华文化中一 烂文化的重 个非常重要的 要组成部分 组成部分 京剧、武术、 “大同”世界 诗赋、散文、 “天下为公” 书法等 的社会理想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一、传统文化的继承 1.下面不属于汉族传统习俗的是( C ) ①中秋节赏月 ②泼水节③那达慕大会④元宵节看花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关于中国古代建筑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①结构体系独特②艺术造型优美 ③艺术装饰丰富 ④是中国传 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孙中山手书“大同书”
思考:“毛泽东说:‘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
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 解。” 毛泽东的话表明了对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理论观点、 学术思想、道德观念等传统思想继承的重要性。这些思想经 过几千年发展,是中国文化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当代中 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有重大影响。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一、传统文化的继承 1、传统文化面面观 探究资料
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近代经过 考证,关于中国文字起源,一般认为 在距今约5 000~6 000年左右的黄河中 游仰韶文化时期,已经创造了文字。 我们的汉字,从图画、符号到创造、 定型,由古文大篆到小篆,由篆而隶、
楷、行、草,各种形体逐 渐形成。在 书写应用汉 字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
授课教师:赵敏
一、传统文化的继承
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八月节。时在夏历八月十五日, 正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与元宵节、端午节并称三大传统 佳节。两汉时已具雏形,时在立秋日。唐出现观月、赏月、 饮酒对月等活动。北宋太宗年间,始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 八月是作物收获季节,庆丰收、贺团圆,“花好月圆人寿” 便成了中秋节的主题。中秋节阖家团圆,月亮升起时,献月 饼、瓜果以祭月,古风延续至今。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发展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发展
度 ①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②要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 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的、向上的 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 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 造或剔除。
㈡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⑴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 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文化发展)的两个方 面。
⑵正确处理: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 继承。批判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⑶把握好继承与发展关系的意义:我们就能够作出正 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练习

3.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 纽带,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4.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保留在现实中,是 因为它顺应了社会生活的变迁。 (现实中也存在不能顺应社会生活变迁,从而 阻碍社会发展的传统文化。) 5.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有积极作 用,也有消极影响。 (√)
—————[防范 8 个易误点]—————
判断下列说法正误。 1.传统习俗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 式和社会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有这种影响的应是传统思想。) 2.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它的基本特 征能够因时而变。 (基本特征不变,具体内涵能够因时而变。)

6.对待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对外来文化的态度。) 7.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不可分割 的两个阶段。 (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不可分割的两 个方面。) 8.文化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在继承的过 程中发展,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必修三.第四课复习课件ppt

必修三.第四课复习课件ppt
传统文艺 地位是中 华民族灿 烂文化的 重要组成 部分 传统思想 地位中华 文化中非 常重要的 组成部分
3.继承 性。长 期历史 发展中 形成并 保留于 现实生 活中。
传统习俗 地位是传 统文化的 基本形式 之一。
传统建筑 地位是展 示中国传 统文化的 重要标志。
传统文化的影响(作用)
①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 • • • •
4、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应该是 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②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④传统文化是优秀的文化结晶。应该妥善保留。
• A.①②③④ • C.③④
B.②③④ D.①②
③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 材料一:2010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 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全文贯穿“优先发 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主线,显示着 “教育要优先,育人为根本”的理念。 • 依据材料一,请说明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传统文化
特点
1.相对 稳定性。 在世代 相传中 保留基 本特征, 具体内 涵又能 因时而 变。 2.鲜明的民 族性。一个 民族在长期 共同生活中 创造的,有 鲜明的民族 特点、风格 和气派,是 维系民族生 存和发展的 精神纽带。 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 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内容
• (2008·广东单科)温总理以白居易的诗 句 “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 告诫官 员,要时时惦记百姓疾苦。温总理 “以诗言志” 表明
• • • • A.传统文化是现代思想的主要源头 B.传统文化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 C.传统文化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D.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的基础

新人教版政治必修3《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1

新人教版政治必修3《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1
(1)从传统文化能否做到“与时俱进”的角度理解 ①②(课本42)
(2)从传统文化的内容的性质角度理解 ①传统文化中“精华”部分即符合社会发展要求
的、积极向上的内容——积极作用 ②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部分即不符合社会发展
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的内容——消极作用
“尊老爱幼” “孝顺父母” “三从四德” “重 男轻女”
体验高考
1.(2009年临沂模拟)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据说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
B 的忠臣屈原的,每到这一天,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这说明( ) ①这是对传统文艺的继承 ②传统文化具有自己的民族色彩
③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④传统习俗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 A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1)这幅漫画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2分)
答:漫画反映了社会上有些人热衷于对中国古典名 著进行影视翻拍的现象。
如何看待这种现象?(3分)
①中国古典名著蕴涵取之不尽的思想源泉,用影视 翻拍的方式对待中国古典名著,对它的普及有一定 的作用。(1分) ②但是,漫画更主要的是提醒人们不应仅仅从中国 古典名著中获得创作源泉,对待中国古典名著应有 正确的态度。(2分) (评分建议:考生只要从辩证两个方面评价,均可 酌情得分。)
体验高考
(广东卷20)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在本土 文化基础上产生了”新客家文化”。这体
现了( D)
A.新文化在发展中偏离了本土文化 B.文化在批判中继承 C.“新客家文化”已取代本土文化 D.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考点四诠释:
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
(1)决定性因素: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2)重要因素:
社会制度的更替、科学技术、思想运动
2、(江苏模拟)每当社会制度发生更替时,对文化而言意味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制作人:史继坤审核人:李想佟亚杰适用年段:高二年级下学期一、学习目标(考点要求)二、学习重点、难点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三、本课的逻辑结构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如果说文化传播是文化横向积累的过程,那么文化继承就是文化纵向积累的过程。

本课围绕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继续讲述文化传承的过程四、思考问题1、传统文化继承性的表现是什么?2、传统文化的特征是什么?3、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是什么?4、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是什么?5、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是什么?五、基础盘点(考点梳理与误区提醒)一、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影响1.传统文化的特点:继承性、_____________、民族性。

2.传统文化的影响(作用)(1)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2)传统文化对社会与人的发展的作用:①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______作用。

②传统文化如果一成不变,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_______作用。

二、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1.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___________,古为今用。

2.坚持全面的观点(1)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_______和_______。

(2)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三、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1.二者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__________。

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2.正确处理二者关系(1)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2)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___________。

四、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1.主要因素:社会制度的更替、科学技术的进步、思想运动的兴起、教育。

2.教育(1)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_______文化的特定功能。

(2)教育对文化传承的作用:①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传道、______、_______”,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选择、传递)。

②教育以浓缩的形式重演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使人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从事___________。

③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的影响越来越大。

【误区点拨】1.文化的发展就是对旧文化的完全否定。

文化的发展是指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不是对旧文化的简单否定。

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文化的发展是克服传统文化里面的糟粕又保留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曲折性的上升,前进,认为文化的反展就是对旧文化的完全否定,其实质没有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否定了继承。

2.继承与发展是对立的两个方面继承指的是承袭传统,而发展指的是不断改造旧文化,创造新文化的过程,二者是不矛盾的。

继承与发展都处于文化发展这一个过程中,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发展是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的,级城市发展的必要前提,而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

认为继承与发展是对立的两个方面,看到了两者的不同,但割裂了二者的内在联系,其实质否定了继承与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

六、考点针对性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 2013年1月随着新年的到来一种允许用户发表文字和各类多媒体内容,同时保持了关注、转发的特性,将微博的关系链传播和博客的多重内容表现完美的结合在一起的新型媒体——轻博客应运而生。

这说明( )A.文化决定着人的交往行为和思维方式B.现代传媒的强大功能加速了文化传播C.旧的传媒方式正日渐被新的传媒代替D.科技进步促进了优秀文化的发展2. “拦街福”是温州特有的传统文化活动,2012年2月的“拦街福”的整个活动以“传承文明?幸福温州”为主题,把传统民俗与现代城市流行元素相结合,把传统文化体验与文化产业发展相结合,赋予传统拦街福新的时代内涵。

这表明( )①文化生产力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②文化发展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③传统文化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④传统文化要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3. 孟子倡导“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成为儒家重要之精神,流传至今。

今天我们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正气”,正是赋予“浩然之气”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内涵。

这说明( )A.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B.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C.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D.传统文化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4. 2011年,国家旅游局推出“中华文化游”主题旅游节活动,主要围绕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多元民族文化,将中国的旅游资源推向世界,这一活动有利于()①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②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内涵③增强民族文化的多元性特征④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借鉴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强国必先强教。

这强调了 ( )A.教育在增强民族凝聚力和综合国力中起着决定作用B.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作用C.教育在人类文化传承中起着独特的作用D.教育是文化传播最主要的手段6. 下列不同的建筑,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华建筑文化,给人以强烈的感性冲击。

由此可见( )①文化的多样性,主要表现为民族建筑的多样性②建筑是一种凝固的艺术,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③建筑是民族的文化记录,是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④传统建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应给予保护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7. 2011年9月29日,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又上新台阶的“天宫一号”发射成功。

“天宫”是中华民族对未知太空的传统叫法,以“天宫一号”命名目标飞行器,很快得到了国人的共鸣。

这表明传统文化具有( )。

A.鲜明的民族性 B.相对稳定的特点C.特有的包容性 D.博大精深的特点8. 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既有过“兼容并包、全盘继承”的守旧主义,也有“全盘抛弃,彻底西化、完全欧美”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这两种态度的共同错误在于()A.否定了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性B.否定了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C.违背了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D.违背了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9.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也逐渐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可和重视。

比如韩国、越南也同中国一样在同一天过春节,但三个国家的春节习俗各不相同。

中国是贴对联、放爆竹、包饺子;韩国是祭拜祖先、喝米糕汤;越南是祭祖祭神、吃粽子、炙肉。

由此可见(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社会实践的产物②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③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④春节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节日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10. 北宋熙宁九年(1076)暮春,苏轼登超然台,眺望春色烟雨,触动乡思,写下“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词中描绘的情境是我们一直以来的生活状态。

这表明( )①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②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③文化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④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持久影响A. ①③B. ①④C. ①②D.②④11. 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科学的文化,其依据是()①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主张实事求是、理论和实践相统一②它反对一切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③它渊源于中华五千多年文明,有深厚的民族文化的底蕴④它积极吸收所有科学的、进步的思想文化,与各种错误的思想文化划清界限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2. 教育部近日公布的《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要求,从2013年春季开学开始,小学三至六年级每周要安排l课时用于毛笔字学习,普通髙中可开设书法选修课。

这是要求青少年( )①主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②传承好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③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中华文化④在博采众长中提高文化素养A.③④B.①③C.②③D.①②13. 某学校学生组成研究性学习小组,准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课题进行研究。

假如让你从文化的角度对该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意义加以描述,你认为能准确表述的一组关键词是 ( )A.历史文化文明演进文化多样性文化传承与保护B.大众文化文化创新文化丰富性文化创新与发展C.历史文化文明演进文化民族性文化批判与继承D.先进文化文化发展文化多元性文化传播与开发14. 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元宵节,我国福建、台湾两地闹元宵的风俗礼节一脉相承、大致相同,都是吃元宵、观花灯、猜灯迷、品艺阵的习俗。

这说明()A.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B.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独立性C.传统文化是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 D.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因时而变15. 下列选项能体现下图漫画寓意的有()①实现文化创新要避免出现与过去重复的东西②漠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就失去了文化创新的动力③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前进的包袱④创新是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保证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16.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进一步鼓励中国教育走出去,推动高水平教育机构海外办学,支持办好孔子学院,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做出贡献。

我们在文化“走出去”过程中要()①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②全面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不能止步于形式展示,而要着眼于精神演绎③找到与其他文化的共鸣支持,消除文化差异④对传统文化进行时代革新和创造,赋予其新的时代精神和意义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二)非选择题17. 近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导演深入实践,体验生活,创造了很多的好的电视剧,如《媳妇的美好时代》、《金婚风雨情》、《让子弹飞》,歌颂良好的夫妻间、婆媳间、邻里间、同事间的人际关系和人们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奋斗精神,与主流的传统的道德价值观、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吻合,也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据统计至今,《让子弹飞》的总票房价值已经突破5.4亿元。

另一方面,文化市场上掀起了“红色经典”改编热和对名著、历史剧的翻拍热,为提高收视率,极尽胡编、颠覆之能事,不忠于原著捏造史实、污了经典、糟蹋了角色,而且颠覆了伦理、挑战传统道德甚至民族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