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壮的走西口
鲍元恺弦乐四重奏《走西口》的创作分析
鲍元恺弦乐四重奏《走西口》的创作分析鲍元恺是中国著名的作曲家,他的作品涵盖了交响乐、室内乐以及声乐作品等多个类别。
他的弦乐四重奏《走西口》是一部备受瞩目的作品。
该作品展现了中国西部的风土人情,以及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深刻理解和演绎。
本文将对鲍元恺的弦乐四重奏《走西口》进行深入的创作分析。
我们需要了解一下《走西口》这个曲名的来源。
《走西口》是中国北方民歌《走西口》的曲调,是新疆维吾尔族人民即兴创作的歌曲。
这首歌曲流传于新疆各地的维吾尔族歌手之间,是一首受欢迎的民歌。
鲍元恺将这首民歌融入到自己的弦乐四重奏作品之中,表达了对西部风情的热爱和追忆,也展现了他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尊重和发扬。
我们来分析一下《走西口》这部弦乐四重奏的结构和形式。
这部作品一共有四个乐章:第一乐章:慷慨激昂,悠远苍凉;第二乐章:伤感哀婉,愉悦飘逸;第三乐章:活泼明快,慷慨激昂;第四乐章:激昂澎湃,豪放大气。
整个作品采用了泛音、异拨、顿弓等技巧,运用了大量的维吾尔族风格音乐元素,具有强烈的地域特色。
第一乐章:慷慨激昂,悠远苍凉。
这一乐章以快板的形式展开,音乐热烈激昂,表现出西部大地的广袤和壮阔。
在音乐中,旋律跌宕起伏,富有悲壮感,同时也流露出对草原风情的深情款款。
音乐中还穿插了大量的变奏和对话,旋律如波澜壮阔的驼铃声,仿佛让人置身于西域辽阔的天地之间。
第二乐章:伤感哀婉,愉悦飘逸。
这一乐章以缓板的形式展开,音乐旋律悠扬动人,富有伤感和哀婉之情。
在这一乐章中,鲍元恺巧妙地运用了异拨技巧,使得音乐更加具有浓厚的维吾尔族特色。
音乐中还穿插了大量的变奏和对位,使得整个乐章在情感和技巧上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第三乐章:活泼明快,慷慨激昂。
这一乐章以明快的形式展开,音乐节奏轻快活泼,富有生机和活力。
在这一乐章中,鲍元恺采用了大量的强音和突发音,使得音乐更加充满激情和张力。
整个乐章充满了西部风情的热烈和欢快,展现出了西域大地的独特风采。
鲍元恺的弦乐四重奏《走西口》是一部展现了对中国西部风情的热爱和追忆,以及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深刻理解和演绎的杰作。
民歌《走西口》赏析
《走西口》是一首由女声演唱的古老民歌,流传于晋、陕、蒙三省交界处,这首已经流传了几百年地道民歌成为了晋商文化的符号之一。
很多人是因为《走西口》民歌而对山西有了最初认识,进而延伸到对晋商辉煌历史的崇敬的。
民歌《走西口》牵扯出一段厚重历史,这段历史曾经包含了成千上万人的命运。
据史料记载,旧社会,晋西北、陕北地区有百分之七、八十的人过着这种走西口的漂泊生活。
在近代史上,“走西口”意味着流浪、哀怨和思念,还有绝望。
天长日久,以咏叹离别、思念、期盼为主要内容的民歌便在这些地区广泛传播,“走西口”的生活提炼出了独具特色的歌唱主题。
民歌《走西口》是流传于山西、陕西、甘肃、青海等地的民歌,最初的起源不可考,或曰为山西民歌,或曰为陕西民歌。
西口的具体位置,有人曰为山西的杀虎口,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西北部,现为集中展示“西口文化”的着名风景名胜区。
从山西人走西口的大致路线图看,山西人从山西中部和北部出发,一条路向西,经杀虎口出关,进入蒙杀虎关,古草原;一条路向东,过大同,经张家口出关进入蒙古。
民间所说的“走西口”中的“西口”就是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杀虎口。
走出这个西口,就到了昔日由山西人包揽经商天下的归化与绥远(统称归绥)、库伦和多伦、乌里雅苏台和科布多及新疆等地区。
“杀虎口”还是通往蒙古恰克图和俄罗斯等地经商的重要商道。
“杀虎口”的兴衰史也反映了晋商发展兴衰的历史。
其实,西北地区老百姓讲的“口外”,指的主要是山西、陕西境内的长城隘口,过了长城,便是内蒙。
自明末开始,包括山西境内部分地区在内的西北地区常年天灾不断,贫困百姓多越过长城到口外的内蒙地区寻找生计,是为“走西口”。
走西口者多为青壮年劳力,他们在口外开垦务农,贸易经商,促进了内蒙地区的繁荣。
清代是中国人口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清初通过康雍乾三世的恢复发展,到乾隆朝全国人口突破三亿大关。
人地矛盾尖锐,大量内地贫民迫于生活压力,“走西口”、“闯关东”或“下南洋”,形成近代三股大的移民浪潮。
走西口历史背景
走西口历史背景 .这条路山西人走了三百年———“走西口”折射山西人的生存发展史那个年代山西青年的求生路张军“哥哥你要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手拉住那哥哥的手,送哥送到大门口。
哥哥你呀走西口,小妹妹我送你走,怀抱你那梳头的匣,两眼泪双流……”这首《走西口》的民间小调广泛流行在陕西、山西、内蒙古及河北省北部地区,特别是在晋、冀、蒙、陕的交界处家喻户晓、人人传唱。
其朴实的语言,细腻的风格和荡气回肠的唱腔,高亢、真切的词曲,反映了当年走西口的怆然、缠绵与悲壮。
明清时期,陕西、河北北部、晋中的人们迫于生计背井离乡,到包头、河套一带谋生,他们或沿黄河开垦荒地、或做生意,这就是走西口。
“口”指长城关口,对山西人来说,包头和河套地区位于他们的西北方向,关口也就自然被称为西口。
对于西口不同地方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说它指的是山西、内蒙古相连的长城要塞———杀虎口;也有说它是山西河曲县的固城西口;而陕西佳县的人则说西口指的是陕北三边地区。
不过,走西口的人中大部分是山西青年农民,走西口的山西人或进入河套地区,或进入外蒙古,或沿丝绸古道向西,走向了一条充满了艰辛、迷茫、苦难和辛酸的求生路,求富路。
春去秋来转眼间几百年过去了,用血泪唱出的《走西口》,凝结了多少离愁、多少别恨、多少牵挂、多少情,它是这片土地上久久不散的往事回忆,一种超越时空的艺术经典、戏曲与民歌结合的奇葩。
先人们走了,《走西口》流传下来了,直到今天,听到此歌,仍能让我们泪洒青衫。
为了发展这条路他们走了三百年“走西口”又叫“走口外”、“跑口外”或“走场子”。
它是长城以里的晋西北、雁北和陕北地区的劳动人民到长城以外的西部地区谋生的社会活动。
山西人“走西口”,约从明代中期开始,其高潮出现于明末清初,直到清朝末年,这个时期走西口的人口数量最大,前后经历了大约三百年的历史。
走西口有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就是由于山西当时人口比较多,而自然条件恶劣,土地贫瘠。
清朝山西一个读书人在谈到山西时曾痛心疾首地说“无平地沃土之饶,无水泉灌溉之益,无舟车渔米之利,乡民惟以垦种上岭下坂,汗牛痛仆,仰天续命”。
历史上的走西口是什么样的 为什么山西人要走西口
历史上的走西口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山西人要走西口本文导读:走西口是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五次人口迁徙事件之一,从明朝中期至民国初年四百余年的时间里,无数山西人、陕西人、河北人背井离乡,涌入归化城、土默特、察哈尔和鄂尔多斯等地谋生的移民活动。
并且打通了中原腹地与蒙古草原的经济和文化通道,带动了北部地区的繁荣和发展。
西口,狭义的西口指长城北的口外,包括山西杀虎口、陕西府谷口、河北独石口,即晋北人、陕北人以及河北人走西口的交汇点,是晋商、陕商出关与内蒙外蒙贸易的地方。
人们走出山西杀虎口,就到了昔日由山西人包揽经商天下的归化与绥远(统称归绥)、库伦和多伦、乌里雅苏台和科布多及新疆等地区。
杀虎口还是通往蒙古恰克图和俄罗斯等地经商的重要商道。
山西人是走西口的主力。
他们往往从山西中部和北部出发,一条路向西,经杀虎口出关,进入蒙古草原;一条路向东,过大同,经张家口出关进入蒙古。
为什么山西人要走西口?其一,就是由于山西当时人口比较多,而自然条件恶劣,土地贫瘠。
元朝灭亡之后,以元惠宗(顺帝)妥欢帖睦尔为首的蒙古部众被迫退到上都(今多伦县西北正蓝旗东上都河北岸),史称“北元”。
自此蒙古封建主和明朝在中国北方长期对峙,蒙古各部之间亦纷争不断。
历经170多年的风云变幻,成吉思汗第十七代孙阿拉坦汗(俺答)占据了河套地区。
阿拉坦汗贤达开明,为发展地区经济,他积极主张改善与明朝的关系,实现通货互市,并多次派使者与明朝谈判;可是明朝嘉靖皇帝一次一次拒绝阿拉坦汗的诚意,并杀害使者,最后导致阿拉坦汗不得不和明朝兵戎相见,率蒙古铁骑旋风般穿越草原,包围了京畿重地,迫使明朝不得不作出妥协,于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与阿拉坦汗在大同签订了《隆庆和议》,和议后明朝在长城沿边宣府、大同、山西三镇开设互市,大同右卫即于此时设马市于杀胡口关城下,使之成为边贸往来的孔道与平台。
明朝与阿拉坦汗通货互市后,便有许多穷苦边民以及因参与反对朝廷而遭官府缉捕者,为逃生或避难,纷纷越过长城,到口外(长城以外)谋生存。
真实历史:走西口的悲情细节
真实历史:走西口的悲情细节在当年走西口的队伍中,有多少人经历了千难万险而终于成功了,也有多少人从此杳无音信,在经商的路上蒸发掉,他们或者失踪,或者遇害。
可以想见,多少贫苦的山西人(也有部分陕西人和河北人)一生都颠簸在漫漫的西去的淘金路上,当时的交通是那样落后,邮传是那般不便,其间的辛劳和酸楚外界人很难脱得清道得明。
多年来,笔者一直注意走西口资料的搜集,也采访过不少知情人,一些关于走西口的悲情细节,常常在头脑中浮现,一想起这样,眼睛就开始酸涩,眼前就被悲凉的迷雾所笼罩,久久不能释怀。
悲情细节之一:雁门关位于平均海拔1500米的太行山脉之中,它之所以得名,据说是因为这里位置太高,关城建好之后,空中飞的大雁也只能从城门洞中穿过去。
如果说,这些只是地理上的关口的话,那么翻过这里,走西口的山西人还要面对一座座心理上的关口。
一两百年前,大多数走西口的山西人都要先经过雁门关。
沿着崎岖的山路,翻过这座一眼望不到头的大山,其艰难可想而知。
为了能在春天到达草原,他们又往往必须选择在数九寒天就开始这种漫长的跋涉。
出雁门关往北不到一百公里,有个村子叫歧道地。
这里是一个岔路口,路指向两个方向。
如果走了右玉杀虎口方向,就是我们说的西口;如果走了另一条,就是北上到了大同,到了张家口。
而这些线路都是民间自发形成的。
虽然两条路最终都可以到达蒙古草原,漫漫长途到底该往哪儿走呢?对最初走口外的山西人来说,遥远的蒙古草原只是寄托着他们模糊的希望。
在那里他们到底能做什么?结果又会怎样?大家心里并不清楚。
据山西山阴县歧道地的年纪很大的老人回忆:走西口的年月里,有的人走到这里,往往都不知道该走哪一条路,于是就把这个鞋一脱一扔,鞋子指向哪个岔口就走哪条路,好与坏他就走在那头儿……这样的做法,不是听天由命,它更像是一种赌博,和命运,和老天爷的一种赌博。
赌注就是自己的一条生命。
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不知道自己该走什么路。
穿过岁月的烟云,我们仿佛看到当年的他们无助的眼神,仿佛听到他们沉重的一声叹息。
《走西口》赏析
《走西口》赏析文/ 王德振如此令人感觉苦闷的歌曲,我很少听,但是这一首让人不忍心听的民歌,它糅合了多少人的血泪,记录了多少次的依依惜别,刻画了多少个苦难的爱情,埋藏了多少老百姓的苦难。
一直以为走西口就是山西人走出一座面向东南的大门,因为在我的潜意识里,富裕的地区总是东南地区,虽然当时的沿海城市还没有那么发达,但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江浙地区总是富庶的地方,来这里谋生也是正常,正如今天一样。
可惜我错了,当时所谓的口外是指蒙古地区以及与俄罗斯交接的大片区域,总之与我当初所以为的方向刚好相反,在那里,茫茫大漠,人烟稀少,我很久都没能想通他们为何选择往那个地方。
一直以来,人们关于山西的认识往往容易错误,正如写作《抱愧山西》的余秋雨所说:我在山西境内旅行的时候,一直抱着一种惭愧的心情。原因之一自然是受到了这首《走西口》的影响,如此悲情的民歌也让人想起了另外一种民间歌艺术:凤阳花鼓,而凤阳花鼓的存在价值当初是为了讨饭,可想而知。
同样贫穷的山西人没能想出唱歌讨饭的谋生手段,他们收拾行囊,告别家人,告别自己的心上人,踏上了茫茫大漠。
山西那片雨水并不充沛的地方,自然也很贫穷,《走西口》也确实从侧面体现了山西贫穷,余秋雨惭愧的原因是这首歌一直给他留有很深的印象,山西人的困苦也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只不过后来那些走西口的山西人渐渐发了大财,山西最后甚至成了海内最富。
只是当山西的几条街市成为中国的华尔街之后,这首《走西口》却还在人们耳边回荡,却并未发现发生的巨大变化。
走西口的时代山西确实很穷,这毋庸置疑,在明清的小农经济模式中,这里没有任何优势,土地并不肥沃,人们在荒山上开辟出一小块一小块的梯田,起早贪黑的伺候些玉米,那时的农业生产没有化肥,那时更没有什么灌溉,指望着靠天吃饭,这里的雨水资源并不丰富,而这样的地区人口却不少,别说发财,基本的温饱都成问题,走西口实在是无奈之举。
碰上大旱之年,走西口都不是为了发财,那太遥远,只要能糊口即可,在很多地方,除了老人孩子不便长途奔波,其他人基本上都走了。
《走西口》--山西民歌赏析
山西民歌《走西口》赏析教学内容:山西民歌《走西口》赏析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了解《走西口》背后的历史文化能力目标:能够熟悉《走西口》的优美旋律.教学重点:欣赏山西民歌,并体会乐曲的风格、思想、感情.教学难点:通过赏析《走西口》,了解走西口的历史教学准备:课件、视听材料教学方法:听赏、讲解教学过程:一、导入:大家看过52集大型电视连续剧《走西口》吗?知道里面讲的是怎样的一个故事?(故事描述了山西人走西口的艰辛与悲凉,是一部山西人用血泪、坚韧、诚信写就的奋斗历程。
讲述的是民国初年,山西祁县年轻书生田青因家庭变故和生活所迫,背井离乡走西口的故事)。
二、新课讲授:今天我们赏析一首山西民歌《走西口》1、了解走西口的原因、时间、过程、影响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是“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三次人口迁徙”之一,是我国历史上几次比较有名的大规模移民活动,最近,央视播出的电视剧《走西口》形象地反映了上世纪初山西人背井离乡“走西口”的某些历史细节。
从明朝中期至民国初年四百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山西人、陕西人、河北人背井离乡,打通了中原腹地与蒙古草原的经济和文化通道,带动了北部地区的繁荣和发展“走西口”,亦称“走口外”,是指山西、陕西等地民众前往长城以外的内蒙古草原垦荒、经商的移民活动.●“走西口"中的“西口”,即杀虎口,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西北部,现为集中展示“西口文化”的著名风景名胜区.●从山西人走西口大致的路线图看,从山西中部和北部出发,一条向西,经杀虎口出关,进入蒙古草原;一条向东,过大同,经张家口出关进入蒙古“走西口”文化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自然、地理原因。
山西陕北部一带土地贫瘠,自然灾害频繁,生存环境的恶劣,迫于生活压力,大批百姓不得不离开故土涌入内蒙古谋生.他们背井离乡、挑战命运、艰苦创业。
其中也不乏心酸悲苦的故事,通向西口的路并不好“走”,随时可能遇到意想不到的状况,特别是土匪当道,丢掉性命的人不少,沿途白骨累累。
走西口的故事
走西口的故事
走西口,是指在清朝末年和民国时期,山西等地农民为了逃避战乱和政治压迫,而离开家乡前往四川、云南等省份谋生的故事。
这些农民们往往带着自己的家人和行李,一路艰苦跋涉,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挑战。
走西口的故事源远流长,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在山西等地,走西口被视为一种传统,是当地农民们为了生存而做出的一种艰难选择。
走西口的过程中,农民们要面对食物、住所、疾病等方面的困难,但他们也需要克服语言和文化差异等难题,以尽快适应新的生活环境。
在中国历史上,走西口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和人民的苦难生活。
在民国时期,由于战乱和政治压迫,走西口的农民们面临着更加严峻的生存压力。
但他们的坚韧和勤劳,为家乡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除了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外,走西口的故事也受到了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广泛关注和研究。
许多文学作品、电影、电视剧等都将走西口的故事作为重要题材,刻画了农民们的坚韧、勇气和勤劳精神。
拓展:
走西口不仅是一个历史和文化现象,也是当时社会人民为了生存而做出的一种艰难选择。
在这个过程中,农民们面临着各种困难和挑战,但他们也需要克服语言和文化差异等难题,以尽快适应新的生活环境。
走西口的故事也反映了中国农村社会的黑暗面和人民的苦难生
活,同时也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勤劳、勇敢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在今天,走西口仍然是山西等地的一种传统和文化现象。
许多农民仍然选择走西口,以寻找新的生计和发展空间。
同时,走西口的故事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研究,为人们了解中国农村历史和文化提供了重要参考。
闯关东下南洋走西口[详细讲解]
闯关东下南洋走西口旧中国流民外出打工路线“死逼梁山下关东”“关东”,是指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
因东三省位于山海关以东,故称。
清王朝以东北为“龙兴之地”,屡颁严令禁汉人出关,但屡禁不止,流民“担担提篮,或东出榆关(即山海关),或北渡渤海”,不顾身家性命,多方冒险“闯关”。
“闯关东”即由此而来。
1860年(咸丰十年),关闭的山海关大门始向流民敞开。
“闯关东”的流民,以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人为多。
进入民国时期,“闯关东”浪潮居高不下。
1927、1928、1929连续三年超过百万。
以山东为例“解剖麻雀”,或更能深入到流民生活的深处。
山东“地少人稠”,又是近代史上有名的灾害多发区。
有人统计,在清代268年中,除仅有两年无灾外,每年都有程度不等的水旱灾害。
每逢大灾之年,总会有“闯关东”的巨浪涌起。
与天灾结伴而行的是人祸。
近代山东兵灾匪患连年不断,“益如火上加油”。
无法照旧生活,只有一“走”了之。
“富走南,穷进京,死逼梁山下关东。
”关东地广人稀,沃野千里,照史书上的话说,“有自然之大利三:曰荒,曰矿,曰盐”,“荒”居首位。
1860年山海关大门敞开后,流民如怒潮一般涌往东北。
“当时的奉天、锦州二府,荒地很多,稍加开垦,即成膏腴良田。
”《胶澳志》记载说,“每逢冬令,胶济铁路必为移民加开一二次列车。
而烟潍一路,徒步负载,结队成群,其熙熙攘攘之状,亦复不相上下。
综计一往一来,恒在百万以上……且多货其田庐,携其妻子,为久居不归之计。
”由单身到全家,由“候鸟”到移居,这是一种渐进的转化。
根据1932年出版的中国社会学会所编《中国人口问题》一书的调查资料,77%的流民流向关东后,“志在农业。
”但随着关东的开放,工商业也发展起来,流民无论是务工还是经商,都比较容易谋到营生的职业,这对流民同样具有吸引力。
在胶东有些地区,几乎村村、家家都有“闯关东”的,甚至村里青年人不去关东闯一闯就被乡人视为没出息。
“闯关东”浪潮不仅使东北“人稀”的面貌得到改观,使全国人口分布趋于平衡,而且,有力地促进了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最新-高中历史 历史知识 历史上的走西口素材 精品
历史知识:历史上的走西口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是近代中国的三大移民活动。
近日,央视开年大戏《走西口》一经播出立即吸引了众多的目光,很多观众对历史上真实的“走西口”产生了兴趣。
实际上,电视剧《走西口》仅仅是历史的一种艺术表现,剧中田青及田家大院皆为虚构,在现实中,山西祁县富户为乔家大院、渠家大院等。
“走西口”这三个字,内中蕴含着多少悲欢离合,多少慷慨悲壮,多少无奈与凄凉,多少挚情与豪迈,也许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们才会有切身感受。
我们现在只能粗浅地再现一下当年走西口的一些历史真相。
历史背景与规模西口,系与东口——河北张家口相对而言。
泛指在张家口之西到塞外谋生之人,一般指从山西右玉县杀虎口到塞外处谋生之人。
走西口始于何时,规模多大,因何而起呢?杀虎口,春秋至秦汉称参合口,隋唐为白虎关,宋为牙狼口,明为杀胡口,清为杀虎口。
杀虎口历史上一直为军事重地,明蒙时代一直处于交战状态。
隆庆六年(1572)明蒙议和后,杀虎口成为蒙古地区与内地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明神宗实录》载:“大同杀虎堡为云中第一要冲,虏自献琛以来,汉夷贸迁,蚁聚城市,日不下五六百骑。
甚至有杯酒流连,喧嚣讧殴者”(万历四十五年六月丙申条)。
杀虎口在明代作为通贡之途,汉蒙之间尚仅限于缎布、盐茶与马驼牛羊之间的物资交换。
但在当时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杀虎口作为明蒙交往通道,为后来大规模人流走西口和旅蒙商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入清后,满蒙关系不同于明蒙关系,尽管起初清廷对入蒙有多种限制,但经济文化在以游牧业为主和以农耕为主的两个区域的交流已势不可当。
随着清廷入蒙禁令的逐渐废弛,走西口到塞外的人口日渐增多起来。
走西口,在清代前期尚是春去秋归的“雁行客”,到清代后期才渐渐出现定居下来的“常住客”,即古文献中所讲的,在蒙古地方“各厅民户,何且烟火万家。
……在雍正年间,寄民尚少,而近来寄民之久者益多”,“自张家口至山西杀虎口沿边,……间有山陕人杂处”。
据《调查河套报告书》称:“自清康熙末年,山陕北部贫民,由土默特而西,向蒙人租种土地,而甘省边民亦逐渐垦殖。
走西口_精品文档
走西口选自山西省河曲县文化馆《河曲二人台传统剧目选集》莲:(唱)家住在太原,爹爹孙朋安,生下我一枝花,起名叫孙玉莲。
玉莲一十六岁正,刚和太春配成婚,好夫妻多恩爱,勤勤俭俭过光景。
太春去探亲,玉莲挂在心,眼看半前晌,不见回家中。
玉莲出家门,四下看分明,东瞭瞭、西瞭瞭,不见他转回程。
从东来了个人,远看象太春,正要向前问,一看是过路人。
从西来了个人,一定是太春,走在面前看,羞得我脸通红,(又羞又气,无精打采地走进家门)低头进了门,心中好烦闷,拿起一批麻,用手搓绳绳。
(搓绳纳底,音乐奏过门)门外有人声,必定是太春,开开门来看,不见人影影。
(少精无神地进家门)针锥手中拿,我把大底纳,两头都纳好,当中打个花。
(太春上)春:(唱)咸丰正五年,山西遭年限,有钱人粮满仓,受苦人真可怜。
太春去借粮,一颗也没借上,回到家里边,怎对玉莲讲。
二姑舅捎来信,他说西口外好收成。
我有心走口外,恐怕玉莲不依从。
玉莲,开门来。
玉莲快开门!莲:(唱)听见哥哥叫一声,倒叫玉莲喜在心,急忙放下大鞋底,双手开开门。
(开门)太春哥,回来了?春:嗯,回来啦。
(唱)太春进了家,心中乱如麻,低头暗思量,不知该说些啥。
莲:(唱)往日回家转,说笑多喜欢,今日刚进门,为何心中烦?春:(长叹)唉!莲:(唱)清早出外边,身穿薄衣衫,莫非天气冷,哥哥你受风寒?春:哥哥十冬腊月,冰雪在地也没得过个病。
如今春暖花开,阳腾腾的天气,还能受了风寒。
莲:(唱)莫非你走路乏,嘴干口又渴?我去烧点水,给哥哥泡碗茶。
春:我也不乏,口也不渴。
你给哥哥端将茶来,我也不喝。
莲:(唱)一不是受风寒,二不是嘴发干,莫非是腹内饥?妹妹给你去端饭。
春:唉,你就是给哥哥端上宴筵来,我也吃不下去。
莲:(唱)哥哥皱双眉,玉莲心中急,想必是和人家,吵嘴生了气?春:人不知哇,你还不晓,哥哥从小脾气挺好,一说话满脸带笑。
平白无故和人家谁吵谁闹嘞。
莲:(唱)左猜也不对,右猜也不对,莫非是小妹妹,把你来得罪?春:(唱)妹妹莫生疑,哥哥有话对你提,我有心走口外,不知你愿意不愿意。
解密史上真实的走西口:走西口到底是去干什么?
解密史上真实的走西口:走西口到底是去干什么?明清时期,陕西、河北北部、晋中的人们迫于生计背井离乡,到包头、河套一带谋生,他们或沿黄河开垦荒地,或做生意,这就是走西口。
口指长城关口,对山西人来说,包头和河套地区位于他们的西北方向,关口也就自然被称为西口。
走西口又叫走口外、跑口外或走场子。
它是长城以内的晋西北、雁北和陕北地区的劳动人民到长城以外的西部地区谋生的社会活动。
走西口的人中大部分是山西青年农民。
走西口的山西人或进入河套地区,或进入蒙古,或沿丝绸古道向西,走向了一条充满了艰辛、迷茫、苦难和辛酸的求生路、求富路。
春去秋来,转眼间几百年过去了,用血泪唱出的《走西口》,凝结了多少离愁、多少别恨、多少牵挂、多少情,它是这片土地上久久不散的往事回忆,一种超越时空的艺术经典、戏曲与民歌结合的奇葩。
先人们走了,《走西口》流传下来。
直到今天,听到此歌,仍能让我们泪洒青衫。
“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止不住那伤心泪蛋蛋,一道一道往下流,正月里你娶过门,二月里你西口外行,早知道你走西口,哪如咱们二人不成亲……”每当这首二人台《走西口》唱起来时,许多人就会流泪,就会想起祖辈们为了生存经杀虎口到口外谋生的那段历史。
我国北方地区在清朝和民国年间的这次重要的移民活动,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清朝建立初期,对农民起义和抗清力量的镇压。
当时的北方地区田地荒芜,屋宇残破,人们在此种情况下,选择了流亡。
山西、陕西和部分河北的破产农民、战败的农民起义军,孤身一人或携家带口,离开家乡,由土默川向西,或向当地人民租地垦种,或入大漠私垦,形成“走西口”的潮流。
从1690年开始,在杀虎口的路上走着一批批奔赴前线的士兵和跟随部队前进的商人。
康熙皇帝亲率8万大军深入草原腹地,军粮供应成为决定战事胜败的关键,但是由于战场与后勤基地之间相隔万里,朝廷为此事一筹莫展,有地利之便的山西商人看到这个巨大的商机,主动请缨随军挑担运送军粮和补给,于是成千上万正愁没饭吃的山西农民离开土地,由此拉开了大规模“走西口”的序幕。
走西口名词解释
走西口名词解释
"走西口"是指中国明清时期,山西和陕西地区的农民为了逃避自然灾害、政治迫害、经济匮乏等问题,毅然决定离开家乡,前往西北地区谋生的历史事件。
这一事件被称为"走西口",也是中国移民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
"走西口"的原因有多种,其中最主要原因是经济匮乏。
明清时期,山西和陕西地区的农业生产水平较低,土地贫瘠,自然灾害频繁,导致农民无法维持生计。
为了谋生,农民们不得不离开家乡,前往西北地区打工或者定居。
此外,政治迫害和战乱也是导致"走西口"的重要原因之一。
"走西口"的过程十分艰辛,农民们需要克服重重困难,包括长途跋涉、水土不服、自然灾害等问题。
他们往往需要依靠自己的体力和智慧,才能在陌生的环境生存下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走西口"的人们逐渐在当地定居,形成了新的社区和城镇,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走西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它不仅反映了中国移民史上的壮举,也对当地的经济、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今天,"走西口"已经成为一个著名的旅游和文化品牌,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探索和了解。
走西口的故事
走西口的故事走西口的故事在一个偏远的小村庄里,有一个叫小明的年轻人。
小明一直生活在这个小村庄里,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向往。
他听说西边的城市充满了机会和奇迹,于是决定踏上走向西边的旅程。
一大早,小明背上行囊,向着西边的道路出发了。
刚开始的几天,小明走过了茂密的森林和泥泞的小路,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
但他从不灰心,相信只要坚持,总会找到通往城市的路。
终于,小明来到了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山谷。
这里弥漫着一种神秘的氛围,仿佛隐藏着无尽的秘密。
小明感到好奇,决定停下来一探究竟。
他爬上了陡峭的山坡,到达了山巅。
眼前的一幕让他震惊不已。
在山谷的深处,有一片美丽的湖泊,湖泊中心有一座宏伟的水晶宫殿。
小明踏入水晶宫殿,发现里面的美景竟然比他想象中的还要迷人。
水晶宫殿内有各种珍奇的花朵和动物,还有一个智慧非凡的老者。
老者告诉小明,这个湖泊是一个神秘的法力之地,它能赐予人们力量和智慧。
但是,湖泊的法力只有那些真正勇敢和有决心去探索的人才能得到。
小明被这个故事深深吸引,他决定接受老者的考验,获取这份神秘的法力。
第一个考验是勇气。
小明需要跳下湖泊,面对自己内心的恐惧和不安。
尽管心中犹豫,小明最终还是跳下湖泊。
他发现,湖泊并没有伤害他,反而给了他一种勇气和决心的力量。
第二个考验是智慧。
老者给小明一个迷题,需要他发挥智慧找到答案。
小明冥思苦想,最终找到了答案。
这份智慧的力量让他更加坚定了前进的决心。
最后一个考验是耐心。
小明需要等待三天三夜,直到湖泊中有一只神秘的生物出现。
小明一丝不苟地守候着,直到第三天,一只美丽的凤凰飞过湖面。
这个凤凰是湖泊的守护者,它用它的羽毛轻轻触碰了小明的额头,赋予他超凡的耐心和坚韧的决心。
完成了这三个考验,小明得到了水晶宫殿赐予的法力。
他感到自己变得更加勇敢、聪明和坚定。
小明再次出发,继续向着西边的城市前进。
经过一段时间的奋斗,小明终于来到了西边的城市。
他用自己在湖泊中获得的法力,展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勇敢的精神。
历史上发生的走西口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山西人会选择走西口?
历史上发⽣的⾛西⼝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西⼈会选择⾛西⼝?历史上发⽣的⾛西⼝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西⼈会选择⾛西⼝?⾛西⼝是中国近代史上为数不多但很有名的五次⼤规模⼈⼝迁移⾏动之⼀,从明朝中期到民国这⼀时间段⾥,数不清的⼭西⼈,陕西⼈,河北⼈远道出⾏,背井离乡进⼊归化城、⼟默特、察哈尔和鄂尔多斯等地进⾏移民⽣存。
并且⾛西⼝也打通了中原地区和蒙古地区的交流⽂化通道,也带动了我国华北地区的经济发展。
那么,西⼝是哪⾥呢?西⼝,⼤概是我国长城北以外的⼝外,包括了陕西省的杀虎⼝,陕西省的府⾕⼝,河北省的独⽯⼝。
⼤概就是晋北⼈,陕北⼈已经冀北⼈⾛的交汇处。
也是近代以来晋商,陕西商⼈和内蒙古贸易往来最多的地⽅。
⾛出⼭西的⼈们来到杀虎⼝,就抵达了昔⽇晋商包揽经商天下的归化与绥远(统称归绥)、库伦和多伦、乌⾥雅苏台和科布多及新疆等地区。
陕西省的杀虎⼝还是通往内蒙古和俄罗斯重要交通位置。
⼭西⼈是⾛西⼝的中坚⼒量。
他们从晋中和晋北⼤量出发,⼀路向西,经过陕西的杀虎⼝,进⼊内蒙古草原。
⼀路向东,经过⼤同,出了张家⼝直接进⼊蒙古。
那么晋商为什么会选择⾛西⼝?⾛西⼝⼤致可以分为两个原因。
其⼀,当时⼭西本⼟⼈⼝较多,⽽⾃然环境承载量已经达到了饱和,⼟地贫瘠。
再加上前朝元灭亡后,元惠宗(顺帝)妥欢帖睦尔为⾸的蒙古部众被迫退到上都(今多伦县西北正蓝旗东上都河北岸),史称“北元”。
蒙古封建诸河明朝在北⽅长时间对峙,蒙古部落纠纷不断。
历经170多年的时间,成吉思汗第⼗七戴孙⼦阿拉坦汗占据了河套地区。
明与蒙古进⾏通商后,就有很多贫苦⽼百姓因为反对朝廷惨遭沦为朝廷的罪犯。
为了活下去以及躲避官府的追击。
他们纷纷越过长城,来到⼝外谋⽣,阿拉坦汉为了发展本⼟经济,⼤度的接受了这些逃亡者。
给他们提供⾜够的⼟地毡帐、耕畜和⽜⽺,让他们进⾏农业⽣产以及铁匠⽊匠等⼿⼯业。
从此⾛西⼝便风⽣⽔起,成为草原⽂化和农耕⽂化互相融合的⼀次巨⼤飞跃。
这第⼆就是因为清朝康熙雍正乾隆年间出兵西北评定叛乱,杀虎⼝成为重要的军事基地。
八百里秦川朗诵稿件
1.八百里大秦川词八百里大秦川歌词:哎嗨!1、苍茫茫万里终南山,平坦坦千里黄河滩,无边无涯的麦浪涌,涌出了多彩的风景线,我的好家乡八百里大秦川,祖辈生息的亲故土,血汗哺育的好家园,儿女们一双肩膀挑日月,壮丽的业绩铸成丰碑耸九天。
2、阳光下条条大路宽,季风中人人志高远,潮起潮落的黄土地,一年年的景色多新鲜,我的好家乡八百里大秦川,祖辈生息的亲故土,血汗哺育的好家园,儿女们慷慨悲歌代代唱,唱不完一腔凌云壮志感人寰。
我的好家乡八百里大秦川,祖辈生息的亲故土,血汗哺育的好家园,儿女们慷慨悲歌代代唱,唱不完一腔凌云壮志感人寰。
2.求江河万古流朗诵文章江河万古流朗诵:磊明黄河,你从远古的梦中走来;长江,你从我的心头流过,携着五千年的悠久,载着岁月的悲怆,一路向前,一路高歌!长江,从-沱沱河起源,一路急2流奔涌,一路险滩穿越,承载4着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彰显着华夏古国的灿烂文明。
黄河,从卡日曲的腹4地走来,跳跃的浪花吟咏着唐诗宋词的韵律,刚强的个性贲ben1张着驱逐倭寇的雄魄。
聆听你轻舟过峡、细浪盈盈的脚步,欣赏你排山倒海、吞云揽雾的壮阔。
你穿过蓄势待发的腹4地铺成一条柔软的锦帛,你跳下悬崖跌1落成万丈银河,你撞向峭壁飞溅成/三月的桃花。
你的惊涛拍岸、你的飘逸豪放、你的洋洋洒洒,蕴蓄了山飞海立的气魄。
(扬起来)长江,黄河,奔腾不息、永不干涸,传承着中华民族的血脉,弹拨着黄钟大吕的旋律。
浪花是你跳跃的舞姿,激流是你奔走的步履,960万平方公里的版图上有你九曲十八弯、百折不回的脊梁。
长江,我的父亲(轻声)河,你饱蘸岁月的磨砺,你历经沧桑的风蚀,燃烧的渔火、厚重的史书犹如/甜淳的酒酿,孕育了炎黄子孙,塑造了千古英雄,镌绣了百代繁华(抒情)。
你的奋亢与浩荡,讴歌着屈原的橘颂和离骚,澎湃着李白、杜甫的浪漫与绝唱。
撩开远古的帷2幕,穿越历史的变迁,透过蒙蒙烟雨,跨越千沟万壑,“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
黄河,我的母亲河,你凄凉悲壮、雄浑苍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位置
•
西口,即杀虎口, 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右 玉县西北部,现为集 中展示“西口文化” 的著名风景名胜区。
具体含义
• 从山西人走西口大致的路线图看,从山西中 部和北部出发,一条向西,经杀虎口出关,进入 蒙 • 杀虎关 • 古草原;一条向东,过大同,经张家口出关进入 蒙古。 • 民间所说的“走西口”中的“西口”就是山 西省朔州市右玉县杀虎口。走出这个西口,就到 了昔日由山西人包揽经商天下的归化与绥远(统 称归绥)、库伦和多伦、乌里雅苏台和科布多及 新疆等地区。“杀虎口”还是通往蒙古恰克图和 俄罗斯等地经商的重要商道。“杀虎口”的兴衰 史也反映了晋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清初通过康 雍乾三世的恢复发展,到乾隆朝全国人口突破三亿大关。 人地矛盾尖锐,大量内地贫民迫于生活压力,“走西口”、 “闯关东”或“下南洋”,形成近代三股大的移民浪潮。 “走西口”是清代以来成千上万的晋、陕等地老百姓涌入 归化城、土默特、察哈尔和鄂尔多斯等地谋生的移民活动。 “走西口”这一移民活动,大大改变了内蒙古的社会结构、 经济结构和生活方式。同时,占移民比例极高的山西移民, 作为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将山西的晋文化带到了内蒙古 中西部地区,使当地形成富有浓郁山西本土特色的移民文 化。晋文化作为农耕文化的一部分,通过人口迁移,与当 地的游牧文化相融合,形成富有活力的多元文化,丰富了 中国的文化。 • 山西北部土地贫瘠,自然灾害频繁,生存环境的恶劣 迫使晋北很多人到口外谋生。“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 男人走口外,女人挖野菜”的山西旧谣充分说明“走西口” 者多为自然灾害引起的饥民。清光绪三年至五年,山西等 省大旱三年,出现被称为“丁戊奇灾”的近代最严重的旱 灾,
• 甚至部分地区寸雨未下。自然灾害引起的人口流迁,以忻 州、雁北等晋北地区最为突出。晋北各州县贫瘠的土地, 恶劣的自然环境迫使大批百姓离开故土。例如“阳高地处 北塞,砂碛优甚,高土黄沙,满目低土,碱卤难耕……地 瘠民贫,无所厚藏,一遇荒歉,流离不堪。”在贫瘠的土 地,寒冷的气候,无川流灌溉的恶劣自然环境里,晋北人 生活困苦。每遇灾歉,人们不得不流离失所,奔赴口外谋 生。 • “走西口”是一部辛酸的移民史,是一部艰苦奋斗的 创业史。一批又一批移民背井离乡北上口外蒙古,艰苦创 业,开发了内蒙古地区。更重要的是,他们给处于落后游 牧状态的内蒙古中西部带去了先进的农耕文化,使当地的 整个文化风貌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伴随着“走西口”移民 的进程,口外蒙古地区以传统单一的游牧社会演变为旗县 双立,牧耕并举的 多元化社会。在这一演变过程中,作 为移民主体的山西移民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由于山西移民 在移民中占绝大多数,因而当地的移民文化更多地富有晋 文化的特色,也可以说是晋文化在这一地区的扩展。 • 人口的流动,带动了文化的传播,而文化的传播,又 拉近了地区间的距离,增强了它们的认同感。“走西口” 这一移民浪潮,大大促进了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与内地的交 流,进一步增进了蒙汉之间的民族感情,对我们多民族国 家的繁荣稳定产生了一定的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