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学案:第7课 汉字与书法 Word版含答案
高中历史岳麓版高二必修3学案:第7课_汉字与书法_word版有答案
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7课汉字与书法一、从汉字起源到“书同文”1.汉字起源:在新石器时代,陶器上出现的刻画符号。
2.汉字成熟(1)距今约3 000多年的商代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汉字。
(2)商周时期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被称为“金文”。
3.汉字统一(1)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文字不统一状况,不利于文化的发展和生产的进步。
(2)概况:秦始皇推行“书同文字”,以秦国的小篆为基础,统一全国文字,后来隶书也得到推广。
(3)意义: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书艺历程1.汉字发展为书法艺术的条件(1)材料:字形丰富、数量庞大的单体汉字,为富于个性化的艺术再创造准备了很好的材料。
(2)动力:魏晋南北朝时期,士人群体的形成,书法成为士人表达自我对意境、神韵、风骨追求的理想形式。
(3)文具: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为这一时期书法技巧的创新提供了条件。
2.主要历程(1)秦汉:秦小篆和汉隶已具有书法的美感,但大多还是实用性文字。
(2)魏晋:书法艺术开始进入自觉阶段,东晋王羲之成为“书圣”,名作是《兰亭序》。
(3)隋唐:书法艺术达到新高峰,草书有“颠张(旭)狂(怀)素”,楷书有欧阳询和“颜(真卿)筋柳(公权)骨”。
(4)宋代:宋代重文,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样,书法艺术出现各具情态的“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倡导“有意无法”。
(5)明代:随着社会进一步平民化、世俗化,更加强调个性化的创造。
3.基本特征:通过自由变化的线条和疏密得宜的布局,同时将绘画艺术的情境美和书法的内容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表现士人追求自我理想和个性的独特的艺术。
[轻巧识记] 书法艺术[名师点拨]中国古代汉字成为一门艺术的原因(1)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汉字作为文化传播交流工具的功能发生变化,以不断适应人们和社会对精神生活的需求。
(2)汉字作为一种字形丰富、数量庞大的单体文字,为富于个性化的艺术再创造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第7课《汉字与书法》教案
第7课汉字与书法教学目标1.课标要求概述汉字的起源、演变过程,了解中国书法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2.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识记汉字的起源,成熟的标志,书法艺术产生的标志,不同时期代表的书法家,理解汉字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阅读图片、文字史料等,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培养学生初步掌握分析史料、论从史出的方法;通过开展书艺历程的小组研究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参与课堂的能力;通过对书法艺术特色与时代特征的联系的分析,培养学生透过历史现象分析本质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我国古代书法艺术的成就,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以及传承传统文化的自觉性;通过学习,使学生在了解我国书法艺术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书法鉴赏水平。
教材分析文字的产生是人类文明史的里程碑,而汉字既是世界现有文字中历史最为久远的,也是使用人数最多的。
尤其是汉字以其构成上的特点孕育了中国古代异彩纷呈的书法艺术,它与绘画、文学、戏曲一起构成了特色鲜明的东方艺术。
本课是中国古代文艺长廊这一单元的开篇。
学好本课,将为学生学习其他中国古代艺术形式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分三方面内容。
第一目“从汉字起源到书同文”,讲述了汉字的演变及对组字方法与规律的理论总结,重点交代了秦始皇推行“书同文”。
第二目“书艺历程”,介绍了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的条件及时代风貌对书法艺术的影响。
第三目“篆刻”,简单介绍了篆刻的发展历程。
学情分析本课涉及的内容是学生在初中阶段接触过的知识,比较熟悉。
对于学生来说,比较困难的是如何理解书法艺术特色所反映出的时代特征,因此,可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参与程度和分析、整合能力。
本课内容较为直观,可以展示大量的图片,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感受、认识和理解。
教学重难点1.重点:书法艺术的演变历程。
处理方法:运用探究学习的方法,将学生分成小组,分别针对某个阶段的的书法成就,利用课前时间进行探究,了解书法家生平,鉴赏书法家作品,归纳艺术特色,分析艺术特色所反映的时代特征,并将探究结论在全班进行展示与交流。
岳麓版高中历史 必修三第7课汉字与书法
祝枝山 作品
文徵明 作品
明书法 文征明小楷
关于清代“馆阁体”
“馆阁体” 是一种方正、光沼、乌黑、大 小一律的明代官场书体。 由于康、雍、乾三朝 皇帝对其的钟爱,遂成为当时书法的主流。
欧阳询、张旭、怀素、颜真卿、柳公权 都留下千古绝墨。楷书、行书、草书发展 到唐代时代特点十分突出,对后代的影响 起到规范和楷模的作用。
张旭 《肚痛帖 》 释文:
忽肚痛不可堪/不知是冷热所/致欲服大黄汤/冷热俱有益
《千金帖》
怀素(737-799) 中国唐代书法家,史称 “草圣”。俗姓钱,字 藏真,零陵(今湖南长 沙)人。自幼出家为僧, 刻苦临池,采蕉叶练字, 秃笔成冢,经禅之馀, 从事艺文,喜好草书。 好饮酒,酒酣与发,於 寺壁裹墙,衣裳器具, 无不书之,与张旭合称 “颠张狂素”。
二、书艺历程
“写字最容易泄露一个人的个性,所谓 “字所如谓其书人法”,,从大字抵面不上诬看。是如书果写每的个法字则都, 方写方字正的正艺,术其,人准大确都地拘来谨说。书如法果是伸以胳汉膊字拉 腿为的基,础都的逸线出条格艺外术,,其是人中必国定文豪化放乃,至字东瘦 如方柴文,化其的人一必种定典排型骨的。表字现如形墨式猪。,其人必 定“五百斤油”。所以郑板桥的字就应该 是那样倾斜古怪,才和他吃狗肉傲公卿的 气概相称。”
欧阳询 《九成宫醴泉铭》
柳公权 《玄秘塔碑》
颜真卿 《多宝塔碑》
颜真卿《祭侄文稿》:
是其为怀念在安史之 乱中死于叛军之手的侄 子所作,此帖本是稿本, 原不是作为书法作品来 写的,但正因为无意作 书,所以使此幅字写得 神采飞动,笔势雄奇, 姿态横生,得自然之妙。 为后世誉为“天下第二行 书”。
书法艺术的发展
高中历史必修3(岳麓版)练习:第7课 汉字与书法 Word版含解析
本资源的初衷,是希望通过网络分享,能够为广阔读者提供更好的效劳,为您水平的提高提供坚强的动力和保证 .内容由一线名师原创,立意新,图片精,是非常强的一手资料 .根底夯实1.在考古中,发现了一批甲骨文之前的刻符或早期文字,如舞阳刻符、半坡陶纹、大汶口文字等.以下对它们表述正确的选项是()A.是国|家形成的首|要标志B.与后来的成熟文字有一定的渊源关系C.已经全部得到识读,起到加强各地区联系的作用解析可用排除法 .A项不成立,因为这些刻符还不是成熟的文字,其产生时间远远早于国| ;C项与史实不符;D项迷惑性较大,但在原始社会中,人们生活相对隔绝|,区域交,也与史实不符.答案B,曾亲临泰山封禅,并命丞相李斯刻石以纪功.如果让你从书法的角度来评价李斯所刻的铭文,你认为以下哪一说法最|准确() (导学号52400040)A.圆润纤细,布局均匀,画如铁石,字假设飞动B.起笔、运笔、转折、收笔,都能曲尽其妙C.注重标准法度,端庄浑厚,雍容大度,有意无法解析秦朝的官方字体是小篆,只有A项是描述小篆的特点.答案A3.关于古代书法,有以下一些说法:晋人尚韵,宋人尚意,明人尚姿,清人尚变.据此标准,唐人()B.尚态C.尚志D.尚理解析此题考查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晋人书法有着丰富的内涵、潇洒自然的风韵;唐人书法讲究标准和法度,九宫格就是唐代创造的;宋人书法强调有意无法;明代书法更加强调个性化创造;清人"尚变〞,即追求变化.故正确答案为A项 .答案A4.?美的历程?中说: "它们一个共同特征是,把盛唐那种雄伟豪壮的气势情绪纳入标准,即严格地收纳凝练在一定形式、规律、律令中.〞以下作品最|能表达以上书法特征的是() A.|王羲之 B.张旭 C.颜真卿 D.米芾解析此题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王羲之是东晋书法家,张旭是唐代草书大家,米芾是宋代书法家;颜真卿的楷书注重标准和法度,符合题干材料的要求.应选C项.答案C5. "张颠没(殁)在二十年,谓言草圣无人传.零陵沙门继其后,新书大字大如斗.〞诗中"零陵沙门〞指的是()A.|王羲之B.颜真卿C.吴道子D.怀素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讲的是唐代书法, "张颠〞指的是草书圣手张旭, "零陵沙门〞指的是在草书方面有巨大造诣的怀素和尚 .答案D6.南朝著名的书法家|王僧虔在?笔意赞?中说: "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 .〞这说明他强调书法创作应该()A.效法道家B.有意无法C.形神兼备D.超越古人解析材料"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可知|王僧虔主张要形神兼备 .答案C能力提升7.我国发行的首|套宣纸材质邮票?中国古代书法- -行书?,被称为国|家名片与国宝艺术的完美结合,彰显了宣纸"纸寿千年,墨润万变〞的独特魅力.以下图中属于该套邮票的是()解析根据题干,A项邮票的字体方正,字体多为长方形,属于隶书;B项邮票的字体笔画详,属于楷书;D项邮票中的字体任情纵性、勾连不断,属于草书.行书工整清,C项为行书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答案选C项.答案C8.中国古代书法在开展进程中形成一些时代特点,如右图为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局部),就很能表达"尚意〞的特征.这幅作品字体的特点是() (导学号52400041)A.字形方整,笔画平直稳重B.字形扁方,笔画平稳舒展C.字形严谨,笔画密集繁复D.字形多变,笔画简约流畅解析?黄州寒食诗帖?用笔率意奔放,恣肆挥洒,表达了苏轼情感的波澜起伏,正表达了"宋人尚意〞的特色 .答案D9.阅读以下材料,答复以下问题.材料一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汉字.同样古老的文字还有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尼罗河流域的象形文字,但它们早已湮没在历史的尘封中.唯独甲骨文演变为现代汉字,仍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它还作为根本要素,构成了独特的东方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材料二颜真卿?多宝塔碑?(局部)材料三苏轼认为"我书意造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黄庭坚也主张书法"入神〞,对学习古人要"离迹师神〞.(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要概括汉字的开展演变过程,并指出其演变的特点.(2)观察材料二图片,说明颜真卿书法的特点,并据此探究隋唐时期书法有什么特点.,分析宋代书法的特点及其成因.参考答案(1)过程: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和行书.特点:由繁到简,保存 .(2)颜真卿书法的特点:端正浑厚,雍容大度.隋唐书法的特点:注重标准法度,书法理论日趋成熟.(3)特点:宋朝书法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原因:统治者重视文人,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第7课汉字与书法教案(1)
教学设计第7课汉字与书法从容说课本课教材主要介绍了充满魅力的中国古代汉字与书法艺术、汉字的起源与演变、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和中国篆刻艺术的发展。
本课重点在于掌握中国汉字和书法的发展过程及发展规律,建议通过示例分析、层层设问的方法组织教学;本课难点在于时代变迁对书法艺术的影响,建议学生分组讨论,从分析不同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风气等角度,去分析时代变迁对书法艺术的影响,可以赵佶的瘦金体为例。
教学重点 1.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
2.中国书法艺术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3.中国篆刻艺术的发展特征。
教学难点分析时代变迁对书法艺术风格的影响。
教具准备 1.多媒体课件、甲骨文等文字图片。
2.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的书法字帖、碑帖。
3.篆刻的图章。
课时安排 1课时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中国古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
2.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阶段及基本特征。
3.通过对中国古代汉字的演变过程的分析,培养从基本史实中探寻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
4.通过对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赏析,培养初步鉴赏书法艺术的能力,并从中探究出时代变迁对书法艺术风格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向学生展示甲骨文等文字的图片及书法碑帖,激发学生了解中国文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的兴趣。
2.让学生对比分析不同朝代书法家艺术风格的差异,使学生逐步感受到探究历史问题的乐趣,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并让学生联系“文如其人”的观点,探究时代变迁对书法艺术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艺术魅力。
2.认识到汉字是传承祖国悠久辉煌文明的载体,是祖国优秀文化传统的一部分,书法艺术则是中国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的艺术成就,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文明的认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对祖国灿烂历史的自豪之情。
3.通过时代变迁对书法艺术风格的影响,让学生初步理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哲学原理。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导入一:展示西安碑林的碑帖和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的书法字帖,提问:很多同学都练过书法,对这些字帖都非常熟悉,那么你们知道中国的汉字是怎样产生的吗?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有些什么特点呢?导入二: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王小丫主持了一个“开心词典”的节目,在节目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参赛选手连一些基本的汉字都不会,我们有时真恨不能跑进电视去代他写,是吗?这说明我们今天全民学外语的时候,对自己的母语汉语的学习是多么薄弱啊!而如果问到汉字是怎样产生的,又经过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则恐怕更没有多少人能回答出来了。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7课《汉字与书法》教案
《汉字与书法》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文字发明的作用及其发展历程(2)掌握汉字发展为书法的条件和书艺的发展历程(3)掌握篆刻艺术的发展历程(4)学会欣赏汉字独特的特征,能辨认中国各自书体,识别中国名家的主要作品,并说出中国书艺的主要历程,从历史角度赏析名人作品。
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通过对同一人物或作品的不同角度的探究,充分领略中国书法艺术的魅力。
(2)教师要帮助学生总结归纳汉字演变的基本脉络,归纳汉字由繁到简的总趋势,可采用师生对话的方式来完成。
(3)出示历代名书法家的作品画册,体会其不同的艺术韵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领悟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底蕴,体会祖国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
(2)通过汉字、书法、印章艺术的发展演变的学习,深刻认识伟大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汉字对中华文明的绵延不绝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以此培养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感及提高艺术鉴赏力和内心修为。
重点与难点重点书法艺术的演变历程。
难点书法艺术的特点与历史特征的关系。
教学过程课堂导入北京奥运会会徽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含义,它将中国具有5000多年历史的印章和书法等艺术形式与体育运动特征结合起来,表达了13亿中国人民对于奥林匹克运动的美好憧憬和欢迎八方宾客的热情与真诚。
中国是汉字的王国。
在祖国大地上,我们到处都能见到汉字,汉字用各种表现形式发挥着它的装点美化作用;我们每一个人,也天天要接触汉字。
那么,中国的汉字到底有多少个呢?【板书】一、从汉字起源到“书同文”汉字的起源。
汉字源远流长。
它既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又是至今硕果仅存的一种方块表意文字。
早在六千多年前,原始社会晚期,汉民族先民在各种器物上刻画的符号,渐渐演变成为汉字。
汉字起源于图画,原始文字大多是象形字,是可读出来的图画,称为“文字图画”。
象形字越来越符号化,逐渐脱离画画,形成汉字。
汉字经历了怎样的演变?甲骨文(商代)——金文(商代)——籀文(商周)——(春秋战国)文字紊乱——(秦始皇)“书同文”:小篆、隶书——楷书汉字演变的基本脉络。
第7课汉字与书法教案岳麓版必修三.doc
第7课汉字与书法说课稿宁阳四中黑宇峰各位评委,我说课的内容是《汉字与书法》,下面我将从指导思想、教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向大家作出说明。
一、指导思想依据三环节课改精神和高中学段的特点,本节课设计上突出两个意识:即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意识,围绕两个依托:即依托学案和课堂教学的时效,通过对重点的落实和难点的突破,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探究的良好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当堂学习,当堂掌握的学习习惯,以追求课堂教学的最大实效。
二、说教材1、教材内容及地位本节课是高二历史教材必修三第二单元第一课,本单元以文化艺术为主线,而文字与书法作为中华文华的载体,在中华民族的融合与凝聚力方面,在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祖国统一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和后边几课的诗歌、小说、戏曲息息相关。
而且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不曾中断,汉字功不可没,因此本节内容肯有开篇点题的作用。
在本单元的地位不可小觑。
2、教学目标根据考纲和新课标要求,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部分:(1)知识与能力熟悉汉字的演变及书法、篆刻艺术的发展历程,掌握“书同文”“印宗秦汉”的史实依据。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汉字演变、书法发展历程、篆刻艺术的学习,培养学生概括、归纳、自主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悟民族文化的丰富底蕴,认识祖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3、教学重难点重点:根据课标要求,本节重点为:书艺的发展历程。
难点:书法艺术的特点与历史特征的关系。
(学生通过学习对书艺的演变、发展有了表层认识,但对书艺与历史特征、社会特征的深层理解中很难一步到位,教师需要深入浅出的讲解,引导。
)三、说教法1、在重点落上采用“依据学案自主预习、自主探究”法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设疑讨论、合作探究”法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讲练结合法。
集体教学和个别指导法。
多媒体教学法。
2、在难点突破上采用合作探究、小组讨论法。
抓关键环节,分步骤列表分析法:如对历代书法的特点,就是这样突破的。
岳麓版必修三 学案 第7课_汉字与书法
高二历史学案( 新授课 )课题:第7课汉字与书法主备人:审核人:使用时间班级姓名学号学案编号7【课程标准】概述汉字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法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课标解读】掌握汉字和绘画艺术的产生和发展历程:原始的刻画符号;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秦汉刻石;王羲之、张旭、怀素、欧阳询、柳公权、宋代四大家。
【课前预习案】一、从汉字起源到“书同文”1.汉字的起源与发展历程(1)新石器时代:陶器上就出现了一些___________,这与后来的成熟文字有一定的渊源关系。
(2)商周时期:商代的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汉字,商周时期出现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被称为。
(3)春秋战国:汉字的使用更为广泛和频繁,人们对文字的丰富、发展做了有益的尝试。
(4)秦朝时期:秦始皇推行“”,以小篆为基础,统一全国的文字,后推广书写简便的,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意义:它将人们的思维、语言、经验以及复杂的社会现象记录下来,使文化得以传播交流、世代传承。
二、书艺历程1.形成条件(1)材料:____________________为富于个性化的艺术创造准备了很好的材料。
(2)动力: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成。
(3)文具: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文具的改进。
2.书法特点:以________________空间和_____________刚柔枯润来抒情达意,显现了_____________审美情趣。
3.发展历程①秦小篆_______________(1)实用性文字:②汉隶_________________(2)自觉的书法艺术:魏晋南北朝原因:①社会动荡、政治混乱,士人将自己的道德情操和理想融入绘画之中。
②佛道发展,文化多元。
③造纸术的传播,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
代表:东晋___________,其书法理论是。
(3)新的高峰:隋唐原因:唐代国家的统一,国势强盛,经济繁荣,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空前兴盛,文化全面辉煌。
岳麓版高中历史三第二单元第7课《汉字与书法》教案(4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三第二单元第7课《汉字与书法》教案(4页)【教材分析】本课属于岳麓版必修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的第一课,具有开篇点题的作用。
本课的主题线索是:汉字是一种专门的表意文字,并衍生出专门的东方书法、篆刻艺术。
第一目“从汉字的起源到“书同文”,讲述汉字的演变及对组字方法与规律的理论总结,重点交代了秦始皇推行“书同文”。
第二目“书艺历程”,讲述了汉字进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的条件及时代风貌对书法艺术的阻碍。
第三目“印宗秦汉”,讲述我国古代篆刻艺术的成就,相对本课主题属于次要内容。
【学情分析】汉字与我们的学习生活紧密相关,汉字的历史能引起学生的探究爱好。
但学生对汉字衍生出来的书法与篆刻艺术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关于其精髓却未能把握,专门是如何把对书法艺术的鉴赏放到具体的历史背景下分析体会有一定难度。
因此,依照学生原有知识储备的实际情形,本课通过展现生动丰富的文字、图片等材料,使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感知汉字进展史的同时,提高学生归纳、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形成“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集中反映”的历史观。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把握文字的进展演变历程;把握书艺的进展历程以及书法艺术形成和进展的条件、缘故;了解篆刻艺术的进展概况。
二、过程与方法在观赏各种书体和篆刻书法作品的同时,学会辨认中国各种书体,识别中国名家的要紧作品,并说出中国书艺的要紧历程,从历史角度赏析名人作品;将书法放在时代大背景下进行摸索,分析时代变迁对书法风格的阻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赏书法和篆刻作品、明白得书法、篆刻的艺术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乐趣,并从中领会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底蕴,体会祖国历史文化的专门魅力。
【教学重点】汉字、书法的进展历程。
【教学难点】书法艺术的特点与历史特点的关系。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展现、教材阅读、制作表格使学生把握。
通过设置情境与问题,学生自主探究知识。
【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文字,是人类记录语言、表情达意的图形符号。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第7课《汉字与书法》教学设计
第七课《汉字与书法》教学设计学校:韶关市第一中学学科:历史年级:高二级姓名:张艳文【所用教材】历史必修第三册,第二章一节32-35页出版社:岳麓书社【课程标准】概述汉字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法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教学目标】1、概述汉字的演变过程及演变特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探讨时代变迁对书法风格的影响,提高书法、篆刻艺术的审美素养。
2、通过阅读分析相关历史材料,知道汉字的演变与书法、篆刻艺术的发展历程,并认识到汉字演变与书法艺术发展的规律。
通过对书法与时代背景关系的探究,培养学生从基本史实中探寻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
3、认识到汉字和书法是祖国优秀文化传统的一部分,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热爱。
【教学重点】汉字的演变发展,书法艺术和篆刻艺术的发展历程。
【教学难点】汉字的演变规律,时代背景对书法艺术的影响,理解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关系。
【教学方法】讲述法;材料分析法;作品赏析法【课文核心知识】通过对课程标准的解读,本组把课文的核心知识理解为:一、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和它的书写特点。
二、了解中国书法艺术的基本特征及它和时代风貌的关系。
【课文知识要点】一、汉字的演变和发展:1、发展历程: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行书、草书、楷书2、认识小篆和隶书的书写特点:(1) 小篆圆润纤细,布局均匀,富于图案美,多用于章刻;(2) 隶书雄放洒脱,浑厚深沉,横笔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二、书法艺术的发展历程:(一) 书法艺术发展的条件1、单体汉字字形丰富、数量庞大;2、士人阶层的逐渐形成;3、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
(二)书法的发展历程1、秦汉为自发阶段(实用性为主),魏晋南北朝进入自觉阶段。
2、不同时期的书法大家和他们的艺术特点3、行书、草书、楷书的特点(1) 行书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兼有楷书和草书的长处。
(2) 草书写意性发挥到极致,变化丰富,奔放跃动、狂放。
(3) 楷书笔画祥备、结构严整,注重规范法度。
2018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第7课《汉字与书法》优质教案(4页)-文档资料
第7课汉字与书法【课标要求】:概述汉字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法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概述汉字起源及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汉字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2、过程与方法:概括文字的发明和书法艺术的发展历程,说明文字的演变与书法的关系,认识时代变迁对书法风格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中国古代书法艺术,认识到其对现实生活的重要性。
通过古代书法艺术,体会中国古代艺术的异彩纷呈,绚丽多姿,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增强民族自信心。
【学情分析】:本课内容较为简单,但艺术性强,尤其是学生对于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文字的发展历程以及独立分析书法的特征还有一定的难度,在这方面还需要教师的点拨和引导。
重点:掌握中国古代文字的发展历程及成因。
难点:分析中国古代书法的基本特征。
【教学设计】:导入:请同学们阅读本课的引言:汉字构型独特,数量繁富,是一种形、义、音紧密结合的单体文字,记录着世界上最大一支人群的“母语”。
它经历了约7000年的发展,至今仍充满活力。
汉字不仅是一种传播和交流的工具,它还作为基本要素,构成了独特的东方书法、篆刻艺术。
今天,我们学习第7课汉字与书法。
一从汉字起源到“书同文”1、汉字的起源:图画文字→象形字的符号化→汉字汉字,它既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又是至今硕果仅存的一种方块表意文字。
世界上另外几种最古老的文字,如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创造的楔形文字、尼罗河流域古埃及人创造的圣书字、中美洲印第安族玛雅人创造的象形文字,都已经成为死文字,不再使用。
汉字从距今三千多年的甲骨文字,一直到今天的现代文字,尽管在形体上、读音上或字义上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在性质上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
现代汉字是从古代汉字基础上逐渐演变、发展而来的。
我国的汉字起源于图画,原始文字大多是象形字,是可读出来的图画,称为“图画文字”。
距今五六千年的半坡、姜寨、大汶口遗址出土的陶器上的刻画符号,是原始文字的雏形。
2018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7课 汉字与书法学案
第7课汉字与书法课堂预习·温故知新温故知新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过程春秋战国秦朝西汉(创立)()()()魏晋隋唐宋明明清()()()()新课感知课标要求:概述汉字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法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全面认识不同时期的书法艺术课堂学习·互动探究知识精讲一、汉字的起源与发展演变历程及演变趋势汉字形体演变的过程可以分为古文字和隶楷两大阶段。
在古文字阶段,汉字形体演变的序列是甲骨文、金文、篆书、秦隶。
在隶楷阶段,汉字形体演变的序列是隶书、楷书。
隶书盛行于汉代。
魏晋时期是隶书向楷书的过渡阶段。
楷书盛行于隋唐。
隶书、楷书是正式字体。
在隶楷阶段,还出现了辅助书体──草书和行书。
汉字的演变总趋势是由繁到简;汉字字形字体逐步规范化、稳定化;字体新旧交替,逐步替变。
二、中国古代汉字发展为书法艺术的原因①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汉字作为文化传播交流工具的功能在发生变化,以适应人们和社会对精神生活的需求。
②汉字作为一种字形丰富、数量庞大的单体文字,为富于个性化的艺术再创造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③随着文化的发展,知识群体的形成,成为书法艺术产生的动力。
④东方审美情趣喜以笔墨黑白空间和线条刚柔枯润来抒情达意,为书法艺术提供了丰厚的社会土壤。
⑤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也为这一时期书法技巧创新提供了条件。
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危机的加深,使一个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逐渐形成,书法成为表达自我对意境、神韵、风骨追求的理想形式,书法艺术在这一时期最终形成。
三、中国书法艺术发展的特点①魏晋以前,自发阶段,注重书法的实用功能。
②魏晋时期,由隶书延伸出的楷书、行、草,通过众多书法家自觉努力臻于成熟,书法的审美功能超越实用功能。
③社会发展决定书艺的发展,书艺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发展在不同阶段的特点.④个性化趋势明显。
课堂点拨例1、(福建文综·13)表2中的日文写法主要仿自中国某种书法字体。
唐代擅长这一书体的书法家是()A.王羲之 B.颜真卿 C.柳公权 D.怀素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古代书法艺术和书法名家。
高二历史(岳麓版)必修3导学案:第7课 汉字和书法
第7课汉字与书法【课标要求】概述汉字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法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1、了解汉字、书法和篆刻的发展历程2、掌握书法艺术的特点与历史特征的关系【知识梳理】(一)汉字的发展1、汉字的起源与发展历程是怎样的(新石器时代、商周时期、春秋战国、秦朝)?2、汉字的统一有何意义?3、汉字的演变呈现出什么趋势?(二)书法艺术的发展1、自发的书法艺术①秦小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汉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秦汉时期:秦小篆、汉隶已具有书法美感,但大多为实用性文字。
2、自觉的书法艺术书法艺术从自发阶段向自觉阶段过渡在什么时候?有何有利条件?有利条件:【重点突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历史上都是个激荡的时代,它所统辖的是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的时期。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宋朝……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
商业革命的根源在于中国经济的生产率显著提高。
技术的稳步发展提高了传统工业的产量……水稻早熟品种的引进……经济活动的迅速发展还增加了贸易量。
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尤其是宋朝,对外贸易量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候。
——《全球通史》材料二英国科学院院士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说:“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
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材料三北宋兴起的新儒学讲究由心而发,格物致知,在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缺)一,不为成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他还认为,“我书意造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
……北宋宫廷画院曾出过一道考题:“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获得第一名的却画着船夫躺在船尾,独自吹着笛子。
画家要表达题中的“无”,是“非无舟人,只无行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7课汉字与书法一、从汉字起源到“书同文”1.汉字起源:在新石器时代,陶器上出现的刻画符号。
2.汉字成熟(1)距今约3 000多年的商代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汉字。
(2)商周时期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被称为“金文”。
3.汉字统一(1)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文字不统一状况,不利于文化的发展和生产的进步。
(2)概况:秦始皇推行“书同文字”,以秦国的小篆为基础,统一全国文字,后来隶书也得到推广。
(3)意义: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书艺历程1.汉字发展为书法艺术的条件(1)材料:字形丰富、数量庞大的单体汉字,为富于个性化的艺术再创造准备了很好的材料。
(2)动力:魏晋南北朝时期,士人群体的形成,书法成为士人表达自我对意境、神韵、风骨追求的理想形式。
(3)文具: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为这一时期书法技巧的创新提供了条件。
2.主要历程(1)秦汉:秦小篆和汉隶已具有书法的美感,但大多还是实用性文字。
(2)魏晋:书法艺术开始进入自觉阶段,东晋王羲之成为“书圣”,名作是《兰亭序》。
(3)隋唐:书法艺术达到新高峰,草书有“颠张(旭)狂(怀)素”,楷书有欧阳询和“颜(真卿)筋柳(公权)骨”。
(4)宋代:宋代重文,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样,书法艺术出现各具情态的“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倡导“有意无法”。
(5)明代:随着社会进一步平民化、世俗化,更加强调个性化的创造。
3.基本特征:通过自由变化的线条和疏密得宜的布局,同时将绘画艺术的情境美和书法的内容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表现士人追求自我理想和个性的独特的艺术。
[轻巧识记] 书法艺术[名师点拨]中国古代汉字成为一门艺术的原因(1)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汉字作为文化传播交流工具的功能发生变化,以不断适应人们和社会对精神生活的需求。
(2)汉字作为一种字形丰富、数量庞大的单体文字,为富于个性化的艺术再创造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3)随着文化的发展,知识群体不断形成,成为书法艺术产生发展的动力。
(4)笔墨纸砚等文具的改进,也为书法技巧的不断发展与创新提供了条件。
(5)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个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逐渐形成,书法成为士大夫表达自我对意境、神韵、风骨追求的理想形式,促进了书法艺术的最终形成。
1.商代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汉字。
秦统一后,秦始皇推行“书同文字”,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魏晋时期,书法兼具审美功能与实用功能,成为一门艺术。
隋唐一统,书法艺术达到了新的高峰,书法理论也日趋成熟。
宋代,书法艺术出现各具情态的苏、黄、米、蔡四大家。
明代书法更加强调个性化的创造。
3.汉字的书法通过自由变化的线条和疏密得宜的布局,将绘画艺术的情境美和书写的内容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表现士人追求自我理想和个性的独特的艺术。
[材料一](1)观察上述两图,说明张旭和颜真卿书法的特点。
[教你读史]注意图示中文字的特点及材料出处。
[提示] 特点:张旭的草书狂放不羁;颜真卿的楷书端庄浑厚,雍容大度,讲求规范法度。
[材料二] 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成为书也”。
“我书意造本无法”。
(2)请根据材料二回答宋代书法的特点。
[教你读史]注意材料中的关键句“我书意造本无法”。
[提示] 推崇魏晋书法风范,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
[材料三] 明代,生活于苏州的祝枝山、文徵明虽为好友,但书法情态迥然有别,祝枝山书法潇洒风流,如斜雨疾风;文徴明书法则温柔婉约,如春日柳莺。
(3)请根据上述材料指出,明代书法发展的趋势是什么?[教你读史]通过祝枝山、文徴明的书法风格特点,并结合材料一、二的书法特点,以此概括时代的发展趋势。
[提示] 明代书法随着社会进一步平民化、世俗化,更加强调个性的创造。
时代变迁对书法风格的影响(1)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社会动荡,一个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逐渐形成,书法成为士人表达自我对意境、神韵、风骨追求的理想形式。
(2)隋唐时期,国家统一强盛,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繁荣时期,书法也体现出大国盛世气象,或狂放不羁,极尽张扬个性之能事,或雍容大度,力求建立新的法度。
(3)宋代市民阶层兴起,通俗文化逐步繁荣,文风很盛,社会生活丰富多样,书法重视个性而忽略法度。
(4)明代则因一方面商品经济发展,市民生活丰富,一方面思想控制严密,所以书法更加世俗化、平民化,强调个性化创造。
题组一汉字的演变1.有古代学者论述某字体的形成时说:“(官员)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即胥吏)佐书。
”据此推断,该字体是( )A.小篆 B.隶书 C.行书 D.草书解析:选B 依据材料“(官员)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佐书”信息可知,当时官员奏事公文往来频繁,而官方文字小篆书写速度较慢,难以完成,故让胥吏修改,遂成“佐书”(隶书),隶书去繁就简,字形变圆为方,笔划改曲为直,更便于书写,B项符合题意。
2.随着佛教在我国的盛行,魏晋时期出现了一批以抄写经籍为生的“经生”,而且形成了一种新的书体——“写经体”。
这说明( )A.魏晋时期我国文学艺术达到最高峰B.魏晋时期的书法最高成就是“写经体”C.书法艺术发展离不开社会生活需要D.书法艺术的产生源于宗教艺术的发展解析:选C 材料反映了佛教盛行——出现抄写经籍为生的“经生”——形成新的书体“写经体”,从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出,我国书法艺术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生活的需要,故C项正确。
3.郭沫若曾评价说:“……秦始皇的书同文字,是废除了大量区域性的异体字,使文字更进一步整齐简易化了,这是在文化上的一大功绩。
”郭沫若之所以高度评价秦始皇的书同文字措施,主要是因为书同文字( )A.使隶书更加规范使用B.为汉字的艺术化奠定基础C.使文字简洁明了实用D.促进中华文化交融和进步解析:选D 书同文的字体是小篆,书同文使文字更进一步整齐简易化了,便于了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的融合和进步。
题组二书法艺术4.米芾是北宋著名的书法家,其字体势展拓,笔致浑厚爽劲,自谓“刷字”。
镇江在修建“米芾公园”期间征集其流落在民间的书法作品,以下书法作品中最有可能是米芾作品的是( )解析:选D 从A、B、C、D四个选项中字体的特点可以看出只有D项符合题意。
5.《楹联续话》卷一:“书道入神明落纸云烟今古竞传八法,酒狂称圣草满堂风雨岁时宜奠三杯。
”下列作品与楹联描述的书法风格一致的是( )解析:选A 题干材料是后人对唐代草书大家张旭书法成就的评价,张旭擅长草书,世称“草圣”,《古诗四帖》是草书,故A项正确。
《兰亭序》是行书,《贺捷表》是楷书,《乙瑛碑》拓片是隶书。
6.下图是苏轼的书法作品《黄州寒食诗帖》,它问世于苏轼被贬黄州,仕途受挫的1082年。
《黄州寒食诗帖》通篇跌宕,洋溢着起伏的情绪,迅疾而稳健,痛快淋漓,一气呵成。
这一作品( )A.奔放跃动,线条流畅纵情B.整齐安定,结构平衡对称C.雅俗共赏,字形斜正交错 D.结构严整,笔画平直稳重解析:选C “奔放跃动”是对草书的评述;“整齐安定,结构平衡对称”是对隶书的表述;“字形斜正交错”是对行书特点的表述,故C项正确;“结构严整,笔画平直稳重”是对楷书的表述。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米芾是北宋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右图所示)兼有楷书和草书的长处,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
据此你判断他所擅长的书体是( )A.甲骨文B.小篆C.隶书D.行书解析:选D 行书界于楷书、草书之间,米芾书法“兼有楷书和草书的长处”故当为行书,故D项正确。
2.有人对书法字体的特色分别作了如下评述,其中对秦朝标准字体的评述是( )A.“状如龙蛇,勾连不断” B.“笔画圆弧,富有奇趣”C.“结体扁平,方劲古拙”D.“不真不草,流动奔放”解析:选 B 秦朝的标准字体是小篆,“状如龙蛇,勾连不断”是对草书的评述,“笔画圆弧,富有奇趣”是对小篆的评述,“结体扁平,方劲古拙”是对隶书的评述,“不真不草,流动奔放”是对行书的评述。
3.右图为素称“书法之山”的镇江焦山《瘗(yì,埋葬)鹤铭》摩崖拓本,作者为葬鹤而作斯铭。
其书法奇特,较为成熟的楷书之中参以篆隶,行笔苍古,体势开张,扬名于世,有“大字之祖”“书家冠冕”之美誉。
据此推断它最早可作为下列哪一时期书法艺术研究的重要实物资料( )A.先秦B.秦汉C.六朝D.隋唐解析:选C 根据题干中“楷书之中参以篆隶”的信息,可知这一时期的书法艺术已经出现楷书,故A项错误;秦汉时期的书法以篆书和隶书为主,故B项错误;魏晋南北朝时期楷书出现,故C项正确;隋唐之前,楷书就已经出现,故排除D项。
4.(王羲之)其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
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
据此推断,该字体是( )A.楷书 B.隶书C.行书 D.草书解析:选C 王羲之的大意是,我的书法和钟繇相比,可以说不相上下;和张芝的草书相比,也如同大雁排行。
钟繇擅长楷书,张芝擅长草书,王羲之的字体应该是楷书与行书的特点兼而有之。
5.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不同字体各具特色。
下列评述符合唐代颜真卿《祭姪文稿》的是( )A.笔画圆弧,字形斜长交错B.笔画详备,气象端庄浑厚C.不真不草,字体舒展流动D.结体扁平,笔画方劲古拙解析:选C 颜真卿的《祭姪文稿》是行书的代表,笔画圆弧是篆书特点,结体扁平是隶书的特点,端庄浑厚是楷书的特点,行书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故C项正确。
6.右图是元代书法家赵孟的书法作品。
该作品的书法艺术风格属于( )A.小篆B.隶书C.草书D.楷书解析:选D 楷书字形方正,规矩严整,与该作品的书法艺术风格一致,故D项正确。
7.某学者就楷书在唐代的流行说道:“凡高文大册、殿宇庙堂之中记铭、纪功颂德之碑文,必都以楷书为主。
”唐人崇尚楷书主要是因为其( )A.笔画圆匀、便于装饰B.变化丰富、奔放跃动C.线条流畅、任情纵性 D.通俗易识、端重庄严解析:选D 楷书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端庄浑厚、笔势开张、雍容大度,具有其他书体不可比拟的实用价值。
故唐人崇尚楷书。
8.“结体方正茂密,笔画横轻竖重,笔力雄强圆厚,气势庄严雄浑。
”这是对唐代一位书法家的评价。
下列最有可能是这位书法家作品的是( )解析:选D 题干所述信息的字体为楷书,A为行书,B为隶书,C为草书,D为楷书。
二、非选择题(18分)9.阅读下列图文: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请回答:(1)从材料一中你可以看出我国汉字的起源是什么?(4分)(2)从材料二中的秦砖、汉瓦与画像石中,你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6分)(3)请你从材料三中汉字“车”的变化中总结汉字演变的基本规律是什么?(4分)(4)如果你想进一步研究汉字的实用和审美功能,可以采取哪些有效的方式?(4分)解析:第(1)(3)问,材料中有明显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