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连续系统的时域分析法
合集下载
第二章 连续系统的时域分析
c2 du 2 (t ) u1 (t ) − u 2 (t ) = R2 dt
du (t ) 整理方程组得:d 2u2 (t ) + 7 2 + 6u2 (t ) = 6e(t ) dt 2 dt 特征方程:a2+7a+6=0 特征根:a=-1, a=-6 齐次解:rh(t) = A1e-t +A2e-6t
5
第二章 连续系统的时域分析
② 选定特解后,将它代入到原微分方程,即得到一个由 yh(t)及其各阶导数以及激励共同组成的一个非齐次微 分方程,依据此方程求出待定系数,然后可确定方程 的特解。
3. 求系统的全响应y(t)
y(t)=方程的全解y(t)=齐次解yh(t) + 特解 yP(t)
=自由响应+强迫响应 将上面方程的全解代入系统的初始条件即可得齐次解中 的待定系数,从而进一步得到系统的全响应。此时, 方程的齐次解yh(t)为系统的自由响应,特解yP(t)为系 统的强迫响应(固有响应)。
解: 由原方程可得
dh 2 (t ) dh(t ) +3 + 2h(t ) = 2δ ′(t ) + 3δ (t ) 2 dt dt
(t ≥ 0)
特征方程: λ2+3λ+2 = 0 特征根: λ1= -1,λ2= -2,且n > m
h (t ) = Ae − t u (t ) + e −2 t (t ) u(t)
20
第二章 连续系统的时域分析
式中A、B为待定系数,将h(t)代入原方程 式,解得A=1,B=1。因此,系统的冲激 响应为 h(t ) = e − t u(t ) + e −2 t (t )
21
第二章 连续系统的时域分析
du (t ) 整理方程组得:d 2u2 (t ) + 7 2 + 6u2 (t ) = 6e(t ) dt 2 dt 特征方程:a2+7a+6=0 特征根:a=-1, a=-6 齐次解:rh(t) = A1e-t +A2e-6t
5
第二章 连续系统的时域分析
② 选定特解后,将它代入到原微分方程,即得到一个由 yh(t)及其各阶导数以及激励共同组成的一个非齐次微 分方程,依据此方程求出待定系数,然后可确定方程 的特解。
3. 求系统的全响应y(t)
y(t)=方程的全解y(t)=齐次解yh(t) + 特解 yP(t)
=自由响应+强迫响应 将上面方程的全解代入系统的初始条件即可得齐次解中 的待定系数,从而进一步得到系统的全响应。此时, 方程的齐次解yh(t)为系统的自由响应,特解yP(t)为系 统的强迫响应(固有响应)。
解: 由原方程可得
dh 2 (t ) dh(t ) +3 + 2h(t ) = 2δ ′(t ) + 3δ (t ) 2 dt dt
(t ≥ 0)
特征方程: λ2+3λ+2 = 0 特征根: λ1= -1,λ2= -2,且n > m
h (t ) = Ae − t u (t ) + e −2 t (t ) u(t)
20
第二章 连续系统的时域分析
式中A、B为待定系数,将h(t)代入原方程 式,解得A=1,B=1。因此,系统的冲激 响应为 h(t ) = e − t u(t ) + e −2 t (t )
21
第二章 连续系统的时域分析
《信号与系统》第2章
确定 P:将 yp(t) = P 代入微分方程
5 P 10 P 2
特解: y p ( t ) 2 全解: y ( t ) Ae t cos( 2 t ) 2 确定 A 和 θ : y ( 0 ) A cos 2 3
y ( t ) Ae
t
t
t
y p ( t ) P1 e
( P1 t P1 P0 ) e
t
( P1 t 2 P1 P0 ) e
t
t
( P1 t 2 P1 P0 ) e
3 ( P1 t P1 P0 ) e
2 ( P1 t P0 ) e
t
t
bm f
( t ) b m 1 f
( t ) b1 f
b0 f (t )
或缩写为
i0
n
ai y
(i)
j0
m
bj f
( j)
ai 和 bj 均为常数, an = 1。
3
微分方程的全解的组成
•由齐次解和特解组成; •由自由响应和强迫响应组成; •由稳态响应和瞬态响应组成;
( Pr t Pr 1 t
r r 1
P1 t P0 ) e
t
9
微分方程经典解小结
• 关于齐次解:
– 解的一般形式为指数函数; – 若有多重特征根,则解为多项式与指数函数相乘; – 复根与实根的本质是相同的。
• 关于特解:
– 激励的形式主要有两种:指数函数与多项式; – 相应的响应也有两种形式:指数函数与多项式; – 当与特征根相重时,乘一多项式。
( n 1 )
( t ) a1 y
5 P 10 P 2
特解: y p ( t ) 2 全解: y ( t ) Ae t cos( 2 t ) 2 确定 A 和 θ : y ( 0 ) A cos 2 3
y ( t ) Ae
t
t
t
y p ( t ) P1 e
( P1 t P1 P0 ) e
t
( P1 t 2 P1 P0 ) e
t
t
( P1 t 2 P1 P0 ) e
3 ( P1 t P1 P0 ) e
2 ( P1 t P0 ) e
t
t
bm f
( t ) b m 1 f
( t ) b1 f
b0 f (t )
或缩写为
i0
n
ai y
(i)
j0
m
bj f
( j)
ai 和 bj 均为常数, an = 1。
3
微分方程的全解的组成
•由齐次解和特解组成; •由自由响应和强迫响应组成; •由稳态响应和瞬态响应组成;
( Pr t Pr 1 t
r r 1
P1 t P0 ) e
t
9
微分方程经典解小结
• 关于齐次解:
– 解的一般形式为指数函数; – 若有多重特征根,则解为多项式与指数函数相乘; – 复根与实根的本质是相同的。
• 关于特解:
– 激励的形式主要有两种:指数函数与多项式; – 相应的响应也有两种形式:指数函数与多项式; – 当与特征根相重时,乘一多项式。
( n 1 )
( t ) a1 y
信号与系统第二章第一讲
i
则相应于1的k阶重根,有k项:
( A1t k 1 A2t k 2 Ak 1t Ak )e1t ( Ai t k i )e1t
i 1
k
例2-3
信 号 与 系 统
求如下所示的微分方程的齐次解。
Hale Waihona Puke d3 d2 d r (t ) 7 2 r (t ) 16 r (t ) 12r (t ) e(t ) 3 dt dt dt
等式两端各对应幂次的系数应相等,于是有:
信 号 与 系 统
特解为: 联立解得:
3B1 1 4 B1 3B2 2 2 B 2 B 3 B 0 2 3 1
统
线性时不变系统
线性的常系数微分方程
按照元件的约束特性及 系统结构的约束特性
也即:
具体系统物理模型
常系数微分方程建立
(1)元件端口的电压与电流约束关系
iR (t ) R
信 号 与 系 统
vR (t )
C
vR (t ) iR (t ) R
dvC (t ) iC (t ) C dt
vR (t ) Ri R (t )
与
时域经典法就是直接求解系统微分方程的方法。这种方 系 法的优点是直观,物理概念清楚,缺点是求解过程冗繁,应 用上也有局限性。所以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人们普遍喜欢 统 采用变换域分析方法(例如拉普拉斯变换法),而较少采用时 域经典法。20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δ(t)函数及计算机的普 遍应用,时域卷积法得到了迅速发展,且不断成熟和完善, 已成为系统分析的重要方法之一。时域分析法是各种变换域 分析法的基础。
信 号 与 系 统
is (t )
则相应于1的k阶重根,有k项:
( A1t k 1 A2t k 2 Ak 1t Ak )e1t ( Ai t k i )e1t
i 1
k
例2-3
信 号 与 系 统
求如下所示的微分方程的齐次解。
Hale Waihona Puke d3 d2 d r (t ) 7 2 r (t ) 16 r (t ) 12r (t ) e(t ) 3 dt dt dt
等式两端各对应幂次的系数应相等,于是有:
信 号 与 系 统
特解为: 联立解得:
3B1 1 4 B1 3B2 2 2 B 2 B 3 B 0 2 3 1
统
线性时不变系统
线性的常系数微分方程
按照元件的约束特性及 系统结构的约束特性
也即:
具体系统物理模型
常系数微分方程建立
(1)元件端口的电压与电流约束关系
iR (t ) R
信 号 与 系 统
vR (t )
C
vR (t ) iR (t ) R
dvC (t ) iC (t ) C dt
vR (t ) Ri R (t )
与
时域经典法就是直接求解系统微分方程的方法。这种方 系 法的优点是直观,物理概念清楚,缺点是求解过程冗繁,应 用上也有局限性。所以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人们普遍喜欢 统 采用变换域分析方法(例如拉普拉斯变换法),而较少采用时 域经典法。20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δ(t)函数及计算机的普 遍应用,时域卷积法得到了迅速发展,且不断成熟和完善, 已成为系统分析的重要方法之一。时域分析法是各种变换域 分析法的基础。
信 号 与 系 统
is (t )
信号与系统分析第二章 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
第二章 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
2.1.1
对系统进行分析时, 首先要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 对于电的系统, 只要利用理想的电路元件, 根据基尔霍 夫定律, 就可以列出一个或一组描述电路特征的线性 微分方程。 现举例来说明微分方程的建立方法。
第二章 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
例2.1 图2.1所示为RLC串联电路, 求电路中电流i(t) 与激励e(t)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 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
(3)
y(t) C 1 e t C 2 e 6 t5 2c 0 1o 2 t)s 5 3 (s0i2 n t) (
D(p)y(t)=N(p)f(t)
y(t) N(p) f (t) D(P)
式(2.15)中的 N ( p ) 定义为转移算子, 用H(p)表示,
D (P)
(2.14) (2.15)
H (p ) N D ( (P p ) ) b a m n p p m n a b n m 1 1 p p n m 1 1 a b 1 1 p p a b 0 0 (2.16)
t0
解 (1) 齐次解。 由例2.4 yh (t)=C1e-t+C2e-6t
第二章 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
(2) 特解。 查表2.2, yp(t)=B1cos (2t)+B2sin(2t)
-14B1+2B2-6=0 2B1+14B2=0
于是,
B15201,
B2530
yp(t)5 20 c 1o2ts) (530 si2 nt)(
第二章 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
3. 用算子符号表示微分方程, 不仅书写简便, 而且在建 立系统的数学模型时也很方便。 把电路中的基本元件R、 L、 C的伏安关系用微分算子形式来表示, 可以得到相应 的算子模型, 如表2.1所示。
《信号与系统》第2章1
信号与系统讲稿
二. 系统模型的建立是有一定条件的:
1. 对于同一物理系统在不同条件之下,可以得到不 同形式的数学模型。(参考书中P29) 2. 对于不同的物理系统,经过抽象和近似有可能得到 形式上完全相同的数学模型。(参考书中P29)
建立数学模型
解数学模型
对解加于物理解释
三. 时域分析方法
时域分析:在分析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函数都是时间的 函数。 (1) 经典方法:求解微分方程 (2) 卷积积分。(重点内容)
在 t = 0 时刻换开关,由于电感的电流不能跳变,所以: i( 0+ ) = i( 0 ) = 0 A
di(t ) 而i (0 ) dt
L 1 1 u ( t ) u L (t ) u L (0 ) L t 0 t 0 t 0 L
且u L (0 ) 20 u C (0 )
信号与系统讲稿
对于电阻,有信号就有可能发生跳变。 第一种情况:在没有冲激电流(或阶跃电压)强迫 作用于电容的情况下,电容两端电压uC( t )不发生跳变; 在没有冲激电压(或阶跃电流)强迫作用于电感的情 况下,流过电感的电流iL( t )不发生跳变。 即: uC( 0+ ) = uC( 0 )、iL( 0+ ) = iL( 0 ) 第二种情况:在有冲激电流(或阶跃电压)强迫作 用于电容以及有冲激电压(或阶跃电流)强迫作用于 电感时, uC(0)和iL( 0 )发生跳变,这种情况只能借助 于对微分方程在[ 0,0+ ]内取积分或用奇异函数平衡 法来决定。 (2) 利用方程和起始条件uC( 0 )、iL( 0 ),通过奇异 函数平衡法决定初始条件。
1 i R (t ) u R (t ) 或 u R (t ) R i R (t ) R
第2章连续系统的时域分析
信号与线性系统 令 t 0 ,可得
2.2 LTI连续系统的响应
1 uC (0 ) uC (0 ) C
0
0
iC ( )d 0
如果 iC ( t ) 为有限值,则
此时
0 0
iC ( )d 0
uC (0 ) uC (0 )
如果 iC ( t ) ( t ) ,则
y( t ) 2e
2 t
e
3 t
2 cos( t
4
),
t 0
瞬态响应
2-13
稳态响应
信号与线性系统
二、初始条件的确定
(1) t = 0+与t = 0-的概念
认为换路在 t=0时刻进行
x(0 ) x(0 )
x(t)
0- 0+
:换路前一瞬间 :换路后一瞬间
x(0 ) x(0 )
2-18
信号与线性系统
2.2 LTI连续系统的响应
(3)初始条件的确定
这里我们介绍用冲激函数匹配法来确定 0 状态的
值,它的基本原理根据 t 0 时刻微分方程左右两端
的 ( t ) 及其各阶导数应该平衡相等。
2-19
信号与线性系统
2.2 LTI连续系统的响应
例2-2:如果描述系统的微分方程为 y ( t ) 3 y ( t ) 3 ( t ) ,给 定 0 状态起始值为 y(0 ) ,确定它 0 的状态 y(0 ) 。
2-4
激励及其各 阶导数(最 高阶为m次)
信号与线性系统 (1)齐次解是齐次微分方程
2.2 LTI连续系统的响应 的解。
y(n)+an-1y(n-1)+…+a1y(1)(t)+a0y(t)=0
信号与系统-第2章
f (t)
K
两式相加:
cosωt =
1 2
(e
jωt
+
e
jωt )
(2-4)
0 K
t
两式相减:
sinωt =
1 2j
(e
jωt
-e
jωt )
(2-5)
(3) 复指数信号: f(t) = Ke st = Ke (σ+ jω)t
= Keσt (cosωt + j sinωt)
当 σ > 0 时为增幅振荡 ω = 0 时为实指数信号 σ < 0 时为衰减振荡
2
01
t
f(
1 2
t)
=
1 2
t
0
0<t <4 其它
f(12 t)
2 0
4t
注意: 平移、反折和展缩都是用新的时间变量去代换原来的
时间变量, 而信号幅度不变.
t +2 -2<t<0 例2-5:已知 f(t) = -2t + 2 0<t<1
f (t)
2
0
其它
-2 0 1
t
求 f(2t-1),
f(
1 2
(1) 相加和相乘
信号相加: f t f1t f2 t fn t 信号相乘: f t f1t f2 t fn t
0 t<0 例2-1:已知 f1(t) = sint t ≥ 0 , f2(t) =-sint, 求和积.
解: f1(t) + f2(t) =
-sint 0
t<0 t≥0
0
t<0
f1(t) f2(t) = -sin2t t ≥ 0 也可通过波形相加和相乘.
∞ t=0 作用: 方便信号运算.
第2章连续系统的时域分析
0 ( 1) ( 1) g (t ) g ( t ) t 2 2 t
2013年8月13日8时12分
2.2 卷积积分
2.2.2 卷积的图解机理
y( t ) f ( t ) h( t )
f ( )h(t )d
①变量替换t→τ
f (t ) f ( )
h(t ) h( )
11
2013年8月13日8时12分
2.2 卷积积分
2.2 卷积积分
2.2.3 卷积的性质
性质1:卷积代数 交换律:
f1 ( t ) f 2 ( t ) f 2 ( t ) f1 ( t )
结合律:
f1 ( t ) f 2 ( t ) f3 ( t ) f1 ( t ) f 2 ( t ) f3 ( t )
f ( )h(t )d
④相乘
f h t
⑤扫描积分
f h t d
13
2013年8月13日8时12分
2.2 卷积积分
2.2.2 卷积的图解机理 替换 翻转 平移 相乘 积分
14
2013年8月13日8时12分
(t mT )
f ( t mT )
f ( t ) T ( t )
m
f ( t
f (t ) A
…
… …
…
-3T -2T -T o T 2T 3T
- 0 1
1
t
- 2T T
o
T
2T
t
2013年8月13日8时12分
2.2 卷积积分
2.2.2 卷积的图解机理
y( t ) f ( t ) h( t )
f ( )h(t )d
①变量替换t→τ
f (t ) f ( )
h(t ) h( )
11
2013年8月13日8时12分
2.2 卷积积分
2.2 卷积积分
2.2.3 卷积的性质
性质1:卷积代数 交换律:
f1 ( t ) f 2 ( t ) f 2 ( t ) f1 ( t )
结合律:
f1 ( t ) f 2 ( t ) f3 ( t ) f1 ( t ) f 2 ( t ) f3 ( t )
f ( )h(t )d
④相乘
f h t
⑤扫描积分
f h t d
13
2013年8月13日8时12分
2.2 卷积积分
2.2.2 卷积的图解机理 替换 翻转 平移 相乘 积分
14
2013年8月13日8时12分
(t mT )
f ( t mT )
f ( t ) T ( t )
m
f ( t
f (t ) A
…
… …
…
-3T -2T -T o T 2T 3T
- 0 1
1
t
- 2T T
o
T
2T
t
信号与系统第二章_连续时间系统时域分析(青岛大学)
n
rzi (t) Azikekt k 1
(b)
r(k zi
)
(0
)
r(k) (0 )
k 0,1,L ,(n 1)
系数Azik可直接由 r(k) (0 ) 来确定。
例:已知描述某二阶LTI连续时间系统的动态方程
d2 dt 2
r(t)
5
d dt
r(t)
6r(t)
e(t)
起始状态 r(0 ) 1,r(0 ) ,2激励信号
(t)
2
p3
5
2p p2
5
p
3
e(t)
2
d3 dt3
vo
(t)
5
d2 dt 2
vo
(t)
5
d dt
vo
(t)
3vo
(t)
2
d dt
e(t)
总结: (1)引入算子符号后,RLC 电路可借助纯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
(2)是否可消去公共因子的原则:微分方程的阶数应等于电路 阶数(独立储能元件的个数)。
§2.3 微分方程的经典解法 r(t) rh (t) rp (t)
r(0 ) r(0 ) 1
(4)由 0状态确定待定系数
r(t) A1et A2e2t 0.5e3t
rr((00))
A1 A1
A2 0.5 1 2A2 1.5
3
A1 A2
5.5 5
全响应 r(t) 5.5et 5e2t 0.5e3t ,t 0
(一)经典法求解微分方程步骤:
r(t) 0 u(t) r(0 ) r(0 )
代入
d2 dt 2
r(t)
3
d dt
r(t)
第二章 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
19
2.3 起始点的跳变(初始条件的确定)
分析 激励加入:t=0时刻
响应区间:t≥0+
0
0
0
t
起始状态(0-状态):激励加入之前瞬间的状态。
d r 0 d 2 r 0 d n 1 r 0 r 0 r 0 , , , 2 dt dt d t n 1
9
n阶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模型
一个线性系统,其激励信号 e(t ) 与响应信号 r (t ) 之间的关 系,可以用下列形式的微分方程式来描述
d n r (t ) d n 1 r (t ) d r (t ) C0 C1 Cn 1 Cn r (t ) n n 1 dt dt dt d m e(t ) d m 1 e(t ) d e(t ) E0 E1 Em 1 Em e(t ) m m 1 dt dt dt
dt
21
[ 例 ] 如 图 所 示 , 已 知 R1=1Ω, R2=3/2Ω, e2(t)=4V,
e1(t)=2V, L=1/4H, C=1F, t<0时开关S处于1的位置而 且电路已经达到稳态;当t=0时,S由1转向2。
建立i(t)的微分方程并求解i(t)在t>0时的变化。
解 : (1) 由 元 件 的 约
k
初始条件(0+状态/导出的起始状态):
k
d r 0 d 2 r 0 d n 1 r 0 r 0 r 0 , , , 2 dt dt d t n 1
由于用经典法求解微分方程时,是考虑了激励作用以 (k ) 后的解, 时间范围是 0 t 所以要利用r (0 ) 确定系 数Ai,而不是利用 r ( k ) (0 ) 。 20
第二章连续系统的时域分析
解得系数为 代入得
A1 2 A2 4
rzi (t) 2e2t 4et ,t 0
(3)零状态响应rzs(t) 满足 r”(t) + 3r’(t) + 2r(t) = 2δ(t) + 6u(t) 利用系数匹配法解得:
r'zs (0) r'zs (0) 2 2 rzs (0) rzs (0) 0 0
利用初始值解得: A1 1 A2 0
全响应为:
r(t)
e2t
3
t0
(2)零输入响应rzi(t), 激励为0 , rzi (0+)= rzi (0-)= rzi (0-)=2 rzi’(0+)= rzi’(0-)= rzi’(0-)=0
根据特征根求得通解为:
rzi (t) A1e2t A2et
四.系统响应划分
自由响应+强迫响应 (Natural+forced)
暂态响应+稳态响应 (Transient+Steady-state)
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 (Zero-input+Zero-state)
①自由响应:也称固有响应,由系统本身特性决定,与外加激励 形式无关。对应于齐次解。 强迫响应:形式取决于外加激励。对应于特解。
解得 A1 + B0 = 2 A2= –1
最后得微分方程的全解为
r(t) 2e2t e3t te2t
上式第一项的系数A1+B0= 2,不能区分A1和B0,因而也不能 区分自由响应和强迫响应。
二、关于 0- 和 0+ 初始值 1、0- 状态和 0+ 状态 0- 状态称为零输入时的初始状态。即初始值是由系统的储 能产生的; 0+ 状态称为加入输入后的初始状态。即初始值不仅有系统 的储能,还受激励的影响。 从 0- 状态到 0+ 状态的跃变 当系统已经用微分方程表示时,系统的初始值从0- 状态到 0+ 状态有没有跳变决定于微分方程右端自由项是否包含(t)及 其各阶导数。
第二章 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 重要公式
k 等。初始条件 r k 0 与起始状态 r k 0 之差,称为跳变量,记为 rzs (0 ) 。跳变
量由原方程根据冲激函数匹配法求得。 三、系统微分方程的解 1、全响应 r t =零输入响应 rzi t +零状态响应 rzs t 注意:在求解系统的完全响应 r t 时,要用到有关的三个量是: r k 0 :起始状态,它决定零输入响应;
特别地
f t f1 t f 2 t f1 t f 2
1
1
t
f1 1 t f 21 t
f t t f t f t t t1 f t t1 f t t1 t t2 f t t2 t t1 f t t1 t2 f1 t t1 f 2 t t2 f1 t t2 f 2 t t1 f t t1 t2
方法二:卷积积分法 步骤: (1)先求冲激响应 ht ; (2)再利用 rzs t ht et 求零状态响应。 五、冲激响应 h t 和阶跃响应 g t
1、冲激响应 h t 的定义
定义: 系统在单位冲激信号 t 的激励下产生的零状态响应, 称为冲激响应。 冲激响应 h t 满足的微分方程为:
2、初始条件 r k (0 ) 系统在 t 0 时刻的一组状态称为系统的初始条件,简称 0 状态或“导出的 起始状态” 。
d d n 1 r (0 ) r 0 , r 0 , , n 1 r 0 dt dt
k
dn d n 1 d h t a ht a1 ht a 0 ht n 1 n n 1 dt dt dt
量由原方程根据冲激函数匹配法求得。 三、系统微分方程的解 1、全响应 r t =零输入响应 rzi t +零状态响应 rzs t 注意:在求解系统的完全响应 r t 时,要用到有关的三个量是: r k 0 :起始状态,它决定零输入响应;
特别地
f t f1 t f 2 t f1 t f 2
1
1
t
f1 1 t f 21 t
f t t f t f t t t1 f t t1 f t t1 t t2 f t t2 t t1 f t t1 t2 f1 t t1 f 2 t t2 f1 t t2 f 2 t t1 f t t1 t2
方法二:卷积积分法 步骤: (1)先求冲激响应 ht ; (2)再利用 rzs t ht et 求零状态响应。 五、冲激响应 h t 和阶跃响应 g t
1、冲激响应 h t 的定义
定义: 系统在单位冲激信号 t 的激励下产生的零状态响应, 称为冲激响应。 冲激响应 h t 满足的微分方程为:
2、初始条件 r k (0 ) 系统在 t 0 时刻的一组状态称为系统的初始条件,简称 0 状态或“导出的 起始状态” 。
d d n 1 r (0 ) r 0 , r 0 , , n 1 r 0 dt dt
k
dn d n 1 d h t a ht a1 ht a 0 ht n 1 n n 1 dt dt dt
信号与系统第二章
§2.1 经典时域解法
2 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
2.1.1 微分方程式的建立与求解
1.物理系统的模型
•许多实际系统可以用线性系统来模拟。
•若系统的参数不随时间而改变,则该系统可以用
线性常系数微分方程来描述。
2 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
•根据实际系统的物理特性列写系统的微分方程。 •对于电路系统,主要是根据元件特性约束和网络
2 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
2 冲激函数匹配法 配平的原理:t =0 时刻微分方程左右两端的δ(t) 及各阶导数应该平衡.
【例】
d y t 3 y t 3 t 已知y0 , 求y0 dt
ut : 表示0 到0 相对单位跳变函数
该过程可借助数学描述
所以系统响应的完全解为
需要注意的: 特解的函数形式由系统所加的激励决定,齐次解 的函数形式完全取决于特征方程的根。 由于构成系统的各元件本身所遵从的规律、系统 的结构与参数决定了微分方程的阶次与系数,因此, 齐次解只与系统本身特性有关。
2 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
2.1.2 从 到 状态的转换
2 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
齐次解:由特征方程→求出特征根→写出齐次解形式 注意重根情况处理方法。 特 解:根据微分方程右端函数式形式,设含待定系 数的特解函数式→代入原方程,比较系数 定出特解。
完全解:齐次解和特解相加, 齐次解中的待定系数可通过初始条件求得.
在系统分析中,响应区间定义为激励信号 加 入后系统的状态变化区间。系统响应的求解区间为
a 3 即 b 9 c 9
即 y0 y0 9
2 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
冲激函数匹配法实现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 对于冲激函数只匹配 及其各阶导数项, 微分方程两端这些函数项都对应相等。 (2) 匹配从方程左端 的最高阶项开始,首 先使方程右端冲激函数最高阶次项得到匹配,在已 匹配好的高阶次冲激函数项系数的条件下,再匹配 低阶项。 (3) 每次匹配方程低阶冲激函数项时,如果方 程左端所有同阶次冲激函数各项系数之和不能和右 端匹配,则由左端 高阶项中补偿。
第二章连续统时域分析
• h(t)= C1e–2t + C2e–3t , t>0 • 代入初始条件h(0+) = – 3, h’(0+) =12 • 求得C1=3,C2= – 6, 所以 • h(t)= 3e–2t – 6e–3t , t > 0 • 结合式(2)得 • h(t)=δ(t) + (3e–2t – 6e–3t)ε(t)
由于激励为零,故有yzi(j)(0+)= yzi(j)(0-) = y (j)(0-), (j=0,1,…,n-1)
四、零状态响应
• 方程仍为
• y(n)(t) + an-1y (n-1)(t) + …+ a1y(1)(t) + a0y (t)
• = bmf(m)(t) + bm-1f (m-1)(t) + …+ b1f(1)(t) + b0f (t)
因方程右端有δ(t),故利用系数平衡法。h”(t)中含 δ(t),h’(t)含ε(t),h’(0+)≠h’(0-), • h(t)在t=0连续,即h(0+)=h(0-)。积分得
考虑h(0+)= h(0-),由上式可得 h(0+)=h(0-)=0 , h’(0+) =1 + h’(0-) = 1 对t>0时,有h”(t) + 5h’(t) + 6h(t) = 0 故系统的冲激响应为一齐次解。 微分方程的特征根为-2,-3。故系统的冲激响应为
五、全响应
• 如果系统的初始状态不为零,在激励f(t)的作 用下,LTI系统的响应称为全响应,它是零输 入响应与零状态响应之和,即
• y(t)=yzi(t)+yzs(t)
y(t) j n 1 cj e jt 强 y p (迫 t) 响 jn 应 1c zi ej jt jn 1 cz sej jt y p (t)
由于激励为零,故有yzi(j)(0+)= yzi(j)(0-) = y (j)(0-), (j=0,1,…,n-1)
四、零状态响应
• 方程仍为
• y(n)(t) + an-1y (n-1)(t) + …+ a1y(1)(t) + a0y (t)
• = bmf(m)(t) + bm-1f (m-1)(t) + …+ b1f(1)(t) + b0f (t)
因方程右端有δ(t),故利用系数平衡法。h”(t)中含 δ(t),h’(t)含ε(t),h’(0+)≠h’(0-), • h(t)在t=0连续,即h(0+)=h(0-)。积分得
考虑h(0+)= h(0-),由上式可得 h(0+)=h(0-)=0 , h’(0+) =1 + h’(0-) = 1 对t>0时,有h”(t) + 5h’(t) + 6h(t) = 0 故系统的冲激响应为一齐次解。 微分方程的特征根为-2,-3。故系统的冲激响应为
五、全响应
• 如果系统的初始状态不为零,在激励f(t)的作 用下,LTI系统的响应称为全响应,它是零输 入响应与零状态响应之和,即
• y(t)=yzi(t)+yzs(t)
y(t) j n 1 cj e jt 强 y p (迫 t) 响 jn 应 1c zi ej jt jn 1 cz sej jt y p (t)
LTI系统的时域分析法
数学模型 f(t)
S ? y(t)
2
2.1 LTI连续系统的经典时域分析法
一、 微分方程的经典解
如果单输入一单输出系统的LTI连续系统激励为f(t),响应为y(t),则系统的数
学模型是n 阶线性常系数微分方程。
n
n
ai y( i )( t ) bj f ( j )( t )
i0
j0
ai 和bj 为常数,且an=1
第二章 LTI系统的时域分析法
2.1 LTI连续系统的经典时域分析法 2.2 LTI离散系统的经典时域分析法 2.3 LTI连续系统的单位冲激响应 2.4 LTI离散系统的单位序列响应 2.5 卷积 2.6 卷和
1
LTI连续系统的数学模型是: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 LTI离散系统的数学模型是:常系数线性差分方程; 时域分析法:不经变换,在时间域中直接求出系统的输响应; 两种时域分析方法:经典求解法和卷积(和)分析法;
P 1 yp (t) et
8
(3) 求全解
h
p
i
p
n
i1
y( t
)
yh( t
)
yp( t
)
C
1e
C2 t
ie
Ci t 2
e 3yt
p(et)t
i1
C1e2t C2e3t et
C1 3,C2 2
齐次解
特解
6 4 7 4 48 }
y( t ) 13e42t2 24e33t e{t
齐次解的函数形式仅依赖于系统本身的 特性,与激励f(t)的函数形式无关,称为 系统的自由响应或固有响应。但齐次解的
自由响应
强迫响应 系数Ci的值是与激励f(t)有关。
特解的函数形式由激励信号f(t)确定,
S ? y(t)
2
2.1 LTI连续系统的经典时域分析法
一、 微分方程的经典解
如果单输入一单输出系统的LTI连续系统激励为f(t),响应为y(t),则系统的数
学模型是n 阶线性常系数微分方程。
n
n
ai y( i )( t ) bj f ( j )( t )
i0
j0
ai 和bj 为常数,且an=1
第二章 LTI系统的时域分析法
2.1 LTI连续系统的经典时域分析法 2.2 LTI离散系统的经典时域分析法 2.3 LTI连续系统的单位冲激响应 2.4 LTI离散系统的单位序列响应 2.5 卷积 2.6 卷和
1
LTI连续系统的数学模型是: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 LTI离散系统的数学模型是:常系数线性差分方程; 时域分析法:不经变换,在时间域中直接求出系统的输响应; 两种时域分析方法:经典求解法和卷积(和)分析法;
P 1 yp (t) et
8
(3) 求全解
h
p
i
p
n
i1
y( t
)
yh( t
)
yp( t
)
C
1e
C2 t
ie
Ci t 2
e 3yt
p(et)t
i1
C1e2t C2e3t et
C1 3,C2 2
齐次解
特解
6 4 7 4 48 }
y( t ) 13e42t2 24e33t e{t
齐次解的函数形式仅依赖于系统本身的 特性,与激励f(t)的函数形式无关,称为 系统的自由响应或固有响应。但齐次解的
自由响应
强迫响应 系数Ci的值是与激励f(t)有关。
特解的函数形式由激励信号f(t)确定,
第二章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
O
t
2u (t ) + 2 (一般式)
e(t )在t 0处有跳变 2 4相对跳变为2 即 r (0 + ) r (0 - ) + 2 = 故t 0时,有e(t ) 2u (t )
(2)
方程右端的冲激函数项最高阶次是 ,因而有
d u (t ) (t ) + Ku (t ) u (t )的积分为零 dt
给 定 如 图 所 示 电 路 , 0开 关S处 于 的 位 置 而 且 已 经 t 1 达 到 稳 态 。 当 0时S由1转 向2。 建 立 电 流(t )的 微 分 t i 方 程 并 求 解(t )在t 0时 的 变 化 。 i
把t<0电路看作起始状态,分别求t >0时的零输入响应和零 状态响应。 2 S R1 1 i L (t ) iC (t ) 1 i (t ) 1 L H C 1F e (t ) 4 V 4 3 e (t ) 2 V R2 2
可见,零输入响应是齐解中的一部分 分自由响应) 次 (部 零输入响应
k 1
n
Azik e k t
由于没有外界激励作用因而系统的状态不会生变化, , 发 即r (k ) (0 + )=r (k ) (0 - ), 所 以 zi (t )中 的 常 数 zik 可 以 由 (k ) (0 - )确 定 。 r A r
k
m
这是一个代表机械位移系统的二阶微分方程。教材P43-44
Fs
两个不同性质的系统具有相同的数学模型(二阶微分方 程),都是线性常系数微分方程,只是系数不同。对于复杂 系统,则可以用高阶微分方程表示。
三.n 阶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描述
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
对于具体电路0状态就是系统中储能元件的储能情况一般情况下先求出电容上的起始电压和电感中的起始电流阶跃电流作用于电感则换路期间电容两端电压和流过电感中的电流不会发生突变即vc0二vc然后根据元件特性约束和网络拓扑约束求得0
第二章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
学习目标
1.理解0_和0+时刻系统状态的含义,并掌握冲激函数匹配法
故方程 (5)
令 代入(5)式得
故系统的完全解为
(6)
c.确定待定系数
由于无冲激电压,故电容电压不能突变
,
而
d.求 在 时的完全响应
将 代入(6)式得
当系统已经用微分方程表示时,系统的0-状态到0+状态有无跳变,取决定于微分方程在右端自由项中是否包含(t)及其各阶导数.若包含有(t)及其各阶导数,说明相应的变量从0-到0+状态发生了跳变,即 此时为确定 等,可以用冲激函数匹配法。其原理根据t=0时刻微分方程左右两端的(t)及其各阶导数应该平衡相等。
的解h1(t)
再利用 求出h(t)
解:由
当t>0时,上方程为
将h1(t)代入方程(2)得
由对比系数法得:
方法4:
分析:由于方程等号右端含 ,故
对上方程两端同时由 进行积分得
由于 ,
由于 , 将初始化条件代入
中
得:
系统的阶跃响应g(t)微分方程
及起始状态 ,可以看出方程右端的自由项含有 及其各阶导数,同时还包含阶跃函数u(t),因而阶跃响应中,除含齐次解形式之外,还应增加特解项。
例:如图所示
而
将(2)式代入(1)式子得
令 则代入方程得
而
的电压不能突变,故
将 代入
,得
第二章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
学习目标
1.理解0_和0+时刻系统状态的含义,并掌握冲激函数匹配法
故方程 (5)
令 代入(5)式得
故系统的完全解为
(6)
c.确定待定系数
由于无冲激电压,故电容电压不能突变
,
而
d.求 在 时的完全响应
将 代入(6)式得
当系统已经用微分方程表示时,系统的0-状态到0+状态有无跳变,取决定于微分方程在右端自由项中是否包含(t)及其各阶导数.若包含有(t)及其各阶导数,说明相应的变量从0-到0+状态发生了跳变,即 此时为确定 等,可以用冲激函数匹配法。其原理根据t=0时刻微分方程左右两端的(t)及其各阶导数应该平衡相等。
的解h1(t)
再利用 求出h(t)
解:由
当t>0时,上方程为
将h1(t)代入方程(2)得
由对比系数法得:
方法4:
分析:由于方程等号右端含 ,故
对上方程两端同时由 进行积分得
由于 ,
由于 , 将初始化条件代入
中
得:
系统的阶跃响应g(t)微分方程
及起始状态 ,可以看出方程右端的自由项含有 及其各阶导数,同时还包含阶跃函数u(t),因而阶跃响应中,除含齐次解形式之外,还应增加特解项。
例:如图所示
而
将(2)式代入(1)式子得
令 则代入方程得
而
的电压不能突变,故
将 代入
,得
2第二章、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
1 4p
2
H2(
p)
2
p3
1 3p2
4
p
2
H1(
p)
2
2 p2 p3 3p2
p
1 4p
2
H2(
p)
2 p3
1 3p2
4
p
2
讨论:
1、在电路中有三个独立的储能元件,为一个三阶系 统,特征方程应为三次方程,即H(p)的分母多项式 的最高次数应为三次。
2、所以这类题目也可直接求解,最后通过核对电路 的阶数来确定是否能消去分子分母中的公共因子。
1 C1 r(0)
n
C2
r(0)
n2 C3 r(0)
nn1 Cn r(n1) (0)
C1 1
C2
1
C3 12
Cn 1n1
1
2 2 2
n1 2
1
3 32
n1 3
1
1
r(0)
n
r(0)
n2 r(0)
nn1 r(n1) (0)
一、特征根为异(实)根 算子方程写为: ( p 1)( p 2 ) ( p n )r 0
由前面的讨论可写出解的一般形式:
r(t) C1e1t C2e2t Cnent
若给定系统的n个初始条件:r(0), r(0), r(n1) (0)
我们就可以确定其中的待定常数C1,C2,…Cn。
)i1
1 p
i2
e
1 p
i1
(2 p
1
1 p
)i2
0
( p2
p
1)
1 p
i1
1 p
i2
e
1 p
i1
第2章-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PPT课件
第二章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
第二章 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
第一节 单位阶跃信号与单位冲激信号 第二节 LTI连续系统的时域响应 第三节 冲激响应与阶跃响应 第四节 卷积积分及其应用
-
1
第二章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
第一节 单位阶跃信号与单位冲激信号
一、单位阶跃函数与单位冲激函数
单位阶跃信号 (unit step function)用(t)表
求:当f(t)=t2,y(0+)=1,y’(0+)=1时的全解。
例5:已知某LTI连续系统的方程为
y ( t ) 4 y ( t ) 4 y ( t ) 2 f ( t ) 8 f ( t )
求:当f(t)=e-t,y(0+)=3,y’(0+)=4时的全响应。
-
15
第二章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
例6:如图所示电路图,其中R=5,L=1H,
C=1/6F,is(t)=4A,uc(0-)=0,i(0-)=0,电感电流
为i(t)为响应,求系统全响应。
+ uR(t) -
解:激励is(t),响应i(t)
ic(t)is(t)i(t)
iS(t)
ic(t)
R
+
C vc(t)
-
i(t) + L uL(t) -
-
21
第二章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
例9:描述某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微分方程为: y”(t)+4y’(t)+3y(t)=f’(t)+4f(t)
已知输入: f(t)=2e-2t(t)
y(0+)=1 y’(0+)=7 (1)求系统的零状态响应yf(t); (2)求系统的零输入响应yx(t); (3)全响应y(t)。
第二章 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
第一节 单位阶跃信号与单位冲激信号 第二节 LTI连续系统的时域响应 第三节 冲激响应与阶跃响应 第四节 卷积积分及其应用
-
1
第二章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
第一节 单位阶跃信号与单位冲激信号
一、单位阶跃函数与单位冲激函数
单位阶跃信号 (unit step function)用(t)表
求:当f(t)=t2,y(0+)=1,y’(0+)=1时的全解。
例5:已知某LTI连续系统的方程为
y ( t ) 4 y ( t ) 4 y ( t ) 2 f ( t ) 8 f ( t )
求:当f(t)=e-t,y(0+)=3,y’(0+)=4时的全响应。
-
15
第二章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
例6:如图所示电路图,其中R=5,L=1H,
C=1/6F,is(t)=4A,uc(0-)=0,i(0-)=0,电感电流
为i(t)为响应,求系统全响应。
+ uR(t) -
解:激励is(t),响应i(t)
ic(t)is(t)i(t)
iS(t)
ic(t)
R
+
C vc(t)
-
i(t) + L uL(t) -
-
21
第二章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
例9:描述某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微分方程为: y”(t)+4y’(t)+3y(t)=f’(t)+4f(t)
已知输入: f(t)=2e-2t(t)
y(0+)=1 y’(0+)=7 (1)求系统的零状态响应yf(t); (2)求系统的零输入响应yx(t); (3)全响应y(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t
+ C 2e
-3t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t
+
2 cos( t −
π
)
π
4
)
确定待定系数: 确定待定系数:
-2t
+ C 2e
-2t
+ 2 cos( t -
y (t ) = -2C1e -3C2e
-3t
- 2 sin(t - ) 4
π
4
将
y(0) = 2, y (0) = 0 代入: 的增大呈现等 代入: 值随t的增大呈现等 值随
j =0
m
(t )
a 其中,i (i = 0,1,⋯, n), b j ( j = 0,1,⋯, m) 均为常数,且 an = 1
该方程的全解由齐次解 该方程的全解由齐次解 yh (t ) 和特解 即 y( t ) = y h ( t ) + y p ( t ) (1)齐次解:齐次解是齐次微分方程 齐次解: 齐次解
y (t ) + an−1 y
(n)
( n −1)
(t ) + ⋯ + a1 y (t ) + a0 y(t ) =
(1)
bm f
即:
( m)
(t ) + bm−1 f
(i ) i
( m−1)
(t ) + ⋯ + b1 f (t ) + b0 f (t )
(1)
( j)
∑a y
i =0
n
(t ) = ∑bj f
41页表2 列出了不同激励所对应的特解. 41页表2-2列出了不同激励所对应的特解. 页表 激励 特解 Pm t m + Pm −1t m −1 + ⋯ + P1t + P0
t r [ Pm t m + Pm −1 t m −1 + ⋯ + P0 ]
αt
t
m
所有的特征根均不 等于零 有r重等于零的特 征根
书上42 42页 例2 .1-2 描述某系统的微分方程为 :(书上42页)
y (t) + 5y (t) + 6y(t) = f (t) ' 0 求输入 f (t ) = 10cost , t ≥ , y(0) = 2, y (0) = 0
'' '
时的全响应。 时的全响应。 全响应
∴ 解:齐次解同上, y h ( t ) = C 1 e 齐次解同上,
Pe αt
Pr t r eαt + Pr −1 t r −1eαt + ⋯ + P1 te αt + P0 eαt
e
P1 te αt + P0 eαt
α 不等于特征根 α 等于特征根 α 等于r重特征根 等于r
所有的特征根 均不等于 ± jβ
cos( βt )
或
sin( βt )
P cos( β t ) + Q sin( β t ) 或 A cos( β t − θ )
−2 t
+ C 2e
(2)特解 yp (t ) ) 查表设 y p ( t ) = Pe
−t
−t
,代入原方程,得 代入原方程,
−t
Pe + 5( − Pe ) + 6 Pe
解得: 解得: = 1 P
−t
= 2e
−2t
−t
∴ y p (t ) = e
−t
全解为: y(t ) = yh t + y p t = C1e 全解为: 确定待定系数: 确定待定系数: 将
待定系数的求法:一般n阶微分方程,利用已知的 一般n阶微分方程,
n个初始条件 个初始条件y(0) , y(1)(0) , y(2)(0) … y(n–1)(0) ,就可求 个初始条件 就可求 出全部的待定系数。 时接入, 出全部的待定系数。设f (t)在t=0时接入,则全解适 在 时接入 合于区间[0 合于区间 +,∞)。
i
等为待定系数。 等为待定系数。
均为单根, 例:若 λ 1 , λ 2 , ⋯ λ n 均为单根,则:
y h (t ) = C 1 e
λ1 t
+ C 2e
λ2 t
+ ⋯ + C ne
λn t
=
∑C
i=1
n
i
e
λit
(2)特解 : 特解的函数形式与激励的函数形式有关 。 特解:特解的函数形式与激励的函数形式有关。 特解 书上表2-2列出了不同激励所对应的特解。 书上表 列出了不同激励所对应的特解。 列出了不同激励所对应的特解 选定特解后,将它带入到原微分方程, 选定特解后,将它带入到原微分方程,求出 各待定系数,就可得出方程的特解。 各待定系数,就可得出方程的特解。
λn + an−1λn−1 + ⋯ + a1λ + a0 = 0
的n个根 λ i ( i = 1 , 2 , ⋯ , n ) 个根
称为微分方程
的特征根。 的特征根。 的函数形式由特征根决定 齐次解 yh (t ) 的函数形式由特征根决定 。
41页表2-1列出了不同特征根所对应的齐次解。 41页表2 列出了不同特征根所对应的齐次解。 页表 特征根 齐次解 单实根 r 重实根 一对共轭复 根 λ1 , 2 = α ± j β
微分方程的经典解: 一、微分方程的经典解: 一般而言, 如果单输入 单输出系统的激励 单输入—单输出系统 一般而言 , 如果 单输入 单输出系统 的激励 为f (t),响应为y(t),则描述LTI连续系统激励与响 ,响应为 ,则描述 连续系统激励与响 连续系统 应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是n阶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 线性微分方程, 应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是 阶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 它可写为: 它可写为:
第二章 连续系统的时域分析法
时域分析法不通过任何变换, 时域分析法不通过任何变换,直接求解系统 的微分方程。 的微分方程。系统的分析计算全部在时间变量领 域内进行。这种方法直观,物理概念清楚, 域内进行。这种方法直观,物理概念清楚,是学 习各种变换域分析方法的基础。 习各种变换域分析方法的基础。 本章将在用经典法求解微分方程的基础上, 本章将在用经典法求解微分方程的基础上 , 讨论零输入响应, 特别是零状态响应的求解。 讨论零输入响应 , 特别是零状态响应的求解 。 在引入系统的冲激响应之后, 在引入系统的冲激响应之后 , 零状态响应等于 冲激响应与激励的 卷积积分 , 最后介绍卷积积 分的性质。 分的性质。
'
−t
:(1) 解:( )齐次解 yh (t )
y '' ( t ) + 5 y ' ( t ) + 6 y ( t ) = 0 齐次解是齐次微分方程 齐次解是齐次微分方程
的解。 的解。特征方程为 λ + 5λ + 6 = 0
2
∴ λ1 = − 2, λ 2 = − 3
均为单实根
−3 t
∴ y h ( t ) = C 1e
稳态响应
-3t
y(t ) = 2e
-2t
-e
+
2 cos( t 强迫响应
π
4
)
, t ≥0
自由响应
* 一般输入为有始周期信号或阶跃信号且特征根 有负实部时,稳定系统的全响应可分为瞬态响应和 可分为瞬态响应 有负实部时,稳定系统的全响应可分为瞬态响应和 稳态响应两部分 两部分。 稳态响应两部分。
二、关于0- 和0+ 初始值 关于0
'
−t
C1 = 3 C 2 = -2
全解: 全解: y
(t ) = 3 e
−2 t
- 2e
−3 t
+e
t≥0
齐次解
特解
自由响应
强迫响应
可见,齐次解的函数形式 的函数形式仅仅依赖于系统本身的特 可见,齐次解的函数形式仅仅依赖于系统本身的特 而与激励的函数形式无关, 性,而与激励的函数形式无关,称为系统的自由响应或 固有响应。特征方程的根称为系统的“固有频率”,它 特征方程的根称为系统的“ 决定了系统自由响应的形式。特解的形式 的形式由激励信号确 决定了系统自由响应的形式。特解的形式由激励信号确 定,称为强迫响应。
'
'
()
−2t
y(0) = 2, y (0) = −1
−3t −t
()
+ C2e
−3t
+e
−t
代入: 代入:
y(t) = C1e +C2e +e
−2t
y (t) =−2C1e −3C2e −e
−3t
−t
得:
y ( 0) = C 1 + C 2 + 1 = 2 y (0) = −2C1 − 3C 2 − 1 = −1
描述某LTI系统的微分方程为(书上 页) 系统的微分方程为( 例2.1-1描述某 描述某 系统的微分方程为 书上40页
y ( t ) + 5 y ( t ) + 6 y( t ) = f ( t )
'' '
时的全解。 求输入 f (t ) = 2e , t ≥ 0, y(0) = 2, y (0) = −1 时的全解。
y p (t )
组成, 组成,
y ( n ) (t ) + an−1 y ( n−1) (t ) + ⋯ + a1 y (1) (t ) + a0 y(t ) = 0
的解, 的一些函数的线性组合。 的解,它是形式为 Ce λt 的一些函数的线性组合。 λ 为特征方程的根 特征根。 为特征方程的根----特征根 特征根。 特征根: 特征根:特征方程
−2t
+ C 2e
-3t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t
+
2 cos( t −
π
)
π
4
)
确定待定系数: 确定待定系数:
-2t
+ C 2e
-2t
+ 2 cos( t -
y (t ) = -2C1e -3C2e
-3t
- 2 sin(t - ) 4
π
4
将
y(0) = 2, y (0) = 0 代入: 的增大呈现等 代入: 值随t的增大呈现等 值随
j =0
m
(t )
a 其中,i (i = 0,1,⋯, n), b j ( j = 0,1,⋯, m) 均为常数,且 an = 1
该方程的全解由齐次解 该方程的全解由齐次解 yh (t ) 和特解 即 y( t ) = y h ( t ) + y p ( t ) (1)齐次解:齐次解是齐次微分方程 齐次解: 齐次解
y (t ) + an−1 y
(n)
( n −1)
(t ) + ⋯ + a1 y (t ) + a0 y(t ) =
(1)
bm f
即:
( m)
(t ) + bm−1 f
(i ) i
( m−1)
(t ) + ⋯ + b1 f (t ) + b0 f (t )
(1)
( j)
∑a y
i =0
n
(t ) = ∑bj f
41页表2 列出了不同激励所对应的特解. 41页表2-2列出了不同激励所对应的特解. 页表 激励 特解 Pm t m + Pm −1t m −1 + ⋯ + P1t + P0
t r [ Pm t m + Pm −1 t m −1 + ⋯ + P0 ]
αt
t
m
所有的特征根均不 等于零 有r重等于零的特 征根
书上42 42页 例2 .1-2 描述某系统的微分方程为 :(书上42页)
y (t) + 5y (t) + 6y(t) = f (t) ' 0 求输入 f (t ) = 10cost , t ≥ , y(0) = 2, y (0) = 0
'' '
时的全响应。 时的全响应。 全响应
∴ 解:齐次解同上, y h ( t ) = C 1 e 齐次解同上,
Pe αt
Pr t r eαt + Pr −1 t r −1eαt + ⋯ + P1 te αt + P0 eαt
e
P1 te αt + P0 eαt
α 不等于特征根 α 等于特征根 α 等于r重特征根 等于r
所有的特征根 均不等于 ± jβ
cos( βt )
或
sin( βt )
P cos( β t ) + Q sin( β t ) 或 A cos( β t − θ )
−2 t
+ C 2e
(2)特解 yp (t ) ) 查表设 y p ( t ) = Pe
−t
−t
,代入原方程,得 代入原方程,
−t
Pe + 5( − Pe ) + 6 Pe
解得: 解得: = 1 P
−t
= 2e
−2t
−t
∴ y p (t ) = e
−t
全解为: y(t ) = yh t + y p t = C1e 全解为: 确定待定系数: 确定待定系数: 将
待定系数的求法:一般n阶微分方程,利用已知的 一般n阶微分方程,
n个初始条件 个初始条件y(0) , y(1)(0) , y(2)(0) … y(n–1)(0) ,就可求 个初始条件 就可求 出全部的待定系数。 时接入, 出全部的待定系数。设f (t)在t=0时接入,则全解适 在 时接入 合于区间[0 合于区间 +,∞)。
i
等为待定系数。 等为待定系数。
均为单根, 例:若 λ 1 , λ 2 , ⋯ λ n 均为单根,则:
y h (t ) = C 1 e
λ1 t
+ C 2e
λ2 t
+ ⋯ + C ne
λn t
=
∑C
i=1
n
i
e
λit
(2)特解 : 特解的函数形式与激励的函数形式有关 。 特解:特解的函数形式与激励的函数形式有关。 特解 书上表2-2列出了不同激励所对应的特解。 书上表 列出了不同激励所对应的特解。 列出了不同激励所对应的特解 选定特解后,将它带入到原微分方程, 选定特解后,将它带入到原微分方程,求出 各待定系数,就可得出方程的特解。 各待定系数,就可得出方程的特解。
λn + an−1λn−1 + ⋯ + a1λ + a0 = 0
的n个根 λ i ( i = 1 , 2 , ⋯ , n ) 个根
称为微分方程
的特征根。 的特征根。 的函数形式由特征根决定 齐次解 yh (t ) 的函数形式由特征根决定 。
41页表2-1列出了不同特征根所对应的齐次解。 41页表2 列出了不同特征根所对应的齐次解。 页表 特征根 齐次解 单实根 r 重实根 一对共轭复 根 λ1 , 2 = α ± j β
微分方程的经典解: 一、微分方程的经典解: 一般而言, 如果单输入 单输出系统的激励 单输入—单输出系统 一般而言 , 如果 单输入 单输出系统 的激励 为f (t),响应为y(t),则描述LTI连续系统激励与响 ,响应为 ,则描述 连续系统激励与响 连续系统 应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是n阶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 线性微分方程, 应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是 阶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 它可写为: 它可写为:
第二章 连续系统的时域分析法
时域分析法不通过任何变换, 时域分析法不通过任何变换,直接求解系统 的微分方程。 的微分方程。系统的分析计算全部在时间变量领 域内进行。这种方法直观,物理概念清楚, 域内进行。这种方法直观,物理概念清楚,是学 习各种变换域分析方法的基础。 习各种变换域分析方法的基础。 本章将在用经典法求解微分方程的基础上, 本章将在用经典法求解微分方程的基础上 , 讨论零输入响应, 特别是零状态响应的求解。 讨论零输入响应 , 特别是零状态响应的求解 。 在引入系统的冲激响应之后, 在引入系统的冲激响应之后 , 零状态响应等于 冲激响应与激励的 卷积积分 , 最后介绍卷积积 分的性质。 分的性质。
'
−t
:(1) 解:( )齐次解 yh (t )
y '' ( t ) + 5 y ' ( t ) + 6 y ( t ) = 0 齐次解是齐次微分方程 齐次解是齐次微分方程
的解。 的解。特征方程为 λ + 5λ + 6 = 0
2
∴ λ1 = − 2, λ 2 = − 3
均为单实根
−3 t
∴ y h ( t ) = C 1e
稳态响应
-3t
y(t ) = 2e
-2t
-e
+
2 cos( t 强迫响应
π
4
)
, t ≥0
自由响应
* 一般输入为有始周期信号或阶跃信号且特征根 有负实部时,稳定系统的全响应可分为瞬态响应和 可分为瞬态响应 有负实部时,稳定系统的全响应可分为瞬态响应和 稳态响应两部分 两部分。 稳态响应两部分。
二、关于0- 和0+ 初始值 关于0
'
−t
C1 = 3 C 2 = -2
全解: 全解: y
(t ) = 3 e
−2 t
- 2e
−3 t
+e
t≥0
齐次解
特解
自由响应
强迫响应
可见,齐次解的函数形式 的函数形式仅仅依赖于系统本身的特 可见,齐次解的函数形式仅仅依赖于系统本身的特 而与激励的函数形式无关, 性,而与激励的函数形式无关,称为系统的自由响应或 固有响应。特征方程的根称为系统的“固有频率”,它 特征方程的根称为系统的“ 决定了系统自由响应的形式。特解的形式 的形式由激励信号确 决定了系统自由响应的形式。特解的形式由激励信号确 定,称为强迫响应。
'
'
()
−2t
y(0) = 2, y (0) = −1
−3t −t
()
+ C2e
−3t
+e
−t
代入: 代入:
y(t) = C1e +C2e +e
−2t
y (t) =−2C1e −3C2e −e
−3t
−t
得:
y ( 0) = C 1 + C 2 + 1 = 2 y (0) = −2C1 − 3C 2 − 1 = −1
描述某LTI系统的微分方程为(书上 页) 系统的微分方程为( 例2.1-1描述某 描述某 系统的微分方程为 书上40页
y ( t ) + 5 y ( t ) + 6 y( t ) = f ( t )
'' '
时的全解。 求输入 f (t ) = 2e , t ≥ 0, y(0) = 2, y (0) = −1 时的全解。
y p (t )
组成, 组成,
y ( n ) (t ) + an−1 y ( n−1) (t ) + ⋯ + a1 y (1) (t ) + a0 y(t ) = 0
的解, 的一些函数的线性组合。 的解,它是形式为 Ce λt 的一些函数的线性组合。 λ 为特征方程的根 特征根。 为特征方程的根----特征根 特征根。 特征根: 特征根:特征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