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三生物实验专题

合集下载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核心素养提升练 十六 5.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核心素养提升练 十六 5.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3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7分,共49分)1.(2017·全国卷Ⅲ)下列有关基因型、性状和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两个个体的身高不相同,二者的基因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B.某植物的绿色幼苗在黑暗中变成黄色,这种变化是由环境造成的C.O型血夫妇的子代都是O型血,说明该性状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D.高茎豌豆的子代出现高茎和矮茎,说明该相对性状是由环境决定的【解析】选D。

个体的身高受遗传和营养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两个个体的身高不相同,二者的基因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A项正确;某植物的绿色幼苗在黑暗中变成黄色,这是由于缺乏光照,叶绿素不能形成,这种变化是由环境造成的,B项正确;O型血夫妇的子代都是O型血,说明该性状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C项正确;高茎豌豆的子代出现高茎和矮茎,是由于等位基因的分离导致性状分离,而不是由环境决定的,D项错误。

2.孟德尔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该方法的基本内涵是:在观察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后,通过推理和想像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证明假说。

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为什么F1只有显性性状,F2又出现隐性性状?”属于孟德尔提出的问题之一B.“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C.“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D.“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属于假说内容【解析】选B。

孟德尔实验后提出“为什么F1只有显性性状,F2又出现隐性性状?”等问题,A正确;“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不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是孟德尔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B错误;“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即演绎推理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例接近1∶1,再设计测交实验对分离定律进行验证,C正确;“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属于假说内容,D正确。

2017年高考生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专题练习及答案解析

2017年高考生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专题练习及答案解析

2017年高考生物专题练习光合作用与呼吸6.(2017年北京卷,2)某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与温度的关系如图。

据此,对该植物生理特性理解错误的是()A.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比光合作用的高B.净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约为25℃C.在0~25℃范围内,温度变化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比对呼吸速率的大D.适合该植物生长的温度范围是10~50℃CO酶的活性显著高7.(2017年天津卷,6)某突变型水稻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约为野生型的一半,但固定2CO吸收速率。

叙述错误的是()于野生型。

下图显示两者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2A.光照强度低于P时,突变型的光反应强度低于野生型B.光照强度高于P时,突变型的暗反应强度高于野生型C.光照强度低于P时,限制突变型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CO浓度D.光照强度高于P时,限制突变型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28.(北京市丰台区2017届高三5月综合练习(二模)理综生物试题)将某绿藻细胞悬浮液放入密闭容器中,保持适宜的pH和温度,改变其它条件上,测定细胞悬浮液中溶解氧的浓度,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绿藻细胞代谢的说法正确的是()A.前5分钟只进行呼吸作用B.第4分钟只发生光能转化为化学能C的数量瞬间增加C.第7分钟5D.9~12分钟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9.(2017届衡阳市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为研究影响线粒体耗氧速率的因素,按图示顺序依次向测定仪中加入线粒体及相应物质,测定氧气浓度的变化,结果如图(注:图中呼吸底物是指在呼吸过程中被氧化的物质)。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过程①有水的生成B.加入的呼吸底物是葡萄糖C.过程④比③耗氧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ADP不足D.过程②比⑤耗氧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呼吸底物不足10.(江西省南昌市2017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下列关于下图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若X代表实验温度,则Y可代表某种酶的催化活性,且该酶的最适温度接近乙B.若X代表含氧量,则Y可代表苹果细胞呼吸总强度,且保鲜苹果的最佳氧浓度接近乙C.若X代表层析后叶绿体色素与滤液细线间的距离,则Y可代表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D.若X代表细胞壁与原生质层间的距离,则Y可代表在质壁分离与复原中液泡色素的浓度11.(广东省深圳市2017届高三2月第一次调研(一模)理综生物试卷)松土是农作物栽培的传统耕作措施。

高三生物实验设计作业2实验 2.25

高三生物实验设计作业2实验   2.25

衡水第一中学邯郸分校高三生物二轮轮复习最痛苦的不是失败,而是我本可以。

——致自己一、选择题1.实验中的变量主要有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

下列控制无关变量的操作错误的是( ) A.验证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的实验中,首先将实验植物做饥饿处理B.探究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的实验中,先将每一组温度控制在37 ℃C.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照的实验中,将叶片的一半用黑纸包住D.探究唾液淀粉酶最适温度的实验中,每一组都加入等量的淀粉2.下列实验中不是依据对照原理设计的是( )A.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B.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C.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D.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3.甲研究小组利用小鼠做胰岛素功能验证实验,乙小组做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植物生根影响的实验,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小组应将小鼠分为两组,分别注射胰岛素和生理盐水,一段时间后观察小鼠症状即可B.甲小组除将小鼠分为两组外,在分别注射胰岛素和生理盐水前应分别观察两组小鼠生理状况并测定血糖浓度C.乙小组在探究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植物生根的影响时,可以省去用蒸馏水处理这一组D.乙小组设计的不同浓度生长素为自变量,其他变量如温度应相同且保持在5 ℃4.某研究小组对“紫外线辐射对酵母菌生长的影响”这一课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究,结果如下表:培养皿编号 1 2 3 4 5紫外线辐射剂量(J/m2) 0.2 0.8 X 2.0 2.6实验后的酵母菌数量(×106个/mL)27 26 14 10 6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表中X的值应为1.4,各实验组的紫外线辐射剂量应保持相同的剂量梯度B.该实验中1号培养皿是对照组,2~5号培养皿是实验组C.在实验过程中需严格控制的无关变量有紫外线辐射剂量、紫外线辐射时间等D.分析实验结果可知,紫外线主要是通过诱发基因突变,导致酵母菌数量减少的5.如图是探究土壤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作用的实验图解,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淀粉遇碘液变蓝,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需加热B.B组是对照组,A、B两组对照可以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C.土壤中的微生物主要是一些分解者,其分解能力强弱与温度有关系D.若A1与B1试管均出现蓝色,原因可能是土壤浸出液与淀粉糊混合处理时间过长6.小白鼠是恒温动物,当环境温度明显降低时,其体温仍能保持相对恒定。

生物实验(2017高考实验题必背)

生物实验(2017高考实验题必背)

实验一、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原理:DNA 绿色,RNA 红色分布:真核生物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和叶绿体内也含有少量的D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实验结果: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

实验二、物质鉴定还原糖+ 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脂肪 + 苏丹III橘黄色脂肪 + 苏丹IV红色蛋白质 + 双缩脲试剂紫色反应1、还原糖的检测(1)材料的选取:还原糖含量高,白色或近于白色,如苹果,梨,白萝卜。

(2)试剂:斐林试剂(甲液:0.1g/mL的NaOH溶液,乙液:0.05g/mL的CuSO4溶液),现配现用。

(3)步骤:取样液2mL于试管中→加入刚配的斐林试剂1mL(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水浴加热2min左右→观察颜色变化(白色→浅蓝色→砖红色)。

模拟糖尿病的检测(1)取样:正常人的尿液和糖尿病患者的尿液。

(2)检测方法:斐林试剂(水浴加热)或班氏试剂或尿糖试纸。

(3)结果:(用斐林试剂检测)试管内发生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糖尿病患者的尿液,未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正常人的尿液。

(4)分析:因为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含有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而正常人尿液中无还原糖,所以没有发生反应。

2、脂肪的检测(1)材料的选取:含脂肪量越高的组织越好,如花生的子叶。

(2)步骤:制作切片(切片越薄越好)将最薄的花生切片放在载玻片中央。

(3)染色(滴苏丹Ⅲ染液2~3滴切片上→2~3min后吸去染液→滴体积分数50%的酒精洗去浮色→吸去多余的酒精)(4)制作装片(滴1~2滴清水于材料切片上→盖上盖玻片)(5)镜检鉴定(显微镜对光→低倍镜观察→高倍镜观察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3、蛋白质的检测(1)试剂:双缩脲试剂(A液:0.1g/mL的NaOH溶液,B液:0.01g/mL的CuSO4溶液)(2)步骤:试管中加样液2mL→加双缩脲试剂A液1mL,摇匀→加双缩尿试剂B液4滴,摇匀→观察颜色变化(紫色)考点提示:(1)常见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有哪些?葡萄糖、果糖、麦芽糖都是还原性糖;淀粉、蔗糖、纤维素都是非还原性糖。

2017年高三生物复习质壁分离与复原课件

2017年高三生物复习质壁分离与复原课件
实验中是死细胞的: (1)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2)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可活可死
(2)测定细胞液浓度范围
待侧成熟 植物细胞 +

一系列浓度梯 度的蔗糖溶液

细胞液浓度:介于未发生质壁分离和刚发生质 壁分离的蔗糖溶液的浓度范围之间 书本:P56 50%的细胞发生初始质壁分离
3.应用 (1)判断细胞的死活 待测成熟的植物细胞 + 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
镜 检
发生质壁分离: 具生物活性 不发生质壁分离: 无生物活性
判断细胞死活的方法还有: 观察细胞质是否流动
在实验中要始终保持细胞活性的实验有 (1)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2)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 (3)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4)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5)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
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水分子的移 动是双向的,总结果是单向的。
质壁分离与复原时,细胞都有水分子的进出, 只是水分子出入的速率不同而已。在质壁分离时单 位时间内通过原生质层出去的水分子数多于进去的 水分子数,表现出质壁分离现象;在质壁分离复原 时单位时间内通过原生质层进去的水分子数多于出 去的水分子数,表现出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1.原理
当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时,渗透失水, 质壁分离; 当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时,渗透吸水, 质壁分离复原。
2.过程
拓展与深化
(1)选材: 选择有大液泡且带有颜色细胞作为实验材料
宏观:坚挺
表现 微观 液泡:大
萎焉

细胞液颜色:浅→深 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
使用的蔗糖溶液要适宜,过高细胞会失水过 多,死亡;过低不能引起质壁分离。

2017年高考真题全国3卷生物(附答案解析)

2017年高考真题全国3卷生物(附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生物试题卷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转录的叙述,错误的是()A.tRNA、rRNA和mRNA都从DNA转录而来B.同一细胞中两种RNA的合成不可能同时发生C.细胞中的RNA合成过程可能在细胞核外发生D.转录出的RNA链与模板链的相应区域碱基互补2.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动物体内的激素可以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B.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C.癌细胞是动物体内具有自养能力并快速增殖的细胞D.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3.植物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是通过测量光合作用对不同波长光的反应(如O2的释放)来绘制的。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可通过测量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值来绘制B.类胡萝卜素在红光区吸收的光能可用于光反应中ATP的合成CO的吸收速率随光波长的变化来表示C.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也可用2D.叶片在640~660nm波长光下释放2O是由叶绿素参与光合作用引起的4.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NaCl溶液,则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A.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B.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射前水平C.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D.机体血浆渗透压上升,排出相应量的NaCl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5.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减少,若用样方法调査其密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B.进行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C.采用等距取样法,适当减少样方数量6.下列有关基因型、性状和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两个个体的身高不相同,二者的基因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B.某植物的绿色幼苗在黑暗中变成黄色,这种变化是由环境造成的C.O型血夫妇的子代都是O型血,说明该性状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D.高茎豌豆的子代出现高茎和矮茎,说明该相对性状是由环境决定的二、实验题7.为研究胰岛素的生理作用,某同学将禁食一段时间的实验小鼠随机分为A、B、C、D四组,A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B、C、D三组均腹腔注射等量胰岛素溶液,一段时间后,B、C、D三组出现反应迟钝、嗜睡等症状,而A组未出现这些症状。

[配套K12]2017-2018年高中生物 第1部分 微生物的利用 实验1 大肠杆菌的培养和分离学案

[配套K12]2017-2018年高中生物 第1部分 微生物的利用 实验1 大肠杆菌的培养和分离学案

实验1 大肠杆菌的培养和分离一、大肠杆菌 1.大肠杆菌是革兰氏阴性、兼性厌氧的肠道杆菌。

2.在肠道中,大肠杆菌一般对人无害,但也有一些菌株可以侵袭肠黏膜并产生毒素,任何大肠杆菌如果进入人的泌尿系统,都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3.大肠杆菌是基因工程技术中被广泛采用的工具。

二、实验内容1.本实验的内容是将大肠杆菌扩大培养和划线分离。

分离后,一个菌体便会形成一个菌落,这是消除污染杂菌的通用方法,也是用于筛选高表达量菌株的最简便方法之一。

2.本实验用LB 液体培养基(通用的细菌培养基)扩大培养大肠杆菌。

培养后再在LB 固体平面培养基上划线进行分离,随后培养基上便会形成一个个单独的菌落。

三、细菌的培养和分离1.细菌以分裂的方式繁殖,分裂速度很快,约20分钟分裂一次。

人们在培养细菌时,一般用接种环转移带菌的培养物。

接种时,先将接种环在明火上烧红后冷却,再操作。

2.细菌的分离(1)划线分离法:在液体培养基中,只要接种后培养8 h ,每毫升培养基中就有几亿个细菌。

可用接种环蘸菌液在含有固体培养基的培养皿平板上划线,在划线过程中接种环上的菌液逐渐减少,因此,划线到最后,可使细菌间的距离加大。

在固体培养基培养10~20 h 后,可由一个细菌产生单菌落,菌落不会重叠。

如果再将每个菌落分别接种至含有固体培养基的试管斜面上,在斜面上划线,则每个斜面的菌群就是由一个细菌产生的后代。

这种方法也可用于分离细菌,将污染的杂菌除去。

接种环在取菌种前和划线前都要灼烧、而后都要冷却、操作完毕后又要灼烧的原因是什么?【提示】取菌种前灼烧接种环的目的是消灭接种环上的微生物;除第一次划线外,其余划线前都要灼烧接种环的目的是消灭接种环上残留菌种;取菌种和划线前都要求接种环冷却后进行,目的是防止高温杀死菌种;最后灼烧接种环的目的是防止细菌污染环境和操作者。

(2)涂布分离法:先将培养的菌液稀释,通常稀释10-5~10-7倍,然后取0.1 mL不同稀释度的稀释菌液加在培养皿的固体培养基上,用玻璃刮刀涂布在培养基平面上进行培养,在适当的稀释度下,可产生相互分开的菌落。

2017年高考课标Ⅲ卷理综生物试题解析

2017年高考课标Ⅲ卷理综生物试题解析

极性分子,和水分子应当有亲和力,含水量大会影响对物 鲜的植物甲含水量高,用于提取的极性有机溶剂会与 质 水互溶而被稀释,进而降低对物质 W的提取。因此原材料不宜选用“高温烘干 W的提取效果。 ”和“新鲜”的。
W易高温分解,所以 •实验流程有蒸馏的步骤,而 (2)提取物质W时,振荡的作用是 应当降低蒸馏的温度,故选用沸点低的丙酮。 使原料和溶剂充分混匀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活性炭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在提取过程 根据题干信息, W受热易分解,所以注意温度控制; 溶剂丙酮易挥发对人体有害,所以注意通风;为减少 中,用活性炭处理提取液的目的是 W 分解,所以操作要快;丙酮易燃烧,注意防火。 去除提取液中的色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4)现有丙酮(沸点56 ℃)、乙醇(沸点约 提取流程:绿色植物甲 →粉粹→加溶剂 →振荡→收集 78 ℃)两种溶剂,在提取物质 W时,应选用丙 提取液→活性炭处理→过滤去除活性炭→蒸馏(含回 酮作用提取剂,理由是 收溶剂)→重结晶→成品。 丙酮沸点低于乙醇,蒸馏时物质 W分解较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使用活性炭应当是利用其很强的吸附力,除去提取液 • 中溶解在有机溶剂的某种成分。会是神马呢?联想到 (5)该实验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是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应当可以想起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操作,防火
若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1:2:1或 3:1,则可确定这两对基
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染色体上。
⑵ 假设A/a、B/b这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 上,请以上述品系为材料,设计实验对这一假设 进行验证。(要求: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 果、得出结论)

2017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教案:专题3考点一 细胞的吸水与失水 含解析 精品

2017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教案:专题3考点一 细胞的吸水与失水 含解析 精品

第二单元 细胞的代谢 专题3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考纲展示 命题探究考点一 细胞的吸水与失水基础点1 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渗透作用产生的条件 ①有一层半透膜②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2)动物细胞吸水和失水①动物细胞的细胞膜相当于一层半透膜,膜两侧具浓度差。

②现象⎩⎪⎨⎪⎧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吸水膨胀。

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失水皱缩。

外界溶液浓度等于细胞质浓度时,水分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

(3)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①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在植物细胞中,可把原生质层视为一层半透膜。

②原理和现象⎩⎪⎨⎪⎧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外界溶液浓度等于细胞液浓度――→水分进出平衡细胞维持原来形态。

巧学助记 渗透作用的发生渗透作用要发生,满足条件来促成;半透膜和浓度差,缺少其一都不行。

植物细胞需成熟,具备液泡有可能; 细胞膜、质、液泡膜,原生质层来组成。

放入外界环境中,渗透系统全形成; 水分运动啥方向,全由两液浓度定。

2 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 (1)实例 ①植物植物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不同植物(如番茄、水稻)对同一离子的吸收能力不同同种植物对不同离子的吸收能力不同植物对水分和无机盐离子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②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吸收碘的特点:逆(逆、顺)浓度梯度。

(2)结论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一样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具有的特点⎩⎪⎨⎪⎧a.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b.一些需要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c.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3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1)实验原理成熟的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液具有一定的浓度,成熟的植物细胞能与外界溶液发生渗透失水和吸水。

(2)实验步骤(3)实验结论成熟植物细胞能与外界溶液发生渗透作用,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当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

2017-最新高中生物实验总结大全

2017-最新高中生物实验总结大全

2017-最新高中生物实验总结大全D(1)取出显微镜,置于试验台上靠左的位置,打开光源。

(2) 将上步制作好的切片置于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调整载物台位置,使盖玻片对准光源。

(3)使用5X物镜观察切片,使松针切片在视野中心,换成10X物镜,观察松针叶面横切结构。

(4)换成40X物镜观察,注意细胞及细胞内物质结构,画图。

3、动物血液临时装片的制作及观察(除了不用切片,其他类似)4、动物神经细胞永久装片的观察。

五、考点提示:1、松针的叶面结构是什么样的?2、动物细胞的结构是什么样的?与植物细胞又什么不同?3、显微镜的物镜倍数愈大,视野的亮度如何?物体的大小如何?4、如何调节焦距?5、如何才能使切片尽量的薄?切片的厚薄对显微镜下观察的效果有什么影响。

实验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一、实验目的:尝试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阐明实验原理—颜色反应,识记和区分用于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鉴定的试剂及产生的特定颜色,初步掌握鉴定上述化合物的基本方法,学会描述实验现象,掌握NaOH溶液和CuSO4溶液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某些化学试剂能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1、生物组织中普遍存在的可溶性糖类较多,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和蔗糖。

前三种糖的分子内都含有游离的具还原性的半缩醛羟基,因此叫做还原糖;蔗糖分子内没有,为非还原糖。

实验中所用的斐林试剂,只能鉴定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而不能鉴定可溶性非还原糖。

可溶性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可生成砖红色的Cu2O 沉淀。

如:葡萄糖 + 2Cu2+ + 4OH—加热葡萄糖酸 + Cu2O↓(砖红色)+ H2O即Cu 2+被还原成Cu2O,葡萄糖被氧化成葡萄糖酸。

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时,溶液变化过程为: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淀粉遇碘变蓝色(直链)或紫(红)色(支链)。

2、脂肪和类脂(磷脂、糖脂、固醇脂等)统称为脂类。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专题17 双自变量的对照实验(习题精练含答案详解)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专题17 双自变量的对照实验(习题精练含答案详解)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多个自变量的对照实验》专题复习练习1.(2021浙江6月·25)BA 对苹果丛状苗生根的影响如图所示。

对照组为“MS 培养基+NAA”,实验组分别选取在“MS培养基+NAA”培养了0 h、24 h、48 h、72 h、96 h、120 h的丛状苗,用“MS培养基+NAA+BA”各处理24h后,再转入“MS培养基+NAA”继续培养。

各组都在丛状苗培养的第14 d和第28 d观察并统计生根率,NAA和BA的浓度均为1 μmol·L-。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BA 前期处理抑制生根,后期处理促进生根B.BA 对不同实验组丛状苗的生根效果均不同C.不同实验组丛状苗的生根率随培养时间延长而提高D.实验结果说明了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共同促进生根【答案】C【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用“MS培养基+NAA”培养时间长短、是否用BA处理及处理时间点,因变量是生根率。

α-萘乙酸(NAA ) 、2 , 4-D等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具有与生长素(IAA)相似的生理效应。

可用于防止果实和叶片的脱落、促进结实、获得无子果实、促使扦插枝条的生根等。

BA是一种细胞分裂素,有促进细胞分裂的作用。

【详解】A、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BA 处理后生根率均没有超过对照组,所以前期处理和后期处理都没有促进生根作用,A项错误;B、用“MS培养基+NAA”培养了0 h和96 h的丛状苗,第14天观察生根率相同,B项错误;C、所有丛状苗培养28天的生根率都高于培养14天的生根率,所以不同实验组丛状苗的生根率随培养时间延长而提高,C项正确;D、该实验结果无法说明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对促进生根是否有协同作用,D项错误。

2.(2018全国I卷·4)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

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其中甲组未加药物),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结果如图所示。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作业8:光合作用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作业8:光合作用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作业第8讲光合作用A组基础题组题组一提取和分离叶绿体色素1.(2017课标全国Ⅲ)植物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是通过测量光合作用对不同波长光的反应(如O的释放)来绘制的。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2A.类胡萝卜素在红光区吸收的光能可用于光反应中ATP的合成B.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可通过测量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值来绘制C.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也可用CO的吸收速率随光波长的变化来表示2D.叶片在640~660 nm波长光下释放O是由叶绿素参与光合作用引起的2答案 A 本题考查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合色素的吸收光谱等相关知识。

类胡萝卜素不吸收红光,A错误。

光合色素的吸收光谱可通过测量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的释放速率随光波长的变化来值来绘制,B正确。

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既可用O2表示,也可用CO的吸收速率随光波长的变化来表示,C正确。

叶片在640~660 nm2,D正确。

波长光下只有叶绿素能吸收光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O22.下列有关“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将5克新鲜菠菜叶剪碎后,放入研钵中,加入碳酸钙、石英砂和无水乙醇后加以研磨B.吸取少量滤液,沿铅笔细线均匀画出一道滤液细线,并连续快速画2~3次C.把画好细线的滤纸条插入层析液中,滤液细线不能浸没在层析液中D.滤纸上相邻色素带间距离最近的是叶绿素a与叶绿素b答案 B 将5克新鲜菠菜叶剪碎后,放入研钵中,加入碳酸钙(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石英砂(使研磨更充分)和无水乙醇(提取色素)后加以研磨,A正确;画滤液细线时,不应连续迅速重复画线,而应等滤液干后再重复画线,B错误;把画好细线的滤纸条插入层析液中,滤液细线不能触及层析液,否则色素会溶解在层析液中,影响实验结果,C正确;滤纸上相邻色素带间距离最近的是叶绿素a与叶绿素b,D正确。

题组二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3.1880年美国生物学家恩吉尔曼设计了一个实验研究光合作用的光谱。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选修一教材用书:专题4酶的研究与应用课题3酵母细胞的固定化含答案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选修一教材用书:专题4酶的研究与应用课题3酵母细胞的固定化含答案

课题3酵母细胞的固定化 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 [自读教材·夯基础]1.概念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酶或细胞固定在一定空间内的技术。

2.方法(1)包埋法:多适于细胞的固定化;(2) }化学结合法物理吸附法多适于酶的固定化。

3.载体包埋法固定化细胞常用的是不溶于水的多孔性载体材料,如明胶、琼脂糖、海藻酸钠、醋酸纤维素和聚丙烯酰胺等。

1.固定化酶常采用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而固定化细胞则常采用包埋法。

2.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基本步骤是:酵母细胞的活化―→配制CaCl 2溶液―→配制海藻酸钠溶液―→海藻酸钠与酵母细胞混合―→固定化酵母细胞。

3.配制海藻酸钠溶液浓度过高,则难以形成凝胶珠;若浓度过低,则固定的酵母细胞少,影响实验效果。

4.配制海藻酸钠溶液应小火加热或间断加热。

5.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既实现了对酶的重复利用,降低了成本,又提高了产品质量.4.优点(1)固定化酶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可以反复利用.(2)固定化细胞技术制备的成本低,操作容易。

5.实例-—高果糖浆的生产(1)原理:葡萄糖错误!果糖。

(2)生产过程:①将葡萄糖溶液从反应柱的上端注入.②使葡萄糖溶液流过反应柱,与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接触。

③转化成的果糖,从反应柱的下端流出.(3)反应柱:酶固定在一种颗粒状的载体上,再将其装入反应柱内,柱子底端装上分布着许多小孔的筛板.酶颗粒无法通过筛板上的小孔,而反应溶液却可以自由通过。

(4)优点:反应柱能连续使用半年,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果糖的产量和质量。

1.酶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但溶液中的酶难以回收,不能利用。

要想既降低生产成本,又不影响产品质量,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提示:将酶固定于不溶于水的载体上,使酶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反应物分离,还可重复利用。

2.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一般采用什么方法?为什么?提示:固定化酶常用化学结合法或物理吸附法。

因酶分子小,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故一般不用包埋法进行固定。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 十七 5.3.1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含解析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 十七 5.3.1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含解析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课后提升训练十七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30分钟50分)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细胞呼吸是重要的放能反应B。

细胞呼吸是细胞中有机物的一系列氧化分解过程C。

细胞呼吸是细胞内有机物“缓慢燃烧"的过程D。

细胞呼吸是细胞与环境间的气体交换【解析】选D。

细胞呼吸的实质是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相比体外燃烧来说放能速率较为缓慢。

而细胞呼吸不单单指细胞与环境间的气体交换。

【易错警示】呼吸≠细胞呼吸呼吸和细胞呼吸容易混淆,二者的本质不同。

呼吸是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而细胞呼吸是有机物氧化放能的过程。

2.检测酵母菌细胞呼吸的产物,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如果产生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则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B。

如果产生的气体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黄色,则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C。

无论进行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酵母菌都能产生CO2D.酵母菌发酵时不产生气体,但其发酵液能使酸性重铬酸钾变灰绿色【解析】选C.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时,都能产生CO2,澄清的石灰水和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都可用于CO2的检测.3.(2017·武汉高一检测)下列有关实验装置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三个装置中的种子都必须进行消毒处理,都不需要设置对照实验B.甲装置可用于探究呼吸作用是否产生热量C。

乙装置可用于探究萌发的种子是否进行有氧呼吸D。

丙装置可用于探究萌发的种子的呼吸作用是否产生CO2【解析】选A。

三个装置中的种子都必须进行消毒处理,避免附着的微生物进行细胞呼吸影响实验,都需要设置死亡种子对照组,排除环境条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A错误。

如果萌发种子产生热量,会使温度上升,从温度计可直接读数,B正确。

2017年高考生物冲刺专题卷 专题26 稳态与环境中的实验(含解析)

2017年高考生物冲刺专题卷 专题26 稳态与环境中的实验(含解析)

专题26 稳态与环境中的实验一、选择题(20小题)1.某小组开展“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课题研究,在制定实验方案过程中,下列哪一项可以不考虑()A. 蒸馏水处理作为对照B. 配制一系列浓度梯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C. 严格控制无关变量D. 进行预实验,确定实验浓度范围【答案】A【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2.探究不同浓度的NAA对某植物插条生根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实验中NAA浓度大小为X<Z<YB. Y浓度为促进该植物生根的最适浓度C. 实验结果说明NAA的生理作用不表现出两重性D. 不加NAA的插条仍然生根,这是植物体内自身产生生长素作用的结果【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X浓度的NAA对于某植物插条生根有抑制作用,X浓度大于Y浓度和Z浓度;Y浓度的NAA对于某植物插条生根作用大于z浓度,但是不能确认Y浓度和Z浓度的大小关系,A错误;本实验只设置了3个浓度,设置组别太少,不能说明Y浓度和Z浓度为促进该植物生根的最适浓度,B错误;由图可知:X浓度的NAA对于某植物插条生根有抑制作用,Y浓度和Z浓度都促进插条生根,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C错误;不加NAA的插条仍然生根,这是植物体内自身产生生长素作用的结果,D正确。

【题型】选择题3.某小组开展“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研究,关于这个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经预实验后,后续实验中还需设置一组用蒸馏水处理插条的实验作对照组B. 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每组需要取多枝插条C. 浸泡法适用于较低浓度溶液及空气湿度较大、遮阴环境D. 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生根数量可能相同【答案】A【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4.为探究影响扦插枝条生根的因素,某兴趣小组以同一植物的枝条为材料,用营养素和生长调节剂X处理,得到的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 生长调节剂X对不同枝条的生根均具有促进作用B. 营养素对有叶枝条的根的形成无明显影响C. 营养素和生长调节剂X均有利于根的形成D. 叶片可能会产生与生长调节剂X类似作用的物质【答案】B【解析】用生长调节剂X处理后,无叶枝条实验结果无变化,有叶枝条实验结果显著,A错误;据图信息,用营养素处理后,无叶枝条和有叶枝条实验结果相同,说明营养素对有叶枝条的根的形成无明显影响,B正确;营养素对根的形成无明显影响,C错误;综合实验现象,可说明叶片可能产生营养素类似作用的物质,D错误。

【2017年整理】细胞生物学实验7染色体制备技术

【2017年整理】细胞生物学实验7染色体制备技术

实验7 染色体制备技术〔实验目的〕1、学习染色体标本的制备技术2、掌握滴片法制备染色体标本的一般步骤〔实验原理〕每一物种的细胞一般都具有一定数目、形状和大小的染色体,在秋水仙素的作用下可使分裂细胞阻断在中期,此时染色体形态最典型,然后通过低渗、固定、染色等步骤,便可在显微镜下呈现出其形态。

〔试剂材料〕1、试剂(1)0.1%秋水仙素溶液(生理盐水配置)(2)1mol/L盐酸(3)1%柠檬酸钠溶液(4)0.067mol/L磷酸盐缓冲液(pH6.8)Na2HPO4﹒12H2O 11.81g(Na2HPO4﹒2H2O 5.92g)KH2PO4 4.5g蒸馏水至1L(5)Giemsa原液(pH6.8)(pH6.8)Giemsa染粉1g,甘油33ml, 甲醇45ml 染粉在乳钵中滴加少许甘油研磨至无颗粒,再将全部甘油加入,放入60-65℃保温2小时后加入甲醇混匀。

棕色瓶中保存。

用时和磷酸缓冲液1:10混合(6)低渗液:0.4%KCl2、材料(1)洋葱根尖(2)女性口腔上皮(3)蟾蜍〔内容方法〕X染色体标本制片与观察1、取材:女性漱口后取口腔上皮细胞,涂在干净的载玻片上2、固定:95%乙醇固定10分钟,空气干燥3、水解:1mol/L盐酸室温水解10分钟,然后用新鲜蒸馏水冲洗4次,晾干4、染色:Giemsa染色10分钟,蒸馏水冲后90%乙醇分色1分钟,酒精灯过火脱水。

也可用0.2%甲苯安蓝染色5-15分钟,冲洗后干燥,观察注意事项:1、女性口腔、牙签和载波片要干净,避免杂质干扰。

2、口腔内第一次获取的上皮细胞要弃去,然后在相同部位再获取新鲜的上皮细胞。

3、上皮细胞涂片时尽量使细胞分散开,重叠的细胞影响观察。

4、人的X小体紧贴细胞核膜内侧,但是一般上皮细胞中只有30%-50%的细胞可以观察到X小体。

小鼠骨髓染色体制备1、小鼠按照4μg/g体重经腹腔注射秋水仙素,3-4小时后杀死动物,取后肢股骨和胫骨,纱布剥离所有肌肉,生理盐水洗净后剪去骨两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高三生物实验专题一、教材基础实验填空二、实验方案的基本内容(一)实验目的(研究课题)1.实验目的应包含三要素:实验类型(探究性实验、验证性实验)、自变量、因变量2.基本句式为:验证/探究/研究自变量对(实验对象)因变量的影响或作用。

[变量的种类]:①自变量:是实验中由实验者操纵的因素或条件,是作用于实验对象的刺激变量,应具有可变性和可操作性。

②因变量:是随自变量变化而产生反应或发生变化的变量,应具可测性和客观性。

自变量是原因,因变量是结果,两者具因果关系。

③无关变量:无关变量(控制变量)是指实验中除自变量外的其它变量,即与研究目的无关,却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或条件。

它们的存在对实验起干扰作用。

实验者应严格控制无关变量,否则实验结果的真实性无法得到认定。

例1.变量分析(1)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自变量:因变量:检测指标:(2)验证过氧化氢酶对过氧化氢具有催化作用自变量:因变量:检测指标:(3)探究氧浓度对细胞呼吸速率的影响自变量:因变量:检测指标:例2.撰写实验目的(1)酶具有催化作用。

若要验证唾液淀粉酶的作用:实验目的:(2)梨中含有还原糖吗?若要通过实验来探究该问题实验目的:(3)环境因素会影响黑藻的光合速率,请根据不同的影响因素写出三个实验目的:实验目的1:实验目的2:实验目的3:(二)提出假设运用已有的科学知识和符合逻辑的论据对提出的问题做出可能性的解释。

例3.一种以地下茎繁殖为主的多年生野菊分别生长在海拔10m、500m、1000m的同一山坡上。

在相应生长发育阶段,同一海拔的野菊株高无显著差异,但不同海拔的野菊株高随海拔的增高而显著变矮。

为探究环境和遗传因素对野菊株高的影响,请回答:(1)实验假设1:假设野菊株高只受环境因素影响实验假设2:实验假说3: (2)根据假设1书写实验思路:,对照组野菊生长于 m处。

(3)写出支持你的实验假设的实验结果。

(三)实验原理实验原理是实验设计的理论依据,一般应包括自变量的作用原理及操作原理、因变量的检测原理两部分。

例4.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如下的实验方案:①将若干生理状况相近的正常小鼠随机均分成A、B两组,观测并记录其活动状况。

② A组小鼠注射适量且等量的胰岛素溶液,B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③一段时间后,A组小鼠会出现四肢无力,活动减少,甚至昏迷等低血糖症状,B组活动状况无变化。

④在A组小鼠出现低血糖症状后,分别给A、B两组小鼠注射等量葡萄糖溶液。

⑤一段时间后,A组小鼠低血糖症状缓解,B组活动状况无变化。

(1)该实验目的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例5.请写出教材相关实验的实验原理(1)探究酶的专一性(2)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3)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4)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四)实验器材指实验过程中使用的材料、试剂、用品等,一般题目中提供的器材在实验过程中都会用到,可以从实验器材中窥探出实验分组的思路。

(五)实验步骤1.设计实验应遵循四大原则(1)科学性原则:指整个设计思路和实验方法的确定都不能偏离生物学知识和原理,以及其他学科领域的基本原则。

包括实验原理的科学性、实验材料选择的科学性、实验方法的科学性、实验结果处理的科学性。

(2)平行重复原则:实验设计中必须设计多组相同的实验或足够的实验次数,保证实验的可重复性,在定量实验中需对多组实验的结果取平均值。

(3)单一变量原则:实验中会有多个变量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但只能将其中的一个变量确定为实验的自变量进行研究,其余变量均需进行控制,主要体现在实验过程的同条件控制,即实验组与对照组所用器材、所处环境、起始和终止时间等均相同。

如:“适宜条件”(培养)、“过了一段时间”观测(或测量)、(实验组)“适量”、(对照组)“等量”。

(4)对照原则:实验中的无关变量很多(同一种实验结果可能会被多种不同的实验因素所影响),必须严格控制,对照实验的设计是消除无关变量影响的有效方法。

[设置对照实验的关键]对照实验设置的正确与否,关键在于如何尽量去保证“其它条件的完全相等”,具体来说有以下四个方面:①所用生物材料要相同:包括数量、质量、长度、体积、来源和生理状况等方面②所用实验器具要相同③所用实验试剂要相同:包括试剂成分、浓度、体积④所用处理方法要相同:有时尽管某种处理对对照实验来说,看起来似乎是毫无意义的,但还是要作同样的处理。

[对照实验的四种常见类型]①空白对照——即不给对照组任何处理因素②自身对照——即对照和实验都在同一研究对象上进行③相互对照——不单设对照组,而是几个实验组相互对照,一般表现出实验因素在量上的多少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如研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等实验。

另外当存在多个实验因素时,各种实验因素之间形成相互对照。

如验证氮磷是水体富营养化的因素实验中,实验因素是氮磷,可以设计三组:加氮、加磷、加氮磷,其中每组既是实验组又是对照组。

④条件对照——即虽然给对照组施加部分实验因素,但不是所要研究的处理因素,通常施以条件因素的对象组为条件对照组,施以实验因素的对象组为实验组。

例如:在艾弗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实验组是“R型活细菌+S型细菌的DNA混合培养”,条件对照组是“R型活细菌+S型细菌的DNA和DNA酶混合培养”。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判断方法]实验组是施加实验变量处理的被试对象组;对照组是不施加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或处于正常情况下的对象组。

2.“三步法”书写实验步骤第一步:实验准备工作通常包括对实验材料的“随机均分、编号”、一些药品的配制以及对实验材料的预处理,一些生理学实验往往还需要进行前测。

第二步:实验条件的控制一般情况通过设计对照实验,操纵自变量,控制无关变量第三步:结果的观察、记录与统计分析3.实验步骤中要注意交代清楚的一些问题①材料准备与预处理要交代;②实验用具的分组及编号(试管,玻璃缸,培养皿,花盆等)要交代;③如果实验对象是生物,要交代“选择形态大小、发育状况相同的生物若干,分组编号”;④加培养液、土壤或基质、反应物时,要注意交代实验组与对照组中加入等量且适宜浓度;⑤因变量的具体内容及观测方法及时机要交代清楚。

如:“在小鼠服药一段时间后,用血压计测量小鼠的血压,并记录”。

⑥前测:待测指标在施加自变量前后若会发生变化,且实验分析需要用到这种变化值,那么在实验步骤中需要交代“初始值的测量和记录”。

如动物的体长、血压、植株的高度等。

⑦表述实验现象本清楚:如加碘后“不变蓝”不等于“无色”或“没有颜色变化”,“不变”也不能说成“无现象”。

例6.科研表明,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细胞的伸长,但生长素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就会促进细胞中乙烯的合成,而乙烯含量的增高,反过来又抑制了生长素对细胞伸长的促进作用。

现利用黄化豌豆幼苗切段为实验材料,设计实验研究乙烯对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的抑制作用。

(1)甲、乙、丙、丁、戊五位同学分别提出如下设计方案,最合理的是。

甲:用—系列不同浓度的乙烯处理实验材料。

乙:用最适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及某一浓度的乙烯处理实验材料。

丙:用最适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及一系列不同浓度的乙烯处理实验材料。

丁:用任意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及某一浓度的乙烯处理实验材料。

戊:用任意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及一系列不同浓度的乙烯处理实验材料。

(2)请根据你选择的最佳方案,完成具体的实验。

Ⅰ、实验器材:黄化豌豆幼苗若干、剪刀、刻度尺、培养皿、烧杯、5种一定浓度梯度的生长素溶液(其中含最适浓度)、、清水、滤纸等。

Ⅱ、实验步骤:①;②;③;④。

Ⅲ、请用曲线图表示预期的实验结果(3)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细胞伸长的影响效果体现了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

(六)实验结果与结论1.实验结果(1)实验现象是对客观事实的具体描述,即对因变量的描述,如观察的现象(颜色变化、沉淀产生)、测定的数据等。

(2)实验结果是对实验现象的客观陈述,不含推理依据和推理内容。

验证性实验一般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往往有三种可能的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有显著差异(正反两方面)。

实验结果可以文字、表格、曲线图、柱形图等形式呈现:①以文字表示时注意事项:对实验结果的描述要全面,不能遗漏;要注意结果出现的适用范围,不同范围不同结果要分段表述;使用规范用语。

②表格设计的方法:表题——典型标题格式: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或作用表格的行题(表格第一行)与列题(表格第一列):一般情况下,列题表示自变量,行题表示因变量的观察指标及其含义,两者的位置可以互换。

根据自变量设置对象组,每组又可分多个小的重复组,这时需要留一个求平均值的格。

常规表格如下:变式:每组设计三个平行重复实验③坐标图设计的方法:高考考查的绘制坐标图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绘制曲线图,另一种是绘制柱状图(或直方图)。

不管绘制的坐标图属于哪一种,都应有“自明性”,即只看图、图题和图例,不阅读正文,就可以理解图示含义。

这两种图形的共性是:往往将横轴的变化量作为自变量,纵轴的变化量作为因变量;若在同一坐标中绘制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变量时,都要在图例中注明。

其应用范围有一定的差异:一般来说,当需要描述因变量随自变量变化而变化的趋势时,常采用曲线图;当需要描述因变量随自变量变化而呈现结果时,常采用柱状图。

右图为规范的坐标图应包括的内容。

2.实验结论是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归纳和推理而获得的内容,可能是对实验结果的解释,也可能是对实验结果的进一步推理,体现了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内在逻辑(因果关系),与实验目的相呼应。

在文字表述时注意要用概括性的规范用语,对实验结果的解释和推理要全面,不能遗漏。

例7:探究黄曲霉素对兔子肝癌发病率的影响(1)实验材料用具:雌雄兔子各40只,普通饲料,三种不同浓度的黄曲霉素溶液A、B、C(浓度分别为高、中、低),其他所需条件均满足。

(2)实验思路:①将雌雄各40只兔子随机均分....为甲、乙、丙、丁四组,分别饲养。

②甲组兔子用适量的普通饲料喂养,乙、丙、丁组兔子分别用等量的添加适量浓度为A、B、C的黄曲霉素溶液的普通饲料喂养。

③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饲养较长时间。

④检查四组兔子的健康状况,统计分析各组兔子肝癌的发生率。

(3)请设计一张表格,并把预测的实验结果与相应的结论填入表中。

例8.探究一种新型治癌药物X对肿瘤细胞是否有疗效[实验原理]:有效的治癌药物能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假设药物X对肿瘤细胞有疗效,则相应的培养瓶中的细胞数将少于对照组;将实验组与对照组置于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取出少量培养液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并记录肿瘤细胞的数目,从而判断药物X的疗效。

[实验材料]:培养瓶、CO2培养箱、血细胞计数板、含有肿瘤细胞的培养液、生理盐水、光学显微镜、药物X等。

[实验步骤]:(1)取6只大小相同的培养瓶,随机均分为两组,编号A、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