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分享】2016年北京大学行管考研《公共政策分析》核心讲义~~
行政管理考研人大行管谢明《公共政策导论》状元笔记
第二讲本书重点章(第四、五章)★一、第四章模型及理论第一节(定义+评述+有效性区分)1.模型、具体模型、抽象模型定义模型是现实世界部分化、序列化、简单化和抽象化的代表。
模型突出了原型的本质特征,忽略了次要因素,使错综复杂、变化无常的现实世界更易于为人们所把握,模型作为研究原型的中介,也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它有助于人们分析和理解研究的对象,有助于人们解释和阐述研究问题。
模型可以分为具体模型和抽象模型。
具体模型主要指与原型在形态上几何相似的模型,如示意沙盘、模型飞机、交通地图等。
这些模型对原型是一种形象的说明,使人一眼望去就会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物,突出表现了模型的相似性特征。
抽象模型是指用语言、符合、图表、数字等抽象形式反映原型内在联系和特征的模型。
2、对模型怎样评述?①没有简化和抽象,我们就难以认识复杂②要注意“错置具体的谬误”。
在政策研究领域,我们不得不非常谨慎的对待模型所代表的真实,这种真实往往只是一种主观的建构,是人们对复杂现实的一种人为的想象。
3、如何分辨模型的有效性?①排列并简化现实②认定重要层面③符合社会现实④提供有意义的沟通⑤指导调查和研究⑥提出一定的解释:对公共政策提出一定的解释第二节(10种)1、传统理性模型的内容、条件、缺陷、步骤及优缺点(1)内容:决策追求最优解任何决策都是目标性的行为,达到目标当然会有多种途径和手段,所谓理性的选择就是要做出最大价值的选择,即选择达到目标的最有方案。
(2)条件:①把决策视为整体行为而非群体行为②决策具有绝对理性③决策目标单一、明确、绝对④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具备一以贯之的价值偏好⑤决策过程中不考虑时间和其他政策资源的消耗。
(3)缺陷:3、2、2、4、5(4)步骤:确定决策目标;提出备选方案;对这些方案及其结果进行比较;通过排序选出最优方案(5)优点:人们总是在追求尽善尽美中得到较善较美的缺点:缺少实践基础,且其前提假设有错误。
2、有限理性模型的内容、表现、基本问题、优点(1)内容:决策追求满意解现实生活中决策者的行为是介于完全理性和非理性之间的有限理性,他们不是经济人,而是行政人。
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状元笔记—公共管理学—张成福
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状元笔记—公共管理学—张成福
育明教育梁老师提醒广大考生:
行政管理的考研参考书极其重要,虽然参考书比较多,但是需要记忆的重点并不是很多。
如果考生知道考试范围,考试重点,那么会对复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什么疑问可以随时联系育明教育梁老师,我会根据各位考生的具体情况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指导。
【喜报】育明教育学员报考湖南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有2名总分超过420分
【喜报】育明教育学员报考燕山大学翻译硕士共有12名学员总分超过360,通过率高达90%。
【喜报】育明学员李同学,以405分的高分考取北大地理学第一名,创造近十年北大城规考研奇迹!!!
【喜报】育明教育学员报考北京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再创考研神话!!
2013年育明教育北大行管考研再创佳绩,前十名包括贸大的郭学员,烟大的李学员,人大的雷学员,中山的刘学员,海大的戴学员,天外的孟学员,华科的吴学员等,祝愿他们在北大复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考研谢明《公共政策导论》精品笔记2
2016人大行管考研谢明公共政策导论学姐笔记《谢明:公共政策导论》笔记公共政策部分第一讲总论(前三章)第四节(自由主义+政府干预)p24第三章主体、客体、环境★第一节(官方4+非官方5)1、政策主体的定义直接或间接的参与政策制定过程的个人、团体或组织。
分为官方决策者和非官方决策者。
官方决策者是指那些具有合法权威去制定公共政策的人们,它包括立法机关、行政决策机关、行政执行机关、法院。
非官方决策者是指并不拥有合法权威去做出具有强制力的政策决定的人们,包括利益集团、政党、公民个人、大众传媒、思想库。
2、政策主体有哪些?其中官方决策者包括什么?非官方决策者包括什么?(要重点记忆非官方决策者里面的内容)(1)官方决策者①立法机关:立法机关是政策主体最重要的构成因素之一,其主要职责是立法。
②行政决策机关:作用越来越突出。
③行政执行机关:不仅能够参与一些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制定,而且能够通过行政拖拉和无所作为使其他机构制定的法律或政策徒有虚壳。
④法院:通过司法审查权和法令解释权对公共政策的性质和内容产生巨大影响。
司法审查权是指法院有权审查立法和行政机关的活动是否违宪。
法令解释权是指法院有权解释和决定那些只有抽象的表述且容易引起分歧的法规的含义。
(2)非官方决策者①利益集团:是指具有相同价值需求和利益倾向的个人所组成的团体或团体间的联盟。
它代表成员的利益,履行利益表达的功能。
其方式包括:院外活动、舆论宣传、政治捐款、抗议示威等。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政策制定不应受个别或少数利益集团的操纵。
其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力由以下因素决定:A成员数量B财力状况C团体实力D领导者能力E群体凝聚力F与政府决策层的关系②政党现代国家的政治统治大都通过政党政治的途径加以实现,政党常常履行着一种利益聚合的功能,即政党努力将不同利益集团的特定需求转变为一般性可供选择的政策方案。
③公民个人公民个人参与政策过程的主要途径包括:以主权者的身份投票、通过代议的形式推举代表参与政策制定、通过威胁手段如示威**反对某项政策的出台、通过参加政治党派和利益集团、通过制造社会舆论或多方游说、以个人的知识活动为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指导。
自考00318公共政策-章节精讲课件复习资料
本书考试情况概述:150 60考试题型及分值:题型题量分值总分单选20120多选521045202102021530重点第二章次重点第三章重点难点第四章重点难点第五章重点难点第六章重点第七章重点第八章重点第九章次重点第十章一般本章内容分析知识点1 公共政策学的基本概念P119)知识点1 公共政策学的基本概念)1.2.3.知识点1 公共政策学的基本概念1.6月30 8000元/知识点1 公共政策学的基本概念2.知识点1 公共政策学的基本概念2.++知识点1 公共政策学的基本概念3.知识点1 公共政策学的基本概念1.2.3.知识点1 公共政策学的基本概念1.知识点1 公共政策学的基本概念1951知识点1 公共政策学的基本概念2.知识点1 公共政策学的基本概念2.知识点1 公共政策学的基本概念1.知识点1 公共政策学的基本概念2.知识点1 公共政策学的基本概念3.知识点1 公共政策学的基本概念1.知识点1 公共政策学的基本概念2.知识点1 公共政策学的基本概念2.1956知识点2 公共政策学与决策科学、行政决策学和立法学的区别1.知识点2 公共政策学与决策科学、行政决策学和立法学的区别2.3.知识点3 公共政策学的概念体系123知识点3 公共政策学的概念体系1知识点3 公共政策学的概念体系2知识点3 公共政策学的概念体系3知识点4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123知识点4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1.2.输入-输出-知识点4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2.(1(2(3(4知识点4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2.(1(2知识点4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2.(3(4知识点4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2.(1(2(3(4知识点4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3.知识点4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3.知识点5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方法1.2.3.4.5.6.知识点5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方法1.2.知识点5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方法1.12知识点5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方法1.34知识点5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方法2.1知识点5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方法2.23知识点6 公共政策的研究视角和路径(1(2知识点6 公共政策的研究视角和路径(3知识点6 公共政策的研究视角和路径(4知识点6 公共政策的研究视角和路径(5知识点6 公共政策的研究视角和路径(6。
育明考研:北京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冲刺押题笔记: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重点串讲(第四章)
北大行管视频课程+内部资料+最后押题三套卷+公共课阅卷人一对一点评=2500元育明教育包揽2008-2013年北大行管考研状元。
2008年,郭同学398分;2009年,冯同学418分;2010年,葛同学398分;2011年,周同学384分;2012年,王同学402分,2013年,郭同学402分。
育明教育:北京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冲刺资料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重点串讲第四章公共政策问题的构建分析1.从本章开始就进入公共政策分析的过程模块阶段了,整个政策分析过程从政策问题的构建开始。
所谓“公共政问题的构建是公共政策过程的逻辑起点”。
公共政策本质上是问题取向的,关心的就是解决社会问题,这一点我也提到过。
首先必须明白,政策问题是构建的,不是自然形成的。
政策问题远远不是社会问题本身。
2.本部分的内容包括:政策问题的特性;政策问题的分类;政策问题构建的环节;政策问题论证的种类以及社会问题进入政府议程的几种途径。
3.政策问题的构建分析之所以重要不仅仅是因为它是政策过程的逻辑起点,更因为传统的政策研究忽视了对问题的分析,只把政策分析的任务看作是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把政策问题看成是特定的客观存在而忽视了它其实是人们主观构造的产物,(传统的政策分析只重视政策制定,政策执行也被忽略)所以导致用有效的方法解决错误的问题,而不是错误的方法解决正确的问题。
这就是所谓的“第三类错误”第一节:公共政策问题概述一、公共政策问题的定义这里又说了一遍关于问题,社会问题的定义,我不再重复。
另外并不是所有的社会问题都会成为政策问题,这在前面也说过,有的不需政府解决,有的政府不能解决,有的政府不愿解决。
最终,公共政策问题的正式定义是:基于特定的社会问题,由政府列入政策议程并采取行动,通过公共行为希望实现或解决的问题。
公共政策问题的特征:关联性;主观性;人为性;动态性(育明教育注:邓恩的观点)1.关联性:政策问题往往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这增加了解决政策问题的难度,要求树立整体协调的观念2.主观性:一方面,一个社会问题能否成为政策问题依赖于人们对它的主观感知;另一方面,对某一政策问题认识的正确程度和深刻程度,(如何界定)依赖于决策者的认知能力和价值取向。
行政管理考研北航行管胡象明《公共部门决策理论与方法》独家资料
第六章公共部门决策的类型、原则与程序一、公共部门决策的类型(一)决策分类标准的多样性所谓决策类型,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决策所进行的分类。
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将公共部门的决策分为不同的类型,由于分类标准的多样性,因而决策分类也具有多样性。
目前常见的分类主要有:……(二)若干常见类型的决策1、常规决策和非常规决策(1)常规决策和非常规决策的内涵常规决策和非常规决策,是按决策问题是否会重复出现来划分的。
如果决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重复出现的,称之为常规决策;如果决策所要解决的问题不是重复出现的,称之为非常规决策。
(2)常规决策和非常规决策的区别与联系——决策的问题是否重复出现。
常规决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不断重复出现的,非常规决策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具有重复性。
——决策是否具有定量的性质。
一般说来,常规决策具有定量的性质,因而在多数情况下是一种数量决策;非常规决策则很难数量化,因而是一种非数量决策。
——常规决策中存在着非常规决策的因素。
——非常规决策中也存在着常规决策的因素。
2、战略决策与战术决策(1)战略决策与战术决策的内涵——战略决策与战术决策是按决策问题的重要性来划分的。
——战略决策是具有指导意义的、带有方向性的、与整个国家或公共部门发展远景有关的重大决策。
战术决策是为了解决某一具体问题或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作出的决策。
(2)战略决策与战术决策的区别第一,决策问题的重要性及其在管理中地位不同。
——战略决策所处理的是带有长期性的、根本的、重大的问题;战术决策所处理的多是眼前的一些非根本性问题。
第二,决策作用的范围和影响的程度不同。
——战略决策影响范围较大,影响程度较深;而战术决策影响范围较小,影响程度较浅。
第三,战略决策多属于单项决策,战术决策多属于序贯决策。
——单项决策,又称静态决策,它所处理的问题是某个时期总的结果;序贯决策又称动态决策,它要解决的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决策。
(3)战略决策与战术决策的联系第一,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行政管理考研北航行管张国庆《公共行政学》内部讲义
第二章行政职能第一节行政职能的涵义一、行政职能的涵义行政职能:又称公共行政职能、政府职能,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承担的国家职能,是相关政治权利主体按照一定的规则,经由一定的过程,通过多种表达形式实现彼此价值观念和利益关系的契合,从而赋予国家行政机关在国家生活、社会生活过程中的各种任务的总称,是国家行政机关因其国家公共行政权力主体的地位而产生,并由宪法和法律明示规定的国家行政机关各种职责的总称。
考察行政职能的角度?1、公共行政职能与国家的产生相联系;2、公共行政职能与公共行政目的相联系;3、公共行政职能与公共政策相联系;4、政府行政职能与制度创新相联系。
二、行政职能的扩展(2007年论述题)在现代国家中,政府的行政功能比传统行政得到了扩展,因为享有立法创议权,且获得了广泛的委托权,国家行政机关已涉及立法功能、司法功能、检察功能。
1、反映当今世界各国对发展问题的重视和关切;2、反映了人们对国家职能和传统法制原理的再认识;3、反映了当今世界的时代特征。
三、与政府职能相关的争论简述与政府职能相关的争论?1、国家与社会的关系;2、政府与市场的关系;3、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一)国家与社会的关系1、精英政治盛行精英政治:在积极的意义上是指由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局限性,社会的极少数卓越分子及其组合的集团,承担起了领导社会前进的责任,并享有和运用国家权力;在消极的意义上是指社会的极少数人及其组合的集团,实际控制甚至垄断国家权力,国民实际权利受到限制、侵害、剥夺。
2、公共支出增长瓦格纳定律:随着工业化社会的到来,公共部门在经济活动中的数量和所占比例具有内在的扩大趋势,公共支出不断膨胀。
恩格尔定律: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食物在家庭总支出中所占比重与家庭总收入成反比,即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小于1。
(二)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历史演变,谈谈你对两者关系的看法?)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在实现资源配置方面存在许多的局限性或缺陷性,因而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不能实现预期社会经济目标。
公共政策分析精品课 第二章 公共政策主体
1、立法机构
• 立法机关一般在国家权力机构中一般居于主导地位 • 立法机关的主要任务: 制定法律 监督法律执行 • 在西方指国会、议会、代表会议一类的国家权力机 构,在我国则是指全国及其地方各级的人民代表大 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西方的立法机构
• 在西方尤其是美国,立法 机关通常能够在独立决策 的意义上行使立法权,例 如在税收、人权、福利和 劳动关系方面的政策一般 由国会制定。 • 但是在国防和外交方面, 总统比国会拥有更大的权 力
兰德公司(the Rand Corporation,Rand):规模最大、
案例:美对华应采取“遏制接触政策”—美 国兰德公司建议
△继续奉行接触政策,但是其程度应该有所减轻,华盛顿应该保持与中 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关系,寻求加强军队与军队之间的关系,同时 强调互惠原则。但是,美国不应太多地顾及中国人在人权问题上的敏 感态度,应该对出口关键军事物资的中国企业实施制裁。 △避免任何直接帮助中国发展军事力量的事情,尤其是尖端的武器和技 术。我们将敦促美国的朋友和盟国也如法炮制,最为明显的一个手段 就是通过加强出口控制,限制最为危险的系统的出口。 △加强美国同其他东亚国家的关系、努力改善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军事合 作。具体说来包括努力拓宽日本和韩国之间的军事关系,加强东盟国 家之间以及它们与美国之间的政治、军事合作,鼓励日本和俄罗斯之 间重建支好关系。 △既不鼓励也不逼迫台湾与大陆实行统一。根据“遏制接触政策”, “只要中国将来的道路仍然前途不明,维持现状符合美国的利益”。 如果中国成为一个友好的民主国家,美国的政策可能会更加赞同实现 统一。“另一方面,如果中国变成一个敌对国家,美国可能采取一种 支持台湾事实上独立的政策。” 资料来源:《参考消息》1999年9月 22日)
北京大学行政管理复试经验分享
研途宝考研/zykzl?fromcode=9820本人是2016年考取北大行政管理的学生,目前读研二。
当年有幸取得了初试和复试成绩的第一名,现在和各位学弟学妹们分享一下考研复试的经验,并介绍一下北大行政管理专业的录取情况。
一、写在前面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北京大学行政管理、公共政策、发展管理三个专业同属于公共管理这个一级学科,三个专业是一起考试、一起招生,最终录取的专业方向主要根据考生志愿和综合成绩来确定。
一般而言,这三个专业每年一共录取10人左右,其中行管人数7人左右,公共政策2人左右,发展管理1人左右。
很多刚开始准备考研却不明情况的同学,在查询招生计划时只看了行管专业,而不了解三个专业实际上是一起招生的。
从报录情况来看,这三个专业每年都会有300多人报名,但除去弃考的学生,一般只有200多人参加考试,实际录取人数在10人左右。
从2011-2016年的数据来看,每年进复试的人数分别是:14人,15人,15人,20人,15人,28人。
进复试的最低成绩分别是:354分,362分,350分,352分,351分,345分。
北大管理类最低分数线一般就是345分,其中政治、英语50分,专业课90分。
近6年录取的人数分别是:10人,11人,11人,13人,10人,11人。
录取的最低分分别是:360分,362分,350分,354分,357分,363分。
每年实际录取人数和计划录取人数可能会有小幅变动,例如,2016年计划研途宝考研/zykzl?fromcode=9820录取10人,实际录取11人。
今年计划录取12人,算是比较多的,一般实际录取人数不会少于计划人数。
二、复试流程下面主要谈谈复试的问题。
每年复试的流程可能会有略有调整,但一般变动不大。
以2016年为例,复试主要包括三大块。
首先是做5分钟的自我介绍,自由发挥即可。
其次是专业课问答。
从题目框里抽三个题目,然后选取两个题目回答,回答前可以思考半分钟。
问题回答完,老师可能会追问,也可能不追问。
行政管理考研人大行管谢明《公共政策导论》独家资料
★二、第五章制定第一节(认定主体+类型)1、谢泼德和沃思认为社会问题是谁认定的?P114第二节(察觉+界定+描述+不能及时发现原因+自然史观)1、政策问题的确认过程是怎样的?①问题确认政策问题的确认指对于政策问题的察觉、界定和描述的过程,这是一个从对客观事实的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
问题确认是问题求解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对问题进行明确和系统的阐释是探求问题解决方案的有效途径。
②问题察觉问题察觉是指某一社会现象被人们发现并扩散,逐渐引起社会公众和政府有关部门关注的过程。
问题察觉能否实现,不仅取决于客观条件,而且取决于相关人员的主观条件,如政治立场、思想意识、个人利益、价值观念等。
③问题界定问题界定是指对问题进行特定分析和解释的过程。
A通过一定的方法对问题进行必要的归类B需要对问题进行必要的诊断,一是问题何在,二是原因何在C需要把问题强劲转变为实质性问题。
④问题描述问题描述是指运用可操作性语言,如数字、文字、图表、符合等对问题进行明确表述的过程。
应注意:A问题描述应做到真实详尽,切忌人为夸大或缩小B尽量缩短报告链条,减少报告层次2、问题界定阶段的主要方法有哪些?①类别分析法:是为了澄清、界定、甄别和区分问题情景而对问题情境进行类别划分的一种方法。
②类比分析法:建立若干类比的标准和模型,对已出现的问题成因、表现形式、具体特征等与其他问题进行比较分析,以发现此问题与彼问题的相似性、相关性和差异性,并以类比的结果为基础,对问题的性质和特点进行确认。
③假设分析法:通过假设一定的前提,推到相关的结论,提供有效的方法。
假设的焦点在于问题主要因素尤其是相互冲突的因素。
④层次分析法:主要用于帮助认定问题的三种原因,即可能的原因、合理的原因和可行的原因。
3、政府不能及时发现政策问题的原因有哪些?①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化非常快,各种社会问题的出现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识别难度相当大。
②许多社会问题不很明显,人们容易忽视这些隐含的问题。
《公共政策分析》大纲
《公共政策分析》大纲李树林内蒙古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博士0471——4631811 邮箱:lslnmg@教学目的:课程内容旨在使学生领会公共政策的知识框架,了解公共政策的基本研究领域,掌握公共政策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理清公共政策过程的基本脉络,达到对现实社会问题的理性观察和认识。
课程主要讲授公共政策的含义、政策系统的构成、政策分析模型、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和政策终结等方面的内容,虽然在各章节的讲解中涉及到一些具体政策,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一定的分析与评论,但我们并没有设专章来讲述具体的公共政策,如农业政策、教育政策、财政政策、人口政策等。
我们这样做的缘由主要还在于本课程的“导论”性质。
参考书目:1.公共政策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陈庆云主编,2006年版2.公共政策研究,三联书店,麦克尔•豪利特M•拉米什著,2006年版3.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公共管理者的新技能与新策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克莱顿•托马斯著,2005年版4.公共政策案例分析,南开大学出版社,王骚王达梅主编,2006年版5.公共政策分析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威廉•N•邓恩著,2002年版6.公共决策,华夏出版社,詹姆斯•E•安德森著,1990年版7.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陈振明著,2003年版8.公共政策,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林水波张世贤著,1982年版9.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托马斯•戴伊著,2002年版10.公共政策评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弗兰克•费希尔著,2003年版教学内容:第一讲公共政策的学科定位与研究视野一、什么是公共政策学(一)一般介说公共政策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它尽可能地运用类似于自然科学的研究程序和方法,对政策系统及其环境之间和政策过程诸环节之间及其系统内外诸影响因素之间进行因果关系或相关性分析,探索公共政策的固有规律,以期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
这个定义提示了公共政策学这一学科概念的如下内涵:(1)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是公共组织、尤其是公共权力机关制定和执行的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分析》陈庆云主编 北大出版社部分习题答案
第一章导论: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框架一、关键术语1.公共政策答:从一般意义上来讲,公共政策是指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和民众,为实现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事务共同管理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或行为规范。
公共政策更突出“公共”二字。
这既意味着对公共性的强调,也意味着以公共利益为出发点,重新审视公共政策的本质及其诸多特征和功能的必要。
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有:①阶级性。
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构为解决某一社会问题而制定的行为规范,是政府政治行为的产物,政府的政策要体现阶级的意志;②整体性。
公共政策要解决的问题是复杂的,许多问题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
孤立地解决某一问题,往往是不成功的,因此需要整体地分析、解决问题;③超前性。
尽管公共政策是针对现实问题提出的,但政策是对未来发展的一种安排与指南,必须具有预见性;④层次性。
政策作为政府行为的产出项,根据不同层次的政策主体,会具有不同规格;⑤多样性。
公共政策的多样性,显然源于政策的“公共”特征,也随着政府职能的扩展而显示出多样的特征;⑥合法性。
政府行为的政策具有一定法律性质。
其既要依靠社会舆论来维持,更要通过国家的强制力量来监督执行。
2.公共利益答:公共利益是公众和社团普遍享有的包含某种金钱利益,或者公众或者社团的权利和义务因之受到影响的某种利益。
公共利益并不意味着狭隘的如某种稀见之物,或者像处于争议中的事情影响的特定地区的利益。
公共利益通常要遵循四项基本标准:①具有“公共性”。
较私人利益而言,公共利益首先是一种公众利益,受益主体具有普遍性或不特定性的显著特点;②具有合理性。
由于一种公共利益的实现经常是以其他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的减损作为代价的,因此立法机关在界定公共利益时就应当遵循合理性原则;③具有正当性。
公共利益的界定事关广泛的公众利益,立法机关,尤其是地方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应当广泛听取、充分尊重公众意见,保证公共利益界定基于广泛的民意之上;④体现公平性。
公共利益是一种公众利益,如果以减损少数人的私人利益却又不给予必要补偿的方式来增进公共利益,就会有违正义和公平。
第三章 政策分析模型和方法
斯卡尔菲丝和那库尔斯该怎么办呢?他们面临着两难的选择—— 坦白或抵赖。显然最好的策略是双方都抵赖,结果是大家都只被判一 年。但是由于两人处于隔离的情况下无法串供。所以,按照亚当· 斯密 的理论,每一个人都是从利己的目的出发,他们选择坦白交代是最佳 策略。因为坦白交代可以期望得到很短的监禁———3个月,但前提 是同伙抵赖,显然要比自己抵赖要坐10年牢好。这种策略是损人利己 的策略。不仅如此,坦白还有更多的好处。如果对方坦白了而自己抵 赖了,那自己就得坐10年牢。太不划算了!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还是 应该选择坦白交代,即使两人同时坦白,至多也只判5年,总比被判 10年好吧。所以,两人合理的选择是坦白,原本对双方都有利的策略 (抵赖)和结局(被判1年刑)就不会出现。 这样两人都选择坦白的策略以及因此被判5年的结局被称为“纳 什均衡”,也叫非合作均衡。因为,每一方在选择策略时都没有“共 谋”(串供),他们只是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策略,而不考虑社会福 利或任何其他对手的利益。也就是说,这种策略组合由所有局中人 (也称当事人、参与者)的最佳策略组合构成。没有人会主动改变自 己的策略以便使自己获得更大利益。“囚徒的两难选择”有着广泛而 深刻的意义。
话说有一天,一位富翁在家中被杀,财物被盗。 警方在此案的侦破过程中,抓到两个犯罪嫌疑人, 斯卡尔菲丝和那库尔斯,并从他们的住处搜出被 害人家中丢失的财物。但是,他们矢口否认曾杀 过人,辩称是先发现富翁被杀,然后只是顺手牵 羊偷了点儿东西。于是警方将两人隔离,分别关 在不同的房间进行审讯。由地方检察官分别和每 个人单独谈话。检察官说,“由于你们的偷盗罪 已有确凿的证据,所以可以判你们一年刑期。但 是,我可以和你做个交易。如果你单独坦白杀人 的罪行,我只判你三个月的监禁,但你的同伙要 被判十年刑。如果你拒不坦白,而被同伙检举, 那么你就将被判十年刑,他只判三个月的监禁。 但是,如果你们两人都坦白交代,那么,你们都 要被判5年刑。”
行政管理考研北航行管严强《公共政策学》重点总结
第一章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活动第一节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活动的实质1、从一般政策到公共政策公共政策,突出的是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活动中公共性的增强。
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正是具有公共性的解决社会公共政策公共政策公共政策问题的政策。
这里讲的公共性有四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强调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活动主要发生在社公共政策会公共领域;二是强调在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活动中,执政党组织和政府部门需要运用公共权力;三公共政策是强调在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活动中需要协调的是公共利益;最后强调在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活动中应当遵循和公共政策公共政策坚持的是公共价值。
2、从中国转型社会的现实出发,可以做出如下的公共政策公共政策界定:公共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是以执政党和政府为主的公共机构,在一定的政治背景下,经论辩、竞争、合作的民政策主途径,以科学方法选择适合的工具,采取行动解决社会公共问题、求得社会进步的活动过程。
3、本书对公共政策公共政策的定义表明:(1)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是执政党和政府做出的以解决社会公共政策公共政策问题为宗旨的政治决定;(2)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是执政党和政府立足于责任和能力范围,使社会公共政策达到善良治理的一种手段;(3)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满足多元利益需求的、公共政策事实和价值统一的能动活动;(4)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是多个利益相关者通过论辩、竞争、合作的公共政策民主活动;(5)公共政策是强调使用方法、技术和程序的科学活动。
4、公共政策公共政策的一公共政策些基本特征(1)公共政策特征:特征公共政策活动是以解决公共问题为取向的(发现并确认社会公共问题是政府公共政策活动中最为重要的前提);(2)公共政策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活动是以政府及其公共部门为主公共政策导的;(3)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活动是以公共权力的运用为依托的;(4)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活动是以科学民公共政策公共政策主决策为生命的;(5)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活动是以维护公共利益为目标的。
2016北京大学行政管理考研专业目录、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少干招生计划、真题答题方法、复试分数线
2016北京大学行政管理考研专业目录、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少干招生计划、真题答题方法、复试分数线一、2016年北京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考研招生目录系所名称政府管理学院招生总数167人。
系所说明2015年硕士研究生均有资格申请国际双硕士项目。
研究生培养方案、奖学金评定规则、免试推荐、双硕士项目等招生信息参见网页。
招生专业及人数020202区域经济学6 030201政治学理论15030202中外政治制度030204中共党史120401行政管理13 120421公共管理(公共政策)9 120422公共管理(发展管理)4 125200公共管理硕士120系所名称政府管理学院招生总数167人。
系所说明2015年硕士研究生均有资格申请国际双硕士项目。
研究生培养方案、奖学金评定规则、免试推荐、双硕士项目等招生信息参见网页。
招生专业:行政管理(120401)人数:13研究方向01.行政学理论02.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03.公共经济04.当代中国政府管理考试科目本专业拟接收推荐免试生6人。
1101思想政治理论2201英语一、202俄、203日、253法、254德任选一门3663行政学原理4879综合(二)系所名称政府管理学院招生总数167人。
系所说明2015年硕士研究生均有资格申请国际双硕士项目。
研究生培养方案、奖学金评定规则、免试推荐、双硕士项目等招生信息参见网页。
招生专业:公共管理(公共政策)(120421)人数:9研究方向01.公共政策理论02.公共政策量化研究03.公共政策的经济分析考试科目本专业拟接收推荐免试生7人(含PKU-LSE双硕士英文项目拟接收推荐免试生5人)。
1101思想政治理论2201英语一、202俄、203日、253法、254德任选一门3663行政学原理4879综合(二)系所名称政府管理学院招生总数167人。
系所说明2015年硕士研究生均有资格申请国际双硕士项目。
研究生培养方案、奖学金评定规则、免试推荐、双硕士项目等招生信息参见网页。
北京大学国际政治考研罗斯金《政治科学》终极笔记
政治科学罗斯金第10章利益集团一、什么是利益集团1、利益集团:戴维•杜鲁门在《政府过程》中将利益集团界定为“一个具有共同态度的群体”,通过影响政府而“向社会中的其他群体提出一定的利益要求或某种声明”。
但有一个共性是:它们是非公共性组织,不用对公共负责,然而它们试图通过影响与它们自身有关的公共政策来提高或促进集团内共同的利益。
2、利益集团与政党有何不同?A:利益集团的领导人不是大众选举出来的,而且他们的决策也不用对人民负责。
利益集团存在于选举过程之外而且没有对公众负责的义务。
而政党的兴衰取决于民众的支持。
B:目标:政党的目标是通过选举获得权力,而利益集团通常与特殊的项目和事件相关,很少由政府的正式机构来代表,一般是企图获取所有政党的青睐,推动政党及其领导人往预定的方向前进。
C:成员性质:大多数的政党为了赢得选举,寻求最大可能的支持,将利益不同的人们拉入自己的队伍,所以政党成员比利益集团成员更加丰富多彩。
相对而言,利益集团的成员更富选择性,更多地进行过滤,之间的相似性更多。
D:几乎是无限制的数量:政党的目的是提名和选举它自己的候选人,并且在权力体系中保持自己的地位,由于某些原因的限制,比如选举的时间长度,政党的数目必须是有限制的,但是利益集团的数量却是无限的。
因其没有功能上的限制,有时国家还为其提供增长的土壤。
3、利益集团:它的归属?A:戴维•杜鲁门认为哪里存在利益分歧,哪里就存在产生利益集团的可能性。
在民主政府中,利益集团起着重要的作用,试图影响政府决策,所以多元主义者认为这种没有一个集团能够主宰的局面使得形成了一种平衡,认为政策是众多利益集团竞争的产物。
B:但许多观察家指出,绝大多数利益集团产生于中等阶级或上层阶级,与商业利益相关的个人主导着这些集团的行为,所以仅有利益集团之间的竞争并不能保证一个民主体系的产生及存在。
精英学者认为在这个领域,穷人的作用被打了折扣。
C:从社会低层来看,他们更可能采用爆发性行为,而不是通过合理的途径形成有组织的集团。
公共政策与政策分析
2、概念界定
政治性公共政策学派对公共政策的界定
公共政策可以被描述为不同个体所构成的一种分散过程的 产品,这些个体在一个正式组织占主导地位的小群体中相 互作用。这些组织运行于一个由政治机构、规则和实践组 成的体系中,它们都处于社会和文化的影响之下 。
林恩 (Lynn,1987) 该定义的主要特征是:第一,公共政策是政府的产出。 第二,公共政策的制定是一个让人难以捉摸的分散过程。 第三,公共政策的制定受到组织、机构、利益集团的限制, 甚至会受到“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2)独立的公共政策学的局限性
公共政策学自创立后出现了从其渊源的公共行政学分离出 来的趋势 ,这削弱了其影响力。
成功的管理者在决策的技术环节并不会付出过多的时间和精力; 从公共管理者的角度看,其可能更看重于政策制定过程中的政 治和人际关系因素。
(3)过度强调决策
二、政策分析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状元郑晗笔记】2016年北京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公共政策分析》核心讲义第七讲(II)政策执行为什么要分析政策执行早期政策分析主要关注政策制定。
后来发现许多政策的执行不理想,甚至未被执行实际上,普通公众所看到的政策是实际发挥作用的政策而非停留政策制定者案头文件上的政策。
因此,我们需要了解:政策是如何被执行的?什么因素导致被执行的政策与当初制定的政策之间出现差别?如何去分析政策的执行过程?(认为行政执行是中性的,组织扁平化,强调横向,行政机构复杂化,政治行政二分法)一、政策执行者、执行结构和行政决策1、政策执行者行政机构政治、行政两分法:将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严格分开。
这种理解并不准确首先,行政机构的两个层次•行政首脑机构(内阁,Executive):无论中外,在制定政策方面都发挥重要作用•行政执行机构(官僚机构)(Administrative agencies,Bureaucracy):重在执行政策其次,行政执行机构实际上也会对“政策制定”发挥重要作用•这是因为,只有在执行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政策才是实际发挥作用的政策(合法知识最低层次的条件,上层制定的政策与大多数人理解的差距,惯例,被人们承认的程度。
基层机构也许真正掌握制定政策的权力。
)•从国外实践看,立法机构有将政策制定得更加详细的趋势(这可以看作对行政执行机构参与政策制定功能的部分剥夺,也可看作立法机构参与政策执行过程)•但无论多么详细,都会有自由裁量的空间存在。
实际上,立法机构所制定的政策在许多时候都表现出目标上的模糊性和内容上的宽泛性(强调行政机构下层的主动性)•导致上述模糊性和宽泛性产生的原因可能包括:没有足够的时间、信息、专业知识或能力不足在利益冲突的情况下所形成的一种妥协面对现实世界的不确定性,将一定的决策权力委托给执行机构可能是一种比较好的选择,从而可以使政策获得一定灵活性立法机构制定更加详细的政策是立法机构使自己的影响向政策的执行过程延伸的手段之一听证和调查:•事前:用于政策制定•事后:监督政策的执行。
另一方面,将该过程所获取的信息发布出来也可以对执行当局形成压力(一些国家)内阁中某些职位的任命需经议会同意,因此议会可以通过干预人事安排来影响政策的执行(总统提名失败,且只有任命而没有免除的权力,人的某些表现是人所在的职位的表现,组织也是如此,证明它存在的合理性)(一些国家)立法机构保留对执行过程中一些行动的否定权。
比如,美国的情况:•在保证政策灵活性的同时,也保留对执行机构的干预手段•总统为了获得议会的支持而做出的妥协:有时这种妥协以非正式协议的方式存在。
比如,在给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装支持的问题上Bush给予国会的四个委员会否定权议员为了再次当选会积极参与解决选民与行政机构之间发生的各种问题。
司法机构(权力安排与制度保障出租车倒算法对各地打分,不允许上访)一部分政策的执行主要依靠司法机构,比如,关于刑事犯罪的法律•这涉及到行政机构与司法机构的分工问题。
比如,行政裁决vs.司法裁决司法独立性问题(与经济社会结构有关,例,浙江私营企业发展可以在政府中制衡,中小企业居多)司法解释司法审查利益集团自由裁量:由于行政机构在一定范围内具有自由处置的权力,而利益集团又有许多机会对行政机构施加影响,所以利益集团就有机会影响政策的实施直接参与行政决策活动:比如,(美国)一些管理机构的决策活动引入相应的利益集团参与(回顾:self-regulatory policy);(中国)政企不分其它途径:比如,(美国)advisory bodiesn(行政机构的作用受到制约,与自由裁量权有关,没有自由裁量,也可以消极抵制,以此发挥作用。
直接参与行政决策活动,没有外部性,引入利益集团)其它组织和个人(取决于政策系统结构)2、行政执行的结构一项政策的执行同样涉及一个政策系统,或者,执行系统。
其中的主要活动者包括第2部分中所提级的所有主体。
该系统的结构形成该项政策的执行的结构。
行政机构的内部结构:•美国的情况:四类行政机构(内阁的各个部、独立的管制委员会、政府公司、其它独立机构);•中国的情况:参见相应课程(比如,“中国政府与政治”)例:德中央银行独立性强美联储是独立委员会,行政领导操纵货币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如果领导人控制货币,会有问题中国:中央银行曾被合并,央行受地方影响大,中央政府还有很大的动力操纵货币。
比如上海股市上涨势政府托市的结果,操纵之下无法反映资本的真实价值权力配置与决策规则:•美国的情况:内阁部:首长负责制;部长由总统任命,参议院批准;部长的免职无须经过参议院批准独立委员会:委员会负责制,即多数票决策;委员由总统提名,参议院批准;总统一般不得将他们免职;法律限定委员会中一党委员人数;委员任期比总统长政府公司:董事会领导、总经理负责;董事由总统任命,参议院批准;总统不得随意解职•中国的情况:首长负责+民主集中行政机构的外部环境3、行政决策:特征和方式行政决策的特征科层结构下的决策:•优点:保持一致性、减少冲突、专业化、增加决策的理性度、增加决策效率,•缺陷:权力与知识(信息)分离;意见与建议由下向上传递的困难(完全由上层控制,易形成冲突,在科层制中,上层操纵下层,下层服从上层,即使决策不完备,也会减少冲突,在行政体系中,为避免冲突,上层要把一部分权力让渡给下层。
在没有科层结构中,谁拥有知识谁就拥有权力)与议会决策相比,透明度相对较低:有时是一种需要,比如,JFK and theCuban Missile Crisis,货币政策讨价还价与妥协行政决策的方式制定规则:实质性的、解释性的、程序性的,这些规则被认为是为了执行由立法机构所制定的政策所必须的行政裁决和解释政策的具体执行•行动还是不行动•执行的力度(一票否决,强调上级要求,但下级可能怠工)二、影响政策执行的潜在因素政策问题自身的性质政策执行所涉及的技术问题:有些政策的执行所涉及的技术问题比较简单,有些则异常复杂•简单问题:关闭网吧、在城市的某区域新建一所学校……这些政策的执行仅仅涉及一些常规性的技术问题;•复杂问题:污染治理——根本不存在彻底根除污染的技术,或者说,彻底根除污染在技术上就是不可行的,或者相应的技术不存在,或者即使存在也会发生异常高的成本造成问题的原因的多样性:如果问题的原因非常多,那么,政策执行不能达到预期目标的可能性就会大出许多目标群体的性质:当目标群体比较大又比较分散时,公共政策执行的难度增大为达到目标要求目标群体在行为方面发生改变的程度政策环境(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的特征及变化社会环境:社会环境的变化可能导致问题的内容和性质等各个方面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政策执行的效果(1949年人们相互信任,信任政府;文革,信任消失.中国社会的问题,不仅是政府的问题,完全否定,是现行体制所不能承受的,如对于日本二战,中国人本身就没有反思,每个人都需要反思)经济环境:比如:经济周期性变化与失业政策——当“大危机”来临时,原先的失业政策可能无法继续执行(粮食改革)技术变化:比如:信息化与公共政策(网友)政治环境:想一想撒切尔夫人当选后是如何处理工党时期的国有化政策的?负责执行的行政机构对政策执行的影响组织的特征,尤其自身利益:每一项政策的出台和执行都可能成为追逐利益的工具•组织的目标和结构:比如,环保部门与环境保护(出租车司机不同意提价,打击黑车,只维持了一个月,上海打击黑车,出租车管理部门,而北京是城管与打击黑车的组织机构有关)•联系:行政机构的自由裁量权,负责执行的组织总会尽可能将政策的执行引向对自己有利的方面在相应政策系统中的各种联系•比如,机构之间的冲突与妥协•比如,与利益集团的关系目标群体所掌握的政治和经济资源强势集团对政策执行的影响力大;弱势集团则被动地接受或者消极地抵抗。
公众对政策的支持程度(非典,大家一致的恐惧,一致的行动)注意:这里仅仅是简单地列举,所以并不全面。
三、政策执行的途径、工具选择及环节1、两条主要路径路径一:“自上而下”(top-down)的分析方法政策执行过程的简单描述:政策的制定(合法化)——不同等级的行政机构——目标群体——政策结果。
自上而下,该过程中涉及一系列参与者。
另一方面,政策的执行则相当于一个命令的序列。
在该序列经历自上而下的过程时,政策被不断细化。
自上而下的分析方法将政策的执行过程看成是从最高的行政机构开始发出并层层传递所形成的命令序列。
该方法从最初的命令开始,逐层分析每一次发出的命令被执行的程度及其原因,并由此来分析政策执行过程是否理想。
优点:为政策分析的执行提供了一个非常清晰的路线。
通过命令序列、命令在每一次发出后被执行的程度及其原因的分析,我们能够详细地了解该政策的执行过程缺陷:它要求政策有清晰的目标,但在许多时候,政策目标往往并不十分清晰它更关注上层的政策决策者,而不是下层的执行者,但对于政策的执行来说,政策制定者所发挥的作用有时并没有下层的政策执行者大。
(例:美国早期,车速不能超过55英里。
出于环保的考虑,交通部门要求重新立法,再噢评价这个政策时,出现了多重目标,目标多元化:节约、环保)(任何一个政策都是由多个政策组成的,对于执行机构的假设有问题,NGO、利益组织都会发挥作用)进一步地:“自上而下”的分析方法倾向于对行政执行机构的自由裁量权持否定看法,因为自由裁量可能是造成命令在执行中发生偏离的原因“自上而下”的分析方法可能更适用于传统官僚制下的科层式执行结构设想:如果政策的执行是在一个有多元(非政府)组织参加的过程中进行的,那么,对政策执行发生重要影响的可能主要是横向的组织之间的关系,而非纵向的科层式关系。
此时,我们如何去寻找那种命令序列?路径二:自下而上(bottom-up)的分析方法(类似于政策试点)(分析重点在下层,与政策直接相关的低层,强调正式与非正式制度安排。
注重系统结构,分析政策方面更加一般化,中性的看待自由裁量权)与自上而下方法不同,自下而上分析方法的出发点是所有与政策的执行直接相关的、下层的政策活动者,包括公共的和私人的组织或者个体。
分析的核心是这些个体或组织的目标、策略和行为方式以及个体、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并通过这些分析来研究如何解决政策问题。
在此之后,该方法自下而上地分析上层的政策活动者,考察它们的目标、策略、行为方式及与政策系统中其它组织和个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显然,这是一种更加注重系统结构的分析方式。
它与政策制定过程中的政策子系统分析方式没有本质区别这种分析强调的是正式的或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对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的影响对比:自上而下的方式自然会将注意力集中到刚刚制定出来的政策如何被执行;而自下而上的方式则将注意力自然地引导到当初导致我们去行动的那些“政策问题”进一步地:这种分析路径承认每个组织和个体选择自己行动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