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古代诗歌四首练习

合集下载

《古代诗歌四首》(精选习题)(解析版)

《古代诗歌四首》(精选习题)(解析版)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精选练习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东临碣.石(jí) 水何澹.澹(dàn)B.幸甚至哉.(zāi) 山岛竦峙..(sǒng chì)C.洪波涌.起(yǒng) 子规啼.(tí)D.风正一帆悬.(xián) 秋风萧瑟..(xiāo sè)【答案】C【解析】碣jié 峙zhì 悬xuán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东临.碣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山岛竦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幸甚至.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次.北固山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杨花..落尽子规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到达,登上。

(2)水波荡漾的样子。

(3)耸立。

(4)达到极点。

(5)停宿。

(6)指夜将尽未尽之时。

(7)柳絮。

(8)给。

【解析】注意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

3.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B.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C.枯藤/老树/昏鸦D.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答案】D【解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培优练习(含答案)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培优练习(含答案)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培优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对《观沧海》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作者借景抒情,诗里洋溢着饱满的激情。

B.全诗呈总分结构,分写的层次为:岛上的树木和百草,海上的秋风和洪波,天上的日月和星汉。

C.诗人勾勒了大海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

D.诗的开头和结尾遥相呼应,表达了诗人观沧海之后的深切感受。

2.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B.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C.枯藤/老树/昏鸦D.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

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为一联,计四联。

第二、四、六、八句押韵。

B.《观沧海》是《步出夏门行》的第一章,作者曹操,字翼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

C.《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七言律诗。

D.《天净沙·秋思》是一首乐府诗,作者马致远,号东篱,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律诗,一首八句,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格律较严,二、四、六、八句要押韵,三四、五六句要对偶,平仄也有规定。

B.《观沧海》是一首乐府诗,作者曹操,字翼德,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

C.《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七言律诗。

D.《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作者马致远,号东篱,元代戏曲作家,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5.下面对《天净沙秋思》理解欠妥的一项是()A.前三句都由名词性短语构成,一共列出九种事物,堆砌的意象太多,让人主次莫辩。

B.前三句的句法尤为别致,使整个画面颇像一幅笔法潇洒的水墨画,十分耐人寻味。

《古代诗歌四首》练习和答案

《古代诗歌四首》练习和答案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一、基础训练(一)用/为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2.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3.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二)用原文填空1.曹操的《观沧海》中点出诗人登临碣石山的目的的诗句是,。

诗中实写诗人所见之景的句子是。

虚写诗人想象之景的句子是。

诗中最能体现作者博大胸怀的诗句是。

2.《天净沙·秋思》中的主旨句是,。

二、课时达标(一)阅读《次北固山下》,完成下列题目。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这首诗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3.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

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分析。

(二)阅读《天净沙秋思》,完成下列题目。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天净沙秋思》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2.作者描绘苍凉萧瑟的秋景有什么用意?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写一段描述性的文字,字数150字左右。

(课后完成)三、能力提升(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题。

春兴【唐】武元衡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1.诗中“”一词写出了杨柳的枝繁叶茂,“”一词写出了梦境的一再出现。

2.这首诗的后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答:(二)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3、4题。

湖上【宋】徐元杰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碣.石(jié)咏.志(yǒng)子规啼.(dì)B.竦.峙(sǒng)枯.藤(kū)断肠.人(cáng)C.萧瑟.(sè)天涯.(yá)夜郎.西(láng)D.澹.澹(dàn)残.夜(cán)潮.平(zhāo)2.下面诗句的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B.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C.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D.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或俗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我们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找准着力点,软硬兼施,内外兼修,使乡村既有颜值担当,更有内涵气质。

B.教学中,老师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要洗耳恭听....。

C.家风是一种“软约束”,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实现对家庭成员行为、作风、操守的有效约束。

D.中国历来不乏出色的工匠,如游刃有余....的庖丁,刻木成鸟的鲁班……他们不仅是工艺纯熟的技者,还是明法通道的智者。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2016年湘江马拉松赛在市体育中心举行,约2000余名选手冒雨参赛。

B.朱自清创作的《春》,以清晰的脉络和优美隽永的文字深深打动了读者。

C.“孝”是中华民族的道德之魂,“孝”不仅要表现物质生活上,而是要表现在精神生活上。

D.重修后的石鼓书院按照“修旧如旧”,恢复了中国古书院“讲学”“藏书”“祭祀”的功能。

二、情景默写5.(题文)根据提示默写。

(1)《观沧海》中展现海岛勃勃生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上册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练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

七年级上册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练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

七年级上册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练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一、观沧海/曹操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一、《观沧海》曹操【原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东行登上碣石山,来感悟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一丛一丛的,十分繁茂。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翻腾着巨大的波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庆幸得很哪,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

【主题思想】《观沧海》描摹了大海气吞山河、笼涵宇宙的雄伟景象,抒发诗人雄浑博大的胸襟和建功立业、统一祖国的愿望。

【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观沧海》中,描述诗人想象中的景象,表达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个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

3、《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动摇荡,山岛高耸高耸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2、赏析选择题:3、次北固山下/王湾四、天净沙•秋思/马致远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D)A.这首诗经由过程写作者在远征途中登上碣石山俯瞰大海所看见的壮观景象,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胸襟。

B.诗歌前四联写诗人登上碣石山看见山岛耸立,树木茂盛,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

C.第五、六联通过丰富的想像,写出沧海之大,吞吐日月,含盈群星的气派。

D.最后一句,如一曲雄壮的乐曲,在最激越处戛然而止,悲从中来,发出感慨。

【解析】D“悲从中来”是错误的,应该是“幸运极了,我唱这首歌来表达我的志愿”。

2、下列对《观沧海》分析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C)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交代了观海的地点,起得平稳而朴实。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代诗歌四首》课后练习题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代诗歌四首》课后练习题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代诗歌四首》课后练习题《古代诗歌四首》课后练习题一、选择题1. 古代诗歌常常通过什么来表达情感?A. 丰富的词语B. 优美的韵律C. 生动的描写D. 深刻的思想2. 下列哪一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A. 《鼓诗》B. 《古朗月行》C. 《塞下曲》D. 《望岳》3. 古代的诗歌多以 __________ 开头。

A. 丰收B. 秋风C. 春天D. 往事4.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这句话出自下面哪首诗?A. 《登高》B. 《望岳》C. 《明日歌》D. 《静夜思》5.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话出自下面哪首诗?A. 《登鹳雀楼》B. 《乌衣巷》C. 《静夜思》D. 《春晓》二、填空题1.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唐代杜牧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描写 _______ 的诗句。

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 _________ 的《静夜思》中的诗句。

3. “看取眼前人,胜似闻名人”是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描写 ________ 的诗句。

4.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是唐代杜甫的《望岳》中的描写_______ 的诗句。

5.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是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描写 ________ 的诗句。

三、判断题1. 南宋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二》中的“秋”字可以理解为子夜。

2. 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描写了远方的风景和壮丽的景色。

3. 宋代苏轼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留恋之情。

4. 古人的诗句通常要求严格地去对仗和平仄。

5. 唐代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表达了对人生多变的感叹之情。

四、简答题1. 试解释古代诗歌中的“以物言志”的表达方式。

2. 举例说明古代诗歌中的“用典”手法。

3. 试解释古代诗歌中常用的对仗、平仄。

4. 《塞下曲》是一首描写什么主题的诗歌?5. 在古代诗歌中,用“孤帆远影碧空尽”这样的描写方式,表达了什么样的意境?五、论述题《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表达了古人对时光流转的感叹之情,请以这首诗为例,说明古代诗歌如何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含蓄的表达,传递出人们对生命和时间的思考。

【七年级】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代诗歌四首》练习题

【七年级】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代诗歌四首》练习题

【七年级】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代诗歌四首》练习题《古代诗歌四首》练习(一)观沧海曹操1.这首诗选自,是组诗中的一章。

这是曹操北伐乌桓胜利回师路过碣石山时所作。

诗中借大海形象表达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慨。

2.诗中展现出海岛生机勃发的诗句就是。

3.汉“乐府”是配乐诗,最后八字是配乐时加上的,其中“歌以咏志”揭示诗歌的特点。

4.有人说道,曹操的诗以无私凄美著称,《观沧海》配得上“无私凄美”吗?若算不上,恳请你试作归纳(最出色也就是四个字),并表示这首诗整体表现了曹操怎样的理想和志向?5.填写。

(1)诗中统率全篇的一个字就是:____________。

(2)从写景的虚实上看,这首诗前八句写____________,后四句写____________。

(3)写下大海无风时波浪的一句就是____________,写下大风大浪的一句就是____________。

(4)(4)最能表现作者博大胸襟的诗句是___________6.挑选。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的意思是()a.日月似的在沧海中运转。

b.日月好像从沧海中升起。

c.日月似的从沧海中飘扬,最后又落下人沧海。

d.日月的行踪,都好像与沧海有关。

(2)对全诗沃苏什卡有误的一项就是()a.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作者借景抒情,诗里洋溢着饱满的激情。

b.全诗呈圆形总分结构,释义的层次为:岛上的树木和百草,海上的秋风和洪波,天上的日月和星汉。

c.诗人勾勒了大海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

d.诗的结尾和结尾遥相呼应,抒发了诗人观沧海之后的诚挚体会(二)钱塘湖春行白居易1.《钱塘湖春行》一诗,时时紧贴早春西湖的特征,描写了西湖早春一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迷人景色,整体表现了诗人好游的性格,抒写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2.这首咏西湖的诗,形象地描绘了湖上蓬蓬勃勃的春意。

作者绕湖而行,从到最后到,对沿途景物展开,中还选择最能体现春色的景物:、、、,从而突出了环境和季节的特征。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次北固山下》练习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含答案)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次北固山下》练习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含答案)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次北固山下》练习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含答案)4.3《次北固山下》练习一、字词书写1.请仔细观察下面的字帖,从中挑选出八个不同的汉字,将它们临写在田字格中。

二、选择题2.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甲】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乙】章台①夜思韦庄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

孤灯闻楚角②,残月下章台。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

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注释】①章台,即章华台,故址在今湖北潜江西南五十四里龙湾,古华容县城内,是战国时楚国的灵王行宫。

②楚角:楚地的角声。

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的一项是()A.【甲】诗的颔联中“平"“阔”“正"“悬”四字炼得极为精妙:“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姿势。

B.【乙】诗的颔联既有视觉又有听觉,用“孤灯"“楚角”“残月"“章台”等常见意象加以层层渲染,突出“夜思"之苦。

C.两首诗的颈联中“残夜”“旧年"和已云暮的“芳草”等意象都触发了作者的无限感慨,相比来【甲】诗的颈联更显乐观、积极、向上的鼓舞力量。

D.两首诗的尾联都借南归的“雁"和“乡书”来表达思乡的愁苦,有异曲同工之妙。

3.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

B.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运用对偶,写出了潮平而两岸开阔,风正而一帆悬空的美景。

C.颈联中“生”和“入"二字化静为动,写出了红日西沉,春色渐浓的江南美景。

D.尾联遥应首联,运用设问,自问自答,点明了诗人的故乡所在,同时更表达出一种淡淡的乡思愁绪。

古代诗歌四首练习题与答案.docx

古代诗歌四首练习题与答案.docx

《古代诗歌四首》一、《观沧海》1、曹操是末年接触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其子曹丕称帝后 ,追尊为魏武帝。

在文学史上 ,曹操以四言诗著称 ,是继《诗经》以后四言诗的又一高峰。

曹操与其子曹丕、在文学史上被称为“三曹”。

2、《观沧海》的题目是后人加的 ,原是《》的第一章 ,选自《》。

建安十二年(207) ,曹操率领大军征伐当时东北方的大患乌桓。

这是曹操统一北方大业中一次重要战争。

远征途中 ,他写下了乐府歌辞《步出夏门行》(属于《相和歌·瑟调曲》)。

3、给下面的加横线字注音。

⑴东临碣石()⑵山岛竦峙()4、解释下面加横线字的意思。

⑴水何澹澹⑵秋风萧瑟5、《观沧海》是一首借景抒情的诗歌 ,开头以“”字统领以下的十句写景句 ,其中前六句写 ,后四句写。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这是合乐时的套语 ,与诗的内容无关。

6、有人说诗中的“若”字用得好 ,请你说说好在哪里?7、《观沧海》诗中描写沧海镜像的诗句中 ,写动景诗句是 ,写静景的诗句是。

8、对《观沧海》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A、诗人先写山岛风光 ,再描绘海绵景色 ,最后抒写自己的情怀。

B、诗人立足于山岛 ,先远观 ,再近观 ,最后抒写自己的情怀。

C、诗人先写实景 ,再写虚景 ,最后抒写自己的情怀。

D、诗人先全景式地展开大海景象 ,在描绘山岛风光 ,最后在描绘大海波涛汹涌的基础上 ,借吞吐日月星辰的气势来抒发自己博大的胸怀。

9、在《三国演义》中和在民间故事中 ,曹操是一个反面人物 ,是一个奸雄。

显然那是一种误解 ,是文学形象。

请你结合《观沧海》一诗和自己对曹操的了解 ,说说历史上的曹操是什么样的?10、对全诗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开头两句写登临的地点(碣石山)和目的(观沧海) ,“观沧海”是全诗的诗眼 ,“观”字统领全篇 ,以下十句 ,皆为观海所见。

B、“水何⑵澹澹”到“洪波涌起”通过描写海水和山岛相互映衬的形象 ,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宏伟气象。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一、积累运用1.《观沧海》的作者是,字,末年家、家、诗人。

他的诗以见称。

2. 阅读下面文字,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曹操东临碣.石观看沧海,看“水何dàn dàn,山岛sǒng zhì”,心潮与大海一起涌动;在柳絮落尽、杜鹃啼.叫的季节,李白借月亮把自己的忧愁和思念遥寄给友人;王湾行舟于绿水之中,只见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顺风行船,船帆高高悬挂;夕阳西下,飘零天涯的游子面对着苍凉xiāo sè的深秋暮色内心凄楚悲怆,思乡之情令人肝肠寸断。

碣.石()dàn dàn()sǒng zhì()啼.叫()涨.满()xiāo sè()3.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思。

(1)东临.碣石( )(2)潮平两岸阔.( )(3)海日生.残夜( )(4)乡书.何处达( )(5)断肠..人在天涯( )4. 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B.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C.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D.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5.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观沧海》这首诗通过写作者在远征途中登上碣石山俯瞰大海所看见的壮观景象,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胸襟。

B.《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关怀、寄以慰藉的名作。

C.《次北固山下》的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D.《天净沙秋思》中天净沙是其词牌名,秋思是其题目,作者马致远,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6. 默写。

观沧海(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2)建安年间,曹操登临碣石山,饱览沧海壮景,用“水何澹澹,”的诗句描绘出水波荡漾、海岛屹立的画面。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闻道龙标过五溪。

(2)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两句借明月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4古代诗歌四首练习新人教版(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4古代诗歌四首练习新人教版(含答案)

4.古代诗歌四首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

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善诗歌,代表作《蒿里行》《观沧海》等名篇以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为主调,气魄雄伟,慷慨悲凉。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等。

王湾(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洛阳(今属河南)人。

作为开元初年的北方诗人,往来于吴楚间,为江南清丽山水所倾倒,并受到当时吴中诗人清秀诗风的影响,写下了一些歌咏江南山水的作品。

现存诗10首,其中最出名的当数《次北固山下》。

马致远(约1251—1321以后),号东篱,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大都(今北京)人。

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又因《天净沙·秋思》而被称为“秋思之祖”。

有散曲120多首,《汉宫秋》是其代表作。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碣.石( jié) 澹.澹( dàn) 竦峙..( sǒng zhì) 萧瑟.( sè) 涌.动( yǒng) cháo(潮)水xuán(悬)念枯ténɡ(藤) 天yá(涯)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东临.碣石__到达,登上。

__(2)星汉..灿烂__银河。

__(3)次.北固山下__停宿。

__(4)断肠人在天涯..__天边,指远离家乡的地方。

__3.诗句赏析。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答案】__这四句诗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凸显在读者面前:茫茫大海与天相接,空蒙浑融;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汉(银河)都显得极为渺小了,它们的运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纳。

诗人在这里描写的大海,既是眼前实景,又融进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张,展现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是诗人“眼中景”和“胸中情”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

七年级语文上册4《古代诗歌四首》练习题(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4《古代诗歌四首》练习题(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4《古代诗歌四首》练习题(含答案)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sǒng zhì() jié()石澹.澹( )萧.瑟.( )( ) 枯téng() 天yá()2.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寄愁心/与明月B.江春/入旧年C.杨花落尽/子规啼D.断肠/人在天涯3.为下列诗句中的加点词选择正确的义项。

(1)我寄愁心与.明月( )A.和B.一起C.给(2)星汉..灿烂( )A.银河 B.星星 C.星和月(3)次.北固山下( )A.一次 B.停泊 C.游4.填空。

(1)《观沧海》中展现海岛生机勃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中最能反映诗人的博大胸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友人的关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道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净沙秋思》中表现天涯游子漂泊无依的愁苦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律诗,一首八句,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格律较严,二、四、六、八句要押韵,三四、五六句要对偶,平仄也有规定。

B.《观沧海》是一首乐府诗,作者曹操,字翼德,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

C.《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七言律诗。

D.《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作者马致远,号东篱,元代戏曲作家,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6.(山西中考)杜甫有句名言曰:语不惊人死不休!语若惊人,须要炼字。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训练题(含答案)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训练题(含答案)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一、积累与运用1.下面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东临碣.石(xiē) 山岛竦峙.(zhì)B.水何澹.澹(dàn) 海日生残.夜(cán)C.秋风萧瑟.(sè) 枯藤.老树昏鸦(téng)D.幸甚至哉.(zāi) 杨花落尽子规啼.(tí)2.下面对诗句朗读节奏的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B.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C.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京沪高铁是我国“十一五”期间,将建的众多铁路专线中最主要的一条,以后京广、京哈、沈达、陇海线也将相继建设。

B. 意想不到的微笑,在童老师的眼底一闪:“好,问得好,这说明你们已经掌握这些知识了。

”C. 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D. 人生百年,是为个人的名利而苦苦钻营?还是为国家振兴、民族强盛而不懈奋斗?这是每个人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4.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观沧海》是曹操写的一首乐府诗。

作者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观海望天,气势恢宏,表达了自己吞吐日月、包蕴万物的宽广胸怀和统一中原的伟大抱负。

B.《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开头便选取两种富有地方特征的事物,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的气氛。

C.《次北固山下》这首诗虽然通篇写景,但是怀乡之情却贯串始终。

D.“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中的六种景物都是秋天所特有的,美丽的秋景衬托着“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的描写,更加突出了秋天风和日丽的景色和作者急欲归家的欢快心情5.根据要求默写。

(1)《观沧海》中展现海岛勃勃生机的诗句是:,;展现大海的壮丽景象和诗人博大胸怀的诗句是:,;,。

(2)崔颢在《黄鹤楼》中写道“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而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也有两句与此意境相似的句子:,。

古代诗歌四首课文及课后练习答案

古代诗歌四首课文及课后练习答案

古代诗歌四首课文及课后练习答案古代诗歌四首课文原文: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西江月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古代诗歌四首课后练习答案:一、朗读、背诵这四首诗歌,回答下列问题。

1.《观沧海》描写了哪些景物,体现了诗人怎样的胸怀?分析:《观沧海》描写了山岛、树木、百草、海水、日月、星汉,尤其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沧海景象的描写,以丰富的想象表现了大海浩瀚壮阔、包容天地的宏大气概与形象,显示出诗人博大的胸怀。

2.发挥你的想象,描写“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景象。

分析:“阔”字表现了涨潮时长江气势宏伟、水面辽阔,“悬”字反映了一帆风顺、行船平稳。

第一句写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这一句写的恢弘阔大;第二句愈见精彩,风虽正,却很猛,那帆也变成了弧形,正所谓“和风劲吹,船帆鼓起,何其壮也”。

3.《钱塘湖春行》描写的是初春景色,诗中哪些语句透露这一点?分析:《钱塘湖春行》善于抓住细节来表现早春的特点。

如诗中的“水面初平”“早莺”“新燕”“争暖树”“啄春泥”等词语,都生动的表现了初春的景象。

4.《天净沙秋思》中,富有特征的景物组合在一起,构成一幅富有情味的画面。

假设你身处这样的情境中,会有怎样的感受?分析:一个秋日的黄昏,荒凉的古道上,西风劲吹,落叶纷飞;道旁,缠着枯藤的老树上,雅雀已经回巢,不时地啼叫几声;不远处,在小桥流水近旁的稀疏村舍里,人们正在准备着晚餐,炊烟缕缕。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练习题(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练习题(含答案)
C.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D.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3.按照提示默写诗句。
(1)曹操《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
(2)王湾《次北固山下》中“,”两句蕴含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
(3)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以“,”两句为逆境中的友人送去温暖。
C.《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诗人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一首绝句。
D.《天净沙·秋思》写景由近及远,感情抒发由浅入深,开头一句“枯藤老树昏鸦”是诗眼。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5~6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⑤诗云: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A.①③④⑤②B.③⑤①②④
C.③①⑤②④D.⑤①③④②
答案:
1.A解析:A项,“竦”读音应为“sǒng”。
2.B解析:B项的朗读节奏应为: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1)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2)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3)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4)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5.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里写了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6.从“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两句中,你读出了诗人的哪些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小令,完成第7~9题。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7.“天净沙”是,“秋思”是,《天净沙·秋思》被誉为“”。
8.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9.这首小令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一、字词书写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碣.石( )竦.峙( ) 萧瑟.( )枯藤.( )灿.烂( ) 残.夜( )2.请将下面的句子正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田字格中。

腹有诗书气自华二、选择题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开篇点题,首先写“客路”,然后写“行舟”,寓漂泊羁旅之情于字里行间。

B.颔联写所见景色。

江水浩渺,两岸开阔,风帆高悬,舟船平顺,令人心情昂扬。

C.颈联中“生”和“入”二字化静为动,写出了红日西沉,春色渐浓的江南美景。

D.尾联紧承上联,遥应首联。

故乡遥遥,书信难达,借鸿雁传书寄托思乡之愁。

4.阅读下面的诗词,选出鉴赏有误的一项()【甲】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乙】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A.【甲】诗首句写景兼点时令。

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能融情入景。

B.【乙】诗颔联描绘了四种景象:起伏的山岭,平坦的原野,奔流的长江,辽远的荒原。

每一种景象都是那样的阔大,让人穷尽目光,思接千里。

C.两首诗都描写了“月”,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人格化,都生动地表达了自己的忧愁之情。

D.两首诗的结尾句都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别之意,表达了对朋友、故乡的怀念惜别之情。

5.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海日生.残夜(升起)杨花..落尽(杨树开的花)B.老树昏.鸦(黄昏)古道西风..(秋风)C.歌以咏.志(咏叹)风正一帆悬.(挂)D.星汉..灿烂(银河)次.北固山下(停宿)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4 古代诗歌四首 课时练习(含答案 解析)

4 古代诗歌四首 课时练习(含答案 解析)

一、单选题1.对下列语句中修辞方法及作用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朱自清《春》)理解:这句话运用排比、拟人的修辞方法,表达了人们盼春的急切心情。

B. 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

(刘湛秋《雨的四季》)理解: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从听觉的角度写出春雨滋润万物的特点。

C. 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老舍《济南的冬天》)理解: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写出夕阳照耀下薄雪的颜色和情态。

D. 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领袖人物在严重关头时那样。

(莫怀戚《散步》)理解: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体现了“我”在家庭中重要的地位。

2.下列对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次北固山下》五、六两句写海上红日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江边春意赶走垂尽的旧腊残冬,不仅意象美妙,还蕴含一种生活哲理,突现了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

B. 《观沧海》诗人先全景式地展开大海景象,再描绘山岛风光,最后在描绘大海波涛汹涌的基础上,借吞吐日月星辰的气势来抒发自己博大的胸怀。

C.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人同情友人的不幸遭遇,把“愁心与明月”一起寄给身处夜郎的友人。

D. 《天净沙•秋思》诗中的主人公是一个流落异乡的游子,他独自牵着一匹因长途跋涉而黑瘦的马,步履艰难地行走在西风劲吹的古道上。

3.对《次北固山下》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首联写“客路”“行舟”,与尾联“乡书”“归雁”遥相呼应。

B. 颔联采用了衬托的手法,描绘了洪水浩瀚、轻风和顺的传神景象。

C. 尾联诗人感叹家书无处通达,借大雁北飞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情。

D. 诗人触景生情,借波澜壮阔的景色表达壮志未酬的情怀。

4.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练习--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练习--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古代诗歌四首》练习审核:七年级语文备课组班级:姓名:基础训练一、文学常识。

1、曹操是末年接触的政治家、军事家、,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魏武帝。

在文学史上,曹操以四言诗著称,是继《诗经》以后四言诗的又一高峰。

曹操与其子曹丕、在文学史上被称为“三曹”。

2、《观沧海》的题目是后人加的,原是《》的第一章,选自《》。

建安十二年(207),曹操率领大军征伐当时东北方的大患乌桓。

这是曹操统一北方大业中一次重要战争。

远征途中,他写下了乐府歌辞《步出夏门行》(属于《相和歌·瑟调曲》)。

3、王湾是时代的诗人,本诗是律诗中的,从内容上看它属于诗。

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作者是李白,字,号,有“”之称,与杜甫齐名,世称“”。

5、在《天净沙秋思》中,“天净沙”是,“秋思”是,本散曲被后世诗评家誉为。

二、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东临.碣石()山岛竦峙..()..()水何澹澹秋风萧瑟..落尽子规啼()..()歌以咏志.()杨花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课时达标三、理解性默写:1、《观沧海》点出诗人登临碣石山的目的的诗句是:,。

2、《观沧海》实写诗人所见之景的句子是:,。

,。

,。

3、《观沧海》虚写诗人想像之景的句子是:,。

,。

4、《观沧海》最能体现作者博大胸怀的诗句是:,。

,。

5、《观沧海》诗中描写沧海镜像的诗句中,写静景诗句是,。

写动景的诗句是,。

6、《次北固山下》这首诗的颔联是:,。

7、《次北固山下》这首诗中的千古名句是:,。

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中与苏轼的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意境相似,借月来表达美好祝愿的诗句是:,。

9、《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本诗中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意境相近的诗句是:,。

10、《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本诗中以景写哀,衬托作者听到友人贬迁的消息后伤感的诗句是:,。

4 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统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上册

4 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统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上册

4古代诗歌四首课后知能演练基础巩固1.根据提示填空。

(1)曹操在《观沧海》中用“,;,”勾画出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雄伟景象。

(2)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李白将明月人格化,表达了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牵挂、关心、思念之情的句子是“,”。

(3)在王湾《次北固山下》中,蕴含新事物从旧事物中孕育并将取代旧事物哲理的两句诗是“,”。

(4)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写出了浓重的乡愁,形象地揭示了作品的主题。

课内品读(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2~3题。

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观沧海》是曹操北征乌桓路经碣石山时所作,用语精当,诗歌以“”字统领全篇;“涌”字生动地展现了大海的气势。

3.请对名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作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4~5题。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请体会“潮平两岸阔”一句中“阔”字的妙处。

5.“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现了怎样的自然理趣?请简要分析。

类文阅读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6~7题。

于郡城送明卿①之江西李攀龙青枫飒飒雨凄凄,秋色遥看入楚②迷。

谁向孤舟怜逐客③,白云相送大江西。

注①明卿:诗人的好友。

②楚:楚地。

③逐客:被贬逐的官员,这里指明卿。

6.意境美是中国古代诗歌所追求的最高艺术标准。

下面对诗歌第一句呈现的意境氛围分析准确的一项是()A.雄伟壮阔B.迷蒙凄凉C.恬静优美D.虚幻缥缈7.诗歌的后两句与李白的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在表达的情感和运用的修辞手法上有何相同之处?答案:课后知能演练1.(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4)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2.观磅礴3.借助奇特的想象和合理的夸张,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古代诗歌四首考点1主旨情感《观沧海》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孕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作者以形象的思维方式,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关切的思想感情,同时也抒发了对官场做乱的憎恶。

《次北固山下》细致地描绘了长江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抒发了诗人旅途中的思乡之情。

《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考点2名句赏析请自选角度,赏析下面的名句。

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提示:从哲理角度分析)这两句妙在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

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提示:从画面角度分析)这三句全写景,人物未出场,但每一个景物细节都暗示着他的存在。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主人公眼中的景物,景紧紧扣着“情”;古道,是他的行经路;瘦马,是他所骑;而西风,也正吹在他身上,透着一种悲凉。

仅仅数十字,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就这样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文字不多,然而思乡之情却绵长,缠绕在读者心头。

基础积累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石萧瑟..()()子规啼.()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水何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B.海日生残夜..(半夜)C.我寄愁心与.明月(给)D.枯藤老树昏鸦..(黄昏时将要回巢的乌鸦)3.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星汉/灿烂,若出/其里B.江春/入/旧年C.闻道/龙标过/五溪D.断肠人/在天涯4.请写出下面诗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5.文学常识及诗句填空。

(1)《观沧海》选自《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__(朝代)______家、________家、诗人,他的诗以____________见长。

他与其子______、______合称“三曹”。

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大海的浩瀚无边与气势磅礴。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作者______,____代诗人,字________,号__________。

“左迁”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诗中表达对远方的朋友的思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次”意为__________,该诗作者为______代诗人________。

诗中道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净沙·秋思》体裁为________,“天净沙”是________名,作者________,______代著名________作家。

曲中最能表达天涯游子心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次北固山下》借潮平岸阔之景抒发了作者热爱家乡之情。

B.《观沧海》中诗人以沧海自比,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

C.《天净沙·秋思》的前三句写了九种事物,极力渲染了秋天悲凉的气氛。

D.《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抒发了诗人对远行的友人的关心、思念和同情之情。

课内阅读(一)阅读《观沧海》,完成题目。

7.(1)诗中描写实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运用想象手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诗的感情基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试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两句做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从本诗所写之景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胸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完成题目。

10.诗中融情入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里写了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气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从“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两句中,你解读出了诗人哪些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次北固山下》,完成题目。

13.诗人的旅行是顺利还是不顺利?从诗中哪一句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河南中考)“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句表现了怎样的自然理趣?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请你谈谈本诗的颈联和尾联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颈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尾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阅读《天净沙·秋思》,完成题目。

16.全曲感情的基调是()A.依恋B.伤痛C.悲凉D.痛苦17.(江苏徐州中考)下列对本文的品析有误的一项是()A.《天净沙·秋思》表现了一个羁旅漂泊的游子浓烈的思乡之情,被称为“秋思之祖”。

B.“小桥流水人家”创设一种清新淡雅的境界,表现了游子对大自然的喜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C.作者把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连接成一幅简洁苍凉的水墨画,将无限愁思自然寓于画面中,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D.“断肠人在天涯”描绘出天涯游子凄楚、悲怆的内心世界,画龙点睛,直抒胸臆。

18.作者为什么要用“古道西风瘦马”,而不用“古道清风瘦马”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语言运用19.(2016·湖北鄂州中考)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一师一优课”活动的开展,使我市教师的教学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B.2016年鄂州市创建“全国卫生城市”的工作,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热情参与下,已经阶段性取得了成果。

C.为了防止溺水事件不再发生,学校规定夏季午休时间学生必须进教室午睡。

D.诗歌的情感往往寄托在鲜明独特的意象上,通过意象营造出生动感人的意境。

20.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祖国语言博大精深。

请参加“走进对联”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活动一:小组合作,搜集资料,介绍对联。

下面是王智同学搜集到的资料,请你根据资料,写一段介绍对联的文字,不少于50字。

资料:①对联是由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来的,它保留着律诗的某些特点。

②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还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

③对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④对联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上联尾字仄声(第三、四声),下联尾字平声(第一、二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活动二:同学们收集了不少对联,要在校刊上刊载,请你把下列对联按春联、婚联、挽联、行业联的顺序排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