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资产股份改革研究

合集下载

浙江省滨江区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的探索和思考

浙江省滨江区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的探索和思考

浙江省滨江区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的探索和思考1. 引言1.1 背景介绍浙江省滨江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东部,是杭州市的主要城市副中心和全球电子商务产业的核心区域。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滨江区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成为该区探索发展模式的重要议题。

传统的集体经济模式在滨江区已经难以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亟需进行改革和创新。

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的提出,旨在通过改革集体经济的所有制形式,引入市场机制和现代企业管理理念,推动集体经济向现代企业化转型,提升企业竞争力和盈利水平,推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在此背景下,滨江区政府积极推动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探索适合本地实际情况的改革路径和方法,努力打造具有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集体经济体系。

这一举措不仅对滨江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对全国集体经济改革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字数:261】1.2 问题提出在浙江省滨江区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中,问题备受关注。

在改革过程中,如何平衡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如何保障股东权益,如何有效监督经营管理,如何避免权力滥用和腐败等问题都需要认真思考和解决。

改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利益分配不公、信息不对称、产权界定不清等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

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确保改革顺利进行,是当前浙江省滨江区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面临的重要问题。

2. 正文2.1 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的意义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有利于激发集体经济的活力。

通过改革,可以促进集体经济组织的规范化和市场化运作,增强其竞争力和盈利能力,进而激发集体经济组织的活力,推动集体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有利于提升农民收入水平。

通过改革,可以让农民持有集体经济组织的股份,分享企业经营所得,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如何对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进行股份合作制改革

如何对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进行股份合作制改革

如何对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进行股份合作制改革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土地被大量征用。

村级集体资产迅速增加,农民的生活、生产方式发生重大变化,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应孕而生。

这项改革具有分配、保障和发展三重意义,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越来越偏重于后者。

在股份合作制改革中要特别注意合理的股种设置和灵活的股权流转机制的建立。

论文重点分析了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存在的障碍,进而从加快立法、理顺关系、规范运营、完善政策等方面提出推动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经济;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农村股份合作制对于明晰农村资产产权、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等方面都产生了十分积极的作用,是我国农村改革的一项创举。

但迄今为止,农村股份合作制在实践发展过程中存在制度规范、政策执行、管理监督体系等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

要促进农村股份合作制健康、有序发展,需要进一步深化农村集体资产产权改革,构造新型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与运行机制。

本文就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为视角,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状况分析入手,研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发展趋势及其现实路径——股份合作制,并通过对股份合作制改革的现状分析,就如何发展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合作制,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提出一些对策性建议。

1.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的客观必要性1.1农民需求的迫切性农民对集体资产权益诉求日益强烈,迫切要求开展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

截止2018年底,我省48109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账面资产总额315.6亿元,比2017年底账面资产总额增加48.6%,年均增长10.4%。

其中流动资产135.5亿元,农业资产6.3亿元,长期资产173.8亿元。

另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还拥有农用地4.68亿亩,其中耕地6158.6万亩,林地17116.9万亩,草地19754.4万亩,养殖水面534.2万亩。

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实施方案(农村集体经济改革)

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实施方案(农村集体经济改革)

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实施方案(农村集体经济改革)******镇******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实施方案为深积极稳妥推进我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依据《******市******区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切实做好我村集体资产管理,壮大我村集体经济实力,结合村情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动摇,以规范经营管理、理顺分配关系为核心,以“清产核资、明晰产权、量化资产、设置股权、管理分配”为主要内容,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集体资产管理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不断提高集体资产的运行质量和经营效益,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和农民持续增收。

二、基本原则坚持依法依规,勇于探索,积极稳步推进的原则;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多种形式并举的原则;坚持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相统一的原则;坚持集体资产按份共有、同股同权、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坚持按劳分配与按股分红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科学合理、规范化改革的原则。

三、运行机构成立******市******区******镇******专业合作社,全面负责村级经营性资产、非经营性资产的登记管理、推广营运。

公司下设董事会、监事会、财务部3个部门。

董事会:懂事长:罗***成员:******职责:董事会是公司经营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全面做好公司的营运管理,做好全村各类集体资产的登记管理,采取灵活多样的手段做好资产性、经营性资产的营运管理,完成其他临时性工作。

监事会:监事长:***成员:***职责:全面做好合作社管理运营、账务公开的监督检查,及时做好群众的咨询、来电来信解释回复,完成其他临时性工作。

财务部:财务长:***成员:***四、清产核资根据《******市******区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我村的集体资产划为二类: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

滨江区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滨江区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开始 享有分红收益 , 广大农民从 改革 中得到 了实惠。 12 优 化 了集体 资产 的管理体 系 . 通 过改 革 , 初步 理顺 了村级 集 体经 济组 织 与 党
些村级 集体经 济欠 发达村 的群众 ,认为 实施
股 份制 改革后 根本无 法实现 分红 ,搞与 不搞都是 一 个 样 。有的村则 单纯将 股份 制改革 作为一 项上级 布 置的任 务来完成 , 工作 不够 细致 , 众关注 度不高 。 群
置不 当就会 产生 矛盾 , 来社会 不稳定 问题 。 带 三是怕
无收 益分红 。 广大村 民求 稳意识 较强 , 年底分 红看 对 得较重 , 一旦 决策失 误造 成亏损 , 的矛盾 和问题就 新
级经济的发展活力 、 集体资产的保值与增值创造 了
体制上 的条件 。
会 随之而来 , 感到 压力很 大 。
济 的权力 。 二是 怕烦怕难 。 为股份 制改革 的程序复 认 杂、 工作 量 大 , 会 涉及 一些 历史 遗 留问题 , 旦处 还 一
控 和支配集 体 资产 、 缺位 的状况 , 监督 广大群 众成 为
改革 的最 大受益者 。
13 促进 了集体 资产 的保 值增值 . 实施股 份制改 革后 , 原有 集体资 产进行 量化 , 对 使产 权清晰 , 从体 制上保证 了农 民个人 财产所 有权 、 收益 权和部 分处置权 , 给农 民吃 了定心 丸 , 对激 发村
3 对 策措 施
31 进 一步提 高对股 份制 改革 的思想 认识 . 干部 和群 众必须 充分认 识 到实行 村级集 体经 济 股 份制 改革 , 农村 经 济发 展 的必 然 。村 级 集体 经 是 济 股份制 改革 , 保农 民对集 体财产 的 占有权 、 确 利益 分配权 、 民主决策 权和 民主管 理权 , 维护 了农 民的合

农村集体资产产权改革的探索与深化——以农村股份合作制的产生与发展为例

农村集体资产产权改革的探索与深化——以农村股份合作制的产生与发展为例

题 ,主要体现在现有 的股份 合作制不能 满足 农村生 产力发展 的要求 。
( )制度管理欠缺规范 一
大会与职工大 会 ( 或村民大会合一 )的
制度 ,实行 民主管理 ,一人一票制 ;在 收益分配 上 ,实行按资分配和按劳分 配
从 各地 L推行的农村 股份 合作制来 三
看 ,主 要俘在两大问题 :一是股东股权
以明晰 产权 为主线 的农村 集体
取 消 了 土地 报 酬 , 全 实 行 按 劳 分 配 。 完 高
承包制管理 模式
资 产 产权 改革 历程
( ) 一 资产所有权和使用权统一的集 体管理模式 在 新 中国成 立后 的农业社会 主义改 造 初期 ,建立 了初级农业合作社 ,农 民 对 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仍然享有私有权 , 农民据此可 以从 合作社得到 相应 的股金 收入 ,这一 时期 的农民合作 是基于财产 私有基础上 的合作关系 。在初级社建 立
济机制再造的有益探索 。农村股份 合作 制改革最早始于广东省 、安徽省币 浙江 ¨
省 ,后来在全 各地迅速蔓延 ,显示 出 旺盛的生命 力和扩张 力。以走在 全国前
面 的 广 东 省 广 州 市 天 河 区 为例 ,农 村 集
经营 走向联合经营的转变 ,表明了农民 的生产经营开始 了向集 中化的方 向发展。

种新 的合作经济 。这种新 的合作 经济
是在保 持土地公有权不 变的条件下 ,承 认并保 留农 民生产 资料的所有权 ,同时 集体作 为土地 的所有 者继续享有对 土地
不久就 出现 了农业合作化高 潮 ,并 向高
级社过 度 ,社 员所有 的土地 、耕畜 、大
营主体 。 农民丧失 了生产资料所有权 , 也 丧失了 独立经营权 。 ( ) 二 资产 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 的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历史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历史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历史一、早期集体化时期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农村开始实行集体化运动,农村土地等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集体所有制。

这个时期的集体化运动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和土地改革的要求,通过建立集体经济组织,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合作化。

这个时期的集体产权制度是一种封闭式的产权制度,农民被固定在集体经济组织中,无法自由流动和退出。

二、改革开放后的产权变革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即农民家庭成为农业生产的基本单位,家庭承包经营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方式。

这一改革实现了农村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农业生产效率。

同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也开始进行产权改革,逐步实现集体资产的股份制改革,使农民成为集体资产的股东,享有股份权利。

三、现代集体产权制度的形成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也逐步完善。

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目标、原则和主要任务。

该意见指出,要通过改革,逐步构建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保护和发展农民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合法权益。

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为了探索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经验和模式,我国在部分地区开展了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

这些试点地区在改革中注重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通过股份制改革、资产量化等方式,使农民成为集体资产的股东,享有股份权利。

同时,试点地区还注重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和集体资产的安全。

五、全面深化改革阶段随着试点工作的深入推进,我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入了全面深化阶段。

在这个阶段,改革的重点是将农村集体资产进行全面清产核资、界定产权归属、开展股份合作制改革等。

同时,我国还加强了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规范管理,建立健全的财务和会计制度,加强监督和审计工作。

浅析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的关键问题

浅析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的关键问题

浅析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的关键问题1. 引言1.1 背景介绍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是当前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集体资产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资源。

由于历史原因和体制机制的约束,农村集体资产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并不清晰,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农村经济发展受到制约。

对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进行改革已成为当务之急。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促进乡村振兴,还可以优化农村资源配置,提高农村经济效益。

深入探讨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的关键问题,为推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支持。

1.2 问题意义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是当前我国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农民利益的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在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中,存在着一些关键问题需要解决,这些问题的解决将直接影响到改革的实施效果和长远发展。

深入分析和研究这些关键问题的意义重大。

问题意义体现在权益界定方面。

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的改革需要明确各方的权益边界,保障各方的合法权益,避免因权益界定不清晰而引发的纠纷和矛盾,从而保障改革的顺利进行。

问题意义还体现在分配机制方面。

在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改革中,如何建立合理公平的分配机制是一个关键问题。

只有合理制定分配机制,才能激发全体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问题意义还体现在监督机制方面。

监督机制是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改革的重要保障,只有健全的监督机制才能有效监督改革的落实过程,确保改革的公平公正性。

解决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对于保障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改革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正文2.1 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的定义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的定义是指对农村集体资产的股份权进行改革,将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明确分离,实现农村集体资产的所有权统一归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权由个人成员自主决定。

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化改革的法律规导

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化改革的法律规导

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化改革的法律规导◎杨雪梅 摘 要: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结构的重要内容。

繁荣和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盘活农村集体经营资产活力,不仅有助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而且可壮大我国国有经济。

股份化改革是盘活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和助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却在实践中存在法律缺失造成的股份主体不明、内部治理机制不合理、股权结构不合理和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解决如上问题,才能建立起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化改革的法律规导机制。

关键词:农村;集体资产; 股份化; 法律规导我国农村集体经济下以土地和农业经济为主要存在形式的经营性资产在当前日益呈现出体制僵化和缺乏经营活力的现象。

以股份化改革盘活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的发展活力是我国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改革的重要出路。

然而,农村集体经营资产的股份化改革必须被纳入法制轨道,用法律来对其进行规范和引导,并通过建立完善的相关立法体系,明确股权主体,理顺归属关系,建立监督体系。

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股权结构,形成健全有力的内部治理机制。

一、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的内涵、范围与股份化改革优势集体经济是我国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

同时,集体经济还是我国农村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

在探讨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时,农村土地产权的股份化流转是最重要的问题。

要在股份化改革视角下探讨集体经营性资产问题,需要更为科学精确的理解集体经营资产的内涵和范围,同时还要对股份化改革在集体经营性资产运作中的优势有所了解。

(一)集体经营性资产的内涵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经营农业和非农业的经济活动中积累的资产都属于集体经营性资产。

我国《宪法》对集体财产的解释是,集体财产是发展集体经济的重要物质基础。

我国《物权法》第58条规定,集体所有的动产和不动产都属于集体资产。

集体经济范畴中集体所有制所确立的所有权所对应的客体便是集体资产。

原《民法通则》 第七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劳动群众集体组织的财产属于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包括法律规定为集体所有的土地和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集体经济组织的财产,集体所有的建筑物、水库、农田水利设施和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设施以及集体所有的其他财产。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中的股权转让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中的股权转让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中的股权转让【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中的股权转让问题。

在分析了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接着在探讨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的演变历史、现状分析、法律政策、实践探讨以及面临的挑战。

最后在讨论了改革的方向、提出了股权转让的建议,并分析了对农村发展的影响。

通过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权转让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提供参考,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壮大。

【关键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股权转让、法律政策、实践探讨、挑战、发展方向、建议、影响。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是当前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逐步走向完善,但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困惑。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产权关系比较复杂,难以有效进行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壮大。

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进行改革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必须深入研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探讨如何加快推进股权转让,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本文旨在通过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中股权转让的研究,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政策建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分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中的股权转让问题,探讨如何进一步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产权制度,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通过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当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的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在实践探讨的基础上,提出建议,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股权转让提供指导,并探讨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为推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参考。

通过本研究,希望可以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借鉴,推动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农民收入增加,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深化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 实现农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

深化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 实现农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

体资产, 实行 村 集体 经 济
组 织改制被提 上议事 日
程 。 在 区村 改 办 及 镇 党 委 、 镇 政 府 的 正 确 领 导
下, 根据闵行 区委 [0 3 20 ]
2 3号 文 件 的要 求 , 我 村 从 20 0 4年 6月 至 2 0 05
义 、 关 政 策 原 地 告 知广 大群 众 , 使广 大
快 ,04年 撤 村 时 拥 有 20 账 面 资产 22亿 元 , 资 . 净
产 1 6亿元 。 . 随着城 市 化
织公有制有效实现形式。
股 份 合 作 制 改 革 工 作 是 关 系 到 每 个 集 体 经 济 组
织成 员切 身 利 益 的大 事 ,
进 程 的加 快 , 到 20 0 1年
每户 原村 民送发 了一份
《 于 华 二 村 撤 村 改 制 关 工 作 告 华 二 村 原 全 体 村 民书 》。2 以原生产 队 为 、 单 位 , 召开 l 代表 会 4次
议。 、 3 召开 全体 共产 党 员 和 老干 部会议 。 通过 这些 形 式 ,把 改 制 工 作 的 意
来 积 累 的集 体 资 产 是 否 流 失 , 是否 被 少 数 人侵
开本村 ( 如婚嫁 离村和 插队知青 等 ) 的部分 原
集体经济组 织成 员实施现金分 配外 , 其余 2 1 03 名集体 经济组 织成员原则 上都实行 股权分 配 。
最 后 ,有 9 9人 要 求 现 金 分 配 , 0 4人 要 求 股 6 14
2 、在撤村代表 中再通过无记名投票选举二名同
志 参 加工 作 小 组 , 二 名 同志参 与讨 论 、 置集 这 处
体资产 的整个工作过程。3在整个撤村改制工作 、 过程中, 我们把市 、 区有关撤 村改制文件给每位

农村的“股份化”与“城镇化”——郊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个案研究

农村的“股份化”与“城镇化”——郊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个案研究

第1期(总第184期)2024年1月浙㊀江㊀工㊀商㊀大㊀学㊀学㊀报JOURNAL OF ZHEJIANG GONGSHANG UNIVERSITY No.1(General No.184)Jan.2024收稿日期:2023-09-06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十四五重大项目 集体经济与乡村公共性构建研究 (22JJD84002)作者简介:刘能,男,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社会学博士,主要从事城乡发展研究;陆兵哲,男,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城市社会学研究㊂农村的 股份化 与 城镇化郊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个案研究刘㊀能,陆兵哲(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北京100871)摘㊀要:作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村股份制 改革看似给乡村社会带来了颇具内在矛盾的多重影响,实则在具体社会情境下,与其他宏观结构因素一起,共同导向了城镇化这一后果㊂在郊区农村,这项改革一方面导致了农民-农村关系的 金融化 转型,使农民的集体权益脱嵌于其对村集体的行政依附,为他们的城镇化迁移创造了新的机会结构;另一方面,农村股份制隐含的独立法人资格为村集体强化组织能动性提供了制度支撑,而股息分红的压力也使得这一类城市周边农村成为专注于土地经营的市场法人主体,嵌入当地土地城镇化的实践场域中㊂由此,郊区农村股份化成了城镇化机制的一部分㊂来自农村一端对城镇化机制的能动塑造也启发我们去反思城镇化研究中的过度 城市中心主义取向㊂关键词:农村股份制;城镇化;集体产权制度;城乡关系中图分类号:F321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91505(2024)01013813DOI:10.14134/33-1337/c.2024.01.012一㊁引㊀言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我国农村改革中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㊂针对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归属不清晰㊁权责不明确㊁保护不严格等问题,原农业部早在2007年就出台了‘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提出 引导有条件的地方开展以股份合作为主要形式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 ,开启了以建设农村股份制为核心内容的集体产权制度改革㊂2014年,中共中央㊁国务院审议通过了‘积极发展农民股份合作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方案“,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展开㊂特别是在2016年,中共中央㊁国务院发布‘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将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推广到全国范围,并提出2021年底基本完成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㊂此后,农业农村部与16个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先后部署5批试点,覆盖全国所有涉农县(市㊁区)㊂如今,这场以建立 农村股份制 为核心要点的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阶段性任务已基本完成㊂农村股份制 包含四方面要素㊂第一,以农村社区及其集体经济组织为基本单位;第二,将集体资产全部或部分地折成股份,并按照一定的配股标准量化至集体中的成员个人;第三,集体财产依旧保持集体统一经营,村民股东享受按股分红;第四,采纳现代股份公司的治理结构和议决方式㊂实际上,这不是 股份制 作为现代企业经营方式第一次出现在中国农村㊂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一些农村地区为了优化乡镇企业的经营状况,就曾率先引入过股份合作制[1][2]1-8㊂然而,如今中国的大量农村已经远离乡镇企业发展模式㊂如果说20世纪的相关实践重点是为了向村镇集体企业引入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以突破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瓶颈,那么如今这场被称为 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 的农村股份制变革,其核心则在于在经济层面将农村转型为股份化的法人组织㊂换言之,这场变革不再是村庄所辖集体企业的经营方式变化,而是一场针对村庄本身的社会经济变革㊂①对于这场变革,学界主要从经济学角度将之视为农村集体经济制度方面的创新[3-6]㊂然而农村股份制改革的意义已经超越了经济范畴,成为一场涉及农村社会全域的重大变革㊂这要求我们不应仅仅将之视为集体经济经营方式或产权制度的变革,而应将这场变革放在整个农村基层社会及其与城市的关系中来考察其社会影响㊂那么,对于已经走出乡镇企业时代的广大农村而言,股份制改革究竟产生了哪些社会影响?这一改革使农民与农村㊁农村与城市的关系呈现出哪些新的样貌?这些问题构成了本文的研究关切㊂二㊁文献回顾: 农村股份制 的社会影响(一)既有研究及争论作为一项集体经济制度,农村股份制首先受到了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关注㊂这些研究采用制度分析的方法,聚焦于股份制治理结构对农村集体经济的影响㊂有学者指出,农村股份制通常借鉴股份公司的组织制度和治理结构,突出产权清晰的特点[4]㊂这使该制度有助于盘活集体资产,推动生产要素在市场中充分流动,壮大集体资产总量[7]㊂所以,股份制能够提升农村集体经济经营水平,激发农业农村发展的内在活力[8]㊂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围绕效率原则的分析常常会掩盖其他复杂要素的重要性,以至于滑向 农村问题的经济式 处理[9]1-2,导致只见 股份制 而不见 农村 ㊂与之相比,社会学则注重考察农村股份制对乡村社会层面的总体影响,特别是这一变革对基层社会共同体和政权组织的影响㊂一些社会学研究指出,股份制组织为农村社会共同体和基层组织注入了新的积极元素㊂如刘玉照和田青[10]认为,在成立股份制时重新划定村庄边界的过程正在重塑农村的共同体结构,这个过程在进一步强化集体产权边界的同时,实际上也逐步明确了这一边界相对于共同体其他界定维度的优先931第1期㊀刘能,陆兵哲:农村的 股份化 与 城镇化 郊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个案研究㊀①在涉及农村集体产权的各项改革中,农村集体资产被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㊁森林㊁山岭㊁草原㊁荒地㊁滩涂等资源性资产;第二类是用于经营的房屋㊁建筑物㊁机器设备㊁工具器具㊁农业基础设施㊁集体投资兴办的企业及其所持有的其他经济组织的资产份额㊁无形资产等经营性资产;第三类是用于公共服务的教育㊁科技㊁文化㊁卫生㊁体育等方面的非经营性资产㊂基于这种分类,这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以推进集体经营性资产改革为重点任务 ,这充分体现出了村庄本身走向股份化和法人化的变革逻辑㊂一方面,在集体土地大部分已承包到户经营并基本完成确权登记颁证之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体地位的主要体现即为其掌握的大量经营性资产;另一方面,2016年的中央文件提出要通过这场改革 赋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资格 并 明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市场主体地位 ,这也真正使村集体演变为一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市场经济主体㊂041浙㊀江㊀工㊀商㊀大㊀学㊀学㊀报2024年性㊂一项对浙江农村的案例研究发现,股份合作社能使村民再次联结为以利益为纽带的共同体,突出团体的排他性与集体认同感,使社区成员得以有效组织起来[11]㊂与此同时,有研究认为,农村股份制提升了基层公共事务的治理水平㊂股份制使农村集体资产以股份的形式确权到户㊁量化到人,扩大了个人和集体的利益联结空间,也为扩大公共事务的多元主体参与提供了渠道与动力[12];由于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培育了农民的权利意识㊁参与意识,因此也为基层有效自治提供了保障[13]㊂还有研究指出,许多农村股份组织除了经营管理机构之外,还设立了大量专门负责社会管理的非经营性机构,在实现 村庄企业化 的同时也实现了 村庄单位化 [14-15]㊂这使其通过社区内部的福利分配重新激活了社会主义集体制遗产,并为村庄自力更生提供了制度基础[16],有助于农村基层组织更好地发挥治理效能㊂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黄宗智教授认为这场集体产权改革具有释放中国农村社区这个基本单位的潜能,因而有助于重新振兴基层社区[17]㊂然而,对于农村股份制与基层社会共同体和公共治理之间的关系,一些研究提出相反的论点㊂有文献指出,股份制的法人治理结构使其必须代表股民利益的最大化而行动,这会使国家力量难以介入正经历着快速城镇化和快速利益调整的农村中[18]㊂一方面,农村股份组织为农民主张土地权益提供了规范框架,进而在围绕土地征收的斗争中发挥一定的保护性议价作用[6];另一方面,村集体以股份制形式对资产进行开发获利,使农民成为靠集体分红和租金为生的 新中产阶层 [3]㊂在这些研究看来,农村股份制实际上弱化了基层组织和地方政府的经济统筹发展能力,有可能使基层陷入组织化困境和公共治理危机㊂与此同时,还有一些研究认为,当社区股份合作社使村民变为企业持股员工,那么农村中原有的基于血缘㊁地缘的人际关系会转变为业缘关系,将不再有 村集体 的性质[19]㊂更进一步,有研究指出股份制形态下的非农集体经济的 社会性 呈现弱化甚至流失的状态[20]㊂在这些研究看来,农村股份制将集体资产股权量化到农民个体,使集体资源成为个体利益的集合;而面对众多分散的㊁其财产权受法律保护的原子化个体,虚化的集体组织将会缺乏利益调整空间[21]㊂(二)本文的分析框架毫无疑问,农村股份制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层面,这凸显了上述社会学研究的重要价值㊂然而遗憾的是,已有的相关研究并未形成一致结论㊂对此,本文认为股份制改革对于农村的总体影响实际上并不是非此即彼㊁非黑即白的㊂当我们跳出这种二元思维㊁采取更加综合的视角时会发现,在许多情况下,这些看似矛盾的研究结论在现实中是同时存在的:农村股份制的确将集体资产折股量化成了农民个人的财产性收入(或收入资格),但这并不意味着基层政权组织化水平的下降;股份制改革重新划定并强化了村庄的共同体边界,但没有成为限制农民个体能动性的集体主义束缚;农村股份制为村集体维护自身利益提供了制度支撑,但未必会使农村成为阻碍地方政府推进城镇化的反抗性力量㊂值得指出的是,这些社会事实的共存并不意味着该制度是一个充满内部悖论的社会安排㊂本文认为,当代中国农村的几乎任何一场变革都已经深刻地嵌入了农村与城市的关系变迁之中㊂当我们将农村股份制放到城乡关系变革的脉络中进行考察,会发现其看似矛盾的社会影响在具体社会情境下,统一于农村的城镇化逻辑中,以至于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理论判断,即农村股份制改革本身构成了城镇化机制的一部分㊂城镇化(城市化)表现为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㊁农村社会经济形态向城市社会经济形态转变的过程,是当代中国影响最为深远的社会变革之一㊂中国广袤而复杂的社会地理条件使不同地区农村的城镇化转型呈现差异化的样态,难以一概而论㊂然而,考虑到城市对农村的影响通常因农村相对于城市的空间距离而具有时间上的先后性,所以相比于远离城市的农村而言,城市周边的农村通常更加突出地被纳入城镇化机制和过程之中:这些位于郊区的农村自然也成为中国城镇化研究的重点关注类型㊂在本文中,郊区农村看起来为农村股份化改革与城镇化变迁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观察窗口㊂基于城市周边的区位条件,郊区农村受城市影响更加深刻,城镇化转型与发生于其中的其他重大变革之间的交互效应也更加明显㊂因此,本文将以一个郊区农村为案例,揭示作为一项集体经济制度的农村股份制在农村城镇化转型方面的具体影响机制㊂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镇化呈现出从工业城镇化㊁土地城镇化到人口城镇化的特征,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22]㊂特别是对于以土地和人口为主题的城镇化进程,学界聚焦于中国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失衡问题,给予了较多关注[23-24]㊂借助人口-土地城镇化分析框架,本研究发现农村股份制看似矛盾的多重影响在郊区农村表现出一种统一逻辑,即该改革同时推进了农村的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由此构成了当地城镇化机制的一部分㊂在人口城镇化方面,这一制度在明确农民的集体权益资格的同时,也通过农民-农村关系的金融化机制,给予农民个体在农村之外的更多自主发展空间;在土地城镇化方面,农村股份制通过赋予村庄独立的经济法人资格,为其强化自身组织能动性提供了制度支撑,并形成了谋求集体发展的激励机制,使位于城市周边的农村成为土地城镇化链条中的积极行动者㊂总之,本文无意对已有研究中的争论进行 孰是孰非 层面的澄清,也并不否认农村股份制本身的复杂性和 矛盾性 ,而是期望在看到社会事实的复杂性的同时,避免陷于非此即彼的二元争论㊂在城镇化的分析框架下,上述农村股份制看似矛盾的社会影响在郊区农村获得了一种整合性的解释㊂对此,本文将主要针对其促进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这两个方面的动能来展开论述㊂三、案例介绍与资料来源本文的研究对象N 村是华北平原上的一个农村,位于K 市郊区,目前有户籍人口4000余人㊂2017年,K 市市委㊁市政府颁布了‘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力争用四年时间基本完成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㊂在相关政策的指导下,2018年12月,N 村成立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开始了相关改革工作㊂在早期的宣传动员阶段,N 村在村中最主要路口挂上了写有 农村改革全方位,资产股改是关键 和 资产变股权,村民当股东 两条横幅㊂可见,在N 村的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 农村股份制 的建设是核心内容㊂七个月后,N 村正式宣告建立农村股份制㊂在这场改革过程中,N 村所做的核心工作有三个方面㊂首先是清产核资,即对村集体目前所拥有的各类资产进行全面清查核实㊂根据公示文件,N 村共有集体经营性资产3520.95万元,非经营性资产17.51万元,以及以土地为主要形式的资源性资产6183.84亩㊂②其次是成员资格认定,即确定哪些人可以拥有对集体资产的股东资格㊁享受集体资产的股份化权益㊂N 村为了避免争端,确定了一个精确的配股基准日,规定在2019年1月31日24时之前去世,或者在此之后出生的村民均不享受股东资格,而对于此时点在世的村民,再根据村内户籍关系㊁土地承包关系等方面进一步确定股权份额㊂这样,N 村认定全村符合配股条件的共4629人㊂最后是确立股权配置方式,即确立如何将集体资产的股份权益分发到每一个符合资格的人员手上㊂N 村设置了三种股权㊂第一是 基本股 ,所有资格成员均享有,份额为每人60股㊂第二是 村龄股 ,规定村民在配股基准日前保持户籍在本村内每满一年,则获得4股,上限为40股㊂因此凡是被认定具有股份经济组织成员资格并在配股基准日前户籍在本村已经超过十年的村民,均可获得100股,这是大多数村民所获的股份份额,被称为一个 整股 ㊂此外,N 村还设置了 独141第1期㊀刘能,陆兵哲:农村的 股份化 与 城镇化 郊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个案研究㊀①②随着城乡融合的不断深化,以及城镇化的影响在地理层面的扩散,偏远地区的农村也日益卷入城镇化进程中㊂在这个意义上,对郊区农村的考察不仅是探究农村股份制与城镇化相关议题的有效途径,还可以帮助我们在一定的时间框架内对偏远地区农村作出某种预期性的理解㊂按照规定,被纳入股份制改革的是集体经营性资产部分㊂241浙㊀江㊀工㊀商㊀大㊀学㊀学㊀报2024年生子女奖励股 ,份额为100股,用于奖励遵守独生子女政策的村民家庭㊂2019年6月,在完成这三项核心工作后,N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公司)完成注册登记,并召开了股东代表大会,选举产生股份合作社(公司)的董事会㊁监事会成员,以及完成董事长㊁监事长的任命㊂2019年6月28日,N村村民收到了专属于自己的记名股权证㊂最终,N村成为其所在乡镇中第一个建立股份制的村庄,在集体经济层面开始以现代股份制企业的形态运转㊂本文的研究资料来源于2019年6月㊁2020年9月至11月㊁2022年1月在N村所做的田野调查㊂在调研中,研究者对村委会与党支部㊁股份经济合作社(公司)的主要领导,以及普通村民进行了深度访谈㊂除访谈外,研究者还在N村村委会和股份经济合作社(公司)中进行参与式观察,包括观察基层组织的日常工作,并参与村民股东分红的发放和多次村民接待工作㊂最后,田野调查还获得了N村股份制改革中积累的59份档案文件,包括各种决议公示㊁工作执行方案㊁会议记录㊁村民明白纸㊁请示与批复㊁组织章程等㊂总体而言,深入的田野调查为本研究收集到了充分的研究资料㊂四㊁流动的集体权益与人口城镇化农村股份制对农民日常生活的影响是复杂的㊂一方面,这一制度通过明确股份权益的共同体边界,使村民成为休戚相关的利益共同体;另一方面,这一变化并未强化日常生活意义上的集体主义㊂农村股份制将农民的集体权益资格与属地化的行政管辖制度分离开来,并通过农民-农村关系的 金融化 转型,扩展了农民在村庄之外谋求自主发展的机会结构,也适应了人口城镇化的发展㊂(一)集体资产的个体持股:从户籍中解放出来和其他农村一样,N村在建立股份制之前,村集体成员的福利资格边界长期以来都是以户籍管理制度来标定的㊂在这种制度安排下, 户口与村民在本地的社会成员身份,以及由此生发的享用本地资源的基本权益相关 [9]77㊂这使得在集体福利水准较高的N村,即使村民已经前往城市工作生活,但一直以来仍不愿将户口迁入城市㊂正如N村人口主任所言, 我们村现在福利好了,所以都不愿意往外迁户口㊂这就导致我们村好多人出去谋发展了,但户口还留在村里 (N村人口主任ZYQ,20200911)㊂但是,农村股份制的建立打破了这种制度格局㊂在N村建立股份制以后,股份合作社(公司)接管了村委会的集体经济事务,村民的集体福利也转变为以股息分红为主要形式的收益㊂由集体福利向股息分红的转变,突出了成员福利资格逻辑的变化㊂正如‘N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章程“所规定的, 集体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到人后,由股份经济合作社向股东出具统一制式的‘股权证“,作为股东参与管理决策㊁享受收益分配的凭据 ㊂换言之,在实行农村股份制后,N村村民的集体福利资格凭证由 户口簿 变成了 股权证 ;与之相应,村民集体权益的资格逻辑由 村民委员会-村籍 逻辑转变为了 股份合作社-股权 逻辑㊂这一逻辑转变将农民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与农村的行政管辖归属区分开来,使农民在集体经济组织的权益实现,不再基于其对村集体属地行政依附的事实㊂有研究指出,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将农民权益与农村户籍相分离,使农民能够 带权进城 [26],促进农民参与城镇化,提升市民化水平[25]㊂在N村的实地调研也发现,集体产权股份化改革后,已经有年轻村民认识到农村股份制所带来的新的生计安排可能,并基于股份权益资格而将户籍迁出了村庄,以适应自己在城市中的新生活㊂现在就是说如果你有股权,那你就能分村里边的福利㊂比如我闺女,她现在已经是市里的户口了,但是现在(集体福利资格)跟户口没关系,她只要有村里边的股权证,那村里面的福利待遇她该享受的还是可以享受㊂(N村村民SHG,20201108)尽管 股权证 对N村村民而言是一个新鲜事物,但是许多人都像村民SHG及其已将户口迁入城市的女儿一样,认识到村集体权益的享有资格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由户籍所在地决定㊂这一改革对个体自主流动空间的释放也反映在村民的身份认同方面㊂49岁的村民HDF 在K 市经营一家五金店铺,我们从对他的访谈中能更清晰地看出农村股份制对农民身份所带来的改变:它使农民在行政管辖意义上的村民成员身份(Membership)色彩有所下降,而使更广泛的公民身份(Citizenship)色彩有所增加㊂这样(成立农村股份制)的话,村里人就都是中国公民,人家愿意去哪去哪,对吧㊂这是符合国家宪法的㊂打个比方,为什么人们都愿意去北京呀,那肯定是北京好㊂(N 村村民HDF ,20201109)农村股份制为N 村村民所带来的这些变化,其实深刻嵌入N 村所处城乡变迁的背景中㊂学界已经指出,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口城镇化或 人的城镇化 [27]㊂而在关于中国人口城镇化的研究中,户籍制度长期以来都被视为一大障碍[28-29]㊂对于该议题,大量学术讨论立足于城市一端,认为打破城乡户籍制度区隔㊁使进城农民能获得与市民相同或相近的制度权利,将有助于推进中国的人口城镇化㊂与此同时,在农村一端,户籍与村集体权益的绑定在现实中也对农民进城落户的意愿造成了阻碍,导致进城农民不愿放弃农村户口,而这充分例证了人口城镇化中户籍带来的制度区隔[30]㊂在这一现实背景下,农村股份制对于 人的城镇化 的意义便凸显出来:它通过集体资产的个体持股,使农民的社区权益与属地性㊁行政性的村籍制度剥离开来㊂由此,股份制改革从农村一端减轻了农民进城流动的后顾之忧,为农民走出农村塑造了更多机会结构㊂在中国快速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时空背景下,这有助于以 农民持股进城㊁持股转职转产 的形式,突破农村人口流动的瓶颈[31]㊂(二)农民-农村关系的 金融化从形式上看,农村股份制对人口城镇化的推动作用来自农民集体权益与户籍制度的分离;而在实质上,农民与农村之间关系的 金融化 则是该制度推动农村人口城镇化迁移的关键㊂农民-农村关系的 金融化 是指农村股份制建立后,以获得股息分红为核心的金融权利逐渐演变为村民和村庄归属关系的最重要基础,从而使股东-股份公司式的金融关系在农民与农村间得到强化㊂这种金融化关系的特点在于,其不以农民个体在农村中的社会性存在为基础,而是基于村民所持金融权利的符号性存在而成立㊂在N 村,农村股份制建立之后,村集体福利的性质由村集体的公共产品转变为衍生于个人在集体经济事业中所持股权的财产性收益㊂基于这种金融关系,如今在村民眼中 属于N 村的一员 最根本的体现就是 享受村集体的股份权益 ,即使个体的主要生产㊁生活活动并未在村中展开㊂从村集体福利核算与分配方式的演变方面,我们能看到这种金融化关系的重要特点㊂‘N 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规定, 股权实行静态管理,一次配股,终身受益,固化股权 ㊂按此规则,村民的股东资格一旦确认,即使去世之后,也可凭股权分配记录享受股份权益㊂这意味着村集体权益的指涉对象发生了变化:其不再凝结于一位位朝夕生活于村庄共同体中的村民人身基础之上,而是表征在一个个非人格化的金融权利符号之上㊂通过对比股份制改革前后N 村财务室制作的两份集体福利发放登记表(见表1㊁表2),我们可以看到,在建立股份制之后,每人应得的集体福利不再以 村民身份-福利资格 的人身对应逻辑来确定,而改为以 每股补贴单价ˑ所持股数 的数字符号逻辑来计算㊂更吊诡的是,2020年的集体福利受领表中的几位村民股东在此次福利发放之前已经去世,但村集体仍以 股权证 的存在为依据对其发放集体福利,①这在先前是匪夷所思的㊂简而言之,在农村股份制下,每一位村民(股东)逐渐以脱离人身基础的股份权利符号的形式出现在农村的经济事务管理当中㊂正是由于农民与农村关系的金融化,集体权益不再以村庄共同体生活为前提,甚至可以脱离集体成员在世的人身基础,而建立在以股权证为载体的金融权利符号之上㊂341第1期㊀刘能,陆兵哲:农村的 股份化 与 城镇化 郊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个案研究㊀①按照规定,已逝股东的集体分红由其股权继承者(通常为其家人)受领㊂。

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实施方案农村集体经济改革

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实施方案农村集体经济改革

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实施方案农村集体经济改革一、背景随着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形式不断变化。

2007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的决定》,提出要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其中,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作为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形式之一,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为了进一步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加快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基本原则1.以发展为导向。

以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充分发挥集体经济组织的作用,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

2.以规范为基础。

在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保障民主权利,维护农民的利益。

3.以利益共享为原则。

充分发挥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的协作优势,让所有合作社成员共享相应的收益。

4.以社会效益为衡量标准。

根据各合作社所在的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和发展阶段,尽可能提高社会效益,促进农民和社会的共同进步和稳定发展。

三、实施步骤1.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建立。

通过宣传、培训和组织等方式,吸引和鼓励农民参与集体经济组织的组建。

同时,还要设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明确权责关系和管理体制。

2.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股份制度。

推动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股份制改革,成立资产股份合作社。

合作社的资本可以通过募集现金、向农民出售股份等方式筹集。

3.资产置换和持续经营。

对于官方管理的国有资产,应按照政府有关规定进行置换和过渡。

在持续经营和发展过程中,实行“自愿入社、股份入社、收益入社”,让农民享受到由集体资产带来的实惠。

4.加强监督和管理。

通过各级政府和有关主管部门的监督和管理,严格规范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的实施过程。

同时,要建立健全内部监管机制,推动各合作社向规范化、科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四、工作保障1.政策保障。

各级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的推进和发展。

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的实践与思考2008年以来,高新区(滨江)在庙后王、长一和岩大房等3个单位进行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试点,2009年又推进了襄七房、傅家峙和联庄等6个单位的改革。

为总结经验,分析问题,全面推进股份制改革,我们进行了专题调研与探索思考。

一、改革的初步成效(一)明晰了集体资产的产权关系。

农村集体经济形成年代久远,界限模糊、家底不清的现象比较突出。

在未改革前,集体资产好象是玻璃罩中的“蛋糕”,农民看得见、摸不着,而且对集体资产的拥有份额也是一个模糊概念。

实施改革后,通过清产核资,摸清了家底;通过资产量化,股权到人(户),明确了村级集体资产的产权归属,改变了集体资产说起来“人人有份”、实际上“人人无份”的状态,真正做到“资产变股权、农民当股东”,农民开始享有一定的分红收益。

集体经济的管理、运行、发展与农民的利益直接挂钩,使广大农民从改革中真正得到了实惠。

(二)优化了集体资产的管理体系。

通过改革,初步理顺了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与党组织、村(社区)委会的关系。

股份经济合作社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初步形成了“三会”(股东大会或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监事会)运作机制。

凡重大决策都由股东(代表)大会讨论决定,从而削弱了原来村干部对集体资产的控制权,改变了原来由少数村(社区)干部掌控和支配集体资产、监督缺位的状况,使广大群众成为改革的最大受益者。

(三)促进了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

实施股份制改革后,为村级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可能。

董事会面临着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和股份分红的压力,必须在投资决策、经营管理等方面科学决策,规范运作,从而有利于保障集体资产的安全。

原有集体资产量化后,产权较为清晰,从体制上保证了农民个人财产所有权、收益权和部分处置权,给农民吃了定心丸,对激发村级经济的发展活力、集体资产的保值与增值创造了体制上的条件。

同时,农民可以直接或间接参与集体资产的管理,在重大事件的决策上由原来的建议权上升到表决权,加上每年的分红,很大程度上调动了村民参与集体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情况调研报告

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情况调研报告

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情况调研报告调查报告与调查报告不同。

调查报告因某事如案件、事故、灾难进行调查,然后撰写报告。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情况调研报告的文章3篇 ,欢迎品鉴!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情况调研报告篇1随着农村城市化步伐正在逐步加快,有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值得我们关注,那就是如何对农村集体资产进行有效保护,并使之不断增值保值。

一、加强农村集体资产保护的必要性、迫切性农村集体资产是由乡镇、村、队集体经济组织所拥有的资产。

在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目前大多数地方的农村集体资产表现为下降趋势,农村集体经济不断萎缩,情况令人担忧。

沉淀着大量集体资产的镇、村、队集体企业,通过企业改制,大部分已改制为私营企业,一部分改制为混合所有制企业,改制前集体企业的集体资产,改制后大部分用来安置职工和偿还企业的债务,加上少部分资产的多渠道流失,许多地方已所剩无几。

而农村集体资产中数额最大又最具价值的就是土地资产。

但随着开发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拥有的土地资产也越来越少。

常言到:近水楼台先得月,但在相当多的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实行的却是先外后内,排斥自己。

到郊区农村征地搞开发的单位,绝大部分是外资企业和外省市、外区县的内资企业,而本镇、本村的一些单位除公用设施和公益事业用地外,要安排建设用地十分困难,群众叫作守着金饭碗没饭吃。

就这样农民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永久性地丧失了。

在一些撤制村、队,对于农村集体经济现有的集体资产,除上级政策规定不能分配而上缴以外,其余资产都一次性地全部分配到原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个人,把数额巨大的集体资产分光,这些地方的农村集体经济也随之消亡。

如果照这种趋势发展下去,在郊区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随之产生的几种变化值得我们关注。

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受影响,农村发展经济的支柱力量会削弱。

众所周知,新中国成立以来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我国经济的发展主要靠公有制经济来完成的。

集体资产股份改革实施方案

集体资产股份改革实施方案

集体资产股份改革实施方案一、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集体资产股份改革成为了当前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集体资产股份改革是指将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进行股份制改造,实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法人治理结构和经营管理体制的变革,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二、改革目标。

1. 实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股份化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经营管理效率和竞争力。

2. 促进农村资产收益分配制度改革,实现农民对集体资产的合法权益保障,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3. 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规范化发展,建立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管理制度,提升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活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改革内容。

1. 股份制改革。

通过发行股份、引入社会资本等方式,实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股份化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在股份制改革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股东的合法权益,确保股份制改革的公平公正。

2. 资产收益分配制度改革。

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收益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的分配机制,保障农民对集体资产的合法权益。

要积极探索适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特点的分配方式,促进农民收入增加,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

3. 规范化发展。

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管理制度,推动集体经济组织的规范化发展。

要加强对集体经济组织的监督和管理,提升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活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实施步骤。

1. 制定改革方案。

成立由政府主导、农民代表参与的领导小组,制定集体资产股份改革的实施方案,明确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确保改革工作有序推进。

2. 宣传政策。

加强对农民的政策宣传,解释改革的意义和目的,引导农民积极参与改革,确保改革的顺利实施。

3. 落实改革方案。

按照改革方案的要求,组织实施股份制改革、资产收益分配制度改革和规范化发展等工作,确保改革取得实质性成果。

探索农村集体资产股权质押贷款

探索农村集体资产股权质押贷款

推进乡村振兴,关键要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

近年来,山东省武城县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抢抓全省农村集体资产股权质押贷款试点机遇,以落实农村集体资产股权、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为出发点,通过一系列探索创新优化资本要素,打通了融资质押的关键路径,有效盘活了农村资产资源,提升了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水平。

截至2020年11月底,已累计办理股权质押贷款249笔,共计发放贷款1.01亿元。

一、夯实“四项基础”,筑牢质押贷款工作基石一是加强组织保障。

成立以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分管县长任副组长,农业农村局、发改局、财政局、司法局、自然资源局等28个部门为成员的农村集体资产股权质押贷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工作问题,为农村集体资产股权质押贷款工作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目前,已开展联席会议和各类专题会议20余次。

二是加强政策保障。

制定了《武城县农村集体资产股权质押贷款试点实施方案》《武城县农村集体资产股权质押贷款管理办法》《武城县农村集体资产股权质押登记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建立起覆盖农村集体资产确权登记颁证、评估流转、质押登记、风险防控等各个环节的政策体系。

三是加强思想保障。

召开全县动员大会、质押探索农村集体资产股权质押贷款□ 赵淑莉贷款对接大会等,组织金融机构深入镇村调研、开展座谈交流20余次,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形成合力。

5家试点银行分别配属专职团队,按照乡镇网格化分工包片的形式,先后开展了10余次供需对接活动,与530户农民、37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成贷款授信意向3760万元,为工作开展营造了良好环境。

四是加强督考保障。

加强工作督导,建立试点进度台账,将质押贷款金额、方式、股权质押数量、贷款对象等内容列入统计范围,对工作情况进行一周一调度、一月一现场推进。

同时,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将工作情况纳入对金融机构的年度综合考核,激发金融机构工作动力,确保试点有序推进。

二、抓好“四个环节”,打通融资质押关键路径一是清产核资,建立集体资产“户口本”。

集体股份制改革 “增人不增股” 的探讨

集体股份制改革 “增人不增股” 的探讨

工作探讨〉58中央明确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任务要求,各地正紧锣密鼓推进此项改革。

在股改工作的具体推进落实过程中,股改基准日之后的新增人口采取“股权户内共享”这一办法,也就是“增人不增股,减人不减股”,这是目前容易让村民不理解,也是容易积累矛盾的地方。

一、“增人不增股”存在的突出矛盾资产股份制改革的“增人不增股”和土地确权工作中的“增人不增地”基本相同,但村集体耕地面积是一个常数,土地确权到户全部完成后,新增人口就无地可补,只能户内共享,到了一定程度后就属于静态稳定了。

而股改不同,村集体资产的价值是一个变量,村民所持有的股份股值可能会随着集体经济的无限发展而扩大。

理论上讲,某村资产的相对稳定与某户人口的无限扩大按照“户内共享”只会使人均股值差距越来越大,对村民的生活水平起不到保障作用,甚至会导致村民情绪化,影响村情稳定。

二、“增人不增股”存在突出矛盾的解决办法在解决这类问题时,除了大力宣传、做好解释以外,还有什么办法,既能落实上级股改精神,又能切实解决集体股份制改革“增人不增股”的探讨□ 范开鹏59人股矛盾特别突出的这部分人的这个难点问题呢?1. 采取从集体股收益、所提取的公积公益金、应付福利费中提取部分集体积累转增股本的办法,照顾性解决本经济组织户内共享时的突出矛盾。

为此,在股改之后,可以根据相关政策精神和村情民意,对“五保户”、户内成员减少至零的户以及自愿退股的户以外,户内成员减少时不抽股,切实执行“减人不减股”政策。

对于新增人口较多、人股矛盾突出的重点户,可以设置一个户内人口增长的上限(如新增人口使人数翻番之后),当该户内人口增长达到上限后,对再新增加的新增人口,可以从集体股收益、所提取的公积公益金、应付福利费等按照一定的比例,转赋予上限以外的新增人口,确定人均股值,核算出标准股数,再将该股值转增集体股本,新增人口数设固定值,若人口再次翻番同上处理。

户内赋予新股后,原则上采取在户内成员均享的办法落实户内成员持股数,也可以采取由户内协商自行确认的办法将股数落实到户内成员。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研究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研究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研究作者:安娜来源:《中国市场》2023年第28期摘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是我国继农村土地承包制度之后又一项农村经济领域的重大举措。

现阶段,改革仍然面临着清产核资工作不到位、相关法律制度配套不健全、股份制改革进展缓慢等现实问题。

文章结合改革现状,针对其中展露出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农村经济;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中图分类号:F1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23)28-0069-04DOI:10.13939/ki.zgsc.2023.28.0691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现状和意义1.1改革现状我国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既取得了丰硕成果、积累了大量资产,也面临着一系列的现实问题。

基于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16年下发的《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明确了改革的三个重点方向。

一是全面推进集体清产核资工作。

重点在于全面清核集体经济组织所拥有的资源性、经营性以及金融性资产。

二是推进经营性资产改革。

重点是在推进经济较发达的村、经营性资产丰富的村进行股份制改革。

三是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新途径。

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利用“五荒”地、水面养殖区、果园菜场、集体建设用地等资源,通过合作经营、招商引资等各种方式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和农村特色旅游产业。

1.2改革的意义第一,集体经济在我国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数据显示,现阶段全国拥有农村集体资产的乡镇级单位5695个、村级单位60万个、组级单位238万个,合计近300万个。

全国共有集体土地总面积超过65亿亩,账面资产总额6.5万亿元,其中经营性资产3.1万亿元,非经营性资产3.4万亿元。

集体所属全资企业超过1.1万家,资产总额超过1.1万亿元。

固定资产总额超过3万亿元,其中半数以上是用于教科文衛事业的非经营性固定资产。

村级单位资产总额近5万亿元,村均资产超过800万元;乡镇、组级单位资产总额也分别接近1万亿元。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制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制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对未来的展望
深化改革 未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制改 革将继续深化,进一步明晰产权 关系、完善管理机制、推进市场 化进程。
政策支持 政府将继续加大对农村集体经济 组织的政策支持力度,推动股份 制改革顺利进行,促进农村经济 发展和社会稳定。
多元化发展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将朝着多元化 方向发展,拓展业务领域,创新 经营模式,提高经济效益。
村民增收
股份制改革使得村民成为股东 ,享有分红权利,增加了收入 来源。
村集体经济发展
股份制改革推动了村集体经济 的发展,提高了村级组织的经 济实力。
社会稳定
改革保障了村民的合法权益, 促进了社会稳定和谐。
04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制改革的 探索
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产权界定不清
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中,成员权和股 份权没有明确界定,导致产权关系混 乱。
改革成效
村民收入增加,村集体经 济实力壮大,基础设施建 设得到改善。
案例二:某镇的股份制改革探索
改革背景
01
某镇集体经济组织资源丰富,但经营方式落后,需要创新体制
机制。
改革措施
02
将镇集体资产整合,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实现市场化运作

改革成效
03
镇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效益提高,产业升级加快,带动周边地区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制改 革的实践与探索
• 引言 •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制改革概述 •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制改革的实

•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制改革的探 索
• 案例分析 • 结论
01
引言
研究背景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制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面临着产权不 明、利益分配不公等问题,需要通过股份制改革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体资产股份改革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社区股份制改革在南通市各区、街道纷纷涌现,形成了不同的实践模式,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如何进一步推进农村社区股份制改革,是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切实维护新市民利益的关键性问题,也是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实现农村经济体制和经营机制创新的重要举措。

港闸区陈桥街道位于南通市区北大门,全街道总面积29.1平方公里,下辖1个居委会9个社区,总人口近3万。

2010年全年实现GDP17.7亿元,完成财政收入3.54亿元,工业销售58.5亿元,民营企业注册4.19亿元,吸纳市外民资4.9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3 800元。

陈桥街道是南通船舶配套工业重地,九圩港、通扬运河贯穿全境,水陆交通优势得天独厚。

陈桥船舶修造及配套业发展迅猛,是长三角重要的船舶配套基地,发展前景广阔。

陈桥街道是南通知名的“钣金之乡”、“造船之乡”、“建筑之乡”,素有“南通民营经济摇篮”的美誉。

一、城市化进程中社区股份制改革意义深远1.社区股份制改革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社区股份制改革是农村集体经济体制的又一次重大创新,也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方面,长期以来“人人有份、人人无效”的集体资产运作体制制约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农村经济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农村经济合作社,发展到今天面临着集体资产产权不明晰、管理体制不健全、集体资产流失、资产经营缺乏增值激励机制等新情况、新问题,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村民对村“两委会”的信任度;另一方面,城市化进程加快、撤乡建街和撤村建居的客观形势变化,对农村集体资产有效运作提出了新的课题。

城市发展建设中,农村特别是城郊大量土地被征用,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集体经济失去了赖以发展的载体,从某种意义上讲,近郊农村已不成其为农村,农民离田上楼,普遍面临经济、社会管理组织形式的重大调整,如何解决失地农民的出路,如何使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已成为各村居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

因此,无论从城市化建设、村级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考虑,还是从社区和广大农民群众的主观愿望出发,都迫切需要有一种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新的集体经济组织形式,农村股份制改革也就应时而生。

自2005年陈桥街道开始搞大开发,沿九圩港一线用了8个月的时间拆出了一条沿港路,现在叫荣盛路。

同时启动的还有农民定居点的拆迁。

没有拆迁就没有发展,这是城市化加快发展的必然趋势。

但是因为房子是老百姓最主要的财富形式,而农民又都有故土难离的思想。

围绕着拆迁形成一系列的矛盾,包括土地房屋价格矛盾,安置面积矛盾,原来积累的建房矛盾,计划生育矛盾,邻里关系矛盾,家庭内部矛盾,个人经济问题等等,因为拆迁进程加快,原来一直隐藏着的矛盾一下子全暴露了。

不解决这些矛盾而一味强拆,明显是行不通的,要一一去化解,需要有大智慧。

2.社区股份制改革为农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一是明晰了产权关系。

集体资产在改革之前,好像是玻璃罩中的“蛋糕”,农民看得见摸不着,而且对集体资产的拥有份额也是一个模糊的概念。

通过改革,将村级集体资产量化到人,并可实现按股份分红,使得集体经济的管理、运行、发展与农民的利益直接挂钩,产权关系真正得到了明晰,农民的主人翁地位进一步得到确立,从而激发了村级经济的发展活力。

二是促进了社会稳定。

股份改革使农民对集体资产的认识更加明晰;股权分红,使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

农民参与发展、做大资产的意愿能够得到更好的体现,原先在拆迁安置过程中部分遗留的矛盾和问题也逐步得到了解决,这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创造了安定祥和的外部环境。

三是创造了并村进而合并社区的条件。

股份合作制改革为撤村建居、合并社区等调整解决了难题。

改革之后的股份经济合作社,不会因为撤村建居、合并社区的变化而改变资产的所有者,持有股权证书的股东永远是资产的所有者,彻底排除了由于各方面原因被调整集体资产的可能,从而有利于进一步加快城市化的进程。

3.社区股份制改革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农村社区股份制作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的组织形式,适应了当前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关系内在变革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改革的不彻底上。

一是从产权上看,其本质仍然是村级集体经济的表现方式。

尽管股份制改革将集体资产进行了量化,但大部分村组仍然保留了不同比例的集体股,而且大部分村居还只是进行了组级股份制改革,产权仍然不清晰。

从一些较早开展股份制改革的地区运作情况来看,由此引发的社会纠纷和矛盾开始增多,已经制约了社区股份制实体的自身发展,从长远角度讲是一种不安定因素。

所以农村社区股份制在产权改革上今后仍需要不断地深化。

二是从体制上看,政企不分、职责不清普遍存在。

改革后,股份制实体与居委会合署办公,董事长由社区书记兼任,可以说是“一套班子、二块牌子”,政企难分。

注定了实体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还要担负起社区管理和社区建设的职能,包括一些行政管理,如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劳动保障、民政服务等工作,这些本应由政府、社区、居委会担负的工作却成了实体的职责,无形中增加了负担,在市场竞争中先天不足。

同时,社区股份制实体的法人形态定位也不够准确。

作为社团性法人,它却需要运作大量的经济活动;作为企业法人,它却又受到社区事务大量工作的牵制。

三是从发展后劲上看,内在动力明显不足。

除缺乏前面涉及的有效的激励机制,缺少懂经营、能管理、善创新的核心人物外,还缺乏有效的运作机制,主要是在股权配置上,社区都采用了封闭式模式,一方面股权持有者仅限于本社区的居民,无法吸收社区以外的资金。

另一方面股权缺乏合理流动的机制,股权不得转让、买卖、继承、抵押和退股提现,仅作为分红依据,股民拥有的处置权受到很大限制。

因此,目前的社区股份制只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一种组织形式、一种过渡形态,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股份制,也不是最终的企业形态,它只是一种制度的创新,其存在的局限性注定了改革必将继续。

二、陈桥街道社区股份制改革具体做法紧挨着长江人工开凿的九圩港沿河而居的农民原先耕种着自己的土地,因为南通船舶配套集中区的开发,土地被大量的征用,而农民定居点的建设也大量征用着土地,此外公路建设、园林绿化等等对农民的耕地也提出极大的需求。

有的符合国土利用规划,有的还一直租用着,有的虽然并没有搞开发,却改变了土地用途,比如宁启高速公路和通宁大道沿线的绿化,经过的几个村子,那是几百亩的土地。

一个村民小组一般只有200亩左右的土地,可想而知,建设一条绿色长廊动辄需要几个村民小组的耕地。

在征用农民土地的过程中,首先是对其面积的确认,土地征用过程中,边角田和零星空地如何计算也是一个难以调和的矛盾。

一条道路是直的,但是道路和农田之间并不全是水平或者垂直,那么边角田怎么办,很多没法种植,或者因为水系调整,种植品种调整,使得种植效益大打折扣。

但是连同边角土地全部征用又不符合国家政策。

以2004年南通市政府10号文下发之前和之后又分两代。

高速公路建设征地和铁路建设征地属于上一代,陈桥街道的高速公路建于2003年,征用农民大量土地,每亩只付出12 000元的代价,铁路只有每亩4 800元,这里面有很多隐患,甚至可以说是定时炸弹。

建设宁通铁路涉及陈桥街道的长路村,五里树村和树北村等三个村。

而铁路建设的时间是1999年,陈桥街道是2001年并村的,这里又牵扯到并村前后的财务,农村集体财务账目很复杂,有的是一团乱麻。

高速公路建设中,有的组用地面积很大,比如陈桥立交用地240亩,最多的一个组用了80多亩,虽然经过调田,但是还是有几个用地大的村民小组人均面积低于5分田,最少的只有人均两分田。

后来港闸区政府专门发文解决陈桥立交用地的问题。

而有的村二次调田没跟上,到2004年农业税免征,这是一个划时代的起点。

但对征用土地的村组农民来说,也是一个老大难的起点,个别村就再也没有能够调整田亩。

只能以12 000元一亩总额划分一定额度,一年一年支付,到了支付不起的那一天,也就是矛盾爆发的一天。

2004年南通市政府10号文之后,对于失去土地的农民给予生活保障。

这个保障的方案虽然有很多瑕疵,但是对大多数失地农民,起到了一个土地换保障的作用。

从2005年通宁大道安置开始,陈桥街道已累计安置6个村88个批次共2 320人。

社区股份改革的主要做法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坚持原则,制定政策。

原则和政策是推进社区股份制改革的关键。

为推进股份改革工作,市委农村工作办公室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三资”管理工作的意见》,从指导思想到基本原则,从产权界定到股权设置,从组织结构到分配关系,形成了比较严密的政策体系。

政策要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明确股份改革原则,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坚持大稳定小调整原则;坚持从组民分配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同类人员享受同等待遇原则;坚持应该持股人员一个不漏,不该持股人员一律不享受原则;坚持集体经济发展成果为组民共享原则;坚持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原则;坚持股权分红与组级经济效益挂钩原则。

第二,明确了农村集体资产产权。

撤村建居后,原村集体资产、集体积累仍属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全体成员所有,不得平调、侵占和私分。

第三,明确了集体资产的范围和内容。

凡属村级集体所有的货币资金、实业资产和土地均为村集体资产,国家使用集体土地,必须通过合法征用的手续。

第四,明确股权设置。

将集体资产按人口、年龄折股量化到人,建立以产权关系为纽带的股份经济合作社。

第五,明确改革后的经营管理主体。

改革后的集体经济组织称“股份经济合作社”,继续依法行使对原村集体资产的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

第六,明确改革后集体经济的组织形式。

改制后的股份经济合作社要重新制定章程,选举产生股东代表、董事会和监事会,实行社务公开和民主管理。

社区细化了政策,在统一政策原则的前提下,实行因地制宜。

2.明确重点,认真实施。

股份制改革事关农民切身利益。

事关农村稳定,必须严格组织实施。

区、街、居、组采取一级抓一级的办法,抓细抓实以下四个主要工作环节。

一是清产核资。

清产核资是搞好股份制改革的前提和基础。

开展股份制改革的村经济合作社均建立由社员代表参加的清查核实小组,负责开展人口的清查和资产的核实工作。

资产的清查核实以股份制改革基准日财务报表数据为准,清理组级债权债务、盘点核实组级资产,核销不良资产和无效资产。

实物资产的价值确认,以账面价格为准,对实物资产不进行评估。

集体资产的清查核实结果需报街道审核认可,清查核实的结果报经社员代表大会确认并在居务公开栏中张榜公布。

二是股民界定。

股民界定以1999年后根据通政办发[2000]206号文件和通政发[2004]10号文件已安置的人员和未安置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为依据,做到大稳定小调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