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氏家族起源
宗姓起源及迁徒初探
宗姓起源及迁徙初探左传载:宋襄公母弟敖仕晋,孙伯宗为三谷阝所杀。
子州犁奔楚,少子连家于南阳,以王父字为姓。
谷阝氏家族在战国初期晋朝中权势很大,其结党营私,把持朝政,排斥异己。
终于正直的伯宗不为所容,招致杀身之祸。
为免诛连,他的两个儿子逃到楚地,大儿子州犁在钟离生活,后在楚朝中仕宦,其儿子伯喜否在吴朝中作宰相。
伯宗的小儿子连在南阳(今宛城官庄镇一带)定居,以父字“宗”为姓,以示纪念,让后人永不忘祖。
宗氏家族在南阳这块土地上辛勤耕耘,勤于稼穑,严于家教,细心培养教育子孙,到汉代,尤其是东汉,步入兴盛阶段,成为望族。
至南北朝(两晋至南北朝,宗氏家族南迁或做官被封外地者居多),以至隋唐,累世显赫,显官名宦,文人学士很多,属名门望族。
一、宗姓发展回眸据史料记载,历史上宗姓名人,可以说几乎全部都出自南阳,经过历史上的辗转迁徒,现宗氏子孙遍布海内外,现在东南亚还有宗姓宗亲会。
从宗姓起源至到西汉末这一时期,见诸于史料的宗姓创始人为宗连,为宗姓鼻祖。
其后南阳宗姓人士为宗成、宗广。
宗成,南阳人,西汉末王莽称帝,众豪杰起而反之,宗成响应,自称虎牙将军。
商人王岑起兵于洛,响应宗成,合众数万,攻入成都,宗成被降将桓副所杀。
宗广,南阳人,原为信都太守任光部属,任光归光武帝刘秀,拜左大将军,宗广领信都太守事,后官至尚书,跟随光武帝刘秀东征西战,为汉室复兴立下了大功。
东汉至南北朝时期,史料记载有以下宗姓人士。
宗伯,东汉建武初任五官中郎将。
其子宗均(后汉书误为宋均,资治通鉴为宗均),15岁任为郎,职九江太守、司隶校尉、河内太守等,政绩卓著,后因疾乞免,其子宗条为太子舍人。
均孙宗资,初举孝廉,拜议郎,补御史中丞,迁汝南太守,以美誉著称。
均族兄宗京,以大夏侯尚书教授至官辽东太守。
京子意,显宗时举孝廉,擢阿阳侯相。
章帝建初中征为尚书,后迁司隶校尉。
和帝永元初年,因与大将军窦宪有隙,病卒。
其孙俱,灵帝时任司空。
又族人宗慈,初举孝廉,九辟公府而不就。
宗姓历史来源、家族名人
分布地区陕西省西安市至华县一带、山西省黄河以东夏县一带历史来源「宗」源出1.四岳之后,以职官命氏。
四岳,尧时官名,司掌四时、方岳。
在周朝时,有人为宗伯官,掌握邦国祭祀典礼之职。
也称太宗、上宗,相当于后来的礼部尚书。
太宗伯,辅佐天子管宗室之事,为六卿之首。
周代有世袭宗伯者,其子孙以祖上官职命姓,称为宗氏。
2.出自子姓,以祖字为姓。
与钟氏皆晋伯宗之后也。
3.出自偃姓,春秋时有偃姓宗国(在今安徽舒城东南),宗子的后代也称宗氏。
4.宗氏,陈宣公六世孙宗来氏之后《元和姓纂》。
左传陈有宗竖,世族谱云:宣公六世孙。
繁衍播迁宗姓源出多头,先秦时期宗姓已在今河南南阳、安徽庐江、四川渠县、河南淮阳、淇县以及山东淄博一带落籍,如:《左传》中陈国的宗竖,卫国的宗鲁,齐大夫宗楼。
汉朝时,河南南阳宗氏是当时名门望族,不但人丁兴旺,而且名家辈出,如:五官中郎将宗伯,河内太守宗均(宗伯子),辽东太守宗京(宗均族兄),司隶校尉宗意(宗京子),汉司空宗俱(宗意孙),汝南太守宗资(宗均孙),宗资子宗承字世林以及从事历法研究的宗绀、宗诚。
东汉以后,宗姓在陕西西安落籍,并以此为跳板繁衍播迁到今甘肃陇西、兰州一带。
三国时,河南南阳宗预因入仕而进入四川,蜀亡后,又徙居洛阳。
两晋时,已有宗姓落籍到了山西介休。
河南南阳宗氏历魏晋南北朝而不衰,如:宜都太守宗承,及其后代宗繇之、宗炳、宗夬、宗悫、宗测、宗懔等。
隋唐间南阳宗姓徙于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如:唐宰相宗楚客曾祖宗丕,为后梁南弘农太守,南阳人,梁亡入隋后居蒲州河东。
唐末五代时宗泽八世祖,由南阳迁于浙江义乌,此际宗姓已广布于黄河中下游诸省,并有在今北京、天津一带定居者。
宋代以后,宗姓之发展重心渐移到了今江苏、江西、浙江、安徽等地,后来的夷族入侵则导致了他们逃亡于今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区。
明初,山西宗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今河南、湖南、湖北、山东、河北等地。
清一代,宗姓在全国分布愈广,并有山东等地之宗姓入居东北三省。
宗姓的来源,姓宗的名人_百家姓
宗姓的来源,姓宗的名人宗一、寻根溯祖1、四岳之后,以职官命氏。
四岳,尧时官名,司掌四时、方岳。
四岳的后代,在周朝时,有人为宗伯官,掌握邦国祭祀典礼之职。
也称太宗、上宗,相当于后来的礼部尚书。
太宗伯,辅佐天子管宗室之事,为六卿之首。
周代有世袭宗伯者,其子孙以祖上官职命姓,称为宗氏。
2、出自子姓,以祖字为姓。
与钟氏皆晋伯宗之从也。
春秋时,宋桓公之子敖(宋襄公同母弟)在晋国任职,敖的孙子伯宗为晋国大夫因勇于直言遭人嫉恨而被三郤害。
他的儿子州犁逃到楚国,任楚太宰,食采钟离,其后人称钟离或钟氏; 州犁的小儿子连,迁居于南阳,便以祖父之字为姓,称宗氏。
3、春秋时有偃姓宗国(在今安徽舒城东南),宗子的后代也称宗氏。
4、宗氏,陈宣公六世孙宗来氏之后.5、出自刘姓,以职官名命姓,是汉楚元王刘交的孙子叫刘德,官至宗正,为九卿之一,即主持皇家宫室事务的官员。
刘德的支庶子孙有的以祖上官职名命姓,称宗正氏,后来加文而为宗政氏。
宗政姓族人,今大多已并入宗姓.1/ 3二、郡望堂号【堂号】忠简堂:宋抗金名将宗泽,文武全才,抗金战争中屡战皆捷。
他前后向朝廷奏本要求回京收复失地,被奸臣压抑,未达到目的,忧愤而死。
谥忠简。
安西堂:后魏宗政珍孙,官安西将军、光禄大夫。
孝昌时为都督,讨平乐汾州叛贼。
【郡望】京兆:即首都长安直辖区。
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至华县一带。
河东郡:秦始皇时置。
在今山西省黄河以东夏县一带. 宗政氏望出彭城郡,西汉时置郡。
治所彭城在今江苏省徐州市。
三、历史名人宗均字叔庠,南阳安众人也。
父伯,东汉建武初为五官中郎将。
先后任上蔡令、九江太守;永平元年,迁东海相。
显宗以其能,七年,征拜尚书令,后任司隶校尉、河内太守。
建初元年,卒于家。
宗资字叔都,南阳安众人也。
家代为汉将相名臣。
祖父均,自有传。
资少在京师,学孟氏易、欧阳尚书。
举孝廉,拜议郎,补御史中丞、汝南太守。
署范滂为功曹,委任政事,推功于滂,不伐其美。
任善之名,闻于海内”也。
宗姓氏的研究报告
宗姓氏的研究报告宗姓氏的研究报告导言:姓氏是人们得以区分身份和血缘关系的重要符号。
作为中国最常见的姓氏之一,“宗”姓在我国拥有较为广泛的分布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本研究报告将对“宗”姓的起源、分布、进化以及文化意义进行探讨,以期加深对“宗”姓的认识和了解。
一、起源:据史书记载,“宗”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
相传远古时期,有一位名叫宗元的贤人,他精通文学、历史和哲学等多种知识,受到众多人士的崇拜和尊敬。
宗元的后代便以宗作为姓氏,以示对祖先的敬仰和纪念。
二、分布:目前,“宗”姓的分布较为广泛,主要集中在华南地区。
其中,广东、福建、江西等省份的宗家较为聚集,且分布密度较高。
此外,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宗姓人口也有一定数量。
总体来说,宗姓人口相对较多,具备一定的社会和历史地位。
三、进化:“宗”姓的进化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形成阶段、发展阶段和壮大阶段。
在形成阶段,宗姓逐渐为人们所熟知,成为一部分人的姓氏。
在发展阶段,宗姓的人口规模逐渐增加,社会地位逐渐提高,开始出现一些有影响力的代表性人物。
在壮大阶段,宗姓的人口规模持续增长,涌现出更多的杰出人才,为社会作出更多的贡献。
四、文化意义:“宗”姓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宗姓是家族和血脉的象征,代表了家族的延续和传承。
其次,宗姓是传承文化传统和家族精神的重要纽带,不仅代表着过去的辉煌,也承载着未来的使命。
此外,宗姓在中国传统思想中也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如“宗法”、“宗族”等概念都与宗姓有关。
五、结论:通过对“宗”姓的起源、分布、进化和文化意义进行研究,我们可以深刻认识到,宗姓既有着悠久的历史,也具备一定的社会和文化意义。
虽然现代社会已经逐渐淡化姓氏对人们身份认同的影响,但是作为文化传统的一部分,宗姓仍然代表着一种传承和纪念。
我们应该更加珍视和维护宗姓的文化底蕴,传承宗族精神,为社会进步和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1、张三等。
“宗”姓的起源与分布研究。
临川宗氏家族历史
临川宗氏家族历史
临川宗氏,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著名家族,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46年的周朝。
最早始祖为周武王的儿子成王的第二个儿子康叔,他被封在今天江西省临川地区(即今抚州市临川区),因此临川宗氏也称“康叔宗”。
临川宗氏在历史上曾有过辉煌的时期,出了不少有才华的人物,如唐代文学家韩愈、宋代政治家、理学家朱熹等。
临川宗氏家族历史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周朝至南北朝时期:临川宗氏起源于周代,这一时期主要是临川宗氏的族人担任周王朝的大臣和将领,族人中出现了许多优秀人才。
2、隋唐时期:隋唐时期是临川宗氏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就是韩愈,他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
同时,隋唐时期还有不少临川宗氏的人才涌现,如唐代诗人李白等。
3、宋元明清时期:宋代政治家、理学家朱熹就是临川宗氏的代表人物之一。
在宋元明清时期,临川宗氏的族人逐渐从政治舞台上淡出,但依然保持着较高的社会地位。
总体来说,临川宗氏凭借着其优秀的人才和卓越的家族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宗贞的姓氏起源有何传说或故事?
宗贞的姓氏起源有何传说或故事?一、宗贞姓氏的起源宗贞姓氏起源有着丰富的传说和故事。
据研究,宗贞姓源于中国古代的姓氏系统,并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以下是几个宗贞姓氏起源的传说与故事。
二、宗姓的起源传说传说中,宗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的华夏文明时期。
相传,远古时期住在黄河流域的巨族子孙宗氏,因其后裔为我国的开明先贤宗泽,逐渐形成了宗姓。
宗泽是夏朝之时的一位杰出人物,他不仅担任过贤良司马,而且还以勇敢坚毅的品质赢得了王室的嘉奖。
后来,宗泽为了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将自己的姓氏命名为“宗”,并将自己的儿子宗贞赐姓为“贞”,以示家族的纯洁和坚定。
三、贞姓的起源传说在贞姓的起源传说中,主要有以下几个版本。
1. 贞姓源自纣王之后的自称早在三千年前的商朝末年,残暴的纣王被周公推翻,周朝建立。
据说纣王的后代为了隐藏自己的身份,开始自称为“贞”,以此来掩盖自己的身世,同时也表达了对家族的坚守和纯洁。
2. 贞姓源自堯舜之后的自称在中国古代王朝更迭的过程中,为了表达对堯舜的崇敬和敬仰,有的后代子孙将自己的姓氏起名为“贞”,以示对道德高尚的追求,并希望能够继承堯舜的美德。
四、宗贞姓氏的分布与文化意义宗贞姓氏在中国的分布较为广泛,特别是在华北地区和沿海地带的人口较多。
这一姓氏不仅代表了家族的纯洁和坚定,也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意义。
宗贞姓氏的传承凝聚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家族美德和传统家风。
宗贞姓氏代表了中国人团结一心,共同发展的精神,并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地,只要我们心怀家国情怀,坚守信仰,就能够取得辉煌的成就。
五、宗贞姓氏的重要人物与成就从历史文献中可以看出,宗贞姓氏在中国历史上有着许多重要人物和卓越成就。
例如,宋朝时期的宗泽是一位重要的政治家和文化名人,他为宋朝的政治和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此外,在现代社会中,宗贞姓氏的后代也在各个领域展现出卓越的才华和领导能力。
他们中的许多人在政治、教育、科学、艺术等领域都取得了非凡的成绩,成为了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我姓宗顺口溜
我姓宗顺口溜
摘要:
1.自我介绍
2.顺口溜的由来
3.宗姓的来源
4.宗姓的历史名人
5.宗姓的现代发展
6.对宗姓的期待与展望
正文:
大家好,我是一名姓宗的人。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被问到:“你真的姓宗吗?”这时,我会顺口说出一句:“我姓宗,宗泽东。
”这句顺口溜便成了我的招牌回答。
这句顺口溜的由来与我宗姓的来源密切相关。
宗姓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姓氏,源于春秋时期的宗国。
据史书记载,宗国的国君曾拥有一定的权势,后来被鲁国所灭,宗国国君的后代便以国名为姓,沿用至今。
宗姓在我国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人物,如唐代著名书法家宗楚客,明朝名将宗敏,以及被誉为“中国导弹与航天事业的奠基人”的宗泽东。
这些历史名人为宗姓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使得宗姓在姓氏排名中名列前茅。
在现代社会,宗姓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
无论是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都有宗姓人士的身影。
他们为社会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
量,也为宗姓带来了荣誉。
展望未来,我希望宗姓能够继续发扬光大,不断涌现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同时,我也期待着与其他宗姓人士共同携手,为宗姓的繁荣昌盛而努力。
总之,我姓宗,我骄傲。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努力,为我宗姓的荣誉而战。
宗姓的故事
宗姓的起源和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的古代,其渊源和宗法制度
有关。
根据《通志·氏族略》的记载,宗姓是宗氏创于夏朝少康中
兴王时,有大臣宗伯担任太宰,为夏朝的官员,其后世子孙便以官
名为姓,称为宗氏。
而根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记载,宗姓出自
周代时的宗伯,其职位是礼官之长,称为太宗伯,其后世子孙便以
官名为姓。
此外,也有一种说法是宗姓出自古代的复姓,例如宗政、宗客等,这些复姓原本自春秋时卫国的二卿四大夫宗氏和孔悝的食
采邑。
随着时间的推移,宗姓在中国历史上也出现了一些有名的人物,如三国时期蜀汉的官员宗预,他曾担任过丞相参军、太守等职;还
有唐代的大臣宗楚客,他曾担任过中书令等职。
在现代社会中,宗姓在中国的人口数量不算很多,但仍然是一
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背景的姓氏。
宗姓历史名人及介绍
宗姓历史名人及介绍宗姓是一个在中国较为常见的姓氏,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宗姓源于中国古代的部落制度,部落中有以祖先的名字作为姓氏的习俗。
根据相关史书记载,宗姓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十三世纪前后,也有一种说法是宗姓与孔子的后裔有关。
以下是一些与宗姓有关的历史名人:1. 宗泽(1736-1809):字泽民,山东济南人。
宗泽是清朝时期的一位政治家和文学家,他是西学入华的先驱之一。
宗泽致力于改革社会风俗和提高民众文化水平,他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尤其是冶金术,在当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 宗宪(1443-1488):字国时,明朝时期的官员。
宗宪出生在江苏苏州,是一位文学才子,他在科举考试中多次获得高分,并且在政府中担任重要职务。
宗宪写下了许多诗词和散文,被誉为明代文坛的泰斗之一。
3. 宗泽楷(1834-1902):字同申,江苏宿迁人。
宗泽楷是清朝末年的一位义务教育家。
他积极倡导普及教育并且亲自投身于义务教育的推广,为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宗泽楷创建了许多学校,并且将免费教育的理念引入普通百姓家庭。
4. 宗长城(1908-1992):字宜文,山东东营人。
宗长城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活动家之一,他参与了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是抗日军政大学的创办人和主要领导者。
宗长城在军事理论和军事指导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他的贡献在中国革命和解放战争中被广泛认可。
这些历史名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在不同的领域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他们的事迹展示了宗姓人才辈出、多才多艺的特点。
无论从政治家、文学家到军事家,宗姓的历史名人们都践行着自己的价值观,为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虽然宗姓的历史名人相对较少,但他们的影响力不可小觑。
他们的成就不仅仅属于自己的家族,更是整个宗姓群体的骄傲。
他们传承和发扬着宗姓的文化传统,在各自的领域中展现着宗姓的崇高形象。
宗姓作为一个姓氏,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代表着家族的血脉传承和家族的尊严。
宗氏的来源介绍
宗氏的来源介绍宗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关于其源出有源自子姓、偃姓、妫姓等说法,族人尊羲和、伯宗为得姓始祖。
以下是店铺为你精心整理的宗氏的来源介绍,希望你喜欢。
宗氏源出1.四岳之后,以职官命氏。
四岳,尧时官名,司掌四时、方岳。
在周朝时,有人为宗伯官,掌握邦国祭祀典礼之职。
也称太宗、上宗,相当于后来的礼部尚书。
太宗伯,辅佐天子管宗室之事,为六卿之首。
周代有世袭宗伯者,其子孙以祖上官职命姓,称为宗氏。
2.出自子姓,以祖字为姓。
与钟氏皆晋伯宗之后也。
3.出自偃姓,春秋时有偃姓宗国(在今安徽舒城东南),宗子的后代也称宗氏。
4.源于妫姓,出自春秋时期陈宣公裔孙宗来,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5.源于芈姓,出自汉朝刘邦的同父异母弟楚元王刘交,属于以官职为姓。
刘交的曾孙叫刘德,官至宗正,为九卿之一,即主持皇家宫室事务的官员。
6.源于官位,出自殷商时期官吏瞽宗,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7.源于女真族,出自金国后期女真完颜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8.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宗氏繁衍播迁宗姓源出多头,先秦时期宗姓已在今河南南阳、安徽庐江、四川渠县、河南淮阳、淇县以及山东淄博一带落籍,如:《左传》中陈国的宗竖,卫国的宗鲁,齐大夫宗楼。
汉朝时,河南南阳宗氏是当时名门望族,不但人丁兴旺,而且名家辈出,如:五官中郎将宗伯,河内太守宗均(宗伯子),辽东太守宗京(宗均族兄),司隶校尉宗意(宗京子),汉司空宗俱(宗意孙),汝南太守宗资(宗均孙),宗资子宗承字世林以及从事历法研究的宗绀、宗诚。
东汉以后,宗姓在陕西西安落籍,并以此为跳板繁衍播迁到今甘肃陇西、兰州一带。
三国时,河南南阳宗预因入仕而进入四川,蜀亡后,又徙居洛阳。
两晋时,已有宗姓落籍到了山西介休。
河南南阳宗氏历魏晋南北朝而不衰,如:宜都太守宗承,及其后代宗繇之、宗炳、宗夬、宗悫、宗测、宗懔等。
隋唐间南阳宗姓徙于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如:唐宰相宗楚客曾祖宗丕,为后梁南弘农太守,南阳人,梁亡入隋后居蒲州河东。
宗姓氏的由来
宗姓氏的由来
宗姓氏,是中国姓氏中比较常见的一个姓氏,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宗姓氏的由来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出自尧姓
相传在远古时期,有一位叫做尧的传奇人物,他是中国古代五帝之一,也是众所周知的贤君。
在尧苍龙山临终之前,他把他的姓氏分给了8
个儿子,其中最年长的一个儿子得到了尧姓,后来这个尧姓逐渐演变
成了宗姓。
二、出自子姓
据《通志·氏族略》所载,宗氏的祖先原本是姓子,以远古时期的子胥
为始祖。
子胥是楚国的重要人物,曾经帮助楚庄王缔结了长平之战,
相当于是中国历史上的“谋臣”。
随着时间的推移,子姓逐渐演变成了
宗姓。
三、出自少昊
《通志·氏族略》中还提到,宗氏有的也出自夏朝时期的一位重要人物
少昊。
据说这个少昊是夏朝的开国君主,他崇尚道德,勤政爱民,得
到了民众的爱戴。
后来,由于其他原因,他的族人逐渐改了姓氏,从
少昊的名字中选取“昊”字为姓,就是宗姓。
四、出自其他来源
除了以上三种比较主流的宗姓来源说法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说法。
例如,有的人认为是因为南北朝时期的南北朝鲜族首领宗慈之后,宗氏得以流传;也有的人认为是因为宋代宗泽的功德传颂而流行开来。
不过,这些说法都缺乏确凿的历史证据。
无论宗姓来源的真实性如何,宗姓氏作为中国姓氏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姓氏之一,其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底蕴都值得我们去探究和了解。
姓氏探源——宗姓
姓氏探源——宗姓【姓氏起源】1.四岳之后,以职官命氏。
四岳,尧时官名,司掌四时、方岳。
四岳的后代,在周朝时,有人为宗伯官,掌握邦国祭祀典礼之职。
也称太宗、上宗,相当于后来的礼部尚书。
太宗伯,辅佐天子管宗室之事,为六卿之首。
周代有世袭宗伯者,其子孙以祖上官职命姓,称为宗氏。
2.出自子姓,以祖字为姓。
春秋时,宋襄公母弟敖在鲁国作官,其孙宗伯被三郄所害,宗伯之子州犁逃到了楚国,他的小儿子连,迁居于南阳,便以祖父之字为姓,也称宗氏。
3.春秋时有偃姓宗国(在今安徽舒城东南),宗子的后代也称宗氏。
【得姓始祖】羲和、伯宗。
【迁徙分布】主要分布在陕西省西安市至华县一带。
【历史名人】宗鲁:按左传,鲁为西周卫国公孟骖乘,卫国都朝歌(今河南省淇县一带)。
宗楼:按左传,楼为东周齐国将下军。
齐国都临淄(今山东省淄博东)。
宗伯凤:按汉书王莽传,宗伯凤先明礼为少府,后为仆射。
姓宗伯,名凤,字君房。
宗宣:按汉书王莽传,宗宣为太史令。
晋伯宗之后,见宋胡三省的《资治通鉴音注》。
宗佻(tiao):宗佻为骠骑大将军,颍阴王,南阳安众人。
刘秀在宛城的故交,参加昆阳大战了,是昆阳十三骑之一。
使一口凤鸣刀,相传是用古时铸造干将、莫邪剑留下的一块寒铁锻成。
宗佻为人敦厚、学识不多,但刀术精、功夫极深,可惜在昆阳突围时痛失一只胳臂。
宗广:相传是宗佻之弟,南阳安众人,光武时任尚书令。
宗绀(gan):梁国蒙(今河南商丘)人,东汉天文学家。
初任蒙县公乘,善星历,因成功预测出日食发生的时间而迁为待诏。
其孙宗诚亦能成功预测出日食发生的时间,并指出官历之误,官至舍人。
其孙宗整,宗诚之兄也善星历。
宗均:字叔庠,南阳安众人也。
父伯,东汉建武初为五官中郎将。
先后任上蔡令、九江太守;永平元年,迁东海相。
显宗以其能,七年,征拜尚书令,后任司隶校尉、河内太守。
建初元年,卒于家。
广韵:宗姓,周卿宗伯之後,出南阳。
宗资:字叔都,南阳安众人也。
家代为汉将相名臣。
祖父均,自有传。
宗姓的来源和历史
宗姓的来源和历史
宗姓在中国是一个较为常见的姓氏,它的来源和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以下是宗姓的来源和历史的一些解释:
1.宗族称号:在古代社会,人们常以宗族来组织和管理社会
生活。
宗姓可能是某个宗族的称号,表示属于该宗族的后
代和血脉。
2.宗族创始人:有一种说法认为,宗姓是以某个宗族的创始
人的名字为姓氏,以示对其的尊崇和纪念。
3.贵族姓氏:在中国古代,贵族通常有姓和宗姓两个名字,
其中宗姓是贵族家族的特有名称。
宗姓可能是某个贵族的
姓氏,代表着其特殊的社会地位和身份。
4.地域起源:宗姓在某些地区有地域起源的可能。
比如,有
人认为宗姓源自河南地区的宗城,以该地为名创立了宗姓。
无论来源如何,宗姓在中国历史中有着悠久的传承和发展。
宗姓的后代分布广泛,具有自己的家族和子孙后代。
如今,宗姓已经成为中国姓氏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许多著名人士和家族以宗姓为姓氏。
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相同姓氏的人群可能会分化出不同的宗族和分支。
宗姓的来源和历史
宗姓的来源和历史
宗姓是一种指人的姓的概念,通常指某一家族或某一地区的人们所共同使用的姓。
宗姓的来源和历史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
在中国,宗姓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世纪,当时中国的皇帝称自己为“姓”,并将其子孙的姓称为“宗”。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的宗姓通常以“氏”结尾,如王氏、李氏、张氏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宗姓的概念也发生了变化。
在春秋战国时期,宗姓开始与家族联系起来,并且更多地用来指代一个家族的名字。
在汉朝时期,宗姓进一步发展为指代一个族群或一个地区的名字。
今天,宗姓仍然是中国人和许多其他亚洲国家的人们使用的一种姓的形式。
在中国,有超过4000个宗姓,其中最常见的包括王、李、张、刘、陈、杨、赵、黄、周、吴、徐、孙、胡、朱、马、何、郭、高、林、罗、梁、宋、唐、韩、曹、许、邓、冯、钟、曾、蔡、潘、袁、于、董、余、苏、叶、魏、蒋、田、任、姜、范、方、石、姚、谢、邹、廖、赖、龙、万、汪、武、莫、孔、吕、沈、阮、常、贾、顾、孟、龚、程。
关于宗姓的研究报告五年级
关于宗姓的研究报告五年级【摘要】宗姓作为一个华夏民族的姓氏之一,在我国历史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
本研究报告以宗姓的起源、发展、人口分布和文化传承为主要内容,通过文献研究和调查数据的分析,探讨了宗姓的演变规律和特点。
研究结果表明,宗姓源于古代职业,经过数千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家族群体,分布广泛且人口众多。
宗姓的文化传承主要体现在姓氏源流、家训家风以及宗族祭祀等方面。
最后,报告结合具体案例,探讨了宗姓的社会地位和价值观念的演变。
【关键词】宗姓;起源;发展;人口分布;文化传承一、引言宗姓作为中华民族的姓氏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刻的文化内涵。
它不仅是一个家族的象征,更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宗姓的系统研究,探讨其起源、发展、人口分布和文化传承等方面的问题,为我们更好地了解宗姓文化提供参考。
二、宗姓的起源与发展宗姓源于古代职业,最早出现在汉代。
据史书记载,当时以宗匠为姓的人居住在中原地区。
随着时代的演变,宗姓逐渐扩散到全国各地,并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家族群体。
在明清时期,宗姓的发展进一步加快,成为华夏大地上的一个重要姓氏。
三、宗姓的人口分布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宗姓在全国范围内有较为广泛的分布。
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区和江南一带。
其中,山东、河北、江苏等省份的宗姓人口较多。
这与宗姓在古代的职业和人口流动有关。
四、宗姓的文化传承宗姓的文化传承主要表现在姓氏源流的传承、家训家风的传承以及宗族祭祀的传承等方面。
姓氏源流是宗姓人士对自己家族的血脉和渊源进行追溯,它具有激励子孙后代的作用。
家训家风是宗姓文化的核心内容,它包含了家族的道德观念、行为准则和行动规范。
宗族祭祀是宗姓人士对祖先的敬意和怀念之情的一种表达,是宗姓文化传承的一种形式。
五、宗姓的社会地位和价值观念的演变随着社会的发展,宗姓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
他们往往是乡绅、地方官员和权贵的代表。
然而,随着社会的变迁,宗姓的社会地位和价值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
关于宗姓的研究报告
关于宗姓的研究报告关于宗姓姓氏起源宗姓起源有四支:四岳、子姓、偃姓和妫姓。
第一支源出四岳。
古帝重黎之后,羲和之四子,分掌四岳之诸侯,称四岳。
四岳之后,在周任宗伯之官,掌邦国祭祀典礼之事。
周大夫宗伯之后,以官名为氏。
第二支源于子姓。
春秋时宋襄公同母之弟敖,仕晋,其孙伯宗为三郤所杀,子州犁奔楚,少子连家于南阳,旋即以先祖之字为氏。
一说,南阳宗氏,为周大夫宗伯而后。
第三支出自偃姓。
春秋时代时群舒之属有宗国,故地在今安徽宣城西,其后以国名为氏。
群舒,偃姓,春秋时在今安徽庐江西之舒庸、舒蓼、舒鸠、舒龙、舒鲍、舒龚等小国统称群舒,后灭于楚。
第四支出自妫姓。
春秋时陈公族有宗氏。
关于宗姓地域分布宋朝时期,宗姓大约有27000人,主要分布于浙江、江西、河南、安徽、福建等地。
嘉兴为宗姓第一大省,中约占宗姓总人口的29%。
明朝时期,宗姓大约有42021人,主要分布于江苏、江西、浙江、安徽、山东等地。
江苏为宗姓第一大省,大约占宗姓总人口的36%。
基因检测用户中,宗姓用户的籍贯地域主要分布在江苏省 (占比33.0%) 、山东省 (占比 19.8%) 、河南省 (占比 5.5%) 等地。
关于宗姓民族分布明朝之前,宗姓是一族比较单纯的群体。
清广西镇安府帕竹为宗姓,其姓始见于明朝。
清初世居沈阳、大凌河等地的满洲人已有宗姓。
清满洲八旗姓宗佳氏后集体改为宗氏。
当今在彝族、土家族、畲族、蒙古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中均发现有宗姓。
基因检测用户中,宗姓用户的民族主要有汉族 (占比 95.2%) 、回族 (占比 3.2%) 等。
以上就是关于宗姓的研究报告,谢谢大家欣赏。
关于宗姓的研究报告作文
关于宗姓的研究报告作文
宗姓是中国常见的姓氏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研究报告旨在探讨宗姓的起源、分布、历史变迁及其在社会和文化中的影响。
一、宗姓的起源
据研究,宗姓源于中国古代的几个不同来源。
首先,宗姓是以家族或宗族为组织形式的姓氏,通过家族宗族制度的演变而形成。
其次,宗姓还可能是以官职名称为姓氏的一种称呼,体现了古代中国社会等级制度的特点。
二、宗姓的分布
根据不同地域的民族分布,宗姓在中国各地有不同程度的分布。
主要集中在华北、江苏、山东、湖北、四川等省份。
宗姓在华北地区尤为集中,而在南方地区则较为稀少。
三、宗姓的历史变迁
宗姓在历史上经历了不少的变迁和发展。
在古代的封建社会中,宗姓常与家族宗族制度相结合,具有明确的传承规则和家训。
随着社会制度的演变,宗姓逐渐失去了宗族制度的功能,开始以独立的个体姓氏存在。
四、宗姓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宗姓作为一种姓氏,不仅影响个体的家族和社会身份,还具有一定的文化和历史价值。
宗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例如,有关于宗姓家训的书籍和文化传统,使宗姓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文化符号。
总结起来,宗姓是中国常见的姓氏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通过对它的起源、分布、历史变迁及其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宗姓在中国社会和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今天,宗姓作为一个特定姓氏代表着一个人的家族传统和个体身份,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符号之一。
关于“宗″姓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关于“宗″姓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关于宗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问题的提出我们班里除了我姓宗以为,没有一个姓宗的同学,在生活中,我们很少看见有姓宗的人,所以,我对宗这个姓氏产生了兴趣,便做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1.查阅有关书籍,了解宗姓的来源。
2.上网浏览了解宗姓的人口,历史名人等。
3.查阅报刊,了解宗姓的分布情况。
4.通过多种途径,搜集宗姓的名人故事。
三调查情况及资料整理信息渠道涉及的方面具体内容书籍宗姓的来源宗姓始祖沈诸梁,居于春秋时楚国宗地上网搜查历史上的宗姓名人宗淑和宗宗,宗尤,宗望上网搜查宗姓的人口数量人数不多,两亿左右,人数排名200位上网搜查分布地区以福建,台湾,广东,江苏,江西,等地人数最多上网搜查排名目前排名第49位上网搜查古代是否有宗姓人据姓氏考略所载,在我国的南蛮
四结论1.我国的宗姓源远流长,宗姓始祖沈诸梁,居于春秋时期宗地(今河南宗县),直到终老。
秦代宗淑,迁至长沙任太守,西口人宗宗,在疑川任太守,骠骑将军;47世宗龙,汉太尉,“起于南阳,分为六族”53宗氏望,东汉光禄大夫,灵帝时弃官隐居,后于献帝时渡江徒至居阳县(今安徽,当涂县东北);55世宗琚55世宗琚,因任钱唐(今浙江杭州)而在安定当家,后成为当地望族,宗。
据姓氏考略所载,在我国古代的所谓南蛮之称也有姓宗的人。
2.分布宗姓人口最多的地区有福建.台湾.广东.江苏.江西.新加坡.马来西
亚.菲律宾等地方。
3.宗姓的人怪不得在生活中很难看到,原来全球也只有2亿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氏起源四岳之后,以职官命氏。
四岳,尧时官名,司掌四时、方岳。
四岳的后代,在周朝时,有人为宗伯官,掌握邦国祭祀典礼之职。
也称太宗、上宗,相当于后来的礼部尚书。
太宗伯,辅佐天子管宗室之事,为六卿之首。
周代有世袭宗伯者,其子孙以祖上官职命姓,称为宗氏。
出自子姓,以祖字为姓。
春秋时,宋襄公母弟敖在鲁国作官,其孙宗伯被三郤所害,宗伯之子州犁逃到了楚国,他的小儿子连,迁居于南阳,便以祖父之字为姓,也称宗氏。
春秋时有偃姓宗国(在今安徽舒城东南),宗子的后代也称宗氏。
聚集地"忠简堂":宋朝时抗金名将宗泽,文武全才,抗金战争中屡战皆捷。
金人呼为"宗爷爷"。
他前后向朝廷奏本要求回京收复失地,被奸臣压抑,未达到目的,忧愤而死。
临终时,还三呼"渡河"(指渡过黄河收复失地),谥忠简。
历史名人宗泽:宋代抗金名将。
靖康元年任河北义兵都督总管,用岳飞为将,屡败金军。
宗无鼎:清代书画家。
嗜梅花,堂有西梅一株,时人谓之宗郎梅。
擅画山水,工诗。
有《芙蓉新柳堂集》。
宗臣:明代稽勋员外郎。
嘉靖进士。
文章与李樊龙、王世贞相切磨,为嘉靖七子之一。
春秋时齐国有大夫宗楼,三国时蜀汉有镇军大将军宗预,南朝齐有艺术家宗测,梁有尚书宗夬,唐朝有宰相宗楚客.■姓氏源流宗(Zōng)姓源出有六:1、出自四岳之后,以职官名命氏。
据《元和姓纂》所载,四岳,为尧帝时官名,司掌四时、方岳。
四岳的后代,在周朝时,有人为宗伯官,掌握邦国祭祀典礼之职。
也称太宗、上宗,相当于后来的礼部尚书。
太宗伯,辅佐天子管宗室之事,为六卿之首。
周代有世袭宗伯者,其子孙以祖上官职命姓,称为宗氏。
2、出自子姓,为春秋时宋桓公裔孙伯宗之后,以祖字为姓。
据《通志·氏族略》所载,与钟氏皆晋伯宗之从也。
春秋时,宋桓公之子敖(宋襄公同母弟)在晋国任职,敖的孙子伯宗为晋国大夫因勇于直言遭人嫉恨而被三郤所害。
他的儿子州犁逃到楚国,任楚太宰,食采钟离,其后人称钟离氏或钟氏;州犁的小儿子连,迁居于南阳,便以祖父之字为姓,称为宗氏。
3、出自春秋时有偃姓宗国(在今安徽省舒城东南),宗子的后代也称宗氏。
4、出自妫姓,为春秋时陈宣公杵臼的六世孙宗来氏之后,有的以宗为氏。
5、出自刘姓,为汉高祖刘邦的后代,以职官名命姓。
刘邦的后代有楚元王刘交,他的孙子叫刘德,官至宗正,为九卿之一,即主持皇家宫室事务的官员。
刘德的支庶子孙有的以祖上官职名命姓,称宗正氏,后来加文而为宗政氏。
宗政姓族人,今大多已并入宗姓。
6、出自惟宗复姓所简改。
另有宗氏源自惟宗姓,来自惟宗氏的“宗”字。
宗氏家谱记载宗氏之祖知宗,是恒武平氏知盛之子,坦之浦之战后,被太宰府的官人惟宗盛国收养,之后便不再以平氏称呼,取惟宗的宗字为姓,称为宗氏。
■得姓始祖宗伯。
宗姓源出自复姓“宗伯”,依照古文献判断,先有复姓“宗伯”氏,然后才简略为一个字的“宗”氏的。
根据《元和姓纂》的记载,宗姓始祖是周朝大夫宗伯之子,他的后代以官命姓氏;左传有宗鲁;汉代有宗俱碑,是四岳炎帝之后,望族出自河东,而古代的河东,即现在的山西省永济县西蒲州镇。
而根据《通志·氏族略》上记载,宗氏原为宗伯氏,是周大夫宗伯的后人,齐国有宗楼,卫国有宗鲁。
宗姓发祥地就在山西省永济县西蒲州镇,后渐渐繁衍分布于全国。
故宗氏后世子孙尊宗伯为宗姓的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缺)宗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
宗氏“忠简堂”(宗泽)一支子孙散居江浙皖间乡村,以义乌、金华、丹徒、兴化、宜兴、溧阳、如皋、江都、常熟、郎溪为多,少数远至华北和东西北(汉汝南太守宗资远祖),明清宗必大、宗臣、宗元鼎、宗源翰、宗稷辰、宗承烈、宗继先、宗嘉谟,国朝宗庆后、宗宇后、宗耀祖、宗益寿、宗成乐、宗才怡、宗毓华、宗维隆、宗毅、宗福先、宗白华、宗菊如、宗志华等均其嫡裔。
(略)■历史名人宗均:字叔庠,南阳安众人也。
父伯,东汉建武初为五官中郎将。
先后任上蔡令、九江太守;永平元年,迁东海相。
显宗以其能,七年,征拜尚书令,后任司隶校尉、河内太守。
建初元年,卒于家。
宗资:字叔都,南阳安众人也。
家代为汉将相名臣。
祖父均,自有传。
资少在京师,学孟氏易、欧阳尚书。
举孝廉,拜议郎,补御史中丞、汝南太守。
署范滂为功曹,委任政事,推功于滂,不伐其美。
任善之名,闻于海内”也。
宗测:字敬微,南朝齐有艺术家,宗炳之孙,代居江陵。
性善书画。
传其祖业,隐庐山。
画阮籍遇孙登于行障上,坐卧对之。
又永业寺佛影台。
皆称臻绝。
尝游衡山七岭,著《衡山记》。
宗夬:字明扬,南阳涅阳人也,世居江陵。
祖炳,父繁,西中郎谘议参军。
夬少勤学,有局干。
弱冠,举郢州秀才,历临川王常侍、骠骑行参军。
中兴初,迁御史中丞,以父忧去职。
起为冠军将军、卫军长史。
天监元年,迁征虏长史、东海太守,将军如故。
中兴二年,征为太子右卫率。
是冬,迁五兵尚书,参掌大选。
中兴三年卒,时年四十九岁。
子曜卿嗣。
宗预:三国时蜀汉有镇军大将军,字德艳,南阳安众人。
建安中,随张飞入蜀。
建兴初,诸葛亮任其为主簿,迁参军右中郎将。
后迁为侍中,徒尚书。
延熙十年(247年),为屯骑校尉,受命聘吴,曾督永安,归来拜征西大将军,拜征西大将军,赐爵关内侯。
景耀元年(258年),以疾征还成都。
后为镇军大将军,领兖州刺史。
宗悫:南宋南阳涅阳人,字元干,其叔父曾问他志向,答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表达了男儿的远大志向,成了千古名言。
历封镇武将军、左卫将军。
管至豫州刺史,封洮阳侯。
宗泽:字汝霖(1060-1128),父亲宗舜卿。
宋代抗金名将,是北宋、南宋之交在抗金斗争中涌现出来的杰出政治家、军事家,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婺州义乌(今浙江省)人。
33岁登元佑进士第,但是梗直和忠诚使他到68岁没有得到国家的真正重用,北宋朝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亡国局面最为惨烈的王朝。
北方凶悍的女真贵族率领军队大面积掠杀我中原汉族百姓,民族急难之际,一介儒生挺身临乱出任天下兵马招讨大总管副元帅、东京留守知开封府正堂、中原武林大盟主,招集王善、杨进等义军,用岳飞为将,十三捷屡败金兵。
他出于民族利益的痛切多次上书凡二十四疏,请高宗还都收复失地。
未果郁愤吐血,三呼“渡河”而死,去时无一言语及家事,岳飞扶柩镇江合葬陈氏夫人墓,遗著《宗忠简集》。
宗丕,宗岌之祖父。
后梁南弘农太守,梁亡入隋,居河东之汾阴,故为蒲州人。
宗炳:字少文,南朝宋画家,本河南省人,但家居江陵(今湖北省)。
少聪颖,好琴书,擅画,精玄理。
东晋末至南朝宋时,屡征其为官,均不就。
曾游名山大川,遂画所游山水名胜。
著有《明佛论》和《画山水序》。
宗测:南朝齐艺术家。
字敬微,宗炳的孙子,他家世代居住在江陵。
宗测从不应召去做官。
骠骑将军豫章王嶷请他任参军,他回答说:“为什么要滥杀那些无辜的海鸟野鸡?为什么要去滥砍那些与人世无争的树木?”宗测生来就爱好书法,绘画。
他继承先人的书画事业,立志要游历名山大川。
他将祖父宗炳的遗作《尚子平图》,临摹在室内墙壁上。
宗测一生隐居在庐山祖父留下的旧宅里,将阮籍遇孙登的故事,画在室内的屏风上,终日或坐或躺在屏风前观看。
宗测还为永业寺的佛影台作过画。
人们都称赞宗测的画达到绝妙的境界。
宗岌,隋唐蒲州人,宗楚客之父。
仕魏王泰府,与谢偃等撰《括地志》。
宗周:宗必大后裔,明嘉靖十年(1531年)中举人,先任山东金乡知县,后任四川马湖(今四川省宜宾市屏山一带)知府。
其间,他在儒学街祖屋四周扩建院宅,并在西城外石桥北侧建宗公府(世科第)。
宗臣:明代诗文家。
字子相(1525-1560),江苏兴化人。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进士,授刑部主事,改吏部考功司主事,晋吏部稽勋司员外郎。
因得罪严嵩,外调为福建参议,以御倭有功,擢福建提学副使,卒于官。
在“后七子”中,散文较少模拟堆砌,较畅达流利。
著有《宗子相集》等。
宗德者:南阳人,梁吏部尚书,梁亡入周,拜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着《荆楚岁时记》,今存于世。
宗楚客:唐代蒲州河东(今永济)人,其先南阳人。
字叔敖,武后从姊子,及进士第,累迁户部侍郎。
武则天时由武三思引荐任兵部尚书。
武三思被杀,韦后及安乐公主弄权,进位中书令,韦后毒杀中宗,他联合少数朝臣鼓动韦后再割唐命,效仿武则天故事,密杀殇帝及睿宗,被睿宗子李隆基(玄宗)发动兵变处死。
宗必大:号英烈,元朝末年人。
原籍浙江义乌的南宋抗金英雄宗泽第8代孙,从守墓地润州(今江苏镇江)迁徙兴化,在兴化城儒学街地段建屋定居。
宗元鼎:字定九,江都人,清代书画家。
七岁咏梅,远近传诵其句。
堂有古梅一株,人谓之“宗郎梅”。
性狷而孝,釜甑屡空,未尝以贫告人。
康熙初,贡太学,铨注州同知。
未仕卒。
擅画山水,工诗。
有《芙蓉新柳堂集》。
元鼎与从弟元豫、观,从子之瑾、之瑜皆工诗,有“广陵五宗”之目。
宗稷辰:字迪甫,一作涤甫(1792-1867),号涤楼,浙江会稽人。
道光元年(1821年)举人,官内阁中书。
累至山东运河道,以疾告归。
年甫三十,历主湖南、群玉、濂溪、虎溪书院。
归后,主戢山书院,成就甚众。
稷辰著有《躬耻斋文钞》二十四卷,诗钞二十八卷,及《四书体味录》,均《清史列传》并传于世。
■郡望堂号1、郡望京兆郡:即首都长安直辖区。
汉以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为三辅。
治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至华县一带。
魏改建京尹郡,“尹”为太守。
唐以雍州为京兆府,置京兆尹。
以上称京兆者,均指京师及其附近地区。
金元在陕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与建都之地无关。
民国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府尹为京兆尹,符合金以前“京兆”之意。
国民党政府成立时废。
河东郡:秦始皇时置郡,治所在今山西省黄河以东夏县一带,治安邑,辖晋西南地区。
东晋移治蒲坂(今山西省永济县蒲州镇,按即刘裕灭后秦时)。
隋唐为蒲州河东郡。
隋又分蒲坂置河东县为治所。
明并河东县入蒲州。
彭城郡:指今江苏省徐州。
传尧封彭祖于此,为大彭氏国。
秦置彭城县。
西汉后期一度以楚国为彭城郡。
东汉建彭城国。
以后或为彭城郡,或为徐州,均治彭城。
彭城县于元初撤销,并入州治。
2、堂号忠简堂:源出宋朝时抗金名将宗泽,文武全才,抗金战争中屡战皆捷。
金人呼为“宗爷爷”。
他前后向朝廷奏本要求回京收复失地,被奸臣压抑,未达到目的,忧愤而死。
临终时,还三呼“渡河”(指渡过黄河收复失地),卒谥忠简。
安西堂:源出后魏宗政珍的孙子,官安西将军、光禄大夫。
孝昌时为都督,讨平乐汾州叛贼。
此外,宗姓的主要堂号还有:“忠武堂”、“京兆堂”等。
■宗姓宗祠通用对联〖宗姓宗祠四言通用联〗志乘风浪;泪洒英雄。
——佚名撰宗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南朝宋南阳涅阳人宗悫,字元干,少年时有大志,曾回答他叔父宗炳:“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文帝时,多次立战功。
元嘉末年,太子刘劭杀文帝后自立为帝,宗悫任南中郎咨议参军,随刘骏出兵杀刘劭。
刘骏即位为孝武帝,宗悫历官左卫将军、豫州刺史监五州诸军事,封洮阳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