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心理学为初中作文教学护航
心理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心理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中学语文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帮助他们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提高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而在这个过程中,心理学的应用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心理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并介绍一些有效的心理学方法和技巧。
一、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认知特点是至关重要的。
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记忆特点和学习风格,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
比如,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引导,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的答案,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之一。
通过心理学的方法和技巧,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教师可以运用认知启动策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让他们主动去思考和学习。
另外,设置一些趣味性的学习任务和活动,也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取,还包括情感的体验。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情感价值观。
通过情感因素的引导,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文学作品,提高理解能力。
比如,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内心的感受。
四、提供个性化教学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方式。
因此,中学语文教学需要灵活地应用心理学知识,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
通过了解学生的学习差异和需求,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要。
比如,对于阅读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采用分步阅读的方法,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文本内容。
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中学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心理学的应用可以帮助教师实现这一目标。
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并教授学习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积极的激励和反馈机制,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从心理学的角度谈初中作文教学
阅历 有限 , 心理 简单 。因此 , 他们 不是 感受难于产生 , 就是 缺乏深 度, 产生不 了写作 冲动 。这样 , 教师就要激 发学生热爱生活 , 热 爱 大 自然 , 积极参 与生活 , 善于体 察生活 和大 自然 ; 其次 , 要 引导 和 帮助学生形成“ 积累感受—— 梳理感受——捕捉情绪—— 触发情 感” 的感受心理机制 , 养成善于感受 的心理 习惯 。
1 . 1 观察 心 理
观察是写 作活动 的基 础 , 而兴趣 、 注 意和感知是 共同构成 观 察 的心理要 素。作为 教师 , 一定要强 化学生 的写作意识 , 引导 学 生 带着写 的 目的能动 地去观察世 界 , 体察人生 , 激发 学生 的观察 兴趣 。其次要 多训练学 生 自觉地从 随意 观察转化为关 注和精 心 观察 , 培养学生敏锐发 现事物特征 , 及 时把 握生活的能力 , 培养 学
— .
生的 内在驱 动力 , 帮助学生养成 良好 的写作心理状态 , 是作 文教 学的重点。 3 写作 运 行 期 写作构思一 般来源于某种刺 激模式 , 对学生来说 , 这 刺激主 要 出 自教师 的一个好命题 , 学生一 见这好命题 , 构思之 网随即张 开, 这 时期 的写作心理 主要有如下表现 。 3 . 1 沉静预想 和即兴倾 吐心理 具有写作冲动的学生和外 因催 化“ 内驱力” 的学生 , 如善于 自 控, 能冷 静思考 , 此 时就会 自觉构思 、 打腹稿 , 寻找最佳 的表现形 式和方 法 , 命 题后 一气 呵成 , 几乎无 需修 改润色 。当然 , 这个 时 候, 教师要加强写作技巧 的指导 , 培养学 生打腹稿 、 列提纲等构思 习惯 , 使他们 的写作沿着一条正确 的轨道来发展 。 3 . 2 亢奋 心理和窘迫定势 心理 对学生来说 , 具有共鸣 的作文题 目更能引发 出强烈 的写作欲 望, 激发想象 和联 想 , 使 思维进入亢奋状 态 。但学生一旦 真正进 入构思 , 思路便很快就会变得艰难起来 , 怕这怕那 , 甚至 自我压抑 最初的写作欲望 。针对此种情况 , 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善于捕 捉初感 , 发掘可写点 ; 另一方面在保持思路通畅的同时 , 提高扩散 思维 的“ 质” , 善 于选择最佳 的思 路。近年来 , 无审题 障碍 的新概 念作文就属于这一类激发想象和联想的作文 , 教师不妨多着手这 方面的训练 , 以活跃学生 的写作思维 。 3 . 3 标 新立 异和求稳 t 2 , 理 中学生 的年龄特征 , 使他们在构思过程 中表现 出较强的求异 心理 和创新 意识 , 力求在文章 中有 自己的发现 和创造 , 有个性 的 表现。他们的这种思想 , 难能可贵 , 教师一定要 正确引导 , 使之有 效地在构思 中发挥作用。但受应试 作文教学的影 响 , 学生在构思 过程 中又表 现 出很 强 的求稳 心理特 征 , 往往 以求 同思维展 开构 思, 自主 意识不 强 , 扼 杀 了创新 , 好 模仿 , 表 现 出较 强 的依 附心 理 。对 于此类 学生 , 应帮助他们 冲出传统的思维模式 , 形 成开放 性思维方式 , 提高构思 的独创性 , 培养他 们的创新 能力 。 4 偏 爱 与 失控 心 理 写作运行 过程 中, 对材料 的取舍 , 手法 的选 择 , 语 言的运用 , 都应在 中心思想的支配下 , 鉴别优劣 , 决定取 舍 , 有时甚至是忍痛 割爱。写作 构思上的立意 、 选材 、 语 言往往难 以冷静地调控 , 表现 出偏爱心理 , 如对 自己发现 的一组生动的材料 , 一处迷人 的景致 , 个难忘的细节 , 自己向往 的意境 , 自己信奉 的名 人名 言 , 以及 自 己的情感 、 欲望等难 以割爱 , 忘 了从主题角 度和文章 的整体 去加 以调控 , 结果 冲淡 了文章 的主题 , 损 害了表达效果 。这 时 , 教师要 引导学 生 围绕 中心选 材 , 善于 从整体 角度去协 调一 篇文章 的材 料、 中心 、 谋篇 、 用语 四要素之间 的关系 , 自觉 克服偏爱心理 。 经过我们持之以恒的努力 , 学生是能够写 出较好水平的作文
心理学理论对作文教学的指导价值
心理学理论对作文教学的指导价值目录:一、引言二、心理学理论对作文教学的指导价值1. 情绪调节理论2. 学习动机理论3. 认知发展理论4. 自我效能理论三、应用心理学理论于作文教学1. 创设积极情绪氛围2. 激发学习动机3.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4.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四、结论引言: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一直是教师们关注的焦点。
心理学理论作为解释和预测个体心理活动的科学理论体系,对作文教学的指导具有重要的价值。
本文旨在探讨心理学理论对作文教学的指导价值,并分析如何应用这些理论于实际的作文教学中。
心理学理论对作文教学的指导价值:1. 情绪调节理论情绪调节理论指出情绪对个体认知和行为的重要影响。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关注学生的情绪体验,并采取相应的策略帮助学生调节情绪,使其更好地投入写作过程。
2. 学习动机理论学习动机理论研究探讨了个体参与学习活动的内部和外部动机因素。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的激励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他们的写作兴趣和积极性。
3. 认知发展理论认知发展理论关注个体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的发展过程。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认知启发和引导的方法,帮助学生提升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使其写作更加准确、有逻辑和有创造性。
4. 自我效能理论自我效能理论认为个体对自身能力的信念影响其行为表现。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积极的反馈和鼓励,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效能信念,增强他们对写作能力的信心和自信心。
应用心理学理论于作文教学:1. 创设积极情绪氛围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有趣的写作任务、组织富有挑战性的讨论和评价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营造积极的情绪氛围,培养学生对作文的积极情感体验。
2. 激发学习动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多样化的激励方式,如设立学习目标、提供奖励机制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他们积极参与作文教学活动。
在作文教学中巧用学生的积极心理
让他们看到题 目, 马上联 系到 自己的生活 , 例如 :妈妈笑 了》 学生会 《 ,
学 教
立刻 想到 : 妈妈在什 么时候笑 了?
端。正如刘勰《 文心雕龙》 中所 言:
“ 色之动 ,心亦摇 焉” “ 动于 物 ,情 中而行于言” 。所 以好 的作文命题 无 论 是 在 内 容 上 还 是 语 言 形 式 上, 都应该唤起 学生 的美感 , 开启
得作 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只是少 数 几个 同学 的 事 ,
其 他 同学 只 不 过 是 陪 衬 而 已 , 从
前 , 行了一个小 小的辩论 《 进 学历
和能力哪个 重要》 学 生 自行分 为 ,
正 反两组 , 正方支 持学历重要 , 反 方 支持能力 重要 。在整个 辩论过 程 中, 方都针对“ 历” “ 双 学 和 能
的 写 作 动 机 , 如 说 , 以利 用 组 比 可
中学 生亦较喜 欢那些具 有争
辩性 、 疑性 的作 文题 , 《 生 质 如 学 该不该经 商》 《 、老师莫 下海》等 。
这些 题 目可 引发 学生 互 相争 辩 , 打“ 笔墨 官 司” 既 可 活跃 他们 的 , 思想 , 增强他们 争辩是非 的能力 , 又能激 发他们 的兴 趣 ,这也 符合 学生争 强好胜 的心理特征 。如果 命题符合 了学生 心理 ,是学 生想 说 的心 里话 ,他们 又有切身感 受 和体验 , 易打 开他们联想 的屏幕 ,
们 的命题依据 。 例如 :妈妈的爱》《 《 、 永远难忘的事》 等这类命题 , 既陈
心理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生活处处皆语文。
语文离不开人们的一言一行、喜怒哀乐、柴米油盐,伴随每个人生活的点点滴滴。
人的情感成为语文最妙不可言的载体,是语言文字最吸引人、打动人的来源地。
而作为情感动物的人类,心理变化又将成为影响人情感,亦是激发人学习语文兴趣的最有力工具。
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巧妙运用心理学,将是学好语文的最有利方式。
一、激发动机心理,让语文学习更积极主动语文学科边缘化,在许多一味以升学为指导思想的学校已然见怪不怪。
语文只要死记硬背,课内文章上不上无所谓(考试一般课外阅读为主)等观念不但侵蚀每个学生的内心,还逐渐影响在指挥棒作用下无奈的语文老师。
对语文教学和学习的不重视,成为相当一部分师生忽视,甚至忽略语文的心理动机。
解铃还需系铃人,只有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心理动机,才能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
语文教学和学习才能走上正确的轨道。
在教学实践中,我努力尝试。
在教学鲁迅《故乡》的过程中,我抓住作者对杨二嫂、闰土、水生等人物外貌的多次细节描写,通过对比的方式,强调肖像描写在人物刻画方面的重要意义,并由此指引学生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学会描写人物的细节,或者进行白描勾勒,抑或情景特写。
在不断地激励、鼓励下,学生认真思考、积极主动,运用不同方式,刻画出各种细腻的人物形象,如重细节的作品有《父亲的背影》、《同桌的你》、《老师的手心》等,粗线条描绘的《雨中》、《我们的班长》、《十年后的我》等。
这些作品虽然方式方法不一,却真实刻画了学生身边的你我他,使学生在会心一笑中感悟到写作的乐趣。
让学生了解到学语文、写作文原来可以如此贴近人心。
这样的活动对学生学习语文起到了极大的激励作用,学生学语文的积极主动性随之提高。
二、强调自主意识,克服依赖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克服心理依赖性,强调学习自主意识,是学好语文的另一关键。
在语文教学改错训练中,除了给予一定的纸质练习外,我让学生参与到生活中,鼓励他们将语文学习和社会联系起来,以此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主动性。
积极心理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久 的 个 人 发 展 资 源—— 包 括 身 体 资 学 生 , 从 而 挖 掘 学 生 内 在 的 潜 能 . 充 源 、智 力 资 源 和社 会 性 资 源 等 ,从 而 分 调 动 学 生 的 积 极 情 绪 使 个体 随 后 的行 为 变 得 更有 建 设 性 和
主要 是 发 掘 、研 究 学 生 的各 种 信 ,事实 上 已经 暗 示 了这 是 一 个 很 简 得 ,体 验 成 功 ,体会 到 自身 的价 值 。 积 极 品 质 ( 括 外 显 的 和 潜 在 的) 包 ,并 单 的问 题 ,学 生 一 定 能 回答 。但 要 是 二 、 改 进 教 学 评 价 。 发 挥 教 学 评 在 实 践 中 扩 展 和 培 育 这 些 积 极 的 品 该 学 生 回 答 不 出 来 .不 就 更 大 地 挫 伤 价 的 激 励 功 能 点, 质 。积 圾 心 理 学 在 初 中语 文 学 科 教 学 了 他 的 『尊 、 自信 了 吗 ?关 注 学 生 、 {
口 施建国
与生 活 。 3 创 造 成 功 体 验 的 机 会 . 让 学 生 .
体会 到 自身价值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成 功 感 是 人 类 最 美 好 的 心 理 感 受
之一 ,创 造体 验 成 功 的机 会 是 诱 导 积
极 情 绪 的 熏 要 途 径 。 作 为 一 名 语 文 教 ( 键 词 ] 积 极 心 理 学 ; 初 中 ; 学 生 的 存 在 , 让 每 个 学 生 感 觉 到 自 己 师 . 应 为 每 一 个 学 生 提 供 成 功 的 机 关 语 文 教 学 被 注 意 、被 重 视 。特 别 是 那些 学 习不 会 .让 成 功 的 快 乐 转 化 为 语 文 学 习 的 积 极 心 理 学 ( oiV scooy 自觉 、缺 乏 自信 的 学 生 .更需 要 教师 内 在 动 力 。 在 语 文 教 学 中 , 笔 者 认 为 p s i py hlg ) te 是 2 1 纪 术 方 心 理 学 界 兴 起 的 一 种 用 关 爱 唤 醒 他 们 的 自我 意识 。 此 外 , 无 论 是基 础 知识 的传 授 、课 堂提 问 的 01 - 1 新 的研 究 思 潮 .积 极心 理 学 致力 于研 诸 如 “ 个 问 题你 总不 会 回答 不 出来 没计 .还 是 『 能 力和 : 能 力 的培 这 蒯读 写作 究 人 的 发 展 潜 力 和 美 德 , 强 调 教 育 并 了 吧 ? 看 似 给 学 生 创 造 了 一 个 表 现 养 .教 师 都 应 注 龟 全 面 、分 层 教 学 . ” 小 只 足 纠 正 错 误 、 改 造 问 题 、克 服 缺 的机 会 ,是 在 帮 助 学 生 寻 回 自尊 、 自 循 序 渐进 . t 每 一位学 生 都 能 学 所 I :
浅谈心理学原理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心理学原理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摘要】在我们的语文教学过程中,作文教学是最具综合性也是难度较大的一项工作。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往往重视认知活动,不重视动机、兴趣、情感等非认知活动,忽视和违背了心理规律,忽视了心理学原理。
心理定向原理启示我们,必须确定明确的写作目标,才能引起学生的心理定向,产生写作动机;目标斜率原理启示我们,要在远期目标下建立近期目标,使学生产生内在的下意识的冲动,加快达到目标的进程;效率循环原理启示我们,要重视写作行为产生的效果,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写作的强烈欲望和浓厚的兴趣。
我们只有重视和运用这些科学原理,才能顺应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有效的训练,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作文心理学原理运用从教中学语文多年来,常常遇到学生一到上作文课就叫苦连天的现象,对作文表现为回避甚至对抗的态度,作文成了学习语文的负担。
学生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感到最可怕的是写作文,感到最难的也是写作文,绞尽脑汁而无处下笔,搜肠刮肚找不到一个恰当的词语。
不由的发出感叹:“作文难啊,难于上青天”。
作文难写吗?答案是肯定的!真的那么难写吗?也不尽然!作文是语文素质最重要的内容,它是以掌握知识并形成技能的动态的、内在的、心理的运动过程,也是学生最害怕的学习内容。
因此作文教学成了语文教学中最具综合性也是难度较大的一项工作。
我们知道,文章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写作过程既是认知活动的过程,同时又是动机、兴趣、情感等作用的过程,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往往重视认知活动,不重视动机、兴趣、情感等非认知活动,忽视和违背了心理规律,忽视了心理学原理。
运用好以下几个心理学原理,对我们的作文教学会起到较好的作用。
1.心理定向原理心理定向,是指心理活动时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是完成任务,达到既定目的的心理前提。
我们知道,人的一切行动都是由动作组成的,要完成某项任务,达到某种目的,主要靠随意动作组成的意志行动。
教育心理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教育心理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活动中的心理规律、规律与发展的科学,它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育心理学的运用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本文将探讨教育心理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并提出一些实用的教学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其对学科内容的知识结构、认知风格以及情感体验等因素密切相关。
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创设情境,营造情感体验。
教师可以通过引入有趣的故事、文学作品等情境,让学生在情感上与教学内容产生共鸣,增加学习的情感投入。
其次,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权,并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主动地探索和构建知识。
最后,运用多媒体技术。
在现代化的教室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展示教学内容,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初中语文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知识掌握,更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包括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能力的培养需要从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学习策略的培养等方面入手。
首先,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阅读课文、文章等文本材料,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和理解,开展课堂讨论和思考导引等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
其次,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从写作题目的选择、写作思路的构建、语言表达的规范等方面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最后,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设置情境,让学生进行口语表达练习,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巧用积极心理学开展初中语文教学
巧用积极心理学开展初中语文教学摘要:积极心理学是在传统心理学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作为一种社会科学,积极心理学强调以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自己、正确对待自己,进而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投入学习。
当今,初中阶段学生面临繁重的课业压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巧用积极心理学有助于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
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现状,进而分析了巧用积极心理学开展教学的意义以及如何巧用积极心理学开展初中语文教学。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初中;语文教学引言初中阶段学生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阶段,正值青春期的初中生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再加上初中生面临较大的学习、考试压力,难免会出现消极情绪。
初中语文是初中阶段各个学科学习的基础和关键,立足于当下初中语文教学实际情况,在开展初中语文教学时巧用积极心理学,引导学生适时控制、调节自己情绪,避免学生受到社会、学校、家庭等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而迷失学习方向。
此外,以新课程标准为要求,开展语文教学时渗透积极心理学,在传授学生语文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品格和健康心理。
一、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分析语文学科涵盖了人文、历史、科学等丰富的知识,与其他各个学科的学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但纵观语文教学实际情况,长期处于应试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不够全面,过于重视语文成绩往往会导致学生忽略了语文知识中深厚的文化底蕴。
从教师方面分析初中阶段语文的“教”,教师作为开展教学的关键,负责对语文教学活动的策划。
教师教学观念的先进与否切实关系到学生学习的发展,教师综合素养的高低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
但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部分教师教学观念相对落后的现象,这无形中制约着初中语文教学的发展。
站在学生角度看初中阶段语文的“学”,由于前期在小学阶段中每个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不一,而语文学习并不像数学或者物理等在短期多加练习中就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很多学生在屡次受挫后产生强烈的挫败感。
此外,班级内没有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大多数学生也只是将语文学习纯粹当作一种任务。
教育心理学在初中语文教案中的应用
教育心理学在初中语文教案中的应用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事业的不断开展,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教育心理学是对人的教育活动和现象进行研究、预测和干预的科学,是教育工作者必备的一种知识和技能。
初中语文教育作为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的教学中也需要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
本文将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探讨初中语文教案的应用。
一、教育心理学对学生认知发展的研究1、学生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过程中,人们通过感觉、感觉和思维三个阶段逐渐形成复杂的思维结构和认知模式,并逐渐具备理性、推理、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学生处于思维结构发展的关键期,教师需要通过不同方式设计教学方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其能够学会有效的学习方法以及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认知发展与教学安排的合理性在选择哪些教学内容和形式时,教师需要考虑学习对象的认知结构发展规律,并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学习特点、兴趣爱好等方面具体制定教学计划,尊重学生的个性,贴近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使得学生不同步地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二、教育心理学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1、把握教学内容的意义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育心理学强调“问题中心的思路”,并要求老师在“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上下功夫,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
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宜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材设计,依据学生认知发展的理论,通过控制课程难度与学习成果之间的比例,组织学习具体的、连续的、有趣的、实用的“问题”,以创造产生动机和形成成就感的教学情境。
2、灵活应用教学方法教育心理学提醒教师,教学中使用的教学方法应当根据学生的认知心理发展阶段适应,并考虑学习内容及学生理解能力。
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说,应该适当使用教学方法,如讲授、示范、演示、游戏等教学形式,使学生在实践中逐渐参与到教学中来,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潜力。
同时,老师要告诉学生不同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如如何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理解文本的重要内容等,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取得优秀的学业成绩。
积极心理学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积极心理学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积极心理学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应用什么是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幸福、满意、乐观等积极心态的学科。
它强调人们利用自身的积极资源来提高生活质量,以乐观、希望、勇气、感激为基础去面对人生中的挑战。
积极心理学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1. 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和情绪调节能力在语文课堂中,老师可以通过课堂氛围的营造,选择积极向上的文学作品,以及对学生的情感进行引导,让学生感受到积极情感的力量,并同时培养学生调节自己情绪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乐观心态和逆境应对能力积极心理学中,乐观是重要的积极情感之一。
在初中语文教育中,可以通过选取一些有启发性的文学作品和故事,并由老师进行思辨和讨论,让学生养成乐观的心态。
同时,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从文学作品中学习如何面对逆境,增强学生的逆境应对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积极心理学中,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是重要的能力。
在初中语文教育中,老师可以运用文学作品进行情感教育,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情感、需要和价值,同时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情感和行为。
4.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积极心理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初中语文课堂中,老师可以选择一些有趣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体会文学作品的魅力和深度,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总结积极心理学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培养积极情感和乐观心态,同时提高学生的情绪调节、逆境应对、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以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帮助学生获得更加全面和优秀的人生。
5.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积极心理学中,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也是重要的能力之一。
在初中语文课堂中,老师可以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并由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演示,引导学生学习合作和团队合作的方式,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6.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心理学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是重要的。
应用心理学效应于初中学生的教育
应用心理学效应于初中学生的教育【摘要】对于生活里的普遍现象,心理学家们花了大量精力进行长期深入的研究,并且取得了相当多的理论成果。
将这些理论成果恰当的运用到我们的教学工作中,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教育学生。
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下,适当的激励和惩罚机制都可以极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向教育目标靠近。
利用心理效应的积极作用,合理规避心理效应的消极作用,让我们的教育具有更好的引导和激励的功能。
【关键词】心理学效应初中学生教育1.破窗效应心理学的研究上有个现象叫做“破窗效应”,就是说,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的被人打破。
初中学生,具有一定的思维和自我控制的能力,由于年龄的增长,逆反心理和自我意识的增强,学生犯错具有逐渐增加的情况,如果对于学生的错误,一开始不让将他完全认识自己的问题而且采取适当的惩罚措施弥补自己的过错,让他侥幸过关,那么就如一个窗户破了,就会不断发生其他窗户破坏的连锁反应。
其他的学生也会尝试违纪或者学习不认真的情况。
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
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会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人就会毫不犹疑的拋,丝毫不觉羞愧。
任何坏事,如果在开始时没有阻拦掉,形成风气,改也改不掉,就好象河堤,一个小缺口没有及时修补,可以崩坝,造成千百万倍的损失。
所以我们说:防微杜渐,也是古人说的“不以恶小而为之”是有道理的。
2.潘多拉效应古希腊有个神话,说宙斯给一个名叫潘多拉的女侍一个盒子,告诉她绝对不能打开。
“为什么不能打开?而且还要‘绝对’?”潘多拉越想越感到奇怪。
憋了一段时间后,她终于忍不住打开了盒子。
谁知盒子里装的是人类的全部罪恶,被潘多拉打开后一下子全跑到了人间。
心理学上把这种“不禁不为,愈禁愈为”的现象叫做“潘多拉效应”。
“潘多拉效应”与其他类型的逆反心理不同,它主要源于人们的好奇机制。
积极心理学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一)
积极心理学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一)应用1:积极情绪调节策略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一些积极情绪调节策略。
比如,当学生遇到挫折或困难时,可以让他们运用积极的自我对话来缓解负面情绪。
例如,“我虽然遇到了难题,但是我相信我可以克服它”,“每个人都有弱点,我也不例外,但是只要我努力,我就能变得更加优秀”。
应用2:通过阅读提升自我认知初中语文课堂也可以通过阅读来提升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理解。
通过读一些有关成功人物或积极生活的故事和文章,让学生学会梳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知道如何运用自己的优点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应用3:通过讨论提高自我管理能力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探讨如何运用积极心理学来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
例如,如何在考试或面试中保持冷静,如何学会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等等。
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应用4:引导学生正面评价自己和他人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积极地评价自己和他人。
让学生懂得在评价自己的时候,不要过分苛责自己,要关注自己的优点,减轻自己的压力。
同时,在评价他人的时候,也要注重发现他人的长处和优点,给予积极的评价。
应用5:注重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教师应该注重情感教育,让学生学会正确的情绪管理技巧。
比如,当学生遇到挫折或者受到打击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不要将消极情绪内化,要及时倾诉和发泄,通过交流和互动来缓解负面情绪,增强自信心。
应用6:通过写作反思情感体验教师可以通过问答的形式引导学生写作,让学生通过写作的方式来反思自己的情感体验,梳理自己的思维。
通过写作,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缓解自己的情感压力,并且提高自己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总结以上就是“积极心理学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一些应用方式,初中语文课堂中的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境选择不同的应用策略,让学生懂得积极的心理调节方式,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
应用7: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人生目标初中生正处在人生探索阶段,这时候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人生目标,让他们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导向非常重要。
初一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的心理辅导
初一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的心理辅导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初一学生小明正坐在书桌前,眉头紧锁,面对空白的作文纸,他的心情如同被乌云笼罩。
写作对他而言,不再是快乐的事情,而是沉重的负担。
内心的焦虑和不安让他无从下手,这时候,心理辅导的角色悄然走入了他的生活。
心理辅导像一位温柔的引导者,首先通过倾听,了解小明内心的挣扎。
辅导员 gently地问他:“你为什么觉得写作这么困难呢?”小明开始诉说自己的烦恼:“我总是害怕写不好,觉得自己的想法没什么价值。
”这番话让辅导员意识到,小明的自信心受到了挫折,而这种低自尊感正是影响他写作能力的重要因素。
接下来,辅导员带领小明进行了一系列的心理疏导。
她提到,写作不仅是语言的艺术,更是自我表达的工具。
每个人的声音都是独特的,每个故事都有其值得分享的地方。
通过这种方式,小明逐渐认识到,写作并非仅仅是为了得到好评,而是为自己而写,是一种自我探索和创造的过程。
随着辅导的深入,辅导员又引入了目标设定的概念。
她鼓励小明设定小而具体的写作目标,比如每天写一段小短文,而不是一篇完整的作文。
这样的目标不仅降低了心理负担,还让小明在实现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逐步建立起自信心。
小明发现,原来这些看似简单的练习,可以让他逐渐适应写作的节奏,舒缓内心的紧张感。
与此同时,辅导员还引导小明学会了积极的自我暗示。
她告诉小明,写作时可以对自己说:“我可以尝试,我的观点是重要的。
”这种积极的心理暗示帮助小明在写作时更有底气,他开始尝试着将自己的想法写下来,而不再过于纠结于文字的完美与否。
此外,辅导员也强调了环境的重要性。
她建议小明为自己的写作创造一个舒适的空间,也许是一处安静的角落,或者是窗边的阳光下。
这样的环境能让小明放松心情,激发创作灵感。
同时,辅导员鼓励小明多读书,吸收不同的写作风格和思维方式,这不仅能丰富他的语言表达,也能开阔他的视野,让他的写作更加生动。
在一次次的心理辅导中,小明逐渐蜕变。
他学会了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如何在压力下寻找灵感,甚至开始享受写作的乐趣。
运用教育心理学提高中学语文教学效果
运用教育心理学提高中学语文教学效果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一直是教师们关注的焦点。
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学习与发展的学科,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可以应用于中学语文教学中,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将探讨运用教育心理学来提高中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方法与策略。
一、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基础。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特点和方式。
有些学生是视觉型学习者,他们通过看图、观察来理解和掌握知识;有些学生是听觉型学习者,他们通过听讲解和语音来吸收知识;还有些学生是动手型学习者,他们通过实际操作和参与来学习。
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有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营造积极的学习环境对于提高中学语文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环境应该是积极、和谐、愉快的。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的表扬和鼓励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其次,教师可以组织有趣的课堂活动,使学生能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之间的团队精神和互助精神。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教育心理学研究发现,通过图像、声音、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呈现的教学内容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记忆。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具和软件,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形象的呈现,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同时,多媒体技术还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使学生在参与教学过程中更加主动。
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教育心理学认为,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学生对于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更加投入,并表现出更好的学习效果。
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设计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教学内容,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中学语文教学的教育心理学应用
中学语文教学的教育心理学应用中学语文教学应用教育心理学的指导理念,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习、教育和发展等过程中的心理规律和心理问题的科学,它为中学语文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本文将探讨教育心理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启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对学习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学语文教学应注重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
可以通过一些趣味性的教学活动,如课堂游戏、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来吸引学生参与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此外,给予学生一定的选择权、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创新,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
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教育心理学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具有不同的学习特点和发展需求。
中学语文教学要注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并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风格、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教师可以通过个别辅导、小组合作、多元评价等方式来帮助学生实现个体化的发展。
三、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意识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意识对于学习成绩和人际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中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意识。
教师可以通过积极的鼓励和正向反馈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从而提高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效果。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合作学习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中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注重情绪管理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认为,情绪管理和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中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的情绪管理和心理健康。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引导学生有效应对负面情绪,建立积极的情绪状态。
此外,教师还应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情绪和心理需求,学会调整心态,提高心理素质。
五、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造性思维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造性思维是高层次思维能力的体现,也是创新创造的重要基础。
2023年初中语文教学中教育心理学的应用
2023年初中语文教学中教育心理学的应用随着教育教学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已经意识到,对于学生的情感因素的考虑对于教育教学是极为重要的。
因此,教育心理学的应用在教育教学中也越来越广泛。
下面,我们将以2023年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教育心理学应用为例,探讨教育心理学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所起到的作用。
一、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初中是学生认知和知识的重要阶段,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是教育的一大重点。
然而,在面对繁杂信息时,许多学生容易出现心理压力和失落感,这时教师就需要应用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来帮助他们。
比如,当学生对于课堂内容存在较大的困扰时,教师可以通过排除学习障碍、理顺学习思路等方法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同时,通过使用实例等多种教学手段,也可以让学生轻松接受复杂的知识。
二、关注学生的学习策略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学习策略的选择并不成熟,因此需要教师的引导。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引导学生合理且有效地选择学习策略。
例如,针对学生学习自我效能较低的情况,教师可以运用正向激励法,通过多角度的肯定和鼓励,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
三、建立积极心态在学习的过程中,心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个积极、自信的心态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学习效果,还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来引导学生建立积极心态。
例如,当学生出现学习疲劳、无法坚持学习时,教师可以通过心理暗示、认知调整等手段,帮助学生恢复学习热情,建立积极心态。
总之,教育心理学在2023年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是非常必要的。
教育心理学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还可以有助于教师们更好地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成长观念、学习策略和人际关系观念。
把握学生心理,进行初中语文作文指导
把握学生心理,进行初中语文作文指导1. 引言1.1 学生心理对作文指导的重要性学生心理在作文指导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文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学生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写作观念,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针对不同心理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指导,关注学生的情感与思想表达,都是作文指导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只有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才能有效进行作文指导。
学生心理对作文指导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通过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我们才能更好地引导他们,在写作过程中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帮助他们提高写作水平,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和审美情趣。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深刻认识到学生心理在作文指导中的重要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他们的内心体验,在指导过程中更加细致入微地关注他们的心理需求,从而更好地帮助他们成长和进步。
【字数:213】2. 正文2.1 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对进行初中语文作文指导至关重要。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性格、兴趣、习惯和情感,这些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写作能力和表达方式。
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可以帮助老师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写作需求,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是十分必要的。
有些学生可能性格开朗,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而有些学生可能比较内向,不太愿意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
对于不同性格的学生,老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和方法进行指导,比如对内向的学生可以适当给予更多的鼓励和支持,让他们有信心表达自己。
了解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也可以帮助老师更好地引导学生写作。
对于对某个主题或领域特别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将自己的兴趣融入到作文中,让他们更加投入和积极地完成作文任务。
了解学生的习惯和思维方式也是很重要的。
有些学生可能比较喜欢直接表达感情,而有些学生可能更喜欢通过描述事件或人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习惯和思维方式,指导他们选择适合的写作方式和结构,帮助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
积极心理学助力初中作文教学
积极心理学助力初中作文教学发布时间:2021-09-11T16:45:52.163Z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9月下作者:朱晔[导读]朱晔江苏省宜兴市太华中学 214235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9-173-01初中学生学习语文有三怕:一怕写作文,二怕周作人,三怕文言文。
作文排在三怕之首。
可见学生对作文的畏惧程度。
积极心理学是关注学生积极的主观体验,引导学生逐步消除畏难怕苦等消极心理,正视自己、接纳自己、理解他人,用冷静、宽容、乐观、勇于担当的心态对待遇到的问题,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因此,利用积极心理学可以改变学生害怕作文的现状,端正作文态度,用积极健康的心态对待作文。
一、冷静面对,一材多用。
一到作文课,学生就会出现唉声叹气、紧锁眉头、抓耳挠腮的情形。
教师细细了解才明白原来学生害怕写作文是愁没有素材可写。
他们觉得自己两点一线的生活单调、枯燥、乏味,没有素材可写。
的确,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没有素材可写,是学生不知道从生活中撷取素材,不会一材多用。
文坛前辈沈从文老先生曾说:“生活是一本大书。
”作文素材到处都是,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冷静面对,回忆、搜索原来写过的素材,通过改动、加工,变成需要的作文素材。
素材有了,同学就不会害怕作文,就能以平常心对待作文。
有个同学初一时第一次爬上了高山,回家后根据爬山的经历写了文章《我第一次爬山》,因为有了爬山的体验,他把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得生动传神。
初二时写《难忘的生活》,他觉得没有过这样的体验,难以下笔。
我提醒他初一时写的爬山的经历不错,他在我的启发下再次记叙了爬山这件事,抒写了爬山的感受。
初三时写《突围》,他又觉得无从入手,不知道写什么材料,我暗示他:你克服了恐高症爬上了高山,不就是突破心灵的围城了吗?他结合爬山这段经历享受到了突出围城的惊喜和快乐。
现摘录《突围》片段如下:我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睛,看向远处,慢慢睁开双眼,心中激动让我不住的颤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改教学·写作2011年第11期
45
巧用心理学为初中作文教学护航
?邹和花(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实验初中)
心理学上说,文章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写作过程既是认知活动的过程,同时又是动机、兴趣、情感等作用的过程。
换句话说,作文是学生思想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具体表现,是字、词、句、段、篇的综合训练。
如何激发学
生的写作兴趣,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当前作文教学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也是我们语文教师最感头疼的问题。
有许多学生一谈作文就摇头,特别是身在农村的学生,他们阅读量不广,信息不灵通,作文时总觉得无话可说,
无从下笔,平时就怕写作文。
教师在实施作文教学之前,学生就已经对作文有了畏难和排斥,导致许多老师也怕上作文指导课,认
为作文教学是既耗时又低效,
总激不起学生的兴趣,其实并非如此。
在这几年的语文教学生涯中,
我逐渐摸索到一些作文教学的门道。
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往往重视认知活动,不重视动机、兴趣、情感等非认知活动,忽视和违背心理规律,忽视心理学原理。
我们可以试着在作文教学中运用一定的心理学原理,这样或许既可以克服学生写作的消极因素,又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乐于写作,积极参与写作。
一、推荐课外阅读,学写读书笔记古人有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们也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所以,我们首先应该让学生从心理上对写作感兴趣。
而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课外阅读。
因此,我们有必要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课外阅读首先要给学生一个明确的阅读目标。
根据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我给初一学生定的课外阅读目标是:
能阅读80万字以上的课外读物,阅读时间每天半
小时左右,拥有家庭个人图书角,掌握默读、朗读、速读等阅读方法,学会写读书笔记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能背诵自己喜欢的名言、佳句、诗词。
教师推荐课外读物时,可根据学生的不同情
况,
由易而难地过渡,如由《读者》《青年文摘》开始读。
再到一些畅销易懂的书,再过渡到大作家的优
秀作品和中外名著,这样能引导学生远离那些文化垃圾。
教师还可根据初中三年的教材,有计划地推
荐书目。
这样既能有效地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又避免了学生阅读的盲目和无序。
同时指导学生做
读书笔记,分为词语佳句荟萃、格言录、名家逸事、人物点评、点滴感受几个板块,让他们读写结合,边读边积累。
阅读量大了,知识面广了,写作时就有话可写了。
特别是平时写惯了读书笔记,面对作文,学生不再怕写,而是习惯写作,乐于写作,积极主动地写作。
二、培养观察能力,积累写作素材
作文心理学告诉我们:文章的成熟,首先是思想的成熟,然后才是语言的成熟。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学生面对司空见惯的生活,熟悉了解的人物,却感到没有东西可写。
这主要是由于学生对生活缺少观察,缺少发现。
观察是学生认识生活,获得写作材料的重要手段之一。
日常生活中,我们对接触到的事物仔细看,仔细听,仔
细分析研究,这就是观察———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感知外界的事物。
当然,这个过程必须是有计划、
有目的的。
因此,指导学生写作时就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即有计划、有目的地观察。
老师要根据语文教材,给学生列出每个学期观察储备的重点。
还
2011年第11期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46
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
比如观察人物,要注意人物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喜怒哀乐;观察事件,要了解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观察社会现象,主要思考现象背后的本质……然后引导学生从观察到的人身上发现优秀品质;从平凡小事中透视出不平凡的意义;从极常见的景物中发现可寄情之物、可象征之意。
观察得到的素材经过整理加工、提炼润色,即可成文。
只要正确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丰富的写作素材就会像涓涓流淌的源头活水,永不枯竭。
三、确定写作目标,品尝成功果实
心理学家们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人数相等的两组农民被安排在一块麦地的两边。
不同的是,在一侧的田边每三米插了一面旗子。
两组人同时开始收麦子。
但是人们发现:有旗子的这组要比
另一组快得多,
而且越靠近旗子的末端,速度就越快。
心理学家发现:一个人在他意识到自己的目
标快要实现的时候,内心就产生一种冲动,从而使力量增强,速度、效率提高。
这种加速现象叫做目标斜率。
目标斜率原理告诉我们:一个人离他的目标越近,心情越激动,情绪越紧张,内在冲动越强,工作速度越快。
因此,我们应该在远大目标前建立若干近期目标,用这些近期目标加快成功的进程。
把目标斜率运用于当前的作文教学,我们必须
在大目标前确定小目标,
在远目标前建立近期目标。
通过小目标、近期目标的逐一实现,加速实现
大目标、远期目标。
比如初中阶段说明文写作的要求是
:“准确通俗地说清楚事物的特征。
”这是说明文写作的总体目标,我们应把它分解成若干阶段目标和小目标。
目标要分解到明确、具体,容易掌握
为止。
这样,
学生时时感到目标在望、胜利在望,必然产生达到目标的愿望,引起下意识的内在冲动,
产生写作热情和兴趣,努力写作。
当一个个小目标、短期目标过去了,大目标、远期目标就在眼前了。
四、调动真情实感,激发写作欲望
心理学认为:感情和欲望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只要有了真情实感,就会激起血液循环的亢奋,在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内形成一个优势的兴奋中心,从而使注意、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活动都处于积极活动状态,所以有“愤怒出诗人”的说法。
教
师要善于抓住学生感情和欲望的契机,及时加以引导,促使其构思成文。
有一次作文教学给我留下了
深刻印象。
那时我带的班是一个住校班,在连续几周的周记里,我都读出了学生的思乡情绪。
当时恰
逢母亲节,我声情并茂地给学生读了一篇关于母爱的文章后,
有的学生流泪了,有的在沉思,大家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了。
接着,我布置学生写《母爱无言》这篇作文。
学生们用饱含感情的笔触写出了心灵深处对母爱的感怀。
我是流着泪读完一篇篇作文的。
五、坚持一日一记,养成写作习惯
初中和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分别要求
:“提高阅读、写作和口头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
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
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
叶圣陶先生也指出:“教育的本旨原来如此,养成能力,养成习惯,使学生终生以之。
”这些充分说明了语文学习习惯的重
要性。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想让学生乐于写作,积极主动写作,就必须让他们养成写作的习惯。
平时要让学生写日记,每天必须要写,哪怕是简单记下自己一天的所见所闻所感,不管内容有多少,必须要动笔写。
日复一日,最终养成习惯,让学生自觉自愿地用笔去表达自己的感受。
写作是一
项艰苦的劳动,
特别需要心理定向。
所以,教师应当深入了解、认真分析中学生的
写作心理,根据不同情况、不同心智特点加以科学引导。
从多角度、
多方位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培养写作兴趣,
就一定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
每一个学生都是那样的可爱,每一个的性格都是那样的鲜
活,
我怎么能把他们教成一个个面对作文就皱眉头的木头人呢?我宁愿做一个不失浪漫的语文老师。
文有文心,人有人心,作文教学的根本在于“心心相印”,我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快乐作文。
参考资料:
1.储晋《从此不怕写作文》,南京出版社。
2.张福录《作文大观园》,中国人事出版社。
3.孙宁宁《关注作文主体的心理过程》,《中学语文教学》2002年第10期。
4.黄希庭《心理学导论》,人民教育出版社。